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农业经济学-课后思考题重点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现代农业经济学
第一章导论
农业农业是人类利用自然环境条件,依靠生物的生理活动机能,通过人类劳动来强化或控制生物体的生命活动过程
农业经济学农业经济学是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相互作用、相互联系中,研究并阐明现代农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发展运动规律及应用的科学。

第二章
1、现代农业中农户经营的特点:以市场为导向、以专业化生产为主、与社会化生产相联系、以现代农业科学为依撑
2、现代农业中农户家庭承包经营的特点(四个结合)
1)、两个经营层次的有机结合:社区性合作组织中的统一层次和和农户这一基础经营层次2)、农业经营单位和农户生活单位的有机结合
3)、农业经营者和劳动者的有机结合
4)、农业经营成果和农民收入水平的有机结合
3、目前我国农业家庭承包经营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什么?如何进一步调整和完善我国农业家庭承包经营?
问题:1)、农民的经营自主权经常遭受侵犯
2)、耕地的细碎化与经营规模狭小
3)、集体经营功能弱化
4)、农户进入市场遇到障碍
措施:1)、认真贯彻相关农业法规,是农业家庭经营纳入法制化轨道
2)、因地制宜建立相应的土地流转制度
3)、加强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克服家庭承包经营的弱点
4)、培育和完善农业市场体系,为家庭承包经营营造良好的市场环境
第三章
1、人类农业生产的历史经历那几个发展阶段?每个阶段的基本标志是什么?
1)、原始农业:使用简单的石质农具,采用刀耕火种的耕作方法,单纯依赖物质循环来恢复地力
2)、传统农业:古代农业:以手工制造的铁木农具代替原始的石器农具;畜力逐渐成为生产的主要动力;依靠传统经验;生产社会化程度低处于自给自足的经济状态;生产效率低,进步缓慢近代农业:大工业生产的半机械化和机械化的农具成为农业的主要生产工具;农业技术开始采用自然科学和农业科学的成果;自然经济向商业化、社会化的生产转化
3)、现在农业:
(1)、现代农业机器体系的形成和农业机器的广泛应用,使机械化、电气化的农业生产工具和设备代替人畜力工具和设备
(2)、有一整套建立在现代自然科学基础上的农业科学技术体系,农业生产越来越依靠深入揭示客观规律的科学
(3)、把经济数学方法、电子计算机等现代科学技术广泛应用与农业企业的经营管理活动中去,对农业的各项经营活动进行科学的组织与管理
(4)、农业生产的社会化、专业化、商品化程度大大提高,形成社会化的大农业
2、现代农业的四大基本特点是什么,具体表现分别是什么?
1)、农业运行市场化:农业调节机制的市场化、农产品和生产要素的市场化、建立起完整的农产品市场体系
2)、资源配置合理化:农业劳动生产率大幅度提高、农业生产中的社会分工日益深化、农业产业结构日趋合理、农业产业的组织方式发生根本变化
3)、农业发展可持续化:(1)合理利用资源,保护生态环境,并把资源利用和环境保护同当代人及其子孙后代的生存和发展紧密结合起来(2)选用适应农业生态规律的农业技术,是农业的产出和增长简历在资源与环境改善的基础上,使生产者以可持续方式利用农业资源,形成良性循环(3)将农业的发展同农村经济与社会的发展相结合起来
4)、组织管理科学化:(1)科学的组织生产力,以一定的消耗取得最大经济效果(2)适应生产力发展的要求,调整生产关系,改革农业经济管理体制和农业运行机制(3)采用现代化的管理手段和科学的管理方法,以提高决策水平和生产管理的效率
3、为什么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是世界农业发展的额必然趋势?
4、农业现代化的基本内容包括哪几个方面?
1)农业生产手段的现代化
2)农业生产技术的现代化:(1)运用现代科学技术,培育优良品种,实现良种化
(2)合理采用化学技术和化工产品,促进农业生产的发展
(3)改革耕作技术
3)农业劳动者的现代化:(1)转变传统观念,适应现代农业的要求
(2)增加农业资本,提高农民的文化科技素质
4)、农业组织管理的现代化
5、农业现代化的主要目标是什么?
1)建立一个高产、优质、低耗的农业生产系统
2)建立一个合理、高校、稳定的农业生态系统
3)建立一个繁荣、富庶、文明的现代农村
6、外国农业现代化的发展模式有哪几种类型?各种模式的主要特点是什么?
1)美国型:优先发展机械技术,大力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
2)日本型:优先发展生物化学技术,大力提高土地的生产率
3)西欧型:同步发展机械技术、生物技术和栽培技术等,提高劳动生产率和土地生产率并重。

7、试述我国农业现代化的道路
1)坚持科教兴农战略,实现新的农业科技革命与生物创新技术
2)实行有机农业和无机农业相结合
3)注重机械技术和生物技术相结合
4)强调劳动集约和资金集约相结合
5)稳步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
6)逐步推荐你农村工业化和农村城市化
7)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第六章
可持续发展是指采用某种使用和维护自然资源基础的方式,并使用技术改革和体制性变革,以确保当代人类以及后代对农产品的需求不断得到满足的农业
1、可持续农业的主要发展模式有哪些?
1)低投入可持续农业,即通过不用或少用化肥、农药,围绕农业自然再生产特性来组织生产,改善环境,降低成本,增加收入
2)高效率可持续农业,这种模式的基本特征是高投入、高产出、高效率。

它主要是以科技进步为依托,强调农业资源的合理配置和管理,实现现代经营方式,实现生产的集约化。

3)生态环保型可持续生态农业。

这种模式主要从自然资源、生态环境的角度出发,强调农业生产与资源利用和环境保护协调发展
2、试述中国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战略(P94)
1)人口战略措施2)资源战略措施3)环境战略措施4)科技战略措施
第七章
集约经营集约经营是在一定面积的土地上投入较多的生产资料和活劳动,采用先进技术装备和技术措施,进行精耕细作,主要靠提高土地生产率来增加农产品总量的经营方式
集约度西方经济学家把集约经营中追加生产要素投入的程度称作集约度,集约度的最低限度是土地集约利用的粗放边际,而集约度的最高限度是集约边际
农业规模经营在一定生产力水平和经营条件下,为获得最佳产出规模而投入适量生产要素,并使生产要素合理组合充分利用,以获取最佳经济效益
适度规模经营是指农业生产经营单位拥有与耕地资源条件、社会经济条件、物质技术装备条件及管理水平相适应的合理数量的土地规模,或生产经营单位突破土地规模狭小的制约,通过主要生产环节的合作服务,实现农业生产布局的区域化、生产专业化合服务社会化,从而获得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绝对地租土地所有者凭借对土地的所有权的垄断而取得的地租,他是农业劳动者所创造的农产品的价值超过生产价格的余额
级差地租等量资本投入到条件较优(包括土地肥沃程度较高或地理位置较好)地土地上,或者生产率不同地各个资本连续投入到同一块土地上而产生的超额利润。

前者叫级差地租I,后者叫级差地租II。

1、什么是土地资源?农业土地资源具有哪些特点?
土地资源是最重要的农业自然资源,是农业生产中不可缺少或替代的基本要素
农业土地资源:是指农业(包括种植业、林业、畜牧业、渔业)生产中已经开发利用和尚可开发利用的土地数量和质量的总称,包括耕地、荒地、森林、草地、丘陵、江河、湖泊及滩涂等。

特点:
1)面积的有限性和供给的稀缺性
2)位置的固定性和收益的级差性
3)效用持续性与报酬递减的可能性
2、什么是粗放经营和集约经营?你认为如何提高农业的集约经营水平?
粗放经营是在技术水平较低的条件下所采用的一种广种薄收的经营方式,其特点是将一定量的生产资料和和活劳动分散的投放在较大面积的土地上,更多的依靠自然力和扩大农田面积来增加农产品产量。

集约经营是在一定面积的土地上投入较多的生产资料和活劳动,采用先进技术装备和技术措施,进行精耕细作,主要靠提高土地生产率来增加农产品总量的经营方式。

途径:
(1)加大资金投入力度,提高农业技术装备水平,改善农业生产条件
(2)加大对农民教育培训的力度,全面提高农民素质
(3)加强农业社会化服务,为农业集约提供各种必需的条件
(4)广泛应用农业科学技术,并在此基础上适当提高复种指数和单位面积的产出水平(5)调整农业生产结构和生产布局,因地制宜的安排农业生产,充分发挥各类土地资源的
增产潜力
3、试分析农业集约经营中土地报酬的变化趋势
当其他条件不变时,某一可变投入不断追加到另一固定数量的投入上时,该可变投入要素逐渐由稀缺到充裕,最终会使后一单位的得可变投入所增加的产出比前一单位低,也就出现提低报酬递减规律。

第一阶段是随着可变投入的增加,可变要素与固定投入要素的配合比例逐渐合理,总产量与平均产量同时递增,直达平均产量达到最大;第二阶段是平均产量由递增到递减的转折点到边际产量为零,在这一阶段总产量不断增加直至达到最高点,但平均产量递减;第三阶段是可变要素投入过多,要素比例不再合理,总产量开始递减的阶段。

4、开展农业规模经济需要具备的主要条件有哪些?
1)农业劳动力素质普遍得到提高,农业劳动力顺利转移是农业规模经营的前提条件
2)完善的土地流转机制和农户之间的利益协调机制是农业规模经营的首要条件
3)农民眷念土地的传统观念逐渐改变,并在农民种建立起必要的社会保障制度
4)由较为完善的农业机械工业体系和物质技术装备体系,能够为农业规模经营提供必要的物质技术条件
5)有较为完善的社会化服务体系,能为从事规模经营的单位和农户提供必需的物质技术条件和产前、产中、产后的一系列的服务
5、你认为在我国应该如何实现农业适度规模经营?
1)在稳定家庭承包经营的基础上,规范农地产权,建立和完善“自愿、依法、有偿”的土地流转机制
2)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
3)全方位提高农民科技文化素质和市场意识,完善农业劳动力转移机制
4)建立健全农村社会保障体系,降低农民的“恋土”情节
5)重视扩大生产项目的经营规模
第八章
农业劳动力资源能够参加和从事农业生产劳动的劳动里的数量和质量的综合
农业劳动生产率平均每个农业劳动者在单位时间内生产的农产品量或产值,或生产单位农产品消耗的劳动时间。

人力资本又称“对人力资源的投资”,是指为提高人力资源的生产率,并期待为了有所收益而进行的投资,是体现在劳动者身上的、以劳动者的数量和质量表示的非物质资本
农业剩余劳动力由于农业劳动力与其他生产要素配合不当而造成的,是指在既定农业资源和农业生产技术条件下,农业劳动力中无法实现其劳动与劳动条件必要、充分而且有效结合的那部分劳动力
1、农业劳动力资源有何特性?
1)农业劳动力资源在农业生产中具有特别重要的作用
2)农业劳动力和农业劳动生产率的状况,是决定农业发展和经营规模及农业以外各产业部门发展规模与水平的基础和决定性因素
3)农业生产依附于土地的特点常使农业劳动力具有分散性,但在农田基本建设,抗御自然灾害等活动中,又必须采取集中劳动的模式
4)农业劳动的多样性、季节性、多变性及地域差异性,要求农业劳动力必需多种技术和技能
5)农业劳动受多种自然因素和生态环境的制约,常使付出同样多的劳动获得不同的劳动成果
2、农业劳动力从几方面影响农业生产?
1)推动农业科技进步
2)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
3)促进农业生产结构和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
4)采取正确的政策和措施,调动广大人民群众的劳动积极性
5)建立合理的老丁组织形式,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
3、我国农业剩余劳动力就业的主要途径有哪些?提高农业生育劳动力就业率的措施是什
么?
途径:
1)挖掘农业内部就业潜力
2)拓展农村二三产业就业渠道
3)加快推进城镇化进程
4)消除制约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制度因素
措施:
1)制定城乡统一的就业规划
2)建立健全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
3)提高农业劳动者素质
第九章
1、农业资金的内涵?
农业资金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狭义的农业资金是指社会各投资主体投入农业的各种货币资金。

广义的农业资金是指国家、个人或社会其他部门投入农业领域的各种货币资金、实物资本和无形资产,以及在农业生产经营过程中形成的各种流动资产、固定资产和其他资产的总和。

广义的农业资金实际上就是用于农业生产经营的各种财物和资源的总和,并且总是以一定的货币、财产或其他权利的形式存在。

在既定的农业资金条件下,农业生产经营者可以根据技术条件和各种资金要素的相对价格,以成本最小或利润最大化为目标,选择最优的生产要素和产品组合进行生产。

2、农业资金的运动规律是什么?
农业资金依次经过流通过程、生产过程和流通过程三个阶段,相继采取货币资金、生产资金、商品资金三种职能形式,最后又回到了原来的出发点,实现价值增值。

3、什么是农业财政资金?农业财政资金的特征是什么?
农业财政资金是指国家财政从预算中列支的,用于发展农业经济的各项支出。

农业财政资金包括中央财政预算的农业资金,也包括地方财政预算的农业资金,
特征:
1)农业财政自己的来源是国家预算拨付
2)农业财政资金支持的对象时农业
3)农业财政资金的最终目的低促进农业现代化
4、农业财政资金投入的理论依据与原则是什么?
1)农业公共产品需要财政投资来提供。

2)农业技术进步导致生产者福利及收入分配的变化需要财政投入来均衡。

3)农业生产的外部性需要财政投资来校正。

4)农业的持续发展需要财政投资来支持与保护。

效率原则,公平原则,稳定原则,持续原则,统筹兼顾原则
第十章
农业科技进步农业科技进步是指在农业经济发展中,不断创造、掌握和应用生产效率更高的科学技术,以替代生产效率较低的技术的过程。

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反映农业投入产出效益和增长方式的一个重要指标,指农业科技进步对农业总产出增长率的贡献额份,即在总产出增长率中科技进步因素所占的比重。

1、农业科技进步的主要内容和特点是什么?
内容:
1)农业科学技术只是物化为生产资料,表现为油性的动植物新品种、新的农业投入物、新设备和新设施等
2)农艺制度的变革与新农艺方法的出现,包括新的耕作栽培技术,饲养技术,农产品贮藏、保险和加工技术
3)科学的管理理论、方法的出现和应用
4)农业生产者素质的提高
特点:系统性、渐进性、外生性、周期性、复杂性
2、如何理解农业科技进步的动力?
1)技术自身发展的推动
2)农业自身发展的需求:追求产量目标、追求质量目标、追求利润目标、提高农产品竞争力目标
3)农业外部发展的推动:农村展业结构变革、发展农业循环经济、新农村建设和实现农业现代化、全球经济一体化
3、结合新农村建设和农业现代化,分析农业科技进步的作用?
1)拓展经济盈利边界,提高资源利用率
2)代替稀缺资源,降低生产成本
3)提高农产品质量
4)促进农业产业结构改革
5)提高农业效率
4、农业技术创新的国际经验有哪些?对我国有何启示?
与发达国家相比,许多发展中国家的农业技术创新背景有所不同。

这些国家面临的既不是农业生产要素的相对稀缺,也不是由此而决定的要素相对价格变化,而是人口膨胀和农业相对停滞的双重压力。

随着人口增加和经济增长,土地的开垦潜力已经到达极限,边际土地报酬递减,现有的粮食产量增长已经不能满足人口增长所带来的对农产品的巨大需求。

在此背景下,只能以提高耕地产出效率、推广农业机械化和采用高品质良种为主要内容的农业技术创新道路。

从农业技术创新的国际经验来看:首先,农业技术创新通常由资源禀赋决定,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不同国家或地区的农业技术长信模式的选择主要取决于农业资源的相对稀缺性。

农业技术创新的活动朝着能够节约相对稀缺生产要素的方向发展。

求其次,分析和把握基本国情,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地选择农业技术创新方向是农业现代化进程中的重要内容。

最后,影响农业技术创新模式选择的主要因素有:(1)农业劳动力的供给(2)土地资源的状况(3)社会对农产品的需求(4)社会的工业化程度及由此决定的为农业部门提供现代生产要素的能力等
第十一章
农产品需求农产品需求是指农产品消费者在某一时期内,在各种可能的价格水平上愿意购买并且能够购买的某种农产品的数量
农产品需求价格弹性指某种农产品市场需求量对其价格变化的反应灵敏度,或者,农产品需求量变动的百分率对其价格变动百分率的比例。

农产品供给生产经营者在一定时间内、在一定价格条件下愿意并可能出售的某种商品农产品的数量。

农产品供给弹性指某种农产品的市场供给量对其价格变化的反应灵敏度,即农产品供给量变动的百分率对其价格变动百分率的比率。

农产品供求平衡在某种价格条件下,市场上某种农产品的供给量和需求量恰好相等
1、什么是吉芬效应?产生吉芬效应的原因是什么?
是指抵挡生活必需品农产品,其价格上升而需求量反而上升这种商品的价格上升,意味着穷人的实际收入减少,贫穷的消费者为了维持生存而不得不降低生活标准,少购其他商品,而多购这种商品
2、影响农产品需求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消费者的收入水平、价格水平、人口的数量与结构、消费者的偏好、消费者的文化习俗、消费者对农产品未来价格的预期、政府的消费政策
3、农产品需求价格弹性的性质有哪些?
1)需求弹性是一个无量纲的两,具有广泛的可比性
2)农产品需求价格的价格弹性是负数
3)需求弹性因不同的物品而异
4、农产品需求价格弹性的种类:需求价格完全无弹性、需求价格完全有弹性、需求价格单
一弹性、需求价格富有弹性需求价格缺乏弹性
5、农产品需求收入弹性变化的一般规律是什么?它对农产品市场有哪些启示?
人们对农产品的需求离饱和点越远,需求的收入弹性就越大;随着人们的消费需求越来越接近饱和点,需求的收入弹性就越来越小;当人们对农产品的消费需求达到饱和点时,需求的收入弹性等于零;过了饱和点后,对于非正常的农产品来京,农产品需求收入弹性就为负,即随着收入的进一步增加,对这种农产品的消费数量绝对减少。

在开发农产品市场的同时,还要注意新产品的开发,要把市场开发和新茶品开发紧密结合起来,即在一种产品进入市场饱和期就要开发新产品,用开发出来的新产品取开拓市场。

只有这样,才能使农产品市场不断扩大,市场开发的水平不断提高。

6、农产品需求价差弹性在什么情况下为正值、负值和0?请分别举例说明?
互替关系的农产品正值(面粉和大米)
互补关系的农产品负值(咖啡与糖)
两种互替农产品的质量悬殊,因而价格相差悬殊(白酒和茅台)
7、农产品需求弹性的影响因素:消费者对农产品的需求程度、农产品的替代数目及替代程度、农产品本身用途的广泛程度、农产品支出在消费者预算中所占比重的大小、以农产品为原料的工业对某种农产品的依赖程度
8、农产品供给的特点:有限性、周期性、受自然环境的影响较大、受政府调控成都较大
9、农产品供给的影响因素有哪些?
1)农产品的价格
2)农业资源及其开发利用的技术水平
3)农产品生产者数量
4)农产品的商业化程度
5)农产品生产者对未来未来价格的预期
6)其他因素:政策等
10、农产品供给弹性的特点是什么?种类有哪些?
1)占用土地大的弹性小,占用土地小的弹性小
2)经济发达地区共计弹性大,落后地区供给弹性小
3)农产品价格上升是供给弹性大,下降时供给弹性小
4)短期供给弹性小于长期供给弹性
5)畜牧业和林业的短期供给弹性可能小于零
11、农产品供给弹性的影响因素有哪些?
1)农产品生长周期的长短
2)农产品生产规模变化的难易程度
3)农产品价格变动影响其的长短
4)随着农产品产量的增加,其成本增加的程度
11、试述农产品供求均衡的形成和变化过程(P211)
12、收敛蜘蛛网(供给弹性小于需求弹性)、发散性蜘蛛网(供给弹性大于需求弹性)和封闭性蜘蛛网
第十二章
农产品市场体系由市场主体、市场客体、市场机制、市场组织和市场类型等构成的综合体农产品集贸市场指在县城以下,以农产品交易为主,兼营生产资料、生活资料的综合或专业、常年或季节性的交易市场
农产品批发市场为买卖双方提供经常性的、公开性的、规范的进行农产品批发交易,并且有信息、结算、运输等配套服务功能的场所
农产品物流农产品物流系统是有相互联系的各个要素做成的,在一定时间、空间里有所需要的运转的农产品、包装设备、装卸搬运的机械、运输工具、仓储设施、运输交通加工设施等物质,能量,人员和通讯网络等相互作用、相互依存和相互制约的动态要素所构成的具有包装、装卸搬运、运输、储存保管、流通加工及废弃物的回收处理、情报信息的手机、加工、整理等功能的有机整体,并处于整个农村经济系统环境之中。

1、农产品市场体系有哪些要素组成?
市场主体、市场客体、市场机制、市场组织和市场类型
2、农产品集贸市场有哪些作用?
1)农产品集贸市场能够引导市场化,促及农产品产出增长
2)农产品集贸市场能够服务农民生活,提高农民收入
3)扩大商品流通,是农民参与市场交易的重要载体
4)能够培育农民,是农村市场主体的主要阵地
5)农产品集贸市场能够促进小城的形成和发展
第十三章
农产品价格农产品价值的货币体现
农产品差价指同一农产品在流通过程中,由于地区、季节、质量和流通环节等不同而形成的价格差额,包括地区差价,季节差价、质量差价、购销差价、批零差价
农产品比价指同一时期、同一市场,各种不同类别农产品之间的比例关系,通常以农产品收购价为标准价格进行比较。

工农产品比价指在同一市场、同一时间工业品与农产品交还的价格比例关系,即一定数量的农产品的价格相当于多少工业品的价格
剪刀差指在工农产品的交换中,工业品的价格高于其价值,农产品的价格低于其价值,两者的价格呈剪刀状的变化趋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