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认识角》公开课教案与教学反思

合集下载

小学二年级下册《认识角》教学设计与反思

小学二年级下册《认识角》教学设计与反思

小学二年级下册《认识角》教学设计与反思教学内容:北师大版二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第一课时《认识角》教学目标:1.从平面图形中直观认识数学意义上的角。

初步建立角的概念,能在具体情景中找到角。

2.掌握画角的方法,加深对角的组成的认识,培养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

3.在寻找生活中的角的过程中,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重难点:初步建立角的概念,能在具体情景中找到角。

掌握画角的方法,加深对角的组成的认识。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三角尺教学过程:一、猜图形,导入角1.提问:猜一猜,它是什么图形?你是怎么猜出来的?师:今天,徐老师要带大家一起走进图形王国。

我在图形王国里设置了几个闯关活动,你若能闯关成功,就可以得到宝箱,领取奖励。

图形王国里有哪些有趣的数学问题呢?我们一起去看看。

瞧.....,这里有几个图形,它们被一块阴影挡住了。

你能猜出是什么图形吗?(指名回答,并说明理由)2.提问:生活中,你在哪里见过角?师:同学们刚刚都提到了“角”。

那么,在你的座位上,能找到角吗?(指名回答)3.揭示课题:认识角师:这是同学们在教室里找到的角,那数学上的角是什么样的呢?今天这节课,我们一起来认识数学上的角。

(板书:认识角)【设计意图:通过猜图形的形式导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同时,为下一个环节的学习做铺垫。

】二、认识角1.认识角的特点师:为了让大家更清楚地认识角,老师从这几个图形中剪一些角下来。

请你仔细观察,这些角有什么特点?生:都有一个尖尖的......师:这个尖尖的地方,数学上,叫它“顶点”。

每个角都有一个顶点。

那角还有什么特点呢?生:还有两条线......师:这两条线,在数学上,叫“边”。

师:也就是说,角有什么特点呢?谁能一句话把它说完整?生:角有一个顶点和两条边。

2.判断角师:我们已经认识了角的特点,下面我们进行闯关游戏的第一关——判断角。

请同学们拿出闯关练习,完成闯关练习1.(学生独立完成,师巡视)小结:角是由一个顶点和两条直边组成的。

最新北师大版小学二年级数学认识角教案

最新北师大版小学二年级数学认识角教案

最新北师大版小学二年级数学认识角教案北师大版小学二年级数学认识角教案1【教学目标】:1、结合生活情景及操作活动,学生初步认识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初步学会用尺画角。

2、结合生活情景能辨认角。

【教学重难点】:重点:学生初步认识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初步学会用尺画角。

难点:初步学会用尺画角。

【教学准备】:情景图,剪刀、吸管等。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引入新课1、出示主题图:小朋友请你观察这幅图,你了解到哪些信息?说给同桌听。

学生观察图,交流信息。

2、教师用线标出球场的角。

再仔细观察,你发现了什么?学生观察后全班交流。

3、这些都是角,今天我们就来认识角。

板书:角的初步认识[设计意图]:通过对主题图的观察,让学生感受到角在我们的生活中,引发学生认识的兴趣。

二、观察实践,探究新知1、认识角。

(1)、出示剪刀、拉罐、水龙头等物品。

请小朋友找找这些物品上的角,说说这些角有什么共同的特征?学生观察物品寻找角。

(2)、同桌交流。

(3)、全班汇报。

教师画出角。

问:你能给角的各部分取个名称吗?在学生给角取的名称中归纳得出角的名称。

一个顶点和两条边。

(4)、你能从我们的生活中的哪些地方找到角?并指出这些角的顶点与边。

学生寻找生活中的角,并指出角的顶点与边。

2、制作角。

(1)、教师:刚才我们认识了角,你们想不想自己动手制作一个角?思考一下,你可以通过哪些方法制作出一个角?学生独立思考制作角。

(2)、把你制作的角在小组内展示,并说说你是怎样做的。

教师巡视、指导。

学生小组内展示角,交流制作过程。

(3)、全班交流。

谁来向全班小朋友展示你制作的角,并指出角的顶点和边。

(4)、教师演示将角的两条边叉开、收拢。

问:你发现了什么?说给小组的同学听一听。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角的大小与什么有关?与什么无关?3、画角。

(1)、我们已经认识了角也制作了角,现在我们来画角。

你认为角该怎么画?(2)、教师示范画角,并说明:先画一个顶点,再从这个顶点向不同的方向画两条线,就画成了一个角。

北师大版二年级下册《认识角》教学设计含反思

北师大版二年级下册《认识角》教学设计含反思

北师大版二年级下《认识角》教学设计含反思问题收集与学情分析:本节课是在学生初步认识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等平面图形的基础上继续教学的,通过这部分知识的学习,学生可以使用更准确的、更具体的数学化语言来描述生活中的数学现象,进行数学交流,为进一部学习平面图形的知识奠定基础。

教学目标:知识能力:能够初步认识角,形成角的初步表象,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能在情境中找到角。

数学思考:从生活中的物体抽象出角的过程,培养学生空间观念。

问题解决: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能够用数学思维来解决情境中的数学。

情感态度:在与同伴合作过程中学会团结合作,在各种活动中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形成角的正确表象,初步建立角的概念,能在具体的情境中找到角。

教学难点:正确理解角的定义教学形式:小组合作学法指导:渗透式教学德育渗透:让孩子们学会合作、学会用数学语言来交流教具准备:多媒体PPT、三角尺、学具图形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1.请同学们回忆学过哪些平面图形?2.通过观看一个小动画来呈现出本节课要学习的内容提问:为什么圆停不下来?3.请同学们摸一摸学具图形的四周,有什么感觉?(引出尖尖的部分在我们数学上叫角)(设计意图:激起孩子们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氛围,让孩子在一个轻松愉悦的环境中探讨学习。

)二、观察探究,聚焦新知1.生活中处处都有角,请同学们在教室里找一找角2•能否找出图片中的角呢?(在图形中抽象出角)(小结角的共同之处:两条直线共同经过一点)让孩子们对角的概念有更深的理解(设计意图:从孩子们熟悉的环境中找角,让孩子们知道生活与数学是息息相关的,数学来源于生活。

概括角的特点,让孩子对角的概念有更深入的理解。

)三、动手操作,内化升华活动一1.让孩子用身体来摆一摆角,另一个孩子来说3.同桌合作用牙签来摆一摆角,展示孩子的作品(有孩子摆成三角形、正方形)问这个图形是叫角吗4.展示角的摆法活动二1.请同学们画一个角,巡视交流角的正确画法2.课件展示角的画法及各部分名称3.教师板书展示角的画法及各部分、读作、记作4.小结角的特点(角有一个尖尖的顶点、直直的两条边)(设计意图:让孩子们在理解的基础上动手操作摆一摆,增加体验感。

北师大版二年级下册《认识角》教学反思

北师大版二年级下册《认识角》教学反思

北师大版二年级下册《认识角》教学反思《认识角》是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第六单元《认识图形》中的第一课,这一课分为两个课时,第一课时是结合生活实际,经历从实际物体中抽象出角的过程,直观认识平面图形中的角,初步发展空间观念;第二课时是结合直观操作的的活动,了解比较角的大小的方法。

今天我执教的是第一课时,直观的认识角。

首先,我想谈谈自己的设计理念:1.2023新课标指出有效的教学活动是学生学和教师教的统一,学生是学习的主体。

以生为本,开展生本教学是我设计的重点。

尊重学生,循循善诱,积极展开小组合作学习,通过师生平等对话,生生多边互动,使课堂交流融洽畅通,学生在合作交流中互相学习,迸发智慧,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自己。

2.新课标还指出图形的认知教学要选用学生身边熟悉的素材,鼓励学生动手操作,感知图形的特点,引导学生经历图形的抽象过程,积累观察物体的经验,形成初步的空间观念。

①所以课上先让学生发现红领巾、数学书封面、剪刀这些熟悉的物品上的“角”,结合生活实物初步感知角。

引出角后我通过“找角”、“摸角”、“认角”、“辨角”、“画角”、“标角”、“剪角”层层提升的操作活动,调动学生多种感官。

多维度、多层次建立起对角的认知。

②练习环节设置三关。

第一关慧眼识角这是对本节课最基本的学习目标达成情况的检验;第二关火眼标角,通过由易到难、由单一图形到组合图形标角数角让学生学会有条理的思考并整体观察;第三关巧手剪角,这是对本节学习内容的拓展与拔高,让学生在全面分析问题的基础上发展思维,并在动手的过程中获得直接经验。

三关挑战难度逐级递进,满足不同程度的学生需求。

3.低年级的教学应该更有趣味性,在课程设计时将整堂课以“认识角这新朋友”为情境贯穿始终,提高学生们学习的积极性。

课后感悟:当然在课程实施中,也有自己感到不尽人意的地方。

1.由于课堂学生积极讨论,现场生成的内容多,对时间的把握上还需提升;2.对学生小组活动的指导要更加细化,在小组进行交流汇报时,应该充分放手,相信学生,不要急于去追问学生;3.对于学生的评价语言可以更加具体、丰富。

《认识角》(教案)北师大版二年级下册数学

《认识角》(教案)北师大版二年级下册数学

《认识角》(教案)北师大版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认识角》(北师大版二年级下册数学)一、教学内容今天我将带领同学们学习北师大版二年级下册数学的《认识角》这一章节。

在这一章节中,我们将学习角的定义、分类以及如何测量角的大小。

二、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同学们能够理解角的定义,识别不同类型的角,并用度量工具测量角的大小。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本节课的重点是让同学们能够正确地识别和分类角,并掌握测量角大小的方法。

难点在于理解角的概念,以及如何准确地使用度量工具。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为了更好地学习本节课的内容,我准备了一些教具和学具。

教具包括一些带有不同角度的角模型,以及一些测量角的工具,如量角器。

学具则是每个同学都准备了一些角模型和量角器。

五、教学过程我会通过引入一些实践情景来引起同学们的兴趣。

例如,我会问同学们:“你们在生活中在哪里见过角?”同学们可能会提到一些物品,如剪刀、钟表等,这些都是角的存在。

然后,我会讲解不同类型的角。

角可以根据两条射线的方向和位置分为锐角、直角、钝角和周角。

我会用一些图示和实物来展示这些不同类型的角,并让同学们进行观察和辨认。

接着,我会教授如何测量角的大小。

我会用量角器作为工具,向同学们展示如何正确地使用量角器来测量角的大小。

我会进行一些示范操作,并让同学们亲自尝试测量一些角的度数。

在随堂练习环节,我会给同学们一些练习题,让他们运用所学的知识来识别和测量角。

我会鼓励同学们互相交流和讨论,以加深对角的理解。

六、板书设计七、作业设计为了巩固同学们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我会布置一些作业题。

这些题目将包括识别不同类型的角,测量角的大小,并解释一些实际情境中的角的应用。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在课后,我会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思考是否有效地帮助同学们理解和掌握了角的概念和测量方法。

如果有需要,我会调整教学方法和策略,以更好地满足同学们的学习需求。

我还会鼓励同学们进行一些拓展延伸活动,如观察身边的角,尝试自己制作一些角模型,并和同学们分享和交流。

二年级下数学教案及教学反思-第七单元认识角|北师大版

二年级下数学教案及教学反思-第七单元认识角|北师大版

二年级下数学教案及教学反思-第七单元认识角|北师大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角的概念,知道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无关,与两边叉开的大小有关。

2. 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和空间想象力。

3. 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角的概念。

2. 角的大小比较。

3. 角的分类。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角的概念,学会角的分类。

2. 教学难点:让学生理解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无关,与两边叉开的大小有关。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三角板、量角器。

2. 学具:三角板、量角器。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引导学生发现角的存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新课:讲解角的概念,让学生观察和触摸三角板,感知角的大小。

3. 活动一:让学生分组讨论,如何比较两个角的大小。

4. 活动二:让学生观察各种角,并进行分类。

5. 巩固:通过练习题,巩固学生对角的概念和分类的理解。

6. 小结: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无关,与两边叉开的大小有关。

六、板书设计1. 角的概念2. 角的大小比较3. 角的分类七、作业设计1. 完成课后练习题。

2. 观察生活中的角,进行分类。

八、课后反思1. 教学目标是否达到:通过学生的课堂表现和作业完成情况,评估教学目标是否达成。

2. 教学方法是否合适:反思教学过程中采用的方法,是否有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3. 教学内容是否充实:检查教学内容是否涵盖了角的各个方面,是否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力。

4. 教学难点是否突破:分析学生对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无关的理解程度,是否突破了教学难点。

5. 教学效果如何评价:根据学生的反馈和成绩,评价教学效果,为下一节课的教学做好准备。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使学生掌握了角的概念,学会了角的分类,提高了观察能力和空间想象力。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学生的参与和合作,培养了学生的合作交流能力。

在课后反思中,对教学目标、方法、内容、难点和效果进行了全面的分析和评价,为今后的教学提供了有益的经验和启示。

北师大版二年级下册《角的认识》教学设计与反思

北师大版二年级下册《角的认识》教学设计与反思

北师大版二年级下册《角的认识》教学设计与反思学习目标:1、经历从现实中发现角、认识角的过程,建立初步的空间观念。

2、通过描一描、摸一摸、找一找、辨一辨、标一标等实践活动让学生直观地认识角,感受角从实际生活抽象出来从而认识数学中的角。

3、结合生活情境,感受生活中处处有角,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学习重点:通过直观操作活动,感受角的特点。

学习难点:让学生从实际生活中抽象出角。

学具准备:多媒体课件、三角板、学习单学习过程:一、创设情境,初步感知师:同学们,今天我们来学习《认识角》,看到这个课题,你有什么疑问吗?生:什么是角?为什么要认识角?角有什么种类?师:那今天就带着这些问题进入数学之旅吧。

同学们,红领巾是少先队员的标志,你能说一说红领巾是什么形状的吗?生:三角形。

师:为什么叫三角形?生:因为有三个角。

师:那请你上台来指一指三个角在哪里?(学生可以比划大概位置即可,但是教师应该注意用规范的语言描述角并结合动作帮助孩子建立角的表象。

)师:老师这里也有一些物品,请你们认真观察,找到并描出其中的角。

师:老师现在把大家找到的角请出来,请看!像这样的图形就是角。

【设计意图:“数学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低年级的数学课堂,一定是形象直观、生动有趣、引人入胜的。

课的开始,由两个常见的图形引导学生观察,抽象出角的图形,指出这就是角,在知识的“最近发展区”切入,较好地引入新知。

】二、新授展开,扎实认知。

活动一:找角师:你能在三角尺中找到角吗?摸一摸这些角,有什么感觉?生1:我摸的这个位置尖尖的,有点扎手。

生2:我摸的这个位置平平的,直直的。

师:我们把尖尖的地方叫做角的顶点,把这两条平平的,直直的线叫做角的两条边。

你能指出这些角的顶点和边吗。

师:观察这些角,有什么共同特点?生:角都有一个顶点、两条边。

师:是的,角是由一个顶点和两条边组成的图形。

(板书)师:让我们现在闭上双眼,想象一下角的样子,一个顶点两条边,顶点尖尖的,边是直直的。

《认识角》教学反思

《认识角》教学反思

《认识角》教学反思《认识角》教学反思1角的认识是在学生已经初步认识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的基础上进行的,教材从引导学生观察生活画面的角及实物角开始逐步抽象出所学图形角,再通过学生实际操作活动加深对角的认识和初步了解角的基本特征。

教学中我通过以下几个层次使学生形成关于角的正确表象:一、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展开学习。

在课的一开始,从学生熟悉的校园生活情景引出角,并通过观察实物抽象出所学的角,使学生经历抽象数学知识的过程,感受到数学知识的现实性,学会从数学的角度去观察、分析现实问题,从而激发学生探索数学的兴趣。

学生依据对角的各部分的认识,自由选择材料做角,在互相交流中发现角有大有小,从而探究角的大小和什么因素有关,这样的教学不仅符合学生由具体到抽象的认知规律,还培养了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同进调动了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二、注重学生的实践操作活动。

“角的初步认识”直观性、操作性比较强,我设计了找一找、做一做、画一画等活动,调动了学生的多种感官,让学生充分活动起来,通过指一指、折一折、摸一摸,动手操作具体感知角的顶点和边,了解角的组成,然后通过动手做一个活动的角,从动态中认识角的形状及大小变化,在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中建立了角的表象,丰富了对角的认识,发展了空间观念,真正体现“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的过程”这一基本理念。

三、给学生创设自由度较大的学习空间与时间。

教师敢于放手,让学生经历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

尤其是做角环节,为学生提供了创新的思维空间,学生依据对角的各部分的认识,自由选择材料做角,在互相交流中发现角是有大小的,进而探究角的大小和什么因素有关,一层紧扣一层,层层都体现出教师的大胆放手、学生的自主参与。

四、发挥想象,训练提高。

这节课的练习是我精心设计和安排的,我让同学们在“蓝猫对话室”里和两位小朋友开开与心心一起判断哪些是角,哪些不是角,并增加一道思考题,让学生比较数学课本表面上的角和课堂练习本上的角,这样的安排,一方面把练习放在学生感兴趣的一个情境中,为学生对所学的知识有更深的理解,教材上练习八的习题穿插在整堂课中,避免了集中练习给学生造成的疲劳感,特别是在课的末尾安排学生利用角来创作画,将趣味性、创造性、思维性融为一体,丰富了学生对角的认识,同时也使学生学习数学的情感得到极大的鼓舞,可谓一举多得。

北师大版二年级下册《认识角》教学反思

北师大版二年级下册《认识角》教学反思

北师大版二年级下册《认识角》教学反思
《北师大版二年级下册《认识角》教学反思》这是优秀的教学设计文章,希望可以对您的学习工作中带来帮助!
本节课我安排了以下几个层次的学习活动。

首先,我用多媒体出示平行四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形请学生进行分类,并说明理由,学生通过观察,圆形没有角,其它三个图形都有角,由此提出问题,什么是角,角有什么特点,揭示本节课课题。

接着让学生找生活中有角的物体,让学生通过多媒体选取剪刀、三角形纸片、钟面这三个实物抽象出三个角的基本图形,并告诉学生这些图形都是角,让学生初步体会角的基本特征。

其次,让学生摸一摸、折一折上面的角,说一说你有什么感受?从而更好的体会角的组成,并适时告诉角各部分名称,最后我让学生基于已经形成的对角的初步认,来进行比角,通过实践,学生感知,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无关,与角的张口有关。

这样设计的目的是有助于学生从自己的生活经验出发看,自主构建角的概念,同时也有助于学生进一步体会认识平面图形的一般方法。

在比较角的大小时,我通过FLSH动画,既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又让学生很清晰、明了的知道如何比角、角的大小与什么有关?与什么无关?
整节课,学生在动脑、动手、动口中感受知识的形成过程,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北师大版二年级下册《认识角》教学反思这篇文章共1384字。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二年级数学下册《认识角》优秀教学设计和反思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二年级数学下册《认识角》优秀教学设计和反思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二年级数学下册《认识角》优秀教学设计和反思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二年级数学下册第七单元第一节|《认识角》作者及工作单位西安市雁塔区吉祥路小学王琼教材分析本节课是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二年级数学下册第七单元《认识图形》的第一课时的内容。

本节课教学是在学生学习初步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等几何图形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教材结合生活情景,引导学生从观察生活中的实物开始,逐步抽象出角。

通过学生的实际操作,加深他们对角的认识,使学生熟练的掌握这部分内容,并为学习更深的几何知识奠定基础。

新的课程标准对本册教材图形部分内容总体要求是、认识角、知道角各部分名称、会比较角的大小。

本节课的目标是帮助学生形成角的正确表象,初步建立角的概念,能在具体情境中找到角。

并能理解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无关。

通过一系列的教学活动,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体会到数学来源于生活的实践思想,同时在活动的过程中学会团结合作,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

学情分析本节课是在学生学习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的基础上学习的,学生能准确的判断出各种图形,也就是说学生已具备了关于角的感性认识。

但是低年级学生的认知规律以形象思维为主,这部分内容对二年级学生来说比较抽象,如果让学生找这些图形,对学生来说一点也不困难,但学生在抽象出角的过程中,说出角的特点,会比较困难。

有可能混淆生活中的角与数学意义上的角,如可能会跟钉子尖混淆,因为那些东西摸出来也是扎扎的。

还有可能出现认为两条边长的角就大。

所以本节课要从引导学生观察实物开始逐步抽象出所学几何图形,在通过学生实际操作活动,如找一找、摸一摸画一画等活动加深学生对角的认识和掌握角的基本特征,以及突破学习角的难点。

最后建立角的表象,认识数学意义上的角。

教学目标教学目标:1能够初步认识角,形成角的初步表象,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会初步比较角的大小,能辨认直角、锐角、钝角。

知道角的大小与边得长度无关,与两边张口大小有关。

北师大版二年级下册数学《认识角》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

北师大版二年级下册数学《认识角》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

教学内容:北师大版小学数学第四册《认识角》教学设计与反思。

教学目标:1初步认识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知道角的大小与什么有关和无关,会初步比较角的大小。

2让学生经历从实物中认识角,辨析角的过程,培养学生观察、操作、抽象概括能力,发展符号感及空间观念。

3在生活情境中认识角,感受角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在探索角的活动中体验成功教学重点:建立角的正确表象教学难点:会比较角的大小教学准备:课件,三角板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师:同学们,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许多朋友,想不想见一见?生:想。

师:请看大屏幕,你认识它们吗?生自由回答。

师:最后一个叫三角形,你能用手中的小棒摆一个三角形吗?生摆三角形师:现在请你拿掉一个小棒,现在你还认识它吗?它的名字叫“角”,今天老师将领着大家一起去认识它。

板书课题:认识角二、找角,指角,感受角1、学生在生活中找角,指角师:在我们的生活中,角的身影也是处处都存在的。

你能从你身边找到角吗?给你的同桌指一指。

生互相指角。

2、师示范指角师:看大家这么有兴趣,老师也找到了一个角,看我是怎么指给你看的(师示范指角)。

指名学生指角,有错及时纠正。

师:刚才大家都在身边找到了角,老师这里有些漂亮的图片,你能从中找到角吗?(课件出示,从中找角)3、摸角,感受角师:看完这些角,同学们原不愿意用手去摸一摸,去感受一下呢?学生拿出三角板,老师拿出三角板领学生感受角,让学生说感受。

三、学角1、师示范画角,师:下面同学们说着,老师画一个角好吗?我们画角的时候要先画一个点,再沿着这个点画一条线,这条线是怎样的?生:直的师:然后再沿着这个点画一条直直的线。

这两条线都是怎样的?生:直直的师:在看看这个点呢?生自由回答。

2、介绍角的各部分名称及记法师:角的各部分还有自己的名字。

这个尖尖的点就叫做角的顶点(板书“顶点”)这两条直直的线就叫做角的两条边(板书“边”)那么怎样来标记这个角呢?我们可以用一个小弧线把两边连起来,再写上数字1记作:∠1 读作:角1师:这里只有一个角,我呢用数字1来标记,同学们还可以给它起不同的名字,可以用其他数字2、3等,还可以用字母,例如a、b、c、d等。

2023-2024学年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第六单元《认识角》教学设计

2023-2024学年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第六单元《认识角》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第六单元《认识角》教学设计《认识角》教学设计【教学分析】《认识角》是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第六单元“认识图形”的内容。

这一课分为两个课时,第一课时是结合生活实际,经历从实际物体中抽象出角的过程,直观认识平面图形中的角,初步发展空间观念;第二课时是结合直观操作的的活动,了解比较角的大小的方法。

本课是第一课时。

教材从学生熟悉的生活物品入手,用红线描出了角,让学生经历从实际物体抽象出角的过程,这是直观认识角的活动之一;在此基础上让学生尝试“自由”画角,这是学生自主建构知识的过程;接着认识角的顶点和边,明确角的构成要素;最后在不同图形中辨认角,多角度来帮助学生加强对角的认识。

【学情分析】《2022年版新课标》中对图形的教学提到应当帮助学生由现实情境进入这个“理念与形的世界”,经历从具体事物中抽象出图形的过程,理解数学中的图形是源于生活却又高于生活的文化产物。

角作为一个抽象图形,与学生脑海中的墙角、桌角不尽相同。

对学生而言,平时对“角”的认识只停留在“表象”也就是具体实物的角,概念比较模糊。

学生理解的主要难点是感悟角的特征,教师要注重学生的生活经验,学习经验,通过调动各种感官认识角,结合动丰富的手操作,描-找-摸-认-辨-画-标-剪,等一系列活动,逐步感受角的特征,丰富角的内涵,让角“立体化”。

【教材分析】1.结合生活实际初步感知角,形成角的初步表象,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及特征。

2.结合生活实际、动手操作,通过画一画,辨一辨,标一标等操作活动,经历实际物体中抽象出角的过程,直观认识平面图形中的角,初步发展空间观念,感受角的特征。

帮助学生建立量感,培养符号意识。

3.利用熟悉的生活情境,感受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积极参与数学活动,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教学重点】通过直观操作活动,认识角的基本特征。

【教学难点】借助尺子画出规范的角,掌握规范画角的方法。

【教学用具】直尺、三角尺等【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1、谈话导入:今天,老师给同学们带来了一位新朋友,你们知道它是谁吗?(角),下面我们就一起来认识一下这位新朋友吧!出示课题——《认识角》2、课件出示情景图,引导学生观察,找一找图中的角。

《认识角》教学反思

《认识角》教学反思

《认识角》教学反思《认识角》是小学数学二年级的教学内容。

在教学过程中,我努力为学生创设生动、有趣的学习情境,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学习活动,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认识角、感受角,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但同时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现反思如下:一、成功之处1. 创设情境,激发兴趣在导入环节,我通过展示一些生活中常见的含有角的物品,如三角板、剪刀、时钟等,让学生观察并找出其中的角,从而引出课题。

这样的导入方式既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又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后续的学习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2. 注重操作,加深理解在认识角的特征时,我让学生通过摸一摸、指一指、画一画等操作活动,亲身感受角的顶点和边的特点。

同时,我还让学生用两根小棒摆角、用一张纸折角,进一步加深了学生对角的认识。

通过这些操作活动,学生不仅掌握了角的特征,还提高了动手操作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

3. 引导观察,比较大小在教学角的大小比较时,我引导学生观察活动角的变化,让学生发现角的大小与两边张开的程度有关。

然后,我让学生用自己制作的活动角比较两个角的大小,使学生在实践中掌握了比较角的大小的方法。

这种教学方式既直观又形象,有助于学生理解和掌握知识。

4. 联系生活,拓展应用在教学过程中,我注重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寻找生活中的角。

如教室中的角、书本上的角、操场上的角等。

通过寻找生活中的角,让学生感受到角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进一步加深了学生对角的认识。

同时,我还设计了一些拓展练习,如让学生数出图形中的角的个数、判断哪些图形是角等,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意识。

二、不足之处1. 教学语言不够简洁明了在教学过程中,我的教学语言有时不够简洁明了,存在重复啰嗦的现象。

这不仅会浪费教学时间,还会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要注意锤炼自己的教学语言,做到简洁明了、准确规范。

2. 对学生的评价不够及时、准确在教学过程中,我对学生的评价有时不够及时、准确。

这会影响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自信心。

二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设计及反思-《认识角》北师大版(2023秋)

二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设计及反思-《认识角》北师大版(2023秋)
(二)新课讲授(用时10分钟)
1.理论介绍:首先,我们要了解角的基本概念。角是由两条射线共同确定的图形,具有顶点和边。角在几何图形中起着重要作用,可以帮助我们认识各种图形和物体的结构。
2.案例分析:接下来,我们来看一个具体的案例。通过观察三角板上的角,了解如何分辨锐角、直角和钝角。
3.重点难点解析:在讲授过程中,我会特别强调角的概念和分类这两个重点。对于难点部分,如角的大小比较,我会通过举例和比较来帮助大家理解。
1.讨论主题:学生将围绕“角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这一主题展开讨论。他们将被鼓励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并与其他小组成员进行交流。
2.引导与启发:在讨论过程中,我将作为一个引导者,帮助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我会提出一些开放性的问题来启发他们的思考。
3.成果分享:每个小组将选择一名代表来分享他们的讨论成果。这些成果将被记录在黑板上或投影仪上,以便全班都能看到。
二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设计及反思-《认识角》北师大版(2023秋)
一、教学内容
《认识角》选自北师大版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材第四章第一节,主要内容包括:1.角的概念与特征,通过实物和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和理解什么是角;2.角的各部分名称,如顶点和边;3.角的大小比较,学习如何用直观的方法比较角的大小;4.角的分类,了解锐角、直角、钝角等不同类型的角;5.在日常生活中寻找角,培养学生观察角的能力,激发学习兴趣。教学内容紧密结合教材,注重基础知识的学习和实践应用。
举例:通过比较钟面上不同时间的角的大小,让学生掌握比较方法。
2.教学难点
(1)角的顶点和边的概念:学生对顶点和边的理解可能存在困难,需要通过具体实例进行解释。
突破方法:结合实物和图片,让学生指出角的顶点和边,加深理解。
(2)角的分类:学生对锐角、直角、钝角的区分可能不够清晰,需要反复练习和讲解。

北师大版二年级下册《认识角》教学设计与反思

北师大版二年级下册《认识角》教学设计与反思

北师大版二年级下册《认识角》教学设计与反思教学内容:北师大版二年级下册 62—63页。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结合生活情境,使学生认识到生活中处处有角,让学生体会到生活与数学的联系,发展学生观察能力和思考问题能力。

2、过程与方法:创设生活情境,引导学生参与学习活动,经历“摆一摆”、“摸一摸”、“找一找”、“做一做”“画一画”等活动过程,通过动手操作,探索角的特点,认识角,体会数学与实际的密切联系。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认真观察、思考的学习习惯,增强合作探究意识,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学生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及画角。

教学难点:画角。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小棒、三角板。

学具准备:长方形纸片、塑料小棒。

教学时间:5月6日教学过程:一、创情复习引题,初步感知。

课件显示:美丽的树林里有一座由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构成的小屋。

小兔们正在乔迁新居。

师:小朋友们,兔子家的小屋漂亮吗?谁能在小兔的新房上,找到我们学过的图形吗?学生回答后,电脑逐步抽拉出小屋中的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

师:其实在这些图形中还藏着一种新的图形,请看大屏幕(电脑演示)像这样的图形我们都把它叫“角”。

(板书课题认识角)二、探究新知,自然生成。

(一)欣赏生活中的角师: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能够看到许多物体的表面上都有角。

课件分别显示:剪刀上面的角、钟表上面的角、红领巾上面的角。

(二)体验角的特征1、做角。

小朋友,观察得真仔细,既然角在生活中到处可见,那你想不想当一个魔术师,用老师给你准备的材料变出一些角来。

师:老师给每个小组准备了一个信封,里面有小棒,长方形纸片折一折,摆一摆,变出各种不同的角来。

(放音乐)师:现在谁勇敢地展示自己的作品,并说给大家听听。

师:小朋友真能干,用自己的双手做出这么多的角,真是非常了不起,其实,做角的方法师非常多的,课后,请小朋友找一些材料,用其他的方法再去做一做角,好吗?2、摸角。

师:刚才同学们用你灵巧的双手做出了一个个角,老师也给大家准备了一些带有角的物品,请同学们玩一玩这些角,你来摸一摸会有什么感觉?从中能发现什么?学生活动:先摸角,然后交流自己的体会。

数学北师大版二年级下册《认识角》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

数学北师大版二年级下册《认识角》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

阳小花同志简介:阳小花,女,1978年9月出生,1998年7月参加工作,中小学一级教。

曾获“自治区优秀班主任”、“灵川县十佳教师”称号。

获全国教学成果大赛优质课一等奖;自治区小学数学教学说课比赛一等奖;自治区教学技能大赛奖4次;粉笔字比赛获县级一等奖;其它各种竞赛课、优质课等教学竞赛奖19次。

曾被评为市青年骨干教师,市优秀班主任;多次评为县、镇优秀班主任,县优秀教师、先进教师、县教科研、德育等先进个人。

《认识角》教学内容:北师大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二年级下册第62—64页。

教材分析:本课是“认识角”的第一课时,教材通过创设生活情境,使学生认识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从而使学生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学生在“找一找”“描一描”“摸一摸”“画一画”“做一做”“比一比”等活动中,自己动手操作,探索角的特点,角的大小比较,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态度和合作探究交流的意识。

学情分析:学生已经具备有关角的生活经验,但学生的认知主要以具体的形象思维为主,因此本节课应通过学生动手操作认识数学意义上的角。

教学目标:1.结合生活情境初步认识角,知道角各部分的名称。

2.经历“找一找”“比一比”等活动,通过动手操作,探索角的特点,使学生能够直观区分角的大小。

3.在认识角的过程中,进一步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发展空间观念。

教学重点:形成角的正确表象,初步建立角的概念,会比较角的大小。

教学难点:初步感受“角的大小与两边张口大小有关,与边的长短无关”。

设计理念:《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引导学生开展观察、操作、猜想、推理、交流等活动,使学生通过数学活动,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

”“动手实践,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

”因此,本课教学,我从学生实际出发,创设学生熟悉的教学情境,鼓励每个学生动手、动口、动脑,积极参与数学活动,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规律,并为学生创设了自主探究的空间,鼓励学生合作交流,把获取新知的过程交给学生自己,发挥了学生的主体性。

6.认识图形-认识角(教案)-2023-2024学年二年级下册数学北师大版

6.认识图形-认识角(教案)-2023-2024学年二年级下册数学北师大版
6.认识图形-认识角(教案)-2023-2024学年二年级下册数学北师大版
授课内容
授课时数
授课班级
授课人数
授课地点
授课时间
教材分析
本节课的内容是“认识角”,属于2023-2024学年二年级下册数学北师大版。课程主要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和实际体验来认识角的概念,了解角的基本特征,并能够辨认不同类型的角。本节课旨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为后续学习角的性质和计算打下基础。
学情分析
首先,在认知特点方面,二年级学生正处于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的阶段,他们擅长通过直观的图像和实物来理解和掌握新知识。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充分利用实物、图片和模型等教学资源,帮助学生建立起对角的概念和特征的直观认识。
其次,在行为习惯方面,二年级学生通常具有较好的学习兴趣和好奇心,他们愿意尝试新事物,并且喜欢通过动手操作来探索世界。因此,教师可以设计一些有趣的实践活动,如折纸、剪纸等,让学生在动手操作中感受角的特点和魅力。
2.教学活动:为了促进学生的参与和互动,本节课设计了以下教学活动:
(1)角色扮演:学生分组,每组扮演一个角的角色,通过动作和语言展示角的特征,如锐角、直角和钝角。
(2)实验:学生通过折纸、剪纸等动手操作,制作出不同类型的角,观察和比较它们的特征。
(3)游戏:设计一个角的认识和分类的游戏,学生通过游戏中的互动和竞争,加深对角的认识和理解。
强调角的重点和难点,帮助学生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
(四)巩固练习(预计用时:5分钟)
随堂练习:
随堂练习题,让学生在课堂上完成,检查学生对角知识的掌握情况。
鼓励学生相互讨论、互相帮助,共同解决角问题。
错题订正:
针对学生在随堂练习中出现的角错误,进行及时订正和讲解。

北师大版二年级下册第六单元《认识角》教学设计含教学反思

北师大版二年级下册第六单元《认识角》教学设计含教学反思

北师大版二年级下册第六单元《认识角》教学设计含教学反思教学内容及分析:北师大版二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第一课时,本节课是学生学习了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等平面图形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教材通过生活实物引出角的概念,再通过学生找一找、指一指、描一描、画一画等活动让学生再次认识角,会画角。

学情分析:学生已经认识了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等平面图形,角的认识是学生们初步接触,学生理解起来相对比较困难。

对于现阶段的学生,学习平面图形时都是以实物引入,让学生在实物上找图形,所以学生们存在将生活中的角和数学中的角混为一谈。

教学目标:1.结合生活情境,初步认识角,知道角各部分名称,学会判断角、画角。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体会解决问题的多样性。

2.结合生活经验,通过描一描、指一指、找一找、折一折、画一画、摸一摸、说一说、做一做等活动引导学生认识角。

经历从实物中抽象出角的过程,直观认识平面图形中的角,初步发展学生观念。

3.结合生活情景,感受生活中处处有角,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通过活动丰富学生的体验,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直观地认识角教学难点:通过大量的感性经验积累,建立起角的概念教学准备:三角尺一套实物投影图片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揭示课题师:我们在图形王国中认识了很多图形朋友,请同学们在图中找出我们学过的图形。

(教师出示课间,学生回忆图形并说出名称)有三角形、长方形、椭圆形,圆形师:今天淘气给大家带来了一个新朋友,它就藏在下面的图形中,看谁火眼睛睛能够找到它。

(课件出示图片)你能在图中找出“角”吗?学生独立观察找“角”,教师请同学到屏幕前指“角”。

学生指出后,教师利用课件演示从图中抽出“角”。

这个图形叫“角”,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研究“角”(板书课题:认识角)二、新知讲授1.找一找:初步认识“角”师:请同学在周边物体中找一找“角”。

学生试着根据教室的物体找出“角”,教师根据学生情况进行引导,使学生能完整地指出。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认识角》公开课教案与教学反思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认识角》公开课教案与教学反思

2016、4、5 第七周星期二上午第一节二年数学下册《认识角》教学设计和反思霞峰小学陈莲春【教学内容】:北师大版小学数学第四册第六单元第一课时《认识角》。

【教材分析】:本节课是在学生已经初步地认识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教材结合生活情境,引导学生从观察生活中的实物开始,逐步抽象出角的几何图形,通过学生的实际操作,加深他们对角的认识。

学生能熟练地掌握这部分内容将为学生进一步学习角的有关知识奠定基础。

【学情分析】:对于学生来说,在认识角之前,已经具备了有关角的感性经验。

但是,低年级学生的认知规律是以具体的形象思维为主,抽象思维能力较低。

这部分内容对于二年级学生来说比较抽象,接受起来较为困难。

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认识角,形成角的表象。

我设计了一些贴近学生生活的数学活动,让孩子在实践活动中经过独立思考,合作探究去认识角,发现角。

从而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角。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让学生经历从现实中发现角、认识角的过程,建立初步的空间观念,发展创新思维。

过程与方法:通过找一找、做一做、比一比等活动让学生直观地认识角,感受角有大小。

情感态度价值观:结合生活情境,感受生活中处处有角,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让学生初步地认识角。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探索角的大小与什么有关【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师:同学们,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些图形朋友,让我们一起去看看,它们都是谁?(教师出示课件)师:如果我们要将这些图形分成两类,你会怎样分呢? 说明这样分的理由。

师:下面,让我们一起来认识角。

(板书课题:认识角)二、联系生活,探索新知(一)找角——直观感知角。

师:你身边的哪些物体上面有角呢?学生自由发表意见说说自己见过的生活中的角(也可以找找教室里的角),请学生用手指一指。

(教师注意动作的引导和示范。

)学生跟着老师的节奏,自己主动找出生活中的角,并用手指一指。

师:(出示剪刀图)你在剪刀的什么地方发现了角?给老师指一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认识角》公开课教案与教学反思
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在学生已经初步地认识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教材结合生活情境,引导学生从观察生活中的实物开始,逐步抽象出角的几何图形,通过学生的实际操作,加深他们对角的认识。

学生能熟练地掌握这部分内容将为学生进一步学习角的有关知识奠定基础。

学情分析
对于学生来说,在认识角之前,已经具备了有关角的感性经验。

但是,低年级学生的认知规律是以具体的形象思维为主,抽象思维能力较低。

这部分内容对于二年级学生来说比较抽象,接受起来较为困难。

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认识角,形成角的表象。

我设计了一些贴近学生生活的数学活动,让孩子在实践活动中经过独立思考,合作探究去认识角,发现角。

从而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角。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让学生经历从现实中发现角、认识角的过程,建
立初步的空间观念,发展创新思维。

过程与方法:通过找一找、做一做、比一比等活动让学生直观地认识角,感受角有大小。

情感态度价值观:结合生活情境,感受生活中处处有角,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让学生初步地认识角。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探索角的大小与什么有关。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师:同学们,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些图形朋友,让我们一起去看看,它们都是谁?(教师出示课件)
师:如果我们要将这些图形分成两类,你会怎样分呢? 说明这样分的理由。

师:下面,让我们一起来认识角。

(板书课题:认识角)
学生观察图形,给所看到的图形分类,并说明分类的理由。

课的引入从学生熟悉的图形和分类的知识入手,抓住低年级学生好胜心及好奇心,这种方式很新颖、活泼,能很快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为后面的探索知识创设了很好的学习氛围。

二、联系生活,探索新知
(一)找角——直观感知角。

师:你身边的哪些物体上面有角呢?学生自由发表意见说说自己见过的生活中的角(也可以找找教室里的角),请学生用手指一指。

(教师注意动作的引导和示范。


师:(出示剪刀图)你在剪刀的什么地方发现了角?给老师指一指。

(教师注意动作的引导和示范。

)我们把它请出来。

(课件展示)
(二)认识角
1.抽象出角的概念。

(多媒体:从屏幕中的闹钟、折扇、剪刀等实物图中抽象出各种角,电脑闪烁出)。

2、摸角并感知角.
3、认识角的顶点和边。

小结:角有一个顶点两条边。

(三)画角、介绍角的名称及读写法
教师让学生说说角的画法,并在黑板上示范画一个角,并标出它的顶点和边。

(四)、练一练(课件)
(1).辨角。

用你火眼金睛找出哪些是角?哪些不是角?为什么?
(2).找出下边每个图形中的角。

1、学生跟着老师的节奏,自己主动找出生活中的角,并用手指一指。

2、学生观察教师手里出示的物体,并找出角。

3、学生拿出自己手中的三角板,找出其中的一个角,用手摸一摸,并和同桌说说你的发现。

4、学生总结自己通过摸角发现的角的组成部分。

5、学生自己画角,并自己动脑筋和教师合作为角的各部分标出名字。

6、学生自独立做练一练的习题。

生活中学生对角有了初步的了解,但对角的几何图形的认识还是第一次。

教学时教师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让学生在剪刀、钟面、三角形纸等实物上找角,在直观认识的基础上仔细观察屏幕,利用多媒体动感演示,抓住角的本质属性,从实物中抽象出角的图形,使学生初步感知角的特点,再通过摸角、画角使学生进一步认识角有一个顶点两条直直的边的特点。

这样,从直观图形到抽象概念,层次分明,过渡自然,学生容易接受,顺利突出本节课重点。

教师的这一教学环节的设计,使学生的兴趣大增,在学生对角建立起概念的前提下,让学生做该练习,从而加深了学生对角的认识,增强分析、判断能力。

教师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引导学生合作探索、汇报交流,将学习主动权放给学生。

而且通过引导学生动手操作,画图加深对图形特征的认识,,形成初步的角的表象概念,充分体现了小学低年级几何教学的直观性。

并及时反馈,掌握学生学习情况
三、动手操作,比较角的大小
(一)玩一玩
师:看来你们已经和角交上了朋友,接下来我们来玩游戏吧!(教师出示活动角)在游戏中,教师引导学生总结出角是有大有小的。

(二)、比一比
引导学生总结出角的大小只与张口有关,与边的长短无关。

1、学生拿出自己的活动角玩一玩。

明白角是有大有小的。

2、学生在活动的过程中发现角的大小只与张口有关,与边的长短无关。

让学生在动手操作中,体会理解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无关,而与两边叉开的大小有关。

注重培养学生自己动手,自己发现的能力。

在比较角的大小时,能够就地取材,取之于学生,用之于学生,并且充分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直观形象地让学生感知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无关。

四、联系实际,了解角的应用
师:生活中角都有哪些应用呢。

我们一起来看一看。

(课件出示用一用)
结束:同学们,角的用处很大,角的秘密还有很多,希望同学们在生活中仔细观察,找到更多的角,发现角更多的秘密。

学生观察课件,看看生活中角有哪些应用。

联系实际生活,说出角在生活中的重要性,同时也加深了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最后再次将总结放给学生,让学生进行梳理、内化新知。

板书设计
认识角
记作:∠1
读作:角1
学生学习活动评价设计
本节课学生参与的热情高。

积极的参与发言,积极的参与动手操作活动,如动手剪角,叠角,搭角,拼角活动,无不显现出学生的参与热情。

教学反思
一、本节课学生参与的热情高。

积极的参与发言,积极的参与动手操作活动,如动手剪角,叠角,搭角,拼角活动,无不显现出学生的参与热情。

二、学生研究的问题有深度。

当我让学生制作角的时候,孩子们创造出很多独特的方式,有的用之叠角,有的用小棒搭成了个角,还有的用剪子剪一个角,最让我意外的是一个孩子画了一个独特的图形问我是不是角,他是画一个角的一边开始是直直的拐个弯这样一个图形,可见孩子想象之奇特,给我们教了这么多年的教师出了个思考,让我们不得不深入去研究到底什么是角?
三、学生是在享受数学。

本节课有课得开始让学生欣赏美丽的房屋图片,到从剪刀钟面扇子及几何图形上找角,再到把这些角从图形上画下了,到了解角特征,找身边的角和制作角等活动,学生都充满热情的愉悦的去做,学生的参与的自觉性、主动性和积极性完全体现了出来,完全没有了老师牵着的这种感觉,而且到了下课了,还有的孩子还在剪。

使我真真的感到学生不是在学数学而是在享受数学的快乐。

存在的问题:
一、内容设计的过多,课堂容量过大。

教师应该灵活操控练习题的题量,如看时间不够应及时删除一些不必要的练习。

二、对学生活动的要求提出的不够准确。

在让学生利用一些简单的材料制作角时,我的意图是想让学生用小棒拼一拼,用纸折一折,
再画一画,但学生看到自己的桌面上有剪子,就都用剪子剪了起来,只有个别的同学用画、拼、搭、折的方法制作角。

试想老师提出的要求更明确一些就不会发生多数同学都剪的方式了。

三、学生提出地问题教师解释的含糊。

如一个学生说可以用直尺两角的大小的时候,老师只是说:“是吗?”并没有追问他咋量?我觉得这是老师的通病,教师对孩子提出的每一个问题都应该细心的去琢磨,去思考,没准他的想法就是真理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