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膝关节置换治疗类风湿关节炎:关节功能及相关生化指标的变化
类风湿性关节炎并肾功能不全患者全膝关节置换术的护理干预

第37卷2002013年第3期黑龙江医学H E I L O N G JI A N G M E D I C A L J O U R N A LV01.37.N o.3M ar.2013类风湿性关节炎并肾功能不全患者全膝关节置换术的护理干预张曼茵(油头市中心医院,广东汕头515041)摘要:目的探讨合并慢性肾功能不全的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行全膝关节置换术的围手术期护理方法。
方法回顾性总结和分析合并慢性肾功能不全的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的整个围手术期的护理过程。
包括:术前护理、术后护理、康复护理3个方面。
结果23例患者手术后在医务人员的精心护理下术后膝关节功能恢复良好,未出现严重的并发症。
结论术前、术后、康复护理对于行全膝关节置换的合并慢性肾功能不全的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具有重要意义。
可降低致残率,减少后遗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关键词: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肾功能不全;围手术期;护理doi:10.3969/j.i ssn.1004—5775.2013.03.018学科分类代码:320.71中图分类号:R473文献标识码:B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因长期服用药物,常伴有肾功能不全;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是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关节病变的最终手段,可减轻患者病痛,使患者关节功能得到恢复,从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部分这类患者手术耐受性差,术中麻醉风险大,病情变化快,围手术期护理特别重要,正确的围手术期护理对患者病情的恢复有着重要的作用。
我科自2006—01—2011—12应用全膝关节置换术治疗合并有肾功能不全的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23例,疗效确切,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自2006一01—2011—12我科收治合并慢性肾功能不全的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23例,其中男16例,女7例,年龄56~71岁,平均62.0岁。
左膝9例,右膝12例,双膝2例。
23例患者均长期服用抗类风湿药物5—10年(平均7年),均合并有不同程度的肾功能不全。
全膝关节置换术对50例类风湿性关节炎治疗的临床研究

手术前后膝关节功能比(优良率)比较 及手术前后HSS膝关节 评 分比 较。 1.5 疗效评价
使 用 美 国 特 种 外 科 医 院 膝 关 节 评 分(h o s p i t a l f o r s p e c i a l s u r g e r y k n e e s c o r e,H S S)作为膝 关节 功 能 评 分 的 标 准,H S S 膝 关 节 评 分总 分 1 0 0 分,其 中 活 动 度18 分,疼 痛 3 0 分,功 能 2 2 分,稳 定 性10 分,肌 力10 分,屈曲畸 形10 分。通 过7 项考 评内容 将 膝 关节 功 能 分 为4级:优:H S S 评 分≥8 5 分;良: H S S 评 分在 7 0 ~ 8 4 分之 间;中:H S S 评 分在 6 0 ~ 6 9 分之 间;差: H S S 评 分<6 0 分。 1.6 统计学方法
[参考文献] [1] 高山. 术前应用抗生素、术中碘伏冲洗手术切口对阑尾炎切除术后切
口感染的临床观察[J]. 中国医药指南,2011,9(8):56. [2] 医学临床“三 基”训练医师分 册[ M ]. 3版. 长沙:湖南 科学技 术出版
社,2 0 0 5:435. [3] 雒 晓 芳,董 开忠,王冬 梅,等. 新 洁 尔 灭 对三 种 细 菌的 抑 菌 效 果 研
中医主治系列-中西医骨伤学【代码:329】-中西医结合骨伤科学-中西医结合骨伤科学二

中医主治系列-中西医骨伤学【代码:329】-中西医结合骨伤科学-中西医结合骨伤科学二[单选题]1.关于化脓性关节炎与关节结核的鉴别,下列哪项无价值A.是否有高热等急性全身表现B(江南博哥).局部是否有红肿、疼痛、皮温明显增高C.血和关节液的白细胞总数和中性粒细胞增多的程度D.浮髌试验阳性E.关节液是否培养出革兰氏阳性球菌正确答案:D[单选题]2.形成急性血源性骨髓炎大块死骨的原因主要为A.骨膜血管断裂B.骨的滋养血管栓塞C.脓肿直接破坏骨组织D.病理骨折E.机体抵抗力差正确答案:B[单选题]3.慢性骨髓炎迁延不愈反复发作的最主要原因是A.窦道的形成B.死骨的残留C.瘢痕组织增生D.机体抵抗力弱E.细菌毒力太强正确答案:D[单选题]4.关节结核是指A.关节内积液增多B.X线片可见骨质破坏C.血沉明显增快D.关节疼痛严重E.病变累及骨、软骨及滑膜正确答案:E[单选题]5.骨与关节结核病人,混合感染,发热,体质虚弱,最好的处理方法是A.抗结核药+抗化脓菌感染药物B.穿刺抽脓,注入抗结核药物C.小切口引流D.彻底的病灶清除术E.局部MgSO4湿敷,谨防破溃,禁忌切开正确答案:C[单选题]6.骨关节结核窦道形成继发化脓感染,与慢性化脓性脊椎炎在X线片上鉴别诊断的要点是A.一般只影响单个椎体,椎间隙正常B.椎体骨质密度增高,硬化,椎间隙变窄C.椎体骨质疏松,脊柱呈竹节样融合D.椎体边缘破坏,椎间隙变窄,椎旁软组织阴影增宽E.一般影响多个椎体,椎体变形,椎间隙正常正确答案:D[单选题]7.腰椎结核伴有左髂窝脓肿,检查Thomas征(+),说明?A.髋关节活动受限B.左下肢有放射性疼痛C.左侧髂腰肌受刺激D.左股四头肌受刺激E.臀大肌受刺激正确答案:C[单选题]8.单纯滑膜结核的X线表现是A.关节间隙狭窄,软组织肿胀B.关节间隙增宽,骨质破坏C.骨质疏松,软组织肿胀D.骨质密度增高E.骨膜反应性增生正确答案:C[单选题]9.关于脊柱结核好发的原因,哪项不正确A.负重量大B.活动多C.松质骨多D.血运丰富E.脊椎数量多正确答案:D[单选题]10.强直性脊柱炎的X线表现特点A.常蔓延数个椎体,晚期增生明显,骨性融合成块B.常累及多数椎骨,多同时伴有双骶髂关节病变。
膝关节置换术后评价指标

膝关节置换术后评价指标
膝关节置换术是一种常见的治疗膝关节疾病的手术方法,它通过置换损坏的膝关节组织,重建关节功能,以减轻疼痛、恢复活动能力。
而术后评价指标则是用来评估手术效果和术后康复情况的重要指标,下面我们将详细介绍几个常用的术后评价指标。
一、疼痛缓解程度
术后疼痛是患者最为关注的问题之一,通过评估术后疼痛缓解程度可以判断手术效果的好坏。
常用的评价方法是视觉模拟评分法,患者根据自己的疼痛程度在一个0-10的刻度上进行评分,评估术后疼痛的程度。
二、功能恢复情况
膝关节置换术的目的是恢复患者的日常活动能力,因此评价术后功能恢复情况是十分重要的。
常用的评价方法包括:步态分析、膝关节功能评分、肌力测试等。
其中步态分析可以通过观察患者行走时的步伐、步态以及膝关节的活动范围来评估术后功能恢复情况。
三、生活质量改善程度
膝关节疾病会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而膝关节置换术可以显著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评价生活质量改善程度可以使用一些常用的生活质量量表,例如SF-36(简化版生活质量问卷)等。
四、并发症发生率
膝关节置换术是一种创伤性手术,术后可能会发生一些并发症,如感染、血栓形成等。
评价并发症发生率可以帮助医生了解手术的安全性和风险,以及术后的护理工作是否得当。
膝关节置换术后评价指标包括疼痛缓解程度、功能恢复情况、生活质量改善程度和并发症发生率等。
这些指标能够客观地评估手术效果和术后康复情况,对于患者的康复和医生的治疗决策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对这些指标的全面评估,可以为患者提供更好的医疗服务,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膝关节炎患者膝关节滑液中白细胞介素-1β白细胞介素-6含量变化的意义

膝关节炎患者膝关节滑液中白细胞介素-1β白细胞介素-6含量变化的意义张建清【期刊名称】《实用医技杂志》【年(卷),期】2011(018)002【摘要】目的检测骨关节炎(OA)膝关节液内白细胞介素(IL)-1β、IL-6 的浓度,探讨二者与膝关节炎关节镜下分级的关系,寻找反映骨关节炎严重程度的生化指标.方法选择膝关节镜及人工膝关节置换的患者40 例,其中11 例单纯半月板损伤为对照组,OA 患者29 例为实验组,根据其软骨损伤程度分为3 组.抽取其膝关节液,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检测IL-1β、IL-6 的浓度.结果对照组与实验组IL-1β浓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实验组不同分级间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IL-6检测结果在对照组与实验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9).两两比较后发现轻度组与中度组中IL-6 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及重度组(P<0.01),但对照组与重度组之间、轻度组与中度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1).OA 患者关节液中IL-1β的含量与关节镜下OA 的严重程度成正相关(r=0.887,P<0.01),IL-6含量与OA 的严重程度无直线相关关系.结论 OA 患者关节液IL-1β含量明显高于健康者,可作为区分OA 严重程度的标志物.OA 患者关节液中IL-6含量早期明显升高,晚期呈下降趋势,不能作为区分OA严重程度的标志物.【总页数】2页(P127-128)【作者】张建清【作者单位】苏州大学附属常州市肿瘤医院,213000【正文语种】中文【相关文献】1.黄板树根提取液对白细胞介素-18在骨性关节炎滑液中的表达影响及意义 [J], 王凤龙;肖智青;朱锦忠;王爱明;徐洲发;张火林;江建明2.白细胞介素1β在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滑液中临床意义 [J], 沈鹏飞;侯为林;徐建达;瞿玉兴3.骨桥蛋白白细胞介素-1肿瘤坏死因子-α在膝骨关节炎患者血清与滑液中的表达及意义 [J], 刘滨;刘春阳4.类风湿关节炎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32、白细胞介素-17和白细胞介素-10表达水平及临床意义 [J], 安新;冯超;高利常5.膝关节滑液白细胞介素1β、白细胞介素17、前列腺素E2含量与老年膝骨关节炎预后的关系研究 [J], 童磊;贾锋;范丽;刘强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膝关节炎患者膝关节滑液中白细胞介素-1β白细胞介素-6含量变化的意义

【 摘
要 】 目的 检测骨关节炎 ( A) O 膝关节液 内白细胞介 素(L 一 B、 一 I ) 1 I 6的浓度 , L 探讨 二者 与膝关 节炎关节
选择 膝关 节镜及人工 膝关节置换的患者 4 0例 , 其
镜下分级的关系 , 寻找反映骨关节炎严重 程度 的生化指标 。方法
中 1 例单纯半月板损伤为对照组 , A患者 2 1 O 9例为实验组 , 根据 其软 骨损伤程度分 为 3组 。 抽取其膝关节液 , 采用酶 联免疫 吸附试 验法检测 I 一 B、 一 L 1 I 6的浓度 。结 果 对 照组 与实验组 I 一 p浓度差 异有统计 学意义 ( < .1 , L L1 P 0 )实验 0 组不 同分级间差异也有统计学 意义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00 ) 火 .1 。而 I一 L 6检测结果在对 照组与实验组之 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 . ) P O0 。 9
I L一6 wer d tc e t ELI A eho .R e ul I e ee t d wih S m t d s t s L一1 c n enr to wa sg i c n l fe e t b we n he o r l B o c ta in s i n f a ty di r n et e t c nto i f
用医技杂志 2 1 年 2 01 月第 鲞箜
! r a ! j 丛d
q壁, ! 2 ! ! !1 : ! . 1
・
1 27 ・
膝关节炎 患者膝关节滑液 中 白细胞介 素一 1 l 3 白细胞介 素一 6含量变化 的意义
苏 州 大 学 附属 常 州 市肿 瘤 医 ̄ ( 10 0 230 ) 张 建 清
m na ojci s A crigt terdge fcrl ei uy a et i epr e t ru eedv e n he e t b t e. codn hi ereo a i g n r,p t ns n xei na go pw r ii dit tre l e v o ta j i m l d o gop mi ru ,m drt gopa dsvr op . ol t hi k e it ud a dc net t n fL 1 n ru s( l gop oeaer u n ee u ) C l ce ter n e on f i , n o cnr i so I一 a d d r g e d j l ao p
关节置换炎症指标要求

关节置换炎症指标要求关节置换手术是治疗严重关节疾病的有效方法。
虽然关节置换手术可以缓解患者的关节疼痛和改善运动功能,但是手术后还存在潜在的并发症,如关节置换炎症。
关节置换炎症(periprosthetic joint infection, PJI)是指人工关节周围的软组织和(或)骨组织发生感染,导致术后出现严重疼痛、炎症、部分或全部关节松动、器械松动、植入物感染等一系列并发症。
为了预防和治疗关节置换炎症,需要及时进行相关的检测和评估。
下面将详细介绍关节置换炎症指标要求。
1. 临床指标1.1 术后疼痛术后疼痛是早期发现关节置换炎症的重要指标之一。
在手术后,如果患者出现明显的疼痛或疼痛程度加重,应考虑关节置换炎症的可能性。
此外,术后疼痛也可能与比较常见的其他并发症有关,如肌肉紧张、机械原因引起的疼痛等,需要尽早鉴别。
1.2 局部红肿、温度升高关节置换炎症的另一个早期表现是术后局部红肿、温度升高。
如果患者术后出现局部炎症,需要进行进一步检测以确定是否存在感染。
1.3 患肢功能障碍关节置换炎症还会导致关节功能障碍。
术后如果患者关节活动受限,肢体活动度下降,需要排除关节置换炎症等并发症的可能性。
2. 实验室指标2.1 C反应蛋白(CRP)C反应蛋白是一种急性反应指标,患者感染或炎症时常常升高。
如果患者术后C反应蛋白升高,需要进一步检测确定是否存在与关节置换有关的感染。
2.2 血沉2.3 白细胞计数3. 影像学指标3.1 X线X线检查是评估关节置换后植入物松动的常见方法。
如果患者术后出现植入物松动的迹象,需要进一步检测以确定是否存在感染。
3.2 核磁共振(MRI)核磁共振成像可以帮助确定关节周围软组织是否存在炎症表现。
MRI检查尤其对于早期发现关节置换炎症非常有帮助。
以上即是关节置换炎症指标要求的相关内容,当患者术后出现疼痛等不良反应时,应考虑是否存在关节置换炎症,并及时进行科学合理的处置。
膝关节置换质控标准

0
5
10
术前准备
(20分)
1.血常规、尿常规、大便常规
2.凝血功能、D二聚体
3.肝肾功能、电解质、血糖或生化全套
4.血型、感染性疾病筛查
5.胸片、心电图
6.膝关节负重位正侧位X线片(最好下肢全长)、CT
7.心肌酶、肺功能、超声心动图(根据病情需要决定)
4.创伤性骨关节炎:严重涉及关节面的创伤后的骨关节炎,如粉碎性平台骨折后关节面未能修复而严重影响功能的病例以及因半月板损伤或切除后导致的继发性骨关节炎等。
5.大面积的膝关节骨软骨坏死或其它病变不能通过常规手术方法修复的病例。
6.感染性关节炎后遗的关节破坏,在确认无活动性感染的情况下,可作为相对适应证。
0
0
0
0
0
0
0
0
0
0
1
1
1
1
1
1
1
1
1
1
2
2
2
2
2
2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2
2
2
2
总得分
7.手术风险评估
8.手术安全核查
9.术前、术中抗菌药物合理使用
10.改变手术方案需患者或代理人同意
0
0
0
0
0
0
0
0
0
0
1
1
1
1
1
1
1
1
1
1
2
2
2
2
2
2
2
2
2
2
术后处理
(20分)
医学检验学 关节液生化的参考范围-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医学检验学关节液生化的参考范围-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引言1.1 概述概述近年来,在医学领域发展的推动下,关节液生化检测逐渐成为了研究和诊断关节疾病的重要手段之一。
关节液生化指标的检测对于早期发现和评估关节疾病、指导治疗方案的制定以及疾病的预后判断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然而,要准确地判断关节液生化指标的异常与否,我们需要了解其参考范围。
关节液生化的参考范围是指在正常情况下,关节液中各种生化指标的正常范围。
这些参考范围是通过大量的临床样本统计分析得出的,具有重要的临床参考价值。
了解关节液生化的参考范围有助于临床医师判断患者关节液检测结果的异常程度,从而更好地指导治疗和预后判断。
关节液生化的参考范围涵盖了多个指标,如白细胞计数、红细胞计数、葡萄糖浓度、蛋白质含量等。
这些指标的正常范围是根据大量健康人群的关节液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分析得出的。
特定的性别、年龄、地域等因素也会对参考范围产生影响,因此,在进行关节液生化检测时,需要根据不同人群的特点进行综合考虑。
了解关节液生化的参考范围不仅可以帮助医生更好地判断关节液检测结果的异常情况,还可以提供线索用于疾病的鉴别诊断。
以关节液中白细胞计数为例,如果检测结果高于参考范围,可能提示关节炎或感染的存在;如果检测结果低于参考范围,则可能存在类风湿性关节炎等免疫性疾病。
因此,准确判断关节液检测结果的正常与异常,对于明确诊断和治疗方案的选择具有重要意义。
综上所述,了解关节液生化的参考范围及其临床意义对于相关疾病的研究和诊断具有重要的价值。
通过本文所述的关节液生化参考范围的概述,我们将深入了解关节液生化指标的正常范围,并对于相关疾病的发展和治疗提供更加科学、准确的依据。
1.2文章结构1.2 文章结构本文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第一部分:引言在这一部分,我们将对关节液生化的重要性和研究意义进行概述,并阐述本文的目的。
第二部分:正文2.1 关节液生化概述本节将介绍关节液生化的基本概念和意义。
类风湿性关节炎临床路径-中华医学会

类风湿性关节炎临床路径(2017年县医院适用版)一、类风湿性关节炎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类风湿性关节炎(X光片显示关节间隙明显狭窄伸直消失,严重疼痛伴功能障碍)(ICD-10:M06.991)行全膝关节置换术(ICD-9:81.54007)。
(二)诊断依据。
根据《临床诊疗常规-骨科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
1.病史:慢性病程,手关节等多关节发病,膝关节疼痛或活动受限逐渐加重;伴明显晨僵、关节肿胀等。
2.体格检查:患膝疼痛、活动受限,可伴有屈曲挛缩畸形、外翻畸形、或关节融合等。
3.辅助检查:类风湿因子、类风湿5项等化验指标以及X 线检查符合类风湿性关节炎。
(三)选择治疗方案的依据。
根据《临床诊疗常规-骨科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
1.膝骨关节炎严重影响生活质量及活动水平。
2.膝骨关节炎病变终末期。
3.全身状况允许手术。
(四)标准住院日为≤18天(对于术前畸形严重患者(屈曲挛缩大于45°,或关节僵直甚至融合等),为术后康复锻炼需要,可适当延长住院时间)。
(五)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ICD-10:M06.991类风湿性关节炎疾病编码。
2.膝关节病变终末期,关节间隙明显狭窄甚至消失。
3.当患者合并其他疾病,但住院期间不需要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
4.病变影响患者生活质量,患者有改善患膝疼痛及活动度的要求。
(六)术前准备(术前评估)2-3天。
1.必需的检查项目:(1)术前完成功能量表(KSS评分);(2)血常规、血型(ABO 血型+Rh因子)、尿常规、便常规+潜血、血沉、CRP;(3)肝功能、肾功能、凝血功能检查、传染性疾病筛查(乙肝、丙肝、梅毒、艾滋病);(4)胸部X线平片、心电图;(5)手术部位X线检查:患膝负重正侧位、髌骨轴位、下肢全长片;(6)腰椎正侧位片。
2.根据患者病情可选择的检查项目:类风湿5项、免疫8项、血气分析、肺功能检查、超声心动图、双下肢血管彩色超声、颈动脉超声等。
全膝关节置换术后感染标记物的选择

全膝关节置换术后感染标记物的选择【摘要】目的讨论全膝关节置换成型术后关节肿胀和血清学炎症反应情况,筛选高灵敏度的生物标记物,为膝关节治疗提供理论支持。
方法选用新西兰大白兔30只制作全膝关节置换成型(TKA)模型、类风湿组(RA)模型并设置对照组。
采用膝关节髌骨上、下沿2cm处关节周径评估手术前后膝关节功能变化和肿胀。
并采用血清学方法,筛选出高灵敏度的生物标记物。
随后比对不同时间段生物标记物的峰值大小,为膝关节置换术后监察和医治提供理论支持。
结论 RA组和TKA组兔髌骨上沿、下沿周径显著增加,RA组和TKA组血清中各个指标浓度显著增加,其中TKA组增加幅度比RA组显著。
接种金黄色葡萄球菌24h、48h各指标浓度相比造模前24h和造模后24h显著增加。
拟选IL-17为膝关节术后炎症生物标记物。
【关键词】全膝关节置换成型术(TKA):生物标记物:IL-17【 Abstract 】Objective to discuss the situation of joint swelling and serological inflammatory reaction after total knee arthroplasty, and to screen the highly sensitive biomarkers to provide theoretical support for the treatment of knee joint.Methods: thirty New Zealand white rabbits were selected for total knee replacement (TKA) model and rheumatoid group (RA) model. Functional changes and swelling of the knee joint before and after surgery were evaluated by using the circumference of the knee along the upper and lower 2cm of patella. High sensitivity biomarkers were screened by serological method. The peak values of biomarkers in different time periods were then compared to provide theoretical support for post-operative monitoring and treatment of knee joint replacement.Conclusion: the circumference of the upper and lower patella of the RA group马骏,男,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儿外一病区。
全关节置换术前后白细胞介素-6和C反应蛋白变化及临床意义

全关节置换术前后白细胞介素-6和C反应蛋白变化及临床意义王烨锋;陈广祥;邹天明;沈军;蔡小强;喻兆恒;韦敏祥【摘要】目的研究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和C反应蛋白(CRP)在全关节置换手术前后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前瞻性研究2012年1~12月期间61例初次人工节置换患者,其中全髋关节置换30例,全膝关节置换31例,于术前及术后1、3、5、7、12d检测并记录IL-6和CRP.结果手术后IL-6和CRP测定值均增高,IL-6在手术后1d达到峰值(27.79±20.83 pg/ml),以后逐渐下降,术后12d降至正常;CRP在术后3d达到峰值(73.57±44.37mg/L),术后12d仍明显高于正常.结论全关节置换术后血清IL-6值变化比CRP快,回落到正常的速度也快.IL-6值能较早、较快反映全关节置换术后炎症情况,动态观察有助于早期感染的发现和干预.【期刊名称】《国际骨科学杂志》【年(卷),期】2013(034)003【总页数】2页(P211-212)【关键词】白细胞介素-6;C反应蛋白;全关节置换;感染;诊断【作者】王烨锋;陈广祥;邹天明;沈军;蔡小强;喻兆恒;韦敏祥【作者单位】215002苏州,南京医科大学附属苏州医院骨科;215002苏州,南京医科大学附属苏州医院骨科;215002苏州,南京医科大学附属苏州医院骨科;215002苏州,南京医科大学附属苏州医院骨科;215002苏州,南京医科大学附属苏州医院骨科;215002苏州,南京医科大学附属苏州医院骨科;215002苏州,南京医科大学附属苏州医院骨科【正文语种】中文随着人口老龄化及医学科学进步,人工髋、膝关节置换术治疗髋、膝关节疾病的临床疗效不断得到肯定。
尽管外科手术技术提高、手术环境改进、预防性抗生素应用及围手术期合理有效处理高危易患人群等,使人工髋、膝关节置换术后感染发生率下降至1%以下,但随着手术例数不断攀升,术后感染患者绝对数量却在增加;同时术后感染很难做到早期诊断,给患者带来沉重的经济负担和精神压力,也是临床骨科医生面临的棘手难题[1-3]。
风湿类风湿性关节炎的关节置换术ppt课件

血栓形成与栓塞
血栓形成与栓塞是关节置换术后 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可能会导致 严重的后果,如肺栓塞和心脏病。
血栓形成通常发生在术后1-2周 内,与手术创伤和患者的凝血状
态有关。
预防血栓形成的措施包括术后早 期活动、使用抗凝药物和机械压
迫等。
假体松动与断裂
假体松动与断裂是关节置换术 后的长期并发症之一,可能会 导致关节不稳定和疼痛。
恢复时间
术后恢复时间相对较短, 患者通常在数周内可以逐 渐恢复正常活动。
长期疗效
假体寿命
关节置换术的假体有一定 的使用寿命,通常在1020年左右。
并发症风险
长期来看,关节置换术可 能面临感染、松动、磨损 等并发症的风险。
翻修手术
随着假体寿命的终结,可 能需要接受翻修手术以更 换磨损的假体。
研究进展与展望
新材料与技术
研究新型的关节材料和置换技术,以 提高假体的使用寿命和减少并发症风 险。
个性化治疗
康复治疗
进一步研究康复治疗的方法和效果, 以促进患者术后恢复和提高生活质量。
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 手术方案,以获得更好的疗效。
THANKS
感谢观看
。
其他疾病
如果患者有严重的心血管疾病 、糖尿病、肺部疾病等,需要
评估手术风险和效果。
03
风湿类风湿性关节炎的关节置换术
术前评估与准备
01
评估患者情况
对患者进行全面的身体检查,了解患者的病情、关节病变程度、身体状
况及手术耐受能力等。
02
制定手术计划
根据评估结果,制定个性化的手术方案,包括手术方式、假体选择、手
假体松动通常发生在术后几年 后,与骨水泥和植入物的结合 有关。
不同K-L分级的膝骨关节炎行全膝关节置换术治疗的效果比较

不同K-L分级的膝骨关节炎行全膝关节置换术治疗的效果比较唐云德;梁云杨【期刊名称】《临床骨科杂志》【年(卷),期】2024(27)3【摘要】目的比较不同K-L分级的膝骨关节炎(KOA)行全膝关节置换术(TKA)治疗的效果。
方法将108例行TKA治疗的KOA患者根据术前K-L分级不同分为K-L 2级组(29例)、K-L 3级组(47例)和K-L 4级组(32例)。
记录开始下地时间、开始部分负重行走时间、开始完全负重行走时间、膝关节屈曲活动度。
采用HSS评分评价膝关节功能,采用IKDC膝关节功能主观评分评价膝关节功能,采用Mar-shall 评分评价韧带恢复效果。
结果患者均获得6个月随访。
开始下地时间、开始部分负重行走时间、开始完全负重行走时间:K-L 2级组均短于K-L 3级组、K-L 4级组(P<0.05);K-L 3级组均短于K-L 4级组(P<0.05)。
术后6个月HSS评分、IKDC 评分、Mar-shall评分、膝关节屈曲活动度:K-L 2级组均高(大)于K-L 3级组、K-L 4级组(P<0.05);K-L 3级组均高(大)于K-L 4级组(P<0.05)。
末次随访时,患者均行走自如,膝关节无疼痛,X线片显示假体位置良好,无松动及脱位情况发生。
结论TKA 治疗KOA能有效改善患者膝关节功能,但术前K-L分级越高,手术效果越差。
【总页数】4页(P332-335)【作者】唐云德;梁云杨【作者单位】单县海吉亚医院骨一科;菏泽市立医院关节外科【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684.3;R687.4【相关文献】1.同期双侧全膝关节置换术与分期双侧全膝关节置换术治疗双膝骨关节炎的效果比较2.两种假体行全膝关节置换术治疗膝骨关节炎的疗效比较3.单髁置换术与全膝关节置换术治疗膝单间室骨关节炎患者的效果比较4.同期与分期双侧全膝关节置换术治疗膝骨关节炎患者的效果比较5.单髁置换术与全膝关节置换术治疗老年膝骨关节炎患者的效果比较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膝骨关节炎患者血清GPI、抗MCV抗体水平变化及其意义

膝骨关节炎患者血清GPI、抗MCV抗体水平变化及其意义刘轩; 徐翔; 王静; 赵静; 李鸿斌【期刊名称】《《山东医药》》【年(卷),期】2019(059)015【总页数】4页(P33-36)【关键词】膝骨关节炎; 葡萄糖-6-磷酸异构酶; 抗突变型瓜氨酸波形蛋白抗体; 血沉; C反应蛋白【作者】刘轩; 徐翔; 王静; 赵静; 李鸿斌【作者单位】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呼和浩特010050; 内蒙古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446.62骨性关节炎(OA)是一种常见的退行性疾病,常伴随明显的疼痛和功能障碍[1]。
OA 的发病率和致残率日益升高,目前60岁以上人群发病率达50%,75岁以上人群达80%[2]。
因此,早期诊断和治疗OA,可以避免关节的完全损害,对预防或减缓疾病的进展具有重要作用。
膝骨性关节炎(KOA)的临床特征为关节软骨损伤、骨质增生形成肥厚性骨变、软骨下骨重塑和滑膜炎症,炎症在其发生发展过程中起重要作用,OA虽然不是一种炎症性疾病,但是KOA发病过程中却有炎症发生,促进滑膜炎症和关节疼痛[3]。
目前,KOA的诊断主要依靠X线、关节超声等,但均不能作为早期诊断的有效手段。
C反应蛋白(CRP)水平的轻度升高是慢性KOA X线进展的预测因素,CRP水平与KOA发生率之间存在显著相关性[4]。
血沉(ESR)的低度升高也被纳入KOA患者的预测因素之一,来预测疾病的发展[5]。
葡萄糖-6-磷酸异构酶(GPI)由T细胞分泌,除具有酶活性外,还具有细胞因子及生长因子样活性,存在于各种细胞的细胞外液及细胞质,尤其是关节腔内,特别是软骨表面[6]。
GPI和抗GPI抗体可能激活补体通路,诱发关节炎[7]。
抗突变型瓜氨酸波形蛋白(MCV)抗体为瓜氨酸相关自身抗体,存在于RA患者的滑液、滑膜细胞和血清中[8]。
GPI和抗MCV抗体现已成为类风湿关节炎(RA)的诊断指标,但在抗环状瓜氨酸肽抗体(诊断RA的关键指标)阴性的情况下,二者仍有低水平的升高,考虑可能与OA有关。
全膝关节置换护理查房

骨一区 2018-5-23
查房目的
掌握膝关节置换术的护理要点 掌握膝关节置换术后的功能锻炼
史介绍
陈仲方,女,66岁,54床 主 诉:右膝关节疼痛伴活动受限2年 过敏史:无 既往史:高血压史10年,2014年行动脉瘤填塞术 现病史:2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右膝关节疼痛,晨起后 僵硬,小于30min,床上自行轻度活动右膝关节后疼 痛可减轻,起床活动后加重,行走及上、下楼时疼痛 明显。
辅助检查
检验报告: 05-13 :C-反应蛋白17.41mg/L ↑,肌酸激酶 343u/L ↑ , D二聚体2852ng/ml ↑。 05-16:纤维蛋白原5.89g/L ↑, D二聚体2203ng/ml ↑。 05-18:双下肢动静脉彩超示:双侧下肢动脉硬 化伴斑块形成,双侧下肢深静脉未见明显异常。 5-21 :纤维蛋白原5.89g/L ↑, C-反应蛋白 28.57mg/L ↑, D二聚体2203ng/ml ↑
入科时查体
体温36.5C,脉搏80次/分,呼吸20次/分,血压 130/80mmHg。 专科情况:双膝关节明显内翻畸形,稍肿胀,右膝关 节屈伸活动稍受限,伸直-20度,屈曲120度,活动时 有摩擦音,左小腿中段前方及左足背可见迂曲静脉曲 张,左膝关节屈伸活动稍受限,伸直-15度,屈曲120 度,活动时有摩擦音,双侧回旋研磨试验(-),双侧 前后抽屉试验(-),双侧内外侧侧方应力试验(-)。 双足各趾活动正常,双足背动脉可扪及,双下肢肢端 血运可。
辅助检查
1.右膝关节DR示:右膝关节退行性变。 2.24h动态心电图示:窦性心律不齐 3.检验报告: 05-09 生化:c-反应蛋白8.84mg/L↑,肌酐 90umol/L ↑,心肌酶:肌酸激酶216u/L ↑,甲功: 促甲状腺素7.470miu/L ↑ 。
膝关节置换术后评价指标

膝关节置换术后评价指标
膝关节置换术后的评价指标可以从多个角度来考虑。
首先,从
手术本身的角度来看,术后的评价指标包括手术的成功率和并发症
的发生率。
手术成功率通常通过术后膝关节功能的恢复情况来评估,包括关节活动度、疼痛减轻程度以及患者对日常活动的恢复情况。
此外,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也是评价指标之一,例如感染、血栓形
成等。
其次,从患者的角度来看,术后的评价指标包括患者生活质量
的改善情况、疼痛减轻程度以及对日常活动的恢复情况。
患者生活
质量的改善可以通过问卷调查或生活质量评估工具来评价,包括身
体功能、心理健康、社交功能等方面。
另外,术后的影像学评估也是重要的评价指标之一。
通过X光
片或者MRI等影像学检查,可以评估术后膝关节置换的稳定性、假
体位置以及骨性愈合情况。
此外,术后的并发症情况也需要纳入评价指标中。
例如,术后
感染、假体松动、神经损伤等并发症的发生情况需要进行评估。
总的来说,膝关节置换术后的评价指标是一个综合性的评估体系,涉及手术本身的成功率、患者生活质量改善情况、影像学评估以及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等多个方面。
这些评价指标的综合分析可以全面评估膝关节置换术的效果和患者的术后恢复情况。
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治疗膝关节骨关节炎的效果观察及对疼痛程度的影响

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治疗膝关节骨关节炎的效果观察及对疼痛程度的影响【摘要】:目的:探究分析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治疗膝关节骨关节炎的效果及对疼痛程度的影响。
方法:研究时间:2020年2月~2021年12月,研究对象:在我院进行手术诊治的膝关节骨关节炎患者80例,且依据诊治方案的差异性进行分组,各为40例,将实施关节镜手术诊治的纳入对照组,同时将实施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诊治的纳入观察组,对两组的护理效果进行探讨。
结果:相比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97.50%明显更高,在术后观察组患者的HSS评分明显更高,且VAS评分更低,P<0.05。
结论:将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运用于膝关节骨关节炎患者中的效果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的膝关节功能,同时降低疼痛感,有利于缩短术后康复时间,值得采纳应用。
【关键词】: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膝关节骨关节炎;效果观察前言:膝关节骨关节炎是临床骨科常见疾病,具有较高的发病率以及复发率。
该病通常好发于中老年患者,治疗周期较长。
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是临床近年来常用的手术方案,根据手术治疗的适应征,以及完善术前准备,可在术后取得较为满意的成果[1]。
故本次研究将探讨在我院进行诊治的膝关节骨关节炎患者,且在不同的治疗方案中,分析不同的治疗效果。
现将具体分析报告如下。
1资料及方法1.1.资料随机选取2020年2月~2021年12月在我院骨科进行手术治疗的80例膝关节骨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以及观察组各40例。
观察组患者中男性:女性=22:18,患者的年龄介于58-74岁,平均年龄值为(66.34±1.12)岁,患病时间介于2-10个月,平均患病时间值为(6.67±1.14)个月,损伤部位:17例为左膝,17例为右膝,6例为双膝;对照组患者中男性:女性=21:19,患者的年龄介于59-73岁,平均年龄值为(66.45±1.22)岁,患病时间介于2-11个月,平均患病时间值为(6.87±1.12)个月,损伤部位:18例为左膝,16例为右膝,6例为双膝。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hinese Journal of Tissue Engineering Research1337·研究原著·周祺,男,1985年生,汉族,江苏省常州市人,硕士,主治医师。
通讯作者:瞿玉兴,博士,主任医师。
常州市中医医院骨一科,江苏省常州市 213000文献标识码:A来搞时间:2019-02-23 送审时间:2019-03-05 采用时间:2019-05-23 在线时间:2019-10-10Zhou Qi, Master, Attending physician, First Department of Orthopedics, Changzhou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Hospital, Changzhou 213000, Jiangsu Province, ChinaCorresponding author: Qu Yuxing, MD, Chief physician, First Department of Orthopedics, Changzhou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Hospital, Changzhou 213000, Jiangsu Province, China全膝关节置换治疗类风湿关节炎:关节功能及相关生化指标的变化周 祺,高 益,魏 康,黎 俊,徐建达,蒋 阳,瞿玉兴(常州市中医医院骨一科,江苏省常州市 213000) DOI:10.3969/j.issn.2095-4344.2441 ORCID: 0000-0003-1810-3780(周祺)文章快速阅读:文题释义:类风湿关节炎早期表现:滑膜炎、软骨破坏,不常累及膝关节,但65%-75%的患者最终将累及双侧膝关节,90%以上的慢性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出现膝关节受累。
关节活动度:指关节运动时所通过的运动弧或转动的角度。
摘要背景:以往有关全膝关节置换治疗类风湿关节炎临床疗效的研究报道较多,而关于全膝关节置换对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关节功能及相关生化指标的影响研究较少,因此需要更多的临床证据支持。
目的:分析全膝关节置换治疗类风湿关节炎对患者关节功能及相关生化指标的影响。
方法:选取接受全膝关节置换的患者64例(64膝),回顾性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
对比分析术前与术后1年患者美国特种外科医生膝关节评分、膝关节活动度及生活质量评分结果,检测患者C -反应蛋白、类风湿因子及血沉等生化指标的变化,并记录患者术后1个月并发症发生情况。
该研究已获得常州市中医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所有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
结果与结论:①与术前相比,患者术后1年HSS 评分、膝关节活动度、生活质量评分明显升高(P < 0.01),C -反应蛋白、类风湿因子及血沉水平明显降低(P < 0.01);②术后1例患者发生感染,2例患者出现下肢深静脉血栓,经对症治疗后得到缓解。
结果证实,全膝关节置换对类风湿关节炎有较好的临床效果,可改善患者膝关节功能,降低C -反应蛋白、类风湿因子及血沉水平,具有良好的安全性。
关键词:全膝关节置换;类风湿;关节炎;C-反应蛋白;类风湿因子;血沉;骨关节植入物;人工假体;感染;下肢深静脉血栓中图分类号:R459.9;R605;R684Total knee arthroplasty for rheumatoid arthritis: knee function and biochemical index changesZhou Qi, Gao Yi, Wei Kang, Li Jun, Xu Jianda, Jiang Yang, Qu Yuxing (First Department of Orthopedics, Changzhou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Hospital, Changzhou 213000, Jiangsu Province, China)AbstractBACKGROUND: Previous studies on the clinical efficacy of total knee arthroplasty in the treatment ofrheumatoid arthritis have been reported, but the effects of total knee arthroplasty on joint function and related biochemical parameters in patients with rheumatoid arthritis are little reported. Thereafter, more clinical evidence is needed.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effect of total knee arthroplasty on joint function and related biochemical indicators in patients with rheumatoid arthritis.METHODS: Clinical data of 64 patients with 64 knees who underwent total knee arthroplasty were周祺,高益,魏康,黎俊,徐建达,蒋阳,瞿玉兴. 全膝关节置换治疗类风湿关节炎:关节功能及相关生化指标的变化[J].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20,24(9):1337-1341. DOI:10.3969/j.issn.2095-4344.24411338retrospectively analyzed. Comparative analysis of Hospital for Special Surgery, range of motion of the knee joint and quality of life scores before and 1 year after surgery was conducted. Changes of biochemical indicators such as C-reactive protein, rheumatoid factor anderythrocyte sedimentation rate were detected. The incidence of complications at 1 month after surgery was recorded. The study was approved by the Ethical Committee of Changzhou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Hospital, and all patients signed the informed consents.RESULTS AND CONCLUSION: (1) Compared with the baseline levels, the Hospital for Special Surgery score, range of motion of the knee joint and quality of life scores at 1 year after surgery was significantly increased (P < 0.01), and the levels of C-reactive protein, rheumatoid factor and erythrocyte sedimentation rate were significantly decreased (P < 0.01). (2) One patient developed infection and two patientsdeveloped deep vein thrombosis of the lower extremity, which was relieved after symptomatic treatment. These results imply that total knee arthroplasty has a good clinical effect on rheumatoid arthritis, which can improve knee function and reduce the levels of C-reactive protein, rheumatoid factor and erythrocyte sedimentation rate, and has good safety.Key words : total knee replacement; rheumatoid; arthritis; C-reactive protein; rheumatoid factor; erythrocyte sedimentation; bone and joint implant; artificial prosthesis; infection; deep venous thrombosis of lower extremity0 引言 Introduction类风湿关节炎是以关节炎性反应为表现的自身免疫性疾病,病因尚不完全明确,此病迁延难愈,发病早期病情发展迅速,病变呈进行性发展,破坏关节软骨,使患者关节功能受到影响,致残率高,中年女性为多发人群[1]。
类风湿关节炎病情发展迅速或晚期患者常因膝关节疼痛肿胀无法正常行走,使得关节周围肌肉萎缩,导致膝关节功能减退,给患者的生活造成极大影响。
临床治疗类风湿关节炎以患肢固定、激素、抗炎药及免疫制剂等综合疗法为主,但疗效不佳[2]。
近30年来,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治疗类风湿关节炎发展迅速,技术日渐完善成熟。
既往研究表明,全膝关节置换可缓解患者膝关节疼痛、矫正畸形及改善关节功能,疗效确切,在临床应用中获得了医生和患者的肯定,逐渐成为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有效手段[3-4]。
以往有关全膝关节置换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长期临床疗效的研究报道较多,而关于全膝关节置换对类风湿关节炎整体病情活动性的影响研究较少。
文章通过分析全膝关节置换对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关节功能及相关生化指标的影响,评价全膝关节置换对类风湿关节炎整体病情活动性的影响。
1 对象和方法 Subjects and methods1.1 设计 回顾性病例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