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个基础知识点了解传输线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1个基础知识点了解传输线

1.什么是传输线?

传输线:用来引导传输电磁波能量和信息的装置。

传输线的基本要求:传输损耗小,传输效率高;工作带宽宽等

低频时,使用普通的双导线就可以完成传输;高频时,因工作频率的升高,导线的趋肤效应和辐射效应的增大,使得在高频和高频以上的必须采用完全不同的传输形式。

2.对传输线的要求?

工作带宽和功率容量满足工作频率的最小要求、稳定性好、损耗小、尺寸小和成本低。

实际工作中:米波或分米波采用双导线或同轴线;

厘米波范围内采用空心金属波导管、微带线或带状线等;

毫米波范围采用空心金属波导管、介质波导、介质镜像线或微带线;

光频段波采用波导(光纤);

3.什么是传输线模型?

以TEM导模的方式传送电磁波能量或信号的行系统。

传输线在电路中相当于一个二端口网络,一个端口连接信号源,通常称为输入端,另一个端口连接负载,称为输出端。

特点:横向尺寸<<工作波长

结构:平行双导线

4.为什么要用传输线理论?

工作在高频时,必须要考虑传输距离对信号幅度相位(频域)和波形时延(时域)的影响。它是相对于场理论,简化了的模型。不包括横向(垂直于传输线的截面)场分布的信息,保留了纵向(沿传输线方向)的波动。对于许多微波工程中各种器件,运用传输线理论这种简单的模型可以进行较有效和简洁的计算,帮助分析工程问题。

A.首先要知道两个概念

长线:指传输线的几何尺寸和工作波长的比值≥0.05;

短线:几何长度与工作波长相比可以忽略不计≤0.05。

长线我们用分布参数来分析;短线我们用集总参数分析。

B.与电路理论和场理论的区别:电路理论<传输线理论<场理论

电路理论:基尔霍夫定律+电路元件

计算速度快;可靠度低,应用范围受限

场理论:麦克斯韦方程组+边界条件

逻辑上严谨,计算复杂,计算速度慢

传输线理论:“化场为路”

分布参数电路理论,它在场分析和基本电路理论之间架起了桥梁。从传输线方程出发,求出满足边界条件的电压、电流的波动方程解,得出沿线等效电压、电流表达式分析其特性。

5.传输线理论包括哪些内容?

频率的提高意味着波长的减小,该结论用于射频电路,就是当波长可与分立的电路元件的几何尺寸相比拟时,电压和电流不再保持空间不变,必须把它们看做是传输的波。因为基尔霍夫电压和电流定律都没有考虑到这些空间的变化,我们必须对普通的集总电路分析进行重大的修改。基本内容包括:

A.基本方程:电压、电流的变化规律及其相互关系的微分方程。

传输载体对传输信号的影响,分布参数影响到多样的系统设计。

B.分布参数阻抗(传输线理论的实质)

高频时,传输线的各部分都存在有电容、电感、电阻和电导,也就是说,这个时候传输线和阻抗元件融为一体,他们构成的是分布参数电路,即在传输线上有储能、有损耗。当电流流过导线,导线发热,因此表面导线本身有分布电阻(单位长度的电阻用R 1表示)当电流流过导线,形成磁场,因此导线上存在分布电感的效应(单位长度的电感用L 1表示)两导线间有电压,形成电场,因此导线间存在分布电容的效应(单位长度的电感用C 1表示)材料不能完全绝缘,存在漏电流,因此导线间有分布电导(单位长度分布电导用G 1表示)

C.无耗工作状态

当R 1=0、G 1=0时

D.有耗工作状态

E.Smith 圆图

F.阻抗匹配

6.传输线的基本性能参数

特性阻抗Z 0:传输线上导行波的电压与电流之比(与工作频率、本身结构和材料有关)

输入阻抗Z in :传输线上任意一点处的电压与电流之比

传输功率P:表征信号输入与输出的指标

反射系数Γ:反射波电压与入射波电压之比(取值范围0≤|Γ|≤1)

驻波比ρ:传输线上电压(或电流)的最大值和最小值之比(取值范围0≤ρ≤∞)

7.传输线分类?

A.双导体传输线,又称横电磁波(TEM 波)传输线

由两根或两根以上平行导体构成,主要包括平行双导线、同轴线、带状线等,常用波段米波、分米波、厘米波。

B.金属波导管(均匀填充介质),又称横电波(TE波)传输线和横磁波(TM波)传输线。

因电磁波在管内传播,所以也被称为波导。主要包括矩形波导、圆波导、脊形波导、椭圆波导等。常用厘米波、毫米波。

C.介质传输线

因电磁波沿传输线表面传播,又称表面波传输线。主要包括介质波导、镜像线和单根表面波传输线等。电磁波聚集在传输线内部及其表面附件沿轴线方向传播,一般是混合波形(TE 波和TM波的叠加),某种情况下也可以传播TE波或TM波。常用毫米波。

8.传输线的特性阻抗?

又称“特征阻抗。在高频范围内,信号传输过程中,信号沿到达的地方,信号线和参考平面(电源或地平面)间由于电场的建立,会产生一个瞬间电流,如果传输线是各向同性的,那么只要信号在传输,就始终存在一个电流I,而如果信号的输出电平为V,在信号传输过程中,传输线就会等效成一个电阻,大小为V/I,把这个等效的电阻称为传输线的特性阻抗Z。影响特性阻抗的因素有:介电常数、介质厚度、线宽、铜箔厚度。

传输线的特性阻抗是影响信号质量最重要的因素,信号在传输的过程中,如果传输路径

上的特性阻抗发生变化,信号就会在阻抗不连续的结点产生反射。在低速系统中,由于有足够的时间使信号在可能导致触发前稳定下来,所以不会有严重的后果,但是在高速的系统中,由于可能没有足够的时间使信号在可能导致触发前稳定下来,就会产生传输线的完整性问题,导致严重的后果。

9.传输线的三种工作状态

A.行波状态:无反射。|Γ|=0,ρ=1(匹配状态)

B.驻波状态:全反射。0<|Γ|<1,1<ρ<∞

C.行驻波状态:部分反射。|Γ|=1,ρ=∞(最常见状态)

10.Smith圆图

A.组成:反射系数圆+阻抗圆

B.实际使用中的四个关键特点

a,圆图旋转一周为λ/2

b,匹配点(中心)、短路点(最左端)、开路点(最右端)

c,上边圆呈感性(0~λ/4),下边圆呈容性(λ/4~λ/2)

d,顺时针旋转向电源方向移动,逆时针旋转向负载方向移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