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观设计与地方文化特色的融合
浅谈景观设计与地方文化特色的融合
![浅谈景观设计与地方文化特色的融合](https://img.taocdn.com/s3/m/73fcf3c4ba4cf7ec4afe04a1b0717fd5360cb281.png)
浅谈景观设计与地方文化特色的融合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越来越注重生活的品质,对景观要求也越来越高。
景观设计对人们的生活品质、格调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
现在很多景观设计由于是照搬照抄而过于单调、死板,没有生命力,其主要原因是景观设计没有地方文化底蕴。
因此,要想造就一个优秀的园林景观作品,就必须改变以往的景观设计思路,将地方文化特色及风俗习惯融入其中。
以下是笔者总结在实践工作中的一些体会,以供参考。
标签:景观设计地方文化融合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日益提高,人们对生活环境、生活品质要求也越来越高,对景观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但是,现在很多景观设计死板、单调,没有生机,其主要原因是景观设计没有地方文化底蕴。
尤其是,很多的园林景观设计师一味的追求形式上的模仿,而忽略了支撑在景观背后的文化根源;注重从感官上取悦民众,过多的强调现代技术及高档材料的运用,而忽视景观给予人们情感与精神上层面的感受。
这样的景观设计显然不可能有长足的发展,也就是说脱离地方文化底蕴的景观设计是没有生存空间的。
要想创造一个有特色、有个性的优秀景观作品,设计师们应该从场地本身出发,对当地的自然条件、人文特点进行细致的研究,并将其特点融入到景观设计中。
1 地方文化与景观设计的关系地方文化是指当地人们在当地历史的发展的长河中创造并不断沉淀下来的精华,是当地人们智慧的结晶,是当地人们精神与物质文明的升华。
它包含地方的经济水平、价值观念、艺术发展水平、生活方式等。
园林景观本来就应该是最能体现当地文化的实体,它更能体现当地人们的审美观、生活习性、思想意识、精神需求等。
不同地域的文化对应不同的园林景观,园林景观的设计应该与当地的文化特色紧密结合。
2融入地域文化特色的景观设计思路2.1 注重“形、神” 相结合人们首先感受到的是园林景观的形式、形态,一个具有地方特色的优秀景观设计,首先在形式上就应该地方化。
尽管构成园林景观的要素不外乎水体、地形地貌、植被、建筑等,但是不同的景观设计呈现出来的效果却不尽相同,这都与当地的人们的审美取向、文化风俗等密切相关。
城市公园景观设计中地域性特色的体现与应用
![城市公园景观设计中地域性特色的体现与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22dd9cdfba4cf7ec4afe04a1b0717fd5370cb25b.png)
城市公园景观设计中地域性特色的体现与应用摘要:随着人们审美的不断提升,对生活中经常可以接触到的城市公园景观的美观度要求也愈来愈高,追捧将公园景观设计中融入当地特色的公园,大大提升了城市本身的美观程度和特色性。
在园林景观设计中结合了大量的设计元素已经无法满足人们个性化的审美需要,将当地区域优秀的流行风俗与传统文化特点融入景观设计是当前城市公园景观设计总的发展趋势,可以更好地突显城市的个性,让居民和游客都能够感受到当地的文化美感,在满足设计发展趋势的要求的同时,也创造出一定的社会效益,助力成就旅游业的发展。
本文深入分析研究了城市公园景观设计中突出区域特色的设计原则该如何实现,为公园景观设计行业的其他从业者提供了一定的参考依据,使得我国各个城市都有可能拥有特色的城市景观。
关键词:城市公园;景观设计;地域性特色;设计方案想要在城市公园景观设计中充分体现地域性特色,设计人员必须善于整合各个不同区域的特点和优势,研究当地传统文化和审美,并将这些融入公园景观的概念设计工作中,规避同质化的现代公园景观设计。
将现代化公园景观设计的优势与当地区域特色审美结合起来,当地区域的居民在参观公园的时候能够有一定的熟悉感,外地的游客参观公园的时候能够充分感受到当地特色,进而美化城市环境,提升居民的生活环境。
1城市公园景观设计中凸显地域性特色的设计原则突显当地区域特色的设计原则有利于城市公园景观设计工作,设计人员能够从地域性特色中汲取设计灵感,更好地将自然景观与人工景观相结合,提高整体设计效果。
特别是在城市公园的景观设计的系统的同时,还想要维持城市公园的观赏价值,就必须有效实现继承发展文化和展示不同层次的文化特征,将城市公园的景观融入当地,也有利于城市公园景观设计行业的发展。
1.1尊重自然资源在突显当地区域特色的景观设计原则时,必须充分利用自然资源的优势,认识到人与自然是不可分割的,决不能将城市公园的景观设计独立于当地的自然环境,要将景观设计与自然环境结合起来,发挥出最大的美观效果。
地域文化在景观设计中的体现
![地域文化在景观设计中的体现](https://img.taocdn.com/s3/m/19c9213a02d8ce2f0066f5335a8102d276a26129.png)
地域文化在景观设计中的体现地域文化在景观设计中的体现景观设计是一门综合性较强的学科,它涵盖了多个方面,包括城市规划、环境艺术、园林景观等。
在进行景观设计时,设计师需要考虑到地域文化,将其融入到设计中去,以达到更好的表现效果。
本文将从几个方面探讨地域文化在景观设计中的体现。
一、地域文化的内涵地域文化是指一定地域范围内的社会历史、文化、风俗习惯、生态环境、宗教信仰等综合体。
地域文化是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产物,不同地域的文化差异丰富多彩。
在景观设计中,地域文化也被称为地方文化,其内涵主要包括三个方面:1.历史文化――包括古老的历史和建筑风格、风俗习惯、宗教信仰等。
2.地理环境――地形地貌、气候、植被等因素。
3.社会文化――人们的生活方式、社会风俗、语言特点、民间艺术等。
地域文化的内涵很广泛,设计师需要了解地域文化的特点,才能将其运用到景观设计中去。
二、地域文化在景观设计中的应用景观设计需要注重局部细节和整体风格的协调,对地域文化的理解和把握对于景观设计的成功具有重要的作用。
设计师在进行景观设计时,可以通过以下几种方式将地域文化融入到设计中去:1.设计元素的选择在进行景观设计时,设计师可以根据地域文化的特点,选择适合的设计元素。
例如,在中国北方,红墙绿瓦、白玉兰花是非常典型的元素,而在南方,琉璃瓦和百花园则更为常见。
通过选择合适的设计元素,可以让设计更加与地域文化相符合。
2.色彩的运用不同地域的风格和文化特点具有很大的差异,色彩也是一个重要的表现手段。
例如,西方的景观设计中常常使用明亮的颜色,而东方的景观设计则更注重深广的色调。
在设计时,设计师可以根据当地的色彩特点,运用调和、对比等色彩手段,表现地域文化。
3.景观布局的设计地域文化不仅涵盖历史文化、地理环境和社会文化,还包括人际关系等方面。
在景观布局中,设计师可以考虑当地的历史文化和社会风俗,使布局更加具有文化内涵。
4.工艺技术的应用各地的环境材料不同,材料的应用也会受到地域文化的影响。
乡村景观设计与地方文化保护
![乡村景观设计与地方文化保护](https://img.taocdn.com/s3/m/13152e59e97101f69e3143323968011ca300f7fe.png)
乡村景观设计与地方文化保护乡村景观设计与地方文化保护在当今社会正日益受到重视。
乡村不仅是人们休闲和度假的地方,更是承载着丰富地域文化与历史的宝贵空间。
因此,如何在乡村景观设计中融入地方文化,既保护生态环境,又维持传统和地方特色,成为了一种重要的设计理念。
乡村景观设计的核心是体现自然与人文的和谐共生。
在面对现代化和城市化进程的快速推进,许多乡村面临着传统文化逐渐淡化、生态环境遭到破坏的问题。
通过有效的乡村景观设计,可以在促进经济发展的同时,实现对地方文化的保护和传承。
首先,乡村景观设计需要充分挖掘、理解和表达当地的文化特征。
每个乡村都有独特的自然环境、历史背景、民俗习惯和产物,这些都是其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设计师在进行景观设计时,应深入实地调研,通过访谈、观察等方式,了解当地居民的生活方式、习惯以及对文化遗产的认知。
这样的调研不仅能够帮助设计团队形成对当地文化的深刻理解,也能够激发农村居民的参与意识,从而更好地融入他们的需求与希望。
在实际设计中,结合地方文化进行景观规划是必不可少的一步。
例如,若一个乡村因传统农业而闻名,可以将稻田、菜地等作为重要的景观元素,通过合理布局,将农业与旅游相结合,形成“农旅结合”的新模式。
设计团队可以考虑建立与农业生产相关的活动区,让游客参与收获体验,从而加深他们对乡土文化的理解。
众多乡村中常常隐藏着丰富的传统手工艺,例如陶艺、竹编、染织等。
这些工艺不仅仅是当地居民生计的手段,更是地域文化的重要载体。
在乡村景观设计中,可以设置相应的展示和体验活动区域,让游客通过亲身参与,感受和体验这些传统手工艺。
这不仅提供了经济收入,也在无形中保护了这些濒危技艺,促进其代代相传。
同时,乡村的建筑风格是地方文化的重要体现,往往凝聚着历史记忆与人文精神。
现代乡村景观设计应注重建筑与环境的融合,鼓励使用当地传统材料,比如石材、泥土、木材等,这些材料不仅具有良好的生态特性,还能更好地融入自然环境。
街道景观设计如何彰显地方特色
![街道景观设计如何彰显地方特色](https://img.taocdn.com/s3/m/f20c9432001ca300a6c30c22590102020740f2c8.png)
街道景观设计如何彰显地方特色在如今快速发展的城市化进程中,街道景观设计已成为塑造城市形象、提升居民生活品质的重要环节。
然而,很多地方的街道景观设计趋于同质化,缺乏独特的地方特色。
那么,如何让街道景观设计彰显地方特色呢?深入了解地方文化是彰显地方特色的基础。
每个地方都有其独特的历史、文化、传统和风俗习惯。
设计师应当通过深入的研究和调研,挖掘这些宝贵的文化资源。
比如,一座有着悠久历史的古城,可能有着古老的城墙、传统的建筑风格和独特的手工艺文化;一个以渔业为主的海滨小镇,可能有着与海洋相关的传说、独特的渔具和渔民的生活方式。
只有充分了解这些文化元素,才能在街道景观设计中巧妙地融入,使其成为独特的景观标识。
运用地方材料也是体现地方特色的重要手段。
地方材料不仅能够体现地域特色,还能减少运输成本,降低对环境的影响。
例如,在山区,可以使用当地的石材来铺设街道和建造景观小品;在盛产竹子的地区,竹子可以被巧妙地运用在街道的栏杆、路灯和休憩设施中。
这些地方材料具有独特的质感和色彩,能够为街道景观增添自然、质朴的气息,让人一眼就能感受到当地的特色。
地方特色植物的运用同样不可忽视。
不同的地区有着适应本地气候和土壤条件的特色植物。
在街道景观设计中,合理搭配和种植这些植物,能够营造出独特的地域氛围。
比如,在南方的城市,棕榈树、凤凰木等热带植物可以展现出热烈的风情;而在北方的城市,白桦树、银杏树等则能体现出季节的变化和坚韧的气质。
此外,还可以结合当地的花卉文化,打造特色的花街花巷,如洛阳的牡丹街、昆明的樱花街等,让人们在不同的季节都能欣赏到独特的美景。
街道的布局和形态也应当反映地方特色。
一些古老的城镇有着独特的街道布局,如棋盘式、放射状或依水而建。
在设计新的街道景观时,可以借鉴这些传统的布局方式,同时结合现代的交通需求进行优化。
比如,在江南水乡,可以保留河道和小桥,让街道与水相互映衬;在山区,可以顺应山势设计蜿蜒曲折的街道,增加景观的层次感和趣味性。
地域文化在现代园林景观设计中的表达与应用
![地域文化在现代园林景观设计中的表达与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da35907d905f804d2b160b4e767f5acfa0c7831c.png)
地域文化在现代园林景观设计中的表达与应用下载温馨提示:该文档是我店铺精心编制而成,希望大家下载以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的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随意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相应的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各样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如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e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them,they can help you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our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practical materials,such 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appreciation,sentence excerpts,ancient poems,classic articles,topic composition,work summary,word parsing,copy excerpts,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writing methods,please pay attention!地域文化在现代园林景观设计中的表达与应用在全球化的浪潮中,地域文化作为独特的人文遗产,其价值和影响力日益凸显。
扬州的园林景观设计如何体现当地特色
![扬州的园林景观设计如何体现当地特色](https://img.taocdn.com/s3/m/725a03b6541810a6f524ccbff121dd36a32dc4e1.png)
扬州的园林景观设计如何体现当地特色扬州,这座拥有着悠久历史和丰富文化底蕴的城市,以其独特的园林景观设计而闻名遐迩。
扬州园林不仅是自然景观与人工建筑的完美融合,更是当地特色的生动体现。
扬州园林的布局设计充分考虑了当地的地理环境。
扬州地处长江下游平原,水网密布,地势平坦。
园林设计师巧妙地利用了这一特点,打造出众多以水为中心的景观。
水,在扬州园林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或为池塘,或为溪流,或为瀑布。
例如,个园中的四季假山环绕着一泓清水,水的灵动与山的沉稳相得益彰。
而何园的片石山房,更是利用水的倒影,营造出独特的视觉效果。
这种对水元素的运用,既体现了扬州水乡的特色,又为园林增添了几分活泼与灵动。
扬州园林的建筑风格也极具当地特色。
扬州传统建筑多采用青砖黛瓦、飞檐翘角的形式,园林中的建筑亦是如此。
建筑的造型简洁大方,注重线条的流畅与比例的协调。
同时,建筑的门窗雕刻精美,多以花卉、人物、典故为题材,展现了扬州深厚的文化底蕴。
比如,小盘谷中的花厅,门窗上的木雕细腻入微,生动地描绘了扬州的民间故事。
而且,扬州园林中的建筑还常常与回廊相连,形成曲折迂回的空间,增加了园林的层次感和神秘感。
这种建筑风格不仅具有美观性,还适应了扬州夏季炎热潮湿的气候,为人们提供了遮阳避雨的舒适空间。
植物配置也是扬州园林体现当地特色的重要方面。
扬州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适宜多种植物生长。
园林中常见的植物有竹子、梅花、桂花、柳树等。
竹子,以其挺拔的姿态和清幽的气质,常被种植在园林的角落,营造出宁静的氛围。
梅花,在寒冬中绽放,象征着坚韧与高洁,是扬州园林冬季的一道亮丽风景。
桂花,香气扑鼻,每逢秋季,满园飘香。
柳树,依依垂绿,随风摇曳,为园林增添了几分柔情。
这些植物不仅具有观赏价值,还承载着扬州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寄托。
扬州园林的景观小品同样蕴含着当地特色。
石桌、石凳、石桥、假山等景观小品,不仅实用,还具有艺术价值。
扬州的假山以叠石技艺闻名,工匠们凭借精湛的技艺,将一块块石头堆叠成形态各异的假山,有的如狮子,有的如骏马,栩栩如生。
园林景观设计——融合生态特色和人文特色景观规划的探讨
![园林景观设计——融合生态特色和人文特色景观规划的探讨](https://img.taocdn.com/s3/m/b2537b200640be1e650e52ea551810a6f524c824.png)
融合生态特色和人文特色景观规划的探讨【摘要】现代城市规划要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把保护生态环境放在第一位。
因此,北海市为了打造海滨宜居城市,需建立整体优化、生态良好、可持续发展的良性循环机制。
本文作者结合南澫片区海景大道环境景观改善项目对融合生态特色和人文特色的景观规划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景观规划;生态特色;人文特色1.南澫片区海景大道景观规划项目概况1.1 项目分析篇1.1.1 目标和意义海景大道作为城市景观轴线和骨架,沿着城市西海岸由北向南贯穿冠岭公园后由西向东与北海大道相交,本次海景大道规划范围为南澫渔村至北海大道段两侧,重点规划地段为海景大道尽端交通交汇点处。
规划内容包括大道沿线景观风貌的整治、局部交通节点处的梳理和景观节点的营造,通过本次环境景观规划力图将海景大道(南澫渔村至北海大道段)打造成为一条连接北海大道与冠岭片区的高品质滨海休闲景观带。
1.1.2 规划梳理与解读该规划范围位于银滩西区,在北海市城市总体规划(2008-2025)中已经明确该片区为北海近期重点建设区域的一部分。
总规提到沿银滩旅游带从侨港到冠岭,结合海景大道建设,以“山、海、城、港、廊”五个方面的交融为空间主题,注重发展滨海地区的娱乐、休闲、商务等功能,在近期将银滩西区建设成为依山拥海、风景独特的国际休闲度假中心。
控规中规定,海景大道(南澫渔村至北海大道段)为商业、服务业、公共绿地及停车场用地。
从中可以看出,海景大道作为连接北海大道至冠岭片区的滨海景观大道,其作为滨海商业休闲道路的定位已经明确。
近期建设规划中,将该片区所属的银滩西区定位为休闲娱乐度假区,重点建设度假村、休闲体育、主题公园等设施。
布局旅馆业用地和体育用地,促进银滩西区高档酒店业和体育休闲产业的建设。
实施南澫渔港整体搬迁,建设国际大型游艇港,打造个性鲜明、具有高尚休闲气息的休闲度假区。
同时,为做好城市道路的绿化建设,近期重点推出“18条园林景观示范路”,海景大道为其中之一。
地域文化在园林景观设计中的融入
![地域文化在园林景观设计中的融入](https://img.taocdn.com/s3/m/3daec65b336c1eb91a375df3.png)
地域文化在园林景观设计中的融入1、尊重自然条件园林是城市绿地的重要组成部分,景观设计中一定要尊重当地的自然条件,包括地形地貌、温湿度、光照时间、风力大小、动植物的生长等等,在条维护当地生态环境平衡。
在一切自然条件允许情况下,对环境做一些调整,增加一些不同风情的动植物或者是建筑物,形成独特的园林设计。
2、尊重人文历史在一定区域内,历史文化的印迹总是隐含当地人的深厚情谊,具有强大的人际、人性磨合力。
而园林作为当朝文化的重要组成,孕育着所在区域的历史文脉,是当朝文化的凝聚地与传承点。
在园林景观设计中,尊重当地的历史文化、民俗民风,将传统与现代进行有机的结合,尊重历史文化,就是对集体的尊重,对自己的认同。
3、民众化原则一个地区的文化特点主导着该地区人民的风俗习惯和文化认知,同时也影响着城市园林景观的设计和开发,优秀的园林景观设计体现着当地的风土人情、价值取向和文化认知,契合人们心中的地域文化理念,使群众感受到园林景观中的人文关怀,在地域文化的气息熏陶中产生地域归属感,园林景观设计的服务对象是民众,优秀的园林景观设计搭起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桥梁,让人与人之间产生审美交流,因此园林景观设计中必须本着民众化原则,充分满足民众的公共文化需求,使园林景观能够被广为接受,增加民众亲和力。
4、综合性原则园林景观设计具有多样化、多层次特征,这些丰富了园林景观设计,使它能得到了人们高度的赞美,满足人们的公共文化需求。
园林景观设计范围广、设计内容多,涉及植物配置、造景、服务与休闲设施、景观视线等,如此庞大而复杂的系统性工程要融入区域文化,其规划设计在区域文化体现上一定具备综合性和多元性特征。
5、独特性原则我国地大物博,各地有着不同的地形地貌、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特征,在历史的演变之下,不同地域形成了各自独特的风俗文化,这些地域文化之中即有相互的差异性,也存在着一定的共性,在将地域文化运用于园林景观设计时,应当抓住其中最与众不同、能体现当地核心文化特色的元素,将其突出展现,这样能够使人印象深刻,一眼就能领悟其中的地域文化内涵,使人感受到景观设计的独特艺术魅力。
浅谈地域文化在乡村景观设计中的融入与应用
![浅谈地域文化在乡村景观设计中的融入与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febe347176a20029bd642de7.png)
浅谈地域文化在乡村景观设计中的融入与应用郑琦琳,刘雪梅(天津城建大学,天津西青300384)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国家政策的扶持,我国乡村发展迅猛,乡村景观设计开始在园林景观设计中占据一席之地。
中国幅员辽阔,不同地区的地域文化颇具特色,且存在较大的差异性,极具当地文化代表性,但目前乡村景观设计缺乏地域文化的融入。
根据当前乡村景观设计的现状,从地域文化入手,浅谈地域文化及乡村景观设计的基本概述,讨论地域文化在乡村景观设计中融入的意义和应用原则及具体应用方法等,以便更好地将地域文化融入到乡村景观设计中,为相关研究提供借鉴和参考。
地域文化;乡村景观设计;融入与应用的重视。
2乡村景观设计中融入地域文化的意义2.1传承地域文化,延续历史文脉我国地域广袤,自然环境复杂多样,孕育出了各具特色的地域文化,这些文化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和独特的表现力。
历史长久发展以来,尤其在全球一体化的今天,地域文化得不到充分重视,导致地域文化不断受到各种外来文化的渗透,地域文化面临着缺失的危险。
通过将地域文化融入乡村景观设计,可以传承当地独特的地域文化,增强游客的归属感,同时也为地域文化的更新提供了方法和途径,使得地域文化获得新生。
乡村景观是中国保持地域文化特色景观的最后一块净土,将地域文化融入乡村景观设计为地域文化的传承提供了途径,有效地延续了历史文脉。
2.2为乡村景观设计发展提供方向在全球一体化、城市化的今天,我国乡村景观的地域性逐渐消失,部分乡村地区在城乡统筹发展的浪潮中,出现“千村一面”的现象,造成了乡村景观设计趋于同质化,乡村景观设计的多样性发展面临挑战。
将乡村景观设计中融入地域文化能够尽可能地保留乡村的原始风貌,在保持村庄格局下,延续乡村历史风貌,探索乡村的发展方向。
[2]通过这种方式能够实现乡村景观设计和现代化城市景观设计的有机融合,在乡村景观设计发展的过程中发挥出巨大的作用。
2.3促进城乡融合协同发展1地域文化与乡村景观设计基本概述1.1地域文化概述地域文化是指特定地域范围内,随着时代的发展,自然气候的变化,文明的进步,文化体系不断进行自我更新,最终形成的独特的文化形态。
城市广场设计的文化元素融合
![城市广场设计的文化元素融合](https://img.taocdn.com/s3/m/202347b185254b35eefdc8d376eeaeaad1f316dc.png)
城市广场设计的文化元素融合城市广场作为人们休闲、娱乐和社交的重要场所,其设计不仅要考虑功能性和美观性,还需要融入丰富的文化元素,以展现城市的历史、传统和特色。
本文将探讨城市广场设计中文化元素融合的重要性与方法。
重要性城市广场是城市文化的重要载体,是展示城市形象和传承文化的重要空间。
融入文化元素可以增加广场的独特性和吸引力,让市民和游客在其中感受到城市的文化底蕴和历史渊源。
设计方法建筑风格:广场周围建筑的设计应当体现当地的传统建筑风格,如传统屋檐、雕花窗棂等,与广场形成统一的风貌。
雕塑与装饰:在广场设置代表城市文化的雕塑或装饰物,可以是城市名人塑像、传统工艺品展示等,丰富广场景观。
文化活动空间:设计多功能的文化活动空间,可举办传统节日庆祝活动、文艺演出等,吸引市民参与,传播城市文化。
绿化与景观:结合当地植被和景观元素,打造具有地方特色的园林景观,营造宜人的休闲氛围。
文化符号标识:设置文化符号标识牌,介绍广场所代表的文化内涵和历史背景,增强游客对广场文化的认知。
实例分析以某城市中心广场为例,设计师在广场中心设置了一座巨大的城市地标雕塑,象征着城市的繁荣与发展;广场四周种植当地特色植物,并设置了传统文化展示区,展示城市的传统手工艺品和文化遗产;定期举办民俗文化节日活动,吸引了大量市民和游客参与,提升了广场的文化氛围和活力。
城市广场设计的文化元素融合是城市建设的重要方面,通过融入丰富多彩的文化元素,可以提升广场的文化内涵和吸引力,打造具有地方特色和人文情怀的公共空间。
只有在文化元素的融合中,城市广场才能焕发出独特的魅力,成为城市文化的重要展示窗口。
城市广场设计应当充分融合文化元素,展现城市的历史和特色,为市民和游客营造具有文化底蕴和活力的公共空间。
地域文化在园林景观设计中的运用
![地域文化在园林景观设计中的运用](https://img.taocdn.com/s3/m/22c1a03aba68a98271fe910ef12d2af90242a83f.png)
地域文化在园林景观设计中的运用园林景观设计是一项需要深入研究不同地域文化的艺术创作。
地域文化是人类在长期历史发展中形成的、与地方环境和风俗习惯相联系的独特文化形态。
在园林景观设计中,运用地域文化可以使景观更具特色,更具有人文价值。
接下来,我将从园林景观中的水、石、植物等方面探讨地域文化在园林景观设计中的运用。
一、水的运用水是园林景观设计中非常重要的元素之一。
各地区的水文化不同,可以根据不同的文化特点在园林景观设计中加以体现。
比如,南方广东的水文化非常强烈,广东古园林中的水景、亭台楼阁一般会采用建筑增水的方式来丰富景观,而北方则多使用天然水。
另外,有些地方将水建筑与实用功能融为一体,比如北京颐和园中的万寿山、长江三峡的水文化等等。
在园林景观设计中,也可以根据当地习惯,往水中加入特定的物品,如亭、楼、岛等,在水中形成巧妙的连线或遮挡,以便让游人在欣赏水景的同时感受到地方文化的独特性。
石是园林景观制作的常用材料之一,地形、地质、气候等因素均对园林石的选用产生一定的影响。
同时,不同地方的石文化也各有独特的风格。
例如,江南园林的“山、石、水”三大要素中,石头的来源以太湖石最为普遍。
而斐济的日本公园采用园林石和自然石来进行景观设计。
在设计中,可以根据当地地质情况和几何特征选择石材。
同时,可以运用当地的文化特征,像与文化有关的雕刻结构,来表现独特的地域文化魅力。
不同地区的气候和环境条件导致了丰富多彩的植物资源,为园林景观的植物选择带来了无限的可能性。
不同地域文化内的植物也千差万别,如福建园林利用特殊的植物资源,用橡树、古龙树和各种竹类植物来园林中进行景观布局,重点表现出南方物的情趣和偏爱;广西园林则将桂花作为主要绿化植物,以表达一种特定的艺术气质。
在园林景观设计中,运用当地的植物特点可以体现出本土的文化风情,并表达设计者对地方文化保护和继承的态度。
例如,在设计中使用象征性的植物来体现地方特色,如昆明的牡丹、赣南的茶文化等等。
城市景观设计中的文化传承与现代化融合
![城市景观设计中的文化传承与现代化融合](https://img.taocdn.com/s3/m/b9f29e42a36925c52cc58bd63186bceb19e8eddc.png)
城市景观设计中的文化传承与现代化融合城市因为其特殊的地位,是人类文明发展的重要节点。
我们正处于一个全球化时代,城市在世界的多个地方扮演着不同的角色,它们被赋予了许多不同的作用和意义。
在这个世界里,许多城市正不断地尝试将自己的文化遗产融入当代的城市设计中,以展现出一个更加现代化和具有文化特色的城市形态。
这不仅是一种城市发展策略,更是一种文化遗产的传承和发扬。
本文将会讨论城市景观设计中的文化传承与现代化融合的相关问题。
一、城市文化遗产的重要性城市文化遗产是城市的历史魂魄,是城市历史和文化的精髓,它记录着城市的发展和变迁。
这些古老的建筑、文化传统和历史事件都是城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如何将城市文化遗产传承下去,成为现代城市设计的重要问题。
城市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和创新,是现代城市设计的重要内容。
城市面貌的变化,使我们深刻地认识到城市文化遗产的重要性,它不仅仅是城市发展的历史见证,更是文化传承的基础。
当前,很多国家和地区都在倡导和实施城市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因为这不仅有助于城市形象的提升,也为城市的后续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借鉴和参考。
二、现代城市设计中的文化传承现代城市设计需要将城市文化遗产融入到现代化设计中,以展现出城市的文化特色和历史风貌。
在这一过程中,首先需要了解和认识城市历史文化,掌握城市文化遗产的内涵和价值,明确如何在现代化设计中展示出城市的文化历史和特色。
其次,需要在城市规划和建设中积极推动文化传承和创新,让文化遗产和现代设计融为一体,形成自己独特的城市景观。
比如,在城市绿化、道路规划和建筑设计中,可以采用一些传统的元素和手法,如仿古建筑、各类文化氛围等等,以体现城市的历史和文化价值。
另外,在城市的公共建筑和文化设施中,也应该注重文化节目和文化活动的策划和推广,让城市文化得到更广泛的传播和宣传,引导市民对城市文化的关注和参与。
文化传承是一个长期而复杂的过程,在设计中融合和传承城市文化遗产需要持续的学习研究,充分利用各类城市资料和资源,将现代设计与传统文化相结合,才能真正实现文化遗产的传承和发扬。
公园景观建设中的文化创意融合
![公园景观建设中的文化创意融合](https://img.taocdn.com/s3/m/e0077e5bba68a98271fe910ef12d2af90342a81c.png)
公园景观建设中的文化创意融合公园,作为城市的绿色空间,不仅是人们休闲娱乐的场所,更是城市文化的重要载体。
在公园的建设中,如何将文化创意融入景观设计,既能提升公园的艺术价值,又能丰富人们的文化生活,成为当前城市规划和建设中亟需解决的问题。
本文将探讨公园景观建设中的文化创意融合,以期为相关领域的研究和实践提供一些借鉴和思路。
1. 背景与意义公园作为城市绿地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承载着人们休闲娱乐的功能,更是城市文化的展示窗口。
在当前城市化进程中,城市公园的建设已经不再局限于绿化和休闲功能,而是逐渐向文化创意领域延伸。
通过将文化元素融入公园景观设计,不仅可以丰富公园的内涵,还可以提升公园的艺术价值和文化吸引力,增强人们对城市的归属感和认同感。
2. 文化创意在公园景观设计中的应用(1)历史文化的传承与展示:在公园设计中融入当地的历史文化元素,如传统建筑、民俗活动等,通过雕塑、园林景观等形式展示城市的历史沿革和文化传统,使公园成为历史文化的活化载体。
(2)艺术品与景观融合:将雕塑、壁画等艺术作品融入公园景观设计中,不仅可以提升公园的艺术氛围,还可以为市民提供艺术欣赏的场所,丰富人们的文化生活。
(3)文学与诗意的表达:通过在公园中设置文学雕塑、诗意标语等,将文学与自然景观相融合,营造出浪漫、诗意的氛围,为人们提供一个静心思考、品味文学的空间。
3. 成功案例与启示(1)纽约中央公园:作为世界知名的城市公园,纽约中央公园在景观设计中融入了大量的文化元素,如文学雕塑、历史建筑等,成为了纽约市民休闲娱乐的重要场所,也是文化艺术活动的重要舞台。
(2)巴塞罗那公园:巴塞罗那的格拉西亚公园以其独特的建筑风格和艺术装饰而闻名于世,公园中的建筑、雕塑等艺术品与自然景观相互辉映,展现了西班牙文化的独特魅力。
4. 展望与建议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公园景观建设将面临更多的挑战和机遇。
在未来的工作中,我们应该进一步加强文化创意在公园景观设计中的应用,注重挖掘和保护当地的历史文化资源,激发设计师的创造力和想象力,打造更具艺术价值和文化内涵的城市公园,为市民提供优质的休闲空间,促进城市文化的繁荣发展。
地域文化在景观设计中的运用研究
![地域文化在景观设计中的运用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9d25175b5e0e7cd184254b35eefdc8d376ee14d1.png)
地域文化在景观设计中的运用研究【摘要】本文旨在探讨地域文化在景观设计中的运用研究。
首先介绍了地域文化的概念和特点,进而分析了其在景观设计中的价值和意义。
随后详细探讨了地域文化元素在景观设计中的运用方式,并通过案例分析展示了其实际效果。
提出了文化保护与创新融合的重要性。
结论部分探讨了地域文化对景观设计的重要性,预测了未来发展趋势,并展望了研究的成果。
通过本文的研究,希望能够深入探讨地域文化在景观设计中的运用,促进地域文化的传承和创新发展,为景观设计领域提供新的思路和启示。
【关键词】地域文化、景观设计、运用研究、概念、特点、价值、元素、案例分析、文化保护、创新融合、重要性、发展趋势、展望。
1. 引言1.1 研究背景地域文化在景观设计中的运用研究背景:地域文化是指在特定地理环境和历史文化条件下形成的具有独特性和传承性的文化现象,是人们对特定地域生活环境和文化背景的认知和表达。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景观设计作为城市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
地域文化作为城市的灵魂和文化根基,对景观设计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现代社会,随着城市化的不断推进,城市的文化遗产和传统文化逐渐被忽视和遗忘。
许多城市的景观设计缺乏特色和个性,缺乏地域文化的独特魅力。
探讨地域文化在景观设计中的运用,就显得尤为重要和紧迫。
本研究旨在探讨地域文化在景观设计中的价值和作用,分析地域文化元素如何融入到景观设计中,通过案例分析和对文化保护与创新融合的探讨,探讨地域文化对景观设计的重要性,展望未来发展趋势,为景观设计领域的发展提供新的思路和方向。
1.2 研究目的本文旨在探讨地域文化在景观设计中的运用,并分析其在设计中的重要性和实际应用。
具体研究目的包括:深入探讨地域文化的概念与特点,分析不同地域文化对景观设计的影响和价值;探讨地域文化元素在景观设计中的运用方式和效果,以及在实际案例中的具体应用;通过案例分析和对文化保护与创新融合的讨论,探讨地域文化对景观设计的意义和影响;通过对地域文化在景观设计中的运用研究,总结其对景观设计的重要性,并展望未来发展趋势,为相关研究和实践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传统文化与现代设计的融合有哪些实例
![传统文化与现代设计的融合有哪些实例](https://img.taocdn.com/s3/m/d1e43d74443610661ed9ad51f01dc281e43a5671.png)
传统文化与现代设计的融合有哪些实例在当今社会,传统文化与现代设计的融合已成为一种趋势。
这种融合不仅为现代设计注入了新的活力和灵感,也为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提供了新的途径。
以下是一些传统文化与现代设计融合的实例。
一、建筑设计中国传统建筑文化源远流长,其中蕴含着丰富的设计理念和元素。
在现代建筑设计中,许多设计师将传统建筑的元素与现代建筑技术相结合,创造出了具有独特魅力的建筑作品。
比如,贝聿铭设计的苏州博物馆新馆。
这座建筑在现代几何造型中融入了江南水乡的建筑特色,如粉墙黛瓦、飞檐翘角等。
同时,通过对光线和空间的巧妙运用,营造出了一种宁静、典雅的氛围,充分体现了传统文化与现代设计的完美融合。
又如,北京的菊儿胡同。
在改造过程中,设计师吴良镛保留了传统四合院的布局和建筑风格,同时引入了现代的居住理念和设施,使古老的胡同焕发出新的生机。
这种融合既满足了居民的现代生活需求,又传承了北京的胡同文化。
二、服装设计传统文化在服装设计领域也有着广泛的应用。
许多设计师从传统服饰中汲取灵感,将传统的图案、色彩和工艺与现代时尚元素相结合,打造出具有民族特色的时尚服装。
中国的旗袍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现代的旗袍设计在保留了传统旗袍的修身剪裁和立领、盘扣等元素的基础上,加入了现代的面料和设计手法,使其更符合现代人的审美和穿着需求。
同时,一些国际知名品牌也会在其设计中融入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如 Gucci 曾推出的以中国龙纹为装饰的服装系列,展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
日本的和服文化也在现代服装设计中得到了传承和创新。
设计师将和服的面料、图案和穿着方式进行改良,使其更适合日常穿着,同时也在国际时尚舞台上展现了日本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
三、产品设计在产品设计方面,传统文化与现代设计的融合也屡见不鲜。
许多设计师将传统文化中的工艺、材料和造型与现代科技相结合,创造出既具有实用价值又富有文化内涵的产品。
比如,中国的明式家具以其简洁、优雅的造型和精湛的工艺而闻名于世。
街道景观设计如何体现地方特色
![街道景观设计如何体现地方特色](https://img.taocdn.com/s3/m/2958cda3aff8941ea76e58fafab069dc502247e9.png)
街道景观设计如何体现地方特色街道,作为城市的脉络,不仅承载着交通功能,更是展现地方特色与文化的重要窗口。
一个成功的街道景观设计,应当能够巧妙地融入地方特色,使人们在行走其中时,能够深切感受到当地独特的魅力。
那么,究竟如何才能在街道景观设计中体现地方特色呢?首先,深入了解地方的历史文化是关键。
每一个地方都有其独特的历史沿革和文化传承,这些是地方特色的根源所在。
设计师应当通过查阅历史文献、走访当地居民、研究地方民俗等方式,挖掘出那些具有代表性的元素。
比如,有的城市曾经是古代的商业重镇,那么在街道景观设计中,可以通过恢复古老的商号招牌、布置传统的商业街区等方式来展现其历史风貌;有的地方拥有独特的民间艺术,如剪纸、年画等,那么可以将这些艺术形式以雕塑、壁画等形式融入街道景观。
在建筑风格上体现地方特色也是极为重要的一环。
地方的建筑风格往往反映了当地的气候条件、生活方式和审美观念。
比如,江南水乡的白墙黑瓦、马头墙,岭南地区的骑楼,北方的四合院等,都是具有鲜明地方特色的建筑形式。
在街道景观设计中,可以借鉴这些传统建筑的风格特点,运用到沿街建筑的改造和新建中。
同时,在建筑材料的选择上,优先使用当地的材料,如木材、石材等,既能降低成本,又能与当地环境相融合。
地方特色的植物配置也是不可忽视的方面。
不同的地区有着不同的植物种类和植被特点。
例如,热带地区常见的棕榈树、芭蕉树,北方常见的杨树、槐树等。
在街道景观设计中,合理选用当地的特色植物,不仅能够营造出独特的地域氛围,还能适应当地的气候和土壤条件,降低养护成本。
此外,还可以打造特色的植物景观带,如樱花大道、银杏街等,成为城市的独特名片。
街道的公共设施同样可以成为体现地方特色的载体。
垃圾桶、路灯、公交站台等公共设施的设计,可以融入地方的文化元素。
比如,以当地的传统图案进行装饰,或者采用具有地方特色的造型。
这样的设计不仅能够为人们提供便利,还能成为展示地方文化的小窗口。
色彩的运用也是体现地方特色的重要手段。
颐和园的景观设计如何融合中 国文化元素
![颐和园的景观设计如何融合中 国文化元素](https://img.taocdn.com/s3/m/bc5227ff294ac850ad02de80d4d8d15abe2300a2.png)
颐和园的景观设计如何融合中国文化元素一、协议关键信息1、颐和园景观设计的历史背景2、中国文化元素在颐和园景观布局中的体现3、建筑风格所蕴含的中国文化内涵4、园林装饰艺术与中国文化的融合方式5、山水景观体现的中国文化理念6、植物配置传达的中国文化寓意二、协议正文11 颐和园景观设计的历史背景颐和园作为中国清朝时期的皇家园林,其景观设计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
它始建于乾隆年间,历经多次修缮和扩建,成为了中国古典园林的杰出代表。
其设计初衷是为了满足皇家的休闲娱乐和政治活动需求,同时也是展示皇家权威和文化底蕴的重要场所。
111 政治因素对景观设计的影响在清朝时期,皇家园林的建设往往与政治局势密切相关。
颐和园的建造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时的政治稳定和经济繁荣,同时也体现了皇家对统治地位的巩固和宣扬。
112 文化传承与创新的考量颐和园的景观设计既继承了中国传统园林艺术的精髓,又在某些方面进行了创新和发展。
这种传承与创新的结合,为中国文化元素在园林设计中的融合提供了独特的范例。
12 中国文化元素在颐和园景观布局中的体现颐和园的景观布局遵循了中国传统园林的布局原则,注重对称与均衡、虚实相生、移步换景等手法的运用。
121 中轴线的对称之美从颐和园的正门进入,沿着中轴线依次排列着一系列重要的建筑和景观,如仁寿殿、乐寿堂等,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对对称美的追求。
122 山水相依的布局理念颐和园中的昆明湖和万寿山相互映衬,形成了“山环水抱”的格局,这符合中国文化中“天人合一”的思想,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13 建筑风格所蕴含的中国文化内涵颐和园的建筑风格融合了多种中国传统建筑形式,如宫殿、楼阁、亭台、廊榭等。
131 宫殿建筑的庄重与威严仁寿殿等宫殿建筑采用了高大的屋顶、华丽的装饰和严谨的布局,展现出皇家的庄重和威严。
132 亭台楼阁的诗意与情趣众多的亭台楼阁则造型优美、精巧别致,为园林增添了诗意和情趣,体现了中国文人对自然美的欣赏和追求。
与传统文化结合的景观设计案例
![与传统文化结合的景观设计案例](https://img.taocdn.com/s3/m/631cf09c951ea76e58fafab069dc5022abea4618.png)
与传统文化结合的景观设计案例那我给你讲个北京奥林匹克森林公园的案例吧。
你想啊,这奥森公园可是把传统文化融合得相当巧妙呢。
就说里面的山水布局吧,这可大有讲究。
中国传统文化里不是讲究山水相依嘛,就像古代的那些山水画一样,有山有水才有灵气。
奥森公园里的山,虽然不是那种高耸入云的大山,但也是高低起伏,错落有致。
这就有点像咱们传统园林里造山的手法,讲究个“虽由人作,宛自天开”。
再看看公园里的水系,弯弯曲曲的,就像一条灵动的玉带穿梭在山林之间。
这和咱们传统文化中对水的理解是一致的,水是生命之源,也是灵动的象征。
而且啊,在水边还设置了一些传统风格的亭子。
这些亭子可不仅仅是为了让人休息,它们就像是画龙点睛之笔。
坐在亭子里,看着山水景色,你就感觉自己仿佛穿越到了古代的山水画卷之中。
还有啊,奥森公园里面的植物配置也和传统文化有联系。
你看那些四季常青的松柏,在中国传统文化里,松柏可是象征着长寿和坚韧不拔呢。
它们就像一个个忠诚的卫士,守护着这片充满传统文化韵味的景观。
到了春天,桃花、杏花盛开的时候,又有点像古代诗词里描写的那种“桃之夭夭,灼灼其华”的美妙场景。
另外一个例子就是苏州的拙政园。
这拙政园啊,简直就是传统文化与景观设计完美结合的典范。
一进园子,你就能感受到那种浓浓的江南水乡的韵味。
园子里的建筑布局那是相当有门道。
亭台楼阁、轩榭廊坊,每一个建筑都有它自己的名字和独特的功能,就像一个大家庭里的各个成员,各司其职。
比如说那个香洲吧,它就像是一艘停在水上的船。
这就体现了传统文化里的一种浪漫情怀,把建筑和水结合起来,让人感觉仿佛可以驾着这艘船在水上遨游。
还有那些花窗啊,雕工精美极了。
透过花窗看外面的景色,就像是在看一幅幅流动的画。
这花窗的设计可是传统园林艺术的精华所在,它巧妙地把园子里不同的景色分割又融合起来,就像中国传统绘画里的留白一样,给人无限的遐想空间。
地域文化在景观设计中的运用研究
![地域文化在景观设计中的运用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7959fb3c7dd184254b35eefdc8d376eeaeaa17d1.png)
地域文化在景观设计中的运用研究地域文化是指一定区域内的历史、传统、习俗、语言、艺术、宗教等方面的生活与文化,它是各地方独特的文化风貌和瑰宝,是当地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景观设计领域中,地域文化被广泛运用,以凸显地域特色和历史文化,并且也能够为设计元素提供灵感和指导。
第一,地域文化是设计源泉。
景观设计不只是单单的绿化美化,也需要表达城市的文化特点。
地域文化作为设计源泉,可以让设计更具特色性,从而更加吸引人们的目光。
例如,在设计庭院时,可以选用当地传统的建筑方式和材料,如木结构雕刻等。
这不仅可以展现当地文化特色,同时也增加了庭院的观赏价值和独特性,提高了城市的知名度。
第二,地域文化在设计中可以起到文化引导的作用。
文化是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地域文化的传承延续,可以让人们更深入地了解当地的文化特色,特别是在景观建设过程中,通过设计带出当地的文化特点,让设计成为城市面貌的一份子,起到了文化引导的作用。
例如,日本的文化非常强调谓词的准确性,这种精神在日本的庭园设计中表现的淋漓尽致。
庭园中草木高低错落,石头凹凸有致,构成美妙的小景,能够让人们感受到日本这个国家的精细精神。
第三,通过地域文化,可以实现设计与历史文化的结合。
历史文化是城市的灵魂和根基,通过地域文化,可以设计实现与历史文化的结合,让人们可以在日常生活中感受到历史文化的魅力和底蕴。
例如,在中国的江南地区,桥是重要的文化标志,因而在城市的景观设计中,常常采用当地的桥梁形式和建筑风格,表达对历史文化的重视。
同时,这种方式也会让人们感受到历史文化的底蕴和魅力,从而让整个城市更具有无穷的魅力。
第四,地域文化运用可以实现设计与人文环境的融合。
城市是人类活动的空间,人文环境的融合可以更好地满足人们的需求。
当地的文化特色,可以为设计师提供更具有人情味的设计元素,这可以让景观设计更贴近人的需求和心理,更加吸引人们。
例如,在设计公园时,可以考虑周边居民的文化习惯和嗜好,保留当地居民娱乐、交流的空间,提高公园的社交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景观设计与地方文化特色的融合
【摘要】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越来越注重生活的品质,对景观要求也越来越高。
景观设计对人们的生活品质、格调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
现在很多景观设计由于是照搬照抄而过于单调、死板,没有生命力,其主要原因是景观设计没有地方文化底蕴。
因此,要想造就一个优秀的园林景观作品,就必须改变以往的景观设计思路,将地方文化特色及风俗习惯融入其中。
以下是笔者总结在实践工作中的一些体会,以供参考。
关键词:景观设计地方文化融合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日益提高,人们对生活环境、生活品质要求也越来越高,对景观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但是,现在很多景观设计死板、单调,没有生机,其主要原因是景观设计没有地方文化底蕴。
尤其是,很多的园林景观设计师一味的追求形式上的模仿,而忽略了支撑在景观背后的文化根源;注重从感官上取悦民众,过多的强调现代技术及高档材料的运用,而忽视景观给予人们情感与精神上层面的感受。
这样的景观设计显然不可能有长足的发展,也就是说脱离地方文化底蕴的景观设计是没有生存空间的。
要想创造一个有特色、有个性的优秀景观作品,设计师们应该从场地本身出发,对当地的自然条件、人文特点进行细致的研究,并将其特点融入到景观设计中。
1 地方文化与景观设计的关系
地方文化是指当地人们在当地历史的发展的长河中创造并不断
沉淀下来的精华,是当地人们智慧的结晶,是当地人们精神与物质文明的升华。
它包含地方的经济水平、价值观念、艺术发展水平、生活方式等。
园林景观本来就应该是最能体现当地文化的实体,它更能体现当地人们的审美观、生活习性、思想意识、精神需求等。
不同地域的文化对应不同的园林景观,园林景观的设计应该与当地的文化特色紧密结合。
2融入地域文化特色的景观设计思路
2.1 注重“形、神”相结合
人们首先感受到的是园林景观的形式、形态,一个具有地方特色的优秀景观设计,首先在形式上就应该地方化。
尽管构成园林景观的要素不外乎水体、地形地貌、植被、建筑等,但是不同的景观设计呈现出来的效果却不尽相同,这都与当地的人们的审美取向、文化风俗等密切相关。
景观设计光注重外形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注意“神”的体现。
所谓的“神”也就是“意境”,它是园林景观设计的精髓所在,它几乎是整个景观设计的思想意识形态的体现。
也就是人们在欣赏景观时通过感官认识而产生精神、思想意识感受。
园林景观意境的营造要依靠设计师将历史、文化、生活等具有代表性的文化要素融入创作中,让观赏者感受其中、体会其中。
2.2 遵从自然环境
园林景观也是自然环境的一部分,所以景观设计必须遵循自然环境。
首先,景观设计必须与地理环境相适应。
园林景观不来就是需要借助、依赖于一定的自然环境,国内经典的园林景观很多。
其次,
园林景观必须与自然环境结构特征相结合。
我国的园林设计讲究随形就势,园林景观建设通常都是依山伴水,高方筑亭台、低洼造池沼,在不同的地形条件下,建造不同的景观。
事实上,各类地形与地区性的景观特征和韵律感有紧密的关联性。
所以,地域差异决定了景观设计的多样性,若一味的模仿、复制而成的景观,都不可能成为优秀的作品,因为它不能与当地的自然环境结构相结合,失去了当地的环境特质,也就丧失了生存的基础。
再次,景观设计应该注意将当地的自然景观资源进行整合。
现场的景观资源都是以原始形态存在的,我们在景观设计时应该充分挖掘利用这些资源的潜力、精华,并对其进行艺术加工,将其整合到整个景观中,如此,园林景观中就会体现出浓厚的地域特色。
此外,场地内的植物四季变换可以呈现出丰富多彩的生命形态,因此,我们在景观设计时应该尽可能的保留原来的植物,并在此基础上建立起一个基本完整的植物群落,这就让园林景观更具地域自然特征。
2.3 传承地域文脉
(1)地域传统
地域传统指的是当地历史长期发展而形成并传承下来的生活、生产的风俗习惯、道德、礼仪等。
人们对地域传统的认同感及亲密性有如生物的“基因”遗传,它无处不在的存在于当地人人民的生活中。
他们对事物的认识、审美观、情感等就像生物的本能反应一样有很强的相似性,因为这是千百年逐渐浸入到人民的生活中,这就是地域传承的体现。
因此,园林景观设计师应该深入挖掘沉淀已久
的地域传承景观元素,将人民的记忆、情感唤醒。
在这方面取得成功的园林景观作品也不少,比如深圳万科第五园,它就是在“岭南四园”思路上,探索、创造出一种南方的现代式生活居住环境。
其中不但可以感受到“岭南四园”的气息,又将我国南方民居中的那种内敛、富有涵养的气质体现的惟妙惟肖。
(2)民族特色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不同的民族都有着不同的民族特征,各民族的文化特色、人们的心理认同感、生活习俗都不相同。
民族文化的差异表现为:语言、服装、生产生活方式、建筑风格、居住环境等。
因此,在民族集聚地区,园林景观设计时必须要充分考虑到民族特色,尊重当地的民族习俗。
(3)宗教习俗
宗教对地域的建筑类型、园林环境等有着非常深刻和久远的影响。
在宗教盛行的地域,人们的生活习惯、行为模式、意识形态,都是围绕宗教来展开的,整个园林是以宗教文化为主题的,因此在具有宗教文化的地带应该充分尊重其宗教习俗、教义及其它固定程式。
2.4运用适宜技术
现代科学技术发展日新月异,在园林景观中应该合理运用与之相适应的现代技术手段及新型的景观材料,可以实现绝妙的景观效果。
但是,园林景观技术的应该也必须与场地的自然环境、文化背景、社会经济条件等相协调,注重继续手段应用的适宜性。
不管采
用何种技术手段,呈现出来的景观效果必须与当地人们的思想、心理特征、行为特征相符合。
上海松江方塔园就是一个典范,不但继承了传统的技术手法还展现了时代特点。
大门建筑轻钢结构上覆黛瓦,“何陋轩”则竹架草顶,花岗石矮墙及铺地,条石驳岸、砖石结构挡土墙,多种技术并存,每一种技术恰到好处的反应了它所在的场地的环境特点,在整体上又是协调统一的,展现出迷人的技术美学魅力。
2.5 因地制宜、就地取材
园林景观的材料对其体现出来的效果、风格有着决定性影响。
从低碳、环保、经济的角度来考虑,因地制宜、就地取材,无疑是上佳选择,如此也更能体现出地域特征。
当地的材料都是土生土长的,与当地人们的生活密切联系,采用当地材料造景,更能贴近他们的生活,让人们有一种亲切感。
在经济技术全球化的今天,交通、技术和经济的高度发达使在全世界使用相同的材料成为可能,设计可根据实际需要选择材料,关键是要尊重地方的现实。
3 结束语
面对当前园林景观这种趋同的状态,我们设计师必须要打破这种怪相,探索新的设计思路,将园林景观设计与地域文化紧密结合,只有这样,创造出来的园林景观作品才会有生命力,才可能持续发展,因为,地方文化是园景观的沃土。
参考文献:
[1]朱光亚,杨国栋.城市特色与地域文化的挖掘[j],建筑学报
2001(11):49-51
[2]王向荣,林箐.西方现代园林的设计理论与实践[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1
[3]刘永德,三村翰弘(日),川西利昌(日),宇杉和夫(日).建筑外环境设计 [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出版社,1996
[4]吴家骅著,叶楠译.景观形态学[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