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经济金融支持研究【文献综述】
关于农村金融的文献综述
中国农村金融发展研究综述徐恒晔(石河子大学商学院新疆五家渠831300)摘要:众所周知,我国是农业大国,几亿农民生活在农村,“三农”问题一直都是制约中国经济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
近年来,农村金融成为金融研究的热点领域之一,因为它不仅对农民福利有着重要的意义,同时也直接影响着农村金融市场的发展。
本文基于国外关于农村金融的理论与实证研究,对国外的研究发展情况进行分析和梳理,主要阐述了我国有关学者对于农村金融发展与监管的有关问题的看法。
文章对农村金融的发展和农村金融监管体系的完善起到积极有效的作用关键字:农村金融;监管体系一、引言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我国农村金融正逐步朝着合理、规范化的方向发展。
但不可否认的是,目前我们农村金融的发展存在很多问题,由于农村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特殊地位和金融在经济中的核心地位,因而研究农村金融问题,解决农村金融问题具有重要意义。
我国农村金融监管法律制度的完善对于改观现阶段“三农”资金短缺的现状、稳定农村金融秩序、防范农村金融风险,保障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促进现代化建设进程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二、农村金融发展与监管问题及相关理论研究现状(1)国内研究现状与国外农村金融的研究相比,我国起步较晚,但近年来,许多专家和学者已经进行了大量的实证研究与理论分析,研究总结了农村金融市场发展不足的主要原因,我国的农村金融供给和需求结构失衡、农村金融生态环境退化和不科学的管理制度等。
第一,农村金融研究现状。
20世纪70年代初,为了尽快实现工业化,部分政府对农村金融采取金融抑制的政策(麦金龙,1973) ,同时也放缓了农村经济的发展。
从历史角度来看,中国改革开放以后,由于农村的正式贷款只能用于田地农业生产用途,并且贷款使用期限与农业生产周期长度基本吻合,所以,其他的非正式贷款大部分应对突发、大额或者现实的非一般消费,如亲人丧葬婚嫁或者在建造家庭新房舍中使用等……因此,非正式贷款总是用于农户各自的目的,并在道义上给了农户信贷人以权威,通常情况下,农户正式贷款只用于农户个人预定的目的,而非正式贷款也不会使农业田地生产中的净流动资金增加。
金融支持乡村振兴文献综述
一、农村金融支持与农村经济发展(一)农村金融支持与农村经济发展关系理论分析。
汪桥、史贤华(2014)认为金融机构放贷多数以大额为主要特点,相对而言农民借贷数额往往太小,农村金融机构面向农民的借贷额和民间借贷相比缺乏竞争优势,因此农村金融机构并没有对农民收入产生重大影响。
潘义勇(2014)从创新农村金融服务方面来探解决农村主导形式问题与如何提高农民的信用度和降低农村信贷风险问题。
丁志国、张洋、覃朝晖(2016)定性的分析了农村金融该怎样促进经济发展,发现农村经济的发展离不开政府政策支持。
张冬冬(2017)认为农村金融制度安排方面效率不高,大大降低了对农村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并从健全金融服务体系和保障体系方面给予了建议。
(二)农村金融支持与农村经济发展关系实证分析。
张丽娜、王静(2014)通过采用1980~2008年的样本数据,对农村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得出农村金融发展规模、结构和效率对农村经济增长具有促进作用。
赵洪丹、朱显平(2015)实证检验了1952~1977年、1978~1993年和1994~2012年三个不同的市场化进程阶段的农村金融对农村经济发展的作用,农村金融发展对农村经济发展起到显著的正向作用,且作用力不断增强。
张乐、黄斌全、曹静(2016)从制度约束的角度出发定量研究农村金融发展对经济的影响状况,利用1996~2011年间30个省的省级面板数据分析发现制度约束下的农村金融发展对促进农村经济增长效果不显著。
魏雪燕(2016)选用河南省1985~2014年间的数据利用VAR 模型分析河南省农村金融发展与经济发展的关系,农村金融发展的规模和结构在农村经济增长中起到显著促进作用,金融发展效率的影响不明显。
二、农村金融支持与农民收入增长关系(一)农村金融发展促进农民收入增长。
王云(2013)通过对中国中部地区的样本数据进行实证分析,得出农村金融发展规模和结构对农民收入增长有促进作用。
《农村互联网金融发展问题探究国内外文献综述2400字》
农村互联网金融发展问题研究国内外文献综述1.国外研究现状Economides N. C. Himmelberg(2014)认为,互联网金融是建立在传统金融业务基础上的新兴业务。
以传统业务为切入点有助于顺利提升互联网金融的发展水平,夯实互联网金融的发展基础,促进互联网金融快速步入到良性的发展轨道[5]。
Kirsty Best (2015)的研究表明,2002年联合国贸易和发展会议为发展中国家建构网络金融提供了广泛的认知,其建构了覆盖发展中国家的互联网金融发展条件和发展形势,这也是本文研究中对于互联网金融类别进行划分的重要依据[6]。
其认为,互联网金融涵盖电子银行、电子支付、电子贸易、网络借贷等不同领域,其总体发展规模是互联网金融的体量。
Andrew Crockett (2017)针对互联网金融的概况进行了研究。
其认为,物理网点应将支付结算功能过渡为营销服务,推动业务转型,将用户体验管理和交易成本控制作为提高互联网金融发展水平的重要措施[7]。
同时,应当优化远程协助业务的发展,提高互联网金融发展的硬件建设水平。
Chester Brown(2017)认为,互联网金融发展的背景下,应当结合互联网金融的发展特征和产业特点,积极引进人才,提高人才的储备水平,重视互联网金融的特征,提高互联网金融各主体对人才的吸纳水平,完善人才的知识结构,推动互联网金融人才具有扎实的业务功底和理论功底,使得人才兼备金融实操经验和互联网意识,提升互联网金融的发展水平[8]。
Muneer M.Abbad (2016)《约旦网上银行》中认为,农村金融机构应当有效协调传统支付模式与购买模式和当前技术环境和需求环境之间的鸿沟。
推动技术的高速发展,并将信息化的发展经验建构成量化的风险管理模型,提高对于客户信息的管理水平,建立客户潜力管理机制,提高对客户潜力的挖掘水平。
2.国内研究现状第一,农村互联网金融研究方面。
姜颖(2016)针对农村互联网金融工具进行了研究,将农村金融工具划分为投资、储蓄、信贷、结算、证券买卖、商业保险等类别的基础上,诠释了农村金融工具的功能。
农村金融与农村经济研究文献综述
2 0世纪 9 0年代以后 , 信息经济学和博弈论在农村金融领域得 以扩展 和应用。发展中国家 的金融市场
收稿 日期 : 2 0 1 3— 0 5—1 8
作者简介 : 郑小萍, 女, 教授 , 硕士生导师, 研究方 向为金融宏观分析和银行经营管理 ; 李继生( 1 9 8 6一 ) , 男, 山东寿光人 , 硕士研究生, 研究方 向为产业经济学与金 融支持。
1 0
金融教育研究
不是 一 个完全竞争市场 , 仅仅依赖市场无法培育社会所需要的金融市场 , 因此 , 有必要采用政府的适 当介入 金 融市 场 的方式 纠正 市场失 灵 ( S t i g l i t z , 1 9 8 9 ) 。B e l o n g i a和 G i l b e r t 考察 了美 国政 府 对 农 业 部 门 的信 贷 支 持 的绩效。 { 他们发现政府贷款在一定程度上弥补 了私人部 门对农户的信 贷配给导致的资金短缺问题 , 但是 补贴性的贷款对农业产出没有显著的作用。
郑 小萍 , 李继 生
( 江西 师 范大 学 财政 金 融学院 , 江西 南 昌 3 3 0 0 2 2 ) 摘要: 农村金 融 与农 村 经济之 间 的 关 系 国 内外都 做 了大量 地 研 究 , 在衡 量 和 比较 中寻 找 其 关 联 。 文章从 金 融的 功能性 角度入 手 , 阐述 了我 国关于农村 金 融供 需主体 的现 状 , 研 究发现 农村金 融
对农 村 金 融 市 场 而 言 , 不 完 全 竞 争 意 味 着 提 高利 率 会 引 起 道 德 风 险 和 逆 向选 择 。B e s l e y和 S t e p h e n
( 1 9 9 5 ) 认为 , 在正规金融的信贷中银行 由于无法完全控制贷款者行 为而面临道德风险问题 , 正规金融机构 对农业的贷款主要考虑收益和风险 , 而风险却 占有较大的比重。B o u c h e r , G u i r k i n g e r 和T r i v e l i C ( 2 0 0 5 ) 认为 向正规金融机构和民间金融机构借贷 的风险存在很大差异, 风险应该是农户选择民间借贷的重要因素 , 正规 金融机构为了降低道德风险, 一般通过合约条款让借款者承担较大的风险。 农 村金 融对农 业 的影 响是显 而 易见 的 , 国外对农 村 金融 的研究 已经 具体 深化 到土地 的收 益率 , 从 农 村经
新农村建设的金融支持文献综述范文格式
新农村建设的金融支持文献综述范文格式新农村建设的金融支持文献综述一、引言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程度影响和决定着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状况。
而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解决经济发展问题离不开金融的支持。
农村金融制度作为农业经济发展中最为重要的资本要素配置制度,在农村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日益显著。
从国外的经验来看只要是有小农经济和小农场、而且传统村庄还存在的国家,在工业化进入中期阶段是,都有农村综合建设的客观过程,但前提是资金的应用名剋有诸多阻碍,而且配套的农村金融服务也是农村综合建设的重要基础。
孟加拉国的乡村银行、泰国的农业与农业合作社银行、印度尼西亚人民银行的即肖恩单位等是农村金融与农业经济相结合的典范,其10多年的实践已经取得了非凡的成绩。
二、研究目的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随着市场效率的提高,金融对经济的支持和推动越来越明显,并在相当大的程度上决定着经济发展的速度和效率,使得金融在经济中逐步处于核心地位。
农村金融为农村的可持续发展提供金融动员和金融资源配置,因而成为促进我国农村经济繁荣兴旺的重要保证。
对于农村金融来讲,农业网作为国民经济的基础性产业,农业金融对于农村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农业金融是农村金融的最基本组成部分之一。
建设新农村是我国农村发展和改革进入新的历史阶段的必然选择,也是贯彻科学发展观,建设和谐社会的内在要求。
解决资源配置问题是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农村金融制度作为农村经济发展中最为重要的资源要素配置制度,无疑将成为农村经济改革中的一个焦点。
三、国外研究现状国外关于我国新农村建设融资的研究文献尚未见到,但有关于农业融资方面的研究文献。
目前,国际上普遍认为农村金融体系主要有由三个金融形式构成,即政策性金融、合作金融和商业性金融。
欧洲对合作金融的研究较早,至今已形成了较为完整的理论体系。
近年来,学者们更多地把目光投向农村商业性金融以及各种非正式金融组织。
XX和XX通过对农村专门金融机构的和银行的访问,分析了英国和爱尔兰农户的外援资金提供者的情况,讨论了两国农业贷款机构的发展极其随后的商业化。
我国农村经济发展文献综述
02
我国农村经济发展概况
农村经济发展的历史与现状
历史回顾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经济 发展经历了多个阶段,从家庭联 产承包责任制到农业现代化、乡 村振兴等,取得了显著的成就。
现状概述
当前,我国农村经济发展面临着 许多挑战,如资源约束、环境污 染、产业结构单一等问题,但同 时也具备巨大的发展潜力。
07
研究结论与展望
研究结论回顾
第一季度
第二季度
第三季度
第四季度
农村金融发展
许多文献发现,农村金 融的发展对农村经济增 长有显著的促进作用。 其中,农业信贷和农业 保险对农业产值的增加 具有积极影响。
农业技术创新
研究表明,农业技术创 新能够提高农业生产效 率和农产品质量,是推 动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
研究意义与价值
推动农村经济发展
深入研究农村经济发展问题,有助于找出促进农村经济增长的关 键因素,为制定相关政策提供科学依据。
缩小城乡差距
通过研究农村经济问题,有助于寻找提高农民收入、缩小城乡差 距的途径,促进社会公平与和谐。
提高农业生产效率
针对农业技术创新、劳动力转移等问题进行研究,有助于提高农 业生产效率和质量,推动农业可持续发展。
农村金融创新的路径与政策
推进农村金融体制改革
通过深化农村金融体制改革,完善农村金融组织体系,扩 大农村金融服务覆盖面,提高农村金融服务质量。
加强政策支持
政府应加大对农村金融的政策支持力度,包括财政补贴、 税收优惠等措施,以促进农村金融的发展。
推进农村金融创新
鼓励和支持各类金融机构开展农村金融创新,包括产品创 新、服务创新、技术创新等,以满足农民和农村企业的多 样化需求。
农村经济发展的特点与问题
农业供给侧改革的金融支持研究:文献综述
C h i n as t o r a g e&t r a n s p o r t m a g a z i n e 2021.11一、引言农业是一国经济发展的基础,而我国现代化进程中农业却一直处于短板地位。
近年来“三农”问题多次出现在中央一号文件中,成为各界关注的焦点,目前,随着我国经济步入“新常态”,粮食呈现出“三量齐增”(进口量、产量、库存量)现象,农产品供需失衡、矛盾凸显,表现为“买不到”与“卖不掉”并存。
2015年底,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明确提出:“要着力加强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2016年,中央一号文件再次强调,要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促进农业发展转型,着力提高农产品供给质量,而在此进程中金融机构将扮演着重要角色。
金融作为农业供给侧改革的加速器,在加速农业供给侧改革的进程中取得了显著成效,在此背景下,探讨农业供给侧改革的金融支持问题,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
二、对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解读农业供给侧改革实则是通过调整农产品结构,以期生产出质量和数量符合消费者需求的农产品,实现农产品的有效供给,提高劳动生产率、资源利用率,生产出契合市场需求的农产品(周俊才等,2017)[1]。
而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提出,追根溯源在于市场自调节功能被扭曲,供需错配问题凸显,一方面供给过剩,另一方面供给短缺,农业的特殊性使得农业适合“去库存”,要区别于工业企业的“去产能”(许经勇,2016)[2]。
对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关键的解读,罗必良(2017)[3]认为“补短板”是农业供给侧改革关键;陈文胜(2016)[4]认为,实现农业发展战略转型,使农产品由规模化生产转向区域地标品牌化生产是推进农业供给侧改革的关键。
综上所述,现有文献对农业供给侧改革的解读多是倾向于从理论层面,宏观视角进行分析,大多从农业供给侧改革的原因、改革的目的、改革的关键点等角度对其进行分析,认为农业供给侧改革是一项系统性的工程,关键是调整供需结构。
浙江金融支农对农村经济发展的影响的文献综述
浙江省金融支农对农村经济发展的影响的文献综述————————————————————————————————作者:————————————————————————————————日期:2浙江财经大学东方学院毕业论文(或毕业设计)文献综述浙江省金融支农对农村经济发展的影响学生姓名邵林敏指导教师彭武珍分院信息分院专业名称统计学班级 10统计2班学号 10204302312013年12 月10 日1 引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城乡差别现象日益突出,呈现出了典型的“二元经济”结果。
农业发展缓慢,农民增收困难,“三农”问题突出。
因此十八大报告,明确指出要加快发展现代农业,促进农村经济结构的调整升级。
而实现这些目标,以何种方式实施都缺少不了金融的支持。
这就需要,发展农村金融市场,提高农村金融支农的力度以解决农村发展的资金需求。
因此研究金融支农对农村经济增长的影响越来越有必要。
国内外许多经济学家通过运用各种实证方法论证了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的内在联系。
本文对文献的综述将借鉴国内、国外已有的研究成果进行分析总结。
同时,深入国内文献,具体从不同的方面进行归纳概括。
2 国内外文献综述2.1国外文献农业融资政策对农村发展有着正向的影响。
Edinburgh(2010)通过研究发现尼日利亚政府虽然在农业政策上做出努力,但是却无法将资金按照计划的预算进行分配,导致农村发展的目标一直无法实现。
其认为应建立适当的政府农业融资政策,加强金融机构的服务,简化信贷操作流程以增强农村资金的支持。
在资金的支持下,提升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提高生产率,增加农业产量的竞争力。
Saifullahi Sani Ibrahim (2013)认为强劲的经济发展是不可能没有金融深化的,尤其是在欠发达国家(最不发达国家)大多数民众居住的农村社区。
由于没有人运用时间序列数据研究过该方面,所以他运用1980-2011年尼日利亚的时间序列数据,运用动态普通最小二乘法和协整检验揭示了农村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的长期关系。
新农村建设中金融支持研究[文献综述]
毕业论文文献综述题目:新农村建设中金融支持研究一、引言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为了促进农民增收、农业发展和农村社会稳定,而要做到这些必须关注和解决新农村建设中的资金问题,这就需要加大金融业对新农村建设的支持力度。
目前,我国新农村建设中金融支持的力度不断加强,主要表现在:金融产品和服务手段不断拓展,融资渠道不断拓宽,产业投资基金在得到快速发展。
然而我国在新农村建设中现实的金融支持还面临着一些困境,比如:农村金融供需失衡,金融抑制较为严重;农村金融服务主体缺位,“金融空洞”显现等等。
因此还如何在新农村建设中进一步加强金融支持的力度就显得十分重要。
从国内外相关学者对农村支持金融的研究来看,国外关于对农村金融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对农村金融市场及其供求关系的研究;二是对农村金融组织体系的研究;三是对农村金融管理体制的研究;四是对农村金融组织微观运营机制的研究。
国内的学者对对农村金融市场及其供求关系、农村金融组织体系、农村金融管理体制、农村金融改革的问题研究比较多,研究结果表明我国现阶段的金融支持对新农村建设的力度还不够,有些方面没有完善。
针对这种情况,国内学者也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二、主体(一)国外相关研究1.关于农村金融市场及其供求关系的研究美国耶鲁大学经济学家Hugh T.Patrick 在《Financial development and economic growth in underdeveloped countries》中对建立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因果关系进行研究,构思了供给领先和需求追随现象。
他认为供给领先现象发生在金融机构发明和其金融资产、负债和相关金融服务;需求追随现象发生在现代金融机构和相关金融服务,是随着经济发展的需要而被创造的地方。
继而提出了“需求追随”和“供给领先”两种模式,认为在农村经济发展初期宜采用供给领先的模式,农村金融组织及供给应优先于农村经济主体的需求,当农村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后宜采用需求追随模式。
我国农村经济发展文献综述
创新农业经营体系
总结词
农业经营体系创新是推动农村经济发展的 重要手段。
详细描述
我国农村经济的传统经营模式已经无法满 足现代农业的发展需求,因此需要创新农 业经营体系,以适应市场变化和农业现代 化要求。具体来说,可以通过培育新型农 业经营主体、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促进 土地流转等方式来实现农业经营体系的创 新。
总结词
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是推动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保障 。
详细描述
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包括道路、桥梁、水利、电力等方面 ,是农村经济发展的基础条件。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可以提高农业生产效率、改善农民生活条件,进而促 进农村经济的发展。具体来说,可以通过加大农村基础 设施建设投入、推进城乡基础设施一体化等方式来实现 。
战略实施效果与挑战
实施效果
我国农村经济发展战略的实施取得了显著 成效,包括农业生产效率提高、农业产业 结构优化、农民收入水平增长、农村基础 设施和公共服务改善、农村生态环境保护 得到加强等方面。
VS
挑战与问题
在实施过程中也面临一些挑战和问题,如 农业生产受气候变化、资源约束等因素影 响较大,农业国际竞争压力加大,农村人 口老龄化问题突出等。未来需要进一步加 强政策协调和措施落实,以应对这些挑战 和问题。
特点
农村经济具有地域性、自给自足性、季节性等特点,其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与城 市经济有很大的不同。
我国农村经济发展历程
01
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农村经济
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农村经济处于自给自足的状态,农业生产效率
低下,农民收入水平低。
02 03
改革开放后的农村经济
改革开放后,我国开始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这一制度的实施极 大地激发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提高了农业生产力,农村经济得到了 快速发展。
我国农村经济发展文献综述
尽管我国农村经济发展取得了一定成就,但仍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如农业结构调整、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农民增收 渠道拓展等。
农村经济发展政策与实践的探索与创新
为了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我国政府制定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并在实践中不断探索与创新,为农村经济发 展提供了有力支持。
对未来研究的建议与展望
未来农村经济发展政策建议与措施探讨
加大政策支持力度
政府应加大对农村经济的政策支持力度,包括财政、金融、税收 等方面的政策支持。
推进农村土地制度改革
通过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释放农村生产力,促进农村经济发展 。
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包括交通、水利、电力、通信等方面的基 础设施建设,为农村经济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才引进等方面进行了研究。
03
研究结果表明,人力资源开发与利用可以提高农民素
质、增强农村创新能力、促进农村产业升级。
04
文献综述:我国农村经济发展 案例分析
成功案例分析:某地区农村经济发展模式探讨
产业协同发展
该地区通过优化农业产业结构 ,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实现了农业提质增效和农民增
收。
创新驱动
研究范围
本文将涵盖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的历史 、现状、问题、对策等方面的研究, 重点对近十年来的相关文献进行综述 。
02
我国农村经济发展历程与现状
农村经济发展历程回顾
土地改革与农业合
作化
新中国成立后,通过土地改革和 农业合作化运动,实现了土地的 集体所有,为农村经济发展奠定 了基础。
人民公社化运动
上世纪50年代末,人民公社化运 动兴起,农业生产实行集中管理 ,但一定程度上挫伤了农民的生 产积极性。
文献综述(范例)
文献综述题目:关于我国农村微型金融发展研究的文献综述关于农村我国微型金融发展研究的文献综述摘要:统筹城乡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发展农村经济,解决农民增收和就业问题,需要资金支持,这对农村金融提出了新要求。
传统农村金融已经无法满足农村发展的要求,发展农村微型金融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在对微型金融进一步认识的基础上,对我国微型金融发展的不足及据此提出的发展我国微型金融服务与支持体系的基本思路与措施做一综述。
关键词:微型金融;小额信贷;反贫困;发展中国家1微型金融概述1.1微型金融定义谭险峰(2010)认为微型金融的定义可以概括为以下几点:首先,微型金融针对的目标群体是低收入人群和微型企业;其次,微型金融提供的贷款额度较小;最后,微型金融提供的服务包含了小额信贷、保险等内涵丰富的业务。
[1]李波(2009)指出,根据世界银行的定义,所谓微型金融是指对低收入家庭提供贷款、储蓄、保险及货币支付等一系列的金融服务。
其核心是微型信贷,即对没有收入来源的借款者提供无抵押贷款。
[2]1.2微型金融主要类型陈明(2009)指出,由于我国的农村微型金融的性质主要侧重于公益性,突出扶贫和惠农,所以这里主要介绍我国公益性的农村微型金融类型的运作情况。
从资金的运作方式上来说,我国农村微型金融主要包括小额信贷、社区发展基金、贫困地区村级互助资金和农村资金互助社形成的互助资金等等。
[3]范弘雨(2009)指出,微型金融是为贫困人口提供贷款、储蓄和其他基本的金融服务。
其基本含义是: 能有效、全方位地为社会所有阶层和群体提供服务的金融体系, 尤其是要为目前金融体系并没有覆盖的社会人群提供有效服务,除上述类型外还包括微型保险等。
[4]2微型金融的发展2.1微型金融发展历史顾建强(2009)指出,微型金融机构是一种特殊的金融机构,它以不同于正规金融机构的风险管理技术,为那些排除在“正规”金融体系之外的小企业、贫困人口提供金融服务,包括小额贷款、储蓄、保险、汇款等业务。
金融支持农村城镇化发展研究:一个文献综述
南 昌 中支 ( O4) 城 乡统 筹 与 金 融 支 持 问 题 进 行 了 研 究 。研 究 指 2O 对 出 . 策 偏 差 和 金 融 抑 制 导 致 了 城 乡差 异 , 此 必 须 “ 融 矫 正 ” 政 因 金 , 重 构 城 乡 统 筹 发 展 的 金 融 支 持 平 台 , 体 措 施 主 要 有 加 快 农 村 金 具 融 改 革 、 造 金 融 支 农 体 系 , 善 农 村 信 贷 体 制 、 力 改 进 金 融 服 再 完 大 务 . 宽 农 村 注 资 渠 道 、 活 农 业 资 本 运 作 等 。 民 银 行 龙 岩 市 中 拓 激 人 支 课 题 组 (0 5 从 龙 岩 市 城 乡 统 筹 发 展 的 差 距 人 手 , 析 形 成 城 20 ) 剖 乡 发 展 现 状 差 距 的 各 因 素 , 出 了金 融 支 持 农 村 经 济 发 展 的 新 思 提 路 和 新 对 策 : 强 宏 观 调 控 与 政 策 指 导 , 建 与 城 乡一 体 发 展 相 加 构 适 应 的 金 融 服 务 体 系 , 建 支 农 贷 款 风 险 管 理 和 补 偿 机 制 , 新 构 创 适 应 区域 经 济 融 资 要 求 的 金 融 产 品 体 系 和 政 策 扶 持 体 系 等 。 2、 城 乡 统 筹 背 景 下 金 融 资源 配 置 问 题 研 究 。研 究 者 都 认 为 对
农 村 城 镇 化 问 题 一 直 是 农 村 经 济 领 域 的 重 点 研 究 课 题 , 其 尤
可 以 通 过 生 产 要 素 的 不 断 集 聚 , 市 场 规 模 得 以 扩 大 . 需 求 和 使 从 供 给 两 个 方 面 促 进 金 融 中 介 的 发 展 。 作 者 的 实 证 分 析 表 明 . 国 中 城 镇 化 水 平 与 经 济 金 融 化 水 平 存 在 高 度 的 正 相 关 性 。 黄 勇 、 朝 谢 华 (0 8 采 用 非 结 构 化 的 向量 自 回 归 fAR模 型 检 验 发 现 , 国 20 ) V ) 我
农村金融发展现状 参考文献
农村金融发展现状参考文献近年来,随着我国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农村金融也得到了长足的发展。
农村金融的发展现状呈现出多样化、创新性和普惠性的特点,为农村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
一、多样化的金融产品和服务农村金融发展的重要特点之一是金融产品和服务的多样性。
传统的农村信用社、农村合作银行等金融机构开展了一系列金融产品和服务,如农村信用贷款、农业保险、农村电商金融等,满足了农民群众的多样化金融需求。
此外,互联网金融的兴起也为农村金融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农村电商平台、移动支付等新兴金融业态的发展,为农民提供了更为便捷的金融服务。
二、创新性的金融模式和技术手段农村金融发展的另一个重要特点是金融模式和技术手段的创新。
目前,农村金融机构通过创新金融模式,如农村金融综合服务中心、农村金融合作社等,实现了农村金融服务的规模化和专业化。
同时,农村金融也引入了互联网技术、大数据分析等先进技术手段,提升了金融服务的效率和便捷性。
例如,通过农村金融信息化平台,农村金融机构可以实现对农户的快速准确评估和信用风险管理,为农民提供更加个性化的金融服务。
三、普惠性的金融服务随着农村金融发展的深入推进,金融服务的普惠性得到了显著提升。
一方面,政府加大了对农村金融的支持力度,通过设立农村金融发展基金、提供贴息政策等措施,降低了农村金融服务的成本,使得更多的农民能够享受到金融服务的红利。
另一方面,农村金融机构不断拓宽金融服务的覆盖面,通过设立农村金融服务网点、发展移动金融等方式,使得农村金融服务不再受地域和时间的限制,真正实现了金融服务的普及化。
当前我国农村金融发展呈现出多样化、创新性和普惠性的特点。
未来,随着农村金融市场的不断完善和农村金融创新的深入推进,农村金融的发展前景将更加广阔。
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农村金融发展面临着一些挑战,如金融服务的不平衡、不充分等问题,需要进一步加强政策支持和监管,推动农村金融持续健康发展。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金融支持文献综述
产业经济电商平台来扩展受众的范围,让不同地域的受众都可以通过电商平台来进行购买。
比如纸质图书出版机构还可以借助于微信、抖音、微博等新兴的社交平台来与受众进行广泛的互动与交流,以此来整体提升营销工作的成效与质量。
当然,还可以充分借助于本地实体资源,加强与读者的沟通与交流。
依托于实体书店资源,打造形式多样的落地活动,提升品牌和客流,有效扩大社会影响,为推进全民阅读做出有益的尝试。
四、结语在全媒体时代,纸质图书在出版发行过程中,面临着较大的发展困境。
特别是电子阅读方式的出现,在很大程度上分流了纸质图书的受众。
为推动纸质图书出版行业的发展,应该积极优化图书内容的质量,积极实现纸质图书与数字图书的结合,全面创新营销方式。
参考文献[1]熊慧,全媒体时代纸质图书出版行业的改革策略[J],黑龙江科学,2019(15):82-83.[2]洪晓英,全媒体时代纸质图书出版思考[J].新闻传播,2016(03):59-61.[3]张琳,试析全媒体时代出版行业提升教材编辑核心竞争力的策略[J],新闻研究导刊,2019,(01) : 215-216.[4]曾荣兵,传统纸质读物在融媒体时代下的出版共享发展路径思考[J],视听,2019(02) : 214-215.(作者单位:天津市新华书店)摘要:本文总结了新型农村经营主体金融支持的主要研究成果, 介绍了合作社金融支持的信贷融资研究、家庭农场与大户金融支持的信贷融资的研究中的主要存在的问题和解决对策,进行总结并指出了后续研究的方向。
关键词: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金融支持;信贷融资一、合作社金融支持的信贷融资研究(一)关于外部信贷供给的研究。
我国目前农业农村金融供给体系主要形式为政策性金融、商业性金融和合作金融。
当前的研究在农村金融供给的主体进研究梳理、归类和分析。
(张薄洋,2009;马九杰,2013;李万超,2014 等)。
马九杰等(2013)认为涉农经营主体面临着信贷约束,不同规模约束情况有所不同,主要为总量和结构之间的“失衡”[1]。
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研究的文献综述
…李树 生, 广文. 何 中国 农 村 金 融 创 新 研 究 【 . 京 : 国金 M】 北 中
融 出 版 社 ,0 8 20.
[ 王 曙 光 . 型农 村 金 融 机 构 运 行 绩 效 与 机 制 创 新 中共 2 ] 新 中央 党校 学报 ,08() 20, . 2 【 秦 汉 锋 . 型 农 村 金 融 机 构 的 制 度 变 迁 与 演 进 【. 国金 3 】 新 I中 I
3新 型 金 融 机 构 的 市 场 定 位 问题 。 天 朗 ( 0 0 认 为新 型农 . 赵 2 1)
[ 杨 连 波 . 型 农 村 金 融机 构 面 临 的 风 险及 防 范对 策 Ⅱ. 7 】 新 】 财
会 月 刊 ,0 8() 20, . 8
『1 应 军 , 鸿 斌 . 型 农 村 金 融 机 构 面 临 的风 险及 对 策 [. 8李 8 周 新 J 1 河 北金 融,09( ) 2 0 , 9. 0
层 次 、 主体 的农 村 金 融 体 系 起 到 积 极 的推 动作 用 , 时 他 也 指 多 同 出 ,银 监 会 目前 关 于 村 镇 银 行 和 农 村 自 己互 助 社 的制 度 设计 利
弊兼 有 , 在 制 约 其 发 展 的 因素 。 汉 锋 (0 9 新 型 金 融 机 构 的 存 秦 20 )
融,0 9( ) 2 0 , 3. 2
方 面 的特 殊 性 , 营 管 理 中 面 临着 较 高 的信 用 风 险 , 动 性 风 险 经 流 和 操 作 风 险 。 杨 连 波 (0 8 , 应 军 、 鸿 斌 (0 9 , 月 英 20 )李 周 2 0 )陶 (0 9 也 从 资 金 来 源 , 贷 业 务 以 及 人 员 素 质 等 方 面 对 风 险 控 20 ) 信 制 问题 进 行 了 阐 述 。针 对 农 村 金 融 产 品不 足 , 融 服 务 不 能 满 金
金融支持乡村振兴文献综述
金融支持乡村振兴文献综述作者:曹万鑫来源:《合作经济与科技》2018年第23期[提要] 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的战略。
必须始终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实施乡村振兴战略。
“三农”问题涉及农业、农村、农民三个方面。
金融是实体经济的血脉,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金融必须发挥更重要的作用。
本文从农村金融背景下,阐述农村金融支持与农村经济、农民收入和农业现代化关系研究现状。
关键词:农村金融;农村经济;农民收入;农业现代化中图分类号:F83 文献标识码:A收录日期:2018年9月12日(一)农村金融支持与农村经济发展关系理论分析。
汪桥、史贤华(2014)认为金融机构放贷多数以大额为主要特点,相对而言农民借贷数额往往太小,农村金融机构面向农民的借贷额和民间借贷相比缺乏竞争优势,因此农村金融机构并没有对农民收入产生重大影响。
潘义勇(2014)从创新农村金融服务方面来探解决农村主导形式问题与如何提高农民的信用度和降低农村信贷风险问题。
丁志国、张洋、覃朝晖(2016)定性的分析了农村金融该怎样促进经济发展,发现农村经济的发展离不开政府政策支持。
张冬冬(2017)认为农村金融制度安排方面效率不高,大大降低了对农村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并从健全金融服务体系和保障体系方面给予了建议。
(二)农村金融支持与农村经济发展关系实证分析。
张丽娜、王静(2014)通过采用1980~2008年的样本数据,对农村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得出农村金融发展规模、结构和效率对农村经济增长具有促进作用。
赵洪丹、朱显平(2015)实证检验了1952~1977年、1978~1993年和1994~2012年三个不同的市场化进程阶段的农村金融对农村经济发展的作用,农村金融发展对农村经济发展起到显著的正向作用,且作用力不断增强。
张乐、黄斌全、曹静(2016)从制度约束的角度出发定量研究农村金融发展对经济的影响状况,利用1996~2011年间30个省的省级面板数据分析发现制度约束下的农村金融发展对促进农村经济增长效果不显著。
国外农村金融问题研究文献综述
2004年初,《中共中央关于促进农民增收若干政策的意见》正式公布,这是时隔18年后中央再次把农业和农村问题作为中央一号文件下发,充分体现了解决“三农”问题的紧迫性。
而解决资源配置问题是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所以,农村金融制度作为农村经济发展中最为重要的资本要素配置制度成为农村经济改革中的一个焦点。
2005年,中央1号文件再次将“推进农村金融改革和创新”作为农村金融工作的主题。
目前,在对我国农村金融问题的研究上已经积累了大量的文献,无论在理论研究和实践推广方面都取得了突出成果,但是存在的问题和争论依然很多,农村金融改革问题的许多方面仍然处于试点和摸索阶段,农村金融体制的改革取得的阶段性成果仍需时间的检验。
本文对近年来国外对农村金融问题的研究做出归纳和总结,以图对我国现行的农村金融体制改革有所启迪。
一、对农村金融市场及其供求关系的研究这方面代表性的理论观点有美国耶鲁大学经济学家HughT.Patrick提出的两种模式:一是“需求追随”模式,强调农村经济主体的金融服务需求,导致农村金融组织及相关金融服务的供给先于农村经济主体的需求。
二是“供给领先”模式,强调农村金融组织及相关服务的供给先于农村经济主体的需求。
并且他认为,这两种模式与农村经济发展的不同阶段相适应,两种模式之间存在一个最优顺序问题。
该理论对于研究我国农村金融的制度供给具有理论指导意义。
此后的学者从各个不同角度研究了农村金融市场及金融供给和需求,较新的研究有:美国学者Paul.N.Ellinger和DavidL.Neff(1993)运用两种计量经济学模型对影响金融市场效率的七个因素进行了分析。
MireDevaney和BillWeber(1995)通过评估一个农村银行结构的动态模型,测试了美国的农村银行业市场是不完全竞争的,农村的银行政策必须持续地促进现行的和潜在的竞争。
MarkDrabenstott和LarryMeeker(1997)分析了资本在农业经济中所起的作用,总结了美国农村金融需求的三个特点,指出了美国农村资本市场存在的缺陷,并从三方面提出如何发展农村资本市场以扩大农村金融产品和服务的供给,即扩大社区银行的可贷资金;发展农村二级市场;开发农村股票资本市场。
农村金融文献综述
农村金融体系研究一、引言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明确指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更多依靠城乡区域发展协调互动,不断增强长期发展的后劲”。
2013年的中央一号文件强调解决农业问题是重中之重,因此“三农”问题已经不再仅仅是单个部门或局部的问题而是关系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全局战略部署的重要问题。
“三农”经济在我国经济腾飞的过程中做出了卓绝的贡献,但是,长期以来,“三农”被忽视的问题远远没有得到有效解决。
虽然2014年11月以来,央行多次下调农村商业银行的准备金率,意在扶持“三农”融资,但是小农业经济转型中资金融通和金融服务问题仍然是三农经济成长中最重要的问题之一。
多年来,学界围绕我国农村金融体系做了大量的研究。
本文首先从我国农村金融供求现状出发,指出我国农村金融需求与供给不平衡的现状,并已经有学者针对这一现状进行了有价值的探索。
其次从内在与外在两面着手,分析“三农”面临融资困境的原因。
最后对构建农村多元化金融体系给出建议。
二、农村金融供求现状农村金融体系是农村地区经济主要的资本要素配置方式,其存在的主要作用就是解决“三农”融资问题。
学界在讨论“三农”经济组织融资问题时,通常以农村金融的需求与供给作为研究的起点。
因此,多年来学者们持续、广泛的关注着农村金融的供求问题。
汴静(2010)通过深入地考察我国农村地区的信贷规模总量、信贷用调结构、信贷额度机构和信贷期限结构四个方面,进行研究;研究结果显示我国农村金融整体供求处于失衡状态,另外他还指出失衡不仅影响“三农”问题的解决而且制约农村金融的发展和财政支农的作用,加剧城乡发展的不均衡。
为解决供求失衡的矛盾,学者们做了很多有价值的探索。
王玉靓(2013)认为在各种因素的作用下,农业的生产流程、技术含量和资金回收速度与其他行业相比独具特点;在金融监管当局没有对农村信贷产品给予特别规定,以及农村金融机构在推出农村信贷产品同时并未设计相应的审批流程和风险控制措施的情况下,按照统一的审核流程和风控措施使得融资手续过于复杂不符合“三农”经济的实际融资需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献综述农村经济金融支持研究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解决农村经济发展问题离不开金融的支持。
但是近年来,农村正规金融机构网点收缩、农村资金大量流失、农村金融服务滞后、农民贷款难等现象普遍存在,表明农村金融支持在不断地弱化,严重的影响着我国农村经济的发展。
这些现象的产生存在很多方面的原因,亟待我们去解决。
我国在改革的道路上一直在探索,以求找出真正促进我们农村经济发展的金融支持策略。
关于农村经济的金融支持这一问题,国内外专家和学者也做出了很多研究。
1 国外关于农村经济金融支持的研究Levine和Zervos(1998)在研究中证实了银行发展水平与经济增长有很强的正相关性,认为金融发展是促进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
Hellmann和Murdock、Stiglitz(1997)等人又提出了“金融约束论”,认为对于金融发展水平较为低下的发展中国家而言,金融深化具有极大的社会福利效应,因此,应鼓励银行积极开拓新的市场,尤其是广大的农村地区市场。
但由于竞争性习惯和高昂的交易成本会使银行体系产生内在的不稳定性,且银行在开拓新市场方面的相关信息具有公共品性质,不仅银行自身没有动力,而且自由竞争也达不到社会最优的结果。
因此,他们提出:政府应发挥积极作用,利用自身优势,为银行创造条件,从而促进金融深化,实现经济增长。
Ghate(1992)利用亚洲国家的实例分析了发展中国家非正规金融部门和正规金融部门之间的相互关系,认为非正规金融部门会随着正规金融部门的发展起着重要的补充作用;一个较大的非正式金融部门的存在有利于货币的有效配置并实现稳定目标的信贷政策;非正规金融部门和正规金融部门之间的相互作用可以通过去除存款利率的限制达到金融自由化的目的。
Adams和V ogel(1986)认为,农村地区金融市场应该实行更灵活的利率政策、获取较少的贷款对象,并且提高金融服务的质量。
R. Mchinno和E.S. Shaw(1973)分别提出了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过程中的“金融深化论”和“金融抑制论”。
根据他们的观点,金融制度与政策同经济发展与增长之间存在着相互激励或相互抑制的关系:健全有效的金融制度及其政策能够充分地动员一个经济体系的资金运用并实现合理的配置,从而促进经济的发展或增长;同时,有效的经济发展或增长,也会通过一个经济体系的国民收入的提高和国民对金融服务需求的增长,来促进金融发展。
Gold smith(1969)在《金融结构与金融发展》一书中认为一个国家的金融结构不是一成不变的,伴随着经济发展和市场深化,金融结构会不断发生变化。
金融结构对经济增长有积极的推动作用,金融机构与金融资产种类越丰富,金融活动对经济的渗透力越强,经济发展越快,经济的强增长阶段和金融的加速发展是协调一致的。
2 国内关于农村经济金融支持的研究2.1 关于农村金融发展与农村经济增长关系的研究张颖慧(2007)运用时间序列分析方法,对中国农村1978—2004年间的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做出实证研究。
结果表明中国农村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存在一种长期的均衡关系。
农村金融发展是农村经济增长的Granger原因,而农村经济增长却不是农村金融发展的Granger原因。
纪淼、李宏瑾(2007)通过对我国1994年1季度-2007年l季度农业贷款、乡镇企业贷款等代表农村正规金融的指标与第一产业增加值进行的协整检验表明,目前我国农村正规金融与农村经济增长之间并不存在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我国农村正规金融的发展远远没有满足农村经济增长的需要。
2.2 关于农村经济金融支持现状和问题的研究房艳(2010)对当前农村金融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认为我国农村金融体系存在农村金融主体供给不足、农村金融工具供给单一、农村金融制度供给约束等问题。
孙艳英(2007)通过研究发现我国农村经济发展中金融支持存在的问题是金融资源总量支持不足和金融支持偏离度增大。
马立党(2006)通过研究发现农村金融体系的现状和问题有农业银行“弃农从商”,农业银行曾经占据着农村金融的主导地位,发挥了重大的支农作用;政策性金融发展受限、功能弱化;合作金融名不符实、独力难撑;邮政储蓄只存不贷,像个吸取农资的“抽水机”,致使农村经济发展中“流血”“失血”严重;农村民间借贷活跃,但良莠不齐,潜在风险巨大。
董晓林(2005)通过研究发现导致我国农村金融在自身发展和支持农村经济发展中面临的困境的原因有以下方面:制度性因素和农村金融机构产权制度的缺陷,造成其治理结构的不完善;农村金融管理体制不顺,影响农村金融组织的经营行为和支农积极性;农村外部环境影响经济主体对农村金融的需求,造成需求型金融抑制等。
农村金融体系不完善,影响其支持农村经济发展整体功能的发挥。
2.3 关于农村经济金融支持不足原因研究吕学山(2007)认为现实层面中金融支农存在着四大制度缺陷:政策性金融步履维艰、商业性金融市场失灵、合作性金融发展迟滞、非正规金融发育失范。
李似鸿、韩伟明(2004)认为造成“三农"问题的最根本的原因,是我国的农村金融市场的发展水平与农村经济的发展水平严重脱节甚至是背离,在农村金融市场中作为资金需求方的农民的金融需求很难得到满足或是满足的程度很低,并分别从农村金融机构资金流失严重、金融制度、农村金融退化及政策性金融效率不高四个方面进行分析其中的原因。
潘江(2003)圆认为农村金融支持不足的原因主要有:国有商业银行信贷服务基本退出农村市场;邮政储蓄的快速发展从农村抽走大量资金;政策性金融的支农作用基本丧失;农村信用社的改革和管理脱离实际。
2.4 关于解决农村经济金融支持诸多问题的方法研究关于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如何更好的发展,充分发挥其支农作用的问题上,何广文(2008)山认为,新型金融机构的良性运转需要配套措施,如准入机制呼唤《合作金融法》;要强化政策金融机制;要注意发挥现有商业金融机构的作用;健全的存款保险制度:完善的监管手段和监管机制,保证监管的独立性和监管的有效性;培育良好的金融生态环境;建立农业保险和农村保障机制;要促进和寻求财政资金和信贷资金、政策性金融和商业金融形成合力的机制;要鼓励公益性小额信贷组织的发展。
陆磊(2007)认为商业性金融的本质是附带风险管理的市场化资源配置和金融服务。
只有通过市场化资源配置,才能遏制无效金融需求,造就良好的信用文化和金融生态。
同时,他对农村金融的特殊性质进行了深入地研究,认为商业性农村金融发展应坚持既不同于城市金融,又不同于小型互助金融的发展道路,以顺应中国农村经济发展和金融深化的内在需求。
李琴英(2007)通过概括农业风险、农业保险与农业可持续发展间的关系,分析了当前我国农业保险及其风险分散机制脆弱的表现和原因:自留风险仍是绝大多数农户的现实选择、农业保险公司的承保能力非常有限、农业保险的再保险机制尚未建立,认为我国应建立多层次、广覆盖、可持续,政府与市场共同参与的农业保险及其风险分散机制。
太贞子、金忠喜(2007)统计,2005年通过邮政储蓄和汇兑,实现的从城市到农村的资金流量为13000亿元,认为邮政储蓄银行应抓住难得的发展契机,发展和完善自己,更好地为农村经济的发展做出贡献。
蔡友才、陆娟(2005)认为,我国农村政策性金融改革不能只注重机构的存在形态,更要注重农村经济对金融资源多层次、多元化需求和农村政策性金融制度整体功能的发挥;我国农村政策性金融改革不能走机构路径,应是一种制度、一个体系,它包括现有农村政策性金融机构改革和重新定位、商业银行县域机构社区再投资制度安排、农村信用社以服务“三农"为宗旨的综合改革以及农村信用担保体系和农业政策性保险机构的建立。
马素玲(2004)认为,我国农村信用社管理体制存在很多问题,诸如管理机构设置参差不齐,经营管理制度不完善、经营管理水平不高,人员管理机制不完善,导致职工素质低下,具体的改革措施有:将农村信用社移交省级政府;强化内控制度,完善农村信用合作社经营机制。
参考文献[1]房艳. 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金融支持问题[J].农村经济与科技,2010(5).[2]何广文. 新型农村金融机构试点全面推进[J]. 银行家,2008(1).[3]纪淼,李宏瑾.我国农村正规金融与农村经济增长的实证分析[J] .南方金融,2007(8).[4]孙艳英. 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的金融支持研究[D].哈尔滨,哈尔滨工业大学,2007.[5]吕学山. 金融支持:三农难题化解中的制度缺陷与路径创新[J].东岳论丛,2007(3).[6]李琴英. 基于风险管理视角的我国固定农业保险及其风险分散机制[J].河南社会科学,2007(5).[7]太贞子,金忠善. 对邮政储蓄银行立足农村市场的研究[J].哈尔滨金融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9).[8]陆磊. 农村金融的性质与商业性金融的职能[J].农村金融研究,2007(10).[9]张颖慧. 中国农村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分析[J].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4).[10]马立党. 论新农村建设的金融支持[J].农村经济,2006(11).[11]董晓林. 我国农村经济发展中的金融支持研究[D].南京,南京农业大学,2005.[12]蔡友才,陆娟. 我国农村政策性金融的国际借鉴与改革思路[J].当代财经,2005(4).[13]李似鸿,韩伟明. “三农”问题的金融成因及其对策[J].武汉金融,2004(10).[14]马素玲. 农村信用社改革之路[J].金融理论与实践,2004(10).[15]潘江. 从金融方面探求解决“三农”问题的对策[J].南方金融,2003(10).[16]Hellmann, Murdork, Tand Stiglitz, J. Financial Restaint: Toward a New Paradigm, InAoki, Hyung一KiKim, and Masairo Okuno, The Roleof Government In East Asian Economic Development: Comparative Institutional Analysis[J].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7.[17]P. B. Ghate. Interaction between the formal and informal financial sectors:The Asian experience[J].World Development, 1992(1).[18] Dale W, Adams, Robert C, Vogel. Rural financial markets in low-income countries:Recent controversies and lessons[J].World Development,198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