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阳高度角计算练习题
必修一地理太阳高度角
![必修一地理太阳高度角](https://img.taocdn.com/s3/m/9d64178009a1284ac850ad02de80d4d8d15a01aa.png)
A.23º26′
B.66º34′
C.90º
D.45º
⑵该地的纬度是--------------------------------------( D )
① 23º26′N ② 21º34′N ③ 25º26′S ④ 68º26′S
A. 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α
90 60 30
0
N
① ② ③
60
30
0
30
60
正午太阳高度的分布规律
90 60
30
0
S
一、正午太阳高度角的简便计算
α= 90°- 纬度差
(纬度差就是所求地点与太阳直射点相隔的纬度数)
例1.计算当地(大约42ºN)在二分二至日时的正午太阳高度角。
夏至日:71º26′
冬至日:24º34 ′ 二分日:48°
计算后思考:当地一年中正午太阳高度角最大值和 最小值之间相差多少度?
46º 52′
90
60
30
●A
0
N
B
● 60
30
0
30பைடு நூலகம்
正午太阳高度的分布规律
90 60
C
● 60
30
D●
0
S
二、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实际应用
1.太阳能热水器倾角的调整
水箱
α+β=90°
集热管 β
调 节
α杆
例2.当地(42ºN)冬至日应把太阳能热水器如何调整, 才能最大限度利用太阳能?
A 16º34′
B 63º26′
C 40º
D 23º26′
2、房地产开发中前后楼间距与楼高的关系
新课标人教版 太阳高度练习题
![新课标人教版 太阳高度练习题](https://img.taocdn.com/s3/m/0714fad2b14e852458fb57c8.png)
太阳高度练习题1.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1)当①地地方时为12点时,北京时间为( )A 、13时B 、12时C 、11时D 、14时(2)②曲线所在地的经纬度是( )A 、23°N ,105°EB 、45°N ,135°EC 、25°N ,135°ED 、45°N ,105°E(3)这一天北京时间为12时整,若①、②两地均在北半球,则观测到太阳方向分别是( )A 、正南,西南B 、西南,东南C 、东南,正南D 、东南,西南(4)若①、②两地均在北半球,一年中②地昼长大于①地的时段为( )A 、秋分到第二年春分B 、春分到秋分C 、冬至到夏至D 、夏至到冬至2.图中四曲线分别表示A 、B 、C 、D 四地某日(同一天)太阳高度的变化,据图完成下题。
(1)四地纬度由低到高的排序,正确的是( )A. a 、b 、c 、dB. d 、c 、b 、aC. b 、a 、c 、dD. d 、c 、a 、b(2)图中E 、F 的数据分别是( )A.90°、23.5°B.66.5°、23.5°C.70°、20°D.50°、30°(3)关于这四地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四地都位于南、北半球中的同一半球 B.b 地一年有两次太阳直射C. c 地每年有半年极昼D. d 地的极昼天数大于极夜天数3.下面是“某地某日太阳高度日变化图”(),且这一天过后,北极圈内极昼范围正在扩大。
读图完成(1)-(3)题。
(1)当地的地理坐标为( ) A.50°N,120°EB.40°N,90°EC.40°S,120°ED.0°,90°E(2)图2-5-7中各日照图与图2-5-6相符的是( )图2-5-7 (3)9个月后,图2-5-8中正确的是( )4.下图为某日太阳高度分布示意图,图中AB 所在纬线为赤道,CD 为经线圈,C 经度为西经90度。
太阳高度角习题
![太阳高度角习题](https://img.taocdn.com/s3/m/fa981fed4afe04a1b071ded3.png)
正午太阳高度角、太阳直射点纬度、当地纬度三个变量中任意知二,就能求第三个,在这里谈谈如何用几何法来计算。
首先把一条经线作为数轴,正方向表示北纬0°到90°,负方向表示南纬0°到90°。
然后再在数轴上构建一个直角三角形:太阳直射点纬度为直角三角形的直角顶点,当地纬度(北京)和太阳位置各为一个顶点。
1.已知:太阳直射点纬度、当地纬度。
求:正午太阳高度。
例如:北京(40°N)夏至日的正午太阳高度是多少?根据已知条件画出下图:图中∠1就是北京的正午太阳高度,∠2等于所对边在数轴上两点间的距离(既北京和太阳直射点)∠2=40°N-23°26′N∠1=90°-∠2=90°-(40°N-23°26′N)=73°26′2.已知:正午太阳高度角、当地纬度。
求:太阳直射点纬度。
例如:一日测得北京(40°N)的正午太阳高度为30°,则此日太阳直射哪条纬线?根据题意作出下图,则∠1=30°,∠2=90°-30°=60°,即太阳直射点与北京在数轴的距离为60°,北京是40°N,则太阳直射点纬度为20°S。
另外,当地纬度在南北回归线之间时,太阳直射点可能是两个,数值小于等于23°26′都合理。
例如:某日测得A地(10°S)的正午太阳高度为78°,则此时太阳直射哪条纬线?作图如下:∠1=78°,∠2=90°—78°=12°即太阳直射点与A地之间在数轴上的距离为12°,所以太阳直射点为2°N或22°S。
3.已知:正午太阳高度角、太阳直射点纬度。
求:当地纬度。
例如:太阳直射10°N时,某地正午太阳高度角30°,此地所在纬度是多少?画出下图,这样的地点可能有两个,数值小于等于90度都是合理的。
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变化在生活中的应用 (共22张)
![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变化在生活中的应用 (共22张)](https://img.taocdn.com/s3/m/7f0048a5e009581b6bd9eb92.png)
a 度角 h
= 53°
10 21
探究2 太阳能热水器倾角的调整
(3)为了充分利用太阳能,尽可能使一年内正午太阳光线与集热 板保持垂直,请你分析该集热板与地面夹角的调整幅度约为多少 度?
470
10 22
探究2 太阳能热水器倾角的调整
(4)小明发现很多家庭同时还安装了电热水器,且与太阳能热 水器使用的季节存在差异,这是为什么?与南县同一纬度地区, 利用太阳能热水器使用效果不一样,哪些地区利用效率高,哪 些地区效果不好?
此时应该采用冬至日的正午太阳高度,因为冬至日该地 正午太阳高度达一年中最小值,如果冬至日北楼楼底能照到 阳光那其它时间也能照到阳光. 角a=90°-(38°N与23°26′S之间的差值)=90°(38°+23°26′). X=H*cot∠a=H*cot(90°-38°-23°26′) 故选:D
30
下图为某地住宅建筑冬、夏正午日照示意图,完成3-4题:
(tan35°≈0.7,tan45°=1,tan60°≈1.732)
【解析】此地位于北回归线以北,一年中正午太阳高度角在冬至日达到最小
冬至日该城市正午太阳高度角:
α = 36°34′
30
tan α = h/L
南
=30/L ≈0.7
北
楼
L ≈43m
楼
αL
米
1123
探究1 房屋采光问题:楼间距与楼高的关系
太阳热水器安装问题 3
学习目标:
运用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规律,结合 实例分析生活中的地理问题。
4
自主学习
确定地方时 当某地太阳高度达一天中最大值时日影最短,地方时是12时。
下图是我国西藏某地6月22日太阳高度的日变化示意图(未考虑
正午太阳高度专项练习题
![正午太阳高度专项练习题](https://img.taocdn.com/s3/m/c3d2caf1f5335a8103d22091.png)
正午太阳高度专项练习题常德市七中罗瑾编1.6月22日航行在某海面的船只测得甲板上旗杆的日影长等于旗杆的高度且指向正南方,又收听到北京广播电台〝北京时间15点整〞的播报,该船所在地点的地理坐标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在6月22日的一幅光照图上位于北半球同一经线上的甲乙两地,太阳同时上中天时高度角分别是46°和38°,并测得两地间的图上经线长度为4.44厘米,那么此光照图的比例尺为______________。
3.现有一只钟表〔已经校对好北京时间〕,一根适当长的竹竿,一根足够长的卷尺,一只罗盘,能否借这些器材测得某地的地理坐标?写出测量过程和原理。
4.设M地〔纬度0°,30°E〕,N地〔23°26′S,30°E〕,两地的正午太阳高度分别为Hm和Hn。
判断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 B 〕A. Hm和Hn不可能在同一天达到一年中的最小值B.每年总有某一时刻Hm=HnC.每年约有9个月Hm<HnD.任何时刻都是Hm≥Hn5.当甲〔75°E,20°N〕,乙〔75°E,66°34′S〕两地正午太阳高度相同时,以下正确的选项是〔 D 〕A.我国南极中山站正是极夜期B.开普敦温和多雨C.南亚盛行西南季风D.非洲热带草原动物向南迁徙6.在南北回归线之间〔不包括回归线和赤道〕正午太阳高度的年变化正确的选项是〔C 〕A.一年内有两次最大值,两次最小值B.最大值出现在昼最长夜最短的那天C.最小值出现在昼最短夜最长的那天D.任何一天的正午太阳高度都大于北京正午太阳高度〔度〕昼长时数〔小时〕34567896 8 11111222④●●●②●①③66.5 18.5以下图表示夏至日四地昼长时数和正午太阳高度,据此回答7—9题7.图中标注有明显错误的一处是( D )A 、①处B 、②处C 、③处D 、④处8.关于①②③点纬度从高到低排列正确的选项是( A )A 、①>②>③B 、②>①>③C 、③>②>①D 、①>③>②9.当北京时间是8点45分时,①点正好日出,那么 ①地的经度是( A ) A 、30°E B 、30°W C 、75°ED 、75°W读«北京正午太阳高度角变化图»,回答10—12题 10.P 点的日期是( B ) A 、3月21日 B 、6月22日C 、9月23日D11.当日期为Q 时,里约热内卢〔约南纬23B 〕A 、38度B 、52度C 、35度D 、55度12.当日期为Q 时,全球出现极昼的纬度范围是〔 D 〕 A 、南纬66.5—90度B 、北纬66.5度C 、南纬75—90度D 、北纬75—90度读某地一年内太阳高度变化示意图回答13~14 13.该地的纬度是〔 A 〕 A.10°NB. 10°SC.13°26′ND. 13°26′S14.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 A 〕A.①③之间的时间间隔至少是三个月B.①③两处表示太阳直射北回归线90°60°30°36912 月●80°●80°●76°34′●56°34′●①●③②0.0026.565.073.5〔月/日〕C.②处表示太阳直射赤道D.②处的这一天北半球各地正午太阳高度达到全年最大值 15.以下图中的a 、b 、c 、d 四条曲线分别表示A 、B 、C 、D 四个地点全年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读图后回答以下问题。
太阳高度
![太阳高度](https://img.taocdn.com/s3/m/404ee02acfc789eb172dc84a.png)
太阳高度1.太阳高度概念:太阳光线与地平面的夹角角度范围:0°~90° (有时计算结果为负值,说明为黑夜或极夜)2.太阳高度(h)的日变化产生原因:地球自转变化规律:极点上:一天中太阳高度不变读右图:某日不同纬度太阳高度日变化3.正午太阳高度(H):每天正午(地方时12点)时的太阳高度,一天中最大太阳高度(1)变化规律:离直射点越近,正午太阳高度越大①空间上:由直射点向南北对称递减直射北回归线时,北回归线及其以北正午太阳高度达一年中最大值; 南半球正午太阳高度达一年中最小值; 直射南回归线时,南回归线及其以南正午太阳高度达一年中最大值; 北半球正午太阳高度达一年中最小值;②时间上:直射点移近,正午太阳高度增大;直射点移远,正午太阳高度减小。
③正午太阳高度的年变化幅度:④正午太阳高度大小对称于6月22日和12月22日(2)正午太阳高度计算晨昏线上太阳高度为0°①计算公式:H =90°-|Φ-δ|其中Φ为所求地点纬度,δ为太阳直射点纬度,|Φ-δ|表示所求地点与太阳直射点间的纬度差。
公式含义:某地正午太阳高度与(当地纬度与直射点间的)纬度差互余。
②特殊情况(其中Φ为当地纬度、δ为直射点纬度、H 为正午太阳高度、h 为太阳高度)A .极点上:H =δB .发生极昼的最低纬度上:H =2δC .发生极昼最低纬度与直射点纬度互余:Φ+δ=90°D .极昼区:H +h (地方时0点太阳高度) =2δ发生极昼的某地,其地方时0点时太阳高度为多少度,其纬度就比发生极昼的最低纬度高多少度日出时 正午(地方时12点)日落时 0° 最大(H) 0° 增大 减小 赤道23°2623°26′ 极点另:赤道上日出方向偏角=δ;晨昏线与经线夹角=δ;北半球某地纬度=该地北极星仰角③实际应用A .太阳能热水器集热板倾角:等于(该地纬度与直射点间的)纬度差下图中角aB .中纬度地区楼房间隔L ::L =楼高×cotHH 为当地全年最小的正午太阳高度角,如下图所示C .利用正午太阳高度计算垂直物体的影长:cotH =影长/物体高度例20.右上图中的四条折线所表示的纬度与数码相对应的一组正确的是( )①23°26′N ②赤道 ③20°S ④66°34′SA .①一C ②一H ③一N ④一NB .①一M ②一N ③一C ④一HC .①一H ②一M ③一N ④一CD .①一C ②一M ③一N ④一H例21.下图中①②③④四条线分别代表北半球夏半年某日四地的太阳高度,读图后回答下列问题(h为一已知量)⑴②表示的地点是_____,判断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23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变化 选择题30分钟限时练习题(含答案解析)
![2023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变化 选择题30分钟限时练习题(含答案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ad7387ce112de2bd960590c69ec3d5bbfd0ada38.png)
第 1 页 共 9 页2023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变化 选择题30分钟限时练习题下图示意地球上同半球甲、乙两地同一日期观测的一天中太阳视运动轨迹,其中左图中甲地太阳运行到左侧天空时,太阳高度为20°,右图中a 时刻乙地太阳位于正北天空。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甲地最可能位于( )A .北极点B .北极圈C .南极点D .南极圈2.该日乙地的正午太阳高度是( )A .20°B .40°C .70°D .90°3.对于北京市民而言,与该日昼夜时长最相似的日期是( )A .1月5日B .3月12月C .6月6日D .10月10日 圭表直立于平地上测日影的标杆和石柱,叫做表;正南正北方向平放的测定表影长度的刻板,叫做圭。
当太阳照着表的时候,圭上出现了表的影子,根据影子的方向和长度,就能读出时间。
位于美国华盛顿特区美国国家广场中心(约38N,77"W ),高约169米,周边平坦开阔。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4.一年中每天纪念碑顶端影子移动的范围介于图中曲线a-d之间,其中代表夏至日日影变化的曲线是()A.a线B.b线C.c线D.d线5.冬至日正午时纪念碑影长约为()A.170米B.250米C.300米D.350米某年3月9日,在挪威新奥尔松的中国北极黄河站(78°55'N,11°56'E),中国大学生北极科考团迎来极夜后首次日出。
如图示意科考团拍摄的日出照片。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6.假如广州该日是晴天,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昼长夜短,太阳东北升起,西北落下B.昼短夜长,太阳东南升起,西南落下C.昼短夜长,太阳东北升起,西北落下D.昼长夜短,太阳东南升起,西南落下7.夏至日,北极黄河站的观测者所在地正午太阳高度约为()A.0°B.12.5°C.22°D.34.5°下图示意某日某地观察北极星和正午太阳的仰角情况。
太阳高度
![太阳高度](https://img.taocdn.com/s3/m/04ec4b20b4daa58da0114adb.png)
3、太阳能热水器问题 【例题6】如下面的图4—10,假设某地(80°E,40°N)安装一 为了获得最多太阳光能,提高利用效率,需要根据太阳高度的变化 那么日照图与热水器安置方式搭配最合理的是 【解题】推理如下:设太阳能热 水器与地面的交角为α H=90°-L(L为当地与直射点 的纬度距离) α +H=90° 得到:α =L 计算:A项中光照图为夏至日, α =L=40°-23°26′=16°34′ B项中光照图为冬至日, α =L=40°+23°26′=63°26′ C和D项均为二分日, α =L=40° 【答案】A
就是此时该地的正午太阳高度角。
夏至: H= 81°26′ A=?° H= 34°34′
春秋分:H= 58° 冬至:
B
E N A W S
小结:判断季节(月份)
1、根据倾斜方向判定半球:南斜(北半球) 北斜(南半球)
2、根据路线长短判定季节: 红色(超过半圈)——夏至 黑色(不足半圈)——冬至 蓝色(正好半圈)——二分
三条太阳运行轨道面都平行, 它们与地表的交角相等,即:∠a=∠b=∠c,
该角与当地纬度(A)互余,即:∠b+∠A=90°
以赤道为例好理解
B
81°26′ 58° 34°34′
S W
E
N
A
公式 H=90°-| 纬差| (纬差是指某地的地理 纬度与当日直射点所在 纬度之间的差值)
规律4:正午太阳射到A地的光线,与地面的夹角
正北升起
B 夏至 春秋分
E
N A
冬至 S
W
正北落下
规律2:某地观察日出。以北半球为例
(已经出现极昼多时)
正北日出,正北日落(没有落下)
继续
初一地理知识点总结之太阳高度角及习题
![初一地理知识点总结之太阳高度角及习题](https://img.taocdn.com/s3/m/f90ce443814d2b160b4e767f5acfa1c7aa008210.png)
初一地理知识点总结之太阳高度角及习题初一地理知识点总结之太阳高度角对于地球上的某个地点,太阳高度是指太阳光的入射方向和地平面之间的夹角。
正午太阳高度变化规律:①由直射点向南北两侧递减②正午太阳高度的计算=90°—△(直射点与所求点的纬度间隔)③夏至日北回归线以北地区正午高度角一年中最大值, 南半球一年中最小值;冬至日南回归线以南地区正午高度角一年中最大值,北半球一年中最小值。
④南北回归线之间的地区-----有两次直射机会---两次最大值⑤纬度越高,正午太阳高度角越小,楼房间距越大。
总结:太阳高度角随着地方时和太阳的赤纬的变化而变化。
太阳高度是决定地球表面获得太阳热能数量的最重要的因素。
世界地理试题之新加坡新加坡是东南亚的一个岛国。
该国位于马来半岛南端,其南面有新加坡海峡与印尼相望,北面有柔佛海峡与马来西亚紧邻。
1.下列纬线中与北美最南端和最北端最接近的分别是()1. 300S 850 S2. 320N 840N3. 250N 840N4. 280N 830N2.中亚干旱的温带大陆性气候形成的根本原因是:()1. 降水量少2. 深居亚欧大陆内部3. 沙漠广布4. 植被以草原荒漠为主3.关于巴西人口分布的正确叙述是:()1. 巴西北部、西部和东部人口稀少2. 巴西东南部人口最为密集3. 巴西大城市主要分布在东部4. 巴西人口主要分布在北部平原地区4.当美国华盛顿(西五区)是7月1日8时,则北京时间是()1. 7月1日12时2. 7月2日19时3. 6月30日19时4. 7月1日21时5.下列宫殿属于伦敦的是:()1. 克里姆林宫2. 白宫3. 白金汉宫4. 凡尔赛宫6.关于南极洲地图上的方向,正确的`说法是:()1. 自西向东是逆时针方向2. 自西向东是顺水针方向3. 长城站位于中善战的西南方向4. 中山站位于长城站的东北方向7.新加坡将重工业区同市区分开,将有污染的工业建在远离市区的小岛上,其原因是:()1. 保护环境,美化城市2. 交通便利,利于出口3. 有利于引进廉价劳动力4. 有利于向海洋排放污水总结:新加坡是全球最为富裕的国家之一,属于新兴的发达国家,其经济模式被称作为“国家资本主义”,并以稳定的政局、廉洁高效的政府而著称。
太阳高度角计算和应用专题
![太阳高度角计算和应用专题](https://img.taocdn.com/s3/m/6640c01a6bd97f192279e94e.png)
太阳高度角计算和应用专题正午太阳高度变化规律图解太阳高度是太阳光线相对地面的夹角(即太阳在当地的仰角),在太阳直射点处太阳高度最大,为90°,在晨昏线上则为0°。
而正午太阳高度就是各地一日内最大的太阳高度,也即地方时为12点的太阳高度。
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包括同一时间随纬度的变化和同一地点(纬度)在一年中随季节的变化。
由于这两种变化的直接原因都是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如图1左),因此,要理解和掌握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规律需要从太阳直射点和正图1午太阳高度变化的关系来入手。
图2是平行的太阳光线照射在球面上的状况,从中可以得出正午太阳高度的一些基本规律(H表示正午太阳高度,下同)。
H D<H B<H A>H C>H E表明:从纬度分布看,太阳直射点所在纬度正午太阳高度最大,并由此向南北两侧递减,在太阳直射点南北两侧的对称点上,正午太阳高度相等。
H A>H C>H E,H A>H B>H D表明:距离太阳直射点所在纬度近时,正午太阳高度大,反之正午太阳高度小。
下面通过图解来分析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规律,帮助学生直观掌握、理解其基本规律。
首先对图1左图进行转换,将图中经线圈的右半部“拉直”,可得到图1右图。
两图均表示夏至日太阳直射北回归线,冬至日太阳直射南回归线,春分日和秋分日(以下简称二分日)太阳直射赤道。
这里以图1右图为基础来深入分析正午太阳高度的季节变化规律和纬度分布规律。
(一)正午太阳高度的季节变化规律这里我们分六个方面进行分析。
假设P为满足条件的任意一地点,H1,H2,H3分别表示夏至日、二分日、冬至日时P地的正午太阳高度,H4为太阳直射南北回归线之间某地P 时的正午太阳高度。
1.赤道地区:由图3可以看出,二分日时太阳直射赤道,此时赤道地区正午太阳高度(H2)达最大值90°,二至日正午太阳度(H1和H3)达最小值。
以春分日为起点,正午太阳高度变化为:图32.赤道与北回归线之间地区:由图4可以看出,H4大于H1和H2又大于H3,在夏至日前后P 地各有一次直射,此时正午太阳高度达最大值(H4),冬至日时正午太阳高度达最小值(H3)。
极昼地区太阳高度的有关计算
![极昼地区太阳高度的有关计算](https://img.taocdn.com/s3/m/1b97df13647d27284b73515d.png)
极昼地区太阳高度的有关计算河北省衡水市第十三中学袁世敏平时做题中经常遇到在极昼地区给出太阳高度,计算太阳直射点的纬度还有所示地点的纬度,这些都是难点,很多同学觉的无从下手,本人现把一些窍门,简单的思路与大家分享。
出现极昼地区的太阳高度一般的表示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已知以上几幅图,通常用来计算太阳直射点的纬度,以及图示地区的纬度。
我们看一例题:例1.下图为某日某地地理研究性学习小组绘出的太阳视运动图,已知当太阳位于甲地时,北京时间为6时,回答:①当地的纬度为:②此日6时南极的太阳高度角是:解析:因此地出现极昼,且最小太阳高度为0°,说明当地为出现极昼的最低纬度,设为X°,则太阳直射点纬度为90-X°,二者纬度相隔((90-X)-X)°。
根据正午太阳高度角计算公式,40°=90°-((90-X)-X)°,求得当地纬度为70°S。
极点一日之中太阳高度角保持不变,故此日6点南极点的太阳高度角为20°。
答案:①当地的纬度为:70°S;②南极点的太阳高度角为20°。
例2.图1是当地球运行到远日点附近时,某地在一天当中的太阳高度的变化情况。
求(1)该地的地理纬度;(2)该日太阳直射点的纬度。
解题思路:由于图1中显性信息为太阳高度角的极值(正午12时最大和0时最小),但没有指明太阳直射点的纬度位置,所以不能直接用正午太阳高度角公式(H=90°-|φ-δ|,其中φ为当地纬度,δ为太阳直射点所在的纬度)计算。
不过12时所在经线和0时所在经线在同一经线圈上(如图2),不防变换视角,把0时经线视为12时经线的延长线,同时令该地与极点的纬度差为a,这样便把该地0时和12时的太阳高度角转化为12时经线延长线上b点(纬度90°+α)和12时经线上的a点(纬度90°-α)的正午太阳高度角,进而再用正午太阳高度角公式计算两地“正午太阳高度角”之差(),便可巧妙地避开太阳直射点的纬度而把问题解决。
正午太阳高度
![正午太阳高度](https://img.taocdn.com/s3/m/4870ab5c3c1ec5da50e27080.png)
22°
正午太阳高度就差多少度, 纬度差多少度
23.5
(一)根据正午太阳高度来定位 例1、右图表示某地正午太阳高度和月降水量的变化。读图回答(1)~(2)题。 (1)该地纬度可能为( ) A.90°N~23°26′N之间 C B.90°S~23°26′S之间 C.22°N或22°S D.40°30′N或40°30′S (2)该地气温及降水特征是( ) C A.终年高温多雨 B.夏热少雨,冬温多雨 C.冬温少雨,夏热多雨 D.夏热多雨,冬季寒冷干燥
4、影子问题 太阳直射点上,物体的影子缩短为零;正午太阳高度越大,日影越短; 正午太阳高度越小,日影越长。
太阳高度角是 900
太阳高度角较 小
太阳高度角更 小
地面
直射点 无影子 影子较长 影子更长
距离太阳直射点越近 太阳高度角越大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体的影子越短
距离太阳直射点越远 太阳高度角越小 物体的影子越长
2、判断日影长短及方向
①正午太阳高度越大,日影越短;
反之,日影越长。
②北回归线以北的地区,正午的日影全年朝向正北(北极点除外),冬至日日影 最长,夏至日最短。 ③南回归线以南的地区,正午的日影全年朝向正南(南极点除外),夏至日日影 最长,冬至日最短
④南北回归线之间的地区,正午日影夏至日朝向正南,冬至日朝向正北直射时日影 最短(等于0)
(二)太阳高度分布
A
C
此时:A、B、C的 太阳高度: A 00
D
B
B
C
> 0 = <0
0
0
标出此时太阳高度为 90°的点。
概念:太阳光线与地平面的夹角(看太阳时视线的仰角)。
无论何时何地,太阳直射点的太阳高度总是最大的(90°) 正午太阳高度:正午即当地地方时12时,是一天中太阳 升得最高的时刻,故正午太阳高度是一天中最大的。
2024届新高考地理高频考点专项练习:考点08 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A)(含答案解析)
![2024届新高考地理高频考点专项练习:考点08 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A)(含答案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78295f16ec630b1c59eef8c75fbfc77da26997af.png)
考点08 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A)阿布辛拜勒神庙(如图1),位于尼罗河西岸(小神庙位于北岸),距今已有3300年的历史。
3300多年前的神庙建筑师们,精确地运用天文学、地理学等知识,把神庙设计成只有在拉美西斯二世的生日(2月21日)和奠基日(10月21日),旭日的光辉才能从神庙大门射入,穿过60m深的庙廊,依次撒在神庙尽头的三座雕像上(如图2,走廊尽头有四座雕像,有一座雕像见不到阳光),人们把这一奇观发生的时日称作“太阳节”。
由于修建阿斯旺水坝,阿布辛拜勒神庙不得不原样向上移位60m,以确保神庙不会被水淹没。
尽管竭力避免,阳光照射神像的神奇时刻还是被改变。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太阳节”清晨的阳光依次照亮的三座神像是()A.冥界神太阳神天空神B.太阳神拉美西斯天空神C.天空神拉美西斯太阳神D.拉美西斯太阳神冥界神2.新址比原址海拔升高60m之后,太阳照到神像的日期最可能是()A.2月20日 10月20日B.2月20日 10月22日C.2月22日 10月22日D.2月22日 10月20日地处东南亚的印度尼西亚的某地(10°N)当地建筑景观,窗帘多采用顶部半截(tan45°=1,tan60°≈1.732)。
在三明上学的小明暑假去该地旅行,某日傍晚在海边游玩随笔:红红的太阳只剩半个露在海平面上,月亮大约出现在此时太阳位置和头顶的平分天空中。
下图为印度尼西亚当地建筑景观,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窗台与帘底高差1米,某日正午入室阳光深度约0.6米,该日最有可能在()A.8月B.10月C.12月D.2月4.小明去海边游玩的日期和月相最可能是()A.农历初四峨眉月B.农历初七上弦月C.农历十五满月D.农历二十三下弦月挪威小镇尤坎位于54°N,每年9月开始近半年整日不见太阳。
小镇政府在高于小镇450米的山腰上安装了3面超级反光镜,将阳光反射到镇中心广场上(下图)。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昼夜长短变化及正午太阳高度变化
![昼夜长短变化及正午太阳高度变化](https://img.taocdn.com/s3/m/3b129a1077c66137ee06eff9aef8941ea66e4b51.png)
第三节 地球的运动第三课时学习目标掌握正午太阳高度和昼夜长短的时空变化规律及应用。
重点难点昼夜长短及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
学习过程一、自主学习1.春分至秋分(北半球的夏半年):太阳直射①__ __半球,是②_ ___半球日照时间最长的季节。
北半球各纬度昼长③_ ___于夜长,纬度越高,昼越长夜越短。
夏至日,北半球各地昼长夜短,北极圈内出现④________现象。
南半球相反。
秋分至春分昼夜长短变化南北半球相反。
春秋分太阳直射⑤________,全球⑥__________。
赤道上终年昼夜等长。
2.同一时刻:正午太阳高度由太阳直射点向⑦___________递减。
夏至日,由⑧__________向南北两侧递减,北回归线及其以北各纬度,达一年中最大值;⑨________________达一年中最小值。
冬至日相反。
春秋分,由⑩__________向南北两极递减。
二、合作探究(一)、昼夜长短变化 1、变化的原因:2、依据课本P19图1.23“北半球二分二至日全球的昼长和正午太阳高度分布”思考, (二)、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1、概念:一天中正午(地方时为 点)时太阳光线与地平面的夹角2、正午太阳高度的纬度变化规律读课本P19图1.23“北半球二分二至日全球的昼长和正午太阳高度分布”并完成下列表格。
(1)纬度变化规律:(2)季节变化规律:总结规律:(1)太阳直射点在哪个纬度,哪个纬度的正午太阳高度为 ,并以此为中心,向南北两侧 。
(2)太阳直射点向哪个方向移动,哪个半球的正午太阳高度将越来越 。
(三)拓展提升1. 昼夜长短的计算昼长+夜长=24小时。
昼长=昼弧长÷150。
昼长=2×(12:00-日出时间)=(18:00-日落时间)÷2如图, D 的昼长为 小时 A 的昼长为 小时 2、正午太阳高度的计算 正午太阳高度角的计算公式:某地正午太阳高度 H = 90°-|φ±δ| φ为当地地理纬度,永远取正值; δ为直射点的纬度,当地夏半年取正值,冬半年取负值。
太阳高度专题,日出、日落、正午太阳方位,+太阳视运动图,太阳高度角地分布
![太阳高度专题,日出、日落、正午太阳方位,+太阳视运动图,太阳高度角地分布](https://img.taocdn.com/s3/m/a9793051bb4cf7ec4afed0e5.png)
七、太阳高度1、太阳高度:即太阳高度角,是指太线相对于地平面的交角(如图-1- )。
一般用H 表示,其大小围 0°≤H ≤90°2、正午太阳高度:则是指一日最大的太阳高度,即当地地方时 12 时的太阳高度。
注意最大的太阳高度并不一定等于90°除直射点上的太阳高度等于90°其他的任何地方都小于90°其计算公式为:H=90°-纬度差(直射点与所求点的纬度差,同侧相减,异侧相加)3、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规律(1)、正午太阳高度随纬度变化的规律同一时刻,正午太阳高度由太阳直射点所在纬度向南北两侧递减,且以直射点所在纬度为中心等距离对称。
春、秋分日和冬至、夏至的正午太阳高度随纬度变化的规律如图3所示。
提示:①.3月21日和9月23日前后——从赤道向南北两侧递减。
南、北极点正午太阳高度均为0°。
②.6月22日前后——从北回归线向南北两侧递减。
北极点正午太阳高度为23.5°,南极圈以南出现极夜(正午太阳高度小于0°,为负值)。
③.12月22日前后——从南回归线向南北两侧递减。
南极点正午太阳高度为23.5°,北极圈以北出现极夜(正午太阳高度小于0°,为负值)。
④.距太阳直射点越近,正午太阳越大 (2)、 正午太阳高度随季节变化的规律①.南北回归线之间的地区,一年直射两次,直射日正午太阳高度为年最大。
赤道上,春、秋二分日时正午太阳高度为年最大,为90°;二至日时正午太阳高度为年最小,为66.5°。
6月22日,赤道至南回归线之间地区的正午太阳高度达年最小值。
12月22日,赤道至北回归线之间地区的正午太阳高度达年最小值,如图中b 点箭头所示。
②.北回归线及其以北地区的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如图中c 点箭头所示):6月22日为年最大值,12月22日达到年最小值;北回归线上一年中有一次直射,即6月22日的正午太阳高度为90°③.南回归线及其以南地区的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如图中a 点东图-1-图-2-正午太阳高度 冬至 二分 夏至正午太阳高度 S 90° 60° 30° 0° 30° 60° 90°N ° 90° 6030°0°0°图312月22日 二分 6月22日c90° 66.5° 23.5° 0° 23.5° 66.5° 90°NS图4箭头所示):12月22日为年最大值, 6月22日达到年最小值;南回归线上一年有一次直射,即12月22日的正午太阳高度为90°。
高中地理正午太阳高度角及其意义
![高中地理正午太阳高度角及其意义](https://img.taocdn.com/s3/m/a3deae02f12d2af90242e628.png)
思考:正午太阳高度是否一定等于90°?
太 阳 光
二、正午太阳高度的分布规律
春(秋)分日正午太阳高度的分布规律:
从赤道向两极降低,赤道为90 °,两极为0 °
思考:夏(冬)至日不同纬度正午太阳高度的分布规律
夏至日,由北回归线向南北两侧递减 冬至日,由南回归线向南北两侧递减
1.正午太阳高度的纬度变化规律 思考:图中①②③分别代表什么时候的 正午太阳高度 在同一时刻:正午 太阳高度从直射点 向南北两侧递减 90 夏至 ① 春分或秋分 60 ② 冬至 ③ 30
A、40°NN
影 长
B、18°N
C、20°S
D、50°S
0
时间
S
太阳高度越大,日影越短; 日影与日光的方向相反
0
90 60
30
N
60
30
0
0 30 60
S
2、正午太阳高度的季节变化规律(同一地点)
与直射点移动关系:直射点向该纬度移来, 正午太阳高度增大,直射点远离该纬度移 去,正午太阳高度减小。(来增去减)
1、北回归线及其以北的地区:夏至日达到最大值, 冬至日最小。
2、南回归线及其以南的地区:冬至日达到最大值, 夏至日最小。
(当直射点和所求点在不同半球时) o
)ч
B
总公式: H= 90° - ч + δ (在同一半球取-,不同半球取+。 ч为所求地纬度, δ为直射点纬
度)
A
图1-20
三、正午太阳高度的应用
1、楼间距问题
楼间距问题实际是一个影长的问题。其基本原则是前一幢楼产生的影子不能挡 住后一幢楼的采光(一般以太阳光线能照射至后一幢楼的底层为标准),如下图
【审题】图中只有2条代表二至日的两条太阳光线。我们无从证明哪一条是夏至日, 哪一条是冬至日。说明知识考察的不是二至日太阳光线的特征。但全年的太阳光线均 应该位于二至日之间。如果我们再将补画一条太阳光线(如下图中的红线) 【解题】堪培拉是澳大利亚首都,在南归回线以南, 渥太华是加拿大首都,在北回归线以北,巴格达是 伊拉克首都,也在北回归线以北。只有巴西首都巴 西利亚在赤道和南回归线之间,符合题意。
极昼区太阳高度的相关计算
![极昼区太阳高度的相关计算](https://img.taocdn.com/s3/m/f8c8fa49fe4733687e21aad8.png)
小议极昼区太阳高度的相关计算太阳高度(角)是太阳光线与当地地平线的倾角,某地太阳高度决定于该地太阳的视运动,地球运动过程中,除二分日外,太阳直射北(或南)半球,北(或南)极地区出现极昼,极昼区太阳整日不落,12时太阳高度角最大,即为正午太阳高度,0时或24时太阳高度角最小,即为子夜太阳高度。
我们在学习过程中经常会遇到极昼区内最大和最小太阳高度的相关计算,现以北半球出现极昼的某地为例来分析其计算方法(南半球的情况与此相同)。
一、正午太阳高度(H)的计算在北半球极昼区的正午太阳高度为当地地方时12时太阳光线与当地地平线的倾角,此时太阳位于正南天空。
其计算方法与非极昼区一致:公式一:正午太阳高度H=90-两地间的纬度差即正午太阳高度H=90-(当地地理纬度±太阳直射点纬度)(“±” 的用法:当地地理纬度与太阳直射点纬度在同一半球时用“-”,不同半球则用“+” )二、最小太阳高度(h)的计算在北半球极昼区的最小太阳高度为当地地方时0时或24时太阳光线与当地地平线的倾角,即子夜时太阳高度,此时太阳位于正北天空(极点除外)。
可分极点、出现极昼的最低纬度和两者之间的地区三种情况。
1、 极点 在地球自转运动中,北极点不动,故太阳始终在正南天空且太阳高度 只有年变化而无日变化,即一日内最小太阳高度和最大太阳高度一样。
假设当日太阳直射点的地理纬度为x,则用公式一可得出:h=H=90-(90-x)=x推论一:如某地在一日内太阳高度保持不变,则该地一定位于极点,且太阳高度的大小与当日太阳直射点的地理纬度数值相等。
2、出现极昼的最低纬度 如图1:N 为北极,O 为地心,M (纬度为x )为太阳直射点,则A 点为晨昏线与某纬线圈的切点,其所在的纬线就是当日出现极昼的最低纬度。
根据几何知识可知∠MOC +∠AOB=90,即A 点的地理纬度为北纬(90°-x )。
读O A l 1 l 2 M CBN 图1图可知A 点此时的地方时为0时或24时,太阳位于正北方的地平线上,故其最小太阳高度h=0;其正午太阳高度H=90-〔(90-x )-x 〕=2x 。
秋分日地理高考知识点
![秋分日地理高考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caa0e5187ed5360cba1aa8114431b90d6c85893a.png)
秋分日地理高考知识点一、知识概述《秋分日》①基本定义:秋分日这一天,太阳直射点在赤道上,全球昼夜时间几乎相等,也就是白天和黑夜的时长差不多都是12小时。
这等于把一天的昼夜时长比较平均地分开了,所以叫秋分。
②重要程度:在地理学科里非常重要,它是地球公转和季节交替相关知识板块里很关键的一个时间点,有助于理解地球上不同季节的日照、温度、气候以及生物活动规律等。
③前置知识:得先大致了解地球的公转、自转,理解黄赤交角这些基本知识。
如果不知道地球是斜着身子绕太阳转的(黄赤交角),根本没法理解为什么直射点会在南北回归线之间来回移动,也就很难理解秋分日的出现。
④应用价值:在农业里,秋分时节农民会根据日照和温度的变化进行秋收秋种这些活动。
还有在气象学方面,可以依据秋分日前后的气候和日照时长等数据预测天气趋势等,对人们出行游玩,安排生产活动啥的很有用。
二、知识体系①知识图谱:在地球公转这一大块知识里,秋分日是和春分日、夏至日、冬至日并列的重要时间节点。
它们共同构成了地球上四季轮回的标志。
②关联知识:跟昼夜长短变化、正午太阳高度角变化、全球不同气候带的季节变化等知识点联系非常紧密。
比如说,秋分日全球昼夜平分的状态是昼夜长短变化里一个特殊的存在。
③重难点分析:重难点就是准确理解秋分日这天昼夜平分背后地球公转以及太阳直射点位置移动等原理。
有些同学可能觉得地球公转当中太阳直射点在赤道上这件事特别抽象。
关键得要在大脑里形成一个比较立体的地球公转模型。
④考点分析:在高考里,既可能是选择题直接考查秋分日的基本现象,像昼夜长短、正午太阳高度角这些,也可能在综合题里把秋分日作为一个时间条件,结合气候、农业等知识考查。
三、详细讲解【理论概念类】①概念辨析:秋分日,这就是太阳直射赤道这个特殊时刻对应的日期(大概是9月23日前后)。
直白点说,就是这一天太阳光正好直直地照在地球赤道这条线上。
②特征分析:其首要特征就是全球昼夜平分。
不论在哪个国家哪个城市,白天黑夜的时间相差不大。
太阳高度角的变化
![太阳高度角的变化](https://img.taocdn.com/s3/m/1ef8a3db19e8b8f67c1cb9ab.png)
楼间距问题实际是一个影长的问题。其基本原则是前一幢楼产生的影子不能挡 住后一幢楼的采光(一般以太阳光线能照射至后一幢楼的底层为标准),如下图
图中H为正午太阳高度,一般取当地的最小值。因为正午太阳高度最小值, 意味着前一幢楼的影子是一年中最长的,而此时的楼间距能保证,则一年 四季都能确保。故一般地北半球取冬至日的正午太阳高度,南半球的取夏 至日的正午太阳高度。 计算过程如下: tanH=h/L →L=h· cotH 结论:楼间距与正午太阳高度大小呈反比;与前一幢楼的楼高呈正比。
E
F
二、晨昏线与经纬线的关系
1、晨昏线与经线
(1)只有在春分日或秋分日是重合的,其余时间都不重 合;两者间的夹角随着季节的变化而变化,冬、夏至日达 到最大为23°26′。 (2)晨昏线与经线间的夹角=太阳直射点的纬度 =90°- 发生极昼或极夜的纬度
5 判定某点昼夜长短:
2、晨昏线与纬线
晨昏线与纬线只有在春分日或秋分日不相切,其余时 间都相切,相切的纬线上为发生极昼或极夜的纬线 。 相交的纬线圈又分为昼弧和夜弧。
3.确定太阳直射点的经纬度位置:
(1)太阳直射点的经度在日照图上是平分昼 半球经线所在的经度。
常用方法:计算出地方时为12: 00所在的经线的经度,即为太 阳直射点的经度。
P 点,其经 此时,太阳直射P、Q两点中的_____ 。 30 W 。 纬度为______
三、光照图上时间信息的提取
①赤道与晨线的交点(赤道晨点)所在地的经线的地方时为6时 赤道与昏线的交点(赤道昏点)所在地的经线的地方时为18时 ②太阳直射点所在的经线的地方时为12时 ③昼半球的中央经线为12时,夜半球的中央经线为0时或24时 ④日出时间为该地纬线与晨线交点所在经线的地方时 日落时间为该地纬线与昏线交点所在经线的地方时 ⑤昼长=(12时-日出时间)×2 夜长=(24 时-日落时间)×2 ⑥昼长=昼弧所占该纬线的比例×24时 夜长=夜弧所占该纬线的比例×24时 ⑦南北半球同纬度:北半球昼长=南半球夜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专题:太阳高度角训练题组一一、选择题:下图所示区域为地球某日的昼半球。
O 为圆心,ENF 为赤道,曲线段AEB 为晨线,曲线段AFB 为昏线。
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图中A 、B 两点情况相同的是A .此刻的地方时B .此刻观测到的太阳方位C .当日的正午太阳高度D .当日的白昼长短2.若该日一架飞机从P 地飞往N 地,途中飞行员始终看到太阳在地平线上,则飞机飞行的方向和时间分别是 A .西北,5小时 B .东北,5小时 C .西北,6小时 D .东北,6小时三地同学共同开展一个“影子长度”的探究学习活动,他们在当地时间10:00—14:00每隔一小时测量一根1米长的杆的影子长度,并将所得数据绘制成图。
下图为6月22日三个地区同学所提供的观测结果。
回答下列各题。
3.甲、乙、丙三地纬度由低到高的顺序是A .甲、乙、丙B .甲、丙、乙C .乙、甲、丙D .丙、乙、甲 4.关于乙地此时气候特征的描述,最可能出现的是A .一年中气温较高、降水较多的季节B .一年中降水较少、草木枯黄的季节C .一年中气温较低、降水较多的季节D .一年中降水较多、作物生长旺盛季节 图为北京时间2011年1月1日20时的光照图,阴影部分表示黑夜。
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5.该日飞机从A 地起飞,经过三小时抵达B 地,在飞行过程中飞行员始终看到日出景观,则该日B 地的日落时间是 A .18:30 B .19:00 C .19:30 D .20:00 6.下列地点中,该日最先看到新年曙光的是 A .① 8.② C .③ D .④读下图,图中虚线表示晨昏线,每两条经线之间的经度差相等,阴影部分与非阴影部分日期不同,回答下列各题。
7.若图中的日期为6日与7日,则北京时间是2A .6日23时B .7日23时C .6日11时D .7日11时 8.该季节A .地球公转速度较慢B .北半球昼短夜长C .天山的雪线上升D .地球自转速度最快2011年8月12日至2011年8月23日,世界大学生运动会在广东深圳举办,8月23日晚8点在深圳世界之窗圆满闭幕。
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9.深圳大运会开幕时,地球位于公转轨道中的位置是( ) A .A 点附近 B .B 点附近 C .C 点附近 D .D 点附近10.关于大运会期间,下列说法最可能的是( )A .乌拉尔山区,大雪纷飞B .巴西高原上,草木茂盛C .好望角海域,风高浪急D .墨累达令河,河水汹涌 11.世界大运会闭幕式时,日照图正确的是( )下图中的①、②、③、④四条曲线为四个日期的日出时间纬度分布。
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2.若图示为北半球日出时间纬度分布,则与4月8日最接近的曲线是( ) A .① B .② C .③ D .④13.据图,一年内杭州(约30°N,120°E)的昼长变化幅度约为( ) A .1小时 B .2小时 C .4小时 D .5小时如图虚线代表甲、乙两地同一天物影影长及朝向的时间变化,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14.甲、乙两地( ) A .均位于北半球B .甲位于北半球,乙位于南半球C .甲位于南半球,乙位于北半球D .均位于南半球 15.当乙地物影朝正南时,北京的地方时恰为23时,则乙位于北京的哪个方向( )A .西北B .东北C .东南D .西南3二、综合题:16.根据图回答有关问题。
(10分)(1)该图为某地在二分、二至日的太阳视运动图,该地的纬度为: 。
(2)根据图推算该地夏至日的日出日落时间。
日出: _____ 日落: 。
(3)上图所示地区的某学校操场有一垂直于地面的旗杆。
一年中正午杆影始终指向当地的 方向。
当一年中正午杆影最短时,杆影一天中的方向变化规律是: ,杆影长短变化规律是: (4)将旗杆顶端的影子移动轨迹画在图中。
(A 为旗杆的地面位置)17.(11分)图中圆表示晨昏圈,所示区域全部为夜半球,且a 点与c 点纬度相同,读图回答。
(1)在图中用⊕标注出极点的位置;并画出图示范围内过c 点的完整经线。
(2)此时,太阳直射点的坐标是 ;北京时间是 。
(3)此时a 地的昼长为 ;b 地的正午太阳高度角为 。
(4)a 、c 两点间最短距离为 ;将a 、b 、c 三点的地球自转线速度由大到小排列 。
(5)此时,下列现象可能发生的是 A .我国长江中下游出现伏旱 B .塔里木河出现断流 C .地球位于近日点附近 D .日本太平洋沿岸多台风18.读黄河流域地区图回答下列问题(10分)4(1)图中A 是所在省区重要的农业区,A 是 。
简要分该区小麦单产高的原因是 。
(3分) (2)C 河段初冬和初春会出现 现象,下列哪条河流有此现象( )(2分) A .尼罗河 B.莱茵河 C.松花江部分河段 D.伏尔加河 (3)F 平原号称“八百里秦川”,分析该平原的形成原因。
(2分)(4)修水库会改变自然环境的一些特点。
2004年秋季,渭河流域发生洪水泛滥,陕西人就怪罪于三门峡水库,三门峡水库的管理者却认为洪水泛滥是陕西人自己造成的。
请结合有关地理知识谈谈你的观点并分析原因。
(3分)参考答案1-5.B C C B B6-10.C A B B C11-12.B C C A B16.(1)40°N(2分)(2)4:30 19:30(2分)(3)正北(北方),西南-北-东南。
长-短-长(3分)(4)见图。
(2分)【解析】略17.(1)略(2分)(2)(20°W、10°N) 21时20分(2分)(3)0 20°(2分)(4)2220千米(2分) a=b=c(1分) (5)AD(2分)【解析】略18.(1)湟水谷地地势高,太阳辐射强,有利光合作用;昼夜温差大,减少夜间呼吸消耗,故高产(3分)(2)凌汛 C (2分)(3)由于构造下沉,河流堆积形成冲积平原(2分)(4)三门峡水库的管理者观点:洪水泛滥是陕西人自己造成的。
理由是黄土高原地区水土保持工作成效不够,导致黄河三门峡水库泥沙淤积严重,使得渭河许多河段形成了悬河。
陕西人观点:洪水泛滥是三门峡水库建设造成的。
理由是三门峡水库建成后,水库以上河段水位抬高,流速减慢,造成渭河泥沙淤积严重,河床抬高,河水倒流,同时两岸大堤不断加高,防洪变得更加困难。
(两种观点都可得分,观点得1分,理由得2分,共3分)【解析】略1等太阳高度线图的判读等太阳高度线图判读的基本内容有:太阳直射点的地理坐标;太阳高度的分布规律、正午太阳高度的分布规律;地方时、北京时间的计算;正午太阳高度大小的计算;昼夜长短的变化;推断与图示时间相关的日期(节气)、季节及地理现象等。
等太阳高度线图可以看做是以太阳直射点为中心的俯视图,判读时需掌握以下方法,有助于正确解答问题:1.图的中心为太阳直射点,太阳高度以该点为中心向四周逐渐降低;通过该点的经线即太阳直射的经线,地方时是12点;通过该点的纬线即为太阳直射的纬线,其正午太阳高度为90度。
正午太阳高度的分布规律从太阳直射的纬线向南北逐渐降低。
根据太阳直射纬线推断直射点所在的半球及季节,并判断与之相关的地理现象。
注意区别太阳高度和正午太阳高度分布规律的不同。
2.在太阳直射的经线上,太阳高度相差多少度,纬度就相差多少度,据此可计算该经线上某一点的纬度数值;如果太阳直射赤道,则赤道上太阳高度相差多少度,经度就相差多少度;如果太阳直射点不在赤道,则太阳高度相差多少度,经度的差值一定大于太阳高度的差值,以此推算该纬线上某一点的经度和地方时。
3.如果图中标注了太阳高度的数值,则视具体数值而判断:一是最外侧的大圆圈为0°等太阳高度线,即为晨昏线,一般是太阳直射经线以东最大的半圆为昏线,以西最大的半圆为晨线;二是图中最大的圆圈不是0°等太阳高度线,因此,也就不是晨昏线。
如果没有标注太阳高度的数值,在图中最外侧的大圆圈上太阳高度为0°,即晨昏线。
4.由于太阳直射经线上太阳高度南北跨度为180度,当太阳直射赤道时,此经线最北点为北极,最南点为南极;太阳直射北半球时,北极点在最北点以南,图上没有南极点;太阳直射南半球时,相反。
图1是某地某日太阳高度分布图,回答:(1)从图中可以看出,太阳高度的分布规律是。
2(2)该图的节气应该是(北半球)。
(3)此时北京时间是。
(4)A点所在经线的经度是。
(5)C点的经度值(大于或小于)23°26′。
(6)若B点有一直立旗杆,此时其影子应指向()A.甲 B.乙 C.丙 D.丁图2为某时刻太阳高度分布状况。
读图回答:1.写出E点的地理坐标A.70°E80°NB.70°E,80°NC.110°W,80°ND.110°W,80°S2.①②两地的经度相同②③两地的纬度相同,则此刻的太阳高度A.①>②B.①=②C.①<③D.①=③3.E地的昼夜长短情况是() A.昼夜平分 B.昼夜等长 C.极夜 D.极昼■判读内容。
太阳直射点的地理坐标;太阳高度的分布规律、正午太阳高度的分布规律、各地地方时的计算、北京时间的计算;各地太阳高度大小的计算与比较、正午太阳高度大小的计算;昼夜长短的变化;与图示时间相关的日期(节气)、季节及地理现象等。
3■判读规律。
1.如果图中标注了太阳高度的数值,则视具体数值而判断:若最外侧的大圆圈为0°等太阳高度线,则为晨昏线;一般而言,在这种图上,太阳直射经线以东最大的半圆为昏线,以西最大的半圆为晨线;而图中其余部分各地的太阳高度角均大于0°,因此图中所示的半球全部为昼半球。
若图中最大的圆圈不是0°等太阳高度线,因此,也就不是晨昏线,此图是昼半球中太阳高度比较大的一部分。
如图:图中最大圈为太阳高度0o线,即为晨昏线(BFC为晨线,BAC为昏线),其余太阳高度都大于0o,所以此图为昼半球;2.示意图的中心点为太阳直射点,太阳高度以该点为中心向四周逐渐降低;通过该点的经线地方时为12点;通过该点的纬线即为此日太阳直射的纬线,其正午太阳高度为90o。
正午太阳高度的分布规律从太阳直射的纬线向南北逐渐降低。
根据太阳直射的纬线可以推知此时太阳直射点所在的半球及季节,并判断与之相关的地理现象。
如上图中,中心M点为太阳直射点。
3.在太阳直射的经线上,太阳高度相差多少度,纬度就相差多少度,据此可计算该经线上某一点的纬度数值;如果太阳直射赤道,则赤道上太阳高度相差多少度,经度就相差多少度;如果太阳直射其他纬线,则此纬线上太阳高度相差多少度,经度的差值一定大于太阳高度的差值,以此推算该纬线上某一点的经度和地方时。
4.由于太阳直射经线上太阳高度南北跨度为180o,因此该经线上的纬度跨度也应该是180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