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油菜育种栽培的题目
油菜栽培学试题库
油菜栽培学试题库油菜栽培学试题库⼀、填空题1、我国油菜可分和两个⼤区。
2、根据我国栽培油菜植物学形态特征,遗传亲缘关系,结合农艺性状,栽培利⽤等特点,可将油菜分为、和三⼤类型。
3、按油菜的形态发⽣及⽣理特征,可把油菜的全⽣育期分为、、和四个⽣育时期。
4、根据油菜主茎上⼀次分枝的着⽣和分布,油菜有、和三种分枝习性。
5、油菜花蕾分化的过程为、、、和五个时期。
6、油菜的产量构成因素可分解成为、和。
7、油菜为世界四⼤油料作物之⼀,其它三种为、和。
8、根据油菜叶⽚着⽣部位、出⽣先后和形态不同,可将主茎叶分为、和三组。
9、油菜⾓果的着⽣状态有、和三种类型。
10、油菜的收获适期为。
11、我国冬油菜可划分为、、、、和六个亚区。
12、油菜的主茎可划分为、和三个茎段。
13、油菜受冻的三种类型为、和。
14、双低油菜是指中的菜油中芥酸含量低,中的硫代葡萄糖甙含量低。
15、双低油菜是指菜油中的含量低,菜饼中的含量低。
16、三⼤类型油菜中,异花授粉的是油菜,其它两种类型为常异花授粉。
17、当⼟壤中缺乏元素时,油菜会发⽣花⽽不实症。
18、花芽分化前后,株型略松散,呈盘状,称。
19、油菜苗期可分为和两个时期。
20、根据油菜的感温类型,可将油菜分为、和三种类别。
21、油菜的收获⼀般有和两种⽅式。
22、三⼤类型的油菜中,⽢蓝型油菜苔茎叶,⽩菜型油菜苔茎叶,芥菜型油菜苔茎叶。
23、三⼤类型油菜中,型油菜和型油菜为常异花授粉作物。
24、油菜的留种⽅式⼀般有、、和四种。
⼆、判断正误,对的打“√”,错的打“Х”1、不同品种或类型的油菜,其种⽪的颜⾊是多样的,⼀般颜⾊深的种⽪较厚。
2、油菜的三组类型叶⽚中,短柄叶对油菜⼀⽣的影响最⼤。
3、⽩菜型油菜的苔茎叶不抱茎。
4、芥菜型油菜的苔茎叶不抱茎。
5、⽩菜型油菜为常异花授粉作物。
6、⽢蓝型油菜为常异花授粉作物。
7、油菜缺B会发⽣花⽽不实症。
8、油菜缺P会发⽣花⽽不实症。
9、油菜的根系能分泌有机酸,溶解⼟壤中的难溶性P,从⽽提⾼P有效性和利⽤率。
油菜栽培技术与病虫害防治考核试卷
3.根据土壤肥力和气候条件,合理施用氮、磷、钾肥,补充硼肥。贫瘠土壤多施有机肥,提高土壤肥力;湿润气候下控制氮肥,防止旺长。
4.角果期是油菜积累油脂的关键时期,需保持土壤湿润,避免干旱导致角果发育不良。管理措施包括适时灌溉、排水防涝、中耕除草,保持土壤透气性。
一、单项选择题
1. B
2. D
3. C
4. B
5. C
6. C
7. B
8. A
9. D
10. B
11. C
12. C
13. A
14. A
15. B
16. D
17. C
18. A
19. C
20. D
二、多选题
1. AB
2. ABC
3. ABC
4. ABC
5. ABCD
6. AC
7. ABCD
8. ABC
A.硼肥
B.氮肥
C.磷肥
D.钾肥
8.油菜生长过程中,以下哪些管理措施是必要的?()
A.定期浇水
B.中耕除草
C.病虫害防治
D.适时收获
9.以下哪些因素可能导致油菜减产?()
A.水分不足
B.肥料施用不当
C.病虫害严重
D.收获时间过早
10.下列哪些条件有助于提高油菜种子的保存质量?()
A.干燥
B.通风
C.低温
3.油菜栽培中,每亩推荐施用硼肥的量为______克。
4.油菜菌核病的病原菌主要是______。
5.下列农药中,______是防治油菜蚜虫的常用药剂。
油菜地理试题
1、油菜生长过程中,哪个阶段对水分需求最大?
A. 发芽期
B. 幼苗期
C. 开花期
D. 成熟期(答案:C)
2、油菜的主要食用部分是?
A. 根
B. 茎
C. 叶
D. 种子(答案:D)
3、下列哪种土壤条件最适合油菜生长?
A. 酸性土壤
B. 碱性土壤
C. 中性至微酸性土壤
D. 盐碱地(答案:C)
4、油菜种植中,为预防菌核病,常采取的措施是?
A. 大量施肥
B. 深水灌溉
C. 轮作与清理病残体
D. 密集种植(答案:C)
5、油菜的花序类型属于?
A. 总状花序
B. 穗状花序
C. 伞形花序
D. 头状花序(答案:A)
6、提高油菜籽含油量的关键管理措施是?
A. 早期摘心
B. 适时追肥
C. 延迟收获
D. 增加灌溉次数(答案:B)
7、油菜在我国的主要分布区域不包括?
A. 长江流域
B. 黄河流域
C. 珠江流域
D. 东北地区(答案:D)
8、油菜播种前,种子处理的重要步骤之一是?
A. 冷藏处理
B. 晒种
C. 浸泡在盐水中
D. 涂抹化学药剂(答案:B)。
油菜栽培练习题.doc
油菜栽培练习题一、名词解释1.油菜根颈2.油菜有效分枝3.双低油菜4.油菜“早花早蓦”5.冬发油菜6.冬性型油菜7.春油菜8.秋发型栽培9.高脚苗10.油菜现蕾11.开盘期12.冬壮型油菜13.油菜盛花期14.油菜抽蓦15.油菜初花期16.油菜终花期17.冬油菜二、判断题1.油菜“花而不实”现象是由缺硼引起的一种生理性病害。
()2.冬性型油菜品种秋播时播种期应适当延迟。
()3.油菜单株产量贡献最大的是油菜的主花序()4.油菜“早花早羞”现象是病虫危害引起的一种现象。
()5.冬性型油菜品种秋播时播种期应适当延迟。
()6.为了防止早花早羞的发生,冬性型油菜秋播时播种期应适当延迟。
()7.双低油菜就是油酸和亚油酸含量低的油菜类型。
()8.与白菜型油菜比,甘蓝型油菜由于茎秆组织致密,茎叶有蜡粉,相对抗病性较强。
()9.油菜属常异花授粉作物。
()10.油菜腊肥的作用是提高土温防冻,保冬壮,促春发稳长。
()三、填空题1.油菜产量构成的因素包括、和三部分。
2.油菜单产由、、三个因子构成,其中变幅最大的是。
3.油菜单产由、、三个因子构成,其中变幅最大的是。
4.油菜的角果和种子分别由、发育而成。
5.三大栽培类型油菜是指、和,而主要推广的类型是。
6.目前生产上推广的油菜高产栽培模式是和二种类型。
7.甘蓝型油菜的真叶根据其着生部位和形态可分为—、、—三种类型。
8.根据油菜阶段发育时对温度的反应特点,油菜可以分为, 、和三种类型。
9.根据油菜冻害发生的时期不同,油菜的冻害有、—两种。
而冻害的表现有、、三种。
10.根据油菜生长发育特点,油菜一生可划分为、、、四个生育时期。
11.春性型油菜可以在—_°C,经历——天通过感温阶段。
12.冬油菜苗期很长,分为苗前期和苗后期,一般是以为划分界限。
13.油菜的角果具有和两种果皮。
14.春性型油菜可以在 ____ ,经历—天通过感温阶段。
四、选择题1 .()是甘蓝型油菜一生中主茎叶面积最大的一组叶片,对主茎、分枝、角果、种子影响很大。
有关油菜育种栽培的题目课件资料
作物栽培学—油菜一、油菜生产的重要性(一)油菜为人类生活所必需:衣、食、住、行、康、乐。
(二)油菜为国家工农业生产所必需:工业生产所必需,农业生产所必需,油菜花节可促进经贸发展和科学技术普及。
二、安徽省油菜生产情况我省属长江流域一个重要的油菜产区,又是全国油菜生产大省。
常年油菜种植面积在100万公顷,总产150万吨,面积与总产量均居全国第二位。
“十五”期间我省平均面积1508.04万亩,平均单产113.74kg/亩,总产170.28万吨。
在我省所有农产品中,油菜籽最具有产量比较优势,其产量比较优势指数和规模比较优势指数分别在全国排名第9和第2,综合优势指数排名第3位。
主要分布在江淮丘陵、沿江、江南地区的巢湖市、合肥市、滁州市、六安市、安庆市和宣城市等6个地市,面积100万亩以上,年产量均在12-20万吨。
从2005年开始连续3年油菜面积大幅度下滑,到2008年随着油价的上涨才回升。
三、我省油菜生产发展历程我省油菜生产经历了较长的曲折发展过程,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省油菜发展迅速,改革开放30年油菜面积、单产增加了3倍多。
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1978-1985年——快速发展阶段。
1978年,全省油菜面积346万亩,总产17.6万吨,平均亩产50.9kg。
1981年扩大到740万亩,总产65万吨,平均亩产87.5kg。
1982年总产首次突破100万吨,亩产首次突破100kg。
1985年面积首次突破1000万亩,达到1167万亩,总产108万吨。
第二阶段:1986-2005年——稳定发展阶段。
从1986-2005年一直稳定在1100万亩以上,平均年面积1320万亩。
特别是“十五”期间,我省油菜发展达历史最高。
全省油菜总产最高2004年190.4万吨,面积最高2003年(1521.7万亩),平均年面积1477.9万亩,总产174.9万吨。
第三阶段:2006-至今——恢复发展阶段。
自2006年开始,我省油菜面积严重下滑,到2007年全省油菜面积仅929.7万亩,降到了1985年以来的最低。
(完整版)油菜生产技术复习训练题-答案
油菜生产技术复习试题集与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100分)1、油菜生育期有播种出苗期、()和角果成熟期。
A、苗期、开花期、吐絮期B、苗期、蕾期、花铃期C、苗期、蕾薹期、开花期D、蕾薹期和开花期2、油菜生育期最长阶段是()A、苗期B、开花期C、蕾薹期D、角果成熟期3、湖北栽培油菜的主要品种是()。
A、冬油菜B、春油菜C、半冬性油菜D、均可4、油菜籽发芽最适宜温度为【】℃。
A 5——10B 10——20C 16——25D 25——305、油菜根茎交接部位叫根颈,其粗细是安全越冬的主要指标。
根颈的作用是()A 储藏养分B 连接根、茎C 支持身体,防止倒伏D 保护6、油菜苗期土壤湿度应不低于田间最大持水量的【】。
A 50%B 60%C 70%D 80%7、油菜花芽分化开始于()A 出苗期末B 苗前期C 苗后期D 蕾薹期初8、油菜蕾薹期一般【】。
A 不追肥B 轻施肥C 重施肥D 喷叶面肥9、油菜根系属于【】A、直根系B、须根系C、定根D、不定根10、油菜病虫害要重点防治【】A 菌核病B 地老虎C 蚜虫D 叶斑病11、油菜最适宜的收获时间一般以全田【】左右角果呈淡黄色为好。
A 50%B 75%C 2/3D 80%12、造成油菜大量华而不实原因主要是【】A 缺氮肥B 缺钾肥C 缺磷肥D 缺硼肥二、多项选择1、油菜生长发育过程中营养生长占优势的生育期是【】。
A 苗期B 开花期 C蕾薹期 D 角果成熟期2、影响油菜开花、传粉、受精的主要因素有【】。
A 温度 B光照 C 湿度 D 养分3、油菜属于【】作物。
A、长日照B、经济C、短日照D、油料4、油菜的叶分为【】A 子叶B 真叶C 先出叶D 剑叶5、杂交双低油菜合理施肥原则有()A、施足底肥B、早施活棵肥C、补施冬腊肥D、重施蕾苔肥三、综合选择题杂交油菜育秧技术有4个要点:一是选好秧田,培肥床土。
二是适期播种,均匀播种,控制播量,一般亩播种量为①。
三是加强秧期管理,前促后控。
有关油菜育种栽培的题目
作物栽培学—油菜一、油菜生产的重要性(一)油菜为人类生活所必需:衣、食、住、行、康、乐。
(二)油菜为国家工农业生产所必需:工业生产所必需,农业生产所必需,油菜花节可促进经贸发展和科学技术普及。
二、安徽省油菜生产情况我省属长江流域一个重要的油菜产区,又是全国油菜生产大省。
常年油菜种植面积在100万公顷,总产150万吨,面积与总产量均居全国第二位。
“十五”期间我省平均面积1508.04万亩,平均单产113.74kg/亩,总产170.28万吨。
在我省所有农产品中,油菜籽最具有产量比较优势,其产量比较优势指数和规模比较优势指数分别在全国排名第9和第2,综合优势指数排名第3位。
主要分布在江淮丘陵、沿江、江南地区的巢湖市、合肥市、滁州市、六安市、安庆市和宣城市等6个地市,面积100万亩以上,年产量均在12-20万吨。
从2005年开始连续3年油菜面积大幅度下滑,到2008年随着油价的上涨才回升。
三、我省油菜生产发展历程我省油菜生产经历了较长的曲折发展过程,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省油菜发展迅速,改革开放30年油菜面积、单产增加了3倍多。
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1978-1985年——快速发展阶段。
1978年,全省油菜面积346万亩,总产17.6万吨,平均亩产50.9kg。
1981年扩大到740万亩,总产65万吨,平均亩产87.5kg。
1982年总产首次突破100万吨,亩产首次突破100kg。
1985年面积首次突破1000万亩,达到1167万亩,总产108万吨。
第二阶段:1986-2005年——稳定发展阶段。
从1986-2005年一直稳定在1100万亩以上,平均年面积1320万亩。
特别是“十五”期间,我省油菜发展达历史最高。
全省油菜总产最高2004年190.4万吨,面积最高2003年(1521.7万亩),平均年面积1477.9万亩,总产174.9万吨。
第三阶段:2006-至今——恢复发展阶段。
自2006年开始,我省油菜面积严重下滑,到2007年全省油菜面积仅929.7万亩,降到了1985年以来的最低。
油菜籽种植园农业技术应用考核试卷
A.根据土壤湿度进行灌溉
B.采用滴灌技术
C.在晴天进行灌溉
D.灌溉频率越高越好
6.以下哪些条件有利于油菜籽的发芽?()
A.适宜的土壤温度
B.充足的降水量
C.良好的土壤结构
D.高温干燥的环境
7.在油菜籽种植中,哪些措施可以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A.减少化肥使用
A.选择抗旱品种
B.增加灌溉频率
C.采用节水灌溉技术
D.增施有机肥
20.在油菜籽种植园的管理中,哪些因素需要考虑以提高经济效益?()
A.生产成本
B.产量
C.品质
D.市场需求
三、填空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请将正确答案填到题目空白处)
1.油菜籽的播种深度一般控制在______厘米左右为宜。
B.推广节水灌溉技术
C.实施病虫害综合治理
D.增加化肥使用量
11.在油菜籽种植过程中,哪些因素可能导致油菜籽品质下降?()
A.晚收获
B.过量施用化肥
C.病虫害严重
D.土壤贫瘠
12.以下哪些措施可以降低油菜籽种植园的生产成本?()
A.机械化种植
B.精准施肥
C.选用低成本农药
D.减少灌溉次数
13.下列哪些条件适合油菜籽的生长?()
8.下列哪种油菜籽品种抗病性较强?()
A.高芥酸油菜籽
B.低芥酸油菜籽
C.双低油菜籽
D.芥蓝油菜籽
9.油菜籽种植园中,以下哪种农业机械可以提高工作效率?()
A.播种机
B.收割机
C.脱粒机
D.灌溉设备
10.在油菜籽种植过程中,以下哪种措施有助于减少农药残留?()
淡水养殖蔬菜油菜资料分析题
淡水养殖蔬菜油菜资料分析题1、开展油菜生产的意?(1)油菜是重要的油料作物:油菜是世界四大油料作物之一,其种子的含油量约占其种子的35%-50%。
特别是“双低一高(低芥酸和硫菰,高油酸)”菜籽油更是健康油。
(2)能提供多种用途的工业用油:普通采油芥酸含量在45%以上,其可以直接用于加工高温绝缘油和选矿工业的矿物浮选剂等。
其还是重要的工业原料,在医药上也有广泛的应用。
(3)能提供优质饲料和植物粗蛋白:油菜籽榨油后的饼粕,含蛋白质40%左右碳水化合物30%-40%,还有粗脂肪,粗纤维、维生素及多种矿物质,是良好的精饲料。
(4)油菜在持续农业种业中也占有重要地位。
(5)油菜有利于提升土壤肥力。
(6)油菜还是一种良好的蜜源作物。
(其花期还是旅游的好风景)2、油菜在持续农业中的重要地位?首先,油菜是世界上主要油料作物之一,唯一的冬季油料作物,是提升复种指数,促进全年增产增收的优良作物。
其次,油菜的花期长.20-30d,花器官的数目多,每朵花有4个蜜腺因而油菜也是重要密源作物。
第三种植油菜有利干提升十壤肥力。
在栽培油菜过程中施入十壤的氡、磷、钾元素都随根、茎、叶、花、果实归还十壤。
因此种植油菜实质上是取油还肥,并以肥养田。
油菜根系能分泌有机酸,溶解土壤中的磷,增加土壤中速效磷的含量,有利于后作的增产,所以油菜是耕作制度中的良好茬口。
3、开展我国油菜生产的对策?(1)加大新品种新技术的研究力度,提升油菜综合生产水平。
尽快选育出一批适应性广、抗逆性强。
栽培简单的“双低”油菜。
(2)、加大机械化生产进程,提升油菜生菜效率。
解决我国油菜生产的劳动强度大、费工费时的问题。
(3)、提升产业化经营,提升油菜生产效率。
引导带动龙头企业,建立油菜籽加工产业联盟,延长油菜产业链条。
4、油菜栽培利用的特点?(1)、油菜的优质指标非常明确,且标准越来越高。
(2)、油菜优质生产的最大不利环境因素就是外来花粉的污染。
(3)、油菜的营养特性很特殊,N的需求量很大,但对N的利用率低养分还田率局。
油菜栽培学试题库 (1)
泾县2019年新型职业农民(专业技能型)农业生产种植业技术培训理论考试试卷姓名:得分:一、填空题(每题5分,共30分)1、按油菜的形态发生及生理特征,可把油菜的全生育期分为苗期、蕾苔期、开花期和成熟期四个生育时期。
2、设施蔬菜生产的主要类型有地膜覆盖、阳畦、塑料大棚、塑料中小棚和各类温室。
3、细沙和炉渣的主要作用是调节育苗土的疏松度4、现代农业的本质内涵可概括为:现代农业是用现代工业装备的,用现代科学技术武装的,用现代组织管理方法来经营的社会化、商品化农业,是国民经济中具有较强竞争力的现代产业。
5、光合作用的实质是制造有机物,释放氧气,把光能转变成有机物里的能量。
6二、单项选择题(每题5分,共50分)1.结球甘蓝为( B )生植物。
A.一年 B.二年 C.三年 D.四年2.食用部分为根的蔬菜是( C )。
A.马铃薯 B.莲 C.萝卜 D.荸荠3.如果大蒜植株既未满足抽薹对低温的需求,也缺乏足够的营养物质供给鳞芽的分化,这样不仅不抽薹,也不能形成鳞芽,而形成( B )。
A.无薹多瓣蒜 B.独头蒜C.独头蒜及无薹多瓣蒜 D.独头蒜及有薹多瓣蒜4.“茄子没脖,黄瓜露坨”的农谚指的是( B )。
`A.茄子要浅栽,黄瓜要浅栽 B.茄子要深栽,黄瓜要浅栽C.茄子要浅栽,黄瓜要深栽 D.茄子要深栽,黄瓜要深栽5.番茄的果实成熟期是指果实表现出该品种果实特有的( C )的时期。
A.大小和风味 B.重量和风味 C.颜色和风味 D.颜色和重量6.黄瓜单位面积产量是由( D )决定的。
A.单位面积株数及单果均重 B.单位面积株数及单株平均果数C.单株平均果数及单果均重 D.单位面积株数、单株平均果数及单果均重7.富含维生素C的蔬菜是( C )。
A.芋 B.菜豆 C.辣椒 D.老南瓜8.蛋白质含量较高的蔬菜是( A )。
A. 菜豆 B.大白菜 C.番茄 D.黄瓜9.芽苗菜生产周期短,生产周期内一般( A )。
A.不施肥,不喷农药 B.不施肥,喷农药C.施肥,不喷农药 D.施肥,喷农药10.( B )是打破马铃薯种薯休眠的理想药物。
油菜育种复习思考题
油菜育种复习思考题
1、我国栽培油菜按其植物学及生物学特征可分为哪几大类,其染色体2n各是多少?根据禹氏三角,哪类是基本种?哪类是复合种?哪类原产中国?哪类从国外引进?
2、请举出2位以上我国著名的油菜育种家?他们各有何突出贡献?
3、在现阶段,我国油菜育种的主要目标是什么?(请举出4种以上的目标)
4、举出三种以上油菜杂种优势利用的途径,并指出其优缺点?
5、油菜自交不亲和的定义及类型?可采用哪几种方法来繁殖油菜自交不亲和系?
甘薯栽培复习思考题
1.简述甘薯生产在国民经济中的意义.
2.甘薯的原产地是哪里?何时从何地传入中国?
3.在无性繁殖的情况下,甘薯会长出哪几种根?各有何作用?
4.甘薯排种时为何形态学上端须朝上,不能倒排?
5.甘薯为什么要起垄栽培?
6.甘薯发根缓苗阶段要做好哪些田间管理工作?
7.甘薯收获的温度指标是多少?收获中要注意什么?。
(完整版)油菜生产技术复习训练题-答案
油菜生产技术复习试题集与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100分)1、油菜生育期有播种出苗期、()和角果成熟期。
A、苗期、开花期、吐絮期B、苗期、蕾期、花铃期C、苗期、蕾薹期、开花期D、蕾薹期和开花期2、油菜生育期最长阶段是()A、苗期B、开花期C、蕾薹期D、角果成熟期3、湖北栽培油菜的主要品种是()。
A、冬油菜B、春油菜C、半冬性油菜D、均可4、油菜籽发芽最适宜温度为【】℃。
A 5——10B 10——20C 16——25D 25——305、油菜根茎交接部位叫根颈,其粗细是安全越冬的主要指标。
根颈的作用是()A 储藏养分B 连接根、茎C 支持身体,防止倒伏D 保护6、油菜苗期土壤湿度应不低于田间最大持水量的【】。
A 50%B 60%C 70%D 80%7、油菜花芽分化开始于()A 出苗期末B 苗前期C 苗后期D 蕾薹期初8、油菜蕾薹期一般【】。
A 不追肥B 轻施肥C 重施肥D 喷叶面肥9、油菜根系属于【】A、直根系B、须根系C、定根D、不定根10、油菜病虫害要重点防治【】A 菌核病B 地老虎C 蚜虫D 叶斑病11、油菜最适宜的收获时间一般以全田【】左右角果呈淡黄色为好。
A 50%B 75%C 2/3D 80%12、造成油菜大量华而不实原因主要是【】A 缺氮肥B 缺钾肥C 缺磷肥D 缺硼肥二、多项选择1、油菜生长发育过程中营养生长占优势的生育期是【】。
A 苗期B 开花期 C蕾薹期 D 角果成熟期2、影响油菜开花、传粉、受精的主要因素有【】。
A 温度 B光照 C 湿度 D 养分3、油菜属于【】作物。
A、长日照B、经济C、短日照D、油料4、油菜的叶分为【】A 子叶B 真叶C 先出叶D 剑叶5、杂交双低油菜合理施肥原则有()A、施足底肥B、早施活棵肥C、补施冬腊肥D、重施蕾苔肥三、综合选择题杂交油菜育秧技术有4个要点:一是选好秧田,培肥床土。
二是适期播种,均匀播种,控制播量,一般亩播种量为①。
三是加强秧期管理,前促后控。
地里都有菜春油菜试题
地里都有菜春油菜试题1.【题目】我国的油菜种植可分为冬油菜和春油菜两个大区。
在冬油菜区,人们通常于前一年秋天播种,次年大地春回,油菜才迅速开花成熟。
春油菜则是春季播种,夏季开花,秋季收获。
油菜不仅仅是油料作物,更成为了一种农业生态旅游资源。
下图为我各地油菜开花日期等值线示意图(等值线端点旁的注记为开花日期)。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导致图中甲处等值线向北弯曲的因素是A. 地形海陆热力差异B. 纬度位置海陆热力差异C. 洋流纬度位置D. 洋流地形【2】关于图中油菜集中产区的叙述,正确的是A. 春油菜种植于丘陵山地B. 冬油菜种植于河滩低地C. 生长季节高温多雨D. 出油率高于藏南谷地产区【3】一年中,图中①②③三地油菜花观赏由早到晚顺序为A. ③②①B. ②③①C. ①③②D. ①②③【答案】【1】A 【2】B 【3】D【解析】【1】图中甲处等值线向北弯曲,说明开花日期比两侧早,温度比两侧地区高。
可能是位于山地背风侧,冬季风影响较小,或是位于河滩地带,海拔低,是地形因素影响。
图示位于季风气候区,等值线变化受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影响,A对。
纬度因素相同,不是甲处弯曲的原因,B、C错。
位于内陆,不受洋流影响,D错。
【2】图中油菜集中产区分布在南方地区,是冬油菜,主要种植于河滩低地,B对。
春油菜分布在北方地区,A错。
冬油菜秋播春收,生长季节温和少雨,C错。
该地昼夜温差较小,养分积累较少,出油率低于藏南谷地产区,D错。
【3】一年中,图中①②③三地,①地比②地纬度低,花期早。
③地位于青藏高原,气温低,花期最晚。
油菜花观赏由早到晚顺序为①②③,D对。
A、B、C错。
2.材料一:每年的1月至8月,是油菜开花的季节,我国的油菜种植可分为冬油菜和春油菜两大区,一般来说,冬季最冷月平均气温高于零下10℃的地区,为冬油菜区,人们通常于前一年冬天播种,次年大地回春,油菜迅速开花成熟,在冬季最冷月平均气温低于零下10℃的地区,油菜不能安全越冬,只好改为春种秋收,称为春油菜.材料二:如图为我国各地油菜开花日期等值线示意图,等值线端点旁的注记为开花日期.(1)图中虚线A为冬油菜区和春油菜区的分界线,此线以动以南为冬油菜区,以北以西为春油菜区.(2)我国最大油菜生产带主要位于四川盆地和长江中下游平原地区.(3)我国油菜开花时间最晚的地区是青藏高原,其主要原因是海拔高,气温低.(4)从南往北,油菜开花的日期大致有什么变化规律?分析油料作物中,油菜在我国种植面积最广,产量要占全国油料总产量的一半以上.我国油菜的最大产区是长江流域.解答:解:(1)图中虚线A为冬油菜区和春油菜区的分界线,此线以南以东为冬油菜区,以北以西为春油菜区;(2)我国最大的油菜生产带主要位于四川盆地和长江中下游平原地区;(3)我国油菜开花时间最晚的地区是青藏高原,其主要原因是地势高,气温低;(4)从南往北,油菜开花的日期大致有的变化规律是随纬度增高而推迟.故答案为:(1)冬;春;(2 )四川;长江中下游;(3)青藏高原;海拔高,气温低;(4)随纬度增高而推迟.点评本题考查我国油菜的分布,读资料解答即可.。
油菜考试题目1
2014年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程职业技能培训考试试卷班级:——————----- 学员姓名:——————-----分数:——————--一、选择题(每题5分,共50分)1、油菜全生育期需要的温度和积温都较低,其生长发育最低温度约为( )。
A 5℃B 8-10℃C 10-15℃D 15-20℃2、油菜属于( )作物A短日照 B中性C长日照3、影响农作物种子萌发与出苗的外界条件是( )。
A.水分B.温度C.氧气D.土壤4、一般油菜种子油分含量约占种子干重的( )%。
A.20~30B.35~50C.50~60D.60~70••5、目前我国栽培面积最大的油菜类型为( )。
A.白菜型B.芥菜型C.油用萝卜D.甘蓝型6、黄陂区油菜育苗移栽适宜播种期一般在( )。
••• A.8月中下旬 B.9月上旬 C.9月中下旬 D.10月中下旬7、直播油菜比移栽油菜( )。
A.吸收土壤深层矿质营养能力强B.主根入土深,耐旱能力强C.抗倒伏性强D.耕作层根系多8、油菜一生中对水分最敏感的时期是( )。
•• A.苗前期 B.苗后期 C.薹花期 D.角果发育成熟期9、油菜的收获适期在( )。
A.有2/3的角果呈淡黄色B.全部角果为淡黄色C.终花后25~30天左右D.主轴中部角果种子呈现固有色泽10、油菜薹肥的作用是促进( )。
•• A.春发稳长 B.薹多、枝多、角果多 C.薹期变短••D.根颈粗短••二、判断题(对的在刮号中打√,错的打×,每题5分,共50分)1、油菜籽粒养分主要来自根部合成物质、薹枝叶绿色部分光合产物、绿色角果光合产物、体内贮藏物质。
()2、油菜种子产量由单位面积上角果数、每角粒数、含油率、粒重构成。
()3、移栽油菜的壮苗特征包括有绿叶6~7片、根颈粗6~7mm 、苗高20~23厘米。
() ••4、一般土壤油菜缺硼的临界(有效态硼)含量为0.3mg/kg。
()5、油菜腊肥的作用是提高土温防冻、保冬壮、促春发稳长。
油菜作物栽培学练习题1
单项选择题(选作10题上交)1.冬油菜一生中经历最长的时期是【 B 】A. 出苗期B. 苗期C. 蕾苔期D. 开花期2.根据2008-2015全国油菜优势区域布局规划,油菜优势区中属于新增优势区的是【 B 】A.长江上游 B. 北方 C. 长江中游 D. 长江下游3.四川油菜生产区有一种专门侵染十字花科植物的重要土传病害,是指【 C 】。
A.病毒病B. 霜霉病C. 根肿病D. 菌核病4.目前油菜籽的含油率,一般在【 B 】A. 30%左右B. 40%左右C. 50%左右D. 55%左右5.油菜后期的主要光合器官是【 B 】A.绿色的主茎B. 绿色的角果皮C. 绿色的分枝D. 绿色的叶片6.目前四川油菜生产,油菜籽平均单产在【 B 】A. 100kg/亩左右B. 150kg/亩左右C.200kg/亩左右D. 250kg/亩左右7.以下作物中属于典型异花授粉作物的是【 C 】A. 小麦B. 甘蓝型油菜C. 白菜型油菜D. 芥菜型油菜8.我国油菜近年种植面积约【 C 】A. 400~500万公顷B. 500~600万公顷C. 600~700万公顷D. 700~800万公顷9.冬油菜区发生比较普遍的虫害有多种,以下不属于...普遍发生的虫害是【 C 】A. 蚜虫B. 菜青虫C. 红铃虫D. 潜叶蝇10.一般认为,甘蓝型油菜的起源中心在【 C 】A.中国B. 印度C. 欧洲D.非洲11.一般甘蓝型油菜品种的苗期时间,约占油菜一生的【 C 】A.30%~40%B. 40%~50%C. 60%-70%D. 70%~80%12.甘蓝型油菜伸长茎段的节上着生【 C 】A.子叶B. 长柄叶C. 短柄叶D. 无柄叶13.油菜产量构成因素中,千粒重变化最小,一般在【 A 】A.5%以内B. 10%以内C. 15%以内D. 20%以内14.油菜秋发高产栽培技术主要适合于【C 】A.北方B. 长江流域C. 长江中上游D. 长江下游15.在油菜的虫害中,属于病毒病的重要传播者的害虫是【 A 】A. 蚜虫B. 菜青虫C. 红铃虫D. 潜叶蝇16.不同油菜类型的全生育期,以白菜型品种较短,约【C 】A. 50-100天B. 100-150天C. 150-200天D. 200-250天17.一般甘蓝型油菜主茎的茎段划分从下到上依次是【 B 】A. 伸长茎段,苔茎段,缩茎段B. 缩茎段,伸长茎段,苔茎段C. 苔茎段,缩茎段,伸长茎段D. 缩茎段,主伸长茎段,次伸长段18.根据全国油菜优势区域布局规划(2008-2015),油菜优势区中面积最大的是【 C 】A.长江上游 B. 北方 C. 长江中游 D. 长江下游19.油菜花芽分化的顺序是【 A 】A. 主茎,一次分枝,二次分枝B.一次分枝,二次分枝,主茎C.二次分枝,一次分枝,主茎D. 同时分化20.以下属于典型异花授粉作物的是【 A 】A.白菜型油菜B. 陆地棉C. 甘蓝型油菜D. 芥菜型油菜21.在油菜的虫害中,属于病毒病的重要传播者的害虫是【 A 】A. 蚜虫B. 菜青虫C. 红铃虫D. 潜叶蝇22.按照中国2001年标准,双低油菜种子的芥酸含量应低于【 B 】A. 1%B. 3%C. 5%D. 7%23.以下不属于...油菜籽主要营养成份的是【B】A. 淀粉B. 硫甙C.油脂D. 蛋白质24.油菜适应性广,在世界各大洲均有分布,但不属于...主要集中区域的是【 A 】A. 非洲B. 亚洲C. 欧洲D. 北美洲25.关于我国油菜生产机械化的发展,近年来国家文件着重强调要大力推进的是【 A 】A.机播 B. 机收 C. 机耕 D. 机械烘干26.油菜发芽出苗期的适宜土壤水分为田间持水量的【 B 】A.50%以下B. 60%~70%C. 70%~80%D.80%以上27.一般甘蓝型油菜苗期要求的适宜温度为【 C 】A. 0~5℃B. 5~10℃C. 10~20℃D. 20~30℃28.甘蓝型油菜缩茎段一般不伸长,其节上着生【 B 】A.子叶B. 长柄叶C. 短柄叶D. 无柄叶29.油菜氮素利用效率低,一般为【 B 】A.15%左右B. 25%左右C. 35%左右D. 45%左右30.油菜冬性品种对温度的要求严格,通过感温期进入生殖生长需要的温度为【 A 】A. 0~5℃B. 5~10℃C. 10~15℃D. 15~20℃31.根据一次分枝的多少及在主茎上的分布,油菜分枝株型可分为(C )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作物栽培学—油菜一、油菜生产的重要性(一)油菜为人类生活所必需:衣、食、住、行、康、乐。
(二)油菜为国家工农业生产所必需:工业生产所必需,农业生产所必需,油菜花节可促进经贸发展和科学技术普及。
二、安徽省油菜生产情况我省属长江流域一个重要的油菜产区,又是全国油菜生产大省。
常年油菜种植面积在100万公顷,总产150万吨,面积与总产量均居全国第二位。
“十五”期间我省平均面积1508.04万亩,平均单产113.74kg/亩,总产170.28万吨。
在我省所有农产品中,油菜籽最具有产量比较优势,其产量比较优势指数和规模比较优势指数分别在全国排名第9和第2,综合优势指数排名第3位。
主要分布在江淮丘陵、沿江、江南地区的巢湖市、合肥市、滁州市、六安市、安庆市和宣城市等6个地市,面积100万亩以上,年产量均在12-20万吨。
从2005年开始连续3年油菜面积大幅度下滑,到2008年随着油价的上涨才回升。
三、我省油菜生产发展历程我省油菜生产经历了较长的曲折发展过程,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省油菜发展迅速,改革开放30年油菜面积、单产增加了3倍多。
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1978-1985年——快速发展阶段。
1978年,全省油菜面积346万亩,总产17.6万吨,平均亩产50.9kg。
1981年扩大到740万亩,总产65万吨,平均亩产87.5kg。
1982年总产首次突破100万吨,亩产首次突破100kg。
1985年面积首次突破1000万亩,达到1167万亩,总产108万吨。
第二阶段:1986-2005年——稳定发展阶段。
从1986-2005年一直稳定在1100万亩以上,平均年面积1320万亩。
特别是“十五”期间,我省油菜发展达历史最高。
全省油菜总产最高2004年190.4万吨,面积最高2003年(1521.7万亩),平均年面积1477.9万亩,总产174.9万吨。
第三阶段:2006-至今——恢复发展阶段。
自2006年开始,我省油菜面积严重下滑,到2007年全省油菜面积仅929.7万亩,降到了1985年以来的最低。
比“十五”期间我省油菜平均面积下降37.1%、总产下降25.7%。
2008年面积开始恢复,达到1005.6万亩,单产139.5公斤/亩,总产140.3万吨,优质化率和商品率进一步提高,优质率达92%,商品率达75.1%。
第二节油菜类型与发育特性一、油菜的类型及品种分类:甘蓝型、芥菜型、白菜型。
二、三大类型油菜主要性状比较三、油菜生产上的品种分类常规油菜:按常规方法育成的高产油菜。
优质油菜:按常规方法育成的具有优质特性(油和饼粕得到改良)的油菜。
主要指油中低芥酸,饼中低硫甙葡萄糖苷含量的油菜。
杂交油菜:利用两个遗传基础不同的油菜品种或品系,采取一定的生产杂种的技术措施,如三系、两系育种、化学杀雄,自交不亲和等得到第一代杂交种。
杂交优质油菜:杂交+优质。
二、油菜的器官建成(一)根主根系——侧根(支根、细跟)(二)主茎和分枝①短缩茎段(缩茎);②伸长茎段(长茎);③薹茎段(薹茎或花茎)。
根颈长短和粗细是反映油菜苗期生长发育状况好坏和安全越冬重要指标之一。
油菜的分枝(三种株型)①下生分枝型②匀生分枝型(散生分枝型)③上生分枝型。
(三)叶(分为子叶、真叶)真叶(分为基生叶、薹茎叶)薹茎叶:薹茎段上的叶有无叶柄,是否包茎,这是抽薹后区分三个不同类型油菜的重要标志。
三组叶片各有不同的功能长柄叶:主要功能在苗期,他的直接作用是影响根和根茎的生长。
短柄叶:油菜一生中主茎叶面积最大的一组叶,其活力开始于越冬期,至盛花期结束,主要功能期在蕾苔期。
短柄叶对主茎,分枝,角果,种子影响很大。
它是一组上下兼顾的功能叶。
无柄叶:叶面积较小,功能期主要在初花后。
无柄叶的光合产物质运输到茎、分枝和角果,对种子粒重有一定影响。
白菜类型和甘蓝类型为无柄叶,叶身两侧向下延伸成耳状,全包茎(白菜类型)或半包茎(甘蓝类型);芥菜类型油菜各部位的叶片都为有柄叶,但形状各有不同,薹茎段上的叶片有柄而不包茎。
(四)花和花序花由花柄、花萼、花冠、雄蕊、雌蕊、蜜腺等部分组成。
花柄、花萼:4个花瓣:4个雄蕊:6枚,4长2短(故称四强雄蕊) 雌蕊:1枚蜜腺:4个(圆形,绿色)。
总状无限花序由主花序、分枝花序组成。
油菜缺硼症状油菜对硼的吸收随生育进程而增加,初花至收获期的吸收量占总量的87%左右。
因而油菜缺硼苗期虽然可以观察到一些表现症状,但症状的明显出现是在开花后期到结果期,特别是出现大量的“花而不实”现象,或花瓣干枯皱缩,不能开花,减产严重。
一般土壤中有效硼低于0.3mg/kg时即出现缺硼症状。
油菜缺硼越早,对油菜生长发育的影响越严重,因而硼应早施,一般作基肥施用。
花芽分化进程:1.花芽原始体形成2.花萼形成3.雌雄蕊形成4.花药和胚珠形成油菜花序和花芽的分化影响因素:自然因素栽培条件品种类型开花、授粉与受精:1.开花:主花序—第一次分枝—第二次分枝—第三次分枝一次分枝由上到下同一花序由下到上2.授粉: 昆虫风力甘蓝型油菜、芥菜型油菜为常异花授粉作物,10%-30%白菜型油菜为异花授粉作物,80%—90%3.受精(五)角果和种子角果组成: 果喙、果身、果柄角果类型:细长角果、粗长角果、粗细角果、细短角果角果着生的特征 平生型、斜生型、直生型、垂生型。
三、油菜的生长发育生长:指作物个体、器官、组织或细胞在体积、重量和数量上增加,是一个不可逆量变过程,如根、茎、叶生长。
发育:指作物细胞、组织和器官的分化形成过程,是作物形态、结构和功能上质的变化,有时这种变化是可逆的,如花、果实和种子的分化和形成。
生育期:在适期播种条件下出苗—成熟天数。
一个品种的生育期是相对稳定的。
由遗传性和所处环境条件决定的。
早熟品种单株生产力低,晚熟品种单株生产力高。
生育时期:在作物一生中,受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的影响,在外部形态特征和内部生理特性上,都会发生一系列变化,特别是形态特征的显著变化。
可将整个生育期划分若干个生育时期,或称生育阶段。
油菜一生分为出苗期、现蕾抽薹期、开花期、成熟期。
生长发育过程:1.发芽出苗期:种子发芽最适温度25℃,低于3-4℃,高于36-37℃,都不利于发芽。
种子需吸水达自身干重60%左右。
吸水阶段:种子发芽前首先要吸收水分,一般吸水达种子干重的60%,体积膨胀一倍左右。
发芽阶段:种子吸足水分后,胚根突破种皮,露出白色的根尖。
幼根活动阶段:幼根不断伸长,根尖以上长出很多白色根毛。
子叶展平阶段:胚轴向上伸长,将两片子叶顶出土面,子叶颜色由黄转绿,并逐渐展平,成为幼苗主要的光合器官。
苗期:子叶出土平展到现蕾,白菜型60—90天,甘蓝型80—100天左右。
是油菜生长过程中最长的时期。
2蕾苔期:现蕾至抽苔开花(30—50天),是油菜生长发育最快的时期。
抽苔期:主茎高达10cm 时。
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并进,但以营养生长为主,是打好丰产架子的关键时期。
油菜始苔后,根据在生长过程中的高度(苔的顶端部分)与上部短柄叶的相对位置高低,可分为三个阶段。
缩头状 抽苔初,苔的高度明显低于上部的短柄叶。
平头状 苔继续伸长与上面几张短柄叶子齐,处于相平时苔的高度称为“平头高度”。
冒尖 苔再进一步伸长而突出于植株顶部短柄叶之上。
3.开花期 始花至终花20—30天 生殖生长逐渐占绝对优势,决定角果数和每果粒数。
低温易落花落果,产生分段结果现象。
始花期:全田25%以上植株主茎花序开始开花。
盛花期:全田75%以上的花序开花。
终花期:全田75%花序完全谢花。
4.角果发育成熟期:终花至成熟(约30天)光合器官逐渐为角果取代,是决定粒数和粒重的时期。
各生长发育阶段的天数苗期 120天发芽出苗期 3-7各阶段生长发育特点各生育阶段的器官建成的特点器官建成主茎节数有效花芽有效胚珠结合子数粒重油分决定期决定期决定期决定期决定期苗前期—是主茎节数决定期苗后期—是有效花芽数决定期蕾苔期—是有效胚珠数决定期角果形成期—是粒重油分决定期三、油菜的发育特性油菜的阶段发育特性(温光反应特性)油菜起源于北温带,属低温长日照作物。
但各种类型和品种的油菜,经过不同地区长期栽培和选育,在生长发育过程中形成了与地区生态条件相适应的不同发育特性,其中对温度和光照的反应比较敏感,必须满足所要求的温度和光照条件,才能顺利完成油菜的生长周期。
1.油菜的感温型:油菜一生中必须通过一个较低的温度条件才能进入到现蕾和开花结实阶段的特性,称为感温性。
油菜感温性的三种类型类型所需温度所需天数冬性型0—5 30—40半冬性型5—15 20—30春性型15—20 15—20即满足以上条件才能花芽分化2.油菜的感光性:油菜一生中必须满足一定长度光照的要求才能进入现蕾和开花结实阶段的特性,称为感光性。
强感光型开花前需平均日照长度14—16小时(欧洲冬油菜、北美春油菜)弱感光型开花前需平均日照长度11小时左右(中国冬油菜)油菜阶段发育特性的实践中应用在引种上的应用:纬度、海拔相近的地区引种容易成功。
北方宜种植冬性品种;两熟制地区宜选用冬性、半冬性品种,应适当早播;春性品种应“早”字当头,一促到底,以确保早熟、高产。
在栽培上的应用:半冬性和冬性应严格掌握播种期。
在育种上的应用:在杂交育种中要考虑种性的差异,在异地夏播时要选择恰当的生态类型。
四、油菜产量形成过程每亩角果数的形成:每亩角果数=每亩株数×每株角果数每亩株数:现有品种和栽培下,每亩1-2万株为宜。
每株角果数=主花序角果数(10%)、一次分枝角果数(70%)和二次分枝角果数(20%) 一次分枝角果数=一次有效分枝数×每枝角果数一次有效分枝数=主茎总节数×成枝率主茎总节数=出苗至花芽分化的天数/平均每分化1个节所需天数每果粒数的形成每果粒数=每果胚珠数×每果受精胚珠%×胚珠中结合子发育成种子的%粒重的形成1.油菜角果皮的光合产物供给40%干物质,2.茎枝等光合产物供给子粒约20%干物质,3.株体内贮藏物质供给子粒约40%干物质。
第三节 油菜高产高效栽培技术(一)双低油菜高产超高产栽培1、选用半冬性油菜高产杂种:根据各油菜产区的自然生态条件和种植茬口的特点,因地制宜选择优质油菜品种:中偏晚熟杂种,全生育期220-230天左右。
杂种优势显著,比现推广品种增产10%以上。
种子含油量42-45%,芥酸1%以下,硫苷30微摩尔/ 克以下。
高抗菌核病、霜霉病、病毒病等病害,抗寒、抗旱、抗倒。
2、隔离防杂,连片种植。
优质油菜必须做到集中连片种植,防止高芥酸品种插花种植,造成串粉杂交和生物学混杂,降低品质;同时在油菜开花前要及时清除其它十字花科蔬菜的花苔。
为确保商品油菜籽的质量标准,最好一个村、一个乡或一个县一个或几个双低油菜品种,实行统一供种,区域化布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