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学批评史重点整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文学批评史
第一章先秦文学批评
美刺说:出处《诗经》。美是赞美,刺是讽刺,当时的人已经认识到了文学作品有批判和歌颂两大功能,尤其是认识到文学的批判功能。这种用诗歌来颂美匡恶的思想,到了汉代《诗大序》中就发展成为“美刺说”
观志观风说:出处《左传》《国语》。实际是与诗言志说和美刺说紧密相连的,是从统治者的角度对前两种学说的解释。观志就是通过诗歌观察作者的思想感情;观风就是通过诗歌观察民风民情。诗是人民思想感情的抒发,通过诗歌可以宣导民情,补察时政,对统治者起箴规劝谏的作用。
三不朽:在《左传、襄公二十四年》中还提出三不朽的说法。原文是:太上有立德(德指建立一个民族、一个政权,主要是指治国),其次有立功(立边功和武功),其次有立言(著书立说,指文化学术类的),以其为不朽。这一认识成为后世儒家文学价值观的理论基础。
“赋诗言志”:是春秋战国时期人们对诗歌社会作用的普遍认识。出处:《尚书•尧典》原文为:诗言志,歌永言,声依永,律和声。诗言志的意思是:诗歌的本质是人的思想感情的表达,人们可以通过诗来表达对社会生活的观点和态度。后世儒家学者特别把言志的“志”解释为与政教有关的思想,在中国文学批评史上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断章取义”方法:当时人们赋诗言志的时候,往往不管原诗的内容,只取其某一点的相同或类似
一、杂文学观念
二、儒家文学观核心是“人伦道德”
1、孔子“行有余力、则以学文”;“言之无物,行而不远”;“文犹质也,质犹文也”;兴观群怨;重视礼乐
“兴观群怨”说:孔子在谈学诗的重要性时提出“兴观群怨”说。即诗有启发感染的作用。诗有认识社会,了解政治得失的作用。诗在社会生活中有交流感情的作用,诗有讽刺和批评不良的作用。
“文质彬彬”:出自《论语。雍也》。孔子对文学的形式和内容都很重视。孔子认为就一个人来说,“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引申到文学作品也是同样。(质朴胜过文采,就显得粗野,文采胜过质朴,就显得虚浮。文采和质朴兼备,然后才能成为君子。)
“思无邪”:“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思无邪”是孔子删诗的标准。也是他文学批评的标准。“无邪”是说的思想内容都是符合儒家的政治伦理原则,纯正没有邪念,但孔子评价标准还是比较宽容的。
2、孟子
以意逆志说:《孟子万章上》“故说诗者,不以文害辞,不以辞害志,以意逆志,是为得之”。是说诗者不要拘泥于表面文字而损害了对词句内容的理解,也不要拘泥于词句而损害对作者本意的理解,要用自己对作品通篇大意的体会去推测作诗者的本意,这才能正确地理解诗。
知人论世:《孟子万章下》颂其诗,读其书,不知其人可乎?是以论其世也,是尚友也。正确理解作品的内容还必须对作者的生平思想及其所处的时代有一定的了解,结合这些方面来对作品进行考察,这是较正确的批评方法。养气说:孟子所谓养气是指人的道德,修养功夫,它需要配“义与道”,经过长期的蓄养,才能形成,至大至刚的浩然之气,所谡浩然之气实际上是人们的思想道德修养达到一定的境界后形成的一种理直气壮的精神状态。
三、道家文学观
1、老子:
无功而治,回到原始社会,他反对一切文化艺术并且反对主谈文化学术的圣人,他说为学自益,为道自损,损之又损,以致无为。
1老子认为自然之道是一个浑然的整体,用语言和概念是不能概括和表现的,在艺术上提倡一种浑然天成的全美境界,大音希声,大象无形。2虚极,守静3有无相生,难易相成4复归于朴
2.庄子:
庄子把音乐分为三类:一是人籁,二是地籁,三是天籁。认为最上等的是“天籁”,即自然自生、丝毫不受外界影响的自然之声。
第二章汉魏晋文学批评
一、诗论
《诗大序》
"风雅颂":风是产生于各国地方的诗歌,雅是产生于周朝中央地区的诗歌。颂是祭祀、赞美祖先的乐歌。
"主文而谲谏":《诗大序》提出诗风格的理想标准是"主文而谲谏"。这种理论一方面具有要求诗歌密切联系现实、讽刺时政的积极意义,另一方面又强调诗歌风格必须温柔委婉,不能直言统治者的过失,不能触犯统治者的尊严。这为后世封建文人排斥风格粗狂、富有战斗精神的作品提供理论依据。
"风雅比兴"这个说法包含两个方面:一是美刺,其中特别重要的是刺;二是比兴,即"主文而谲谏"、“譬喻不斥言”的表达方式。
"变风变雅"是针对正风正雅而言的。所谓正风正雅就是“治世之音”;“变风变雅”则是衰世之音,乱世之音。《诗大序》和《诗谱序》都认为“变风变雅”是西周中衰以后的作品。
抒情手段:《诗大序》不仅继承前人的诗言志说和诗、乐、舞三者密切结合的观点,而且在志字之外加上了情字,指出诗、乐、舞三者的核心在于言志抒情,是对先秦诗论的重大发展。《诗大序》正是在人们对诗歌特征的认识深入的基础上,将“情”“志”并举,于“言志”之外,加上“情动于中而行于言”又说“吟咏情性”。这对先秦诗论的重要补充,是有其历史进步意义的。
教化&刺上:"上以风化下"、"下以风刺上"说。“上以风化下”即要求统治者利用诗歌作为推行教化的工具,按照统治阶级的需要和道德规范对臣民进行教育。“下以风刺上”即孔子所说的怨。臣民对政治和社会现实有不满,可以利用诗歌作为讽刺工具,对统治者进行劝谏。具体要求是"主文而谲谏"、“言之者无罪,闻之者足以戒”。《诗大序》则首次明确地提出了讽谏的问题,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
二、杨雄
扬雄的文学观
"诗人之赋"与"辞人之赋":"诗人之赋丽以则,辞人之赋丽以淫"“丽”是赋的共同特点。“则”指合乎儒家思想的规范,具体说是体现了《诗经》风雅的精神。符合这一精神的辞赋是屈原的作品。“淫”是烦滥放荡,也就是不能起到儒家教化的作用。将这样的作品称之为“辞人之赋”
"明道、徵圣、宗经"
拟古
文质:反对过度的文饰,他主张华实相符、事辞相称。而对于质文二者,扬雄更重质。文质应该是一致的,有文不等于有质,只有质才是最重要的。
"心声心画":言语抒发是人内心世界的表现,通过言语可以了解人的思想感情和道德品格。对“文如其人”的观点的形成产生重要影响。
三、王充
王充《论衡》的文学观
1高举尚用的旗帜,反对那些徒具形式、缺乏内容的作品。2论作家内在的品质与其作品风貌的关系,3重质但是也不忽视文4反摹拟,重独创5语言应明白晓畅,通俗易懂6论夸张。在《语增》《儒增》中否定夸张,而在《艺增》又加以肯定和解释。这反映了他在对夸张问题认识上存在的矛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