溶解度跟质量分数计算
溶解度的计算
![溶解度的计算](https://img.taocdn.com/s3/m/4de38ea6e53a580217fcfe23.png)
溶解度的计算溶解度的计算,关键在于正确理解溶解度的概念。
一定温度下,一定量的溶剂中所溶解物质的质量是一定的,反之,任意量的饱和溶液里溶质质量与溶剂质量或溶质质量与溶液的质量比是一定的,如果把一定温度下溶剂的量规定为100g,此时所溶解溶质形成饱和溶液时的质量称为溶解度。
由此可得以下关系:溶解度——100g溶剂——100+溶解度(溶质质量)(溶剂质量)(饱和溶液质量)可得出以下正比例关系:式中W溶质、W溶剂、W饱和溶液分别表示饱和溶液中溶质、溶剂和溶液的质量,S表示某温度时该溶质的溶解度。
在以上的比例式中,100是常量,其它3个量中只要知道其中2个量就可求出另外一个量。
由此,不仅明确了溶解度的解题的基本思路就是比例关系,从而避免质量混淆的现象,而且也使学生明确溶解度计算的一题多种解法,并从中找出最佳解法。
现将有关溶解度计算的常见类型归纳如下,以帮助同学们掌握解题规律,启迪思维,开拓视野,培养能力。
一、已知一定温度下某物质饱和溶液里的溶质和溶剂的质量,求溶解度例1 在一定温度下,ng某物质恰好溶于一定量的水中形成mg饱和溶液,求该物质在此温度下的溶解度。
解;由题意可知,W溶液=W溶质+W溶剂,因此mg该物质的饱和溶液中含水的质量为:(m-n)g,此题可代入分式(1):设某温度下该物质的溶解度为Sg也可代入分式(2)二、已知一定温度下某物质的溶解度,求此温度下一定量的饱和溶液中含溶质和溶剂的质量例2 已知在20℃时KNO3的溶解度为31.6g。
现要在20℃时配制20gKNO3饱和溶液,需KNO3和H2O各几克?解:设配制20℃20g硝酸钾饱和溶液需硝酸钾的质量为xg。
此题若代入公式(1),列式为:若代入公式(2),列式为:需水的质量为20-4.8=15.2g答:配制20℃时20gKNO3的饱和溶液需KNO34.8g和水15.2g。
三、已知一定温度下某物质的溶解度,求一定量溶质配制成饱和溶液时,所需溶剂的质量例3 已知氯化钠在20℃的溶解度是36g,在20℃时要把40g氯化钠配制成饱和溶液,需要水多少克?解:从题意可知,在20℃时36g氯化钠溶于l00g水中恰好配制成氯化钠的饱和溶液。
物质的量浓度、溶解度、质量分数的相互换算
![物质的量浓度、溶解度、质量分数的相互换算](https://img.taocdn.com/s3/m/f252d020ed630b1c59eeb5c2.png)
物质的量浓度、溶解度、质量分数的相互换算 S m(溶质) m(溶质)×100 (1)溶解度 :100 = →S=
m(溶剂)
m(溶剂 )
(2)溶质的质量分数ω 与物质的量浓度: m ×ω /M 质 1 000ρ 液ω n m (质)÷M(质) c:c= = = 液 = m ( 液 ) ÷ ρ ÷ 1000 V m 液/ 1 000ρ 液 M质 ω:c mol/L=Fra bibliotekc mol
1L
→ ω=
1000ρ
c× M
×100% 1 000ρ液 S 100+S M 质
(3)饱和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与溶解度、物质的量浓度: S ω= ×100% , 100+S S÷M 质 c= (100+S)÷ρ 液÷1000 =
(4)标准状况下气体溶解于水后所得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 V÷22.4 c= (V÷22.4×M+V(H O)×1000)÷ρ÷1000 = =
2
1 000ρ V MV + 22 400V H 2O
第一章 第 2讲
高三总复习 · RJ · 化学
进入导航
系列丛书
[例 1]下图是某学校实验室从化学试剂商店买回的硫酸 试剂标签上的部分内容。据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硫酸 化学纯 CP 500 mL 品名:硫酸 化学式:H 2SO 4 相对分子质量:98 密度:1.84 g/cm 3 质量分数:98%
1 000 ρω [解析]根据物质的量浓度的计算公式可得 c= M 1 000 mL×1.84 g/cm3×98% = =18.4 mol/L,A 不正确;由 1 L×98 g/mol 于该酸是浓硫酸,所以与锌反应不能产生氢气,而应生成二 氧 化 硫 气 体 , B 不 正 确 ; 根 据 稀 释 公 式 c( 浓 )· V( 浓 ) = c(稀)· V(稀),18.4 mol/L×V(浓)=4.6 mol/L×0.2 L,V(浓) =0.05 L,即 50 mL,C 正确;该硫酸与等质量的水混合所 得溶液的质量分数为 49%, 而密度减小, 则所得硫酸的物质 的量浓度必小于 9.2 mol/L,D 不正确。
初中化学中溶解度的计算
![初中化学中溶解度的计算](https://img.taocdn.com/s3/m/d5424d38bb1aa8114431b90d6c85ec3a87c28b9d.png)
初中化学中溶解度的计算溶解度的计算在初中化学中,我们需要计算溶解度。
在一定温度下,一定量的溶剂中所溶解物质的质量是一定的。
反之,任意量的饱和溶液里溶质质量与溶剂质量或溶质质量与溶液的质量比是一定的。
如果我们把一定温度下溶剂的量规定为100g,此时所溶解溶质形成饱和溶液时的质量称为溶解度。
由此可得以下关系:溶解度————100g溶剂————100+溶解度溶质质量)(溶剂质量)(饱和溶液质量)我们可以得出以下正比例关系:W溶质/W溶液 = S/100-SW溶剂/W溶液 = 100-S/100在以上的比例式中,100是常量,其它3个量中只要知道其中2个量就可求出另外一个量。
由此,不仅明确了溶解度的解题的基本思路就是比例关系,从而避免质量混淆的现象,而且也使学生明确溶解度计算的一题多种解法,并从中找出最佳解法。
一、已知一定温度下某物质饱和溶液里的溶质和溶剂的质量,求溶解度例如,在一定温度下,ng某物质恰好溶于一定量的水中形成mg饱和溶液,我们需要求该物质在此温度下的溶解度。
解题的方法如下:由题意可知,W溶液=W溶质+W溶剂,因此mg该物质的饱和溶液中含水的质量为:(m-n)g,此题可代入分式(1):设某温度下该物质的溶解度为Sg也可代入分式(2)二、已知一定温度下某物质的溶解度,求此温度下一定量的饱和溶液中含溶质和溶剂的质量例如,在20℃时KNO3的溶解度为31.6g。
现要在20℃时配制20gKNO3饱和溶液,我们需要求KNO3和H2O各几克?解题的方法如下:设配制20℃时20g硝酸钾饱和溶液需硝酸钾的质量为xg。
此题若代入公式(1),列式为:W溶质 = S/100-S × W溶液W溶剂 = 100-S/100 × W溶液若代入公式(2),列式为:W溶质 = S/100 × W溶液W溶剂 = (100-S)/100 × W溶液需水的质量为20-4.8=15.2g答:配制20℃时20gKNO3的饱和溶液需KNO34.8g和水15.2g。
中考化学1轮复习专题06 溶液、溶解度和溶质的质量分数(解析版)
![中考化学1轮复习专题06 溶液、溶解度和溶质的质量分数(解析版)](https://img.taocdn.com/s3/m/10358cecc9d376eeaeaad1f34693daef5ef71340.png)
专题06溶液、溶解度和溶质的质量分数【知识网络】定义:一种或几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里,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组成:溶质和溶剂定义:在一定温度下,某固态物质在100g溶剂里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质量固体大多数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如KNO3溶解度变化规律:少数固体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很小,如NaCl溶解度极少数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如C a(O H)2常用溶解度曲线表示气体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小,随压强增大而增大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 ×100%配制溶质的质量分数一定的溶液的步骤:计算、称量、溶解定义:固体溶质从饱和溶液中析出的过程方蒸发溶剂,适于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不大的物质结晶法冷却热的饱和溶液,适于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变化大的物质放热,如:NaOH 浓H2SO4溶解现象吸热,如NH4NO3变化不明显,如NaCl乳化现象:洗洁精洗衣物和餐具上油污是发生了乳化现象【考点梳理】考点一、溶液、溶解现象、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1.溶液(1)定义:一种或几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里,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
(2)组成:溶质和溶剂。
(3)特征:溶液具有均一性和稳定性。
均一性指溶液各部分密度、浓度、性质都相同。
稳定性指外界条件不改变,溶液久置不出现沉淀,不分层。
2.溶解现象(1)影响溶解快慢的因素①溶剂的温度:温度越高,溶解越快。
②固体溶质的颗粒大小:颗粒越小,溶解越快。
③搅拌加速溶解。
(2)溶解时的吸热和放热现象物质溶解时,往往会引起温度的改变。
溶解的过程发生两个变化:①溶质的分子或离子向水中扩散的过程,要吸收热量;②溶质的分子或离子与水分子作用形成水合分子或水合离子过程,要放出热量。
当吸热大于放热时,溶液温度降低,反之升高。
(3)溶于水温度升高的物质:氢氧化钠、浓硫酸等,溶于水温度降低的物质:硝酸铵等。
3.正确区分乳化现象和溶解现象(1)乳化是使用乳化剂将植物油(的油珠)分散成无数细小的液滴存在于水中而不能聚集。
溶解度与质量分数计算
![溶解度与质量分数计算](https://img.taocdn.com/s3/m/9825ed81d4bbfd0a79563c1ec5da50e2534dd174.png)
溶解度与质量分数计算溶解度是指在一定温度下,单位体积溶剂中能溶解的物质的最大量,通常用质量或摩尔浓度来表示。
溶解度与质量分数之间有一定的关系,质量分数是指溶质在溶液中的质量与溶液总质量的比值。
一、溶解度计算方法:1.溶解度的质量分数计算方法:溶解度的质量分数可以通过溶液中溶质的质量与溶液总质量的比值来计算,公式如下:质量分数=(溶质质量/溶液总质量)×100%2.溶解度的摩尔浓度计算方法:溶解度的摩尔浓度可以通过溶液中溶质的摩尔量与溶液总体积的比值来计算,公式如下:摩尔浓度=溶质摩尔量/溶液总体积3.溶解度的物质量浓度计算方法:溶解度的物质量浓度可以通过溶液中溶质的质量与溶液总体积的比值来计算,公式如下:物质量浓度=溶质质量/溶液总体积二、影响溶解度的因素:1.溶剂性质:溶剂的极性和溶剂分子的大小会影响其与溶质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从而影响溶解度。
通常,极性溶剂对极性溶质具有较好的溶解力,而非极性溶剂对非极性溶质具有较好的溶解力。
2.溶质性质:溶质的极性、分子大小和结构等性质会影响其溶解度。
与溶剂相同极性的溶质通常具有较好的溶解度,而与溶剂极性不同的溶质溶解度较小。
3.温度:温度对溶解度有着显著的影响,通常来说,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因为在溶解过程中,物质的分子间距离变大,分子的平动能增加,分子较易从固态或液态转向气态。
但对于一些溶质来说,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
4.压力:对于非气体溶质和溶剂来说,压力对溶解度的影响通常较小,但对于气体溶解于液体中的情况,压力对溶解度有显著影响。
亨利定律描述了溶解度与压力之间的关系:溶解度与溶质分压之间成正比。
5.共存物质:溶液中存在的其他物质也会影响溶解度。
添加其他溶质或溶剂会改变溶质与溶剂之间的相互作用,从而影响溶解度。
三、溶解度与质量分数的关系:溶解度=质量分数×溶剂的密度/溶质的相对分子质量其中,溶质的相对分子质量指的是溶质分子的摩尔质量。
溶解度、质量分数、物质的量浓度的计算和换算
![溶解度、质量分数、物质的量浓度的计算和换算](https://img.taocdn.com/s3/m/5195a3c22af90242a995e58e.png)
溶解度、质量分数、物质的量浓度的计算和换算之南宫帮珍创作一、知识概要(一)有关溶解度的计算在一定温度下的饱和溶液中, 溶质、溶剂、溶液间有一定量的关系.由此可进行以下计算:(1)根据饱和溶液溶质、溶剂的量推算溶解度;(2)根据溶解度求算饱和溶液所含的溶剂和溶质量;(3)根据溶解度求算饱和溶液在蒸发失落一定量溶剂后析出的结晶量;(4)由于物质在分歧温度下溶解度分歧, 可以根据分歧温度下的溶解度求算出一定量饱和溶液由于温度改变(或同时有溶剂量改变), 析出结晶的量.(5)饱和溶液中溶解度与溶质的质量分数的换算.一定温度下, 某饱和溶液溶质的溶解度:解题时要熟练运用下列比列关系:饱和溶液中(二)有关质量分数、物质的量浓度的计算有关质量分数的计算比力简单, 但注意两点:一是含结晶水化合物的浓度均按无水物含量计算;二是有些溶质溶解后与水发生了反应, 其不能直接按原物质的量暗示, 如SO3、Na2O2溶于水, 溶液浓度按H2SO4、NaOH含量计算.与物质的量浓度有关的计算有:(1)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所需溶质、溶剂量或浓溶液稀释用量的计算;(2)根据所溶溶质的量求算物质的量浓度、离子物质的量浓度;(3)物质的量浓度与质量分数的换算.二、例题分析例1已知某饱和氯化钠溶液体积为VmL溶液密度为dg/cm3, 质量分数为w%, 物质的量浓度为Cmol/L, 溶液中含NaCl的质量为mg.(1)用w暗示在该温度下NaCl的溶解度是____.(2)用m、V暗示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是____.(3)用w、d暗示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是____.(4)用c、d暗示溶液的质量分数是____.解析:本题没有给出具体数值, 只给出笼统符号.解题关键是:一要准确掌控饱和溶液溶解度、质量分数的实质区别和相互联系, 二要理解密度是质量分数与物质的量浓度相互换算的桥梁.(1)要求把饱和溶液的质量分数换算为溶解度:(2)要求用VmL溶液中的溶质质量m来暗示物质的量浓度:(3)要求把质量分数(W%)换算为物质的量浓度:(4)要求把物质的量浓度换算为质量分数, 实质是(3)小题的逆运算:例2 用Na2SO3和硫粉在水溶液中加热反应, 可制得Na2S2O3.10℃和70℃时, Na2S2O3在100g水中的溶解度分别为和212g.常温下, 从溶液中析出的晶体是Na2S2O3·5H2O.Na2S2O3在酸性溶液中立即完全分解:Na2S2O3+2HCl=S↓+SO2↑+H2O+2NaCl.现取2SO3, 溶于水, 另取硫粉, 用少许乙醇润湿后(以便硫能被水浸润), 加到上述溶液中.用小火加热至微沸, 反应约1h后过滤.滤液在100℃经蒸发、浓缩、冷却至10℃后析出Na2S2O3·5H2O晶体.(1)若加入的硫粉不用乙醇润湿, 对反应的影响是______.(填写选项字母)A.会降低反应速率B.需要提高反应温度C.将增年夜反应体系的pH D.会减少产量(2)反应1h后过滤, 其目的是_______.(3)滤液中除Na2S2O3和可能未反应完全的Na2SO3外, 最可能存在的无机杂质是_______.它是由_______发生的.如果滤液中该杂质的含量不很低, 其检测的方法是:______.(4)设Na2SO3跟硫粉完全反应, 当将滤液蒸发浓缩后, 冷却至70℃, 溶液的体积约30mL, 该溶液是否到达饱和?试通过计算说明(70℃时, Na2S2O3饱和溶液的密度为/cm3).(5)若要计算在100℃下将溶液蒸发至体积为, 再冷却至10℃时所能获得的Na2S2O3·5H2O的质量, 你认为_______.(填写一个选项的字母)A.前面提供的数据已经足够B.还需要提供100℃时溶液的密度(/cm3)C.还需要提供结晶后剩余溶液的体积()(6)根据第(5)小题你的选择(如选A则直接计算, 如选B或C则可选用其数据), 计算从10℃, 溶液中结晶而出的Na2S2O3·5H2O的质量.解析:(1)硫不溶于水, 微溶于酒精.题给信息“用乙醇润湿后的硫能被水浸润”, 若不用乙醇润湿硫粉, 则硫肯定与水溶液中的Na2SO3“接触不良”而降低反应速率, 并会减少产量, 谜底应选A、D.(2)Na2SO3+S=Na2S2O3n(S)=5/32=0.16(mol),n(Na2SO3)=15.1/126=0.12(mol)硫粉过量.反应1h后过滤, 其目的是除去过量的硫粉.(3)由于Na2SO3不稳定, 在关闭容器中于100℃溶液中坚持沸腾下反应长达1h, 很容易被空气氧化成Na2SO4都不溶于水, 但BaSO3溶于酸而BaSO4不溶于酸, 加稀HCl即可检测出.但本反应中生成的S2O32—在酸性条件下会分解析出S, 干扰SO42—的检测, 所以检脸SO42—的方法应该是:取少许溶液, 加稀盐酸致酸性后, 过滤除去S, 再加BaCl2溶液.(4)(解法一)计算生成的Na2S2O3在70℃时饱和溶液应有的体积, 将它跟题设30mL相比力.若反应获得的Na2S2O3在70℃时配成饱和溶液, 其体积为x, 则因<30mL所以蒸发后的溶液尚未到达饱和.(解法二)计算70℃时30mL饱和溶液中应含Na2S2O3的质量, 将它跟反应获得的Na2S2O3的质量相比力.若该溶液是饱和溶液, 其所含Na2S2O3的质量为x, 则<24g, 溶液尚未到达饱和.(5)前题中已知生成的Na2S2O3的质量为, 如果要求得10℃时30mL溶液所析出的Na2S2O3·5H2O的质量, 还应该知道溶液中水的质量, 而溶液中水的质量=溶液质量-Na2S2O3的质量, 溶液的质量=溶液的体积(30mL)×溶液的密度.因此, 还需要知道100℃时溶液的密度, 应选B项.(6)设反应获得的Na2S2O3·5H2O的质量为x, 则x中Na2S2O3溶液中水的质量=30×1.14-18.9=15.3(g)根据10℃时的溶解度, 析出晶体后的溶液一定是饱和溶液, 则有解得:(g)三、练习与检测1.t℃时, Na2CO3的溶解度为Ag, 现有饱和Na2CO3溶液(100+A)g, 其溶质的质量分数为a%, 向溶液中投入无水Na2CO3固体Ag, 静置后析出少量晶体(Na2CO3·10H2O), 加水使晶体全部溶解, 所得溶液仍为饱和溶液, 加入的水是( )A.100g B.(100+A)g2.有X、Y、Z三种盐, 已知:(1)25℃时, X饱和溶液其溶质质量分数为15%;(2)25℃时, 在100g质量分数为10%的Y溶液中加入5gY (无水盐)后, 恰好到达饱和;(3)25℃时, 将一定量Z溶液蒸发失落水再恢复到25℃,或坚持在25℃向其中加入的结晶水合物(Z·9H2O, 摩尔质量=240), 都恰好形成饱和溶液.则25℃时, X、Y、Z的溶解度(指无水盐)年夜小顺序正确的是[ ]A.X>Y>Z B.Z>Y>XC.Y>Z>X D.Z>X>Y3.取50mL2mol/L的硫酸溶液, 跟金属锌充沛反应, 加热蒸发水, 并冷却至10℃时, 可析出ZnSO4·7H2O几多克(10℃时ZnSO4溶解度为32g, 硫酸密度/cm3)?4.A、B两种化合物的溶解度曲线如下图所示, 现要用结晶法从A、B混合物中提取A(不考虑A、B共存时, 对各自溶解度的影响)(1)取50g混合物, 将它溶于100g热水, 然后冷却至20℃.若要使A析出而B不析出, 则混合物中B的质量分数(B%)最高不能超越几多?(写出推理及计算过程)(2)取Wg混合物, 将它溶于100g热水, 然后冷却至10℃.若仍要使A析出而B不析出, 请写出在下列两种情况下, 混合物中A的质量分数(A%)应满足什么关系式?(以W、a、b暗示, 只需将谜底填写在下列横线的空白处.)当w<a+b时____当w>a+b时____5.常温下A和B两种气体组成混合物气体(A的相对分子质量年夜于B的相对分子质量), 经分析, 混合气体中只含有氮和氢两种元素;而且, 不论A和B以何种比例混合, 氮和氢的质量比总年夜于14/3.由此可确定A为____, B为____.其理由是____.若上述混合气体中氮和氢的质量比为7∶1, 则在混合气体中A和B的物质的量之比为____;A在混合气体中的体积分数为____%.参考谜底1.A;2.D;3.;4.(1)在20℃时, 若要B不析出, 该溶液中B的质量不能超越20g, 由于A、B质量共50g, 所以这时A的质量超越30g, 年夜于它的溶解度, A析出, 符合题意.即50g×B%≤20g, B%≤40%. 2)当W<a+b时, A%>a/w;当W>a+b时, A%≥W-b/W;5.NH3 N2纯NH3气体中氮和氢的质量比为14/3, 在纯NH3中混入任何比例的N2都将使氮和氢的质量比年夜于14/3 4∶1 80%.物质的量浓度的计算例析有关物质的量浓度的计算是近年的高考热点之一, 此类题着重考核对基本概念的理解水平和笼统思维能力.因此, 在解答这类题时, 要有扎实的基础知识, 能灵活运用有关化学知识全面分析问题.下面就有关物质的量浓度的计算例析如下:一、求溶液中某离子的物质的量浓度例1(1990年高考题)若20g密度为dg/cm3的硝酸钙溶液中含C..根据界说可得:=2.5d(mol/L)故谜底为C.二、求气体溶于水后的溶液物质的量浓度例2(1991年高考题)在标准状况下, 将VLA气体(摩尔质量为Mg/mol)溶于水中, 所得溶液密度为dg/mL, 则此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A.Vd/(MV+2240)mol/LB.1000Vd/(MV+2240)mol/LC.1000VdM/(MV+2240)mol/LD.()dmol/L解析:题中所得溶液的溶质就是气体A, 溶液的体积:则根据界说可得:谜底为B.三、结合化学方程式求解例3(1996年高考题)用的BaCl2溶液恰好使相同沉淀, 则三种硫酸盐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之比是( )A.3∶2∶2 B.1∶2∶3C.1∶3∶3 D.3∶1∶1解析:根据题意, 由于与同量BaCl2反应的另三种溶液体积相同, 所以三种硫酸盐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之比, 实质即是介入反应的三种盐的物质的量之比, 把各反应方程式为BaCl2的系数化为1, 即BaCl2+ZnSO4=BaSO4↓+ZnCl2BaCl2+K2SO4=BaSO4↓+2KCl四、已知溶液的质量分数求物质的量浓度例4(1992年高考题)某温度下22%NaNO3溶液150mL, 加入100g水稀释后溶液的质量分数酿成14%, 求原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解析:令原溶液的质量为xg, 则根据溶液稀释前后溶质质量不变得:22%×x=14%(100+x)解得x=175g直接运用有关界说得五、溶解度、质量分数与物质的量浓度之间的换算例5(1993年高考题)相对分子质量为M的某物质在室温下的溶解度为sg/100g水, 此时饱和溶液的密度为dg/mL, 则该饱和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是 [ ]六、求稀释后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例6(1989年上海高考题)VmLAl2(SO4)3溶液中含Al3+ag,再根据稀释前后溶质的物质的量坚持不变求得:故谜底为C.使用物质的量浓度公式请注意以下几点:(1)欲取一定物质的量的溶质, 或者称取它的质量, 或量取它的体积.因此, 应该熟练掌握物质的量(mol)与物质质量(g)、物质体积(V)之间的换算.主要包括:(2)物质的量浓度跟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相比, 它的突出优点是便于知道或比力溶液中溶质的粒子数.根据n B =c B×V可知:①相同物质的量、相同体积的任何溶液中, 所含溶质的物质的量或基本单位(粒子)数相同.②两种分歧的溶液, 只要物质的量浓度和溶液体积乘积相等, 所含溶质的物质的量或基本单位(粒子)数也相同.③两种分歧的溶液, 若物质的量浓度和溶液体积的乘积不相等, 则所含溶质的物质的量或基本单位(粒子)数跟物质的量浓度和溶液体积之积成正比.例如, 在相同体积2H5OH溶液和葡萄糖(C6H12O6)溶液中,C2H5OH和C6H12O6物质的量相同, 所含C2H5OH和C6H12O6分子数也相同;1L、0.4 mol/LC2H5OH溶液和2L、6H12O6溶液中, C B×V之积相同, C2H5OH、C6H12O6物质的量及C2H5OH、C6H12O6分子数也相同;同体积1mol/LC2H5OH溶液和6H12O6溶液中, c B×V之积相差10倍,C2H5OH和C6H12O6物质的量之比或分子个数之比均为10∶1.配制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实验误差小结一、计算是否准确若计算的溶质质量(或体积)偏年夜, 则所配制的溶液浓度也偏年夜;反之浓度偏小.例1 要配制100mL1mol/LCuSO4溶液, 需称取硫酸铜晶体16g.分析把硫酸铜的质量误认为就是硫酸铜晶体的质量(CuSO4·5H2O应为25g), 招致计算值偏小, 造成所配溶液浓度偏小.二、称、量是否无误在称量或量取过程中, 若其值偏年夜, 则所配溶液的浓度也偏年夜;反之偏小.例2 要配制100mL1mol/L的NaOH溶液, 需在白纸上称4gNaOH固体, 而且称量速度较慢.分析NaOH具有腐蚀性, 不成放在白纸上而应放在烧杯或概况皿中进行称量.若称量速度较慢, 会招致NaOH部份潮解甚至蜕变, 而且还会有少量NaOH粘附在纸上, 结果会造成所配溶液浓度偏低.例3 称量时天平未调零.分析若此时天平的重心偏向左端, 会招致称量值偏小, 所配溶液的浓度也偏小;若重心偏向右端, 则结果恰好相反.例4 称量时托盘天平的砝码已被污染.分析因为砝码被污染, 质量会变年夜, 致使称量值变年夜, 因而所配溶液的浓度会偏高.例5 用量筒取液体溶质, 读数时仰视或俯视.分析读数时若仰视, 则观察液面低于实际液面, 因量筒的读数由下往上, 从小到年夜, 从而会招致观察体积小于真实体积, 故所配溶液的浓度会偏高;读数时若俯视, 结果恰好相反.例6 使用量筒量取液体溶质后再洗涤量筒2~3次, 并把洗涤液也转入烧杯中, 或用移液管(除标写“吹”字外)移液时把尖嘴处的残留液也吹入烧杯中.分析因在制造量筒、移液管及滴定管时, 已把仪器内壁或尖嘴处的残留量扣除, 故而上述把持均使溶质偏多、所配溶液的浓度偏高.三、溶质有无损失在溶液配制过程中, 若溶质无损失, 则所配溶液的浓度无偏差;若溶质有损失, 则浓度变小.例7 A.溶解(或稀释)溶质搅拌时有少量液体溅出;B.只洗涤烧杯未洗涤玻璃棒;C.未把洗涤液转入容量瓶;D.转移洗涤液时有少量液体溅出容量瓶外.分析以上四种情况溶质均有损失, 所配制的溶液浓度城市偏低.例8 (1)溶解或稀释溶质时烧杯尚未干燥;(2)移液时容量瓶尚未干燥;(3)定容时有少量蒸馏水滴到瓶外.分析以上三种情况溶质均无损失, 最终溶液的体积是不变的, 因此所配溶液浓度没有改变.例9 把溶液由烧杯转入容量瓶中时, 由于不小心使得少量溶液溅出瓶外, 然后再补加少量溶质.分析因补加的溶质量往往其实不即是损失的溶质量, 结果仍会招致所配溶液浓度偏年夜或偏小.四、定容有无偏差定容加水时如因失慎超越了容量瓶的标线, 则所配溶液的浓度偏小;反之偏年夜.例10 定容时仰视或俯视.分析若定容时仰视, 观察液面会低于实际液面.当液面实际已达标线时, 观察者仍会认为液面还没有到达标线, 所以会继续加水, 招致实际液面超越标线, 因而所配溶液浓度偏小;若俯视, 结果刚好相反.例11 定容时由于没使用胶头滴管致使液面超越标线, 这时再用胶头滴管吸取少量液体, 使液面重新到达标线.分析当液面超越标线时, 溶液浓度已变小, 此时无论从中再取出几多溶液都无法使其浓度到达预定值, 只有重新配制.例12 定容时盖上瓶盖, 摇匀后发现液面低于标线, 再继续滴加蒸馏水使液面重新到达标线.分析这样把持, 溶液的浓度会偏低.之所以造成振荡后液面低于标线的现象, 是因为有少量的溶液因润湿磨口处而损耗, 但溶液的浓度是不变的, 故不需再加水.五、温度是否一致容量瓶上所标示的温度一般为室温(20℃), 若定容时溶液的温度高于室温, 会造成所配溶液浓度偏高;反之浓度偏低.例13 洗涤液没有放置至室温就转入容量瓶中定容.分析溶解或稀释过程中常陪伴热效应, 对放热的过程, 如不放置至室温会造成浓度偏年夜, 对吸热的过程结果则会相反.例14 称量固体溶质或量取液体溶质后直接在容量瓶中配制.分析溶解或稀释过程中发生的热效应会使容量瓶的体积发生变动, 致使容量瓶的实际容量其实不即是室温时的容量, 所以浓度会改变.另外, 若发生年夜量的热, 有时会招致容量瓶破裂.要减小实验误差, 除要求计算准确、称量无误、把持规范外, 还应选择合适的仪器, 克服年夜意的习惯, 防止过失性的毛病.容量瓶的使用容量瓶的使用之一1.使用容量瓶前检查它是否漏水方法如下:往瓶内加水, 塞好瓶塞, 用食指顶住瓶塞, 另一只手托住瓶底, 把瓶倒立过来, 观察瓶塞周围是否有水漏出.如果不漏水, 把瓶塞旋转180°后塞紧, 仍把瓶倒立过来, 再检验是否漏水, 经检查不漏水的容量瓶才华使用.2.配制溶液(1)如果试样是固体, 把称好的试样溶解在烧杯里;如果试样是液体, 需用移液管或量筒量取移入烧杯里, 然后再加少量蒸馏水, 用玻璃棒搅动, 使它混合均匀.应特别注意在溶解或稀释时有明显的热量变动, 就必需待溶液的温度恢复到室温后才华向容量瓶中转移.(2)把溶液从烧杯移到容量瓶里, 并屡次洗涤烧杯, 把洗涤液也移入容量瓶, 以保证溶质全部转移到容量瓶里.缓慢地加入蒸馏水, 到接近标线2~3cm处, 用滴管滴加蒸馏水到标线(小心把持, 切勿超越标线).(3)盖好瓶塞, 用食指顶住瓶塞, 用另一只手的手指托住瓶底, 把容量瓶倒转和摇动屡次, 使溶液混合均匀.容量瓶使用完毕, 应洗净、晾干(玻璃磨砂瓶塞应在瓶塞与瓶口处垫张纸条, 以免瓶塞与瓶口粘连).容量瓶的使用之二使用前要检查是否漏水.向瓶中加水到标线附近, 盖好瓶塞,用布将瓶外的水揩干.左手食指按住瓶塞, 右手手指托住瓶底边缘, 将瓶倒立2min, 观察瓶塞周围有无水渗出.如不漏, 把瓶放正,将瓶塞转动180°后再倒过来检查一遍.配制溶液时, 先把容量瓶洗净, 再把溶解后冷到室温的溶液按图中所示倒入容量瓶中, 用蒸馏水把烧杯洗涤三次, 洗出液都倒入容量瓶中.加水至瓶体积的2/3时, 摇动容量瓶, 使溶液混合均匀.加水到快接近标线时, 改用滴管慢慢滴加, 直到溶液凹液面的最低点与标线相切为止.盖好瓶塞, 将瓶倒转几次, 使瓶内溶液混合均匀.容量瓶不允许用瓶刷刷洗, 一般用水冲刷, 若洗不净, 倒入洗液摇动或浸泡, 再用水冲刷.它不能加热, 也不生长期盛放溶液.使用容量瓶的注意事项(1)使用前要检验是否漏水.法式是:加水→倒立, 观察→瓶塞旋转180°→倒立, 观察.(2)容量瓶不能用于溶解溶质, 更不能用玻璃棒搅拌.因此溶质要先在烧杯内溶解, 然后再转移到容量瓶中.(3)不能将热的溶液转移到容量瓶中, 更不能给容量瓶加热.如果溶质在溶解时是放热的, 则须待溶液冷却后再移液.(4)配制一定体积的溶液, 须选用与该溶液体积相同规格的容量瓶.经常使用的有50mL、100mL、250mL、500mL、1000mL等规格.(5)观察所加液体是否达容量瓶的刻度线, 一定要平视, 使液面的最低点刚好与刻度线相平.(6)如果加水定容时超越了刻度线, 不能将超越的部份再吸走, 必需重新配制.因为吸走一部份液体虽然溶液的体积到达了要求, 但吸走的部份液体带走了一部份溶质, 使所配溶液的浓度偏低.创作时间:二零二一年六月三十日(7)容量瓶通常不用于贮存试剂, 因此, 配制好的溶液要倒创作时间:二零二一年六月三十日。
溶解度和质量分数的计算公式
![溶解度和质量分数的计算公式](https://img.taocdn.com/s3/m/7a07368e68dc5022aaea998fcc22bcd127ff426a.png)
溶解度和质量分数的计算公式溶解度的计算公式是指在一定温度和压强下,溶质在溶剂中的溶解度与溶质质量分数之间的关系。
溶解度是指单位溶剂中所能溶解的最大溶质的质量。
质量分数是指溶质在溶液中所占的比例。
溶解度的计算公式可以表示为:溶解度 = 溶质质量 / 溶剂质量质量分数的计算公式可以表示为:质量分数 = 溶质质量 / 溶液总质量溶解度和质量分数是溶液中溶质的重要性质,对于理解溶液的性质和变化具有重要意义。
溶解度与溶质质量分数之间的关系可以通过实验得出。
在一定温度和压强下,取一定量的溶剂,向其中逐渐加入溶质,同时不断搅拌,直到溶质不能完全溶解为止。
此时,已经溶解的溶质质量即为溶解度。
质量分数是指溶质在溶液中所占的质量比例。
在一定温度和压强下,取一定量的溶液,将其中的溶质和溶剂分离,并分别称量它们的质量。
溶质的质量除以溶液的总质量即为质量分数。
溶解度和质量分数的计算公式的应用范围广泛。
在实际应用中,我们可以根据这些公式计算溶解度和质量分数,从而了解溶液的性质和浓度。
特别是在化学实验和工业生产中,溶解度和质量分数的计算公式常常用于配制溶液和控制溶液的浓度。
通过溶解度和质量分数的计算公式,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溶液的性质和变化。
溶解度的大小决定了溶质在溶剂中的溶解程度,对于溶解物质的提取和分离有着重要的意义。
而质量分数则能够直观地反映溶液中溶质的浓度,对于溶液的配制和浓度控制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溶解度和质量分数的计算公式是研究溶液性质和浓度的重要工具。
通过这些公式,我们可以准确地计算和描述溶解度和质量分数,从而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溶液的性质。
在实际应用中,我们可以根据这些公式进行溶液的配制和浓度控制,从而满足不同领域的需求。
物质的量浓度,质量分数,溶解度和密度的计算与换算
![物质的量浓度,质量分数,溶解度和密度的计算与换算](https://img.taocdn.com/s3/m/29d4b2dbf61fb7360b4c6547.png)
For personal use only in study and research; not for commercial use四.有关物质的量浓度的计算1.根据公式及公式变形可计算物质的量浓度、体积和溶质物质的量。
2.溶质的质量分数与物质的量浓度换算依溶质的质量分数(a%)和密度()可计算物质的量浓度。
计算方法:取1升溶液进行计算,即:3.溶液的稀释(配制)因在稀释过程中溶质的量不变,所以可设未知数列等式,解出所求。
4.溶液混合后的浓度1) 同浓度溶液的混合,浓度不变。
2)不同浓度溶液混合,浓度改变。
应求出混合液中溶质物质的量和混合液的体积。
n(混)=n1+n2+……(即各溶液中溶质物质的量之和)(即混合液的总质量除混合液的密度,再把单位转化为升)因溶液混合时,体积会发生改变,故不能简单地将二种溶液的体积加和,必须用上述的方法来求。
但若题目没有给出混合液密度,则表示可忽略溶液混合时体积的变化,此时。
最后依,求出混合液的浓度浓度的计算与换算1、溶液稀释定律⑴溶质的质量稀释前后不变。
即:m(浓)·w(浓)=m(稀)·w(稀)⑵溶质的物质的量稀释前后不变。
即:c(浓)·V(浓)=c(稀)·V(稀)2、物质的量浓度与溶质的质量分数w的换算(r为溶液的密度)c(mol·L-1)=3、溶解度与溶质质量分数w的换算w=4、溶解度与物质的量浓度的换算其中ρ的单位为:g/mL5、气体的溶解在标准状况下,1L水中溶解某气体VL,所得溶液的密度为r以下无正文仅供个人用于学习、研究;不得用于商业用途。
толькодля людей, которые используются для обучения, исследований и не должны использоваться в коммерческих целях.For personal use only in study and research; not for commercial use.Nur für den persönlichen für Studien, Forschung, zu kommerziellen Zwecken verwendet werden.Pour l 'étude et la recherche uniquement à des fins personnelles; pas à des fins commerciales.For personal use only in study and research; not for commercial use。
初中化学中溶解度的计算
![初中化学中溶解度的计算](https://img.taocdn.com/s3/m/35026092a45177232e60a221.png)
初中化学中溶解度的计算一定温度下,一定量的溶剂中所溶解物质的质量是一定的,反之,任意量的饱和溶液里溶质质量与溶剂质量或溶质质量与溶液的质量比是一定的,如果把一定温度下溶剂的量规定为100g,此时所溶解溶质形成饱和溶液时的质量称为溶解度.由此可得以下关系:溶解度—-——100g溶剂—-——100+溶解度(溶质质量)(溶剂质量) (饱和溶液质量)可得出以下正比例关系:式中W溶质、W溶剂、W饱和溶液分别表示饱和溶液中溶质、溶剂和溶液的质量,S表示某温度时该溶质的溶解度.在以上的比例式中,100是常量,其它3个量中只要知道其中2个量就可求出另外一个量。
由此,不仅明确了溶解度的解题的基本思路就是比例关系,从而避免质量混淆的现象,而且也使学生明确溶解度计算的一题多种解法,并从中找出最佳解法。
一、已知一定温度下某物质饱和溶液里的溶质和溶剂的质量,求溶解度例1 在一定温度下,ng某物质恰好溶于一定量的水中形成mg饱和溶液,求该物质在此温度下的溶解度。
解;由题意可知,W溶液=W溶质+W溶剂,因此mg该物质的饱和溶液中含水的质量为:(m—n)g,此题可代入分式(1):设某温度下该物质的溶解度为Sg也可代入分式(2)二、已知一定温度下某物质的溶解度,求此温度下一定量的饱和溶液中含溶质和溶剂的质量例2 已知在20℃时KNO3的溶解度为31。
6g。
现要在20℃时配制20gKNO3饱和溶液,需KNO3和H2O各几克?解:设配制20℃20g硝酸钾饱和溶液需硝酸钾的质量为xg。
此题若代入公式(1),列式为:若代入公式(2),列式为:需水的质量为20—4.8=15.2g答:配制20℃时20gKNO3的饱和溶液需KNO34.8g和水15.2g.三、已知一定温度下某物质的溶解度,求一定量溶质配制成饱和溶液时,所需溶剂的质量例3 已知氯化钠在20℃的溶解度是36g,在20℃时要把40g氯化钠配制成饱和溶液,需要水多少克?解:从题意可知,在20℃时36g氯化钠溶于l00g水中恰好配制成氯化钠的饱和溶液。
初中科学化学难点之溶解度与质量分数关系
![初中科学化学难点之溶解度与质量分数关系](https://img.taocdn.com/s3/m/917f59850408763231126edb6f1aff00bfd57042.png)
温度对溶解度影响
大多数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如硝酸钾 、氯化铵等。
少数固体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小,如氯化钠。
极少数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小,如氢氧化 钙。
压力对溶解度影响
气体溶解度受压强影响较大, 压强越大,气体溶解度越大。
02
01
液体和固体溶解度受压强影响较 小,可忽略不计。
溶质性质对溶解度影响
溶质的性质决定了其在溶剂中 的溶解能力,如极性溶质易溶 于极性溶剂,非极性溶质易溶 于非极性溶剂。
溶质分子间作用力越强,溶解 度越小;溶质与溶剂分子间作 用力越强,溶解度越大。
溶质的颗粒大小对溶解度也有 一定影响,颗粒越小,溶解度 越大。
03
实验操作与技巧指导
溶解度测定方法介绍
稳定性溶液中的溶质不易析出,而不稳定性溶液中的溶质容易析出。两者之间的区别主要 在于溶质的溶解度和溶液的条件。
溶解度曲线在化学中应用
溶解度曲线的绘制
通过测定不同温度下物质的溶解度, 可以绘制出溶解度曲线。该曲线可以 直观地反映出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 变化趋势。
溶解度曲线的应用
利用溶解度曲线,可以判断物质在不 同温度下的溶解情况,预测物质的结 晶和沉淀等行为,以及指导化学实验 和生产实践。
不同类型溶液性质比较
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
饱和溶液在一定温度下,不能再溶解更多的溶质;而不饱和溶液则可以继续溶解溶质。两 者之间的转化可以通过改变温度或添加溶质/溶剂实现。
浓溶液与稀溶液
浓溶液中的溶质含量较高,而稀溶液中的溶质含量较低。两者之间的转化可以通过蒸发溶 剂或添加溶剂实现。
稳定性与不稳定性
产品,以提高作物产量和品质。
溶质质量分数和溶解度的关系
![溶质质量分数和溶解度的关系](https://img.taocdn.com/s3/m/153a1b5ba88271fe910ef12d2af90242a895ab35.png)
溶质质量分数和溶解度的关系溶解是化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指的是将固体、液体或气体溶解在液体中形成溶液的过程。
在溶解过程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和溶解度是两个重要的概念,它们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
溶质质量分数是指溶液中溶质的质量与溶液总质量之比,通常用百分数表示。
例如,如果将10克盐溶解在100克水中,那么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就是10%。
溶质质量分数越高,说明溶液中溶质的含量越多。
溶解度是指在一定温度下,溶液中最多能溶解的溶质的质量。
溶解度通常用单位质量溶剂中最多能溶解的溶质质量来表示,例如,如果在20℃下,100克水最多能溶解36克氯化钠,那么氯化钠在20℃下的溶解度就是36/100=0.36克/克水。
溶解度越高,说明在相同的条件下,溶液中能溶解的溶质的质量越多。
溶质质量分数和溶解度之间的关系可以用溶解度曲线来表示。
溶解度曲线是指在一定温度下,溶液中溶质的溶解度随着溶质质量分数的变化而变化的曲线。
在溶解度曲线上,通常会有一个最大溶解度点,这个点对应的溶质质量分数就是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当溶液中的溶质质量分数超过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时,就会出现过饱和现象,这时溶质会从溶液中析出。
溶质质量分数和溶解度之间的关系可以用下面的公式来表示:溶质质量分数=溶质的质量/溶液的质量溶解度=溶质的质量/溶剂的质量从这个公式可以看出,溶质质量分数和溶解度之间的关系是正相关的。
也就是说,溶质质量分数越高,溶解度也就越高。
这是因为在相同的条件下,溶液中溶质的含量越多,就越容易形成饱和溶液,从而提高溶解度。
溶质质量分数和溶解度是溶解过程中两个重要的概念,它们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
在实际应用中,我们可以通过控制溶质质量分数来调节溶解度,从而实现对溶液性质的控制。
溶解度与质量分数计算
![溶解度与质量分数计算](https://img.taocdn.com/s3/m/a8313a3811a6f524ccbff121dd36a32d7375c7ad.png)
溶解度与质量分数计算一、有关溶解度与质量分数的计算1、要配制50℃的KCl饱与溶液,(50℃时KCl的溶解度是42.6g)⑴25gKCl应溶解在多少克水中?⑵在25g水中能溶解多少克KCl?2、在t℃时,CuSO的溶解度为Sg,在该温度下,把Sg无水硫酸铜粉末加入(100+S)g4饱与硫酸铜溶液中,得到一定量的蓝色晶体,若要把此晶体溶解成饱与溶液,应加水的质量为()A (100+S)gB 100gC (100-98/25)gD 无法确定3、在60℃的恒温条件下,200g的甲物质溶液蒸发掉20g水,能析出10g不含结晶水的甲物质,再蒸发20g水又能析出20g不含结晶水的甲物质,那么原溶液中质量分数为_______________;在此温度下甲物质的溶解度为____________.4、某温度下,在100g水中加入mgCuSO4或者加入ngCuSO4·5H2O,均可使溶液恰好达到饱与,则m与n的关系符合()A m=160n/250B m=1600n/(2500+9n)C m=1600n/(2500+16n)D m=1600n/(2500+25n)5、某温度时,化合物甲的饱与溶液mg中含溶质ag,化合物乙的饱与溶液mg中含有溶质bg,则在此温度时,甲、乙两化合物的溶解度之比是_____________。
6、某物质Wg,在t℃时溶于水成VmL饱与溶液,其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为m。
该溶液的密度为ρ,则该溶液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______, 此温度下,某物质的溶解度为__________________。
在某温度下的溶解度为Sg,则CuSO4·5H2O在同温度下的溶解度为7、设CuSO4_______________________.8、30℃时的一定质量的硫酸铜溶液,若保持温度不变加入25g胆矾或者去掉55g 水后,均得到饱与溶液,求30℃硫酸铜的溶解度。
9、已知某盐在不一致温度下的溶解度如表,若把质量分数为22%的该盐由50℃逐步冷却,则开始析出晶体的温度范围是()10、参照物质的溶解度,以NaOH固体、水、碳酸钙固体、盐酸为原料制取33g纯⑵若用固体NaOH17.86g,则需用水________________克。
溶解度与质量分数的问题
![溶解度与质量分数的问题](https://img.taocdn.com/s3/m/607dc3d8b14e852458fb57b9.png)
一、关于溶解度的计算的类型1、溶解度概念:在一定温度下,某物质在100 克溶剂中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溶质质量为该物质在这种溶剂里的溶解度。
溶解度公式:溶解度=m 溶质/m 溶剂 × 100g 注意:(1) 四个关键词:一定的温度,100克溶剂、达到饱和、溶质的质量 (2)溶解度就是一定温度下,100g 溶剂中能溶解的溶质的最大质量 (3)溶解度单位为克(g )2、溶解度曲线:温度为横坐标,溶解度为纵坐标形象地看出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情况。
(1) 大多数物质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大①影响很大,如硝酸钾,表现为曲线陡②影响不大,如氯化钠(食盐),表现为曲线平缓(2) 极少数物质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减小,如氢氧化钙,气体等 二、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 1、溶质质量分数 =0100 溶液质量溶质质量2、溶液质量与体积之间的换算:溶液质量(克)= 溶液体积(毫升)× 溶液密度(克/毫升)3、溶液的稀释:m 浓溶液 × a % = m 稀溶液 × b % (a >b ) 其中:m 稀溶液 = m 浓溶液 + m 水若用溶质质量分数不同(a %、b %)的溶液A 、B ,配制中间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c %), 则: m A ×a % + m B ×b % =(m A + m B )×c % 三、溶解度与质量分数的比较。
甲乙溶解度 g0 t 1 t 2 温度/℃305020 40 10初中化学总复习溶解度曲线专题练习9.右图所示曲线a 、b 、c 分别代表A 、B 、C 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t 1 ℃时,三种物质溶解度大小的顺序是B >C >AB .t 2℃时,A 和B 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相同C .t 3℃时,在100g 水里分别加入三种物质各mg ,只有b 能形成饱和溶液D .从混有少量C 的A 物质中提取较纯净的A ,最适宜用蒸发溶剂的方法 10.右图是a 、b 、c 三种固体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b 的溶解度一定小于a 的溶解度B .当a 中含有少量b 时,可以用降温结晶的方法提纯aC .通过降低温度可将c 的不饱和溶液变为饱和溶液D .a 的饱和溶液从t 2℃降温至t 1℃时变为不饱和溶液11.有关a 、b 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a 物质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大B .在t 2℃时,a 、b 两种物质的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一定相等C .将a 、b 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从t 3℃降温至t 1℃,a 有晶体析出,bD .t 3℃时,a 物质的溶解度大于b 物质的溶解度 12.a 、b 、c 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右图所示。
溶解度和质量分数的计算
![溶解度和质量分数的计算](https://img.taocdn.com/s3/m/573c785865ce050877321331.png)
愴解决和质董今敖的针專【罟司n株】1. 学会浓溶液稀释的计算。
2. 知道配制某一溶质的质量分数的溶液的方法和步骤。
3. 稳固对溶解度的涵义的理解。
4. 理解溶解度计算的根本思路。
一、配制溶质质量分数一定的溶液1. 用固体配制溶液:①步骤:计算、称量、溶解。
②所用仪器:托盘天平、胶头滴管、量筒、药匙、烧杯、玻璃棒。
例:配制溶液的质量分数为10%的氯化钠溶液50g.步骤:〔1〕计算:溶质的质量:50gxl0% = 5g;溶剂的质量:50g—5g=45g:水的体积:二込\g/ niL〔2〕称量:用托盘天平称量5g氯化钠倒入烧杯中,用50mL M简量取45mL水倒入烧杯中. 〔3〕溶解:用玻璃棒搅拌,加速固体物质的溶解速率,待氯化钠完全溶解得到的溶液即为10%的氯化钠溶液50g.实验操作步骤如以下图所示.2. 用浓溶液配制稀溶液:①步骤:计算、量取、溶解。
②所用仪器:胶头滴管、量筒、烧杯、玻璃棒。
二、有关溶液的计算依据溶液浓缩方法:参加溶质,蒸发溶剂,参加髙浓度的浓溶液.溶液稀释方法:参加溶剂,参加低浓度的稀溶液。
1. 加溶剂稀释和蒸发溶剂浓缩〔没有晶体析岀〕的计算依据,变化前后溶液中溶质的质量相等,可用以下关系式表示:也卄二加2><闪2,三量通过方程可求另一量.2. 加溶质增浓的计算:参加溶质溶解后,溶质和溶液质量都增加.原溶质质量+参加的洛质质量原溶液质量+参加的洛液的质量3.两种浓度不同的同种溶质的溶液混合后,所得的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一圧大于小浓度,小于大浓度的溶质的质量分数。
溶液1中洽质质量+»容液2中溶质质量溶液1的质量+溶液2的质量溶液中溶质质虽:二溶液质量x 该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三、溶解度与饱和溶液中溶质、溶液、溶剂的关系一泄温度下,一世量的溶剂中所溶解物质的质量是一立的,反之,任意量的饱和溶 液里溶质质量与溶剂质量或溶质质量与溶液的质量比是一左的,如果耙一定温度下溶剂的 量规立为100g,此时所溶解溶质形成饱和溶液时的质量称为溶解度。
初中科学化学难点之溶解度与质量分数关系
![初中科学化学难点之溶解度与质量分数关系](https://img.taocdn.com/s3/m/c680645cc381e53a580216fc700abb68a882ad42.png)
溶解度决定化学反应的可行性
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物能否发生化学反应,往 往取决于溶解度。
溶解度影响化学反应的产物
3
不同物质的溶解度不同,导致化学反应的产物 不同。
质量分数在化学平衡中的应用
质量分数影响化学平衡移动
01
质量分数越大,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质量分数越小,平衡
少数物质的溶解度 随温度变化不大, 如氯化钠。
溶解度曲线
溶解度曲线是表示物质的溶解 度随温度变化的曲线。
根据溶解度曲线,可以找出不 同温度下的溶解度数据。
利用溶解度曲线可以判断物质 的结晶点,即在该温度下溶质
和溶剂分离的程度。
03
质量分数的计算
质量分数的计算公式
质量分数 = (溶质质量 / 溶 液质量)× 100%
感谢您的观看
THANKS
向逆反应方向移动。
质量分数影响化学平衡常数
02
质量分数改变,化学平衡常数也会发生变化。
质量分数在计算平衡转化率中的应用
03
通过质量分数可以计算平衡转化率,判断反应进行的程度。
溶解度与质量分数在药物研发中的应用
溶解度影响药物的生物利用度
药物的溶解度直接影响其在体内的吸收和分布。
质量分数影响药物的稳定性和药效
3. 分析实验结果并解释影响质量 分数的因素。
实验三:溶液的配制与稀释
总结词:掌握溶液的 配制和稀释方法,理 解溶液浓度变化对化 学反应的影响。
详细描述
1. 介绍溶液的配制和 稀释方法。
2. 演示如何使用实验 方法配制和稀释溶液 。
3. 分析实验结果并解 释溶液浓度变化对化 学反应的影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溶解度与质量分数计算
一、有关溶解度和质量分数的计算
1、要配制50℃的KCl饱和溶液,(50℃时KCl的溶解度是42.6g)
⑴25gKCl应溶解在多少克水中?⑵在25g水中能溶解多少克KCl?
2、在t℃时,CuSO
的溶解度为Sg,在该温度下,把Sg无水硫酸铜粉末加入(100+S)g
4
饱和硫酸铜溶液中,得到一定量的蓝色晶体,若要把此晶体溶解成饱和溶液,应加水的质量为()
A (100+S)g
B 100g
C (100-98/25)g
D 无法确定
3、在60℃的恒温条件下,200g的甲物质溶液蒸发掉20g水,能析出10g不含结晶
水的甲物质,再蒸发20g水又能析出20g不含结晶水的甲物质,那么原溶液中质量分数为_______________;在此温度下甲物质的溶解度为____________.
4、某温度下,在100g水中加入mgCuSO4或加入ngCuSO4·5H2O,均可使溶液恰好达到饱和,则m与n的关系符合()
A m=160n/250
B m=1600n/(2500+9n)
C m=1600n/(2500+16n)
D m=1600n/(2500+25n)
5、某温度时,化合物甲的饱和溶液mg中含溶质ag,化合物乙的饱和溶液mg中含有溶质bg,则在此温度时,甲、乙两化合物的溶解度之比是_____________。
6、某物质Wg,在t℃时溶于水成VmL饱和溶液,其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为m。
该溶液的密度为ρ,则该溶液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______, 此温度下,某物质的溶解度为__________________。
在某温度下的溶解度为Sg,则CuSO4·5H2O在同温度下的溶解度为7、设CuSO
4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30℃时的一定质量的硫酸铜溶液,若保持温度不变加入25g胆矾或去掉55g水后,均得到饱和溶液,求30℃硫酸铜的溶解度。
9、已知某盐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如表,若把质量分数为22%的该盐由50℃逐渐冷却,则开始析出晶体的温度范围是()
10、参照物质的溶解度,以NaOH固体、水、碳酸钙固体、盐酸为原料制取33g纯
⑵若用固体NaOH17.86g,则需用水________________克。
11、用一定浓度的硫酸溶液,逐滴滴入氯化钡溶液中,直到沉淀恰好完全为止。
已知所生成的溶液的质量等于原氯化钡溶液的质量,则硫酸溶液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有关多因素变化时的计算
1、把60℃时300g硝酸钾饱和溶液蒸发掉40g水,再冷却到10℃时,问有多少克
硝酸钾晶体析出?(硝酸钾溶解度60℃时为110g,10℃时为21g.)
2、向268g20℃时的KCl饱和溶液中加入50g水,并把温度升高到40℃,问要使溶
液继续饱和,还需要加入多少克氯化钾?(已知KCl20℃时溶解度为34g,40℃时为40g。
)
3、将80℃时的500g硫酸铜溶液,蒸发掉100g水,再冷却到30℃,问可析出硫酸
铜晶体多少克?(已知硫酸铜溶解度80℃时为55g,30℃时为41g。
)
4、将30℃的含有某溶质的溶液136g分成等量的两份,向其中一份加入该溶质10g,
结果只溶解了2g就不再溶解了;另一份冷却至0℃,析出溶质(不含结晶水)5.5g,此时溶液的质量分数为20%。
则该物质在30℃时的溶解度为多少克?
5、将100g50%的硫酸铜溶液的温度从t
1℃降到t
2
℃后过滤,得滤液80g。
下列说法
中正确的是()
A 滤液的浓度为37.2%
B t
1
℃时硫酸铜的溶解度是100g
C t
2
℃时硫酸铜的溶解度是86.9g
D 把滤得的晶体投入80gt
2
℃的水中,所得的溶液浓度是12.8%
6、有一包Wg的固体混和物中含有硝酸钾和不溶性杂质,把它们加入一定量的水中
⑴加入水的质量为________________克;⑵W的数值为_____________;
⑶样品中所含杂质的质量为_____________克;
⑷要全部溶解硝酸钾所必需的最低温度是__________________。
三、有关溶液稀释、混和的计算
1、要使Wg10%的食盐溶液的浓度增大一倍,可采用的方法是()
A 加入W/10g食盐
B 蒸发浓缩成W/2g食盐溶液
C 蒸发溶剂的一半
D 再加入2Wg25%食盐溶液
2、现有浓度为10%的磷酸溶液20g,如欲使其浓度变为25%,可以采用的方法有( )
A 蒸发掉10g水
B 蒸发掉12g水
C 在加热下加入2.655gP
2O
5
D 加入9.865g80%的磷酸
3、浓度不等的两种硫酸溶液(ρ>1)等质量混合时,其质量分数为a%,而等体积混合时为b%;浓度不等的两种乙醇溶液(ρ<1)等质量混合后,其质量分数为a%,而等体积混合时则为c%。
则a、b、c间的大小关系为()
A a>b>c
B b>a>c
C c>b>a
D 不能比较
4、常温下将20g14%的NaCl溶液和30g24%的NaCl溶液混合。
计算:
⑴该混合溶液的质量分数;
⑵在1000g水中需溶入多少克氯化钠才能使其浓度恰好与上述混合液的浓度相等。
四、有关溶解度曲线的计算
1、右图是几种盐的溶解度曲线。
下列说法正
确的是()
A40℃时将35g食盐溶于100g水中,
降温至0℃时,可析出氯化钠晶体。
B20℃时硝酸钾饱和溶液的质量分数
为31.6%。
C60℃时,200g水中溶解度80g硫酸铜
达饱和。
当降温至30℃时,可析出30g
硫酸铜晶体。
D30℃时将35g硝酸钾和35g食盐同时溶
于100g水中,蒸发时先析出的是氯化钠。
2、右图为X、Y两种物质饱和溶液的质量分数随
温度变化的曲线。
现各在150g水中分别加入60gX
和80gY,加热使它们完全溶解,并在蒸发除去50g
水后将温度冷却到t℃。
关于这一实验的下列叙
述正确的是()
A t℃时溶液中X、Y的质量分数相等
B t℃时溶液中X的质量分数比Y小
C t℃时析出固体X
D t℃时析出固体Y
3、如图表示氢氧化钙、硝酸钾、氯化钠的溶解度曲线,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a、b、c依次表示的是硝酸钾、氯化钠、氢氧化钙
的溶解曲线
B 三种物质溶解时,溶液温度能升高的不是氢氧化钙
C 已知b物质在60℃的溶解度是110g,在10℃的溶
解度是20.9g,若将b物质在60℃时的55g饱和溶液
冷却到10℃,则将析出13.31g
D 从含有少量b和c溶液中,制取纯净的b晶体的方
法是:⑴先蒸发,至析出c晶体,并使b在较高温度下
接近饱和;⑵再降温,b晶体析出而c不析出;⑶过滤,
洗涤b晶体并重结晶
4、A、B两种化合物的溶解度曲线如图。
现要用结晶法从A、B混和物中提
取A。
(不考虑A、B共存时对各自溶解度的影响。
)
⑴取50g混和物,将它溶于100g热水,然后
冷却至20℃。
若要使A析出而B不析出,则混
和物中B的质量百分比(B%)最高不能超过多
少?(写出推理和计算过程)
⑵取Wg混和物,将它溶于100g热水,然后
冷却至10℃。
若仍要使A析出而B不析出,请
写出在下列两种情况下,混和物中A的质量百
分比(A%)应满足什么关系式。
答:当W<a+b时,A%_______________;
当W>a+b时,A%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