第十一章 旅游发展模式
《旅游景区管理》 第十一章 复习思考题
第十一章:复习思考题答案要点1.简述我国旅游景区经营管理中出现的表征问题。
表征问题即是治理模式问题研究的必要性。
第一,旅游景区的滞后发展成为我国旅游业发展的新的“瓶颈”问题。
第二,旅游景区治理模式成为区域旅游业发展的首要制约因素。
第三,旅游景区治理模式成为理顺管理体制,完善政府主导型旅游业发展战略的关键。
第四,旅游景区治理模式的完善是提升旅游景区经营管理水平的前提。
2.影响旅游景区治理模式的因素有哪些?(1)旅游景区的主体性质(2)景区治理的政策法规环境(3)旅游景区的所有权问题(4)旅游景区的治理主体(5)政府的因素3.碧峰峡景区治理模式的特点是什么?(1)成功突破所有权与经营权不可分离禁区,这是碧峰峡模式的核心内涵。
(2)独家投资、独家长期租赁经营是碧峰峡模式成功的必要保障。
(3)对旅游资源的有力保护是碧峰峡模式存在的基本前提。
(4)良好的监督协作机制是碧峰峡模式顺利运行的机制保证。
(5)媒体的正面造势是碧峰峡模式成功的外在关键因素。
4.陕西旅游集团模式的潜在风险是什么?陕西旅游集团模式是一个文物大省发展旅游业的一种制度选择,其中主要涉及到文物资源类旅游景区的治理问题,因而,除了类似于上文各模式存在的风险外,该模式存在的其他风险还包括:(1)模式瓦解的风险。
(2)模式内部主体矛盾激化的风险。
(3)文物保护的风险。
5.四类治理模式的共同特点是什么?(1)从模式产生的地域来看,除陕西以外,各模式均都处于传统的旅游冷(温)点地区。
(2)从产生的时间来看,都处于我国国内旅游迅猛发展的九十年代末期,也是1998年11月党中央做出了把旅游业列为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的决策时期。
(3)各模式的治理主体都由“地方政府+旅游公司”构成。
(4)旅游景区的治理模式表现为两种基本类型:点式治理和面式治理。
(5)除碧峰峡模式外,其他治理模式下旅游资源的所有权和经营权均没有实现实质性的分离。
6.美国国家公园体系治理模式的特点是什么?此题属于分析讨论题。
第十一章 旅游开发的区域影响
实用文档
第二节 旅游对区域的环境影响
一、旅游与环境的关系 独立关系,旅游和环境保护各自发展,相互没有 借助和干扰,保持独立。这种情况不会持续太久。 共生关系,相互支持,彼此受益。 冲突关系,旅游对环境产生有害影响时就发生冲 突。
出口导向战略,是指国家采取种种措施促进面向出 口的工业部门的发展,以非传统的出日产品来代替 传统的初级产品的出口,扩大对外贸易,使出口产 品多样化,以推动工业和整个经济的发展。
实用文档
旅游作为无形出口业的优越之处
旅游业提供的是服务产品,不需付出很多物 质产品,不消耗很多能源,不破坏资源即可 创汇。 旅游商品和服务价格由本国控制,旅游目的 地可以通过价格调整来刺激旅游者。 旅游收入是现汇收入,资金可马上投入周转 使用。
实用文档
三、旅游与收支平衡
发展旅游业的一个主要目的是赚取外汇,改善收 支平衡状况。
扩大国家的外汇收入有两条途径: • 一条是通过外贸的途径,赚取的外汇称贸易 外汇; • 另一条是通过非贸易的途径,赚取的外汇称 为非贸易外汇。
旅游业收入属于非贸易外汇。
实用文档
四、旅游与就业
劳动密集型产业 在相同的投资下,旅游的旅游业机会比工业 旅游业机会大 旅游的就业弹性系数在2.4-3之间。 就业弹性系数是从业人数增长率与GDP增长 率的比值。即GDP增长1个百分点带动就业 增长的百分点,系数越大,吸收劳动力的能 力就越强,反之则越弱。
第六章 旅游开发的 区域影响
实用文档
本章主要内容
旅游对区域的经济影响 旅游对区域的环境影响 旅游对区域的社会影响 旅游对区域的文化影响
实用文档
第一节 旅游对区域的经济影响
第十一章 旅游接待设施、基础设施和
第十一章 旅游接待设施、基础设施和人力资源规划一、 旅游接待设施规划1、床位、客房数规划一个风景区的住宿接待设施的预测、规划受制于以下几个要素: l 一定时间内的游人总人次l 平均过夜时间l 这段时期内的总过夜数l 客房出租率其计算公式如下:客房出租率该时期内的总过夜数平均过夜时间数一定时间内的游人总人所需床位数××= 如果编制的是区域总体规划,则要预测该区域在近期、中期、远期的床位需求数,根据区域旅游规则的经济发展目标规划,在近、中、远期接待的游人圈内的游客、海外游客的接待总人次数和各自的平均逗留天数、客房出租率以及总过夜数都预测出来了,则近、中、远期的床位需求数也可以分别计算出来。
若该区域有若干个风景区,则要将床位数具体落实到该区域的旅游城镇和各风景区。
同理,风景区所需床位数预测仍然受制于以上的几个因素。
如以一年为例,风景区的接待规模即一年接待总人次等都是一定的,只不过客房出租率一般取60%,这是经验值,即景区的淡、旺、平季平均下来,60%以上的出租率是一种保证有盈利的常态。
另外,一年内景区的总过夜数根据每个景区的具体情况而定,因气候等条件有的景区全年开发,则总过夜数为365天,有的则只有300天,有的只有200多天。
另一个很关键的问题就是要确定客房的档次和饭店类型,这涉及到今后投资规模的大小,与投资预算直接相关。
客房的档次,饭店的类型是受游客的需求所决定的,这要求我们根据具体情况研究客源的结构、消费水平等,正确估算低档、中档、高档客房的数量。
如无星级饭店、从一星到五星级饭店、度假公寓、度假别墅的需求量。
游客对星级酒店的客房需求率一般情况下受制于两方面的因素:一是游客的消费水平和消费习惯;二是对不同的地区需求不一样。
一般情况下,对经济发达的城市和地区,游客的星级饭店的需求率高,对经济不发达且地方特色、民族特色浓厚的地区,游客对星级饭店的需求率要低一些。
如游客对北京市的星级饭店需求率要高一些,而对民族地区的星级饭店需求率要低一些。
江苏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旅游资源规划与开发(名词解释、填空、计算题、案例分析、补题目)
第一章旅游规划第二章旅游发展战略旅游发展传统模式旅游发展变通模式旅游发展意向模式第三章旅游资源调查与评价1.旅游资源开发2.保护性开发3.开发性保护德尔菲法旅游地旅游区旅游景观第四章旅游市场1.客源市场调查2.客源市场间接调查3.客源市场直接调查4.一级客源市场5.二级客源市场6.核心客源市场7.机会客源市场8.客源市场定位9.旅游合理容量10.旅游者心理容量11.旅游生态环境容量12.13.旅游感知环境容量14.旅游经济环境容量15.旅游社会容量16.17.第六章旅游总体规划1.旅游总体规划2.跨区域旅游规划环自然景点式布局旅游区性质功能分区旅游地形象定位领先定位比附定位逆向定位重新定位第八章旅游环境保护规划1.旅游环境一级保护地带游憩缓冲区第九章旅游基础工程规划1.旅游交通2.旅游外部交通3.旅游内部交通4.旅游中继交通5.第十章旅游设施规划1.旅游设施2.旅行社旅游商品旅游康体游憩第十一——十二章1.旅游开发管理2.旅游规划管理3.旅游规划实施4.5.旅游规划图填空题:第一章绪论第二章旅游发展战略旅游发展战略模式主要有(传统模式)(变通模式)(意向模式)第三章旅游资源调查与评价旅游资源调查的基本类型有(客源市场调查主要包括(客源市区域普查)(路线考察)(重点考察)旅游资源开发的主要特点有(地域性)(特色性)(复杂性)()()旅游资源开发的基本原则有(特色性原则)(统一性原则)(市场导向性原则)(美观性原则)(效益性原则)衡量旅游资源价值的主要依据是(旅游资源自身的价值因素)(旅游资源的市场因素)旅游资源开发包括的三层含义是(从无到有开发新的旅游项目)(开发尚未利用的现有旅游资源)(深度开发已利用的旅游资源)第四章旅游市场场环境调查)(客源市场需求调查)(旅游地基本情况调查)(客源市场竞争调查)客源市场环境调查内容主要包括(经济环境)(政治法律环境)(社会文化环境)(自然地理环境)()客源市场直接调查的方法主要有(调查法)(观察法)(实验法)()()客源市场调查法中,调查法主要有(访谈法)(电话法)(邮寄法)(留置问卷法)(网上调查法)在旅游规划中,按重要程度高低将客源市场划分为(一级市场)(二级市场)(三级市场)第六章旅游总体规划根据规划的时间要求,旅游总体规划分为(近期规划)(中期规划)(远期规划)根据规划的空间要求,旅游总体规划分为(跨区域旅游规划)(国家级旅游规划)(区域级旅游规划)(地区级旅游规划)旅游地性质确定和描述的主要内容包括(旅游地的资源特色)(旅游地的旅游功能)(旅游地的等级类型)在旅游保护区中,按景观资源的价值、环境氛围等因素划分的三级保护地带,按其重要程度依次为(核心保护区)(游憩缓冲区)(密集游憩区)旅游区区位选择一般需要考虑的因素为(交通格局)(资源组合)(经济因素)(社会特征)(环境生态)旅游地形象定位的常用方法有(领先定位)(比附定位)(逆向定位)(空隙定位)(重新定位)(广告效果)(时代特征)确定主题口号的基本原则是(地方特征)(行业特征)第八章旅游环境保护规划按照旅游环境内容分类,旅游环境可划分为(旅游自然环境)(旅游人文环境)(旅游资源)按照旅游环境空间尺度分类,旅游环境可划分为(旅游点环境)(旅游区环境)(区域旅游环境)(地区旅游环境)按照环境质量评价的时段可将旅游环境评价分为(回顾性评价)(现状评价)(预测评价)旅游环境保护和环境问题治理通常采用的手段有(科学技术手段)(经济手段)(法律手段)(宣传和教育手段)确定保护区性质时,按照保护内容可分为(自然资源保护区)(人文景观保护区)(植物生态保护区)(环境质量保护区)(少数民族保护区)第九章旅游基础工程规划.旅游者对旅游交通的基本要求是(便利)(快捷)(安全、舒适)(服务项目的多样性)影响旅游者选择旅游交通方式的主要因素有(价格和费用)(距离)(家庭(或个人)收入)(旅行经验)旅游地内部交通的主要功能有(纽带功能)(向导功能)(限定功能)(程序功能)旅游地内部道路网布局的原则主要有(要体现总体规划思想)(要成环成串网布置)(要因山就势,有高低起伏的变化)(要有二个以上出入口)旅游地内部道路的主要类型有(车行道)(步行道)(梯道)(专用道)旅行社的基本任务有(制作旅游产品)(外联促销、组织客源)(组织旅行游览)第十章旅游设施规划旅游商品的主要类型有(旅游纪念品)(旅游工艺品)(旅游用品)(旅游食品)简答题《旅游规划》题库——简答题第一章绪论简述旅游规划的概念及其你对概念的理解。
旅游发展规划目录
浙江省08-20旅游发展规划目录:第一章规划背景第二章总则第三章发展目标与战略指导思想基本原则旅游业的地位和作用旅游发展目标发展战略第四章空间发展布局旅游发展空间布局旅游目的地发展格局第五章旅游目的地体系建设重点建设内容目的地体系核心构成国际化旅游目的地城市区域性旅游目的地城市特色专项旅游目的地城市特色旅游目的地城镇核心旅游目的地景区重点旅游目的地景区第六章旅游产品开发产品开发总体思路产品开发方向产品开发重点主导旅游产品开发辅助旅游产品开发旅游产品集群的地域重组第七章旅游市场、品牌形象与营销目标市场定位旅游形象总体定位旅游品牌建设1、产品品牌2、区域旅游品牌产品导向3、旅游企业与旅游服务品牌4、品牌培育和传播旅游市场营销系统建设1、总体营销战略2、市场营销创新3、市场销售渠道策略第八章旅游产业配套体系旅游交通规划1、旅游交通发展战略2、旅游交通系统规划3、旅游交通服务体系建设旅游线路设计旅游产业配套规划布局1、结构布局2、空间布局旅游产业要素规划1、旅游住宿2、旅行社3、旅游餐饮购物4、旅游娱乐5、旅游咨询服务与标识体系6、旅游信息建设7、旅游救援系统旅游城镇建设第九章区域旅游协作区域旅游协作导则1、区域旅游协作原则与要点2、区域旅游协作战略步骤区域旅游协作空间层次第十章近期行动计划构建新旅游产品体系率先形成八大旅游板块和二十个重点旅游区着力培育强县强镇特色村做大做强重点旅游企业大力推进旅游国际化不断强化旅游服务配套第十一章规划实施保障旅游用地保障旅游资源与环境保护组织保障政策保障机制保障体制保障投融资保障项目保障人才保障河南省旅游发展总体规划:第一章旅游发展战略1.指导思想2.旅游发展模式与驱动机制2.1旅游发展模式选择2.2旅游发展动力机制2.3推动旅游产业跨越式发展的途径3.宏观战略目标体系3.1总目标3.2经济目标3.3社会目标3.4文化目标3.5环境目标3.6品牌目标4.战略重点4.1以现有优势为重点的系列4.1.1重点产品4.1.2重点市场4.1.3重点项目和重点区域4.2以薄弱环节为重点的系列4.2.1重点产品类型4.2.2重点目标市场4.2.3重点项目和重点区域4.3支撑战略目标的重点工程4.3.1产品开发工程4.3.2形象提升与市场推广工程4.3.3环境优化工程4.3.4体制改革工程4.3.5旅游科教工程5.政策和策略建议5.1观念突破5.2机制创新5.3产品创新5.4管理创新第二章旅游产业定位1.旅游产业在未来国民经济中的定位2.旅游业在全国的比较地位及发展目标3.旅游发展阶段目标第三章旅游开发布局规划1.总体布局1.1总体布局结构1.2重点格局2.旅游地域系统建设2.1功能系统和组织系统2.2旅游线路系统3.空间布局规划方案的深化思路第四章旅游产品开发与项目建设规划1.旅游产品开发总体思路1.1开发理念1.2产品开发的资源导向1.3产品开发的市场导向2.产品体系整合与优化思路2.1产品体系整合与优化思路2.2传统产品的品牌整合与优化3.专题产品开发4.近期发展指引4.1重大旅游项目策划要点4.2其他具有较高旅游价值的项目创新第五章旅游文化开发规划1.旅游文化的价值转化2.文化旅游产品的分层开发3.旅游文化开发要点第六章城市旅游开发规划1.城市旅游发展思想2.城市旅游发展动力体系的选择3.城市旅游吸引体系建设4.城市旅游发展规划与实施要点4.1发展原则4.2城市旅游发展布局和策略4.2.1全局性旅游中心城市发展4.2.2区域性旅游中心城市发展4.3实施城市旅游景观环境塑造工程第七章区域旅游协作规划1.区域旅游大协作原则2.区域旅游协作战略思路3.区域旅游协作战略核心——旅游城市协作体系建设4.区域旅游协作的地域建设第八章旅游市场营销规划1.总体市场战略2.旅游形象定位3.市场定位4.旅游市场分期开拓目标5.市场营销策略6.营销系统建设规划6.1营销组织系统规划6.2营销支持系统规划6.3营销绩效评价系统建设第九章旅游服务系统规划1.旅游服务系统规划目标与思路1.1总体目标1.2阶段发展重点2.住宿业发展规划2.1发展战略和宏观布局思路2.2旅游床位需求量与档次结构预测2.3旅游住宿业布局2.4主要策略3.旅行社发展规划3.1发展战略和宏观发展思路3.2旅行社发展目标与对策3.3旅行社近期行动计划4.旅游交通4.1战略目标与发展思路4.2旅游交通系统规划4.3加强与国内外其他地区的交通联系4.4交通服务软件建设5.旅游餐饮业规划5.1战略目标5.2规划思路5.3餐饮设施配套5.4发展策略5.5项目规划6.旅游商品和旅游购物规划6.1规划目标6.2规划思路6.3旅游商品与旅游购物发展策略7.旅游娱乐业规划7.1发展目标7.2发展思路7.3旅游娱乐项目布局7.4旅游娱乐项目规划7.5发展旅游娱乐业策略8.人力资源规划8.1规划目标8.2人力资源开发战略9.旅游信息化规划9.1旅游业信息化工作目标9.2发展策略与组织模式9.3旅游信息化建设要点9.4数字旅游信息系统工程计划第十章旅游经济发展规划1.旅游经济发展战略2.旅游经济结构优化2.1旅游经济结构优化的指导原则2.2旅游经济结构优化目标及措施3.旅游经济发展策略第十一章旅游发展保障体系规划1.行业管理的规范与创新2.主要产业部门与旅游业的配套第十二章旅游发展的综合影响及其调控1.旅游发展的环境影响2.旅游发展的经济影响3.旅游发展的社会文化影响4.旅游开发与环境、经济、社会、文化的协调发展第十三章近期行动计划1.思想观念和机制建立2.近期目标体系3.实施产品开发工程3.1开发布局思路调整3.2重点产品系列3.3城市旅游产品3.4近期产品开发区域布局4.区域旅游协作5.启动形象工程6.近期市场定位与营销6.1市场定位6.2开拓目标6.3市场营销策略6.4营销系统建设规划7.近期旅游服务系统规划8.规划的立法,宣传与实施杭州市旅游发展总体规划(2004-2025)第一章情景分析一、宏观背景二、杭州旅游发展阶段与态势三、新阶段的机遇与挑战第二章旅游资源评价一、资源普查综述二、旅游资源总体特点第三章目标市场界定一、趋势分析二、市场界定第四章目标与战略一、旅游业在城市发展中的定位分析二、总体定位三、总体战略四、战略目标第五章旅游城市品牌建设与管理一、城市品牌设计二、城市品牌建设和管理第六章旅游空间结构一、旅游空间结构的影响因素二、杭州市旅游空间结构三、旅游中心地体系四、分区(市/县)旅游发展建议第七章旅游产品转型与再开发一、产品现状二、产品转型及再开发三、三大主导产品多元化支撑产品四、重点线路设计第八章近期重点产品建设计划一、品牌产品建设二、潜力品牌产品建设第九章目的地营销计划一、目的地营销总目标二、营销组合方案三、营销行动计划四、营销绩效管理五、分目标市场国际营销六、分目标市场国内营销第十章城市服务与旅游企业建设规划一、政府策略与计划二、接待设施与服务规划三、旅游商贸服务规划第十一章作为目的地的城市规划响应一、土地利用布局的优化二、风景城市的景观建设三、目的地城市的公共设施建设第十二章交通设施及其服务规划一、航空交通规划二、铁路交通规划三、水路航运交通规划四、市域交通规划五、重点旅游景区交通规划第十三章规划实施的政策支持与保障条件。
旅游经济学题库
《旅行经济学》本科理论教课考试纲领绪论[ 复习与思虑 ]一、要点观点旅行经济学经济学家产经济学旅行学旅行管理学现代旅行经济学系统剖析方法二、简答题1、论述旅行经济学的学科特色。
2、试述旅行经济学的研究对象3、旅行经济学的研究内容是什么?4、试述旅行经济学研究的原则和基本方法。
5、为何研究旅行经济学要坚持应用多学科知识?6、在旅行经济学教课研究中,为何要坚持事例剖析的教课方法?三、论述题1、论述现代旅行经济学的产生及发展过程。
2、论述旅行经济研究中定性与定量剖析相联合的方法。
第一章现代旅行经济概括[ 复习与思虑 ]一、要点观点旅行旅行旅行现代旅行现代旅行经济家产部门旅行社旅行饭馆旅行交通二、简答题1、现代旅行与古代旅行的差异?2、现代旅行经济拥有那些性质特色?3、现代旅行经济的发展特色有哪些?4、怎样认识现代旅行经济的家产化标记?5、现代旅行经济对社会的作用及影响?6、现代旅行经济与文化有何互相联系和影响?7、试剖析现代旅行经济对环境的作用和影响。
三、论述题1、论述现代旅行形成的条件及过程。
2、论述现代旅行经济在公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
第二章现代旅行产品与开发[ 复习与思虑 ]一、要点观点现代旅行产品单项旅行产品组合旅行产品综合旅行产品旅行资源旅行购物件旅行服务旅行设备旅行地开发旅行路线开发旅行产品生命周期整体旅行产品旅行吸引物基本旅行产品非基本旅行产品旅行便利性参观旅行度假旅行文化旅行公事旅行生态旅行康体旅行享受旅行探险旅行特种旅行崭新旅行产品换代旅行产品改良旅行产品自助旅行产品集体包价旅行产品散客包价旅行产品二、简答题1、怎样理解旅行产品的观点及特色。
2、剖析旅行产品的组成及供应因素。
3、旅行便利性的详细内容主要包含什么?4、怎样认识旅行产品生命周期及特色。
5、旅行产品有那些分类方法及种类。
6、旅行产品开发策略包含哪些?7、现代旅行产品开发应按照哪些原则?8、现代旅行产品开发的主要内容是什么?三、论述题1、联合实质,议论怎样进行旅行产品的开发。
桐城市旅游发展总体规划
目录第一章规划总论一、总则二、规划区基本情况三、规划方法与思路第二章旅游资源分析与评价一、旅游资源类型二、旅游资源等级评价三、旅游资源分布格局与特征四、旅游资源优劣势评价五、旅游资源开发的层次第三章客源市场分析与预测一、客源市场现状及潜力分析二、目标市场定位三、重点客源市场细分四、市场规模预测(高、中、低三个级别)第四章旅游业发展条件分析一、情景分析二、前景分析第五章旅游发展目标与战略一、指导思想二、开发思路三、发展定位四、战略目标和阶段五、战略措施第六章旅游产品与线路设计一、旅游产品开发条件分析二、旅游产品开发策划三、旅游线路策划第七章旅游功能分区与项目设置一、旅游功能区布局的基本原则二、旅游功能区总体布局三、旅游功能区与项目设置四、旅游项目建设时序安排第八章旅游品牌与形象一、旅游形象要素分析二、旅游形象设计三、旅游总体形象宣传口号四、分品牌形象与宣传口号五、旅游形象策划的系统流程六、旅游形象推广方案第九章目的地营销规划一、营销战略目标二、市场营销策略与方式三、市场营销计划第十章旅游购物与商品开发一、旅游商品开发现状及存在问题二、旅游商品开发三、旅游购物与商品服务规划建议四、近期行动计划第十一章旅游接待服务链规划一、旅游饭店发展规划二、旅行社发展规划第十二章旅游人力资源发展规划一、旅游人力资源现状分析二、旅游人力资源需求预测三、旅游人力资源发展规划第十三章旅游交通发展规划一、交通现状二、旅游交通发展规划三、近期重点行动计划第十四章旅游信息服务规划一、旅游信息服务的功能二、旅游解说系统设计三、旅游信息服务系统设计第十五章环境保护与旅游安全规划一、旅游环境现状分析二、旅游环境保护规划的原则与目标三、旅游环境保护实施规划四、旅游安全规划第十六章政府管理保障一、旅游管理的目标二、政府公共管理三、旅游行业管理四、近期行动计划第十七章旅游影响评估一、经济影响二、社会文化影响三、环境影响第一章规划总论一、总则(一)规划目的为了促进桐城市旅游产业素质与产业地位的全面提升,充分发挥旅游资源的特色和优势,构筑特色化国内旅游目的地,推动旅游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增强旅游业的关联拉动效应,带动当地经济繁荣,特制定本规划。
中国旅游地理第十一章川渝旅游大区
第十一章川渝旅游大区第一节概述一、旅游地理环境(一)自然地理环境1、位居中国大陆核心部位,旅游依托空间广阔2、地表结构复杂,峡谷地貌景观突出3、温暖湿润的亚热带季风气候,植被繁茂,山地秀美,水景繁多(二)人文地理环境1、巴蜀与楚文化特色鲜明(1)崇拜白虎(2)无事不歌舞的巴人遗风(3)独特的婚俗:哭嫁2、三国遗迹遍布各地3、伟大的古今水利工程4、革命名人及纪念地众多二、旅游业概况1、旅游接待及旅游收入水平在全国居中等水平,现发展势头良好2、旅游资源开发得力,已形成一批优秀的旅游景区3、旅游交通瓶颈缓解,旅游地可进入性显著加强第二节四川旅游亚区一、川中北游览区1、成都——天府之都(蓉城)(1)武侯祠武侯祠是纪念三国时蜀汉丞相武乡候诸葛亮的祠堂,始建于西晋末年,到唐代已具规模,明初与纪念刘备的“汉昭烈庙”相并,成为君臣合庙,清康熙十一年(1672年)重建。
距今已有1500多年的历史。
武侯祠占地面积五十六亩(37000平方米),祠内翠柏森森,殿宇重重,布局严谨,庄严肃穆。
今存高达12米的刘备墓(惠陵)、蜀汉“直百五铢钱”和47尊蜀汉人物塑像等珍贵文物。
尤以岳飞手书的诸葛亮《出师表》和文、书、刻号称“三绝”的《汉丞相诸葛亮武侯祠堂碑》最为知名。
(2)杜甫草堂杜甫草堂位于成都西门外浣花溪畔,是唐代大诗人杜甫流寓成都时的故居。
杜甫,被尊崇为中国的诗圣。
公元759年12月,为躲避安史之乱,他从长安流亡到成都,第二年三月在浣花溪畔建成茅屋一座,自称为"草堂"。
杜甫在草堂居住可三年零九个月,作诗240余首。
很多诗都是以草堂为题、触景生情而作。
其中《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一诗更成为后人推崇的千古绝唱。
2、都江堰——中华文明史上的丰碑。
2000年11月,青城山—都江堰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遗产委员会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著名的古代水利工程都江堰,位于四川都江堰市城西,古时属都安县境而名为都安堰,宋元后称都江堰,被誉为“独奇千古”的“镇川之宝”。
第十一章 旅游资源管理法律制度《旅游法规教程》ppt 课件
第三节 文物保护制度
第十一章
一、文物的概念及范围
根据我国《文物保护法》的规定,下列具有历史、艺术、科学价值的文 物受国家保护。 1)具有历史、艺术、科学价值的古文化遗址、古墓葬、古建筑、石窟 寺和石刻; 2)与重大历史事件、革命运动和著名人物有关的,具有重要纪念意义、 教育意义和史料价值的建筑物、遗址和纪念物; 3)历史上各时代的珍贵艺术品、工艺美术品; 4)重要的革命文献资料,以及具有历史、艺术、科学价值的手稿、古旧 图书资料等; 5)反映历史上各时代、各民族社会制度、社会生产、社会生活的代表性 实物,具有科学价值的古脊椎动物化石和古人类化石。 6)具有科学价值的古脊椎动物化石和古人类化石。
第十一章
二、风景名胜区的等级划分
2)风景名胜区的管辖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主管全国风景名胜区的管理工作。 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建设部门主管本地区的风景名胜区的 管理工作。风景名胜区依法设立人民政府的,全面负责 风景名胜区的保护、利用、规划和建设。风景名胜区没 有设立人民政府的,应设立管理机构,在所属人民政府 领导下,主持风景名胜区的管理工作。设在风景名胜区 内的所有单位,除各自业务上受上级主管部门领导外, 都必须服从管理机构对风景名胜区的统一规划和管理。
第十一章
四、馆藏文物和私人收藏文物管理
2)私人收藏文物 私人收藏文物系指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自己合法收藏的文物。 (1)私人收藏的文物可由文化行政管理部门指定的单位收购,其他任何 单位或者个人不得经营文物收购业务。 (2)私人收藏的文物,严禁倒卖牟利,严禁私自卖给外国人。 (3)银行、冶炼厂、造纸厂以及废旧物资回收部门,应与文化行政管理 部门共同负责拣选出掺杂在金银器和废旧物资中的文物,除供银行研究 所必需的历史货币可以由银行留用外,其余移交给文化行政管理部门处 理。移交的文物须合理作价。 (4)公安、海关、工商行政管理部门依法没收的重要文物,应当移交给 文化行政管理部门。
旅游学概论 第十一章 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对于以上案例的解决方法是?
解决方案
• 一、案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 (1) 景区规划不科学 • (2)景区发展城市化 • (3)生态环境破坏加剧 • (4)人为破坏 • 二、 如何解决及措施分析 • (1)坚持生态优先 • (2)坚持适度开发 • (3)坚持自然化 • (4)加强景区管理
增进人们对旅游所产生的环境、经济效应的理解,强 化其生态意识;
促进旅游的公平发展; 改善旅游接待地的生活质量; 向旅游者提供高质量的旅游经历; 保护上述目标所依赖的环境质量。
四、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原则
1995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联合国环境规划署、世界 旅游组织和岛屿发展国际科学理事会,在西班牙召开的“可 持续旅游发展世界大会”通过的《可持续旅游发展宪章》提 出并通过了可持续旅游发展的原则
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包括了三个要素 一是人类的需要。 展具体包含了三层含义 一是生态可持续性。 二是经济可持续性。
三是社会可持续性。
三、旅游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1990年在加拿大温哥华召开的“’90全球可持续发展大 会”上,旅游组行动策划委员会提出的《旅游可持续发展行 动战略》草案中阐述了旅游可持续发展的主要目标
we are the first!
感谢第一小组全体成员的努力!
然风貌已经达达折扣。在某峡谷地带,由于设计上的失误,导致原有
的河道被公路挤占,河面变窄,影响泄洪,生态系统已经不可挽回
(二)景区城市化污染环境
在工地附近,许多新兴的建筑拔地而起,据该区副区 长介绍说,目前核心风景区内有常住居民7000多人,下辖 两个村。在村子旁,一条小溪蜿蜒而过,溪水显现出墨绿 色,已被严重地污染。 随着旅游业的兴旺,景区城市化倾向日益严重。1998年9 月,联合国科教文组织的官员再次进行五年一度的遗产监 测时,曾就此提出尖锐的批评意见,认为“景区的自然环 境已经像个被困的岛”,并第一次作为景区资源的世界自 然遗产提出了警告。
第一章——旅游的概念
第一章 旅游的概念
2.综合性的定义 2.综合性的定义
瑞士学者沃特尔,汉兹克尔和库特 克拉普夫认为 克拉普夫认为: 瑞士学者沃特尔,汉兹克尔和库特·克拉普夫认为:旅 游是由非本地居民的旅行和暂时居留所引起的各种现 象和关系的总和, 象和关系的总和,其前提是这些旅行和短暂停留不会 导致他们长期地居住或从事任何赚钱的活动 该定义于20世纪70 20世纪70年代为旅游科学专家国际联合会 该定义于20世纪70年代为旅游科学专家国际联合会 (AIEST)所接受 因此, 所接受, (AIEST)所接受,因此,这一定义也被称为 “艾斯特 (AIEST)定义 定义” (AIEST)定义”。
3.李天元的旅游定义
李天元在其《旅游学概论》中认为: 旅游是人 李天元在其《旅游学概论》中认为:“旅游是人 们出于移民和就业任职以外的其他原因离开自 己的长住地前往异国他乡的旅行和逗留活动, 己的长住地前往异国他乡的旅行和逗留活动, 以及由此所引起的现象和关系的总和。 以及由此所引起的现象和关系的总和。”
第一章 旅游的概念
6.魏向东的旅游定义
旅游学概论》一书中提出: 旅游是 魏向东在 《旅游学概论》一书中提出:“旅游是 旅游者在自己可自由支配的时间内, 旅游者在自己可自由支配的时间内,为了满足一 定的文化享受目的,如休憩、娱乐、保健、求知、 定的文化享受目的,如休憩、娱乐、保健、求知、 增加阅历等, 增加阅历等,通过异地游览的方式所进行的一项 文化体验和文化交流活动, 文化体验和文化交流活动,并由之而导致的一系 列社会反应和社会关系。” 列社会反应和社会关系。
1.《中国百科大辞典》 1.《中国百科大辞典》的旅游定义 2.于光远的旅游定义 3.李天元的旅游定义 4.申葆嘉等人的旅游定义 5.谢彦君的旅游定义 6.魏向东的旅游定义
第十一章 青藏高原旅游区《中国旅游地理》PPT课件
11.1概述
青藏高原旅游区包括青、藏两省区,面积195 万平方千米,人口约819.2万,地广人稀。藏 族为主要民族。高寒严酷的自然环境,使许 多人望而却步。而青藏铁路建成通车,帮助 越来越多的人登上青藏高原。
11.1.1 旅游地理环境概况 1)高山横亘的“世界屋脊” 2)独特的高原气候 3)丰富的土特产品 4)发展中的旅游交通
11.3.1 唐蕃古道旅游线与旅游活动 l)青海湖 2)日月山
11.3.2 藏南谷地旅游线与旅游活动 1)纳木错 2)日喀则 3)雅砻河 4)雅鲁藏布江大峡谷
雅鲁藏布江大峡谷简图
■本章小结
地理上的青藏高原除青海省和西藏自治区外还包括与其接壤的新 疆、四川、甘肃和云南等省的边缘部分,占国土面积的l/4以上, 号称“世界屋脊”。高原上多山、多湖、多冰川、多大河源头。 青藏高原地处中低纬度,但高度影响超过纬度影响,形成独特的 高寒气候,自然景观以高山草甸、草原和高寒荒漠为主。青藏高 原南缘是地球上两大岩石圈板块碰撞的地带,形成了世界第一高 峰和特殊生物群。强烈的板块运动使高原成为世界地热分布区之 一。地理环境复杂严酷,不少地区人迹罕至,原生性极强,具有 奇特多样的高原自然风光。
宗教是本区整个社会意识形态的统领,宗教历史源远流长,宗教 建筑叹为观止,宗教制度独具特色,宗教影响无所不在。丰富多 彩的民俗风情也深受宗教影响。
湟水谷地和青海湖一线是青海省的黄金旅游线,集全省风景名胜 之大成,自然景观主要有青海湖、日月山;藏传佛教寺院和伊斯 兰教清真寺是人文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藏南谷地是西藏地区一 条自然与人文并茂的旅游线,自然风光以原始森林、地热景观和 举世闻名的大峡谷为著名,人文景观有拉萨、日喀则等历史文化 名城以及壮观的喇嘛庙、藏王墓等。
第11章 旅游经济发展战略与发展模式《旅游经济学》PPT课件
11.2 旅游经济发展模式 11.2.1 旅游经济发展模式的主要类型 旅游经济发展模式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在某一特定时
期内旅游经济发展的总体方式。 旅游经济发展模式主要有如下几种模式: 1)依照旅游类别发展的先后次序划分,可分为常规型模
式和非常规型模式 2)依照旅游经济发展的调节机制划分,可分为市场自发
第11章 旅游经济发展战略与发展模式
11.1 旅游经济发展战略 11.1.1 旅游经济发展战略的含义 是指一国或地区在一个较长时期内关于旅游经济发展
的全局性的筹划和部署。 1)旅游经济发展战略研究的首要内容 2)旅游经济发展的阶段性和各阶段实现的基本目标 3)保证基本目标实现的基本对策 4)具体实施的步骤安排
型模式和政府主导型模式 3)依照旅游经济与国民经济发展的整体速度同步与否
来划分,可分为平衡型模式和非平衡型模 4)依照旅游经济发展的目标内容划分,主要分为创汇导
向型模式和经济发展导向型模式
11.2.2 我国旅游经济发展模式
我国旅游业在20世纪80年代后期到90年代初期的基本 模式是以国际旅游为主导,以国内旅游为基础,走国际、国 内旅游协调发展、共同促进的道路。
11.1.2 制定旅游经济发展战略的基本原则 1)从基本国情出发的原则 2)服从国民经济发展战略的原则 3)稳定性与灵活性相结合的原则
11.1.3 我国旅游经济发展战略体系 所谓“四位”,就是指该发展战略体系主要是由适度超
前发展战略、经济新增长点战略、旅游强国战略、可持续 发展战略这四个方面构成。所谓“一体”,就是这四个战略 集中为一体、构成一个战略体系,形成合力,以推动我国旅 游业的发展。
在20世纪90年代,我国提出了“大力发展入境旅游,积极 发展国内旅游,适度发展出境旅游”的总方针。
滁州市旅游策划方案
滁州市休闲旅游经济发展策划1、前言2、第一篇分析篇第一章策划总纲第二章现状与SWOT分析第三章客源市场分析与市场开发策划3、第二篇战略篇第四章休闲旅游经济发展战略第五章休闲旅游开发空间功能布局策划4、第三篇产品篇第六章休闲旅游区策划第七章新休闲旅游项目设计第八章旅游项目提升策划5、第四篇城市篇第九章休闲旅游产业与滁州城市发展6、第五篇营销篇第十章休闲旅游形象策划与市场营销7、第六篇统筹篇第十一章休闲旅游保障体系策划第十二章休闲旅游业可持续发展对策第十三章投资估算与分期前言滁州市,地处皖东江淮要冲,滨临长江,不仅气候宜人,山水秀美,滁州更是一座人文荟萃的历史文化名城。
而且由于区位条件优越,滁州正在成长为皖东新兴的工贸旅游城市。
1999年末,全市接待国内外游客175万人次,旅游外汇收入290万美元,旅游业总收入达4.85亿元人民币;旅游涉外饭店已达14家,旅行社11家,地方旅游景点12处,旅游商品定点生产企业8家,旅游风景管理处4家,旅游从业人员1.7万余人;产业形象日渐鲜明,"行、游、住、食、娱、购"六大要素的成龙配套服务体系基本完善,旅游法制建设不断加强,旅游市场秩序进-步规范,已逐步发展成为该地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不可分割的有机组成部分。
尽管如此,我们仍然看到,滁州旅游业的产业水平与资源优势比较很不相称,资源闲置的现象比较突出,总体产出规模相对较小;接待入境旅游者人次数、人天数和创汇数在安徽省所占的分额很小,旅游总收入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很小。
究其根本原因,是缺乏统一的整体的旅游发展战略对旅游发展在宏观上加以指导。
无数的经验和教训表明,发展旅游业,必须始终坚持资源和市场"二元一体化"导向的方针;制定旅游发展战略,同样应该强调以市场为导向。
旅游产品的类型、特色、规模和档次,只有针对游客的"口味"定制,才能在客源市场上具有竞争力。
因此,政府将大力加强滁州市旅游业的发展,以提高经济增长。
第十一章 整合营销——旅游目的地营销
真实
幻普
独
特征
象通
特
心理性特征
心理性特征
真
独
实
特
独特特征
第十一章 整合营销——旅游目的地营销 第 2 节 旅游目的地形象营销策略
四、目的地的实际改善
目的地的实际改善,一般从城市规划、基础设施、吸引物、 人这几方面着手。
现在比较普遍的城市规划方法是:如何在保持和发掘地区 历史特征的基础上,使规划方案与现有的特征环境相和谐,如 自然景色和特征、历史人物和名人、文化遗迹、特殊事件、运 动会等,地区需要有满足旅游者需要的吸引物,才能切实树立 起目的地的形象。
通 过
区位
旅游资源
区
位 资
旅游服务设施
价格
源
进
旅游目的体验
行
聚 类
旅游目的形象
旅游目的管理
分 析
可持续发展
第十一章 整合营销——旅游目的地营销 第 1 节 旅游目的地营销概述
四、旅游目的地营销的参与者
按参与者分类
公共层面
私人层面
➢ 政府管理者 ➢ 城市规划部门 ➢ 商务发展部门 ➢ 旅游部门 ➢ 会议部门 ➢ 公共信息部门 ➢ 基础设施管理部门
第十一章 整合营销——旅游目的地营销 第 2 节 旅游目的地形象营销策略
(二)旅游目的地形象的内涵
旅游目的地形象是一个内涵丰富的概念体系,包含两个 侧面,其一是发射性目的地形象;其二是接受性目的地形象.
发射性目的地形象(PDI)
RPDI
分为
接受性目的地形象(RDI)
IRDI
SPDI SRDI
第十一章 整合营销——旅游目的地营销 第 2 节 旅游目的地形象营销策略
第十一章 整合营销——旅游目的地营销 第 1 节 旅游目的地营销概述
《旅游政策与法规》课件:第11章第3节旅行社经营管理法律制度
旅游政策与法规(第4版)
40
4.旅行社是旅行社责任保险的被保险人
• 被保险人,是指其财产或者人身受保险合 同保障,享有保险金请求权的人。 • 投保人可以为被保险人。
2015-1-9
旅游政策与法规(第4版)
41
(三)旅行社责任保险的投保
2015-1-9
旅游政策与法规(第4版)
42
1.保险期限
• 所谓保险期限,又称保险期间,是指保险 合同的有效期限,也叫保险责任的起讫期 限。
2015-1-9
旅游政策与法规(第4版)
9
• 3.出租、出借旅行社业务经营许可证,或者 以其他方式非法转让旅行社业务经营许可 证的行为
2015-1-9
旅游政策与法规(第4版)
10
法律责任:
• 《旅游法》第九十五条第二款规定,除依 照第一款规定处罚外,并责令停业整顿; 情节严重的,吊销旅行社业务经营许可证; 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处二千元以上二 万元以下罚款。
2015-1-9
旅游政策与法规(第4版)
7
2.超范围经营范围
• 旅行社未经许可而从事出境旅游和边境旅 游业务。
2015-1-9
旅游政策与法规(第4版)
8
法律责任:
• 《旅游法》第九十五条第二款规定,除依 照第一款规定处罚外,并责令停业整顿; 情节严重的,吊销旅行社业务经营许可证; 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处二千元以上二 万元以下罚款。
西安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西安市旅游发展总体规划(修编)》(2013—2020)的通知
西安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西安市旅游发展总体规划(修编)》(2013—2020)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西安市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13.07.20•【字号】市政发[2013]39号•【施行日期】2013.07.20•【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旅游综合规定正文西安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西安市旅游发展总体规划(修编)》(2013-2020)的通知(市政发〔2013〕39号)各区、县人民政府,市人民政府各工作部门,各直属机构:《西安市旅游发展总体规划(修编)》(2013-2020)已经2013年6月17日市政府第56次常务会议审议通过,现印发你们,请遵照执行。
西安市人民政府2013年7月20日西安市旅游发展总体规划(修编)(2013--2020)(西安市旅游局二0一三年七月)目录第一章规划总则第一条规划背景第二条“05”版规划解析第三条规划性质第四条规划依据第五条规划尺度第六条规划理念第七条规划原则第八条技术路线第二章发展研判第九条基础分析第十条现状与问题第十一条趋势与竞合分析第十二条机遇与挑战第三章资源审视第十三条资源禀赋第十四条资源特色第四章发展思路与目标第十五条战略思路第十六条发展目标第十七条战略抉择第十八条路径突破第五章空间格局重构第十九条旅游空间格局审视第二十条格局重构第六章旅游产品创新第二十一条旅游产品品牌第二十二条主打产品第二十三条线路组织第七章宗教文化旅游发展第二十四条宗教文化旅游资源分析第二十五条宗教文化旅游发展思路第二十六条宗教文化旅游发展定位第二十七条重点宗教文化旅游景区第八章市场重组与营销第二十八条市场定位第二十九条营销策略第三十条细分市场营销措施第九章旅游形象策划与推广第三十一条形象定位第三十二条旅游宣传口号第三十三条旅游形象区建设第十章旅游产业提升第三十四条旅游饭店业第三十五条旅行社业第三十六条旅游餐饮业第三十七条旅游商品业第三十八条旅游娱乐业第三十九条旅游景观业第十一章旅游产业融合与新业态扶持第四十条遗产旅游业第四十一条旅游演艺业第四十二条旅游出版业第四十三条旅游商贸业第四十四条会展旅游业第四十五条康体旅游业第四十六条休闲农业第四十七条旅游林业第四十八条旅游地产业第四十九条旅游动漫业第五十条数字旅游业第五十一条旅游装备制造业第五十二条航空旅游产业第五十三条温泉康体养生旅游产业第五十四条产业扶持第十二章旅游基础设施规划第五十五条旅游交通第五十六条旅游给排水规划第五十七条旅游通讯规划第五十八条旅游清洁能源规划第十三章目的地管理第五十九条目的地开发第六十条目的地建设第六十一条目的地管理与服务第十四章重点驱动项目第六十二条临潼国际旅游区建设第六十三条浐灞国家旅游度假区建设第六十四条古城旅游区建设第六十五条楼观台旅游区建设第六十六条森林公园休闲化提升第六十七条文物型景区体验化提升第六十八条终南山世界地质公园提升第六十九条浐灞国家湿地公园建设项目第七十条曲江文化旅游提升第七十一条户南生态文化城旅游区建设第七十二条蓝田温泉度假区建设第七十三条秦岭旅游服务设施建设第七十四条“世界大遗址公园之城”建设第七十五条旅游社区建设与提升第七十六条大型节庆演艺策划与组织第七十七条白鹿原生态农业休闲旅游区优化第七十八条昆明池历史文化生态景区打造第七十九条世园会会址提升改造第八十条目的地服务提升第十五章保障措施第八十一条政策法律保障第八十二条投融资保障第八十三条区域合作第八十四条人力资源保障第八十五条市场监管第八十六条环境保育第八十七条旅游安全保障第八十八条科技推动第八十九条规划实施第一章规划总则第一条规划背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市场主导型与政府主导型
1、市场主导型模式
(1)定义——指旅游产业的发展主要依靠市场机制来推动的发展模式。 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遵循旅游市场内在规律,尊
重企业的市场主体地位。 (2)特点
l主要依靠市场机制实现旅游产业内部的自行调节和自行均衡。 l 政府主要通过市场参数间接地调节旅游经济运行。 l 国家产业政策对旅游产业的影响主要侧重于市场的需求。
竞争国际化。 矛盾:
l 旅游业发展的体制机制与发展要求不相适应; l 旅游产品质量提升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任务艰巨; l 旅游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明显滞后; l 游客的文明素质和从业人员的整体素质有待提升; l 市场秩序有待规范等问题比较突出。
(三)中国旅游经济发展模式的选择
l 必须从现实的经济技术基础状况出发。 l 必须以市场需求的不断增长为前提和动力。 l 中国选择了政府主导下的、超前的、推进型旅游经济发模
一、粗放式增长方式的特点
(一)重投入 (三)重速度
主要内容
(二)重规模
二、集约式增长方式的特点
(一)旅游产业规模的适度扩大 (三)注重旅游经济的发展素质
主要内容
(二)兼顾规模扩张和旅游效益
我国旅游三步走战略: 第一步,从粗放型旅游大国发展成为比较集约型旅游大国(2015-2020年)。 第二步,从比较集约型旅游大国发展成为较高集约型旅游大国(2021-2030年)。 第三步,从较高集约型旅游大国发展成为高度集约型的世界旅游强国(20312040年)。
(2)必备条件
l 拥有足以吸引游客的旅游资源。 l在境外存在对其旅游资源的市场需求并有相应必要的外部投资。 l 政府给予大力支持,这是采取这种模式的前提条件。
2、滞后型模式
(1)定义 又称自然发展模式,它是指国民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后,旅游产业
便自然而然地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一种发展模式。 (2)产生和发展的条件
《旅游经济学》(第十一章)
李 锋 教授/博导
海南师范大学旅游学院
第十一章
旅游经济发展战略
第一节 旅游经济增长方式 第二节 旅游经济发展模式 第三节 旅游经济发展战略
第一节 旅游经济增长方式
旅游经济增长方式,是指决定旅游经济增长的各种 因素的结合方式和实现旅游经济增长的主要途径。
一、粗放型增长方式
2、政府主导型模式
(1)定义——是指由政府设置强有力的旅游行政管理部门,制定各个时 期各个时期的旅游产业发展规划或通过制定旅游产业政策来实现其发 展的一种发展模式。 发挥政府作用,营造良好的基础环境、发展环境和公共服务环境。
(2)主要发生的国家(地区) l 具有政府干预和控制经济的历史传统的国家(地区)。 l 需要在短时期内推进旅游经济快速发展的国家(地区),
(二)经济学角度的比较 1、市场主导下的延伸型模式和政府主导下的推进型模式各自
形成、发展的基础不同。 2、上述两种模式形成、发展的动力也不同。 3、上述两种模式具有不同的运行特点。 ——结构的不同!
四、中国旅游经济发展模式
一、判断中国旅游经济发模式的依据
(一)中国发展旅游产业的条件十分优越 1、具有丰富的旅游资源。 2、具有广阔的旅游市场。 3、具有比较完整的国民经济体系。 4、具有优越的社会制度。
二、旅游经济增长方式成功转变的要素
(一)
旅游经济 增长观念转变
(二)
(三)
(四)
旅游技术成 为革命性力量
旅游管理体制 健全而有效
旅游经济 结构调整与优化
第二节 旅游经济发展模式
一
旅游经济发展模式概念
二
旅游经济发展模式类型
三
旅游经济发展模式比较
四
我国旅游经济发展模式
一 旅游经济发展模式概念
旅游经济发展模式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在某一特定时期旅 游业发展的总体方式。
汇增长速度、旅游设施增长速度。 • 旅游经济规模目标:旅游总人数、旅游外汇总收入、旅游总收入、旅
游设施总量等。 • 旅游经济地位目标:旅游经济在国民经济中位次、比重、在世界旅游
经济中的位次等。 • 旅游经济效益目标:旅游经济平均利润率、旅游接汇率、旅游设施利
用率、人均旅游消费水平、旅游就业水平、旅游对社会和环境影响程 度等。
• 具体如:旅游产品的开发、旅游设施的建设、旅游市场的开拓、 旅游产业结构的调整、旅游人才的培养等。
旅游经济发展战略可分为三个层次
(
全国旅游经济
最 重
发展战略
要
最
关
键
性
的
第一层次
)
地方旅游经济 发展战略
旅游企业经济 发展战略
第二层次
第三层次
(二)制定旅游经济发展战略的依据
第一
第二
第三
其他
社会经济 发展水平
三 旅游经济发展模式比较
(一)旅游学角度的比较 1、发达国家具有市场主导的延伸型发展模式形成、发展的基础和 条件。 2、发展中国家则只能首先形成和发展政府主导下的推进型旅游发展 模式。 3、因此从旅游学角度比较,上述两种不同模式在发达国家和发展中 国家必然表现为不同旅游类别(国内游、入境游、出境游等)发 展的先后顺序上的差异。——路径选择的不同!
(一)政府主导战略
政府主导型战略,就是按照旅游业自身的特点,在以市场为主 配置资源的基础上,充分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争取旅游业更大 的发展。
政府主导型战略的主体是政府,基础是市场,因此,在制定和 实施这一战略的过程中涉及中央政府、地方政府、国家旅游局、 地方旅游局以及与市场和企业的多重交叉组合的相互关系。
• 是战略期内旅游经济发展的主要矛盾以及存在的主要制约因素。
• 一、突出理念创新、产品创新、业态创新、技术创新和市场主体 创新。
• 二、加强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完善旅游公共服务体系,推动旅游 各产业要素更新换代。
• 三、构建旅游开放新格局,实施积极的旅游外交战略。
3.战略布局 • 旅游经济战略布局是实现战略目标而进行的旅游经
经济与社会双重动力型发展观
经济、社会、文化、环境等多种 目标型发展观或可持续发展观
一、经济动力型发展观
经济动力型发展观是指从经济的角度出发,国家、地区和 企业将旅游发展的经济功能置于首位的发展观念。 在经济动力型发展观的指导下,旅游业发展的主要特征有:
第一,旅游业的发展以发展入境国际旅游为主 第二,政府主导下的超常规发展 第三,外延型的数量扩张
决定和影响旅游经济 发展模式的主要因素
社会经济发展水平 社会经济制度 旅游经济发展目的 旅游业发展阶段
二 旅游经济发展模式类型
(一) 超前型发展模式与滞后型发展模式 (二)市场主导型发展模式和政府主导型发展模式 (三)延伸型发展模式和推进型发展模式
(一)超前型与滞后型
1、超前型模式 (1)定义——指旅游产业的形成和发展超越了国民经济总体发展的一 定阶段,通过发展旅游产业来带动和促进国民经济中与其相关联的其 他产业和地区发展的一种发展模式。
二、集约型增长方式
旅游经济粗放型增长方式,是指主要依靠旅游生产要素的大量投 入,即通过大量开发旅游资源、增加旅游投资和劳动力投入来实 现旅游经济的增长。
旅游经济集约型增长方式,是依靠提高旅游生产要素的质量和使 用效率,优化旅游生产要素的组合和利用效率,即通过旅游科技 的进步和应用,提高劳动者素质和旅游资源、资金、技术和设施 的利用率来实现旅游经济的增长。
济空间配置、结合及部署。
• 其核心是生产要素空间分布和旅游经济区域分布等。
我国目前优化旅游业空间布局举措 • 做强5大跨区域旅游城市群; • 培育20个跨区域特色旅游功能区; • 打造10条国家精品旅游带; • 培育25条国家旅游风景道; • 推进8大类特色旅游目的地建设。
4.战略措施
• 是对上述三个内容的政策性和对策性研究,其中心内容是旅游 产业政策。
2、推进型模式
(1)定义 是指先以发展入境旅游为主,在由入境旅游形成旅游产业的基础上,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伴随着发展国内旅游,最终实现入境旅游、国内 旅游和适度出境旅游全面发展的发展模式。 (2)特点
l 以先发展入境旅游来推动其他类型旅游的发展。 l 旅游产业的发展主要以社会经济的发展为基础,但政府的作用不 可忽视。
即所谓的“赶超型国家(地区)”。
(三)延伸型与推进型
1、延伸型模式 (1)定义
指旅游产业的发展以国内旅游为前导,在国内形成旅游产业 的基础上,发展入境旅游和出境旅游,最终实现国内旅游、入 境旅游和出境旅游全方位发展的模式。 (2)特点
l 它的发展是由境内向境外延伸; l 它是在社会经济发展的基础上自然形成的。
我国旅游战略目标
• ——旅游经济稳步增长。到2020年,旅游市场总规模达到67亿人次,旅游投资 总额2万亿元,旅游业总收入达到7万亿元。
• ——综合效益显著提升。旅游业对国民经济的综合贡献度达到12%,对餐饮、 住宿、民航、铁路客运业的综合贡献率达到85%以上,年均新增旅游就业人数 100万人以上。
• ——人民群众更加满意。旅游交通更为便捷,旅游公共服务更加健全,带薪休 假制度加快落实,市场秩序显著好转,文明旅游蔚然成风,旅游环境更加优 美。
• ——国际影响力大幅提升。在全球旅游规则制定和国际旅游事务中的话语权和 影响力明显提升。
2.战略重点
• 战略重点往往是那些涉及旅游经济发展全局及对旅游经济发展起 关键作用的重大问题。
旅游资源丰 富程度与开 发潜力。
旅游业发展 所处的不同 阶段
国家产业政 策、旅游市 场需求、国 内外政治、 经济环境等
三、我国旅游经济发展战略
我国旅游经济发展战略体系
“四位一体”
“四位”
政府主导战略 经济转型新动力战略 旅游强国战略 可持续发展战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