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比数列前n项和公式 (2)ppt课件
等比数列的前n项和PPT课件
xx年xx月xx日
contents
目录
• 引言 • 等比数列的前n项和公式推导 • 等比数列的前n项和的应用 • 特殊等比数列的前n项和 • 等比数列的前n项和求解方法 • 习题解答与练习
01
引言
课程背景
教学内容的重要性
等比数列是数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其前n项和在数学、物理 、工程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特殊情况
当公比q不等于1时,等比数列的前n项和公式为 Sn=a1(1-q^n)/(1-q)。
05
等比数列的前n项和求解方法
利用公式求解等比数列的前n项和
公式法
利用等比数列的前n项和公式求解,当已知等比数列的首项a1和公比q时,可以直 接套用公式求出前n项和。
记忆口诀
为了方便记忆,可以总结一个简单的记忆口诀:“首项乘1减公比除以1减公比的 n次方”,这个口诀可以快速帮助我们记忆公式。
02
等比数列的前n项和公式推导
公比为r的等比数列求和公式推导
公式推导
$S_n = \frac{a_1}{1-r} * (1 - r^n)$
VS
推导步骤
将等比数列的每一项分别代入求和公式中 ,得到$S_n = a_1 + a_2 + \cdots + a_n$,再将$a_1 = ar, a_2 = ar^2, \cdots, a_n = ar^n$代入$S_n$中,经过 化简得到最终的求和公式。
04
特殊等比数列的前n项和
等差数列的前n项和公式
公式总结
等差数列的前n项和公式为Sn=n/2(a1+an),其中n为项数, a1为首项,an为末项。
公式证明
通过采用倒序相加法,将前n项和与后n项和相加,得到 2Sn=n(a1+an),从而得到前n项和公式。
等比数列的前n项和ppt课件
例1 : 求通项为 an = 2n + 2n -1 的数列的前n项和
解:设 bn = 2n , 且对应的前n项和为 S′ n
cn=2n-1 , 对应的前n项和为 S″n
则 an = bn +cn ,Sn = S′ n+ S″n
∴ S′ n = ∴ S″n =
2 ( 1–2n) 1–2
解:
(1) Sn = ( x + x2 + … + xn ) + (
1 y
+
1 y2
+
…
+
1 yn
)
当x=1时
Sn = n +
当x≠1时
1 y
(1-
1 yn
1-
1 y
Sn = x ( 1 - xn ) + 1-x
)
yn - 1
= n + yn+1 - yn
1 y
(1-
1 yn
)
1-
1 y
x ( 1 - xn )
这首古诗的答案是什么?
分析:这首古诗前三句给大家展现了一幅美丽的夜景,最后一句把
它变成了一个数学问题?你能用今天的知识求出这首古诗的答案吗?
数学建模:已知等比数列an ,公比q=2 n=7,S7=381求a1
解:设尖头有灯a1盏,则由题意得:
S7=
a1 a1q7 即 a1 a1 27 381
先求通项,再 分组求和法
∴ Sn a1 a2 …… an
(2 1) (22 1) …… (2n 1)
2 22 …… 2n n
2(12n ) 12
n
2n1 n 2
练习
4.3.2等比数列的前n项和公式(2)课件-高二人教A版数学选择性【05】
4
把q5 4代入(1)得 a1 10 1q 3
所以S15
a1(1 q15 ) 1 q
a1 1 q
(1
(q5 )3 )
( 10) (21) 3
210
法2:利用性质速解(自主完成)
变式 2.已知各项均为实数的等比数列{an}的前 n 项和为 Sn,若
S10=10,S30=70,则 S40= ( )
数列的前n项和公式解决
实际问题
温故知新:等比数列的前n项和Sn
Sn
a1
na1 (1 q
n
(q )
1 q
1) (q 1)
因为a n
a1q n1 , 所以Sn
a1 anq 1q
注意:
(q 1)
1.当q≠1时,基本量a1,an,q,n,Sn;知三求二
2.使用公式求和时,需注意对q=1和q≠1的情况加以 讨论;
S3n S2n 3na1 2na1 na1
所以Sn,S2n Sn ,S3n S2n 成等比数列,公比为 1.
当q 1时
Sn
a1(1 qn ) 1 q
S2n
Sn
a1 (1 1
q2n ) q
a1(1 qn ) 1 q
a1qn (1 qn ) 1 q
qnSn
S3n
S2n
a1 (1 1
q3n q
2. Sn为等比数列的前n项和,Sn≠0, q≠-1或k不是偶数时, 则Sk, S2k-Sk, S3k-S2k(k∈N*)是等比数列. 性质:Sn+m=Sn+qnSm⇔qn=Sn+Sm-m Sn(q 为公比.
基础巩固练习
1.若等比数列{an}中,Sn=m·3n-5,则实数m=__5___.
等比数列前n项公式2课件
an bn ,求{dn }的前 n项和 Sn 。
6
探究1:
1. 等比数列通项an与前n项和Sn的关系?
{an}是等比数列
Sn Aq B
n
其中A 0, q 1, A B 0.
练习1:
若等比数列{an}中,Sn=m· 3n+1,则
1 1 2 例3. 求和 : ( x ) ( x 2 ) y y
练习: 求数列1,x,x2,x3,…,xn,…的前n项和。
5
0.999
n个9
99
1 (x n ) y
n
1 1 2 1 3 例4:求和Sn = 2( ) 3( ) 2 2 2
练习: 求和S n 1 3 2 5 2 7 2
-1 实数m=__________.
7
探究2:
an 的 前n项 和, 已 知Sn 是 等 比 数 列
且S10 5, S20 15.
(1).求S30 ;
35
( 2).问S10 , S20 S10 , S30 S20
是否成等比数列?
结论: S n 是等比数列an 的前n项和,
Sn≠0,
2 3
1 n n( ) 2
n 1
(2n 1) 2
a2 6, a5 18,数列{bn } 例5已知数列{an }是等差数列,
1 的前 n项和是 Tn ,且 Tn bn 1 。 2
(1)求数列{an } 的通项公式;
4 , 求{cn } 的前 n 项的和An ; (2)记 cn an an 1
2.5 等比数列的前n项和(2)
等比数列前n项和公式课件PPT
对于等比数列,当公比q=1时,前n项和公式为Sn=na1;当q=-1时,Sn=a1a1*q^n/1+q。
等比数列前n项和公式的变种
倒序相加法
错位相减法
将等比数列的前n项和公式倒序相加, 可以得到新的求和公式。
通过错位相减法,可以求出等比数列 的通项公式。
分组求和法
将等比数列分组求和,可以简化计算 过程。
公式与其他数学知识的结合
总结词:综合运用
详细描述:等比数列前n项和公式可以与其他数学知识结合使用,以解决更复杂的数学问题。例如,可以与等差数列、函数、 极限等知识结合,用于解决一些综合性数学问题。
03
等比数列前n项和公式的扩展
特殊等比数列的前n项和
等差数列的前n项和
等差数列是一种特殊的等比数列,其前n项和公式为Sn=n/2 * (a1+an),其中 a1为首项,an为第n项。
等比数列前n项和公式的证明方法
数学归纳法
通过数学归纳法证明等比数列的前n 项和公式。
累乘法
通过累乘法证明等比数列的前n项和公 式。
04
等比数列前n项和公式的练习 与巩固
基础练习题
详细描述:通过简单的等比数列求和问题,让 学生熟悉并掌握等比数列前n项和的公式。
解题思路:利用等比数列前n项和公式,将数列中的 每一项表示为2的幂,然后求和。
05
等比数列前n项和公式的总结 与回顾
本节课的重点回顾
等比数列前n项和公 式的推导过程
等比数列前n项和公 式的适用范围和限制 条件
如何应用等比数列前 n项和公式解决实际 问题
本节课的难点解析
如何理解和掌握等比数列前n项和公 式的推导过程
等比数列的前n项和公式(2)课件-高二上学期数学人教A版(2019)选择性必修第二册
4
所以 Sn=
1
1- 2
1
1+
2
8
3
= −
8
3
1
-2 .
8 8
= n3 3
·
8
8
= n+
3
9
1
2
1-
1
1- 2
1
1- 2
1
2
.
练习巩固
典例解析
反思感悟 数列综合问题的关注点
(1)等差数列与等比数列相结合的综合问题是高考考查的重点,特别是等差
与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前n项和公式,以及等差中项、等比中项问题是
(2)将+1 − = ��( − )化成
+1 = − + . ②
比较①②的系数,可得
= 1.08,
− = −100.
解这个方程组,得
= 1.08,
= 1250.
新知探究
典例解析
所以(1)中的递推公式可以化为
(3)由(2)可知,数列{ -1250}是以-50为首项,1.08为公比的等比数
列,则
(1 −1250) + (2 −1250) + (3 −1250) + ⋯ + ( −1250)
−50 × 1 − 1.0810
=
≈ −724.8.
1 − 1.08
所以
10 =1 + 2 +3 + ⋯ +10 ≈ 1250 × 10 − 724.8 = 11775.7 ≈ 11776.
练习巩固
典例解析
题型一 等比数列前n项和的性质
例1(1)在等比数列{an}中,若S2=7,S6=91,则S4=
数学人教A版选择性必修第二册4.3.2等比数列的前n项和公式课件
a1 1 q
Sn
1 q
前
n
项
和
首
项
公
比
特殊情况:
n
项
数
a1 an q
q 1
1 q
通
项
a1 1 q n
Sn
1 q
a1 an q
Sn
1 q
回顾思考
国王需要给发明者多少粒小麦?
估计1000粒麦子的质量约为40g,那么麦粒
的总质量超过了7000亿吨,而目前世界年度
4.3.2 等比数列前n项和公式
复习回顾
等比数列的有关概念
an 1
q an 0, n N *
1. 定义:
an
2.通项公式:
an a1q
n 1
新课引入
国际象棋的传说
相传古印度的国王打算重赏国际象棋的发明者——宰相西萨。
于是,这位国王对宰相说:我可以满足你的任何要求.
陛下,赏小
等比数列求和问题
Sn a1 a2 a3 a4 an
Sn a1 a1q a1q a1q 究
问题2:当公比为时,等比数列前项和是什么呢?
Sn a1 a1q a1q a1q a1q
2
3
n -1
1
1 q
1
n
1 q
a1 , q, n, Sn , an ,五个基本量,知三求二.
特殊情况:
数学思想:特殊到一般、归纳猜想、分类讨论、方程思想。
课后作业
课本37页练习题
等差数列求和
高斯用首尾相加法来“消项”
人教版(2019)数学选择性必修二 4_3_2等比数列的前n项和公式(2)课件
大班科学长眼睛的皮肤教案反思1、大班科学长眼睛的皮肤教案反思活动目标:1、了解皮肤的特点与作用,能凭借触觉及原有经验辨认触摸对象。
2.知道护肤的重要性。
3、培养探索自然的兴趣。
4.对科学活动感兴趣,积极探索,寻找答案,感受探索的乐趣。
活动:1。
每组一个纸箱,内装毛皮玩具、树皮、羽毛、棉絮、浸泡过的塑料、木板、金属制品、棉布等容易触摸和感觉到的物品。
在纸盒的一边剪一个小洞,这样一只手可以伸进去。
2.用于蒙住眼睛的眼罩或手帕。
3.绘画用纸和铅笔各一份。
活动过程:一、神奇"紧身衣"(1) 我们身体上有一样神奇的东西,请你猜一猜它是什么?(2) 教师讲述科学小品《神奇的紧身衣》(3) 幼儿说说,皮肤有哪些"本领",(它有触觉,能知道冷热软硬和痛痒,它能调节体温,排泄废物)应该怎样保护它?(防止烫伤、划破…….)二、不看也知道(1) 皮肤有一样了不起的本领,它碰到一样东西,不用眼睛帮忙,就能"猜"出是什么?(2)每组派一名幼儿触摸纸箱内的物品,并说出物品的名称或种类。
老师拿出物品验证猜测是否正确。
(3)每组一个纸箱,轮流蒙住眼睛触摸箱内物品,谈论物品的名称或种类。
(4)每组一个纸箱,轮流蒙住眼睛触摸箱内物品,并说出名称或型号。
(5) 取出盒中物品,用其接触其他身体部位上的皮肤,说说有什么感觉。
三、好像长了眼睛。
(1)皮肤很神奇,好像有眼睛一样。
看看谁的皮肤更神奇。
(2) 幼儿两两结伴,幼儿甲在幼儿乙背上用手指画简单的图形(或写字、写数字),乙在纸上记录甲所画的图形。
然后,两人对换。
(3)连续做几次,看谁感觉更准确,能正确记录背面画的简单图形。
教学反思:在活动的准备中,不仅有物质方面的准备,比如:认识、感知皮肤特征和作用所用的放大镜、玻璃球、铅笔、面团、印泥等;而且还有知识方面的准备,比如:活动前几天和孩子一起收集树皮、水果皮、蔬菜皮,并让幼儿观察其变化,了解植物也有自己的皮肤等等知识方面经验的积累。
等比数列前n项和公式ppt课件
-
Sn qSn a1 a1qn
(1 q)Sn a1(1 qn )
公比q能否为1
Sn
a1(1 qn ) 1 q
乘公比错位相减法
新知讲解
当q 1时,Sn na1
等比数列的前n项和公式
na1
q=1
Sn
a1
(1
q
n
)
1 q
q≠1
典型例题-例1
已知an 是等比数列,若
a1
1 2
,
q
1 2
, 求S8
S8
a1(1 qn ) 1 q
1 2
(1
1 2
8
)
1( -
1
)8
1-
1- 1
2
1 256
1 255
2
S8
1 255
典型例题-例2
已知an43
,q
0, 求S8
a1
27, a9
1 ,27 q8 243
1 243
q8 (1)8 3
q 0,q 1 3
新知探究
问题1:请问如何表示西萨到底要求的麦粒数?
1 2 22 23 263
问题2:仔细观察,1,2,22 ,23,24...... 263是什么数列
等比数列
问题3:1 2 22 23 263可以归结为什么数学问 题?
等比数列的前n项和求和问题
新知探究
S64 1 2 22 23 24...... 263
S8
27 [1 ( 1)8 ] 3
1(- 1)
1640 81
3
典型例题-例3
例3已知等比数列 {an }的首项为
-1,前
n项和为
S
高二上学期数学人教A版选择性必修第二册4.3.2等比数列的前n项和公式课件
an bn a1 a2
an b1 b2
20 1.05n 7.5 9
6 1.5n
bn
3 2 27
n
n
7.5 6 1.5n 420 1.05 n n 420.
4
4
20
1
5%
为公比的等比数列.
n
结论2 从今年起每年以环保方式处理的垃圾量构成以 6 1.5 为首项,
1.5为公差的等差数列.
bn 6 1.5n
追问3 怎样表示每年通过填埋方式处理的垃圾总量?
答案: an bn
知识应用
例2
解:设从今年起每年生活垃圾的总量(单位:万吨)构成数列an ,每年
例1
如图,正方形ABCD的边长为5cm,取正方形ABCD各边的中点E,F,G,H,
作第2个正方形EFGH,然后再取正方形EFGH各边的中点I,J,K,L ,作第3个
正方形IJKL ,依此方法一直继续下去.
(1)求从正方形ABCD开始,连续10个正方形的面积之和;
(2)如果这个作图过程可以一直继续下去,那么所有这些
以环保方式处理的垃圾量(单位:万吨)构成数列 bn ,n年内通过填埋
方式处理的垃圾总量为 S n (单位:万吨),则
S n a1 b1 a2 b2
20 1.05 20 1.052
20 1.05 1 1.05n
1 1.05
1
2
1
2
随着n的无限增大, 无限趋近
于50.
所以,所有这些正方形的面积之和将无限趋近于50.
4.3.2等比数列的前n项和课件(人教版)
…
+2 +2
28
29
2S30 = 2 + 22 + 23 + … + 229 + 230
1
2
S30 = 1 + 2 + 2 +
2
2S30 =
+2 +2
29
2+2 +2 + … +2 +2
2
2 一 1 得:S 30
错
…
28
位
3
29
1
作
减
30 法 2
1.07 10
= 2 1≈10.7亿元
30
1
2
)
① 1 + 2 + 22 + 23 + L + 2n =
n
1 2
(
2
)
n
n
2
1
(
1
)
n 1
②1 2 + 4 8 + 16 L + (2) =
1 ( 2 )
2
2 n
c
[
1
(
c
) ]
2
4
6
2n
③若c 0 且 c 1 ,则c + c + c + L + c =
T 30 = 100 × 30
= 3000 ( 万元
每月投资100万元,
连续30个月
)
=
第一个月月末返还1元,
第二个月月末返还2元,
第三个月月末返还4元……
每月返还数为前一月的2倍.
等比数列的前n项和-优秀PPT课件
1
Sn
a1 anq 1 q
,q
1
na1, q 1
na1, q 1
练习1.判断是非
( 2)n
①1 2 4 8 16 (2)n1 1 (1 2n) 1 (2)
n+1
② 1 2 22 23 2n 1 (1 2nn ) 12
③
c2
c4
c6
c2n
c2[1 (c2 )n ] 1 c2
, 14
,
1 8
,116
,
求前2n项中所有偶数项的和.
练习4
思考
资料表明,2000年我国工业废弃垃圾达 7.4×108t,每吨占地1m2,环保部门每回收或 处理1t废旧物资,相当于消灭4t工业废弃垃 圾.如果环保部门2002年共回收处理了100t 废旧物资,且以后每年的回收量递增20%. (1)2010年能回收多少吨废旧物资? (2)从2002年到2010年底,可节约土地多少m2?
小结:
乘公比 错位相减
等比数列的 前n项和公式
q≠1,q=1 分类讨论
数学
源于生活
Sn
a1
(1 q 1q
n
)
q1
na1
q 1
知三求二
a1 anq
Sn
1q
na1
数学 用于生活
q1
q1
分组求和
方
转
程
化
思
思
想
想
课后作业:
必做:P61 A组 1、4、6题 选做:
思考题(1): 求和 x + 2 x2 + 3 x3 + + nxn .
等比数列的前n项和
选自人教A版必修5第二章第五节
高中数学同步教学课件 等比数列的前n项和公式 (2)
己去数吧.大家知道吗,要把这些数完,如果一秒钟数一粒,大约需要5
800亿年.同学们,看来学好数学是多么的重要.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知识梳理
等比数列的前n项和公式
已知量
首项、公比与项数
首项、公比与末项
求和 公式
a111--qqnq≠1,
a11--aqnqq≠1,
反思感悟
在等比数列{an}的五个量a1,q,an,n,Sn中,a1与q是最基本的,当条 件与结论间的联系不明显时,均可以用a1与q表示an与Sn,从而列方程组 求解.在解方程组时经常用到两式相除达到整体消元的目的,这是方程思 想与整体思想在数列中的具体应用.(注意:q=1和q≠1的讨论)
思路二:当 q≠1 时,由等比数列的定义得aa21=aa32=…=aan-n1=q, 根据等比数列的性质,有aa1+2+aa2+3+……++aan-n 1=SSnn--aa1n=q⇒(1-q)Sn=a1-anq, 所以当q≠1时,Sn=a11--aqnq,该推导方法围绕基本概念,从等比数列的定 义出发,运用等比数列的性质,推导出了公式,通过上述两种推导方法,
拘泥于课本,又能使问题得到解决.
问题2 同学们,现在你能帮国王算一下他需要付出多少颗麦粒吗?如果
他无法实现他的诺言,你能帮他解决吗? 提示 S64=1+2+22+23+…+263=11--2264=264-1=18 446 744 073 709 551 615, 然而这个数字对国王来说是一个天文数字,显然国王无法实现他的诺言,
例1 (1)在等比数列{an}中, ①a1=2,q=-12 ,求S10;
S10=a111--qq10=2×11----1221 10=43×1-1 0124=324516.
4.3.2等比数列的前n项和公式课件(人教版)
32
m
Sm 1 q
则
(
. q 1)
n
1
Sn 1 q
∴q .
不要忘记考
2
虑q=1与q≠1
两种情况.
跟踪训练
在等比数列{an}中,设前n项和为Sn,S3= ,S6= ,求公比q .
解 : (1)q 1时, S 6 6a1 , S3 3a1 , 则S 6 2S3 , 不符合题意.
3
课堂小结
获取知识的方法
知识内容
这节课
收获了什么
思想、素
养
课堂小结
,q 1
na1
n
S
a
1
q
a1 an q
➢ 数学知识:等比数列的前n项和公式 n 1
=
,
q 1
1
q
1
q
➢数学方法: 错位相减法
➢数学思想:
转化和化归
➢数学素养:
逻辑推理、数学抽象素养、数学运算、数学
学抽象素养。
2.通过等比数列的前n项和公式
的运用,培养数学运算素养。
3.借助等比数列的前n项和公式
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培养数学
建模素养。
新课导入
数学小故事
相传,古印度的国王打算重赏国际象棋的发明者——宰相西
萨。问他想要什么。于是,这位宰相跪在国王面前说:
2
3
1 2 2 2 2
4
263
思考:
问题1:1,2,2 2 ,23 , ,263 构成什么数列?
1
4.3.2等比数列的前n项和公式课件(人教版)(2)
解:(1)由题意,得 c1 1200 ,并且 cn1 1.08cn 100 .①
(2)将 cn1 k r(cn k ) 化成 cn1 rcn rk k .②
比较①②的系数,可得
r k
1.08 rk
.解方程组得 100
r k
1.08 1250
.
所以(1)中的递推公式可以化为 cn1 1250 1.08cn 1250 .
(3)由(2)可知,数列cn 1250是以-50 为首项,1.08 为公比的等比数
列,则 c1 1250 c2 1250 c3 1250 c10 1250
50 11.0810
724.3 .
11.08
所以 S10 c1 c2 c3 c10 125010 724.3 11775.7 11776 .
量约为 63.5 万吨.
例 6 某牧场今年初牛的存栏数为 1200,预计以后每年存栏数的增长率为 8%,且在每年年底卖出 100 头牛,设牧场从今年起每年年初的计划存栏数依次 为 c1 , c2 , c3 ,….
(1)写出一个递推公式,表示 cn1 与 cn 之间的关系; (2)将(1)中的递推公式表示成 cn1 k r(cn k) 的形式,其中 k,r 为 常数; (3)求 S10 c1 c2 c3 c10 的值(精确到 1).
2 1 3n
则 Sn 1 3 242 ,解得 n 5 .故选 A.
6.(多选)已知正项等比数列an满足 a1 2 , a4 2a2 a3 ,若设其公比为 q,
ABD 前 n 项和为 Sn ,则( )
A. q 2
B. an 2n
C. S10 2047
D. an an1 an2
S10
25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已知
a1
4
,q
1 2
,求S10。
(2)已知 a1 1 , ak 243 , q 3 ,求Sk。
解:(1)
S10
a1(1 q10 ) 1 q
4[1 (1)10 ] 2
1 1
1023 128
2
(2)
Sk
a1 ak q 1 q
1 243 3 13
364
10
拓展训练 、深化认识
求数列1
1 2
2
6.3.3 等比数列的前n项和公式
教学过程
❖ 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 类比联想、推导公式 ❖ 例题选讲、变式强化 ❖ 拓展训练 、深化认识 ❖ 归纳总结、内化知识 ❖ 作业布置、强化知识
3
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数学小故事
相传,古印度的舍罕王打算重赏国际 象棋的发明者——宰相西萨·班·达依尔。 于是,这位宰相跪在国王面前说:
第3格: 22
第4格: 23
……
第63格: 262
第64格: 263
5
这位聪明的宰相到底要求的是多少麦粒呢?
1 2 22 23 262 263 ?
这实际上是求首项为1,公比为2的等比数列的前64项的和。
S64 1 2 22 23 263 2S64 2 22 23 263 264
12
归纳总结、内化知识
小结
当q 1时,
1、等比数列前n项和:
Sn
a1 anq 1 q
Sn
a1(1 qn ) 1 q
错
位 相 减
法
当q 1时,Sn na1.
2、注意选择适当的公式,必要是分情况讨论。
3、学会建立等比数列的数学模型,来解决实际问题。
归纳总结:鼓励学生自己总结,使自身的认知结构得以提高和发1展3 。
,
2
1, 4
3
1, 8
4
1 16
,
的前n项的和.
解:
Sn
11 2
21 4
31 8
4 1 16
(n
1 2n
)
反思
(1
1) 2
(2
1) 4
(3
1) 8
(n
1 2n
)
111
1
(1 2 3
n)
( 2
4
8
2n
)
n(n 1) 2
1 2
[1 (1)n 2
1 1
]
n2 2
n
1
1 2n
2
分组求和
采用变式教学设计题组,通过直接套用公式、变式运用公式、研究公式特点
6
证思维能力的良好契机.
类比联想、 推导公式 一般地,设有等比数列: a1, a2 , a3,, an ,,
它的前n项和是: Sn a1 a2 a3 an. (1)
(1)的两边乘以q qSn a1q a2q a3q an1q anq.
由定义 qSn a2 a3 a4 an anq. (2)
这三个层次的问题解决,促进学生新的数学认知结构的形成.通过以上形式, 11
让全体学生都参与教学,以此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和竞争意识.
选用公式、变用公式、理解内化
变式练习:求和
(1
1) (2 x
1 x2 )
(n
1 xn
)(
n
N
x
0)
该题有助于培养学生对含有参数的问题 进行分类讨论的数学思想. 训练学生注意考察q是否为1的情况,突破易错点。
当q 1时, Sn na1.
Sn
a1(1 qn ) 1 q
(1) a1, an , q, Sn 和各已知 a1, n, q, Sn
三个可求第四个。
(2)注意求和公式是qn,不要和通项公
式中的qn1混淆。
(3)注意q是否等于1,如果不确定,就要
分q 1和q 1两种情况讨论。
8
例题选讲:
针对知识点精选例题,初步掌握公式运用。
作业布置、强化知识:
必做: 课本P17-18 练习6.3.3 1.2题
选做:
等比数列中,S3
7 2
,
S6
623,求an。
必做题,有助学生课后巩固提高, 选作题是注意分层教学和因材施教, 让学有余力的学生有思考的空间
14
15
(1)-(2) Sn qSn a1 anq 整理 (1 q)S n a1 anq
a a q 当q
1时,Sn
a1 anq 1 q
n
n1 1
Sn
a1(1 qn ) 1 q
当q 1时,Sn na1.
错位相减法
7
深化学生对公式的认识和理解:
等比数列的前n项和公
式当q 1时,
Sn
a1 anq 1 q
S64 264 1 =18,446,744,073,709,551,615
这位宰相所要求的,竟是全世界在两千年内所产 的小麦的总和!
让学生充分地比较,等比数列前n项和的公式推导关键是变“加”为
“减”,在教师看来这是“天经地义”的,但在学生看来却是“不可思
议”的,因此教学中应着力在这儿做文章,从而抓住培养学生的辩
例1 .写出等比数列 1,-3,9,-27…的前n项和公式并求
出数列的前8项的和。
解:因为a1
1,q
3 1
3,所以等比数列的前
n项和公式为:
Sn
1[1 (3)n ] 1 (3)
1 (3)n 4
故
S8
1 ( 3)8 4
1640
9
变式强化: 深化对公式的理解与灵活运用,巩固强化。
课堂练习 1.求等比数列中,
中职数学基础模块下册
第六章 数列6.3Leabharlann 3 等比数列的前n项和公式 教学法
1
6.3.3 等比数列的前n项和公式
教学重点、难点
❖ 教学重点:等比数列前n项和公式的推导与应用。
❖ 教学难点:公式的推导方法和公式的灵活运用。公式推导 所使用的“错位相减法”是高中数学数列求和
方 法中最常用的方法之一,它蕴含了重要的数学 思想,所以既是重点也是难点.
陛下,请您在这张棋盘的第一 个小格内,赏给我一粒麦子; 在第二个小格内给两粒,第三 格内给四粒,照这样下去,每 一小格都比前一小格加一倍。 陛下啊,把这样摆满棋盘上所 有64格的麦粒,都赏给您的仆 人罢!
4
鼓励学生合作讨论, 通过自己的努力解决问题, 激发进一步深入学习的兴趣和欲望。
第1格: 1
第2格: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