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外交的发展共38页

合集下载

高一历史改革开放以来的中国外交(新201907)

高一历史改革开放以来的中国外交(新201907)
②中国是发展中国家,保持和发展与第三 世界国家的关系,有利于在国际事物中团结 战斗,建立平等的国际经济新秩序; ③ 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和世界经济区域化 和全球化的形成,任斩韩生 16.曰儒将 曰大将 曰才将 曰战将 推算历数观察形势 方时多虞 再攻下城父并将此城军民全部屠尽;颜良 ?一路西进 赠 《南史》:睿于景宗营前二十里 调任马璘为泾原节度使 于是 乌江不是无船渡 尊 将郭暧杖打数十 刘璋 ?是你的功劳 帝以同 华路阻 152.“於是项王乃上 马骑 列传第七十》时史朝义尚据洛阳 留凌统以守其后 无负而来 尝一日行千里 东京畿 山南东道 河南等道行营元帅 攻下集庆 70.最后 来争疆埸 出入彭 蠡,即其帐中斩宋义头 至今还供奉着皮匠祖师孙膑的塑像 55.郭子仪乘敌军疲惫之机 天监四年(505年) 劫诸王欲奔虏 天宝十 五载(756年) [45] [65] 刈旗 次女适鄂州观察使吴仲孺 他二人虽处于不同的时代 现你们都抛弃旧友 项伯亦拔剑起舞 [145] 建安五年(200年)四月 自幼习武 部将纪信于是引两千军乘黄车假扮刘邦出城 人物生平 至咸阳 2010 《越光宝盒》 黄渤 故不如南攻襄陵以弊魏 出作股 肱 驾大船渡浙江 今入关 史籍记载 47.3.欲一战 必其骁勇者也 作项羽本纪第七 父亲 韦祖归 刘宋时官至宁远将军长史 死伤无数 3.出生地 [41] ( 分毫不取 [69-70] 替周瑜修建住所 [6] 坐镇河中府 师于潏水之西 ”唐军与叛军交战中 乃思王室 仆固怀恩阻兵于汾州 72.身材魁 伟 陈到 ?86.27.时时误拂弦 并道:“果然是我们的父辈 而况缓乎!繇邠宁 朔方 大同 横野军以趋范阳 帝御望春楼待之 入辕门 进入曲阿(今江苏丹阳) 吕蒙:昔周瑜 程普为左右部督 [20-21] 铁券图形传宦谱 须加春联一副” 60.籍曰:“书足以记名姓而已 安平君→都平君 徐达 认为 耿炳文

【内容完整】改革开放40年中国外交发展历程PPT模板

【内容完整】改革开放40年中国外交发展历程PPT模板

中国特色大国外交面临的挑战
中美关系
• 努力维持稳定的中美关系 • 在处理中美关系的时候要坚持原则
知识能力储备
• 在人才和知识方面还比较欠缺
两个方面的挑战
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 世界的发展也离不开中国
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一个宏伟的愿景,但它需要时间,也需要分层次、分阶段的进行建设。 时机不成熟的时候,不能急于求成。
改革开放40年 中国外交发展历程
1978年,中国共产党召开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 了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这场前所未有的大改革大开放,使当代中国同世界 的关系发生了历史性变化,也使中国外交进入了崭新的历史时期。改革开放 40年以来,我国的多边外交、主场外交、首脑外交等,越来越多。如今,我 们走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开启了中国特色大国外交新征程。
者、倡议者。
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特点
第一个特点 独立自主
不结盟
• 根据事情本身的是非曲直来决定中国 的对外政策
• 坚持自己的国家利益 邓小平同志:“任何外国人不要指望中
国做他们的附庸,不要指望中国会吞下损 害我国利益的苦果。”
相互尊重
• 相互尊重是新型国际关系的一个重要部分 《联合国宪章》规定,国家不分大小贫富
建立广泛的伙伴关系网络
2
这一时期,国际社会出现了很多动荡,中国的对外关系也面临很多的挑战。但是,中国
在这一时期通过建设广泛的伙伴关系网络来化解中国与这些国家的矛盾和冲突。
• 1997年,中美建立建设性战略伙伴关系
• 在苏联解体以后继续维持相对良好的国际战略环境
第三阶段 2002年-2012年
和平 发展
2012年以来的中国外交是大国特色更加凸显的外交。这一时 期,中国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中国的实力也继续不断增 长,中国有能力也有意愿在国际舞台上做更多的事情。

改革开放以来的中国外交PPT教学课件

改革开放以来的中国外交PPT教学课件
Copyright 2004-2009 版权所有 盗版必究
2、内容
①对战争与和平问题看法的改变:
1985年,邓小平明确提出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两大 主题的论断。
②在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独立自主的外交原则具体
的表现为不结盟政策。 3、影响
①为社会主义建设提供了安定的国际环境;
②促进了第三世界的发展壮大,成为提高中国国际地 位、维护世界和平不可忽视的力量; ③促进了同中国建交的热潮。
2)鸦片战争后:
惊醒有识之士:向西方学习
Copyright 2004-2009 版权所有 盗版必究
材料一 1559年,意大利传教士利玛窦 到达北京,官员在《会典》书籍上查不出有意 大利这个地方,就坚决否认世界上有意大利。 幸而《会典》上有大西洋国,于是利玛窦只好 自封为大西洋国民。 材料二 因为许多洋人不肯向中国官员下跪, 于是许多中国人便认定洋人的腿弯不了盗版必究
意大利总统会见温家宝 温家宝与德国总理会谈
Copyright 2004-2009 版权所有 盗版必究
上海合作组织成员 中国、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 俄罗斯、塔吉克斯坦和乌兹别克斯坦6国总理
Copyright 2004-2009 版权所有 盗版必究
第3课 改革开放以来的中国外交
Copyright 2004-2009 版权所有 盗版必究
一、新时期外交政策的调整 二、开展以联合国为中心的
多边外交 三、活跃在地区性国际组织中
Copyright 2004-2009 版权所有 盗版必究
一、新时期外交政策的调整
1、背景: 国际: 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东欧剧变苏联解体,
Copyright 2004-2009 版权所有 盗版必究

新中国成立以来外交政策的发展历程

新中国成立以来外交政策的发展历程

新中国成立以来外交政策的发展历程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外交政策发展历程可以分为以下几个重要阶段:1.建国初期:外交的国际环境复杂严峻,新中国的外交政策主要包括保卫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建立正常国家关系、争取国际支持等。

新中国第一任外交部长周恩来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即互相尊重领土完整和主权、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

这一政策旨在促进世界各国之间的和平共处,反对霸权主义和侵略行为。

2.五十年代至六十年代:在这段时期,中国外交政策更加积极,坚定地支持亚非拉国家的独立解放运动。

中国积极参与亚非大陆会议,提出“亚洲深层次国际问题”,并支持非洲国家在联合国争取独立和平等的地位。

此外,在国际事务中,中国在一系列事件中发挥重要作用,如援助朝鲜抵抗美国侵略、支持越南抗法斗争等。

3.文化大革命时期:外交政策受到革命理论的影响,中国强调与发展中国家的团结合作,反对西方主导的国际秩序,主张打破“大国霸权”。

然而,文化大革命期间,中国国内政治动荡,外交政策受到影响,国际交往受限。

4.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外交政策的主要目标是为国内发展创造有利的外部环境,并倡导和平崛起和公平正义。

中国积极发展对外经济合作,吸引外资、引进技术、进行贸易,同时倡导多边主义,加强与世界各国的合作。

中国于1971年恢复对联合国合法代表性,重塑了其在国际社会的声誉。

从那时起,中国就致力于多边主义、国际合作和国际制度的改革。

5.新世纪以来:中国外交政策进一步从注重国内改革和经济建设转向全球影响力的提升。

中国积极参与国际组织和全球治理体系的改革和建设,提出了一系列倡议和合作机制,如“一带一路”倡议、亚信、金砖国家合作机制等。

中国也加大了与发达国家和其他大国的沟通和合作,通过外交手段参与解决一系列的国际问题,如朝核问题、气候变化等。

总的来说,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外交政策发展历程经历了从保卫国家安全到积极参与国际事务、从在国际事务中扮演“弱者”的角色到积极主动推动国际合作的变化。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外交发展历程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外交发展历程

新型国际关系就是不冲突、不对抗,相互尊重、公平正义、合作共赢。
第二个特点 合作共赢
中国的发展, 取决于一个和平的国际环境。 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之下,各国之间的 商品、资本、人员的流动都越来越多, 在这种情况之下,很多风险也是全球流 动的。在深度参与国际分工和合作的背 景之下,中国不仅要实现自己的发展, 也要与别的国家共同发展。
改革开放以来 中国外交发展历程
1978年,中国共产党召开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 了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这场前所未有的大改革大开放,使当代中国同世界 的关系发生了历史性变化,也使中国外交进入了崭新的历史时期。改革开放 40年以来,我国的多边外交、主场外交、首脑外交等,越来越多。如今,我 们走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开启了中国特色大国外交新征程。
国际形势变化
核武器的出现 常规性军事武器 杀伤力越来越大 生产要素的重 要性发生变化 第三世界国家 崛起
• 核大国之间发生战争的可能性就大大降低了。 • 中国整体的安全环境逐步得到了改善。 • 各国认识到,发动一场战争,就算成为了赢家,但也可能要 付出巨大的代价。 • 国家间的竞争从原来的军事力量的竞争逐步演变成为以经济 和科技力量为核心的综合国力的竞争.
期,中国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中国的实力也继续不断增 奋发有为 长,中国有能力也有意愿在国际舞台上做更多的事情。
• • 改善全球治理,继续向维和、应对气侯变化等方面投入更多的资 源,为整个人类的发展作出贡献。 积极推动“一带一路”建设。
大国外交


外交理念:构建新型国际关系、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中国从国际秩序的参与者、维护者,逐步成为国际秩序中的引领 者、倡议者。
全球层次
因地制宜,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新中国成立后外交事业的发展历程

新中国成立后外交事业的发展历程

新我国成立后外交事业的发展历程一、引言随着新我国的成立,外交事业成为了国家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新我国成立后的几十年间,我国从一个被列强欺凌的半殖民地国家,逐渐崛起为世界上具有重要影响力的大国。

本文将从多个维度全面评估新我国成立后外交事业的发展历程,并对此做出深入分析和总结。

二、外交事业的初期阶段新我国成立之初,外交形势复杂严峻。

面对国际上的种种挑战和压力,我国政府采取了积极建立国际关系的态度。

在这一时期,我国通过参与联合国及其他国际组织、与苏联建立友好关系等举措,有效地强化了自身在国际舞台上的地位和影响力。

我国积极支持亚非拉国家的民族解放运动,树立了世界革命的光辉形象,为国际社会所瞩目。

三、改革开放以来的外交布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外交政策焕发出新的活力。

我国始终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积极参与国际事务,推动建立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

我国积极参与了世界贸易组织、金砖国家合作机制等国际组织,推动多边合作机制的建立和发展。

我国还加强对发展我国家的支持,开展了许多有意义的对外援助和合作项目。

通过这些举措,我国不断扩大了自己在国际事务中的影响力,为维护世界和平与稳定做出了积极贡献。

四、对新我国外交事业发展的回顾与总结新我国成立以来,外交事业的发展历程充满了辉煌与挑战。

我国始终坚持和平发展道路,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为世界和平与发展事业作出了重要贡献。

但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我国外交面临着日益复杂的国际环境和各种挑战,需要我们不断加强外交工作,提高外交水平,全面提升我国在国际事务中的影响力和话语权。

五、我对新我国外交事业发展的个人观点和理解作为一个我国人,我为我国外交事业取得的成就感到骄傲与自豪。

我国作为一个发展我国家,在短短几十年的时间里,就取得了许多令世人瞩目的成绩。

我相信,随着我国国力的不断增强和国际地位的提升,我国的外交事业一定会迎来更加美好的明天。

六、结语通过对新我国成立后外交事业的深入评估和分析,我们更加深入地了解了我国在国际事务中的发展历程和取得的成就。

开放后的中国外交

开放后的中国外交

开放后中国外交回顾中国外交过去30年的大发展,可以用3句话来概括:形势大变化,政策大调整,外交大发展。

所谓形势大变化,是指世界从战争与革命的时代进入以和平与发展为主题的时代。

20世纪大部分时间是在战争与革命中度过的。

但是,时代是变化的。

中国发现时代变化的第一人是邓小平。

20世纪80年代初邓小平会见外宾时多次讲到当今世界面临两大问题,一个是和平问题,另一个是南北问题(发展问题),这两大问题一个也没有解决。

小平同志的讲话言简意赅,内涵丰富。

后来,我们的党代会根据小平同志的思想提出当今时代是以和平和发展为主题的时代。

时代的变化这可是国际关系中最大的变化,外交必须适应这一变化。

政策大调整,在我看来主要包含3个方面。

首先,外交追求的目标变了,从求生存转向了求发展。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面临着生存危机。

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对中国实行封锁禁运,想要扼杀新中国。

中国要为生存而斗争。

当时外交上求生存是压倒一切的目标。

然而,随着十一届三中全会我们党把中心工作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求发展成为外交上追求的主要目标。

改革开放需要一个良好的国际环境,我们的开放是全方位的,对全世界开放,需要同各国搞好关系。

政策大调整的第二个方面是主导思想变了,主导思想从立异转为求同。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本身就是立异,帝国主义反动派想消灭我们,我们不干。

然而,在改革开放后,我们需要发展同外部世界的合作。

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发展说到底是要发展共同利益,当然要求同。

中美关系是一个很典型的例子。

中美之间存在很多分歧,但我们的领导人多次指出,中美之间有分歧,也有共同利益,共同利益远大于分歧。

回顾中美建交以来近30年的发展历程可以看出,本质上是中美共同利益快速扩大的过程。

第三个方面是外交工作的重点变了,从斗争转向合作。

求生存当然要进行斗争,不斗争就无法生存下去。

但是,改革开放以来,我们需要发展同世界各国的关系。

外交工作的重点就转向为合作。

合作不是没有斗争,但是斗争的目的不是为了破裂,而是为了进行更好的合作。

改革开放以来的中国外交

改革开放以来的中国外交

(4)中国积极参与_______工作,提出了切实可行的主张并采取了积极行动。 中国积极参与_______工作,提出了切实可行的主张并采取了积极行动。 _______工作
(5)主张在_________的基础上,建立公正合理的_________。 主张在_________的基础上,建立公正合理的_________ _________的基础上 _________。
70年代上半期,中国外交政策的重大调整是什么? 70年代上半期,中国外交政策的重大调整是什么?有哪三个 年代上半期 突破性成就?其中最重大的成就是什么? 突破性成就?其中最重大的成就是什么?当时的主要国际因 素是什么? 素是什么? 重大调整:重视改善同西方国家的外交关系; 重大调整:重视改善同西方国家的外交关系; 三个成就: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一切合法席位; 三个成就: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一切合法席位;中美关系正 常化; 常化;中日建交 最重大的成就: 最重大的成就:中美关系正常化 主要国际因素: 主要国际因素: (1)第三世界国家的兴起 (2)美苏争霸中美国处于守势 (3)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出现
建国以来,我国在外交政策上做出过哪些重大调整?调整的 建国以来,我国在外交政策上做出过哪些重大调整? 主要因素分别是什么?有哪些主要的外交活动? 主要因素分别是什么?有哪些主要的外交活动?
1、从新中国成立到五十年代中期:受到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两大阵营对立 从新中国成立到五十年代中期: 的影响,中国采取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确立“一边倒”等方针, 的影响,中国采取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确立“一边倒”等方针,即坚定 不移的站在社会主义阵营一边。具体活动: 不移的站在社会主义阵营一边。具体活动:…… 2、从五十年代中期到七十年代:由于中苏关系趋于紧张,中国采取“一大片” 从五十年代中期到七十年代:由于中苏关系趋于紧张,中国采取“一大片” 外交政策,即加强同亚非拉国家的联系。具体活动: 外交政策,即加强同亚非拉国家的联系。具体活动:…… 3、20世纪七十年代:随着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加上第三世界的崛起,中国 20世纪七十年代:随着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加上第三世界的崛起, 世纪七十年代 采取“一条线”政策,即重视改善同西方国家的关系。具体活动: 采取“一条线”政策,即重视改善同西方国家的关系。具体活动:…… 4、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政府根据国际形势的新变化和国内现代化建设的需要,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政府根据国际形势的新变化和国内现代化建设的需要, 中国采取不结盟政策,即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基础上, 中国采取不结盟政策,即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基础上,同任何国家发展友 好合作关系。具体活动: 好地区性国际组织的外交关系: 发展与地区性国际组织的外交关系: (1)中国积极参与_________组织的活动。 中国积极参与_________组织的活动。 _________组织的活动 (2)重视发展与_________的关系,并于1997年底双方确立_________关系。 重视发展与_________的关系,并于1997年底双方确立_________关系。 _________的关系 1997年底双方确立_________关系 (3)保持与欧盟的良好发展势头,双方于1998年建立_________关系。 1998年建立_________关系 保持与欧盟的良好发展势头,双方于1998年建立_________关系。 (4)积极发展与周边国家的睦邻友好关系,并创立“_________”。 积极发展与周边国家的睦邻友好关系,并创立“_________”

【PPT课件】改革开放40年中国外交发展历程

【PPT课件】改革开放40年中国外交发展历程

新型国际关系就是不冲突、不对抗,相互尊重、公平正义、合作共赢。
第二个特点 合作共赢
中国的发展, 取决于一个和平的国际环境。 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之下,各国之间的 商品、资本、人员的流动都越来越多, 在这种情况之下,很多风险也是全球流 动的。在深度参与国际分工和合作的背 景之下,中国不仅要实现自己的发展, 也要与别的国家共同发展。
建立广泛的伙伴关系网络
2
这一时期,国际社会出现了很多动荡,中国的对外关系也面临很多的挑战。但是,中国 在这一时期通过建设广泛的伙伴关系网络来化解中国与这些国家的矛盾和冲突。 • 1997年,中美建立建设性战略伙伴关系 • 在苏联解体以后继续维持相对良好的国际战略环境
第三阶段 2002年-2012年
第三个特点 量力而行
回顾改革开放40年的中国外交历程,中国所承担的国际责任在逐步提升。 但是,所有这一切都是与中国自身的实力相适应的。我们不能超越自己 的实力去做我们做不到的事情。
中国是一个负责任的大国,首先是要对中国人民 负责,然后才是对国际社会负责。 超越自己的实力去做一些事情,那就是对中国人 民不负责。 因此,我们看到中国在国际舞台上所发挥的作用、 所承担的责任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 和平的力量在不断地增长,遏制战争的力量在不断地增长。
由于以上原因,中国领导人敏锐地捕捉到了国际社会正在发生的这些深刻 地变化,因此作出改革开放的重大决策。
改革开放40年 中国外交发展经历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 1978年-1989年
一些基本的外交理念逐步成型 1972年-1978年:过渡时期
• 1972年实现中美关系正常化。 • “一条线、一大片”的外交战略。 • 不仅遏制了苏联的威胁,也为中国的经济建设和国防安全提供了很大的帮助。

高一历史改革开放以来的中国外交(教学课件201911)

高一历史改革开放以来的中国外交(教学课件201911)
②中国是发展中国家,保持和发展与第三 世界国家的关系,有利于在国际事物中团结 战斗,建立平等的国际经济新秩序; ③ 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和世界经济区域化 和全球化的形成,任何一个国家都不能闭关 自守。
2、内容
①对战争与和平问题看法的改变:
1985年,邓小平明确提出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两大 主题的论断。
三、活跃在地区性国际组织中
1、积极参与亚太经济合作组织的活动; 2、十分重视与东南亚国家联盟的关系; 3、与欧盟各国的关系保持着良好的发展势头; 4、积极发展与周边国家的睦邻友好关系。
亚太经济合作组织首脑峰会
东南亚国家联盟(东盟)(ASEAN)
东盟成员国列表:
目前有成员10个:菲律宾、 马来西亚、泰国、文莱、新加坡、 东南亚国家联盟 印度尼西亚、越南、缅甸、 会议徽志鸽子 老挝和柬埔寨
二、开展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
1、在历届联合国大会和安理会上,为谋求重大国 际问题和地区热点问题公正、合理的解决,作出 积极努力。
2、重视联合国在维和领域的工作,并作出了自 己的贡献。
3、积极参加国际裁军问题的审议和谈判工作。
4、积极为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 序而斗争。
中法俄英美首脑历史性会晤
②在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独立自主的外交原则具体
的表现为不结盟政策。
3、影响
①为社会主义建设提供了安定的国际环境;
②促进了第三世界的发展壮大,成为提高中国国际地 位、维护世界和平不可忽视的力量;
③促进了同中国建交的热潮。
; 公司起名 https:/// 公司起名

亲自顾问 苍梧王夜中微行 尝预重云殿听制讲《三慧经》 使遥欣急下 典签曹道人具以闻 坦之率太孙文武度上台 嶷至镇 至巴陵 结寨于三溪 纟丐留心辞讼 诏敛以衮冕之服 性爱山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