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语文-高二版选修古代诗歌与散文欣赏菩萨蛮导学案
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第三单元《菩萨蛮》教学设计
《菩萨蛮》教学设计教学目标知识和技能涵咏词句,掌握描写技巧,通过联想和想象描绘女主人公形象;以情观情,体会主人公的内心世界,了解闺怨诗的情感内涵及深层意蕴。
过程和方法吟诵法﹑情境教学法﹑比较法。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品味古典诗词中相思之美,感受”花间词”秾丽绮艳的风格;能够立足时代背景对闺怨题材作品的思想内容作出正确的评价。
教学重点通过描写技巧及反衬手法的分析,鉴赏人物形象,把握诗歌情感。
教学难点探究文人创作闺怨诗的深层寄托。
教学过程一﹑导入课题诗词传情1.木心:”从前的日色变得慢,车﹑马,邮件都慢,一生只够爱一个人。
”这是我很喜欢的一句话,里边有三个关键词是我对它怦然心动的原因,大家猜是哪三个关键词?明确:从前﹑慢﹑爱。
从前是古色古香的,从前的日子是悠长悠长的,从前的爱是执着而深沉的。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首词,走进从前人的日子,走进从前的慢生活,去了解从前人的爱和痛,这首词就是花间派词的代表作之一《菩萨蛮》。
2.花间词派:以写男女相思离别为主要特点的词派,后蜀赵崇祚将温﹑韦等十八人词编为《花间集》,故名。
词作特点:都是文人贵族为歌台舞榭享乐生活需要而写;绮筵公子﹑绣幌佳人眉眼传情,当筵唱歌,辞藻极尽软媚香艳之能事。
二﹑初读入境感知伤情1.指名朗读。
唐宣宗时期,女蛮国派遣使者进贡,她们身上披挂着珠宝,头上戴着金冠,梳着高高的发髻,让人感觉宛如菩萨,当时教坊就因此制成《菩萨蛮曲》,据说听之如天簌梵音。
所以初读这首词我们会觉得它很美,前人评价它”意象绵密,富丽精工”。
但这是一首快乐的词,还是一首忧伤的词?明确:忧伤﹑悲伤。
2.多媒体范读,感悟其中的忧伤之情。
3.合理想像,理出词的大意。
明确:晨起的女子,眉妆漫染,叠盖了部分额黄(屏风上的小山重重叠叠,在晨阳的映照下金光闪闪忽明忽灭,蓬松如云的鬓发将掩未掩到雪白的脸颊,臃懒地起身后画起漂亮的眉毛,迟迟地梳理打扮。
插上头上的花饰,仔细地在镜子的前后照来照去,红花和容颜交相辉映。
《菩萨蛮》导学案,教师版 (人教版高二选修)共3篇
《菩萨蛮》导学案,教师版 (人教版高二选修)共3篇《菩萨蛮》导学案,教师版 (人教版高二选修)1《菩萨蛮》导学案,教师版 (人教版高二选修)引言《菩萨蛮》是唐代著名诗人李白的代表作之一,被誉为中国古代文学史上的经典之作。
本篇文章将针对该诗进行教师版的导学案分析,旨在帮助高二学生更深入地了解、理解并学习该诗的背景、主题、结构、意境、艺术特色,从而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一、背景《菩萨蛮》这篇诗作流传至今已经有几个世纪之久,每个时代对其理解及解读不尽相同。
教师必须首先为学生提供一定的历史背景信息,使他们能够对该诗作有一个基本的认识。
建议教师介绍李白的荣誉与履历,以及唐代长安城的文化气氛、宗教信仰等方面的可靠资料。
这有助于学生理解这篇具有浓烈的佛教文化背景的诗作。
二、主题《菩萨蛮》的主题是诗人李白对佛家信仰的倾慕之情,表达关于念佛功德及信仰的心路历程,包括人类生命的渺小、对一切事物的超脱,对人间疾苦的关怀,以及作为诗人表达感情的处境。
教师要引导学生从作品整体感受体会、生命的意蕴及诗人李白的个性等方面对主题进行探究,帮助他们对东方哲学的深刻思想以及佛家文化有更进一步的了解和领悟。
三、结构一般而言,大部分中国古代诗歌都采用了传统诗歌的格式,由五个音节构成的行组成四个句子,称之为五言四句诗。
《菩萨蛮》也采用了这一格式,整首诗由19个五言四句组成,共76个字,中间还有4个两句的诗句,构成了这首诗的结构。
教师要引导学生逐行对韵律、格律进行分析,了解其诗句的长短、运用语言的巧妙,从而理解全诗的整体结构,并概括诗句中的重要论点。
四、意境李白以崇高的旋律和细腻的笔触表达了自己关于佛教文化的洞见和理解。
他将个人的情感和人生哲学通达于这一诗作之中,创造出了一种深刻的玄想文化意境。
在该文中,他通过富有诗意的笔触、意境尤为独特,体现了诗歌的情感表达武器。
教师应引导学生深入感受李白对性质的描绘、景物的描画以及对心灵的思考,从而深刻领悟诗歌的情感表达,建立个人的审美标准。
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鉴赏》学案:第三单元菩萨蛮
《菩萨蛮·小山重叠金明灭》导学案教学目标1、理解这首词的描写技巧2、准确把握主人公的内心世界教学重点难点1.理解这首词的特色和技巧2.深入理解女主人公内心的情感过程与方法诵读法、精读法、讨论法教时安排:一课时【导入】:(课前播放《菩萨蛮》的歌曲演唱)这首歌曲的歌词就是一首五代的词。
词在最初,是可以配乐歌唱的,相当于我们今天的流行音乐的歌词。
古代的宴席,是有歌舞奏乐的,文人骚客兴之所至,就取来漂亮的纸笺,写下一首首小词,以供旁边的美丽女子歌唱。
也正因为词最初是写给歌女的歌词,因此内容多关乎闺情风月,香艳绮丽。
我们今天就来学习一首晚唐五代时期的流行歌曲的歌词,《菩萨蛮(小山重叠金明灭)》。
【预习案】一、关于“词”词是唐代兴起的一种配合音乐歌唱的新体诗。
词起源于民间,中唐后较多文人从事创作,晚唐五代趋于繁荣,极盛于宋代。
宋朝之后,词学日趋衰落,一直到清朝,才有了一次复兴——这,就是词的大致发展历史。
很少有人知道:词与诗正式分开从温庭筠开始的。
主要有婉约派和豪放派两个大的流派。
“词”的别称:诗余、曲子词、乐府、长短句等分类:小令(58字以内)、中调(59-90字)、长调(91字以上)词有“词牌”。
一段称为一“阕”。
词:调有定格,句有定数,字有定声。
二、知人论世:温庭筠(812—870)原名岐,字飞卿,太原人。
政治上一生不得意,官仅国子助教。
少负才名,然屡试不第。
又好讥讽权贵,多犯忌讳,因而长期抑郁,终生不得志。
他精通音律,熟悉词调,在词的格律形式上,起了规范化的作用。
艺术成就远在晚唐其他词人之上。
作品风格:绮丽香艳,婉约柔媚。
他诗词兼工,诗与李商隐齐名,并称“温李”;词与韦庄齐名,并称“温韦”。
另有绰号“温八叉”、“温八吟”、“温钟馗”都能反映温庭筠的性格特点。
(此处可根据情况补充绰号的由来,以增加趣味性:温庭筠在当时被称为“温八叉”,因为他在作诗的时候“八叉手而成八韵”,也就是说,双手这样交叉一下,就写出一句,交叉八次,一首诗就完成了,可见当时的温庭筠是多么的才思敏捷。
2023年《菩萨蛮》导学案,学生版 (人教版高二选修)整理
2023年《菩萨蛮》导学案,学生版 (人教版高二选修)整理学习目标:1、学习“置身诗境”、“缘景明情”的诗歌鉴赏方法,抓住意象,发挥想像,品尝诗情画意的江南,领悟在诗歌中寄寓的思想情感。
2、学会依据诗歌中意象的特点以及情景之间的关系,实行相应的观赏方法探究诗歌意境,学会运用“置身诗境”和“缘景明情”的鉴赏方法。
3、探究江南诗歌情境的异同,感受诗人的江南情怀。
学习重难点:直抒胸臆,却又回旋郁结的抒情方式。
一、导入新课烟笼的江南,引起了很多诗人的遐想与诗情。
大家还熟识哪些诗人所写的江南?回顾所学江南诗歌: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白居易《忆江南》)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王安石《泊船瓜洲》)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适宜。
(苏轼《饮湖上初晴后雨》)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扬万里《晓出慈净寺送林子方》)重湖叠巘清嘉,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
(柳永《望海潮》)二、关于作家作品1.简介,字端己,京兆杜陵人。
此前曾漫游各地。
曾任校书郎,左补阙等职。
后入蜀,为王建掌书记。
王氏建立前蜀,他做过宰相。
最终蜀。
他的诗都很闻名,诗极富画意,词尤工。
与同为“”重要词人。
长安的长篇叙事诗《》,影响极大,被称为“”,著有《浣花集》2.关于花间词派和婉约派的区分花间词派是晚唐五代奉为鼻祖而进行词的创作的一个文人词派。
后蜀赵崇祚收录了温庭筠、欧阳炯、韦庄等十八位词人的作品凡五百首编成文学史上第一部文人词总集,取名《花间集》,后人将这十八位词人的作品称为花间词。
词的题材,十之八九为花间月下,男女之情,其他尚有些咏史征戍、行旅写景之作。
风格以辞意婉约,香软秾艳为主,从而形成的意境。
北宋词家,如晏殊、欧阳修、柳永、秦观、周邦彦、李清照等人,上承花间词,去其香软浮艳,以蕴藉雅正见长,语言秀丽而清爽,情思曲折而真实。
婉约,是之意。
3.背景介绍《菩萨蛮》是韦庄避乱在南方写的一组词,《菩萨蛮》共五首。
主要歌颂。
三、词整体感知菩萨蛮韦庄人人尽说江南好,游人只合[注①]江南老。
高中语文第二单元《菩萨蛮》导学案新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
《菩萨蛮》
学习目标:
1、有感情地背诵此词。
2、深入感受词人笔下的江南美景(美在何处?)。
3、理解词人笔下的江南美景与思乡之情之间的关系。
问题一: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字
1、游人只合江南老
2、春水碧于天
3、垆边人似月
4、皓腕凝霜雪
5、还乡须断肠
问题二:请从词作第一、二句中挑选一个合适的短语概括韦庄《菩萨蛮》所写的内容。
问题三:江南具体好在哪里?(请用词作中原有的句子回答)
问题四:“垆边人似月,皓腕凝霜雪。
”江南美女那么多,词人为什么偏偏提到“垆边人”?
拓展延伸:
(江南之美)“春水碧于天,画船听雨眠。
垆边人似月,皓腕凝霜雪。
”这幅江南美景图,美在何处?你为什么这样认为?
《菩萨蛮》导学案答案
问题一答案:应该比旧时酒店用土砌成酒瓮卖酒的地洁白一定,应当问题二答案:江南好
问题三答案:春水碧于天,画船听雨眠。
垆边人似月,皓腕凝霜雪。
问题四答案:垆边有家的感觉,貌美的垆边人唤起了他美好的回忆与思念。
拓展延伸答案:
碧水阳春(视听结合),美酒佳人(月与雪给人以无限想象的空间)。
第二单元《菩萨蛮(其二)》导学案-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
《菩萨蛮(其二)》导学案知识链接1.作家作品韦庄(836—910),字端己,五代前蜀诗人,京兆杜陵(今陕西西安东南)人,韦应物四世孙。
乾宁进士,官至吏部侍郎同平章事。
曾居成都浣花溪畔杜甫草堂,后人又称“韦浣花”。
终于蜀,谥文靖。
“花间派”中的代表作家,与温庭筠齐名,并称“温韦”。
诗多忧时伤乱之作,怀古感旧,缘情而发。
其词尤具特色,内容虽不外男欢女爱,离愁别恨,然能注入作者平生漂泊乱离,思乡怀旧之感,感情真挚,笔调清新,能运密人疏,寓浓于淡,多用白描手法。
有长篇叙事诗《秦妇吟》,影响极大,故又被称为“秦妇吟秀才",著有《浣花集》。
2.背景解读唐朝将灭亡之际,中原地区烽火连天,作者为避难而流落江南,如当时还乡只能是目击离乱哀伤断肠,作者有家难归思恋故土而愁肠百结,所以在此借歌颂江南美好的同时来抒发思乡之情,寄托对中原故乡“不堪回首”的叹惋。
3.相关知识花间词派:五代时西蜀的文学流派,尊唐末词人温庭筠为鼻祖。
主要成员有韦庄、薛昭蕴,毛文锡、牛希济等人。
后蜀赵崇作把这些人的作品辑录成集,名《花间集》,故称“花间派”。
花间词派的作者适应当时宫廷生活的需要,多写围阁闲情,描写女人姿色,浓艳华丽,构成“香而软”的风格。
其中,韦庄成就较高,其词清丽疏淡,质朴自然,感情真挚,代表作品如《菩萨蛮》五首等。
自主学习1.字音识记①垆边( ) ②皓腕( )2.辨形组词眠( ) 皓( )碧( )磐( ) 泯( ) 浩( )3.词语解释(1)垆边..人似月( )(2)游人只合..江南老( )4.名句默写(1)人人尽说江南好,(2)春水碧于天,(3)_______ ____,皓腕凝霜雪。
(4)___ ,还乡须断肠。
课文解析菩萨蛮(其二)人人尽说江南好,游人只合江南老。
凡是到过江南的人都说江南的风光无限美好,离家远游的人只应在江南终老。
“只合”二字,无限凄怆,意谓天下丧乱,游人漂泊,有乡不得还,有家不得归。
只能羁滞江南,以待终老。
《菩萨蛮》(小山重叠金明灭)(人教版高二选修) 教案教学设计共3篇
《菩萨蛮》(小山重叠金明灭)(人教版高二选修) 教案教学设计共3篇《菩萨蛮》(小山重叠金明灭)(人教版高二选修) 教案教学设计1《菩萨蛮》(小山重叠金明灭)(人教版高二选修) 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了解唐代诗歌的文化背景和韵律。
2. 熟悉《菩萨蛮》的背景和内容,掌握诗歌韵律和语言表达技巧。
3. 培养学生领悟文化内涵和审美意识,提高学生鉴赏诗歌和表达诗意的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1. 掌握《菩萨蛮》的背景和内容,了解唐代诗歌韵律和语言表达技巧。
2. 学会分析诗歌的文化内涵和审美意义,提高学生鉴赏诗歌和表达诗意的能力。
三、教学方法1. 讲授与讨论相结合的方法。
2. 图像展示与朗读相结合的方法。
3. 个性化学习法,让学生自由组合阅读材料。
四、教学内容与安排1. 第一课时:《菩萨蛮》的背景和韵律分析2. 第二课时:《菩萨蛮》的语言表达技巧和意象分析3. 第三课时:《菩萨蛮》的文化内涵和审美意义4. 第四课时:学生课堂朗读和阐述五、教学步骤1. 第一课时:《菩萨蛮》的背景和韵律分析1.1 唐代诗歌背景介绍1.2 《菩萨蛮》的背景与作者介绍1.3 《菩萨蛮》的韵律分析1.4 学生讨论2. 第二课时:《菩萨蛮》的语言表达技巧和意象分析2.1 《菩萨蛮》的语言表达技巧分析2.2 《菩萨蛮》的意象分析2.3 学生讨论3. 第三课时:《菩萨蛮》的文化内涵和审美意义3.1 《菩萨蛮》的文化内涵分析3.2 《菩萨蛮》的审美意义分析3.3 学生讨论4. 第四课时:学生课堂朗读和阐述4.1 学生课堂朗读4.2 学生阐述自己的理解和感悟4.3 社会性写作:学生以诗歌、散文或随笔等形式,阐述自己对《菩萨蛮》的认识和感受。
六、教学手段1. 讲义和PPT教学辅助材料2. 多媒体视频和图片3. 标准化答案和答案解析七、教学评价方法1. 课堂问答和讨论。
2. 课堂笔记和作业评分。
3. 阅读测试和作品评价。
4. 学生小组和评课教师的评估性评价。
《菩萨蛮》教案(人教版高二选修教案设计)
《菩萨蛮》教案(人教版高二选修教案设计)《菩萨蛮》一、作者简介韦庄(836-910),字端己,长安杜陵(今属陕西长安县)人,唐诗人韦应物四世孙,昭宗乾宁元年进士。
他生活在唐由衰弱到灭亡,再到五代十国分裂割据的混乱时期。
年轻时生活放荡,后入蜀为王建掌书记,帮助王建创建“前蜀”小朝廷。
王建称帝,韦庄被任命为丞相。
他的诗词都很有名,著有《浣花集》。
反映黄巢军攻入长安的叙事长诗《秦妇吟》描写了战乱中妇女的不幸遭遇,在当时颇负盛名,被称为“秦妇吟秀才”。
他所作词语言清丽,多用白描手法,写闺情离愁和游乐生活,情凝词中,读之始化,以至弥漫充溢于脏腑。
在词坛上与温庭筠齐名,并称“温韦”,是“花间派”代表词人。
韦庄生活在唐王朝由衰弱到灭亡、再到五代十国分裂割据的混乱时期。
早年为实现其“平生志业匡尧舜”(《关河道中》)的抱负,始终“强亲文墨事儒丘”(《惊秋》),但也曾游历江南。
在黄巢起义以后,藩镇混战,韦庄避乱江南达十年之久。
这首词就是他避乱江南时所作(一说早年浪游江南时所作)。
二、诵读三、鉴赏(1)这首词的开头两句,开门见山,点出全词题旨,并贯穿全篇。
这个“江南好”从旁人口中说出,更有说服力,还有劝说游人留在江南的意思。
这里隐含游人意在回乡,否则何必“人人”向他“尽说江南好”呢?第二句“只合”二字就包含有游人不能回乡的苦衷。
(2)诗中的江南是怎样的?请同学们结合诗句,展开联想和想象,再现诗人笔下的江南。
明确:江南春水碧绿,比天色的碧蓝更美。
在碧于天的江水上,卧在画船之中听那潇潇雨声,是何等的闲适自在。
江南不仅风景美、生活美,江南的人物更美。
江南酒垆卖酒的女子光彩照人,卖酒时攘袖举酒,露出的手腕白如霜雪。
江南让人流连忘返啊!第三、四两句写出江南的景色美。
从总体着笔,澄澈明净的春水胜过长空一碧的天色;从局部着墨,水乡的春雨声韵和生活情趣,一句一图,历历在目。
第五、六两句,写出江南的人物美。
“似月”,是说女子容貌光彩照人;“皓腕凝霜雪”,是说女子双腕洁白如雪。
高中语文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导学案:第二单元第5课 菩萨蛮(其二)
《菩萨蛮》(其二)导学案【学习目标】1、有感情地背诵此词;2、深入感受词人笔下的江南美景(美在何处?);风格以辞意婉约,香软浓艳为主,从而形成隐约迷离幽深的意境,称花间词派。
3、理解词人笔下的江南美景与思乡之情之间的关系。
【预习案】一、作者简介韦庄(836年~910年),字端己,五代前蜀诗人、词人,长安杜陵(今陕西西安东南)人,为中唐著名诗人韦应物四世孙。
孤贫力学,才敏过人。
他的诗都很著名,诗极富画意,词尤工。
韦庄的诗集名《浣花集》,其词与温庭筠齐名,号称“温韦”,为“花间派”的代表作家,曾有长篇叙事诗《秦妇吟》,影响极大,被称为“秦妇吟秀才”。
二、背景介绍韦庄的《菩萨蛮》共五首,是前后相呼应的组词。
韦庄是五代十国时期词人。
45岁左右时,在长安应举,适逢敌军占领黄巢起义长安,未能脱逃,第二年想尽办法终于逃到洛阳,后辗转浪游到江南。
今若还乡,目击离乱,只令人断肠,故惟有暂不还乡,以待时定。
这首词是他浪游江南时的作品。
本词为第二首。
黄巢起义之后,藩镇混战,韦庄避乱江南长达十年之久。
本词就是他避乱江南时期所作。
三、关于花间词派花间词派是晚唐五代奉温庭筠为鼻祖而进行词的创作的一个文人词派。
后蜀赵崇祚收录了温庭筠、欧阳炯、韦庄等十八位词人的作品共五百首词,编成我国文学史上第一部文人词总集,取名《花间集》,后人将这十八位词人的作品称为花间词。
词的题材,十之八九为花间月下,男女之情,其他尚有些咏史征戍、行旅写景之作。
2、解释下列划线字。
(1)游人只合江南老:(2)春水碧于天:(3)垆边人似月:(4)皓腕凝霜雪:(5)还乡须断肠:3、根据提示,填写诗句。
⑴词中描写江南水乡美丽风光的句子。
⑵词中描写江南女子美丽容貌的句子。
⑶词中表现词人矛盾心情的句子。
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A .该产品的试用效果非常好,相信它大量投产后将不孚众望,公司一定会凭借产品的优异品质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取得骄人业绩。
高二《菩萨蛮》教学教案
高二《菩萨蛮》教学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第二单元“唐宋诗词鉴赏”中的《菩萨蛮》。
详细内容包括教材中关于《菩萨蛮》的词牌背景、作者简介、诗句解析以及创作背景等方面。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菩萨蛮》的词牌特点,掌握词的基本知识。
2. 通过分析诗句,培养学生对古诗词的鉴赏能力,提高审美情趣。
3. 引导学生理解作者的创作意图,感悟诗中的情感,培养爱国情怀。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诗句的意象理解和情感把握。
教学重点:词牌特点、诗句解析以及作者情感。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播放古风音乐,引导学生进入诗歌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2. 讲解:介绍《菩萨蛮》的词牌特点,讲解作者李清照的生平事迹,分析诗句的意象和情感。
3. 诗句解析:a. 解析上阕:“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销金兽”,讲解诗句中的意象和寓意。
b. 解析下阕:“小阁藏春,谁家纨扇,闲窗夜雨”,分析作者通过诗句表达的情感。
4. 例题讲解:分析诗句中的修辞手法,讲解答题技巧。
5. 随堂练习:让学生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并解答相关题目,巩固所学内容。
6.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诗句的意象和情感,分享学习心得。
六、板书设计1. 板书《菩萨蛮》2. 板书内容:a. 词牌特点b. 作者简介c. 诗句解析d. 情感分析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a. 分析《菩萨蛮》中的意象,并阐述其在诗中的作用。
b. 仿写一首以《菩萨蛮》为词牌的古诗词。
2. 答案:a. 意象作用:表达作者的情感,营造诗歌氛围。
b. 示例: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销金兽。
小阁藏春,谁家纨扇,闲窗夜雨。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推荐学生阅读李清照的其他作品,了解其创作风格,提高诗词鉴赏能力。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内容的诗句解析部分;2. 教学目标的诗句鉴赏能力和情感把握;3. 教学难点中的意象理解和情感把握;4. 教学过程中的诗句解析和例题讲解;5. 作业设计中的分析题目和仿写古诗词;6. 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的阅读推荐和创作风格了解。
导学案-一案三单-《菩萨蛮》
《菩萨蛮·小山重叠金明灭》问题导读-评价单高二年级语文组设计人:审核人:班级组名姓名时间:【学习目标】知识技能:1.通过对作品的鉴赏,初步了解唐五代词的艺术风格。
2.赏析词中的人物形象。
3.把握词中的思想情感。
过程方法:4.通过反复诵读,感知作品中的人物形象、思想情感。
5.通过合作讨论,体会比喻、细节、抒情手法的运用。
情感态度价值观:6.提升学生对词作的审美体验和感悟。
【重点难点】1.赏析词中的人物形象。
2.把握词中的思想情感。
【关键问题】1.词中写了哪些意象?2.词中的女主人公是怎样的形象?运用了哪些塑造人物形象的方法?【学法提示】学习本文要在课前完成结构化预习(采取“查、划、写、记、练、思”阅读“六字诀”方法)基础上,结合重点难点、学习目标来整体把握全文,解决教师预设的主要问题,完成“问题导读-评价单”;课中通过合作、探究、讨论等方法,深入分析文本,赏析作品的人物形象,进行拓展训练;课后通过交流、展示等方法,深层次理解文本,畅谈收获。
【知识链接】唐五代是词萌芽、成熟而发展的重要阶段。
温庭筠以其大力创作和卓越成就,奠定了文人词绮丽香艳、婉约柔媚的风格类型和美学厩采。
一般说来,温庭筠词意象绵密,富艳精工;韦庄词疏朗秀美,明白晓畅;冯延已词善于以阔大境界、层进手法写柔情,从丽营造出一种浩浩莽莽的意境。
李璟和孝煜以文雅的词风来表现深广的忧患意识,为词体注入个人和家国之感,拓展了词的艺术境界,开掘了词的抒情深度;朴素的语言和杰出的白描功夫,形成了他们“天然地,别是风流标格”的艺术风格。
唐五代词的美学理想和表现特征,直接启迪了北宋词。
【预习评价】问题1、看注解,合理想像,写出词的大意问题2 词写了哪些意象?问题3 “双双金鹧鸪”有什么深层含义?问题4 词中的女主人公是怎样的形象?运用了哪些塑造人物形象的方法?【拓展训练】阅读下面一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11分)宫词武衍梨花风动玉阑香,春色沉沉锁建章。
《菩萨蛮》(人人尽说江南好)教案(人教版高二选修) 教案教学设计共3篇
《菩萨蛮》(人人尽说江南好)教案(人教版高二选修) 教案教学设计共3篇《菩萨蛮》(人人尽说江南好)教案(人教版高二选修) 教案教学设计1《菩萨蛮》(人人尽说江南好)教案(人教版高二选修) 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了解唐代诗歌的特点和特色。
2.掌握赋格的写作技巧。
3.掌握《菩萨蛮》的创作背景、诗歌结构、思想内涵、艺术特色及文化价值。
4.通过分析《菩萨蛮》的艺术语言和美学思想,提高学生审美能力和鉴赏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1.了解唐代诗歌的特点和特色。
2.掌握赋格的写作技巧。
3.掌握《菩萨蛮》的创作背景、诗歌结构、思想内涵、艺术特色及文化价值。
三、教学方法与教学过程1.了解唐代诗歌的特点和特色唐代诗歌是中国古代诗歌的高峰之一,其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和艺术特色。
首先,唐代诗歌充满了奋发向上的精神,反映了唐代社会的进步和繁荣;其次,唐代诗歌注重表现个性,强调主观世界的表达,反映了社会大众个性解放的呼声;最后,唐代诗歌在艺术上具有形式的丰富性和表现手法的多样性,展现了唐代文化的多元化和艺术的卓越性。
针对唐代诗歌的特点和特色,可以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如讲解、分析、仿写等。
在课堂上,教师可以通过讲解唐代诗歌的时代背景、主要流派和代表作品等,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唐代诗歌的发展和演变;同时,通过分析唐代诗歌的艺术特色和表现手法,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唐代诗歌的审美内涵和文化价值;最后,通过让学生进行唐代诗歌的仿写和创作,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和写作能力。
2.掌握赋格的写作技巧赋格是一种旋律独特、声音和谐的音乐形式,通常由两个或多个声部同时进行。
在文学中,赋格指的是用多个旋律和节奏不同的句子交错、重复、变幻的一种修辞手法。
在写作中,赋格不仅能够增加文本的节奏感和韵律感,同时也是表达感情和思想的一种重要手段。
在教学赋格的写作技巧时,可以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如示范、练习、评价等。
在课堂上,教师可以通过示范一些优秀的赋格作品,让学生感受到赋格的艺术魅力,学习其重复、交错、转化等技巧;同时,通过让学生进行赋格的练习和创作,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最后,通过评价学生的赋格作品,激发学生的写作热情和创新意识。
《菩萨蛮》导学案,学生版 (人教版高二选修)共3篇
《菩萨蛮》导学案,学生版 (人教版高二选修)共3篇《菩萨蛮》导学案,学生版 (人教版高二选修)1《菩萨蛮》导学案,学生版 (人教版高二选修)作为中国古典诗歌中的一首经典作品,《菩萨蛮》是许多诗人和文学爱好者非常熟悉的。
这首诗是唐朝著名女诗人杜秋娘所作,描绘了一位对佛教极为虔诚的女子心中的苦闷和迷惘。
通过解读这首诗,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其中所蕴含的文化内涵和杜秋娘的写作手法。
导学一:阅读诗歌全文首先,学生们需要认真阅读《菩萨蛮》的全文,了解其内容和结构。
这首诗共十四句,分为七个句子对。
第一、二句是对女子的描述,第三、四句是女子自述,第五、六句是男子的抒发,第七、八句是男子的自述,第九至十四句是承接第五至八句,描写了男子难以言表的爱意和女子的心境。
导学二:文化内涵其次,学生们需要深入理解《菩萨蛮》所蕴含的文化内涵。
首先,杜秋娘通过女子的形象反映出唐代女性的弱势地位和佛教的影响。
女子在传统文化中被认为是弱者,需要依附于丈夫或父亲。
而佛教思想强调放下红尘,追求精神升华,女子心中的矛盾感就更加明显了。
其次,诗中男子坚定不移的爱,也映射出唐代人的忠诚和家族观念。
最后,以“梦里不知身是客,一晌贪欢”的结尾,杜秋娘试图用禅宗思想的对立和超越,表达对人生的慨叹和超脱。
这些文化内涵的探究,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欣赏杜秋娘的创作。
导学三:用诗歌写作手法分析最后,学生们需要分析杜秋娘在写作中运用的手法。
首先,诗中运用了比喻手法来描绘女子的心情,如“云霞出海曙,梅柳更春妆”中的“海曙”比喻新的生活开始,“梅柳更春妆”比喻美好的前景。
其次,杜秋娘巧妙地运用了暗示手法来表达女子的苦闷和矛盾。
例如,女子的自述“常恐秋节至,焜黄华叶衰”就暗示出她的忧虑和时间的无情。
此外,诗中十分巧妙地运用了承接手法,将男女独白与连句相承相融合,使表达更为丰富和感人。
总之,通过对《菩萨蛮》的阅读和分析,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古代女性的生活和观念,还可以进一步领略杜秋娘的诗歌世界。
高二《菩萨蛮》教学教案
高二《菩萨蛮》教学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第二单元《诗歌的情感态度》中的《菩萨蛮》。
教学内容主要包括教材中的词牌知识、词的背景、词的意境以及具体的词句解析。
二、教学目标1. 了解《菩萨蛮》的背景知识,掌握词牌的特点;2. 体会并解读《菩萨蛮》的意境美和情感态度;3. 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培养对古典诗词的热爱。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词句的意境解读和情感把握;重点:词牌知识、词的背景、词的意境和情感态度。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教学设备、PPT课件;学具:笔记本、教材、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播放古风音乐,引导学生进入古典诗词的意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背景知识介绍:讲解《菩萨蛮》的词牌特点,介绍作者及创作背景。
3. 诗词朗读:全班同学齐读《菩萨蛮》,感受诗词的韵律美。
4. 例题讲解:挑选词中的典型词句,进行意境解读和情感分析。
5. 课堂讨论:分组讨论,分享对《菩萨蛮》意境和情感的理解。
6. 随堂练习:针对词中的重点难点,设计相关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板书《菩萨蛮》2. 主要内容:词牌特点作者及背景意境解读情感态度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结合本节课所学内容,选取一首自己喜欢的古诗词,进行意境解读和情感分析。
2. 答案要求:不少于300字,要求语言通顺,分析深入。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推荐相关诗词作品,鼓励学生在课后进行自主阅读,提高诗词鉴赏能力。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目标中的意境解读和情感把握;2. 教学难点中的词句意境解读和情感分析;3. 教学过程中的例题讲解和课堂讨论;4. 作业设计中的意境解读和情感分析要求;5. 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中的教学方法调整和诗词推荐。
一、意境解读和情感把握1. 抓住关键词:如“春水”、“柳絮”、“花谢”等,通过分析这些词语在诗中的意象,理解词人所要表达的意境;2. 关注修辞手法:如拟人、比喻等,通过分析修辞手法在诗中的运用,深入挖掘词人的情感;3. 结合创作背景:了解作者的生活经历和时代背景,有助于更好地把握词人的情感态度。
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第5课《菩萨蛮》导学案.doc
《菩萨蛮》导学案导学H 知识与技能1、把握韦庄疏朗秀美、明白晓畅(“显而疏”)的语言特点。
2、体会由情到景,由景到情,景情并茂的艺术效果。
3、理解花间词在抒胸臆,却又盘旋郁结的抒情方式。
过程与方法熟读成诵,把握词人思想而后才盾的变化,揭示词作的深层意蕴。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味词人饱经离乱、辗转漂泊之苦。
导学教学重难点1、了解本词情景巧妙结合的表达技巧,把握词中景中情、情中景。
2、感受词人思归而不能归的深层原因,美景背后的离乱之苦。
教学方法1、诵读教学法。
2、讨论分析法。
学法指导“口主•合作•探究”式的学习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PPT课时安排1课时主要教学进程第•课时学牛活动个性补充导入初中时我们曾学过口居易的《忆江南》,请同学背诵这首词。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來江水绿如蓝。
能不忆江南?)这是白居易赞美江南的诗句,今天我们来学习韦庄的一篇赞美江南的词作《菩萨蛮》。
营造氛围,引出课题,明确学习一、关于作家作品1、作者简介韦庄,字端己,京兆杜陵人。
此前曾漫游各地。
曾任校书郎,左补阙等职。
后入蜀,为王建掌书记。
王氏建立前蜀,他做过宰相。
终于蜀。
他的诗很著名,诗极富画意,词尤工。
与温庭筠同为“花间”重要应船听雨眠——生活美学牛记 好笔记互 动构 信息堺边人似月——人物美(出示投影)2、客居他乡的人总是为思乡Z情所苦,这首《菩萨蛮》却写道: “未老莫还乡,还乡须断肠。
”试分析这两句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知明确:久居他乡的人都会思念家乡,作者却说,不到老的时候就不耍回乡,否则会因为过早离开江南而遗憾、惆怅,从侧面表达T对江南极度的赞美和留恋之情。
四、深层探究讨论交流:你是如何来理解“未老莫还乡,还乡须断肠”这句话的?(学生自由发表看法,不设标准答案)历來対“未老莫还乡,还乡须断肠”这一句,有不同的理解。
①一幅春水图画。
意中是乡思,笔下却说江南风景好,真是泪溢中肠,无人省得。
结言风尘辛苦,不到年,不得回乡,预知他FI 述乡必断肠也,与第二语口气合。
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菩萨蛮(其二)》同步导学案无答案
《菩萨蛮》(其二)导学案学习目标:1、通过反复诵读,感受作者笔下美景。
2、揣摩词人在本词中蕴含的复杂感情。
3、学习韦庄直抒胸臆,却又盘旋郁结的抒情方式。
课前预习一、基础知识:解释下列加点字,疏通诗句含义:1、游人只合.江南老:2、春水碧于.天:3、垆.边人似月:4、皓.腕凝霜雪:5、还乡须.断肠:二、文学常识:1、作者简介:韦庄(836年~910年),字端己,五代前蜀诗人、词人,长安杜陵(今陕西西安东南)人,为中唐著名诗人韦应物四世孙。
孤贫力学,才敏过人。
广明元年四十五岁,在长安应举,正值黄巢军攻入长安,遂陷于战乱,与弟妹失散,自己困于长安三年。
后离长安,来到洛阳,因洛阳也不安静,于是携家迁至江南避难。
避居江南十年,五十八岁时又回到长安,一心想要应试,以伸展其治国平天下的怀抱。
五十九岁时中进士,六十二岁被李洵聘为书记,同至西川,由此结识了西川节度使王建。
六十六岁时,应王建之聘入川为掌书记。
天佑四年,朱温篡唐,王建据蜀称帝,是为前蜀。
七十二岁的韦庄被任为宰相,开国制度均出其手。
七十五岁卒于成都花林坊。
他的诗都很著名,诗极富画意,词尤工。
韦庄的诗集名《浣花集》,其词与温庭筠齐名,号称“温韦”,为“花间派”的代表作家,曾有长篇叙事诗《秦妇吟》,影响极大,被称为“秦妇吟秀才”。
2.关于花间词派后蜀赵崇祚收录了温庭筠、欧阳炯、韦庄等十八位词人的作品凡五百首编成文学史上第一部文人词总集,取名《花间集》,后人将这十八位词人的作品称为花间词。
词的题材,十之八九为花间月下,男女之情,其他尚有些咏史征戍、行旅写景之作。
风格以辞意婉约,香软浓艳为主,史称花间词派。
3、背景介绍:韦庄的《菩萨蛮》共五首,是前后相呼应的组词。
本词为第二首。
黄巢起义之后,藩镇混战,韦庄避乱江南长达十年之久。
本词就是他避乱江南时期所作。
合作探究1、本词开篇即说“人人尽说江南好”,试结合诗句分析江南“好”在哪些方面?作者运用了哪些手法来表现?2、作客异乡的游子总以不得还故乡而愁绪满怀,这首《菩萨蛮》却写道:“未老莫还乡,还乡须断肠”。
高中语文《菩萨蛮》学案1 新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
陕西省榆林育才中学高中语文《菩萨蛮》学案1 新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学习目标1、诵读《菩萨蛮》,揣摩词意。
2、准确把握词中主人公的内心世界。
3、把握本词“绮丽香艳、婉约柔媚”的风格。
学习重点:1、准确把握词中主人公的内心世界。
2、把握本词“绮丽香艳、婉约柔媚”的风格。
学习难点:把握本词“绮丽香艳、婉约柔媚”的风格。
学法指导:诵读、体味、研讨、展示、探究预习案一、文体知识:1、作者简介及花间词唐五代词主要有花间词和南唐词两大词派。
(一)花间词派是以晚唐词人温庭筠、五代前蜀词人韦庄为代表,以写男女相思离别为主要特征的词派,温韦外尚有薛昭蕴、牛峤、张泌、毛文锡、牛希济、欧阳炯等共18人,后蜀赵崇祚将此18人词编为《花间集》,故名。
亦称作“西蜀词派”。
温词秾艳华美,韦词疏淡明丽,代表该派的两种风格,其他人的词作多蹈袭温韦余风。
(二)南唐词以宫廷为中心,以君臣为主体,以“二主一相”(中主李璟、后主李煜父子和中主朝宰相冯延巳)为代表,他们凭借共同的高雅而全面的文化修养和艺术情趣,以及独特的个性禀赋和情感体验,赋予南唐词独特的感伤情调和开阔的词境,确立了他们结束“花间”开启北宋的承上启下的词史地位。
(三)花间词派,向来是“温韦”并称。
温词如周昉、张萱笔下的簪花仕女,簇金结绿,韦词如吴道子笔下的淡妆美人,疏朗清秀;温词如富丽堂皇之牡丹,韦词如清新明丽之芙蓉。
温词多“密而隐”,富于美感的联想;韦词多“显而疏”,易于直接触发情感的感动。
二、自主预习:1、给下列字词注音:鬓()腮()襦()鹧鸪()二、结合注释,解释下列词语,并疏通文意小山:金明灭:欲度:花面:帖:罗襦:三、有感情地诵读本词1、个人体验朗读。
2、导读:一个美女,在闺房之中,起床——梳洗——画眉——簪花——照镜——着装。
探究案一、赏析探究诗句:1、概括本词上下片所写内容。
2、你从作品中体会到了抒情女主人公什么样的情怀?明确:这首词表达了主人公孤独寂寞的情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5、词人韦庄是北方人,游子思归是符合常情的事情。所谓“落叶归根”“美不美家乡水”。作为旁人或朋友劝止词人归家是不合常理的事,人们为什么不合常理地劝阻他北归?
6、“未老莫还乡”中“莫”是什么意思?
7、“莫”“不要”是表劝止的话语,那么这劝止的话语又是针对什么事情?
2、花间派:
后蜀赵崇祚收录了温庭筠、韦庄等十八位词人的作品共五百首词,编成我国文学史上第一部文人词总集,取名《花间集》,后人将这十八位词人的作品称为“花间词”。花间词的题材,十之八九为花间月下,男女之情,还有极少部分是咏史征戍、行旅写景。风格以辞意婉约,香软浮艳为主。
3、写作背景:
这首词是诗人早年浪游江南时所作。韦庄浪游江南时,共写了五首以《菩萨蛮》为题的词。这五首词的内容、情意、风格相近。这是其中的第二首。
词人想回乡,朋友劝阻他“莫”。
8、所以“未老莫还乡”这句诗包含了三层意思,说说是哪三层?
词人想回乡。
朋友叮咛嘱咐他“莫”。
就是回乡的话也等到年老后。
小结:这五个字有三层意义的转折,表面上写得很旷达,说是我没有老所以不要还乡,而其中却是对故乡欲归不得的盘旋郁结的感情。
9、结合全词说说“还乡须断肠”的原因?
一、自主学习
了解作者及相关的写作背景
1、韦庄:
韦庄,字,京兆杜陵人。唐代诗人韦应物四世孙。韦庄生活在唐帝国由衰弱到灭亡、再到五代十国分裂割据的混乱时期。59岁举进士,72岁帮助王建创建“前蜀”小朝廷,并任礼部侍郎同平章事。他的诗词都很著名,因有反映黄巢义军攻入长安的长篇叙事诗《》,影响极大,被称为“”。在诗坛上与温庭筠其齐名,并称为“”,是“”词人的代表作家,著有《》。
学习重点、难点
理解花间词直抒胸臆,却又盘旋郁结的抒情方式
教学过程
三、自主学习
了解作者及相关的写作背景
1、韦庄:
韦庄,字端己,京兆杜陵人。唐代诗人韦应物四世孙。韦庄生活在唐帝国由衰弱到灭亡、再到五代十国分裂割据的混乱时期。59岁举进士,72岁帮助王建创建“前蜀”小朝廷,并任礼部侍郎同平章事。他的诗词都很著名,因有反映黄巢义军攻入长安的长篇叙事诗《秦妇吟》,影响极大,被称为“秦妇吟秀才”。在诗坛上与温庭筠其齐名,并称为“温韦”,是“花间派”词人的代表作家,著有《浣花集》。
8、所以“未老莫还乡”这句诗包含了三层意思,说说是哪三层?
9、结合全词说说“还乡须断肠”的原因?
五、概括词作主旨:
随堂练习
阅读下面一首宋词,完成后面的题目。(8分)
江城子
秦观
西城杨柳弄春柔。动离忧,泪难收。犹记多情,曾为系归舟。碧野朱桥当日事,人不见,水空流。
韶华不为少年留。恨悠悠,几时休。飞絮落花时候、一登楼。便作春江都是泪,流不尽,许多愁。
泗县三中高二语文导学案
编号:
教学课题
课型主备教师把关Fra bibliotek师课时
使用时间
《菩萨蛮》
新授
学习目标
1、把握韦庄疏朗秀美、明白晓畅(“显而疏”)的语言特点。
2、体会由情到景,由景到情,景情并茂的艺术效果。
3、理解花间词直抒胸臆,却又盘旋郁结的抒情方式。
学习重点、难点
理解花间词直抒胸臆,却又盘旋郁结的抒情方式
教学过程
二、赏析诗歌
1、词作开篇说到“人人尽说江南好”,那么大家结合词作说说“江南好”“好”在哪里?
“春水碧于天|画船听雨眠|垆边人似月,皓腕凝霜雪。”
2、归结起来“江南好”有三方面的“好”,请同学用自己的话说说是哪三方面?
一言以蔽之,江南不仅风景美|生活美,而且江南|人更美。
3、正因为江南风景美、生活美、人美,所以才有了“游人只合江南老”的建议。大家有没有想过,人人都说江南好,这里的“人人”有没有包括词人自己?
答:_________________
答:“杨柳”“飞絮”意象的内涵有二:既表春景逝去,又表漂泊无依、离愁别绪。(2分)这首词抒发了抒发暮春伤别之情,也抒发了愁情别恨。(2分)
(2)词中“便做春江都是泪,流不尽,许多愁”一句是从“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李煜《虞美人》)化用而来,请比较两者的异同。(4分)
二、赏析诗歌
1、词作开篇说到“人人尽说江南好”,那么大家结合词作说说“江南好”“好”在哪里?
2、归结起来“江南好”有三方面的“好”,请同学用自己的话说说是哪三方面?
3、正因为江南风景美、生活美、人美,所以才有了“游人只合江南老”的建议。大家有没有想过,人人都说江南好,这里的“人人”有没有包括词人自己?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共同点:都运用了比喻和夸张的手法,将满腔愁绪比作汤汤江水,都抒发了愁绪之多,之盛,之绵延。(2分)不同点:李词运用明喻和拟人手法,秦词运用暗喻;李词抒发的是亡国之痛,秦词抒发的是离别之苦,可见手法和内容不同。(2分)
教学设计
①韶华:青春年华,又指美好的春光。②变做:纵使。
(1)概括“杨柳”“飞絮”意象的内涵,并分析这首词表达的情感。(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
(2)词中“便做春江都是泪,流不尽,许多愁”一句是从“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李煜《虞美人》)化用而来,请比较两者的异同。(4分)
没有。
4、也就是说,这是人们在做词人的工作,劝词人就终老在江南。大家想想人们是针对词人什么想法而做他的工作?
一定是词人想念家乡,萌生了离开江南回到家乡的念头。人人这么说,实际上是劝阻词人。
5、词人韦庄是北方人,游子思归是符合常情的事情。所谓“落叶归根”“美不美家乡水”。作为旁人或朋友劝止词人归家是不合常理的事,人们为什么不合常理地劝阻他北归?
2、花间派:
后蜀赵崇祚收录了温庭筠、韦庄等十八位词人的作品共五百首词,编成我国文学史上第一部文人词总集,取名《花间集》,后人将这十八位词人的作品称为“花间词”。花间词的题材,十之八九为花间月下,男女之情,还有极少部分是咏史征戍、行旅写景。风格以辞意婉约,香软浮艳为主。
3、写作背景:
这首词是诗人早年浪游江南时所作。韦庄浪游江南时,共写了五首以《菩萨蛮》为题的词。这五首词的内容、情意、风格相近。这是其中的第二首。
游人没到老年就不要离开江南回到故乡,否则一想起江南的美好景色和人物,就会后悔不及。(当然词作主旨只停留这个层面就对词作理解显得肤浅。)
诗人生活在唐朝末年,因藩镇割据,战争连连,曾在江南避乱达十年之久。如果这时回到那弥漫着战乱烽火的故乡,一定会有断肠的悲哀。
五、词作主旨:
这首词表面称叹、歌颂江南美景,实际是含蓄地表达思乡之情,反衬出游子有故乡而不能归返的苦衷。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教学设计
泗县三中高二语文导学案答案
编号:
教学课题
课型
主备教师
把关教师
课时
使用时间
《菩萨蛮》
新授
学习目标
1、把握韦庄疏朗秀美、明白晓畅(“显而疏”)的语言特点。
2、体会由情到景,由景到情,景情并茂的艺术效果。
3、理解花间词直抒胸臆,却又盘旋郁结的抒情方式。
词人一定有不能回乡的苦衷。
小结:所以词作开篇就由衷地表达了词人对江南水乡的依恋之情。也很含蓄地表达了有家不能归的苦衷。这种写法我们称之为“似直而纡,似达而郁”(表面显得直率,其实情意曲折;口吻看似通达,而内容其实沉郁)。
6、“未老莫还乡”中“莫”是什么意思?
不要。
7、“莫”“不要”是表劝止的话语,那么这劝止的话语又是针对什么事情?
随堂练习
阅读下面一首宋词,完成后面的题目。(8分)
江城子
秦观
西城杨柳弄春柔。动离忧,泪难收。犹记多情,曾为系归舟。碧野朱桥当日事,人不见,水空流。
韶华不为少年留。恨悠悠,几时休。飞絮落花时候、一登楼。便作春江都是泪,流不尽,许多愁。
①韶华:青春年华,又指美好的春光。②变做:纵使。
(1)概括“杨柳”“飞絮”意象的内涵,并分析这首词表达的情感。(4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