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课堂教学设计应遵循的基本原则

合集下载

新课标下语文教学遵循的原则

新课标下语文教学遵循的原则

新课标下语文教学遵循的原则
1. 以学生为中心。

教学要以学生的学习兴趣、需求和能力为出发点和依据,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精神,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机。

2. 思维品质教育。

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如观察力、思维能力、批判性思维、创造性思维等,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解决问题和创新能力。

3. 教学内容的选择和设计要贴近生活、现实和学生的兴趣。

注重将课堂教学内容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经验相结合,引导学生从生活中发现、感悟和思考问题,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和道德情感。

4. 培养学生的综合语文素养。

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写作、听说能力,重视语文知识与实际运用的结合,使学生能够真正掌握语言表达的技巧和能力。

5. 强调跨学科的整合和融通。

在语文教育中注重与其他学科的联系和交叉,鼓励学生跨学科学习,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

6. 提倡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和评价方法。

教学过程中注重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如讨论、探究、实践等,提高教学效果。

同时,评价方法上也要灵活多样,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和个性差异。

7. 注重道德教育和审美教育。

通过语文教学,培养学生正确的道德观念和行为习惯;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感和创造力,提高学生的文学艺术修养。

这些原则旨在培养学生全面发展,提升语文素养和综合能力,帮助学生更好地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和需求。

小学语文教学的基本原则

小学语文教学的基本原则

小学语文教学的基本原则一、培养学生对语文的兴趣和热爱。

教师应通过生动有趣的教学内容和方式,引发学生对语文的兴趣,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其愿意主动去阅读书籍,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二、巩固和提高学生的基础知识。

语文教学离不开基础知识的学习。

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对字词的理解和掌握,教会学生正确的阅读方法和写作技巧,培养学生正确的语感和语际意识。

三、培养学生的语感和审美能力。

语文是一门艺术,教师应注意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鉴赏能力,使学生能欣赏和理解文学作品的内涵和艺术价值,提高学生的修辞和表达能力。

四、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教师应通过启发式教学和课堂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让他们学会从不同角度去思考问题,培养学生的创新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语文教学要贴近生活实际和学生的实践需求,通过实地调查、实验、写作等活动,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和创造能力。

六、注重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团队合作能力。

教师应创建积极的课堂氛围,鼓励学生之间的互助和合作,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并通过小组活动、角色扮演等形式,加强学生与他人的沟通和合作能力。

七、注重个性化教学。

教师应根据学生的个性特点和学习差异,采取差异化教学策略,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和发展潜能,将学生培养成为全面发展的人才。

八、注重培养学生的品格素养。

语文教育要与品德教育相结合,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感和社会责任感,使学生具备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九、注重评价学生的全面发展。

教师应采用多种评价形式,注重发现学生的优势和潜能,以及不足之处,及时给予指导和帮助,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总之,以上九点是小学语文教学的基本原则。

通过贯彻这些原则,我们可以更好地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思维能力和审美能力,使他们成为具有良好素质和创新能力的人才。

刍议小学语文教学设计的四个基本原则

刍议小学语文教学设计的四个基本原则

语文课堂YUWEN KETANG2021年2月Feb.2021教师・TEACHER刍议小学语文教学设计的四个基本原则文凤军(湖南省桃江县近桃小学,湖南益阳413400)摘要:教学设计是教师在遵循教学设计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的基础上,依据学情来制订教学目标、设计教学内容、设置教学环节与设计教学思路,从而优化教学效果的教学方案的设计过程。

教学设计对课堂教学的顺利实施及教学目标的有效达成起着关键性作用。

小学语文的教学设计既要尊重语文学科的特点,又要立足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发展,坚持整体性、综合性、情感性和实践性四项基本原则。

文章以实践教学为研究基础,探究 了小学语文教学设计的四个基本原则,致力以科学的语文教学设计来提高教学效率,发展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

关键词:语文教学设计;整体性;综合性;主体性;实践性中图分类号:G623.2文献标识码:A收稿日期:2020-08-07文章编号:1674-120X(2021)04-0035-02关于教学设计,加涅在其著作《教学设计原理》(1988年)中是这样定义的:"教学设计是一个系统化(systematic)规划教学系统的过程。

”小学语文教学设计的过程实质上是为一堂新课描绘蓝图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教师需要对教材、教情、学情进行分析;然后从教学目标的分析、教学重难点的把握、教学步骤的设计、教学时间的分配、教学方法的运用等多个维度进行全方位设计,这是教学预设的基本要求。

在当前的小学语文教学设计中,教师习惯于模板化设计,即以一份"标准化"的教学设计为基础,再将其进行适当的修改,就成了自己的设计,更有甚者直接"拿来主义”,照搬照抄。

这些都是徒有其表而无其里的形式主义教学设计。

笔者认为,一份好的教学设计,应该在以下四个基本原则下进行自主设计:一、小学语文教学设计要坚持整体性原则整体性原则,就是要建立相互独立的课文教学之间的内在关联,着眼于语用技能培养的全局,不以孤立的视野来对待;把握单元教学的主题与目标,将每一篇课文的教学视作有机整体统一于学生语文素养与能力发展的教学目标之中。

第五章语文教学的原则与方法

第五章语文教学的原则与方法

第五章语文教学的原则与方法一、语文教学的基本原则语文教学是培养学生语言运用能力、思维能力和文化素养的重要途径,它在学生的全面发展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为了有效地进行语文教学,我们需要遵循一些基本原则。

1.全面发展原则语文教学应当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不仅要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还要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审美能力和文化素养。

在语文教学中,我们应当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能力和听力能力等。

2.循序渐进原则语文教学应当按照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进行,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地进行。

我们不能期望学生一次就能够掌握所有的知识和技能,而是应当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适当调整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帮助学生逐步提高语文水平。

3.体验教学原则语文教学应当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让学生从亲身经历中感知语文的魅力。

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可以通过让学生进行各种语文活动,如朗读、演讲、写作、阅读等,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使学生主动参与到学习过程中。

4.启发引导原则语文教学应当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造能力,不仅仅是灌输知识。

我们应该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和创新意识。

5.教学与评价相结合原则语文教学应当与评价相结合,教学过程中应注重对学生的评价和反馈。

在评价方面,我们不仅要注重对学生认知水平和能力水平的评价,还要注重对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评价,培养学生正确的思维方式和价值观。

二、语文教学的方法为了有效地进行语文教学,我们需要运用一些有效的教学方法。

1.直观感知法直观感知法是通过图画、实物、情景等直观的方式来引导学生理解与感知语文知识。

在教学中,我们可以使用多媒体教具、图片、实验等手段,让学生进行观察、思考,从而提高学生的观察力和感知能力,增强学生对语文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2.问题导引法问题导引法是通过提问的方式来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索。

在教学中,我们可以提出一些引人思考的问题,让学生去思考和解答。

语文知识教学要遵循的三大原则

语文知识教学要遵循的三大原则

语文知识教学要遵循的三大原则语文知识教学,听起来是不是有点儿严肃?咱们可以把它变得轻松有趣!今天咱们聊聊,教学过程中要遵循的三大原则,保证你听了以后,不会打瞌睡。

第一条原则就是要尊重学生的兴趣。

试想一下,学生们对什么感兴趣呢?漫画、电影、网络小说……这些可都是他们的“心头好”。

要是老师一味讲那些古老的课本知识,谁还愿意听呢?所以,咱们要把这些有趣的元素融进语文教学里。

比如,拿一个热门的电影情节,带学生一起分析里面的对话,看看那些华丽的词汇如何让人物栩栩如生。

这样一来,学生们不仅能学到知识,还能把自己喜欢的东西变成学习的工具,多划算啊!第二条原则就是要注重实践,让学生动起来。

光是坐在那儿听,肯定容易分心,尤其是那种“呼呼大睡”的状态。

想想看,如果让学生们自己动手写故事,或者进行角色扮演,那画面绝对精彩!比如,让他们模仿课本中的经典角色,设计一场即兴表演,简直就像是一场小型的戏剧演出。

学生们在过程中不仅能够活学活用,更能在欢声笑语中,记住那些难点知识,真是一举两得呢!第三条原则就是要鼓励自主学习。

老师不是“万金油”,不可能每个问题都回答得清清楚楚。

与其这样,不如让学生们在课堂上大胆提问,甚至是自己去查资料。

这样一来,他们会觉得自己是个“小专家”,对学习的热情一下子就上来了。

比如,可以组织小组讨论,让他们去探讨某个课文的主题,最后再由每个小组分享他们的观点。

哇,这样的课堂气氛就会变得热火朝天,大家互相学习,碰撞出新火花,真是太美妙了!说到这里,大家是不是觉得语文教学其实可以很有趣呢?不再是单纯的枯燥知识,而是充满了生活的味道。

让我们一起把这些原则放到课堂中,学生们一定会如沐春风,乐在其中。

说不定,你还会成为他们心目中的“超级老师”呢!这就是语文知识教学的魅力所在,简单却又深刻,轻松又充满激情。

记住,尊重学生的兴趣、注重实践、鼓励自主学习,才能让语文教学变得更加生动。

希望每一位老师都能在教学中找到自己的风格,带着学生们一起探索知识的海洋,创造属于他们的精彩瞬间。

语文教学设计的基本原则

语文教学设计的基本原则

语文教学设计的基本原则新课程理念下,语文教学设计是发展变化的,是在动态之中生成的。

教师要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使语文课堂教学成为一个充满活力的、开放的过程。

具体说来,语文教学设计应遵循下列原则。

一、要体现语文教学的发展性新课程理念下的语文教学,由传统的注重知识传输向“三个维度”目标转变,即同时注重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在这样的理念下,教学主体由教师或学生向教师、学生双主体转变,教学方法由教师教什么、学生学什么向教师应怎么教、学生应怎么学的教法与学法融合转变。

因此,语文教学设计应不同于传统的“教案”,它应是“教案”与“学案”的有机结合。

例如对《变色龙》一课的设计:1.初读研讨课文主人公是谁?用“这是一个〓〓〓〓〓的典型现象,我的理由是〓〓〓〓〓”的句式说说课文中主人公的性格特点。

2.深入探究(1)你感触最深的句子是什么,为什么?(2)最能引起你联想的句子是什么,为什么?(3)你认为最有哲理的句子是什么,为什么?这样的设计不只要求教师向学生传输知识,而且要求学生在教师的组织引导下进行自主学习。

二、要体现语文教学的生成性传统的教学设计只注重教师教的策略和方法,教学就是教师执行教案,课堂教学最理想的状态就是完成教案设计中的既定任务。

而基于新课程生成性的本质特征,语文教学不再仅限于完成预先设定好的内容,教学活动也不仅仅是预设的活动,而是师生在特定的教学环境中通过对话、互动并随着教育过程的展开而自然生成的活动,这就要求语文教学设计体现这种动态的生成过程。

教学设计不能成为教学的教条,它不仅具有指导性,还能随教学活动的动态发展而生成。

教师要预先规划教学步骤,设计主干问题,预测学生疑难点,然后引导学生独立阅读文本,生成问题,教师将问题收集起来,围绕问题让学生小组讨论,分析探究交流,解答问题,从中提炼方法,教师进行适当指引点评。

例如,《父母的心》一文可以设计三个主要的学习实践活动:第一,让学生独立阅读,感知文本,展示学生的思想:如果你是文中的父母,你会怎么做?结合课文说说你的理由。

一年级语文教学设计的基本原则

一年级语文教学设计的基本原则

一年级语文教学设计的基本原则语文教学是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和文化素养的重要环节。

在一年级语文教学中,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和语言能力,设计合理的教学方案,以提高学生的阅读、写作和口语表达能力。

本文将探讨一年级语文教学设计的基本原则。

首先,一年级语文教学设计的基本原则是因材施教。

每个学生的语言能力和认知水平都有差异,因此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灵活调整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

对于语言能力较弱的学生,教师可以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如图片、游戏等,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而对于语言能力较强的学生,教师可以提供更多的挑战和拓展活动,以满足他们的学习需求。

其次,一年级语文教学设计的基本原则是循序渐进。

语文学科的知识体系庞大而复杂,学生在一年级刚开始接触语文学习,因此教师应该从简单到复杂,由浅入深地进行教学。

教师可以通过设置适当的教学目标和阶段性的任务,引导学生逐步掌握语文基础知识和技能。

例如,在学习拼音时,教师可以从简单的声母韵母开始,逐渐引入复杂的音节和拼音规则。

第三,一年级语文教学设计的基本原则是情感体验。

语文学科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更是情感的交流和体验的过程。

教师应该通过情感教育,培养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和热爱。

教师可以通过讲故事、朗读诗歌等方式,激发学生的情感共鸣,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

同时,教师还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通过欣赏优秀的文学作品,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文学素养。

最后,一年级语文教学设计的基本原则是启发思维。

语文学科不仅仅是知识的灌输,更是思维的培养和发展。

教师应该通过启发性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造力。

教师可以通过提问、讨论等方式,引导学生思考和解决问题。

同时,教师还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鼓励学生对文本进行分析和评价,提高学生的批判性阅读能力。

综上所述,一年级语文教学设计的基本原则包括因材施教、循序渐进、情感体验和启发思维。

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灵活调整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以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文化素养。

语文教学的基本原则

语文教学的基本原则

语文教学的基本原则
在语文教学中,有五个基本原则需要遵循。

首先,语文教学的根本原则是以人为本。

它认为以学生为主体,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尊重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教师应该始终以发展学生的言语能力,丰富其精神世界,帮助其形成良好品格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与学生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

其次,语文教学要突出语言实践运用。

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通过实际场景,创设实际语境,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和使用语言,提高语言运用能力。

再则,语文教学要坚持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维一体的教育。

为了保证语言教学的有效性,要在教学中注重知识的系统性,能力的多样性,过程的规范性,方法的创新性和价值观的人文性。

此外,语文教学要关注个体差异。

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特点和不同的学习方式,教师应该针对学生的个体差异,采用差异化教学策略,以提高每一个学生的语文素质。

最后,语文教学要体现评价的多元化。

评价应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能力为目标,注重学生语文学习的过程和结果,既包括学生的语文知识掌握程度,也包括学生的语文技能运用情况和语文学习情感态度变化等,做到多层次、全方位的评价。

以上五条原则,是语文教学的基本原则,是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遵循的理念和方法。

语文课堂教学设计应遵循的基本原则

语文课堂教学设计应遵循的基本原则

语文课堂教学设计应遵循的基本原则关键词:语文课堂教学基本原则新课程互动内容提要:本文试图探讨语文课堂教学设计应遵循的基本原则,从这一层面来思考新课程理念下的语文课堂教学如何达到最优化。

全文从语文性原则,互动性原则,实效性原则,科学性原则,以学论教的原则五大原则入手来和大家共同探讨,其中穿插了一些语文课堂教学设计的例子。

新课程的实施已经有一段时间了,从对新课改的一片赞誉声中走到现在理智地看待新课改,这是一段极其曲折的路。

不能否定,新课改给我们的课堂吹来了春风,我们感受到了春的气息,课堂变了,学生活了。

可更多的是,我们的教师茫然了,从传统教育走过来的教师似乎早就知道课该怎么上,可现在却不知道了。

新课程就像一只紧随其后的老虎,让教师担惊受怕,惟恐自己的课不符合新课程的理念。

经过了许多次的培训,听了许多次的讲座,隐隐约约中似乎对新课程有了一些理解。

可这时代变化太快,还没等教师们反应过来,有些专家又开始否定这个,肯定那个,在教师面前又出现了那么多的岔路,分不清楚哪一条是真正通往新课程的路。

我自己是工作在第一线的一名普通的语文教师,对此,我是深有体会的,新课程给我带来快乐的同时,也有许多的是痛苦。

在教学中,我不断肯定自己,又不断否定自己;不断解构自己的思想,又在不断地建构自己的思想。

我想成为一名有思想的语文教师,可感觉又是那么难,路是那么遥远,但不能放弃的。

课改是势在必行的,也是必须成功的,作为一线教师,更需要思考的是我们的教学,课堂教学永远是课改的主阵地,是各种问题集中体现的场所,改革课堂教学就成了解决这些问题的关键点。

经过一些浅薄的思考,我试图和大家一起来探讨语文课堂教学设计应遵循的基本原则,并举一些语文课堂教学的设计为例,以供大家参考。

试图从这个层面来谈谈在语文教学中如何体现新课程理念,如何使语文课堂教学设计最优化。

其中的观点未免浅陋可笑,还望各位专家给予指正。

一、语文性原则引一段李海林先生的话:语文教学的中心就是“学生与语文的接触”,语文教学的一切设计都是围绕“学生与语文的接触”来进行的,语文教师的作用就是为实现“学生与语文的接触”提供帮助,指导学生完成这个过程。

语文课程的教学原则与学习策略

语文课程的教学原则与学习策略

语文课程的教学原则与学习策略一、教学原则1.循序渐进原则:按照学生认知规律和语文学科本身的逻辑体系,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地进行教学。

2.启发诱导原则:教师要善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思维潜能,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积极思考,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3.情感陶冶原则:通过优美的文学作品和丰富的语文实践活动,使学生在感受、体验中受到情感的熏陶,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操。

4.实践性原则:注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在听、说、读、写等方面的实践中,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5.差异化教学原则: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使每个学生都能在原有基础上得到充分发展。

二、学习策略1.感知与记忆策略:通过阅读、朗读、背诵等方式,丰富学生的语文积累,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2.理解与解析策略:运用分析、综合、比较、分类等方法,深入理解课文内容,把握文章主旨。

3.表达与创作策略:通过写作、演讲、辩论等形式,锻炼学生的表达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4.交际与互动策略:开展课堂讨论、小组合作等活动,增进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提高语文实践能力。

5.自我调整与评价策略:学生要根据自己的学习情况,适时调整学习方法,进行自我评价,以提高学习效果。

6.课外拓展策略:鼓励学生参加课外阅读、文学社团、语文竞赛等活动,拓宽语文学习渠道,提高语文素养。

综上所述,语文课程的教学原则与学习策略旨在引导学生掌握语文学科的基本规律,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和创新能力,使学生在实践中不断提高自己的语文水平。

习题及方法:一、教学原则习题1.请简述循序渐进原则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解题方法:回顾课本中关于循序渐进原则的描述,结合具体的教学实例进行解答。

答案:循序渐进原则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按照学生的认知规律和语文学科的逻辑体系,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地进行教学。

例如,在教授古诗文时,教师可以先从字词解释、句式结构等方面入手,让学生逐步掌握文本的基本含义,然后再引导他们深入分析诗歌的意境、情感等内涵。

语文教学设计的三条基本原则

语文教学设计的三条基本原则

语文教学设计的三条基本原则
一、目标导向
语文教学设计应该始终以目标为导向,确保教学活动符合教学目标的要求。

在设计过程中,教师首先要明确教学目标,并以此为依据制定教学计划和方案。

教学目标应具有可操作性,能够具体落实到每一个教学环节中。

同时,教师还需要根据实际情况不断调整和完善教学方案,以确保教学目标的实现。

二、学生中心
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语文教学设计应该以学生为中心,充分考虑学生的需求和特点。

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年龄、认知水平、兴趣爱好等实际情况,制定符合学生需求的教学内容和方式。

同时,教师还需要注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因材施教,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只有真正做到以学生为中心,才能提高语文教学的效果和质量。

三、实践应用
语文教学设计应该注重实践应用,培养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和语文素养。

教师在设计教学活动时,应该注重学生的参与和实践,通过多种形式的活动和实践环节,引导学生积极参与、主动探究。

同时,教师还需要注重教学内容与实际生活的联系,让学生在实际应用中加深对语文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通过实践应用,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还能够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总之,语文教学设计需要遵循目标导向、学生中心和实践应用三条基本原则。

只有坚持这三条原则,才能更好地提高语文教学的效果和质量,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和综合能力。

语文教学设计的基本原则

语文教学设计的基本原则

语文教学设计的基本原则作者:林忠港来源:《语文教学之友》2011年第02期教学设计在语文教学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然而综观当今语文教学设计,依然存在着内容繁冗、结构混乱、创意缺失等问题。

教学设计之所以不尽如人意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教师对教学设计的原理和语文教学设计的特质缺乏基本的理解。

要提高教学设计的质量,我以为基本原则是:为学习而设计,为规律而设计,为创新而设计。

这三条原则,应当成为语文教学设计的基本出发点。

一、为学习而设计“为学习设计教学”是美国教学设计理论家加涅提出的名言,意为教师进行课堂教学设计,归根结底是为了使学生能更高效地学习。

为此,必须确立以下教学理念:1.教师适应学生是教学过程的核心;2.引导学生“先学”是教师“后教”的基础;3.促进学生发展是教学设计的宗旨。

这些理念与新课程理念是一脉相承的。

但是,许多教学设计却不是“为学习而设计”的。

比如教学苏教版高语必修三《北方》,一位教师设计了“新课导入”、“整体感知”、“知人论世”、“分析鉴赏”、“拓展延伸”、“全课总结”等环节,其中“分析鉴赏”环节则预设了9个问题,而且绝大多数为学生业已知晓、毫无启发意义的问题。

该设计内容繁杂,脱离学生的“学”,对学生的促进作用有限。

一个好的教学设计,往往是以学生的学习为基点的。

当局者迷,旁观者清。

只要跳出圈外看问题,站在学生的立场上思考,就会明白教师应该把什么样的内容教给学生。

《北方》一诗意象多而杂,从多重意象之间的关系入手,就可以走进诗人的内心世界。

在这首诗中,“沙漠风”这个意象显得尤为重要。

根据诗意,我们至少可以概括出“沙漠风”的特征:冷酷、凶猛、凄厉、阴鸷、肃杀。

结合时代背景,我们知道“从塞外吹来的”“沙漠风”其实就是指日本侵略者。

在日本侵略者的铁蹄践踏下,中国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

诗歌后面出现的意象,无论是侧重自然性的“无垠的荒漠”、“枯干的小河”、“惶乱的雁群”,还是倾向社会性的“瘦瘠的土地”、“孤单的行人”、“悲哀疲乏的驴子”、“低矮的住房”,都透露出北国的悲哀。

语文教学设计的基本原则

语文教学设计的基本原则

语文教学设计的基本原则作者:韩建强来源:《河南教育·基教版》2015年第10期新课程理念下,语文教学设计是发展变化的,是在动态之中生成的。

教师要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使语文课堂教学成为一个充满活力的、开放的过程。

具体说来,语文教学设计应遵循下列原则。

一、要体现语文教学的发展性新课程理念下的语文教学,由传统的注重知识传输向“三个维度”目标转变,即同时注重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在这样的理念下,教学主体由教师或学生向教师、学生双主体转变,教学方法由教师教什么、学生学什么向教师应怎么教、学生应怎么学的教法与学法融合转变。

因此,语文教学设计应不同于传统的“教案”,它应是“教案”与“学案”的有机结合。

例如对《变色龙》一课的设计:1.初读研讨课文主人公是谁?用“这是一个〓〓〓〓〓的典型现象,我的理由是〓〓〓〓〓”的句式说说课文中主人公的性格特点。

2.深入探究(1)你感触最深的句子是什么,为什么?(2)最能引起你联想的句子是什么,为什么?(3)你认为最有哲理的句子是什么,为什么?这样的设计不只要求教师向学生传输知识,而且要求学生在教师的组织引导下进行自主学习。

二、要体现语文教学的生成性传统的教学设计只注重教师教的策略和方法,教学就是教师执行教案,课堂教学最理想的状态就是完成教案设计中的既定任务。

而基于新课程生成性的本质特征,语文教学不再仅限于完成预先设定好的内容,教学活动也不仅仅是预设的活动,而是师生在特定的教学环境中通过对话、互动并随着教育过程的展开而自然生成的活动,这就要求语文教学设计体现这种动态的生成过程。

教学设计不能成为教学的教条,它不仅具有指导性,还能随教学活动的动态发展而生成。

教师要预先规划教学步骤,设计主干问题,预测学生疑难点,然后引导学生独立阅读文本,生成问题,教师将问题收集起来,围绕问题让学生小组讨论,分析探究交流,解答问题,从中提炼方法,教师进行适当指引点评。

例如,《父母的心》一文可以设计三个主要的学习实践活动:第一,让学生独立阅读,感知文本,展示学生的思想:如果你是文中的父母,你会怎么做?结合课文说说你的理由。

简述语文知识的教学原则。

简述语文知识的教学原则。

简述语文知识的教学原则。

语文知识的教学原则是指在教学过程中应遵循的基本规律和原则。

其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从实际出发,注重实践性。

语文教学需要注重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和实际生活经验,将学习内容与实际生活相结合,注重实践性,使学生能够在学习中掌握实用的语言技能。

二、因材施教,注重个性化。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对学生进行个性化的指导,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语文知识。

三、启发式教学,注重启发思维。

语文教学需要注重启发学生的思维,鼓励学生主动思考和探究,通过启发式教学,让学生在学习中逐渐形成独立思考的能力。

四、循序渐进,注重系统性。

语文教学需要循序渐进,注重系统性,按照知识结构的层次和逻辑关系进行教学,使学生能够逐步构建完整的语言知识体系。

五、注重情感教育,注重人文关怀。

语文教学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更重要的是注重情感教育,注重人文关怀,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人文素养和情感体验能力。

课堂教学设计方案的原则

课堂教学设计方案的原则

一、明确教学目标原则1. 确保教学目标明确、具体、可操作。

教学目标是课堂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教师应充分了解教学大纲,结合学生实际情况,制定出符合课程标准和教学要求的明确教学目标。

2. 教学目标应具有层次性。

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学习能力,将教学目标划分为不同层次,使学生在不同阶段都能获得相应的知识和技能。

3. 教学目标应具有挑战性。

教学目标应略高于学生的现有水平,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促使学生不断超越自我。

二、以学生为中心原则1. 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

教师应充分了解学生的个性特点、学习风格和认知水平,因材施教,使每个学生都能在课堂上获得成长。

2. 营造民主、和谐、互动的课堂氛围。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创新能力。

3. 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引导学生学会独立思考、探究问题,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终身学习能力。

三、教学内容原则1. 选取合适的教学内容。

教学内容应与教学目标相一致,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具有代表性、实用性和时代性。

2. 整合教学内容。

将相关知识点进行整合,形成系统化的知识体系,提高教学效率。

3. 优化教学方法。

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特点,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四、教学过程原则1. 精讲多练。

教师应注重讲解与练习相结合,使学生既能掌握知识,又能提高技能。

2. 课堂互动。

通过提问、讨论、合作等多种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参与度。

3. 及时反馈。

教师应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针对学生的疑问和困惑进行解答,确保教学目标的实现。

五、教学评价原则1. 全面评价。

从知识、技能、情感、态度等多个方面对学生的学习成果进行评价,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

2. 多元评价。

采用多种评价方式,如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实践操作等,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

3. 及时反馈。

对学生的学习成果进行及时反馈,帮助学生发现不足,改进学习方法。

总之,课堂教学设计方案应遵循以上原则,以提高教学效果,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简述语文课堂教学备课应遵循的基本原则

简述语文课堂教学备课应遵循的基本原则

简述语文课堂教学备课应遵循的基本原则在进行语文课堂教学备课时,我们需要遵循一些基本原则,以确保教学的有效性和质量。

下面是几个需要注意的原则:一、目标明确原则教师在备课时应该明确教学目标,确保学生能够明确知道本节课要学习的内容和目标。

这样可以帮助学生理解学习的重点和方向,并提高学习效果。

二、因材施教原则每个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水平都不同,教师在备课时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因材施教。

可以根据学生的基础知识和能力,设计不同的教学策略和教学方法,让每个学生都能够参与到课堂中来,提高学习效果。

三、知识结构合理原则备课时,教师应合理安排课程内容,将知识结构进行合理的组织和布局。

可以根据学生的学习进度和实际情况,设计合理的知识结构,将知识点进行递进式的讲解,使学生能够有条理地掌握知识。

四、多样化教学原则备课时,教师应根据学生的特点和需求,设计多样化的教学活动,使学生在课堂中能够积极参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可以运用讲解、讨论、实验等多种形式,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启发式教学原则备课时,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

可以通过提问、引导等方式,激发学生的思考,让学生自主发现和解决问题。

这样可以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创新能力,提高他们的学习能力和综合素质。

六、评价与反馈原则备课时,教师应合理设计评价方式,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及时评价和反馈。

可以通过小测验、作业、讨论等方式,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了解,并根据评价结果及时给予学生指导和帮助,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七、灵活性原则备课时,教师应具备一定的灵活性,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改进。

可以根据学生的反应和学习情况,及时调整教学策略和教学方法,以适应学生的需求和提高教学效果。

八、与时俱进原则备课时,教师应关注时事动态和教育前沿,不断更新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

可以借助现代技术手段,运用多媒体教学、网络教学等方式,提高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学习兴趣。

总结起来,语文课堂教学备课应遵循的基本原则包括目标明确、因材施教、知识结构合理、多样化教学、启发式教学、评价与反馈、灵活性和与时俱进。

教学的八大原则

教学的八大原则

教学的八大原则
教学的八大原则是指在教学过程中应当遵循的基本原则,包括: 1.个性化原则:教学应当根据学生的个性、兴趣和能力水平进行差异化教学。

2.活动性原则:学生应当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积极主动地探索、实践和交流。

3.构建性原则:学习是建立在已有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通过新的学习经验不断发展和修正已有的知识结构。

4.沟通性原则:教学应当注重师生之间的沟通和相互理解,创造良好的师生关系。

5.互动性原则:教学应当建立在师生、学生之间的互动基础之上,通过合作和协作实现共同进步。

6.反思性原则:学生应当具备反思的能力,及时反思自己的学习过程和成果,发现自己的不足并及时改进。

7.综合性原则:教学应当注重知识、技能、情感和价值观的综合发展,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8.评价性原则:评价应当是教学的重要环节,评价应当注重学生的发展过程和表现,而不仅仅是结果。

- 1 -。

小学语文教学设计应遵循的原则

小学语文教学设计应遵循的原则

小学语文教学设计应遵循的原则
1.系统性原则:语文知识和技能应按照一定的逻辑次序进行组织,形
成系统性的教学内容,使学生能够逐步、有序地掌握语文知识。

2.回归性原则:小学语文教学应回归到学生的实际生活和学习经验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运用能力,提高他们的语文水平。

3.综合性原则:语文教学应综合运用各种手段和方法,包括讲授、练习、讨论、分析、阅读、写作等,使学生能够全面发展。

4.启发性原则: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启
发学生自主学习,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5.个性化原则: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发展特点,灵活运用不同的教
学方法和手段,满足学生的不同学习需求,实现个性化教学。

6.循序渐进原则:教学内容应按照难易程度由浅入深、由简单到复杂
的顺序进行安排,使学生能够逐步提高语文水平。

7.兴趣导入原则:在教学设计中,注重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利用多
样化的教学方法和教学资源,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积极思考。

8.合作交流原则:在教学过程中,鼓励学生进行互动交流,培养他们
的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提高他们的语言表达和社会交往能力。

9.德育情感培养原则:语文教学应注重培养学生健康的人格、积极向
上的情感,并关注学生的品德修养和人际关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10.反思评估原则:教师应对教学过程进行反思和评估,及时调整教
学策略,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提高教学效果。

同时,学生也应主动参与
教学评价,提高自我学习能力。

通过遵循以上原则,小学语文教学设计将更加科学合理,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语文水平和素养,培养他们的综合能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语文课堂教学设计应遵循的基本原则内容提要:本文试图探讨语文课堂教学设计应遵循的基本原则, 从这一层面来思考新课程理念下的语文课堂教学如何达到最优化。

全文从语文性原则,互动性原则,实效性原则,科学 性原则,以学论教的原则五大原则入手来和大家共同探讨,其中穿插了一些语文课堂教学设计的例子。

新课程的实施已经有一段时间了,从对新课改的一片赞誉声中走到现在理智地看待新课改, 这是一段极其曲折的路。

不能否定,新课改给我们的课堂吹来了春风, 我们感受到了春的气息,课堂变了,学生活了。

可更多的是,我们的教师茫然了,从传统教育走过来的教师似乎 早就知道课该怎么上, 可现在却不知道了。

新课程就像一只紧随其后的老虎,让教师担惊受 怕,惟恐自己的课不符合新课程的理念。

经过了许多次的培训,听了许多次的讲座,隐隐约 约中似乎对新课程有了一些理解。

可这时代变化太快, 还没等教师们反应过来, 有些专家又开始否定这个,肯定那个,在教师面前又出现了那么多的岔路,分不清楚哪一条是真正通往 新课程的路。

我自己是工作在第一线的一名普通的语文教师, 对此,我是深有体会的, 程给我带来快乐的同时, 也有许多的是痛苦。

在教学中,我不断肯定自己,又不断否定自己; 不断解构自己的思想, 又在不断地建构自己的思想。

我想成为一名有思想的语文教师,可感 觉又是那么难,路是那么遥远,但不能放弃的。

课改是势在必行的,也是必须成功的,作为 一线教师,更需要思考的是我们的教学,课堂教学永远是课改的主阵地,是各种问题集中体 现的场所,改革课堂教学就成了解决这些问题的关键点。

经过一些浅薄的思考,家一起来探讨语文课堂教学设计应遵循的基本原则,并举一些语文课堂教学的设计为例,供大家参考。

试图从这个层面来谈谈在语文教学中如何体现新课程理念, 学设计最优化。

其中的观点未免浅陋可笑,还望各位专家给予指正。

、语文性原则引一段李海林先生的话:语文教学的中心就是“学生与语文的接触” 设计都是围绕“学生与语文的接触” 来进行的,语文教师的作用就是为实现接触”提供帮助,指导学生完成这个过程。

没有实现“学生与语文的接触”就没有实现语文 教学的目的,就不是一堂好的语文课。

一言以蔽之:语文课的本质规定是“学生与语文的接 触”。

传统的语文教学是以知识为中心, 把掌握语文知识作为语文学习的主要目标。

语文教学不惜以牺牲文本言语的感性生命为代价去迁就所谓的“道”或“知识” 。

不仅让学生屈从于语文知识,而且让鲁迅、茅盾、朱自清、曹雪芹、托尔斯泰、莎士比亚等言语艺术的大师们 也屈从于一个个的知识点! 在语文的天地里,语文知识涵盖了一切人。

一篇篇充满灵性的文章被所谓的知识点支解的支离破碎,学生每天面对的语文课就是概括段意、分析文章结构、 理清思路,最后总结全文的中心, 本该妙趣横生的语文课变成了生生讨厌的知识课, 语文课变得枯燥、乏味。

学生成了语文知识的容器,连文章的段意、中心思想,甚至词语解释都要 一字不落的背下关键词:语文课堂教学 基本原则 新课程 互动还没等教师们反应过来, 新课我试图和大 以如何使语文课堂教 ,语文教学的一切 “学生与语文的来,学生在语文知识的苦海中痛苦挣扎。

教师在教学时,把教参列为“法典”,深怕说错了知识点,概括错了中心思想,寻求的却是每个知识点所谓的标准答案。

就如同雪融化了一定要变成水, 如果成了春天或泥土显然就是不符合标准答案要被扣分的, 章连他自己都说这样理解是可以的, 可教师却说是错的, 因为和教参上的理解不符。

为中心的语文教学显然是严重脱离了语文本位, 学生对语文的接触只是在那看得见, 的字上。

除了语词、句子、标点其余什么都没有了。

文章本应是感情的抒发,却成了一堆字 的垃圾。

像以上的只重知识的传统语文教学,严重脱离了语文性的原则,把语文看成仅是一个知 识点的组合,显然是一种误区,许多专家,学者都看到了这一点。

到了 20 世纪的八九十年代,由于受 “语文教学人文论” 思潮的推动, 经过某些语文教育专家的积极倡导和一批语文 教师的艰苦努力, 语文教学开始实行艰难转轨, 开始重视语文学科的人文性和语文教育的人 文价值, 并努力实践人文教育, 把学生的语文素养和人文素养作为一个整体来培养。

特别是 新课改的施行, 更是把语文的人文性推到了前沿, 但由于缺乏语文性质的基本认识, 教师又 从一个极端走到了另一个极端, 以为语文课就是不能讲知识, 否则就违背了新课程理念, 在 这种观念的支配下, 语文课严重脱离了文本, 学生对语文的接触成了空文。

下面的两个例子 在很大程度上表明了语文教学对语文本位的疏离:例一 上课铃还没响,教室里就响起了“大河向东流”这首《好汉歌》 。

铃声一响,老师 播放从电视剧 《水浒》中剪辑下来的关于林冲的片断, 原来这堂课是上 《林教头风雪上神庙》 。

学生的情绪是高昂的,整堂课,除了看录像,就是讨论林冲是怎样一个人,讨论也很热烈, 这堂课在又一次好汉歌声中结束。

令人遗憾的是, 学生在整堂课中没有读过课文, 学连书也没有打开过。

① 例二 上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的《敬畏自然》 ,老师在上课后出示了大量的有关环境被破 坏的图片,然后请学生说说看了图片有什么感想,之后老师播放一段《可可西里》的影片, 情节十分吸引人,学生被深深地触动,最后让学生说说我们该怎么办。

从以上两个例子可以看出, 教师在努力突破传统的语文课堂教学, 这一点是值得肯定的, 但没有意识到语文课绝不可以脱离文本, 既使是人文教育也要建立在文本的基础上, 脱离文 本的教育就架空了对学生的语文素养的培养, 语文教学也就成了无源之水, 无本之木。

语文 课也就成了音乐课、环保课、书画课、舞蹈课。

最后的结果就是一堂课热热闹闹,学生也开 开心心, 但是对文本的理解却成了一纸空文。

语文教师放弃了自家的责任田不种却给别人的 田种上了种子。

而这恰恰是新课程改革下很容易走入的一个误区。

既然,语文课的本质是“学生与语文的接触” ,那语文教学就绝对不能脱离文本,任何 抛弃文本的教学都是同语文教学背道而驰的, 也就是语文课既不能只重语文知识为中心的教 学,也不可以是脱离文本的所谓人文教育,教师不能走两个极端。

新课程明确指出:“工具 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对此,我比较赞同的是王尚文老先生的“语 感中心说”。

他说: “语文学科的目标就是通过语言教学培养怎么说话, 即培养学生如何看待存在于语言中 的世界和存活在语言中的每一个活生生的人, 最终培养学生如何做人, 如何获得个体生命的 自由、 和谐、全面的发展, 在这个过程中, 诚然也有与人的心灵关系较远的关于语言和语文 的纯知识, 纯技术的部分, 但这只是语文教学的极其粗浅和狭小的层面, 绝非语文教学的主 体。

”②“如果说语言是把人和社会、文化联结起来的纽带,那么语感就是把人与语言联结名人的文 以知识 摸得着有几位同2、朗读要注意表达语气——建议大家用“选读”精彩段落的方式练习、体会。

3、朗读时要体味作者的感受。

三)、阅读活动二:理解课文 1、师:请大家默读课文,用简洁的语言表达你对这篇课文的认识。

每位同学都要力争与别 人的说法不一样。

你可以从文章体载、故事内容、情节顺序、文章结构、人物特点、文章技 法、给人启迪等多个角度选一个,来表达你的见解。

2、生表达:这是一篇记叙文。

这是一篇故事。

这是一篇以“我”的活动为线索的文章。

这是一篇叙议结合,层次分明的文章。

这篇文章写了一个让“我”能够一辈子有勇气对待生活的故事。

起来的纽带;如果说语言是人之为人的直接源头,那么语感就是人之为人的基本特征。

语感,作为“一个社会的人对具有认识和情感内容的言语对象的全方位的直觉感受与反应”④,作为“思维并不直接参与作用而由无意识替代的在感觉层面进行言语活动的能力” 体现了人与语言的更深刻的关系,所以“我们完全有理由把人定义为具有语感的存在”⑥。

”③ ⑤,从以上论述中我们可以看出, 语感是语文素养的核心, 语文教学要体现语文性就应该以 感”为中心设计课堂教学。

面是余映潮先生的《走一步,再走一步》教学设计,供大家参考。

有改动)[ 教学过程 ]一)、导入困难、挫折、畏惧、恐怖是青春少年花季生活的又一侧面,也是“生活是丰富多彩的”想一想作者的这次 你会明白蕴含于故含义之一。

读一读这个发生在悬崖上的故事, 也许你会有身临其境之感; 经历,也许你对战胜胆小有新的认识; 体味一下作者对这次经历的感悟, 事中的道理。

二)、阅读活动之一:学习朗读1、朗读要做到读音准确——建议大家用:圈读”生字、生词的方式大声地练习读音。

3、教师与同学们交流自己的看法,重点突出记叙的顺序与叙议结合的学法。

四)、阅读活动之三:品评人物。

1、教师出示“课中话题” 。

根据文章的细节,从文章中找内容来说话,说说亨特是一个怎样的孩子。

根据文章的细节进行体味,说说亨特爸爸是一个怎样的人。

五)、阅读活动之四:表达感受1、师:朗读文中最后一段,体味一下作者所说的“经验”全课收束。

⑦ 点评:本文编排在人教版课标教材七(上)第一单元,这是一个以“人生”为主题的单元, 余映潮老师的课堂教学设计每一步都紧扣文本, 全部着眼于学生学习语文的实践活动, 着眼 于训练,提高学生的阅读感受能力。

充分体现了语文性原则。

二、互动性原则传统的语文教学是灌输式的, 实际上, 在课堂上教师成了主体, 学生是被动接受知识的 容器,学生的一切行动都要听教师的指挥,这样的教学方式把学生看成了“奴隶” ,久而久 之,学生也就成了毫无思想和主见的录音机和播放机。

因此, 新课程下的课堂教学必须是互 动的,这互动不仅是双边要互动,而且是多边、多角度,多层面的互动。

《课程标准》明确指出: 语文的课堂教学要关注师生的对话。

我也非常赞同王尚文先生所提倡的对话教学, 对 话是课堂教学互动的一种直接体现。

来看一看王尚文先生对“对话”的理解:语文教学作为对话,它由多个对话者(教师、学生、课文、教材编写者等对话者的多重 对话——教师和学生之间,学生与课文之间, 学生和学生之间,教师和课文之间, 教师和教 材编写者之间的对话) 相互交织而成。

其中主要是师生之间的对话, 它不是向学生灌输自己 对文本的理解,传授应当如何写作的套路,等等,而是启发,引导学生和“他者”对话;再 是学生和 “他者”的对话——学生作为读者, “他者” 是文本;学生作为说者、 写者,“他者” 就是听者、读者;学生作为反思的“自我” ,“他者”就是现实的“自我” 。

这是教学活动的 主体。

多个对话者之间,多重对话之间相互碰撞,相互推动,相互补充,相互促进,不断进 入新的精神境界。

学生正是在这种对话中学习对话,学会对话。

从以上论述中可以明确看出, 对话是互动的基本形式,真正的课堂互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