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介批评复习提纲
内蒙古自治区考研新闻传播学复习资料媒介批评理论解析
内蒙古自治区考研新闻传播学复习资料媒介批评理论解析媒介批评理论是新闻传播学中的重要理论之一,它通过对媒介内容和形式进行审视和批评,探讨了媒介对个体、社会和文化的影响。
在内蒙古自治区考研新闻传播学的复习资料中,媒介批评理论也是一个重要的研究内容。
本文将通过对媒介批评理论的解析,帮助考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这一理论。
一、媒介批评理论的概念和背景媒介批评理论是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兴起的,它主要研究媒介对社会和文化的影响,并对这种影响进行批评和反思。
该理论的兴起与当时媒介的普及和发展有着密切的联系。
20世纪50年代以后,电视、广播、报纸等传媒开始在全球范围内迅速传播,成为人们获取信息和娱乐的重要渠道。
然而,媒介在传播信息的过程中也会带来一些负面影响,例如信息的选择性传播、内容的商业化倾向等问题,这些问题成为了媒介批评理论关注的焦点。
二、媒介批评理论的基本观点媒介批评理论主要有以下几个基本观点:1. 媒介具有创造意义和社会影响力:媒介不仅仅是信息的传递工具,它还具有自身的创造性和社会影响力。
媒介通过内容和形式的选择,塑造了观众的认知和价值观,对社会和文化具有重要的影响。
2. 媒介批评应关注权力和意识形态:媒介批评理论强调对媒介中的权力和意识形态进行批评。
媒介作为信息的传递者和意识形态的表达工具,往往受到政治和经济力量的影响,有可能产生信息的偏向和扭曲。
3. 媒介批评应关注受众的角色和权利:媒介批评理论认为受众在媒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他们不仅是信息的接收者,也是信息的解码者和评判者。
因此,媒介批评应该关注受众对信息的理解和反思,并保障他们的信息权利。
三、媒介批评的方法和应用媒介批评理论提出了多种研究方法和应用。
其中,内容分析是一种常用的研究方法,它通过对媒介内容的统计分析和比较,揭示媒介的偏向和扭曲。
此外,观众研究也是媒介批评的重要内容,它通过调查研究和深度访谈等方法,了解观众对媒介内容的理解和反应。
在内蒙古自治区考研新闻传播学的复习资料中,媒介批评理论的应用也是一个重要的内容。
媒介批评复习提纲共52页文档
61、奢侈是舒适的,否则就不是奢侈 。——CocoCha nel 62、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 ,如日 中之光 ;志而 好学, 如炳烛 之光。 ——刘 向 63、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孔 丘 64、人生就是学校。在那里,与其说好 的教师 是幸福 ,不如 说好的 教师是 不幸。 ——海 贝尔 65、接受挑战,就可以享受胜利的喜悦 。——杰纳勒 尔·乔治·S·巴顿
媒介批评复习提纲
11、用道德的示范来造就一个人,显然比用法律来约束他更有价值。—— 希腊
12、法律是无私的,对谁都一视同仁。在每件事上,她都不徇私情。—— 托马斯
13的事 情。——弗劳德
14、法律是为了保护无辜而制定的。——爱略特 15、像房子一样,法律和法律都是相互依存的。——伯克
谢谢!
媒介批评复习整理
媒介批评复习整理一、媒介文化:所谓媒介文化就是指大众传播媒介的社会影响力而产生的一种文化形态,是显现在大众传播活动中的社会文化现象。
媒介文化概念是在狭义上使用的,特指报刊、广播、电视灯大众媒介以语言、图像等符号在社会上起着文化价值沟通、联系、理解、流传以及制约的作用。
二、主流媒体:主流媒体在报业发达的欧美是指高级报纸、有巨大影响力的广播公司,发挥引领主流人群的作用,是现代新闻事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三、媒介自由:媒介自由是指传播工具依法从事传播活动的自由权,包括参与各种社会活动,探察社会动向、披露事件、传播信息和评论社会现象的自由。
四、媒介自由与法制:媒介自由只有在一定的法律制度中展示它的边界,才觉有使用性。
任何力量——资本、政府权力或公民,都不应该成为媒介自由的绝对支配者。
以法制制约自由、保障自由、体现自由,是自由的主体活动和社会客体要求的结果,也是媒介自由可能把握的形式。
五、媒体、公民和政府的关系:媒体、公民和政府都是自由的主体,没有哪一方绝对代表社会利益。
三方都需要自由,也可能由于种种原因危害自由,只有通过法律的约协调,才能使三方的自由得以实现。
媒介可能为商业利益或某种不当的动机滥用自由;政府为了工作上的便利或为了特殊利益也可能一公共安全为借口,干涉甚至取缔媒介自由;公民个人还可能因为利益的过分要求阻挠或危害媒介活动。
法律依照公平原则对三方权力进行协调,要求媒介活动中任何一方不得危害他方,使三方权益保持互惠制约状态。
六、媒介社会化:么街充盈社会每个空间,揭示社会与自然界的每个细微变化,人类所有的感官都被媒介覆盖,时时事事都求教于媒介,媒介社会化已经形成。
七、媒介张力:媒介的意识环境构成人类生活的重要内容,受众通过媒介掌握外部变化,与社会和自然界建立信息、能量与物质交换,使生产力、科学技术、生产关系和意识形态不断进步。
这就是媒介张力。
八、报刊评议会制度:十九世纪,英国的报纸就喜欢乱逼逼,吹牛逼,不干实事,社会公信力下降。
《媒介批评》教学大纲
《媒介批评》教学大纲Media criticsm课程编码:25A00046学分:2.0 课程类别:专业任选课计划学时:32 其中讲课:32 实验或实践:0 上机:0适用专业:广告学、广播电视学、编辑出版学推荐教材:姚君喜:《媒介批评:理论与方法》,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年参考书目:李岩:《媒介批评:立场、范畴、命题、方式》,浙江大学出版社,2005年课程的教学目的与任务本课程主要讲述媒介批评的基本原理以及媒介批评所使用的理论方法,让学生对媒介有更清醒的认知和批判性眼光,能够理论性地考察媒介运行带来的社会-文化影响。
引导学生科学地分析新闻作品和媒体活动,让受众正确理解新闻,让媒体潜在的从业者从新闻批评的角度把握新闻质量。
课程的基本要求要求学生掌握媒介批评的基本原理以及媒介批评所使用的理论方法。
要求学生能够娴熟运用批判理论到对具体的媒介现象的分析和解读中去。
各章节授课内容、教学方法及学时分配建议(含课内实验)第一章媒介批评概述及其原理建议学时:4[教学目的与要求] 了解媒介批评的定义、内涵,熟悉媒介批评的批评对象和范围,理解媒介批评的功能、目的。
[教学重点与难点] 媒介批评的内涵[授课方法] 以课堂讲授为主,课堂讨论和课下自学为辅。
[授课内容]第一节媒介批评的内涵和视角第二节媒介批评的对象和范围第三节媒介批评的目的和功能第二章媒介批评的历程与类型建议学时:4[教学目的与要求] 了解媒介批评兴起和发展的历程,搞清楚媒介批评的基本构成、类型划分。
[教学重点与难点] 媒介批评的基本构成。
[授课方法] 讲授。
[授课内容]第一节媒介批评历程第二节媒介批评的基本特征第三节媒介批评的类型第三章文化研究理论建议学时:8[教学目的与要求] 介绍西方文化研究的主要概念、代表人物、重要流派,主要理论流派的历史分析与内容介绍。
结合所学理论以当前大众文化与媒介文化的相关现象为个案,进行分析。
[教学重点与难点] 要理论流派的内容介绍[授课方法] 讲授与课堂研讨。
媒介批评复习题
媒介批评复习题媒介批评复习题在信息爆炸的时代,媒体已经成为了人们获取信息的主要途径之一。
然而,媒体的发展也带来了一些问题,例如新闻报道的真实性、媒体对于事件的解读等等。
因此,媒介批评也逐渐成为了一个重要的研究领域。
在本文中,我们将回顾一些媒介批评的复习题,以帮助读者加深对于这一话题的理解。
1. 什么是媒介批评?媒介批评是对媒体内容进行评价和分析的过程。
它旨在揭示媒体报道中的偏见、错误和不准确之处,并提供对于媒体报道的深入理解和批判。
媒介批评的目的是促进公众对于媒体的理性思考和批判能力。
2. 媒介批评的重要性是什么?媒介批评对于维护公众利益和社会稳定至关重要。
媒体作为信息传播的重要渠道,其报道的真实性和客观性直接影响着公众对于事件的认知和判断。
通过媒介批评,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媒体报道的真相,避免被误导或误解。
同时,媒介批评也有助于推动媒体行业的规范化和提高媒体从业者的职业道德。
3. 媒介批评的方法有哪些?媒介批评的方法多种多样,常见的包括内容分析、框架分析和语义分析等。
内容分析是通过对媒体报道的文本、图像和声音进行定量或定性分析,以评估报道的偏见和准确性。
框架分析是通过研究媒体报道中的框架结构和语言表达方式,揭示媒体对事件的解读和呈现方式。
语义分析是通过对媒体报道中的语义和隐含信息进行解读,揭示媒体的意图和立场。
4. 媒介批评的局限性是什么?媒介批评虽然具有重要的意义,但也存在一些局限性。
首先,媒介批评往往需要大量的时间和资源,不适用于快速新闻报道的实时分析。
其次,媒介批评的结果往往受到主观因素的影响,不同的研究者可能会有不同的看法和评价。
此外,媒介批评往往只能提供对媒体报道的表面批评,无法深入挖掘媒体报道背后的动机和利益。
5. 如何应对媒体报道的偏见和错误?面对媒体报道的偏见和错误,公众可以采取一系列措施来应对。
首先,我们可以多渠道获取信息,不仅仅依赖于单一的媒体来源。
其次,我们可以培养批判性思维和媒体素养,学会辨别真假信息和判断报道的客观性。
媒介批评复习资料共14页文档
第一章媒介批评的定义:(名词解释)对媒介运作的正误、得失作出评价,褒贬媒介行为、媒介作品、媒介工作者或媒介制度,揭示媒介传播的倾向和利弊,包括报刊批评、影视批评、出版批评和网络批评。
广义上看,媒介批评既包括对媒介现象的肯定与赞许,也包括对其弊端与危害的否定。
狭义上看,媒介批评是一种否定思维,主要是对媒介的负面问题进行反思,指正媒介传播或媒介制度的错失。
本书主要在狭义上使用媒介批评的概念。
填空题✧媒介批评的核心是批评者的反思与价值判断。
✧媒介批评是一种价值判断✧提升受众的解读原则、方法和评价理念,对于媒介批评的成功与否,是举足轻重的环节✧新闻理论是新闻传播活动的第一层反思。
✧媒介批评是新闻传播活动的第二层反思。
✧媒介批评以解读新闻及其传播活动为支点,对媒体和新闻作品展开一系列评价活动。
✧受众对新闻报道的反响,是一种原生的媒介批评形态。
✧媒介批评理论是对媒介批评实践和批评法则与方法的总结,是总结对媒介行为、媒介作品或媒介制度及相关问题如何评价的知识和理论。
✧媒介观念是人们对各类大众传播媒介总的认识,包括对媒介的产生、运作、机制、制度、功能和传播效果的看法,也包括对各种媒介知识和原理的评价。
✧媒介批评流派划分为杂感批评流派、学理批评流派、历史主义批评流派和西方批判理论流派。
✧透视社会及其变化,以及媒体如何认识社会,是媒介批评的域外对象✧媒介批评只停留在媒介自身及其作品,以其反映世界的内容与形式为唯一对象,很少论及媒介与作品之外的世界,则称作媒介批评的域内对象✧媒介贯彻传播政策和措施,媒介工作人员的操守,媒介举办的社会活动,媒介的违法和不光彩举动,以及媒介作品等动态,都属于媒介行为✧新闻传播活动:口头批评——文字批评——系统理论化批评自发批评——自觉批评✧媒介批评的三个层面:文化层面、本体层面、现象层面✧媒介批评的范围:1.对新闻传播活动质量的评价 2.对新闻传播社会影响的评价 3.对媒体的评价第二章1.媒介批评功能:一、信息载体的新视角•大众传媒的作用在过去是被忽视的。
媒介批评教学大纲
媒介批评教学大纲《媒介批评》教学大纲《媒介批评》教学大纲目的与要求本课程以批评的眼光分析*新闻*媒介的实践及其产品.围绕*新闻*专业理念与规范,本课程重点介绍国内外媒介批评的相关理论与实践,并集中讨论近年来我国*新闻*分析与媒介批评中的热门话题.学生要求掌握基本理论与分析方法,并能够运用这些理论与方法分析,批评*新闻*实践及作品. 教学方法本课程以讲授和讨论相结合的方式教学.本课程的最终成绩以期末论文为主,结合平时课堂讨论情况. 主要内容上篇:媒介批评的理论媒介批评的含义与作用本章主要阐述媒介批评兴起的主要背景和相关概念.1,作为一个舶来品,媒介批评来源于英文的media criticism或press criticism.2,我们将媒介批评定义为依据一套*价值*体系,对大众传媒的*新闻*实践的诠释与评价.3,进行媒介批评的必要性:媒介批评在我国兴起有着具体的历史和社会条件,也与媒介批评所能承担的职责和功能密切相关.4,我国媒介批评的历史,现状与问题. *西方*的媒介批评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本章集中介绍*西方*的媒介批评,评介其成败得失.1,*西方*媒介批评的缘起与发展,大致经历了以下几个过程:1)早期哲人与文学家的批评;2)19世纪90年代后出现的专业评论家;3)50,60年代专业批评刊物�D�D*新闻*学评论;4)网络媒介批评.2,媒介批评的主体(来源)主要有:媒介自身,学术界和公众.3, *西方*媒介批评的主要内容.4,作为*新闻*专业自律的媒介批评制度,主要有以下形式:*新闻*评议会,专业协会及其章程,内部督察员和专业批评性期刊.5, 媒介批评与*新闻*专业范式交互发展的历史:1)专业主义:对抗商业主义;2)基本范式:客观性原则;3)范式修补:社会责任论;4)改革萌芽:公共*新闻*学. 媒介批评的理论基础分析与批评需要坚实的理论基础.1,马克思主义理论是我们分析,批评媒介的首要依据.我们将简要介绍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的主要*新闻*思想,我国*新闻*理论的核心.2,*西方*马克思主义(批判学派)是目前学术领域批评媒介的主要理论工具,我们主要介绍法兰克福学派对文化工业的批判,哈贝马斯的批判理论,霍尔的大众文化研究和阿特休尔的批判模式.3,自由主义理论是*西方*一些国家*新闻*理论的基础,通过分析这一理论的基本假设,哲学基础,社会基础,主要思想家的贡献以及该理论的主要缺点,了解自由主义*新闻*理论的基本思想.4,社会责任论.这是自由主义理论的修正,通过对其背景和这一理论对*新闻*业的要求的介绍,了解这一理论的主要内容.5,发展理论,这一理论对*新闻*媒介在国家发展上应扮演的角色有较为实际的认识.媒介批评的标准和方法掌握媒介批评的标准和方法,是成功批评媒介的途径.1,分析与批评的标准主要有三个方面:1)*新闻*规律;2)专业理念,职业道德,*新闻*法规;3)社会,文化规范.2,但是,这些标准之间常常互相冲突,互相矛盾,比如,*新闻*自由与公共权力,公民权力之间,*新闻*自由与道德规范之间,专业规范与组织规范之间,职业道德与社会伦理之间的矛盾与冲突,这需要批评者根据一定的原则和标准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在进行媒介批评时,1,可以从三个角度展开:1)微观角度:*新闻*作品评析,专栏评析,版面风格及编排手段评价,传者素质风格评价等;2)中观角度:传媒个性,风格,报道策划,*新闻*评奖等;3)宏观角度:传播效果,传媒结构,机制,传媒管理,传媒与社会的关系等.2,媒介批评的具体内容包括:1)媒介分析,2)受众分析,3)文本分析.3,媒介批评的方法可以是个案研究,也可以是比较研究. 下篇:媒介批评的实践*新闻*来源――*新闻*的专业主义(一)结合具体案例,分析*新闻*报道中采用*新闻*来源的方式与问题.1,明示*新闻*来源是*新闻*专业规范的基本要求,因为,它可以:1)增加*新闻*的可信度;2)使*新闻*显得更客观;3)一旦有了纠纷,记者可以借此保护自己.2,但是,要完全做到事事有来源,也不现实,有时必须隐匿*新闻*来源.3,同时,要注意隐匿*新闻*来源可能带来的问题.从社会学的角度来看,1,依靠*新闻*来源,在极短时间内报道大量内容,是*新闻*专业化的一种表现;2,*新闻*来源的构成,是社会以此为中介影响*新闻*内容的一个重要方面;3,过分依赖*新闻*来源还会引起更多的社会问题. 客观报道――*新闻*的专业主义(二)以具体事件为例,分析有关客观性,客观报道的问题.客观性报道的形式是一种报道的呈现方式,客观性规范则是专业的理念,守则.1,客观报道的写作原则;2,客观性原则:1)客观性原则产生的原因与意义;2)客观性原则的基本含义;3)与"用事实说话"和"客观主义"的区别.3,对客观性原则的批评与反思.舆论监督――媒介的社会权利与权力结合具体案例,分析媒介在进行舆论监督时的权利与权利问题.1,舆论监督的含义与特征;2,舆论监督的基础:媒介的社会权利;3,舆论监督的效力:媒介的社会权力;4,不均衡的权利与权力,这包括舆论监督权利无据和舆论监督权力失度两个方面.隐性采访――*新闻*获取的合法性与道德观结合具体案例,分析隐性采访的*价值*与问题,误区,探讨*新闻*采访过程中的法律与道德规范.国际传播――媒介与国家关系通过具体案例,分析国际传播过程中的主要问题,探讨*新闻*规范与国家利益,媒介文化与全球化等之间的关系问题.感谢您的阅读,祝您生活愉快。
媒介批评——精选推荐
媒介批评复习总结题型:1.名词解释2.简答3.论述4.阐述(注:大家根据自己的意愿,想背就背,不想背就理解。
)第一章导论一、媒介批评的内涵所谓媒介批评,是指立足于批判的价值立场、传播观念和理论背景,通过人文学科和社会科学的基本研究方法,以人们的大众传播活动及其媒介产品为主要研究对象,就大众传播活动的政治经济机制、媒介机构和从业者、媒介的基本形态、媒介产品、媒介文本及内容以及媒介受众等所进行的理论观察、分析、评价等批判性反思活动。
简言之,媒介批评就是立足于批判的价值立场对媒介活动进行的研究,明确的价值立场是媒介批评的基础。
媒介批评定义的内涵有下述三个层面的含义1.媒介批评是基于基本的价值立场和理论视角的反思性批判2.媒介批评的对象是人类的大众传播活动及其产品3.媒介批评遵循基本的人文科学和社会科学的研究方法二、媒介批评的本质1.价值取向2.批判取向3.阐释取向三、媒介批评的对象1.媒介产品2.传播行为3.传播媒介4.媒介现象5.媒介组织系统及要素媒介批评的对象是以媒介为核心的大众传播活动及其媒介产品,可以主要概括为对媒介生产、媒介文本、媒介受众的批评。
四、媒介批评的范围1.媒介的社会历史文化语境2.媒介生产的体制和结构3.媒介组织形式4.媒介形态5.媒介文本6.媒介受众7.媒介效果(媒介文本与文本的辨析:媒介文本是指由媒介呈现的、经受众所接触的具体内容。
媒介文本主要指的是以大众传播性、新闻性为主的文本的批评,包括文艺类的虚构文本,内容偏向社会文化批评。
文本,是指书面语言的表现形式,广义"文本":任何由书写所固定下来的任何话语。
狭义"文本":由语言文字组成的文学实体,代指"作品",相对于作者、世界构成一个独立、自足的系统。
)五、媒介批评的目的就是立足于人类社会文化发展的基本价值关怀,不断纠偏的良性发展的轨道上,从而建立有利于社会全面发展的大众传播媒介生态系统。
《文学批评基础》复习提纲
《文学批评基础》复习提纲及部分参考答案一、填空题1、文学批评的科学性,并不是指批评是一种( )、( )、( )知识形态。
2、文学批评的科学性,意味着它不是一门单纯的( ),而是一种( ),这是由批评的( )所决定的。
3、文学批评的目的和功能已经包含对批评的()和( )。
4、衡量文学批评是否专业、是否客观的一个重要标志,就是它是否进行文本( ),它的一切创造性阐以是否始终能够围绕文本而进行,是否从文本中获得。
5、文学批评的科学性,也意味着文学批评必须按照( )的标准,而不是可以采用( )的尺度。
6、文学批评的( ),是文学批评作为一种专门的知识实践,一门独立的学科的( )。
7、文学批评的自律性是指批评实践不是对文学创作的附庸,更不是对批评所赖以沿用的各种理论话语的依附,而是指批评拥有自己特殊的( )、( )、( )话语和精神品格。
8、文学批评的自律性之所以可能,就在于它有自己特殊的( )、( )和( )。
9、文学批评与( )、( )的差别就在于文学批评是一种系统的知识,它不建立一个虚构的艺术世界,也不满足于初步的审美体验。
10、文学批评虽以文学作品和文学现象作为自己的出发点,但并不受制于文学文本和文学现象本身,而是拥有自己( )的地位。
11、文学批评的开放性,主要是由于文学界作为()的本质所决定的。
12、文学批评的开放性,也是文学批评进行( )的必然要求。
13、文学批评的开放性,同样是文学批评应对今天全球( )的挑战而做出的回应。
14、文学批评的( )功能、( )功能、( )功能,是指批评在文学活动和社会生活中所发挥的价值和作用。
15、文学批评的主体是指从事文学批评的人。
进行文学批评的人可以是不同身份的人,既有( ),也有( );既有( ),也有从事学术研究的大学教授,等等。
16、“文本的召唤结构”是接受美学的基石,是伊瑟尔根据英加登关于作品中的不确定性在阅读过程中被( )而创建的。
17、文本具有一种召唤读者阅读的结构机制,它召唤读者把作品中的不确定点或空白,与自己的经验及对世界的想象联系起来,这样,有限的文本便有了意义生成的( )。
河南省考研新闻学复习资料媒介批评与传播理论梳理1
河南省考研新闻学复习资料媒介批评与传播理论梳理1河南省考研新闻学复习资料——媒介批评与传播理论梳理引言:新闻学是一门对媒介批评与传播理论进行深入研究的学科。
在河南省考研的学习中,理解和掌握这一领域的知识,不仅是提高理论水平的重要途径,还是提高实践能力的关键因素。
本文将围绕媒介批评与传播理论进行梳理,通过清晰简洁的语言,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与接受这一知识。
一、媒介批评的定义与重要性媒介批评是对媒体作品进行评论和评价的过程。
它帮助人们主动思考媒体的立场和影响力,提醒媒体从业者关注社会责任和公众利益。
媒介批评是现代新闻传播的必要环节,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传播理论的发展及其贡献传播理论是研究信息传播的一门学科,它的发展经历了多个阶段。
从传统的“传递模式”到现代的“交互模式”,传播理论致力于解释和认识信息在媒介和受众之间是如何传递和交流的,并为实践提供指导和支持。
三、媒介批评在新闻报道中的应用媒介批评在新闻报道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对于新闻从业者而言,通过媒介批评可以及时了解公众对其报道的反馈和评价,从而不断改进自己的工作。
对于受众而言,媒介批评可以帮助筛选和评估新闻信息的价值和真实性,提高信息的选择能力和判断力。
四、传播理论的实践应用案例传播理论在实践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举个例子,社交媒体的兴起和普及,让信息传播更加迅速和便捷。
这时,我们可以运用传播理论中的“多媒体效应”理论来研究社交媒体在传播中的影响力和效果。
通过诸如此类的案例,我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传播理论。
五、媒介批评与传播理论的未来趋势媒介批评与传播理论在不断发展和创新中。
未来,随着新媒体的不断出现,媒介批评将更加注重对互联网和社交媒体的评价,传播理论将面临更加复杂的挑战与机遇。
我们需要关注这些新变化,积极学习和应用新的理论和方法。
结语:本文通过对媒介批评与传播理论的梳理,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接受这一知识。
媒介批评和传播理论在新闻学复习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它们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媒体行业的本质和规律,并为实践提供指导和支持。
媒介批评考试复习资料C
媒介批评考试复习资料c名词解释(每小题5分,共20分)1.媒介批评:媒介批评是以传播学理论为基础,按照一定社会和阶级的利益和理想,根据一定的批评标准,对大众媒介及其产品一一大众文化的是非、善恶、美丑等问题所作的价值判断和理论鉴别。
(3)媒介批评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媒介批评是对一切与媒介有关的问题的分析和评判,它涉及三个方面的内容一一大众传播媒介的文化层面、本体层面和现象层面;狭义的媒介批评是指对大众媒介的产品,如新闻报道、文艺作品、通俗音乐等的批评。
(2)2.超真实:所谓超真实,是指真实与非真实的区别己模糊不清,非真实超过了真实,比真实还真实。
超真实成了仿真文化产生的结果与状态,其形成过程即真实与非真实的内爆过程。
(5)3.精英文化:精英文化是与大众文化、平民文化、草根文化、山寨文化相对立而产生的文化现象。
(2)即,不适应嘈杂的物质社会,它是人们内心渴求却常常被世俗生存需求驱逐时才能感悟到的,它是在人们静心思索或遭遇物质失利而需要情感慰藉时才冉冉上升。
(3)4.单向度:现代社会无论是经济、政治制度,还是科学、工艺、艺术以及哲学和日常思维,都是单面的。
(2)而这失去了的另一面,就是创造性的社会批评的唯一原则一一否定的和批判的原则,也就是把世界的现状同由哲学的规范概念所揭示的真正世界的对照,使我们能够理解理性、自由、美和生活的欢乐等等的习惯(3)二、简答题(每小题10分,共30分)1.电视批评有哪些类型:一是电视机构批评。
批评者将电视视为一种“社会公器”,认为电视代表社会大众的利益,为大众以至国家的发展服务,强调电视传播内容在维护社会公共利益、维系社会公共价值方面所应当承担的社会责任以及教化功能。
它包括社会责任批评、伦理道德批评、政治经济学批评等。
(2)二是电视文本批评。
批评者将电视传播内容视为一种相对独立自足的文本,关注对文本本身的读解和阐释。
它包括艺术批评、审美批评、传播技术批评等。
(2)三是电视文化批评。
江苏省考研新闻传播学复习攻略新闻写作与媒介批评重点知识点梳理
江苏省考研新闻传播学复习攻略新闻写作与媒介批评重点知识点梳理江苏省考研新闻传播学复习攻略:新闻写作与媒介批评重点知识点梳理新闻传播学作为一门应用型学科,旨在培养学生具备新闻写作和媒介批评的能力。
在江苏省考研中,新闻写作与媒介批评是重点考察的内容之一。
本文将为大家梳理江苏省考研新闻传播学中新闻写作与媒介批评的重点知识点,以帮助考生更好地复习备考。
一、新闻写作的特点和原则新闻写作作为新闻传播中最重要的一环,具有其独特的特点和原则。
首先,新闻写作要求简明扼要,准确传递信息。
其次,新闻写作要注意客观公正,避免主观色彩的夸大和偏见。
此外,新闻写作需要注重新闻报道的时效性和即时性。
最后,新闻写作需要符合新闻报道的结构和形式,如倒金字塔式的写作结构等。
二、新闻写作的关键技巧在新闻写作过程中,掌握一些关键技巧能够提高写作效果。
首先,标题要简洁明了,能够准确概括新闻报道的核心内容。
其次, lead要突出新闻报道的重点,吸引读者的注意力。
此外,在写作过程中,要注意使用具体、生动的描写语言,增加新闻报道的可读性。
此外,准确使用名词、动词和形容词等词汇,能够更好地表达新闻报道的意思。
三、媒介批评的内容与方法媒介批评是对媒体内容进行评论和评价的过程,具体内容包括对新闻报道的真实性、客观性、公正性等进行评价。
在进行媒介批评时,可以采取多种方法,如对比报道、媒体监测、舆情分析等。
其中,对比报道是一种常用的批评方法,通过对不同媒体对同一事件的报道进行比较,评价其立场和角度的客观性。
四、新闻写作与媒介批评案例分析为了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新闻写作与媒介批评的知识点,我们可以进行一些案例分析。
通过对现实中的新闻报道或媒体内容的批评,来对新闻写作与媒介批评的重点知识点进行实际运用。
这样不仅能够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同时也能培养学生的新闻思维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五、总结新闻写作与媒介批评是考研新闻传播学中的重点知识点,掌握好这些知识点对于成功应对考试至关重要。
媒介批评考试重点
媒介批评知识点整理一、名词解释(每个5分,共20分)1.媒介批评⑴认识:①媒介批评是一种活动。
具体就是人们有意识地对大众传播活动进行批评的一种特殊活动。
②价值判断是道德评价的范畴,理论鉴别是学术检验的的范畴。
媒介批评是人类在自觉利用大众传播时,对这一自觉行为的道德批判和理论反思。
③人类发明大众传媒和利用大众传媒时,人类社会已经进入到阶级社会形态。
媒介批评是属于意识形态范畴的一种精神活动。
④媒介批评的标准,除了受阶级意识的影响与制约,也存在着永恒的人类社会准则,如正义、人文、理性等等。
⑵定义:媒介批评学是以人类的媒介批评活动为研究对象,探讨媒介批评的性质、特征及其活动规律的一门学科。
媒介批评的概念有狭义和广义之分。
①广义的可表述为:所谓的媒介批评,是指根据一定社会和阶级的利益与理想,并按照一定的标准,对大众传播的活动所作的价值判断和理论鉴别。
②狭义的可表述为:媒介批评是专指人们对大众传播活动的负面影响所开展的否定性评判。
⑶主体:从事媒介批评的团体、组织、个人(传者和受众/业界内外两部分人)①文化层面:宏观意义⑷对象和内容(内容含于对象):②本体层面:基本范畴,主要对象,中观意义批评③现象层面:微观意义,文化产品以及传递给受众的信息①以评判作为求知的方法⑸标准:②以解释作为求真的方法③以批判作为求善的方法④以“祛魅”作为求美的方法①哲学:人文关怀及哲学反思精神关注的大众传媒,是社会思潮的反映⑹方法:②实证:调查统计分析和科学实验为主的主要手段开展研究③艺术:借鉴文艺批评的方法2.法兰克福学派⑴定义:法兰克福学派指的是1923年在德国的法兰克福大学内部建立的一个以研究马克思主义为宗旨的社会研究所所秉持的学术观点和形成的学术流派。
代表人物众多,著述丰富,涉猎的领域十分广泛,其主要代表人物的活动年代几乎涵盖整个20世纪。
⑵发展:①创立时期和早期(美国时期):1930年至1949年的20年。
代表人物:马克思霍克海默、阿多尔诺、马尔库塞、弗洛姆、本雅明等。
海南省考研新闻传播学专业复习资料媒介批判理论解析
海南省考研新闻传播学专业复习资料媒介批判理论解析近年来,媒介批判理论在新闻传播学领域备受关注。
本文将就海南省考研新闻传播学专业复习资料媒介批判理论进行深入解析,探讨其核心概念、发展背景以及对于新闻传播实践的意义。
一、媒介批判理论的核心概念媒介批判理论,又称为媒介论,其核心思想是对媒介的功利性和意识形态进行批判,从而揭示媒介在社会中的作用与影响。
在媒介批判理论中,最为重要的有以下几个概念。
1. 话语权:媒介作为一种权力机构,具有构筑和控制社会舆论的能力,从而在话语权的分配上扮演重要角色。
媒介批判理论关注话语权的获取与运作,强调被边缘化的群体在话语权争夺中的地位。
2. 意识形态:媒介作为意识形态的传播者和强化者,通过特定的话语形式和视角对社会中存在的权力结构进行构建和维护。
媒介批判理论通过揭示意识形态的存在与作用,使得个体能够更为理性地审视媒介所传递的信息。
3. 反向思维:媒介批判理论倡导的反向思维,即对媒介及其所传递的信息进行批判和怀疑。
通过质疑传媒的目的、形式和效果,个体能够更好地认识到媒介对于社会认知和行为的影响。
二、媒介批判理论的发展背景媒介批判理论起源于20世纪60年代的法兰克福学派,是对传统马克思主义观点的扩展和完善。
传统马克思主义从经济层面对社会问题进行解读,而媒介批判理论将焦点放在了社会传媒这一特殊工具上。
在全球化和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下,媒介的传播速度和影响力日益加强。
这使得人们更加关注媒介对社会结构和文化认知的影响。
媒介批判理论在这样的背景下迅速崭露头角,成为新闻传播学领域重要的研究范式。
三、媒介批判理论对新闻传播实践的意义媒介批判理论对于新闻传播实践有着深远的意义。
它不仅有助于个体对媒介信息的理性消化,还能够引导新闻从业者更好地履行社会责任,打造公正、客观的新闻传播环境。
1. 客观与公正:媒介批判理论的核心是提倡客观、公正的新闻报道。
通过批判媒介存在的操控现象,人们能够更好地认知到新闻背后的利益关系和话语权争夺,从而在新闻评判中更加客观和公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十章 新闻的属性及批评的切入
• 新闻的本体:新闻的本体仅仅是指新闻中的事实, 不涉及事实以外的东西。 • 新闻丛:对同一类事件涌现出来的无数报道,造 成信息的井喷气势,形成了新闻丛。 • 评价新闻本体真实的三个方面: • 1、指出记者的概括与事实本身的趋向是否一致; • 2、指出新闻中的细节是否真实; • 3、指出记者的思想观点与事实的内在意义是否一 致。
• 媒介批评的系统方法有哪些规则? • 任何事物都具有相互依存性,分析问题要 使用综合的方法。 • 一个系统是另一个高一级系统的一部分, 由逐步增加的层次构成整体的递进性; • 从多因素、动态复杂的系统的有效性分析 每时每刻都在发生变化的媒介现象; • 媒介的最优化考量; • 有序性原则;
第九章 新闻媒体的解读
• 批评者的立场是指批评者在批评活动开始之前, 已有的心理状态和牢固的思想定势,影响或决定 其后继心理活动和思想见解的生成和趋向。包括 如下要素: • 1、历史认识 • 2、所属集团 • 3、先天禀赋 • 4、人生经历 • 5、个人追求 • 6、民族传统
• 媒介批评的价值取向表现对新闻的社会效 益给予正当的评价,使受众和新闻报道者 认识到新闻对社会的利害。 • 批评者评价新闻作品的两种价值取向: • 1、受众需要 • 2、社会需要
• 报道体制:按照一定报道思想、新闻政策 构成的报道体制,使记者的活动成为一种 相对静止的存在,表现为稳定的某种意识 模式。 • 新闻事件的必然性:所谓新闻事件的必然 性,是指经常出现又带有强制性的因素;
• 制度化事实:制度化事实是社会组织的价值观追求的事实 和有意安排的仪式性活动,它可能成为社会真相的掩盖者。 • 政治新闻:带有政治内容的新闻就是政治新闻 • 政治新闻的作用 • 1、优秀先进的新闻媒介面向人民,不断宣传进步的政治 思想,使人民正确认识社会发展方向,把公众的意志凝结 成牢固的整体; • 2、媒介与政党同质,权力控制媒介,如果它们背离人民 的利益,宣传错误思想,就会颠倒是非,引起社会动荡; • 3、新闻媒介是民主政治的推进器,新闻媒介为实现民主 政治开辟道路,是一种强大的政治工具;
• 批评者的动机: • 捍卫真理的动机
• 自我辩护的动机
• 提供鉴赏的动机
第六章 媒介批评的规范与标准
• “时空通观”的规范——把评价新闻现象纳入到社 会的多维联系中,寻求对新闻作品、媒体与记者 言行的全面解读,便构成新闻批评的时空通观的 规范。 • “整体效应”的规范——评价新闻作品、媒体和 记者必须考虑批评对象在整体中处于何种位置和 分量,是整体的过错还是其中某个部分或偶然发 生了错误。 • 效果实证的规范——媒介批评对媒介行为的否定 尤其应以社会效果来证实,彻底排除主观武断, 这就是“效果实证”的规范。
• 法治批评的原因 • 1、新闻媒介强化舆论监督功能,批评性报 道无疑要触犯一些人的利益; • 2、公民的法律意识不断增强,意识到自己 的名誉和人格有不可侵犯的独立性,对错 误的报道纷纷用法律来维护自己的权益; • 3、有些报道事实准确,但不合法,公布后 损坏了他人名誉,受害公民也要打官司;
• 媒介法治批评大体有四种类型 • (1)新闻事实准确,被批评的单位和个人 不能正确对待新闻纠纷; • (2)因报道失实所引起的纠纷; • (3)损坏他人名誉、诽谤他人或不经本人 同意使用他人肖像谋取利益引起的纠纷; • (4)新闻报道侵犯了他人的版权、著作权 所引起的纠纷;
• 舆论设置:舆论设置作为新闻媒介思想舆论化的 起点,是指面向大众、以强烈倾向的报道与言论, 激发公众的思想和情绪,把公众的意见引导到和 新闻媒介的立场相一致的方向。 • 媒介的公信力:媒体在受众所建立起来的稳固的 信任感和责任感,以公正、正派赢得社会的推崇, 这就是媒介的公信力。 • 媒介大众化:媒介大众化是指媒介的报道照顾一 般受众的文化水平和兴趣,更多地满足大众的需 要。
• 御用批评家:受媒体雇用,给媒体造势发 表赞扬文章维护媒体声誉的媒介批评家。 • 新闻质量:新闻事实的准确性、表现力的 完美和影响力的总和。 • 评选好新闻的三个考评项: • 权衡作品的社会影响 • 权衡作品主题的深刻性与开拓性 • 权衡作品形式是否新颖、生动
• • • • •
决定批评者个性形成的三大要素。 1、政治经济地位; 2、媒介资源; 3、文化知识 批评者个性的本质包括哪些内涵?
• 各种精神产品批评的差异 • 批评对象的差异 • 对新闻的真实性、社会意义和社会效果作出评价,评论媒体反映客观 事实的程度及价值,是媒介批评的主要内容。 • 理论批评是对“理”的评价,逻辑的评价。理论批评有较强的主观能 动性。 • 文艺批评是审美的评价,在于认识作品的艺术形象。文艺批评立足于 虚构的形象和情节。 • 历史批评是对历史真实及历史规律的评价。历史评价所针对的是历史 事件而非现实事件,有推测和想象的成分存在。 • 批评逻辑的差异 • 新闻批评是事实即证。 • 理论批评是确定理性。 • 文艺批评是形象解读。 • 历史批评是评价史实。
• 媒介自由包括创办媒介和媒介运作的自由, 主要体现为新闻出版、影视传播和表演、 展示作品的自由,核心是言论自的媒介自由观 1、人性论的媒介自由观 2、现代西方的媒介自由观 3、社会主义媒介自由观
• 现代西方的媒介自由观 • 政府通过宪法或法律保障公民言论及传播 自由,媒体免受政府干预。政府平衡国家 利益和媒体自由。 • 政府和媒体利益共生、相互博弈、相互利 用
• 专业性媒介批评:新闻、出版、广电工作 者与研究人员从提高业务水准出发,对媒 介活动及其作品进行评价,批评内容与文 本形式着重从专业规范角度分析批评对象。
• • • • 专业性媒介批评的特点 1、反映当前媒介某种动态 2、运用评论语言和风格,借事实说明道理 3、释疑解惑的目的
优秀新闻的评选
• 新闻主题:新闻主题是新闻的立意和思想 价值,是新闻报道的主线,由重要、新鲜、 鲜明和正确(分析正确)四个要素构成。 • 新闻风格:新闻风格是记者再现事件的特 色,在语言、结构上呈现出特有的感染力。 • 优秀新闻的考评项
• 批评文体的差异 • 媒介批评文字活泼,体裁多样,文体容量 可长可短,但一般而言,千字左右的媒介 批评文章较为多见,媒介批评的文体多以 杂感见长。 • 理论、文艺和历史批评具有论证性、严谨 性和抽象演绎的特点。
• • • •
• • • •
媒介批评的两个标准 (一)意向标准 1、意向标准的定义 衡量新闻现象中思想观念、情感倾向的标准就是 媒介批评的意向标准。 2、意向标准的内容 (1)真实性标准 (2)教益标准 (3)是非标准
第三章 我国媒介批评的演变
• 媒介批评专业化及其表现
第四章 西方的媒介批评及其研究
• 英国报刊评议制度 • 美国专业化媒介批评的出现与发展
• • • • 哈钦斯委员会的专业评议 定期专业批评刊物的兴起 专业媒介批评人的出现 新闻评议会的产生
第五章 媒介批评的主体
• 媒介批评的主体是指谁来批评,由谁在批 评,继而表明媒介批评是批评者的主体行 为。 • 媒介批评者的主要类型及其各自特征。
• 人性论媒介自由观 • 将自由作为人性的崇高要求,追求人与生 俱来的平等权利,反对外界对媒介的限制, 主张依赖舆论与人们自身的信念消除媒介 行为的放肆 • 以防止权力控制为由,追求意志的自主性
• 媒介力量:传媒通过为社会主流人群提供 必需的信息和思想,获得十分显赫的社会 地位,具有巨大的社会号召力,即构成媒 介力量。 • 权威媒介:媒体影响力大到使公众对其产 生依赖,标志着媒介富有权威。是媒介力 量的标志之一,是主流媒介必备的品质。
• • • • • • • • • •
新闻观念与媒介批评观念的区别 它们的反思对象不同 新闻观念:整个新闻实践的自觉意识 批评观念:具体新闻活动的研讨意识 它们的社会功能不同 新闻观念:促成新闻制度的形成与巩固 批评观念:指导批评家对作品及媒体的分析把握 它们的理论范畴不同 新闻观念的实践形态:对新闻实践特征和规律的概括 批评观念:侧重评估媒介行为的社会功能及其效果
• • • • •
管理批评的内容 批评新闻媒体有损国家主权和社会秩序 批评新闻媒体泄露国家机密 批评披露国家事务的虚假材料 批评和制止违规出版或传播行为
• 新闻阅评:新闻出版管理部门邀请学者、 退休记者或宣传工作负责人对新闻报道的 优劣作出评价,写出短小的评论文字,肯 定优良的传播效果或指出出现的问题,并 下达到各新闻媒体,是现阶段中国式的追 惩制度。
媒介批评复习提纲
2014年下半年
第一章 媒介批评学的基本理念
• 媒介批评与媒介批评学 • 媒介批评是指在解读新闻及媒体的过程中 评价其内在意义及对社会的影响,而媒介 批评学则是通过解读经验理论化的途径, 揭示隐蔽的解读规律,建立评价体系和范 畴。 • 媒介批评是一种新闻评价活动。 • 媒介批评是一种思想活动。 • 媒介批评以指导新闻实践为旨归
• • • • •
我国媒介批评的主要流派 杂感批评流派 学理批评流派 历史主义批判流派 西方批判理论流派
• 媒介批评的对象与范围 • 1、媒介批评的对象 • 新闻活动的各个领域和环节都应成为批评对象,包括与新 闻报道发生关联的作品中展示出来的生活世界。 • 域内对象:新闻产品 • 域外对象:客观世界 • 2、媒介批评的范围 ① 新闻产品评价(优劣、真假) ② 新闻产品的社会效果的评价(记者的精神道德) ③ 媒体批判 • 完整的媒介批评必须包括新闻作品、记者的精神道德和媒 体这三个范畴,反之,则是局部的批评。
• (二)再现标准 • 1、再现标准的定义 • 用来衡量新闻作品的表现形式、确定新闻 再现事实的价值尺度,称做再现标准 • 2、再现标准的内容 • (1)选择事实的准确程度 • (2)形式表现思想内容的完美程度 • (3)再现技巧的独创性
第七章 媒介批评的方式和内容
• 媒介批评的方式是指对新闻及媒体作出评价的手 段,由于不同批评方式都带有特殊性,便又构成 不同的批评类型。 • 媒介管理批评是指国家传媒管理机构对媒介行为 的评价和管理措施。国家行使媒介管理批评的依 据保护国家利益,对伤害国家或公共利益的新闻 报道加以制止。 • 中国媒介管理批评的特点:高度宣传控制方式 • 西方媒介管理批评的特点:无固定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