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地形图的识读与应用

合集下载

地形图的识读及应用

地形图的识读及应用
纵横线构成了公里格网。在四边的外图廓与分度带之间注有相邻接图 号,供接边查用。
火车站 东河庄 汽修厂 农 场 西三庄 石板坡
中医院 龙王庙 清风峡
220
3511
0.2
0.8
西三庄 3510.0-220.0
0.4
0.6
密级
221
0.8
3511
0.8
0.2
0.2
3510
220
0.2
测图日期:
坐标系:
行数
列数
图幅数
1
1
1
2
2
4
4
4
16
12
12
144
24
24
576
48
48
2304
96
96
9216
192
192
36864
B
1∶100万 ——
C
1∶5000地形图行列
D E
分幅与编号
F
G
H
我国基本比例尺代码
比例尺 代码
1∶50万 B
1∶25万 C
1∶10万 D
1∶5万 E
1∶2. 5万 F
1∶1万 G
应用时,用卡规在地形图上量取等高线a、b点平距ab,在坡度 尺上比较,即可查得ab的角值约为1°45′。
100 50
137m
0
50 100 150 200
首曲线的平距 b
计曲线的平距
30′1° a 2° 3° 4° 5°
10°
a)
b)
直线图比9·例7 尺直线与比坡例尺度与尺坡度
5)比例尺精度
概念:地形图上所代表的实地距离,用表示。
为便于查找、使用地形图,在每幅地形图的左上 角都附有相应的图幅接图表,用于说明本图幅与 相邻八个方向图幅位置的相邻关系。

地形图的识别及应用与涉密地图的保密管理

地形图的识别及应用与涉密地图的保密管理

二量:就是量测行进路线上各段里程,计 算行进时间,并注记在图上。
三熟记:就是熟记行进线路。熟记时一般 按行进顺序,把各段的里程、两侧的方位 物、地形特征和经过的村庄都熟记在脑子 里。这方向明、路线明,位置明。 方向明:就是再出发点上,必须标定地图,对照地形,明 确前进的道路和方向,防止开脚一步走错,造成以后的全 程大错。
是选定图上和现地都有的三个明显地形点,再将透明纸固定在图板上,并在
适当位置插一细针,以直尺紧靠细针,不动图板,依次向现地各地形点瞄画 方向线,并在方向线的末端注上地形点的名称,然后取下透明纸,蒙在地图
上,移动透明纸,使每条方向线准确的通过相应地形符号的定位点上,此时,
透明纸上针眼位置就是站立点在图上的位置。
2)侧方交会法 若站点位于线状地物(如道路、堤坝、渠道、陡坎等) 上或在过两明显特征点的直线上,这时先按线状地物标定地 形图方向。然后,在该线状地物侧翼找一个图上和实地都能 辨认的明显地物,如图所示,在图上该地物点中心插一大头 针,将直尺紧靠大头针并瞄准该地物点,沿直尺边缘用铅笔 画直线,它与线状符号的交点即为站点在图上的位置。
1.地形图的图外注记
(1)图号、图名和接图表 图号:图的编号。 图名:图的名称。 接图表:该图幅与四邻图幅的相互关系。
(2)比例尺
有数字比例尺或直线比例尺。 (3)图廓、分度带和坐标格网
图廓:图幅四周的范围线。有内图廓和外图廓之分。
内图廓是地形图分幅时的坐标格网或经纬线。内图廓四个角 标注的数字是它的直角坐标值。图内的十字交叉线是坐标格网的
二、地形图的识读
地形图的识读:判断和识别地形图上所有划线、符
号和注记的含义。
地形图的基本要素: ☻数学要素——坐标系、投影方式、比例尺等; ☻自然地理要素——地貌、水系、植被、土壤等; ☻社会经济要素——居民、道路、经济文化、行政标志等;

地形图的识别及应用与涉密地图的保密管理 PPT

地形图的识别及应用与涉密地图的保密管理 PPT

(5)测图时间、测图方法、坐标系统、高程系统和 图式版本
测图时间:测图的年月日 测图方法:经纬仪测图、平板仪测图、航测、数字测图
坐标系统:1980国家大地坐标系、城市坐标系、独立平
面直角坐标系。(1954北京坐标系) 高程系统:1985国家高程基准、独立测区假定高程。 (1956黄海高程系) 图式版本:每隔几年会修订一次,注意区分。
2)等高线的分类
① 首曲线:按基本等高距测绘的等高 线。用细实线绘制(0.15mm)。 ② 计曲线:从起点起,每隔四条首曲 线加粗一根等高线,便于计算高程。用粗
实线绘制(0.30mm)。
③ 间曲线:对于坡度很小的局部区域, 当基本等高距不足以反映地貌特征时,可 按1/2基本等高距加绘一条等高线。用细虚 线绘制(0.15mm)。
2.求点的高程
等高线:地面上各个相同高度点所连成的曲
线,投影在平面上所形成的曲线称为等高线。 等高线是地形图最主要的构成部分。
1)等高线的特征: ① 统一等高线上的高程处处相等。 ② 为封闭曲线,除陡壁以外,不能中断,如在一幅图 中不能闭合在另一幅图中闭合。 ③ 等高线平距与坡度成反比。高距即相邻等高线的高 差,平距即相邻两等高线的水平距离。 ④ 等高线不能直穿河流,应折向上游正交。 ⑤ 等高线密集表示地势陡峻,等高线稀疏表示地势平 缓,等高线均匀表示地面倾斜一致。
三、地形图的应用
地形图应用又分为室内应用和野外应用: 1.室内应用 (1)求点的坐标
如右图,求P点的坐标。 1)确定P点所在方格abcd; 2)过P点作格网平行线交方格 于m、n点和f、g点; 3)量da、dm、dc、dg。 则P点坐标为:
xP xd dm M y P yd dg M
地物识读的目的是了解地物的大小种类、位置和分 布情况。

第九章 地形图的识读与应用

第九章  地形图的识读与应用
一、整理成某一高度的水平面
要求将地面平整成水平面并考虑填挖平衡, 步骤如下:
1.在地形图上绘方格(一般边长为10米或20米),求各方格顶点高程并标注 于相应顶点的右上方, 2.计算设计高程
设计高程H0=( H1 +H2… +Hn )/4n
=(∑H角+ 2∑H边+ 3∑H拐+ 4∑H中)/4n
∑H表示方格顶点的高程
通风效果。
在平地,日照效果与地理位置、建筑物朝向和高度、建筑物间隔有关;
而在山区,日照效果除了与上述因素有关外,还与周围地形、建筑物处于
向阳坡或背阳坡、地面坡度大小等因素密切相关,日照效果问题就比平地 复杂得多,必须对每个建筑物进行个别的具体分来决定。
在建筑设计中,既要珍惜良田好土,尽量利用薄地、荒地和空地,又要满
5、计算各方格填、挖方量的大小
和总的填、挖方量
等高线法
仅计算挖方时用等高线法:从场地设计 高程的等高线开始,算出各等高线所包围的 面积,分别将相邻两条等高线所围成面积的 平均值乘以等高距,就是该两条等高线平面 间的土石方量,再求和即得到总的挖方量。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V1=1/2(A55+A56)×1 V1=1/2(A55+A56)×2 . . . V5=1/3 × A62×0.8 ∑V挖=V1+V2+V3+V4+V5
3.计算填、挖高度并标注于相应方格顶点的左上方 填、挖高度=地面高程-设计高程
4.计算填、挖方量 V= S(∑D角+ 2∑D边+ 3∑D拐+4∑D中)/4
∑D表示填或挖的高度
二、整理成一定坡度的倾斜面
整理成规定坡度的水平面 1、绘制方格网 方格的一边应与最大坡度方向一致,另一边 垂直于最大坡度方向 2、确定各方格网点的地面高程 3、计算各方格网点的设计高程 H设=H0+i0×D 4、计算各方格网点的填、挖高度

地形图的识别及应用ppt课件

地形图的识别及应用ppt课件

(二)地形图比例尺
比例尺精度:相当于图上0.1mm的
实地水平距离称为比例尺精度。在图 上,人们正常眼晴能分辨的最小距离 为0.1mm ,因此一般在实地测图时, 就只需达到图上0.1mm的正确性。显 然,比例尺越大,其比例尺精度也越 高。
(三)地形图的图框外注记
图名和图号 比例尺
•接图表 •坐标格网
大比例尺地形图:通常把l:500、l:l000、 l:2000 、 l:5000 、 l:l0000 比 例 尺 的 地 形 图 称为大比例尺地形图;
中比例尺地形图:1:2.5万、1:5万、1:l0万 比例尺的地形图称为中比例尺地形图;
小比例尺地形图:l:20万、1:50万、l:100 万比例尺的地形图称为小比例尺地形图。
l.依比例尺符号 2.半依比例尺符号 3.不依比例尺符号 4.地物注记和说明符号
地形图图式
(五)地貌的表示方法
1、等高线的含义:
地面上各个相同高度点所连成的曲线, 投影在平面上所形成的曲线称为等高线。 等高线是地形图最主要的构成部分。
(五)地貌的表示方法
2、等高线表示地貌的原理
假设把一座山,从底到顶,按相等 的高度,一层一层地水平面横截,则山 的表面便会留下一条一条的弯曲截口痕 迹线,再将这些截口痕迹线垂直投影到 一个平面上,便呈现出一圈套一圈的曲 线图形。地形图就是根据这个道理来表 示地貌的。
村庄、塔等主要的地物标,在开阔地区是准确 的,在隐蔽地区是表示大概位置。
地形图上所表示的国家测量三角点,水准点的
位置是精确的,可用来对图和寻找方位。
爱护图纸,注意图纸的伸缩
谢谢
(五)地貌的表示方法
等高距:相邻等高线之间的高差称为等高距,常 以h表示。

地形图的识读及应用

地形图的识读及应用
息。 • 从地形图上确定地物的位置和相互关系及地貌的起
伏形态等情况,比实地更准确、更全面、更方便、
更迅速。 主要用途
1、地质勘探 2、矿山开采 3、城市用地分析 4、城市规划 5、工程建设
2020/8/18
地形图的分幅与编号
• 为了便于测绘、使用和管理地形图,需要统一地对地 形图进行分幅和编号。
• 分幅就是将大面积的地形图按照不同比例尺划分成若 干幅小区域的图幅。
– 将1∶10万图幅进一步划分成64幅1∶1万地形图,并用(1) 、(2)、……、(64)带括号的数码表示,将其加在1∶10 万图幅编号后面,便组成1∶1万图幅的编号。例如,J-50144-(62)。
2020/8/18
4)1∶5000、1∶2000比例尺地形图的分幅和编号
– 这两种比例尺图是在1∶1万比例尺地形图图幅的基础上进 行分幅和编号的。
2020/8/18
3) 图廓与坐标格网
–图廓是地形图的边界,正方形图廓只有内、外图廓之分。
• 内图廓为直角坐标格网线,外图廓用较粗的实线描绘。 • 外图廓与内图廓之间的短线用来标记坐标值。如下图,
左下角的纵坐标为3510.0km,横坐标220.0km。
• 由经纬线分幅的地形图,内图廓呈梯形。西图廓经线为 东经128°45′,南图廓纬线为北纬46°50′,两线的 交点为图廓点。内图廓与外图廓之间绘有黑白相间的分 度带,每段黑白线长表示经纬差1′。
– 采用国际标准分幅,经差6°、纬差4°为一幅图。 – 从赤道起向北或向南至纬度88°止,按纬差每4°
划作22个横行,依次用A、B、……、V表示;从经 度180°起向东按经差每6°划作一纵列,全球共划 分为60纵列,依次用1、2、……、60表示。 – 每幅图的编号由该图幅所在的“行号——列号”组 成。例如,北京某地的经度为116°26′08″、纬度为 39°55′20″,则其所在1∶100万地形图的编号为J-50 。

地形图的应用

地形图的应用

第九章地形图的应用大比例尺地形图是建筑项目规划设计和施工中的重要地形资料。

特别是在规划设计阶段,不仅要以地形图为底图,进行总平面的布设,而且还要根据需要,在地形图上进行一定的量算工作,以便因地制宜地进行合理的规划和设计。

第一节地形图的识读为了正确地应用地形图,首先要能看懂地形图。

地形图是用各种规定的符号和注记表示地物、地貌及其它有关资料。

通过对这些符号和注记的识读,可使地形图成为展现在人们面前的实地立体模型,以判断其相互关系和自然形态这就是地形图识读的主要目的。

一、图外注记识读首先了解测图的年月和测绘单位,以判定地形图的新旧;然后了解图的比例尺、坐标系统、高程系统和基本等高距以及图幅范围和接图表。

二、地物识读三、地貌识读在识读地形图时,还应注意地面上的地物和地貌不是—成不变的。

因为城乡建设事业的迅速发展,地面上的地物、地貌也随之发生变化,因此,在应用地形图进行规划以及解决项目设计和施工中的各种问题时,除了细致地识读地形图外,还需进行实地勘察,以便对建设用地作全面正确地了解。

第二节地形图应用的基本内容一、求图上某点的坐标和高程1.确定点的坐标欲确定图上多点的坐标,首先根据固廓坐标注记和点多的图上位置,绘出坐标方格,再按比例尺量取长度。

但是,因为图纸会产生伸缩,使方格边长往往不等于理论长度。

为了使求得的坐标值精确,可采用乘伸缩系数进行计算。

2.确定点的高程在地形图上的任一点,可以根据等高线及高程标记确定其高程。

如果所求点不在等高线上,则作—条大致垂直于相邻等高线的线段,量取其线段的长度,按比例内插求得。

在图上求某点的高程时,通常可以根据相邻两等高线的高程目估确定。

因此,其高程精度低于等高线本身的精度。

规范中规定,在平坦地区,等高线的高程中误差不应超过l/3等高距,丘陵地区,不应超过1/2等高距;山区,不应超过一个等高距。

由此可见,如果等高距为1m,则平坦地区等高线本身的高程误差允许到0.3m、丘陵地区为0.5m,山区可达1m。

地形图的应用.ppt

地形图的应用.ppt

1.解析法
先求出图上A、B两点坐标(xA,yA)和(xB, yB),然后按坐标反算,计算AB的水平距离。
DAB ( xB xA )2 ( yB yA )2
2.图解法
用两脚规在图上直接卡出A、B两点的长度, 再与地形图上的直线比例尺比较,即可得出AB的 水平距离。
也可用比例尺直接在图上量取。
16 15 14 13 12 11
10
jk
lC
16 14 12
P 10 A b c d e f g h B i
Q
j k lC
二、按规定坡度选定最短路线
例 设从公路旁A点到山头B点选定一条路线,限制坡 度为4%,地形图比例尺为1:2 000,等高距为1m。
6
5
B
4
6′
3
85
5′
2 4′
d
1
3′
2′
1′
(4)确定方格顶点的填、挖高度
各方格顶点地面高程H′与设计高程之差,为该 点的填、挖高度,即
h H H
h为“+”表示挖深,为“-”表示填高。并 将h值标注于相应方格顶点左上角。
(5)确定填挖边界线
根据设计高程H=49.9m,在地形图上用内插法 绘出49.9m等高线。该线就是填、挖边界线。
(6)计算填、挖土石方量
49.7
49.8
49.3
48.6
48
-0.7 49.2 -0.5 49.4 -0.7 49.2 -1.4 48.5 -1.9 48.0
D1 49.9 D2 49.9 D3 49.9 D4 49.9 D5 49.9
48.7
48.8
48.4
-1.9 48.0 -1.7 48.2 -1.7 48.2 -2.2 47.7 E1 49.9 E2 49.9 E3 49.9 E4 49.9

9地形图的应用

9地形图的应用
不在等高线上点的高程,用内插方法求得。
d1 H F=H m+hf H m+h d
式中 mF d1 , mn d
h —等高距
n F
m
50
例∶已知Hm=53m,h=1m量得 mF=d1=1m, mn=4mm。 则: H H +h d1 = 53.75m F m d
五、确定两点间的坡度
hAB HB HA i DAB DAB
一、地形图的主要用途
主要用途
1、地质勘探。 2、矿山开采。 3、城市用地分析。 4、城市规划。 5、工程建设。
二、读图方法
一般原则: 先图外后图内 、先地物后地貌、 先注记后符号、先主要后次要。
(一) 图廓外注记识读
1、图号、图名和邻接图表 ; 2、比例尺、图幅范围、坐标系统、 高程系统; 3、测图年月和测图单位 ; 4、图的新旧。
经整理后得:
1 p x1 y2 y4 x2 y3 y1 x3 y4 y2 x4 y1 y3 2
任意n边形:
1 P 2
x
i 1
n i 1
n
i
( yi 1 yi 1 )
i 1
1 p 2
y x
i
xi 1
700
B
600
n α
例:图上量得
xA 540m, y A 1260 m xB 660m, yB 1380 m
p A
500 (X0,Y0) m o 1200
q
400 1000 1100
1300
1400
1500
则算得 AB 45
1:1000
四、确定点的高程
等高线上点的高程 , 等于该等高线的高程;

测量学之地形图的阅读与应用

测量学之地形图的阅读与应用
式中:N为带号。
高斯投影具有以下几个特性:
1.中央子午线投影后 是一条直线,长度 无变形,其余的经 线投影后是凹向中 央子午线的对称曲 线,长度有变形, 距中央子午线越远 变形越大。
2.赤道线投影后是一条垂直于中央子午线的直线, 其余的纬线是凸向赤道线的对称曲线。 3.经线、纬线投影后,仍保持原来相互垂直的几 何关系,即投影前后角度无变形。
1 地形图的比例尺 2 地形图的分幅与编号 3 地形图的图式 4 坐标系统和高程系统
9.1 概述
9.2 高斯平面直角坐标
9.3 地形图的分幅与编号 9.4 地形图的阅读 9.5 地形图应用的基本知识
一、高斯投影
1、 6°带高斯投影 高斯投影方法是把地球近似地看成一个圆球体, 按经差6°划分为一带,整个地球划分为60个带。 从首子午线(通过英国格林尼治天文台的子午线) 开始,自西向东分别用1—60来表示其带号,如 图11—1所示,每带中央子午线的经度分别为 λ0=6N-3
段两端点间的高差与平距的比值求得,即
i=

DAB=M·d
四、求某一线段的坐标方位角
1 图解法:欲求线段ASB坐标方位角αAB,可先过A 点作一条与坐标纵轴平行的直线,然后用量角器在 图上直接量测。 2 解析法:地形图上量测AB两点的坐标xA、yA和xB、 yB,然后根据公式计算线段AB的方位角:
五、确定某一线段的地面坡度
在地形图上确定某一线段的地面坡度,是根据线
国际分幅法以1:100万地图为基础。 该图幅的编号方法是“列号—行号”。
二、按坐标格网分幅的矩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分幅法
以纵横坐标的整千米或整百米数的坐标格网作为图 幅的分界线,称作矩形或正方形分幅,以 50cm×50cm图幅最常用。

地形图的识别与应用—地形图的识别(森林调查课件)

地形图的识别与应用—地形图的识别(森林调查课件)

峭壁、断崖等高线重合
悬崖: 上部突出,下部凹进的陡坡。等高线相交。图 c
地形图中的地貌符号
某一地区综合地貌及其等高线图
地形图中的地貌符号
陡坎
陡崖
洼地
山坡
山顶
山脊
山谷
鞍部
05 等高线的分类
地形图中的地貌符号
等高线的分类 基本等高线——首曲线。是按基本等高距测绘的等高线,一般用细实线(0.15mm)描绘, 是表示地貌状态的主要等高线。 加粗等高线——计曲线。为了便于判读等高线的高程,自高程起算面开始,每隔4条首 曲线加粗描绘的等高线。一般用粗实线(0.3mm)并在适当位置断开注记高程。字头 朝向上坡方向,计曲线是辨认等高线高程的依据。 半距等高线——间曲线。当首曲线不能显示某些局部地貌时,按二分之一等高距描绘 的等高线。一般用细长虚线,尽在局部地区使用,可不闭合,但应对称。 1/4 等高线——助曲线,又叫辅助等高线,是按四分之一等高距描绘的细短虚线,用 以显示间曲线仍不能显示的某段微型地貌。
A
确定等高距办法:两粗间三细:2.5m;两
粗间四细5m(平原地区为1m);(粗线
即计曲线,细线即首曲线)
a
C B
b
c
D
d
d
E
h
e
地形图中的地貌符号
等高距与等高线平距
缓坡
3、等高线平距d与地面坡度的关系: 等高线平距越小,地面坡就越大; 平距越大,则坡度越小; 坡度相同,平距相等。
坡缓的地方, 等高线稀疏。
小路 防火线
公路 水稻田
地形图中的地物符号
2、按符号与地物的比例关系分类(3类)
(1)比例符号 地物轮廓较大,按测图比例尺直接缩绘在图纸上,既表示地物的位置,又表示地物的形状和大小。如 房屋、运动场、湖泊、森林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到看懂整个地区地貌,例如,山头、洼地、山脊、山谷、
主要山头、山梁入手,依据等高线识读地势高低起伏状
况,各种地貌的分布。
1:25000地形图西南角
第三节 地形图的室内应用
1.求点的坐标
如右图,求P点的坐标。 (1)确定P点所在方格abcd; (2)过P点作格网平行线交方 格于m、n点和f、g点; (3)量da、dm、dc、dg。 则P点坐标为:
☺梯形分幅与编号
1) 1:100万比例尺图的分幅与编号 按国际上的规定,1:100万的世界地图实行 统一的分幅和编号。即自赤道向北或向南分别按 纬差4°分成横列,各列依次用A、B、…、V表示。 自经度180°开始起算,自西向东按经差6°分成 纵行,各行依次用1、2、…、60表示。每一幅图 的编号由其所在的"横列一纵行"的代号组成。例 如某地的经度为东经117°54'18″,纬度为北纬 39°56'12″,则其所在的1:100万比例尺图的 图号为J-50。
H P H m hmp hmp ( d mp d mn ) hmn
式中,hmn = 1m,为本图幅的等高距。 设 dmp = 3.5mm,dmn = 7.0mm,则 hmp = (3.5/7.0)·1= 0.5m HP = 65+0.5 = 65.5m ☻实际工作中,常用目估法确定高程。
HB HA h i D d M
(2)图解法 用分规在图上坡度尺上直接 量取。
☻坡度表示方法:百分比、千
分率、角度(倾斜角)。
第四节
地形图的野外应用
在工程建设和资源调查过程中,如工厂选址、实地选线、土 壤调查、土地利用现状调查和土地利用规划、设计、施工放样等, 需要将地形图进行实地判读。包括定向和定位。 1. 准备工作:器材准备 ,资料准备,技术准备。 2. 地形图的定向 地形图定向就是使地形图上的东南西北与实地的方向一致, 就是使图上线段与地面上的相应线段平行或重合。 a.用罗盘仪定向
1 :1 万
3′45″
2′30″
新编号是由所在1∶100万图幅的编号、比例尺代码和各图幅 行号列号共10位码组成。即
1:100万地形图 图幅行号(字符码) 1:100万地形图 图幅列号(数字码) 比例尺代码
图幅列号(数字码)
图幅行号(数字码)
新编号比例尺代码
比例尺 代码
1:500 000 1:250 000 1:100 000
4.求图上两点间的曲线距离
(1)线绳法 (2)曲线仪法
5.确定图上直线的坐标方位角
(1)解析法:如图所示,已知A、B两点的坐标,欲 求直线AB的坐标方位角,则:
AB
yB y A arct an xB x A
(2)图解法: 用量角器量取。注意方法
6.确定图上两点间的坡度和倾斜角
(1)解析法:如图所示,已知A、B两点的高差和 水平距离,欲求A、B两点间的坡度和倾斜角,则:
幅1:10万的图,依次用1、2、……、144表示。
3) 1:5万和1:2.5万比例尺图的分幅和编号 这两种比例尺图的分幅编号都是以1:10万比例尺 图为基础的,每幅1:10万的图,划分成4幅1:5万的 图,分别在1:10万的图号后写上各自的代号A、B、C、 D。每幅1:5万的图又可分为4幅1:2.5万的图,分别 以1、2、3、4编号。
个地面目标描绘方向线。然后,转动透明纸,使三条方向均通过
图上的对应目标点,此时将透明纸上的站点用针剌到图上,此点 就是所求站立点辋上的位置。
1:10000地形图图框形式
(4)三北方向线及坡度尺
三北方向:真子午线、磁子午线、坐标纵轴。 坡度尺:地形图上量测坡度的图解工具。坡度尺用来量 图上两点的地面坡度,用两脚规在坡度尺图上可量二条、 及六条等高线线之间的坡度。
h i tan d M
h—等高距 d—等高线平距 M—比例尺分母
(3)后方交会法
用罗盘仪标定地形图方向,选择图
上和实地都有的2个或3个同名目头针转动,照准实地同名目
标,向后绘方向线,用同样方法照准其 他目标,画方向线,其交点就是站点的 图上位置,如右图: 还有一种后方交会法,即用透明纸后方交会法,首先在站点 上置平图板,在图板上放一张透明纸,在透明纸上,由站点向三
b.用直长线状地物定向
c.按方位物定向
首先,确定站立点在图上的位置(图中桥的一头),然后, 根据方位物(三角点、独立树、水塔、烟囱、道路交点、桥涵等) 进行地形图定向。做法是先将直尺贴放在图上的站点和某一方位 物的连线上,然后转动地形图,当直尺照准线通过地面的相应方 位物(图中三角点)时,则地形图已定向好。
32-56-Ⅰ (1:2000) 33
32-56-Ⅱ (1:2000)
32-56-Ⅳ
-Ⅰ
32-56-Ⅳ
-Ⅱ
32-56-Ⅲ (1:2000)
(1:1000) (1:1000) Ⅰ Ⅲ Ⅱ 32-56-Ⅳ
-Ⅳ
32 56 57
Ⅳ (1:1000) 58
32-56-Ⅳ-Ⅲ-Ⅲ (1:500)
图幅西南角坐标公里数编号法举例: 图幅西南角坐标公里数 x—y
3.确定站立点在图上的位置
(1)根据景物判定法 如图所示,用现地对照的方法,比较站点四周明显地形特征点 在图上的位置,再依它们与站立点的关系来确定站点在图上的位置。
(2)侧方交会法 若站点位于线状地物(如道路、堤坝、渠道、陡坎等) 上或在过两明显特征点的直线上,这时先按线状地物标定地 形图方向。然后,在该线状地物侧翼找一个图上和实地都能 辨认的明显地物,如图所示,在图上该地物点中心插一大头 针,将直尺紧靠大头针并瞄准该地物点,沿直尺边缘用铅笔 画直线,它与线状符号的交点即为站点在图上的位置。
3.求图上两点间的水平距离(实地)
(1)解析法:已知A、B两点的坐标如图所示,欲求A、B 两点间的水平距离,则A、B两点水平距离为:
D AB ( x B x A ) ( y B y A )
2
2
(2)图解法: 1)量取图上两点间的长度, 乘以比例尺分母。
2)用三棱尺量取图上两点间
的实地水平距离。 3)用分规量取两点间的长度, 在直线比例尺上读取实地距离。
实地面积 2 (km ) 5 1 0.25 0.0625
1:5000 图幅内 分幅数
1 4 16 64
矩形分幅的编号法
32-56 34
(1)图幅西南角 坐标公里数编 号法 (2)以1:5000编 号为基础后面 加罗马数字的 编号法:如右 图以1:5000地 形图西南坐标 公里数为基础 图号,后面再 加罗马数字Ⅰ、 Ⅱ、Ⅲ、Ⅳ组 成。
1:5000图 坐标取至1km 1:2000、1:1000图 坐标取至0.1km 1:500 图 坐标取至0.01km 如 32.00-56.00 如 32.0-56.0 如 32-56
接图表
地形图 编号
第二节
号和注记的含义。
地形图的识读
地形图的识读:判断和识别地形图上所有划线、符
地形图的基本内容主要包括: ☻数学要素——坐标系、投影方式、比例尺等 ☻自然地理要素——地貌、水系、植被、土壤等 ☻社会经济要素——居民、道路、经济文化、行政标志等 ☻注记和整饰要素——图名、图号、测图日期、测图单位、
第九章 地形图的识读与应用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第四节 第五节 第六节 地形图的分幅与编号 地形图的识读 地形图的室内应用 地形图的野外应用 地形图在工程中的应用 在地形图上量算图形面积
第一节 地形图的分幅与编号
地形图的分幅:将一个测区按规定的图幅大小,按 一定的规则进行单位划分,每一个单位为一个图幅。 地形图的编号:为了区分不同的图幅,按从左到右、 从上到下的规则,给每幅图一个编号。 1.地形图分幅编号目的:便于测绘、管理与使用。 2.地形图分幅方法: (1)梯形分幅法(国际分幅法) 按经纬度分幅,图幅呈梯形,用于中小比例尺图分幅。 (2)矩形分幅法 按坐标格网分幅,图幅呈矩形或正方形,用于大比例 尺图分幅。
1:100万至1:1万地形图分幅编号
图 幅 大 小 比例尺
1:100 万
包含的图幅数
上幅数
1
经差

纬差

比例 尺代 本幅数 码
1
图幅编号举例
旧编号
J-50
新偏号
J50
1:50万 1: 25万 1:10万
3° 1°30′ 30′
2° 1° 20′
1 1 1:100 万 1
4 4 144
B C D
xP xd dm M y P yd dg M
为了消除图纸伸缩影响,采用下列公式:
x P xd y P yd l dm M da l dg M dc
l为方格边长 M为测图比例尺分母
2.求点的高程
(1)点位在等高线上:高点的高程就是所在等高线的高程。 (2)点位不在等高线上:如右图中P点,可通过P作一条大 致垂直于两相邻等高线的线段mn,在图上量出mn和mp的长度, 则P点的高程为:
采用的坐标系、高程系等
1.地形图的图外注记
(1)图号、图名和接图表
图号:图的编号。
图名:图的名称。 接图表:该图幅与四邻图幅的相互关系。
(2)比例尺
有数字比例尺或直线比例尺。 (3)图廓、分度带和坐标格网 图廓:图幅四周的范围线。有内图廓和外图廓之分。 内图廓是地形图分幅时的坐标格网或经纬线。内图廓四个角 标注的数字是它的直角坐标值。图内的十字交叉线是坐标格网的 交点。内图廓以内的内容是地形图的主体信息,包括坐标格网和 经纬线、地貌符号、地物符号和注记。
1:50 000 1:25 000 1:10 000
1:5 000
B
C
D
E
F
G
H
☺矩形分幅与编号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