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上册科学《太阳系大家族》教学设计
苏教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第11课时 太阳系大家族 》教案
苏教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第11课时太阳系大家族》教案【教材分析】本课是苏教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第4单元探索宇宙《第11课时太阳系大家族》,的教材内容是关于太阳系的介绍,包括太阳的特征和太阳系中的八大行星。
通过阅读文本资料、分析数据、观察图片和视频等方式,学生可以获取太阳系的信息,并通过交流讨论和整理归纳建立对太阳系的科学认知。
同时,学生还会了解人类探索宇宙的意义,培养对太空探索的兴趣和对自然的敬畏之情。
通过搭建太阳系模型,学生可以理解太阳系行星之间的关系,了解它们的距离和大小关系。
【教学目标】科学知识:1. 知道太阳是一颗恒星,也是太阳系的中心。
2. 知道太阳系中有八颗行星,并认识太阳系八大行星的基本特征。
科学探究:1. 通过阅读文本资料、分析数据、观察图片和视频等方式,获取太阳系的信息。
2. 根据获取到的信息,通过交流讨论和整理归纳,建立对太阳系的科学认知。
科学态度:1. 了解人类探索宇宙的意义,对太空探索产生兴趣,对自然产生敬畏之情。
2. 通过参与设计、制作等操作性活动,建立学生操作意识。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1. 通过搭建太阳系模型,理解太阳系行星之间的关系,了解它们的距离、大小关系。
2. 能够利用生活中容易取得的材料构建模型。
【教学重点】收集八大行星的大小和举例太阳远近的数据信息。
【教学难点】通过建模探究八大行星的排列关系。
【学情分析】在六年级上册学习过程中,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科学知识和科学探究能力。
他们能够通过阅读文本材料、观察图片和视频等方式获取信息,并通过交流讨论和整理归纳建立对科学现象的认知。
此外,学生对太空的探索可能还存在一定的好奇心和兴趣,这为本课时的教学提供了积极的学习动机。
【教学过程】一、导入1. 教师呈现一张太阳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太阳的特征,了解太阳是什么。
教师:同学们,看一下这张图片,你们能观察到太阳有哪些特征?太阳是什么东西?学生:太阳很亮,有火焰,是一个大圆球。
六年级上册科学太阳系大家庭教案
六年级上册科学太阳系大家庭教案教案标题:探索太阳系大家庭教学目标:1. 了解太阳系的组成和特点。
2. 掌握太阳系中各行星的基本特征和运动规律。
3. 培养学生的观察、实验和合作能力。
教学重点:1. 太阳系的组成和特点。
2. 各行星的基本特征和运动规律。
教学难点:1. 各行星的运动规律的理解和应用。
2. 太阳系的组成和特点的整合。
教学准备:1. 教学课件或投影仪。
2. 太阳系模型或图表。
3. 行星运动的模拟实验材料。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利用课件展示太阳系的图片,引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2. 提问:你们知道太阳系是什么吗?它由哪些天体组成?二、探究太阳系的组成和特点(15分钟)1. 利用课件或太阳系模型,介绍太阳系的组成和特点。
2. 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太阳系中最大的天体是什么?其他的行星是怎样排列的?它们围绕着什么运动?三、了解各行星的基本特征和运动规律(20分钟)1. 分组活动: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选择一个行星进行研究。
2. 每个小组通过图书、互联网等资源,了解所选行星的基本特征和运动规律,并记录在小组报告中。
3. 每个小组轮流向全班介绍所选行星的特征和运动规律。
四、模拟实验:探索行星运动规律(15分钟)1. 分发实验材料,引导学生进行模拟实验。
2. 学生根据实验结果,总结出行星围绕太阳的运动规律。
五、巩固与拓展(10分钟)1. 利用课件或教材,复习太阳系的组成和特点,以及各行星的基本特征和运动规律。
2. 提问:为什么我们称太阳系为大家庭?太阳系中的行星运动有什么规律?六、作业布置(5分钟)1. 布置作业:要求学生根据课堂所学,设计一个太阳系模型,并写一篇关于太阳系的作文。
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能够了解太阳系的组成和特点,掌握各行星的基本特征和运动规律。
通过模拟实验和小组合作,培养了学生的观察、实验和合作能力。
同时,通过提问和讨论,激发了学生的思考和探索兴趣。
在巩固与拓展环节,通过复习和提问,进一步巩固了学生对太阳系的理解。
苏教版六年级科学上册教案《太阳系大家族》
《太阳系大家族》教学设计四、教学设计教学环节起止时间(’”- ’”)环节目标教学内容学生活动媒体作用及分析一、激趣导入00’00”- 1’17”激发学生探究太阳系大家族的兴趣1.课前老师请同学们自学了网络资源库《太阳系大家族》的相关资料,太阳系大家族中的老大是谁呢?2.谁愿意把太阳公公和它的豪宅请到我们的课堂上?请一位同学将太阳系的轨道图拖拽到白板活动挂图中,并锁定成背景图。
利用交互式白板的拖拽和锁定功能,学生自行在白板上完成供本课使用的太阳系背景图,既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还可以为后续的活动做好铺垫。
二、研究太阳系和八大行星00’00”-02’45”进一步了解太阳系中八大行星所对应的轨道。
活动一:谁愿意帮助太阳公公把八大行星的门牌贴好。
请一位同学把八大行星的名字从资源库中移动到相应的轨道学生通过交互式白板拖拽功能,将八大行星的文字图片放到相对应的太阳系轨道。
在学生们的交流修改中,进一步了解到八大行星与太阳距离的远近顺序。
02’46”- 04’30”通过本活动让学生进一步强化记忆行星与太阳距离位置的远近,并能按一定的分类标准进行描述。
活动二:八大行星中谁离太阳最近?谁离最远呢?我们再来记住他们各自的位置吧!学生按照一定的顺序说。
学生借助自己现场操作补充完成的太阳系图片,来进行下一步的学习,会更有成就感。
04’31”- 09’20”通过本活动让学生对八大行星的外形特点及体积的大小有进一步的了解。
活动三:谁愿意把八大行星送入它们各自的房间?请一位同学把八大行星移动到相应的轨道学生通过交互式白板拖拽、放大和缩小的功能,将八大行星放到其名称所对应的轨道上。
在拖拽的过程中,需要学生现场来调整各星球体积的大小。
学生亲历了调整过程,会更加深他们对八大行星外形特点和体积大小的认识。
09’21”- 16’11”本活动目的在于让学生调用已有经验,梳理出八大行星各自的一些显著特点。
活动四:通过纠错游戏进一步掌握八大行星特点。
小学科学41《太阳系大家族》(教案及反思)
小学科学41《太阳系大家族》(教案及反思)教案及反思:小学科学41《太阳系大家族》一、教案设计教学目标:1. 了解太阳系中的行星,并能够按照距离太阳的远近进行排序;2. 掌握各个行星的基本特征,并能够描述其相对大小、星球面貌以及与其他行星的相似和差异;3. 培养学生对太阳系的兴趣和探索精神。
教学重点:1. 太阳系行星的排序及其基本特征;2. 太阳系行星与其他行星的比较与对比。
教学难点:1. 教会学生如何辨识并描述行星的特征;2. 培养学生对行星的观察和分类能力。
教学准备:课件、图片、模型、实验装置、小黑板或白板、彩色粉笔或马克笔。
教学过程:Step 1: 导入(5分钟)通过向学生展示一张太阳系的图片开始课程,引导学生思考:“太阳系是什么?有哪些行星?太阳系中有其他的天体吗?”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
Step 2: 介绍太阳系的行星(15分钟)利用课件或大幅图片,向学生介绍太阳系中的行星。
先从离太阳最近的水金地火开始介绍,引导学生观察和描述行星的特征,如大小、颜色和表面特点等。
然后按照离太阳的距离远近,继续介绍土天海冥。
Step 3: 探究太阳系行星的特征(20分钟)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每个小组选择一个行星进行研究。
要求学生查找并描述该行星的特征,并在小黑板或白板上记录下来。
鼓励学生使用课前准备的模型、图片和实验装置等进行观察和实验,从而更好地了解各个行星。
Step 4: 行星排序游戏(10分钟)将学生分成小组,并要求他们根据所了解到的信息,按照距离太阳的远近将行星进行排序。
每个小组将自己的排序结果展示给全班,并一起讨论最终的排序结果。
Step 5: 行星对比分析(15分钟)让学生将每个小组的行星信息整理再进行比较分析,找出各个行星之间的相似和差异,并进行展示。
Step 6: 拓展延伸(10分钟)鼓励学生通过阅读书籍或上网等方式,进一步了解太阳系中的其他天体,如卫星、彗星和小行星等。
并鼓励学生思考:“为什么地球是适宜人类生存的行星?难道地球上不存在其他智慧生命吗?”Step 7: 总结回顾(5分钟)通过小组展示和讨论,总结各个行星的共同点和特点,并概括太阳系的基本情况。
太阳系大家族教案详细5篇范文
太阳系大家族教案详细5篇范文第一篇:太阳系大家族教案详细太阳系大家族教学目标:1、初步认识太阳太阳系及太阳系中的八大行星。
2、知道四季的成因。
3、能够做阳光直射与斜射形成的温度差异的实验。
4、能够用模拟实验探究行星与太阳的距离和行星公转周期之间的关系。
教学重点:了解太阳系的主要天体。
教学难点:探究行星与太阳之间距离和行星公转周期之间的关系。
教学方法:探究法教学过程:(一)认识日地运动1、提问:谁来说说太阳、地球、月亮是怎样运动的?2、提问:月球绕地球转、地球在自转的同时又绕太阳公转。
你知道公转一圈的时间是多少吗?3、提问:怎样记住太阳、地球、月亮是怎样运动的?4、学生自由发表见解,教师出示儿歌:太阳大地球小,地球绕着太阳跑;地球大,月亮小,月亮绕着地球跑。
(二)认识四季的成因1、提问:(1)每年都有几个季节?冬天过过去春天一定会来吗?(2)不同的季节,正午时的太阳高度一样的吗?(3)不同的季节白天的时间一样长吗?你知道什么季节的白天长?什么季节的白天短?(4)春、夏、秋、冬四个季节的气温一样的吗?你是怎样知道的?2、谈话:生活实践告诉我们,一年有四个季节,这四个季节是循环出现的,在不同的季节,太阳的高度、白天的时间、气温都有差别,这些差别与什么有关?地球上为什么会有季节的变化?这是我们今天要讲的第二点内容。
3、实验:(1)观察太阳直射、斜射的差异。
温度计正对着太阳,即受太阳直射、温度上升快,温度计上的读数高;温度计斜着接受太阳光,即获得的热量少,温度计上的读数低。
(2)演示地球仪,让地轴对着北极星绕电灯或蜡烛火转一圈,讲述:当地球绕太阳转到3月时,太阳直射赤道,被半球、南北球均受太阳光斜射,此刻北半球为春季,南半球则为秋季;当地球绕太阳转到6月时,太阳光直射北半球,北半球则为夏季,而南半球得到的洋刮宫内更斜,则为冬季;当地球绕太阳转道12月时,北半球阳光斜射的角度最小,气温低则为冬季,而南半球得到阳光直射是夏季。
11《太阳系大家族》教案
11《太阳系大家族》教案第一章:太阳系的形成与结构1.1 太阳系的起源介绍太阳系的形成过程,如太阳的形成和恒星际物质凝聚等。
通过图像和模型展示太阳系的形成过程。
1.2 太阳系的结构介绍太阳系的结构,包括太阳、行星、矮行星、卫星、小行星带、彗星等。
通过图像和模型展示太阳系的结构。
第二章:太阳2.1 太阳的特性介绍太阳的质量、体积、温度、光度等基本特性。
通过图像和数据展示太阳的特性。
2.2 太阳的活动介绍太阳黑子、耀斑、日冕物质抛射等太阳活动。
通过图像和数据展示太阳活动的特点和影响。
第三章:行星的形成与特性3.1 行星的形成介绍行星的形成过程,如原行星盘的凝聚和行星胚胎的碰撞生长等。
通过图像和模型展示行星的形成过程。
3.2 行星的特性介绍不同行星的大小、成分、表面特征、大气层等特性。
通过图像和数据展示不同行星的特性。
第四章:inner行星4.1 水星介绍水星的位置、大小、自转、公转等基本特性。
通过图像和数据展示水星的特性和探索历程。
4.2 金星介绍金星的位置、大小、自转、公转等基本特性。
通过图像和数据展示金星的特性和解密历程。
第五章:outer行星5.1 木星介绍木星的位置、大小、自转、公转等基本特性。
通过图像和数据展示木星的特性和探索历程。
5.2 土星介绍土星的位置、大小、自转、公转等基本特性。
通过图像和数据展示土星的特性和探索历程。
第六章:矮行星与小行星带6.1 矮行星介绍矮行星的定义、分类和特性。
通过图像和数据展示矮行星的发现和研究。
6.2 小行星带介绍小行星带的位置、形成和特性。
通过图像和模型展示小行星带的结构和探索历程。
第七章:卫星与彗星7.1 卫星介绍卫星的定义、分类和功能。
通过图像和数据展示地球卫星和其他行星卫星的特点和应用。
7.2 彗星介绍彗星的定义、形成和特性。
通过图像和数据展示彗星的轨道、结构和成分。
第八章:太阳系探测任务8.1 无人探测任务介绍无人探测任务的类型、特点和成就。
通过图像和数据展示火星探测、木星探测等任务的成果。
《太阳系大家族》教学设计
《太阳系大家族》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本单元是依据《科学(3-6年级)课程标准》中的有关“天空星体”的内容标准来构建的,让学生通过观察、记录太阳和月球的涌动变化,探究他们的运模式,锻炼自己的毅力;让学生通过了解人类对宇宙奥秘的探索,认识科学的进步和人类智慧天文这座神圣的殿堂,打开宇宙这本书,遨游在浩瀚无垠的宇宙中,解答心中的疑问,揭开宇宙神秘的面纱。
太阳是离我们最近的的恒星,地球也是太阳系大家族中的一颗行星。
了解太阳系,是人类迈向宇宙的第一步。
本课正是从引导学生将视角指向茫茫宇宙的目的出发,由认识地球公转引向认识、了解太阳系和太阳这可恒星,并指导学生探究太阳系的一些现象,这一课在本单元中占有举足轻中的地位。
二、学情分析:《太阳系大家族》一课,虽然学生们可能听说过太阳系中一些其他行星的名称,但是在实际生活中却难以直接观察到,因此用观察的方法认识太阳系不是有效的途径。
由于认识对象是宏观、遥远的事物和现象,让学生亲自感知是非常困难的。
如果教学中以教师讲授为主,学生参与少,效果自然不够理想。
因此,我找寻大量的资料将太阳系的概况、九大行星表面情况等知识制成一个内容较为丰富的多媒体课件,可以利用一些资料来帮助学生们认识太阳系,让学生们在活动中建立太阳系的模型。
学生们收集到有关太阳系中各种天体的资料会有许多,教师可以将自己收集到的资料与学生们的资料共享。
在讨论会上充分展示自己收集到的资料,在民主和谐、自主开放的氛围中完成对太阳系浅显而生动有趣的认识过程。
建立模型的活动,可以先在教室里进行,再到操场上进行,来体验太阳系的浩大以及太阳系中各大行星的运行特征。
在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学校和班级的情况进行灵活而富有创造性的处理,让学生们经历一次有趣而有价值的建模活动。
三、教学目标:1、知道太阳系的构成,知道九大行星的名字及排列顺序,明确恒星、行星、卫星的概念及其相互关系,了解九大行星的概况,体会到和茫茫宇宙相比,人的个体是渺小的。
南京新苏教版六年级科学上册第11课《太阳系大家族》教学设计
南京新苏教版六年级科学上册第11课《太阳系大家族》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南京新苏教版六年级科学上册第11课《太阳系大家族》是本册教材中的重要内容。
本节课主要介绍了太阳系的组成、太阳系各成员的特点以及太阳系在宇宙中的位置。
教材通过精美的图片、生动的语言和有趣的活动,引导学生了解太阳系的奥秘,激发学生对科学的热爱和好奇心。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科学知识基础,对宇宙、地球等概念有一定的了解。
但在太阳系的组成、太阳系各成员的特点等方面,学生可能还存在一些模糊的认识。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认知水平,通过生动、形象的教学手段,帮助学生建立清晰的太阳系概念。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太阳系的组成,知道太阳系各成员的特点,掌握太阳系在宇宙中的位置。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分析、讨论等方法,提高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对科学的热爱和好奇心,增强学生探索宇宙奥秘的愿望。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太阳系的组成,太阳系各成员的特点,太阳系在宇宙中的位置。
2.难点:太阳系各成员的特点,太阳系在宇宙中的位置。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视频等手段,创设生动、形象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问题驱动法: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讨论,提高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
3.合作学习法:学生分组讨论,共同完成任务,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学素材:太阳系图片、视频等。
2.教学工具:多媒体设备、黑板、粉笔等。
3.学生活动材料:笔记本、彩笔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太阳系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太阳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简要介绍太阳系的组成,引导学生了解太阳系的基本结构。
3.操练(10分钟)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观察太阳系的图片,分析太阳系各成员的特点。
学生分组讨论,共同完成任务。
4.巩固(5分钟)教师通过提问、回答等方式,检查学生对太阳系各成员特点的掌握情况。
苏教版科学六年级上册4.2《太阳系大家族》教学设计1
苏教版科学六年级上册4.2《太阳系大家族》教学设计1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科学六年级上册4.2《太阳系大家族》是本册的一个重点和难点。
本节课主要让学生了解太阳系的组成,八大行星的特点,以及太阳系在宇宙中的位置。
教材通过大量的图片和文字,生动地介绍了太阳系的结构,旨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科学探究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科学知识基础,对太阳系有了初步的了解。
但是,对于太阳系的详细组成和行星的特点,还需要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来进一步掌握。
此外,学生对于宇宙的概念和太阳系在宇宙中的位置,还需要通过实例和模型来进行具体的理解。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太阳系的组成,知道八大行星的名称和特点。
2.让学生掌握太阳系在宇宙中的位置,理解太阳系与其他星系的关系。
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考能力和科学探究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太阳系的组成和八大行星的特点。
2.太阳系在宇宙中的位置和与其他星系的关系。
五. 教学方法1.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并自主探究。
2.使用多媒体辅助教学,通过图片和视频,生动展示太阳系的结构和行星的特点。
3.采用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在讨论中加深对太阳系的理解。
六. 教学准备1.多媒体教学设备。
2.太阳系模型或图片。
3.八大行星的特点资料。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一个有趣的谜语,引发学生对太阳系的兴趣。
例如:“白天出来照亮我们的星球,晚上躲在云后面休息,它是什么?”在学生回答之后,教师揭示谜底——太阳,进而引入本节课的主题。
2.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多媒体展示太阳系的结构图,让学生观察并说出太阳系的组成。
引导学生理解太阳是太阳系的中心,八大行星绕太阳运行。
同时,展示太阳系的模型,让学生直观地了解太阳系的形状。
3.操练(15分钟)教师提出问题:“太阳系的八大行星有哪些?它们有什么特点?”学生分组讨论,并在小组内展示自己的研究成果。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出八大行星的名称和特点,如水星是离太阳最近的行星,木星是最大的行星等。
11《太阳系大家族》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科学六年级上册苏教版
1.学生已经掌握了哪些相关知识。
学生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已经学习了地球、月球等天体的基本知识,对天体有一定的了解。他们知道地球是太阳系的一部分,也了解一些行星的基本特征。这些知识为本节课的学习奠定了基础。
2.学生的学习兴趣、能力和学习风格。
对于六年级学生来说,他们对宇宙和行星充满好奇心和探索欲。他们喜欢通过观察、实验等方式来了解世界,具有较强的动手能力和思维能力。在学习风格上,他们倾向于通过小组合作和讨论来学习和分享知识。
3.成果展示:每个小组将向全班展示他们的讨论成果和实验操作的结果。
四、学生小组讨论(用时10分钟)
1.讨论主题:学生将围绕“太阳系大家族在宇宙中的地位和作用”这一主题展开讨论。他们将被鼓励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并与其他小组成员进行交流。
2.引导与启发:在讨论过程中,我将作为一个引导者,帮助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我会提出一些开放性的问题来启发他们的思考。
11《太阳系大家族》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科学六年级上册苏教版
主备人
备课成员
教学内容分析
1.本节课的主要教学内容。
本节课的主要教学内容是太阳系大家族。教材章节为《科学》六年级上册,具体内容包括太阳系的组成、太阳系的行星特点等。
2.教学内容与学生已有知识的联系。
本节课与学生已有知识的联系主要体现在:学生已经学习过地球、月球等天体的知识,对天体有一定的了解。在此基础上,本节课将引导学生了解太阳系的组成,理解太阳系中各大行星的特点,从而加深对天体的认识。
内容逻辑关系
1. 太阳系的组成与结构
重点知识点:太阳系由太阳和围绕它运动的行星、卫星、小行星、彗星等天体组成。
词:太阳、行星、卫星、小行星、彗星
太阳系大家族教案详细
太阳系大家族教案详细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了解太阳系的组成及各个行星的基本特征;(2)掌握太阳系的中心太阳的特点和作用;(3)能够运用太阳系的知识解释一些天文现象。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察模型、图片等,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2)通过分析、讨论,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3)通过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1)激发学生对太阳系的兴趣和好奇心;(2)培养学生热爱科学、探索未知的情感态度;(3)使学生认识到太阳系在宇宙中的重要性,增强环保意识。
二、教学内容1. 第一节:太阳系的形成(1)介绍太阳系的起源和形成过程;(2)讲解太阳系的中心太阳的特点和作用。
2. 第二节:行星的基本特征(1)介绍太阳系中的八大行星(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的基本特征;(2)分析各个行星的分类和特点。
3. 第三节:地球的特殊性(1)讲解地球的结构和组成;(2)阐述地球的特殊性及其在太阳系中的地位。
4. 第四节:太阳系的运动规律(1)介绍太阳系中行星的运动规律;(2)讲解开普勒定律及其在太阳系中的应用。
5. 第五节:太阳系的天文现象(1)介绍太阳系中的主要天文现象,如日食、月食、流星等;(2)分析这些天文现象产生的原因及观测方法。
三、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思考问题;2. 使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展示太阳系的模型、图片等,增强学生的直观感受;3.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4. 开展实践活动,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四、教学评价1. 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太阳系知识的掌握程度;2. 小组讨论:评估学生在团队合作中的表现及思考问题的深度;3. 实践活动:评价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实践技能;4. 课后作业:检验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五、教学资源1. 教学课件:太阳系模型、图片、视频等;2. 教学器材:太阳系模型、天文望远镜等;3. 参考资料:有关太阳系的书籍、文章等。
《太阳系大家族》教学设计
《太阳系大家族》教学设计柳陂镇中心小学梁刚教学分析:本单元的主题是探索宇宙,教材从孩子们熟悉的月球入手,学习中逐步提升学生对月球的认识,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意识,激发学生关注与科学有关问题的积极性,解开宇宙神秘面纱。
太阳是离我们最近的恒星,地球也是太阳系大家族中的一颗行星,了解太阳系是人类迈向宇宙的第一步,本课从引导学生将视角指向茫茫宇宙的目的的出发,由认识地球公转,引向认识太阳系的成员和组成,了解地球公转形成了四季的变化,关键的是引导学生认识太阳系的运动规律,初步认识宇宙。
学情分析:本课知识对于六年级学生而言,大多数同学已经通过各种渠道初步了解到了一些关于太阳系的知识,但知识缺乏整合,只需要有目标地进行前置性的预习即可,本节课需要特别用心的地方是四季成因和探究太阳系中行星的运动规律;就学习技能而言,六年级学生已经掌握了不少科学探究方法,对学习科学兴趣浓厚,通过小组合作探究实验,就可以顺利完成本课的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初步认识太阳系及太阳系中的八大行星。
2、知道四季的成因。
过程与方法:能够用模拟实验探究行星与太阳的距离和行星公转周期之间的关系。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体会到和茫茫宇宙相比人的个体的渺小。
2、意识到人类对宇宙的认识是不断发展,不断向未知领域探索的。
3、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团结协作、勇于探索的精神及交流、处理、应用信息的能力。
教学重点:了解组成太阳系的主要天体。
教学难点:探究行星与太阳系之间距离和行星公转周期的关系。
教学课时:一课时教师准备:橡皮塞、钩码、温度计、有关太阳的图片、文字及影像资料等。
学生准备:细绳子、笔管、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
(1)谈话导入:展现在大家面前的是一幅美丽的星空图,你想到了什么?(2)帮助学生认识三类星:恒星、行星和卫星。
学生面对满天繁星展开想像的翅膀,并能说说自己对宇宙天体的认识,尤其对恒星、行星、卫星三类星的认识。
(评价:大家的课外知识很丰富,老师也需要向大家学习)(3)激趣:你们向往神秘的宇宙太空吗?你们想探索神奇的宇宙奥秘吗?让我们一起乘上宇宙飞船飞上太空来探索宇宙的无穷奥秘吧!【设计意图】由满天繁星引入本课,从学生看到的满天的星星谈起,调动学生的原有认知,一些学生从一些课外的资料上已经掌握了关于星星的知识,引出恒星、行星、卫星的概念,为本课学习扫除概念上的障碍,让学生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
小学科学11太阳系大家族(教案)学年科学六年级上册苏教版
小学科学11太阳系大家族(教案)学年科学六年级上册苏教版太阳系大家族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了解太阳系的组成和结构;掌握太阳系中各行星的名称、特点和次序;理解地球在太阳系中的位置和运动。
2.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培养学生对宇宙探索的兴趣和好奇心,增强对自然界的敬畏之情。
3. 学习策略和方法:培养学生的观察、思维和分析能力,通过图片和实际观察进行学习。
二、教学内容太阳系大家族三、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通过展示一张太阳系的照片,引起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提问:你们知道太阳系是什么吗?有哪些行星和恒星呢?2. 学习(15分钟)让学生观察图片或模型,描述太阳系的组成和结构。
引导学生思考太阳系是由太阳和若干行星、卫星、流星等组成的。
3. 探究(30分钟)给学生发放工作表,自由探究太阳系中各行星的名称、特点和次序。
学生可以借助教材或网络搜索相关信息,并填写在工作表上。
4. 分组讨论(15分钟)将学生分为小组,每个小组选取一颗行星进行讨论,并向其他小组介绍自己选择的行星。
讨论的内容可以包括行星的特点、颜色、大小、气候等。
5. 展示和总结(15分钟)请每个小组派代表展示他们选择的行星,并总结太阳系中各行星的次序和特点。
教师可以帮助学生归纳总结,加深学生对太阳系的理解。
6. 拓展学习(15分钟)通过展示一些宇宙探索的图片或视频,激发学生对宇宙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
提问:你有没有想过人类是否能够到达其他星系呢?7. 作业布置(5分钟)让学生回到家里,观察夜空中的星星,并写下自己的感受和想法。
如果有条件,可以参观天文馆或通过互联网了解更多关于宇宙的知识。
四、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对太阳系的组成和结构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学生通过观察和讨论,提高了科学思维和合作能力。
通过拓展学习的环节,激发了学生对宇宙探索的兴趣和好奇心。
为了使学生进一步了解和探索太阳系,可以组织观星活动或深入研究某一颗行星的特点和可能存在的生命。
太阳系大家族-苏教2001版六年级科学上册教案
太阳系大家族 - 苏教2001版六年级科学上册教案教材简介《苏教 2001 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是小学六年级的科学教材。
该教材的特点是理论紧密结合实际,内容和教学方法既重视科学知识的传授,又强化动手实践操作的能力。
本教材共有 4 个单元,分别是“生物多样性”、“物质与能量”、“地球与环境”、“技术与社会”。
本文将以该教材中的“物质与能量”单元的“太阳系大家族”为基础,为教师提供一份教案,帮助教师更好地教授该单元内容。
教学目标1.了解太阳系的概念及构成;2.掌握太阳系中行星、卫星等天体的基本属性;3.理解行星与卫星、彗星、流星等的区别;4.发现并学习科学家的发现过程及重要性;5.培养学生对科学的好奇心和探索精神。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本课时主要以教学板书、教学图谱等为主;2.学生准备:笔、纸,教材、作业本。
教学过程Step 1 引入1.让学生了解太阳系是什么,是由哪些天体构成的;2.介绍一下太阳系的行星、卫星等天体。
Step 2 学习太阳系的行星和卫星1.了解太阳系中的行星和卫星的名称、基本属性;2.学生自行绘制太阳系行星和卫星的示意图,并标注出各个行星和卫星的名称和重要特征。
Step 3 学习太阳系中的流星、彗星1.介绍一下流星和彗星的概念及区别;2.请学生自行观察夜空,并寻找流星和彗星的踪迹。
Step 4 学习科学家的发现过程和重要性1.阅读科学家发现太阳系的历史,如“哥白尼、开普勒、牛顿等天文学家的研究过程”;2.意识到科学家发现的过程和方式十分重要。
Step 5 科学实验1.了解一个科学实验的概念;2.小组内成员自行设计科学实验并进行实验,模拟太阳系行星和卫星之间的运行过程。
Step 6 课堂检测1.编写一些太阳系相关的题目,考核学生成果。
总结本节课以太阳系为主题,通过学习太阳系的基本概念和各类天体的特点,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到天文学的意义和重要性。
通过课堂检测,教师能够全面掌握学生的掌握程度,同时也能为对学生的后续教学提供基础。
2024南京新苏教版六年级科学上册第11课《太阳系大家族》教案
2024南京新苏教版六年级科学上册第11课《太阳系大家族》教案一. 教材分析本课《太阳系大家族》是六年级科学上册的第11课,主要介绍了太阳系的组成和各行星的特点。
教材通过生动的图片和简洁的文字,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太阳系的知识。
本课内容与学生的生活息息相关,有助于激发他们对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科学知识基础,对太阳系有一定的了解。
但在具体理解和记忆各行星的特点方面,可能还存在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采用适当的方法进行引导和帮助。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太阳系的组成和各行星的特点。
2.培养学生观察、思考、表达和合作的能力。
3.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培养他们探索未知的意识。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太阳系的组成,各行星的特点。
2.难点:对各行星特点的理解和记忆。
五. 教学方法1.讲授法:讲解太阳系的组成和各行星的特点。
2.谈话法:引导学生思考和表达自己的观点。
3.小组讨论法:让学生合作探讨,共同解决问题。
4.实践活动法:让学生动手操作,增强实践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太阳系图片、各行星特点介绍等。
2.教学道具:太阳系模型、行星卡片等。
3.学习资料:相关科学文章、视频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太阳系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太阳系的美妙景象。
提问:“你们知道太阳系由哪些行星组成吗?”让学生回顾已学的知识,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呈现(10分钟)讲解太阳系的组成,介绍各行星的特点。
重点讲解太阳、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等行星的特点,如大小、颜色、距离太阳的远近等。
同时,展示相关图片和视频,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记忆。
3.操练(10分钟)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分发一套行星卡片。
让学生通过观察卡片,找出各行星的特点,并互相交流讨论。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4.巩固(5分钟)提问:“请同学们说一说,太阳系中哪颗行星最大的?哪颗行星离太阳最近?”让学生回答,检查他们对太阳系知识的掌握程度。
《太阳系大家族》优秀教案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学开始就让学生回顾“神舟6号”升空的情景,引起学生探索太空的欲望,让学生驾驶着虚拟的宇宙飞船遨游宇宙太空,感受宇宙的美丽和神秘,进一步激发学生探究的热情。
2、培养了学生收集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
网络最大的特点就是信息量大。教育将不再只是向学生传授知识和技能,而是让学生学会一种获取知识的方法,让学生终身受益。在本课教学中,我重视培养学生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
3、培养了学生的环保意识。
在本节课上,学生对“人类登上火星,并能居住下来需要哪些条件”这一问题展开了激烈的争论。我认为,不管怎么争论,必须让学生明白人类不断地探索பைடு நூலகம்星的目的,并不是要放弃我们的地球,因为只有地球才有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和条件,以此来培养学生保护人类的家园——地球的情感。
课
后
延
伸
今天我们所交流的知识仅是关于太阳系知识中的一小部分,课后大家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利用互联网进一步去了解。
1、小结:四季形成的原因
2、谈话:、你知道哪些太阳系的基本情况?
二、行星与太阳之间距离和行星公转周期有什么关系?
1、请你根据准备好的器材设计一个实验验证你的想法。
2、教师提醒注意事项。
3、小结:行星与太阳的距离越远公转时间越长。
●先个人思考,然后小组交流。
●全班交流。
●讨论的问题包括:1、除了地球围绕太阳转,你还知道有哪些行星围绕着太阳转呢?
课前
准备
教师:有关太阳的图片、文字及影像资料、 15米长的细绳、塑料管、有孔的橡皮塞、砝码、等。
学生:涂上墨汁的玻璃片、数十张的照相底片、手表、记录纸、网球
过 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苏教版科学六年级上册4.2《太阳系大家族》教学设计2
苏教版科学六年级上册4.2《太阳系大家族》教学设计2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科学六年级上册4.2《太阳系大家族》是本册教材中的一个重要内容,主要向学生介绍太阳系的组成、各行星的特点以及太阳系在宇宙中的位置。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太阳系的结构,知道太阳系由太阳和八大行星组成,掌握各行星的距离、大小和特点,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已经掌握了有关宇宙、恒星的基本知识,对太阳有一定的了解。
但学生对太阳系的认识还比较片面,对太阳系中其他行星的了解不够全面。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思考、讨论等方式,深入探究太阳系的结构和各行星的特点。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太阳系的组成,知道太阳系由太阳和八大行星组成,掌握各行星的距离、大小和特点。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思考、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和合作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学生对宇宙的好奇心,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使学生感受到科学的魅力。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太阳系的组成,各行星的特点。
2.教学难点:太阳系各行星的距离、大小和特点的掌握。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模型等教具,创设生动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问题驱动法: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讨论,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
3.合作学习法:学生分组讨论,共同完成任务,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具:太阳系模型、行星图片、PPT等。
2.学具:笔记本、彩笔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太阳系模型,引导学生回顾太阳系的组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利用PPT呈现各行星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各行星的外观特点,并提出问题:“请大家观察这些行星,你能找出它们之间的区别吗?”3.操练(10分钟)教师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共同分析各行星的距离、大小和特点,引导学生通过实际操作,加深对太阳系的理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学活动评价材料:教学设计第四单元第一课一课时《太阳系大家族》学校宁兴学校姓名陶春荣延艳红年级六年级科目科学编号《太阳系大家族》教学设计教材分析:多媒体网络教学作为现代信息技术与教学实践科学结合的一种新的教学形态,不仅从手段和形式上改变了传统教学,更从观念、过程、方法以及师生角色诸多深层面赋予教学以新的含义。
计算机网络的发展则为实施小学科学教学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使其进入到一个全新的领域。
事实上,并非所有的教学内容都适合网络教学的,尤其是科学学科,有些是属于实验内容,一般不适合网络教学,而涉及到宇宙天体的,一些内容比较适合网络教学。
《太阳系大家族》一课,由于认识对象是宏观、遥远的事物和现象,让学生亲自感知是非常困难的。
如果教学中以教师讲授为主,学生参与少,效果自然不够理想。
因此,我找寻大量的资料将太阳系的概况、九大行星表面情况等知识制成一个内容较为丰富的网站——《太阳系》,让学生通过一定的情景,借助教师和同学的帮助,利用浏览网站来完成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
以下就是本人对这课的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知道太阳系的构成,知道九大行星的名字及排列顺序,明确恒星、行星、卫星的概念及其相互关系,了解九大行星的概况。
2能力目标通过网上教学和网上冲浪,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团结协作、勇于探索的精神,培养他们收集、处理和交流信息的能力,发展学生的应用能力。
3情感目标通过观察、查找、搜集和交流信息,体验网上科学探索的乐趣;了解有关国内外探索太阳系的情况,激发学生的自豪感和紧迫感;同时激发学生珍爱生命,保护人类的家园——地球的情感,积极参与资源和环境的保护。
二、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能按顺序记忆九大行星的名称,通过网上冲浪,认识太阳系的组成,并对各成员有一定的了解。
教学难点:从网上提供的大量资料中提取自己所需的信息进行加工、处理,并能灵活应用。
三、教学手段:网络教学四、教学对象分析小学生对计算机非常感兴趣,尤其是上网;六年级学生也已能熟练操作计算机,部分学生会网上搜索查阅资料;学生对宇宙知识已有了初步的了解,认识了太阳、地球、月球三个天体的相互运动关系以及月相的变化、日食月食的成因;学生已有相当好的小组合作学习的意识与能力,因此本课具有网络教学的良好基础。
五、教学设计(一)激趣、导入1谈话:同学们,你们是否还记得就在2005年的10月,我国发生的一件震惊国内外的事吗?多么让人骄傲、多么让人自豪的一件事啊!随着科学的不断发展,人类早已不再满足在地球上生存,想在宇宙太空开辟一个新的生存空间,我国在这方面也有了很大的发展,“神舟6号”的发射成功,预示着我国在航天技术方面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同学们,让我们再来回顾一下那激动人心的时刻吧!2播放“神舟6号”发射情景,学生观看。
3谈话:同学们,当你又一次看到那让你久久难忘的场面,此刻的你想说些什么呢?4谈话:同学们,你们向往神秘的宇宙太空吗?你们想探索神奇的宇宙奥秘吗?今天就让我们一起乘上宇宙飞船飞上太空,一起来探索宇宙的无穷奥秘,好吗?那就请同学们做好“升空”的准备吧……同学们,我们就要升空啦,准备好了吗?现在进入升空倒计时——5、4、3、2、1,发射!【设计意图】首先抓住目前的热门话题“神舟6号”展开教学,当学生再次回顾那激动人心的时刻,学生一定会有很多话想说,有许多问题要问,以此来激发学生对天文的爱好,激发学生的探究热情,同时还可以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由“神舟6号”的上天,引发学生到宇宙中去看一看神奇宇宙的欲望,于是教师带领学生驾驶虚拟的“宇宙飞船”“升空”,学生可以用鼠标点击各种按钮,观察各种仪表的显示情况。
当学生“起动”发动机,操纵“宇宙飞船”“起飞”,计算机会模拟出“宇宙飞船”的各种姿态,并且显示宇宙太空的情景,同学们可以从各个角度仔细观察太阳系。
如此可以产生壮观的立体感觉,能直接刺激学生的视觉与听觉感官,同时也使学生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激发了学生探索无穷宇宙奥秘的欲望和兴趣,这种潜移默化的感染力,对提高学习效果非常重要。
(二)认识太阳系1谈话:现在展现在大家面前的是一个庞大的天体系统——太阳系(板书:太阳系),请同学们“乘着宇宙飞船”仔细地观察太阳系,看看你能发现些什么?2学生“驾驶着宇宙飞船”观察太阳系。
3(教师带领学生将宇宙飞船靠近地球)谈话:费俊龙、聂海胜就是乘着“神舟6号”飞船,围绕地球飞行了76圈后,成功返回了地球。
4交流观察到的天体的情况,如行星、彗星、流星体等。
5复习上一节课对九大行星的初步了解,概括九大行星的特征。
教师随机出示板书设计:最名不副实的——水星自东向西倒着行的——金星人类的家园——地球太空中的小地球——火星行星中的“老大哥”——木星戴着“项链”的——土星躺着打滚的——天王星用笔尖计算出来的——海王星最小最远最冷最神秘的——冥王星【设计意图】将九大行星用最简单的词、句概括特征,便于学生记忆和理解,也便于培养学生的高度概括能力。
6(教师提供九大行星的一些数据)谈话:同学们能不能分析分析这些数据,你能从中发现些什么呢?需要说明的是表中的时间都是以地球上的时间为准的。
同桌同学可以交流交流。
7交流发现。
8谈话:你们现在最想研究的,也是你最感兴趣的是什么?(引出本课要研究的重点内容)好,今天就让我们利用网络进一步来探讨大家感兴趣的问题,好吗?9根据学生感兴趣的几个问题将学生分成几个天文研究小组,并提出自主学习的要求:在网上收集相关信息后进行加工整理,学生用自己的方式记录在任务单上。
进入校园网的“专题学习网站”,找到“太阳系”,在“实小天文馆”里搜索信息。
【设计意图】老师为学生提供的网络平台,为学生学习和运用知识提供了条件,可以把“死知识”变成“活学习”。
同时学生自主选择感兴趣的问题,自愿组成协作小组,通过上网浏览探究等形式一起来学习本课内容,完全体现了学生的自主探究的精神。
10学生自主学习,教师参与活动。
11交流学习成果,教师及时捕捉能引起争议的有效信息,预设可能出现的情况:(1)金星是全天空最亮的星,也是离地球最近的一颗行星,在很多方面跟地球非常相似,可以具体说说哪些方面相似。
为什么说金星是自东向西倒着行的行星等。
(2)可以展开讨论:人类要想登上火星,并能在火星上居住下来,必须具备哪些条件?(此问题的展开必须让学生明白:科学家预测了要想实现人类登上火星,并能在火星上居住下来这一目标,至少需要100年的时间,但是,人类不断探索火星,并不是想要放弃我们的地球!因为只有地球才有人类赖以生存的一切环境和条件。
但是目前我们的地球正遭受着严重的环境污染,所以我们生活在地球上的每一个人都有责任和义务来保护人类的家园——地球)(3)为什么称海王星是笔尖计算出来的行星?(4)各大行星上的生命体问题及卫星数目等情况。
12鼓励学生课后继续研究九大行星中其他感兴趣的天体问题,可以在留言板中发表留言。
【设计意图】在小组学习的基础上开展全班的成果交流,一来可以培养学生善于质疑的科学态度,实现学生的资源共享,放大学生的探究结果,感受探究带来的乐趣。
二来让学生在探究中学会合作、懂得思考、大胆发表自己的独特见解,更学会倾听、尊重他人的意见,从而实现互帮互学,共同提高。
三来可以给每一位同学足够的施展空间,同时也能使学习的氛围变得轻松和活泼起来。
13总结太阳系的家族成员。
14用自己的方法记忆九大行星。
(三)拓展延伸1谈话:太阳系是一个庞大的天体家族,太阳是这个家族的家长,关于太阳系,你还想知道些什么呢?2学生交流,并鼓励学生课后继续到网上进一步查询,了解更多的关于太阳系的知识。
3结束语:同学们,在1969年7月21日下午,美国“阿波罗”登月飞船指令长阿姆斯特朗将脚踏上了寂静的月球,他对着全球亿万人,通过电视和广播说了一句意味深长的话:“对于一个人来说,这是一小步,可对整个人类来说,却是一个巨大的飞跃!”同学们,宇宙是浩瀚的,人类对宇宙的探索也是没有止境的,科学是在不断发展的,同学们,今天我们在我校的“太阳系”专题学习网站上学到了很多有关太阳系的知识,我知道很多同学的心中肯定还有许多问题要问,还有很多疑团没有解开。
是的,有关太阳系的知识是无穷无尽的,在课堂上是学不完的。
在这里,老师向你们推荐几个比较好的网站(课件),课后可自行上网到这些网站中去进一步查询、学习更多的太空知识,在学习中如果有什么困难或想法可以和老师联系,老师非常乐意跟大家交流,并和大家一起去探索太空的奥秘,好吗?六、教学反思进行这样的课例设计和教学,我有以下几点切身体会。
1可以极大地调动学生学习科学、探索宇宙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学开始就让学生回顾“神舟6号”升空的情景,引起学生探索太空的欲望,让学生驾驶着虚拟的宇宙飞船遨游宇宙太空,感受宇宙的美丽和神秘,进一步激发学生探究的热情。
我们不妨来看一下一位学生上完这课后的感受:“40分钟的时间真是太短了,刚刚还在宇宙中遨游的我又不得不被下课铃声拉回到现实世界中。
这节课真是非常有趣,丁老师让我们了解到了许许多多关于太阳系的知识,让我们揭开了它神秘的面纱。
特别是丁老师还特意安排我们观看‘神舟6号’发射的片断,虽然‘神舟6号’已经成功返回地球,而当我再次观看这激动人心的画面时,心里仍是兴奋不已,因为这是我们中国人非常骄傲、自豪的一件事。
我非常羡慕费俊龙、聂海胜,如果我能像他们那样,登上太空看一看宇宙,看看那神奇的宇宙世界,那该有多好呀!可没想到的是,我的这个愿望竟然也能实现。
丁老师让我们乘上了‘宇宙飞船’,让我们尝试了一回当宇航员的感觉,我们‘乘着飞船’,仔细地观察着太阳系,并知道了很多太空中的知识……这节课真有趣,我们一定要好好努力学习,长大从事航天工作,为祖国的航天事业作出一份贡献!”2培养了学生收集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
网络教学最大的特点就是信息量大。
人类进入了信息社会,教育将不再只是向学生传授知识和技能,而是让学生学会一种获取知识的方法,让学生终身受益。
微软公司总裁比尔·盖茨曾说,网络革命对人类进步的影响,至少相当于,甚至超过书本对人类文明发展的意义。
这是因为,书本学习往往是一种被动的方式,是一种单向的知识传授过程;而互联网络的知识学习过程却是一种主动的信息追求,是一种双向,甚至多向的知识探讨、辩论及总结的过程。
在本课教学中,我重视培养学生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如金星研究小组的同学通过浏览网站后,将金星的特征总结出一首小诗歌:“太空最亮是金星,地球近邻好兄弟,九大行星它最热,自东向西倒着行。
”3培养了学生的环保意识。
在本节课上,学生对“人类登上火星,并能居住下来需要哪些条件”这一问题展开了激烈的争论。
我认为,不管怎么争论,必须让学生明白人类不断地探索火星的目的,并不是要放弃我们的地球,因为只有地球才有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和条件,以此来培养学生保护人类的家园——地球的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