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就在你心中》优秀教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音乐就在你心中》教案

一、导入新课,展示目标

(一)导入新课许多人的生活都离不开音乐。开心时需要音乐来宣泄心中的愉悦之情;悲伤时需要音乐来抚慰心中的伤痛;孤独时需要音乐来陪伴;喧闹时需要音乐来宁心。请同学们根据自己以往听音乐的感受来谈谈自己对音乐的理解。

(二)展示目标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明确课文的中心论点和课文的三个分论点。能力目标:掌握课文中主要的修辞手法和重要句子的理解。情感目标:让学生在学习课文的同时感受音乐之美,提高学生对音乐欣赏能力。

二、设疑激探,自主学习

1. 介绍作者

明确:陈钢(1935—)著名作曲家,上海人。早在上海音乐学院学习时,就以小提琴协奏曲《梁山伯与祝英台》(与何占豪合作)蜚声中外乐坛。以后又创作了《金色的炉台》、《苗岭的早晨》、《阳光照耀着塔什库尔干》等小提琴独奏曲。小提琴协奏曲《王昭君》在1996 年“中国小提琴协奏曲新作会展”中获奖。他还创作了中国第一首竖琴协奏曲和第一首双簧管协奏曲。现任上海音乐学院教授。著有散文集《黑色浪漫曲》、《三只耳朵听音乐》

等。

2. 把握体裁明确:这是一篇文艺随笔。文艺随笔是一种形式灵活、笔调轻松、富有趣味性的批评样式。

三、合作讨论,共同探究

1.分析讨论作者观点明确:中心论点:“音乐就在你心中”。

分论点:“乐为心声”、“乐为多声”、“乐为无声”。

2.分析文章结构文章采用了总—分的论证结构。

明确:第一部分(第1-2 自然段):是总论,提出文章的中心论点“音乐就在你心中”。

第二部分(第3-5 自然段):是分论,从“乐为心声”、“乐为多声”、“乐为无声”三个角度论述了音乐的艺术境界。

四、学生展示,教师点拨

1.文首的两个问句有什么用意?

明确:借助文首的设问,引出对僵硬、刻板理论分析的批评,在批评的基础上再引出自己的观点。

2.为什么“‘乐为心声'是音乐最神奇的魅力”?

播放贝多芬的《命运》交响曲片段,让学生感受音乐是音乐家表达真情的艺术。

3. 作者认为我们应该怎样欣赏音乐呢?明确:“竖起三只耳朵来听三种不同的音乐。” 三种音乐指的是“古典音乐、流行音乐、现代音乐。” 这句话的意思是:我们应该接受各种各样的、不同风格的音乐。

4. 为何说“无垠是音乐的最高境界”?

引导学生欣赏体会《琵琶行》中“此时无声胜有声” 的境界。

“无声”是音乐艺术的最高境界,这种境界是指音乐给人创造出无穷无尽的想象空间,使人们的思想情感自由地流淌。这种境界的魅力在于在无声之处表达出乐声所难以表达的思想和感情。

五、巩固提高,布置作业指出下列句子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

(1)莫扎特、贝多芬的交响曲却像空气、水流那样,轻轻地渗进了商店、办公室和人们的心中,显示出它们无限的生命力!(比喻、排比)

(2)音乐是一个缤纷多彩的音响万花筒。(比喻)

(3)音乐,它可以像雷电一样,一闪间劈开你的心扉,让你的心颤抖,让你的心翻腾,让你的心苞绽开朵朵鲜花。(比喻、排比)

(4)意大利现代诗人翁加蕾蒂有一句著名的诗句“我用无垠

/ 把我照亮”。(引用)

六、情感升华

音乐是表情的艺术,是人的真情的自然流露,这是音乐艺术魅力之所在。音乐的表情性在生活中经常可以体会到,如白居易听了琵琶女的演奏后泪湿青衫;托尔斯泰听了柴可夫斯基的《如歌的行板》后,感动得泪流满面。

板书设计:

音乐就在你心中

陈钢

文艺随笔(语言:生动形象)

(1—2)总论音乐是什么?否定错误

提出观点音乐就在你心中

乐为心声—表情性

(3—5)分论乐为多声—多样性

乐为无声—无限性

【教学反思】

本文是著名的音乐作曲家陈钢先生写的一篇文艺随笔,具有

较高的艺术性,这就要求欣赏者要具备一定的艺术素养和相关知

识积累。音乐家陈钢对音乐不同凡响的理解,既是作者独特的审美发现,同时又丰富了我们的艺术经验,有利于提高我们的欣赏水平。

由于我所面对的学生大多没有什么艺术积累,具有艺术特长

的几乎没有,我作为教师本身也缺乏艺术细胞,所以觉得这篇文章要想讲成功,激发学生的情感共鸣,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实在是太难。但是通过仔细思考,我认为唯一可以利用的就是学生对音乐的喜爱和兴趣。只要能将学生的学习热情调动起来,课堂气氛活跃

那么接受一些音乐理论和知识还是很容易做到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