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师《小学课程与教学论》期末试卷A离线作业答案

合集下载

福建师范大学2021年2月课程考试《小学课程与教学论》作业考核试题

福建师范大学2021年2月课程考试《小学课程与教学论》作业考核试题

《小学课程与教学论》期末考试A卷姓名:专业:学号:学习中心:成绩:一、名词解释(每题10分,共3题,计30分)1.课程答:课程是指学校学生所应学习的学科总和及其进程与安排。

课程是对教育的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活动方式的规划和设计,是教学计划、教学大纲等诸多方面实施过程的总和。

课程是以实现各级各类教育目标而规定的学科及它的目的,内容,范围与进程的总和,它包括学校老师所教授的各门学科和有目的、有计划的教育活动。

2.课程标准与教学大纲答:课程标准是规定某一学科的课程性质、课程目标、内容目标、实施建议的教学指导性文件。

课程标准与教学大纲相比,在课程的基本理念、课程目标、课程实施建议等几部分阐述的详细、明确,特别是提出了面向全体学生的学习基本要求。

教学大纲指学校每门学科的教学纲要。

其中包括教学目的、教学要求、教学内容以及讲授和实习、实验、作业的时数分配等。

根据教学计划,以纲要形式规定一门课程教学内容的文件。

包括这门课程的教学目的、任务、教学内容的范围、深度和结构、教学进度以及教学法上的基本要求等。

3. 学习方式答:学习方式(learning style)是指个体在进行学习活动时所表现出的具有偏好性的行为方式与行为特征。

反映个体学习活动中的个体差异。

二、简答(每题10分,共3题,计30分)1.简述有效教学的三个考量指标。

答:根据学生学习有效性的三个考量指标。

学习速度:学习特定内容所花费的时间;学习结果: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发生的变化、获得的进步或取得的成绩;学习体验:所伴随或发生的心理感受。

主要是通过教师在一种先进教学理念指导下经过一段时间的教学之后,使学生获得具体的进步或发展。

《小学课程与教学论》期末试卷A

《小学课程与教学论》期末试卷A
3.如何建立师生共同发展的教学关系?
答:1、师生要相互尊重相互理解
2、师生要平等相处
3教师要树立良好的形象
4教师要注意教学的艺术性
三、材料分析题(每题40分,共1题,计40分)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教育现实,阐述你对学生的认识。
谁是好学生
德国有一名督学去一所学校检查工作,汽车在路上出了故障。他修了很久也没有修好。这时,一名路过的学生看见了这个情形,便跑过去帮忙。不用几分钟就把汽车修好了。
督学很感谢他,便和他聊了起来:“你的修车技术这么好,是在哪里学的?”
学生回答说:“我喜欢汽车,经常去看别人修车。时间久了,就学会了一些修车技术。”
督学又问:“现在是上课时间,你为什么没有去学校?”
“今天学校有督学来检查,我的成绩最差,老师让我早点回家。”
督学愣了:这样的学生是好学生吗?什么样的学生是好学生?
福建师范大学网络与继续教育学院
《小学课程与教学论》期末考试A卷
姓名:专业:
学号:学习中心:
成绩:
一、名词解释(每题10分,共3题,计30分)
1.课程:是指各级各类学校为了实现培养目标而开设的学科及其目的、内容、范围、课程活动、进程等的总和,它主要体现在课程计划、课程标准和教科书之中。
2.“教教材”与“用教材教”:“教教材”,即(教师)教教材(上的内容)给(学生);“用教材教”,即(教师)用教材(上的内容)教(给学生)。“教教材”有三种境界,教教材的思想、精神、灵魂,其为最高境界;根据教材设计意图教教材,其为较高境界,教教材上的知识、方法、技能,其为一般境界。很明显,“用教材教”要体现的理念早已包含在“教教材”的最高境界之中了。
教师由于总是从“学生需要教”这个方面来考虑问题,同时又常常被一些难教之处和学习有困难的学生所吸引,再加上站在高处往下看,就常常会低估学生独立学习的能力。只有承认、尊重、深刻认识、正确对待并积极引导学生的“独立性”,才能在教育和教学上取得优良的成果。反之,如果你不承认、不尊重、不认识和不能正确对待学生的“独立性”,那你不仅不能在教育或教学工作上收到良好的效果,而且会造成严重恶果。我们应该提倡新的学习方式,新的学习方式作为一个开放的整体,具有主动性、独立性、独特性、意义性、交往性、体验性、问题性、创新性等八个基本特性。全面完整地理解和把握新课程学习的基本特性,是有效地促进学生学习方式转变的基本前提。学习方式的变革是本次课程改革的显著特征和核心任务。但是新课程学习方式并不是特指某一具体的方式或几种方式的总和,从本质上讲,新课程学习方式是以弘扬人的主体性为宗旨,以促进人的可持续性发展为目的,由许多具体方式构成的多维度、具有不同层次结构的开放系统。所以重要的不是列举和强调各种新的学习方式,而是首先从总体上认识和把握新课程学习方式的基本特性。

福建师范大学“小学教育”《小学课程与教学论》23秋期末试题库含答案

福建师范大学“小学教育”《小学课程与教学论》23秋期末试题库含答案

福建师范大学“小学教育”《小学课程与教学论》23秋期末试题库含答案第1卷一.综合考核(共20题)1.价值观判断标准中的定量标准包括:()A.绝对参照标准B.相对参照标准C.价值引导(向导)D.个体内差异参照标准2.教育评价包含()方面。

A、客观描述B、价值判断C、增值探索D、成绩评价3.___________是指向于特定课程与教学目标、受特定课程内容所制约、为师生所共同遵循的教与学的操作规范和步骤。

A.教学过程B.教学原则C.教学方法D.教学设计4.对话的一般方式有:()A.信息交换B.经验共享C.深度会谈D.专题讨论5.下述表述中不是对我国影响较大的课程目标价值取向是_________。

A.知识本位的价值取向B.学生本位的价值取向C.社会本位的价值取向D.教师本位的价值取向6.“泰勒原理”的实践基础是__________。

A.活动分析B.解放兴趣C.八年研究D.泰罗主义7.施瓦布主张,课程开发的基本方法应是___________。

A、工作分析B、课程审议C、活动分析D、职业分析8.“精神助产术”的确立者是____________。

A、苏格拉底B、亚里士多德C、柏拉图D、黑格尔9.从教育的角度讲,课程的价值在于:()A.课程集中体现了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B.课程是学生的精神食粮C.课程是实施培养目标的蓝图D.课程是学校组织教育教学活动的最主要的依据10.因材施教是遵循身心发展的_________。

A.顺序性B.不平衡性C.阶段性D.个别差异性11.按照有没有固定的和限制性的答案,可将问题分为封闭式问题和__________。

A、半封闭性试题B、开放性试题C、半开放性试题D、开放性与封闭性结合试题12.课程组织的基本标准有连续性、顺序性和__________。

A.整合性B.逻辑性C.个别性D.超体性13.15.16.“隐性课程”这一概念最早出现在杰克逊的一本著作中,这本著作是__________。

A、《老师,再见!》B、《爱的教育》C、《班级生活》D、《隐性课程论》17.新课程强调:()A、教学就是教师对学生单向的“培养”活动B、以教为中心,学围绕教转C、以教为基础,先教后学D、教学是教与学的交往、互动18.“非指导性教学”的教育目的是使学生_________。

福建师范大学20年8月离线《小学课程与教学论》期末试卷A参考答案

福建师范大学20年8月离线《小学课程与教学论》期末试卷A参考答案

《小学课程与教学论》期末考试A卷
一、名词解释(每题10分,共3题,计30分)
1.课程
答:是指各级各类学校为了实现培养目标而开设的学科及其目的、内容、范围、课程活动、进程等的总和,它主要体现在课程计划、课程标准和教科书之中。

2. 课程标准与教学大纲
答:课程标准是规定某一学科的课程性质、课程目标、内容目标、实施建议的教学指导性文件。

课程标准与教学大纲相比,在课程的基本理念、课程目标、课程实施建议等几部分阐述的详细、明确,特别是提出了面向全体学生的学习基本要求。

3. 学习方式
答:学习方式是学生在完成学习任务时基本的行为和认知的取向,它不是指具体的学习策略和方法,而是学生在自主性、探究性和合作性方面的基本特征。

二、简答(每题10分,共3题,计30分)。

福师20年8月《课程与教学论》期末试卷A答案

福师20年8月《课程与教学论》期末试卷A答案

《课程与教学论》期末考试A卷成绩:一、名词解释(每题10分,共3题,计30分)1.课程课程是按照一定的教育目的,在教育者有计划、有组织的指导下,受教育与教育情境相互作用而获得有益于身心发展的全部教育。

2. 课程标准与教学大纲课程标准是对学生接受一定教育阶段之后的结果所做的具体描述,是教育质量在特定教育阶段应达到的具体指标,是对课程教学的基本规范和要求,是教学管理和课程评价的依据,是教材编写、教学实施和考试命题的依据。

教学大纲是根据课程内容及其体系和教学计划的要求编写的教学指导文件,它以纲要的形式明确规定本课程在专业教学计划中的地位和作用,以及课程的教学目的和任务、知识技能的范围与深度、教学内容体系结构以及教学进度和教学法的基本要求3. 学习方式学习方式是指学生在完成学习任务过程时基本的行为和认知的取向。

二、简答(每题10分,共3题,计30分)1.简述有效教学的三个考量指标。

根据学生学习有效性的三个考量指标。

学习速度:学习特定内容所花费的时间;学习结果: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发生的变化、获得的进步或取得的成绩;学习体验:所伴随或发生的心理感受。

主要是通过教师在一种先进教学理念指导下经过一段时间的教学之后,使学生获得具体的进步或发展。

2. 简述对“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总体框架的理解。

(1)在目标上,核心素养的概念指向的是对“教育应培养什么样的人” 这一问题的回答。

(2)在性质上,核心素养是所有学生应具有的共同素养,是最关键、最必要的共同素养。

(3)在内容上,核心素养是知识、技能和态度等的综合表现。

(4)在培养上,核心素养是在先天遗传的基础上,综合后天环境的影响而获得的,可以通过接受教育来形成和发展。

(5)在评估上,核心素养需结合定性与定量的测评指标进行综合评价。

(6)在架构上,核心素养应兼顾个体与文化学习、社会参与和自我发展的关。

福建师范大学2020年8月课程考试《小学课程与教学论》作业考核试题.doc

福建师范大学2020年8月课程考试《小学课程与教学论》作业考核试题.doc

《小学课程与教学论》期末考试A卷姓名:专业:学号:学习中心:成绩:一、名词解释(每题10分,共3题,计30分)1.课程答:广义的课程是指学校为实现培养目标而选择的教育内容及其进程的总和,它包括学校老师所教授的各门学科和有目的、有计划的教育活动。

狭义的课程是指某一门学科。

2. 课程标准与教学大纲课程标准是规定某一学科的课程性质、课程目标、内容目标、实施建议的教学指导性文件。

教学大纲指课程的教学纲要,包括这门课程在教学目的、教学任务、教学内容、教学要求、教学进度、教学法的基本要求等。

3. 学习方式答:学习方式是学生在完成学习任务时基本的行为和认知的取向,它不是指具体的学习策略和方法,而是学生在自主性、探究性和合作性方面的基本特征。

二、简答(每题10分,共3题,计30分)1.简述有效教学的三个考量指标。

答:根据学生学习有效性的三个考量指标。

学习速度:学习特定内容所花费的时间;学习结果: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发生的变化、获得的进步或取得的成绩;学习体验:所伴随或发生的心理感受。

主要是通过教师在一种先进教学理念指导下经过一段时间的教学之后,使学生获得具体的进步或发展。

2. 简述对“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总体框架的理解。

答: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以科学性、时代性和民族性为基本原则,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核心,分为文化基础、自主发展、社会参与三个方面。

综合表现为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学会学习、健康生活、责任担当、实践创新六大素养,具体细化为国家认同等十八个基本要点。

基本内涵核心素养课题组历时三年集中攻关,并经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专家工作委员会审议,最终形成研究成果,确立了以下六大学生核心素养。

(一)文化基础文化是人存在的根和魂。

文化基础,重在强调能习得人文、科学等各领域的知识和技能,掌握和运用人类优秀智慧成果,涵养内在精神,追求真善美的统一,发展成为有宽厚文化基础、有更高精神追求的人。

1.人文底蕴。

主要是学生在学习、理解、运用人文领域知识和技能等方面所形成的基本能力、情感态度和价值取向。

福建师范大学2020年2月课程考试《小学课程与教学论 》作业考核试题

福建师范大学2020年2月课程考试《小学课程与教学论 》作业考核试题
首先,建立规则,学会倾听。怎样让学生学会倾听,我觉得教师应该要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同学生一起建立听课的规则,同时要引导他们自觉地遵守规则。在课堂教学中,教师首先要为学生做出表率,神情专注地倾听每一位同学的意见,平等地和他们交流对问题的看法。其次,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想像与思考。一堂课当中,学生经常会迸发出一些奇思妙想,或是提出种种老师所未想像到、未涉及到的问题。教师对于这些师生互动中出现的即兴创造的火花,应该敏锐地捕捉住它,从而超越预先设定的目标,掀起教学的一个个小小的高潮,善待不悦耳的声音,抓住这一契机进行引导,并把它变为教学的契机,不仅尊重了学生的主体地位,而且掀起了课堂学习的小小高潮。
福建师范大学网络与继续教育学院
《小学课程与教学论》期末考试A卷
姓名:
专业:
学号:
学习中心:
成绩:
一、名词解释(每题10分,共3题,计30分)
1.课程
2.“教教材”与“用教材教”
3.学习方式
二、简答(每题10分,共3题,计30分)
1.简述有效教学的三个考量指标。
2.简述对“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总体框架的理解。
1,根据学生学习有效性的三个考量指标。学习速度:学习特定内容所花费的时间;学习结果: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发生的变化、获得的进步或取得的成绩;学习体验:所伴随或发生的心理感受。主要是通过教师在一种先进教学理念指导下经过一段时间的教学之后,使学生获得具体的进步或发展。
2,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以科学性、时代性和民族性为基本原则,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核心,分为文化基础、自主发展、社会参与三个方面。综合表现为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学会学习、健康生活、责任担当、实践创新六大素养,具体细化为国家认同等十八个基本要点。根据这一总体框架,可针对学生年龄特点进一步提出各学段学生的具体表现要求。

2022年8月-福建师范《小学课程与教学论》试题答案

2022年8月-福建师范《小学课程与教学论》试题答案

《小学课程与教学论》期末考试A卷姓名:专业:学号:学习中心:成绩:一、名词解释(每题10分,共3题,计30分)1. 有效教学答:所谓有效教学,是指在师生双方的教学活动中,通过运用适当的教学策略,使学生的基础性学力、发展性学力和创造性学力得到很好的发展。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解读》支出:所谓“有效”,主要是指通过教师在一段时间的教学之后,学生所获得的具体的进步货发展。

也就是说,学生有误进步或发展是教学有没有效益的唯一指标。

有效的教学提倡老师少说精讲优释,提倡学生有较多的自主学习时间和空间,有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有较浓的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的兴趣,“教”的不苦“学”的不累,学生的整个生命体得到真实的进步和成长。

2.有意义学习答:有意义学习,与学习者各种经验融合在一起的、使个人全身心投入其中的学习。

是指符号所代表的新知识与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已有的适当概念建立非人为的、实质性联系的过程。

3.教学风格答:指教学活动的特色,是教师的教育思想、个性特点、教育技巧在教育过程中独特的、和谐的结合和经常性的表现。

教学风格的形成是一个教师在教学艺术上趋于成熟的标志。

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3题,计30分)1.简述“指导——自主学习”课堂教学要处理好的几对关系。

答:1)个体独立学习与小组合作学习的关系;2)学生自主学习与教师指导教学的关系3)探究学习与接受学习的关系;4)教科书与课程资源的关系5)课堂预设与生产的关系。

2.简述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答: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注意及时调动学生思维,使学生产生主动阅读的兴趣,就能积极主动地学习。

教师要经常性地通过多种多样的形式活动,如开展读书活动、演讲比赛、课本剧表演、讲故事比赛等活动,对学生进行阅读目的教育,或结合教材,提醒学生,才能达到激发学生阅读兴趣的效果。

教师范读是培养学生阅读的基本方法,不仅使学生获得了初步的情感体验,而且会让学生情不自禁地模仿朗读,潜移默化中学生学会了阅读的基本方法。

福建师范大学2020年2月课程考试《小学课程与教学论 》作业考核试题

福建师范大学2020年2月课程考试《小学课程与教学论 》作业考核试题
督学很感谢他,便和他聊了起来:“你的修车技术这么好,是在哪里学的?”
学生回答说:“我喜欢汽车,经常去看别人修车。时间久了,就学会了一些修车技术。”
督学又问:“现在是上课时间,你为什么没有去学校?”
“今天学校有督学来检查,我的成绩最差,老师让我早点回家。”
督学愣了:这样的学生是好学生吗?什么样的学生是好学生?
只有承认、尊重、深刻认识、正确对待并积极引导学生你不承认、不尊重、不认识和不能正确对待学生的“独立性”,那你不仅不能在教育或教学工作上收到良好的效果,而且会造成严重恶果。
我们应该提倡新的学习方式,新的学习方式作为一个开放的整体,具有主动性、独立性、独特性、意义性、交往性、体验性、问题性、创新性等八个基本特性。全面完整地理解和把握新课程学习的基本特性,是有效地促进学生学习方式转变的基本前提。学习方式的变革是本次课程改革的显著特征和核心任务。但是新课程学习方式并不是特指某一具体的方式或几种方式的总和,从本质上讲,新课程学习方式是以弘扬人的主体性为宗旨,以促进人的可持续性发展为目的,由许多具体方式构成的多维度、具有不同层次结构的开放系统。所以重要的不是列举和强调各种新的学习方式,而是首先从总体上认识和把握新课程学习方式的基本特性。
福建师范大学网络与继续教育学院
《小学课程与教学论》期末考试A卷
姓名:
专业:小学教育
学号:
学习中心:
成绩:
一、名词解释(每题10分,共3题,计30分)
1.课程
答:课程作为学习者的经验或是体验。定义:课程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所获得的经验或体验,以及学生自发获得的经验或体验。
2.“教教材”与“用教材教”
答:“教教材”和“用教材教”是两种截然不同的教材观。“教”教材,考虑的出发点是传授,是强调如何把书本知识传递给学生,是以知识为本位的;用教材“教”,立足点是放在学习对象身上,注重教学行为与学习行为的同步相谐,注重知识传授中的能力培养。前者是教书,后者是教人。

福师201708《小学课程与教学论》离线作业[五篇]

福师201708《小学课程与教学论》离线作业[五篇]

福师201708《小学课程与教学论》离线作业[五篇]第一篇:福师201708《小学课程与教学论》离线作业一、名词解释(每题10分,共3题,计30分)1、课程是指各级各类学校为了实现培养目标而开设的学科及其目的、内容、范围、课程活动、进程等的总和,它主要体现在课程计划、课程标准和教科书之中。

2、“教教材”与“用教材教”教教材”和“用教材教”是两种截然不同的教材观。

“教”教材,考虑的出发点是传授,是强调如何把书本知识传递给学生,是以知识为本位的;用教材“教”,立足点是放在学习对象身上,注重教学行为与学习行为的同步相谐,注重知识传授中的能力培养。

前者是教书,后者是教人。

3、学习方式学习方式是学生在完成学习任务时基本的行为和认知的取向,它不是指具体的学习策略和方法,而是学生在自主性、探究性和合作性方面的基本特征。

(1).主动性,(2).独立性,(3).独特性,(4).体验性,(5).问题性,(6).交互性,(7).生成性。

二、简答(每题10分,共3题,计30分)1、简述有效教学的三个考量指标。

答:根据学生学习有效性的三个考量指标。

学习速度:学习特定内容所花费的时间;学习结果: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发生的变化、获得的进步或取得的成绩;学习体验:所伴随或发生的心理感受。

主要是通过教师在一种先进教学理念指导下经过一段时间的教学之后,使学生获得具体的进步或发展。

2、如何处理教学预设与生成的关系?答:(1)以预设为基础,提高生成的质量和水平。

(2)以生成为导向,提高预设的针对性、开放性、可变性。

①以生成的主体性为导向,提高预设的针对性;②以生成的随机性(不可预知性)为导向,提高预设的开放性;③以生成的动态性为导向,提高预设的可变性。

(3)让预设与生成共同服务于学生的发展。

3、如何建立师生共同发展的教学关系?建立师生共同发展的教学关系主要表现在师生间互相启迪、激励、唤醒、感染和净化等效应上。

作为人民教师,应该不断更新教育教学观念,积极探索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提高教育教学效果,为社会培养全面发展的有用人才。

福师成人本科《小学课程与教学方法论》期末考试A卷

福师成人本科《小学课程与教学方法论》期末考试A卷

福师成人本科《小学课程与教学方法论》期末考试A卷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50分)1. 对于小学教育的主要目标,以下哪个描述是正确的?A. 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提高他们的研究成绩B. 培养学生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为将来的职业做准备C. 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创新精神,培养终身研究的能力D. 培养学生的体育特长,提高他们的运动能力2. 师生关系是小学教学中一个重要的因素,以下哪种关系是建设性的?A. 师生之间保持严格的纪律,不允许学生参与决策B. 师生之间保持一定的距离,不过分关心学生的个人情况C. 师生之间建立互信和尊重,鼓励学生参与研究和决策D. 师生之间互相竞争,鼓励学生超过自己和他人3. 小学课程设计的基本原则包括以下哪些?A. 以学生为中心,注重综合素质的培养B. 以教材为基础,注重知识的传授C. 以考试为导向,注重学生的成绩D. 以教师为中心,注重教育方法的运用4. 小学教学方法中,用于培养学生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的方法是什么?A. 课堂讨论和小组合作B. 倒背课文和大声朗读C. 默写和背诵D. 随堂测验和作业完成5. 小学教育中,提高学生学业成绩的方法包括以下哪些?A. 在课堂上给予学生充分的时间和机会进行自主探究B. 给学生提供多种研究资源和适当的指导C. 鼓励学生参加各类学科竞赛和活动D. 提供额外的补课程和辅导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 请简要概述小学课程的主要内容和特点。

2. 请解释小学教学中“因材施教”的原则是什么意思?3. 请列举几种适用于小学教学的教学方法和教学工具。

三、论述题(20分)请论述小学教育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创新精神。

四、参考答案(仅供参考)选择题:1. C2. C3. A4. A5. B简答题:1. 小学课程的主要内容包括语文、数学、英语、科学、社会等学科的研究,并注重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

其特点是强调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研究,注重培养学生的研究兴趣和能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课程与教学论》期末考试A卷
成绩:
一、名词解释(每题10分,共3题,计30分)
1.课程
课程一般多指学校教学的科目和进程,有时也专指教学科目。

2. 课程标准与教学大纲
课程标准是规定某一学科的课程性质、课程目标、内容目标、实施建议的教学指导性文件。

教学大纲指学校每门学科的教学纲要。

课程标准与教学大纲相比,在课程的基本理念、课程目标、课程实施建议等几部分阐述的详细、明确,特别是提出了面向全体学生的学习基本要求。

3. 学习方式
是指个体在进行学习活动时所表现出的具有偏好性的行为方式与行为特征,反映个体学习活动中的个体差异。

与个体的性格及学习习惯有关。

二、简答(每题10分,共3题,计30分)
1.简述有效教学的三个考量指标。

根据学生学习有效性的三个考量指标。

学习速度:学习特定内容所花费的时间;学习结果: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发生的变化、获得的进步或取得的成绩;学习体验:所伴随或发生的心理感受。

主要是通过教师在一种先进教学理念指导下经过一段时间的教学之后,使学生获得具体的进步或发展。

2. 简述对“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总体框架的理解。

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主要有以下内容:
1.人文底蕴。

主要是学生在学习、理解、运用人文领域知识和技能等方面所形成的基本能力、情感态度和价值取向。

具体包括人文积淀、人文情怀和审美情趣等基本要点。

2.科学精神。

主要是学生在学习、理解、运用科学知识和技能等方面所形成的价值标准、思维方式和行为表现。

具体包括理性思维、批判质疑、勇于探究等基本要点。

3.学会学习。

主要是学生在学习意识形成、学习方式方法选择、学习进程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