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民经济核算概述(ppt77页).pptx
《国民经济核算》课件
![《国民经济核算》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1c922657c4da50e2524de518964bcf84b8d52d5c.png)
产业部门分类是指按照产业部门的特 征和属性,将国民经济中的产业部门 进行归类。
常见的产业部门分类包括第一产业、 第二产业、第三产业等,这些分类有 助于了解不同产业的发展状况和趋势 。
地区分类
地区分类是指按照地区的行政区域或地理区域,将国民经济 中的地区进行归类。
常见的地区分类包括东、中、西部地区,城乡地区等,这些 分类有助于了解不同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和特点。
。
会计核算方法
复式记账法
通过借贷记账原理,记录经济业务的发生和 变化,并形成财务报表。
折旧计算法
根据资产的使用情况和价值损耗程度,计算 资产的折旧费用。
成本计算法
根据生产成本和销售成本计算企业的利润和 亏损。
税务会计法
根据税收法规和会计准则,计算企业的应纳 税额和税后利润。
其他核算方法
01
02
03
展潜力。
05
国民经济核算的未来发展
新兴核算议题与方向
绿色国民经济核算
关注环境成本和自然资源 的价值,推动经济与环境 的协调发展。
幸福国民经济核算
将幸福感、生活质量等非 货币因素纳入核算体系, 以更全面的方式衡量经济 发展。
数字经济核算
适应数字化时代的发展, 研究数字经济的价值、生 产与消费等方面的核算方 法。
利用国民经济核算数据,计算国内生 产总值、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物价指 数等综合经济指数,反映国家经济发 展水平和趋势。
利用国民经济核算数据,评估国家经 济发展水平,比较不同国家之间的经 济实力和发展差距,为制定国际经济 政策提供依据。
经济结构分析
通过对国民经济核算数据的分析,研 究产业结构、投资消费结构、区域经 济结构等,揭示经济结构变化及其对 经济增长的影响。
国民经济核算课件
![国民经济核算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463b598ea0c7aa00b52acfc789eb172ded6399d4.png)
经济存量主要是期初和期末的资产、负债和净值的持有量。
• 特征:*与时点有关 • *一般表现为期初.期末等.
第一章 国民经济核算的基本理论
• 四、国民经济核算对象 • (七)、市场价格与要素价格 • 市场价格不仅是国民经济核算的同度量因
力、资本和政府的交易,以及收入和财富的再分配交易。
• 经常转移:收入税,财产税,其他经常转移 • 资本转移:对机构单位的储蓄或财富的再分配.
第一章 国民经济核算的基本理论
• (3、金融交易。它是指各类金融资产的净获得(净购买)或负债的净
发生过程中债权与债务资金上的交易。如银行存款.
• 4、内部交易。为了保证国民经济核算在生产、分配、消费、积累全
第一章 国民经济核算的基本理论
• 六、国民经济核算总量描述及国民经济核算的结构描述 • 国民经济核算的结构描述是通过宏观层次上的系统分类进行的。见教材第20
页国民经济核算分类体系示意图(图1一2)
• 1、生产领域,对生产成果分别进行国民经济产业部门分类和国民经济机构部
• 国民经济产业部门及其经济活动是国民经济生产核算的主
要对象,也是分析产业结构的重要基础。
第一章 国民经济核算的基本理论
• 四、国民经济核算对象 • (五)、国民经济活动中的交易 • 概念:交易是市场经济活动的内容,也是
国民经济核算的对象。在市场经济中,国 民经济活动的交易是机构单位之间根据市 场经济原则相互协议而进行的经济活动。 从性质上定义,交易包括经济权益的创造、 转移,具体性质的改变和消失。
一的价格形式是保证国民经济核算数据系统一致的重要条件。
国民经济核算.ppt
![国民经济核算.ppt](https://img.taocdn.com/s3/m/eee7c3953b3567ec112d8a73.png)
联合国及我国的产业分类对照表
国际标准产业分类(ISIC Rev. 3.1)
门类
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N O P Q
行业名称 农业、畜牧狩猎业和林业 渔业 采掘业(采矿和采石业) 制造业 电力、煤气、蒸汽和水的供应业 建筑业 批发和零售贸易业、修理业 旅馆和餐饮业 运输、仓储和通讯业 金融保险业 房地产、租赁、咨询、研发等活动 公共管理和国防、社会保障 教育 卫生和社会保健 环保、社团、文体和其他服务 有雇工的居民家庭 国际组织和机构
国家标准行业分类(GB/T4754-2002)
门类
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N O P Q R S T
行业名称 农、林、牧、渔业 采矿业 制造业 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 建筑业 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 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 批发和零售业 住宿和餐饮业 金融业(含保险业) 房地产业 租赁和商务服务业 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查业 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 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务业 教育 卫生、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业 文化、体育和娱乐业 公共管理和社会组织 国际组织
三、机构和部门分类·
对经济活动单位,根据生产性质划分的产业 部门分类;
对经济活动单位,根据有无财务决策权划分 的机构部门类;
对产品和劳务,根据用途、原材料和工艺技 术的同质性划分的产品部门分类。
以上三种国民经济核算体系中的主要分类, 统称为国民经济部门分类。
机构部门分类
机构部门分类的对象是机构单位。
三次产业之间存在相互依存关系
第一次和第二次产业是第三次产业发展的基础, 第三次产业是第一次和第二次产业发展的必要条 件。
《国民经济核算》PPT课件
![《国民经济核算》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488dbce3763231126fdb112b.png)
精选课件ppt
12
五、市场价格
1、国民经济核算中使用的价格均为市场价 格 2、市场价格的形式:
(1)要素价格 (2)基本价格 (3)生产者价格 (4)购买者价格
精选课件ppt
13
第三节 国民经济核算基本结构
1、国民经济核算总量描述P17 2、国民经济核算的结构描述P17
精选课件ppt
3
一、国民经济核算的产生
1、来源于国民收入统计的演化 2、国民核算一词的最早使用者 ——范·克利夫(荷兰)1941年
精选课件ppt
4
二、国民经济核算的发展
1、二战后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 2、两大核算体系的产生 (1)SNA (2)MPS 3、目前,全部实行SNA基础上的国民经济 核算体系
(2)金融机构(3)政府(4)住户 (5)为居民服务的非营利机构 (6)国外
2、基层单位——产业部门 三次产业分类
精选课件ppt
10
三、交易
1、包括经济交换与经济转移 包括货币交易与非货币交易
2、类型(1)货物和服务交易 (2)分配交易 (3)金融交易 (4)内部交易
精选课件ppt
11
四、经济流量与存量
精选课件ppt
5
三、国民经济核算与其它学科的 关系
1、经济学是国民经济核算的理论基础
如:生产理论、供求理论、再生产循环理 论等
2、会计学:国民经济核算运用了会计帐户 和复式核算方法
3、统计学:宏观经济
精选课件ppt
6
四、我国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发 展
1、计划经济时期——MPS 2、市场经济时期——新SNA 1984年开始 1992年提出试行方案 1995年全面实行
《国民经济核算教案》课件
![《国民经济核算教案》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0792138581eb6294dd88d0d233d4b14e85243e87.png)
《国民经济核算教案》PPT课件第一章:国民经济核算概述1.1 国民经济核算的概念与意义1.2 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基本框架1.3 国民经济核算的主要指标及其相互关系第二章:国内生产总值(GDP)的计算2.1 国内生产总值的概念与分类2.2 国内生产总值的计算方法2.3 国内生产总值与国民生产总值的区别与联系第三章:国民经济账户体系3.1 国民经济账户体系的概念与构成3.2 生产账户与使用账户的关系3.3 国民经济账户的主要指标及其分析与应用第四章:收入分配核算4.1 收入分配核算的概念与意义4.2 收入分配核算的主要指标及其计算方法4.3 我国收入分配现状与问题分析第五章:价格指数编制与分析5.1 价格指数的概念与分类5.2 消费者价格指数(CPI)与生产者价格指数(PPI)的编制方法5.3 价格指数的分析与应用第六章:储蓄与投资核算6.1 储蓄与投资的概念及其在国民经济中的作用6.2 储蓄与投资的计算方法6.3 我国储蓄与投资现状与问题分析第七章:国际收支核算7.1 国际收支的概念与构成7.2 国际收支的计算方法7.3 我国国际收支现状与问题分析第八章:环境与经济核算8.1 环境与经济核算的概念与意义8.2 环境与经济核算的主要方法8.3 我国环境与经济核算现状与问题分析第九章:国民经济统计数据整理与分析9.1 国民经济统计数据整理的方法与步骤9.2 国民经济统计数据分析的主要方法9.3 国民经济统计数据可视化展示第十章:国民经济核算的前沿问题与发展趋势10.1 国民经济核算的前沿问题10.2 国民经济核算方法的创新与发展10.3 我国国民经济核算的未来发展趋势重点和难点解析一、国民经济核算的概念与意义:国民经济核算作为一门学科,其复杂性和抽象性使得学生难以理解其真正的意义和应用。
对该环节的讲解需要结合实际案例,让学生了解国民经济核算在政策制定、经济分析等方面的重要性。
二、国内生产总值(GDP)的计算:GDP的计算涉及到许多专业术语和计算方法,如生产方法、收入方法、支出方法等,学生可能对其混淆。
《国民经济核算教案》课件
![《国民经济核算教案》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77469726326c1eb91a37f111f18583d049640fc8.png)
《国民经济核算教案》课件第一章:国民经济核算概述1.1 国民经济核算的概念与意义1.2 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基本框架1.3 国民经济核算的主要指标及其相互关系1.4 国民经济核算的国际标准与我国实践第二章:国内生产总值(GDP)核算2.1 国内生产总值的概念与分类2.2 国内生产总值的计算方法2.3 国内生产总值与国民生产总值的区别与联系2.4 我国国内生产总值的构成与变化趋势第三章:投入产出核算3.1 投入产出核算的基本概念与方法3.2 投入产出表的编制与分析3.3 投入产出在国民经济分析中的应用3.4 我国投入产出核算的实践与进展第四章:国民经济账户体系4.1 国民经济账户体系的概念与结构4.2 收入账户与资金账户的关系及其核算方法4.3 储蓄、投资与资本形成总额的核算4.4 国民经济账户体系在我国的应用与实践第五章:国民经济分析方法5.1 国民经济分析的基本方法与指标5.2 宏观经济预警与风险分析5.3 经济计量模型在经济分析中的应用5.4 我国国民经济分析的实践与成果《国民经济核算教案》课件第六章:收入分配核算6.1 收入分配核算的概念与意义6.2 收入分配核算的主要指标和方法6.3 我国收入分配格局的现状与问题6.4 收入分配核算的国际比较与启示第七章:价格核算与通货膨胀7.1 价格核算的概念与方法7.2 消费者价格指数(CPI)与生产者价格指数(PPI)7.3 通货膨胀的概念、原因与影响7.4 我国价格核算与通货膨胀的现状与对策第八章:国际收支核算8.1 国际收支核算的概念与方法8.2 我国国际收支平衡表的编制与分析8.3 我国国际收支的特点与风险8.4 国际收支核算在全球化背景下的挑战与应对第九章:环境与经济核算9.1 环境与经济核算的概念与意义9.2 绿色GDP的概念与计算方法9.3 我国环境与经济核算的现状与问题9.4 环境与经济核算的国际经验与启示第十章:国民经济核算的未来发展10.1 新经济形态对国民经济核算的挑战10.2 大数据、在国民经济核算中的应用10.3 国民经济核算的国际合作与标准化10.4 我国国民经济核算的未来发展展望《国民经济核算教案》课件第十一章:国民经济总体分析与政策评估11.1 国民经济总体分析的方法与指标11.2 宏观经济模型在政策评估中的应用11.3 我国国民经济总体分析与政策评估的实践11.4 当前我国经济发展面临的挑战与政策选择第十二章:区域国民经济核算与分析12.1 区域国民经济核算的概念与方法12.2 区域经济发展差异与协调政策12.3 我国区域国民经济核算的实践与问题12.4 区域经济发展战略与政策选择第十三章: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核算13.1 可持续发展核算的概念与指标13.2 我国可持续发展核算的实践与进展13.3 可持续发展战略与政策选择13.4 可持续发展核算在国际合作中的作用第十四章:国民经济统计与信息披露14.1 国民经济统计的基本原则与方法14.2 国民经济统计数据的真实性、准确性与有效性14.3 我国国民经济统计的实践与问题14.4 信息披露制度在国民经济核算中的作用第十五章:国民经济核算的教育与培训15.1 国民经济核算教育的目标与内容15.2 国民经济核算教育培训的方法与手段15.3 我国国民经济核算教育与培训的现状与问题15.4 国民经济核算教育培训的国际经验与启示重点和难点解析重点:1. 国民经济核算的概念与意义、体系、指标及其相互关系。
国民经济核算PPT课件
![国民经济核算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3e578e23b307e87101f696d9.png)
.
6
最终产品与中间产品
最终产品(final goods)是指以消费和投资为目的现期生产
和出售的产品。最终产品是和中间产品相对而言的。
中间产品(intermediate goods)是指用于生产其它产品的
产品;或现期生产出来的但是进入了其他产品或劳务的产品和劳 务。
具体计算GDP时采用增值法
生产阶段 产品价值 中间产品成本 增值
第十二章 国民收入核算理论
.
1
本章教学目的与要求:
两部门、三部门和四部门模型中的国民收入 的构成;
GDP指标体系; GDP的核算方法; GDP指标的缺陷。
.
2
值得思考的问题
1、为什么宏观经济学开篇就论述国民收入核算?
(1)宏观经济学的本性:研究整个社会的经济活 动,首先要有定义和计量总产出或总收入的一套方 法。
小 麦 100 ---
100
面 粉 120 100
20
面 包 150 120
30
.
7
现期生产和销售
GDP计算的是一定时期(通常为一年)生产的而不是卖 掉的最终产品。
存货视为企业自己买下的存货投资。往年生产当年出售 的不计,本年生产未出售的也计入,看作是企业自己把 它买下,当成企业的存货投资。
假定生产1000亿元,只卖掉900亿元,则GDP仍是1000亿 元,其中的100亿元,为存货投资。
(2)宏观经济学的最终目标是寻找保持国民收入 稳定增长的对策。
(3)国民经济核算与宏观经济学是同时期发展起 来的,二者相互促进和补充。对衡量和测度一国经 济增长的情况的需要,也是促使国民经济核算体系 形成的重要推动力。
.
3
我国GDP在世界的排位
国民经济核算概述(ppt 77页)
![国民经济核算概述(ppt 77页)](https://img.taocdn.com/s3/m/5f3e825f81c758f5f71f67a4.png)
国民经济核算简介
第一部分 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简介 第二部分 国民生产总值核算
第一部分中国国民经济核算体系
一、基本概念 (一)国民经济核算是以整个国民经济为对
象的宏观核算。它对社会再生产全过程进行系 统的计算、测定和描述,从数量上反映国民经 济运行状况及社会再生产过程中生产、分配、 使用各环节之间以及国民经济各部门之间的内 在联系,为宏观经济管理提供依据。
第一部分中国国民经济核算体系
(二)国民经济核算体系是对国民经济运行 过程全面计算和描述的宏观经济信息系 统。它有两层涵义:一是指为进行国民 经济核算制定一整套标准和规范;二是指 全面系统的国民经济核算资料。
(三)常住单位:在我国的经济领土上具有经 济利益中心的经济单位
1、经济领土
定义:我国政府控制的地理领土
(五)消费范围
生产范围决定消费范围,用于最终消费的 货物和服务只能是生产范围内所包括的货物和 服务。
(六)资产范围
资产是根据所有权的原则界定的经济资产, 它必须为某个或某些单位所拥有,其所有者因 持有或使用它们而获得经济利益。
(七)机构单位和机构部门分类
1、机构单位的定义
机构单位指有权拥有资产和承担负债,
2、生产者的界定(生产主体)
常住生产单位:在我国的经济领土上具有经济 利益中心的经济单位称为我国的常住单位。
—地域范围的界定:国内≠地理边界 国内=经济领土
经济领土=领陆、领水和领空 +国际水域的大陆架 +飞地 +免税区 +由境外企业经营的保税区
2、生产者的界定(生产主体)
常住单位具备以下三个条件:
(九)流量和存量
1、流量:与一定时期对应的量,如工资
《国民经济核算教案》课件
![《国民经济核算教案》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51660f95db38376baf1ffc4ffe4733687e21fc31.png)
《国民经济核算教案》PPT课件第一章:国民经济核算概述1.1 国民经济核算的概念与意义1.2 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基本框架1.3 国民经济核算的主要指标及其相互关系第二章:国内生产总值(GDP)2.1 国内生产总值的概念与计算方法2.2 国内生产总值的意义与作用2.3 国内生产总值的计算实例第三章:投入产出分析3.1 投入产出表的基本概念与结构3.2 投入产出分析的方法与应用3.3 我国投入产出表的编制与分析第四章:国民经济账户体系4.1 国民经济账户体系的概念与构成4.2 国民经济账户的主要指标及其相互关系4.3 国民经济账户体系的分析与应用第五章:国民经济总体分析与评价5.1 国民经济总体分析的方法与指标5.2 国民经济总体评价的标准与方法5.3 我国国民经济总体分析与评价的实践第六章:失业与就业6.1 失业与就业的基本概念及其衡量6.2 失业率与就业率的计算与分析6.3 我国的失业与就业现状及其政策第七章: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7.1 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的定义及其影响7.2 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的衡量指标7.3 我国的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问题及其对策第八章:财政与金融8.1 财政的基本概念与政策工具8.2 金融体系与金融市场的基本构成8.3 财政与金融政策的实践与效果分析第九章:对外经济关系9.1 国际贸易的基本理论与政策9.2 我国的国际贸易现状及其影响因素9.3 对外经济关系中的其他问题如外资、外汇等第十章:国民经济预测与政策评估10.1 国民经济预测的基本方法10.2 国民经济政策的评估与调整10.3 我国国民经济预测与政策评估的实践重点和难点解析一、国民经济核算概述难点解析:理解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构成及其相互关系。
二、国内生产总值(GDP)难点解析:掌握国内生产总值的计算方法及其在不同经济体系中的应用。
三、投入产出分析难点解析:理解投入产出表的编制过程及其在经济结构分析中的应用。
四、国民经济账户体系难点解析:掌握国民经济账户体系的分析方法及其在经济决策中的应用。
《国民经济核算》课件
![《国民经济核算》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e6e23163abea998fcc22bcd126fff705cc175c2e.png)
2 投资对国民经济的
影响
国际贸易对一个国家或 地区的经济增长、就业、 产业结构等方面产生重 要影响。
投资对经济增长、创新 能力、劳动生产率等方 面产生积极影响,是经 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
3 政府财政对国民经
济的影响
财政政策通过税收、支 出和债务等方式影响国 民经济的发展速度、结 构和可持续性。发展趋势
随着经济形势的变化和技术的进步,核算方 法和指标将不断更新和完善。
《国民经济核算》PPT课 件
国民经济核算是研究一个国家或地区整体经济运行规律的重要工具。它通过 计量经济活动来了解和分析经济的运行情况及其影响因素。
I. 简介
国民经济核算的定义
系统衡量和统计一个国家或地区各经济部门的活动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进而得出国民经 济总量和结构的统计指标。
国民经济核算的作用
1
国民经济核算在宏观经济调控
中的应用
国民经济核算在企业经营决策 中的应用
2
帮助政府制定经济政策、评估政策效 果,推动经济平稳增长、调整产业结 构和改善居民生活水平。
为企业提供了经济数据和统计指标, 帮助企业制定营销策略、控制成本和
评估经营绩效。
VII. 国民经济核算的国际比较
国内外国民经济核算的比较
IV. 国民收入的分配
1
居民收入的构成及分配方式
居民收入主要包括工资、社会福利、财产收入等,分配方式涉及工资水平、福利 政策和财产租金等。
2
企业收益利润的构成及分配方式
企业收益利润由销售额、生产成本、税费等构成,分配方式涉及股东分红、再投 资和税收政策等。
V. 国民经济核算的影响因素
1 外贸对国民经济的
III. 国民经济核算的核心指标
国民经济核算知识讲座ppt课件
![国民经济核算知识讲座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9aacd58cab00b52acfc789eb172ded630b1c98fe.png)
一、生产法
• 生产法是从直接衡量生产活动成果的角 度来计算GDP的一种方法。它根据总产出 减中间投入等于增加值,先计算出各产 业部门的增加值,再汇总得到GDP。
• 计算公式:
产业部门增加值=总产出-中间投入
GDP=∑产业部门增加值
a
22
在整堂课的教学中,刘教师总是让学 生带着 问题来 学习, 而问题 的设置 具有一 定的梯 度,由 浅入深 ,所提 出的问 题也很 明确
经济领土
经济领土是指一国政府控制的地理领土 地域范围的界定:国内=经济领土 经济领土=领陆、领水和领空
+国际水域的大陆架 +飞地 +免税区 +由境外企业经营的保税区
a
7
在整堂课的教学中,刘教师总是让学 生带着 问题来 学习, 而问题 的设置 具有一 定的梯 度,由 浅入深 ,所提 出的问 题也很 明确
• 基本价格 +产品税(包括发票上的增值税或类似
可抵扣税) -补贴 =生产者价格
(+购买者缴纳的不可抵扣的增值税) +运输费 +商业附加费 =购买者价格
a
10
在整堂课的教学中,刘教师总是让学 生带着 问题来 学习, 而问题 的设置 具有一 定的梯 度,由 浅入深 ,所提 出的问 题也很 明确
GDP核算中的价格运用
a
14
在整堂课的教学中,刘教师总是让学 生带着 问题来 学习, 而问题 的设置 具有一 定的梯 度,由 浅入深 ,所提 出的问 题也很 明确
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
马斯洛理论把需求分成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 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五类,依次由较低 层次到较高层次。
1、生理需求:食物、水、住房、衣着等基本需求。
四、国内生产总值何时记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部分中国国民经济核算体系
(二)国民经济核算体系是对国民经济运行 过程全面计算和描述的宏观经济信息系 统。它有两层涵义:一是指为进行国民 经济核算制定一整套标准和规范;二是指 全面系统的国民经济核算资料。
(三)常住单位:在我国的经济领土上具有经 济利益中心的经济单位
1、经济领土
定义:我国政府控制的地理领土
范围:①我国大陆的领陆、领水、领空;
②位于国际水域,我国具有捕捞和海底
开采管辖权的大陆架和专属经济区;
③在国外的领土“飞地”;
④不包括我国地理边界内的“飞地”
2、经济利益中心
定义:一经济单位在我国的经济领土范围内
具有一定的场所,从事一定规模的经济活动并超
过一定时期,则该经济单位在我国具有经济利益
(3)政府部门:政府单位指在我国境内通 过政治程序建立、在一特定区域内对其他单位 拥有立法、司法和行政权利的法律实体及其附 属单位。所有政府单位归并到一起,形成政府 部门。
(4)住户与住户部门:住户指共享同一生 活设施,部分或全部收入及财产集中使用,共 同消费住房、食品和其他消费品与服务的常住 个人或个人群体。所有住户归并在一起,形成 住户部门。
2、产业活动单位应具备的条件
(1)地点的唯一性 (2)生产活动的单一性 (3)具有收入和支出会计核算资料。
3、产业部门分类
产业部门是根据主产品的同质性原则对产
业活动单位进行的部门分类,它适用于生产核
算。国民经济核算中的产业部门分类将根据新
的国民经济行业分类标准和统计基础情况的不
断改善而逐步细化。
(九)流量和存量
1、流量:与一定时期对应的量,如工资
2、存量:与一定时点对应的量,如年底
存款
3、流量与存量之间关系:
任何存量都有相应的流量与之对应,存量
因流量而发生变动,存量是流量的结果,如年
初存款、当年存款增加额、期末存款;但不是
任何流量都有存量与之对应,如税收、进口、
出口。
(十)估价原则
各种交易的估价一般按照市场价格估价。在没有
(5)非常住单位与国外部门:所有不具有 常住性的机构单位都是非常住单位。将所有与 我国常住单位发生交易的非常住单位归并在一 起,形成国外部门。
(八)产业活动单位和产业部门分类
1、产业活动单位的定义
产业活动单位是指在一个地点,从事一种
或主要从事一种类型生产活动并具有收入和支
出会计核算资料的生产单位。
(五)消费范围
生产范围决定消费范围,用于最终消费的 货物和服务只能是生产范围内所包括的货物和 服务。
(六)资产范围
资产是根据所有权的原则界定的经济资产, 它必须为某个或某些单位所拥有,其所有者因 持有或使用它们而获得经济利益。
(七)机构单位和机构部门分类
1、机构单位的定义
机构单位指有权拥有资产和承担负债,
国民经济核算
国民经济核算简介
第一部分 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简介 第二部分 国民生产总值核算
第一部分中国国民经济核算体系
一、基本概念 (一)国民经济核算是以整个国民经济为对
象的宏观核算。它对社会再生产全过程进行系 统的计算、测定和描述,从数量上反映国民经 济运行状况及社会再生产过程中生产、分配、 使用各环节之间以及国民经济各部门之间的内 在联系,为宏观经济管理提供依据。
对外交易 资产负债存量
货物和服务进出口 要素收入流入流出 经常转移 资本转移 国际投资 储备资产
用户交付使用之时。
2、生产
生产就是在机构单位的控制和负责下利用
劳动、资本、货物和服务投入,创造货物和服
Hale Waihona Puke 务产出的活动。3、生产范围
(1)所有提供或准备提供给其他单位的货
物或服务的生产;
(2)生产者用于自己最终消费或资本形成
的所有货物的自给性生产 ;
(3)自有住房服务和付酬家庭雇员提供的
家庭或个人服务的自给性生产。
市场价格时,比如同一机构单位内部的交易(如自制
设备、自给性消费等),按市场上相同或类似的货物
和服务的市场价格估价或按所发生的实际成本估价。
估价使用的价格有生产者价格和购买者价格。
生产者价格指生产者销售一单位产出向购买者收
取的价值,包括应交增值税,不包括货物离开生产单
位后发生的运输费和商业费用。
购买者价格指购买者在既定的时间地点购买一单
能够独立地从事经济活动和与其他实体进
行交易的经济实体。
2、机构单位的基本特点:
(1)有权独立拥有货物和资产,因此能够与 其他机构单位交换货物或资产的所有权;
(2)能够作出直接负有法律责任的经济决定 和从事相应的经济活动;
(3)能以自己的名义承担负债,承担其他义 务或未来的承诺,并能签订契约;
位产出所支付的价值,包括购买者在指定的时间和地
点发生的运输费和商业费用。一般说,货物和服务产
出按生产者价格估价,货物和服务的使用(如中间消
耗、固定资本形成和最终消费)按购买者价格估价。
二、基本内容
国民经济核算体系图解
部门
非金融 企业 部门
金融 机构
政府 部门
住户 部门
经济 总体
国外 部门
期初资产负债
中心
基本条件:
①拥有一定的经济活动场所,如住房、厂房;
②具有一定的经济活动规模;
③具有一定的经济活动时间,一般为一年
(四)生产范围
1、货物和服务
货物是存在需求并能够确定所有权的物体,
货物的所有权能够在不同的经济单位之间交换。
服务的一个突出特点是,它是为特定的对
象提供的。服务的提供之时,就是向消费者或
(4)具有或者如果需要的话能够编制出包括 资产负债帐户在内的一套在经济和法律上有意 义的完整帐户。
3、机构部门分类
(1)非金融企业与非金融企业部门:非金 融企业指主要从事市场货物生产和提供非金融 市场服务的常住企业。所有非金融企业归并在 一起,形成非金融企业部门。
(2)金融机构与金融机构部门:金融机构 指主要从事金融媒介以及与金融媒介密切相关 的辅助金融活动的常住单位。所有金融机构归 并在一起,形成机构部门。
生产
收入分配和使用 收入初次分配 收入再分配 可支配收入使用
资本 金融 期末资产负债
生产
初次分配
再分配 可支配收入 使用 资本
金融
总产出 中间投入 增加值 劳动者报酬 财产收入 生产税净额 初次分配总收入 经常转移 可支配总收入 居民消费 政府消费 总储蓄 资本转移 固定资本形成总额 存货增加 其他非金融资产获得减处置 净金融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