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用中药品种论述之除烦利湿解毒止痛说栀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常用中药品种论述之除烦利湿解毒止痛说栀子

栀子为茜草科植物植物栀子Gardenia jasminoides Ellis 的干燥成熟果实。又名:山栀、支子、枝子、黄栀、小卮子、山枝子、山栀子、山黄栀、红枝子、黄栀子。原植物栀子分布于中南及陕西、甘肃、新疆、江苏、上海、安徽、浙江、福建、台湾、四川、贵州、云南。主产于江西、湖南、湖北、浙江。商品中认为湖南、江西产者为佳。

本品药材性状呈长卵圆形或椭圆形,长1.5~3.5cm ,直径1~1.5cm。表面红黄色或棕红色,具6条翅状纵棱,也有4、5、8条者,棱间常有1 条明显的纵脉纹,并有分枝。顶端残存萼片,基部稍尖,有残留果梗。果皮薄而脆,略有光泽;内表面色较浅,有光泽,具2~3 条侧膜,由侧膜向果腔中延伸分枝形成肉质的假隔膜。种子多数,扁卵圆形,集结成团,深红色或红黄色,表面密具细小疣状突起,有1 条相当于种子全长4/5 的种脐,胚乳角质,胚长形,具心形子叶2 片,胚根直立。浸入水中,可使水染成鲜黄色。气微,味微酸而苦。

本品味苦,性寒;归心、肺、三焦经。功能:泻火除烦,清热利湿,凉血解毒;外用消肿止痛。中医临床用于热病心烦,黄疸黄疸,淋症涩痛,血热吐衄,目赤肿痛,火毒疮疡;外治扭挫伤痛。现代药理研究表明:本品有保肝,利胆,凝血,镇静,镇痛,降温,降压,致泻,抗病原微生物,抗炎

及治疗软组织损伤作用,对胃肠道和胰腺有影响。体外试验表明,栀子多糖

对S-180 肉瘤细胞及腹水肝癌细胞有一定抑制作用。

其它药用部位:(1)栀子叶:味苦涩,性寒;功效消肿,理跌打伤,洗疳痔疮,散毒疮;(2)栀子花:用于肺热咳嗽,鼻衄;(3)栀子根:用于感冒高热,黄疸型肝炎,吐血,鼻衄,菌痢,淋病,肾炎水肿,疮痈肿毒。

栀子为常用中药,始载于《神农本草经》,列为中品。谓“味苦,寒。主五内邪气,胃中热气,面赤酒疱,皻鼻白癞,赤癞疮疡。一名木丹。”《本草图经》曰:“栀子,生南阳川谷,今南方及西蜀州郡皆有之。木高七、八尺。叶似李而厚硬,又似樗蒲子。二、三月生白花,花皆六出,甚芳香,俗说即西域詹匐也。夏秋结实如诃子状,生青熟黄,中仁深红。九月采实,暴干。南方人竞种以售利。《货殖传》云:卮茜千石,亦比千乘之家,言获利之博也。此亦有两、三种,入药者山栀子,方书所谓越桃也。皮薄而圆小,刻房七棱至九棱为佳。其大而长者,乃作染色。又谓之伏尸栀子,不堪入药用。”

栀子在古代产于河南、四川、江西、湖北、福建等地,于近年栀子产地

调查相比较,除河南“南阳”外,古今产地基本一致。古代本

草文献所描述的“栀子”特征与现代栀子的商品药材来源山栀子G.. jasminoides 和水栀子G.. jasminoides var. grandiflora 植物形

态类同。古代栀子与现代栀子药材“混乱状况”类同,即为山栀子与水栀子之间的混乱。至于《植物名实图考》提及的“野栀子”、“缅栀子”、“皮袋香(山枝子)”和“山栀子”与栀子的植物形态相差甚远,仅系“同名”异物而已。水栀子一名未见记载。古代栀子不是詹卜,从现代植物学文献看“西域”不分布栀子,詹卜即郁金花。古代栀子与目前水栀子多为庭院栽培,而山栀子多野生或山地种植的状况基本吻合。栀子最早不分品种,多用于染料,古人仅以山栀子入药,这与现《中国药典》规定栀子药材来源一致。水栀子在古代一般认为质次,不可作药用,这一观点已被近期的栀子药理研究结果证实。文献报道水栀子的拉丁学名“大花栀子”应改为“长果栀子”的观点,经专题调查,认为甚是合理,因山栀子和水栀子之间,仅植株高矮、果实大小不同而已,花大小无甚区别,且两者之间明显存在过渡类型。

认为水栀子不是大花栀子,而是栀子的一个新变型,定名为长果栀子Gardenia jasminoides Ellis f. longicarpa Z. W. Xie et

Okada与原种山梔子的区别,在于水梔子的果实非圆形或卵圆形,而为长圆形或椭圆形,果柄长0.5~1cm。与大花梔子的区别在于花不大,果形也不同,大花栀子果形与山栀子一致

据高增平等报道,栀子长期以来存在着野生资源不足的问题。湖南、广西、贵州等地均进行了引种栽培并获得成功。栽培栀子比野生

栀子个大,故称“大栀子”,野生栀子称“山栀子”。从定性实验结

果看,大栀子与山栀子所含化学成分种类相同。从栀子苷含量看,山

栀子高于大栀子,可能与大栀子的栽培条件好、水量充足、生长速度快有关。另外,两者在显微构造和粉末特征等内部结构方面也是相同的,仅外形大小不同。

谢宗万先生认为,作染料用,水栀子优于山栀子。藏红花素

(crocin )的含量,水栀子2.5 倍于山栀子。主要药用有效成分含量,水栀子高于山栀子;栀子的主要成分京尼平苷的含量,水栀子1.3 倍于山栀子。故认为从化学成分的观点来看,水栀子的质量优于山栀子,至少可以同作栀子入药。但尚有待于今后在药理和临床工作中进一步研究和总结经验,才能作出最后的论断。

付小梅等对不同产地山栀子中的栀子苷进行了定性鉴别和含量测定,并对临川产山栀子和瑞金产水栀子不同发育期果实中的栀子苷进行了定量分析。结果表明,江西道地产区樟树栀子野生和栽培品含量较高,将近高于药典规定标准1 倍,且栽培品(3.5890%)高于野生品(3.2580%)。武宁产山栀子和瑞金产水栀子1998与1999 年两年产品比较,1999 年产品栀子苷含量均远高于1998 年产品,说明栀子苷可能与贮存时间有关,随着贮存时间延长,含量逐渐下降。朝鲜栀子多为庭院观赏植物,极少作药物,但其栀子苷含量高达5.9497%,比山栀子高,有很大的开发前景。水栀子

的栀子苷含量比其它品种都高得多(7.1702%),是栀子类药材中含栀子苷最高的品种,值得进一步研究并推广应用。山栀子和水栀子所含栀子苷在果实发育期有两个高峰期。水栀子在7 月15 日采栀子苷含量最高,即开花后第8周,栀子苷急剧增加,达到最高峰,以后含量一度减少,但到成熟期又再次增加,出现含量积累的两个高峰期,山栀子的情况类似,只是最高峰较水栀子晚些,这为优选栀子药材采收期提供了依据。

杨阳从本草考证、原植物及生药鉴别、主要成分、药理作用等方面给出了中药栀子与水栀的区别;并根据近年来文献研究成果,认为水栀的清热利胆、抗炎功效与栀子相当,水栀可作为栀子的生药来源加以利用。

栀子含环烯醚萜类成分:栀子苷、都桷子苷(京尼平苷)即去羟栀子苷、都桷子素-1- 龙胆双糖苷、山栀苷、栀子酮苷、鸡矢藤次苷甲酯、都桷子苷酸等;三萜类:栀子花酸类;有机酸类成分:绿原酸、奎宁酸、藏红花酸、熊果酸等;黄酮类成分:栀子素类;另还有芸香苷、D-甘露醇、山梨醇、B -谷甾醇、胆碱、二十九烷、胡萝卜素、

叶黄素、三萜皂苷类、醇及色素、果胺、鞣质等,另有藏红花素、挥发油、多糖类等成分。微量元素有Na、K、Ca、Cu、Fe、Mn、Zn 等。

李小兵等运用超临界C02萃取物经GC-MS分析,从梔子中共鉴定出

19 种化合物,主要含亚油酸(23.143%)、亚油酸甲酯(17.105%)、十六酸(16.357%)、异佛尔酮、优葛缕酮、苯氧乙酸-2- 丙烯酯、3 -丁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