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控站变电运行管理模式的建立与改进策略
变电运行集控站管理模式下的安全管理

变电运行集控站管理模式下的安全管理随着电力行业的不断发展,变电运行集控站管理模式已经成为电力系统运行的重要组成部分。
为了保障变电运行集控站的安全稳定运行,安全管理是至关重要的。
本文将探讨变电运行集控站管理模式下的安全管理措施和方法,为相关人员提供一些参考和指导。
一、建立安全管理体系变电运行集控站需要建立健全的安全管理体系。
安全管理体系包括安全管理制度、安全岗位责任制、安全操作规程等。
在管理制度上,变电运行集控站需制定并完善各项安全管理制度和规章制度,确保各项规章制度贯彻执行。
在岗位责任制上,各岗位人员需要明确自己的安全责任,确保安全管理措施得以有效执行。
在操作规程上,需要制定并不断完善各项安全操作规程,确保人员在操作过程中可以严格按照规程执行,降低安全事故的发生风险。
二、强化安全教育培训变电运行集控站需要加强安全教育培训。
安全教育培训是提高员工安全意识和技能的重要途径,可以有效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
在安全教育方面,可以开展定期的安全知识培训和技能培训,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操作技能。
特别是针对新员工,需要进行全面系统的安全培训,确保其能够熟练掌握各项安全操作规程和技能要求。
三、加强隐患排查治理变电运行集控站需要加强隐患排查治理。
隐患排查是保障安全生产的重要环节,只有及时发现和处理各类隐患,才能有效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
需要建立健全隐患排查治理制度,定期对生产运行中可能存在的隐患进行排查,并采取有效措施进行治理,避免事故的发生。
还需要引入先进的设备和技术手段,开展安全隐患的全面排查。
四、规范安全操作流程变电运行集控站需要规范安全操作流程。
安全操作流程的规范化可以有效降低安全事故的发生概率。
在这方面,需要建立完善的安全操作规程,对各项操作进行详细规范,确保人员能够按规程操作,严格遵循操作流程。
还需要加强安全技术标准的研制和贯彻执行,确保各项安全技术标准得以有效执行。
五、实行安全风险评估变电运行集控站需要实行安全风险评估。
变电运行管理工作所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

变电运行管理工作所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变电运行管理工作在电力系统中具有重要地位,是保障电力供应可靠性和稳定性的核心环节。
随着电力系统的规模不断扩大和复杂程度的增加,变电运行管理工作也面临着诸多问题和挑战。
本文将就变电运行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以期为相关单位提供参考和借鉴。
一、问题分析1.安全隐患问题变电站作为电力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安全稳定运行对电网安全至关重要。
由于变电站设备较为庞大复杂,而且长期运行时间较长,存在一定的老化和磨损现象,导致安全隐患较多。
比如设备绝缘老化、电缆接头松动、接地电阻升高等问题,都可能导致设备故障或事故的发生,危及电力系统的安全运行。
2.设备运行效率问题由于变电站设备众多,而且运行环境较为恶劣,设备的运行效率和性能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制约。
设备的运行效率和性能问题,会直接影响到整个电力系统的运行质量和效果,严重影响到电力供应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3.人员管理及技术更新问题变电运行管理工作涉及到大量的设备和人员,而且技术更新速度较快。
如何合理配置人员资源,保证人员技术的更新和提高,是变电运行管理工作亟待解决的问题。
4.信息化水平不高信息化技术的应用对于提高变电运行管理工作的效率和质量具有重要意义,然而很多变电运行管理单位在信息化建设方面还存在一定的问题,比如信息系统不够完善、数据采集不全等。
二、解决对策1.加强设备维护和巡检针对变电站设备存在的老化和磨损问题,可以加强设备的维护和巡检工作,及时发现并解决设备存在的隐患。
要建立健全的设备巡检制度,明确巡检周期和内容,确保每一台设备都能够得到充分的维护和维修。
2.推动设备升级和改造变电站设备的运行效率和性能问题,可以通过对设备进行升级和改造来解决。
推动设备的升级和改造工作,可以提高设备的运行效率和性能,增强设备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3.加强人员培训和管理针对变电站人员管理及技术更新问题,可以加强对人员的培训和管理工作。
变电运行管理工作所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

变电运行管理工作所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变电运行管理工作是电力系统运行管理中的重要环节,负责变电站的设备运维、维修检修、事故处理等工作。
在实际工作中,存在着一些问题,如管理不规范、设备老化等,需要采取一些解决对策来提高变电运行管理效果。
变电运行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是管理不规范。
一方面,部分单位对工作责任分工不明确,导致工作进展缓慢,责任推诿。
变电运行管理中的工作程序不完善,相关文件和记录不规范,导致工作效率低下。
解决这个问题的对策是优化管理体制,明确工作责任分工,建立健全的工作流程,制定规范的操作程序和文件管理标准,确保工作内容的清晰和执行的规范。
设备老化是变电运行管理中的另一个问题。
变电站的设备使用年限较长,存在着老化、损耗等问题,容易引发事故和故障。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需要采取一些对策。
加强变电设备的巡检和维护保养工作,定期进行设备状态的评估和检测,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修复或更换。
推行设备更新改造计划,将老化的设备进行淘汰或更新,提升变电站的设备运行性能。
加强设备管理和保护措施,提高设备的使用寿命和安全性。
变电运行管理中存在设备故障处理不及时的问题。
在变电运行中,设备故障是常见的情况,如果处理不及时,会对电力系统的运行和供电安全造成影响。
解决这个问题的对策是建立健全的设备故障处理机制,明确故障报修渠道和责任人,加强故障处理的监督和督促,确保故障能够及时得到处理和修复,减少对电力系统的影响。
变电运行管理中存在缺乏技术支持和培训的问题。
由于电力发展迅速,技术更新换代快,部分单位在技术支持和培训方面存在不足。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可以采取以下对策。
一方面,加强技术支持体系的建设,与设备供应商进行合作,建立技术服务平台,及时解决技术问题。
加强人员培训,组织相关技术培训和考核,提高员工的技术水平和专业知识。
变电运行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包括管理不规范、设备老化、设备故障处理不及时和缺乏技术支持和培训。
针对这些问题,可以采取相应的解决对策,如优化管理体制、加强设备巡检和维护、推行设备更新改造、建立健全的设备故障处理机制、加强技术支持和培训等,以提高变电运行管理的效果。
变电运行管理工作所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

变电运行管理工作所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变电运行管理工作是电力系统运行中的重要环节,其管理工作直接关系到能源的安全稳定供应。
在实际工作中,变电运行管理存在着不少问题,这些问题需要及时解决,以确保电力系统的安全可靠运行。
本文将对变电运行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解决方案。
一、存在的问题1. 人员素质不高。
变电运行管理工作需要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但是部分从业人员的素质不高,导致在工作中出现操作不正规、安全意识淡漠等问题。
2. 设备老化。
随着变电设备的使用时间增长,设备老化加剧,容易出现故障,给运行管理工作带来很大的隐患。
3. 技术水平不高。
部分变电运行管理人员的技术水平不高,对新技术的应用和掌握不到位,导致变电系统运行管理难以做到及时、准确。
4. 安全隐患存在。
在变电运行管理工作中,由于经费不足、设备老化等原因,存在着一些安全隐患,一旦发生事故将会对社会和个人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
二、对策解决方案1. 提高人员素质。
可以通过加强培训、评定人员等级、引进优秀人才等方式,提高变电运行管理人员的素质,增强其责任心和专业能力。
2. 加快设备更新。
针对设备老化带来的问题,可以通过设备更新、加强维护等方式解决,确保变电设备的安全稳定运行。
3. 加强技术培训。
加强变电运行管理人员的技术培训,提高其对新技术的应用和掌握程度,从而保证变电系统运行管理工作的及时性和准确性。
4. 加强安全管理。
在变电运行管理工作中,要加强安全管理,完善相关规章制度,强化巡视检修,及时排除安全隐患,确保变电系统的安全运行。
通过以上对策解决方案的具体实施,可以有效解决目前变电运行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从而确保电力系统的安全可靠运行,为社会各界提供稳定的电力保障。
希望各有关部门和单位能够重视变电运行管理工作,积极采取措施解决存在的问题,共同努力为电力系统的健康发展贡献力量。
浅析变电站集控运行的管理模式

浅析变电站集控运行的管理模式摘要:变电站在电力运行中起到了关键作用,随着我国变电站集控运行体系的不断完善,必须得到良好管理模式的支撑,才能提高变电站运行效率和质量。
所以,人们必须重视变电站集控运行的特点,选择适合变电站集控运行的管理模式,并且加强变电站集控运行管理体系构建,提高变电站运行效率,保障变电站安全运行。
关键词:变电站;集控运行;管理模式引言:近年来,我国变电站集控运行体系全面推进,在先进技术的支持下,引入了许多全新的变电站集控设备,也实现了电力企业的现代化发展,但是在变电站集控运行中,必须具备良好的管理模式支撑,才能有效保障变电站集控运行的可靠性与安全性。
1变电站集控运行的管理模式种类目前,在我国电力产业的发展中,变电站的集控运行是一项重要环节,针对变电站集控运行的管理模式也多种多样,其中影响较为广泛的就是现场监控运行管理模式,这种现场监控运行管理模式的特点在于细致划分了所有人员的职责,同时无论是变电站的日常操作、运行维护以及管理,都细化了相关责任,明确责任复杂人,这样便有效保障变电站的协调运行,提高变电站集控运行管理的实效性。
另一种管理模式为全运行集控管理模式,这种管理模式相较于以往的运行管事来说对专业人才的要求比较高,操作人员不但要熟练掌握所有监控设备的运行原理和操作流程,同时也要做好变电站的巡查和管理工作,因此这种模式的管理相对复杂,也会耗费人员的大量精力,因此只有在变电站数量较少的情况下能够发挥出良好的应用效果。
另外还有一种集控运行管理模式不但可以同时满足维护、监控以及操作等内容,而且具有良好的集控运行效果。
能够根据不同的工作实现人员合理化分配,提高运行管理效率,同时保障变电站的稳定运行。
2变电站集控运行管理要点2.1注重系统内部的现场信号监控当变电站内部的监控系统出现故障时,便会出现气室内部的压力发生异常,同时还可能引发自动复位失灵的现象,因此相关人员必须重视这一问题,重点关注GIS压力信号处于最低值时,合理控制开关气室信号的提醒,所以,监控人员在日常管理中必须仔细观察与分析所有的额状态信号,同时也要准确地辨别异常信号,并找出出现异常的原因,采取针对性的解决方案。
探讨集控站变电运行管理模式的建立与改进对策

探讨集控站变电运行管理模式的建立与改进对策摘要:集控站是电网运行的重要部分。
集控站系统建立在调度系统和变电站之间,是对多个无人值班变电站进行集中监控和管理的自动化系统。
本文对集控管理模式的分类以及管理注意的问题进行分析,并阐述完善集控运行管理模式措施,以期为集控管理模式在变电站运行管理更好的应用提供参考。
关键词:集控模式;变电站运行;管理;对策随着地区经济和电力技术的迅猛发展推动,电网日益发展和大型化。
变电站紧凑型、标准化、经济适用、技术先进、无人值班建设是必然建设趋势。
集控站是电网运行的重要部分。
集控站系统建立在调度系统和变电站之间,是对多个无人值班变电站进行集中监控和管理的自动化系统,它站在局部电网的层次上,对所辖变电站进行更高层次的综合控制和管理。
除远程SCADA功能外,能利用集中起来的各种细节信息,进行决策分析处理,擅长处理细节问题,是地区调度自动化系统的前级智能信息处理节点。
1 集控模式下管理模式分类变电站管理模式由之前的多人值守正向无人值守的方向发展,与此同时管理模式也相应的发生着改变,具体表现在倒闸操作、变电站设备的检修、通信、自动化、运行等方面。
因此,为更好的做好集控模式下变电站运行管理工作,应明确该模式下管理模式的具体分类。
1.1 现场监控运行模式该种模式下分离出部分运行管理人员,其中剩余人员用于负责站内清扫、照明维护、电池检查等日常工作。
分离出的部分人员调配到集控中心,负责监控集控中心管辖的变电站运行情况,完成远方遥控相关操作。
该种模式的突出特点在于运行和维护工作的分离,并要求集控中心的管理人员了解管辖范围内不同变电站的监控设备、调度自动化系统以及运行方式等,并当出现较多倒闸操作时布置安全措施。
1.2 全运行集控管理模式该种管理模式下不但要求集控运行人员全面了解监控设备、调度自动化系统、变电站运行方式,而且还要负责变电站巡视、管理等工作。
由此可见该种管理模式对值守人员的综合素质要求较高,即需要有扎实的专业知识,从而为维护工作的顺利进行奠定坚实的基础。
关于加强电厂集控运行的具体措施探析

关于加强电厂集控运行的具体措施探析为了加强电厂集控运行,提高电厂运行效率和安全稳定性,可以采取以下具体措施:1. 强化人员培训:加强操作人员的技能培训和岗位培训,提高他们的专业水平和操作技能。
培训内容可以包括电厂设备的原理和性能、操作规程和工作流程、故障处理和应急措施等方面。
要加强对操作人员的考核和监督,及时发现和纠正问题,确保操作人员的素质和能力符合集控运行要求。
2. 完善集控系统:对电厂的集控系统进行升级和改进,加强控制、监测和调度功能。
可以引入先进的自动化设备和技术,提高集控系统的可靠性和性能。
要加强对集控系统的运维和维护工作,及时发现和排除故障,确保系统的稳定运行。
3. 建立健全的运行管理制度:制定和完善电厂的运行管理制度,明确各级岗位的职责和权限,确保集控运行的顺利进行。
管理制度可以包括运行记录和日志的填写要求、岗位交接和班次交接的流程、假期和加班的安排等方面。
通过建立规范化的管理制度,可以提高运行工作的效率和准确性。
4. 加强设备维护和检修:定期对电厂的设备进行维护和检修,及时发现和修复隐患,防止设备故障对运行造成影响。
可以制定设备维护计划和检修计划,按照计划进行维护和检修工作。
要加强对设备运行状态的监测和分析,掌握设备的运行情况和健康状况,及时采取措施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
5. 增强应急处置能力:建立健全的应急预案和应急处置机制,明确各级责任和工作流程,在发生故障或突发事件时能够快速、准确地进行处置。
可以组织应急演练和培训,提高操作人员的应急处理能力和协作能力。
要定期开展安全风险评估和隐患排查,加强预防和控制措施,降低事故发生的可能性。
加强电厂集控运行需要从人员培养、系统升级、管理制度、设备维护和应急处置等方面入手,通过多种手段和措施的综合应用,逐步提高电厂集控运行的水平和效果,实现电厂的安全、稳定和高效运行。
提升变电站集中监控运行管理的措施

提升变电站集中监控运行管理的措施发表时间:2019-12-23T15:44:10.223Z 来源:《当代电力文化》2019年 16期作者:孙伟峰[导读] 社会经济的持续健康增长,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摘要:社会经济的持续健康增长,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对于电力能源的需求在逐渐增加。
变电站事业随着现阶段科学技术的更新进步,也取得了良好的发展成果。
变电站对于电力系统整体运行情况具有积极影响,变电站运行管理模式的水平,将会直接影响到变电站的实际运行效果。
本文主要是从变电站集中监控运行的方式分析情况入手,针对变电站集中监控运行管理模式的有效改进和优化方式进行全面细致的说明和介绍。
关键词:变电站;集中监控;运行管理模式;方式与效果一、变电站实现集中监控220kV变电站原1套监控系统用于1个变电站的设备监控,通过电缆或光纤,点对点方式对信号进行采集,在智能告警窗内以光字、报文形式显示设备运行状况。
个别未进行综合智能化改造的变电站或部分间隔,仍以光字牌形式显示报警。
而地区级220kV监控中心对所辖几座220kV变电站实行集中监控,只是将每个变电站数据终端集中,电脑屏幕多,操作繁琐复杂,速率慢,技术层面相比于变电站监控系统没有明显进步,反而存在安全隐患。
智能电网调度支持系统从现场测控装置采集硬接点信号,并对信号进行处理,合并成归并信号,通过2台远动机上传至省调端,每台远动机都有主备两通道。
上送信号的合并处理。
智能电网调度支持系统通过对实时态综合智能告警窗,有效地监控现场设备的事故、异常、越限、变位信息,并严格执行监控信息百分百联调,履行新设备集中监控许可管理。
成功实现对吉安监控所辖电网内9座220kV变电站、30座110kV变电站、3座35kV变电站开展集中监控运行业务。
吉安电网9个县公司对14座110kV变电站和73座35kV变电站实现集中监控,大大减少了运行人员的数量,促进了人力资源的充分利用。
二、变电站集中监控运行的方式分析2.1监控和操作一体化的模式针对变电站进行集中监控管理的过程中,需要积极采用切实有效的方式和手段加以有效控制,这种监控和操作一体化的模式,对于运行调度员提出了较高的要求,调度员不仅需要针对电网的设备操作、事故处理和监视电网的运行参数进行有效指挥,同时还需要监视变电站本体中的设备运行状况、设备管理信息和保护操作情况,如此大的工作量,加重了运行调度员的负担,这样在实际运行工作进行当中,将会容易出现一些信息混乱和操作失误的情况。
变电运行集控站管理模式下的安全管理

变电运行集控站管理模式下的安全管理变电运行集控站是电力系统中的重要环节,对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起着关键作用。
为了保障变电运行集控站的安全管理,必须建立科学、规范、高效的管理模式。
下面将介绍变电运行集控站管理模式下的安全管理内容。
一、制定安全管理制度变电运行集控站应制定安全管理制度,明确安全管理的目标、任务和责任。
制度应包括对操作人员的培训要求、操作规程和应急处理措施等内容,确保所有操作人员都能按照规定进行操作,减少人为错误。
二、加强岗位安全培训变电运行集控站必须对所有操作人员进行安全培训,使其熟练掌握操作流程和操作技能,增强安全意识和应急处理能力。
培训内容包括电气安全知识、操作规程、应急处理等,培训时间和频次应根据实际情况确定,并及时更新。
三、建立安全管理责任制变电运行集控站应明确安全管理责任人,并落实到位。
安全责任人应对变电站的安全运行负有直接责任,并组织开展安全检查和安全培训等工作,及时处理安全隐患,确保安全生产。
四、加强设备维护和检修变电运行集控站的设备是保障安全运行的重要条件。
应加强设备的定期维护和检修,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
特别是关键设备,要加强日常巡视,及时发现并处理隐患,预防事故发生。
五、做好应急预案变电运行集控站应制定应急预案,明确各类事故的预防措施和应急处理措施,加强事故预警和事故应急演练。
配备必要的应急救援设备和人员,确保在发生事故时能够迅速、有效地进行处理,最小化事故损失。
六、加强安全监控变电运行集控站应配备安全监控设备,对关键设备和区域进行全天候监控,并建立监控中心,及时发现并处理异常情况。
要加强对操作人员的监督,发现违规行为及时制止,确保安全运行。
七、加强安全检查定期进行安全检查,发现隐患及时整改。
检查包括对设备、线路、接地等的检查,以及对操作人员的操作是否符合规定的检查。
还要加强安全检查的记录,留存相关资料,方便查找和溯源。
变电运行集控站管理模式下的安全管理需要建立科学、规范、高效的管理制度和机制,强化安全培训和安全监控,做好设备维护和应急预案,保障变电运行集控站的安全稳定运行。
关于加强电厂集控运行的具体措施

关于加强电厂集控运行的具体措施集控运行控制模式是对传统的控制模式的革新,对提升电厂的效益,降低电厂的生产成本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
电厂应积极推进集控运行控制模式在电厂生产中的运用,完善配套的管理办法,确保电厂安全生产取得最大的经济效益。
标签:电厂集控运行;现状;加强措施1 电厂集控运行技术模式1)分散控制模式。
分散控制模式是对集控运行模式的重要革新,该模式在实际的操作中能对技术功能和运行风险等做到分散化的管理,在运行过程中最大可能地减少系统运行事故的发生,降低事故的危害范围。
在对分散控制模式建立的过程中,应当分析信号的发放,一旦在信号发放过程中出现故障,会导致相应的操作失误。
此外,信号检查对分散控制模式具有重要作用,能有效保证集控运行模式的稳定性。
2)分等级控制模式。
分等级控制模式实际上就是将控制模式进行等级化、阶梯化,该模式对集控运行模式科学化水平的提高具有重要的作用。
分等级控制模式能集约化管理集控运行模式,实现电厂工作效率的有效提升。
3)通讯传输控制模式。
通讯传输控制模式是以现代通讯技术为重要基础的,其特点就是拥有众多的运行条件,网络通信技术是其重要的运行条件之一。
通讯传输控制模式的重要前提就是信息技术,其以信息技术为重要依托,能对电厂集控运行的大量数据和信息进行有效的处理。
2 电厂集控运行管理中出现的问题集控运行控制模式在电厂的运行过程中,经常出现问题,只有妥善处理这些问题,才能确保集控运行控制模式的正常运转。
在集控运行管理中最容易出现问题的就是主汽压力控制系统问题,该问题会对电厂的运行带来极其重大的损失。
过热气温控制系统在实际的工作中容易受到诸如给水温度、燃水比例等因素的影响,在工作中也很容易易出现问题。
这些问题的出现会导致该系统的调节工作产生较大的质量问题。
此外,再热气温控制系统与前两者相比,其工作程序更为复杂,工作难度更大。
3 火电厂集控运行问题的有效应对策略3.1 优化系统运行环境在火电厂集控系统运行过程中,系统的运行状况与各设备的安全运行具有直接的关系,因此需要为集控运行营造良好的环境。
变电站集控运行管理模式探讨

1.2变电站集控运行管理适应当前时代发展的要求。在科学技术不断发展的影响下.电力系统逐渐开始应用越来越多的新技术和新设备。与传统设备相比。这些新设备具有自动化程度高以及性能高等优点。为了适应电力系统的发展趋势,对变电站集控运行管理模式也提出了相应的要求,不仅需要重视对变电站的监管工作。而且还要求变电站内部的各种机械设备与人力资源都进行有效配置,促使机械设备与人才资源都能够充分实现其价值。
二、集控模式下管理分类
变电站经过多年的发展,从以前有人看守、多人看守到现在逐步发展成为监控监守、无人看守,看得出经过了快速的发展,越来越成熟,在完成更多效益的情况下用了更少的成本。所以,完善变电站集控运行管理是我们现阶段头等问题,在实际工作中找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做到一丝不苟。经过大量的时间研究后发现,在当前变电站的集控运行管理模式中,大致分为4种,下面会逐一介绍。
变电站集控运行管理模式探讨
摘要:本文介绍了变电站集控运行管理模式的意义、主要类型以及注意事项,并结合实际情况,提出了变电站集控运行管理模式的发展与改进策略。通过不断改进和完善变电站集控运行管理模式,使其能够发挥其最大功效,从而提高电网运行的绩效,确保电网的安全、高效运行。
变电运行管理工作所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

变电运行管理工作所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摘要:变电站的变电运行管理是一个长期的系统工程,随科技的不断发展,使得对变电运行的管理显得越来越重要。
在运行中,我们需要做好设备的维护捡查,保证运行操作的正确性,杜绝事故的发生。
做好变电运行管理的目的便在于保证设备安全,保证电网安全可靠运行。
基于此,分析和总结了变电运行管理存在的问题,探究提高变电站变电运行管理质量的措施。
关键词:变电站;变电运行;管理1变电运行管理工作创新概述首先,每月制定具体可行的月工作计划,并按时完成。
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如设备定期切换制度、巡视制度、设备验收制度、缺陷管理制度等,及时发现存在问题,保证变电所的安全、可靠运行。
同时建立健全设备技术台账,掌握设备的原始资料和运行资料,积累设备的运行和管理经验,加强对变电站薄弱环节的管理,加强运行设备的维护保养,提高设备的健康水平。
同时抓好事故预想和反事故演习工作。
其次,应抓好运行分析工作,理顺运行工作思路。
变电所运行分析工作是对变电所出现事故异常、两票执行情况、设备重大缺陷及每月生产运行情况进行分析总结,查找问题,制定相应对策的重要过程;另一方面,也是对变电所一个月内工作的总结,做好此工作即能从技术上找出设备存在隐患,保证设备安全,又对管理上、制度上存在的一些不足及时进行改正完善。
2变电运行管理现状2.1运行人员素质不够科技的发展,对运行人员的业务素质要求也越来越高。
虽然无人值班站己全面推广,但对运行人员的培训明显滞后。
再加上设备,特别是二次设备在选型上的严重不统一,更增加了运行人员工作的压力。
造成的局面就是不管什么信号、异常变电运行人员不加分析就汇报调度员,而调度员由于缺乏这方面的知识,也只能不加分析地汇报专业人员。
由于自身知识的缺乏,严重影响了运行人员潜力的发挥,同时对专业人员进行培训的严重缺乏对运行人员的培训。
2.2发令模式不统一变电站实行无人值班,发令模式是一个重要问题。
目前主要有两种发令模式,第一种是预令到集控站,正令到操作现场,即调度员可以与现场人员联系,第二种是预令、正令全部到集控站,这两种模式孰优孰劣,争论较大,在实际运行中也是并存的局面。
供电集控站运行管理方案1

供电集控站运行管理方案1供电集控站运行管理方案1一、概述供电集控站是电力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负责接收、配电、输电和监控电力,维持电力系统的稳定运行。
为了提高供电集控站的运行管理水平,加强供电集控站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制定供电集控站运行管理方案是非常必要的。
二、目标1.提高供电集控站的安全性:加强对供电集控站设备的维护保养,确保设备运行的可靠性,避免设备故障引发供电事故。
2.提高供电集控站的运行效率:优化供电集控站的运行流程,提高工作效率,降低运行成本。
3.提高供电集控站的监控能力:通过引入先进的监控系统,实现对供电集控站各个环节的实时监控,及时发现故障和问题,并采取措施解决。
4.提高供电集控站的人员素质:通过培训和考核,提高供电集控站人员的专业水平,增强他们的责任感和紧迫感。
三、管理措施1.设备管理:(1)制定设备维护计划,定期对供电集控站设备进行检修和保养,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
(2)建立设备故障报警系统,当设备发生故障时,自动报警并通知相关人员进行处理。
(3)建立设备抢修队伍,保证设备故障能够及时修复,在最短时间内恢复供电。
2.工作流程管理:(1)制定供电集控站的工作流程和操作规范,明确每个环节的职责和要求。
(2)建立工作汇报制度,定期对供电集控站的运行情况进行汇报和评估,及时发现并解决问题。
(3)加强对工作流程的培训,确保每个岗位的人员都熟悉流程和规范,并能够灵活应对各种情况。
3.监控系统管理:(1)引入先进的监控系统,实现对供电集控站各个环节的实时监控,并能够自动报警。
(2)建立监控信息上报制度,确保监控信息能够及时上报并得到处理。
4.人员管理:(1)加强对供电集控站人员的培训,提高他们的专业水平和技能水平。
(2)建立严格的考核制度,对供电集控站人员的工作进行评估,及时发现并解决问题。
(3)注重团队建设,加强供电集控站人员的沟通和合作能力,形成良好的工作氛围。
四、实施步骤1.制定供电集控站运行管理方案。
变电运行集控站管理模式下的安全管理

变电运行集控站管理模式下的安全管理随着电力行业的发展,电网规模不断扩大,变电运行集控站作为电网的重要部分,其地位也日益显著。
在变电运行集控站的管理中,安全管理是至关重要的一环。
本文将从变电运行集控站管理模式的角度探讨如何加强安全管理。
在变电运行集控站管理中,采用集中管控模式是一种常见的方式。
这种模式下,各个变电站将设备状态等信息上报至集控站中央监控室进行集中管理。
这种模式下的安全管理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安全监控系统的建设:为了实现变电运行集控站的安全管理,需要建设安全监控系统。
该系统可以通过视频监控、安全报警和实时数据监控来实现对变电站的安全监测和预警,一旦出现安全问题可以及时做出处理。
2. 人员培训和管理:变电运行集控站需要有专业的人员进行管理,他们不仅需要具备专业的知识技能,还需要掌握一些应急处理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因此,应加强对人员的培训和管理,让其掌握最新的安全技术和操作规程,确保能够在紧急情况下正确应对。
3. 风险评估和管控:针对不同的安全风险,需要进行科学的评估和分析,并对其进行管控。
可以采用应急预案、紧急停电等措施来降低风险,避免出现安全事故。
4. 安全检查和维护:为了保证变电运行集控站的安全运行,需要定期进行安全检查和维护,及时发现并处理潜在的安全隐患,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
除了集中管控模式外,变电运行集控站还可以采用智能化管理模式。
该模式借助信息技术和智能设备,可以实现对变电站设备的自动化管理,提高变电运行集控站的管理效率和安全性。
该模式下的安全管理主要包括以下方面:1. 系统化的安全管理:智能化管理模式需要建立完善的安全管理体系,制定全面的安全管理制度和流程,响应变电站的安全事件和应急情况。
同时,应建立一套至关重要的公告和报告机制,确保管理工作的有效性。
2. 智能安全监测和预警:在智能化管理模式下,可以通过传感器、监控相机、机器学习和人工智能等技术手段对设备和运行情况进行实时监测,及时发现设备和操作的异常情况,并对其进行预警和处理。
变电站集控运行管理模式探讨

变电站集控运行管理模式探讨摘要:变电站集控运行离不开相应技术的支持,现如今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变电站生产规模的不断扩大,以往技术由于无法满足变电站生产需要而被集控运行技术所取代,但随着时代变迁集控运行也开始逐渐暴露出自身存在的问题,而为了尽可能消除这类问题、满足变电站生产需要,本文围绕变电站集控运行现状及对策开展具体研究,以供借鉴。
关键词:变电站;集控运行;管理模式1 变电站集控运行现状变电站的集控运行所受到的影响因素是多个方面的,并且这些问题在多个层面都有所体现,所以需要我们对其进行解决。
这些问题表现的最为突出的是气温过热系统控制,对集控运行温度的调节在整个运行的过程中非常重要,其原因是运行过程中的温度调节会涉及到多方面的内容,微调以及粗调是较为主要的。
通过对煤水比例进行调节从而使温度得到控制是粗调。
而相关设计在这个方面存在一定的缺陷,再加上机构设计模式也不完善,所以无法让系统的顺畅运行得到保证。
主汽压力系统的控制在变电站集控运行的过程中也比较容易出现问题,平衡公式的更新在这一系统中的应用虽然提升了其性能,但是在估算具体能量值的问题上还存在一定的难度,这一现状对提升整体运行的效率较为不利。
另外,由于再热气温系统控制所涉及到的内容比较多,导致控制的过程复杂程度增加,所以在该系统控制层面上也有一定的问题存在,或者增加成本,或者影响运行等。
这些问题需要我们充分进行重视,通过多样化手段对其进行良好的改善。
2 变电站的集控运行管理模式2.1 现场监控运行模式在变电站运行管理模式中,现场监控运行模式较为普遍,这种模式可以明确划分工作人员的职责,使工作人员明白各自的责任和工作内容。
变电站的运行工作是由运行管理人员来负责,变电站的日常维护和管理都是由其他工作人员来完成,日常的维护和管理主要包括卫生清洁、照明维护、电源检查等工作。
现场监控运行模式可以分离维护工作和运行工作,减少工作人员的工作量,将工作内容和职责划分的较为详细,最大程度提高工作的时效性。
变电运行管理工作所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

变电运行管理工作所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变电运行管理工作是电力系统中至关重要的一环,对于电力运行的安全和稳定性具有重要影响。
在实际操作中,变电运行管理工作中存在一些问题。
本文将从变电设备维护、变电运行控制和人员素质等方面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
变电设备维护方面存在一些问题。
一方面,变电设备的检修周期不够明确,导致部分设备出现过度检修或者长时间未进行检修的情况。
解决对策是建立科学合理的设备检修周期,根据设备的使用频率和运行状态来确定周期,确保设备在正常运行状态下进行适时的检修。
设备维护人员的技术水平参差不齐,有些人员对设备运行状态的判断能力较差,容易出现错误判读的情况。
解决对策是加强设备维护人员的培训和技术研修,提高其技术水平和判断能力。
变电运行控制方面存在一些问题。
一方面,变电站的运行数据采集和处理方式比较落后,缺乏自动化控制手段,对运行状态的监测和分析能力较弱。
解决对策是引入先进的自动化监测系统,建立完善的运行数据采集和处理机制,提高对运行状态的实时监测和分析能力。
变电运行控制中缺乏定期的运行状态评估和优化措施,导致运行状态不稳定,易出现设备故障和跳闸等问题。
解决对策是建立科学合理的运行状态评估和优化机制,通过科学的运行参数调整和设备状态检测,保持变电设备的稳定运行状态。
人员素质方面存在一些问题。
一方面,变电运行管理人员缺乏深入的业务理解和专业知识,对变电设备的运行特点和技术要求了解不足,难以有效地进行运行管理工作。
解决对策是加强对变电运行管理人员的培训和学习,提高其业务理解和专业知识水平。
变电运行管理人员的责任心和维护意识不强,对工作敷衍了事,导致管理工作不到位。
解决对策是建立明确的岗位责任制和激励机制,加强对变电运行管理人员的监督和考核,激发其责任心和维护意识。
变电运行管理工作中存在一些问题,主要包括变电设备维护、变电运行控制和人员素质等方面。
解决对策包括建立科学合理的设备检修周期、加强设备维护人员的培训和技术研修,引入先进的自动化监测系统,建立完善的运行数据采集和处理机制,建立运行状态评估和优化机制,加强对变电运行管理人员的培训和学习,并建立明确的岗位责任制和激励机制。
变电站集控运行管理模式分析

变电站集控运行管理模式分析摘要:在社会经济持续增长、社会生产和生活电量消费不断增长的同时,为电力行业提供广阔发展空间的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给变电站的发展带来了严峻的挑战。
特别是在电力自动化技术中,在变电站控制运行管理的不断创新和改进下,可以有效提高管理的效率,实现变电站运行的实时监控和管理,一旦发现异常情况可以及时报警,通知值班人员。
为保证电网及无人值班站的有效运行,将素质高、技术好、经验丰富的运行维护人员集中在集控中心,成立操作队是行之有效的方式使得工作人员在集控中心就可对多个变电站集中管理,简化人力配置。
本文从经营管理的各个角度对变电站集控运行管理模式进行了分析,介绍了变电站集控运行技术,以及集控运行内容,并提出了完善的措施。
关键词:变电站;集控运行;管理模式;智能电网引言变电站是电力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其所发挥的功能正随着变电站的智能化运行而逐渐强大。
在变电站运行中,通过集控运行管理模式,可以同时监控多个变电站运行状况,实现变电站无人值守,同时还可以有效提高变电站运行效率,同时也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变电站管理的现有缺陷和不足,对智能电网建设和发展具有非常深远的意义。
因此,有必要加强对变电站集控运行管理模式的研究,有助于提高变电站的运行管理,促进电力事业在我国的发展。
1变电站集控技术1.1通信技术。
RFID叫做无线射频识别技术,可以在非接触的环境下实现数据的读取。
该技术是一类较为新型的无线通讯技术,其运行原理是通过上升及下降的冲击脉冲来加以设计,进而实现Ghz量级的带宽。
而这一技术的发展应用,可以说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以往的无线技术在某些传播层面上的困难。
因此,同其他无线技术比较,该技术具有自己特有的优势。
1.2监控技术。
变电站监测技术主要基于计算机集群,这可以大大减轻服务器端的压力,通过负载均衡的设计可以让集群的工作性能大大提升。
变电站搭建这样的平台,利用此技术可以极为方便地利用各种服务器和电脑进行集群的构建。
论电力系统集控运行模式的完善与改进

论电力系统集控运行模式的完善与改进集控运行是电力系统运行下常见的有一种系统运行模式,集控能够实现电力系统自动化发展。
文章通过集控系统运行常见问题进行分析,探讨运行模式的完善与改进措施。
标签:电力系统;系统集控;集控运行;运行模式引言在我国社会上有很多用于生产制造机械设备生产的火电厂,都是采用集控运行的方式进行生产,但是凡事都有两面性,集控运行虽说在一定程度上加快了生产速度和生产、提高了生产规模、提高了生产效率。
但是在一定程度上,也存在很多的问题,这些问题都对火电厂的整体安全和运营带来了不利条件,所以当前要采用一系列措施对火电力系统集控运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针对性的解决,对齐问题环境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对应的对策。
1电力系统集控运行系统概述现阶段,我国的电力系统发电机组已经基本实现了集控运行控制目标,所采取的控制模式主要包括综合控制方式、分级式控制方式以及分散式控制方式三种。
其中综合性控制方式在应用过程中主要是以通信系统为基础,加强其与集控系统的结合性而产生的全新控制模式。
电力集控指变电站和配电室的无人值守,将电力系统信号采集统一控制调度。
在综合控制模式运行过程中,数据传输效率比较高,并且准确度能够得到保证,能够大大提升系统和机组的运行效率。
分级式控制模式指的是在机组运行过程中,每一个系统中建立一个管理层,不同系统内的管理层具有相互独立性以及相互联系性,可以对整个电力系统的机组进行控制。
分散式控制方式,很容易受系统运行的影响而出现故障,并且分散式控制方式一旦出现故障,会对整个机组的运行产生极大影响,降低机组运行效率。
2 电厂集控运行控制模式的核心技术DCS系统是是电厂集控运行控制模式的重要依托,是实现电厂的集控运行的重要条件。
DCS系统最重要的特点就是具有较高的自动化水平,电厂的集控运行控制模式需要硬件设施达到一定的自动化水平。
当前,将集控运行模式运用于电厂生产,能有效替代以往的单独控制技術,将集控运行的自动化优势与集成化优势运用于电厂生产,能有效提升电厂的生产效率。
变电站中集控运行的管理模式

变电站中集控运行的管理模式摘要变电站是电网系统中举足轻重的一部分,而对变电站采取集控运行模式,对电网系统进行实时监控与智能调度。
变电站的集控运行管理模式不仅能够保障电力系统的正常运行与安全运行,还能提高变电站的工作效率并且能够降低变电站基点的建设成本。
因此,本文着重对变电站的集控运行管理模式进行探究分析,并阐述一些有效的策略。
关键词:变电站;集控运行;管理模式引言:电能是日常生活与生产中的重要能源,而变电站又是整个电力系统中不可替代的一部分,对变电站采取集控运行管理模式不仅能够提高电力公司的工作效率,还能减少电网的故障发生率。
基于此,笔者就变电站的集控运行管理模式进行分析探究,并阐述一些个人看法。
一、集控运行的监控管理区域化变电站的集控运行管理实施区域化管理,这种监控模式的原理是将监控操作与调度操作合为一体,并根据电网系统的编号进行分区规划,并记录在监控目录,上传到服务器后台。
变电站集控运行的监控管理区域化模式不仅有利于人力资源地合理优化与分配,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对电网管理的监控与调度的和谐统一,还能够有效地降低电网的故障发生率。
在变电站采取监控管理区域化模式,这种管理模式通过物理区域划分的方式,将复杂的电网系统划分为一个个电网区域,这对预防事故的发生十分有效,一旦出现事故,也大大降低了事故处理时间。
在实行监控管理区域化时,首先应该对监控、调度这两大类工作进行人员分配。
变电站的监控内容除了各个所在区域的电网信息,还要对监控室现场环境进行监控。
监控室内偶尔会出现异常情况,例如,气室压力异常和监控系统不能自动复位,这些故障都会影响监控工作与调度工作的进行。
因此,监控室的工作人员应该能够清晰地分辨异常信号,并采取适当的解决方法。
在进行调度工作时,工作人员可以利用信息设备对电网系统的运行情况进行分析,然后采取合适的操作。
正常情况下,只需要对变电站基点采取常规的调度方式即可;而当电网系统出现故障时,首先应该关闭变电站管理系统,并组建专家小组进行故障检测,然后选择合理的解决方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集控站变电运行管理模式的建立与改进策略
发表时间:2018-06-15T15:27:48.360Z 来源:《电力设备》2018年第3期作者:盖峰[导读] 摘要:随着地区经济和电力技术的迅猛发展推动,电网日益发展和大型化。
(大庆油田有限责任公司第一采油厂电力维修大队)摘要:随着地区经济和电力技术的迅猛发展推动,电网日益发展和大型化。
变电站紧凑型、标准化、经济适用、技术先进、无人值班建设是必然建设趋势。
集控站是电网运行的重要部分。
集控站系统建立在调度系统和变电站之间,是对多个无人值班变电站进行集中监控和管理的自动化系统,它站在局部电网的层次上,对所辖变电站进行更高层次的综合控制和管理。
除远程SCADA功能外,能利用集中起来
的各种细节信息,进行决策分析处理,擅长处理细节问题,是地区调度自动化系统的前级智能信息处理节点。
关键词:电力技术;电网运行;变电站;集控站;智能化集控站是电网运行的重要部分。
集控站系统建立在调度系统和变电站之间,是对多个无人值班变电站进行集中监控和管理的自动化系统。
本文对集控管理模式的分类以及管理注意的问题进行分析,并阐述完善集控运行管理模式措施,以期为集控管理模式在变电站运行管理更好的应用提供参考。
1 集控模式下管理模式分类
变电站管理模式由之前的多人值守正向无人值守的方向发展,与此同时管理模式也相应的发生着改变,具体表现在倒闸操作、变电站设备的检修、通信、自动化、运行等方面。
因此,为更好的做好集控模式下变电站运行管理工作,应明确该模式下管理模式的具体分类。
1.1 现场监控运行模式
该种模式下分离出部分运行管理人员,其中剩余人员用于负责站内清扫、照明维护、电池检查等日常工作。
分离出的部分人员调配到集控中心,负责监控集控中心管辖的变电站运行情况,完成远方遥控相关操作。
该种模式的突出特点在于运行和维护工作的分离,并要求集控中心的管理人员了解管辖范围内不同变电站的监控设备、调度自动化系统以及运行方式等,并当出现较多倒闸操作时布置安全措施。
1.2 全运行集控管理模式
该种管理模式下不但要求集控运行人员全面了解监控设备、调度自动化系统、变电站运行方式,而且还要负责变电站巡视、管理等工作。
由此可见该种管理模式对值守人员的综合素质要求较高,即需要有扎实的专业知识,从而为维护工作的顺利进行奠定坚实的基础。
不过当运行与管理人员调换之后,维护人员需熟悉变电站的运行情况,这一过程比较复杂,因此该种管理模式适合应用在变电站数目较少的情况下。
1.3 监控、操作、维护集控管理模式
该种模式是集控管理模式较为新颖的一种,在一定区域内变电站全面采用无人值守运行管理模式的基础上,将集控人员划分成日常维护、现场操作以及集控中心监控三部分,其中集控人员用于监控本部运行管理,同时监控不同变电站符合变化情况,并通过下达相关的调度命令遥控操作断路器以达到保护变电站的目的;现场操作人员的主要任务在于巡视变电站现场,保证变电站的正常运行,充分做好设备验收、布置安全设置、办理维修等工作;维护人员的主要负责变电站的日常维护工作。
该种管理模式对工作人员的各项要求较高,因此配备人员时应分析其综合素质。
另外,该管理模式适合在规模较大的集控站中应用。
1.4 调度监控一体的管理模式
该种管理模式是运行管理模式未来发展方向,即调度人员负责监控无人值守变电站,并实现现场的独立操作。
同时还负责事故处理、日常运行、设备巡视、倒闸操作等。
相信在智能变电站和电网的不断建设下,这种管理模式在调度与监控变电站运行的前提下,保证电力系统运行的更为经济、安全和稳定。
2 集控模式下变电站运行管理要点
集控模式下变电站运行管理涉及较多内容,因此为保证运行管理工作的顺利实施,变电站相关部门应熟悉集控模式下变电站不同管理模式的专业知识,熟悉该模式下的运行管理要点,以及时提醒操作人员防止变电站运行管理时出现不必要的问题。
2.1 遥控操作要点
众所周知,集控中心需监控不同变电站的运行情况,前期监控系统未达到统一时,对不同变电站的遥控操作需借助对应的监控系统实现,而且为最大限度的减少误操作需利用五防模拟操作,以实现遥控操作的目的。
2.2 监控系统中的现场信号
监控系统中如发现现场信号发生异常,如出现气室压力异常或无法自动复归等现象时应引起高度重视,尤其GIS 设备的压力信号偏低时,考虑到开关气室的信号是单独提示外,其余信号为公用信号,因此需监控人员应认真分析信号情况,确定异常信号出现的具体原因,进而采取针对性措施加以解决。
2.3 巡视注意要点
集控运行过程中巡视是极其重要的工作,要求适当借助遥感技术和传感器技术进行巡视,以提高巡视工作效率。
并且利用上述先进技术能进行巡视能降低发现问题的难度,有效避免巡视过程中死角的出现。
当巡视GIS 设备时应将巡视的重点放在开关储能压力、避雷器泄露电流、声音异常以及设备温度等内容上,同时借助信号的远传定期巡视设备的运行情况。
另外,比较而言敞开设备出现故障的机率较高,而且并非所有设备运行状态均可实现远传操作,所以,提高巡视效果可将湿度表、嵌入式指针温度表等安装在端子箱门上。
3 完善集控模式变电站管理措施 3.1注重无人值守管理模式的适应
在集控站背景下运行人员负责的变电站数量增加,变电站的管理也以集中的方式得以实现。
考虑到该种状况下受控的变电站数量增多,因此集控中心应将注意事项、接线方式以及特殊设备等内容详细的列出来,以明确该管理模式下变电站设备情况。
同时集控站管理工作的开展应充分做好运行资料积累、运行专业培训、设备巡视等工作,从而更好的适应无人值守管理模式。
另外,为更好的适应无人值守管理模式应结合集控中心和变电站具体情况,制定详细上巡视和工作制度,要求严格按照巡视制度执行,避免问题出现较长时间仍无人发觉的情况发生。
同时为保证工作质量,使相关人员工作时切实履行管理义务应制定严厉的惩罚措施,使相关人员正确认识无人值守管理模式,即无人值守不代表无人过问。
3.2 采取有效方法提高操作效果
集控站运行背景下,如管辖的变电站需进行改造和大修时往往会出现操作时间久、缺乏人手等不良状况,因此为避免上述情况的发生应认真考虑增加企业经济效益、保证检修时间、提高供电可靠性等方面内容,在安全的基础上借助调度令的操作方式,将微机开票系统应用在集控站中。
如遇到大型操作时运行人员应明确具体操作目的,并事先进行培训使其掌握操作方法和技巧,以提高操作工作效率。
同时根据操作流程,明确操作过程中可能使用的设备,并进行积极的准备,以避免影响操作工作的顺利实施,最终实现提高变电运行工作效率目的。
3.3 应具备可靠的一、二次设备
要实现在变电所无人值班或无人值守,首先要保证变电站内的一、二次设备的性能稳定可靠。
常规变电所改造为无人值班变电所时,既要考虑现有设备资源的有效利用,还必须考虑原有保护及自动装置与远动的接口、信号的复归,变压器中性点的改造(使之能够远方改变接地方式)、有载调压分接开关分接位置的监视和控制等。
在撤人之前,应进行全面、彻底的检修或技术改造,使设备的性能满足变电所无人值班的要求。
新建无人值班变电所,在设计时必须考虑选用性能优良、维护工作量小、可靠性高的产品。
本文分析了集控站系统的特点,同时阐述了电网调度在集控站系统中的实际应用,旨在强化两个系统之间的紧密联系,发挥电网调度的实时性优点,实现对变电站工作生产的全面监控,提高工作人员的故障处理能力,保证变电站正常生产工作的进行。
参考文献:
[1]王丹,潘振波,朱海荣.集控模式下变电站运行管理[J].东北电力技术,2016
[2]无人值守变电站中调度自动化技术运行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王建国. 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2016(01)
[3]关于电网调度集控一体化的相关研究[J].张科. 山东工业技术.2016(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