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六年级上册语文第17课(古诗三首)解析
部编版六年级上册语文17 古诗三首教案设计(含赏析答案)
![部编版六年级上册语文17 古诗三首教案设计(含赏析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35cff893aef8941ea66e0536.png)
17古诗三首教学目标1.会写本课生字,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三首古诗。
2.抓住诗人所描绘景物的特征,感受大自然的美。
过程与方法1.安排学生朗读诗歌,预习字词,理解诗歌大意。
2.在反复诵读的基础上,体会诗的意境,感受诗人的思想情感。
教学重点会写本课生字,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三首古诗。
教学难点在反复诵读的基础上,体会诗的意境,感受诗人的思想情感。
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读懂《浪淘沙》,体会诗人表达的感情,感受古诗意境。
2.培养学生热爱黄河、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古诗。
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我们伟大的祖国,山川秀丽,风景如画。
这节课我们要到黄河边上,去听听黄河的涛声,去看看黄河的气势。
接下来,我们要学习唐代诗人刘禹锡作的诗《浪淘沙》。
(板书:浪淘沙)二、自主学习1.在学古诗之前,请同学来回顾一下古诗的学习方法。
解诗题,知作者——诵古诗——抓字眼,明诗意;理解大意——品意境,悟感情。
2.出示课自学提纲1.“浪淘沙”怎样理解?互相交流资料,了解作者刘禹锡。
2.将古诗读正确、流利。
3.理解以下词语的意思。
①九曲:②簸:③天涯:④直上:4.结合重点词语说说古诗大意。
三、合作学习1.浪淘沙,词牌名,原为唐教坊曲名,又名“卖花声”。
《浪淘沙》是由九首诗歌构成的一组诗,这里是其中的一首。
其形式为七言绝句。
后又用为词牌名。
刘禹锡(772年-842年),唐代诗人,字梦得,洛阳(今河南洛阳)人。
是柳宗元的好友,人称刘柳,因参加永贞革新而被流放。
他性格豪迈,决不向恶势力低头。
他的诗也写得很有豪气,白居易因而称他“诗豪”。
2\教师范读课文,引导学生注意节奏和情感。
《浪淘沙》: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
如今/直上/银河/去,同到/牵牛/织女家。
(一、二句要读出壮阔的气势,语调要激昂舒畅。
三、四句要读出憧憬的语气和豪迈的气概。
)3.理解以下词语的意思。
①九曲:弯曲,形容黄河弯弯曲曲的样子。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17课《古诗三首》知识点点解析汇总与同步练习(含答案)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17课《古诗三首》知识点点解析汇总与同步练习(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522255081a37f111f1855bfa.png)
《古诗三首》知识点点解析汇总与同步练习生字组词:簸:簸扬颠簸簸动簸荡簸谷涯:生涯涯际天涯一望无涯天涯海角多音字:曲:qū曲折qǔ歌曲簸:bǒ簸扬bò簸箕形近字:簸(颠簸)颇(偏颇)涯(天涯)崖(山崖)《浪淘沙》知识点浪淘沙【唐】刘禹锡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
如今直上银河去,同到牵牛织女家。
译文万里黄河弯弯曲曲挟带着泥沙,波涛滚滚如巨风掀簸来自天涯。
如今好像要直飞上高空的银河,请你带上我一起去寻访牛郎织女的家。
注释浪淘沙:唐教坊曲名。
创自刘禹锡、白居易,其形式为七言绝句。
后又用为词牌名。
九曲:自古相传黄河有九道弯。
形容弯弯曲曲的地方很多。
万里沙:黄河在流经各地时挟带大量泥沙。
浪淘风簸:黄河卷着泥沙,风浪滚动的样子。
浪淘:波浪淘洗。
簸:掀翻,上下簸动。
自天涯:来自天边。
牵牛织女:银河系的两个星座名。
自古相传,织女为天上仙女,下凡到人间,和牛郎结为夫妇。
后西王母召回织女,牛郎追上天,西王母罚他们隔河相望,只准每年七月七日的夜晚相会一次。
牵牛:即传说中的牛郎。
赏析1、诗的前两句状写黄河的雄浑气魄,突出了九曲黄河冲风破浪、一往无前特点。
“九曲”用了夸张的手法,写出黄河的蜿蜒曲折,“自天涯”将黄河的源远流长写得出神入化。
2、后两句借用牛郎与织女的典故,驰骋想象,表示要迎着狂风巨浪,顶着万里黄沙,逆流而上,一直到牛郎织女家,表现了诗人不畏艰难的豪迈气概。
课文主题:《浪淘沙》通过描写黄河大浪淘沙之势,并借用牛郎织女的典故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表现了诗人豪迈的气概和奋发向上的情怀。
《江南春》知识点江南春【唐】杜牧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译文江南大地鸟啼声声绿草红花相映,水边村寨山麓城郭处处酒旗飘动。
南朝遗留下的许多座古寺,无数的楼台全笼罩在风烟云雨中。
注解④山郭:依山而建的城。
②酒旗:酒招子,酒馆外悬挂的旗子之类的标识。
③南朝:公元420到589年建都于建康(今南京)的宋、齐、梁、陈四个朝代的总称。
部编版六年级上册语文第17课(古诗三首)解析
![部编版六年级上册语文第17课(古诗三首)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a174e5010166f5335a8102d276a20029bd64638b.png)
部编版六年级上册语文第17课(古诗三首)解析部编版六年级上册语文第17课(古诗三首)解析古诗三首一、浪淘沙XXX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bǒ)自天涯。
如今直上银河去,同到XXX家。
1、注释《浪淘沙》是由九首诗歌构成的一组诗,这里选的是其中一首。
浪淘沙:唐代曲名。
九曲:形容弯弯曲曲的地方很多。
浪淘:波浪淘洗。
簸:颠簸。
2、诗人简介XXX,字梦得,唐朝文学家、哲学家,曾任监察御史。
唐代中晚期著名诗人,有“XXX”之称。
其代表作品有《陋室铭》《乌衣巷》《石头城》《蜀先主庙》《西塞山怀古》。
3、多音字曲(1)qǔ戏曲、曲目(2)qū曲解、弯曲簸(1)bǒ颠簸、风簸(2)bò簸箕、4、易错字词淘、XXX、锡、簸、今、直、牵5、诗文翻译曲曲折折的万里黄河中夹带的泥沙,经受了波澜滚滚和狂风簸荡,犹如从海角来到这里。
现在好像能够沿着黄河飞向浩瀚无垠的银河,一同去XXX和XXX的家里做客。
6、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
这两句运用夸张的手法,写黄河的蜿蜒曲折以及黄河的波涛汹涌和气势磅礴。
7、如今直上银河去,同到XXX家。
这两句运用想象的手法,写黄河气魄雄伟的气势以及对田园生活的向往。
8、诗文主要内容借景抒情,借黄河雄壮壮丽的情景,抒发诗人豪迈气势和奋发有为精神。
凸起诗人对宁静的田园生活的向往和憧憬。
二、XXXXXX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1、注释XXX:依山而建的城。
酒旗:酒招子,酒馆外悬挂的旗子之类的标识。
南朝:公元420到589年建都XXX(今南京的宋、齐、梁、XXX四个朝代的总称。
)四百八十寺:“四百八十”是虚指,形容寺院很多。
2、诗人简介XXX,字牧之,号XXX居士,汉族,唐代杰出的诗人、散文家。
3、多音字朝(1)cháo朝向、朝代(2)zhāo旭日、朝三暮四少(1)shǎo多少、少量(2)shào少年、少女中(1)zhōng中间、中午(2)zhòng正中、中弹4、易错字词南、牧、莺、酒、寺5、诗文翻译春天的江南,到处是各种鸟儿婉转啼鸣,到处是绿树红花相互映衬,河边的村庄,山下的小城,酒旗迎风招展。
2020年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第六单元预习(解析)(部编版)
![2020年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第六单元预习(解析)(部编版)](https://img.taocdn.com/s3/m/8c20054e4afe04a1b171de0a.png)
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第六单元预习(解析)第十七课《古诗三首》一、《浪淘沙》(一)走进作者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汉族,彭城(今徐州)人,祖籍洛阳,唐代文学家、哲学家,自称是汉中山靖王后裔,曾任监察御史。
唐代中晚期著名诗人,有“诗豪”之称。
他的家庭是一个世代以儒学相传的书香门第。
政治上主张革新,是王叔文派政治革新活动的中心人物之一。
后来永贞革新失败被贬为朗州司马(今湖南常德)。
(二)创作背景永贞元年,刘禹锡被贬连州刺史,行至江陵,再贬朗州司马。
一度奉诏还京后,他又因《游玄都观》触怒当朝权贵而被贬连州刺史。
但他没有沉沦,而是以积极乐观的态度面对世事的变迁。
这首诗正是表达了他的这种情感。
(三)诗句详解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
【译文】弯弯曲曲的黄河之中携带着无数的砂砾,它们随同黄河流经万里,经受了浪涛的冲刷和狂风的蹂躏,从天涯一直来到这里。
【赏析】诗人歌咏九曲黄河中的万里黄沙,赞扬它们冲风破浪,一往无前的顽强性格。
如今直上银河去,同到牵牛织女家。
【译文】如今好像要直飞上高空的银河,请带上我扶摇直上,一起去寻访牛郎织女的家。
【赏析】这两句诗采用了张骞为武帝寻找河源和牛郎织女相隔银河的典故,驰骋想象,表示要迎着狂风巨浪,顶着万里黄沙,逆流而上,直到牵牛织女家,表现了诗人的豪迈气概。
刘禹锡写诗常借物抒情言志,牛郎和织女是天上的星宿名称,和高高在上的朝中之位相似。
刘禹锡本在高处任职,由于谗言遭到贬谪下放,但诗人为苍生造福的理想永远不会改变。
刘禹锡渴望回到能够发挥自己才能的职位,并且有一番作为,纵然有困难也不改初衷。
由此可见,诗人百折不挠、积极进取的精神是多么让人欣羡!这首诗用夸张的修辞手法抒发了诗人的浪漫主义情怀,气势大起大落,给人一种磅礴壮阔的雄浑之美。
(四)字词过关1.浪淘沙:唐教坊曲名。
创自刘禹锡、白居易,其形式为七言绝句。
后又用为词牌名。
2.九曲:自古相传黄河有九道弯。
形容弯弯曲曲的地方很多。
部编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第17课《古诗三首》(浪淘沙,江南春,书湖阴先生壁)精品课件
![部编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第17课《古诗三首》(浪淘沙,江南春,书湖阴先生壁)精品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849dea48a2161479171128fb.png)
这首诗作者的视线由内而外,先写湖阴先 生家的庭院,洁净清幽,暗示主人生活情趣的 高雅;后写院外的山水对主人的深情,暗用典 故,把山水化成了具有生命情感的形象。应是 主人情怀高洁,引得山水主动与之相亲。
全诗既赞美了湖阴先生的朴实勤劳,又表 达了诗人退休闲居的恬淡心境,从田园山水和 与平民百姓的交往中领略到无穷乐趣。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王维《使至塞上》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王之涣《登鹳雀楼》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王之涣《凉州词二首·其一》
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李白《将进酒》
浪淘沙
[唐] 刘禹锡
九曲/黄河/万里沙, 浪淘/风簸/自天涯。 如今/直上/银河去, 同到/牵牛/织女家。
晚唐时期著名诗人,和同时代的另一位 杰出诗人李商隐齐名,世称“小李杜”。现 今存诗500首。他的诗或感怀时事、忧虑朝政, 或表现对民生疾苦的关怀与同情,或抒写对 历史兴亡成败的深沉感慨,或借题发挥讽刺 现实,或寓于着深刻的历史和政治见识。
注释:
绿映红:依山傍水的村镇。 水村山郭:酒家的酒幌子在风中摇动。 酒旗风:绿树红花相互映衬。 南朝:指曾经建都在江苏南京的宋、齐、梁、陈
同到牵牛织女家。
他们的家:男耕女织、宁静祥和,是那样 安宁美好,难怪作者想“同到牵织女家”。
诗人刘禹锡用精练的语言,将现实中汹涌的 黄河与想象中静谧的银河相融,寄托了作者对田 园牧歌式生活的憧憬。这是多么奇伟的想象。
全诗赏析
这首诗写实与想象相结合,描写与夸张相映照。 前两句写实,描写了黄河奔腾万里的雄浑气势: “九曲黄河”,泥沙万里描其形,“浪淘风簸”绘 其声。好一派“黄河之水天上来”的磅礴气势。
这触发了诗人的豪情,从而产生了浪漫的想象。 使他从黄河想到天边,想到天上的银河,想到隔河 相望的牛郎、织女。后两句夸张地写黄河源远流长, 给人留下无限的遐想和无穷的韵味。
六年级语文上册第17课《古诗三首》ppt课件【部编版】
![六年级语文上册第17课《古诗三首》ppt课件【部编版】](https://img.taocdn.com/s3/m/0d9baec36bec0975f565e22a.png)
倍速学习法 学习好方法
诗歌结构
书
茅檐长扫净无苔
湖 阴
实写
静中有动
花木成畦手自栽
田园景色
先
一水护田将绿绕
清新可爱
生 壁
虚写
对仗工整
两山排闼送青来
倍速学习法 学习好方法
诗歌主题
《书湖阴先生壁》通过描写 田园景色的清新可爱,表达了诗 人对自然风光的喜爱之情以及与 湖阴先生的深厚友情。
知识拓展
杨骥(字德逢),别号湖阴先 生,北宋人,生卒年不详,曾居金 陵(现江苏省南京市)。为大诗人、 大政治家王安石隐居金陵(10781086)之邻居兼好友。王安石曾有多 首诗赠于德逢。
3.想想《江南春》抓住哪些景物写出了江南春天的特点。
解析:这首诗歌抓住黄莺、绿树、红花、水村、山郭、 酒旗、寺庙楼台、烟雨等景物写出了江南春天生机勃勃、 春色无边的特点。
4.读读下面的诗句,你发现了什么?
一水护田将绿绕, 两山排闼送青来。
提示:这两句诗具有这样的特点:
一水
对
两山
护田
对
排闼
将绿绕
对
诗歌结构
浪淘沙
现实 想象
九曲黄河万里沙 浪淘风簸自天涯 如今直上银河去 同到牵牛织女家
豪迈气概 奋发精神
倍速学习法 学习好方法
诗歌主题
《浪淘沙》以生动形象的笔 调、高度的艺术想象和极大的 热情,描绘了黄河雄伟壮丽的 景象,抒发了诗人豪迈的气概和 奋发有为的精神。
倍速学习法 学习好方法
江南春
(唐)杜牧
倍速学习法 学习好方法
“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运用了什么修 辞手法?有什么好处?
这两句诗运用了对偶、拟人的修辞手法。句式整齐, 富于音律美。作者把“一水”“两山”赋予人的感情, 化静为动,使自然景物既清静幽雅又生机勃勃,生动形 象地描写了江南美丽的田园景色。在诗人眼里,小河好 像一位母亲,张开双臂呵护着田地;两座高山仿佛从远 方匆匆而来的朋友,因为情急心切,竟顾不得敲门就闯 进庭院送上礼物满山的青翠。山水主动与人亲近,使得 景物富于情调,表现了主人徜徉于山水的高雅志趣。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第17课《古诗三首》优质课件(共169张PPT)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第17课《古诗三首》优质课件(共169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0ac5a706580216fc700afd84.png)
唐代曲名。
点击画面,播放视频
浪淘沙
[唐] 刘禹锡
刘禹锡 (772—842),字
梦得,唐代文学家、哲学家。白 居易称他为“诗豪”,与柳宗元 并称“刘柳”,与韦应物、白居 易合称“三杰”。有《刘梦得文 集》,存世有《刘宾客集》。
自由读一读古诗,对照注释理解 诗意,说说每句诗是什么意思。
指黄河弯曲的河段甚多,民间素有天下黄河九百九十 九道弯的说法。“九”是虚指。
1.背诵本课三首古诗并复述古诗的 大意。
2.收集、摘抄描写自然美景的古诗 词,并背一背。
17
古诗三首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
气势磅礴的黄河
莺 歌 燕 舞 的 千 里 江 南
宁静闲适的田园风光
字词超市
我会写
涯
笔顺 组词
造句
莺
笔顺 组词
造句
多音字
曲
qū 曲折 qǔ 曲子
例:这首曲( qǔ )子仿佛 诉说着一个曲( qū )折凄 美的爱情故事。
3
浪淘沙(其一)
[唐]刘禹锡
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 如今直上银河去,同到牵牛织女家。
指唐教坊曲名。创自刘禹锡、白居易,
浪淘沙(其一) 其形式为七言绝句。后又用为词牌名。
[唐]刘禹锡
波浪淘洗。
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
“自天涯”将黄河的源 远流长突写得了神入化。
自古相传黄河有九 道弯。形容弯弯曲 曲的地方很多。
后两句写的是雨景那些金碧辉煌屋宇重重的佛寺被迷蒙的烟雨笼罩着给江南的春天更增添了朦胧迷离的色彩这两句也富含哲理道出了时光流逝的无奈和历史大浪淘沙的无情这首诗即写出了江南春景的丰富多彩也写出了它的广阔深邃和迷离表达了诗人对江南景物的赞美与神往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课文文学常识、主题、句段解析知识归纳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课文文学常识、主题、句段解析知识归纳](https://img.taocdn.com/s3/m/d8bbc0d60242a8956bece4c3.png)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课文文学常识、主题、句段解析知识归纳17《古诗三首》《浪淘沙》1、《浪淘沙》的是唐代诗人刘禹锡的作品,是一个曲牌名。
刘禹锡,字梦得,被称为“诗豪”与柳元并称“刘柳”,与白居易并称“刘白。
这首诗描绘了黄河的伟瑰丽,从而抒发了诗人的豪迈气概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2、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
簸簸,自天涯:来自天边诗意:万里黄河弯弯曲曲挟带着泥沙,波涛滚滚如巨风簸来自天涯3、如今直上银河去,同到牵牛织女家。
诗意:到今天我们可以沿着黄河径直到银河我们一起去寻访郎织女的家。
4、诗的前两句描写了黄河曲折回,风急浪通的景象,“九曲”用夸张的手法写出了黄河的曲曲折折,是写实:三四句用浪漫手法寄托了诗人对宁静的田园生活的向往,是写理想。
《江南春》1、《江南春》的作者唐代诗人杜牧。
杜牧,字牧之,人称“小杜”,和商隐并称“小李杜”。
《江南春》写的是春天的景色,描绘了一幅生动形象,丰富多彩而又有气魄的江南春画卷,诗中所描写的“莺”和“绿映红”是春天的景物,表达了作者对江南春天的热爱和赞美之情。
2、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啼:叫。
绿映红:绿树红花相互映山郭:依山而建的城诗意:千里江南,到处是莺歌燕舞,绿树映衬红花,在临水的村庄,依山的城郭,随处可见迎风招展的酒旗。
3、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烟雨:细雨蒙蒙诗意:南朝统治者笃信佛教,建有许多座寺庙,如今还有多少楼台笼罩在这蒙蒙的烟雨之中呢?4、诗的前两句写今,诗人抓住莺啼、绿树、红花、水村、山郭、酒旗等景物,描绘出了江南春天的有声有色,有动有静:后两句怀古,借古讽今,感叹前朝的兴盛衰亡,讽刺了晚唐统治者过分求佛信道的行为。
《书湖阴先生壁》1、《书湖阴先生壁》描写了湖阴先生居室的环境景物,赞美了湖阴先生的高雅品格,“书”的意思是“题写”,湖阴先生是王安石退居钟山时的邻居杨德逢,题目点名了写作的地点。
2、王安石,字介甫,号半山,北宋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第17课《古诗三首》知识点汇总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第17课《古诗三首》知识点汇总](https://img.taocdn.com/s3/m/4fd92676fad6195f312ba69f.png)
统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第17课《古诗三首》知识点一、我会写组词涯:yá(天涯、生涯、天涯海角)莺:yīng(黄莺、夜莺、莺歌燕舞)二、多音字曲:qū(曲折)qǔ(歌曲)簸:bǒ (簸一簸)bò (簸箕)三、理解诗意1.浪淘沙(其一)诗意:弯弯曲曲的黄河中裹挟的无数砂砾,随同滔滔河水流经万里。
经受了浪涛冲洗和狂风簸荡,从天边一直来到这里。
如今好像又要直直地飞上高空,飞向浩渺的银河,请你带上我一同到牛郎和织女的家里做客吧。
2.江南春辽阔的江南,到处是各种鸟儿婉转啼鸣,到处是绿树红花相互映衬,依山临水的村寨城郭,酒旗迎风招展。
南朝遗留下来的,昔日到处是香烟缭绕的深邃的寺庙,如今,亭台楼阁都沧桑地矗立在风烟云雨中,朦朦胧胧的,若隐若现。
3.书湖阴先生壁诗意:茅草房的庭院因经常打扫,所以洁净得没有一丝青苔,花草树木成行,都是主人亲手栽种的。
庭院外一条小河保护着农田,把绿色的田地环绕,两座青山像推开的两扇门送来一片翠绿。
四、问题归纳1.“直上银河”、“同到牵牛织女家”寄托了作者怎样情怀?诗句采用张骞为武帝寻找河源和牛郎织女相隔银河的典故,驰骋想象,表示要迎着狂风巨浪,顶着万里黄沙,逆流而上,直到牵牛织女家,寄托了作者对宁静的田园牧歌生活的憧憬,表现了诗人的豪迈气概。
2.“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这两句描写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表达了诗人怎样得思想感情?金碧辉煌、屋宇重重的佛寺,本来给人一种深邃的感觉,现在诗人特意让它出没、掩映于迷蒙的烟雨之中,描绘了一幅朦胧迷离的画面。
这样的画面和色调,与“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的明朗绚丽相映,使得这幅“江南春”的图画变得更加丰富多彩,表达了诗人对江南景物的赞美与神往之情。
3.诗人是通过什么来表现湖阴先生庭院的干净的?“净”,是通过“无苔”二字体现的。
(江南地湿,又时值初夏多雨季节,这对青苔的生长比之其他时令都更为有利。
况且,青苔性喜阴暗,总是生长在僻静之处,较之其他杂草更难于扫除。
部编版六年级上册语文17古诗三首(含答案)人教(部编版)
![部编版六年级上册语文17古诗三首(含答案)人教(部编版)](https://img.taocdn.com/s3/m/d8c48d5e69dc5022abea0029.png)
精品"正版〞资料系列,由本公司独创 .旨在将"人教版〞、〞苏教版"、〞北师大版"、〞华师大版"等涵盖几乎所有版本的教材教案、课件、导学案及同步练习和检测题分享给需要的朋友 .本资源创作于2021年8月,是当前最|新版本的教材资源 .包含本课对应内容,是您备课、上课、课后练习以及寒暑假预习的最|正确选择 .17 古诗三首|第|一课时一、给下面的字注音 .簸 ( ) 涯 ( ) 郭 ( )苔 ( ) 畦 ( ) 闼 ( )二、解释下面词语 .簸:山郭:酒旗:苔:畦:排闼:三、把下面诗句补充完整 .1.九曲黄河万里沙 , .2. ,同到牵牛织女家 .3. ,花木成畦手自栽 .4.一水护田将绿绕 , .参考答案第|一课时一、bō yá guō tái qí tà二、颠簸依山而建的城酒招子青苔这里指种有花木的一块块排列整齐的土地 ,周围有土埂围着 .推开门三17 古诗三首|第二课时一、下面朗读节奏有错误的一项为哪一项 ( ) .A.茅檐|长扫|静|无苔 ,B.花木|成畦|手自|栽 ,C.一小|护田|将绿|绕 ,D.两山|排闼|送|青来 .二、阅读练习 .江南春千里莺啼绿映红 ,水村山郭酒旗风 .南朝四百八十寺 ,多少楼台烟雨中 .1.解释加点字的意思 ,并翻译诗句:千里莺啼.绿映红 ,水村山郭酒旗风. .啼:风:,他是晚唐一位著名诗人 .与李商隐合称为,以区别于李白和杜甫的 .著有? ? .参考答案第二课时一、D二、1.啼叫迎风招展辽阔的千里江南 ,黄莺在欢乐地歌唱 ,丛丛绿树映着簇簇红花 ,傍水的村庄 ,依山的城郭 ,迎客的酒旗在风中招展 .2.杜牧小李杜大李杜樊川文集教学反思1 、要主动学习、虚心请教,不得偷懒. 老老实实做"徒弟〞,认认真真学经验,扎扎实实搞教研.2 、要勤于记录,善于总结、扬长避短. 记录的过程是个学习积累的过程, 总结的过程就是一个自我提高的过程.通过总结, 要经常反思自己的优点与缺点,从而取长补短,不断进步、不断完善.3 、要突破创新、富有个性,倾心投入. 要多听课、多思考、多改良,要正确处理好模仿与开展的关系,对指导教师的工作不能照搬照抄,要学会扬弃,在原有的根底上,根据自身条件创造性实施教育教学,逐步形成自己的教学思路、教学特色和教学风格, 弘扬工匠精神, 努力追求自身教学的高品位.。
六年级上册语文课件第17课 古诗三首 江南春| 部编版 (共21张PPT)
![六年级上册语文课件第17课 古诗三首 江南春| 部编版 (共21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252bf633e53a580216fcfeec.png)
•
辽阔的江南大地上,黄莺
在欢快地鸣唱,遍地的红花映
衬在绿叶之间,河边的村庄,
山下的小城,酒店的旗子在风
里飘着。南朝时候造起的许许
多多寺院,如今还有数不清的
楼台掩映在迷蒙的烟雨之中。
多少楼台烟雨中。
描写春天的古诗 : 春眠不觉晓, 处处闻啼鸟。——
《春晓—
《春夜喜雨》 (唐·杜甫)
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
《江畔独步寻花》(唐·杜甫)
竹外桃花三两枝, 春江水暖鸭先知。— 《惠崇春江晓景》(宋·苏轼)
作业: 依据《江南春》这首 诗歌
的内容,发挥自己的想象力, 为这首诗配一幅画。
教师的言语——是一种什么也替代不 了的影响学生心灵的工具。教师的艺 术是:决不要让学生把注意力放在那 些无关紧要的琐碎事情上,而要不断 地使他接触他将来必须知道的重大关 系,以便使他能够正确地判断人类社 会中的,学校教育注重学生健全的人 格,故处处要使学生自包子有肉,不 在皮上;人有学问,不挂嘴上。吃饭
多少楼台烟雨中。
千里莺啼绿映红
水村山郭酒旗风
选字填空
寺 待 诗侍 ( )人去采风 来到古( )中 ( )者正等( ) 起身忙相迎
楼台:指佛寺中的建筑。 烟雨:像烟雾那样的细雨。
“南朝四百八十寺, 多少楼台烟雨中。” 这句话给你什么样的感受?
春
——杜牧
千里莺啼绿映红, 水村山郭酒旗风。 南朝四百八十寺,
江南春
江南(长江以南地区) 是一个山清水秀、人杰 地灵的地方,是一个被 文人墨客美化了的地方, 是古往今来人们心目中 的世外桃源。
• 杜牧
• (公元803-约852年),
• 字牧之,号樊川居士,
• 唐代诗人,书法家。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17课《-古诗三首》说课稿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17课《-古诗三首》说课稿](https://img.taocdn.com/s3/m/ff393c5e08a1284ac950438d.png)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古诗三首》说课稿一、说教材《浪淘沙》是一首描写黄河雄伟气势的著名诗篇。
诗开篇与众多的黄河诗一样,着力描写九曲黄河大浪淘沙之势。
紧接着著张骞穷河源遇牛郎、织女的典故,把“黄河之水天上来”更形象化。
在王之涣、李白之外,另辟一条境界,增添了一层奇妙的神话色彩。
全诗立意新颖,思想深刻,明快清新。
表现了诗人奋发有力的精神和豪迈浪漫的气魄。
《江南春》是唐代著名诗人杜牧写的一首描写江南春光的绝句。
诗人先扬后抑,前两句描绘出了辽阔的江南,到处是黄莺欢唱,绿树红花。
水边的村庄,靠山的城郊,一面面酒旗在春风中迎风飘荡的秀丽景色,充满了作者对江南春景欣赏、赞美的之情。
神来之笔在三、四两句,江南一带还有大批寺庙建筑,在这春天迷蒙的烟雨中若隐若现。
南朝大兴寺院,百姓不堪重负。
借古讽今,讽刺了封建统治阶级的所作所为,表达了对包括唐朝统治者在内的帝王将相不顾人民疾苦,伤财劳民之举持的反对,忧国忧民之心溢于言表。
《书湖阴先生壁》是宋代诗人王安石写的一首描写田园风光的七言古诗。
通过对湖阴先生庭院内外的几处景物的描写,巧妙地为我们勾画了一个清静脱俗,朴实勤劳的湖阴先生的形象,细腻而隐讳地表达了诗人退隐闲居的恬淡心境和从田园山水、从与平民交往中所领略到的无穷乐趣。
本课由这三首诗组成。
刘禹锡描绘了黄河的雄伟气势,表达了对祖国山河的喜爱赞美及对田园生活的憧憬向往;杜牧以传神生动的笔墨描绘江南春景的美好奇妙,寄予忧国忧民之情;王安石闲居田园,从田园山水中领略无穷乐趣。
二、说教学目标1.读准多音字“曲”,会写2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默写《江南春》。
3.能结合注释,用自己的话说出诗句的意思,读懂诗歌大意。
4.能说出《浪淘沙》是怎样写出黄河的雄伟气势的。
5.能感悟《江南春》是抓住了哪些景物写出了江南春天的特点的。
6.结合诗句,初步感受古诗中的对偶句。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默写《江南春》;能理解诗歌大意,体会诗歌写法;结合诗句,初步感受古诗中的对偶句是教学的重点,能理解诗歌大意,体会诗歌写法;结合诗句,初步感受古诗中的对偶句是教学的难点。
人教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 第六单元 第17课 古诗三首 【名校课件】
![人教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 第六单元 第17课 古诗三首 【名校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b4347527680203d8cf2f2487.png)
课文讲解
从公元420年至589年,在我国长江以南先后 存在过宋、齐、梁、陈四个王朝,总称南朝。南 朝历代皇帝和大官都崇信佛教,修建了许多寺院, 祈求神明保佑。京城健康(今南京市)尤多,据 说有500余座。这里所说的“四百八十寺”可能就是 当时存留下来的概数而言。
课文讲解
想一想
诗中描写了哪些景物?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 感情?
课余请大家收集有关刘禹锡的古诗读一读,去领 略中华民族特有的古诗古韵,总结他的诗歌特点:
1.取境优美。 2.精炼含蓄。 3.默写这首诗。 4.积累刘禹锡的诗。
课文讲解
课文讲解
课文讲解
课文讲解
描写春天的诗句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春晓》(唐孟浩然 )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春夜喜雨》(唐 杜牧)
课文讲解 总结
诗人所处的晚唐时期,已呈现出衰败的 趋势,战乱不断,民不聊生,而当朝统治者 却依然醉生梦死,效仿南朝,不惜代价大建 佛寺,想祈求神灵保佑,江山稳固。《江南 春》既描写了江南莺歌燕舞、桃红柳绿的无 限风光,同时也有对历史兴亡的深沉感慨。
课文讲解
书湖阴先生壁
课文讲解
书湖阴先生壁
书,书写。
课文讲解
这首诗的主要内容是什么?表达了 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这首诗主要描写了主人家庭的清幽与 洁净,以及对山水的深情,来衬托主人的 生活情趣的高雅。
表达了诗人退休闲居的恬淡心境,以 及田园山水、与平民交往中领略到的无穷 乐趣。
课文讲解
“护田”“送青”把山水拟人化,传 达了怎样的感情?
这首诗是题写在湖阴先生家屋壁上的。 前两句写他家的环境洁净清幽,暗示主人生 活情趣的高雅。
全诗既赞美了湖阴先生的朴实勤劳,又表达了 诗人退休闲居的恬淡心境,从田园山水和与平民百 姓的交往中领略到无穷乐趣。
新人教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古诗三首》教案+教学反思
![新人教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古诗三首》教案+教学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62ca4a4558fb770bf78a55e3.png)
17古诗三首[教学目标]1.会写2个生字,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默写《浪淘沙》(其一).2.感受诗句的优美,品味诗人用词的精妙,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语感.3.理解古诗的内容,想象诗句描绘的画面,体会诗歌表达的感情.[教学重难点]1.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2.理解古诗内容,结合对句子的理解和自己的想象,体会诗歌表达的情感.[教学课时]2课时第1课时◆课时目标1.学习《浪淘沙》(其一)这首诗中出现的生字词.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并默写《浪淘沙》(其一).3.能说出《浪淘沙》(其一)是怎样写出黄河的雄伟气势的.(重难点)一、视频导入(出示黄河的视频)师:看见黄河波涛汹涌、奔流不息的画面,你有什么感受?这节课,让我们一起去感受唐代诗人刘禹锡笔下黄河的风采神韵吧!(板书课题,齐读课题)学生读题,教师提醒“浪淘沙”是唐代曲名.二、检查预习,交流资料1.通过预习,你有什么收获?(学生自由交流)2.学生反复读诗,把诗歌读正确,读出节奏.(1)重点指导读“曲”和“簸”,出示字义,根据字义选择正确的读音.(2)指导朗读,读出节奏.3.学生自由读诗歌,思考:这是一首描写的诗.(黄河)4.简介作者刘禹锡.(课件出示)三、精读古诗,理解诗意1.学习第1、2句.(1)(出示第1、2句诗)指名读、齐读诗句.(2)师:用自己的话翻译诗句(小组代表发言,教师随机解疑释惑,总结.)明确:九曲黄河从遥远的地方蜿蜒奔腾而来,一路裹挟着万里的黄沙.(3)师:黄河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气势雄伟)(4)结合注释,理解“九曲”“万里”“浪淘风簸”.学生想象说话:我听到了的声音,这真是一条的黄河啊!预设:震耳欲聋雄伟壮丽……(5)学生朗读诗的第1、2句,读出黄河雄伟壮丽的气势.2.学习第3、4句.(1)(出示第3、4句诗)齐读.展开想象,思考:诗人想直上银河去做什么呢?(2)师:让我们随着诗人的脚步,沿着黄河顺流而上,到那天上的银河之畔,探访牛郎和织女.(学生回忆《牛郎织女》的故事,并简单交流故事主要内容.)(3)师:谁能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的意思?(指名说)(4)指导朗读诗的第3、4句,读出黄河之水天上来的气势.四、感知方法,积累诗歌1.思考讨论:朗读诗歌,作者是怎样写出黄河的雄伟气势的?预设1:直接描写,写出长度、弯曲、大浪淘沙等.预设2:由现实联想到神话故事.联读李白的《夜宿山寺》,感受诗歌中联想的表达效果.2.回忆与黄河有关的诗句,感受黄河雄伟的气势.第2课时◆课时目标1.会写生字“莺”.2.有感情地朗读、背诵《江南春》《书湖阴先生壁》.3.能说出《江南春》抓住哪些景物写出了江南春天的特点.(重难点)4.了解《书湖阴先生壁》的大意,体会诗歌表达的感情.整理读诗的方法.(重难点)一、复习导入1.指名背诵刘禹锡的《浪淘沙》(其一).2.谈话: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刘禹锡的《浪淘沙》(其一),领略了黄河宏伟的气势.今天,我们再来欣赏一下江南的景色和乡村风光.3.继续用上节课学习古诗的方法来学习《江南春》和《书湖阴先生壁》.(板书:江南春书湖阴先生壁)二、明确学习目标《江南春》《书湖阴先生壁》自学提示:1.解释题目,了解作者.2.有感情地朗读这两首古诗.3.用自己喜欢的方式理解重点词语.4.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的大意.5.能说出《江南春》抓住哪些景物写出了江南春天的特点.三、学习《江南春》(一)合作学习1.诗题“江南春”:顾名思义,江南的春天.全诗描写了江南春天的绮丽景色.2.介绍作者:杜牧(803年-852年),唐代诗人,字牧之,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精通兵法,有政治才能,诗文都写得很好,诗以七绝最为出色.与李商隐齐名,世称“小李杜”.3.读准字音,注意节奏.4.理解重点词语:想想“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的意思,结合注释理解.5.说一说诗句的大意:春天的江南,处处黄莺鸣叫,绿叶中映着红花,河边村庄,山边城郭,到处有随风摇动的酒旗.南朝以来所建的许许多多的寺庙都笼罩在迷蒙的烟雨里.(板书:江南美景烟雨楼台)6.想想全诗抓住哪些景物写出了江南春天的特点.(莺、绿叶、红花、水村、山郭、酒旗、寺院、春雨)(二)质疑探究1.重点诗句.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2.品读,深化理解.南朝(公元420年-589年),宋、齐、梁、陈四个朝代的总称,均设故都于建康(今江苏南京),是我国历史上朝代时间存在较短的时期.当权者大兴建设寺庙,仅集中在建康一地的南朝寺院就有几百座,是当时人民的一项极为沉重的负担.它不仅占用了大量的民田、民宅和名胜之地,浪费大量的人力物力来建寺造塔和雕铸佛像,还要养活寺庙里的僧人,使得当时的百姓生活苦不堪言.现在大江东去,南朝已经灭亡,那些荒淫的当权者也已经不在了,只留下了当年这一座座寺庙.这真是——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所以我们从后两句诗中,不仅读到了江南春雨的美,也读到了诗人慨叹南朝的灭亡,借古喻今忧国忧民的思想感情.(板书:忧国忧民之情)四、学习《书湖阴先生壁》(一)合作学习1.解题:《书湖阴先生壁》是作者访问朋友湖阴先生,被湖阴先生的人格及家周围的清新环境所吸引而写下的诗,并将它题写在湖阴先生家的墙壁上.“书……壁”,即题写在墙壁上的诗.2.了解作者:王安石,宋代著名政治家、文学家.3.理解重点词语:长扫:即常扫,指经常打扫.畦:这里指种有花木的一块块排列整齐的土地,周围有土埂围着.一水护田:指一条小河环绕田野流过.两山排闼送青来:排,推的意思;闼,小门.这句诗采用拟人手法,说两座青山推开院门,送来莽莽青翠.4.说说诗句的大意:茅屋檐下经常打扫得干净,没有青苔.一畦畦的花木是主人亲手栽种的.一溪流水环绕着绿油油的农田,两座青山破门而入送来了莽莽青翠.(板书:院里:茅檐花木院外:一水两山)(二)质疑探究1.茅檐长扫净无苔,花木成畦手自栽.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2.品读:第1、2句暗示了主人生活情趣的高雅,第3、4句表现了主人的高洁品质.(板书:景美人更美)五、链接“交流平台”,整理读诗的方法1.自主学习.(1)读完这三首诗,你又学到了哪些读诗的好方法?预设1:遇到不懂的字词,可以借助注释.预设2:有画面感的诗句,可以边读边想象画面.如《浪淘沙》(其一)中的“浪淘风簸自天涯”.(2)多了解一些传统文化知识,也有助于我们理解诗歌.如《浪淘沙》(其一)中的“同到牵牛织女家”.2.小结:诗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精髓,用心读,我们会欣赏到古人更多的智慧.[教学板书]17古诗三首浪淘沙(其一)黄河气势雄伟夸张:九曲万里天涯想象:直上银河牵牛织女家江南春江南美景烟雨楼台忧国忧民之情书湖阴先生壁院里:茅檐花木院外:一水两山景美人更美[教学反思]在古诗教学中,教师必须对古诗文相当熟悉,对古诗文有一定的理解和研究,最好还能对其中一些古诗文有独特的体会和感受,从而想方设法引导学生进入对古诗文的欣赏与品味之中.我在本节课的教学中,引导学生通过理解古诗的内容,去想象诗歌的画面,走入诗歌的情境中,体会诗人的感情.最后,链接至“交流平台”,引导学生总结读诗的方法,对所学知识及时巩固.不足之处在于因为时间有限,对诗歌的诵读训练不够,今后的教学中要注意此类问题.。
【部编版】六年级上册语文:第17课《古诗三首》
![【部编版】六年级上册语文:第17课《古诗三首》](https://img.taocdn.com/s3/m/c42a247ca8956bec0875e317.png)
心的悲凉。
帘外雨潺潺,春意阑珊
• 更能消几番风雨,匆匆春 又归去。——辛弃疾
• 这雨似乎更是词人心间下 起的泪雨
• 春光无限好,可是已经衰 残了,就象美好的“往事”一 去难返
罗衾不耐五更寒
• 禁不住的寒意,不仅来自自然界,更 来自凄凉孤冷的内心世界
• 身寒终究有个极限,并可尽量设法抵 御和忍耐
陆王心学
材料三 知之真切笃实处,即是行; 行之明觉精察处,即是知。知行功夫, 本不可离。
──王守仁《王文成公全书》
知行合一
活学活用程朱理学与《陆赏王心花学》有什么异同之处?
朱熹、王守仁与友游园,时春风和煦,百花 怒放。
友问:为何百花如此美丽? 朱熹说:“天生的。” 王守仁说:“天生是天生的,但这是我看到 了,百花才是美丽的。”
在封建统治者的倡导下,在 理学卫道士的鼓吹下,节妇烈女 越来越多。据记载,清代仅安徽 休宁县就有2200多个“节烈” 妇女。这些妇女不仅有夫亡不嫁, 从一而终的“节妇”,还有丈夫 死后,以死尽节的“烈妇”;不 仅有未婚夫死不嫁他人的“望门 寡”,还有未出嫁的男方死亡以 自杀表明贞节的“烈女”。中国 的“节烈”文化,要求妇女为男 子守节,守得越苦越好,节得越 惨烈越佳。死了以后那些卫道士 的父母还附掌大叫:“死得好, 死得好!”
——《二程遗书语录》
方法论:格物致知
观书有感 半亩方塘一鉴开, 天光云影共徘徊; 问渠哪得清如许, 为有源头活水来。
朱熹
朱熹的这首诗你一定很 熟悉,现在你能站在理学的 角度再欣赏它一次吗?
程朱理学
材料五 人之一心,天理存则人欲 亡,人欲胜则天理灭,未有天理人欲夹 杂者。去其气质之偏,物欲之蔽,以复 其性,以尽其伦。
六年级上册语文课件-第17课 古诗三首 江南春|部编版 (共11张PPT)
![六年级上册语文课件-第17课 古诗三首 江南春|部编版 (共11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e22f6bbc7cd184254b3535ef.png)
千里莺啼绿映江
❖ 啼:叫。
水村山郭酒旗风
❖ 山郭:靠山的城墙。 ❖ 酒旗:挂在酒店门前做招牌的一面小旗 。
南朝四百八十寺
❖ 南朝:公元420-589年,南方宋、齐、梁、 陈四个王朝的总称。当时建立了大批佛教寺 院。
❖ 四百八十寺:南朝皇帝和大官僚好佛,在京 城(今南京市)大建佛寺。据《南史·循 吏·郭祖深传》说:“都下佛寺五百余所”。 这里说四百八十寺,是大概数字。
工场。惟有学而不厌的先生才能教出学而不 生。 教师,这是学生智力生活中的第一盏, 也是主要的一盏指路灯。 不吃饭则饥,不
❖ 绝句:“绝句”是从“五言短古,七言短歌”变化而来,
唐人赋予它以声律,使它定型,就成绝句。绝句每首四 句,通常有五言、七言两种,简称五绝、七绝,也偶有 六绝。
[作者简介]
❖ 杜牧(803年~805年),字牧之,号樊川,京兆万年(今 陕西省西安市)人。出身于世代官僚地主家庭。二十六岁中 进士,为弘文馆校书郎。后来除在地方上做十年幕僚外,又 在黄、池、睦、湖等州做过刺使,还曾在中央任过监察御史, 膳部、比部及司功员外郎等职,终于中书舍人。著有《樊川 文集》。 杜牧是晚唐一位著名诗人。青年时期的杜牧,怀 有经邦济世之志,喜读兵书,为人刚直不阿,敢于指陈时弊。 后来,由于卷入了牛李党争的政治漩涡之中,使他的政治主 张未得旋展,终于堕入颓废享乐、纵情声色的生活里面。 杜牧在文学方面,主张文以致用,强调内容为主,形式为辅, 提倡言之有物,朴实无华的文风;反对无病呻吟,片面追求 形式。在晚唐追求浮丽柔靡的文坛上,他主张 “本求高绝, 不务奇丽”,以豪迈俊爽,拗峭清丽独树一格。他的七律和 七绝都写得很成功,而七绝尤为凝炼、自然,很多名篇为后 人所传诵。由于他在诗歌方面成就较高,后人把他与杜甫相 提,称为“小杜”,或为李商隐并提,称为“李杜”。杜牧 虽然写了一些进步诗篇,但也写了不少消极颓废、趣味低下 的作品,这些含有糟粕的诗歌,应引起注意,给予批判。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教师用书17古诗三首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教师用书17古诗三首](https://img.taocdn.com/s3/m/72c7d89b3169a4517623a34c.png)
17古诗三首教材解析本课编排了三首七言古诗,其中《浪淘沙》(其一)《江南春》是唐诗,《书湖阴先生壁》是宋诗。
《浪淘沙》(其一)的作者是唐代诗人刘禹锡。
这首诗的大意是:九曲黄河夹带着绵延万里的黄沙,从遥远的天边蜿蜓奔腾而来,如今我要直向它的源头银河冲去,和传说中的古人一起去到天上的牵牛织女家。
前两句歌咏黄河,起笔极具气魄,既写出了黄河九曲的姿态,又写出了其裹挟黄沙、奔腾而来的气势。
后两句中,诗人由景色联想起黄河与天河相通的典故,又联系到自身,进而弛骋浪漫的想象,表现出逆流而上、直冲九霄的豪迈气概。
《江南春》的作者是唐代诗人杜牧。
诗的大意是:广阔的江南地区,到处莺啼阵阵,绿树掩映着红花,依山傍水的村庄、迎风招展的酒旗一一在望;这里还有数不清的寺庙,众多亭台楼阁掩藏在迷蒙的烟雨之中。
这首诗描写了美丽如画的江南风光,诗中景物有声有色、有远有近、动静结合,表现了诗人对江南春景的高度赞美与无限神往。
起首两句,诗人写出了江南春光的声色之美,也描绘出江南独特的地理风貌和生活气息,而且这种美是铺展千里的,更令人读来心旌摇荡。
但这些单单描绘出了江南春景中明朗绚丽的一面尚不足以完整地诠释“江南春”,所以诗人在后两句中写到了另外一面一---数量众多、楼宇重重的佛寺,在烟雨蒙蒙之下,充满朦胧、迷离的美感,再加上“南朝”二字,增添了深邃厚重之感。
这里的“四百八十”是一个虚数,直言佛寺数量之多,勾连了历史上江南地区佛教盛行的风貌,同时也能照应首句“千里”所表达的地域上的广阔。
全诗前两句写明朗之景,后两句写烟雨之色,一方面可以理解为千里之内的天气景色各有不同,另一方面,也是诗人有意要把江南春景的不同特色浓缩到这短短的四句诗中。
《书湖阴先生壁》的作者是宋代诗人王安石。
杨骥,字德逢,别号湖阴先生,是诗人退居江宁时的邻居和经常往来的朋友。
这首诗是诗人题写在杨骥屋壁上的。
诗的大意是茅屋常被主人打扫,干浄得不生青苔,院内一排排的花木都是主人亲手种植的;院外,一条溪流环抱着绿油油的农田,两座青山仿佛推开屋门把那翠色送到了眼前。
新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古诗词古文日积月累阅读链接翻译赏析
![新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古诗词古文日积月累阅读链接翻译赏析](https://img.taocdn.com/s3/m/3357712633687e21af45a97f.png)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古诗词古文翻译、日积月累翻译赏析、阅读链接翻译一、第1单元古诗词、日积月累、阅读链接翻译第3课.《古诗词三首》(1)宿建德江作者:孟浩然 (唐)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译文:划动小船停靠在烟雾迷蒙的江中沙洲旁,日落黄昏时分更增添了游子的愁思。
茫茫旷野里低垂的天幕好像比树还低,江水清澈,映照得那轮明月仿佛与人更亲近。
(2)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作者:苏轼 (宋)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
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
译文:像泼洒的墨汁般翻滚的乌云尚未遮住山峦,白花花的雨点便似珍珠一样乱纷纷地跳上船。
卷地而来的一阵大风忽然把云和雨吹散了,望湖楼下的西湖碧波如镜,水天一色。
(3)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作者:辛弃疾 (宋)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稻花香里说丰年。
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
旧时茅店社林边。
路转溪桥忽见。
译文:明月升上了树梢,惊飞了栖息的喜鹊。
半夜清风习习,有蝉在不时地鸣叫。
空气中散发着稻花的香气,人们谈论着丰收的年景,耳边传来一阵阵青蛙的叫声。
天空中的星星时隐时现,山前下起了淅淅沥沥的小雨,从前土地庙附近的树林旁的茅屋小店哪里去了?过了小溪上的石桥再转个弯儿,突然出现在眼前。
第一单元日积月累过故人庄作者:孟浩然 (唐)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译文】老朋友准备好了黄米饭和鸡肉,邀请我到他的农舍做客。
翠绿的树木环绕着小村子,村子四周青山横斜。
打开窗子,面对的是打谷场和菜园;端起酒杯,畅谈着今年庄稼的长势。
等到重阳节,我还要再来与你欣赏菊花。
【赏析】这首诗生动地描绘了优美的山水田园风光和农家的劳动生活,真切地抒发了朋友间的情谊,同时也表达了作者的隐逸之情。
《丁香结》阅读链接(1)芭蕉不展丁香结,同向春风各自愁。
——李商隐《代赠二首(其一)》【译文】:芭蕉的蕉心尚未展开,丁香也郁结未解,它们同时向着春风各自忧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部编版六年级上册语文第17课(古诗三首)解析
古诗三首
一、
浪淘沙
唐刘禹锡
九曲黄河万里沙,
浪淘风簸(bǒ)自天涯。
如今直上银河去,
同到牵牛织女家。
1、注释
《浪淘沙》是由九首诗歌构成的一组诗,这里选的是其中一首。
浪淘沙:唐代曲名。
九曲:形容弯弯曲曲的地方很多。
浪淘:波浪淘洗。
簸:颠簸。
2、诗人简介
刘禹锡,字梦得,唐朝文学家、哲学家,曾任监察御史。
唐代中晚期著名诗人,有“诗豪”之称。
其代表作品有《陋室铭》《乌衣巷》《石头城》《蜀先主庙》《西塞山怀古》。
3、多音字
曲(1)qǔ戏曲、曲目(2)qū曲解、弯曲
簸(1)bǒ颠簸、风簸(2)bò簸箕、
4、易错字词
淘、禹、锡、簸、今、直、牵
5、诗文翻译
弯弯曲曲的万里黄河中夹带的泥沙,经受了波涛滚滚和狂风簸荡,犹如从天边来到这里。
如今好像可以沿着黄河飞向浩瀚无垠的银河,一同去牛郎和织女的家里做客。
6、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
这两句运用夸张的手法,写黄河的蜿蜒曲折以及黄河的波涛汹涌和气势磅礴。
7、如今直上银河去,同到牵牛织女家。
这两句运用想象的手法,写黄河气魄雄伟的气势以及对田园生活的向往。
8、诗文主要内容
借景抒情,借黄河雄伟壮丽的景象,抒发诗人豪迈气概和奋发有为精神。
突出诗人对宁静的田园生活的向往和憧憬。
二、
江南春
唐杜牧
千里莺啼绿映红,
水村山郭酒旗风。
南朝四百八十寺,
多少楼台烟雨中。
1、注释
山郭:依山而建的城。
酒旗:酒招子,酒馆外悬挂的旗子之类的标识。
南朝:公元420到589年建都于建康(今南京的宋、齐、梁、陈四个朝代的总称。
)
四百八十寺:“四百八十”是虚指,形容寺院很多。
2、诗人简介
杜牧,字牧之,号樊川居士,汉族,唐代杰出的诗人、散文家。
3、多音字
朝(1)cháo朝向、朝代(2)zhāo朝阳、朝三暮四
少(1)shǎo多少、少许(2)shào少年、少女
中(1)zhōng中间、中午(2)zhòng正中、中弹
4、易错字词
南、牧、莺、酒、寺
5、诗文翻译
春天的江南,到处是各种鸟儿婉转啼鸣,到处是绿树红花相互映衬,河边的村庄,山下的小城,酒旗迎风招展。
南朝昔日到处是香烟缭绕的寺庙,如今,有多少楼台都掩映在蒙蒙烟雨中若隐若现。
6、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这两句写晴天的景象,展现了江南春天的自然风光。
7、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这两句写雨天的景象,突出江南悠久的历史,突出诗人对江南的赞美。
8、诗文主要内容
描绘了江南春天的美丽景色,不仅有清新、明媚的自然风光,更有悠久的历史色彩,表现了诗人对江南景物的赞美和向往。
三、
书湖阴先生壁
宋王安石
茅檐(yán)长扫净无苔,
花木成畦(qí)手自栽。
一水护田将绿绕,
两山排闼(tà)送青来。
1、注释
湖阴先生:杨德逢的别号,王安石退居钟山(在今南京)时的邻居。
苔:青苔。
畦:这里指种有花木的一块块排列整齐的土地,周围有土埂围着。
排闼:推开门。
闼:小门。
2、诗人简介
王安石,字介甫,晚号半山,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世称临川先生。
北宋杰出的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诗人,唐宋八大家之一。
有《王临川集》《临川集拾遗》等存世。
3、多音字
石(1)shí石子、石头(2)dàn几石、千石
长(1)cháng长短、长度(2)zhǎng长大、班长
扫(1)sǎo扫地、扫灰(2)sào扫把、扫帚
苔(1)tái苔藓、青苔(2)tāi舌苔
将(1)jiāng 将来、将要(2)jiàng 将士、损兵折将(3)qiāng 将进酒
绿(1)lǜ绿色、绿草(2)lù绿林好汉
4、易错字词
壁、茅、檐、苔、畦、栽、绕、闼
5、诗文翻译
茅草房的庭院因经常打扫,所以洁净得没有一丝青苔 ,花草树木成行,都是主人亲手栽种的。
庭院外一条小河保护着农田,把绿色的田地环绕,两座青山像推开的两扇门一样送来一片翠绿。
6、茅檐长扫净无苔,花木成畦手自栽。
这两句写庭院的景象,赞美庭院的洁净清幽 ,突出庭
院主人生活情趣的高雅。
7、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
这两句运用了对偶和拟人的手法,突出自然环境的生机勃勃、清静和幽雅。
8、诗文主要内容
通过对湖阴先生庭院内外的景物描写,展现了一个清新脱俗、朴实勤劳的湖阴先生的形象,表现了诗人对湖阴先生生活方式、生活情趣的肯定,表达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的向往。
四、课后生字
涯yá(1)偏旁:氵(2)结构:左右(3)组词:天涯、生涯
莺yīng(1)偏旁:艹(2)结构:上下(3)组词:夜莺、黄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