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曲折发展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工业化建设有何特点?
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曲折发展
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社会主义改造基本 完成,这是一个过渡时期。党在这个过渡时期的总路 线和总任务,是要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逐步实现 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并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手 工业和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
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曲折发展
■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开端
■社会主义三大改造 ■经济建设的成就与教训
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曲折发展
阅读与思考:
新中国成立后,面临着怎样的经济形 势?因此,新中国的当务之急是什么?它 与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是什么关系?
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曲折发展 一、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开端
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曲折发展
第一个五年计划主要经济建设成就(1953—1957)
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曲折发展
鞍钢场景
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曲折发展
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全貌
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曲折发展
1958年2月,毛泽东在长春第一汽 车制造厂观看国产解放牌汽车。
宝成铁路通车
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曲折发展
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曲折发展 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是: 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 关于社会主义总路线的认识: 反映了广大人民群众迫切要求改变我国经济文化落后状 况的普遍愿望,其缺点是忽视了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 原因:
由于对社会主义建设经验不足,对经济发展规律和中国经济的基本 情况认识不足,更由于毛泽东同志、中央和地方不少领导同志在胜 利面前滋长了骄傲自满情绪,急于求成,夸大了主观意志和主观努 力的作用。 影响:总路线提出后轻率地发动了“大跃进”运动和人民公社化 运动,使得以高指标、瞎指挥、浮夸风和“共产风”为主要标志 的左倾错误严重地泛滥开来,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
1、1958年提出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
2、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导致三年困难时期;
3、十年“文化大革命”,空前的政治和经济浩劫。
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曲折发展
㈢严重失误的原因: ⑴我们党和人民对社会主义建设缺乏经验. ⑵对社会主义建设艰巨性认识不够,急于求成,忽视 了客观规律。
㈣经验教训: 1、必须坚持事实求是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发展经 济不能违背客观规律。 2、不能机械照搬外国经验,必须制定符合国情的经济 建设方针。 3、生产关系的调整必须适应生产力发展状况。 4、在坚持社会主义建设中,要集中发展生产力。 5、必须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为经济建设服务。
wk.baidu.com
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曲折发展
农民申请加入农业合作社
互助组合并为农业社(1954)
互助组 初级生产合作社 高级生产合作社
农业社的农民在分粮
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曲折发展
山西省太原市手工业者 举行庆祝合作化的游行
毛主席接见参加手工 业合作社的老艺人
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曲折发展
“一五计划”超额实 现了!社会主义改造完成了! 社会主义制度确立了! 假如你生活在当时, 你认为当时中国社会的主要 矛盾是什么?当时最主要的 任务是什么?
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曲折发展
学思之窗
中国近代民族工业自起诞生之日起,就 在步履维艰地发展着,到1956年社会主义改 造完成,它才成为社会主义经济因素的一个 组成部分,你能简要说出它的发展历程吗?
①诞生:19世纪70年代前后 ②初步发展:19世纪末 ③进一步发展(或短暂春天):一战期间 ④三座大山的重压:1927-1949年 ⑤被纳入国家资本主义轨道:新中国成立初期 ⑥走上社会主义道路:1953年国家开始对资本主义工商 返 回 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1956年底改造完成。
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曲折发展
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是“一化三改”、“一体 两翼”的总路线。“一化”,即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 义工业化,这是主体;“三改”,即逐步实现对农业、 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逐步实现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 社会主义改造,这是“两翼”。“化”与“改”之间, 这一“改”与那一“改”之间,互相联系,互相促进, 互相制约,体现了发展生产力和变革生产关系的有机统 一,是一条社会主义建设和社会主义改造同时并举的总 路线。
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曲折发展
课程标准: 概述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我国探索社会主义 建设道路的实践,总结其经验教训。
社会主义建设的起步 (1953-1956年) 中国特色社会 主义建设道路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 (1956-1966年)
“文化大革命”时期 (1966-1976年)
改革开放时期 (1978年至今)
问题:在工业化过程中,出现过两种影响较大的 模式,这两种模式有何不同?中国借鉴的是哪一种模 式?又有何新发展?
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曲折发展 二、社会主义三大改造(1956年底基本完成)
1、目的: 为了适应工业化的要求 早日建成社会主义 2、内容: ①农业合作化 ②手工业合作化 ③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 改造的必要性是什么? 改造的步骤和方法怎样?
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曲折发展
三、经济建设的曲折发展 (1956—1976)
㈠第一阶段:十年社会主义建设 (1956—1966) ㈡第二阶段: 1966-1976年十年“文革” 影响:
⑴经济建设中“左”倾错误恶性膨胀,国民经济 遭到严重破坏。 ⑵经济损失约5000亿元。
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曲折发展
成就:初步建立了独立的工业体系 初步形成了合理的工业布局 4、特点: ①优先发展重工业;
②强调农轻重比例关系
与总路线是啥关系? 其任务是什么?
返 回
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曲折发展
3、“一五计划”------工业化的开端:
⑴制定: 1953—1957年,根据过渡时期总路线制定; 集中力量建设重工业。 ⑵成就: 提前完成; 初步建立了独立的工业体系——
3、实质: 生产资料的私有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 4、意义:消灭了私有制,确立了社会主义计划经济, 为工业化开辟道路。
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曲折发展 论从史出
第一,对于资产阶级用赎买和国家资本主义的方法,有 偿地而不是无偿地,逐步地而不是突然地改变资产阶级的所 有制。第二,要在改造他们的同时,给予他们必要的工作安 排。第三,不剥夺资产阶级的选举权,并且对于他们中间积 极拥护社会主义改造而在这个改造事业中有所贡献的代表人 物给予恰当的政治安排。 ———《关于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问题的决议》 这些规定反映了国家对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的什么策略、 方式、步骤?你如何理解国家的这些规定?有何意义? 策略:利用、限制、改造 方式:赎买和国家资本主义 步骤:资本主义——国家资本主义——社会主义 这些规定适应了当时的国情,减少了改革的阻力,从而 保证了资本主义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的顺利进行。
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曲折发展
小结
1949:新中国成立
1949-1952: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1953-1956:过渡时期(工业化起步、三大改造) 1956-1966:大规模建设社会主义时期 1966-1976:十年文革时期 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
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曲折发展
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会场 (1956年9月15日至27日在北京召开 )
1957年武汉长江大桥通车
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曲折发展
材料: 斯大林在论述苏联的工业化时说:“在资本主义国家, 工业化通常是从轻工业开始的。……只有经过一个长时 期,……积累才开始逐渐转到重工业中去,造成重工业发展的 条件。但这是一个需要十年之久的长期过程。……共产党当然 不能走这条道路。党知道战争日益逼近,没有重工业就无法保 卫国家,所以必须发展重工业,如果这事做迟了,那就要失败。 ——《斯大林选集》下卷
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曲折发展 1、下列对第一个五年计划的表述,错误的是( ) A集中力量发展重工业 B建立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基础 C暂时不发展农业和轻工业 D 有步骤地促进三大改造 2、从建国后到1956年我国经济发展的总趋势是( ) A由经济残破到国民经济的恢复 B由新民主主义经济到建立社会主义经济 C由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 D由农业国到工业国
从20世纪50年代中期到60年代中, 社会主义建设取得哪些成就?
出现哪些失误?为什么?
对今天我们进行社会主义建设有 何启示?
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曲折发展 ㈠成就: 1、1953-1956年的过渡时期:三大改造的完成,“一 五”计划超额完成,初步建立了独立的工业体系。 2、1956—1966年十年建设时期:1956年中共八大的正 确方针, 1960年调整国民经济的 “八字方针”。建立 了独立的工业体系;有三大油田,摘了“贫油国”的帽 子;铁路、公路和航空运输有较大发展。 ㈡失误:
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曲折发展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了,可 国民党留下的是一个满目疮痍、千疮百孔 的烂摊子。如何收拾这个残局?如何把落 后的农业国变成先进的工业国?如何进行 社会主义建设?成为中共面临的新任务。 为了改变落后的面貌,党开始领导人民积 极建设社会主义。新中国取得过哪些重大 成就,出现过哪些严重的失误?有哪些经 验教训值得我们汲取呢?本课将为你作出 一一解答。
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曲折发展
三、经济建设的曲折发展(1956—1976)
社第 会一 主阶 义段 建: 设十 年
(1956 —— 1966)
1、中共八大: 分析社会的主要矛盾;任务是由农业国建设 成工业国;提出经济建设方针。 2、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 片面追求建设高速度,要“多”和“快”。 3、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①内容:大炼钢铁;一大二公的人民公社。 ②后果:经济比例严重失调,生态环境遭破坏; 导致三年经济困难(1959—1961) 4、调整经济的“八字方针”: “调整、巩固、充实、提 1962年经济好转,人民生活有改善 5、经济建设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曲折发展
上海工商界庆祝公私合营
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曲折发展
上海申新纺织公司实行公司合营后, 私方举行大会,欢迎公方代表进厂。
天津盛锡福帽厂挂上了公司 合营的新厂牌,职工和经理 互相祝贺。
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曲折发展 有一位资本家,在 被问到为什么接受社会 主义改造的时候,他说 “是的,我是一个资本 家,但我首先是一个中 国人。”他历述作为一 个爱国的资本家,如何 梦想兴办工业,救国富 强;可是在旧社会却尽 毛泽东接受工商界代表的报喜信 受帝国主义和官僚资本 主 义的压迫和勒索。然后他说:“五年计划开始了,全 面兴建了许多工厂,各地进行了大规模的建设,一切 实现得比梦想还要快,多么令人鼓舞!没有共产党, 不走社会主义道路,哪有今天?
——胡绳主编《中国共产党的七十年》
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曲折发展
过渡时期的总路线: 实行“一化三改造”,建立社会主义制度 的经济基础。 ⑴体:社会主义工业化 ★“一体两翼” ⑵翼:对农业、手工业的改造 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
问题:过渡时期总路线的实质是什么?有何特点?
实质:把中国从落后的农业国建设成发达的工业国;将 生产资料私有制改造成社会主义公有制。 特点:发展生产力与变革生产关系并举
1、背景: 工业基础差,底子薄——必要性 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时期(1949-1952年) 1952年底国民经济形势基本好转——可能性 农村:实行土地改革 措施 城市:没收官僚资本;稳定物价 2、方针:过渡时期总路线(1953年) ——实行“一化三改”,建立社会主义经济基 础 3、实施: “一五计划”---工业化的开端(1953—1957年)
阅读材料:
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曲折发展
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于1956年9月15日至 27日在北京政协礼堂召开,大会完全肯定了党中央从“七大”以 来的路线是正确的,同时正确地分析了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以 后,中国阶级关系和国内主要矛盾的变化,确定把党的工作重点 转向社会主义建设。 大会提出,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以后, 国内的主要矛盾不再是工人阶级和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而是人民 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 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 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这一矛盾的实质,在中国社会主义制度已 经建立的情况下,也就是先进的社会主义制度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 间的矛盾。解决这个矛盾的办法是发展社会生产力,实行大规模的 经济建设。为此,大会作出了党和国家的工作重点必须转移到社会 主义建设上来的重大战略决策。大会在总结中国第一个五年计划实 施经验的基础上,继续坚持既反保守又反冒进,即在综合平衡中稳 步前进的经济建设方针。
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曲折发展 小结:经济建设的成就与教训
中共“八大” 正确指导思想 八字调整方针 社会主义总路线、 后 大跃进、 果 人民公社化运动
1956- 1966年 两 个 阶 段 1966- 1976年
探索中的失误:
主要成就:
影响: “左”倾错误恶性膨胀,国民经济遭 到严重破坏,经济损失约5000亿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