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农村环境整治存在的问题与思考_徐培华
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中遇到哪些难题待解
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中遇到哪些难题待解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任务,关乎广大农民的根本福祉。
近年来,我国在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但在推进过程中,仍面临着一些亟待解决的难题。
资金短缺是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中的一大难题。
农村地区经济相对薄弱,地方财政收入有限,难以承担大规模的环境整治所需的资金投入。
比如垃圾处理、污水处理设施的建设和运营,需要大量的资金支持。
许多村庄缺乏稳定的资金来源,导致基础设施建设滞后,无法满足实际需求。
而且,部分农村地区在争取上级资金支持时,由于项目规划和申报不够科学合理,也难以获得足额的资金保障。
村民环保意识淡薄也是一个突出问题。
长期以来,农村居民在生产生活中形成的一些习惯,如随意倾倒垃圾、污水直排等,短时间内难以改变。
一些村民对环境保护的重要性认识不足,认为环境整治是政府的事情,与自己无关,缺乏主动参与的积极性。
这种淡薄的环保意识,不仅增加了环境整治的难度,也使得已有的整治成果难以长期维持。
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不完善,给人居环境整治带来了很大的阻碍。
许多村庄的道路硬化、排水系统、公共厕所等基础设施建设滞后。
道路泥泞、污水横流的情况时有发生。
部分地区的垃圾收集设施简陋,甚至缺乏,导致垃圾无法及时清运。
同时,农村的污水处理设施建设也面临诸多困难,由于村庄分散、污水收集难度大等原因,污水处理设施覆盖率较低,污水未经处理直接排放,对周边环境造成了污染。
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技术和人才短缺也是不可忽视的问题。
在垃圾处理、污水处理等方面,需要专业的技术和管理人才。
但农村地区往往难以吸引和留住这类人才,导致相关技术应用和管理水平较低。
一些先进的环境整治技术和设备在农村推广应用难度较大,因为缺乏专业人员的指导和操作,使得整治效果大打折扣。
此外,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还面临着长效管理机制不健全的困扰。
整治工作往往侧重于短期的集中整治,而缺乏长期有效的管理机制。
在整治过后,容易出现反弹现象。
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中遇到哪些难题待解
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中遇到哪些难题待解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任务,也是提升农村居民生活质量和幸福感的关键举措。
然而,在实际推进过程中,却面临着一系列亟待解决的难题。
资金短缺是农村人居环境整治面临的首要难题。
改善农村基础设施,如道路硬化、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垃圾处理设备购置等,都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
但许多农村地区经济基础薄弱,地方财政有限,难以承担高昂的整治费用。
上级政府的拨款往往也难以满足实际需求,社会资本参与度又不高,导致整治工作因资金不足而进展缓慢。
环保意识淡薄也是一个突出问题。
长期以来,农村居民对于环境保护的重视程度不够,缺乏垃圾分类、污水合理排放等环保意识。
一些村民随意丢弃垃圾,将生活污水直接排放到河流或地面,对土壤、水源和空气造成污染。
部分居民对人居环境整治工作不理解、不支持,甚至存在抵触情绪,认为这是形式主义,没有认识到良好环境对自身健康和农村发展的重要性。
农村规划不合理的问题也给整治工作带来了阻碍。
在过去的发展中,不少农村地区缺乏科学合理的规划,房屋建设杂乱无章,道路狭窄弯曲,公共空间不足。
这不仅影响了农村的整体美观,也给污水管网、燃气管道等基础设施的铺设增加了难度和成本。
由于缺乏规划的统筹引领,整治工作往往难以形成系统有效的推进方案。
技术和人才的匮乏同样制约着农村人居环境整治。
在污水处理、垃圾无害化处理等方面,需要专业的技术支持和管理人才。
但农村地区往往难以吸引和留住相关的专业人才,现有的技术水平也相对落后。
一些先进的环保技术和设备在农村推广应用难度较大,导致整治效果不佳。
此外,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还存在长效管理机制不健全的问题。
一些地方在整治工作中注重短期效果,忽视了长期的管理和维护。
整治过后,由于缺乏有效的监督和管理机制,垃圾乱堆乱放、污水随意排放等问题容易反弹。
同时,对于破坏环境的行为缺乏有效的处罚措施,难以形成有效的约束。
农村地区的特殊地理和气候条件也增加了整治的难度。
农村生态环境治理中的困境及解决路径
解决路径
2. 增加资金投入
政府应加大对农村生态环境治理的资金投入 ,通过设立专项资金、引导社会资本参与等 方式,为治理工作提供充足的资金保障
3. 完善法律法 规
完善针对农村生态环 境治理的法律法规, 并加强执法力度,对 违法行为进行严厉打 击,为治理工作提供 有力的法律保障
解决路径
解决路径
4. 推广生态农 业技术
农村生态环境治理中 的困境及解决路径
xxxxxxxxxxxxxxxxxxx
-
困境
目录
解决路径
1
困境
1. 污染问题严 重
农村地区由于缺乏有 效的环保监管,往往 存在严重的污染问题 。这包括但不限于生 活垃圾随意堆放、农 药化肥过度使用、工 业废水未经处理直接 排放等。这些行为直 接导致了农村生态环 境的恶化
困境
困境
4. 法律法规不 完善
目前,针对农村生态 环境治理的法律法规 相对较少,且执行力 度不够。这使得一些 不法分子有机可乘, 进一步加剧了农村生 态环境的恶化
2宣传教育
通过加强环保宣传教育,提高农村居民的 环保意识,使他们认识到保护生态环境的 重要性,从而自觉参与到环保工作中来
推广生态农业技术, 减少农药化肥的使用 量,降低农业生产对 环境的影响。同时, 鼓励农村居民使用环 保产品和技术,从源 头上减少污染
-
THANKS
感谢观看
XXX
困境
困境
2. 环保意识薄 弱
农村居民的环保意识 相对较弱,对生态环 境的保护和可持续发 展缺乏足够的认识。 这使得他们在生产生 活中往往忽视对环境 的影响,进一步加剧 了农村生态环境的恶 化
3. 治理资金不 足
农村生态环境治理需 要大量的资金投入, 包括基础设施建设、 污染治理、生态修复 等方面。然而,由于 资金来源有限,往往 导致治理工作无法全 面、有效地开展
农村环境卫生整治存在问题和整改措施
农村环境卫生整治存在问题和整改措施一、问题概述在我国农村地区,环境卫生整治一直是一个长期而又紧迫的任务。
尤其是近年来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一些农村地区环境卫生问题日益凸显。
具体表现在:1. 农村垃圾处理问题。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农村产生的生活垃圾量不断增加,但垃圾处理设施和垃圾分类意识普遍薄弱,导致垃圾随意堆放、乱倒现象频发,严重影响环境卫生。
2. 农村污水处理不到位。
农村污水处理设施滞后,很多地方没有建立成熟的污水处理系统,直接将污水排放到河流、湖泊中,导致水质污染,对农田和人畜健康带来严重危害。
3. 农村生活环境脏乱差。
一些农村地区存在着道路泥泞、村庄脏乱、厕所卫生条件差等问题,不仅影响农村居民的生活质量,也制约了当地经济社会的发展。
以上问题的存在严重影响了农村环境卫生,迫切需要采取有效措施来加以整治。
二、整改措施为了解决农村环境卫生存在的问题,相关部门和地方政府应当采取以下措施:1. 加大农村垃圾处理设施建设力度。
应当加大对农村垃圾处理设施的投入,尤其是在垃圾分类、集中处理等方面进行改善,提高农村垃圾处理的效率和规范化程度。
还要开展农村垃圾分类和处理的宣传教育工作,提高农民的环保意识,促进垃圾分类处理工作的顺利开展。
2. 完善农村污水处理设施建设。
要加大对农村污水处理设施的改造和建设力度,推动建立成熟的农村污水处理系统,确保农村污水得到规范处理,不直接排放到河流、湖泊中。
对存在严重污染的水体进行治理,恢复水体清洁。
3. 实施农村生活环境整治工程。
对于农村道路泥泞、村庄脏乱等问题,应当进行生活环境整治工程,改善农村的生活环境。
通过道路硬化、村庄卫生整治等措施,提升农村的生活环境质量。
农村环境卫生整治存在着诸多问题,但只要政府和相关部门采取有效的整改措施,相信农村环境卫生将得到明显改善,农民的生活质量也将得到提升。
在农村环境卫生整治的过程中,除了以上提到的整改措施,还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继续加强工作:1. 加强环境监管力度。
农村环境卫生整治存在问题
农村环境卫生整治存在问题引言农村环境卫生整治是保障农村居民健康和提高农村生活质量的重要工作。
然而,在实际工作中,我们发现农村环境卫生整治存在一些问题,这些问题不仅影响了农村居民的生活品质,也给农村环境卫生整治工作带来了困难和挑战。
本文将针对农村环境卫生整治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和探讨,并提出相应的解决策略。
问题一:农村垃圾处理不规范农村垃圾处理是保障农村环境卫生的关键环节,然而在实际工作中,我们发现农村垃圾处理存在不规范的问题。
首先,很多农村地区缺乏垃圾分类的意识和习惯,垃圾分类工作难以得到有效推进。
其次,部分农村地区存在垃圾倾倒、乱堆乱放的现象,严重影响了农村环境的整洁与美观。
再者,农村垃圾处理设施设备不完善,无法满足垃圾处理的需要。
这些问题导致农村垃圾处理工作无法达到预期效果。
解决策略:针对农村垃圾处理不规范的问题,我们可以采取以下措施进行改善。
1.加强垃圾分类宣传教育:通过开展宣传教育活动,提高农村居民的垃圾分类意识,引导他们养成良好的垃圾分类习惯。
2.完善垃圾处理设施设备:增加农村垃圾处理设施设备的投入,提升农村垃圾处理的能力,确保垃圾得到规范处理。
3.引入新技术,提高垃圾处理效率:可以考虑引入生物转化技术、焚烧技术等,提高垃圾处理效率,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问题二:农村公共厕所建设不足农村公共厕所是农村环境卫生整治的一个重要内容,但实际情况表明,农村公共厕所建设不足成为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
首先,一些农村地区缺乏公共厕所,农村居民只能随地方便,严重影响了农村环境卫生。
其次,部分农村地区的公共厕所建设质量不高,设施老化、维护不及时,给使用者带来不便和卫生隐患。
解决策略:针对农村公共厕所建设不足的问题,我们可以采取以下措施进行改善。
1.加大政府投入力度:政府部门应加大对农村公共厕所建设的资金投入,提高农村公共厕所的数量和质量。
2.加强对公共厕所的管理和维护:建立健全公共厕所的日常监管机制,加强对公共厕所的维护和管理,确保公共厕所设施的正常运行。
当前农村人居环境改善的存在问题与建议
当前农村人居环境改善的存在问题与建议农村人居环境改善是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内容,关乎农民的生活质量和农村的可持续发展。
近年来,我国在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但仍存在一些问题亟待解决。
存在的问题:一、基础设施建设滞后1、道路交通不完善部分农村地区道路狭窄、崎岖不平,甚至存在断头路,给村民的出行带来极大不便。
尤其是在农产品运输季节,道路状况不佳严重影响了农产品的及时销售。
2、供水排水问题突出一些农村地区仍未实现集中供水,村民依靠井水或河水,水质难以保障。
排水设施缺乏,污水随意排放,导致村庄内污水横流,影响环境卫生和村民健康。
3、垃圾处理设施不足虽然很多农村设置了垃圾桶,但垃圾清运不及时,垃圾处理厂覆盖范围有限,导致垃圾堆积如山,不仅影响美观,还容易滋生细菌和病毒。
二、环保意识淡薄1、村民环保观念落后部分村民对环境保护的重要性认识不足,缺乏垃圾分类、节约用水等环保习惯。
随意丢弃垃圾、乱排污水的现象较为普遍。
2、农业生产中的污染在农业生产中,过度使用化肥、农药,造成土壤和水源污染。
农膜、秸秆等废弃物处理不当,也对环境造成了一定的破坏。
三、资金投入不足1、政府财政投入有限农村人居环境改善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但政府财政资金往往难以满足实际需求,导致一些项目无法顺利实施。
2、社会资本参与度低由于农村投资回报周期长、风险大,社会资本对农村人居环境整治项目的积极性不高,融资渠道较为狭窄。
四、长效管理机制缺失1、缺乏专业的管理队伍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往往缺乏专业的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管理水平和效率低下。
2、监督考核机制不完善对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的监督考核不够严格,缺乏有效的奖惩机制,导致一些地方工作落实不到位。
建议:一、加强基础设施建设1、加大道路交通建设力度拓宽和硬化农村道路,完善道路网络,提高道路通行能力。
加强道路养护管理,确保道路安全畅通。
2、完善供水排水设施推进农村集中供水工程,加强水质监测,保障村民饮水安全。
农村生态环境治理存在问题及改进建议
农村生态环境治理存在问题及改进建议近年来,受中国人口数量的增加和经济转型的影响,城市化和工业化进程对城市环境产生了严重影响,同时也对农村地区的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破坏,严重影响了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目前,中国农村经济发展方式较为粗放,生态环境污染严重。
因此,发展农业生态经济,逐步改善生态环境,实现农村经济的高效化、生态化发展。
1改善农村生态环境的重要性1.1促进农业经济发展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现阶段,中国对农村建设已经逐步加大人力、财力、物力的投入力度,以推进新农村建设工作的全面发展。
因此,需采用先进的现代农业种植技术,提高农产品产量,有效提高农业经济效益,保证农民经济收入的不断增加,坚持发展生态农业,实现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不断改善农村生态环境,发展高效农业种植,引导农业经济能够适应市场形势的变化,逐步形成比较完整的农业生产体系,使中国农业经济能够持续循环发展。
1.2减少生态环境污染传统的农业生产方式对自然资源消耗过度,严重破坏了生态环境。
发展生态农业,实现农业资源的循环利用,科学处理农业废弃物,使其能够经过提取过滤等方式处理后继续利用,废弃物经过处理排放后对生态环境不会产生不良影响。
发展生态农业时,农业种植可与生态环境完美融合、协调发展,提高农业经济效益。
2中国农村生态环境治理存在问题2.1耕地面积日渐减少中国农业经济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表现为耕地面积逐渐下降,水资源、能源相对不足,且各个地区分布不均。
中国农村人口数量较多,人均耕地面积较少,随着城市化和工业化的发展对土地的需求,导致中国耕地面积逐渐下降;另外,中国北方地区水资源匮乏,无法保障农业生产需求,对农业生产产生不利影响,制约了农业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
2.2生活废弃物污染严重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农村生活废弃物也大量增加。
在處理废弃物时,相关部门投入资金和技术不足,导致大量废弃物例如塑料包装、废弃电子产品、电池等不经任何处理排入自然环境当中。
浅谈农村环境整治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浅谈农村环境整治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浅谈农村环境整治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今年以来,市委、市政府加大了对农村环境整治的力度,把农村环境整治作为加快新农村建设,提高老百姓生活质量的一项重要工作来抓,以农村建设为基础,以改善“脏、乱、差”的环境为突破口,重点开展了清理“三大堆”、植树绿化、街道亮化等工作,效果比较明显,但是在实际工作中也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下面结合自身工作谈一谈感受。
一、存在的问题1.资金问题是农村环境整治过程中需要面对的关键问题。
在进行环境综合整治的过程中,无论是清扫垃圾还是对村中的道路进行绿化和美化,这些都是需要大量的资金做保障,尤其是需要一定的资金持续投入来维护、保持整治效果,虽然上级给予了一定的补助,但是与村庄实际需要存在很大差距,这就导致环境整治工作出现了部分村因缺乏资金投入而难以开展,部分村即使上了公共环卫设施,建立了相应的管理机制,也因后续资金难以跟上而无法持续。
以我包的一个村庄为例,该村没有集体收入,每次打扫卫生都由村庄支部书记个人垫付费用,少则两三千,多则七八千,随着打扫卫生次数的增多,村干部不敢再垫付了,甚至还影响了村干部的工作积极性。
所以说,治理经费的不足是当下农村开展综合整治过程中的一个非常关键性的因素。
2.村级全局观念淡薄,群众观念落后,缺乏对环境整治工作的必要性认识。
部分村庄干部环境整治观念淡薄,认为农村环境也就应该是这个样,搞环境整治劳民伤财,根本没有必要,个别经济条件好的村庄,宁可拿资金修路,搞其他建设,也不愿意把资金用于环境整治工作上。
部分群众思想不端正,对政府关于环境整治的工作缺乏认识,受长期以来农村生产生活环境的影响以及传统粗放型农村经济发展模式的制约,再加上“小农”思想延续,群众对现有的环境已习以为常,参与环境整治的热情不高,普遍存在着搞环境整治是政府的事,与自己无关。
部分群众以方便自己为准则,爱护环境的意识淡薄,未能形成齐心协力的共识。
甚至出现在垃圾箱的设立选址及乱堆乱放清理过程中,牵涉到农户自身利益时,群众予以制止、阻挠、谩骂、破坏等不良现象等等。
农村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存在的问题及治理对策
农村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存在的问题及治理对策一、问题分析农业面源污染严重。
在农业生产过程中,化肥、农药、畜禽养殖粪便等污染物大量排放,导致土壤、水体和大气环境受到严重污染,影响农村生态环境质量。
农村生活污水治理能力不足。
农村地区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和运行维护滞后,导致生活污水直接排放,影响农村居民生活质量。
农村废弃物处理不规范。
农村废弃物主要包括农作物秸秆、畜禽养殖粪便等,处理方式单一,大部分采用露天焚烧或填埋等方式,造成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
农村生态保护意识薄弱。
部分农民对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性认识不足,过度开发土地、砍伐森林等行为破坏了农村生态环境。
生态环境监管体系不健全。
农村生态环境保护监管部门职责不清、执法力度不够,导致一些违法行为得不到有效制止和惩处。
农村生态环境保护投入不足。
农村生态环境保护基础设施建设和技术研发投入相对滞后,制约了农村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开展。
1. 农村生态环境保护意识不足农村生态环境保护意识不足是当前农村生态环境保护工作面临的一个突出问题。
在一些地区,农民对生态环境保护的认识还停留在传统的生产生活方式上,缺乏对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和紧迫性的认识。
这导致了农村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推进力度不够,一些地方甚至出现了破坏生态环境的现象。
为了提高农村生态环境保护意识,首先需要加强宣传教育工作。
政府、农业部门、环保部门等相关部门应加大对农村生态环境保护的宣传力度,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普及生态环境保护知识,提高农民的环保意识。
还可以通过举办各类环保培训班、讲座等活动,邀请专家学者为农民讲解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和方法,使农民真正认识到生态环境保护与农业生产、生活息息相关,从而提高他们的环保意识。
要加强农村生态环境保护的法制建设,完善农村生态环境保护法律法规体系,明确农村生态环境保护的责任主体和具体措施,加大对违法行为的处罚力度,形成有效的法治约束。
要加强执法监督,确保法律法规的有效实施。
要推动农村绿色发展,鼓励农民发展循环农业、生态农业,推广绿色生产方式,减少化肥、农药等对环境的污染。
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是改善农村居民居住环境质量,提高农村居民生活质量的重要举措。
然而,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面临着一些问题,需要采取相应的对策来解决。
一、问题分析1.环境卫生问题:农村地区普遍存在垃圾乱倒、污水横流、厕所不合理等环境卫生问题。
这些问题不仅影响居民的生活品质,还可能导致环境污染和疾病传播。
2.村庄规划混乱:部分农村地区缺乏科学合理的规划,村庄建设杂乱无章,导致道路拥堵、用地浪费、建筑风格不协调等问题。
3.缺乏公共服务设施:农村地区公共服务设施相对不足,医疗、教育、文化等方面的资源不均衡,居民享受公共服务的便利性和质量有待提高。
二、对策提议1.加强环境宣传教育:通过开展环境宣传教育活动,提高农民对环境卫生的重视,培养良好的环境卫生意识和行为习惯。
同时,加强对农村垃圾分类、垃圾处理等知识的宣传,引导居民积极参与环境卫生整治。
2.建立健全农村规划管理制度:加强对农村规划的科学引导,推动农村规划向合理化、集约化、生态化的方向发展。
建立健全农村规划管理制度,确保规划的执行和监督,预防乱建乱用土地现象。
3.加大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力度:加大对农村公共服务设施的投入,扩大农村医疗、教育、文化等方面的资源,提高农村居民享受公共服务的便利性和质量。
同时,加强对公共服务设施的维护和管理,确保其长期有效运行。
4.加强监督和执法力度:完善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监督和执法机制,加大对环境违法行为的查处力度,对环境污染、垃圾乱倒等问题严惩不贷。
同时,加强对环境整治工作的监督,确保各项整治工作的落实。
5.促进农村改革发展:通过深化农村改革,推进农村经济发展和村庄建设,提高农民的收入水平和生活质量。
同时,注重发展农村产业、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为人居环境整治提供有力支撑。
三、总结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是一项长期而复杂的工作,需要政府、居民和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
只有充分认识到存在的问题,并采取有效的对策加以解决,才能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提高居民生活质量,实现农村全面振兴的目标。
农村环境治理存在的问题及整改措施
农村环境治理存在的问题及整改措施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农村地区的环境污染问题也日益突出。
在农村环境治理方面,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1.环保意识淡薄。
农村地区环保意识相对较弱,很多人认为农村环境问题与自己无关,缺乏主动参与的意识。
2.治理手段单一。
农村地区的环境治理手段相对单一,主要通过政府行政手段来实施,缺乏市场化、法制化的手段。
3.监管措施不完善。
农村地区缺乏有效的监管措施,对环境污染行为的处罚不够严厉,也缺乏有效的惩罚措施。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需要采取以下整改措施:
1.加强环保宣传教育。
通过开展各种形式的环保宣传教育,提高农民的环保意识,增强他们的主动参与意识。
2.完善治理手段。
采取市场化、法制化手段,例如引入市场化机制,促进农村环境治理产业化发展,建立完善的法律法规体系。
3.加强监管措施。
加强环保监管,建立健全的监管机制,加大对环境污染行为的处罚力度,提高违法成本,增加违法行为的打击力度。
通过以上措施,可以有效地解决农村环境治理存在的问题,实现农村环境与城市环境协调发展,为建设美丽中国做出贡献。
- 1 -。
农村生态环境保护的问题及对策
农村生态环境保护的问题及对策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农村生态环境问题日益凸显。
农村生态环境是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关系到农民的生活质量和农村的可持续发展。
然而,当前农村生态环境保护面临着诸多问题,需要我们采取有效的对策加以解决。
一、农村生态环境保护存在的问题1、农业面源污染严重在农业生产中,农药、化肥的过度使用是导致面源污染的主要原因之一。
为了追求高产,农民往往大量使用化肥和农药,这些化学物质不仅会残留在土壤和农产品中,还会通过地表径流和地下渗透进入水体,造成水体富营养化和土壤污染。
此外,农膜的大量使用也给农村环境带来了很大压力,废弃农膜在田间地头随处可见,难以降解,严重影响了土壤的透气性和肥力。
2、农村生活垃圾处理不当随着农村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活垃圾的产生量也日益增加。
但目前农村地区普遍缺乏有效的垃圾处理设施和机制,许多村庄没有垃圾收集点和清运车辆,村民们只能将垃圾随意倾倒在路边、河边或田地里,造成环境污染和卫生问题。
同时,由于缺乏垃圾分类意识和处理技术,大量可回收垃圾被浪费,有害垃圾也得不到妥善处理,对生态环境造成了潜在威胁。
3、畜禽养殖污染突出近年来,农村畜禽养殖业发展迅速,但规模化养殖程度较低,大部分养殖户缺乏环保意识和污染治理设施。
畜禽粪便和污水未经处理直接排放,不仅污染了周边的土壤、水体和空气,还容易引发疾病传播。
此外,一些养殖场选址不合理,靠近村庄和水源地,进一步加剧了污染的危害。
4、工业污染向农村转移一些城市的污染企业为了降低成本,纷纷向农村地区转移。
这些企业往往技术落后、设备简陋,缺乏有效的污染治理措施,排放的废气、废水和废渣给农村生态环境带来了严重破坏。
同时,由于农村地区环境监管相对薄弱,这些企业的违法排污行为难以得到及时查处和制止。
5、水资源短缺和水污染农村地区水资源短缺问题较为突出,许多地方过度开采地下水,导致地下水位下降、地面沉降等问题。
同时,农业面源污染、畜禽养殖污染和工业污染等也使得农村水体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水质恶化,影响了农民的生产生活用水安全。
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中遇到哪些难题待解
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中遇到哪些难题待解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任务,关乎广大农民的根本福祉。
然而,在实际推进过程中,面临着诸多难题亟待解决。
资金短缺是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首要难题。
农村地区经济相对薄弱,地方财政收入有限,而整治工作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包括基础设施建设、垃圾处理、污水处理等方面。
例如,建设完善的污水管网和污水处理设施需要高额的初始投资以及后续的运营维护费用。
资金不足导致许多农村地区的环境整治项目无法顺利开展,或者只能进行局部、小规模的改善,难以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其次,技术和设备的缺乏也是一大障碍。
在垃圾处理方面,许多农村地区缺乏先进的分类、收集和处理技术与设备。
一些地方仍然采用简单的填埋或焚烧方式,不仅造成环境污染,还无法实现资源的有效回收利用。
污水处理技术的应用也面临挑战,由于农村污水排放量较小且分散,传统的集中式污水处理模式往往不适用,而适合农村特点的小型化、分散式处理技术尚未得到广泛推广和应用。
再者,农民的环保意识淡薄是一个关键问题。
长期以来,农村居民的生活习惯和观念使得他们对环境保护的重视程度不够。
随意倾倒垃圾、污水直排等现象较为常见。
部分农民认为环境整治是政府的事情,缺乏主动参与的积极性,甚至对一些整治措施存在抵触情绪。
要改变这种状况,需要加强环保宣传教育,提高农民的环保意识和责任感,但这是一个长期而艰巨的过程。
另外,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缺乏有效的规划和管理。
一些地方在整治过程中缺乏科学合理的规划,导致项目实施混乱,资源浪费。
同时,管理机制不健全,责任落实不到位,存在多头管理或无人管理的情况。
比如,垃圾处理可能涉及环保、住建等多个部门,但部门之间协调不畅,影响了整治工作的效率和效果。
还有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是农村空心化现象。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大量农村劳动力涌入城市,农村空心化日益严重。
许多村庄房屋闲置、破败,无人居住和维护,这不仅影响了农村的整体形象,也给环境整治带来了困难。
《农村环境整治存在的问题与思考[★]》
《农村环境整治存在的问题与思考[★]》第一篇:农村环境整治存在的问题与思考农村环境整治存在的问题与思考近年来,渝水区加大了对农村环境整治的力度。
把农村环境整治工作作为加快新农村建设、提高农民生活质量的一项重要惠民实事来抓,以镇村建设为基础,以改善农村人居环境“脏乱差”状况为突破口,重点开展了农村垃圾整治、镇容村貌整治、农村河塘整治等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农民的幸福指数不断攀升。
一、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工作存在的不足1、农民对环境综合整治的意识不强。
目前,农村环境连片综合整治还处在示范阶段,农民对整治工作的期望值不是很高,自主投工投劳的热情和积极性还不强。
2、农村脏乱差问题还普遍存在。
农村生活垃圾收集、清运不及时,生活污水任意排放,杂物乱堆乱放,畜禽乱跑、粪便到处拉,排水沟淤积比较严重。
3、畜禽养殖污染较为严重。
由于规模化畜禽养殖场的布局不合理,普遍依水而建,废水未经过处理直接排放,对农村环境造成严重污染。
全区规模以上畜禽养殖场家,其中建有沼气设施的只有家。
4、长效管理机制还没有建立健全。
农村环境综合整治都需要资金投入,由于大部分乡镇财力比较薄弱,影响了整治工作的顺利开展,卫生保洁等长效管理所需经费难以足额到位。
二、加强农村环境保护的思考1、广泛宣传动员,充分调动广大农民群众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的主体是农民,要充分利用宣传栏、广播、电视、报刊、网络等媒体手段开展多层次、多形式的宣传,引导广大农民积极参与村社环境综合整治行动,发动农民群众对自身受益的环境基础设施建设投工投劳,同时大力宣传农村环保科普知识,加强环保法制教育,切实增强广大农民的环保意识。
2、整合项目资金,创新农村环保资金投入方式。
充分发挥项目资金在新农村建设中的重要作用,整合各级涉农项目资金,调整资金分配思路,实现农村环境整治项目与基本农用改造、农村新能源开发、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农业现代化相结合,整合项目,聚集资金,整体推进,充分发挥资金的集聚效应。
对农村人居环境整治问题不足和改进措施
对农村人居环境整治问题不足和改进措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是当前社会发展中的一个重要问题。
虽然近年来我国农村人居环境得到了一定的改善,但与城市的人居环境相比,仍存在不足之处。
首先,农村人居环境整治问题不足体现在基础设施建设的滞后。
由于农村地区的经济发展相对滞后,基础设施建设也相对缺乏。
许多农村地区依然存在道路破损、供水不足、污水处理不完善等问题,直接影响了农民的生活品质。
其次,农村人居环境整治问题还表现在垃圾处理不规范。
农村地区普遍存在着垃圾随意堆放、乱倒乱排的现象。
由于缺乏有效的垃圾分类和处理机制,垃圾对农村环境的污染也日益严重,给农民的生活环境带来了严重影响。
此外,农村人居环境整治问题还反映在卫生环境不达标。
农村地区卫生设施相对欠缺,卫生条件不够理想。
一些农村居民对垃圾分类和卫生习惯的认识不足,导致乱倒垃圾和不注意个人卫生常识,使卫生环境得不到有效的改善。
针对以上问题,应采取一系列的改进措施。
首先,加大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力度,改善农村道路、供水、污水处理等设施,提高农民的生活条件。
其次,加强农村垃圾分类和处理的宣传教育工作,普及垃圾分类知识,鼓励农民积极参与垃圾分类和回收利用,减少垃圾的产生和污染。
同时,完善农村卫生设施,提升农村的卫生环境,加强卫生知识的宣传教育,培养农民良好的卫生习惯。
总之,农村人居环境整治问题虽然存在不足,但通过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垃圾分类和处理、提升卫生环境等改进措施的实施,可以逐步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提高农民的生活品质。
这需要政府、社会和农民共同努力,形成全社会的共识和合力,为实现我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目标努力奋斗。
农村人居环境整治问题不足和改进措施是一个复杂而庞大的任务,需要政府、社会和农民的共同努力。
除了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垃圾分类和处理、提升卫生环境等方面的改进措施外,还需要从其他方面入手,全面推动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的发展。
首先,需要加强政府的支持和引导。
政府应该增加对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投入,提供资金和政策支持,加快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进程。
农村人居环境整治面临问题及对策建议思考
农村人居环境整治面临问题及对策建议思考农村人居环境整治面临的问题及对策建议思考十八大以来,农村人居环境建设取得显著成效,放眼全国上下,农村人居环境状况还很不平衡。
党中央国务院站在全国的高度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建设美丽宜居乡村,及时印发了《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方案》。
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行动中,如何全面认识新时代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价值,进一步提升村民环境与健康意识,实现乡村垃圾科学有效及时“清集转运处”,完善农村人居环境长效管理体制机制,成为摆在我们当下亟待解决的紧迫问题。
笔者身在基层党校,试从全面认识新时代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价值、农村人居环境整治面临的困境和开展农村人居环境综合整治的对策措施等方面展开了思考与探讨。
十八大以来,农村人居环境建设取得显著成效,放眼全国上下,农村人居环境状况还很不平衡,与老百姓的盼望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要求仍有较大差距。
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关乎广大农民的根本福祉,关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底色。
从某某市农村地区来看,人居环境矛盾最突出的是垃圾污水带来的环境污染和“脏、乱、差”问题。
在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建设美丽宜居乡村行动中,如何一、全面认识新时代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价值,进一步提升村民环境与健康意识,实现乡村垃圾科学有效及时“清集转运处”,完善农村人居环境长效管理体制机制,成为摆在我们当下亟待解决的紧迫问题。
一、全面认识新时代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价值一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任务。
按照乡村振兴战略中“生态宜居”的要求,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建设美丽宜居乡村,事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事关广大农民根本福祉,事关农村社会文明和谐。
二是实施健康中国战略的有力抓手。
人民生活在美丽的人居环境之中,可以减少重大疾病的发生,更能到得健康文明生活方式的滋养。
人民吃上美丽环境之中种养加工出来的食品,可以吃得更放心,更能从源头上预防身心健康。
三是加强乡村社会治理体系建设的重要环节。
当前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存在问题及建议
当前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存在问题及建议当前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存在问题及建议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变得越来越重要。
然而,我们必须承认,当前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还存在一些问题。
本文将从不同角度分析这些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建议。
1. 缺乏整体规划和协调在许多地方,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过于分散,缺乏整体规划和协调。
各部门、各级政府在整治农村环境问题时常常各自为政,缺乏统一的标准和目标。
这导致一些地方在整治过程中存在冲突和矛盾,效果不佳。
为解决这一问题,建议各级政府建立统一的协调机制,制定统一的整治标准和目标。
加强各相关部门之间的协作,形成合力,实现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整体推进。
2. 投入不足农村人居环境整治需要大量的资金和人力资源支持,然而,当前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中,投入依然不足。
一些农村地区由于经济条件限制,无法投入大规模的资金用于环境整治,人力资源也相对匮乏。
为解决这一问题,建议政府加大对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投入力度,提供资金和技术支持。
可以引导和鼓励社会资本参与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发挥市场的作用,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
3. 缺乏有效监管和评估机制在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中,缺乏有效的监管和评估机制,导致一些问题得不到及时解决,效果无法得到有效评估。
一些地方在整治过程中存在偷工减料、敷衍了事的情况,这不仅影响了整治工作的质量,也浪费了大量的资源。
为解决这一问题,建议建立健全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监管和评估机制,确保整治工作的落实和效果的评估。
可以建立专门的监管部门,加强对整治工作的监督和检查,建立评估指标体系,对整治工作的效果进行科学评估。
4. 缺乏农民参与和意识提升农村人居环境整治需要广大农民的积极参与和支持,然而,当前一些地方农民的参与意识较低,缺乏主动性。
一些农民缺乏环保知识和技能,不了解环境整治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另一些农民面临经济压力,难以投入时间和精力在环境整治上。
为解决这一问题,建议加强对农民的宣传教育,提高农民的环保意识,鼓励他们主动参与到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中来。
农村环境整治的现实难点分析
农村环境整治的现实难点分析农村环境整治一直是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但是在实践过程中也遇到了不少困难和挑战。
下面我们来分析一些农村环境整治的现实难点。
首先,农村环境整治的难点之一在于基础设施建设不足。
许多农村地区缺乏污水处理设施和生活垃圾处理设施,导致污水乱排、垃圾随意丢弃,污染环境的现象比较严重。
因为农村地区基础设施建设投入成本较高,很难得到有效解决。
其次,农村环境整治还面临着居民环保意识淡薄的问题。
一些农村居民习惯于随意扔垃圾、乱倒污水,对环境保护意识较为淡漠。
这就需要加强农村环保教育宣传,提高居民的环保意识,树立正确的环保观念。
此外,农村环境整治还受到农村经济发展水平不高的制约。
一些农村地区经济基础较为薄弱,难以支撑环境整治所需的资金投入。
因此,需要制定出台相关扶持政策,鼓励农村地区发展循环经济,推动产业结构升级,实现经济与环境双赢。
再者,农村地区环境整治的效果监测和评估也存在一定难度。
农村地区地广人稀,监管难度较大,难以全面了解环境整治的效果。
因此,需要建立健全监测评估机制,加强对农村环境整治工作的监督和评估,确保工作的实效性。
此外,农村环境整治还受到农村生活习惯和传统文化的影响。
一些农村地区存在着“乡愁”情结,许多居民对传统生活方式有情有义,不愿改变。
这就需要在环境整治过程中注重尊重和引导,倡导绿色生活方式,使环保理念融入到农村传统文化当中。
再者,农村环境整治还面临着农业面源污染治理难题。
农村地区农田施肥、农药使用等行为带来的农业面源污染问题比较突出,治理难度较大。
因此,需要加强农业生产方式改革,推动绿色农业发展,减少农业面源污染排放。
另外,农村环境整治也遇到了资源配置不均衡的问题。
一些农村地区资源配置不均,环保设施建设不到位,无法有效治理环境问题。
因此,需要优化资源配置,加大对农村环境整治的投入,实现资源的更好利用。
此外,农村环境整治还受到产业结构单一的限制。
一些农村地区产业结构单一,环境问题主要集中在某一产业领域,治理难度较大。
乡人居环境整治的难点和建议
乡人居环境整治的难点和建议乡村环境整治是当前社会发展的重要任务之一。
然而,乡村环境整治的难点不容忽视。
本文将针对乡村环境整治的难点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建议。
一、乡村环境整治的难点:1. 资金紧张:乡村地区的经济发展相对较慢,财力有限,乡村环境整治需要大量的资金支持,但乡村财政收入有限,很难满足整治需求。
2. 意识观念落后:乡村居民环保意识相对较弱,很难形成全民共识。
一些居民习惯于乱丢垃圾、乱倾倒污水等不良行为,给环境整治带来很大的困难。
3. 人员素质不高:乡村环境整治需要专业的环境工作者和管理人员,但乡村地区的人才储备有限,人员素质参差不齐,很难满足整治需求。
4. 建设难度大:乡村地区地域广阔,地形复杂,乡村环境整治需要考虑到地域差异和特殊性,施工难度相对较大。
5. 管理机制不健全:乡村地区的管理机构相对薄弱,缺乏有效的监督和管理机制,乡村环境整治往往存在管理漏洞。
6. 农村人口流动大:农村人口流动性较强,乡村环境整治需要考虑到人口流动的影响,难以形成长效机制。
7. 传统习俗影响:一些传统习俗和文化习惯存在环境污染问题,需要改变居民的传统观念和习惯,难度较大。
8. 缺乏标准化管理:乡村地区缺乏统一的环境整治标准和管理规范,导致整治措施不统一,效果不明显。
9. 社会参与度低:乡村居民对环境整治的参与度相对较低,很难形成广泛的合力,难以推动整治工作的开展。
10. 经验不足:由于乡村环境整治相对较新颖,经验不足,缺乏成功的案例和可行的经验分享。
二、乡村环境整治的建议:1. 加大资金投入:政府应加大对乡村环境整治的资金支持,引导社会资本参与,形成多元化的资金支持体系。
2. 加强宣传教育:通过开展环境教育和宣传活动,提高乡村居民的环保意识,形成良好的环境保护氛围。
3. 培养专业人才:加强对乡村环境整治从业人员的培训和引进,提高整治工作的专业化水平。
4. 制定科学规划:针对乡村地区的特点,制定科学合理的环境整治规划,确保整治工作有序进行。
农村生态环境整治的关键问题及对策
农村生态环境整治的关键问题及对策一、农村环境问题现状农村生态环境问题日益突出,主要表现在水土流失、水污染、农药残留等方面。
随着农村人口的增加和农业生产的发展,农田的耕地率逐渐下降,土地退化严重;农村生活污水未经处理直接排放到河流中,导致水质恶化;农民在农作物种植过程中过度使用化肥农药,导致土壤质量下降,加剧生态环境问题。
二、水土流失问题水土流失是当今农村生态环境中的重要问题之一。
由于农田的大面积露天耕作、河道和山坡的过度开垦等原因,导致土壤流失严重。
为解决水土流失问题,应加强水土保持工作,推广植被覆盖和梯田种植等措施,减缓土地流失速度。
三、水污染问题农村地区存在着许多水污染源,如农田农药和化肥的流失、生活污水的排放等,直接危害到周边水体的水质。
为解决农村水污染问题,应加强环境监测,建立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严格控制农药和化肥的使用量。
四、农村生活垃圾处理问题农村地区由于生活垃圾处理不当,导致环境卫生恶化。
解决这一问题,要加强农村环境卫生管理,推广生活垃圾分类处理,建立垃圾处理站点和垃圾分类回收网络。
五、资源浪费问题在农村生产生活过程中,存在着许多资源的浪费现象,如农村用水浪费、化肥农药过度使用等。
为解决资源浪费问题,应加强资源管理,推广循环农业和绿色种植,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六、农村区域生态保护问题农村地区的生态环境保护工作薄弱,很多地方存在乱砍滥伐、过度开发等现象,严重破坏了生态平衡。
为解决这一问题,应加强农村区域生态保护管理,建立生态保护区和自然保护区,保护和恢复生态系统。
七、政府部门管理不力问题农村生态环境整治工作需要政府部门出台相应政策和措施,但是很多地方存在管理不力的情况,导致环境问题得不到有效解决。
为解决这一问题,应加强政府部门的监管和执法力度,提高环境保护意识,加强环境宣传教育。
八、农村环境监测体系建设不完善问题农村环境监测体系建设不完善,监测手段不足、监测频次低,导致环境问题不能及时发现和解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6防止在思想文化的多样性面前失去自主性。
(三)在反腐败斗争中,要营造文化氛围。
市场经济的发展,必然引发人们文化理念和文化消费方式的深刻变化,人们对是非曲直、利弊得失、尊卑荣辱等的价值判断标准也在发生变化。
不同的社会阶层和社会群体,对不同的社会事物会作出不同的判断和取舍,如果任其自由发展,势必导致党员干部和人民群众文化心理上的失衡和迷离。
在反腐败斗争中,要通过营造积极向上的文化氛围,通过把握正确的文化舆论导向,积极倡导多重社会文化心理层面中有进步意义的部分,大力弘扬党员干部中有先锋模范意义的部分,引导党员干部和人民群众追求积极健康的文化时尚,以促生全社会的先进文化思潮。
(四)在反腐败斗争中,要注重文化规范。
廉政文化和政治文明,仅仅依靠思想道德教育,仅仅依靠人的自觉性,是建不成的;它还需要有结构性的基础,最重要的是建立文化规范和政治规范,形成一整套对公共权力的监督制约机制,强化反腐败的制度权威。
我们对领导干部廉洁自律提出的各种“不准”和“规定”,既是政治规范、制度规范,也是文化规范。
只有文化规范和政治规范双管齐下,构建充分体现廉政文化内涵的反腐倡廉制度体系,才能养成人们的廉洁自律的习惯,真正使反腐倡廉制度获得社会文化心理的支持。
当前,我们迫切需要健全和完善这样的一种机制,充分运用政治监督的力量和文化监督的力量,建立健全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预防和惩治腐败体系,培育提高领导者的政治文化素质。
从这个意义上说,廉政文化的建设与政治制度的建设是分不开的,政治体制改革的任务尤为迫切。
参考文献:()中共中央1.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人民日报.,2011-10-26()胡锦涛2.十七大政治报告人民日报,[N].2007-10-25()邓小平文选:第二卷北京:人民出版3[M].社,1994.332(作者系山东省临沂市委党校教授)目前我国农村环境污染形势严峻,特点如 下:点源污染和面源污染共存,生活污染和工业污染叠加;各种新旧污染相互交织;工业及城市污染向农村转移;农村环境保护政策、法规、标准体系不健全等,危及农村饮水安全和农产品安全。
农村环境问题已经成为危害农民身体健康和财产安全的重要因素,严重制约了农村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年江苏太湖蓝藻事件的爆2007当前农村环境整治存在的问题与思考徐培华、包文兵发,再一次敲响了警钟,除去全球气候的反常,农村化肥的大量使用、农村生活污水的不处理直接排放等,造成水体中磷含量的增加,也是导致蓝藻的大规模爆发的主要原因之一。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农村环境保护工作。
年召开了首次全国农村环境保护工作电视电2008话会议,并把农村环境综合整治摆在更加突出和重要的位置。
同时,国务院转发环保部等八部委《关于加强农村环境保护工作的意见》指出:开展农村环境连片整治,是加快推进农村环境污染治理的重要举措,是生态建设示范区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现阶段建设农村生态文明的有效途径。
近年来,各级党委和政府把农村环境整治工作作为加快新农村建设、提高农民生活质量的一项重要惠民实事来抓,以镇村建设为基础,以改善农村人居环境“脏乱差”状况为突破口,重点开展了农村垃圾整治、镇容村貌整治、农村河塘整治等工作,经过实践与探索,取得明显成效,农民的幸福指数不断攀升。
这一切都为我们整治农村环境提供了积极的契机!一、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工作存在的不足长期以来,大部分农村的生活垃圾、生活污水、畜禽养殖和农业废弃物任意排放的问题严重,“污水乱泼、垃圾乱倒、粪土乱堆、杂草乱跺、畜禽乱跑”是一些农村环境的真实写照。
为此,因势利导、因地制宜地开展农村连片整治,着力实施“以奖促治”政策,是解决当前农村突出环境问题的有效途径。
目前,农村环境连片综合整治还处在示范阶段,农民对整治工作的期望值不是很高,自主投工投劳的热情和积极性还不强。
镇村结合部脏乱差问题突出。
在集镇及村庄结合部,脏、乱、差问题还普遍存在,白色污染严重,有的垃圾难以及时清运,部分乡镇道路两侧还能见到暴露垃圾,废品收购点没有围挡。
少数乡镇秸秆乱抛现象比较严重,秸秆仍然堆在田头、沟渠边,影响沟渠正常排灌功能。
河塘水面漂浮物清理不彻底,河道、沟渠、水塘坡面还有积存垃圾或杂物堆放,国、省、乡、村道路两侧路边沟、田间渠道、水塘淤积比较严重。
畜禽养殖污染较为严重。
由于规模化畜禽养殖场所布局不合理,普遍依水而建,废水未经处理,就直接排入水体,对农村环境造成了严重污染,加剧了水体的富营养化,形成黑臭水体。
长效管理机制还没有建立健全。
农村环境综合整治主要内容“六清六建”中的每一项都需要资金投入,由于部分乡镇财力比较薄弱,影响了整治工作的顺利开展,长效管理需要的经费没有完全落实。
二、加强农村环境保护的几点思考实践证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整治农村居住环境是非常必要的,这一举措是及时的,得到了广大农民的拥护。
但从具体工作上看,还有很大的局限性。
、广泛宣传,充分调动广大农民群众的积1极性和主动性。
农村环境综合整治,主导是政府,主体是农民。
要充分利用宣传栏、广播、电视、报刊、网络等媒体手段开展多层次、多形式的宣传,扩大“以奖促治”政策影响面,引导广大农民积极参与连片村庄环境综合整治行动,发动农民群众对直接受益的环境基础设施建设投工投劳,同时大力宣传农村环保科普知识,加强环保法制教育,使环保教育成为培养造就新型农民的重要内容,切实增强广大农民的环保意识。
、大胆突破,探索建立农村环保长效机2制。
通过制订村规民约、召开村民代表大会等方式,组织村民参与项目运行和管理,探索村民自治与政府支持相结合的运行和管理机制。
加强乡镇环保监管能力建设,在示范区域探索建立农村环境监测、环境执法、环境宣传“三下乡”制度,通过农村环境整村连片整治,深入开展农村生态文明建设。
、整合打捆项目,创新农村环保资金投入3方式。
充分发挥项目资金在新农村建设中的重要作用,整合涉农项目资金进行“打捆”,实现农村环境连片整治项目与基本农田改造项目相结合,与农村新能源开发相结合,与农业结构调整和农业现代化相结合,整合项目、聚集资金、集中成片、整体推进,充分发挥资金的集聚效应。
27、立足长远发展,高起点规划农村环境整治 4目标。
要围绕新农村建设,从环保的角度对辖区内新农村建设做一个整体规划,重点对产业发展、村镇配套建设、村容村貌整治等方面的环保要求做出明确规划,做到高标准规划,高起点建设,不留遗憾。
从根本上转变过去环保工作重城市、重工业、轻农村、轻乡镇的局面,逐步实现环境权益城乡均等化,不能仅仅停留在垃圾清扫、打捞河面漂浮物这一层面。
、立足产业结构调整升级,及时转移农村环 5境整治工作重心。
面对发达地区产业梯度转移的新形势,部分经济欠发达地区既要积极应对产业结构调整的局面,主动接受产业经济的辐射,更要有超前意识,不能走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
一是要严格控制重污染企业和落后产能向农村转移,坚决堵住污染向农村转移的渠道,不仅在城区周边、公路两侧不能上污染项目,即使在偏远农村也绝对不能上有任何污染的项目,坚决杜绝新的污染源向农村扩散,否则就和新农村建设宗旨相背离。
二是要大力推行农业清洁生产,发展循环经济,最大限度地实现农业生产资源的综合利用。
、立足引导,促进农村环境整治有序开展。
6一是鼓励城市污水和垃圾处理设施服务范围向周边村镇延伸,实现城乡基础设施共享。
二是组织实施好农村环境综合治理项目,因地制宜推进村镇生活污水和垃圾处理设施建设,开展农村集镇生活污水和规模化畜禽养殖污染减排试点工作。
在新农村建设中,特别是在农民集中居住点建设过程中,要考虑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和清洁能源工程建设,按照“以片为主、点片结合”的治理模式,对环境问题敏感、集中的区域,实施连片综合整治,减少农村面源污染。
三是引导乡镇建设工业集中区和农民集中创业点,建设标准化厂房,方便建设集中治污设施。
四是要用好农村环境整治资金政策。
国家环保部有以奖促治政策,省财政有以奖代补资金,地方政府也有这方面配套资金,环保部门和乡镇政府应充分利用好这些政策,发挥环保专项资金的功能,正确引导农村环境整治工作有序开展。
、加快农村相关配套政策的制定,建立长效 7机制。
建立目标考核机制,建议将农村环境保护和综合整治纳入各级领导干部目标责任中,将考评与领导人业绩挂钩。
加快建立城乡统一的城乡污染治理的制度,并建立有效的监督体制,保障环境保护的长效管理,可由各级政府牵头,建设、环保、水利、卫生、教育相关部门协助,制定相应的整治和维护的方法和措施,并积极落实。
强化督查制度,定期督查,综合评比,同时发挥新闻舆论的监督作用,对村庄整治试点进行跟踪报道,促进整体发展。
历经风华成此景,人间万事出艰辛。
“十二五”是我国开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关键·时期,总的要求是“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
这表明社会主义的新农村是经济建设、环境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政治建设和党的建设协调推进的新农村,也是富裕、民主、文明、和谐的新农村。
农业及农村的可持续发展,是我国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保证和优先领域,也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内容。
然而,目前农业与农村环境保护现状不容乐观,农业生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环境退化加剧,农村生活垃圾和生活污水没有得到无害化处理,如何搞好农业环境保护工作,如何防治农业环境污染、逐步改善农村环境,如何提高农民的环境意识,在转变农业增长方式,使农业生态环境由恶性循环走向良性循环,是关系到农业能否持续发展重要问题,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任务。
针对当前农业生态环境的破坏情况,加强农业环境政策法律建设,完善政府职能,健全环境管理体系,加强环境执法力度、深度,加强环境宣传教育,增强各级政府工作人员、企业经营人员和农民群众等广大公众环保意识刻不容缓。
同时,农村环境综合整治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面广量大,在认真贯彻各项整治措施的过程中,应结合当地具体情况因地制宜,排查主要污染特征,加大力度优先整治,以优异成绩向党的十八大献礼。
(作者单位:中国民主促进会江苏省淮安市委)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