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山西村》优秀教学设计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游山西村》教学设计

【导入新课】

有这样一副对联,一语双关,妙趣横生。

上联:鸟居笼中,望孔明,想张飞,无奈关羽;

下联:鱼离水面,置半山,滚东坡,如何陆游?

下联提到的陆游是南宋诗人,才气超然,在文学上多有建树,诗、词、史、散文、书法无一不擅。陆游还是我国古代诗人中创作数量最多的一个,其诗无论在思想上还是在艺术上都达到了很高的成就。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他的名作《游山西村》,体会诗人的田园情怀。

【学习目标】

1、了解诗人生平及写作背景。

2、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古诗,积累古诗名句。

3、了解农民淳朴、好客的品性,体会诗人对农村生活的真挚感情。

4、理解“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理趣。

【作者简介】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越州山阴人,南宋文学家、史学家、爱国诗人。出生于北宋末年,一生处于国家动乱、人民苦难的严重关头。他能文能武,主张抗金,收复失地,写下许多忧国忧民的诗篇,是一位受人敬仰的爱国诗人。陆游一生笔耕不辍,作诗近万首,是中国文学史上存诗最多的诗人。其诗语言平易晓畅、章法整饬谨严,兼具李白的雄奇奔放与杜甫的沉郁悲凉,尤以饱

含爱国热情对后世影响深远。代表作有《剑南诗稿》《放翁逸稿》等。

【背景链接】

这首诗作于宋孝宗乾道三年(1167)初春,在此之前,陆游曾任隆兴府通判,因为极力支持张浚北伐,被投降派劾以“交结台谏,鼓唱是非,力说张浚用兵”的罪名,罢官闲居,住在山阴(今浙江绍兴)镜湖的三山乡。诗人心中当然愤愤不平,相比诈伪的官场而言,家乡纯朴的生活自然会让诗人产生无限的欣慰之情。诗题中“山西村”,指三山乡西边的村落。

【文体知识】

这是一首七言律诗。

律诗每两句称为一联,依次为:首联、颔(hàn)联、颈(jǐng)联、尾联。

颔联颈联对仗工整,多写景,多出名句。

尾联,一般卒章显志,表达情感。

【朗读停顿】

游山西村

陆游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

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

【读音释义】

(1)腊酒:腊月里酿造的酒。

(2)足鸡豚(tún):意思是准备了丰盛的菜肴。豚,小猪,诗中代指猪肉。足:足够,丰盛。

(3)山重水复:一座座山、一道道水重重叠叠。

(4)柳暗花明:柳色深绿,花色红艳。

(5)箫鼓:吹箫打鼓。

(6)春社:古代把立春后第五个戊日做为春社日,拜祭社公(土地神)和五谷神,祈求丰收。

(7)古风存:保留着淳朴古代风俗。

(8)若许:如果这样。

(9)闲乘月:有空闲时趁着月光前来。

(10)无时:没有一定的时间,即随时。

【诗歌翻译】

不要笑话农家的酒浑,丰收之年有丰足的佳肴款待客人。

一重重山,又一道道水,疑惑无路可行间,忽见柳色浓绿,花色明丽,一个村庄出现在眼前。

你吹着箫,我击着鼓,结队喜庆,春社祭日已临近,布衣素冠,简朴的古风依旧保存。

从今日起,如果允许乘着月光闲游,我这白发老翁也要随夜乘兴,拄着拐杖,敲开柴门。

【整体把握】

1、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这首诗,说说这首诗每一联分别写了什么内容。

明确:首联:品美食饮浊酒;

颔联:穿山行赏繁花;

颈联:听箫鼓观风俗;

尾联:沐明月暗许愿。

2、山西村美吗?美在哪里?

明确:美在情意真、风景秀、民风淳。

3、诗人山西村之游的心情是如何变化的?

明确:从怀疑、着急到高兴、惊喜。

【合作探究】

1、首联渲染了一种什么气氛?体现了村民怎样的品性?

明确:首联渲染出农家丰收后的欢乐气氛和热情好客的习俗。农民生活本来贫苦,但遇到丰年也要酿点酒,宰鸡杀猪,庆祝一番,同时也要邀朋友来共庆。

体现了村民淳朴、好客的品性。

2、赏析“莫笑”和“足”的表达效果。

明确:“莫笑”二字,道出了农村淳朴民风,表现了农家的热情好客以及作者的赞美之情

“足”:足够、丰盛;“既写了农家的丰年景象,又表达了农家好客款待客人倾其所有的盛情。

3、颔联写了什么?属于什么表达方式?这“又一村”指什么?

明确:颔联写作者回忆来时路上的经历。重重叠叠的山岭,弯弯曲曲的流水,远远望去好像前面已经无路可通了,可是,走到近前,在垂柳掩映、山花烂漫的地方,突然又出现了一带村庄。

表达方式:描写。

“又一村”指山西村,即诗人此刻所在的村庄。

4、“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一联写景中蕴含哲理,耐人咀嚼。请简要分析。

明确:诗人描述了山水萦绕的迷路感觉与移步观新景的喜悦之情;人们可以从中领悟到蕴含的哲理——不论前路多么难行难辨,只要坚定信念,勇于开拓,人生就能“绝处逢生”,出现一个充满光明与希望的新境界。现在多用来比喻困境中往往蕴含着希望。这两句诗真正达到了景、情、理的高度统一。

5、颔联和首联接得上吗?

明确:这两句写行路人的感觉,迷茫中突然发现了美好的去处。“又一村”指的是山西村,即诗人此刻所在的村庄。由此可见,这是诗人回忆来村的经历,跟前两句接得很好,这也可以说是倒叙。

6、颈联描绘了怎样的风土人情?

明确:写出了农村古老淳朴的风土人情。村中人穿着朴素正是民风民俗的体现,人们对神灵的崇拜和对美好愿望的企盼使整个乡村洋溢着生机和喜庆氛围。看到这些情景,诗人感到新奇和亲切。

7、尾联写了什么?表达了什么情感?有何作用?

明确:诗人盼望着以后能够有时间趁月夜出游,随时拄着手杖敲门拜访,恋恋不舍之情益于言表。

表达了诗人对淳朴、闲适的农村田园生活的喜爱之情。

尾联是全诗的总结,也是漫游山村心情的表述,点明了游村的诗题,而“夜叩门”与首句“农家”摇相呼应,不仅画面完整,而且更耐人寻味。

8、怎样理解“拄杖无时夜叩门”中“无时”一词?

明确:“无时”一词写出诗人随时都想去山西村,表达了诗人与村民相处融洽,喜爱山西村的真挚情感。

9、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人生态度?

明确:表达诗人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陆游虽罢官还乡,他并不心灰意冷,他热爱生活、热爱自然,用极其亲切的诗句中向人们展示了农村的自然风光、村民的淳朴善良,五谷丰登的太平景象。“慷慨心犹壮”的爱国情绪,使他在农村生活中感受到希望和光明,并将这种感受倾泻到自己的诗歌中。

10、归纳主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