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届高考总复习课下限时集训(九) 微专题——气候类型及判读含解析
2017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专题训练全球气候变化和气候类型判读含答案
专题训练全球气候变化和气候类型判读一、选择题(2016·浙江联考)读19世纪中叶以来每10年全球表面气温距平变化统计图,回答1~2题。
1.下列选项与图中信息相吻合的是()A.19世纪50年代以来,全球气温波动下降B.19世纪50年代以来,全球气温直线上升C.20世纪50年代,全球气温较1961~1990年平均气温高D.20世纪70年代以后,全球每10年都比前10年明显变暖2.近几十年,全球气温变化与温室气体排放量关系密切,是因为温室气体()A.强烈吸收太阳辐射B.强烈吸收地面辐射C.强烈反射地面辐射D.强烈反射太阳辐射答案:1.D 2.B解析:第1题,从图中可以看出,19世纪50年代以来全球气温呈波动上升趋势;20世纪70年代以后,全球每10年都比前10年明显变暖。
第2题,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能强烈吸收地面长波辐射,从而导致大气升温。
(2016·合肥模拟)读北极冰川面积逐月变化图,回答3~4题。
3.北冰洋冰川面积最小值推迟至9月份出现的原因是()A.此时北极地区极昼时间较长B.海洋水体升温较慢C.秋季北极地区晴天多D.此时北极冰川融化快4.为减小北极冰川面积变化的幅度,下列做法均合理的有()①发展城市公共交通②大力发展高新技术工业③利用太阳能发电④改进农业灌溉技术⑤提高能源利用效率A.①②③④B.②③④⑤C.①③④⑤D.①②③⑤答案:3.B 4.D解析:第3题,冰川面积最小值应该在温度最高月份,海洋水体比热容较大,温度升高慢,所以推迟到9月水体温度最高,冰川面积最小。
第4题,图中显示从总体上看,北极冰川面积呈下降趋势,其原因在于气温升高,控制冰川面积下降的幅度必然要减小温度升高幅度,农业灌溉技术与全球温度变化关系不大。
故D项正确。
(2015·福建卷)下图示意某区域某年气候要素的逐月变化。
读图,回答5~6题。
①气温上升②降水量增多③风力增大④云量减少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6.该区域当年水分累积亏损最为严重的月份是()A.3月B.6月C.9月D.12月答案:5.A 6.B解析:第5题,该地4~6月蒸发量逐月上升,首先是因为温度条件(4~6月气温逐月上升),其次是因为降水条件(4~6月降水逐月增多),降水增多,土壤中用于蒸发的水分增加,而该地风力大小无法判断,故排除③;随着降水的增多,云量也相应增多,排除④。
北京市高考地理专题总复习 主要气候类型的解析和判读
主要气候类型的解析和判读
学习目标:
主要气候类型的分布、成因、特点及判读.
学习内容:
一、大陆西岸的气候-受气压带风带影响显著
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对气候的影响
S、N纬30—40度大陆西岸——____气候
夏季——-副热带高压控制,____;
冬季——-西风控制,____.
S、N纬10-20度附近地区—-热带草原气候
夏季--—____带控制,多雨—湿季;
冬季——____控制,干燥—干季。
南亚/东南亚的雨季-—--—南半球____风越过赤道偏转成___季风—多雨。
二、大陆东岸的气候——受季风环流影响显著
我国东部地区主要雨带图
三、气候类型的判断
1。
气候要用的知识结构
气候要素气温
气压和风时间分布
降水空间分布
2.气候特征气温全年各月平均气温
气温的季节变化最热月
最冷月
降水全年降水量
降水的季节变化年雨型
夏雨型
冬雨型
少雨型
3。
气候模式图(以亚欧大陆为例)
四、气候的形成因子
太阳辐射天文(纬度)正午太阳高度、昼夜长短
大气
地面反射率、地形(____ )等
大气环流行星风系(气压带和风带)
____环流
下垫面状况水陆分布(海陆位置等)(人类可改变)
地形(迎风坡)
植被(人类可改变)
____
例题说明北美洲、欧洲温带海洋性气候分布的特点及原因
共同特点主要原因
不同特点主要原因。
高考地理二轮专题复习专题十七微专题9主要气候类型及其判断讲义新人教版(new)
微专题9 主要气候类型及其判断1。
分析气候的形成因子,主要从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大气环流、地形(海拔、坡向)、洋流等入手。
分析地带性分布的气候形成原因主要从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大气环流等方面考虑;分析非地带性分布的气候多从地形和洋流等方面考虑.2。
受单一气压带控制形成的气候:热带雨林气候、热带沙漠气候;受单一风带控制形成的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受气压带和风带交替控制形成的气候:热带草原气候和地中海气候。
3.热带草原气候由于受赤道低气压带和信风带交替控制,具有干、湿季明显交替的特点。
4。
热带季风气候夏季风的形成主要与气压带和风带的季节移动有关。
5.地中海气候主要受西风带和副热带高气压带交替控制,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
6。
温带海洋性气候终年受西风带控制,全年温和多雨。
7.温带季风气候的形成原因是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冬季寒冷干燥,夏季高温多雨。
(2017·辽宁五校上学期期末)下图为“世界上某种气候类型的局部地区分布示意图”。
读图回答1~2题。
1。
与甲地区相比,造成乙地区该种气候类型分布范围较狭窄的最主要因素是( )A。
纬度位置 B.洋流C.海陆轮廓D。
地形2.该气候区的农作物一般具有( )A。
耐高温干旱的特点 B.耐低温干旱的特点C。
喜高温多雨的特点 D.喜阴喜湿的特点答案 1.D 2.A解析第1题,结合图示知,乙地位于南美大陆西岸,受沿岸山脉阻挡,该地气候呈条带状南北延伸分布。
第2题,结合该气候分布规律知其为地中海气候,受其夏季降水少的影响,该气候区农作物具有耐高温干旱的特点。
(2017·福建龙岩3月毕业质检)下图示意某地降水量逐月累计曲线和最热月与月平均气温差曲线.读图完成3~4题。
3.该地区发展农业生产的不利条件是()A。
生长期热量不足,多阴雨B。
生长期降水少,水源不足C。
降水变率大,多水旱灾害D。
气温低,农作物易受冻害4.该地最有可能位于()A。
欧洲南部地区B。
南非高原中部C。
2017届新高考复习:2.3《微专题——气候类型及判读》
主题一
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
核心突破
1.纬度
太阳辐射从赤道向两极递减,决定了
气候的热量带和气温的高低分布。
气候带 热带 亚热带 温带 亚寒带 寒带
最热(或者最冷)月均温 最冷月平均气温在 15 ℃以上 最冷月平均气温在 0 ℃以上 最冷月平均气温在 0 ℃以下(温带海洋 性气候除外) 最热月平均气温略高于 10 ℃ 最热月平均气温在 10 ℃以下
5.③地日照时数明显高于①②两地,主要原因是 ( ) A.距海远 B.雨天少 C.气温高 D.海拔高
解析:第 3 题,①地雨热同期,降水季节分配差异 显著, 为亚热带季风气候, 降水主要受季风环流的影响。 第 4 题,②地雨热不同期,为北半球的地中海气候,四 地中最可能位于北美西部。第 5 题,③地降水稀少,阴 雨天气少,因而日照时数多。
亚洲印度半岛、 带的季节移 中南半岛 动,海陆热 力性质差异
气候类型
分布规律
典型地区
气候成因 副热带高气 压带或信风 带控制
气候特点 终年炎热 干燥
南北回归线~ 撒哈拉沙漠、 热带沙漠 南北纬 30° 之间 阿拉伯半岛、 气候 的大陆内部和 西部 澳大利亚中 西部
2.亚热带气候类型
气候类型 分布规律 亚热带 季风气 候和季 风性湿润 气候 典型地区 前者分布在我国 南北纬 秦岭—淮河以 气候成因 海陆热力 性质差异 引起冬、 夏季风交 替 控 制 气候特点 前者夏热冬温,季 节变化明显,夏季 降水多,冬季降水 少。后者冬夏温 差比前者小,降水 也比前者均匀
5.当①地有充足的水源和青草时,当地受( A.西风带控制 C.信风带控制
)
B.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 D.赤道低气压带控制
6.野生食草动物从②地迁徙到③地的时间可能是 ( ) A.12 月至次年 5 月 C.10 月底至 11 月底 B.7 月底至 8 月中下旬 D.1 月中上旬至 3 月底
考点17气候类型及其判读(1)
1956-2017高考真题分类考点17:气候类型及其判读(1)(2016北京卷)下图为某山地气象站一年中每天的日出、日落时间及逐时气温(℃)变化图。
读图,回答问题。
1.气温日较差大的月份是A.1月B.4月C.7月D.10月答案:C由图可知,夏季该地区在中午前后气温最高,子夜前后气温最低。
一天中的最高气温减去最低气温的差值,即为气温日较差。
由图及选项可知,7月当地气温日较差最大。
2.该山地A.冬季受副热带高压带控制B.因台风暴雨引发的滑坡多C.基带的景观为热带雨林D.山顶海拔低于1000米答案:C 图示地区全年的日出、日落时间均分别为6时和18时,说明该山地位于赤道地区。
赤道地区常年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高温多雨,山地的基带为热带雨林;赤道附近由于地转偏向力小,没有台风;赤道地区的山脚下一般温度超过20 ℃,而图中山顶气温低,故该山地海拔较高。
(2016天津卷)读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在天津市南部地区发现的贝壳堤,是贝壳及碎屑物受潮水搬运,在海边经较长时期堆积而形成的垄岗,可以作为当时海岸线的标志。
3.图1所示古海岸线分布地区地势的总体变化趋势是A.由东北向西南倾斜B.由西向东倾斜C.由西北向东南倾斜D.由北向南倾斜答案:C根据材料对贝壳堤的描述可知,早期潮水可以运动至很远的西北部,后来潮水只能到达东南部的当今滨海新区附近海岸,所以图中古海岸线分布地区地势是西北高、东南低。
故C正确。
4.该地区5000年来海岸线位置的变化,反映了A.海平面间歇性下降B.气候持续性变暖C.海滨泥沙不断淤积D.地壳阶段性下沉答案:A根据四条古海岸线形成的年代和四条古海岸线的位置可知,该处海平面间歇性下降,形成不等距、有序排列的古海岸线,故A正确。
若气候持续性变暖,古海岸线会向地势高的陆地推进,故B错误。
②③海岸线上分布有贝壳堤,这是贝壳及碎屑物受潮水搬运的产物,不是海滨泥沙淤积的产物,故C错误。
若地壳阶段性下沉,则不同时期的古海岸线应由东南方向向西北方向推进,故D错误。
2017高考地理考点归纳分析(九大气候类型)
2017高考地理考点归纳分析(九大气候类型)2017高考地理考点归纳分析(九大气候类型)热带雨林气候1、判断依据:第一步,根据最冷月、最热月判断南北半球。
若最冷月为1月、最热月7月,则该地处在北半球;若最冷月为7月、最热月1月,则该地处在南半球。
第二步,确定最冷月的温度值范围,即>1。
第三步,判断降水的季节分配类型,年雨型(>2000)。
2、位置:纬度位置:大致在南北纬10度之间。
海陆位置:主要分布在非洲的刚果盆地,南美的亚马孙流域,亚洲印度尼西亚群岛等。
3、气候特点(特征):常年高温多雨。
4、气候形成原因:终年受到赤道低气压带控制,盛行上升气流,多对流雨。
、该气候条下所形成的陆地自然带:热带雨林带;该气候条下所分布的植被类型:热带雨林;该气候条下所分布的典型动物:猩猩、河马;该气候条下所形成的典型土壤:砖红壤。
6、该气候区内分布的城市:新加坡的首都新加坡,印度尼西亚的首都雅加达,著名旅游城市万隆、马西亚的首都吉隆坡、尼日利亚的首都都拉各斯,民主刚果首都金沙萨、古巴首都哈瓦那,巴拿马的首都巴拿马,厄瓜多尔的首都基多。
秘鲁城市伊基托斯。
7、该气候区内的农业活动情况:随时播种随时收获,以热带经济作物为主。
热带草原气候1、判断依据:第一步,根据最冷月、最热月判断南北半球。
若最冷月为1月、最热月7月,则该地处在北半球;若最冷月为7月、最热月1月,则该地处在南半球。
第二步,确定最冷月的温度值范围,即>1。
第三步,判断降水的季节分配类型,夏雨型(70—1000)。
2、位置:纬度位置:南北纬10度至南北纬23之间;海陆位置:非洲中部大部分地,澳大利亚的北部和东部,南美的巴西高原。
3、气候特点(特征):全年高温,一年有明显的干湿季。
4、气候形成原因:受赤道低气压带(湿季)和信风带(干季)交替控制。
、该气候条下所形成的陆地自然带:热带草原带;该气候条下所分布的植被类型:热带草原;该气候条下所分布的典型动物:长颈鹿,羚羊;该气候条下所形成的典型土壤:燥红土。
高三地理二轮复习 专题一 回扣基础必须突破的26个微专
微专题9 主要气候类型及其判断回扣导图1.分析气候的形成因子,主要从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大气环流、地形(海拔、坡向)、洋流等入手。
分析地带性分布的气候形成原因主要从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大气环流等方面考虑;分析非地带性分布的气候多从地形和洋流等方面考虑。
2.单一受气压带控制形成的气候:热带雨林气候、热带沙漠气候;受单一风带控制下形成的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受气压带和风带交替控制形成的气候:热带草原气候和地中海气候。
3.热带草原气候由于受赤道低气压带和信风带交替控制,具有干、湿季明显交替的特点。
4.热带季风气候夏季风的形成主要与气压带和风带的季节移动有关。
5.地中海气候主要受西风带和副热带高气压带交替控制,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
6.温带海洋性气候终年受西风带控制,全年温和多雨。
7.温带季风气候的形成原因是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冬季寒冷干燥,夏季高温多雨。
下图为“世界四个不同地区的气候资料图”。
读图完成1~2题。
1.若不考虑海拔的影响,则四地由南到北的排列顺序为( )A.甲乙丁丙B.乙丙甲丁C.丙甲乙丁D.丁甲丙乙2.对四地自然地理特征的描述,正确的是( )A.甲地深居内陆,降水稀少B.乙地河流汛期集中在冬季C.丙地的典型植被为橄榄树D.丁地气候类型仅分布在北半球答案 1.B 2.B解析第1题,结合四地气温变化和降水特点知,甲为北半球热带沙漠气候,乙为南半球地中海气候,丙为热带雨林气候,丁为北半球温带大陆性气候。
据此结合气候分布规律判断四地由南到北的排列顺序。
第2题,结合四地气候特征知,甲地可能位于大陆西岸或内陆,降水稀少;乙地冬季降水丰富,为河流汛期;丙地的典型植被为热带雨林;丁地气候类型南北半球都有分布。
下图为“某时段我国局部地区降水量预报图”。
读图回答3~4题。
3.该时段最有可能为( )A.三、四月B.五、六月C.七、八月D.九、十月4.该时段,可能对甲地区农业带来有利影响的天气是( )A.寒潮B.台风C.梅雨D.沙尘暴答案 3.C 4.B解析第3题,结合该时段降水分布特点知,长江中下游地区降水稀少,可能受“副高”控制,根据我国雨带移动规律可知,此时最可能为七、八月份。
高考一轮复习专题训练:常见天气系统、气候类型的判断及其影响评价(祥解)-文档资料
高考一轮复习专题训练:常见天气系统、气候类型的判断及其影响评价(祥解)福建省南安市华侨中学林志胜下表为南京市某年3月5日至12日天气信息统计表。
读表回答1~2题。
1.引起3月5日至12日天气变化的天气系统可能是()2.与3月5日相比,有关3月9日的说法,不可信的是()A.大气污染现象减轻 B.大气辐射增强C.地下径流补给增多 D.不利蔬菜生长1.A【命题意图】本题以天气信息统计资料为载体考查常见天气系统,考查考生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
【解题思路】读天气信息统计表可知,该地在3月5日-12日之间出现了气温先降低后升高及降雨天气,可以判断该地经历了一次冷锋过境天气过程。
读图可知,A图在低压槽线附近出现了锋面,且位于气旋的左侧,该地为冷锋。
B图盛行上升气流,为气旋控制。
C图中暖气团向冷气团一侧移动,应当为暖锋。
D图中冷暖气团势力相当,为准静止锋。
2.B【命题意图】本题以天气信息统计资料为载体考查大气受热过程、天气对大气污染以及地下径流和蔬菜生长的影响,考查考生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
【解题思路】读天气信息统计表可知,3月9日风力大于3月5日,有利于污染物扩散,大气污染现象减轻。
3月5日气温高于3月9日,大气辐射强。
3月9日为雨后,地下径流补给比3月5日多。
3月9日气温低,不利于蔬菜生长。
下图为对某天气系统在我国各地过境的降雨量预报,读图完成3~4题。
3.该天气系统最可能是A.反气旋 B.暖锋 C.冷锋 D.气旋4.该天气系统过境,给甲地带来的气象灾害是A.洪涝 B.台风 C.风暴潮 D.寒潮3.D【命题意图】本题以降雨量预报资料为载体考查常见天气系统,考查考生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
【解题思路】仔细读图,图中的降水区域主要集中在东部地区,该降水过程是由同一天气系统的影响造成的,该天气系统肯定是低压(强低压系统,即台风)。
4.A【命题意图】本题以降雨量预报资料为载体考查气象灾害,考查考生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微专题 气候类型判读(共15张PPT)
气候带
最冷(最热)月均温
热带
最冷月平均气温在15℃以上
亚热带
最冷月平均气温在0℃以上
温带
最冷月平均气温在0℃以下(温带海洋性气候除外)
亚寒带
最热月平均气温略高于10℃
寒带
最热月平均气温在10℃以下
气候的形成因素: 大气环流(气压带、风带和季风环流)
不同的气压带、风带和季风其性质不同,对气候的影响也 不同,形成了不同的气候类型。
降水量 /mm
16
17
31
74 118 148 177 139 141 84
39
18
判读该地气候类型,并说明原因。(8分)
亚热带季风气候。(2分) 1、1月气温低,7月气温高,判读该地位于北半球;(2分) 2、最冷月气温1月6.5℃,判读该地位于亚热带;(2分) 3、年降水量较大,降水集中分布于夏季,为夏雨型,判读该 地为亚热带季风气候。(2分)
• 大陆东岸→风向和洋流→主要影响降水量的多少。主要
气候的形成因素: 有温带、亚热带和热带季风气候
海陆位置
• 大陆西岸→风向和洋流→主要影响降水量的多少。主要 有温带海洋性气候、地中海气候和热带沙漠气候
• 内陆,形成了周围气温高、中心气温 低的分布特点;盆地因地势中间低周围高,形成了周围气
影响气候形成的因素
气压带和风带是气候形成的一个重要因素,但不是唯一因素 一个地方气候的形成是太阳辐射、大气环流、海陆分布、地形、洋流
等因素综合影响的结果
影响力渐弱
纬度位置
大气环流
海陆位置
地形 洋流 人类活动
气候的形成因素: 太阳辐射(纬度位置)
太阳辐射从赤道向两极递减,决定了气候的热量带和气温的高低分布
【高中地理】2017届新课标高考总复习课下限时集训(48份) 通用26
课下限时集训(八)气压带和风带(时间:45分钟分值: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4分)(2016·山师附中模拟)下图为全球降水量随纬度变化示意图。
读图完成1~2题。
1.图中②处降水偏少的原因是()A.多上升气流B.多下沉气流C.多气旋控制D.寒流影响2.图中③处的盛行风向是()A.西北风B.西南风C.东北风D.东南风(2016·黄冈模拟)下图为地中海地区冬雨率等值线图(冬雨率为冬季降水量占全年降水量的百分率,单位:%)。
读图回答3~4题。
3.下列关于地中海地区冬雨率等值线的分布规律的叙述,正确的是()A.自北向南冬雨率递减B.从内陆向沿海冬雨率递减C.自西北向东南冬雨率递增D.自沿海向内陆冬雨率递增4.根据图示信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巴塞罗那的冬雨率与罗马相同B.东南部受西南季风影响时间长,冬雨率高C.的黎波里的冬雨率远高于雅典D.西北部受盛行西风影响时间长,冬雨率低(2016·天津模拟)下图为某地某时刻等温线分布示意图。
读图回答第5题。
5.影响图中39°纬线上等温线分布的主要因素是()A.地形、洋流B.地形、大气环流C.海陆分布、地形D.大气环流、海陆分布(2016·商丘模拟)图中①~⑦示意某月31°N纬线上7个地点的气压分布。
读图完成6~7题。
6.图中所示季节,②地的总体天气特点是()A.低温晴朗B.高温阴雨C.炎热干燥D.温和多雨7.此时⑥地所在地区的主要盛行风向是()A.东南风B.西北风C.东北风D.西南风(2016·南京模拟)研究发现,珊瑚礁形态受盛行风影响。
下图示意某海域珊瑚礁群岛的分布。
读图完成8~9 题。
8.下列有关影响珊瑚礁形成因素的判断,最合理的是()A.珊瑚礁的走向大致与盛行风向接近B.珊瑚礁沿低频风向方向向两端延伸C.风浪可能扼制了珊瑚虫的生长繁殖D.珊瑚礁走向主要受地壳水平运动影响9.根据风向判断,该珊瑚礁群岛分布的海域最可能是()A.红海B.加勒比海C.黄海D.孟加拉湾(2016·南通质检)下图为我国东南某临海地区风向昼夜变化示意图。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专题检测气候类型的判读-最新教学文档
全球气候变化和气候类型的判读一、选择题植物对气候的反应最为敏感,孢粉(孢粉是孢子和花粉的简称)因其体积小、质量轻、产量大、易保存等特点,成为了解古气候的重要媒介。
如图为距今240万年以来华北地区某地地层四类植物孢粉带图谱。
据此完成1~3题。
1.在孢粉带Ⅰ中发现大量松属类花粉,则孢粉带Ⅰ时期该地区主要的植被类型是()A.常绿阔叶林—硬叶阔叶林B.常绿阔叶林—落叶阔叶林C.针阔混交林—草原D.落叶阔叶林2.图中能够反映该地区气候寒冷干旱的是()A.孢粉带ⅠB.孢粉带ⅡC.孢粉带ⅢD.孢粉带Ⅳ3.在孢粉带Ⅲb中发现了大量的现仅存于高海拔山地的云杉(乔木)花粉,说明孢粉带Ⅲb时期该地区气候()A.温暖干旱B.温暖湿润C.寒冷干旱D.寒冷湿润解析:1.C 2.B 3.D第1题,读图可知,孢粉带Ⅰ时期该地区以草本植物和乔木植物花粉为主,其含量分别超过50%和40%,同时,该孢粉带中还有大量的松属类花粉,而松属于针叶林植被,故说明此时期该地区植被多为针阔混交林和草类植物,主要的植被类型是针阔混交林—草原。
第2题,乔木多为生长在温暖湿润气候下的木本植物,灌木多为半旱生植物,草本为旱生植物,蕨类多属湿生或水生植物。
读图可知,距今240万年以来该地区在孢粉带Ⅱ中草本植物孢粉含量比其他孢粉带高,蕨类植物孢粉含量较其他孢粉带偏低,说明该孢粉带所在的时期气候寒冷干旱,地表以耐旱的草本植物为主。
第3题,云杉是湿冷气候环境下的典型乔木植被类型,现在仅分布于高海拔的山地林带(指示气温低而湿度大的环境)。
读图可知,孢粉带Ⅲb地层中的乔木类、灌木类花粉含量都偏高,蕨类花粉含量也相对增多,说明此时期大气湿度较大,适宜于乔灌木、蕨类的生长;同时,该地层中发现大量的云杉花粉,进一步说明孢粉带Ⅲb沉积地层时期气候寒冷湿润。
(2019·上海高考)气候异常是当今人类面临的重大环境问题,它严重威胁与影响人类的生存和生活。
据此回答4~5题。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专题2.3气候类型及判读教案(含解析)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专题2.3气候类型及判读教案(含解析)一、气候类型分布、成因及特征:全球气候模式分布图全球气候实际分布图二、气候类型的判读技巧(1)定位法:根据地理位置判断气候类型。
依据纬度位置判断温度带,依据海陆位置(大陆东岸、西岸或是内陆)确定具体气候类型。
(2)定性法:根据区域自然特征(如气候特征、典型植被和典型动物、水文、土壤等)和气候成因来判定气候类型。
如地中海气候典型植被是亚热带常绿硬叶林,热带草原的典型动物是斑马等。
(3)定量法:根据气温和降水资料判断气候类型。
从材料中提取气温和降水要素信息进行判断,以“形”定位(半球):6、7、8月气温高(气温曲线呈波峰线);12、1、2月气温高(气温曲线呈波谷线)以“温”定带(温度带):热带:终年皆高温:> 15℃;亚热带:冷季最低温:0℃ < T < 15℃寒带:冷季最低温:< 0 ℃以“水”定型(气候类型):年雨型:热带雨林气候,温带海洋气候(年多雨);热带沙漠气候,冰原、苔原气候(年少雨)夏雨型:热带季风气候,热带草原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温带季风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冬雨型:地中海气候三、气候的描述技巧描述气候特征抓住核心三点:先指出气候类型,然后对气温、降水以及光照三要素分别进行描述。
思考方向满分术语气温①气温的高低;②气温的年或日较差终年高温;终年严寒;夏季高温;全年温和;气温年较差大(小);最热月或最冷月气温降水①降水量的多少;②降水的季节分配;③降水的年际变化降水季节分配均匀,降水年际变化小(大);降水集中在夏季(冬季);雨热同期;有明显的旱、雨两季之分(干季、湿季之分);降水丰沛;全年少雨光照①光照的强弱;②年日照时数的多少日照时数长(短),日照强烈(较弱);光照充足(不足)①气温特征:主要分析最高月气温、最低月气温和气温年较差。
气温年较差大于15°C可以认为大陆性较强,气温季节变化大;小于10°C表明海洋性显著,气温季节变化小。
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课时冲关9全球气候变化气候类型的判读(含解析)新人教版
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课时冲关9全球气候变化气候类型的判读(含解析)新人教版课时冲关九(时间:45分钟满分:9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4分)(2019·山西名校联考)图Ⅰ、图Ⅱ分别表明了1960~2010年中国≥10℃累积积温为4 500℃等值线的经度和纬度迁移规律。
读图回答1~2题。
1.1960~2010年中国≥10℃累积积温为4 500℃等值线的迁移规律是( )A.整体向南迁移B.整体向东迁移C.波动向西北迁移D.波动向东南迁移2.近50年来,下列我国各地地理事物变化可信的是( )A.天山雪线上升B.黄河汛期延长C.华北针叶林面积扩大D.秦岭山麓可种植甜菜解析:1.C 2.A [第1题,读图Ⅰ和图Ⅱ可以发现中国≥10℃累积积温为4 500℃等值线波动向西北迁移,故选C。
第2题,中国≥10℃累积积温为4 500℃等值线向西北迁移体现的是全球气候变暖,由此可知天山雪线上升,故选A。
](2019·山东烟台一模)对流层中,温度在垂直方向上随高度升高而降低的数值称为气温垂直递减率。
下图是某山脉不同坡向的气温垂直递减率的年变化曲线。
据此完成3~5题。
3.关于该山地气温垂直递减率叙述正确的是( )A.南坡小于北坡B.南坡年变化大于北坡C.南北坡差异冬季大于夏季D.南坡夏季小于冬季4.造成12月南、北坡气温垂直递减率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A.南坡积雪面积大,反射太阳辐射多B.北坡植物分布少,地面增温速度快C.南坡人类活动少,城市热岛效应弱D.北坡为背阴坡,山麓气温比较低5.推测该山地( )A.常年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呈南北走向B.位于东亚季风气候区,呈东西走向C.常年受盛行西风影响,呈南北走向D.位于南非地中海气候区,呈东西走向解析:3.C 4.D 5.B [第3题,图示南北坡差异12月最大,则C正确。
北坡年变化大于南坡,南坡总体上夏季大于冬季(12月除外)。
第4题,图示12月气温垂直递减率南坡大,北坡小。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课后限时集训9 全球气候变化与气候类型判读 新人教版
课后限时集训(九) 全球气候变化与气候类型判读(限时:40分钟)一、选择题(2018·湖北质检)下图示意亚洲部分区域2013年5月对流层CO2浓度(颜色越深表示浓度越大)的分布。
读图,完成1~2题。
【导学号:21490040】1.若仅考虑CO2的影响,在海拔相同的近地面,与②地相比较,则①地( )A.白天气温明显较高,昼夜温差大B.白天气温明显较低,昼夜温差小C.夜晚气温明显较低,昼夜温差大D.夜晚气温明显较高,昼夜温差小2.大气中的CO2增多可能使( )A.地球上淡水资源增加B.北冰洋成为海上繁忙航线C.热带雨林植被遭到破坏D.极地动物生存环境得以改善1.C 2.B[第1题,由图可以看出,①地比②地颜色浅,CO2浓度小,大气吸收地面辐射少,夜晚大气逆辐射弱,近地面气温低,昼夜温差大。
第2题,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增加,温室效应增强,气温升高,会使极地的冰川融化,汇入大海,淡水资源反而减少,并且极地动物的生存环境受到严重破坏,A、D错误;北冰洋的极冰融化,此地的地理位置特殊,沟通各大洲,那么会成为繁忙的航线,B正确;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的原料,C错误。
] (2018·合肥模拟)2016年11月4日,《巴黎协定》正式生效,把“全球平均温升控制在工业革命前水平以上 2 ℃之内”作为长期气温控制目标,以减少气候变化带来的风险和影响。
据此完成3~4题。
3.全球温升可能带来的影响是( )A.阿尔卑斯山雪线降低B.北冰洋通航时间延长C.孟加拉湾海平面下降D.东欧平原气候生长期缩短4.为了实现长期气温控制目标,可采取的措施有( )①增加森林覆盖面积②降低化石能源使用比例③降低单位GDP能耗④发展热带雨林迁移农业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3.B 4.A[第3题,全球温升会导致山地积雪融化量增加,从而造成阿尔卑斯山雪线上升,故A项错误;全球温升会使北冰洋结冰时间缩短,从而延长其通航时间,故B项正确;全球温升会使冰川融化及海水热膨胀,从而导致孟加拉湾海平面上升,故C项错误;全球温升会使东欧平原地区气温升高,气候生长期延长,故D项错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下限时集训(九)微专题——气候类型及判读
(时间:45分钟分值:10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4分)
(2016·天津模拟)下图示意某地降水量逐月累计曲线和最热月与各月平均气温差曲线。
读图完成第1题。
1.该地最有可能位于()
A.北美五大湖沿岸B.巴西高原中部
C.澳大利亚西南沿海D.中国东南沿海
(2016·日照质检)下图为欧洲南部沿北纬42°纬线部分地区剖面示意图和①②两地降水量统计图。
读图完成2~3题。
2.图示②地气候()
A.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
B.冬暖夏凉,降水均匀
C.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
D.全年高温,干湿分明
3.造成①②两地年降水量差异显著的主导因素是()
A.洋流B.大气环流
C.地形D.纬度位置
(2016·临海段考)下图1是甲、乙两地各月气温差(甲地各月气温减去乙地各月气温)和降水差(甲地各月降水减去乙地各月降水)示意图,图2是四种不同气候类型的各月平均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
读图回答4~5 题。
图1图2
4.图中①②③④能正确表示甲、乙两地气候类型的是()
A.①—甲、②—乙B.③—甲、④—乙
C.③—甲、①—乙D.④—甲、②—乙
5.影响甲、乙两地气候形成的主要因素中,相似的是()
A.大气环流B.纬度
C.下垫面状况D.沿岸洋流
下图为世界某地海陆分布示意图(M地夏季炎热干燥,冬季盛行西南风)。
读图完成6~7题。
6.M地的气候类型是()
A.地中海气候B.温带海洋性气候
C.热带沙漠气候D.温带季风气候
7.根据N地的地理位置推知,N地()
A.终年高温多雨
B.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广布
C.夏季高温多雨
D.终年炎热干燥
(2016·韶关四校联考)下图表示四种气候类型的月均温和年降水量状况。
读图完成8~9题。
8.所属气候与图中甲、乙、丙、丁四种气候类型相一致的城市分别为()
A.伦敦、悉尼、莫斯科、开普敦
B.圣保罗、开普敦、孟买、北京
C.圣保罗、开普敦、北京、巴西利亚
D.巴西利亚、伦敦、开普敦、北京
9.当丁气候类型处于少雨季节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地中海沿岸多雨
B.中国江淮流域正值伏旱天气
C.青藏高原地区正值旅游旺季
D.我国江南地区桃红柳绿
(2016·南京模拟)下图是沿某经线附近部分地区气温、降水量分布图。
读图完成10~11题。
10.据图判断甲、乙两地的气候类型分别为()
A.热带季风气候、地中海气候
B.热带草原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
C.热带季风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
D.热带草原气候、地中海气候
11.对该图的表述,正确的是()
A.1月降水量南多北少
B.7月气温自北向南递减
C.甲地降水量季节变化比乙地小
D.甲地气温年较差比乙地大
二、综合题(共56分)
12.(2016·盐城模拟)读南美洲某月近地面20 ℃气温曲线分布图,及利马、萨尔瓦多两地气候资料图,完成下列各题。
(26分)
(1)图示时间为________月(1月或7月),判断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分)
(2)比较利马和萨尔瓦多两地的气候差异。
(12分)
气候类型气候特征气候成因
利马
萨尔瓦多
(3)(8分)
13.(2016·安庆模拟)阅读有关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30分)
材料一气候学上通常以候平均温度(每5日的平均气温)作为季节的划分标准:候温>22 ℃的时期为夏季,候温<10 ℃为冬季,介于两者之间为春季和秋季。
材料二我国部分区域平均入春日期等值线图。
(1)描述图中4月1日等日期线的延伸方向,并分析影响其走向的原因。
(12分)
(2)分析甲区域入春日期早于同纬度东部地区的原因。
评价此现象对甲区域农业生产的影响。
(18分)
课下限时集训(九)
1.选C从降水量逐月累计曲线可看出,该地4~9月增加较多,10月至次年3月增加较少,表明4~9月降水较多、10月至次年3月降水较少;从最热月与各月平均气温差曲线可看出,1~2月最小、7~8月最大,表明1~2月为最热月、7~8月为最冷月,则位于南半球,且气候特征表现为雨热不同期。
故该地最有可能位于澳大利亚西南沿海(地中海气候)。
2.A 3.C第2题,读图可以看出6~8月降水较少,冬季12~次年2月降水较多,又由②地位置位于42°N,陆地的西岸,故该地属于地中海气候。
第3题,42°N带来降水的是西风,从剖面图可以看出,①地位于山地背风坡,降水少。
②地位于山地迎风坡,降水多,所以造成①②两地降水量差异显著的主导因素是地形。
4.C 5.A第4题,观察气温差曲线可知,曲线的数值大于零,说明甲地的热量条件要好于乙地。
降水差曲线表明,甲地在7、8两个月的降水量少于乙地,因此,A项组合,无论气温差还是降水差均不符合条件;B项组合中,降水差不符合条件;C项组合中,气温差和降水差均符合条件;D项组合中,气温差不符合条件。
第5题,根据图中气温和降水情况分析可知,甲地应该是亚热带季风气候,而乙地为温带季风气候,其成因均受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所致。
6.A7.C第6题,M地冬季盛行西南风,该地位于大陆的西岸,风是从海洋吹向陆地,冬季降水较多,而夏季炎热干燥,说明此地为地中海气候。
第7题,由上题分析可知,M地位于北纬30度到北纬40度之间,N地和M地纬度相同,位于大陆东岸地区,为温带季风气候或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
8.D9.A第8题,分析图中气温与年降水量特征,可以得出甲为热带的一种气候类型,丁为温带的一种气候类型,由此判断D项正确。
第9题,由上题结论可知,当温带季风气候处于少雨季节时,为北半球冬季,地中海沿岸在西风带的控制下,温和多雨。
10.D11.B第10题,该地1月气温高于7月气温,位于南半球;南半球无热带季风气候分布;甲地全年高温,分明显的干湿两季,为热带草原气候;乙地位于35°S附近,且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为地中海气候。
第11题,根据图中1月降水量线可知1月降水量总体北多南少;7月气温自北向南递减;甲地降水量季节变化比乙地大;甲地气温年较差比乙地小。
12.答案:(1)7此月利马气温低于20 ℃,对照气温曲线,应在7月
(2)
13.答案:(1)延伸方向:北京以东向东南方向延伸,北京以西向西南方向延伸。
原因:东段距海洋近,受海洋影响,春季升温慢,入春日期推迟。
西段受高原、山地影响,地势较高,温度较低,入春日期较晚。
(2)原因:甲区域位于塔里木盆地,深居内陆,地形封闭,海洋气流难以进入,晴天多,太阳辐射强,沙漠吸热快,地面辐射强,气温回升快。
(若从东部地区入春迟作答,只要合理,也可给分)
有利影响:入春早,延长生长期,有利于越冬作物生长和春耕播种。
不利影响:气温回升快,蒸发旺盛,土壤墒情差,不利于越冬作物生长和春耕播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