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骨折第二节下肢骨折定义与治疗

合集下载

下肢骨折课件

下肢骨折课件

02
症状:疼痛、肿胀、畸 形、功能障碍等
2P1
STEP2
STEP3
STEP4
病史询问:了解 患者受伤情况、 疼痛部位、持续 时间等
体格检查:观察 患者下肢肿胀、 畸形、活动受限 等情况
影像学检查:X光 片、CT、MRI等, 了解骨折类型、 骨折线位置、骨 折端移位情况等
02
遵守交通规则, 避免交通事故
03
加强体育锻炼, 增强身体素质
04
定期进行健康 检查,及时发 现和预防疾病
4
下肢骨折的案例 分析
典型案例
案例一:患者A,男性,45岁,因
A
车祸导致下肢骨折,经过手术治疗
和康复训练后,恢复良好。
案例二:患者B,女性,28岁,因
B
运动损伤导致下肢骨折,经过手术
治疗和康复训练后,恢复良好。
法,降低骨折风险
康复治疗
康复目标: 恢复下肢功 能,提高生
活质量
康复方法: 物理治疗、 运动疗法、 作业疗法等
康复过程: 早期康复、 中期康复、
后期康复
康复注意事 项:遵医嘱, 避免过度运 动,注意饮
食营养等
3 下肢骨折的预防
预防措施
01 加强体育锻炼,增强 骨骼强度
02 避免过度劳累,保持 良好的作息习惯
形骨折、螺旋形骨折等。
下肢骨折的常见类型
股骨颈骨折:股骨颈 骨折是最常见的下肢 骨折类型,通常由跌 倒、车祸等外伤引起。
胫骨平台骨折:胫骨平 台骨折是指胫骨近端
(胫骨近端)的骨折, 通常由跌倒、车祸等外
伤引起。
股骨粗隆间骨折:股骨 粗隆间骨折是指股骨粗 隆部(股骨近端)的骨 折,通常由跌倒、车祸

下肢骨折病人的中医护理

下肢骨折病人的中医护理
循序渐进
根据骨折愈合情况,逐步增加活动量和强度,避免过度运动造成二次 损伤。
物理疗法
可采用热敷、按摩、电疗等物理疗法,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和炎症消散, 缓解疼痛和肿胀。
康复训练
针对不同部位的下肢骨折,进行有针对性的康复训练,如膝关节屈伸、 踝关节背伸等,以恢复关节的正常活动范围。
心理调适方法
心理疏导
关注病人的心理状态,给 予必要的心理支持和疏导, 帮助病人树立信心,积极 配合治疗。
认知行为疗法
通过调整病人的认知和行 为模式,减轻焦虑和抑郁 情绪,提高病人的心理适 应能力。
家庭和社会支持
鼓励家属和社会给予病人 关心和支持,减轻病人的 孤独感和无助感,提高康 复效果。
预防复发与巩固疗效
定期复查
药物调理
定期到医院进行复查,了解骨折愈合 情况,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在医生指导下,可采用中药或西药进 行调理,以增强体质和免疫力,预防 复发。
整体护理原则还要求加强与病人 的沟通,了解病人的需求和反馈, 及时调整护理计划,提高病人的
满意度。
辨证施护方法
辨证施护方法是根据病人的具体病情和体质状况,采用不同的护理方法和措施。
针对下肢骨折病人的具体情况,辨证施护方法包括中药调理、针灸、推拿、拔罐等 中医疗法,以及合理的饮食调理和生活指导。
辨证施护方法要求护理人员具备扎实的中医理论知识和丰富的临床经验,以便更好 地为病人提供优质的护理服务。
健康生活方式
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如合理饮食、 适量运动、戒烟限酒等,有助于巩固 疗效和预防复发。
并发症的中医护理
05
下肢肿胀的护理
下肢肿胀是下肢骨折后常见的并发症 之一,中医护理中可以采用中药外敷、 按摩、抬高患肢等方法来缓解肿胀。

下肢骨折精品课件

下肢骨折精品课件

二、骨折的分类
2.根据骨折的部位
(3)股骨干下1/3骨折:远端因腓肠肌的作用向后移位, 有时发生腘动脉,坐骨神经合并伤。
三、临床表现及诊断
㈠. 临床表现
1. 注意有无多发伤与合并症 2. 有无血管神经伤 3. 骨传导音减弱
㈡. 诊断
1. 外伤史 2. X-ray检查
四、治疗
㈠. 悬吊牵引法:4-5岁以下儿童,重量约3-4公斤;
圆韧带支 骨干滋养动脉升支 关节囊支---股骨头主要血供来源
120~150
第一节 股骨颈骨折
一.解剖特点:
1. 颈干角:1250.~1300,平均1270 2. 前倾角:120~150 3. 股骨头血供三个来源:
圆韧带支 骨干滋养动脉升支 关节囊支---股骨头主要血供来源
二、骨折原因及类型
1. 老年\女性较多 2. 内收\外展型 3. 稳定\不稳定型: <300,>500 4. 头下型\经颈型\基底部型
48-72小时照片一次,及时调整牵引重量;3周即可, 5周逐步下地负重走路.
㈡. 皮肤滑动牵引法:6-12岁儿童,
手法复位后持续牵引5-6周可痊愈.
四、治疗
(三). 悬吊牵引法:
1. 上1/3:屈髋400-500, 外展约300,适当屈膝;
2. 中1/3:髋,膝屈曲约200; 3. 下1/3:膝屈曲约600-800,
㈡. 诊断
1.外伤史 2.X-ray检查
四、治疗
1. 非手术治疗:
持续牵引6-8周,骨痂形成以后髋人子石膏外固定
2. 手术治疗——术式一
四、治疗
2. 手术治疗——术式二
第三节 股骨干骨折
一.病因
1. 直接暴力 2. 间接暴力 3. 青枝骨折

中医对骨折的辨证疗法

中医对骨折的辨证疗法

中医对骨折的辨证疗法1. 引言骨折是指骨骼断裂,通常是由于外力作用引起的一种常见的创伤性损伤。

在中医中,骨折被认为是一种病症,需要根据具体病情进行辨证施治。

中医辨证疗法能够在骨折的康复过程中起到积极的作用,本文将详细介绍中医对骨折的辨证疗法。

2. 中医对骨折的辨证疗法2.1 辨证分型在中医中,对于骨折的辨证分型是非常重要的。

根据病情的不同,可以分为以下几种类型:2.1.1 风热骨折型这种类型的骨折多出现在外伤后,伴有局部红肿、热痛、瘀血等症状。

治疗时需要清热解毒、活血化瘀为主要方向。

2.1.2 瘀阻骨折型这种类型的骨折常见于老年人,主要表现为骨折部位瘀血明显,疼痛剧烈。

治疗时需要活血化瘀、行气止痛为主要方向。

2.1.3 活络骨折型这种类型的骨折多发生在四肢,表现为局部肿胀、疼痛,并伴有局部活络不利的症状。

治疗时需要活络通经、行气止痛为主要方向。

2.2 辩证施治2.2.1 清热解毒、活血化瘀对于风热骨折型的病人,可以选择一些中药进行治疗,如黄连、连翘等。

这些中药具有清热解毒的作用,能够帮助患者排出体内的湿热有毒物质。

同时,还可以选择一些活血化瘀的中药,如丹参、川芎等,以促进血液循环,加速骨折的愈合。

2.2.2 活血化瘀、行气止痛对于瘀阻骨折型的病人,可以选择一些活血化瘀的中药进行治疗,如红花、桃仁等。

这些中药能够帮助消除瘀血,促进伤口的愈合。

同时,还可以选择一些行气止痛的中药,如川芎、络石藤等,以缓解疼痛症状。

2.2.3 活络通经、行气止痛对于活络骨折型的病人,可以选择一些活络通经的中药进行治疗,如川芎、当归等。

这些中药能够帮助促进局部的气血运行,改善局部循环不畅的情况。

同时,还可以选择一些行气止痛的中药,如佛手、川楝子等,以缓解疼痛症状。

2.3 辨证施治的注意事项在进行中医辨证施治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个体化治疗: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对症施治。

•结合西医诊断:中医辨证疗法并不是替代西医治疗,而是作为一种辅助治疗方法,需要与西医诊断相结合。

中医骨伤科学-下肢骨折(全套261页PPT课件)

中医骨伤科学-下肢骨折(全套261页PPT课件)

無移位骨折:固定膝關節伸直位,抱膝圈 或石膏外固定
上、下極撕脫性骨折:將上、下極小骨 片切除,修復股四頭肌腱
粉碎骨折:可用鋼絲或絲線環紮,配合石 膏外固定
完全粉碎並移位明顯;髕骨陳舊骨折伴創 傷性膝關節炎者:可進行做髕骨切除術
橫型骨折
可選用兩枚克氏針與張力帶鋼絲固定,固定 作用強,術後不用外固定,可以早期進行功 能活動。
適應征:有移位的新鮮 骨折
三枚拉力螺紋釘或三棱釘固定
手術後三不前提下可 儘早活動
適應征:Garden’s II、III 型頸中、基底型骨折
人工髖關節置換
手術後即可不負重活 動,二周內可逐步負 重鍛煉
適應征:60歲以上, Garden’s II型以上股 骨頸頭下型骨折,以 及陳舊性股骨頸骨折 不癒合,股骨頭無菌 性壞死,且無手術禁 忌者
長時間臥床牽引 患者易併發呼吸道、 泌尿道、褥瘡感染
股骨粗隆間骨折
多見於老年人,男性多於女性 主要結構松質骨,周圍肌肉豐厚,血
供良好,骨折預後良好 屬於關節囊外骨折 高齡患者長期臥床併發症較多
病因病機
按骨折線走行方向分類
順粗隆間型 反粗隆間型
粗隆下型
Evans’ 分型
Type I Type II Type III
臨床表現與診斷
受傷史 局部疼痛、腫脹和畸形等,體征較顯著 X線檢查可確定骨折的類型和移位情況
應當注意
血管神經損傷 筋膜間隙綜合症
治療
目的:恢復小腿的長度、對線和負重功 能。
重點:處理脛骨骨折,需完全糾正成角 和旋轉移位。
整複與固定
手法複位和夾板或石膏固定 骨牽引
骨穿針外固定法
廣泛軟組織損傷的 開放骨折,甚至戰 傷骨折,清創後不 能行早期閉合者, 以及不穩定型骨折 比較適用。

02 下肢骨折

02 下肢骨折

第二节下肢骨折一、股骨颈骨折股骨颈骨折多数为关节囊内骨折,是50岁以上老年人最常见的骨折,尤以女性或骨质疏松者多见。

致残和病死率较高,严重危害老年人生活质量。

中青年股骨颈骨折常由较大暴力引起。

由于局部血供因素,常可导致骨不连接或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等并发症。

【临床表现】多见于老年女性,多有绊倒、扭伤或其他外伤病史,暴力有时不剧烈,可因疏忽而延误诊治。

【诊断】1.症状(1)外伤后引起髋部疼痛。

(2)髋关节主动活动受限。

(3)除少数外展嵌顿型骨折以外,多数患者伤后站立、行走功能明显受限。

2.体征(1)患者髋部轻度屈曲、内收位。

(2)下肢45°〜60°外旋、短缩畸形。

(3)髋关节被动活动感觉疼痛。

(4)腹股沟中点压痛。

(5)大转子上移并有叩痛。

(6)下肢纵向叩击痛阳性。

3.辅助检查髋关节X线正侧位片可明确诊断,注意有无骨质疏松。

按骨折线移位程度(Garden分类)可分为:Ⅰ型不完全骨折,外展嵌顿型。

Ⅱ型无移位的完全骨折。

Ⅲ型部分移位的完全骨折。

Ⅳ型完全移位的完全骨折。

如早期X线片阴性,而临床症状明显,怀疑有骨折可能,应卧床休息,穿防旋鞋制动,相隔2〜3周后再次摄片,以排除骨折。

【治疗原则】1.无移位(GardenⅠ、Ⅱ)或外展嵌顿型骨折对于老年人,如条件允许,可行简单内固定治疗,稳定性骨折端,减少再移位可能,亦便于护理,减少并发症。

如无条件,可采用患肢外展位皮肤牵引或穿防旋鞋保持患肢于外展、旋转中立位。

鼓励半卧位、股四头肌舒缩活动。

2.有移位(GardenⅢ、Ⅳ)骨折明确诊断后,检查和调节全身状况,除外手术禁忌,择期手术。

手术治疗方案应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包括年龄、体质、骨骼密度、内科疾病、外伤持续时间、骨折移位程度和经济情况以及手术的医师经验与条件,选择下列手术:(1)闭合复位内固定:内固定可选用多钉固定,如3枚加压空心螺钉内同定。

(2)人工股骨头或全髋关节臵换术:多根据患者生理年龄、体质、活动度、骨折类型、髋臼有无病变等诸多因素选择。

中医骨伤科下肢骨折ppt演示课件

中医骨伤科下肢骨折ppt演示课件
伤口流血且可见骨折断端
胫腓骨干骨折 ——临床表现与诊断
• X线表现
胫腓骨干骨折——临床表现与诊断
• 预后: 开放骨折:软组织缺损、感染、骨外露 闭合骨折:小腿骨筋膜室综合征 可伴血管、神经伤 胫骨下 1/3 愈合较慢
胫腓骨干骨折——治疗
• 手法复位外固定
——闭合性骨折,移位少者尤长螺旋、斜形
• 手术切开复位固定
X线表现:明确诊断与分型
骨折线:头下型、经颈型、基底型(前二者囊内骨骨折) Pauwels角:内收型 > 50度、外展型 < 30度;
Ⅰ型 < 30度、Ⅱ型 30~70 、Ⅲ型 > 70度
• Garden分型:Ⅰ型:不完全骨折 Ⅱ型:完全骨折无移位 Ⅲ型:完全骨折、部分移位 Ⅳ型:完全骨折、完全移位
股骨干骨折
(Fracture of the Femoral Shaft)
病因病机
• 直接暴力致伤多
• 上1/3骨折:
近段屈曲、外旋、外展 远段向上、后、内 向外成角、短缩
• 中1/3骨折:
远段向外成角
• 下1/3骨折:
远折段向后倾倒, 可伤及血管、神经
诊查要点
• 外伤史与症状:剧痛、畸形、髋膝不能活动 • 局部体征:肿胀、畸形、反常活动、骨擦音 • X线表现:可确诊 • 下1/3骨折:可伤及坐骨神经、腘动静脉
可伴有小转子骨折,股骨矩破坏
诊查要点
• 症状:肿胀明显,常有皮下瘀斑 • 体征:压痛点在大转子,内收、外旋、短
缩畸形
治疗(手术治疗)
• 手术目的:
降低死亡率 减少髋内翻的发生率
治疗
整复方法:屈髋屈膝法,牵引复位法 固定方法: 患肢外展,膝关节轻度屈曲,足中立位(三不:不侧卧、不盘腿、 不下地)穿丁字鞋或轻重量皮肤牵引6~8 W也可用多根钢针或螺纹钉内固定 手术治疗: 根据情况选用转子间移位截骨术、转子下外展截骨术、股骨头切除、 人工股骨头置换等 药物治疗:三期辩证用药 练功活动: 加强股四头肌舒缩训练,以及踝关节和足趾关节的屈伸功能锻炼, 以防止肌肉萎缩、关节僵硬及骨质脱钙现象。根据X线情况决定是否弃拐行走 辩证调护:改善全身情况,防止并发症的出现或加重

《中医骨伤科学》各论第六章骨折第1、2节)

《中医骨伤科学》各论第六章骨折第1、2节)

随着毛细血管增生侵入,血肿 织大部分转变为软骨,如何软骨内成 痂逐渐被清除,并
逐渐演变成纤维结缔组织,使 骨形成中间骨痂。内外骨痂与中间骨 且骨髓腔重新沟通,
骨折端初步连接在一起,形成 痂回合后,不断钙化、增强,达临床 恢复骨的正常结构。
纤维性骨痂。
愈合。
61
病例(骨折愈合过程)
复位当天
四周
八周
62
迟发性畸形
肘外翻
60
骨折愈合过程
血肿机化期
原始骨痂形成期
骨痂改造塑形期
骨折后4-8周。骨折后,断端处内、 随着肢体活动和负
骨折后断端血肿于伤后6-8h内 外骨膜增生肥厚,内外骨膜与骨皮质 重,应力轴线上的
即开始凝成血凝块。骨折端因 由成骨细胞增生而分别形成内、外骨 骨痂不断得到加强,
血循环中断,逐步发生坏死。 痂。由血肿机化而形成的纤维结缔组 应力轴线以外的骨
27
骨折的合并伤与并发症
28
• 合并伤:骨折的同时合并有血管、神经和内脏损伤者称之为合并 伤。
• 合并伤最常见的脑、脊髓、和肺部损伤,其次为周围神经损伤、 泌尿系统损伤、血管损伤和腹腔内脏损伤。
• 其中一部分是由骨折直接造成的损伤,另一部分是与骨折同时发 生的损伤。
29
骨折的并发症:骨折后引发的机体病理性
容易骨折。 • (2)、骨骼的解剖结构特点
骨骼力学结构薄弱处事骨折的好发部位,如小儿的骨骺 分离、老年人的桡骨远端骨折和股骨粗隆间骨折。 • (3)、骨骼本身的病变
骨代谢异常、骨的感染性疾病和骨肿瘤等容易导致病理 性骨折。
5
3、骨折移位
其移位的程度和方向:与暴力的大小、作用方向及搬运情 况等外在因素有关,还与肢体远侧端的重量、肌肉附着点 及其收缩牵拉力等内在因素有关。

下肢骨折病人的中医护理

下肢骨折病人的中医护理

心理护理
心理疏导
关注患者的情绪变化,及时进行 心理疏导,帮助患者树立康复信
心。沟通交流ຫໍສະໝຸດ 与患者保持良好沟通,了解其需求 和顾虑,提供必要的支持和安慰。
康复教育
向患者介绍下肢骨折的康复过程, 让其了解治疗方案和预期效果。
饮食护理
01
02
03
营养均衡
确保患者摄入足够的蛋白 质、钙质和维生素,以满 足骨骼生长和修复的需求 。
05
下肢骨折病人的生活指导
安全防护措施
避免剧烈运动和重体力劳动
在骨折愈合期间,应避免剧烈运动和重体力劳动,以免加重骨折 部位的负担。
使用拐杖或助行器
在医生建议下,可以使用拐杖或助行器来减轻下肢负重,减轻疼痛 和防止再次骨折。
注意安全防护措施
如穿戴防护鞋、护膝等防护器具,避免摔倒、碰撞等意外伤害。
分类
根据骨折部位和损伤程度,下肢 骨折可分为闭合性骨折和开放性 骨折,以及粉碎性骨折和单纯性 骨折等。
下肢骨折的病因与病理
病因
下肢骨折的常见原因包括交通事故、 跌倒、重物砸伤等外力因素,以及骨 质疏松、骨肿瘤等内在因素。
病理
下肢骨折发生后,局部血液循环受到 破坏,可能出现肿胀、疼痛、活动受 限等症状,严重时可导致感染、骨不 连等并发症。
辨证施护
中医强调个体差异和病情变化,护理应根据病人的具体病 情、体质、年龄等因素,制定个性化的护理方案。
预防为主
中医强调预防胜于治疗,在护理过程中应注重预防疾病的 复发和并发症的发生,提高病人的自我保健意识和能力。
中医护理的方法与技术
01
02
03
04
针灸疗法
通过刺激穴位,调节气血,达 到缓解疼痛、促进康复的目的

下肢骨折定义

下肢骨折定义

下肢骨折定义肢骨折是指肢体骨骼在外力作用下发生的断裂现象。

常见的肢骨折包括手臂、腿部以及骨盆等部位的骨折。

肢骨折是一种常见的骨骼损伤,通常由于外力过大或者肢体受到强烈冲击而引起。

肢骨折可以分为开放性骨折和闭合性骨折两种类型。

开放性骨折是指骨骼断裂后,骨骼断端直接穿透皮肤,形成外露伤口。

闭合性骨折则是骨骼断裂后未伴随明显的皮肤损伤,断端仍然保持在皮肤下面。

肢骨折的发生原因多种多样,常见的包括交通事故、高空坠落、运动损伤以及骨质疏松等。

不同的原因会导致不同类型的骨折,如压迫性骨折、扭曲性骨折、移位性骨折等。

肢骨折的症状通常包括剧烈疼痛、肿胀、局部压痛以及功能障碍等。

如果是开放性骨折,还会伴有明显的外露骨端和出血现象。

在怀疑肢骨折的情况下,医生通常会进行X光检查来确定骨折的类型和程度。

治疗肢骨折的方法多种多样,根据骨折的类型和严重程度,可以选择保守治疗或手术治疗。

保守治疗主要包括石膏固定、牵引和外固定等方法,通过固定骨折部位,让骨折自行愈合。

手术治疗则需要通过手术操作来复位骨折、固定骨折,并促进骨折愈合。

在骨折愈合的过程中,患者需要注意伤口的护理和功能锻炼。

正确的伤口护理可以预防感染和并发症的发生,而适当的功能锻炼可以促进骨折愈合后的康复恢复。

预防肢骨折的发生,关键在于注意安全。

避免交通事故和高空坠落等危险行为,同时加强骨骼健康的保护,如合理饮食、增加钙摄入、进行适当的运动等。

总结起来,肢骨折是一种常见的骨骼损伤,常见于手臂、腿部等部位。

肢骨折可分为开放性和闭合性两种类型,发生原因多种多样。

治疗方法包括保守治疗和手术治疗,而预防肢骨折的关键在于注意安全和骨骼健康的保护。

第二十三章 下肢骨折

第二十三章 下肢骨折

第二十三章 下肢骨折 第一节 股骨粗隆间骨折  股骨粗隆间骨折是指由股骨颈基底至小粗隆水平以上部位的骨折,易发生髋内翻及下肢外旋畸形。

  [诊断]  1 有跌倒时伤肢旋转、内收、臀部着地及粗隆部内翻和向前成角的外伤史。

  2 多发于老年人。

  3 髋部疼痛,肿胀,检查大粗隆处压痛、上移,伤肢缩短、内收、外旋畸形,功能障碍。

4 X线摄片检查可明确诊断其类型。

  5 应注意与股骨颈骨折相鉴别。

  [证候分类]  1 顺粗隆间型:伤肢有短缩、内收,外旋畸形,骨折线自大粗隆顶点开始斜向内下方,达小粗隆部。

  2 反粗隆间型:伤肢有短缩、外展,外旋畸形,骨折线自大粗隆下方斜向内上方,达小粗隆的上方。

  [治疗方法]  1 整复方法  1.1 无移位或不完全性骨折:局部外敷中药,患足穿“丁”字鞋或砂袋保持伤肢外展30~40中立位制动,亦可用皮牵引,重量3~5kg,时间约6~7周。

骨折处稳定后,在外展夹板保护下扶双拐不负重行走,直至X线片显示骨折愈合,再开始伤肢负重行走。

  1.2有移位型骨折:先行顺势拔伸牵引后内旋外展以复位,再行骨牵引,足穿“丁”字鞋使伤肢保持外展中立位6~8周,待骨折愈合后去牵引,扶拐离床。

  2 药物治疗  2.1 早期治疗  治法:行气活血,消肿止痛。

  例方:肢伤一方。

  2.2 中期治疗  治法:和营止痛,接骨续损。

  例方:续骨活血汤。

  2.3 后期治疗  治法:补益肝肾,强壮筋骨。

  例方:补肾壮筋汤。

  3 练功疗法 应根据骨折类型、选用的固定方法决定练功活动方式。

一般来讲,复位固定后,即积极锻炼股四头肌及踝关节的跖屈背伸活动。

固定牵引者,第2~3周开始直坐床上,并练习抬臀活动。

3~4周后,两手拉吊环,健足踏在床上,作抬臀活动,臀部可完全离开床,使身体与大腿、小腿成一平线,以加大髋、膝关节活动范围。

  4 其他疗法  手术治疗 1 外固定支架:适用于顺粗隆间型骨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直接暴力致伤多
上1/3骨折:
近段屈曲、外旋、外展
下1/3骨折:
远折段向后倾倒, 可伤及血管、神经
外伤史与症状:剧痛、畸形、髋膝不能活动 局部体征:肿胀、畸形、反常活动、骨擦音 X线表现:可确诊 下1/3骨折:可伤及坐骨神经、腘动静脉
急救时临时夹板固定 持续牵引及局部固定 切开复位内固定:移位骨折、多段骨折,并血管神经伤者
方法:接骨板,加压负重钢板,髓内钉 新进展:闭合复位、顺行交锁髓内钉内固定 新生儿骨折:伤肢用绷带固定于胸腹部 幼儿骨折(3、4岁以下):垂直悬吊牵引 儿童骨折:水平皮牵引
Gallows牵引
Thomas 牵引
• X线表现
预后: 开放骨折:软组织缺损、感染、骨外露 闭合骨折:小腿骨筋膜室综合征 可伴血管、神经伤 胫骨下 1/3 愈合较慢
手法复位外固定
——闭合性骨折,移位少者尤长螺旋、斜形
手术切开复位固定
——开放性骨折,合并神经血管伤者
清创、外固定架固定
——软组织广泛损伤的开放性骨折
皮瓣(带蒂、游离)移植对消灭创面的作用
整复方法:屈髋屈膝法,牵引复位法 固定方法: 患肢外展,膝关节轻度屈曲,足中立位(三不:不侧卧、不盘腿、不 下地)穿丁字鞋或轻重量皮肤牵引6~8 W也可用多根钢针或螺纹钉内固定 手术治疗: 股骨颈骨折不愈合或股骨头坏死者可根据情况选用转子间移位截骨术、 转子下外展截骨术、股骨头切除、人工股骨头置换等 药物治疗:三期辩证用药 练功活动: 加强股四头肌舒缩训练,以及踝关节和足趾关节的屈伸功能锻炼,以 防止肌肉萎缩、关节僵硬及骨质脱钙现象。6个月根据X线情况决定是否弃拐行走 辩证调护:改善全身情况,防止并发症的出现或加重
股骨上端解剖概要
股骨头血供:①旋股内、外侧动脉的升支供血 为主,尤内侧A于基底部关节 囊滑膜反折处入股骨头; ②股骨干滋养动脉; ③圆韧带小动脉
年龄特点:
老年人多发
外伤史与症状:
绊倒病史,外旋暴力致伤多 疼痛、畸形、功能障碍 (活动受限)
局部体征:
患肢多见内收、外旋,短缩畸形腹 股沟处压痛、大粗隆叩击痛、轴心 叩击痛阳性;Bryant三角底边缩短; 大转子顶端在Nelaton线之上,明 显突出
固定牢固、骨折对位好,但需二次手 术,有术后感染等并发症。
外伤史: 直接暴力——横、短斜、粉碎,由外向内开放性骨折,多
间接暴力——长斜、螺旋(腓高于胫),由内向外开放骨折
症状:疼痛、功能障碍、畸形、伤口流血 体征:肿胀、压痛、畸形、反常活动、骨擦音
伤口流血且可见骨折断端
胫腓骨干骨折 ——临床表现与诊断
中医骨折
第二节 下肢骨折的定义和治疗
股骨颈骨折
(Fracture of the Femoral Neck)
股骨上端解剖概要
髋关节组成:股骨头(颈、转子)—— 髋臼 颈干角:正常值在110 ~ 140 °之间,平均男性
132°、女性 127°、小儿151 °
前倾角:12~15 ° ,儿童较大
Thomas 牵引
髓内钉内固定
髌骨骨折是常见的关节内骨折,以青壮年多见, 髌骨骨折可分为四个基本类型:即横断、粉碎、 纵型和撕脱型,而横断型占髌骨骨折的2/3。
手法复位固定
固定方法简单,操作方便,成本低, 但只适应于移位轻或无异位骨折,而且, 固定时间长,易导致膝关节强直。
手术切开复位固定
可伴有小转子骨折,股骨矩破坏
症状:肿胀明显,常有皮下瘀斑
体征:压痛点在大转子,内收、外旋、短 缩畸形
手术目的:
降低死亡率 减少髋内翻的发生率
整复方法:屈髋屈膝法,牵引复位法 固定方法: 患肢外展,膝关节轻度屈曲,足中立位(三不:不侧卧、不盘腿、 不下地)穿丁字鞋或轻重量皮肤牵引6~8 W也可用多根钢针或螺纹钉内固定 手术治疗: 根据情况选用转子间移位截骨术、转子下外展截骨术、股骨头切除、 人工股骨头置换等 药物治疗:三期辩证用药 练功活动: 加强股四头肌舒缩训练,以及踝关节和足趾关节的屈伸功能锻炼, 以防止肌肉萎缩、关节僵硬及骨质脱钙现象。根据X线情况决定是否弃拐行走 辩证调护:改善全身情况,防止并发症的出现或加重
石膏外固定
石膏切楔
石膏靴
Gustilo开放性骨分类
Ⅰ型:开放性骨折,伤口小于1cm,清洁 Ⅱ型:开放性骨折,伤口长于1cm,无广泛软组织损伤、撕脱或撕脱的皮瓣 ⅢA型:一段开放性骨折,有广泛软组织切割伤或撕脱的皮瓣,但有适当的
软组织覆盖骨折处 ⅢB型:开放性骨折,有广泛软组织缺损,骨膜剥脱、骨外露、污染严重 ⅢC型:开放性骨折合并动脉损伤
骨折线:头下型、经颈型、基底型(前二者囊内骨骨折) Pauwels角:内收型 > 50度、外展型 < 30度;
Ⅰ型 < 30度、Ⅱ型 30~70 、Ⅲ型 > 70度
Garden分型:Ⅰ型:不完全骨折 Ⅱ型:完全骨折无移位 Ⅲ型:完全骨折、部分移位 Ⅳ型:完全骨折、完全移位
原则:新鲜无移位骨折或嵌插骨折不需复位,但患肢要制动;移位骨折要及早复位 和固定;陈旧性股骨颈骨折可采用髋关节重建术,以促进骨折的愈合或改善功能。
Lauge-Hansen分类法(1950):是一个较完 善、较能被广泛接受的踝部骨折分类法。
每一型包括两个名称,第一个是损伤时足所处的 位置;第二个是距骨在踝穴内受到外力作用后的 移动方向。
主要分为五个骨折类型(按发生的多少依次排列 如下表,表内并包括该型损伤的简称)
顺序 分 类
缩写 足的位置 距骨移动方向
常用术语
1 旋后/外旋 损伤
分离
2 旋前/外展 损伤
3 旋前/外旋
分离 4 旋后/内收 损伤
S.L
P.A P.L 外翻 S.A
DHS(AO Dynamic Hip Screw, 动力加压髋部螺钉)
根据骨折线的位置和方向
顺转子间骨折 反转子间骨折 转子下骨折
根据股骨矩的完整性
稳定型骨折 不稳定型骨折
单纯骨折无移位 合并有小转子的撕脱骨折,股骨矩完整 合并有小转子的撕脱骨折,累及股骨矩 伴有大小转子的粉碎骨折 为反转子间骨折,骨折线由内上斜下外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