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移动技术规范

合集下载

中国移动CM-IMS(SIP)技术规范_第4部分:CM-IMS业务对SIP的要求V1.0.0概要

中国移动CM-IMS(SIP)技术规范_第4部分:CM-IMS业务对SIP的要求V1.0.0概要

中国移动通信企业标准QB-C-018.4-2011中国移动C M-I M S会话初始协议(S I P)技术规范第四部分:C M-I M S业务对S I P的要求C M-I M S S p e c i f i c a t i o n s o f S e s s i o nI n i t i a t i o n P r o t o c o l(S I P)P a r t4:S I PR e q u i r e m e n t s o f C M-I M S S e r v i c e s版本号:1.0.02011-7-27发布2011-7-27实施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发布目录前言 (II)1. 范围 (1)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3. 术语、定义和缩略语 (1)4. 概述 (2)5. CM-IMS业务对SIP消息头域及参数的要求 (3)5.1.From头域 (3)5.1.1.业务需求 (3)5.1.2.使用方式 (3)5.2.Privacy头域 (3)5.2.1.业务需求 (3)5.2.2.使用方式 (3)5.3.History-Info头域 (4)5.3.1.业务需求 (4)5.3.2.使用方式 (4)5.4.Alert-Info头域 (4)5.4.1.业务需求 (4)5.4.2.使用方式 (5)6. CM-IMS业务对SIP信令流程的要求 (5)6.1.前转流程 (5)6.1.1.业务需求 (5)6.1.2.流程描述及使用方式 (5)6.2.等待流程 (6)6.2.1.业务需求 (6)6.2.2.流程描述及使用方式 (6)6.3.早媒体协商流程 (7)6.3.1.业务需求 (7)6.3.2.流程描述及使用方式 (7)6.4.REFER流程 (8)6.4.1.业务需求 (8)6.4.2.流程描述及使用方式 (8)流程 (9)6.5.1.业务需求 (9)6.5.2.流程描述及使用方式 (9)6.6.没有媒体成分的媒体协商流程 (10)6.6.1.业务需求 (10)6.6.2.流程描述及使用方式 (10)7. CM-IMS业务对SIP协议的扩展原则 (10)8. 编制历史 (11)前言本标准依据IETF、3GPP以及ITU-T制定的相关标准,结合有关国内标准和中国移动相关企业标准,基于中国移动CM-IMS总体技术要求和实际需求而拟定,充分考虑了网络的平滑演进能力,为中国移动CM-IMS的技术试验、网络建设和运行维护提供技术依据。

中国移动统一设备技术规范数据合成服务器接口规

中国移动统一设备技术规范数据合成服务器接口规

中国移动统一设备技术规范数据合成服务器接口规范1. 引言本文档旨在定义中国移动统一设备技术规范数据合成服务器接口规范。

数据合成服务器是中国移动设备技术规范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该服务器,不同终端设备可以共享和合成数据,提供更加丰富的用户体验。

本规范将详细说明数据合成服务器的接口要求和操作流程。

2. 术语和定义•数据合成服务器(Data Fusion Server):用于将不同设备上的数据进行合成和处理的服务器。

•终端设备(End Device):用户使用的各种设备,如移动电话、平板电脑等。

•接口规范(Interface Specification):定义了数据合成服务器与终端设备之间的通信接口和规则。

3. 接口概述数据合成服务器接口是一套基于网络通信的接口规范,用于实现数据合成服务器与终端设备之间的数据传输和交互。

该接口规范支持多种通信协议和数据格式,具有良好的拓展性和兼容性。

3.1 接口功能数据合成服务器接口提供以下功能: - 数据同步:将终端设备上的数据同步到数据合成服务器。

- 数据合成:根据终端设备的请求,将不同设备上的数据进行合成。

- 数据查询:查询数据合成服务器中已存储的数据。

3.2 接口分类数据合成服务器接口主要分为以下几类: - 设备管理接口:用于管理终端设备的注册、注销和状态查询等操作。

- 数据同步接口:用于将终端设备上的数据同步到数据合成服务器。

- 数据合成接口:用于提供数据合成的能力,并响应终端设备的数据合成请求。

- 数据查询接口:用于查询数据合成服务器中已存储的数据。

4. 设备管理接口规范设备管理接口包括设备注册、设备注销和设备状态查询三个接口。

4.1 设备注册接口设备注册接口用于终端设备向数据合成服务器注册自身,并获取相应的设备标识。

接口定义POST /api/device/register请求参数参数名类型是否必填描述device_id string 是终端设备的唯一标识device_name string 否终端设备的名称device_model string 否终端设备的型号device_type string 否终端设备的类型platform string 是终端设备所使用的操作系统平台响应参数参数名类型描述success bool 设备注册是否成功message string 注册成功时返回的设备标识响应示例```json {。

中国移动统一信息平台技术规范标准

中国移动统一信息平台技术规范标准

中国移动统一信息平台技术规范标准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和移动通信产业的蓬勃发展,移动通信用户对于信息传递的需求也日益增长。

中国移动作为国内最大的移动通信运营商之一,在满足用户需求、提供高品质服务方面拥有得天独厚的优势。

为了统一信息平台的技术规范标准,保障信息传递质量,我们特别制定了中国移动统一信息平台技术规范标准。

一、背景介绍在移动通信发展过程中,信息平台的技术规范标准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它不仅能够解决不同系统之间的兼容性问题,还能够优化信息传递流程,提高用户的体验和满意度。

因此,统一信息平台技术规范标准的制定就显得尤为重要。

二、统一信息平台技术规范标准的意义1.提高信息传递效率:通过技术规范标准,统一信息平台能够实现各个系统之间的无缝对接,从而加快信息传递速度,提高整体效率。

2.保障信息安全:技术规范标准不仅能够确保信息的准确传递,还能够提高信息的安全性,有效防止信息泄露和篡改。

3.推动行业发展:统一信息平台技术规范标准的制定,可以促进移动通信行业的健康发展,提升整体竞争力,为行业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三、技术规范标准的内容1.接口标准:规定统一信息平台与其他系统之间的接口标准,包括数据传递格式、接口协议等,以确保各个系统的互联互通。

2.安全标准:制定统一信息平台的安全标准,保证信息传递过程中的机密性、完整性和真实性。

3.数据标准:确立数据格式和数据内容的标准,以统一不同系统中的数据表示方式,提高数据的可读性和可交互性。

4.性能标准:规定统一信息平台的性能指标和测试方法,确保平台的稳定性和可靠性,提供高质量的信息传递服务。

四、技术规范标准的实施1.组织实施:成立专门的技术标准工作组,由经验丰富的专家负责统一信息平台技术规范标准的制定、修订和升级。

2.宣贯培训:开展技术规范标准的宣贯培训,向相关部门和人员普及技术规范标准的重要性和具体内容,确保相关人员能够正确理解和操作。

3.监督检查:建立技术规范标准的监督检查机制,定期对实施情况进行检查和评估,确保技术规范标准的有效执行。

中国移动CM-IMS(SIP)技术规范_第1部分:SIP的总体要求V1.0.0

中国移动CM-IMS(SIP)技术规范_第1部分:SIP的总体要求V1.0.0

中国移动通信企业标准QB-C-018.1-2011中国移动C M-I M S会话初始协议(S I P)技术规范第一部分:S I P的总体要求C M-I M S S p e c i f i c a t i o n s o f S e s s i o nI n i t i a t i o n P r o t o c o l(S I P)P a r t1:C o m m o nR e q u i r e m e n t o f S I P版本号:1.0.02011-7-27发布2011-7-27实施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发布目录前言 (II)1. 范围 (1)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3. 术语、定义与缩略语 (1)4. SIP协议概述 (2)4.1. SIP协议简介 (2)4.2. SIP协议功能介绍 (3)5. SIP协议结构 (3)5.1. SIP分层架构 (3)5.2. SIP使用的传输协议 (4)5.3. SIP协议中的逻辑实体 (4)5.3.1. UA (4)5.3.2. Proxy (5)5.3.3. B2BUA (5)5.4. 会话、对话和事务 (6)5.5. SIP路由机制 (6)5.5.1. 请求消息的路由 (6)5.5.2. 响应消息的路由 (6)6. SIP协议在CM-IMS中的应用 (6)6.1. CM-IMS体系结构 (6)6.2. SIP协议相关的CM-IMS接口和网元 (8)6.2.1. 接口 (8)6.2.1.1. Gm接口 (8)6.2.1.2. Mw接口 (9)6.2.1.3. ISC接口 (9)6.2.1.4. Ma接口 (9)6.2.1.5. Mi接口 (9)6.2.1.6. Mj接口 (9)6.2.1.7. Mg接口 (9)6.2.1.8. Mx接口 (9)6.2.1.9. Cr接口 (9)6.2.2. 网元 (10)7. SIP的能力集和支持的CM-IMS业务 (10)7.1. 能力集 (10)7.2. SIP协议支持的业务 (11)8. 编制历史 (11)前言本标准依据IETF、3GPP以及ITU-T制定的相关标准,结合有关行业标准和中国移动相关企业标准,基于中国移动CM-IMS总体技术要求而制定,充分考虑了网络的平滑演进能力,为中国移动CM-IMS核心网设备、接入设备及终端设备的研发、引入和运行维护提供技术依据。

中国移动室内分布系统安装技术规范

中国移动室内分布系统安装技术规范

1、主机安装1.1、主机安装位置要求1.1.1安装位置必须保证无强电、强磁和强腐蚀性设备的干扰;1.1.2主机安装场所应干燥、灰尘小、且通风良好;1.1.3主机安装位置便于馈线、电源线、地线的布线;1.1.4主机尽量安装在室内。

安装主机的室内不得放置易燃品;室内温度、湿度不能超过主机工作温度、湿度的范围;1.1.5主机挂壁式安装时,主机底部距离地面为1米以上,在移动机房、交换机房等特殊机房内安装时,主机底部或顶部应与其它原有壁挂设备底部或顶端保持在同一水平线上;1.1.6主机落地式安装时,龙门架底座或主机座应与墙壁距离0.8米,在移动机房、交换机房等特殊专用设备机房内安装时,应与原有设备保持整体协调。

1.1.7设备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尽量安装在室内。

对于室外安装的主机,必须做好防雨、防水处理,以防止雨水溅湿机箱体底部,同时做好主设备的防晒、防破坏的措施;必须保证主设备便于调试、维护和散热需要;1.2、主机的架设安装1.2.1主机安装步骤参照使用说明书和设计方案进行;1.2.2立式或挂式机柜的安装位置、排列顺序均应符合设计要求。

机柜或机箱的安装必须垂直、牢固稳定,加固应符合设计的抗震要求;1.2.3立式机柜与同列机架应成一条直线,无明显参差不齐,整列机架允许偏差为10mm;机柜的安装垂直度应满足上、下偏差不大于机柜高度的千分之一;1.2.4挂式机柜的承载体必须坚固(如:建筑承重墙、柱等),具备长期稳定性;安装完毕后不得有影响美观的明显几何偏差。

1.2.5主机、分机的跳接馈线、电源线、地线均置于100X60mm的线槽内走线。

1.2.6主机接地排安装于主机下方,距地面150mm-200mm紧靠垂直线槽水平固定;1.2.7所有线头标签均距线槽10mm贴于馈线、地线、电源线上,标签字体朝上;1.2.8主机保护地、室内馈线接地,分别用16mm2地线引至主机下端接地排上,再用35mm2地线从接地排引至地网;2、天线安装2.1天线安装的位置,俯、仰角必须符合设计方案。

中国移动统一信息平台技术规范

中国移动统一信息平台技术规范

中国移动统一信息平台技术规范中国移动企业信息化一期工程统一信息平台技术规范(v1.0)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目录1 总则 (1)1.1. 概述 (1)1.2. 适用范围 (1)1.3. 起草单位 (2)1.4. 解释权 (2)2 应用体系架构 (3)2.1. 两级架构 (3)2.2. 统一信息平台的组成 (4)2.3. 总体技术要求 (5)3 展示平台 (6)3.1. 域名规则 (6)3.2. 登录流程 (7)3.3.访问安全控制 (7)3.3.1. ......................................................... 认证83.3.2. ......................................................... 加密93.3.3. ......................................................... 授权93.4.个性化展现管理 (9)3.5.内容应用聚集 (10)3.6.系统性能要求 (11)4 网络和接入平台 (12)4.1.全国互联广域网组织结构 (12)4.1.1. ..................... 全国互联广域网拓扑结构124.1.2. ................. 广域网互联承载网络的选择134.1.3. ......................... 全国互联广域网的路由144.1.4. ................. 全国互联广域网的网络安全144.2.集团公司统一信息平台的网络组织结构14 4.2.1. ............. 集团公司统一信息平台局域网144.2.2. ................. 集团公司统一信息平台接入164.3.省公司统一信息平台的网络组织结构 (17)4.3.1. ................. 省公司统一信息平台局域网174.3.2. ..................... 省公司统一信息平台接入194.4.I P地址规划 (20)4.4.1. .................................... I P地址规划原则204.4.2. .................................... I P地址规划方法224.4.3. .................................... I P地址规划要求235安全管理平台 (24)5.1.网络管理及网络安全 (24)5.1.1. ......................................... 网络系统管理245.1.2. ................................................. 网络安全245.2.系统管理及系统安全 (25)5.2.1...................................................... 系统管理255.2.2. ................................................. 系统安全265.2.3. ..................................... 数据管理和安全285.2.4. ..................................................... 防病毒296系统和环境要求 (30)6.1.系统要求 (30)6.1.1. ................................................. 主机设备306.1.2. ................................................. 操作系统316.1.3. ......................................... 存储备份设备316.1.4. ................................................. 网络设备326.1.5. ..................................................... 数据库346.1.6. ......................................... 展示平台软件366.1.7. ................................................. 开发工具376.1.8. ................................................. 系统文档376.2.机房环境要求 (38)6.2.1. ......................................... 机房环境条件386.2.2. ................................................. 接地要求396.2.3. ............................................. 空调及电源401 总则1.1. 概述目前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已成为世界第一大GSM移动电话运营商,并已经从提供话音和基本数据业务的单一业务运营者逐步转变为提供话音、数据、Internet及未来多媒体业务的综合业务运营商。

中国移动省级业务运营支撑系统业务技术规范版

中国移动省级业务运营支撑系统业务技术规范版

中国移动省级业务运营支撑系统业务技术规范版1. 引言中国移动省级业务运营支撑系统(以下简称“系统”)是为了支持中国移动各省公司的业务运营需求而开发的。

本文档旨在规范系统的业务技术要求,确保系统能够稳定、高效地进行业务运营。

2. 系统架构系统采用了分布式架构,分为前端和后端两部分。

前端主要负责用户界面的展示和用户交互,后端则负责业务逻辑的处理和数据存储。

系统的前端采用HTML、CSS和JavaScript技术,以实现跨平台的用户界面。

后端则借助Java技术进行开发,通过使用Spring框架进行模块化设计和管理,提高系统的可维护性和扩展性。

3. 数据库设计系统的数据存储和管理采用关系型数据库。

数据库的设计要遵循以下原则:•合理的表结构设计,符合数据库范式要求,以确保数据的一致性和完整性。

•恰当的索引设计,提高查询性能,减少数据检索的时间开销。

•数据库的备份和恢复机制,确保数据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4. 业务流程系统根据中国移动省级公司的业务运营流程进行设计和实施。

以下是常见的业务流程:1.业务办理:用户通过系统提交业务办理请求,请求将发送到后台进行处理。

2.业务审核:后台系统对用户提交的请求进行审核,根据业务规则进行判断,并生成相应的审核结果。

3.业务处理:根据审核结果,后台系统对业务进行处理和操作,包括生成工单、发送短信通知等。

4.业务完成:业务处理完成后,系统会生成业务办理的相关数据和报表,并通知用户处理结果。

系统的业务流程应该通过流程图和文字说明来清晰地呈现,以便于系统用户和开发人员的理解和使用。

5. 接口规范系统的接口规范是系统与其他系统或模块进行交互的重要依据。

接口规范应该包括以下内容:•接口功能说明:明确接口的功能和用途。

•接口参数:要求明确接口的输入参数和输出参数,包括参数类型、参数名称和参数说明。

•接口调用方法:要求明确接口的调用方式和操作步骤,以便其他系统或模块能够正确地调用接口。

接口规范的编写应该遵循统一的规范,以提高开发效率和协作效果。

中国移动技术规范

中国移动技术规范

中国移动技术规范文档编号:中国移动直放站监控系统设备验收规范文档版本:Version 1.0.0版权声明:版权归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所有,未经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书面许可,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以任何形式全部或部分使用和传播本技术规范。

发布日期:2005年05月发布单位: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文档说明:本技术规范为中国移动直放站监控系统设备验收规范。

本规范为直放站监控系统规范中的设备验收规范仅用于指导中国移动直放站监控系统建设,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保留对本方案的解释权和修改权。

以下同志参加了本规范初稿的编写和讨论工作,表示感谢!徐海东、王烨、张潮、方鹏、丁三弟、钟学森、张辰、彭旭辉、李胜利、王红、方道奎、吴玲琦、魏崴、李雪峰、李承胜、师鑫、胡国云等编号说明:(本文档编号依照以下原则进行:x.y.z x: 大版本更新,文档结构变化y: 具体方案的更改,部分内容的修正z: 文字修改,奇数为包含对上一版修改记录的稿子偶数为对上修改稿的定稿)文档修改历史目录1范围 (10)2规范性引用文件 (10)3参考文献 (10)4缩略语 (10)5验收总原则 (10)5.1实现直放站设备的有效监控 (11)5.2对第三方测试单位的要求 (11)5.3对设备制造商的要求 (11)5.4验收测试分类 (12)5.5测试中的注意点 (12)6前期准备 (12)6.1组建监控系统(或起相同作用的测试系统) (12)6.2验收所需设备及工具 (12)6.3实验室验收测试环境和条件 (13)7验收测试项目 (14)7.1通信时延要求 (14)7.2通信方式要求 (14)7.3开站上报 (14)7.3.1测试前提 (14)7.3.2测试方法 (14)7.3.3测试内容 (15)7.3.4测试结果 (15)7.4基本信息查询 (15)7.4.1测试前提 (15)7.4.2测试方法 (15)7.4.3测试内容 (15)7.4.4测试结果 (16)7.5基本信息设置 (16)7.5.1测试前提 (16)7.5.2测试方法 (16)7.5.3测试内容 (17)7.5.3.1设置上报号码 (17)7.5.3.2设置站点编号 (17)7.5.3.3设置设备编号 (17)7.5.3.4设置“查询设置电话号码1~5” (17)7.5.3.5设置短信服务中心号码 (18)7.5.3.6监控中心IP地址和端口号 (18)7.5.4测试结果 (18)7.6下行链路 (19)7.6.1测试前提 (19)7.6.2测试方法 (20)7.6.3测试内容 (20)7.6.3.1下行输入功率电平 (20)7.6.3.2下行输出功率电平 (21)7.6.3.3下行衰减 (21)7.6.3.4下行实际增益 (22)7.6.3.5下行输入功率告警门限与下行输出功率告警门限 (22)7.6.3.6下行输入功率告警与下行输出功率告警 (22)7.6.4测试结果 (22)7.7上行链路 (23)7.7.1测试前提 (23)7.7.2测试方法 (23)7.7.3测试内容 (24)7.7.3.1上行输出功率电平(可选) (24)7.7.3.2上行衰减 (24)7.7.3.3上行理论增益 (24)7.7.3.4上行输出过功率告警门限(可选) (24)7.7.3.5上行输出过功率告警(可选) (25)7.7.4测试结果 (25)7.8光收功率/光发功率(可选) (25)7.8.1测试前提 (25)7.8.2测试方法 (26)7.8.3测试内容 (26)7.8.4测试结果 (26)7.9信道号 (26)7.9.1测试前提 (26)7.9.2测试方法 (26)7.9.3测试内容 (26)7.9.3.1选频设备信道号 (27)7.9.3.2移频选频直放站信道号 (27)7.9.4测试结果 (28)7.9.4.1工作信道号测试数据 (28)7.9.4.2移频信道号测试数据 (28)7.9.4.3测试结果 (29)7.10工作频带上/下边带信道号 (30)7.10.1测试前提 (30)7.10.2测试方法 (30)7.10.3测试内容 (30)7.10.4测试结果 (30)7.11移频直放站工作频带/移频频带的上/下边带信道号 (30)7.11.2测试方法 (30)7.11.3测试内容 (31)7.11.3.1工作频带上/下边带信道号 (31)7.11.3.2移频频带上/下边带信道号 (31)7.11.4测试结果 (31)7.11.4.1测试数据 (31)7.11.4.2测试结果 (32)7.12下行驻波比 (33)7.12.1测试前提 (33)7.12.2测试方法 (33)7.12.3测试内容 (33)7.12.3.1下行驻波比值 (33)7.12.3.2下行驻波比门限 (33)7.12.3.3下行驻波比告警 (33)7.12.4测试结果 (33)7.13射频信号开关 (34)7.13.1测试前提 (34)7.13.2测试方法 (34)7.13.3测试内容 (34)7.13.4测试结果 (34)7.14功放开关(用于基站放大器,其它设备类型可选) (35)7.14.1测试前提 (35)7.14.2测试方法 (35)7.14.3测试内容 (35)7.14.4测试结果 (35)7.15上/下行信号旁路状态(用于塔放) (35)7.15.1测试前提 (35)7.15.2测试方法 (35)7.15.3测试内容 (36)7.15.3.1下行旁路状态检测 (36)7.15.3.2上行旁路状态检测 (36)7.15.4测试结果 (36)7.16信源信息 (37)7.16.1测试前提 (37)7.16.2测试方法 (37)7.16.3测试内容 (37)7.16.3.1信源信息七项 (37)7.16.3.2设置信源小区识别码参照值 (37)7.16.3.3信源变化告警 (38)7.16.4测试结果 (38)7.17功放过温 (38)7.17.1测试前提 (38)7.17.2测试方法 (38)7.17.3.1功放温度值 (38)7.17.3.2功放过温告警门限 (39)7.17.3.3功放过温告警 (39)7.17.4测试结果 (39)7.18电源掉电告警 (39)7.18.1测试前提 (39)7.18.2测试方法 (39)7.18.3测试内容 (39)7.18.4测试结果 (40)7.19电源故障告警 (40)7.19.1测试前提 (40)7.19.2测试方法 (40)7.19.3测试内容 (40)7.19.4测试结果 (40)7.20监控模块电池故障告警 (41)7.20.1测试前提 (41)7.20.2测试方法 (41)7.20.3测试内容 (41)7.20.4测试结果 (41)7.21位置告警 (41)7.21.1测试方法 (41)7.21.2测试内容 (41)7.21.3测试结果 (41)7.22门禁告警(可选) (42)7.22.1测试前提 (42)7.22.2测试方法 (42)7.22.3测试内容 (42)7.22.4测试结果 (42)7.23自激告警 (42)7.23.1测试前提 (42)7.23.2测试方法 (42)7.23.3测试内容(实验室) (43)7.23.4测试结果 (43)7.24本振失锁告警 (43)7.24.1测试前提 (43)7.24.2测试方法 (43)7.24.3测试内容 (44)7.24.4测试结果 (44)7.25光收发故障告警 (44)7.25.1测试前提 (44)7.25.2测试方法 (44)7.25.3测试内容 (44)7.25.4测试结果 (44)7.26.1测试前提 (44)7.26.2测试方法 (45)7.26.3测试内容 (45)7.26.4测试结果 (45)7.27低电压告警(仅对太阳能直放站) (45)7.27.1测试前提 (45)7.27.2测试方法 (45)7.27.3测试内容 (45)7.27.4测试结果 (45)7.28功放/低噪放故障告警 (46)7.28.1测试前提 (46)7.28.2测试方法 (46)7.28.3测试内容 (46)7.28.3.1上行功放/低噪放告警 (46)7.28.3.2下行功放/低噪放告警 (46)7.28.4测试结果 (46)7.29外部告警 (47)7.29.1测试前提 (47)7.29.2测试方法 (47)7.29.3测试内容 (47)7.29.4测试结果 (47)7.30其它模块告警 (47)7.30.1测试前提 (47)7.30.2测试方法 (48)7.30.3测试内容 (48)7.30.4测试结果 (48)7.31塔顶放大器告警 (48)7.31.1测试前提 (48)7.31.2测试方法 (48)7.31.3测试内容 (48)7.31.4测试结果 (48)7.32功放旁路告警(用于基站放大器) (49)7.32.1测试前提 (49)7.32.2测试方法 (49)7.32.3测试内容 (49)7.32.4测试结果 (49)7.33巡检上报 (49)7.33.1测试前提 (49)7.33.2测试方法 (49)7.33.3测试内容 (50)7.33.4测试结果 (50)7.34配置变更上报 (50)7.34.1测试前提 (50)7.34.3测试内容 (50)7.34.4测试结果 (50)7.35故障修复上报 (51)7.35.1测试前提 (51)7.35.2测试方法 (51)7.35.3测试内容 (51)7.35.4测试结果 (51)7.36验收告警机制 (51)7.36.1验收告警使能和告警发送功能 (51)7.36.1.1测试前提 (51)7.36.1.2测试方法 (51)7.36.1.3测试内容 (51)7.36.1.4测试结果 (52)7.36.2告警产生机制检测 (52)7.36.2.1告警产生检测 (52)7.36.2.2告警恢复产生检测 (53)7.36.2.3测试结果 (53)7.36.3告警重发机制检测 (53)7.36.3.1测试1 (53)7.36.3.2测试2 (54)7.36.3.3测试3 (54)7.36.3.4测试4 (54)7.36.3.5测试5 (54)7.36.3.6测试6 (54)7.36.3.7测试7 (54)7.36.3.8测试结果 (54)7.36.4告警特殊情况处理机制检测 (55)7.36.4.1测试1 (55)7.36.4.2测试2 (55)7.36.4.3测试3 (55)7.36.4.4测试4 (55)7.36.4.5测试结果 (56)7.36.5告警屏蔽处理机制检测 (56)7.36.5.1测试1 (56)7.36.5.2测试2 (58)7.36.5.3测试3 (58)7.36.5.4测试4 (59)7.36.5.5测试5 (59)7.36.5.6测试6 (59)7.36.5.7测试结果 (59)7.37通信压力测试(只对现网测试作要求) (59)7.37.1测试前提 (59)7.37.2测试方法 (59)附录1中国移动直放站监控系统设备入网验收测试结果总表 (61)附录2中国移动直放站监控系统设备工程验收表格 (64)1范围中国移动直放站监控系统设备验收规范规定了GSM网络中直放站覆盖设备(以下统称为“直放站”)的验收要求。

中国移动技术规范

中国移动技术规范

中国移动技术规范文档编号:中国移动PTN故障智能辅助定位功能需求规范书文档版本:Version 1.0版权声明:版权归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所有,未经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书面许可,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以任何形式全部或部分使用和传播本技术规范。

发布日期:2020年10月发布单位: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前言本技术规范根据中国移动PTN网络维护效能提升管理需求而制定,随着网络管理需求的不断深化,本技术规范的相关内容将会修改和完善。

本技术规范的解释权属于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

本技术规范由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提出并归口。

本技术规范起草单位: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网络部本技术规范主要起草人:集团公司:邓春胜、邓宇省公司:党志俊、娄文科、田志坚、黄垣森、杨彬、张剑、夏志超、李勇、梁静海、张跃明、彭鹏目录前言 (2)目录 (3)1.概述 (4)2. 术语、定义和缩略语 (4)2.1术语和定义 (4)2.2缩略语 (4)3.功能需求 (5)3.1告警相关性分析 (5)3.1.1告警根源性分析 (5)3.1.2告警相关性原则 (6)3.2业务相关性分析 (6)3.3故障辅助分析及定位 (6)3.3.1用户界面 (7)3.3.2故障定位手段 (7)3.3.3故障定位结果 (8)1.概述研究各种典型场景下PTN网络故障诊断定位方法,包括业务故障、光缆故障、设备故障、时钟故障、DCN故障、业务性能劣化等,开发出故障智能辅助定位工具,实现一键式故障智能诊断及故障原因智能输出,并给出常见故障处理建议,提高运维人员现场维护效率及能力。

该辅助定位功能具备以下模块:―告警相关性分析―业务相关性分析―故障智能分析和定位2. 术语、定义和缩略语2.1 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技术规范:网元管理系统Element Management System简称EMS,由设备供应商提供,是为了管理一个或多个传送网网元所使用的软硬件系统。

网元管理系统管理由单一设备供应商提供的网元。

中国移动城域网IPRAN接入设备技术规范

中国移动城域网IPRAN接入设备技术规范

中国移动城域网IPRAN接入设备技术规范1. 简介城域网(Metropolitan Area Network,简称MAN)是指覆盖一个城市范围内的计算机网络,为城市提供高速数据通信和互联互通的基础设施。

中国移动作为国内领先的电信运营商之一,为了满足城市内优质通信需求,采用了IPRAN(Internet Protocol Radio Access Network)接入设备技术。

本文档将介绍中国移动城域网IPRAN接入设备的技术规范,包括硬件规范、软件规范、安全规范等方面。

2. 硬件规范2.1 设备类型中国移动城域网IPRAN接入设备主要包括以下类型:•路由器(Router):用于实现数据包的转发和路由选择,负责不同网络节点之间的互联。

路由器通常具有多个以太网接口和广域网接口。

•交换机(Switch):用于实现局域网内各设备之间的通信,主要负责数据包的交换和转发。

交换机通常具有多个以太网接口。

•防火墙(Firewall):用于保护网络免受非法访问和攻击,主要负责网络安全策略的实施和控制。

防火墙通常具有多个以太网接口和广域网接口。

2.2 设备性能中国移动城域网IPRAN接入设备的性能要求如下:•路由器性能:支持高速数据传输,具有大缓存和高处理能力,能够处理大量的数据包转发和路由选择任务。

•交换机性能:具有快速的数据包交换能力,支持高速局域网内设备之间的通信。

•防火墙性能:具有高效的安全策略实施和控制能力,能够及时识别和阻止非法访问和攻击。

2.3 设备接口中国移动城域网IPRAN接入设备的主要接口类型包括以下几种:•以太网接口(Ethernet Interface):用于与局域网中其他设备进行连接,支持高速数据传输。

•广域网接口(Wide Area Network Interface):用于与广域网中其他网络节点进行连接,支持远程访问和互联互通。

•管理接口(Management Interface):用于设备的远程管理和配置,支持通过网络进行管理和控制。

中国移动技术规范

中国移动技术规范

中国移动技术规范文档编号:中国移动PTN故障智能辅助定位功能需求规范书文档版本:Version 1.0版权声明:版权归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所有,未经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书面许可,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以任何形式全部或部分使用和传播本技术规范。

发布日期:2019年10月发布单位: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本技术规范根据中国移动PTN网络维护效能提升管理需求而制定,随着网络管理需求的不断深化,本技术规范的相关内容将会修改和完善。

本技术规范的解释权属于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

本技术规范由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提出并归口。

本技术规范起早单位: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网络部本技术规范主要起草人:集团公司:邓春胜、邓宇省公司:党志俊、娄文科、田志坚、黄垣森、杨彬、张剑、夏志超、李勇、梁静海、张跃明、彭鹏刖言 (2)目录 (3)1•概述 (4)2.术语、定义和缩略语 (4)2.1术语和定义 (4)2.2缩略语 (4)3.功能需求 (5)3.1 告警相关性分析 (5)3.1.1告警根源性分析 (5)3.1.2告警相关性原则 (6)3.2业务相关性分析 (6)3.3故障辅助分析及定位 (6)3.3.1用户界面 (7)3.3.2故障定位手段 (7)3.3.3故障定位结果 (8)1 •概述研究各种典型场景下PTN网络故障诊断定位方法,包括业务故障、光缆故障、设备故障、时钟故障、DCN故障、业务性能劣化等,开发出故障智能辅助定位工具,实现一键式故障智能诊断及故障原因智能输出,并给出常见故障处理建议,提高运维人员现场维护效率及能力。

该辅助定位功能具备以下模块:—告警相关性分析—业务相关性分析—故障智能分析和定位2.术语、定义和缩略语2.1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技术规范:网元管理系统Element Management System简称EMS,由设备供应商提供,是为了管理一个或多个传送网网元所使用的软硬件系统。

网元管理系统管理由单一设备供应商提供的网元。

中国移动服务规范

中国移动服务规范

中国移动服务规范作为全球最大的移动通信运营商之一,中国移动一直致力于为广大用户提供高质量的移动通信服务。

为了有效管理和规范自身的服务行为,中国移动制定了一系列的服务规范。

本文将详细介绍中国移动的服务规范,包括内容的要求和用户的权益保障。

一、服务内容1. 通信服务:包括语音通信、短信、彩信等基础通信服务,以及移动互联网、数据通信等增值业务。

2. 客户服务:提供用户咨询、投诉、申请等一站式服务,保障用户的权益和需求。

3. 营销服务:向用户提供产品信息、优惠活动等服务,确保用户可以享受到最适合自己的服务。

二、服务质量1. 通信质量:中国移动致力于在全国范围内建设稳定、快速的移动通信网络,以确保用户可以随时随地进行通信。

2. 服务态度:中国移动的员工应以友善、专业的态度对待用户,及时回答用户的问题,解决用户的困扰。

3. 服务效率:中国移动提倡高效服务,尽量在最短的时间内满足用户的需求,例如快速办理业务、及时解决故障等。

三、用户权益保障1. 公平公正:中国移动保障用户享有平等的服务权利,不因用户的身份、职业、性别等因素而不公平对待。

2. 个人信息保护:中国移动承诺对用户个人信息进行保密,不随意泄露或滥用用户的个人信息。

3. 合理收费:中国移动的收费标准应合理透明,不采用任何欺诈或不合理收费的手段。

4. 业务解释:中国移动应为用户提供清晰明了的业务解释和指南,以便用户了解各项业务的操作和费用等情况。

5. 投诉渠道:如果用户对中国移动的服务存在不满或有任何问题,可以通过投诉渠道进行反馈,并得到及时的处理和回复。

四、服务改进1. 用户意见收集:中国移动定期开展用户满意度调查,以了解用户对服务的评价和意见,进而优化服务。

2. 技术创新:中国移动不断跟进全球移动通信技术的发展,引进新技术、新产品,以提高服务质量和用户体验。

3. 服务培训:中国移动定期开展员工培训,提高员工的服务意识和专业水平,以更好地为用户提供服务。

论中国移动综合网络资源管理系统技术规范

论中国移动综合网络资源管理系统技术规范

论中国移动综合网络资源管理系统技术规范1. 引言中国移动综合网络资源管理系统是一个综合管理和监控移动网络资源的系统。

该系统的设计和实施对于中国移动在网络资源管理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档旨在规范中国移动综合网络资源管理系统的技术规范,以确保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2. 系统架构中国移动综合网络资源管理系统采用分布式架构,由多个子系统构成。

主要子系统包括数据采集子系统、数据存储子系统、数据处理子系统和用户界面子系统。

2.1 数据采集子系统数据采集子系统主要负责收集移动网络资源的实时数据。

该子系统通过与各种网络设备和传感器进行通信,获取网络状况、设备状态、带宽利用率等信息,并将数据发送到数据存储子系统。

2.2 数据存储子系统数据存储子系统用于保存和管理从数据采集子系统接收到的数据。

该子系统采用分布式数据库架构,并支持数据的冗余备份和故障恢复功能,以确保数据的可靠性和可用性。

2.3 数据处理子系统数据处理子系统负责对从数据存储子系统接收到的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

该子系统使用数据挖掘和机器学习算法,从海量数据中发现隐藏的模式和规律,并生成相关报表和预测结果,以辅助网络资源管理和决策。

2.4 用户界面子系统用户界面子系统是用户与中国移动综合网络资源管理系统进行交互的接口。

该子系统提供了丰富的可视化界面,允许用户对网络资源进行监控、配置和管理,同时也提供报表查看和数据查询等功能。

3. 技术要求3.1 可靠性中国移动综合网络资源管理系统应具有高可靠性,能够在设备故障或网络异常等情况下继续正常运行。

系统应支持冗余设计,包括硬件冗余和数据库冗余,以最大程度地减少单点故障的影响。

3.2 扩展性系统应具有良好的可扩展性,能够根据需要添加更多的数据采集设备和存储节点,以适应不断增长的移动网络资源和用户规模。

3.3 安全性系统应采取多层次的安全措施,确保数据的机密性和完整性。

其中包括数据加密、访问权限控制、审计日志等措施,以防止未经授权的访问和数据泄露。

中国移动技术规范

中国移动技术规范

中国移动技术规范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中国移动通信行业取得了巨大的进步。

为了确保系统的稳定性和互操作性,中国移动不断制定和完善移动技术规范。

本文将介绍中国移动技术规范的背景、内容和意义。

一、背景中国移动技术规范的制定是为了应对移动通信技术的快速发展和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

作为全球最大的移动运营商之一,中国移动需要确保移动通信网络的性能和质量能够满足用户的需求,并与其他运营商和设备制造商的设备互相兼容。

二、内容中国移动技术规范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无线通信标准:包括GSM、CDMA、TD-SCDMA和LTE等无线通信标准的规范,包括网络规划、频率分配、信道参数等,以保证通信质量和覆盖范围。

2.网络架构规范:包括核心网和接入网的架构规范,确保网络的可靠性、容量和效率,以支持大规模用户的需求。

3.用户设备规范:包括移动终端、无线路由器等用户设备的规范,确保设备的兼容性、安全性和性能。

4.服务质量规范:包括数据传输速率、时延、可靠性等服务质量要求,以确保用户可以获得高质量的通信服务。

5.安全规范:包括网络安全和用户隐私的保护,以防止黑客攻击、信息泄露等安全问题。

三、意义中国移动技术规范的制定和遵守对整个移动通信行业具有重要的意义:1.保障网络稳定性:通过制定技术规范,可以确保网络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减少通信故障的发生,提高用户满意度。

2.促进互操作性:技术规范的制定可以确保不同厂家生产的设备能够互相兼容,提高整个网络的互操作性,同时也降低了设备的采购和维护成本。

3.推动技术创新:技术规范的制定鼓励设备制造商和服务提供商进行技术创新,以满足不断增长的用户需求。

4.提升行业竞争力:中国移动技术规范的制定和遵守将提升中国移动通信行业在全球市场的竞争力,同时也推动整个行业的发展。

综上所述,中国移动技术规范的制定和遵守对于移动通信行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通过规范的制定和实施,中国移动将继续保持在全球移动通信领域的领先地位,并为用户提供高质量的通信服务。

中国移动室内分布系统技术规范

中国移动室内分布系统技术规范

中国移动室内分布系统技术规范1. 引言中国移动室内分布系统技术规范(以下简称“技术规范”)是为了确保中国移动在室内环境的通信质量和用户体验而制定的一系列规范和要求。

本技术规范旨在为室内分布系统的设计、建设、维护和优化提供统一的指导,以满足高质量的通信需求。

2. 术语和定义本技术规范中涉及到的术语和定义如下: - 室内分布系统(In-Building Distribution System,IBS):为满足室内通信需求而设计的系统,包括分布式天线系统(Distributed Antenna System,DAS)、室内小基站等。

- 分布式天线系统(Distributed Antenna System,DAS):将无线信号从主基站通过传输线路分配到室内的天线系统。

- 室内小基站(Indoor Small Cell):在室内布置的小型基站设备,用于增强室内信号覆盖和容量。

- 室内半径(Indoor Coverage Range):室内分布系统能够覆盖的最大距离。

- 室内容量(Indoor Capacity):室内分布系统能够支持的最大用户数或数据传输速率。

3. 技术规范要求3.1 室内分布系统设计3.1.1 网络需求分析在设计室内分布系统之前,需要进行充分的网络需求分析。

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方面: - 室内覆盖需求:分析室内不同区域的覆盖需求,包括语音通话、数据传输等。

- 室内容量需求:根据用户数量和数据传输量估计室内分布系统的容量需求。

- 阻挡物分析:分析室内存在的可能影响信号传播的障碍物,如墙壁、楼板等。

3.1.2 设计方案选择根据网络需求分析的结果,选择适合的室内分布系统设计方案。

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方面: - 分布式天线系统(DAS):根据覆盖需求和容量需求,选择适当的DAS系统方案。

- 室内小基站:根据覆盖需求和容量需求,选择适当的室内小基站方案。

3.1.3 设计参数设置根据选择的设计方案,设置相应的设计参数。

中国移动技术规范

中国移动技术规范

中国移动技术规范文档编号:中国移动PTN资源自动分析优化功能需求规范书文档版本:Version 1.0版权声明:版权归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所有,未经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书面许可,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以任何形式全部或部分使用和传播本技术规范。

发布日期:2020年1月发布单位: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前言本技术规范根据中国移动PTN网络维护效能提升管理需求而制定,随着网络管理需求的不断深化,本技术规范的相关内容将会修改和完善。

本技术规范的解释权属于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

本技术规范由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提出并归口。

本技术规范起草单位: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网络部本技术规范主要起草人:集团公司:邓春胜、邓宇省公司:田志坚、黄垣森、杨彬、张剑、夏志超、李勇、娄文科、梁静海、张跃明、彭鹏、党志俊目录PTN资源自动分析优化功能需求规范书 (1)前言 (2)目录 (3)一、PTN资源分析优化概述 (4)二、功能需求说明 (4)2.1 ........................................................... 物理资源分析42.2逻辑资源分析 (7)2.3流量监控及资源预警功能 (9)2.4资源优化分析报告功能 (10)一、PTN资源分析优化概述PTN网络资源包括物理资源和逻辑资源。

PTN业务资源自动分析优化需要实现:PTN网络物理、逻辑资源已使用和剩余情况的统计分析,资源配置合理性评估及优化建议,资源预警等功能。

资源分析优化功能模块主要包括如下:―物理资源分析―逻辑资源分析―流量监控及资源预警功能―网络资源评估优化功能二、功能需求说明2.1物理资源分析2.1.1网元统计分析(按类型)应能对选定网元,基于设备类型进行网元统计分析,包括:―设备类型;―数量;-全部网元总数量。

报表样例:2.1.2网元统计分析(按速率)应能对选定网元,基于网元所配置业务端口的最高速率,进行网元统计分析,包括:―设备类型;―数量;-全部网元总数量。

中国移动无线局域网终端技术规范

中国移动无线局域网终端技术规范

中国移动无线局域网终端技术规范1. 引言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快速发展,无线局域网(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简称WLAN)在人们日常生活中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

而中国移动作为全球最大的移动通信运营商之一,也积极推动WLAN技术的发展与应用。

为了规范中国移动无线局域网终端的技术标准,提高用户体验和安全性,制定本技术规范。

2. 概述本技术规范主要针对中国移动无线局域网终端的技术要求进行规范和说明。

其中包括硬件要求、软件要求、网络与协议要求等方面的内容。

3. 硬件要求3.1 硬件平台:终端设备必须采用符合中国移动要求的硬件平台,包括处理器、内存、存储等。

3.2 网络接口:终端设备必须支持符合IEEE 802.11标准的无线网卡,并具备合理的天线设计和传输功率控制。

3.3 安全性要求:终端设备必须支持WPA2-PSK/AES加密,确保数据传输的安全性。

3.4 设备质量:终端设备必须符合相应的电磁兼容性和无线电频率标准,保证设备的质量和稳定性。

4. 软件要求4.1 操作系统:终端设备必须搭载符合中国移动要求的操作系统,如Android、iOS等。

4.2 驱动程序:终端设备必须配备符合中国移动要求的无线网卡驱动程序,确保设备与无线网络的正常连接。

4.3 安全性软件:终端设备必须预装符合中国移动要求的安全软件,如防火墙、杀毒软件等,保护用户不受恶意软件的侵害。

5. 网络与协议要求5.1 网络协议:终端设备必须支持符合IEEE 802.11标准的无线局域网协议,包括WiFi-5(802.11ac)或WiFi-6(802.11ax)等。

5.2 IP地址分配:终端设备必须支持动态主机配置协议(DHCP)或者手动设置IP地址,确保设备能够正常接入网络。

5.3 网络访问控制:终端设备必须支持统一的用户认证和访问控制机制,确保只有经过授权的用户能够接入网络。

5.4 漫游支持:终端设备必须支持无缝漫游,在不同的无线接入点之间实现平稳切换,提供更好的使用体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档编号:中国移动PTN自动巡检功能需求规范书文档版本:Version 1.0版权声明:版权归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所有,未经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书面许可,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以任何形式全部或部分使用和传播本技术规范。

发布日期:2022年4月发布单位: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文档说明:本文档为中国移动PTN自动巡检功能需求规范。

编号说明:(本文档编号依照以下原则进行:x.y.z x: 大版本更新,文档结构变化y: 具体方案的更改,部分内容的修正z: 文字修改,奇数为包含对上一版修改记录的稿子偶数为对上一修改稿的定稿)修订说明:版本更新日期修改更新说明文档状态1.0 2012.4.16 创建征求意见中国移动PTN自动巡检工具规范前言本技术规范根据中国移动PTN网络维护效能提升管理需求而制定,随着网络管理需求的不断深化,本技术规范的相关内容将会修改和完善。

本技术规范的解释权属于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

本技术规范由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提出并归口。

本技术规范起草单位: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网络部本技术规范主要起草人:集团公司:邓春胜、邓宇省公司:张跃明、彭鹏、张剑、田志坚、黄垣森、杨彬、夏志超、李勇、娄文科、梁静海、党志俊中国移动PTN自动巡检工具规范目录目录 (I)1范围 (4)2术语、定义和缩略语 (4)2.1术语和定义 (4)2.2缩略语 (4)3总体要求 (6)4功能需求 (6)4.1巡检任务管理 (6)4.1.1创建巡检任务 (6)4.1.2查询巡检任务 (7)4.1.3修改巡检任务 (7)4.1.4删除巡检任务 (7)4.1.5巡检任务的执行 (7)4.1.6巡检结果管理 (8)4.2巡检项目 (8)4.2.1网元状态检查 (8)4.2.1.1网元告警检查 (8)4.2.1.2网元性能检查 (9)4.2.1.3设备CPU使用率检查 (9)4.2.1.4设备内存使用率检查 (9)4.2.1.5设备风扇、电源检查 (10)4.2.1.6设备温度检查 (11)4.2.1.7网元监控检查 (11)4.2.1.8网元单板通讯检查 (12)中国移动PTN自动巡检工具规范4.2.1.9设备与网管时间检查 (12)10GE、GE端口工作状态检查 (12)4.2.1.10单板复位检查 (13)4.2.2网元配置检查 (13)4.2.2.1设备与网管关键配置数据一致性检查 (13)4.2.2.2主备主控单板配置数据一致性检查 (13)4.2.3网络配置检查 (14)4.2.3.1时钟检查 (14)4.2.3.2保护配置检查 (14)4.2.3.3软件版本检查 (15)4.2.3.4业务配置检查 (15)4.2.4网络状态检查 (17)4.2.4.1DCN状态检查 (17)4.2.4.2OAM状态检查 (18)4.2.4.3保护状态检查 (19)4.2.4.4光功率检查 (20)1范围本技术规范规定了中国移动PTN自动巡检系统的功能,确立了中国移动PTN自动巡检工具功能规范的管理范围、技术要求和系统详细功能。

本技术规范适用于中国移动PTN自动巡检系统的功能需求分析、设计和实现。

2术语、定义和缩略语2.1 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技术规范:网元管理系统Element Management System简称EMS,由设备供应商提供,是为了管理一个或多个传送网网元所使用的软硬件系统。

网元管理系统管理由单一设备供应商提供的网元。

2.2 缩略语下列缩略语适用于本技术规范:缩略语英文全名中文全名PTN Packet Transport Network 分组传送网DCN Data Communication Network 数据通信网EMS Element Management System 网元管理系统EVPL Ethernet Virtual Private Line 以太网虚拟专线EVPLAN Ethernet Virtual Private LAN 虚拟以太网专用局域网EPL Ethernet Private Line 以太网专线EPLAN Ethernet Private LAN 以太网专用局域网LSP Label Switch Path 标签交换路径MPLS Multi-Protocol Label Switch 多协议标签交换MSTP Multi-Service Transport Platform 多业务传送节点NE Net Element 网元STM Synchronous Transmission Module 同步传输模块OAM Operations, Administration and操作、管理、维护MaintenanceVLAN Virtual LAN 虚拟局域网3总体要求本功能规范要求主要确立了PTN网络关键的巡检项目及巡检指标,对自动巡检工具的输出内容进行了规范。

PTN自动巡检工具的主要功能包括设备检查、业务检查、保护检查、光功率检查、软件系统检查等等。

该工具要求实现PTN网络日常巡检的批量化、自动化、模型化和定制化,输出标准化的网络巡检报表和巡检报告,给出处理建议,提升PTN网络巡检效率,保障网络质量。

PTN自动巡检工具的总体要求如下:●提供巡检任务管理。

巡检任务可以自动或者手动执行;巡检任务可以定期执行;●巡检范围和巡检内容可以由用户自己定义;●巡检项目参数设置模板化,能够保存和修改;●巡检执行进度和执行结果随时可查;巡检结果以报表或者图形方式显示;●为了减少显示的数据量,所有巡检结果均只列出异常的设备或者业务,正常的结果不显示;●所有异常指标的标称值均提供自定义修改的功能。

4功能需求4.1 巡检任务管理完成巡检任务的定制、发布、修改编辑、删除等管理功能。

4.1.1创建巡检任务系统可支持用户创建新的巡检任务,用户创建巡检任务时需要指定如下巡检参数:—巡检对象范围,可以是全部网元,也可以指定的部分网元。

—巡检项目,见4.2章节—巡检周期,支持不同粒度的周期,包括日、周、月、季度、半年、年。

—巡检执行时间,在巡检周期内,指定巡检任务开始执行的时间或者时间范围。

4.1.2查询巡检任务用户可查询巡检任务的参数和巡检任务的执行状态。

巡检任务的执行状态包括:—未执行—执行中—已完成4.1.3修改巡检任务用户可修改巡检任务的参数,可修改的参数包括:—巡检对象范围。

—巡检项目。

—巡检周期。

—巡检执行时间。

注:执行中的任务不允许修改,必须先停止巡检任务才能修改。

4.1.4删除巡检任务用户删除指定的巡检任务。

4.1.5巡检任务的执行1、巡检任务调度根据制定的巡检任务条件(手工执行、自动周期执行等)触发巡检任务执行。

⏹对于手工执行的巡检任务,单次执行。

⏹对于自动周期执行的任务根据任务执行周期定义定期调度执行。

周期执行的任务可支持按日、周、月、季度、半年、年自动执行,也可定义单次执行任务;2、任务执行控制负责调度任务的执行状态监视和控制。

⏹监视任务执行过程:包括任务执行状态、任务执行原始结果记录实时查看等;⏹在任务监视界面可以启动、停止一个任务,或者暂停某个正在执行的任务;⏹提供手工触发巡检任务即时执行的功能。

4.1.6巡检结果管理根据预定好的巡检任务,对巡检任务的处理结果进行管理,包括巡检处理分析结果的输出,巡检原始结果和处理分析结果的存储、巡检结果的备份管理。

1、巡检处理分析结果可以根据不同的巡检任务,分为年、半年、季、月、周和日报的不同报告格式进行输出。

巡检结果以文件形式输出,输出格式支持EXCEL。

2、巡检结果的存储包括:⏹原始结果存储:对于巡检的原始数据,将不再保存。

⏹处理分析结果存储:巡检的处理分析结果将根据巡检任务需要保存在系统中,用户可以通过管理界面对巡检的处理分析结果进行查询。

⏹巡检结果备份,实现定期对巡检任务的原始结果和处理分析结果进行硬盘的压缩、备份功能。

4.2 巡检项目4.2.1网元状态检查4.2.1.1网元告警检查对用户需要关注的重要告警进行检查。

提供定制化的模板,由用户自定义哪些告警属于需要关注的重要告警。

输出:存在问题的告警列表网元名称告警源告警发生时间告警名称网元告警检查的默认项目:—网元设置环回检查4.2.1.2网元性能检查对用户需要关注的重要性能进行检查。

提供定制化的模板,由用户自定义哪些性能属于需要关注的重要性能,每一种性能的标称值可以自定义。

输出:存在问题的性能列表性能标称值:网元名称性能源性能名称性能值性能开始时间性能结束时间网元性能检查的默认项目:—端口误码异常检查—端口丢包异常检查—端口错误包异常检查4.2.1.3设备CPU使用率检查检查设备CPU使用率,对于超过使用率门限的设备,以报表格式输出,输出内容包括:—网元名称—CPU使用率CPU使用率门限可以由用户自己修改。

CPU使用率门限:网元名称CPU使用率4.2.1.4设备内存使用率检查检查设备内存使用率,对于超过使用率门限的设备,以报表格式输出,输出内容包括:—网元名称—内存使用率内存使用率门限可以由用户自己修改。

内存使用率门限:网元名称内存使用率4.2.1.5设备风扇检查检查网元的风扇是否存在风扇告警。

对于异常的网元,以报表形式输出,输出内容包括:—网元名称—告警源—告警发生时间—告警名称网元名称告警源告警发生时间告警名称4.2.1.6设备电源检查检查网元的电源是否存在电压过低或者电压过高的异常。

电压的门限值由用户自己定义。

对于异常的网元,以报表形式输出,输出内容包括:—网元名称—性能源—性能名称—性能值—异常原因:电源电压过低/电源电压过高性能标称值:最小值~最大值网元名称性能源性能名称性能值异常原因4.2.1.7网元单板温度检查检查网元单板温度是否超过设定的门限,超过门限的设备以报表形式输出。

输出:网元温度异常列表温度标称值:45℃网元名称设备类型单板名称温度性能值4.2.1.8设备环境温度检查检查设备环境温度是否超过设定的门限,超过门限的设备以报表形式输出。

输出:设备环境温度异常列表温度标称值:45℃网元名称设备类型温度性能值4.2.1.9网元监控检查检查网元监控状态,对于脱管的网元以报表的形式输出,输出内容包括:—网管名称—网元名称网管名称网元名称(脱管)4.2.1.10网元单板通讯检查检查网元上单板的告警,对存在单板通讯异常类告警的网元,输出报表:网元名称单板名称槽位地址告警名称告警开始时间4.2.1.11设备与网管时间检查检查网管服务器时间与设备的网元时间是否一致,不一致的网元输出报表:网元名称网元时间网管时间偏差值()其中:偏差值=网管时间-网元时间4.2.1.1210GE、GE端口工作状态检查检查10GE、GE端口的工作状态,主要包括以下内容:—偏置电流是否超过门限值—发送光功率是否超过门限值—是否存在告警存在异常的端口输出报表,报表内容包括:—网元名称—槽位地址—单板名称—端口名称—端口速率—异常原因:偏置电流异常、发送光功率异常、告警名称输出:网元端口异常状态列表网元名称槽位地址单板名称端口名称端口速率异常原因Xxx 1 Bbb1 T1 10GE 发送光功率过低Zzz 2 Bbb2 T2 GE LOS4.2.1.13单板复位检查检查网元在某一段时间内是否存在单板复位,单板复位超过一定频率的,输出报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