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整理——1、打开原子世界的大门
一、打开原子世界的大门
经典习题
1、某三价金属离子,具有28个电子,其质量数为70,则 它的核内中子数是( ) A 28 B 31 C 39 D 42
2、对于第n电子层,若它作为原子的最外层,则容纳的电 子数最多与n—1层相同;当它作为次外层,其容纳的电子 数比n+1层上电子最多能多10个,则第n层为 ( ) A L层 B M层 C N层 D 任意层
2、本章作用和地位
①结构决定性质,性质体现结构,这是化学学科的基本规律 之一。涉及到的这些概念和原理不仅贯穿于高中化学学习的整 个过程中,而且渗透着化学学科的基本思维方法。 ②是培养学生从感性学习走向理性学习的开端。对初高中的 学习起到承前启后的作用。
●过程与方法
(1)理解科学家探索原子结构的方法:模型法、实 验法。 (2)学习从具体事实中归纳出规律的科学方法。
+
-
三维图
+
-
-
●探究卢瑟福模型的合理性
卢瑟福行星模型能解释α粒子散射实验的事实吗?
α α α α α
-
+
-
汤姆生的电子发现实验:
-
------+++++
C A
+
1903年汤姆生“ 葡萄干面包“模型:
负电荷 正电荷
截面图
-
-
-
原子是一个球体,R=10-8CM,正电荷均匀地分布在整个球内,
而电子则均匀地分布在这些正电荷之间,就像葡萄干面包一样。
卢瑟福α粒子(He2+)散射实验:
铅 盒
放 射 体
闸 门
显 微 金 粒 镜 箔 子 片
真 空 罩
α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高一化学第一章打开原子世界的大门
高一化学_第一章_打开原子世界的大门【知识梳理】一、原子结构学说的发展历程及原子结构模型的演变1、古代朴素的原子观:我国战国时期的惠施认为物质是无限可分的;我国战国时期的墨翟认为物质被分割是有条件的;古希腊哲学家德谟克利特提出古典原子论(原子是构成物质的微粒,万物是由间断的、不可分割的微粒即原子构成的,原子的结合和分割是万物变化的根本原因)。
2、英国科学家道尔顿提出近代原子学说——实心球模型:①物质由原子组成;②原子不能创造,也不能被毁灭;③原子在化学变化中不可再分割,它们在化学变化中保持本性不变。
3、汤姆生的“葡萄干面包式”原子结构模型:①原子中存在电子,电子的质量为氢原子质量的1/1836;②原子中平均分布着带正电荷的粒子,这些粒子之间镶嵌着许多电子。
4、英国物理学家卢瑟福的“行星式”原子结构模型(核式原子结构模型):①原子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组成,原子核带正电荷,位于原子的中心,电子带负电荷,在原子核周围作高速运动;②电子的运动形态就像行星绕太阳运转一样。
5、丹麦物理学家玻尔的轨道原子结构模型:他引入量子论观点,提出原子核外,电子不是随意占据在原子核的周围,而是在固定的层面上运动,当电子从一个层面跃迁到另一个层面时,原子便吸收或释放能量。
6、现代原子结构学说——电子云模型:用电子在给定时间内在空间的几率分布的图像来描述电子的运动,这些图像就是电子云。
电子出现几率密度大的地方,电子云“浓密”一些;几率密度小的地方,电子云“稀薄”一些。
但电子云的正确意义并不是说电子真的像云那样分散,电子云只是一种几率云。
二、原子结构和相对原子质量1、元素:具有相同核电荷数(即质子数)的同一类原子叫做元素。
2、原子的构成:3、质量数:忽略电子的质量,将原子核内所有的质子和中子相对质量取近似整数值,加起来所得的数值,叫做质量数,用符号A表示。
(X)注:4、构成原子或离子粒子间的数量关系质量数(A)=质子数(Z)+中子数(N)原子中:核电荷数(Z)=质子数=原子序数=核外电子数阳离子中:核电荷数(Z)=质子数=原子序数=核外电子数+离子电荷数阴离子中:核电荷数(Z)=质子数=原子序数=核外电子数-离子电荷数5、(1)同位素:具有相同质子数和不同中子数的同一种元素的原子互称为同位素。
高一上第一章《打开原子世界的大门》复习
知识点5:物质的量、摩尔质量
• 例题2: • 若某氖原子的质量是a g,12C原子的质量是
b的g摩,尔用质N量A表是示多阿少伏?加德罗常数,该氖原子
• 求摩尔质量的方法常见的有三种: • (1)原子相对质量的定义出发; • (2)NA个微粒的质量 • (3)m/n; • 问题:如何求NA?
知识点6:核外电子排布的规律,原子结构示 意图,电子式,离子
知识点2: 原子的结构:质子、中子、电子
原子
A Z
X
• 1、电性关系:
正电荷总数=负电荷总数
• 2、数量关系:
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
• 3、质量关系:
(1)mH原子≈m中子+m质子 ≈1836 m电子
(2)A=Z+N
≈原子的相对质量
(3)相对质量之比
=实际质量之比
• 例题2:
• 核内中子数为N的离子(带2个单位正电荷
• 例题:硼在自然界中有两种同位素,10B和 11B,已知硼元素的近似相对原子质量为10.8, 则10B和11B的 原子质量的比值为_____( 10:44 )
• 问题:原子的质量和原子的百分率如何转 换?
• 例题1 • 对于质量相等的CH4和O2 ,下列比较正确
的是( A ) • A、所含原子个数比为5:1 • B、二者物质的量相等 • C、二者所含的分子个数相等 • D、二者摩尔质量的数值相等
Download prompt: This PPT courseware has been carefully prepared by our store. We hope that after downloading, it can help everyone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After downloading the PPT courseware, i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
高一化学第一章打开原子世界的大门总结
一、原子结构学说的发展历程及原子结构模型的演变 1.古代朴素的原子观:我国战国时期的惠施认为物质是___________;我国战国时期的墨翟认 为物质___________;古希腊哲学家德谟克利特提出___________(原子是构成物质的微粒, 万物是由不可分割的原子构成的) 。 2.英国科学家___________提出近代原子学说——实心球模型: ①物质由原子组成; ②原子在化 学变化中不可再分割,它们在化学变化中保持本性不变。 3.英国科学家_______发现了______的存在,并由此提出了原子的“葡萄干面包”模型:原子的 正电荷均匀分布在整个原子的球体内,电子则均匀地分布在这些正电荷之间。 注: (1)德国物理学家威廉•康拉德•伦琴 1895 年发现了___________; (2)法国物理学家安东尼•亨利•贝克勒尔确认了铀盐和纯铀具有___________; 电子的发现和元素的放射性现象说明原子是可再分的。 4.英国物理学家_________提出了原子结构的行星式模型: 带负电的电子绕着带正电的原子核运 动,就像行星绕太阳运转一样。 卢瑟福的α 粒子散射实验
4
17.两种微粒含有相同的质子数和电子数,这两种微粒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填序号) ①两种不同的原子;②两种不同元素的原子;③一种原子和一种分子; ④一种原子和一种离子;⑤两种不同分子;⑥一种分子和一种离子; ⑦两种不同阳离子;⑧两种不同阴离子; ⑨一种阴离子和一种阳离子. 18..用正确的序号填空:①12C、13C、14C; ③H2O 和 D2O;④CH3CH2OH 与 CH3OCH3; 互为同位素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互为同素异形体的是_________________; 互为同分异构体的是_________________; 互为同系物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已知 A、B、C、D 均是 1~20 号元素,核电荷数依次增大。其中 B、C、D 的内层电子数为 10,原子核外只有一个未成对电子.A 原子核外有 2 个未成对电子. (1)D 离子的电子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C 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B 离子的结构示意图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A 元素的元素符号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1)已知 A.质子数,B.中子数,C.核外电子数,D.最外层电子数,用序号回答下列问题. ①原子种类由_________________决定; ②元素种类由_________________决定; ③元素的化合价由______________决定. 18 18 1 (2) 2.0g 由 1 该水分子的物质的量为___________, 含中子数为__________; 1 ������ 和 8 ������构成的水 1 ������ 2 8 ������, (3)核内中子数为 N 的 R2+,质量数为 A,则该离子的核外电子数为____________________ ②红磷和白磷; ⑤CH4 和 CH3CH3;
第一章打开原子世界的大门
第一章 打开原子世界的大门§1-1从葡萄干面包模型到原子结构的行星模型一、从古典原子论到葡萄干面包原子模型1、古典原子论2、道尔顿的原子学说3、葡萄干面包原子模型二、从X 射线的发现到元素放射性的发现1、X 射线的发现2、元素放射性的发现3、α、β和γ射线的发现⑴一部分辐射偏向连接电源负极的极板~带正电荷的微粒~α辐射~α粒子是He 2+ ⑵另一部分辐射偏向连接电源正极的极板~带负电荷的微粒~β辐射~β射线是电子流 ⑶第3种辐射~不带电荷~γ射线~波长很短的电磁波结论:原子是可分的,并且具有复杂的结构。
三、原子结构的行星模型α粒子轰击金箔即α粒子的散射实验现象1:绝大部分α粒子都穿过了金箔 说明:原子是中空的现象2:极少数α粒子穿过金箔时发生了偏转,个别α粒子偏转了180°,弹了回来。
说明:原子中存在一个体积很小,正电荷集中,质量很大的核。
§1-2考古断代 同位素和相对原子量一、原子核构成原子的微粒及其性质:课本P11/表格关系式:(1)电性守恒:核电荷数=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原子序数(2)质量数=质子数+中子数 (A=Z+N )元素符号角标意义:例题:35 17Cl 16 O 24 12Mg 2+ 32 16S 2- 3717Cl 2二、同位素 ±a A Z X c b ±1、 定义:具有相同质子数而不同中子数的原子互称为同位素。
2、 性质:(1)同位素的化学性质基本相同(2)对存在等同位素的元素,不论这种元素是处于化合态还是游离态,各种同位素原子所占的百分比是不变的。
三、碳-14测定考古年代1、 半衰期2、 原理3、年代的计算方法:C K =C 0(1/2)xC K —文物中C-14的浓度 C 0—大气中C-14的浓度 x —半衰期个数四、相对原子质量的求算1、同位素的相对原子质量2、元素的(精确)平均相对原子质量(即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该元素所含各同位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按丰度(原子百分比)计算的平均值例题2:根据下列实测数据计算氧的平均相对原子质量同位素 丰度(%) 相对原子质量16 O 99.759 15.99517 O 0.037 16.99118 O 0.204 17.9913、元素的近似相对原子质量例题3:氯元素在自然界有两种同位素35 17Cl 与37 17Cl ,它们的相对原子质量分别为34.969和36.966,氯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35.453,求35 17Cl 与37 17Cl 的丰度。
第1章 打开原子世界的大门
第一章打开原子世界的大门第一节从葡萄干面包模型到原子结构的行星模型(2课时)第一课时再谈物质的组成和构成——说原子教学建议:本节课是学生进入高中的第一节化学课,学生对第一节课的学习感觉往往能够影响其对化学这门学科的后续学习兴趣。
学生的起点能力总体相对较低,而学生之间的个体能力也有较大差异,面对这样的情况,第一节课的教学设计和内容,既要关注和体现与初中知识架构的衔接,让每一位学生都感到高中化学学习并非是高不可攀,又要体现高中知识架构的拓展和延伸。
基于上述想法,提出以下建议:1、第一章的内容显然是围绕原子展开的,所涉及到的是微观领域的范畴,如何帮助学生建立微观视角、如何引出原子?显然是第一节课的主要任务。
(初中知识链接:选择物质的组成和构成这个知识框架,以复习的形式得以呈现,让学生感受到亲切,不陌生,出微粒的种类:分子和原子,并补充了离子,体现了高中知识架构的拓展和延伸,并科学地、简单地分析了原子是构成分子和转化为简单离子的基础微粒,体现了学习和认识原子的重要意义)2、让学生开口大胆地说出自己的观点,通过相互表达,让学生感受到彼此的程度和水平,以达到建立自己的自信心和确立努力的方向的目的。
(创设问题情境:你的学习经验告诉你什么是原子?)3、原子如此重要,历史上是谁第一个提出了原子的概念,人们对原子的认识经历了哪些重要的历史阶段?告诉学生,这段内容的学习是非常轻松的,因为整个阶段就像一部电视连续剧,让每个学生做一下电视剧的制片人,按照时代、国家、人物、事件、观点的顺序进行排序和分类。
课堂反馈一、选择题1.下列关于分子和原子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分子在化学反应前后种类和数目保持不变B.分子在不停地运动C.原子可以直接构成物质D.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2.下列符号中,既能表示某种元素及该元素的一个原子,还能表示某种物质的是()A、HB、AlC、Fe3+D、N23. H2O与H2O2的化学性质不同的原因是()A.它们的元素组成不同B.它们在常温下状态不同C.它们的分子构成不同D.H2O2有氧气而H2O中没有4.下列方框中,符合2N2意义的示意图是( )5.下列符号中,只表示微观含义、不表示宏观含义的是()A.Ag B.2H C.S D.Fe6.长期饮用奶制品,体内就不会缺钙。
1.打开原子世界的大门
人物
伦琴
主要贡献或思想
发现了X射线
贝克勒尔
发现某些元素具有放射性
发现某些放射性元素 产生的αβγ射线 完成α粒子散射实验; 发现原子中存在原子核; 提出原子结构的行星模型
原子结构的探索史
现代原子结构学说 —— 电子云模型
现代原子结构的电子云模型 是1926年奥地利学者薛定谔 提出的 ,他认为电子的运动 是无规则的,电子的在原子 核外的出现有一定的概率。
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 (1)C60与12C互为同位素 (2)具有相同质子数的微粒必定同一原子 (3)具有相同质子数的原子必定是同一原子 (4) 12C与14C化学性质相似
× × × √
同位素
(5)含有同一种元素的物质一定是纯净物 (6)任何元素都有同位素 (7)任何原子中都一定有中子 × × ×
质子数 中子数 决定 原子的种类由____________ 质子数 元素的种类由____________ 决定
B.R原子中中子数为A D.R2分子由两个R元素组成
A.R原子中质子数为A-Z C.R原子中中子数为A-Z
同位素
具有相同核电荷数(即质子数)的同一类 原子总称为元素 同位素:具有相同质子数和不同中子数的同一种
元素的原子互称为同位素(并非所有的元素都具 有此现象)
13 如: 12 请分别计算这些原子中的质子 6C 6C 6C 数及中子数,你能得到什么结论?
**一个质子或中子的相对质量近似整数值均为1
质量数(A) = 质子数(Z) + 中子数(N)
☆ 质量数无Biblioteka 位!!原子结构12 课堂练习: 6 (1)计算一个原子核内有6个中子的C原子的质量数
C为6号元素,核电荷数=质子数=6;A=Z+N=6+6=12
第一单元打开原子世界的大门
教学目标要求1. 了解各个阶段原子结构模型的要点及演变2. 理解原子的组成及同位素的概念3.掌握原子序数、核电荷数、质子数、中子数、核外电子数,以及质量数与质子数、中子数之间的相互关系。
4.以第1-20的元素为例,掌握核外电子排布规律1.1从葡萄干面包模型到原子结构的行星模型原子结构模型的演变(1) 公元前5世纪,古希腊哲学家指出,原子是构成物质的微粒。
(2) 道尔顿(英国)的近代原子学说。
(3) 汤姆生的“葡萄干面包”原子结构模型图1.8的理解:电性,质量大小 (由学生看图分析)(4) 卢瑟福的带核原子结构模型图1.9分析说明讨论要点的正确部分和错误的部分(5) 玻尔的轨道原子结构模型补充(6) 电子云模型(现代原子结构学说)补充1.2原子结构和相对原子质量(1) 构成原子的微粒间的电性关系:核电荷数=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2) 构成原子的微粒间的质量关系:质量数(A )=质子数(Z )+中子数(N )(3) 原子核质量大,体积小。
(4) 符号cZ Xb a A ±±的意义:一个质量数为A 、质子数为Z 的原子,C 为构成一个分子中的原子个数,a 为化合价,b 为离子电荷。
二.离子:带电荷的原子或原子团三.元素、核素、同位素(1) 元素:具有相同核电荷数(质子数)的同一类原子的总称。
① 决定元素种类的是核电荷数(质子数)。
② 元素只讲种类、讲质量,不讲数量。
如5g 氧元素,Cl 、S 两种元素,但不能讲几个元素。
(2) 核素:具有一定质子数和一定中子数的原子称为一种核素。
(3)同位素:①定义:质子数相同、质量数(或中子数)不同的原子互称同位素;②“同位”即在周期表中同一位置,占同一格;“同位”即质子数、电子数、电子排布、元素符号相同,化学性质几乎完全相同;③同位素各原子质量不同(决定质量的是质子数和中子数);④天然存在的稳定同位素,无论存在于游离态还是化合态中,各种同位素原子百分比(个数百分比,非质量百分比)一般是不变的;⑤小结:决定元素种类:质子数决定原子种类:质子数和中子数决定元素化学性质:主要最外层电子数(次要电子层数多少)知识拾零1.核外有10个电子的微粒:(1)分子:Ne、HF、H2O、NH3、CH4。
打开原子世界大门
公元前140~87年 中国发明了造纸术 十世纪 1661年
1748年
1772年、73年
俄国化学家罗蒙诺索夫建立了质量守恒定律
瑞典化学家舍勒和英国化学家普利斯特里分别发现并制 得了氧气 法国化学家拉瓦锡最早用天平和为研究化学的工具,并 发表《燃烧概论》,推翻了燃素学说
1777年
公元前5世纪的古希腊哲学家留基伯在致 从古代希腊哲学家留基伯和 力于思考分割物质问题后得出一个结论:分割
葡萄干面包模型
汤姆逊原子模型(1904年):原子 是一个平均分布着正电荷的粒子,其中镶 嵌着许多电子,中和了正电荷,从而形成 中性原子。
近代原子论
1895年 伦琴(德国) 发现了伦琴射线
近代原子论
1896年 贝克勒尔(法国) 发现了铀盐的放射性
行星模型
卢瑟福原子模型(1911年):在原子的 中心有一个带正电的核,它的质量几乎等于 原子的全部质量,电子在它周围沿着不同的 轨道运转,就像行星环绕太阳一样运转。
卢瑟福提出的行星模型是以经典电磁学
为理论基础,主要内容有:
①原子的大部分体积是空的;
②在原子的中心有一个体积很小、密度
极大的原子核;
③原子的全部正电荷在原子核内,且几
乎全部质量均集中在原子核内部。带负电的
电子在核空间进行高速的绕核运动。
玻尔的原子模型
玻尔原子模型(1913年):原子结构中的量 子化轨道理论,电子在固定的轨道上分层运动。
古典原子论
战国 惠施(中国) 物质无限可分
战国 墨子(中国) 物质被分割是有条件的
道尔顿的原子模型
1803年,英国科学家道尔顿提出近代原子 学说,他认为原子是微小的不可分割的实心球 体。
对于分子、原子的几点说明:
第一章 打开原子世界大门
第一章打开原子世界大门1.1 从葡萄干面包模型到原子结构的行星模型学习导读★知识要点1.人类认识原子结构经历的几个主要阶段,每一阶段的代表人物及其主要论点和依据。
古典原子论-----惠施、墨子、得谟克利特的观点↓近代原子论-----道尔顿提出的原子论↓葡萄干面包原子模型-----汤姆逊(电子的发现者)↓行星模型----卢瑟福(α粒子散射实验)↓玻尔模型----玻尔( 引入量子力学)2.α、β、γ三种射线的性质。
3.α粒子散射实验的原理和结论。
(1)之所以用α粒子作为炮弹去轰击金箔是因为α粒子质量大(He2+),速率高(光速的1/10),带正电荷,能对其他带电微粒产生较强的作用。
(2)极少数α粒子被直接弹回,说明前进途中遇到了质量较大、体积很小的带正电荷的物体的“阻挡”—原子核。
(3)绝大多数α粒子能直接穿过金箔,说明原子是中空的;说明原子核相对整个原子而言,体积很小。
4.原子结构的行星模型的提出依据和内容。
依据:卢瑟福α粒子散射实验结论。
内容:原子是由带正电荷的、质量很集中的、很小的原子核和核外运动的、质量很小的、带负电荷组成的,电子围绕原子核运动就像行星绕太阳运转一样。
从现代原子结构理论看,原子结构的行星模型的理论是不准确的。
电子的质量虽然很小,但以接近光速的速度在原子内运动,因此电子在原子核外的运动不可能像宏观物体的运动那样,我们既无法测定原子核外电子的运动轨迹,也无法知道某一时刻电子所在的位置。
核外电子的运动只能通过电子在核外空间某处出现的机会多少来描述(通常用电子云描述)。
巩固练习一、单项选择题1.中国古代原子理论的代表人物之一曾认为物质是无限可分的,这位代表人物是()A.惠施B.墨子C.孔子D.孟子2.道尔顿的原子学说曾经起了很大的作用。
他的学说中包含有下述三个论点(1)原子是不能再分的粒子(2)同种元素的原子的各种性质和质量都相等(3)原子是微小的实心球体。
从现代原子理论的观点看,你认为这三个观点中不确切的()A.只有(3)B.只有(1)(3)C.只有(2)(3)D.(1)(2)(3)3.英国科学家汤姆逊对原子结构研究的贡献是()①发现了电子;②提出了原子结构模型;③打破了原子不可分的传统观念;④提出原子是由带正电的物质和电子构成的。
第一章 打开原子世界的大门
第一章打开原子世界的大门
本章地位和作用:
本章作为重要的化学基础知识,对初高中化学学习起到一个承前启后的作用,一方面本章教学以初中原子结构知识为基础,另一方面又为更偏理性的化学学习,特别是为第三章的学习奠定基础。
本章是高中化学教材中对学生的科学精神和科学方法要求相对集中的一章,因为突出了科学精神和科学方法方面的教学要求,因此学生的学习方式应与初中学生习惯了的学习方式有所不同。
应克服对知识结论的死记硬背而不重视学习过程的现象,克服被动接受而不主动探究、主动实践的现象,为以后各章的学习奠定学习方式的基础。
本章改变了以往教材基础理论知识教学只重视理论本身的灌输,,而忽视知识与理论的发展过程的理念,在教材中充分展示科学概念和原理的演变与发展,并努力渗透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培养的要素,加强对学生科学态度和科学方法的
现代量子力学原子结构模型(电子云模型)①原子由原子核
和核外电子构成②电子运动的规律跟宏观物体运动的规律截
然不同;③对于多电子的原子,电子在核外一定的空间近似
于分层排布
小结:人类在认识自然的过程中,经历了无数的艰辛,正是因为有了无数的探索者,才使人类对事物的认识一步步地走向深入,也越来越接近事物的本质。
五.课后作业
补充内容:物质的量
本节地位和作用:
物质的量是整个高中化学中计算的基石,好比一座现代化的立交桥,四通八达,连接着整个化学教学,也可以很好的提高思维的质量和速度.由于新老教材的差异,这部分内容在二期课改中出现在初三内容中,但部分同学没学过,由于此内容在高一新教材中被删去,但其重要性不可忽视,故进行补充.。
打开原子
一、打开原子世界的大门第一节基本内容1、惠施认为:物质是无限可分的。
墨子认为:物质分割是有一定条件的。
德膜克利特认为:物质是由极小的原子构成。
(模型法)汤姆孙(英国):发现电子、葡萄干面包模型。
贝克勒尔(法国):铀盐的放射性现象。
伦琴(德国):伦琴射线和元素具有放射性。
卢瑟福(英国):原子结构行星模型。
(模型法)A粒子是氦原子失去电子后的正离子,B射线是电子流,r射线是波长很短的电磁波。
2、道尔顿(英国)的原子结构观点是否有错?(1)化学元素均由不可再分的微粒构成;(原子是可分的,是由更小的微粒构成的)(2)原子在一切化学变化中均保持其不可再分性;(在氧化—还原反应中,原子失去或得到电子形成新的微粒)(3)同一元素的原子在质量和性质上都相同,反之则都不同;(考虑同位素)(4)不同元素化合时,这些元素的原子按简单整数比结合成化合物。
(双氧水H2O2)3、卢瑟福的a粒子的散射实验现象1:绝大部分a粒子都直接穿了过去。
结论:原子是中空的。
现象2:极少数a粒子穿过金箔时发生了偏移,个别粒子偏转了180*,弹了回来。
结论:原子中存在一个体积很小、正电荷集中、质量很大的核。
第二节原子结构和相对原子质量1、什么是同位素?答:具有相同质子数而不同中子数的同一元素的不同原子互称为同位素。
(化学性质完全相同)2、质子、中子和电子的带电情况答:质子带一个单位正电荷,中子不带电荷,电子带一个单位负电荷。
3、为什么电子会处在不同的电子层上?答:电子具有能量。
不同的电子没,它们的能量可能相同,也可能不同。
显然,电子的能量越低,离核运动的区域越小,电子越稳定,不容易失去。
电子的能量越高,离核运动的区域越大,电子越不稳定,容易失去。
按能量由低到高,电子所处的电子层分别为K、L、M、N、O、P、Q表示。
第三节摩尔质量的计算1、物质的量是国际单位制中七个基本物理量之一用物质的量可以衡量组成该物质的基本单元(即微观粒子群)的数目的多少,符号n,单位摩尔(mol),即一个微观粒子群为1mol。
第一章 打开原子世界的大门
第一章打开原子世界的大门一、教学内容及学习水平1.1 从葡萄干面包原子模型到原子结构的行星模型1.1 连线,将下列哲学家与他们对应的观点连起来惠施物质分割有条件,分割到“端”后不可再分墨子物质是由极小的称为“原子”的微粒构成的德谟克利特物质是无限可分的内容水平 1.1.2 原子结构模型(A)具体要求列举古代哲学家对微观微粒认识的观点1.2 填表具体要求列举道尔顿、汤姆孙、卢瑟福在探究原子结构的过程中形成的主要观点1.3 19世纪末20世纪初首先发现原子具有可分性的科学家是()A.道尔顿B.汤姆孙C.卢瑟福D.德谟克利特内容水平 1.1.2 原子结构模型(A)具体要求列举道尔顿、汤姆孙、卢瑟福在探究原子结构的过程中形成的主要观点1.4下面是道尔顿古典原子理论的主要观点,在现在看来,说法还正确的是()化学元素均由不可再分的称为原子微粒构成;②原子在一切化学变化中均保持其不可再分性;③同一元素的原子在质量与性质上都相同,不同元素的原子在质量和性质上都不相同;④不同元素化合时,这些元素的原子按简单整数比例结合成化合物。
A.②③④B.③④C.无D.只有④内容水平 1.1.2 原子结构模型(A)具体要求列举道尔顿、汤姆孙、卢瑟福在探究原子结构的过程中形成的主要观点1.5 α粒子的散射实验表明,原子中存在()A.运动极快且带负电的电子B.质量较大而体积较小的核C.由质子和中子两种微粒构成的核D.做高速运动的原子核内容水平 1.1.2 原子结构模型(A)具体要求列举道尔顿、汤姆孙、卢瑟福在探究原子结构的过程中形成的主要观点1.6在探究原子结构的过程中,科学家使用的主要的科学方法是()A.实验法和想象法B.实验法和模型法C.推理法D.模型法内容水平 1.1.2 原子结构模型(A)具体要求列举道尔顿、汤姆孙、卢瑟福在探究原子结构的过程中形成的主要观点1.2 原子结构和相对原子质量2.1 填写原子的组成(带电)(带电)原子(不带电)(带电)内容水平 1.1.1原子和原子核的组成(A)具体要求说出原子、原子核的组成2.2下列微粒:①质子;②中子;③电子,在所有原子中均含有的微粒是()A.①②③B.仅①C.①和③D.①和②内容水平 1.1.1原子和原子核的组成(A)具体要求说出原子和原子核的组成2.3下列对于右方元素符号角标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X原子的中子数为A-ZB.该元素的原子序数为ZC.若右上角标为2+,则表示该元素的离子带两个单位正电荷D.X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A-Z内容水平 1.1.4 质量数(A)具体要求说出质量数、质子数和中子数三者之间的关系2.4科学家发现了质子数为118,中子数为175的元素,该元素原子核内中子与核外电子数之差为()A.57B.47C.61D.293内容水平 1.1.4 质量数(A)具体要求说出质量数、质子数和中子数三者之间的关系2.5铯有两种放射性微粒13455Cs、13755Cs,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13455Cs、13755Cs的性质都相同 B.13455Cs、13755Cs互为同位素C.13455Cs的电子数为79D.13455Cs、13755Cs互为同素异形体内容水平 1.1.3 同位素(B)具体要求比较属于同位素的不同原子2.6判断下列关于同位素说法不正确的是()A.同位素原子的物理性质不相同,化学性质也不相同B.同种元素的不同同位素原子的质量数一定不同C.氢元素有三种同位素D.具有相同质子数和不同中子数的同一种元素的原子互称为同位素内容水平 1.1.3 同位素(B)具体要求(1)复述同位素的概念(2)比较属于同位素的不同原子2.7下列各组物质中,互为同位素的是(),互为同素异形体的是()A.金刚石和C60B.37Cl和35ClC.D2和T2D.H218O和H216OE.O2和O3内容水平 1.1.3 同位素(B)具体要求比较属于同位素的不同原子2.8关于下列微粒的说法,正确的是()A. 40K和40Ca的中子数相同B. D218O的中子数为10C. H218O和H216O的质子数相同D. O2和O3的质量数相同内容水平 1.1.4 质量数(A)具体要求说出质量数、质子数和中子数三者之间的关系2.9一个氧原子的质量为m克,一个碳-12原子的质量为n克,则此氧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可表示为()A. B. C. D.2.10下列关于元素的说法正确的是()A.人们已经知道了118种元素,所以自然界中也有118种原子B.在天然存在的元素中,各种同位素所占的原子百分率是不断变化的C.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是它的各种同位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根据其所占原子百分率计算而得的平均值D.某种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取整数,就是其质量数内容水平 1.1.5 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A)具体要求说出元素相对原子质量的概念2.11氯元素有两种同位素分别是和,已知氯元素相对原子质量的计算式如下所示,填写表中空格写为(计算式中硼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用符号表示)。
1、1打开原子世界
资料库
原子极小,据科学家估计, 原子极小,据科学家估计,在一个大头针的 顶部能摆放一亿多个原子; 顶部能摆放一亿多个原子;一亿个世界上最 大的原子排成一条直线也仅有4毫米长 毫米长; 大的原子排成一条直线也仅有 毫米长;阳光 下照射的一粒灰尘中就有几十亿个原 子。。。。。
2012-3-30
P3-4
•2、卢瑟福是如何提出原子结构的行星模 、 型的? 型的?
P6-7
2012-3-30
3、各种射线介绍 、 本质 性质 α射线 氦离子流 带正电荷 穿 射线 带正电荷,穿 透力最弱 β射线 射线 电子流 带负电荷 穿 带负电荷,穿 透力稍强
γ射线 波长很短 不带电荷 穿 射线 不带电荷,穿 的电磁波 透力最强
人类在认识自然的过程中,经 人类在认识自然的过程中, 历了无数的艰辛, 历了无数的艰辛,正是因为有 了无数的探索者, 了无数的探索者,才使人类对 事物的认识一步步地走向深入, 事物的认识一步步地走向深入, 也越来越接近事物的本质。 也越来越接近事物的本质。
2012-3-30
大量实验
古典原子论
观察、猜测 观察、
1、打开原子世界的大门
1.1从葡萄干面包原子模型到原子 从葡萄干面包原子模型到原子 结构的行星模型
2012-3-30
图片欣赏
2012-3-30
一、原子的构成及微粒性质
质子
一个质子带一个 单位的正电荷 原子核质 量很大
原子核
中子
不带电
原子
核外电子
一个电子带一个单 位的负电荷
质量很小
原子序数=质子数 核电荷数 原子序数 质子数=核电荷数 核外电子数 质子数 核电荷数=核外电子数
2012-3-30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打开原子世界的大门
班级姓名
1.1从葡萄干面包模型到原子结构的行星模型
1、古典原子论近代原子论葡萄干面包模型原子结构的行星模型(墨子、德谟克利特)()()()
2、卢瑟福的α粒子散射实验
⑴α粒子是指:。
⑵α粒子散射实验的现象:。
⑶原子结构的行星模型的要点:。
1.2原子结构和相对原子质量
1、原子的构成:
(1)除原子外,所有原子均由、和三种微粒构成。
由构成原子的三种微粒的性质可知构成原子的微粒之间存在如下关系:
①电性关系即()= ()= ()。
②质量关系即()=()+ ()
2、元素符号角标的意义:
( )( )( )
( )X( )
3、元素的定义:;同位素的定义:。
4、相对原子质量
⑴(同位素)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是指。
⑵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是指:。
⑶元素的近似相对原子质量:。
5、(1)物质的量(n)与微粒数目(N)之间的换算公式为;由此可知:物质的量(n)与微粒数目(N)成 (填“正”或“反”)比例。
(2)物质的量(n)与质量(m)之间的换算公式为。
由此可知:“对于同一种物质”来说,物质的量(n)与质量(m)成 (填“正”或“反”)比例。
1.3揭开原子核外电子运动的面纱
1、依次默写出核电荷数即质子数为1~20的元素符号及名称:。
2、核外电子排布的规律:
①能量最低原理:电子总是按能量由到,离核由及分层排布,即电子进入电子层的顺序依次为层→层→层→层→······。
②各电子层上最多容纳的电子数为。
③原子的最外层上的电子数最多容纳个(若为第一层,即层,则最多为
个电子)。
当最外层电子数达到时,就达到稀有气体的稳定结构。
④次外层电子数最多为 ,倒数第三层上电子数最多为。
3、离子
(1)定义:。
(2)写出下列离子的符号
钙离子:,钠离子:,氢离子:,氯离子:,硫离子:,铁离子:,亚铁离子:,氟离子:,铵根,硫酸根:,碳酸根:,亚硫酸根:,氢氧根:。
4、核外电子排布(分布)的表示方法
(1)、原子或离子结构示意图…………表示核电荷数及核外各电子层上电子数。
例如:
Cl原子: Al原子: Cl-离子: Al3+离子:
(2)原子或离子的电子式…………表示原子或离子的。
例如Cl原子: ;Na原子:;Cl-离子:; Na+离子:。
(3)写出符合要求的微粒符号:
①跟Ne原子含有相同电子层结构的微粒:
;
②跟Ar原子含有相同电子层结构的微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