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文化交际 英国习俗与不同
英美社交礼仪差异
![英美社交礼仪差异](https://img.taocdn.com/s3/m/2891c903ccbff121dd36835b.png)
英美社交礼仪差异摘要:处在一个全球化的时代,跨文化交际这一词语对我们来说已不算陌生,留学、出境游、甚至移民,都早已成为我们生活的一部分。
在这样一个国际交流越来越频繁的时代,学习其他国家的文化可以让我们在国际交往中游刃有余。
本文从英美两国社交礼仪入手,研究两国现在在国际上的社交差异,从而更好地了解两国的文化。
在待人接物方面,英国人的所作所为不仅与欧洲其他国家的人大不相同,就是与语言、宗教文化相仿的美国人、加拿大人、澳大利亚人、新西兰人相比,也有许多显著的不同之处,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种形式。
1、英国人在为人处世上比较谨慎和保守对待任何新生事物,英国人往往都会持观望态度。
他们原有的生活方式和习惯做法,通常都是一成不变的。
在外人看起来,他们事事循规蹈矩,不仅保守而且守旧。
英国人逻辑性很强,凡是自己所想的事情,他们总是要设法做出逻辑性很强的说明。
在人际交往中,假如说美国人为人爽朗、不拘小节、容易“自来熟”的话,那么英国人相对而言则比较难于打交道。
这主要是英国人不善于夸夸其谈、感情不大外漏,也不喜欢在公共场合引人注目。
在其交际应酬中,他们轻易不会与别人一见如故,更不会立即称兄道弟、推心置腹。
2、英国人在待人接物上讲究含蓄和距离从总体上讲,英国人性格内向、不善表达、不爱张扬。
他们不仅自己如此,而且也乐于看到别人那么做。
因此,在外人看来,英国人个个严肃刻板、神情冷漠、不苟言笑。
对他人的喜怒哀乐他们不仅毫无兴趣,而且还往往表现的无动于衷,因而使人觉得他们过于矜持、冷漠。
在世人面前,英国人通常显得非常自信,并且喜欢孤芳自赏,不愿与别人过于亲近。
在英国,爱串门、爱找别人聊天的人是很难找到的。
英国人普遍认为:只有适当的距离,才能导致人与人之间关系的稳定与别人打交道时,没有适当的距离,对于双方都有害而无益。
有位英国名人甚至说:“因为我是英国人,所以请离开我远一些。
我宁愿孤立独处。
”其实,英国人的这种性格是其高度自信的一种表现形式。
英国礼仪和习俗范文
![英国礼仪和习俗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aee3d247f68a6529647d27284b73f242336c3134.png)
英国礼仪和习俗范文英国有着丰富多样的礼仪和习俗,这些礼仪和习俗凝聚了英国人民的传统和文化特色。
以下将介绍几个英国的常见礼仪和习俗。
1.茶文化:英国人对于品尝和享受茶的习俗非常重视。
英国人通常会在下午茶时间邀请朋友或家人一起品尝茶和小点心。
在这个聚会中,浓茶和牛奶是必不可少的,还有各种蛋糕、饼干和三明治等点心。
在享受下午茶的过程中,英国人一般注重慢慢品味,轻声细语,以保持一种轻松愉快的氛围。
2.正式场合的礼仪:在英国,正式场合的礼仪非常重要。
参加正式活动时,人们一般穿着得体,男士们通常会穿上西服和领带,女士们会选择优雅的礼服。
在正式场合中,英国人注重保持适当的距离,避免身体接触。
同时,握手是英国人之间常见的问候方式,握手要坚定而干净。
3.学院制度:英国拥有悠久的学院制度,这一习俗源于中世纪的大学。
在一些历史悠久的大学中,学生们在入学时会随机分配到不同的学院,每个学院都有自己的传统和规章制度。
学院制度不仅培养了学生的社交技能和团队合作意识,也成为了英国大学文化的一部分。
4.圣诞节传统:在英国,圣诞节被视为全年最重要的节日之一、英国人会在圣诞节期间装饰家中,摆放圣诞树和各种彩灯。
圣诞节当天,家庭成员会一起享用特别的圣诞大餐,并交换礼物。
英国人还会参加各种圣诞集会和游行,例如伦敦的圣诞节灯光大巡游等。
5.皇室仪式:英国皇室的仪式和习俗是英国的重要传统之一、英国皇室活动中最重要的仪式包括加冕仪式和国庆日游行等。
皇室成员及其他重要人物会身穿盛装参加这些仪式,并且会有精彩的庆祝活动。
6.足球文化:足球是英国人最热衷的体育运动之一,也是英国文化和社交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足球比赛期间,球迷们会到体育场支持自己喜欢的球队,并通过唱歌、欢呼和鼓掌等方式表达对球队的支持。
英国人也习惯于在比赛结束后到酒吧或餐厅聚集,分享比赛中的经验和感受。
总的来说,英国的礼仪和习俗反映了英国人民的传统和文化。
这些礼仪和习俗对于英国社会的和谐和相互尊重起着重要的作用,也是了解英国文化的重要窗口。
英国的风俗和文化
![英国的风俗和文化](https://img.taocdn.com/s3/m/29746ee8d05abe23482fb4daa58da0116d171f74.png)
英国的风俗和文化你可能早已品尝了英国的美食、美景,或者是慢节奏浪漫的生活,可是真正的英国你了解吗?当地风俗习惯,人们的生活文化等,接下来是英国当地的风俗介绍,希望能帮助大家更好的融入英国。
英国的风俗和文化11.交通规则——靠左行驶在英国驾车是靠左行。
初来乍到,上街时很容易忘记这一点,看错了方向,结果发现一辆车迎面向你驶来。
虽然随时随意横穿马路(Jay Walking)在英国是合法的,但人们一般都会等人行过街交通灯变绿后再穿越马路。
跟中国不一样的是,英国开车的人通常想不到在路中间车水马龙的夹缝中穿行。
2.多用礼貌用语在英国,你会发现人们说“请”和“谢谢”的时候比在中国多很多,而且朋友之间也常常用这两个词。
使用这些礼貌用语已经成为我们文化的元素。
所以。
要是不小心撞碰了人,即使是在地铁上,绝大部分人会很自然地说“对不起”。
3.饮食习惯大不同在英国喝茶、喝咖啡很多,但进餐时通常喝冷饮料。
与中国文化不同的,英国人并不觉得喝热水或热饮料一定有益健康。
所以大学校园里没有灌热水的地方,只能看到出凉水的龙头。
即使英国各地都有中国人开的非常正宗的中餐馆,当你的英国朋友说他们吃过中餐时,他们所说的很可能是“英式中餐外卖”,比如炸虾片和柠檬鸡。
大城市里有中国超市,你可以在那里买到需要的各种烹饪原料、调味品和锅碗瓢勺。
从火锅到电饭锅,一应俱全。
但你要是住在比较靠近乡村的地方,一定别忘了从中国带些自己喜欢的各色食品,但是英国海关对旅客携带某些食品入境有严格规定,注意了解最新规定。
另一件需要注意的是就餐时间和量。
在英国,晚餐通常比午餐正式,吃得也多。
学生的午餐一般就是个冰凉的三明治,这跟中国大部分学生习惯的热呼呼的午餐相差很大。
4.交通出行大城市里一般当街招手叫出租车都不便宜,乘公共交通工具要便宜得多。
如果真需要出租车,一般都打电话订“小出租车”(mimi cab),这种小出租车比较便宜,但是一定是合法登记的出租车公司。
在中国有时需要排几个小时的对买火车票,尤其是在春节前后,但英国不一样,这里最简便的方法是网上订票。
英国出境游文明礼貌及各目地文化差异解析
![英国出境游文明礼貌及各目地文化差异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564e66c0bb0d4a7302768e9951e79b8968026889.png)
英国出境游文明礼貌及各目地文化差异解析
英国是一个有着丰富文化差异的国家,不同的城市和地区也会有不同的习惯和风俗。
以下是关于英国出境游文明礼貌和各目的地文化差异的解析:
1. 文明礼貌
在英国,文明礼貌是非常重要的。
陌生人之间通常会用“你好”和“谢谢”等方式互相问候和道别。
在公共场合,人们非常注重个人形象和言行举止,尽量避免大声喧哗、抽烟等行为。
另外,英国也非常重视礼貌的用语和表达方式,建议游客在英国旅行前多学习一些礼仪用语和表达方式。
2. 各目的地文化差异
英国是一个多元化的国家,拥有许多不同的文化和传统。
以下是一些英国不同目的地的文化差异:
- 伦敦:伦敦是一个非常现代化的城市,同时也保留了许多历史文化遗产。
游客在伦敦需要注意不要穿短裤和露肩露背的服装,尊重当地的风俗习惯和文化传统。
- 爱丁堡:爱丁堡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城市,有许多经典的建筑和文化遗产。
游客在爱丁堡需要注意尊重当地的传统和风俗习惯,例如不要登高、不要打扰当地居民等。
- 曼城和利物浦:曼城和利物浦是英国著名的城市,拥有许多历史和文化遗产。
游客在这两个城市需要注意尊重当地的历史和文化,避免穿着暴露和过于时尚的服装。
总结起来,在英国出境游时,游客需要尊重当地的风俗习惯和文化传统,注意文明礼貌和言行举止,避免大声喧哗和乱扔垃圾等行为。
同时,游客也需要尊重当地居民的隐私和生活环境,避免打扰他们的正常作息。
中西方文化差异对跨文化交际的影响分析
![中西方文化差异对跨文化交际的影响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4d925222eef9aef8941ea76e58fafab069dc4498.png)
中西方文化差异对跨文化交际的影响分析摘要:不同文化交流沟通过程中存在一定障碍,要想实现中西方跨文化交流,就需要明确中西方文化差异,才能采取有效措施确保文化交际活动的顺利开展。
通过分析中西方文化差异的表现,探讨如何高效开展中西方跨文化交际活动,旨在为类似研究提供借鉴。
关键词:跨文化交际;文化差异;翻译策略跨文化交际,即针对不同语言和文化背景运用一种通用语言交往的行为,其本质就是加强不同语言与文化之间的交流。
中西方文化差异较大,跨文化交际时需要考虑这种差异,采取有效方法,实现中西方文化的交流融合。
因此,有必要做好中西方文化差异对跨文化交际影响的研究分析。
1、价值观念差异中西方文化在价值观方面存在明显差异。
价值观,即对行为、事物或可能选择具体实施具体评价标准的观念,涵盖个人对事件的情感倾向与行为态度。
比如,中西方家庭观念的差异。
中国人脑海中深深印刻着血缘关系、长幼有序、亲情伦理、家庭观念等,父母和孩子是一家人,通常子女成家立业或父母年老后,需要承担起赡养父母的义务,这也是子女的责任。
但在西方国家却不这样,通常西方国家子女成年后会独立居住,成年子女也会管家中的事情,因此他们不存在赡养父母这一观念,基本上看不到几代同堂的情况[1]。
再如,超市购物时,国内经常可以看到一家人逛超市的情况,给孩子买东西也很常见,还能看到父母和成年子女抢着付钱的情况。
而在西方国家成年子女和父母之间经济独立,一般都是自己付账,小孩子买东西则需要给父母做家务赚钱并进行支付。
由此可见,中西方家庭价值观念差异极大,双方态度不同,实际交流时涉及这点时需要注意,考虑对方的价值观念,避免盲目交流。
2、语言文化差异这里选择英语翻译为例进行分析。
英语翻译时需要高度关注中英语言的文化背景差异,理解不同文化背景下特定词汇、语法的含义,并将其正确表述出来,还要表达不同语言环境中的符合,这样双方都可以通过语言文字准确理解其中含义。
因此,具体翻译时需要正视文化差异造成的影响,避免出现词不达意的情况,提高翻译质量。
4中英人际交往习俗对比
![4中英人际交往习俗对比](https://img.taocdn.com/s3/m/69a7e8c1b9f3f90f76c61bbe.png)
④表示否定 掌心向前,两只小臂在胸前交叉,然后再张开至 相距一米左右——完全不是这么回事儿 一手高举过肩,掌心向外,然后再垂直放在腰部 以下,同时头扭向一侧——不相信 ⑤表示没钱 将衣服两边口袋翻过来给人看。 6、手部动作 ①不断转动手指上的戒指——情绪紧张或不安 ②两手手指相钳,两个拇指相互搓动——洋洋得 意、紧张或者无趣 ③手指形成塔架 a、耸立的尖塔形——发号施令、发表意见 b、倒立的尖塔形——听取别人意见
2、对体内发出的各种声音的控制 ①英语国家的人对体内发出的各种声音,特别是咳 嗽、喷嚏、抽鼻子、吐痰、打嗝、放屁、肚子咕噜咕 噜响等都极为忌讳,对这类声音必须严加抑制。 ②中国人认为这是无法控制的现象。 3、非发音器官非语言声音 ①弹手指 英语国家认为这是中性含义。 中国人对这种动作会产生副反应。 ②鼓掌 英语国家观看演出时,如果迟迟不开演,爱有节奏 地鼓掌;听报告时,听众鼓掌,做报告的人不鼓掌。 中国人不论听报告或是做报告的人在开始和结束时 都鼓掌。
⑤夜总会和饭店采用昏暗的灯光、吸音地毯、墙壁和天花 板,给客人提供亲密相处、依依不舍的气氛。 ⑥英语国家邀请朋友到家作客,为了营造欢快的气氛,点 上蜡烛、播放柔和的音乐、准备美味的食物、在沙发上放 松软的靠垫。 ⑦绝大多数酒吧的建筑设计采用“U”字设计座位,不让顾 客有对饮闲谈的条件。 4、灯光 ①在只有烛光或灯光昏暗的屋子里交谈,声音自然降低。 ②进入灯光刺眼或闪烁的地方,情绪也会被激发起来。 ③柔和的光线造成轻松、亲近的环境,还会使化妆的女士 更显得美丽。 ④红色灯光下,人的反应比正常情况快12%,绿色灯光会 使人反应缓慢。
3、建筑设计与室内装修 ①建筑采光 a、中国极其重视房屋的朝向,都要尽量坐北朝南。 b、英语国家近期由于对燃料的忧虑,才开始考虑坐 北朝南,以前遵从罗盘方位。 ②办公楼的设计 英语国家的办公室安排呈金字塔状,少数行政管理 人员“高高在上”,办公室面积大、位置僻静。 如果你要求见某一领导人,走的路越长,表明这位 领导人的权力越大。 ③集体宿舍的筒字楼建筑形式便于行政管理。 ④公用住房的洗衣间一般置于阴暗的远离住房的角 落,目的是挫伤使用人的兴趣。
英国与中国社交礼仪的不同点
![英国与中国社交礼仪的不同点](https://img.taocdn.com/s3/m/4ca4acdaf9c75fbfc77da26925c52cc58bd690bc.png)
英国与中国社交礼仪的不同点英国与中国社交礼仪的不同点说起社交礼仪,在国际上,英国的社交礼仪以绅士风度而闻名于世。
而华夏文明则以礼貌谦和作为传承中华文化的核心,也一直为世人所称道。
然而西方比如英国则与之大不相同,这种因民族文化、传统习俗的不同而产生的差异各式各样,了解并掌握东西方民族文化的碰撞和中西方社交礼仪差异还是十分有趣的。
英国与中国社交礼仪的不同点一、职业不分高低贵贱在英国人看来,无论干什么工作,只要是自己喜欢的就是最好的,就应该受到他人尊重。
如果你看到一位哈佛大学的毕业生却在做服务生的工作,千万不要为了表示恭维说他做这份工作可惜了。
他们会认为你看不起他现在的这份工作,也瞧不起他,脸色会明显不悦。
二、当面打开礼物通常,中国人在收到礼物时是不会当面打开包装的,而要致谢并收起来等客人走后再打开。
但是英国人则相反,他们认为当着送礼人面打开包装,表示欣赏和赞美,是对送礼人的尊重和感谢。
因此,在现实生活中,我们经常会看到,中国人在送给英国人礼物时,往往会为了显示客套和谦虚说“礼物没什么好的,略表心意”。
当英国人当面拆开礼物时,看到实物明明很好,就会很困惑:这么精美的礼物,为什么要说不好,既然认为不好,为什么又要送人呢?三、接受对方的赞美中国人面对别人的称赞往往会说“哪里,哪里”,“不敢当”,“见笑了”等表示谦虚。
但是英国人面对别人的称赞会大方接受,并说“谢谢”,表示感谢对方对他的鼓励和尊重。
同样是谦虚,英国人的自谦首先是自信,然后对他人的欣赏和夸赞表示感谢;而我们国人则常用贬低自己的方式表示自谦。
四、服饰礼仪在穿戴上,英国人是最讲究的,在交际应酬中非常重视“绅士”“淑女”之风。
英国的燕尾服被认为是最能体现那是绅士风度的服饰,女士则一般是穿深色套裙或是素雅的连衣裙。
庄重、肃穆的黑色的服装是首选。
五、饮食礼仪英国的宴请方式多种多样,主要有茶会和宴会,茶会包括正式和非正式茶会。
英国人在席间不布菜也不动酒,全凭客人的兴趣取用。
跨文化交际英语知识点归纳
![跨文化交际英语知识点归纳](https://img.taocdn.com/s3/m/28c11a7c0a4c2e3f5727a5e9856a561253d32178.png)
跨文化交际英语知识点归纳跨文化交际是指在不同文化背景下进行的人际交往和沟通。
在全球化背景下,跨文化交际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了解并掌握跨文化交际的英语知识点对于有效地与不同文化背景的人进行交流和合作至关重要。
本文将详细介绍跨文化交际的英语知识点,包括文化差异、非语言交际、礼仪与礼貌等方面。
一、文化差异1. 时间观念:不同文化有不同的时间观念,如西方注重准时,东方则注重灵活性。
了解并尊重对方的时间观念,避免引起误会。
2. 社会等级:不同文化中对社会地位的看法不同,有些文化注重等级分明,有些文化则强调平等。
在交际中应注意尊重对方的社会地位和身份。
3. 个人主义与集体主义:西方文化注重个利和自由,而东方文化注重集体利益和团队协作。
了解并尊重不同文化的价值观念,有助于建立良好的跨文化交际关系。
二、非语言交际1. 肢体语言:不同文化对于肢体语言的解读和使用有所差异,如眼神接触、手势等。
了解并注意对方的肢体语言,避免产生误解。
2. 面部表情:不同文化对面部表情的解读也有所差异,如微笑、皱眉等。
了解并适应对方的面部表情,有助于推动交际进程。
3. 身体姿势:身体姿势也是非语言交际的一种形式,如坐姿、站姿等。
注意对方的身体姿势,尊重对方的个人空间,避免给对方带来不适。
三、礼仪与礼貌1. 问候礼仪:不同文化有不同的问候方式和习惯,如握手、鞠躬等。
了解并尊重对方的问候方式,展示友好和尊重。
2. 礼貌用语:不同文化有不同的礼貌用语和礼貌表达方式,如道歉、感谢等。
适当使用对方的礼貌用语,展示尊重和关注。
3. 社交礼节:不同文化有不同的社交礼节,如用餐礼仪、着装规范等。
了解并遵守对方的社交礼节,展示自己的文化素养。
四、语言交际1. 语言障碍:不同文化使用不同的语言,语言障碍是跨文化交际中常见的问题。
尽量使用简洁明了的词汇和表达方式,避免产生歧义和误解。
2. 文化障碍:语言与文化密切相关,不同文化对于词汇、语法和表达方式有不同的理解和运用。
跨文化角度下的中英社交礼仪对比研究
![跨文化角度下的中英社交礼仪对比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0aca14b59a89680203d8ce2f0066f5335a8167f4.png)
跨文化角度下的中英社交礼仪对比研究一、概述随着全球化的深入发展和国际交流的日益频繁,跨文化交际成为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社交礼仪作为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跨文化交流的效果和深度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中国和英国,分别作为东方和西方文化的代表,其社交礼仪差异显著。
本文旨在从跨文化的角度出发,对比研究中英两国在社交礼仪方面的异同,以增进对两种文化的理解,提升跨文化交流的能力,并推动中英两国在社交场合中的和谐互动。
我们将围绕见面礼仪、餐桌礼仪、礼品赠送、言谈举止等关键方面,逐一剖析两国文化中的社交规范与习惯,以期能为读者提供一个清晰、全面的中英社交礼仪对比图景。
1. 简述社交礼仪在跨文化交流中的重要性在跨文化交流的背景下,社交礼仪的重要性不容忽视。
社交礼仪不仅是一套行为规范和交往准则,更是文化认同和社会和谐的体现。
随着全球化的推进,不同文化间的交流日益频繁,而文化差异往往成为交流中的障碍。
了解和尊重他国的社交礼仪,对于促进跨文化交流、增进相互理解和信任、减少误解和冲突至关重要。
在中英两种文化背景下,社交礼仪呈现出各自独特的特点。
中国文化注重礼貌、谦逊和尊重长辈,而英国文化则更强调礼貌、绅士风度和个人隐私。
这些差异不仅反映了不同文化背景下人们的行为习惯和价值观,也影响着人们在跨文化交流中的表现。
对中英社交礼仪进行对比研究,有助于我们更深入地了解两种文化的异同,提高跨文化交流的能力。
通过比较中英社交礼仪中的具体行为、语言表达和习俗规范,我们可以发现不同文化间的共同点和差异,从而更好地适应不同文化环境,促进跨文化交流的发展。
社交礼仪在跨文化交流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
通过对比研究中英社交礼仪,我们可以增进对不同文化的理解和尊重,促进跨文化交流的顺利进行,为实现世界和平与发展贡献力量。
2. 提出研究中英社交礼仪对比的目的与意义随着全球化的深入发展,国际交流与合作日益频繁,不同文化背景下的社交礼仪成为影响跨文化交流成功与否的重要因素。
英国的风俗和文化
![英国的风俗和文化](https://img.taocdn.com/s3/m/b2879dc8900ef12d2af90242a8956bec0975a56d.png)
英国的风俗和文化英国的风俗和文化你可能早已品尝了英国的美食、美景,或者是慢节奏浪漫的生活,可是真正的英国你了解吗?当地风俗习惯,人们的生活文化等,接下来是英国当地的风俗介绍,希望能帮助大家更好的融入英国。
英国的风俗和文化11.交通规则——靠左行驶在英国驾车是靠左行。
初来乍到,上街时很容易忘记这一点,看错了方向,结果发现一辆车迎面向你驶来。
虽然随时随意横穿马路(Jay Walking)在英国是合法的,但人们一般都会等人行过街交通灯变绿后再穿越马路。
跟中国不一样的是,英国开车的人通常想不到在路中间车水马龙的夹缝中穿行。
2.多用礼貌用语在英国,你会发现人们说“请”和“谢谢”的时候比在中国多很多,而且朋友之间也常常用这两个词。
使用这些礼貌用语已经成为我们文化的元素。
所以。
要是不小心撞碰了人,即使是在地铁上,绝大部分人会很自然地说“对不起”。
3.饮食习惯大不同在英国喝茶、喝咖啡很多,但进餐时通常喝冷饮料。
与中国文化不同的,英国人并不觉得喝热水或热饮料一定有益健康。
所以大学校园里没有灌热水的地方,只能看到出凉水的龙头。
即使英国各地都有中国人开的非常正宗的中餐馆,当你的英国朋友说他们吃过中餐时,他们所说的很可能是“英式中餐外卖”,比如炸虾片和柠檬鸡。
大城市里有中国超市,你可以在那里买到需要的各种烹饪原料、调味品和锅碗瓢勺。
从火锅到电饭锅,一应俱全。
但你要是住在比较靠近乡村的地方,一定别忘了从中国带些自己喜欢的各色食品,但是英国海关对旅客携带某些食品入境有严格规定,注意了解最新规定。
另一件需要注意的是就餐时间和量。
在英国,晚餐通常比午餐正式,吃得也多。
学生的午餐一般就是个冰凉的三明治,这跟中国大部分学生习惯的热呼呼的午餐相差很大。
4.交通出行大城市里一般当街招手叫出租车都不便宜,乘公共交通工具要便宜得多。
如果真需要出租车,一般都打电话订“小出租车”(mimi cab),这种小出租车比较便宜,但是一定是合法登记的出租车公司。
中英文化习俗比较
![中英文化习俗比较](https://img.taocdn.com/s3/m/7ebd806baf1ffc4ffe47ac83.png)
中英文化习俗比较摘要:在跨文化交际的过程中,交际双方都有一种强烈的愿望:希望交际或沟通成功。
但愿望和现实是有距离的。
在跨文化交际过程中,交际受挫或失败,产生误解,甚至造成关系恶化的情况时有发生。
有不少人把这一点归结为语言不通。
但在许多情况下,语言并不是妨碍交际的原因。
跨文化交际中的许多问题,包括误解、不快、关系紧张,甚至发生了严重的后果都缘于交际双方不了解对方的文化习俗而造成的。
关键词:文化习俗文化习俗分类中西文化习俗比较与应用唐菊裳在《中外文化差异与贸易合作》一书中曾说:“语言仅仅是交流的一种工具,交流比语言的范围更广,它包含着传送一种思想和理解对方的思想。
一个能熟练地运用英、德、日三国语言的中国人,并不一定能从说这些语言的人的文化背景来理解和解释他们的思想。
”唐菊裳的话提到了“文化背景”,文化背景的范围是十分宽广和复杂的。
大至人人们的世界观、思维方式和价值取向,小至人们的言谈举止、风俗习惯都是文化背景的重要内容,都会影响跨文化交际的顺利进行。
而跨文化交际中的许多问题,包括误解、不快、关系紧张,甚至发生了严重的后果都缘于交际双方不了解对方的文化习俗而造成的。
因此,我们不难看出文化习俗方面的差异是文化交际是跨文化交际中的重要障碍之一。
文化习俗意识在人们的头脑中是根深蒂固的。
即使是许多有文化修养,受过良好教育的人们也难以摆脱文化习俗的羁绊。
文化习俗的内涵及其影响原比人们所想象的要大得多,深刻的多。
习俗的定义文化习俗是一个十分普遍、人们司空见惯的社会现象。
就其实质,习俗是一种文化现象,它属于民俗学的范畴,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习俗是一种文化现象是确定无疑的。
那么,我们该如何界定习俗?它又具体包括些什么内容?关于这,从事文化研究的中外学者早有论述。
维基百科上对于习俗或风俗是这样解释的:风俗一词是指既定的思想方式和行为方式。
人们在使用这一术语时所关注的是俗又称作民俗(民间风俗)。
风俗的涵括范围很广,可以包括食、衣、住、行、育、娱乐、宗教、岁时、生命礼节、艺术等等。
浅谈跨文化交际中的中西社交礼仪差异
![浅谈跨文化交际中的中西社交礼仪差异](https://img.taocdn.com/s3/m/01eda9ef18e8b8f67c1cfad6195f312b3169eb3e.png)
浅谈跨文化交际中的中西社交礼仪差异摘要:在跨文化交际日益盛行的的今天,由于中西方在社交礼仪上存在差异,中西方人士在社会交往活动中常常发生误会和冲突.因此,了解中西方社交礼仪的差异变得十分必要。
本文详细介绍了中西社交礼仪在诸多方面的差异,并对产生差异的原因进行探究,本文主要从中西方文化的差异、思维方式的不同、价值观的不同等方面进行分析.了解中西方社交礼仪的差异以及产生的差异的原因,有利于减少中西跨文化交际中社交礼仪冲突的发生。
关键字:跨文化交际;社交礼仪;差异Abstract: With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becoming more and more popular today,misunderstandings and conflict often occur among Chinese people and foreigners in social activities owing to differences of social etiquettes。
As a consequence, knowing more about the differences becomes quite necessary. Besides, the writer analyses the causes mainly from aspects as differences of cultures,modes of think,values, and so on。
Knowing the differences of social etiquettes between china and the western country and causes,do good to reduce the conflict in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Key words: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Social Etiquettes; Difference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入,特别是在中国加入WTO以后,中西方人民的沟通愈加紧密,跨文化交际日益繁荣.由于中西方的历史与文化的不同,各国人民在进行礼尚交往时的习惯也有不少差异,尤其,礼仪上的差别很大.因为不了解这些差异而引起的误会和冲突并不少见。
中英非语言交际礼俗文化差异
![中英非语言交际礼俗文化差异](https://img.taocdn.com/s3/m/da6f1f1555270722192ef768.png)
用餐时,英语国家的人都坐着不动,只是相互用一只手传递餐碟,
3)降低身体高度的礼节:这方面英语国家的动作要比中 国人少得多。如跪拜(宗教仪式)、屈膝(英语国家女子礼 节,中国古代)、鞠躬(中国人使用更多)、欠身(中国人 使用更多)、拱手(中国人使用)、作揖(英语国家没有)、 合十(佛门弟子传入俗家之人 文雅,英语国家没有)、点头 (中英文化共同存在,招呼致意的礼貌之举)、脱帽(英语 国家男子向女子表敬意、打招呼和送别的动作:一手触一下 帽或举一下帽;一手握帽置于身体一侧;双手握帽放在胸前; 右手持帽贴在胸口等。手持帽子盖在胸口是向旗帜或死者致 意的动作。中国人只有在行鞠躬礼和向死者道别时用此动 作。)、吻手(西方通行的对尊贵妇女的礼节,中国没有。 方法:女子抬手,男子低头垂腰握住她的手指轻轻吻一下。)
第14页
1.介绍:
1)自我介绍: 西方国家的人第一次见面时习惯于主动自我介绍
而不问别人的姓名。所以,如要询问别人的名字,就
应主动介绍自己,让别人主动告诉你他的名字。中国
人一般是在已知对方是谁而只需介绍自己时才主动自
我介绍,这主要发生在下级对上级或到某一单位办事 时,一般情况下第一次见面习惯于主动询问别人的姓 名,如对方不问自己,也可能不必主动介绍自己的姓
开玩笑的滑稽动作,而中国人表示“你好”的手势又常
常被英语国家的人误以为“再见”的意思。
第19页
2)头部动作。中国人常用的动作是向对方微笑点头或点头 并同时扬扬手。英语国家也有这一动作。但是,英国男子有时 抬抬眉,同时扬一下头;澳大利亚人则是挤一下眼睛。在中国 人看来,这分明是一个滑稽的鬼脸。 3)英语国家男子路遇熟人或向女子表示敬意时,常要脱
中国人一般是在已知对方是谁而只需介绍自己时才主动自我介绍这主要发生在下级对上级或到某一单位办事时一般情况下第一次见面习惯于主动询问别人的姓名如对方不问自己也可能不必主动介绍自己的姓第15英语国家因公办事时送上自己的名片即可证明身份他人的名片还可起到介绍信的作用
中美文化差异——英国人日常交往礼仪
![中美文化差异——英国人日常交往礼仪](https://img.taocdn.com/s3/m/e0716f9a83d049649b66587a.png)
中美文化差异——英国人日常交往礼仪中美文化差异我们读书那会儿,教材上有篇文章是讲一个小学生,为了救集体的一只羊,而牺牲了的故事,号召大家都要向他学习,为了国家为了集体不吝惜自己的生命,这样一来的教育还有很多,比如我在中行上班时,上级要求在有歹徒抢劫银行的时候,要坚决与他们做斗争,为保护国家的财产而勇于牺牲自己的生命。
后来看了部美国的电影《A afternoon dogday’s》--是根据真实的故事制作拍摄的,电影讲述的是某个银行被抢劫的事,当时看了也是大吃一惊。
当那两个歹徒说”抢劫”时,所有的银行员工都站起来,然后秩序井然的协助他们—开门,递钥匙,给他们装钱……我在银行工作了近十年,我们中行也发生过案件,但是无一例外的要求员工保护国家财产,一般来讲,像他们这样,肯定得开除。
所以我看到电影里的那些情节,真是觉得震撼。
先生说在这里不管是哪个行业,国家都提倡生命第一,要求你尽可能的先保护你自己的生命,道理其实很简单,钱丢了还能挣回来,但是生命都没有了,就什么都没有了!Palin这些天突然从默默无闻的一个州长(两年),变成了最大的政治明星.她当了几年市长,两年州长,执政经验对于一个未来的副总统来说严重不足,评论家说她也非常缺乏外交等重大事务的经验, 麦凯恩选择她时主要出于想拉拢女性选民,争取她们本来想投给希拉里的选票.可是人们越了解她,就越喜欢她.她的私事--她十七岁的女儿已经怀孕五个月,本来专家认为这对她非常的不利,可是这件事的曝光,却为她赢得了更多人的支持,为什么呢?许多被采访者都认为,这件事对于一个17岁的女孩子来说当然不好,但是这充分表明, Palin正是和她们----普通人完全一样,她也有着自己的问题,她是真实的,她也才能理解更多的普通人,她们不需要完人!前段时间民众经常嘲笑奥巴马,认为他身材过于完美,太注意健康,因此他还特意在一些场合中告诉民众,虽然他今天早已吃过午餐,但是受了美食的诱惑,他准备再吃点!即使对于政治人物,美国人喜欢更接近大众的,有着普通人的缺点和烦恼的人, 比如身材最好偏胖(因为美国人胖子多),年轻时有过吸毒的经历(奥巴马也曾经主动曝光他有这样的经历),具有普通人的烦恼,比如年纪轻的女儿过早怀孕等等.他们觉得这样的人才真实,也才能在很多社会问题上和民众感同深受!我们中国的文化推崇完人,情操高尚, 最好还不近女色,缺点和问题越少越好.第三个差异是我来到美国后没几天就发现的,就是,他们的电视节目很少有政府正面的新闻,反而经常批评政府;甚至嘲笑布什发音不好,或者是许多采访,结论是85%的美国人都反对布什卷入伊拉克战争,然后是很多人说早就盼望他下台了;又或者嘲笑奥巴马的大耳朵,以及怀疑他的宗教信仰。
英国的礼仪和注意事项
![英国的礼仪和注意事项](https://img.taocdn.com/s3/m/ea5b47b8710abb68a98271fe910ef12d2af9a9cf.png)
英国的礼仪和注意事项
在英国,礼仪和注意事项非常注重细节。
以下是一些基本的礼仪和注意事项:
1.社交礼仪:英国人注重礼貌和友善,他们通常会互相问候,并保持微笑。
在公共场合,人们会保持安静,避免大声喧哗。
2.餐饮礼仪:在英国,吃饭时需要吃完自己盘子里的食物,这被视为礼貌的体现。
同时,餐具的使用也有一定的规矩,左叉右刀是基本原则,刀叉不同规格,用途不同,尺寸也有区别。
3.服饰礼仪:在英国,人们通常会穿着得体,以表示尊重和礼貌。
在正式场合,男士通常会穿西装,女士则会选择套装或连衣裙。
4.交通礼仪:在英国,驾驶车辆时需要遵守交通规则,保持车距,礼让行人。
在公共交通工具上,需要排队等候,先下后上,保持安静。
5.公共场所礼仪:在公共场所,如图书馆、博物馆、电影院等,需要保持安静,避免影响他人。
同时,也需要尊重他人的隐私,不要随意拍照或录像。
6.商务礼仪:在英国进行商务活动时,需要遵守一定的礼仪和规矩。
例如,需要提前预约,准时到达会议地点,穿着得体等。
总之,在英国生活和工作需要遵守一定的礼仪和规矩,以表现出尊重和礼貌。
同时,也需要尊重他人的文化和习惯,以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跨文化之中英茶礼仪差异
![跨文化之中英茶礼仪差异](https://img.taocdn.com/s3/m/cb8bab6948d7c1c708a145fb.png)
资料来源
1、《跨文化教学视角下中英茶礼仪差异对比研究》 詹海玉 2、关续兰:《谈英国的茶文化》 3、吴爱宁:《中西礼仪文化差异探究》
(3)和谐原则
和谐原则, 这原本出自儒家思想, 在现代社会中, 和谐的范围既包括人 与人之间, 也包括人与自然之间,还包括人与社会之间。在多元文化存 在的前提下, 要把握好和谐原则, 既要看到两国茶礼仪存在的分歧, 也 要看到它们存在的相似性, 将两种不同的茶礼仪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在 接受和理解中各取所需, 既增长了见识, 也可深刻地认知到本民族茶礼 仪中存在的不足。简单地说, 和谐原则是让不同民族、不同文化的学 习者能在一种温馨的气氛中了解本民族的茶礼仪, 也了解别国茶礼仪, 避免学习者对不同文化产生的不理解和冲突。
三、跨文化交际中英茶礼仪遵循的原则
(1)尊重原则 世界上的任何一种事物不是随意而生的, 每一种事物的存在都有它存 在的客观性, 也有它存在的可能性。在历史的长河中,任何一种语言都 是在历史演变中逐渐形成, 这种语言的存在都有它的客观性, 不随任何 人的主观能动性而改变, 茶文化也是一样, 在各个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发 展形式不完全一样, 在中英两国, 茶礼仪中体现着不同的特点, 这是客 观存在。应该能以一种平和的心态尊重对方民族的茶礼仪,尤其是和本 民族存在分歧和差异的地方。承认两国茶礼仪有它存在的原因和价值, 在理解中尊重别国的茶礼仪, 这是最起码遵循的原则, 也是进行跨文化 交际所具备一种良好的心理习惯。在跨文化的教学语境中, 尊重原则 是很有必要的, 这种原则可以包括对问题的客观认识、人与人之间的 平等及彼此表现出的礼貌等。
英国人请人喝茶一般是在咖啡厅 或茶厅, 也有在家里请人喝茶, 一 般是在周末, 邀请很多朋友, 举行 一种宴会的模式。英国人请人喝 茶当然也有交际的需要, 多数时候, 英国人喝茶己经成了生活中的一 种习惯, 下午茶是英国人每天必须 要进行的程序, 在下午茶中, 人们 为了舒缓工作的压力, 或是为了公 事,或是为了约会等, 他们会在咖 啡厅或专门的茶厅请人喝茶。据 调查, 英国人的下午茶一半以上的 人是为了打发时间或是为了放松 心情另外, 英国人喝茶过程中, 忌 讳谈及个人隐私, 多数时候聊一些 天气、文学、书画等等。
论中英社交文化习俗差异
![论中英社交文化习俗差异](https://img.taocdn.com/s3/m/58c5444f33687e21af45a996.png)
2005年12月第26卷第6期江西教育学院学报(综合)Journal of Ji angx i Institute of Educa tion(Co m prehensive)D ec .2005V o.l 26N o .6收稿日期:2005-11-02作者简介:陈 欣(1963-),女,江西临川人,浙江传媒学院副教授,在读研究生,从事应用语言学研究。
论中英社交文化习俗差异陈 欣(浙江传媒学院国际传播系,浙江杭州310018)摘 要: 文化是人们需求的某一特定生活方式。
通过对中国的饮食文化、茶文化与英国的pub(酒吧)文化对比以及中英party 交际文化的对比,可看出中英文化习俗的差异。
这表明对不同语言文化的了解和增强文化差异的意识是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关键。
关键词: 文化;饮食文化;茶文化;酒吧文化;跨文化交际中图分类号: G11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5-3638(2005)06-0104-03On t he D ifference in Culture and Custo m s bet w een t he Chinese and the BritishC H E N X in(D epart m ent o f Internationa l Co mmun ica ti ons ,Zheji ang M ed i a Coll ege ,H angzhou 310018,Ch i na)A bstrac t : Th is paper ,from t he perspecti ve of cu lt u re be i ng a pa rticu lar w ay to sa ti sfy hu m an needs ,illustrates t he m ean -i ng o f cu lt ure .It ana lyses t he d ifference i n cu lture and custo m s be t w een the Chinese and theB ritish by a co m parison be -t w een Ch i nese food cu lture and tea culture and Br itish pub culture ,and by a compar i son bet w een Ch i nese party soc ial acti v -ity and the Br itish one .The pape r makes clear tha t understand i ng different cultures and i ncreasi ng t he a w areness o f cu lt ura l d ifferences a re essen ti a l to the i m prove m en t of abilities o f i ntercu lt ura l comm un i cation .K ey W ords :cu lt u re ;food culture ;tea cu lt ure ;pub cu lture ;i ntercu ltura l comm un i cation一、文化的定义什么是文化?文化的定义很多,概念很复杂,蕴涵极其丰富,也一直为多学科所关注。
英国的社交礼仪
![英国的社交礼仪](https://img.taocdn.com/s3/m/ba37d4501611cc7931b765ce050876323112741b.png)
英国的社交礼仪国际上,英国的社交礼仪以绅士风度而闻名于世。
那么,英国的社交礼仪具体有哪些呢?下面店铺和大家一起学习英国的社交礼仪。
中英社交文化差异对比华夏文明以礼貌谦和作为传承中华文化的核心,也一直为世人所称道。
然而西方比如英国则与之大不相同,这种因民族文化、传统习俗的不同而产生的差异各式各样,了解并掌握东西方民族文化的碰撞和中西方社交礼仪差异还是十分有趣的。
英国的社交礼仪知识当面打开礼物中国人在送给英国人礼物时,往往会为了显示客套和谦虚说“礼物没什么好的,略表心意”。
当英国人当面拆开礼物时,看到实物明明很好就会很困惑:这么精美的礼物,为什么要说不好,既然认为不好,为什么又要送人呢?通常,我们国家在收到礼物时是不会当面打开包装的,而要致谢并收起来等客人走后在打开。
但是英国人则相反,他们认为当着送礼人面打开包装,表示欣赏和赞美,是对送礼人的尊重和感谢。
接受对方的赞美中国人面对别人的称赞往往会说“哪里,哪里”,“不敢当”,“见笑了”等表示谦虚。
但是英国人面对别人的称赞会大方接受,并说“谢谢”,表示感谢对方对他的鼓励和尊重。
同样是谦虚,英国人的自谦首先是自信,然后对他人的欣赏和夸赞表示感谢;而我们国人则常用贬低自己的方式表示自谦。
职业不分高低贵贱在英国人看来,无论干什么工作,只要是自己喜欢的就是最好的,就应该受到他人尊重。
如果你看到一位哈弗大学的毕业生却在做服务生的工作,千万不要为了表示恭维说他做这份工作可惜了。
他们会认为你看不起他现在的这份工作,也瞧不起他,脸色会明显不悦。
老人要求独立和尊重英国人不喜欢别人称他老,言谈中也不允许出现对他的年龄段有所暗示。
他们不接受不必要的搀扶和谦让,这样会导致不快。
但是在中国,一般都会“论资排辈”,对年长和地位高的人必须表示恭敬。
在英国,孩子对父母直呼其名是很正常的事情。
英国领土主要包括大不列颠和爱尔兰东北部,英国国土面积为24。
41万平方公里。
大不列颠分为英格兰,苏格兰和威尔士三部分,全国人口5736。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英国的体距语文化
• 英国人并不太在乎住宅的私人领域。英国人的私人领域是通过严 谨的人际关系来保证的,是建立在社会地位的基础上的,讲究“门 当户对”。如果两个人没有相当的社会地位,他们就不太可能成为 熟人或朋友。英国人的这种特点有其历史传统和文化习俗的原因, 也许是贵族文化的遗风,也许是保守性格的体现。
英文篇章的叙述方式,往往是直线进行的。通常把主题句放在段首,即先 概括后具体,先整体轮廓,后具体细节。
中文语篇却不开篇点题,而是引经据典,反复论证,最后才画龙点睛,得 出结论,因而体现中心思想的主题句往往放在段落或篇章的末尾,有时甚 至是隐含在字里行间
胜利。但 手掌朝内 时表示侮 辱他人
不能接受,结 束,不同意
英国的手势语文化
• 英国人认为 , 手掌向内两指头形成“ V ”型 , 是一种不礼貌的行为。如果手掌 向内用“ V ”型手指来侮辱饭店的某一个招待的话 , 就要被罚喝两杯啤酒。
• 又如招呼人过来时,英国人对成年人用手掌向上朝自己方向招动,对幼儿和 动物则手掌朝下向自己方向招动。
• 在胸前画“十”字是英国人的常用的习惯动作,人们喜欢用这一方法为自己祝 福,乞求上帝保佑或免除厄运,画“十”字的方法是将右手五指捏拢,先后在 前胸、腹部、左肩及右肩点一点。他们在饭馆用晚餐要付账时,将右手的拇 指、食指和中指捏在一起举在空中或在另一只手上做出写字的姿势;在路边 对着驶来的车辆伸出一只翘起大拇指的拳头,是在请求搭便车;英国人食指 伸出并略微朝上来回摇动,表示不赞成或警告;至于用大拇指点着自己的鼻 尖,而把其余四指张开对着人不停地摇动,这一动作在调皮的孩子之间很常 见,是对人表示轻蔑、鄙视、嘲弄的意思。
言语行为的文化差异
• 一、言语行为理论 • 奥斯汀(Austin)言语行为“三分法” • 赛尔的言外行为“五分法” • 言语行为的跨文化研究 • 二、语言表达的间接性 • 习语论 • 推理论 • 三、言语行为的文化差异分析 • 言语行为的种类:问候、告别、致谢、道歉、恭维......
跨文化语篇对比分析
-Anderson: So what? -Sherlock: Anderson, don’t talk out loud.
You lower the IQ of the whole street.
英国是大西洋中的群岛国家,由大不列岛和爱尔兰岛东北部及附近许多岛屿组成。 北海和英吉利海峡将不列颠群岛与欧洲其他地区隔开,使之成为孤悬于欧亚大陆之外的 岛国。 英吉利海峡和多佛尔海峡帮助英国人成功地抵御了来自大陆的入侵者,如凯撒大帝两次 入侵英国和拿破仑入侵英国。
• 多数英语国家的人在交谈时不喜欢离的太近,总要保持一定的距 离。
性别差异、歧视
徐艳
(不平等)
• 性别歧视在英语谚语中的表现:1.指称男性词语概指两性 (man.mankind )
• 2.英语中一些词语结构含有贬义女性或者视其为男性附属物的意 味:professor,doctor,lawyer一般认为是男性,若要说明这些词是 女性时,一般需在前面加woman,lady等修饰语,这些所谓的中性 词的用法从一个侧面反映出英国旧社会中较高的职位一般为男性, 相反的,nurse,model等一般认为是女性,这些习惯用语,除了与 历史现实情况有关,也可以说是一种社会偏见
跨文化语用对比分析
语言使用的文化差异 言语行为的文化差异
金湉湉
语言使用的文化差异
• 一、社会语言差异 • 社会语言相对论与语用迁移 • 社会语言差异及其可能造成的后果 • 二、合作原则及其文化差异 • 合作原则的文化对比 • 三、礼貌原则及其文化差异 • 中国社会中“礼”的概念 • 中西礼貌原则之文化差异
· 热心慈善
英
国
· Thank you、sorry不离口
……
幽
默
英 国
1.英国有天气记录以来最热的一天,中国游客向 英国朋友抱怨天气太热,他会说:"恭喜你,以后 你可以和你孙子说,爷爷见证了英国有史以来最 热的那一天。"说完后又补充一句,"这无论如何 总比下雨好"。(英国人最喜欢拿下雨来开玩笑)
2.Sherlock: I’m trying to think. Anderson, face the other way. You’re pulling me off.
英国男女平等得分(得分越高越平等)
(平等)
• 英国传统的绅士风度绅士风度是西方国家公众,在英国,女性接 受男性的尊重,男性的保护,是天经地义的礼仪传统。
• (一)服装穿着上的合适得体。一要符合自己的身份,二要适合所 在的场合。
• (二)性格内向、幽默的社会交方式 • (三)女士优先的礼仪原则。
感谢聆听
非语言行为差异与跨文化交际
朱莹
英国的身姿语文化
• 姿态、动作的幅度和速度,能明显的反应出不同的文化背景和心 态。英国人将两臂交叉放在胸前表示旁观或不准介入,恰似中国 的“袖手旁观”。
• 拥抱与亲吻则是人体接触中最敏感的行为,不同的文化背景产生 不同的礼貌和礼仪,其含义也是约定俗成的。英国人不喜欢人体 的直接接触,以表示他们的“个人尊严”。英国男人之间一般只是 握手表示欢迎,很少拥抱或亲吻对方。
英国的表情语文化
• 英国社会中,一个人在听对方说话时,如果注视说话人,表示“我 同意”或“我对你说的话感兴趣”;如果把目光移往别处,可能表示 “我不赞赏你的看法”或“我保留自己的意见”。如果说话人注视听 话人,则可能表示,“我对我说的话有把握”,而从对方移开视线, 则可能隐瞒着什么,也可能表示“我不想让你知道我的真实想法”。 因此在英国强调交际双方要注视对方,要看着对方的眼国前首相布莱尔
值
“法治、“王在议会中”之主权、多元性的国家、自由、私
观
有财产、制度、家庭、历史、英语世界、英国性格。”
——《英国认同的核心价值观》
民 族 性 格
· 重视传统:身穿正式礼服参与毕业典礼
传
· 强调秩序,些许刻板:排队
统
英 国
· 理性:当原则和现实冲突时,英国人会改变 原则以追求实利,而不是像法国人那样为追求 完美而牺牲实利。
居住在岛屿上的人民比居住在大陆人民拥有更多自由。产生对岛屿 的依赖和很强的优越感。英国特殊的岛国地理环境让英国人容易产 生向外扩张的动力和欲望,具有自信、民主和开拓精神,拥有富有 的想象力。 EX:《鲁滨孙漂流记》
地 理 环 境
感
聆谢
王
听
婉 扬
角色、人际关系与行为
潘凌云
英国是一个岛国,历史上航海业曾一度领先世界,因此离不开水。而汉民族 在亚洲大陆生活繁衍,人们的生活离不开土地。 比喻花钱浪费,大手大脚,英语是spend money like water,而汉语是“挥金 如土”。 to rest on one's oars(暂时歇一歇),to keep one's head above water(奋力图存), all at sea(不知所措)
文
文
背化 化 因 素 与
景
跨 文英 化国 交 际
第
第
第
三
二
一
节
节
节
地
民
价
理
族
值
环
性
观
境
格
念
文 化 因 素
“英国是一个多民族、多种族、多文化、多宗教、多信仰
的国家,英国的历史和国情决定了我们必须珍视自由、
宽容、开放、公正、公平、团结、权利与义务相结合、 重视家庭和所有社会群体等英国核心价值观。”
价
中国是一个敬老的社会,老人受到人们的尊重,所以人们不忌讳自己的年龄,有 时还以自己比别人年龄大为荣。人们称德高望重的长者为“张老”、“王老”,对 年长的同事朋友称“老季”、“老韩”、“老大姐”等。
英家与我国不同,他们很多人把老人看成是家庭和社会的负担,把“老”( old) 与 “衰弱”、“疾病”、“老无用”联系在一起。因此,英国人怕老,对“老”十分敏感,不 愿意让人以“老”相称。老人们极力摹仿年轻人穿戴、言谈、举止,力求自己 在外表和行为上充满朝气,他们宁愿人们用“elderly”、“aged”、或“senior”来 称呼他们,而不喜欢“old”
• 跨文化语篇差异的相关研究 • 语篇结构差异的对比分析
跨文化语篇差异的相关研究
• 一、语篇及其相关概念 • 二、语篇的文化差异研究 • 二元论 卡普兰“对比修辞学”;斯考仑 “归纳式”‘、“演绎式”
海因兹“读者责任型语言”、“作者责任型语言” 语篇差异的文化论 文化差异的制约和语篇差异的评价 语篇差异的类型论 语言文化的多远变异和语篇类型与话语分 析法 三、语篇差异与语境因素
· 孤傲:说了粗话请求原谅时会说“请原谅我用 了法语”(梅杰首相在上世纪的口头禅)
“An Englishman’s house is his castle”
· 注重隐私和个人空间,体谅、尊重个人。
绅
(不打探他人私事;不侵犯他人空间;不
将自己的价值观强加在他人身上)
· 对不认识的人也彬彬有礼。
士
(会和路人打招呼和聊天;长途客车 交会 时司机会相互招手)
英语国家人们在招呼人过来时一般有二个动作:一是食指 朝上向里勾动;二是手掌朝上或朝自己的方向招呼成年人, 对幼儿和动物则手掌朝下向自己方向招动。而中国人却不 这样. 如果一位英国人把手平放在自己的脖子下面,他表示的是 我已吃饱,而中国人作这样的手势是杀头的意思。
在英语国家里,一般的朋友和熟人之间交谈时,避免身 体任何部位与对方接触。即使仅仅触摸一下也可能引起 不良的反应。如果一方无意触摸对方一下,他(她)一 般会说 Sorry;Oh,I’m sorry; Excuse me等表示 “对不起”的道歉话。所以与英国人谈话要保持距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