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瘫中医诊疗方案(精)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面瘫中医诊疗规范

一、定义

面瘫是以口眼向一侧歪斜为主要表现的病症,又称“口眼㖞斜” 。本病可发生于任何年龄,多见于冬季和夏季。发病急速,以一侧发病为多。手足阳经均上头面部, 当病邪阻滞面部经络, 尤其是手太阳和足阳明经筋功能失调,可导致面瘫的发生。

本病相当于西医学的周围性面神经麻痹, 最常见于贝尔麻痹。认为局部受风或寒冷刺激,引起面神经管及其周围组织的炎症、缺血、水肿,或自主神经功能紊乱, 局部营养血管痉挛, 导致组织水肿, 使面神经受压而出现炎性变化。

中医学认为劳作过度,机体正气不足,脉络空虚,卫外不固,风寒或风热乘虚入中面部经络,致气血痹阻,经筋功能失调,筋肉失于约束,出现“㖞僻” 。周围性面瘫包括眼部和口颊部筋肉症状, 由于足太阳经筋为“目上冈” , 足阳明经筋为“目下冈” , 故眼睑不能闭合为足太阳和足阳明经筋功能失调所致;口颊部主要为手太阳和手、足阳明经筋所主,因此, 口歪主要系该三条经筋功能失调所致。

手足阳经均上头面部, 当病邪阻滞面部经络, 尤其是手太阳和足阳明经筋功能失调而发病。表现为患侧全部面肌瘫痪, 眼睑不能充分闭合, 闭嘴时,颊肌松弛,口角下垂,抬眉时,额横纹消失,眉毛较健侧低,睑裂变大,内眼角不尖,眼泪外溢,笑时,口角向健侧牵引,由于颊肌麻木, 咀嚼时食物储留于颊部与牙龈间, 贝尔氏征阳性; 有或无眼球上移、听觉

过敏,泪液、唾液分泌减少。

中医分型:分为风寒袭络;风热袭络;风痰阻络;气虚血瘀。

疾病分期:急性期:发病 15天以内;恢复期:发病 16天至 6个月; 后遗症期(又称联动期和痉挛期 :发病 6个月以上。

二、诊断标准

1、中医诊断标准

参照普通高等教育“十五” 国家级规划教材《针灸学》 (石学敏主编,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2007年。

2、西医诊断标准:

参照普通高等教育“十五”国家级规划教材《神经病学》第五版(王维治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4年。

临床表现以口眼歪斜为主要特点。常在睡眠醒来时发现一侧面部肌肉板滞、麻木、瘫痪,额纹消失,睑裂变大,露睛流泪,鼻唇沟变浅,口角下垂歪向健侧,病侧不能皱眉、蹙额、闭目、露齿、鼓颊;部分患者初起时有耳后疼痛,还可出现患侧舌前2∕ 3味觉减退或消失,听觉过敏等症状。病程迁延日久,可因瘫痪肌肉出现挛缩,口角反牵向患侧,甚则出现面肌痉挛,形成“倒错”现象。

肌电图检查多表现为单相波或无动作电位, 多相波减少, 甚至出现正锐波和纤颤波。病理学检查示面神经麻痹的早期病变为面神经水肿和脱髓鞘。

3、根据病情选择检查项目:颅脑 3D-TOF-MRA 、颅脑 MRI 或 CT 检查

三、中医综合治疗

1.针刺治疗

针刺取穴:处方以面颊局部和手足阳明经腧穴为主。

攒竹阳白太阳承泣四白巨髎颧髎下关

颊车地仓翳风牵正风池合谷

操作:常规选用 6-8穴,针刺得气后,用电子脉冲仪断续波与疏密波连续交替接于主穴,每五分钟换频一次,留针 40分钟。面部腧穴均行平补平泻法,恢复期可加灸法;在急性期,面部穴位手法不宜过重,肢体远端的腧穴行泻法且手法宜重。

本病多由于正气不足,脉络空虚,卫外不固,风邪乘虚入中经络,导致气血痹阻, 面部少阳脉络, 阳明经筋失于濡养, 以致肌肉纵缓不收而发。面瘫分周围性和中枢性两种, 应注意鉴别。治疗期间避免风吹受寒, 面部可做按摩和热敷。防治眼部感染,可用眼罩和润洁眼药水点眼,每日 2-3次。基本治疗以活血通络、疏调经筋,根据不同的分型,分别予以祛风散寒、疏风清热、益气活血等法则。

2. 闪罐:选用适用于面部应用的口径大小的火罐,于瘫痪局部或所选穴位为中心,连续闪罐至皮肤潮红为度。

3. 麝香灸法:取麝香约半粒绿豆大小,放置于针孔处,上扣自制直径约 2-3cm 、

厚约 0.5-1cm 面团, 面团上放置自制蚕豆大小艾柱, 点燃艾柱施灸, 带一柱燃尽, 易

柱再灸, 每次灸 6-7壮, 此时患者自觉穴位处有吹风感伴灼热感, 或蚁行感伴灼热感,可停止燃艾,待自然凉却后去掉面团,施灸处麝香气味散

去,灸处皮肤潮红,术毕。

4. 推拿 :用一指禅推法、鱼际揉、点按患侧。

5. 表情动作训练:对着镜子进行皱额、闭眼、吹口哨、示齿等动作,训练师按体操节奏进行,每个动作做二个八拍或四个八拍,每天进行 2-3次。

6. 电针 :选取地仓 , 颊车 , 四白 , 阳白 , 合谷等穴。如地仓透颊车或反之 , 这两穴为一组 ; 阳白向上平

刺 , 四白向下平刺 , 这两穴为一组。得气后各接电极一端 , 通电 15分钟左右 , 通电量以患者感到舒适 , 面部肌肉跳动为宜。

7. 穴位注射 :用维生素 B1加维生素 B12穴位注射 , 选取患侧下关 , 颊车 , 地

仓 , 及健侧合谷 , 每穴注射 0.2~0.5ml,每周 2每次 ,6次为为 1疗程。多用于面瘫恢复期或后遗症期。

8. 皮肤针 :用皮肤针叩刺阳白, 太阳 , 四白 , 地仓 , 合谷等穴 , 以局部微红为度 , 每日或隔日 1次 ,10次为 1疗程。此法宜用于面瘫恢复期或后遗症期。

9. 耳针 :选穴目 1, 目 2, 面颊 , 眼等。

10. 火针 :取坐位 , 面部消毒后 , 将 1枚消毒币置于口中 , 紧贴患侧颊粘膜处。用一手指按住硬币 , 将三棱针在酒精灯上烧红 , 垂直刺入面颊部 , 碰到硬币为止 , 注意进针要稳 , 准 , 快 , 每 3天 1次。

11. 穴位拔罐 :可选阳白 , 四白 , 地仓 , 下关 , 夹承浆等穴。火罐直径以 2cm 左右为宜 , 并预先贴一块生麦面饼在拔罐部位 , 以免脱落。

12. 透刺滞针牵拉法 :用于治疗难治性重症面瘫。透刺选穴:阳白透攒竹 , 阳白透鱼腰 , 阳白透丝竹空; 颧髎透夹承浆, 颧髎透迎香, 颧髎透地仓; 颊车透颧髎, 下关透颧髎, 交替取之透刺, 一般每次取三对。透刺完成后以拇 , 示指将针

柄向一个方向旋转。当针下出现阻滞而不能单方向继续旋转时进行牵拉治疗。向透刺方向反方向进行快速,轻柔,弹性牵拉,每组穴牵拉 3分钟左右,每隔 10分钟进行阻滞牵拉 1次,共进行 3~4次。最后将瘫痪肌群牵拉至最佳位置, 用胶布固定,留针1小时后取针。

13. 刺络拔罐 :用三棱针点刺阳白、颧髎、地仓、颊车, 然后拔罐。每周两次,适用于恢复期。

14. 穴位贴敷:选太阳、阳白、颧髎、地仓、颊车, 予牵正散加味, 辨证选药,研细,取少量撒于胶布上,然后贴与穴位上。

15. 第二掌骨侧针法

16. 埋线

四、科室特色:

我科在治疗面瘫病中, 以针刺治疗为主, 辅以闪罐, 手法, 麝香灸法, 电针, 穴位注射,表情动作训练,皮肤针,耳针,穴位拔罐等。所用中医诊疗设备有毫针,皮肤针, TDP 治疗仪, G6805-1治疗仪,单孔、双孔、三孔艾灸盒,无烟灸条,火罐,刮痧板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