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酵豆粕产品质量的鉴别及评价方法

合集下载

发酵豆粕标准

发酵豆粕标准

发酵豆粕标准
一、原料要求
1.1 豆粕应符合国家豆粕标准的规定。

1.2 生产发酵豆粕的原料应符合国家饲料卫生标准。

1.3 豆粕应保持新鲜、无霉变、无虫害。

二、感官指标
2.1 颜色:发酵豆粕应为浅褐色或黄褐色,具有光泽。

2.2 气味:具有特有的发酵豆粕香味,无异味。

2.3 质地:发酵豆粕应质地松散,无结块现象。

三、理化指标
3.1 水分:发酵豆粕的水分应不高于14%。

3.2 蛋白质:发酵豆粕的蛋白质含量应不低于40%。

3.3 脂肪:发酵豆粕的脂肪含量应不高于4%。

3.4 酸度:发酵豆粕的酸度应不高于30。

四、卫生指标
4.1 微生物:发酵豆粕的微生物指标应符合国家饲料卫生标准的规定。

4.2 毒素:发酵豆粕的毒素指标应符合国家饲料卫生标准的规定。

五、微生物指标
5.1 大肠菌群数:每克发酵豆粕中大肠菌群数应不大于100个。

5.2 细菌总数:每克发酵豆粕中细菌总数应不大于10万个。

六、加工质量
6.1 生产设备:发酵豆粕的生产设备应符合国家有关规定。

6.2 生产工艺:发酵豆粕的生产工艺应符合国家有关规定。

七、运输要求
7.1 运输工具:发酵豆粕应使用清洁、干燥、无异味的运输工具。

7.2 包装:发酵豆粕应使用清洁、干燥、无异味的包装材料。

八、贮存要求
8.1 贮存环境:发酵豆粕应贮存在干燥、通风良好、无污染的环境中。

您须知道的发酵豆粕真正品质评判的测定方法说明【五】

您须知道的发酵豆粕真正品质评判的测定方法说明【五】

您须知道的发酵豆粕真正品质评判的测定方法说明【五】发酵豆粕中的小肽与抗原蛋白是衡量品质优劣的两项重要指标,长期以来国内的发酵豆粕产品主要由乳酸菌通过厌氧发酵生产,而出于便捷考虑,业内通常使用酸溶蛋白法测定小肽含量,使用ELISA法测定抗原蛋白含量,但随着发酵豆粕使用普遍性提高,并且芽孢杆菌通过有氧发酵生产的发酵豆粕在国内市场上渐露锋芒,这两种测定方法是否适用,是否能作为客观反映小肽和抗原蛋白真实含量的指标,引起了关注与讨论。

1 小肽-酸溶蛋白法①不同pH 发酵(或酶解)的豆粕在酸中的溶解度不同微生物发酵过程中对蛋白质的分解,实质上就是微生物产蛋白酶的作用。

但是,不同酸碱性的蛋白酶酶解豆粕所得的小肽在酸中的溶解度不同,其中酸性蛋白酶酶解小肽高达96%可以溶于三氯乙酸,而碱性蛋白酶酶解小肽不到 50%。

因此,酸溶蛋白更适合评估酸性发酵或酶解的豆粕产品,将低估希杰速益肽这类芽孢杆菌发酵的中偏碱性产品的小肽含量(刘慧珍,江南大学硕士论文,2007)。

速益肽 55%CP 产品酸溶蛋白相对低(6-10%)。

②小肽应有明确的分子量定义食品国家标准《大豆肽粉GBT 22492》2008 版将小肽的定义由③酸溶蛋白只体现了速益肽小肽含量的一小部分希杰研究所实验发现,同时测定的发酵豆粕样品整体蛋白分布(红色峰)和三氯乙酸溶解后上清液的蛋白分布结果(蓝色峰)。

三氯乙酸提取的分子量5kDa 以下蛋白质部分,而红色图谱和蓝色图谱之间存在一个灰色的面积区域是三氯乙酸没有办法提取出来的样品中的肽含量的部分,即三氯乙酸并不能完全溶解出样品中的所有的肽,只能溶解出其中的一小部分(如下图)。

2 抗原蛋白-ELISA 法和SDS 法①ELISA 法测定加工豆类产品的缺陷致敏性不确定:目前已有商品化大豆抗原蛋白的检测试剂有大豆球蛋白检测试剂盒和β-伴大豆球蛋白检测试剂盒,但是另两种大豆抗原蛋白 Gly m Bd 30K 和 Gly m Bd 28K 并没有商品化试剂盒。

发酵豆粕营养价值评定的研究

发酵豆粕营养价值评定的研究

发酵豆粕营养价值评定的研究
发酵豆粕作为一种饲料原料,其营养价值评定涉及多个方面。

以下是一些关于发酵豆粕营养价值评定的研究:
1. 营养成分分析:发酵豆粕经过微生物发酵后,其营养成分发生变化,如粗蛋白、粗脂肪、粗纤维等。

与普通豆粕相比,发酵豆粕的氨基酸总和与粗蛋白含量有显著提高,而粗脂肪含量显着下降。

这些变化有助于增加蛋白原料的饲用价值。

2. 抗营养因子和有毒物质:豆粕中的某些抗营养因子和有毒物质会影响其营养价值。

发酵豆粕经过微生物发酵后,这些物质的含量会降低,从而提高豆粕的饲用效率。

例如,发酵豆粕中的胰蛋白酶抑制因子、植物凝集素等抗营养因子含量会降低,这有助于提高动物的生长性能和健康状况。

3. 生物菌群数量:发酵豆粕中的生物菌群数量也会影响其营养价值。

适量的有益菌群可以改善豆粕的消化吸收率和营养价值。

例如,枯草芽孢杆菌等有益菌可以使豆粕中的蛋白质更易被动物消化吸收。

4. 挥发性盐基氮含量:挥发性盐基氮是评价豆粕新鲜度的一个重要指标。

发酵豆粕中的挥发性盐基氮含量可能会升高,这会影响其营养价值。

因此,在评定发酵豆粕的营养价值时,需要综合考虑其他指标,如营养成分、有害物质含量等。

总之,发酵豆粕的营养价值评定是一个综合性的过程,需要考虑多种因素。

通过合理的评定方法,可以更好地了解发酵豆粕的营养价值,从而为其在饲料工业中的应用提供依据。

发酵豆粕的检测方法

发酵豆粕的检测方法

发酵豆粕的检测方法引言发酵豆粕是一种富含营养的饲料原料,通过发酵过程可以改变其营养成分和口感等特性。

为了确保发酵豆粕的品质和安全性,需要进行一系列的检测方法。

本文将介绍发酵豆粕的检测方法,并重点讨论营养成分、微生物、重金属以及有害物质的检测方法。

营养成分是评价饲料品质的重要指标之一、以下是一些常用的发酵豆粕营养成分的检测方法:1.水分含量检测:采用干燥法测定。

2. 粗蛋白含量检测:采用Kjeldahl法测定。

3. 粗脂肪含量检测:采用Soxhlet萃取法测定。

4. 粗纤维含量检测:采用Weende方法、AOAC方法或Van Soest方法测定。

5.粗灰分含量检测:采用高温炉燃烧法测定。

微生物含量是评估发酵豆粕安全性的重要指标。

以下是一些常用的发酵豆粕微生物检测方法:1.总菌落计数:采用平板计数法或膜过滤法。

2.酵母和霉菌计数:采用平板计数法或膜过滤法。

3.大肠菌群检测:采用MPN法或膜过滤法。

4.乳酸菌计数:采用平板计数法或膜过滤法。

重金属含量是评估发酵豆粕的环境污染程度的重要指标。

以下是一些常用的发酵豆粕重金属检测方法:1.铅和镉的测定:采用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或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

2.汞的测定:采用氢化物液相色谱法或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

3.铬、镍、锰和锌的测定:采用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或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

有害物质的含量是评估发酵豆粕的安全性的重要指标。

以下是一些常用的发酵豆粕有害物质检测方法:1.黄曲霉毒素的测定: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或气相色谱法。

2.农药残留的测定:采用气相色谱法或液相色谱法。

3.病原体的检测:采用PCR法或快速培养法。

结论发酵豆粕的检测方法包括营养成分、微生物、重金属以及有害物质的检测方法。

这些方法可以评估发酵豆粕的品质和安全性,确保其在畜牧养殖中的应用效果。

在实际应用中,还需要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检测方法,并严格执行相关的检测标准,保证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如何判断发酵豆粕的质量差异

如何判断发酵豆粕的质量差异

如何判断发酵豆粕的质量差异
猪饲料中添加适量的发酵豆粕是较优的选择,那么如何判断发酵豆粕的好坏呢?以下有几种方法供大家参考。

(1)感官判断:颜色淡黄色至灰黄色、气味为清香酵母味,不能有刺鼻的味道。

(2)泡水判断:发酵过的产品泡水后应为悬浊液,久放后变糊甚至发臭(因为有菌,加水后会变质)。

未发酵的豆粕必然是很快就澄清的。

(3)氨基酸测定:发酵豆粕的氨基酸含量与豆粕应该是非常一致的,各氨基酸含量均上升10%左右。

如果氨基酸特别高或谷氨酸、半胱氨酸含量特别高,就表明掺进了杂蛋白。

(4)酸溶蛋白测定:此值应在6-10%为宜。

过低说明没有发酵好,过高则可能掺杂。

(5)杂菌数量不宜过多,黄曲霉毒素绝对不能超标。

发酵豆粕质量评价方法

发酵豆粕质量评价方法

发酵豆粕质量评价方法豆粕发酵通常采用固体发酵法,由于传统意义上的固体发酵较粗放,从而容易导致产品的不均匀,产品外观的观测也是判断产品优劣的基本条件,对发酵豆粕的评判,主要可通过以下几方面进行评价。

1.感官评判优质发酵豆粕的产品粒度均匀,色泽一致,较原豆粕略深(产品粒度越细,颜色越浅),有淡淡发酵香味,无豆腥味,且因同一批次的产品加工条件和原料较一致,产品感官的一致性可反映出其生产工艺的稳定性。

2.抗腐败能力好的发酵豆粕在整个发酵生产过程的卫生状况非常好,但如果发酵过程中没有做好消毒卫生工作,染菌情况会非常严重。

判断是否染菌可用清水浸泡,优质的发酵豆粕在25℃环境中,1周内不会变味,气味依然芬芳;而染菌不良者,同样条件,2天就会发臭冒泡。

3.粗蛋白质发酵豆粕的粗蛋白质含量达到50%,是由于去除了不良寡糖和降低了水分浓缩而成的,发酵程度越好,粗蛋白质含量越高。

以46%的豆粕为原料来发酵的话,发酵豆粕成品的粗蛋白质含量一般为48%-51%。

粗蛋白质含量也不是越高越好,发酵豆粕成品的粗蛋白质超过51%的话,一来有掺假的嫌疑,二来发酵损耗过大,得率不高。

3.​小肽(酸溶蛋白)可间接地反映地反映发酵豆粕抗原的降解情况。

发酵豆粕的小肽含量大概在8%-12%左右(相对于所含蛋白质的比例),发酵程度越好,小肽含量越高,但如果小肽含量超过15%,则产品粘度过高,干燥困难。

4.酸度(以乳酸计)反映发酵情况。

酸度应大于2%,过低则可能发酵程度不足或发酵控制不当而产氨。

5.氢氧化钾蛋白质溶解度(PS)反映大豆粕产品加热过度的情况。

发酵豆粕是豆粕的二次加工产品,选择合适的烘干工艺可有效防止产品蛋白溶解度的降低,保证产品的营养品质,一般应为65-85%。

蛋白溶解度低于65%几乎可以肯定豆粕加热过度,营养价值已受到破坏,大于85%则表示加热不足,豆粕的一些抗营养因子还未完全失去活性,降低了豆粕的品质。

6.挥发性盐基氮(VBN)反映发酵豆粕非蛋白氮添加情况和杂菌污染情况。

发酵豆粕产品质量的鉴别及评价方法

发酵豆粕产品质量的鉴别及评价方法

发酵豆粕产品质量的鉴别及评价方法发酵豆粕是一种由大豆粕经过发酵处理而得到的产品。

它具有高蛋白、低脂肪的营养特点,被广泛应用于家禽饲料、牲畜饲料和水产养殖等领域。

在进行发酵豆粕的质量鉴别和评价时,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考虑:1.总体外观:观察发酵豆粕的外观,应该是均匀、颗粒分散,无结块和异物。

发酵豆粕颜色应均匀,没有明显的色差。

质量好的发酵豆粕应该具有清晰的豆酱香味,而不是有异味或受潮发霉。

2.外观形态:通过观察发酵豆粕的颗粒大小和形态,可以初步判断其品质。

颗粒大小应该均匀一致,不应有过大或过小的颗粒存在。

质量优良的发酵豆粕颗粒表面应该光滑,颜色均匀。

有些发酵豆粕还可能具有丝状外观,这是酵母菌发酵的产物,属于正常现象。

3.中间物含量:发酵豆粕中的中间物含量对于产品品质也有较大影响。

中间物是指在发酵过程中产生的有机物质,如糖、氨基酸等。

这些中间物质的含量可以通过化学分析来确定。

根据不同用途的要求,中间物含量应该控制在一定范围内,以确保产品的营养价值和安全性。

4.蛋白质含量:蛋白质是发酵豆粕的重要指标之一,通常用总氮量或粗蛋白含量来表示。

蛋白质含量可以通过氮的定量分析,再根据其发酵豆粕的氮蛋白质比来计算。

优质的发酵豆粕应具有较高的蛋白质含量,这对于动物的生长和发育至关重要。

5.水分含量:水分含量是发酵豆粕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因为水分过高会导致发酵豆粕容易发霉、变质。

常用的方法来测定水分含量是采用称重法或干燥法。

根据不同用途的要求,水分含量应该控制在一定范围内,以确保产品的贮存稳定性和营养品质。

综上所述,发酵豆粕产品的质量鉴别和评价主要包括外观、外观形态、中间物含量、蛋白质含量和水分含量等指标。

通过对这些指标的检验和分析,可以快速、准确地鉴别和评价发酵豆粕的质量,以帮助用户选择优质的产品。

同时,也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一步完善鉴别评价体系,提高鉴别评价的准确性和全面性。

发酵豆粕各项指标检测方法

发酵豆粕各项指标检测方法

发酵豆粕各项指标检测方法发酵豆粕是一种常见的饲料原料,其发酵过程可以提高饲料的消化率和营养价值。

为了确保发酵豆粕质量符合要求,需要进行各项指标的检测。

下面将介绍发酵豆粕各项指标的检测方法。

1.水分水分是判断发酵豆粕是否存在霉变和变质的重要指标。

水分的测定可以通过烘干法和红外干燥法进行。

烘干法是将样品在105℃下加热,然后进行重量测定,计算得到水分含量。

红外干燥法是利用红外辐射对样品进行加热,通过光学传感器测定样品的水分含量。

2.粗蛋白粗蛋白是发酵豆粕中的重要营养成分。

常用的粗蛋白检测方法有凯氏消解法和红外消解法。

凯氏消解法是将样品与酸和碱进行消解,然后利用定量分析方法测定样品中的氮含量,通过乘以样品的氮蛋白转化系数来计算粗蛋白含量。

红外消解法则是通过红外光谱仪测定样品中的氮谱带,然后根据标准曲线计算粗蛋白含量。

3.粗脂肪4.粗纤维粗纤维是发酵豆粕中的非消化性纤维成分。

常用的粗纤维检测方法有酸碱消解法和中性洗涤法。

酸碱消解法是将样品先用酸和碱进行消解,然后进行过滤和洗涤,最后干燥、称重,计算得到粗纤维含量。

中性洗涤法则是将样品浸泡在中性洗涤液中,进行过滤和洗涤,最后干燥、称重,计算得到粗纤维含量。

5.灰分灰分是发酵豆粕中的矿物质成分。

灰分的测定可以通过加热、烘干和称重来进行。

将样品在高温下加热,使有机物燃烧殆尽,然后进行干燥和称重,计算得到灰分含量。

6.外观和色泽外观和色泽是发酵豆粕的质量指标之一,可以通过目测来判断。

良好的发酵豆粕应该具有均匀的颜色和无异物的外观。

综上所述,发酵豆粕各项指标的检测方法主要包括水分、粗蛋白、粗脂肪、粗纤维、灰分以及外观和色泽的检测。

这些检测方法能够全面评估发酵豆粕的质量,并确保其适合作为优质饲料原料使用。

发酵豆粕各项指标检测方法与标准

发酵豆粕各项指标检测方法与标准

发酵豆粕各项指标检测方法与标准发酵豆粕各项指标检测方法与标准1、水份、粗蛋白、粗脂肪、粗纤维、灰份、钙和磷的分析方法全部采用国标法。

2、总有机酸测定采用氢氧化钠滴定的方法和乳酸测定采用气象色谱。

3、pH的测定采用玻璃电极pHS-3C型pH计测定。

4、可溶蛋白的测定方法5、小肽含量的测定水份的测定水份测定直接参见国标测定完水分后的样品需要测定其中的总有机酸的含量,其数值为A,并计算有机酸的挥发量。

水份含量的计算时应当扣除这部分有机酸的挥发量,否则会出现水分超标现象。

总有机酸检测试剂:NaOH标准溶液(邻苯二甲酸氢钾标定),酚酞指示剂仪器:磁力搅拌器离心机方法:(1)取发酵后鲜样品15g 置于150ml烧杯中加入溶于100ml去离子水,在磁力搅拌器上浸提30min。

(2)取部分浸提样离心10min(3000r/min)。

(3)取上清液15ml, 加30ml去离子水稀释(以消除底色的影响),加酚酞指示剂四滴,用0.1molNaOH标准溶液滴定,并记录到终点消耗NaOH体积。

(终点到溶液呈现粉红)计算乳酸(%)=N(NaOH)×V(NaOH) ×0.09008/15×115/15gN(NaOH):NaOH标准溶液的浓度;V(NaOH) :消耗NaOH标准溶液体积;0.09008:乳酸的毫克当量。

0.1mol氢氧化钠的配制与标定1、配制:称取9.6g氢氧化钠,溶于100ml水中,摇匀,注入聚乙烯容器中,密闭放置至溶液清亮。

用塑料管虹吸5ml的上清液,注入2000ml无二氧化碳水中(将去离子水煮沸5分后冷却),摇匀。

2、标定称取0.67g于105~110℃烘至恒重的基准的邻苯二甲酸氢钾,准确至0.0001g,溶于50ml的无二氧化碳水中,加4滴酚酞指示剂(0.1%),用配制好的氢氧化钠溶液滴定至溶液呈粉红色,同时作空白试验。

3、计算氢氧化钠标准溶液的浓度按下式计算c(NaOH)=m/(V1-V2)×0.2042式中c(NaOH)——氢氧化钠标准溶液之物质的量的浓度,mol/l;V1——滴定用邻苯二甲酸氢钾之用量,ml;V0——空白试验氢氧化钠溶液之用量,ml;m——邻苯二甲氢钾之质量,g;• 0.2042——与1.00ml氢氧化钠标准液[c(NaOH)=1.000mol/l]相当的以克表示的邻苯二甲氢钾之用量。

发酵豆粕质量鉴定

发酵豆粕质量鉴定

发酵豆粕教槽料是指猪出生5天后开始补料时至断奶后10 天内所使用的饲料。

在这期间乳猪的营养生理特点是:消化系统发育不完善,大部分消化酶的活性低,对植物性蛋白和淀粉的消化率低,主要依靠母乳的营养。

为达到提早...教槽料是指猪出生5 天后开始补料时至断奶后10 天内所使用的饲料。

在这期间乳猪的营养生理特点是:消化系统发育不完善,大部分消化酶的活性低,对植物性蛋白和淀粉的消化率低,主要依靠母乳的营养。

为达到提早乳猪猪诱食的目的,又能够克服乳猪断奶营养应激的效果,营养全面、适口性好、消化利用率高和降低腹泻的高品质的乳猪教槽料一直是科研人员研究的热点。

乳猪出生时胃内仅有凝乳酶,胃蛋白酶很少,由于胃底腺部缺乏游离盐酸,胃蛋白酶没有活性,不能很好地消化蛋白质,特别是植物性蛋白质。

这就要求在蛋白原料选择上,既要考虑原料的营养成分,又要考虑其适口性和乳猪的营养生理特点。

不能仅凭简单的实验室分析和资料的说明,应根据以往的经验和实际生产数据来进行选择。

1 蛋白质原料的选择蛋白质原料的选择应从消化率、氨基酸比例、降解产生小肽的速度、蛋白质含量和成本等多方面考虑。

在乳猪教槽料配方中,常用的蛋白质原料有血浆(球)蛋白粉、高蛋白的乳清粉、鱼粉、膨化大豆(豆粕)、发酵豆粕(大豆)和啤酒(核酸)酵母等等。

植物性蛋白中含有许多抗营养因子。

例如大豆抗原(主要以大豆球蛋白和B -伴大豆球蛋白为主)是一种致敏因子,是导致仔猪营养性腹泻的主要原因。

因此大家一直尽量少用植物蛋白,多选用动物蛋白。

动物性蛋白质也有一定的劣势,价格比较昂贵,一些动物性蛋白加工或储存不当容易携带或滋生病原体,鱼粉容易氧化产生过氧化物、组胺和肌胃糜烂素等,同时还有同源性比较近等生物安全问题。

这些问题常常困扰一些配方师,左右为难,难以取舍。

2 发酵豆粕的特点与优势发酵豆粕是利用现代生物技术将植物蛋白源同微生态技术完美结合在一起,是微生态制剂在饲料中原料化的一个体现。

发酵豆粕采用优质多菌种协同发酵,利用微生物丰富的酶系,将植物大分子蛋白降解为寡肽,并将植物蛋白中的抗营养物质如胰蛋白酶抑制因子、脲酶、血凝素、抗原蛋白等彻底分解,植物细胞壁100%破裂,蛋白质消化率大于95% ,显著改善了适口性和消化率。

豆粕感官标准

豆粕感官标准

豆粕感官标准豆粕是一种由大豆经过压榨后获得的副产品,是一种常见的饲料原料。

豆粕的感官标准是指通过观察、嗅闻、尝试等方式来评估豆粕的质量和特性。

下面将从外观、气味、口感等方面介绍豆粕的感官标准。

豆粕的外观是评估其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

正常的豆粕应呈黄色或棕黄色,颗粒细小均匀,形状规则。

外观应干燥、无明显的霉变、变色或异物。

若发现豆粕的颜色变深、颗粒不均匀或有明显异物,说明豆粕质量不佳。

气味是判断豆粕品质的另一个重要指标。

正常豆粕的气味应该纯正、清香,没有异味或异味很微弱。

若闻到刺鼻的异味、霉味或发酸的味道,说明豆粕可能受到了霉变或发酵,质量值得怀疑。

豆粕的口感也是评估其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

正常的豆粕口感应该细腻、均匀,无明显异物。

若口感粗糙、不均匀或有异物颗粒,说明豆粕可能受到了污染或混入了其他杂质。

除了外观、气味和口感,还可以通过其他方式来评估豆粕的质量。

首先是观察豆粕的湿度,正常豆粕应该干燥,不潮湿。

若发现豆粕表面有明显湿气,说明豆粕可能受到了潮湿环境的影响。

其次是观察豆粕的杂质含量,正常的豆粕应该没有明显的杂质,如石子、木屑等。

最后还可以通过检测豆粕的营养成分来评估其质量,正常的豆粕应该富含蛋白质、维生素等营养成分。

豆粕的感官标准包括外观、气味、口感、湿度、杂质含量和营养成分等方面。

通过观察、嗅闻、尝试等方式,可以对豆粕的质量和特性进行评估。

只有符合这些感官标准的豆粕才能被认为是优质的饲料原料,能够为动物提供良好的营养和生长条件。

因此,在选择和使用豆粕时,我们应该注重其感官标准,确保其质量和安全性,以提高饲料的品质和动物的生产性能。

发酵豆粕品质检测方法适用性

发酵豆粕品质检测方法适用性

发酵豆粕品质检测方法适用性发酵豆粕是一种用微生物菌种发酵过的豆粕产物。

由于发酵过程中豆粕中的蛋白质、纤维等成分有所改变,以及微生物的介入,因此其品质特征也有所不同。

因此,为了评估和控制发酵豆粕的品质,需要进行相应的检测方法。

1.水分检测:水分是豆粕中的重要指标之一,也是影响其稳定性和保存期限的因素之一、常用的水分检测方法有称重法、烘箱法、红外干燥法等,其中红外干燥法由于其快速、准确、无需前处理等优点,适用于发酵豆粕的水分检测。

2. 蛋白质检测:蛋白质是豆粕的主要成分之一,也是发酵豆粕的重要品质指标。

常用的蛋白质检测方法有Kjeldahl法、紫外光谱法、近红外光谱法等。

其中,Kjeldahl法是目前广泛使用的方法,适用于发酵豆粕蛋白质的检测。

3.纤维检测:纤维是发酵豆粕中的另一个重要成分,对其品质和使用效果有一定影响。

常用的纤维检测方法有酸性洗涤法、中和洗涤法、NDF 含量测定法等。

其中,酸性洗涤法是一种相对简单、准确的方法,适用于发酵豆粕中纤维的检测。

5.氨基酸检测:氨基酸是豆粕中的重要营养成分之一,对动物的生长和发育具有重要影响。

常用的氨基酸检测方法有高效液相色谱法、离子交换色谱法等。

这些方法适用于发酵豆粕中氨基酸的检测。

6.微生物检测:豆粕发酵过程中存在大量的微生物,对产品的品质和安全性有重要影响。

常用的微生物检测方法有菌落计数法、PCR法、气相色谱法等。

这些方法适用于发酵豆粕中微生物的检测。

通过上述方法的组合应用,可以对发酵豆粕的水分、蛋白质、纤维、脂肪、氨基酸等多个指标进行综合评估,从而判断其品质特征和适用性。

在实际应用中,可以根据不同需求和使用目的,灵活选择适合的检测方法,进行品质评估和控制,以确保发酵豆粕的品质和安全性。

需要注意的是,以上只是一些常用的检测方法,随着检测技术的不断发展,可能会出现更加快速、准确的检测方法。

因此,建议在实际应用中关注和引入最新的检测技术和方法,以提高豆粕品质的检测水平和评估精度。

发酵豆粕饲用品质的评定指标及其应用

发酵豆粕饲用品质的评定指标及其应用

发酵豆粕饲用品质的评定指标及其应用摘要植物肽蛋白饲料发酵豆粕用品质的评定指标主要有感官指标、常规理化指标、非常规理化指标与尝试检测指标等,本方就这些指标的应用及应注意的问题进行了讨论,指出要正确认识植物肽蛋白饲料发酵豆粕的饲用品质,必须从感观、抗营养因子去除程度、小分子蛋白含量、挥发性盐基氮及有益菌、乳酸含量等方面对其饲用品质进行综合的整体评定。

关键词植物肽蛋白发酵豆粕饲用品质评定指标应用植物肽蛋白饲料发酵豆粕的饲用品质评定指标主要有感官指标、常规理化指标、非常规理化指标与尝试检测指标等。

1.感官指标及其在植物肽蛋白饲料发酵豆粕饲用品质评定上的应用1.1正常植物肽蛋白饲料发酵的色、香、味与粘度色:植物肽蛋白饲料发酵皆为棕黄色,这是由于豆粕经过发酵干燥颜色变深所致。

如果颜色较浅且不均匀,或与豆粕一致,有可能发酵程度不够或掺入生豆粕或其它浅色蛋白原料。

此外,同一批产品颜色应一致,不同批的产品颜色也应一致或接近一致。

香:淡淡的酸香味,无异味与霉味。

加适量的水煮开后有很强且愉快的发酵酸香气,无氨臭。

掺入了载机酸的植物肽蛋白饲料发酵豆粕,酸味较刺激且不均匀。

味:品尝正常无异物感,略带酸涩味。

粘度:植物肽蛋白饲料发酵豆粕按1:1~2加水调和后可感觉其粘度。

水泡评定:将植物肽蛋白饲料发酵豆粕放置到透明烧杯中用水泡,如果溶液及固体植物颜色金黄或灰黄且均匀,又无发黑杂志和黒(硬颗粒则为未发酵或发酵不彻底的豆粕),表明烘干时加热均匀,没有烘干过度,对营养成分保存较好。

闻之有酸香味但无刺鼻感。

上浮的杂质中无赖皮及其它植物杂质,手捏揉觉柔软但无明显颗粒感。

用水不断轻柔冲洗发现水溶物质较多,最后剩下较少渣滓,则质量较好。

这样的豆粕发酵程度较深,经发酵的其高分子蛋白(﹥66.2ku)、中分子蛋白(25~66.2ku)减少,小分子蛋白(﹤25ku)提高,还有更小的物质如肽、氨基酸等,水解度提高,故手捏无硬物颗粒感。

1.2凭感官指标对植物肽蛋白饲料发酵饮用品质评定的局限性常见的植物肽蛋白饲料发酵掺假是往豆粕中掺入其它非豆粕蛋白原料,常见的有玉米蛋白、大米蛋白、棉粕、菜粕与花生粕等植物源蛋白,或肉骨粉、氨基酸菌体蛋白、水解羽毛粉、水解皮革粉与劣质蛋白胨等以提高蛋白含量,但却降低了植物肽蛋白饮料发酵豆粕的饲用品质。

如何评判和检测发酵豆粕的质量-

如何评判和检测发酵豆粕的质量-

如何评判和检测发酵豆粕的质量?利用现代生物技术将豆粕转化为优质蛋白质饲料原料,是国际研究开发热点,产品问世不到十年,技术和产业化水平在国际上以丹麦最为突出。

我国在这方面的研究始于上世纪九十年代末,目前国内仍处于大规模产业化的初期,已有近百家企业生产发酵豆粕,但品质参差不齐,加之许多生产厂家片面宣传、有意或无意误导,使该类产品在市场上造成很大的混乱,用户无所适从。

如何评判和检测发酵豆粕的质量成为各饲料厂家,甚至有些发酵豆粕厂家(小厂)的一大难题。

1、豆粕发酵的目的明确豆粕发酵的目的,才能够确定评判发酵豆粕质量的主要指标。

豆粕经过发酵其主要目的有以下四个方面:1.1破坏豆粕中抗营养因子豆粕中含有胰蛋白酶抑制因子、低聚糖、凝集素、植酸、脲酶等抗营养因子,发酵过程中通过微生物、酶及发酵产生的有机酸的作用,使得抗营养因子被降解或者钝化,从而得到破坏。

1.2消除豆粕蛋白的抗原性豆粕中含有的 7S 和 11S 蛋白具有很强的抗原性,幼龄动物对其尤为敏感。

在发酵过程中,主要是通过将其降解而使其失去抗原性。

1.3降解大分子蛋白质豆粕中 11S 和 7S 蛋白分子量分别为 350KD 和180KD,通过发酵酶解,被降解为氨基酸及各种多肽,有利于动物的吸收利用。

1.4形成各种有益发酵产物目前豆粕发酵均采用枯草芽孢杆菌、酵母菌和乳酸菌等安全菌株,产品发酵后往往含有较高数量的有益菌和有机酸、蛋白酶等代谢产物。

2、发酵豆粕评判程序对发酵豆粕的评判,可以按四个步骤进行,需要检测的指标如下:2.1感官评判包括色泽、气味、细度。

豆粕经过发酵、干燥后颜色变深,优质的发酵豆粕皆为棕黄色或浅黄褐色。

如果颜色浅而与豆粕一致,有可能发酵程度不够或掺入其他浅色蛋白原料;如果颜色过深(如深褐色),则表明干燥过度,发生美拉德反应。

发酵豆粕的气味根据菌种和生产工艺的不同,也略有差异,但均应无豆腥味和霉味。

一般为酸香味(较浓郁),酸味较浓的产品是以乳酸菌发酵为主,该类产品损耗低、成本低、有机酸含量较高、诱食效果较好,可部分降解抗营养因子、粗蛋白一般可提高4-5%、消化吸收率较高。

全能生物科技发酵豆粕品控与检测

全能生物科技发酵豆粕品控与检测
文献:李晓剛,顾歡,田晓曉,张艳雲.大豆异黄酮在养猪生产上的应用研究.养猪,2011,6 :912.
*异黄酮含量判断 A.发酵状况 B.是否参假
大豆中含量:128mg/100g 12种异构体,其中苷元类的染料木素最为稳定
检测方法:三波长243、263、283检测
异黄酮含量
3.50 3.00 2.50
原料
胰蛋白酶抑制因子
優肽100
Y
J
B
大豆球蛋白 400 300 200 100 0
120 100 80 60 40 20
原料 優肽100 Y J B
伴大豆球蛋白
*單位:mg/g
0
原料
優肽100
Y
J
B
特殊分析
•乳酸(提高适口性,抗菌)
•异黄酮(抗氧化,抗应激)
乳酸分析
•总酸检测
•HPLC检测(液相色谱仪) •分光光度计检测(尚开发中)
一般成分分析
水分, CP, PH,灰分,色泽
2013第一季竞品一般成分分析
项目 原料 优肽 100 Y J(BJ) J(M) 10.59 50.46 6.61 5.44 B 7.49 50.2 4.79 4.79
水份 12.19 5.62 8.01 7.42 CP 45.72 50.77 51.06 50.06 灰分 5.54 6.12 9.74 6.65 PH --- 4.70 5.4 5.96
粉碎处理
优肽-100®
管 制 原 因 检 测 设 备
原料质量 与安全
菌种最适 生长条件
菌种最适 生长条件
减少蛋白变性 提高消化率
减少颗粒 粒径大小
产品质量与 安全
NIR, ELISA

体外仿生法评估发酵豆粕质量

体外仿生法评估发酵豆粕质量
关键词 : 仿生 法 : 发酵豆粕 ; 质 量
1 . 1 试 验材 料
4组 市 售商 品发 酵 豆粕 样 品 .依 次标 为 样 品
A、 样 品 B、 样 品 C、 样 品 D。试 验 仪器 采用 中国农
业 科 学 院北 京 畜牧 兽 医研 究 所 研 制 的单 胃动 物
仿 生消 化仪 ( S D S — I I 型) 。
型) 进 行 消化 试 验 . 用 胃蛋 白酶 人 工 将 小 肠 液 消
尹 玉港 : 广东温氏食品 集团股份有 限公 司. 农 业 部 动
化 1 5 h . 消 化完 毕后 , 取 出消 化管 , 按 清 洗程 序 对
物 营养 与饲 料 学企 业 重 点 实验 室。
黄海涛 : 单位 同 第一 作 者 。
中, 6 5℃烘 于至无水 痕后 , 1 0 5℃绝于 、 称重 、 分 析 残渣 中的养分 含量
1 . 4 测 定 指 标
2 . 1 6 %, 约 1 0 0 K c a l / k g 。 2 . 2 发 酵 豆 粕 的 代 谢 指 标
1 . 2 试 验 设 计
本 试 验 分两 部 分进 行 . 第 一 部分 测 定 发 酵豆
粕 的感 官指 标颜 色 、 气味 、 p H 值 和 常规 指 标粗 蛋 随着 我 国畜 牧 养 殖业 快 速 发展 .饲 料 资源 .
尤 其 是 蛋 白质 资 源短 缺 已 成 为业 内 广泛 关 注 的 问题 豆粕 是 畜牧业 中应用 最广 泛 的优质 蛋 白质 白质 、 总能 ; 第二 部 分 在 胃一 小 肠两 步仿 生 消 化条 件 下 .比较 4种 发 酵 豆粕 样 品粗 蛋 白质 消 化 率 、
鸡消化过程 , 评估 不 同 厂 家 的 发 酵 豆 粕 的 质量 .

发酵豆粕的品质评定

发酵豆粕的品质评定

O 引 言
国家 标 准 , 现行 的行 业 标 准 出 台较 晚 , 相 应 发 酵 指 标 的检 测 复 杂 , 用 户 缺乏 参 考 , 在 产 品 的 选 择 上 存在 盲 目性 。有些 企业甚 至 为 了美 化 主要 指 标 而采 用 了添 加 无 机 氮 、 热处 理 、 后 加 有 机 酸 等 手 段 迷惑 市场 。本 文 围绕发 酵豆粕 的几 个关 键指 标
在 较大 的不 一致
2 . 2 无 机 氮 添 加 对 各 指 标 的 影 响
制作 , 发酵 结束后 测定 各指 标结 果如 表 2所示 。
表 2 添 加 无 机 氮 对 发 酵 豆 粕 品质 的影 响
由表 2可 以看 出添 加 无 机 氮 源 的 各 组 粗 蛋 白、 挥发性盐基氮 、 小 肽 含 量 明显 高 于 自制 发 酵
母 提取 物 0 . 5 g , 1 一 磷 酸 氢 二钠 0 . 2 g ,柠 檬 酸三 氨 0 . 2 g ,土 温 一 8 O O . 1 m L ,硫 酸 镁 0 . 0 5 8 g ,硫 酸 锰 0 . 0 2 5 g , 醋 酸钠 0 . 5 g , 葡 萄糖 2 g蒸 馏水 1 0 0 mL , 固 体 培养基 加入琼 脂粉 2 %。 高 压灭菌 。 1 . 2 . 2 菌种 活化 流程 菌种 ( 酵母 菌和 枯草 芽孢 杆 菌 ) 活化 : 原始 菌
的发酵 产 品感官 评价 氨气 味道 比较 明显 。
2 . 3 热 处 理 对 发 酵 豆 粕 指 标 的 影 响
豆粕 组 . 总 酸 的 含 量 明 显低 于 对 照组 , 其 它 各 个
指 标差 异不 明显 。 分析 : 添 加 了无 机 氮 使 总 氮 含 量 增 加 , 粗 蛋

发酵豆粕检测方法

发酵豆粕检测方法

发酵豆粕检测方法(参考)目录1.检测用仪器简介 (2)2.变性聚丙烯酰胺凝胶(SDS-PAGE)电泳 (3)3.Elisa 大豆球蛋白(酶联免疫法) (6)4.小肽的检测(酸溶蛋白) (10)5.寡糖的检测——薄板层析法(TLC) (11)6.乳酸的检测 (12)7.蛋白溶解度的检测(PS) (13)8.发酵豆粕蛋白溶解度的检测(改良) (14)9.水溶性蛋白的检测 (15)10.挥发性盐基氮(VBN) (17)11.PH 值测定 (19)12.水苏糖含量的测定 (20)13.水分、粗蛋白、粗灰分、粗纤维、尿素酶活性的检测 (20)1、检测用仪器简介2、变性聚丙烯酰胺凝胶(SDS-PAGE )电泳聚丙烯酰胺凝胶(SDS-PAGE )是对蛋白质进行量化,比较及特性鉴定的一种经济、快速而且可重复的方法。

通过对电泳条带的观察和分析,可以很明显的看出发酵前后或不同产品的抗原蛋白含量。

一、 原理SDS —聚丙烯酰胺凝胶(SDS-PAGE )电泳主要依据蛋白质的分子量对豆粕中的抗原蛋白进行分离。

SDS 与蛋白质的疏水部分相结合,破坏其折迭结构,并使其稳定地存在于一个广泛均一的溶液中。

SDS —蛋白质复合物的长度与其分子量成正比。

由于在样品介质和聚丙烯酰胺凝胶中加入离子去污剂和强还原剂,蛋白质亚基的电泳迁移率主要取决于亚基分子量的大小,而电荷因素可以被忽略。

SDS —PAGE 因易于操作和用途广泛, 成为许多研究领域中一种重要的分析技术。

二、 仪器 1、电泳仪及电泳槽 2、振荡器3、离心机(10000 转)4、移液枪(大、中、小)5、离心管(7ml 、5ml 或 1.5ml 、1ml )三、 试剂: 1、单体母液: 100ml 丙烯酰胺(ACR ) 30g 甲叉双丙烯酰胺 0.8g去离子水定容至 100ml ,棕色瓶 4℃下存放。

可保存 3 个月。

2、分离胶缓冲液((PH=8.8) 100mlTris-base (1.5mol/L ) 18.17gSDS 0.4g 浓 HCL 调节 PH 至 8.8,定容至 100ml ,过滤,4℃存放。

发酵豆粕质量鉴定

发酵豆粕质量鉴定

发酵豆粕质量鉴定发酵豆粕是一种通过微生物发酵制作的豆粕产品,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和生物利用率。

其质量鉴定是生产和销售过程中的关键环节,对于保障产品质量和消费者权益具有重要意义。

发酵豆粕的生产工艺发酵豆粕的生产主要包括原料准备、发酵、压榨和干燥等工艺步骤。

首先将豆类原料进行清洗、脱皮、破碎,然后添加适量水和酵素发酵,控制好温度、酶活性和发酵时间,使豆粕中的蛋白质、脂肪等成分得以有效分解和转化。

最后通过压榨和干燥工艺,制得成品发酵豆粕。

发酵豆粕的质量鉴定指标1.蛋白质含量:蛋白质是豆粕的重要营养成分,蛋白质含量高低直接影响产品的营养价值。

2.氨基酸组成:氨基酸是蛋白质的组成单位,不同种类的氨基酸含量及比例对产品的质量有重要影响。

3.水分含量:水分含量过高容易导致产品变质,影响保存期限和稳定性。

4.纤维素含量:纤维素是发酵豆粕中的一种重要成分,对于动物的消化吸收有一定的益处。

5.微生物含量:发酵过程中的微生物种类和数量应符合规定标准,避免产品受到污染。

6.异物含量:产品中应无异物杂质,确保产品的纯度和安全性。

发酵豆粕质量鉴定方法1.化学分析:通过化学分析仪器对产品样品进行蛋白质含量、氨基酸组成、水分含量等指标的测定。

2.显微镜观察:通过显微镜观察产品样品的外观、颗粒大小等特征,判断产品质量是否符合标准。

3.微生物检测:利用微生物检测技术对产品中的微生物种类和数量进行检测,确保产品的卫生安全性。

4.红外光谱分析:通过红外光谱仪器分析样品的特征频率,了解其大分子结构和成分。

5.密度测定:利用密度计检测产品的密度值,判断产品的致密程度和结晶性。

发酵豆粕质量鉴定的意义通过对发酵豆粕的质量鉴定,可以保障产品的质量稳定性和安全性,提高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和消费者信任度。

同时,合理的质量鉴定方法可以帮助生产企业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合理控制和调整,确保产品在生产过程中保持较高水准的质量。

综上所述,发酵豆粕的质量鉴定是生产和销售过程中不可或缺的环节,需要通过科学的方法和严格的标准来进行,以确保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性,为消费者提供优质的产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 鉴别 及评 价 方法
般控制在 1 2 % 以内, 蛋 白的再提高相应必 须
做 到烘 干水 分更 低才 能达 到 , 4 6 % 的豆 粕原料 做 到5 0 %蛋 白发 酵 豆 粕 , 必须把水分控制 在 1 0 % 以内才 能达 到 。 灰分 : 发 酵 豆 粕 灰 分 与 原 料 豆 粕 的灰 分 有
( 1 ) 适 口性好 , 诱食性佳。( 2 ) 降解豆粕 中
的大 分 子蛋 白: 大 豆肽 。 ( 3 ) 发 酵 过 程产 生 大 量
应的产品价位也会很 高。蛋 白的提高主要是 以
微 生 物发 酵 消耗 豆 粕 中大 量 的碳 源 和水 分 损 失
后达到的。 有益菌和代谢产 物。( 4来自) 有效去 除豆 粕 中的抗
me t h o d s o f f e r me n t e d s o y b e a n me a l we r e r e v i e we d , i n o r d e r t o p r o v i d e r e f e r e n c e f o r f e e d ma n u f a c —
营养 因子 : 抗原 、 寡糖。( 5 ) 富 含乳 酸 等 有 机 酸 ,
降低酸化剂的添加量, 从而节约配方成本。

水分 : 根据 能 量 守恒 , 在 不 加 外来 蛋 白源 的
般饲料厂都会关注这些指标 , 对于其它的
情况下 , 蛋 白的总量不会提高, 发酵豆粕 的水分

卫 生指 标等 , 则 是必 须要 达到 的 。
厂家和同行参考。 关键 词 : 发 酵 豆粕 ; 产品 质量 ; 鉴别
I d e n t i i f c a t i o n a n d E v a l u a t i o n o f t h e Qu a l i t y o f
Fe r me nt e d S o y b e a n Me a l Pr o d uc t s
3 评估 标准
业标准 , 国家行业标准也在制定中, 据报道可能要 出台, 现在大多使用美国猪营养指南中对发酵豆粕 的营养推荐值。在此对发酵豆粕质量鉴别和评价 方法作简要介绍, 供饲料厂家和同 行参考。
1 选 择
对发 酵 豆粕 生 产厂 家 的产 品 质量 指 标 进 行
张克顺 : 发酵豆粕产品质量 的鉴别及 评价方法
Zh a n g Ke s h un
( Q i n g d a o G e n y u a n B i o t e c h G r o u p )
Abs t r a c t:I n t h i s p a pe r ,t h e s e l e c t i o n,c o n s i d e r a t i o n,e v a l ua t i o n c r i t e r i a a n d i de n t i ic f a t i o n
t u r e r s a nd p e e r s i n t h e s a me t r a d e Ke y W o r ds: f e r me n t e d s o y b e a n me a l ; q u a l i t y o f p r o d u c t s; i d e n t i ic f a t i o n
一 3 5一
评估 , 评估前首先明确饲料厂选择用发酵豆粕的
目的 , 要 求 的标 准主要 有 以下几 点 :
发酵 , 成 品粗 蛋 白在 4 5 % 一 5 0 %之间 , 现 在 市场 销售 的主要 有两 种 规格 4 8 %、 5 0 %, 再 高 也有 可 能做 到 5 2 % 或更 高 , 生 产工 艺 和 成 本会 很 高 , 相
..
.—

3 4. - - — —
中国饲料添加剂
2 0 1 3年第 1期( 总第 1 2 7期)
发 酵 豆 粕 产 品 质 量 的 鉴 别 及 评 价 方 法
张克 顺
( 青 岛根源 生物 集 团)

要: 本 文就 发 酵豆粕 的选择 、 考察 、 评 估 标准 以及鉴 别 方法做 了简单 的综述 , 供 饲料
的企业标 准 。用 此 来 鉴别 该 企 业 是 否具 有 生 产 发 酵豆粕 的资格 。
2 考 察
9 7 7 号文件 中明确 了发酵豆粕作为单一 饲料 原
料 可 以在饲 料 中添加 , 发酵 豆粕 的养 殖效果 在 乳
猪料和水产饲料 中的使用也得到了验证 , 作为一
种 饲料 原料 最 近几 年 也 得 到 了 饲料 界 业 内人 士 的普遍 认可 。其 表 现 主 要 在 改 善 动物 肠 道 微 生 态 环境 , 预 防腹 泻 , 提 高动 物 的机体 免疫力 , 降低 发 病率 和死 亡 率 等 方 面 。最 近 几年 发 酵 豆 粕 的 生产 厂 家也 应 运 而 生 , 产 品质 量 参差 不 齐 , 如 何 鉴别 和评价 发酵 豆粕 的产 品 质 量也 成 了饲 料 厂 家 的一 大难 题 。大多生产厂家现在执 行 的都是企
自2 0 0 8年 1 月2 3日起 , 我 国农 业部 公 告第
选择 发酵 豆粕 产 品时 , 首 先要选 择具 有生 产 发 酵豆粕 资质 的生 产厂 家 , 生 产厂 家还 必须具 有 省级 畜牧 兽 医局颁 发 的饲料 企业 审查合 格证 , 产 品类 别 中应 有 : 单 一饲料 ( 发酵豆 粕 ) 这一 项。 同时企业 必须 有 在 当 地 的质 量 技 术 监督 局 备 案
使用 发 酵豆 粕 的企 业 要 对 发 酵 豆粕 生 产 厂
家进行实地考察 , 详细 了解从菌种制作 、 发酵工 艺、 烘干方式 、 实验室检测等各段工序是否有能
力 来控 制产 品 的品质 , 明确所 选用 菌种 种类 和特 点、 监控 指 标 、 检 测 指标 、 生产 能 力 等 , 要 有 生 产 工 艺流程 中关 键控 制点 的详 细记 录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