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相互作用练习题及答案.docx
高中物理相互作用题20套(带答案)及解析
![高中物理相互作用题20套(带答案)及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d04ffda95a8102d276a22fc6.png)
高中物理相互作用题20套(带答案)及解析一、高中物理精讲专题测试相互作用1.如图所示,两足够长平行光滑的金属导轨MN、PQ相距为L,导轨平面与水平面夹角θ=30°,导轨电阻不计.磁感应强度为B=2T的匀强磁场垂直导轨平面向上,长为L=0.5m的金属棒ab垂直于MN、PQ放置在导轨上,且始终与导轨电接触良好,金属棒ab的质量m=1kg、电阻r=1Ω.两金属导轨的上端连接右端电路,灯泡电阻R L=4Ω,定值电阻R1=2Ω,电阻箱电阻R2=12Ω,重力加速度为g=10m/s2,现闭合开关,将金属棒由静止释放,下滑距离为s0=50m时速度恰达到最大,试求:(1)金属棒下滑的最大速度v m;(2)金属棒由静止开始下滑2s0的过程中整个电路产生的电热Q.【答案】(1)30m/s(2)50J【解析】解:(1)由题意知,金属棒匀速下滑时速度最大,设最大速度为v m,则有:mgsinθ=F安又 F安=BIL,即得mgsinθ=BIL…①ab棒产生的感应电动势为 E=BLv m…②通过ab的感应电流为 I=…③回路的总电阻为 R=r+R1+…④联解代入数据得:v m=30m/s…⑤(2)由能量守恒定律有:mg•2s0sinθ=Q+…⑥联解代入数据得:Q=50J…⑦答:(1)金属棒下滑的最大速度v m是30m/s.(2)金属棒由静止开始下滑2s0的过程中整个电路产生的电热Q是50J.【点评】本题对综合应用电路知识、电磁感应知识和数学知识的能力要求较高,但是常规题,要得全分.2.如图所示,倾角为θ=45°的粗糙平直导轨与半径为R的光滑圆环轨道相切,切点为B,整个轨道处在竖直平面内.一质量为m的小滑块从导轨上离地面高为h=3R的D处无初速下滑进入圆环轨道.接着小滑块从圆环最高点C水平飞出,恰好击中导轨上与圆心O 等高的P点,不计空气阻力.求:(1)滑块运动到圆环最高点C时的速度的大小(2)滑块运动到圆环最低点时对圆环轨道压力的大小(3)滑块与斜轨之间的动摩擦因数.【答案】(1)0v Rg(2)6mg (3)0.18【解析】 试题分析:对滑块进行运动过程分析,要求滑块运动到圆环最低点时对圆环轨道压力的大小,我们要知道滑块运动到圆环最低点时的速度大小,小滑块从圆环最高点C 水平飞出,恰好击中导轨上与圆心O 等高的P 点,运用平抛运动规律结合几何关系求出最低点时速度.在对最低点运用牛顿第二定律求解.从D 到最低点过程中,再次运用动能定理求解μ.解:(1)小滑块从C 点飞出来做平抛运动,水平速度为v 0.R=gt 2R=v 0t解得:v 0=(2)小滑块在最低点时速度为V 由机械能守恒定律得mv 2=mg•2R+mv 02v=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F N ﹣mg=mF N =6mg根据牛顿第三定律得:F N ′=6mg(3)DB 之间长度L=(2+1)R从D 到最低点过程中,由动能定理:mgh ﹣μmgcosθL=mv 2μ==0.18答:(1)滑块运动到圆环最高点C 时的速度的大小为;(2)滑块运动到圆环最低点时对圆环轨道压力的大小为6mg ;(3)滑块与斜轨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18.3.(14分)如图所示,木板与水平地面间的夹角θ可以随意改变,当θ=30°时,可视为质点的一小木块恰好能沿着木板匀速下滑。
高中物理题型分类汇总含详细答案-----相互作用
![高中物理题型分类汇总含详细答案-----相互作用](https://img.taocdn.com/s3/m/a415e25903768e9951e79b89680203d8ce2f6a13.png)
高中物理题型分类汇总含详细答案-----相互作用一、单选题1.如图,物块放在倾斜的木板上,改变木板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为θ,当=30°和37°时物块所受的摩擦力大小恰好相等,求物块与木板之间的动摩擦因数()A.0.577B.0.75C.0.625D.0.8332.如图所示,漂亮的磁性冰箱贴吸在冰箱门上,可以起到装饰的作用,下列关于冰箱贴的说法正确的是()A.冰箱门对冰箱贴的磁吸引力大于冰箱门对冰箱贴的弹力B.冰箱门对冰箱贴的摩擦力大于冰箱贴的重力C.冰箱贴共受到四个力的作用D.冰箱门对冰箱贴的弹力是由冰箱贴形变引起的3.如图所示,物块在静止的传送带上匀速下滑时,传送带突然顺时针(图中箭头所示)转动起来,则传送带转动后,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受的摩擦力不变B.受到的摩擦力变大C.可能减速下滑D.可能减速上滑4.某电视台每周都有棋类节目,铁制的棋盘竖直放置,每个棋子都是一个小磁铁,能吸在棋盘上,如图所示。
不计棋子间的相互作用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棋子在两个力的作用下静止在棋盘上B.棋子对棋盘的压力大小等于重力C.磁性越强的棋子所受的摩擦力越大D.相同质量的棋子所受的摩擦力相同5.关于重力、重心,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重力的方向总是垂直于地面B.质量分布均匀、形状规则的物体的重心一定在物体上C.风筝升空后,越升越高,说明风筝的重心相对风筝的位置也越来越高D.舞蹈演员在做各种优美动作的时候,其重心相对身体的位置不断变化6.如图所示,图中的物体A均处于静止状态,下列关于受到弹力作用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图甲中地面是光滑水平的,A与B间存在弹力B.图乙中两光滑斜面与水平地面的夹角分别为α、β,A对两斜面均有压力的作用C.图丙中地面光滑且水平,A与竖直墙壁有压力的作用D.图丁中A受到斜面B对它的支持力的作用7.如图所示,质量为m的木块,被垂直于墙面的推力F紧压在倾角为θ的墙面上并保持静止。
2022届高考物理二轮复习题相互作用(word版含答案)
![2022届高考物理二轮复习题相互作用(word版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b232c618f68a6529647d27284b73f242336c318c.png)
备战2022届高考物理:相互作用二轮题附答案一、选择题。
1、物块m位于斜面上,受到平行于斜面的水平力F的作用处于静止状态.如图所示,若将外力F撤去,则()A.物块可能会沿斜面下滑B.物块受到的摩擦力变小C.物块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不变D.物块对斜面的压力变小2、如图所示,倾角为30°的斜面固定在水平地面上,两根相同的光滑细钉(大小不计)垂直斜面对称固定在斜面底边中垂线OO′的两侧,相距l,将一遵循胡克定律、劲度系数为k的轻质弹性绳套套在两个细钉上时,弹性绳恰好处于自然伸长状态。
现将一物块通过光滑轻质挂钩挂在绳上并置于斜面上的A位置,物块在沿斜面向下的外力作用下才能缓慢沿OO′向下移动。
当物块运动至B位置时撤去外力,物块处于静止状态。
已知OB=l,轻绳始终与斜面平行,设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在移动物块的过程中,斜面对物块的支持力保持不变B.物块到达B位置时,弹性绳的张力大小为k lC.撤去外力后,物块在B位置受到的摩擦力可能大于D.物块从A位置到达B位置的过程中,物块与弹性绳系统机械能守恒*3、如图所示,一根绳子一端固定于竖直墙上的A点,另一端绕过动滑轮P悬挂一重物B,其中绳子的PA段处于水平状态,另一根绳子一端与动滑轮P的轴相连,在绕过光滑的定滑轮Q后在其端点O施加一水平向左的外力F,使整个系统处于平衡状态,滑轮均光滑、轻质,且均可看作质点,现拉动绳子的端点O使其向左缓慢移动一小段距离后达到新的平衡状态,则该平衡状态与原平衡状态相比较( )A.拉力F增大B.拉力F减小C.角θ不变D.角θ减小4、浙江乌镇一带的农民每到清明时节举办民俗活动,在一个巨型石臼上插入一根硕大的毛竹,表演者爬上竹梢表演各种惊险动作。
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在任何位置表演者静止时只受重力和弹力作用B.在任何位置竹竿对表演者的作用力必定与竹竿垂直C.表演者静止时,竹竿对其作用力必定竖直向上D.表演者越靠近竹竿底部所受的摩擦力就越小5、如图所示,矩形物块A和楔形物块B、C叠放在水平地面上,B物块上表面水平.水平向左的力F作用在B物块上,整个系统处于静止状态,则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物块A的受力个数为4个B.物块B的受力个数为4个C.地面对物块C的支持力小于三者重力之和D.地面对物块C的摩擦力大小等于F,方向水平向右6、(双选)如图所示,甲、乙、丙三个物体质量相同,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相同,受到三个大小相同的作用力F,当它们滑动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乙、丙所受摩擦力相同B.甲受到的摩擦力最小C.乙受到的摩擦力最大D.丙受到的摩擦力最大7、重力为G的体操运动员在进行自由体操比赛时,有如图所示的比赛动作,当运动员竖直倒立保持静止状态时,两手臂对称支撑,夹角为θ,则()A.θ=60°时,运动员单手对地的正压力大小为G 2B.θ=120°时,运动员单手对地面的压力大小为GC.θ不同时,运动员受到的合力不同D.θ不同时,地面对运动员的合力不同8、(双选)如图所示(俯视图),水平地面上处于伸直状态的轻绳一端拴在质量为m的物块上,另一端拴在固定于B点的木桩上.用弹簧测力计的光滑挂钩缓慢拉绳,弹簧测力计始终与地面平行,物块在水平拉力作用下缓慢滑动,当物块滑动至A位置,∠AOB=120°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F,则()A.物块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F mgB.木桩受到绳的拉力始终大于FC.弹簧测力计的拉力保持不变D.弹簧测力计的拉力一直增大9、(多选)两个力F1和F2间的夹角为θ,两力的合力为F.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若F1和F2大小不变,θ角越小,合力F就越大B.合力F总比分力F1和F2中的任何一个力都大C.如果夹角θ不变,F1大小不变,只要F2增大,合力F就必然增大D.合力F的作用效果与两个分力F1和F2共同产生的作用效果是相同的10、(双选)宁波诺丁汉大学的四名学生设计的“户外水杯”获得了设计界“奥斯卡”之称的红点设计大奖.户外水杯的杯子下方有一个盛了塑料球的复合材料罩,球和杯底直接接触,这个塑料球和罩子的重量非常轻,几乎可以忽略不计,但是作用却很大,在不是水平的接触面上可以自动调整,使水杯处于水平状态,如图所示.设此水杯放置于某一倾角的斜面上,则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上部分的杯子受到两个力:重力、球施加的支持力B.整个户外杯子受到三个力:重力、摩擦力、支持力C.塑料球受到的合力不一定为零D.因为重力不计,所以塑料球只受弹力,不受摩擦力11、(双选)如图所示,将长为l的橡皮筋上端O固定在竖直放置的木板上,另一端M通过细线悬挂重物.某同学用水平力F在M处拉住橡皮筋,缓慢拉动M 至A点处,松开后,再次用水平力拉M,缓慢将橡皮筋也拉至OA直线上,此时M位于图中的B点处.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当M被拉至A点处时,橡皮筋长度OA可能小于lB.当M被分别拉到A、B两点处时,橡皮筋的弹力F TA=F TBC.当M被分别拉到A、B两点处时,所用水平拉力F A<F BD.上述过程中此橡皮筋的弹力不遵循胡克定律12、假期里,一位同学在厨房里帮助妈妈做菜,对菜刀产生了兴趣.他发现菜刀的刀刃前部和后部的厚薄不一样,刀刃前部的顶角小,后部的顶角大,如图所示,他先后做出过几个猜想,其中合理的是()A.刀刃前部和后部厚薄不匀,仅是为了打造方便,外形美观,跟使用功能无关B.在刀背上加上同样的压力时,分开其他物体的力跟刀刃厚薄无关C.在刀背上加上同样的压力时,顶角越大,分开其他物体的力越大D.在刀背上加上同样的压力时,顶角越小,分开其他物体的力越大二、填空含实验题。
高中物理必修一 第三章。相互作用《重力 基本相互作用》练习题(含答案)
![高中物理必修一 第三章。相互作用《重力 基本相互作用》练习题(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065fdf3577c66137ee06eff9aef8941ea76e4bb7.png)
高中物理必修一第三章。
相互作用《重力基本相互作用》练习题(含答案)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拳击手一拳击出,没有击中对方,这时只有施力物体,没有受力物体;B。
力离不开受力物体,但可以没有施力物体。
例如:向上抛出的小球在上升过程中受到向上的力,但找不到施力物体;C。
只有相互接触的物体间才会有力的作用;2.在世界壮汉大赛上有拉汽车前进的一项比赛,如图1是某壮汉正通过绳索拉汽车运动。
则汽车所受拉力的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分别是:A。
壮汉、汽车;B。
壮汉、绳索;C。
绳索、汽车;3.一个物体所受的重力在下列情形下要发生变化的有:A。
把它从赤道拿到南极;B。
把它送到月球上去;C。
把它从地面上浸入水中;4.关于物体的重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物体的重心一定在物体上;B。
用线竖直悬挂的物体静止时,线的方向一定通过重心;C。
一块砖平放、侧放或立放时,其重心在砖内的位置不变;5.关于如图2所示的两个力的图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F1=F2,因为表示两个力的线段一样长;B。
F1>F2,因为表示F1的标度大于表示F2的标度;C。
F1<F2,因为F1只有两个标度,而F2有三个标度;8.如果一切物体的重力都消失了,则将会发生的情况有:A。
天不会下雨,也不会刮风;B。
一切物体都没有质量;C。
河水不会流动;9.一人站在体重计上称体重,保持立正姿势时称得体重为G,当其缓慢地将一条腿平直伸出台面,体重计指针稳定后读数为G′,则G>G′。
10.当将一根直木棒的中点推出桌边时,是否会翻倒?11.在图5中,如何表示分别用150N和20N的力施加在木箱P和木块Q上?12.如图6所示,分别画出各物体所受重力的示意图。
13.(1) 当将一条长为L的匀质链条向上拉直时,它的重心位置会升高多少?重心位置会升高L/2.2) 当边长为L的匀质立方体绕bc棱边翻倒,使对角面AbcD处于竖直位置时,它的重心位置会升高多少?。
高考物理相互作用题20套(带答案)及解析
![高考物理相互作用题20套(带答案)及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3c300a980740be1e650e9ace.png)
高考物理相互作用题20套(带答案)及解析一、高中物理精讲专题测试相互作用1.如图所示,质量均为M 的A 、B 两滑块放在粗糙水平面上,滑块与粗糙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两轻杆等长,且杆长为L,杆与滑块、杆与杆间均用光滑铰链连接,杆与水平面间的夹角为θ,在两杆铰合处悬挂一质量为m 的重物C,整个装置处于静止状态。
重力加速度为g ,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试求:(1)地面对物体A 的静摩擦力大小;(2)无论物块C 的质量多大,都不能使物块A 或B 沿地面滑动,则μ至少要多大? 【答案】(1)2tan mgθ (2)1tan θ【解析】 【分析】先将C 的重力按照作用效果分解,根据平行四边形定则求解轻杆受力;再隔离物体A 受力分析,根据平衡条件并结合正交分解法列式求解滑块与地面间的摩擦力和弹力.要使得A 不会滑动,则满足m f f ≤,根据数学知识讨论。
【详解】(1)将C 的重力按照作用效果分解,如图所示:根据平行四边形定则,有:12122mgmg F F sin sin θθ=== 对物体A 水平方向:1cos 2tan mgf F θθ==(2)当A 与地面之间的摩擦力达到最大静摩擦力时:1(sin )m f Mg F μθ=+ 且m f f ≤ 联立解得:1=2tan (2)tan (1)m M M m mμθθ≥++ ,当m →∞时,112tan tan (1)M mθθ→+,可知无论物块C 的质量多大,都不能使物块A 或B 沿地面滑动,则μ至少等于1tan θ。
2.如图所示,倾角为θ=30°、宽度为d=1 m、长为L=4 m的光滑倾斜导轨,导轨C1D1、C2D2顶端接有定值电阻R0=15 Ω,倾斜导轨置于垂直导轨平面斜向上的匀强磁场中,磁感应强度为B=5 T,C1A1、C2A2是长为s=4.5 m的粗糙水平轨道,A1B1、A2B2是半径为R=0.5 m处于竖直平面内的1/4光滑圆环(其中B1、B2为弹性挡板),整个轨道对称.在导轨顶端垂直于导轨放一根质量为m=2 kg、电阻不计的金属棒MN,当开关S闭合时,金属棒从倾斜轨道顶端静止释放,已知金属棒到达倾斜轨道底端前已达到最大速度,当金属棒刚滑到倾斜导轨底端时断开开关S,(不考虑金属棒MN经过C1、C2处和棒与B1、B2处弹性挡板碰撞时的机械能损失,整个运动过程中金属棒始终保持水平,水平导轨与金属棒MN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0.1,g=10 m/s2).求:(1)开关闭合时金属棒滑到倾斜轨道底端时的速度大小;(2)金属棒MN在倾斜导轨上运动的过程中,电阻R0上产生的热量Q;(3)已知金属棒会多次经过圆环最低点A1A2,求金属棒经过圆环最低点A1A2时对轨道压力的最小值.【答案】(1)6m/s;(2)4J;(3)56N【解析】试题分析:(1)开关闭时,金属棒下滑时切割磁感线运动,产生感应电动势,产生感应电流,受到沿斜面向上的安培力,做加速度逐渐减小的加速运动,当加速度为0时,速度最大.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和安培力与速度的关系式结合,求解即可.(2)下滑过程中,重力势能减小,动能增加,内能增加,根据能量守恒求出整个电路产生的热量,从而求出电阻上产生的热量.(3)由能量守恒定律求出金属棒第三次经过A1A2时速度,对金属棒进行受力分析,由牛顿定律求解.(1)金属棒最大速度时,电动势,电流,安培力金属棒最大速度时加速度为0,由牛顿第二定律得:所以最大速度(2)金属棒MN在倾斜导轨上运动的过程中,由能量守恒定律得:代入数据,得(3)金属棒第三次经过A1A2时速度为V A,由动能定理得:金属棒第三次经过A1A2时,由牛顿第二定律得由牛顿第三定律得,金属棒对轨道的压力大小3.如图所示,质量M=10 kg、上表面光滑、下表面粗糙的足够长木板在F="50" N的水平拉力作用下,以初速度v0=5 m/s沿水平地面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
高考物理相互作用解题技巧分析及练习题(含答案)含解析.docx
![高考物理相互作用解题技巧分析及练习题(含答案)含解析.docx](https://img.taocdn.com/s3/m/f316a302f121dd36a32d82ea.png)
高考物理相互作用解题技巧分析及练习题( 含答案 ) 含解析一、高中物理精讲专题测试相互作用1. 一轻弹簧的一端固定在倾角为 θ的固定光滑斜面的底部,另一端和质量为 m 的小物块3 a 相连,如图所示.质量为m 的小物块 b 紧靠 a 静止在斜面上,此时弹簧的压缩量为5x 0,从 t=0 时开始,对 b 施加沿斜面向上的外力,使 b 始终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经过一段 时间后,物块 a 、b 分离;再经过同样长的时间, b 距其出发点的距离恰好也为x 0.弹簧的形变始终在弹性限度内,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 .求 :(1) 弹簧的劲度系数; (2) 物块 b 加速度的大小;(3) 在物块 a 、 b 分离前,外力大小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式.8mg sin22( 2) g sin( 3) F8 mg sin4mg sin【答案】 (1)5x 052525x 0【解析】 【详解】(1)对整体分析,根据平衡条件可知,沿斜面方向上重力的分力与弹簧弹力平衡,则有:3kx 0=( m+m ) gsin θ58mgsin解得: k=5x 0(2)由题意可知, b 经两段相等的时间位移为 x 0;x 1 1 由匀变速直线运动相邻相等时间内位移关系的规律可知:x 04说明当形变量为x 1x 0x 03x 0 时二者分离;4 4对 m 分析,因分离时 ab 间没有弹力,则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可知:kx 1 -mgsin θ =ma联立解得: a=1gsin5(3)设时间为 t ,则经时间 t 时, ab 前进的位移 x=1 at 2= gsin t 22 10则形变量变为: △x=x 0-x对整体分析可知,由牛顿第二定律有:F+k △x-( m+ 3m ) gsin θ=(m+ 3 m ) a5 5解得: F= 84mg2 sin2t 2 mgsin θ+25x025因分离时位移 x= x0由 x=x0 =1at2解得:t5x0 4422gsin故应保证 0≤t<5x0, F表达式才能成立.2gsin点睛:本题考查牛顿第二定律的基本应用,解题时一定要注意明确整体法与隔离法的正确应用,同时注意分析运动过程,明确运动学公式的选择和应用是解题的关键.2.如图所示, B、 C 两小球的重力均为 G,用细线悬挂于 A、 D 两点,系统处于静止状态.求:(1) AB 和 CD 两根细线的拉力各为多大?(2)细线 BC与竖直方向的夹角是多大?【答案】( 1)F13G 、F2G (2)60 0【解析】【分析】【详解】(1)对 B、 C 整体研究,如图所示:由图可得AB 线的拉力为:,CD线的拉力为:(2)对 C球研究,如图所示:,可得:,.【考点定位】考查了共点力平衡条件的应用【点睛】在处理共点力平衡问题时,关键是对物体进行受力分析,然后根据正交分解法将各个力分解成两个方向上的力,然后列式求解,如果物体受到三力处于平衡状态,则可根据矢量三角形法,将三个力移动到一个三角形中,然后根据角度列式求解,3.如图所示,一质量为m 的金属球,固定在一轻质细绳下端,能绕悬挂点O 在竖直平面内转动.整个装置能自动随着风的转向而转动,使风总沿水平方向吹向小球.无风时细绳自然下垂,有风时细绳将偏离竖直方向一定角度,求:(1)当细绳偏离竖直方向的角度为小.(设重力加速度为g)(2)若风向不变,随着风力的增大态,说明理由.θ,且小球静止时,风力 F 及细绳对小球拉力T 的大θ将增大,判断θ能否增大到90 °且小球处于静止状mg【答案】(1)T,F=mgtanθ (2)不可能达到90°且小球处于静止状态cos【解析】【分析】【详解】(1)对小球受力分析如图所示(正交分解也可以)应用三角函数关系可得:F=mgtanθ(2)假设θ=90,°对小球受力分析后发现合力不能为零,小球也就无法处于静止状态,故θ角不可能达到 90°且小球处于静止状态.4.如图所示,表面光滑的长方体平台固定于水平地面上,以平台外侧的一边为x 轴,在平台表面建有平面直角坐标系xoy,其坐标原点O 与平台右侧距离为d=1.2m 。
高中物理第三章相互作用-力考点题型与解题方法(带答案)
![高中物理第三章相互作用-力考点题型与解题方法(带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f8650114ff4733687e21af45b307e87101f6f887.png)
高中物理第三章相互作用-力考点题型与解题方法单选题1、如图所示,水平地面上放着一个画架,它的前支架是固定而后支架可前后移动,画架上静止放着一幅重为G的画。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画架对画的作用力大于GB.画架对画的作用力小于GC.若后支架缓慢向后退则画架对画作用力变大D.若后支架缓慢向后退则画架对画作用力不变答案:DAB.画处于静止状态,受到重力和画架对画的作用力,受力平衡,所以画架对画的作用力大小等于重力G,故AB错误;CD.若后支架缓慢向后退,画仍然处于平衡状态,画架对画的作用力大小仍然等于重力G,不变,故C错误,D正确。
故选D。
2、质量分别为2kg、1kg、2kg的三个木块a、b、c和两个劲度系数均为500N/m的相同轻弹簧p、q用轻绳连接如图,其中a放在光滑水平桌面上。
开始时p弹簧处于原长,木块都处于静止,现用水平力缓慢地向左拉p弹簧的左端,直到c木块刚好离开水平地面为止,g取10m/s2,该过程p弹簧的左端向左移动的距离是()A.6cmB.8cmC.10cmD.12cm答案:D当F=0时,对b,根据受力平衡得kx1=m b g解得x1=2cm当c木块刚好离开水平地面时,对c根据平衡条件得kx2=m c g解得x2=4cm当c木块刚好离开水平地面时,对b根据平衡条件得kx3=(m b+m c)g解得x3=6cm该过程p弹簧的左端向左移动的距离为x=x1+x2+x3=12cm故选D。
3、一只鱼鹰发现河中的鱼,假设其沿图中虚线斜向下匀速俯冲。
则空气对鱼鹰的作用力可能是()A.F1B.F2C.F3D.F4答案:C由题知鱼鹰沿图中虚线斜向下匀速俯冲,即处于平衡状态,所以合外力为零,所以空气对鱼鹰的作用力与其重力等大反向。
故选C。
4、如图所示,将一小球用细绳系住,绳的另一端固定于O点,小球可在斜面上无摩擦地滑动,细绳始终处于绷紧状态,现用水平力F缓慢将斜面体向左推动少许(细绳与斜面末到平行状态),此过程中斜面对小球的支持力F N以及绳对小球的拉力F T的变化情况是()A.F N增大,F T减小B.F N增大,F T增大C.F N保持不变,F T先增大后减小D.F N保持不变,F T不断增大答案:A先对小球进行受力分析,重力、支持力F N、拉力F T组成一个闭合的矢量三角形,由于重力不变、支持力F N方向不变,斜面向左移动的过程中,拉力F T与水平方向的夹角β减小,当β=θ时,F T⊥F N,细绳与斜面末到平行状态时细绳的拉力F T最小,由图可知,随β的减小,斜面的支持力F N不断增大。
高中物理相互作用练习题及答案.docx
![高中物理相互作用练习题及答案.docx](https://img.taocdn.com/s3/m/013806510975f46526d3e16e.png)
高中物理相互作用练习题及答案一、高中物理精讲专题测试相互作用1.如图所示,两个正三棱柱A、 B 紧靠着静止于水平地面上,三棱柱的中间有一个半径为R的光滑圆柱C, C的质量为 2m, A、 B的质量均为m.A、B与地面的动摩擦因数为μ.设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重力加速度为g.(1)三者均静止时 A 对 C 的支持力为多大?(2)A、 B 若能保持不动,μ 应该满足什么条件?(3) 若 C 受到经过其轴线竖直向下的外力而缓慢下降到地面,求该过程中摩擦力对 A 做的功【答案】 (1) F N= 2mg.(2)3mgRμ≥. (3)-. 23【解析】【分析】(1)对 C进行受力分析,根据平衡求解 A 对 C 的支持力;(2) A 保持静止,则地面对 A 的最大静摩擦力要大于等于 C 对 A 的压力在水平方向的分力,据此求得动摩擦因数μ 应该满足的条件;(3) C 缓慢下落同时 A、 B 也缓慢且对称地向左右分开, A 受力平衡,根据平衡条件求解滑动摩擦力大小,根据几何关系得到 A 运动的位移,再根据功的计算公式求解摩擦力做的功.【详解】(1) C 受力平衡, 2F N cos60°= 2mg解得 F N= 2mg(2)如图所示, A 受力平衡 F 地= F N cos60°+ mg=2mg f= F N sin60°=3 mg因为 f ≤μF地,所以μ≥32(3) C 缓慢下降的同时A、 B 也缓慢且对称地向左右分开. A 的受力依然为 4 个,如图所图,但除了重力之外的其他力的大小发生改变, f 也成了滑动摩擦力.地=F′NA 受力平衡知 F′cos60°+mgf=′ F′N sin60°=μ F地′解得 f ′=3 mg3即要求 3 -μ>0,与本题第(2)问不矛盾.由几何关系知:当 C 下落地地面时, A 向左移动的水平距离为x=3 R 3mgR所以摩擦力的功W=- f ′x=-3【点睛】本题主要是考查了共点力的平衡问题,解答此类问题的一般步骤是:确定研究对象、进行受力分析、利用平行四边形法则进行力的合成或者是正交分解法进行力的分解,然后在坐标轴上建立平衡方程进行解答.2.轻绳下端悬挂200N 的重物,用水平力拉轻绳上的点,使轻绳上部分偏离竖直方向=角保持静止,如图所示。
高考物理相互作用的基本方法技巧及练习题及练习题(含答案).docx
![高考物理相互作用的基本方法技巧及练习题及练习题(含答案).docx](https://img.taocdn.com/s3/m/dae810a4227916888486d7ea.png)
高考物理相互作用的基本方法技巧及练习题及练习题( 含答案 )一、高中物理精讲专题测试相互作用DE 为质量可忽略的等长细线,长度均为5m, A、 E 两端悬1.如图所示,AB、BC、 CD和M 的重物挂挂在水平天花板上,AE= 14m ,B、 D 是质量均为m= 7kg 的相同小球,质量为于 C 点,平衡时 C 点离天花板的垂直距离为7m ,试求重物质量M.【答案】 18kg【解析】【分析】分析几何关系根据给出的长度信息可求得两绳子的夹角;再分别对整体和B、 C 进行受力分析,根据共点力的平衡条件分别对竖直方向和水平方向分析,联立即可求得M .【详解】设 AB 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θ,则由几何关系可知:(7﹣5sinθ)2+( 7﹣ 5cosθ)2= 52解得: sinθ+cosθ=解得: sinθ=0.6;或 sinθ= 0.8由图可知,夹角应小于45°,故 0.8 舍去;则由几何关系可知,BC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也为θ;设AB 绳的拉力为 T,则对整体分析可知: 2Tcos37°= Mg+2mg设BC绳的拉力为 N;则有:对B 球分析可知: Tsinθ=Ncosθ联立解得:M =18Kg;【点睛】本题为较复杂的共点力的平衡条件问题,解题的关键在于把握好几何关系,正确选择研究对象,再利用共点力的平衡条件进行分析即可求解.2.如图,两条间距定放置,磁感应强度L=0.5m 且足够长的平行光滑金属直导轨,与水平地面成B=0.4T 的匀强磁场方向垂直导轨所在的斜面向上,质量30角固m ab0.1kg 、 m cd0.2kg的金属棒ab、 cd 垂直导轨放在导轨上,两金属棒的总电阻r=0.2 Ω,导轨电阻不计.ab 在沿导轨所在斜面向上的外力 F 作用下,沿该斜面以v 2m/s 的恒定速度向上运动.某时刻释放cd, cd 向下运动,经过一段时间其速度达到最大.已知重力加速度g=10m/s 2,求在cd 速度最大时,(1) abcd回路的电流强度I 以及 F 的大小;(2) abcd回路磁通量的变化率以及cd 的速率.【答案】(1)I=5A ,F=1.5N(2)t1.0Wb/s,v m3m/s【解析】【详解】(1)以 cd 为研究对象,当cd 速度达到最大值时,有:m cd g sin BIL ①代入数据,得:I=5A由于之后两棒均沿斜面方向做匀速运动,可将两棒看作整体,作用在ab 上的外力:F (m ab m cd ) g sin ②(或对 ab:F m ab g sin BIL )代入数据,得:F=1.5N(2)设 cd 达到最大速度时abcd 回路产生的感应电动势为E,根据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有: Et③由闭合电路欧姆定律,有:I E④r联立③④并代入数据,得:=1.0Wb/st设 cd 的最大速度为 v m, cd 达到最大速度后的一小段时间t 内,abcd 回路磁通量的变化量: B S BL (v m v)t ⑤BL( v m v) ⑥回路磁通量的变化率:t联立⑤⑥并代入数据,得:v m3m/s【点睛】本题是电磁感应中的力学问题,综合运用电磁学知识和力平衡知识;分析清楚金属棒的运动过程与运动性质是解题的前提,应用平衡条件、欧姆定律即可解题.3.随着摩天大楼高度的增加, 钢索电梯的制造难度越来越大。
最新高中物理相互作用题20套(带答案)
![最新高中物理相互作用题20套(带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0beccaf6844769eae109ed3f.png)
最新高中物理互相作用题20 套( 带答案 )一、高中物理精讲专题测试互相作用1.质量为 M 的木楔倾角为θ(θ< 45°),在水平面上保持静止,当将一质量为m 的木块放在木楔斜面上时,它正好匀速下滑.当用与木楔斜面成α角的力 F 拉木块,木块匀速上升,以下图 (已知木楔在整个过程中一直静止).(1)当α=θ时,拉力F 有最小值,求此最小值;(2)求在 (1)的状况下木楔对水平面的摩擦力是多少?1【答案】(1)F min mg sin 2(2)mg sin 4【分析】【剖析】(1)对物块进行受力剖析,依据共点力的均衡,利用正交分解,在沿斜面和垂直斜面双方向列方程,进行求解.(2)采纳整体法,对整体受力剖析,依据共点力的均衡,利用正交分解,分解为水平易竖直双方向列方程,进行求解.【详解】木块在木楔斜面上匀速向下运动时,有mgsin =mgcos,即=tan(1)木块在力 F 的作用下沿斜面向上匀速运动,则:Fcos = mgsin + fFsin + F N= mgcosf=F N联立解得:Fmgsin2cos则当=时,F有最小值,F min=mgsin2(2)因为木块及木楔均处于均衡状态,整体遇到地面的摩擦力等于 F 的水均分力,即f Fcos当=时, f mgsin2 cos21mgsin4 2【点睛】木块放在斜面上时正好匀速下滑隐含动摩擦因数的值恰巧等于斜面倾角的正切值,当有外力作用在物体上时,列平行于斜面方向的均衡方程,求出外力 F 的表达式,议论 F 取最小值的条件.2.以下列图,水平细杆上套有一质量为M 的小环 A,用轻绳将质量为m=1.0kg 的小球 B 与A 相连, B 遇到一直与水平成53o角的风力作用,与 A 一同向右匀速运动,此时轻绳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37o,运动过程中 B 球一直在水平细杆的正下方,且与 A 的相对地点不变.已知细杆与环 A 间的动摩擦因数为,(g=10m/s2,sin37°=0.6,cos37°=0.8)求:(1) B 对绳索的拉力大小(2) A 环的质量.【答案】( 1) 6.0N;( 2)1.08kg【分析】【详解】(1)对小球 B 受力剖析如图,得: F T=mgsin37 °代入数据解得: F T=6.0N(2)环 A 做匀速直线运动,受力如图,有:F T cos37 °-f=0F N=Mg+F T sin37 °又: f= μFN代入数据解得:M=1.08kg3.以下图,两平行金属导轨间的距离L=0.4 m,金属导轨所在的平面与水平面夹角θ=37 °,在导轨所在空间内,散布着磁感觉强度B=0.5 T、方向垂直于导轨平面的匀强磁场。
高中物理第三章相互作用-力经典大题例题(带答案)
![高中物理第三章相互作用-力经典大题例题(带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fd265a2aa36925c52cc58bd63186bceb19e8eda0.png)
高中物理第三章相互作用-力经典大题例题单选题1、一种运送货物的小平板推车如图所示。
某工人使用此小推车运送货物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当工人拉着小推车在水平地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时,地面对小推车无摩擦力B.当工人拉着小推车在水平地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时,小推车对货物的摩擦力方向与前进方向一致C.若工人拉着小推车水平前进过程中突然减速,此时小推车对货物的摩擦力方向与前进方向相反D.小推车的速度增大的过程中,加速度也一定在增大答案:CAB.当小推车在水平地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时,货物在水平方向上不受力,小推车对货物没有摩擦力,但地面对小推车有摩擦力,故AB错误;C.若工人拉着小推车水平前进过程中突然减速,则小推车对货物产生向后的摩擦力,摩擦力方向与前进方向相反,故C正确;D.小推车的加速度与小推车所受的合力有关,小推车的速度增大的过程中,只能确定加速度方向与速度方向相同,不能确定加速度大小如何变化,故D错误。
故选C。
2、长直木板上表面上静置一物体,木板由水平位置缓慢转至物体恰好在木板上滑动时,物体所受摩擦力F f与木板倾角θ间关系图像正确的是()A.B.C.D.答案:D木板由水平位置缓慢抬起时,物体保持相对静止直至恰好在木板上滑动时,根据平衡条件可得摩擦力大小为F f=m gsinθ结合数学知识可知D图像符合题意,故选D。
3、图中是某运动员三级跳远腾空的照片。
关于该选手在空中的受力情况分析,说法正确的是()A.不受力的作用B.重力、空气阻力C.重力和跳跃力、空气阻力D.仅受到重力作用答案:B运动员三级跳远腾空时受到自身的重力,由于空气阻力不能忽略,故还受空气阻力。
故选B。
4、如图所示,一个“Y”形弹弓顶部跨度为L,两根相同的橡皮条自由长度均为L,在两橡皮条的末端用一块软羊皮(长度不计)做成裹片。
若橡皮条的弹力与形变量的关系满足胡克定律,且劲度系数为k,发射弹丸时每根橡皮条的最大长度为1.5L(弹性限度内),则发射过程中裹片对弹丸的最大作用力为()A.12kL B.2√23kL C.kL D.2kL答案:B根据胡克定律知,每根橡皮条的最大弹力F=k(1.5L−L)=0.5kL 设此时两根橡皮条与合力的夹角为θ,根据几何关系知sinθ=1 3根据平行四边形定则知,弹丸被发射过程中所受的最大作用力F 合=2Fcosθ=2√23kL故选B。
高中物理必修一第三章《相互作用》测试题(有答案解析)
![高中物理必修一第三章《相互作用》测试题(有答案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8096d5d5482fb4daa48d4bc7.png)
一、选择题1.如图所示,一质量为m的物块静止在倾角为θ的斜面上,物块与斜面间的滑动摩擦因数为μ,重力加速度为g,则()A.物块受到一个沿斜面向下的力,大小为m gsinθB.物块所受摩擦力的大小为0C.物块所受摩擦力的大小为μmg cosθD.物块所受摩擦力的大小为mg sinθ2.a、b、c为三个质量相同的木块、叠放于水平桌面上。
水平恒力F作用于木块b,三木块以共同速度v沿水平桌面匀速移动,如图所示,则在运动过程中()A.b作用于a的静摩擦力为零B.b作用于a的静摩擦力为3FC.b作用于c的静摩擦力为2 3 FD.c作用于地面的滑动摩擦力为3F3.如图所示,一根弹性杆的一端固定在倾角为30°的斜面上,杆的另一端固定一个质量为m=0.2kg的小球,小球处于静止状态,弹性杆对小球的弹力为()A.大小为2 N,方向平行于斜面向上B.大小为1 N,方向平行于斜面向上C.大小为2 N,方向垂直于斜面向上D.大小为2 N,方向竖直向上4.如图所示,物块A放在直角三角形斜面体B上面,B放在弹簧上面并紧挨着竖直墙壁,初始时A、B静止,现用力F沿斜面向上推A,但A、B仍未动。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施加力F前,B与墙面间的弹力一定为零B.施加力F后,B对A的摩擦力方向一定沿斜面向上C.施加力F后B与墙之间可能没有摩擦力D.施加力F后,弹簧弹力可能变化5.通过学习牛顿运动定律知识,我们可以知道()A.力是物体运动状态改变的原因B.物体的运动需要力来维持C.惯性的大小与质量有关,与速度大小也有关D.物体之间的作用力与反作用力,总是同时产生但不一定同时消失的6.如图所示,矩形物块A和楔形物块B、C叠放在水平地面上,B物块上表面水平。
水平向左的力F作用在B物块上,整个系统处于静止状态,则B受到的力的个数是()A.4个B.5个C.6个D.7个7.作用于O点的三力平衡,设其中一个力的大小F1,沿y轴正方向,力F2大小未知,与x轴负方向夹角θ(θ<90°),如图所示。
高中物理必修1《相互作用》试题(含答案)
![高中物理必修1《相互作用》试题(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22c8426ae418964bcf84b9d528ea81c758f52e00.png)
高中物理必修1《相互作用》试题一.选择题1.一本书放在水平桌面上,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桌面受到的压力实际就是书的重力B .桌面受到的压力是由桌面形变形成的C .桌面对书的支持力与书的重力是一对平衡力D .桌面对书的支持力与书对桌面的压力是一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2.人握住旗杆匀速上爬,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人受的摩擦力的方向是向下的B .人受的摩擦力的方向是向上的C .人握旗杆用力越大,人受的摩擦力也越大D .人所受到的合力向上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一个2N 的力可以分解为7N 和6N 的两个力;B 、一个2N 的力可以分解为8N 和12N 的两个力;C 、一个5N 的力可以分解为两个5N 的力;D 、一个8N 的力可以分解为4N 和3N 的两个力;4.如图所示,物体A 和B 的重力分别为10N 和3N ,不计弹簧秤和细线的重力和一切摩擦,则弹簧秤的读数为 ( )A 、3NB 、6NC 、10ND 、13N5.如图所示,在倾角为θ的斜面上有一质量为m 的光滑球被竖直的挡板挡住,则球对斜面的压力为 ( )A cos mg θB tan mg θC cos mg θD mg6.如图所示,一木块放在水平地面上,受推力F1=10N,F2=2N作用,木块处于静止状态。
若撤去力F1,则木块在水平方向受到的合力为()A、10N,方向水平向左B、6N,方向水平向右C、2N,方向水平向左D、零7.如图所示,在水平力F的作用下,重为G的物体保持沿竖直墙壁下滑,物体与墙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物体所受摩擦力大小为:()A.μF B.μ(F+G) C.μ(F-G) D.G8.下列关于分力与合力的说法,错误..的是:()A .两个力的合力,可能小于一个分力B .5N、2N、6N三个共点力最大合力为13N,最小合力为1NC .两个分力的大小和方向都被确定,则合力也被确定D .合力是分力等效替代的结果,其大小随着两分力夹角的增大而减小9.如图所示,在水平力F作用下,A、B保持静止.若A与B的接触面是水平的,且F ≠ 0。
高中物理第三章相互作用-力基础知识题库(带答案)
![高中物理第三章相互作用-力基础知识题库(带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3d257d1068eae009581b6bd97f1922791688bed0.png)
高中物理第三章相互作用-力基础知识题库单选题1、如图所示,用轻绳系住一质量为2m的匀质大球,大球和墙壁之间放置一质量为m的匀质小球,各接触面均光滑。
系统平衡时,绳与竖直墙壁之间的夹角为α,两球心连线O1O2与轻绳之间的夹角为β,则α、β应满足()A.绳子的拉力可能小于墙壁的支持力B.墙壁的支持力一定小于两球的重力C.3tanα=tan(α+β)D.3tanα=3tan(α+β)答案:CA.设绳子拉力为F,墙壁支持力为N,两球之间的压力为T,将两个球作为一个整体进行受力分析,如图1所示。
根据图1中几何关系可得绳子的拉力大于墙壁的支持力,故A错误;B.根据平衡条件可得N=3mg tanα由于α大小不确定,所以墙壁的支持力不一定小于两球的重力,故B错误;CD.对小球进行受力分析,如图2所示,根据平衡条件可得N=mg tanθ根据几何关系可得θ=α+β则N=mg tan(α+β)联立得3tanα=tan(α+β)故C正确,D错误。
故选C。
小提示:2、物块在轻绳的拉动下沿倾角为30°的固定斜面向上匀速运动,轻绳与斜面平行。
已知物块与斜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33,重力加速度取10m/s2。
若轻绳能承受的最大张力为1500N,则物块的质量最大值是()A.30kgB.50kgC.100kgD.150kg答案:D物块沿斜面向上匀速运动,根据平衡条件F=F f+mgsin30°又F f=μF N,F N=mgcos30°解得m=Fgsin30°+μgcos30°将F max=1500N代入得m=150kg故选D。
3、如图所示,质量m1=kg的物块A被沿着斜面的轻质细绳系住放在倾角的斜面上。
物块A与斜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μ=√36,细绳绕过定滑轮O,右端固定在天花板上,将质量为m2的重物B 通过动滑轮挂在30α=︒细绳上。
当物块A与重物B都保持静止时,细绳与竖直方向的夹角θ=60°。
高一物理,相互作用习题(含答案),全部题型(可编辑修改word版)
![高一物理,相互作用习题(含答案),全部题型(可编辑修改word版)](https://img.taocdn.com/s3/m/857006062cc58bd63186bdd9.png)
高一物理必修一相互作用典型练习题 (含答案)1、下列有关力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力的产生离不开施力物体,但可以没有受力物体,例如一个人用很大的力挥动网球拍,却没击中球,有施力物体而没有受力物体B.力的产生离不开受力物体,但可以没有施力物体,例如物体冲上光滑斜面,在沿斜面上升过程中受到沿斜面向上的冲力,这个力没有施力物体C.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如果找不到施力物体,寿命这个力不存在D.不接触的物体间也可以产生力的作用,例如磁铁吸引铁钉,可见力可以离开物体单独存在2、下面有关力和力的作用效果的说法中,错误的是()A.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B.力既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又可以引起物体的形变C.物体运动快慢或运动方向发生改变时,它一定受到了力的作用D.作用在一个物体上的两个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同,它们产生的效果一定相同3、在画力的示意图时,力的作用点一定要画在()A. 施力物体上B. 受力物体上C. 施力或受力物体都行D. 以上说法都不对4、下列哪一组力都是根据力的性质命名的?()A. 重力、动力、分子力B. 重力、分子力、安培力C. 电力、磁力、浮力D. 拉力、压力、阻力5、在下列各组力中,属于同一性质的力的是()A. 重力、弹力、摩擦力、动力、拉力B. 拉力、压力、支持力、推力、提力C. 重力、拉力、电磁力、动力、阻力D. 重力、分子力、摩擦力、电磁力、推力6、下列各组力中,根据力的效果来命名的是()A. 重力、弹力、摩擦力、分子力、电磁力B. 拉力、压力、支持力、推力、提力C. 重力、拉力、电磁力、动力、阻力D. 电磁力、提力、压力、动力、重力7、下列关于力的说法,错误的是()A.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力不能脱离物体而独立存在B.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施力物体同时一定是受力物体C.力是使物体运动的原因D.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8、下列物体中运动状态不变的是()A. 刚从站台上发车的火车B. 飞机在高空以飞快的速度匀速直线飞行C. 滑雪运动员在平直的路面上滑行D. 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的卫星9、物体运动状态发生改变的含义是()A. 物体从静止变为运动或从运动变为静止B. 物体的运动快慢或运动方向发生改变C. 物体运动的快慢发生改变D. 物体运动的方向发生改变10、关于重力、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G = mg表明物体受到的重力跟它的质量成正比GB.m = g表明物体的质量跟它受到的重力成正比GC.g = m表明g 值大小等于物体所受重力跟它质量的比值D. 物体受到的重力是由物体质量产生的11、关于重力,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地面上的物体都受到重力B. 一切运动的物体均不受重力C. 直升机能停在空中不动,是因为它不受重力D. 不接触地面的物体都不受重力12、关于重力、重心、重力的方向,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任何有规则形状的物体,它的重心就是几何中心B.物体的重心一定在物体上C.自由下落的物体速度越来越大,说明它受到的重力越来越大D.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的13、关于重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重力没有施力物体B. 重力是由于地球对物体的吸引而产生的C. 重力的方向是垂直向下的D. 重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下的14、关于重力的大小和方向,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在地球上方的物体都要受到重力作用,所受的重力与它的运动状态无关,也不管是否存在其他力的作用B.在地球各处的重力方向都是相同的C.向上运动的物体所受重力可能小于向下运动的同一物体所受重力D.对某一物体而言,其重力的大小总是一个恒量,不因物体从赤道移到南极而变化15、下列情况下压力的大小等于重力的大小的是()A.马站在水平地面上,马对地面的压力B.用手提放在水平地面上的米袋,但未提起,米袋对地面压力C.用拇指和四指握住茶杯,手对茶杯的压力D.停在一斜坡上的汽车,汽车队斜坡的压力16、关于弹力,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不相互接触的物体间也会产生弹力B. 拉力不属于弹力C. 压缩的弹簧能产生弹力D. 物体在发生形变时产生的力叫弹力17、关于弹力,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只要物体发生形变就一定产生弹力B. 只要两个物体接触就一定产生弹力C. 弹力的方向与物体形变的方向相同D. 拉力、推力、支持力都是弹力18、关于弹力,正确的是()A.压力是物体对支持面的弹力,方向总是垂直于支持面且指向支持面B.只要两个物体发生接触,就一定有弹力产生C.压力和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D.放在桌面上的木块对桌面的压力是由于桌面发生了微小形变而产生的19、关于弹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形变微小时,弹力很小B.轻杆一段所受弹力的作用线一定与轻杆方向重合C.用细杆波动水中的木头,木头受到的弹力是由于木头发生了形变而产生的D.如图所示,物块A 对斜面B 的弹力方向跟物块A 恢复形变的方向是相同的20、关于弹力的方向,下列说法正确的是()①弹力的方向一定垂直于接触面②弹力的方向不一定垂直于接触面③绳子类软物体产生的弹力一定垂直于被拉物体的平面④绳子类软物体产生的弹力一定沿绳子的方向A. ①③B. ①④C. ②③D. ②④21、关于弹力的方向,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A.压力的方向总是垂直于接触面,并指向被压物B.支持力的方向总是垂直于支持面,并指向被支持物C.绳对物体拉力的方向总是沿着绳,并指向绳收缩的方向D.杆对物体的弹力总是沿着杆,并指向杆收缩的方向22、木块放在斜面上处于静止状态,斜面对木块的弹力方向()23、一杆搁在矮墙上,关于杆受到的弹力的方向,如图中画得正确的是()24、某人在立起一根木棍过程中经过如图所示的一个状态,此时地面施予木棍的弹力方向正确的是()A. N1B. N2C. N3D. N425、如图所示,一小球放在固定的光滑斜面上,挡板沿竖直方向,关于挡板对小球的弹力的作用方向,下列表述正确的是()A.沿水平方向向右B.沿斜面方向向上C.沿水平方向向左D.沿斜面方向向下26、如图,AB 之间一定存在弹力的是()27、下列各图中,P、Q 两物体之间存在弹力的是(所有的接触面都是光滑,物体处于静止状态)()28、生活中我们发现有的弹簧比较“软”,有的弹簧比较“硬”,用相同的力拉这两种弹簧,“软”弹簧的伸长量较大,弹簧“软”、“硬”的科学表述是指弹簧的()A. 弹力大小B. 质量大小C. 劲度系数大小D. 形变量大小29、如图所示的弹簧阵子。
高中物理必修一第三章相互作用力经典大题例题(带答案)
![高中物理必修一第三章相互作用力经典大题例题(带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39e72f7f905f804d2b160b4e767f5acfa1c7832c.png)
高中物理必修一第三章相互作用力经典大题例题单选题1、一学校物理项目学习小组研究悬索桥的受力特点,实际的悬索桥在工程上是复杂的,他们进行了合理简化,悬索桥的简化模型如下:吊桥六对钢杆悬吊,六对钢杆在桥面上分列两排,其上端挂在两根钢缆上,如图为其一侧面图。
已知图中相邻两钢杆间距离为9m,靠桥面中心的钢杆长度为2m(即AA′=DD′=2m),BB′= EE′,CC′=PP′,又已知两端钢缆CM、PN与水平方向成45°角,若钢杆钢缆自重不计,每根钢杆承受拉力相同,桥面总质量m,每根钢杆拉力均为T。
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每根钢杆拉力大小为16mgB.每对钢缆AD中拉力大小为13mgC.每对钢缆CM中拉力大小为√22mgD.BB′的长度为6m答案:CA.桥面总质量m,每根钢杆拉力均为T,由平衡条件可得12T=mg解得T=mg 12故A错误;C.对整体受力分析如图,由平衡条件可得2T MC sin45∘=mg 解得T MC=mg2sin45∘=√2mg2故C正确;B.对左边的悬索受力分析如图所示,由平衡条件可得T AD=T MC cos45∘=mg 2故B错误;D.对A点受力分析如图所示,由平衡条件可得tanθ=16mgT AD=13由几何关系可得BB′=AA′+A′B′tanθ=(2+9×13)m=5m故D错误。
故选C。
2、如图将光滑的重球放在斜面上,被竖直的挡板挡住而静止,设球对斜面的压力为N1,对挡板的压力为N2,当挡板从竖直缓慢地转到水平位置的过程中()A.N1变小,N2变大B.N1变大,N2变小C.N1变小,N2先变小后变大D.N1和N2都变小答案:C以球为研究对象,受力分析如图小球受到重力G、斜面的支持力N1′和挡板的支持力N2′,N1′与N1是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N2′与N2是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由平衡条件得知,N1′和N2′的合力与重力G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出多个位置N1′和N2′的合力,如图,由图看出,N1′逐渐减小,N2′先减小后增大,当N1′和N2′垂直时,N2′最小,根据牛顿第三定律得知,N1逐渐减小,N2先变小后变大,故C正确,ABD错误。
高中物理相互作用的技巧及练习题及练习题(含答案)及解析
![高中物理相互作用的技巧及练习题及练习题(含答案)及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369b1576102de2bd9705884d.png)
高中物理相互作用的技巧及练习题及练习题(含答案)及解析一、高中物理精讲专题测试相互作用1.(18分)如图所示,金属导轨MNC和PQD,MN与PQ平行且间距为L,所在平面与水平面夹角为α,N、Q连线与MN垂直,M、P间接有阻值为R的电阻;光滑直导轨NC 和QD在同一水平面内,与NQ的夹角都为锐角θ。
均匀金属棒ab和ef质量均为m,长均为L,ab棒初始位置在水平导轨上与NQ重合;ef棒垂直放在倾斜导轨上,与导轨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μ较小),由导轨上的小立柱1和2阻挡而静止。
空间有方向竖直的匀强磁场(图中未画出)。
两金属棒与导轨保持良好接触。
不计所有导轨和ab棒的电阻,ef 棒的阻值为R,最大静摩擦力与滑动摩擦力大小相等,忽略感应电流产生的磁场,重力加速度为g。
(1)若磁感应强度大小为B,给ab棒一个垂直于NQ、水平向右的速度v1,在水平导轨上沿运动方向滑行一段距离后停止,ef棒始终静止,求此过程ef棒上产生的热量;(2)在(1)问过程中,ab棒滑行距离为d,求通过ab棒某横截面的电荷量;(3)若ab棒以垂直于NQ的速度v2在水平导轨上向右匀速运动,并在NQ位置时取走小立柱1和2,且运动过程中ef棒始终静止。
求此状态下最强磁场的磁感应强度及此磁场下ab棒运动的最大距离。
【答案】(1)Q ef=;(2)q=;(3)B m=,方向竖直向上或竖直向下均可,x m=【解析】解:(1)设ab棒的初动能为E k,ef棒和电阻R在此过程产生热量分别为Q和Q1,有Q+Q1=E k①且Q=Q1 ②由题意 E k=③得 Q=④(2)设在题设的过程中,ab棒滑行的时间为△t,扫过的导轨间的面积为△S,通过△S的磁通量为△Φ,ab棒产生的电动势为E,ab棒中的电流为I,通过ab棒某截面的电荷量为q,则E=⑤且△Φ=B△S ⑥电流 I=⑦又有 I=⑧由图所示,△S=d(L﹣dcotθ)⑨联立⑤~⑨,解得:q=(10)(3)ab棒滑行距离为x时,ab棒在导轨间的棒长L x为:L x=L﹣2xcotθ (11)此时,ab棒产生的电动势E x为:E=Bv2L x (12)流过ef棒的电流I x为 I x=(13)ef棒所受安培力F x为 F x=BI x L (14)联立(11)~(14),解得:F x=(15)有(15)式可得,F x在x=0和B为最大值B m时有最大值F1.由题意知,ab棒所受安培力方向必水平向左,ef棒所受安培力方向必水平向右,使F1为最大值的受力分析如图所示,图中f m为最大静摩擦力,有:F1cosα=mgsinα+μ(mgcosα+F1sinα)(16)联立(15)(16),得:B m=(17)B m就是题目所求最强磁场的磁感应强度大小,该磁场方向可竖直向上,也可竖直向下.有(15)式可知,B为B m时,F x随x增大而减小,x为最大x m时,F x为最小值,如图可知F2cosα++μ(mgcosα+F2sinα)=mgsinα (18)联立(15)(17)(18),得x m=答:(1)ef棒上产生的热量为;(2)通过ab棒某横截面的电量为.(3)此状态下最强磁场的磁感应强度是,磁场下ab棒运动的最大距离是.【点评】本题是对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的考查,解决本题的关键是分析清楚棒的受力的情况,找出磁感应强度的关系式是本题的重点.2.如图所示,质量为M=5kg的物体放在倾角为θ=30º的斜面上,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5,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M用平行于斜面的轻绳绕过光滑的定滑轮与不计质量的吊盘连接,两个劲度系数均为k=1000N/m的轻弹簧和两个质量都是m的物体均固连,M刚好不上滑,取g=10m/s2。
高中物理相互作用专题训练答案.docx
![高中物理相互作用专题训练答案.docx](https://img.taocdn.com/s3/m/c5129c9cdd36a32d7275816f.png)
高中物理相互作用专题训练答案一、高中物理精讲专题测试相互作用1.如图所示,质量的木块 A 套在水平杆上,并用轻绳将木块与质量的小球 B 相连 .今用跟水平方向成角的力,拉着球带动木块一起向右匀速运动,运动中 M、 m 相对位置保持不变,取.求:(1)运动过程中轻绳与水平方向夹角;(2)木块与水平杆间的动摩擦因数为.(3)当为多大时 ,使球和木块一起向右匀速运动的拉力最小?【答案】(1) 30°( 2)μ=( 3)α=arctan.【解析】【详解】(1)对小球 B 进行受力分析,设细绳对N 的拉力为T 由平衡条件可得:Fcos30 ° =Tcos θFsin30 ° +Tsin θ =mg代入数据解得:T=10,tanθ= ,即:θ=30°(2)对 M 进行受力分析,由平衡条件有F N=Tsin θ +Mgf=Tcos θf= μF N解得:μ=(3)对 M、 N 整体进行受力分析,由平衡条件有:F N+Fsin α=(M+m ) gf=Fcos α =NμF联立得: Fcosα=μ( M+m ) g-μFsin α解得: F=令: sin β=,cosβ=,即:tanβ=则:所以:当α+β=90时°F 有最小值.所以: tan α=μ=时 F 的值最小.即:α=arctan 【点睛】本题为平衡条件的应用问题,选择好合适的研究对象受力分析后应用平衡条件求解即可,难点在于研究对象的选择和应用数学方法讨论拉力 F 的最小值,难度不小,需要细细品味.2.质量为M的木楔倾角为θ(θ< 45 °)m的木块放,在水平面上保持静止,当将一质量为在木楔斜面上时,它正好匀速下滑.当用与木楔斜面成α角的力 F 拉木块,木块匀速上升,如图所示 (已知木楔在整个过程中始终静止 ).(1)当α=θ时,拉力F 有最小值,求此最小值;(2)求在 (1)的情况下木楔对水平面的摩擦力是多少?1【答案】(1)F min mg sin 2(2)mg sin 4【解析】【分析】(1)对物块进行受力分析,根据共点力的平衡,利用正交分解,在沿斜面和垂直斜面两方向列方程,进行求解.(2)采用整体法,对整体受力分析,根据共点力的平衡,利用正交分解,分解为水平和竖直两方向列方程,进行求解.【详解】木块在木楔斜面上匀速向下运动时,有mgsin =mgcos,即=tan(1)木块在力 F 的作用下沿斜面向上匀速运动,则:Fcos = mgsin + fFsin + F N= mgcosf=F N联立解得:Fmgsin2cos则当=时,F有最小值,F min=mgsin2(2)因为木块及木楔均处于平衡状态,整体受到地面的摩擦力等于 F 的水平分力,即f Fcos当=时,f mgsin2 cos2 1 mgsin42【点睛】木块放在斜面上时正好匀速下滑隐含动摩擦因数的值恰好等于斜面倾角的正切值,当有外力作用在物体上时,列平行于斜面方向的平衡方程,求出外力 F 的表达式,讨论 F 取最小值的条件.3.如图所示,两个正三棱柱A、 B 紧靠着静止于水平地面上,三棱柱的中间有一个半径为R的光滑圆柱C, C的质量为 2m, A、 B的质量均为m.A、B与地面的动摩擦因数为μ.设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重力加速度为g.(1)三者均静止时 A 对 C 的支持力为多大?(2)A 、 B 若能保持不动,μ 应该满足什么条件?(3) 若 C 受到经过其轴线竖直向下的外力而缓慢下降到地面,求该过程中摩擦力对 A 做的功【答案】 (1) F N= 2mg.(2)3mgRμ≥. (3)-. 23【解析】【分析】(1)对 C进行受力分析,根据平衡求解 A 对 C 的支持力;(2) A 保持静止,则地面对 A 的最大静摩擦力要大于等于 C 对 A 的压力在水平方向的分力,据此求得动摩擦因数μ 应该满足的条件;(3) C 缓慢下落同时 A、 B 也缓慢且对称地向左右分开, A 受力平衡,根据平衡条件求解滑动摩擦力大小,根据几何关系得到 A 运动的位移,再根据功的计算公式求解摩擦力做的功.【详解】(1) C 受力平衡, 2F N cos60°= 2mg解得 F N= 2mg(2)如图所示, A 受力平衡 F 地= F N cos60°+ mg=2mg f= F N sin60°=3 mg因为 f ≤μF地,所以μ≥32(3) C 缓慢下降的同时A、 B 也缓慢且对称地向左右分开. A 的受力依然为 4 个,如图所图,但除了重力之外的其他力的大小发生改变, f 也成了滑动摩擦力.地=F′NA 受力平衡知 F′cos60°+mgf=′ F′N sin60°=μ F地′3 mg解得 f ′=3即要求 3 -μ>0,与本题第(2)问不矛盾.由几何关系知:当 C 下落地地面时, A 向左移动的水平距离为x=3R 3mgR所以摩擦力的功W=- f ′x=-3【点睛】本题主要是考查了共点力的平衡问题,解答此类问题的一般步骤是:确定研究对象、进行受力分析、利用平行四边形法则进行力的合成或者是正交分解法进行力的分解,然后在坐标轴上建立平衡方程进行解答.4.如图所示,质量为m的物体放在一固定斜面上,当斜面倾角为30°时恰能沿斜面匀速下滑.对物体施加一大小为F、方向水平向右的恒力,物体可沿斜面匀速向上滑行.设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当斜面倾角增大并超过某一临界角θ0 时,不论水平恒力 F 多大,都不能使物体沿斜面向上滑行,试求:(1)物体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2)这一临界角θ0的大小.【答案】( 1)3( 2) 60°3【解析】试题分析:( 1)斜面倾角为 30°时,物体恰能匀速下滑,满足mg sin 30mg cos30解得33(2)设斜面倾角为α,由匀速直线运动的条件: F cos mg sin F fF N mg cos F sin , F f F N解得: F mg sin mg cos cos sin当 cossin0 ,即cot时, F→∞,即“不论水平恒力 F 多大”,都不能使物体沿斜面向上滑行此时,临界角060考点:考查了共点力平衡条件的应用【名师点睛】本题是力平衡问题,关键是分析物体的受力情况,根据平衡条件并结合正交分解法列方程求解.利用正交分解方法解体的一般步骤:① 明确研究对象;② 进行受力分析;③ 建立直角坐标系,建立坐标系的原则是让尽可能多的力落在坐标轴上,将不在坐标轴上的力正交分解;④x方向, y 方向分别列平衡方程求解.5. (10 分 ) 如图所示,倾角θ=30°、宽 L=1m 的足够长的 U 形光滑金属导轨固定在磁感应强度大小 B=IT 、范围足够大的匀强磁场中,磁场方向垂直导轨平面向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中物理相互作用练习题及答案一、高中物理精讲专题测试相互作用1.如图所示,两个正三棱柱A、 B 紧靠着静止于水平地面上,三棱柱的中间有一个半径为R的光滑圆柱C, C的质量为 2m, A、 B的质量均为m.A、B与地面的动摩擦因数为μ.设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重力加速度为g.(1)三者均静止时 A 对 C 的支持力为多大?(2)A、 B 若能保持不动,μ 应该满足什么条件?(3) 若 C 受到经过其轴线竖直向下的外力而缓慢下降到地面,求该过程中摩擦力对 A 做的功【答案】 (1) F N= 2mg.(2)3mgRμ≥. (3)-. 23【解析】【分析】(1)对 C进行受力分析,根据平衡求解 A 对 C 的支持力;(2) A 保持静止,则地面对 A 的最大静摩擦力要大于等于 C 对 A 的压力在水平方向的分力,据此求得动摩擦因数μ 应该满足的条件;(3) C 缓慢下落同时 A、 B 也缓慢且对称地向左右分开, A 受力平衡,根据平衡条件求解滑动摩擦力大小,根据几何关系得到 A 运动的位移,再根据功的计算公式求解摩擦力做的功.【详解】(1) C 受力平衡, 2F N cos60°= 2mg解得 F N= 2mg(2)如图所示, A 受力平衡 F 地= F N cos60°+ mg=2mg f= F N sin60°=3 mg因为 f ≤μF地,所以μ≥32(3) C 缓慢下降的同时A、 B 也缓慢且对称地向左右分开. A 的受力依然为 4 个,如图所图,但除了重力之外的其他力的大小发生改变, f 也成了滑动摩擦力.地=F′NA 受力平衡知 F′cos60°+mgf=′ F′N sin60°=μ F地′解得 f ′=3 mg3即要求 3 -μ>0,与本题第(2)问不矛盾.由几何关系知:当 C 下落地地面时, A 向左移动的水平距离为x=3 R 3mgR所以摩擦力的功W=- f ′x=-3【点睛】本题主要是考查了共点力的平衡问题,解答此类问题的一般步骤是:确定研究对象、进行受力分析、利用平行四边形法则进行力的合成或者是正交分解法进行力的分解,然后在坐标轴上建立平衡方程进行解答.2.轻绳下端悬挂200N 的重物,用水平力拉轻绳上的点,使轻绳上部分偏离竖直方向=角保持静止,如图所示。
(1)求水平力的大小;(2)保持轻绳上部分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不变,改变力的方向,求力的最小值及与水平方向的夹角。
【答案】(1)( 2),与水平方向夹角为【解析】试题分析:(1)对点受力分析,可得,解得(2)力有最小值时,解得,与水平方向夹角为考点:考查了共点力平衡条件【名师点睛】在处理共点力平衡问题时,关键是对物体进行受力分析,然后根据正交分解法将各个力分解成两个方向上的力,然后列式求解,如果物体受到三力处于平衡状态,则可根据矢量三角形法,将三个力移动到一个三角形中,然后根据角度列式求解3.一架质量m 的飞机在水平跑道上运动时会受到机身重力、竖直向上的机翼升力F升、发动机推力、空气阻力F阻、地面支持力和跑道的阻力f的作用。
其中机翼升力与空气阻力均与飞机运动的速度平方成正比,即F升k1v2 , F阻k2v 2,跑道的阻力与飞机对地面的压力成正比,比例系数为k0( m、 k0、 k1、k2均为已知量),重力加速度为g。
(1)飞机在滑行道上以速度v0匀速滑向起飞等待区时,发动机应提供多大的推力?(2)若将飞机在起飞跑道由静止开始加速运动直至飞离地面的过程视为匀加速直线运动,发动机的推力保持恒定,请写出k0与 k1、 k2的关系表达式;(3)飞机刚飞离地面的速度多大?【答案】 (1) F k v2k(mg k v2 ); (2)k F k2v2ma; (3) v mg2 00 1 00mg k1v2k1【解析】【分析】(1)分析粒子飞机所受的 5 个力,匀速运动时满足F推F阻F阻',列式求解推力;(2)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列式求解k0与 k1、 k2的关系表达式;(3)飞机刚飞离地面时对地面的压力为零 .【详解】(1)当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时,所受合力为零,此时有空气阻力 F阻 k2v02飞机升力 F升 k1v02飞机对地面压力为N ,N mg F升地面对飞机的阻力为:F阻'k0 N由飞机匀速运动得:F F F,推阻阻由以上公式得 F k2v02k0 (mg k1v02 )推(2)飞机匀加速运动时,加速度为a,某时刻飞机的速度为v,则由牛顿第二定律:F推 -k2v2k0 (mg k1v2 )= ma解得: k0F推 -k2 v2ma mg k1v2(3)飞机离开地面时:mg=k1v2解得: v mg k14.如图所示,一质量为m 的金属球,固定在一轻质细绳下端,能绕悬挂点O 在竖直平面内转动.整个装置能自动随着风的转向而转动,使风总沿水平方向吹向小球.无风时细绳自然下垂,有风时细绳将偏离竖直方向一定角度,求:(1)当细绳偏离竖直方向的角度为θ,且小球静止时,风力 F 及细绳对小球拉力T 的大小.(设重力加速度为g)(2)若风向不变,随着风力的增大θ将增大,判断θ能否增大到90 °且小球处于静止状态,说明理由.【答案】(1)Tmg90°且小球处于静止状态, F=mgtan θ( 2)不可能达到cos【解析】【分析】【详解】(1)对小球受力分析如图所示(正交分解也可以)应用三角函数关系可得:F=mgtanθ(2)假设θ=90,°对小球受力分析后发现合力不能为零,小球也就无法处于静止状态,故θ角不可能达到 90°且小球处于静止状态.5.如图所示,质量为m的物体放在一固定斜面上,当斜面倾角为30°时恰能沿斜面匀速下滑.对物体施加一大小为F、方向水平向右的恒力,物体可沿斜面匀速向上滑行.设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当斜面倾角增大并超过某一临界角θ时,不论水平恒力 F 多0大,都不能使物体沿斜面向上滑行,试求:(1)物体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2)这一临界角θ0的大小.【答案】( 1)3(2)60°3【解析】试题分析:( 1)斜面倾角为 30°时,物体恰能匀速下滑,满足mg sin 30mg cos30解得33(2)设斜面倾角为α,由匀速直线运动的条件: F cos mg sin F fF N mg cos F sin , F f F N解得: F mg sin mg cos cos sin当 cossin0 ,即cot时, F→∞,即“不论水平恒力 F 多大”,都不能使物体沿斜面向上滑行此时,临界角060考点:考查了共点力平衡条件的应用【名师点睛】本题是力平衡问题,关键是分析物体的受力情况,根据平衡条件并结合正交分解法列方程求解.利用正交分解方法解体的一般步骤:① 明确研究对象;② 进行受力分析;③ 建立直角坐标系,建立坐标系的原则是让尽可能多的力落在坐标轴上,将不在坐标轴上的力正交分解;④x方向, y 方向分别列平衡方程求解.6.如图所示,一倾角为θ =30的°光滑足够长斜面固定在水平面上,其顶端固定一劲度系数为 k=50N/m 的轻质弹簧,弹簧的下端系一个质量为m=1kg 的小球,用一垂直于斜面的挡板A 挡住小球,此时弹簧没有发生形变,若挡板 A 以加速度 a=4m/s 2沿斜面向下匀加速运动,弹簧与斜面始终保持平行,g 取 10m/s 2.求:(1)从开始运动到小球速度达最大时小球所发生位移的大小;(2)从开始运动到小球与挡板分离时所经历的时间.【答案】( 1)从开始运动到小球速度达最大时小球所发生位移的大小是0.1m;(2)从开始运动到小球与挡板分离时所经历的时间是0.1s【解析】(1)球和挡板分离后做加速度减小的加速运动,当加速度为零时,速度最大,此时物体所受合力为零.即 kx m=mgsin θ,解得:(2)设球与挡板分离时位移为从开始运动到分离的过程中,.s,经历的时间为t ,m受竖直向下的重力,垂直斜面向上的支持力F N,沿斜面向上的挡板支持力F1和弹簧弹力 F.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mgsin -θF-F1=ma,F=kx.随着 x的增大, F增大, F1减小,保持 a不变,当m与挡板分离时,F1减小到零,则有:mgsin θ-kx=ma,又x= at2联立解得: mgsin θ-k? at2=ma,所以经历的时间为:.点睛:本题分析清楚物体运动过程,抓住物体与挡板分离时的条件:小球与挡板间的弹力为零是解题的前提与关键,应用牛顿第二定律与运动学公式可以解题。
7.如图所示,质量为M、倾角为α 的斜面体(斜面光滑且足够长)放在粗糙的水平地面上,底部与地面的动摩擦因数为μ,斜面顶端与劲度系数为k、自然长度为l 的轻质弹簧相连,弹簧的另一端连接着质量为m的物块.压缩弹簧使其长度为3l /4 时将物块由静止开始释放,物块在斜面上做简谐运动且物块在以后的运动中,斜面体始终处于静止状态.重力加速度为 g.(1)求物块处于平衡位置时弹簧的伸长量;(2)求物块的振幅和弹簧的最大伸长量;(3)使斜面始终处于静止状态,动摩擦因数大静摩擦力)?μ 应满足什么条件(假设滑动摩擦力等于最【答案】(mg sin l 2mg sin( 3)1)lk( 2)k4( kl4mg sin)cos4Mg4mg cos2kl sin【解析】(1)设物块处于平衡位置时弹簧的伸长量为l,则mg sink l 0解得l mgsink(2)物块做简谐运动的振幅为l mg sin l Alk44由简谐运动的对称性可知,弹簧的最大伸长量为: l maxl2mgsin A lk4(3)以物块的平衡位置为原点、沿斜面向下为位移正方向建立坐标系,设某时刻物块位移x 为正,斜面受到弹簧沿斜面向下的拉力F、地面的水平向右的摩擦力f,如图所示.由于斜面受力平衡,则有在水平方向上有: F cos f N1 sin0;在竖直方向上有:N 2 F sin N1 cos Mg0又 F k (x l ), N1mg cos联立可得f kx cos, N 2Mg mg kx sin为使斜面始终处于静止状态,结合牛顿第三定律,应满足f N2f k x cos所以N2Mg mg kxsin因-A≤x≤A,所以当 -A 时,上式右端达到最大值,于是有kl4mgsin cos4Mg4mgcos2kl sin【另解】对由斜面、物块、弹簧组成的系统受力分析,受重力(M + m) g、地面的支持力N 和水平方向的静摩擦力 f 作用,如图所示.建立图示直角坐标系,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可知:在水平方向上有:f=M ×0+macosα;在竖直方向上有:N-( M +m) g=M×0+ masinα其中,静摩擦力f≤f m=μN,又因弹簧振子有kx=-ma 且- A≤x≤A,kl4mgsin cos 联立以上各式,解得:4mgcos2.4Mg kl sin点睛:本题关键是先对滑块受力分析,然后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列式分析;最后对斜面体受力分析,确定动摩擦因数的范围 .8.如图所示,轻绳绕过定滑轮,一端连接物块A,另一端连接在滑环 C 上,物块 A 的下端用弹簧与放在地面上的物块 B 连接, A、B 两物块的质量均为m,滑环 C的质量为M,开始时绳连接滑环 C 部分处于水平,绳刚好拉直且无弹力,滑轮到杆的距离为L,控制滑块C,使其沿杆缓慢下滑,当 C 下滑 L 时,释放滑环C,结果滑环 C 刚好处于静止,此时 B 刚好要离开地面,不计一切摩擦,重力加速度为g.(1)求弹簧的劲度系数;(2)若由静止释放滑环C,求当物块 B 刚好要离开地面时,滑环 C 的速度大小.【答案】( 1)k 3mg( 2)55 gL L42【解析】试题分析:( 1)设开始时弹簧的压缩量为x,则 kx=mg设 B 物块刚好要离开地面,弹簧的伸长量为x′,则 kx′=mg mg因此 x xk由几何关系得 2x L216 L2L 2 L93L求得 x33mg得 kL(2)弹簧的劲度系数为k,开始时弹簧的压缩量为mg L x13k当 B 刚好要离开地面时,弹簧的伸长量x2mg L k3因此 A 上升的距离为h x1x22L 3C 下滑的距离H(L h)2L2 4 L3根据机械能守恒 MgH mgh 1m(vHH)2 1 Mv2 22L22又 2mgcos370=Mg联立求得v 10(2 Mm)gL55 gL 48m75M42考点:胡克定律;机械能守恒定律【名师点睛】对于含有弹簧的问题,是高考的热点,要学会分析弹簧的状态,弹簧有三种状态:原长、伸长和压缩,含有弹簧的问题中求解距离时,都要根据几何知识研究所求距离与弹簧形变量的关系.9.如图所示,一小滑块静止在倾角为370的斜面底端,滑块受到外力冲击后,获得一个沿斜面向上的速度v0=4m/s ,斜面足够长,滑块与斜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 =0.25,已知sin370=0.60, cos370=0.80,g 取 10m/s 2,求:(1)滑块沿斜面上滑过程中的加速度的大小;(2)滑块沿斜面上滑的最大距离;【答案】( 1)(2)1.0m【解析】试题分析:( 1)设滑块质量为m,上滑过程的加速度大小为a,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所以,(2)滑块上滑做匀减速运动,根据位移与速度的关系公得最大距离考点:考查了牛顿第二定律与运动学公式的应用【名师点睛】连接牛顿第二定律与运动学公式的纽带就是加速度,所以在做这一类问题时,特别又是多过程问题时,先弄清楚每个过程中的运动性质,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求加速度然后根据加速度用运动学公式解题或者根据运动学公式求解加速度然后根据加速度利用牛顿第二定律求解力10.如图所示,绝缘粗糙水平面处在水平向右的匀强电场中,场强大小+4E=1. 6× 10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