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脚丫跳芭蕾教学设计(研习稿)
2023年大脚丫跳芭蕾教学设计(精选7篇)
![2023年大脚丫跳芭蕾教学设计(精选7篇)](https://img.taocdn.com/s3/m/cca7303ea7c30c22590102020740be1e650eccab.png)
2023年大脚丫跳芭蕾教学设计(精选7篇)大脚丫跳芭蕾教学设计篇1一、作品观赏贝琳达,一个喜爱跳芭蕾的女孩,她每天到舞蹈学校,仔细地练舞。
她跳舞的时候,姿态优雅、脚步灵巧灵。
在一次竞赛中,因为脚大,被评委们讽刺。
贝琳达看着镜中的自己,静默脱下了心爱的舞衣,不再跳舞。
她来到费莱迪餐厅工作,受到客人们的喜爱,因为她动作轻快、脚步轻快。
只是,她还是怀念舞蹈。
一天,在餐厅乐团奇妙的音乐中,她不知不觉中起舞。
在老板的邀请下,她为客人们跳舞,获得了越来越多人的赞誉,甚至连大都会芭蕾舞团的指挥也被感动,力邀她上舞台。
贝琳达最终在舞台上得到了热情的掌声和飘香的鲜花,那些曾经贬低她的评审们也在齐声叫好。
但此时,贝琳达的欢乐是因为可以始终跳舞、跳舞。
至于那些评审们说些什么,她一点也不在乎了……二、设计理念1.增进自我了解,看重、珍惜自己的特长,建立主动人生观。
2.对整本书主旨的把握,理解人物内心及感受改变3.培育想象、审美、表达、沟通实力,发展敬重他人,关怀社会的精神。
4.通过讲解并描述、视察、反思、沟通,让作品的内涵和张力进入孩子心中。
三、教学过程(一)观看视频、导入封面1.课前放芭蕾舞视频,谈论师:孩子们,喜爱芭蕾舞吗?生:喜爱——给你带来什么样的感觉呢?预设:轻快、灵活、美丽生:不喜爱——这是什么缘由呢?预设:觉得长大了跳不好看、很难、跳得不好怕被讪笑。
2.视察封面女孩,揣测人物特点(隐藏书名,出示封面) 有一位女孩子名叫贝琳达(板书人物名字),她也有自己的想法,你们看看,有什么发觉?(留意视察舞者——脸部表情、服装、动作)(预设:脸部表情——女孩子很喜爱跳舞,很沉醉,从她的眼睛感觉她在享受;服装——穿着亮丽的舞蹈衣;动作——技艺很高,很专业)爱跳舞而且跳得很好的贝琳达,会有怎样的故事呢?让我们一起走近她。
(二)故事讲解并描述出示题目,走进故事,轻轻地读,间或停顿。
(三)一起聊书1.情节——故事接龙理清脉络:用自己的话说故事,一人一句,能把动作和表情加上更好!细致听哦!2.角色——内心揭密1)分析从文字中去感受人物出示课件:从哪个自然段或者哪个词,你看出贝琳达是怎样的人?有些答案文中立刻可以找到,有些须要推论。
《大脚丫跳芭蕾》教案
![《大脚丫跳芭蕾》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7e24a22d54270722192e453610661ed9ad51550a.png)
《大脚丫跳芭蕾》教案
教学目标:
1. 引导学生通过仔细观察和大胆猜测的方法,理解故事中人物的内心和动作变化,感悟绘本语言简洁但意蕴深刻的特点。
2. 激发学生对绘本故事的阅读兴趣,正确解读绘本,发现其内涵和魅力。
教学重难点: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老师问学生是否喜欢芭蕾舞,引导学生表达与芭蕾舞相关的感受和想法。
预设学生可能觉得跳芭蕾舞很难、不好看,怕被嘲笑。
二、猜想故事情节
1. 老师展示绘本封面,引导学生仔细观察主人公贝琳达的舞蹈动作、服装和脸部表情,理解她在享受跳舞的过程中心情的变化。
2. 老师介绍主人公贝琳达,引导学生认识她。
3. 学生发现主人公有一个大脚丫,可能会影响她跳舞,老师引导学生猜测故事情节。
三、多策略导读,讲述故事
教学设计中删除了明显有问题的段落,同时对原文进行了小幅度改写,使其更加流畅和易懂。
大脚丫跳芭蕾绘本教案
![大脚丫跳芭蕾绘本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55b7a751f08583d049649b6648d7c1c708a10b91.png)
大脚丫跳芭蕾绘本教案教案标题:大脚丫跳芭蕾绘本教案教案目标:1. 通过阅读绘本《大脚丫跳芭蕾》,激发学生对芭蕾舞的兴趣和热爱。
2. 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3. 引导学生在阅读绘本的过程中,发现并理解绘本所传达的情感和价值观。
教案步骤:引入活动:1. 教师出示绘本《大脚丫跳芭蕾》,引起学生的兴趣。
2. 与学生共同探讨芭蕾舞是什么,以及芭蕾舞在我们生活中的重要性。
阅读活动:1. 学生自主阅读绘本《大脚丫跳芭蕾》,教师提供必要的帮助和指导。
2. 学生分组讨论绘本中的关键情节和人物。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和分享他们的理解和观点。
3. 教师与学生一起回顾绘本的主要情节和人物,确保学生对故事的整体理解。
语言活动:1. 学生选择绘本中的一个场景或角色,描述他们的感受和想法。
鼓励学生使用形容词和感受词汇来丰富表达。
2. 学生可以选择编写一段对话,让角色之间进行交流,表达他们的情感和想法。
3. 学生可以尝试写一篇短文,描述自己对绘本的整体理解和感受。
创作活动:1. 学生可以选择绘制一幅插画,展示绘本中的某个场景或角色。
2. 学生可以设计一个舞蹈动作,模仿绘本中的芭蕾舞者。
3. 学生可以尝试编写一首小诗或歌曲,表达他们对芭蕾舞的热爱和理解。
总结活动:1. 学生展示他们的创作成果,教师和同学们进行欣赏和评价。
2.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整个教学过程,总结学到的知识和技能。
3. 学生可以分享他们对芭蕾舞的新认识和体验,教师鼓励学生表达自己的观点和看法。
教案评估:1. 教师根据学生的阅读理解、语言表达和创作成果进行评估。
2. 学生之间互相评价和分享对方的创作,促进合作和交流。
教案延伸:1. 学生可以参观当地的芭蕾舞演出,进一步了解芭蕾舞的魅力。
2. 学生可以选择其他与芭蕾舞相关的绘本进行阅读和讨论。
3. 学生可以尝试学习一些简单的芭蕾舞动作,展示在班级或学校的活动中。
幼儿园专业教案之大脚ㄚ跳芭蕾
![幼儿园专业教案之大脚ㄚ跳芭蕾](https://img.taocdn.com/s3/m/3eea824ea7c30c22590102020740be1e640ecc15.png)
幼儿园专业教案之大脚ㄚ跳芭蕾第一部分:引言在幼儿教育领域,综合艺术教育一直被认为是培养幼儿全面发展的有效途径之一。
在各种综合艺术形式中,舞蹈作为一种具有动感和美感的艺术形式,对幼儿的身心发展具有重要影响。
本教案旨在通过大脚ㄚ跳芭蕾的教学实践,促进幼儿的运动能力、音乐感知和表演表达能力的综合发展。
第二部分:教学目标1.让幼儿了解芭蕾舞的基本姿势和动作,培养幼儿的优美动作和姿态感知能力;2.培养幼儿的音乐感知能力,通过音乐控制动作的节奏和速度;3.促进幼儿的团队协作能力,让他们学会在团体舞蹈中相互配合;4.培养幼儿的表演表达能力,提升他们的自信心和舞台表现力。
第三部分:教学内容与方法1. 教学内容1.学习芭蕾舞的基本姿势和动作;2.学习芭蕾舞的常见舞蹈动作;3.学习芭蕾音乐的节奏和速度感知。
2. 教学方法1.示范引导法:老师先示范,然后逐步引导幼儿模仿动作;2.游戏化教学法:结合各种有趣的游戏元素,增加幼儿学习的乐趣;3.奖励激励法:通过奖励幼儿表现优秀的动作或合作行为,激励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第四部分:教学步骤1. 热身运动进行适当的热身运动,如摇摆手臂、踢腿等,为后续的舞蹈训练做好准备。
2. 学习基本姿势和动作老师示范芭蕾舞的基本姿势和动作,让幼儿跟随模仿。
3. 学习舞蹈动作逐步引导幼儿学习芭蕾舞的常见动作,如大跳步、转圈等。
4. 合成舞蹈将学习到的动作组合成一段简单的芭蕾舞蹈,强调团队协作和整体效果。
5. 表演练习让幼儿在音乐的伴奏下,重复练习舞蹈动作,提升表演效果。
6. 表演展示在家长参观或校园活动中,让幼儿展示所学的芭蕾舞蹈,增加表演机会和自信心。
第五部分:教学效果评估通过观察幼儿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和表演效果,评估教学效果。
可以根据幼儿的学习情况和表演表现,及时调整教学计划,确保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
结语通过本教案设计的大脚ㄚ跳芭蕾课程,可以促进幼儿全面发展,培养其运动、音乐和表演能力,为其未来学习和生活打下良好基础。
幼儿园大班语言教案《大脚丫跳芭蕾》含反思
![幼儿园大班语言教案《大脚丫跳芭蕾》含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310b1b40df80d4d8d15abe23482fb4daa58d1dcf.png)
幼儿园大班语言教案《大脚丫跳芭蕾》含反思大脚丫跳芭蕾(幼儿园大班语言教案)一、教案背景和目标教案背景:这是一堂针对幼儿园大班的语言教案,主题是《大脚丫跳芭蕾》。
通过这个主题,旨在培养幼儿的语言能力,提高他们的表达能力和语言交流能力。
教案目标:1. 通过学习《大脚丫跳芭蕾》,让幼儿了解芭蕾舞是一种优雅的舞蹈形式;2. 培养幼儿对芭蕾舞的兴趣,激发他们参与舞蹈活动的热情;3. 提高幼儿的口头表达能力和语言交流能力;4. 培养幼儿的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
二、教学准备教具准备:1. 《大脚丫跳芭蕾》故事书;2. 画有芭蕾舞者形象的图片。
环境准备:教室中需要留出足够的空间给幼儿跳舞使用。
三、课程内容和活动设计1. 导入(5分钟)向幼儿展示芭蕾舞者的图片,然后问他们是否知道芭蕾舞是什么,了解过芭蕾舞吗?2. 故事讲述(15分钟)通过朗读《大脚丫跳芭蕾》故事书,讲述一个关于大脚丫学习芭蕾舞的故事。
在讲述过程中要带动幼儿参与,让他们动手拍拍自己的脚,感受音乐的节奏。
3. 表演和观看(20分钟)请一位幼儿扮演大脚丫,其他幼儿扮演芭蕾舞者,跳一段简单的芭蕾舞蹈。
其他幼儿观看并给予肯定和鼓励。
4. 组织练习(15分钟)根据幼儿的年龄和能力,设计一些简单的芭蕾动作,让幼儿分组练习。
引导幼儿互相帮助,互相鼓励。
5. 自由创作(15分钟)给幼儿一些鼓励,让他们自由发挥创造力,表演自己喜欢的芭蕾动作。
6. 结束活动(5分钟)总结当天的学习内容,让幼儿回忆起他们学到的知识和经验。
四、教学反思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幼儿的语言能力和表达能力。
通过学习《大脚丫跳芭蕾》,幼儿了解到芭蕾舞是一种优雅的舞蹈,培养了他们对舞蹈的兴趣。
在活动设计上,教师通过多种教学手段,如故事讲述、观看表演和自由创作等,增加了幼儿的参与度和学习兴趣。
在实施过程中,教师需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首先,对于幼儿的表演和动作要进行适当的引导和指导,以免幼儿受伤;其次,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观察每个幼儿的表现,及时给予肯定和鼓励,激发他们对学习的积极性;最后,为了提高幼儿的语言能力,教师可以在课后和幼儿一对一交流,帮助他们提高表达能力和语言交流能力。
幼儿园大班绘本阅读教案《大脚丫跳芭蕾》
![幼儿园大班绘本阅读教案《大脚丫跳芭蕾》](https://img.taocdn.com/s3/m/162f8d3d1fb91a37f111f18583d049649b660eee.png)
幼儿园大班绘本阅读教案《大脚丫跳芭蕾》教学目标1.帮助幼儿了解芭蕾舞的基本动作和术语;2.提高幼儿对于身体常识的认知,包括身体各部位的名称、关键部位的运动;3.通过学习绘本中的故事情节,帮助幼儿体验友情,并培养其合作能力;4.鼓励幼儿积极尝试各种运动方式,培养其健康生活的意识。
教学准备1.绘本:《大脚丫跳芭蕾》;2.玫瑰花瓣、蝴蝶结等小道具;3.音乐:经典芭蕾曲目;4.相关图像素材。
教学步骤第一步:导入芭蕾舞概念首先,引导幼儿认识芭蕾舞,可以通过简短的文化介绍、背景知识讲解或者图片回顾等方式,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
比如,通过播放相关录像,让幼儿感受芭蕾舞的优美,了解芭蕾舞平稳精致的动作、严格的动作要求等方面。
第二步:分享绘本内容播放绘本《大脚丫跳芭蕾》的故事内容,可以引导幼儿主动参与到绘本阅读中,并与同伴分享感想。
建议整个播放过程中不超过15分钟,需要在关键节点暂停,帮助幼儿理解故事情节和角色人物,同时与幼儿一起探讨故事主题、代入情感,并考虑其他人的感受。
第三步:芭蕾舞动作学习借助绘本中的情节故事,教育幼儿认识并学习基本的芭蕾舞动作,这些动作能够建立幼儿对于身体各部位的认识,并锻炼幼儿意念控制能力和协调性。
例如,可以分组让幼儿根据不同角色,设计相关动作表演。
可以安排听觉帮助,如放经典的芭蕾曲目,激发幼儿兴趣,提高幼儿积极性。
第四步:芭蕾舞比赛在学习了芭蕾舞的基本动作后,可以安排比赛,以增强幼儿的参与性和互动性。
可以拍照或录制视频把精彩瞬间留存下来,用来回顾和分享。
第五步:总结在活动结束之前,为幼儿安排一些总结环节,如听取幼儿对于活动的心得体验,发放小礼物或者食品等其他可行的纪念品,以激励幼儿参与更多体育运动,并促进幼儿对于健康生活的长期兴趣和学习热情。
教学评估在活动结束之后,可以根据幼儿在芭蕾舞比赛中的表现、对于活动的综合评价以及参与度等方面进行评估。
此外,对于幼儿对于芭蕾舞的基本动作学习情况以及身体各部位的认识情况也可以进行一定的评估。
幼儿园:大班舞蹈教案 《大脚丫跳芭蕾》
![幼儿园:大班舞蹈教案 《大脚丫跳芭蕾》](https://img.taocdn.com/s3/m/1918af78580102020740be1e650e52ea5418ce67.png)
幼儿园大班舞蹈教案《大脚丫跳芭蕾》一、教学目标:1. 认知目标:让幼儿了解芭蕾舞的基本动作和舞蹈情节,培养幼儿对舞蹈的兴趣。
2. 技能目标:通过学习,使幼儿能够跟随音乐节奏跳起芭蕾舞,提高幼儿的舞蹈表现力。
3. 情感目标:培养幼儿自信、勇敢的品质,让他们在舞蹈中体验到快乐。
二、教学内容:1. 学习芭蕾舞的基本动作:如立脚尖、平脚尖、屈膝等。
2. 学习舞蹈片段:根据歌曲《大脚丫跳芭蕾》的旋律,编排简单的舞蹈动作。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幼儿掌握芭蕾舞的基本动作,能够跟随音乐跳起舞蹈。
2. 教学难点:幼儿在舞蹈中能够保持身体协调,表现出芭蕾舞的优雅气质。
四、教学准备:1. 音乐:《大脚丫跳芭蕾》歌曲。
2. 舞蹈动作图示。
3. 舞蹈道具(如芭蕾舞裙、舞鞋等)。
五、教学过程:1. 热身活动(5分钟):a. 带领幼儿做简单的拉伸运动,如颈部、腰部、腿部等。
b. 进行一些简单的舞蹈动作,如跳、转、屈膝等,让幼儿适应舞蹈节奏。
2. 教学基本动作(5分钟):a. 向幼儿展示芭蕾舞的基本动作,如立脚尖、平脚尖、屈膝等,并讲解动作要领。
b. 示范动作,让幼儿跟随老师一起练习。
3. 学习舞蹈片段(10分钟):a. 播放《大脚丫跳芭蕾》歌曲,让幼儿倾听音乐节奏。
b. 向幼儿展示舞蹈片段,并讲解动作要领。
c. 示范动作,让幼儿跟随老师一起练习。
4. 舞蹈练习(10分钟):a. 将幼儿分成小组,每组轮流进行舞蹈练习。
b. 老师巡回指导,纠正幼儿的动作错误。
5. 总结与展示(5分钟):a. 让每个幼儿单独表演,展示他们学到的舞蹈。
b. 老师对幼儿的表现进行点评,给予鼓励和指导。
六、教学评价:1. 观察幼儿在舞蹈练习中的表现,评估他们对于芭蕾舞基本动作的掌握程度。
2. 通过小组表演和单独展示,评估幼儿的舞蹈表现力和协调能力。
3. 收集和分析幼儿在舞蹈过程中的反馈,了解他们的兴趣和参与程度。
七、教学延伸:1. 组织一次舞蹈观摩活动,让幼儿观看专业芭蕾舞表演,激发他们的舞蹈兴趣。
《大脚丫跳芭蕾》教案
![《大脚丫跳芭蕾》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67417bc96429647d27284b73f242336c1eb930dc.png)
《大脚丫跳芭蕾》教案教案:《大脚丫跳芭蕾》一、教学目标:1.帮助学生了解芭蕾舞是什么,以及它的特点和魅力。
2.引导学生通过参与芭蕾舞的学习,提高他们的艺术欣赏力和审美能力。
3.激发学生对舞蹈的兴趣,培养他们在表演和表达方面的才能。
二、教学重点:1.了解和掌握基本芭蕾舞姿势和动作。
2.培养学生的协调能力和动作感知能力。
3.引导学生在芭蕾舞的学习中体验到乐趣和成就感。
三、教学准备:1.音乐设备和音乐CD。
2.舞蹈练习服装。
3.舞蹈教学视频。
四、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播放一段芭蕾舞表演视频,让学生感受芭蕾舞的美丽和优雅。
2.引入(10分钟)通过讲解芭蕾舞的起源、发展以及舞蹈要领,让学生对芭蕾舞有基本的了解。
3.示范和练习(30分钟)a.老师示范基本的芭蕾舞姿势,如立正、平行站立、抱膝动作等。
b.学生跟随老师一起练习基本动作和姿势。
c.分组练习,让学生在小组内相互观察和指导,提高每个人的动作和姿势。
4.编舞(30分钟)a.老师选择一段适合学生水平的芭蕾舞蹈曲目,将其分成几个小节。
b.老师示范每个小节的动作和编舞步骤。
c.学生根据老师的示范,分组编舞,最后进行整体表演。
5.总结(10分钟)与学生一起回顾今天的学习内容,强调芭蕾舞的魅力和重要性,鼓励学生继续学习和探索。
6.拓展(10分钟)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并学习一段芭蕾舞蹈视频,在下一堂课上进行展示和分享。
五、教学评价:1.观察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积极性和合作精神。
2.评价学生对基本动作和姿势的掌握程度。
3.观察学生在编舞过程中的创造力和表现力。
六、教学反思:通过这堂课的教学,学生们能够了解芭蕾舞的基本知识和动作,并在小组中进行了编舞的实践活动,培养了他们的合作和创造力。
然而,由于时间有限,学生们还没有机会在舞台上进行真正的表演,下一节课可以进一步拓展学生的表演技巧和舞台表现能力。
同时,可以引导学生进行更多的舞蹈欣赏和研究,提高他们的艺术素养。
幼儿园大班语言活动《大脚丫跳芭蕾》教学设计
![幼儿园大班语言活动《大脚丫跳芭蕾》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109bd677905f804d2b160b4e767f5acfa1c783e8.png)
幼儿园大班语言活动《大脚丫跳芭蕾》教学设计幼儿园大班语言活动《大脚丫跳芭蕾》教学设计 1设计意图:幼儿的语言能力是在交流和运用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
大班幼儿能根据故事画面的部分情节线索,猜想故事情节的发展并说出自己的看法。
《大脚丫跳芭蕾》这个绘本故事以宽松的语言环境、鼓励和支持幼儿与成人、同伴交流,让幼儿在大胆猜测人物心理变化的同时,愿意主动表述自己的想法,丰富其语言表达能力,让幼儿想说、敢说、喜欢说。
活动目标:1.树立坚持梦想不放弃的信念。
2.能根据画面中的内容,初步理解故事情节。
3.通过对角色表情和动作的观察,大胆想象、推测、判断人物的心理变化。
活动重点:能根据画面中的内容,初步理解故事情节。
活动难点:通过对角色表情和动作的观察,大胆想象、推测、判断人物的心理变化。
活动准备:PPT课件、轻音乐活动过程:一、谈话导入,引出故事。
1.孩子们,今天我们来聊一聊有关梦想的话题。
提问:你们有梦想吗?你的梦想是什么?2.有一位女孩叫贝琳达,她也有一个梦想,会有怎样的故事,我们一起看一看。
二、根据画面中的内容,初步理解故事情节。
1.观察封面女孩,猜测人物特点。
提问:贝琳达的梦想是什么?你们觉得她喜欢跳芭蕾舞吗?(表情、动作),她跳得怎么样?2.讨论:贝琳达遇到的大问题可能会是什么?(左右脚都很大)提问:左右脚都很大可能会出现什么情况?3.观察评审委员的表情和动作,大胆想象、推测、判断人物的心理变化。
提问:评委们对贝琳达的大脚满意吗?你从哪里看出来的?(表情、动作)他们可能会说些什么?讨论:如果你是贝琳达听了评委的话,你心里会有什么感觉?4.观察画面,大胆猜想、推测贝琳达的内心活动。
提问:贝琳达此时此刻的心情是怎样的?画面上哪些地方可以看出贝琳达很难过?那她可能会想些什么?讨论:她做了一个什么决定?她可能会去干什么?5.仔细观察贝琳达在餐厅里的.画面,请幼儿与身边的伙伴小声进行交流,把自己看到的,想到的用完整的语言大胆表达出来。
大脚丫跳芭蕾(教学设计)2022-2023学年综合实践活动四年级上册 全国通用
![大脚丫跳芭蕾(教学设计)2022-2023学年综合实践活动四年级上册 全国通用](https://img.taocdn.com/s3/m/79447706366baf1ffc4ffe4733687e21af45ff96.png)
大脚丫跳芭蕾(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能够正确站立姿势,保持身体平衡;2.能够理解并表达关于芭蕾的基本动作;3.能够跳出基本的芭蕾舞步;4.发掘学生身体潜能,培养学生健康意识,强化学生个人修养和团队意识。
二、教学内容2.1 热身活动1.正确站立姿势及基本的手臂动作;2.两脚连续踩地;3.摇臀;4.小跳;5.点练动作。
2.2 学习基本芭蕾动作1.前后基本动作:–前伸–后伸–前滑–后滑2.旋转动作:–向左旋转–向右旋转–顺时针旋转–逆时针旋转三、教学步骤3.1 热身活动1.正确站立姿势及基本的手臂动作让学生站立在一个虚拟的垂直线上,让他们学会正确的站姿,膝盖微屈,纵腰挺直,双臂自然下垂,手心向内,腰部微转,头部保持自然位置。
教师应指导学生,让他们学会正确站立姿势,并辅助学生调整姿势。
2.两脚连续踩地教师示范后,要求学生跟随练习,两脚交替连续踩地,让学生进行脚踏运动以热身,可在踩地的同时配合手臂动作锻炼。
3.摇臀让学生站立,臀部前倾后缩。
教师示范后,学生学会摇臀动作,让身体活动起来,锻炼腰部肌肉和臀部线条。
4.小跳教师示范后,要求学生跟随练习,双脚轻松跳起,一下一下跳跃。
5.点练动作教师应让学生跟自己进行动作学习,一次只学习一种动作,可反复练习,直至学生掌握为止。
3.2 学习基本芭蕾动作1.前后基本动作教师示范后,要求学生学习前后基本动作,并进行反复练习,直至完全掌握。
2.旋转动作教师示范后,要求学生学习旋转动作,并进行反复练习,直至完全掌握。
四、教学方法教师主导式教学法学生在教师的主导下进行学习,跟随教师示范进行学习,教师可以根据学生掌握的情况进行反复练习或示范,让学生逐渐掌握所学内容。
五、教学评估1.通过教师SHOW,学生SHOW以及其他学生分组小比赛的方式来对学生的掌握情况进行评估。
2.根据学生表现、动作、跳跃动作的正确度、动作流畅度等方面进行评估,给出评价,让学生再进行巩固和反馈。
3.针对学生在学习中的问题,加强针对性指导,让学生及时纠正错误、掌握正确的动作基础。
中班绘本教案:大脚丫跳芭蕾
![中班绘本教案:大脚丫跳芭蕾](https://img.taocdn.com/s3/m/3ffc2855dcccda38376baf1ffc4ffe473268fd45.png)
中班绘本教案:大脚丫跳芭蕾第一篇:中班绘本教案:大脚丫跳芭蕾中班绘本教案:大脚丫跳芭蕾一、设计意图绘本《大脚丫跳芭蕾》是埃米•杨第一本图画书作品,注意讲述:舞者贝琳达梦想成真的故事,由于她对舞蹈的坚持与热爱,最终成功的站在了舞台上。
所以我把“坚持”作为本次活动的重点孩子们会如何会坚持作为本次活动的难点。
二、活动目标1.通过观察交流理解绘本主要内容,知道贝琳达是一个热爱舞蹈坚持不懈的人。
2.尝试学习芭蕾舞动作,体验坚持带来的成就感。
三、活动准备1.课前学习芭蕾舞的有关知识2.芭蕾舞音乐一段3.绘本PPT四、活动过程(一).芭蕾舞引入师:请小朋友起立往前走两步安静的跟着老师跳一段舞。
师:这么优美的舞蹈是什么舞(芭蕾舞)(二).分析图片 1.出示第一张图片师:有一个跳芭蕾的女孩名叫贝琳达,她身上有一个与众不同的地方,谁发现?(她的脚比平常人要大)师:想一想,大脚丫跳起舞来会怎样!2.出示第二张图片师:你觉得贝琳达的芭蕾舞跳得怎么样?我们一起来看看,你是从哪里看出来的!3.出示第三张图片师:贝琳达的芭蕾舞跳得很棒,她非常自信,不觉得她的脚有什么问题,所有她参加了芭蕾舞选拔大赛。
师:你想对贝琳达说什么呢?(三)、完整讲述故事师:谢谢你们的鼓励,贝琳达会坚持跳芭蕾舞吗?我们一起来完整讲一讲这个故事。
师:她坚持下来了吗?你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来?师:你喜欢贝琳达吗?为什么?(四)、学习芭蕾舞动作,体验坚持师:我们一起来学习贝琳达跳舞的优美动作(五)、结束活动欣赏幼儿的芭蕾舞造型第二篇:大脚丫跳芭蕾绘本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大脚丫跳芭蕾》的故事内容。
2、引导学生了解阅读的步骤,学会从一本书的封面读起。
3、引导学生通过故事懂得不要嘲笑别人与众不同的地方,接纳和包容身边的人,也懂得通过坚持和勇敢面对来实现梦想的道理。
二、重点:在阅读中引导学生通过观察画面,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合理猜想内容并尝试表达自己对画面的理解。
幼儿园:大班舞蹈教案 《大脚丫跳芭蕾》
![幼儿园:大班舞蹈教案 《大脚丫跳芭蕾》](https://img.taocdn.com/s3/m/d21b174d4531b90d6c85ec3a87c24028915f850f.png)
幼儿园大班舞蹈教案《大脚丫跳芭蕾》一、教学目标:1. 认知目标:让幼儿了解芭蕾舞的基本动作和特点,培养幼儿对舞蹈的兴趣。
2. 技能目标:通过学习,使幼儿能够跟随音乐节奏进行简单的芭蕾舞动作。
3. 情感目标:培养幼儿勇敢、自信的品质,激发幼儿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让幼儿掌握芭蕾舞的基本动作,如:屈伸、旋转等。
三、教学方法:1. 示范法:教师通过示范,让幼儿观察并模仿舞蹈动作。
2. 练习法:让幼儿反复练习舞蹈动作,提高动作的熟练度。
3. 游戏法:将舞蹈动作融入游戏中,增加幼儿学习的兴趣。
四、教学准备:1. 音乐:《大脚丫跳芭蕾》舞蹈音乐。
2. 视频:芭蕾舞表演视频。
3. 舞蹈动作图示:展示芭蕾舞的基本动作。
4. 舞蹈道具:芭蕾舞裙、舞鞋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播放芭蕾舞表演视频,引导幼儿观察芭蕾舞的特点,激发幼儿对舞蹈的兴趣。
2. 基本动作学习:教师示范芭蕾舞的基本动作,如屈伸、旋转等,并讲解动作要领。
3. 动作练习:幼儿跟随教师一起练习芭蕾舞动作,教师巡回指导,纠正动作不规范的地方。
4. 舞蹈组合:教师将基本动作组合成一段舞蹈,让幼儿跟随音乐节奏进行练习。
5. 舞蹈表演:幼儿穿上芭蕾舞裙、舞鞋,进行舞蹈表演,展示所学成果。
6. 总结与反思:教师引导幼儿总结学习过程中的收获,让幼儿分享自己的感受。
7. 拓展活动:邀请家长参与,进行亲子芭蕾舞表演,增进亲子关系。
六、教学内容:1. 学习芭蕾舞的基本手势和脚位。
2. 掌握简单的芭蕾舞组合动作。
3. 学习芭蕾舞的跳跃和旋转技巧。
七、教学步骤:1. 教师示范芭蕾舞的基本手势和脚位,让幼儿跟随模仿。
2. 教师教授简单的芭蕾舞组合动作,幼儿跟随音乐进行练习。
3. 教师指导幼儿学习芭蕾舞的跳跃和旋转技巧,幼儿在教师的帮助下进行练习。
八、教学评价:1. 观察幼儿在手势和脚位的掌握程度,以及动作的准确性和流畅性。
3. 评价幼儿在跳跃和旋转技巧的掌握程度,以及动作的协调性。
幼儿园:大班舞蹈教案 《大脚丫跳芭蕾》
![幼儿园:大班舞蹈教案 《大脚丫跳芭蕾》](https://img.taocdn.com/s3/m/f012d78c5ff7ba0d4a7302768e9951e79b8969b5.png)
幼儿园大班舞蹈教案《大脚丫跳芭蕾》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芭蕾舞的基本动作和特点,培养幼儿对舞蹈的兴趣。
2. 通过学习舞蹈,锻炼幼儿的身体协调性和灵活性。
3. 培养幼儿的团队合作精神,提高他们的自信心和表现力。
二、教学内容:1. 芭蕾舞基本动作:如plié(屈膝)、relevé(提起脚尖)等。
2. 芭蕾舞组合:如脚尖组合、手势组合等。
3. 舞蹈《大脚丫跳芭蕾》:让学生学习并表演舞蹈。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芭蕾舞的基本动作和组合。
2. 教学难点:舞蹈《大脚丫跳芭蕾》的动作要领和表现力。
四、教学准备:1. 教学场地:宽敞的教室或舞蹈房。
2. 音乐:《大脚丫跳芭蕾》舞蹈音乐。
3. 舞蹈视频:示范舞蹈《大脚丫跳芭蕾》。
4. 舞蹈道具:如芭蕾舞裙、舞鞋等。
五、教学过程:1. 热身活动(5分钟):带领学生做简单的舞蹈动作,如屈膝、提起脚尖等,让学生熟悉芭蕾舞的基本动作。
2. 学习舞蹈组合(10分钟):让学生观看舞蹈视频,学习芭蕾舞的基本组合,如脚尖组合、手势组合等。
3. 学习舞蹈《大脚丫跳芭蕾》(10分钟):让学生跟着音乐,学习并表演舞蹈《大脚丫跳芭蕾》。
在学生表演过程中,教师及时指导,纠正动作不规范的地方。
4. 团队表演(5分钟):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学生共同表演舞蹈《大脚丫跳芭蕾》。
通过团队合作,提高学生的自信心和表现力。
5. 总结与反思(5分钟):让学生谈谈在舞蹈学习过程中的收获和不足,教师给予鼓励和指导。
注意: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关注每个学生的学习进度,对有困难的学生给予个别指导,让他们也能享受到舞蹈的乐趣。
六、教学评价:1. 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了解他们对芭蕾舞基本动作和舞蹈组合的掌握程度。
2. 通过团队表演,评价学生的合作精神和表现力。
3. 收集学生的反馈意见,了解他们对舞蹈学习的兴趣和需求。
七、教学拓展:1. 组织学生参加芭蕾舞表演活动,让他们在舞台上展示自己的才华。
幼儿园大班语言教案《大脚丫跳芭蕾》含反思
![幼儿园大班语言教案《大脚丫跳芭蕾》含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9e560b7d2bf90242a8956bec0975f46527d3a7f8.png)
幼儿园大班语言教案《大脚丫跳芭蕾》含反思教学目标1.帮助幼儿明确芭蕾舞的基本动作。
2.发展幼儿大脑与身体的协调能力。
3.提高幼儿舞台表演的自信程度和自我表达的能力。
4.培养幼儿的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
教学重点1.学习芭蕾舞的基本步伐。
2.培养幼儿的身体协调能力。
3.增强幼儿自信程度和自我表达能力。
教学准备1.彩色画纸2.贴花,剪刀,蜡笔3.芭蕾舞音乐CD4.舞蹈服教学过程导入环节(10分钟)1.老师让幼儿观看芭蕾舞表演的视频。
2.老师介绍芭蕾舞舞蹈的基本知识,如动作、音乐等。
学习动作(20分钟)1.老师向幼儿展示芭蕾舞的基本步法,如跳跃、转圈、站立、舞姿等。
2.老师反复示范,引导幼儿模仿,并指导他们正确地动作和姿势。
活动环节(30分钟)1.老师播放芭蕾舞音乐,让幼儿自由舞蹈。
2.老师分成小组,让幼儿学习特定的芭蕾舞动作和姿势。
3.老师给予反馈和指导,帮助幼儿正确地完成动作。
制作脚印(20分钟)1.老师准备彩色画纸、贴花、剪刀等材料。
2.老师让幼儿用脚印在画纸上留下痕迹,并在上面贴上贴花和涂鸦。
复盘环节(10分钟)1.老师引领幼儿谈论今天的活动。
2.老师向幼儿提出芭蕾舞练习的感受,如体验、收获和遇到的困难等。
反思在本次教学中,我注意到幼儿对芭蕾舞的兴趣和好奇心非常高。
他们在听到音乐时积极跃动,仿佛置身于一个魔幻的世界。
但是,他们有时很难把握芭蕾舞的基本动作。
如果我能提前制作好一些简单的教具和材料,可能会更好地帮助他们学习。
此外,我还需要更多地关注幼儿的个体需求,并给予针对性的指导和支持。
这样可以进一步提高他们学习芭蕾舞的能力,并让他们在活动中更好地体验到舞蹈的乐趣。
幼儿园中班教案大脚丫跳芭蕾
![幼儿园中班教案大脚丫跳芭蕾](https://img.taocdn.com/s3/m/ff156f201611cc7931b765ce050876323112740d.png)
幼儿园中班教案大脚丫跳芭蕾一、教学目标通过学习芭蕾舞的基本舞步和动作,让幼儿了解芭蕾舞的优雅和魅力。
培养幼儿的自信心和团队合作意识,鼓励幼儿积极参与舞蹈表演,大胆展示自我。
引导幼儿理解芭蕾舞蹈的文化背景和艺术价值,增强幼儿的艺术素养和文化自信。
培养幼儿良好的观察力和模仿能力,提高幼儿的协调性和灵活性。
通过舞蹈动作的学习,促进幼儿身体的发展。
1. 培养幼儿对音乐节奏的感受力和舞蹈动作的协调性《幼儿园中班教案:大脚丫跳芭蕾》之“培养幼儿对音乐节奏的感受力和舞蹈动作的协调性”段落内容在幼儿教育中,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我们致力于培养孩子们的多元智能和全面发展。
本次教学活动《大脚丫跳芭蕾》旨在通过舞蹈这一艺术形式,着重培养幼儿对音乐节奏的感受力和舞蹈动作的协调性,让孩子们在快乐的舞蹈世界中感受音乐的魅力,提升身体协调性。
在《大脚丫跳芭蕾》的舞蹈教学中,首先通过播放不同类型的芭蕾舞音乐,引导幼儿感受音乐的节奏、旋律和情绪。
鼓励孩子们随着音乐拍手、踏脚,初步体验音乐的节拍和速度。
随后借助舞蹈示范,引导幼儿观察舞蹈动作与音乐节奏的对应关系,理解舞蹈动作应随着音乐节奏变化而变化。
在孩子们初步感受音乐节奏的基础上,我们将引导他们学习简单的芭蕾舞蹈动作。
通过分解动作、逐步教学的方式,让孩子们掌握舞蹈的基本步伐和手势。
同时注重动作的连贯性和流畅性,鼓励孩子们在练习过程中不断调整自己的动作,以达到与音乐节奏的和谐统一。
示范教学:老师通过规范的舞蹈示范,让孩子们直观地了解芭蕾舞蹈的基本动作和韵律。
互动教学:鼓励孩子们在舞蹈学习过程中相互观察、互相学习,共同提高舞蹈水平。
游戏化教学:通过有趣的游戏,如“音乐椅子”、“音乐节拍操”等,让孩子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感受音乐节奏,提高舞蹈动作的协调性。
示范:老师进行芭蕾舞蹈示范,让孩子们了解舞蹈的基本动作和韵律。
学习:孩子们跟随老师学习舞蹈动作,逐步掌握舞蹈的基本步伐和手势。
通过本次教学活动,孩子们将初步学会感受音乐节奏,提高舞蹈动作的协调性,为将来的艺术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幼儿园大班语言活动《大脚丫跳芭蕾》教案
![幼儿园大班语言活动《大脚丫跳芭蕾》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e282ab5e0640be1e650e52ea551810a6f524c8b1.png)
一、活动名称:幼儿园大班语言活动《大脚丫跳芭蕾》二、活动目标:1. 让幼儿通过倾听故事,理解故事内容,感受故事中的情感。
2. 培养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鼓励他们敢于表达自己的想法。
3. 培养幼儿对芭蕾舞的兴趣,提高他们的艺术修养。
三、活动准备:1. 故事课件:《大脚丫跳芭蕾》2. 芭蕾舞裙、舞鞋等道具3. 音乐CD:《四小天鹅》四、活动过程:1. 导入:教师穿着芭蕾舞裙,跳一段简单的芭蕾舞,吸引幼儿的注意力,激发他们的兴趣。
2. 故事讲解:播放故事课件,教师讲述故事《大脚丫跳芭蕾》,引导幼儿关注故事中的角色和情节。
3. 讨论:教师引导幼儿讨论故事中的大脚丫是如何克服困难,实现自己的梦想的。
4. 体验:分组进行芭蕾舞体验,让幼儿穿上芭蕾舞裙和舞鞋,学习简单的芭蕾舞动作。
5. 展示:每组选出一名代表,进行芭蕾舞表演,其他幼儿观看并给予掌声。
五、活动延伸:1. 家园共育:教师与家长沟通,鼓励家长在家陪同幼儿观看芭蕾舞表演或相关节目,培养幼儿对芭蕾舞的兴趣。
2. 环境创设:在班级环境中布置芭蕾舞主题展示区,让幼儿展示自己的芭蕾舞作品。
3. 区域活动:在幼儿园的音乐活动中,增加芭蕾舞元素,让幼儿有机会体验芭蕾舞的魅力。
六、活动评价:1. 观察幼儿在故事倾听过程中的反应,如注意力集中程度、参与度等。
2. 关注幼儿在讨论环节的表达能力,是否能积极分享自己的想法。
3. 评估幼儿在芭蕾舞体验中的参与热情和动作掌握程度。
4. 搜集家长反馈,了解家园共育活动的实施情况。
七、教学建议:1. 在活动过程中,教师应注重培养幼儿的专注力和倾听能力,引导他们积极投入到故事的情节中。
2. 针对不同性格的幼儿,教师应采取不同的引导方式,鼓励他们敢于表达自我,增强自信心。
3. 教师应关注幼儿在活动中的安全,特别是在芭蕾舞体验环节,避免发生意外。
八、教学难点:1. 帮助幼儿理解故事中深刻的道理,如勇敢追求梦想、克服困难等。
2. 培养幼儿在讨论环节独立思考和表达能力。
幼儿园大班语言《大脚丫跳芭蕾》教案
![幼儿园大班语言《大脚丫跳芭蕾》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330495912dc58bd63186bceb19e8b8f67c1cef93.png)
幼儿园大班语言《大脚丫跳芭蕾》教案一、教学目标1. 情感目标:通过故事,培养幼儿对舞蹈的热爱,增强自信心,敢于表达自己的兴趣和梦想。
2. 认知目标:让幼儿理解故事内容,知道大脚丫跳芭蕾的过程,以及主人公的努力和收获。
3. 技能目标:培养幼儿的观察力、想象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学会用适当的语言描述故事情节。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幼儿了解故事情节,感受舞蹈的魅力,培养幼儿的自信心和勇气。
2. 教学难点:让幼儿通过观察、想象和语言表达,理解主人公的努力和收获。
三、教学准备1. 物质准备:多媒体课件、故事图片、舞蹈道具等。
2. 环境准备:宽敞的教室,舒适的座位,适当的音乐氛围。
四、教学过程1. 导入:邀请幼儿观看一段芭蕾舞蹈视频,引导幼儿关注舞蹈的美感和优雅。
2. 讲述故事:通过多媒体课件,分步骤讲述故事《大脚丫跳芭蕾》,引导幼儿关注主人公的努力和收获。
3. 分组讨论:让幼儿分成小组,讨论主人公在故事中的努力和收获,以及自己内心的感受。
4. 情景表演:邀请部分幼儿扮演故事中的角色,进行情景表演,增强幼儿对故事的理解和体验。
5. 舞蹈体验:组织幼儿进行舞蹈体验,让幼儿尝试跳芭蕾舞,感受舞蹈的乐趣。
五、作业设计1. 回家后,与家长分享故事《大脚丫跳芭蕾》的内容,让家长了解幼儿在学校的表现。
2. 鼓励幼儿在家尝试跳芭蕾舞,记录下自己的舞蹈视频,与同学分享。
3. 让幼儿画出自己心中的大脚丫,并写上对自己的祝福和期望。
六、教学评价1. 观察幼儿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包括发言、讨论、表演等,评价幼儿对故事的的理解和喜爱程度。
2. 关注幼儿在舞蹈体验环节的表现,评价幼儿对舞蹈的兴趣和积极性。
3. 收集家长反馈和幼儿的作业作品,评价幼儿在家庭中的分享和应用情况。
七、教学拓展1. 邀请专业的芭蕾舞教师进行课堂教学,让幼儿更加深入地了解芭蕾舞的技巧和美感。
2. 组织幼儿参观芭蕾舞表演,让幼儿亲身体验芭蕾舞的魅力,激发幼儿对舞蹈的热爱。
大脚丫跳芭蕾阅读教学设计
![大脚丫跳芭蕾阅读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19b170612bf90242a8956bec0975f46526d3a75d.png)
大脚丫跳芭蕾阅读教学设计教学设计:大脚丫跳芭蕾阅读第一节:背景介绍大脚丫是一只活泼可爱的小猫,它热爱芭蕾舞,并梦想成为一名优秀的芭蕾舞者。
为了帮助大脚丫提升阅读能力,并增加对芭蕾舞的了解,我们设计了一堂有趣的“大脚丫跳芭蕾阅读”教学活动。
第二节:教学目标通过本次教学,学生将实现以下目标:1.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2.培养学生对芭蕾舞的兴趣;3.促进学生的口头表达和逻辑思维能力;4.加深学生对音乐与舞蹈的联想。
第三节:教学准备1.《大脚丫跳芭蕾》绘本故事书;2.音乐设备,播放芭蕾音乐;3.大脚丫扮演道具:猫耳朵、芭蕾舞裙等;4.准备问题和讨论话题以促进学生的阅读理解和口头表达。
第四节:教学活动1.引入活动:表演和欣赏分发《大脚丫跳芭蕾》绘本故事书给学生,选择其中的片段进行口语表演。
教师或学生可以扮演大脚丫,使用道具和音乐进行小小的芭蕾舞蹈,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2.阅读理解:解读与讨论学生们阅读绘本故事书,并回答一些问题,以检验他们对故事情节的理解程度。
教师可以通过提问让学生运用阅读技巧,回答问题并解释他们的答案。
3.探索芭蕾舞:学生调查与呈现学生们分组进行小型芭蕾舞调查小组活动。
每个小组负责研究一个芭蕾舞动作,例如立定、跳起等。
学生需要找到相关资料,并为全班呈现他们的发现和观察结果。
4.创作芭蕾故事:小组讨论与合作学生们根据他们对芭蕾舞的了解,以及对《大脚丫跳芭蕾》故事的理解和想象力,分组创作自己的芭蕾舞故事。
他们可以自由发挥,融合自己喜欢的角色和情节。
5.芭蕾舞展示:小组表演与分享每个小组准备好自己的芭蕾舞故事后,进行小组表演和分享。
学生们可以选择适合的音乐和动作,展示他们的创造力和合作能力。
第五节:课后反思教师与学生共同回顾本堂课的主要内容,并进行总结。
学生们可以分享他们对故事和芭蕾舞的新认识和体会,并提出问题或建议。
教师应当鼓励他们的积极参与,并根据学生的反馈及时调整教学策略。
通过“大脚丫跳芭蕾阅读”教学设计,学生们不仅可以提高阅读理解能力,还能培养对芭蕾舞的兴趣和理解。
大脚丫跳芭蕾教学设计
![大脚丫跳芭蕾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6716022124c52cc58bd63186bceb19e8b8f6ece5.png)
大脚丫跳芭蕾教学设计教学设计:大脚丫跳芭蕾一、教学背景:跳芭蕾是一项优美的舞蹈艺术形式,对孩子的身心发展具有积极的意义。
大脚丫跳芭蕾教学旨在通过芭蕾舞蹈的基本动作、姿势和音乐的配合,培养孩子优雅、协调和灵活的身体素质,提高孩子的音乐感知、节奏感和艺术表现力。
二、教学目标:1.了解芭蕾舞的起源和基本概念;2.学会基本的芭蕾舞蹈动作和姿势;3.培养孩子的舞蹈艺术表现力和创造力;4.培养孩子的协调性、灵活性和耐力。
三、教学内容:1.芭蕾舞的起源和基本概念;2.芭蕾舞的基本动作和姿势;3.芭蕾舞的音乐表现力。
四、教学步骤:Step 1:导入(10分钟)1.引导学生回忆他们对芭蕾舞的了解,鼓励他们分享自己对芭蕾舞的印象。
2.介绍芭蕾舞的起源和基本概念,向学生展示一些芭蕾舞蹈的图片和视频。
Step 2:学习基本动作和姿势(30分钟)1.向学生展示芭蕾舞蹈的基本动作和姿势,例如立正、齐步走、抬腿、平蹲等。
2.分组进行练习,在老师的指导下反复练习基本动作和姿势,帮助学生掌握正确的姿势和动作。
Step 3:合成芭蕾舞蹈(40分钟)1.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选择一段音乐。
2.学生根据自己学会的基本动作和姿势,自由编排一段芭蕾舞蹈,要求动作和姿势与音乐配合。
3.每个小组表演自己编排的芭蕾舞蹈,其他小组进行观摩,并给予评价和鼓励。
Step 4:总结(10分钟)1.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学习的内容,总结芭蕾舞的基本动作和姿势。
2.鼓励学生分享他们编排的芭蕾舞蹈,在分享过程中加深对芭蕾舞的了解和认识。
五、教学方法:1.形象直观法:通过图片和视频向学生展示芭蕾舞的起源和基本概念,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接受。
2.分组合作法:将学生分成小组进行练习和编排,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创造力。
3.观摩评价法:通过观摩和评价其他小组的表演,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进一步提高自己的舞蹈表现力。
六、教学评估:1.观察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参与度和表现,评估学生对芭蕾舞的理解和掌握程度;2.观察学生在编排芭蕾舞蹈过程中的创造力和艺术表现力。
大脚丫跳芭蕾教学设计(研习稿)(写写帮整理)
![大脚丫跳芭蕾教学设计(研习稿)(写写帮整理)](https://img.taocdn.com/s3/m/0e53c0b4e43a580216fc700abb68a98271feacd5.png)
大脚丫跳芭蕾教学设计(研习稿)(写写帮整理)第一篇:大脚丫跳芭蕾教学设计(研习稿)(写写帮整理)《大脚丫跳芭蕾》整本书阅读研习活动教学设计大城县孙毅小学韩金玲主要策略运用:预测联结,提取信息,推论,提问策略,情节替代法指向写作教学过程呈现方式:情节梯和情感变化曲线图,完成三个任务单,与主角对话提出三个不同指向的问题,用八格书呈现学习成果教学主线:以探究这是一个怎样的故事?为线索,层层深入贴近故事灵魂深处的思考。
第一阶段:带读部分1、从封面预测这是一个怎样的故事?参训教师活动:从封面上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故事开始:带着预测读故事······参训教师活动:提取信息后回应前面预测:跟你最先的预测一样吗?故事转折:在一次选拔赛上贝琳达被评为赶下舞台。
参训教师活动:读画面,提取信息,体会贝琳达内心感受,预测她还会继续跳舞吗?2、梳理故事呈现故事情节梯和心情变化图。
通过梳理进一步体会角色的内心感受,联结自己的生活,对“评委的评价”进行思考,当我们面对学生给予欣赏鼓励建构性的评价和用打击讽刺破坏性的语言进行评价,对当事人的精神和心灵产生不同的影响。
(联结推论策略体现)第二阶段:自读后面的故事分小组,每小组三张学习单:体现问题策略,故事情节梯,心理变化图1.我是问题小投手:读后面的故事你会提出哪些有价值的问题。
2.我是情感诊断师:读后面的故事体会贝琳娜内心的变化,绘制情感曲线图。
3.我是故事地图小达人:读后面故事,把故事情节梳理出来,用自己喜欢的方式。
可以是故事路线图,故事情节梯,故事导图等各种形式。
学习单交流展示环节:1、教师根据学习单展示情况后,展示情节和心理变化图示例2、小组交流这是一个关于什么的故事?(体现推论策略)第三阶段:深度解读故事,探究人物心理变化过程与人物对话,运用提问策略。
参训老师活动:1、书中有贝琳达,评委,餐厅老板,大都会乐团指挥,判断谁是主角?说说判断依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脚丫跳芭蕾》整本书阅读研习活动教学设计
大城县孙毅小学韩金玲
主要策略运用:预测联结,提取信息,推论,提问策略,情节替代法指向写作
教学过程呈现方式:情节梯和情感变化曲线图,完成三个任务单,与主角对话提出三个不同指向的问题,用八格书呈现学习成果
教学主线:以探究这是一个怎样的故事?为线索,层层深入贴近故事灵魂深处的思考。
第一阶段:带读部分
1、从封面预测这是一个怎样的故事?
参训教师活动:从封面上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
故事开始:带着预测读故事······
参训教师活动:提取信息后回应前面预测:跟你最先的预测一样吗?故事转折:在一次选拔赛上贝琳达被评为赶下舞台。
参训教师活动:读画面,提取信息,体会贝琳达内心感受,预测她还会继续跳舞吗?
2、梳理故事呈现故事情节梯和心情变化图。
通过梳理进一步体会角色的内心感受,联结自己的生活,对“评委的评价”进行思考,当我们面对学生给予欣赏鼓励建构性的评价和用打击讽刺破坏性的语言进行评价,对当事人的精神和心灵产生不同的影响。
(联结推论策略体现)
第二阶段:自读后面的故事
分小组,每小组三张学习单:体现问题策略,故事情节梯,心理变化图
1.我是问题小投手:读后面的故事你会提出哪些有价值的问题。
2.我是情感诊断师:读后面的故事体会贝琳娜内心的变化,绘制情
感曲线图。
3.我是故事地图小达人:读后面故事,把故事情节梳理出来,用自
己喜欢的方式。
可以是故事路线图,故事情节梯,故事导图等各种形式。
学习单交流展示环节:
1、教师根据学习单展示情况后,展示情节和心理变化图示例
2、小组交流这是一个关于什么的故事?(体现推论策略)
第三阶段:深度解读故事,探究人物心理变化过程
与人物对话,运用提问策略。
参训老师活动:
1、书中有贝琳达,评委,餐厅老板,大都会乐团指挥,判断谁是
主角?说说判断依据。
(提取信息、统整推论策略)
2、与主角对话。
完成学习单。
与主角对话:读故事后,向贝琳达
提出三个关于“为什么”的问题——提出三个“怎么样”的问题;
三个“假如”的问题。
3、简要分析“评委”“餐厅老板,大都会指挥”人物特点
4、“贝琳达不在乎评委们说什么了”故事结束了,深度思考这是
一个关于什么的故事?(得出决定这是一个关于发现自己的故事。
)
第四阶段:三个阶段成果展示,结合故事情节制作八格书,把故事情节和人物心理变化梳理出来。
第一格:书名作者时间
第二格:故事开端,在舞蹈室练跳舞,舞姿轻盈。
心情——开心。
第三格:故事转折,参加选拔赛被评委赶下台。
心情忐忑不安到伤心难过
第四格:故事高潮,餐厅跳舞,重返舞台。
心情是开心,享受,喜乐。
第五格:故事结局,跳舞跳舞,不在乎别人说什么。
心情是幸福的,找到了自己。
第六格:你觉得这个故事是关于什么的故事吗?
开始以为是----------------故事,后来以为是---------------故事,最后知道了------------故事
第七格:我想对贝琳达说一句话------------------------------------------。
第八格:我想对我自己说一句话-------------------------------------------。
第五阶段:读写结合部分
读绘本·学表达
习作主题:多角度围绕一个点——伤心进行描写。
习作提示:
1、关注细节,多角度观察描写一个点。
从神情、动作、语言、心理、环境等角度表现所写事物的特点。
2、重整能够体现贝琳达“伤心”这一心理感受的画面,提取信息,发挥想象,多角度进行描写。
习作要求:
学写人物心理——伤心
1. 以第一人称“我”写贝琳达。
我就是贝琳达,面对评委的无礼和打击,怎
么想的怎么做的。
2、以第三人称“她”写贝琳达的内心感受。
第六阶段:揭示主题,推荐阅读,课堂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