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音乐人教版(简谱)三年级上册《民族的舞步欣赏 阿细跳月》优质课教案公开课教案讲课比赛获奖教案D016
人教版三年级音乐上册(简谱)第五单元民族的舞步欣赏《阿细跳月》教学设计
![人教版三年级音乐上册(简谱)第五单元民族的舞步欣赏《阿细跳月》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d35a30f8de80d4d8d05a4f01.png)
《阿细跳月》教学设计学习目标:1、感受乐曲五拍子的曲风,并能用声势动作参与表现。
2、熟悉并熟练视唱主题旋律,能听辨出乐曲甚本结构,并了解部分民族乐器。
3、了解相关的民俗文化,学习并掌握“跳月”的基本舞步,参与集体舞表演。
教学设计亮点:运用奥尔夫教学理念 ----- 声势、律动参与音乐、体验音乐、了解音乐的基本要索。
重点难点:重点:听赏《阿细跳月》,学习“跳月”基本舞步。
难点:五拍子舞步的学习以及集体舞的参与表现。
教学过程1教学活动活动1【导入】1、队列游戏师:让我们踏起音乐的节奏走进教室。
师:还记得我们上节课玩的队形游戏吗?好准备看我的手势。
(教师手势示意学生变队形1-1上前2-1向后3-2向前4-2向后注意啦!5-1 围着2转一圈6-2围着1转一圈)师:接下來我的手要打乱顺序啦,注意啦!准备好3 4 5 1 2 62、节奏游戏(1)模仿两拍,师:接下来我们再玩一个游戏,好不好?这个游戏是模仿游戏。
我做什么,你们跟我做什么,看谁做的像,请准备!1 •搓手(好冷啊)搓手(好冷啊)2.跑步3.拍手4•拍腿(哇,都模仿的很像,在注意听)5.X X (拍手)X X (拍手)6.X X(拍腿)X X(拍腿)7.X X(跺脚)X X(跺脚)8.(注意听)X X(跺脚弱)(反应很好)X X(跺脚强)(棒的手势)X X(拍腿)X X(拍腿)X X(拍肚子)X X(拍肚子)太棒了,我们拍的是几下?两下。
接下来老师的节奏和你们不一样,请仔细听。
X X X(拍手)(2)模仿三拍师:刚才我们拍的是几下(两下),请听现在又拍的是几下?X X X(3)师生节奏互动师:现在难度增加了,老师拍三下,你们对着拍两下,我先找个同学来试试.(找不同的学生,分别拍手\拍腿\拍腹\跺脚)X X X(拍手)答X X(拍手)在试验一下。
X X X(拍腿)答XX(拍腿)再來一次X X X(拍手)答X X(拍手)师:现在我们一起来.(拍手\拍腿\拍腹\跺脚\拍肩)X X X(拍腿)答X X(拍腿)X X X(拍手)答X X(拍手)X X X(拍肚子)X X(拍肚子)X X X(跺脚)X X(跺脚)师:对得太好了,现在我们在音乐中来拍一拍•注意听,别着急。
小学音乐人教版(简谱)三年级上册《民族的舞步欣赏 阿细跳月》优质课教案公开课教案讲课比赛获奖教案D007
![小学音乐人教版(简谱)三年级上册《民族的舞步欣赏 阿细跳月》优质课教案公开课教案讲课比赛获奖教案D007](https://img.taocdn.com/s3/m/f95f3a4df18583d0496459c0.png)
小学音乐人教版(简谱)三年级上册《民族的舞步欣赏阿细跳月》优质课教案公开课教案讲课比赛获奖教案
【名师授课教案】
《阿细跳月》
教学目标
1. 能够喜欢我国西南地区彝族的歌舞,乐于主动了解彝族的民俗风情,并积极参与表现活动。
2. 能安静地欣赏乐曲,感受音乐的舞蹈节奏,学习“跳月”的基本舞步。
教学重、难点
1. 了解乐曲的风格特点。
2. 舞蹈动作与音乐的节拍相一致。
一、导入
1. 教师提问:我国土地辽阔,人口众多,共有多少个少数民族?
2. 教师介绍乐曲相关内容
(1)教师:今天我们将随着音乐去走访少数民族。
(出示彝族人民生活图片)你们认识这是哪个少数民族吗?(学生回答)。
(2)介绍彝族的风土人情:彝族主要居住在我国云南、四川等省,有十几个支系。
阿细是居住在云南弥勒县西山镇可邑村的彝族支系。
火把节是彝族(西南少数民族)最隆重的传统节日。
(火把节传说动画)
(3)介绍“跳月”的故事:跳月是彝阿细人的一种歌舞形式。
他们常常聚集在空旷的草坪上和树林里举行民族传统舞会。
参加舞会的大都是男女青年,手持高、低音笛,大小三弦等乐器,边演奏边跳舞。
在跳到兴高采烈之时,还常常唱起跳月歌。
二、欣赏乐曲
1. 初次聆听音乐《阿细跳月》,边听边思考:音乐声中,你来到了什么地方,见到了什么情景?
生:音乐欢快、热烈,使人联想到载歌载舞的欢庆场面。
教师提问:你们知道“跳月”是什么意思吗?学生回答。
人教版三年级音乐上册(五线谱)《欣赏 阿细跳月》说课稿
![人教版三年级音乐上册(五线谱)《欣赏 阿细跳月》说课稿](https://img.taocdn.com/s3/m/572f6d48c4da50e2524de518964bcf84b9d52d9e.png)
人教版三年级音乐上册(五线谱)《欣赏阿细跳月》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欣赏阿细跳月》是人教版三年级音乐上册的一首歌曲。
这首歌曲以我国民族音乐为素材,展现了浓厚的民族特色和优美的旋律。
歌曲难度适中,节奏明快,适合三年级学生学习。
通过学习这首歌曲,学生可以了解民族音乐的魅力,培养对音乐的热爱和欣赏能力。
二. 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音乐基础,对旋律、节奏有一定的认识。
但部分学生可能对民族音乐了解不多,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注重引导学生了解民族音乐的特点,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三. 说教学目标1.认知目标:学生能理解《阿细跳月》的歌曲内容,了解民族音乐的特点。
2.技能目标:学生能熟练地演唱歌曲,把握歌曲的节奏和情感。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民族音乐的热爱,提高音乐欣赏能力。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能熟练地演唱歌曲,把握歌曲的节奏和情感。
2.教学难点:歌曲中的民族特色旋律和节奏的把握。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分组合作教学法、启发式教学法等。
2.教学手段:运用多媒体设备、音响设备、乐器等辅助教学。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播放民族音乐,引导学生感受民族音乐的魅力,激发学习兴趣。
2.歌曲学习:讲解歌曲的背景,分析歌曲的节奏、旋律特点,引导学生跟唱歌曲。
3.分组练习:学生分组,进行歌曲演唱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4.课堂展示:学生分组进行演唱展示,评价彼此的演唱效果。
5.拓展延伸:介绍类似民族音乐作品,引导学生进行欣赏和对比。
6.总结: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总结,强调民族音乐的重要性和欣赏方法。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主要包括歌曲名称、歌曲特点(节奏、旋律)、教学重点难点等内容。
板书设计要简洁明了,方便学生理解和记忆。
八. 说教学评价教学评价主要从学生的演唱能力、音乐欣赏能力、课堂参与程度等方面进行。
教师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给予客观、公正的评价,鼓励学生发挥潜能。
小学音乐人教版(简谱)三年级上册《民族的舞步欣赏 阿细跳月》优质课教案公开课教案讲课比赛获奖教案D018
![小学音乐人教版(简谱)三年级上册《民族的舞步欣赏 阿细跳月》优质课教案公开课教案讲课比赛获奖教案D018](https://img.taocdn.com/s3/m/436a15dcd4d8d15abe234ec0.png)
小学音乐人教版(简谱)三年级上册《民族的舞步欣赏阿细跳月》优质课教案公开课教案讲课比赛获奖教案
【名师授课教案】
教学目标
1、学习并掌握彝族“跳月”的基本动作;相互合作积极参与音乐活动。
2、欣赏民族管弦乐版本《阿细跳月》,记忆乐曲的主题;感受乐曲的情绪和旋律特点。
3、通过欣赏和舞蹈,引导学生感受和体验我国民族歌舞的特点;喜爱民族音乐,增强民族自豪感。
培养学生合作精神和集体主义精神。
2学情分析
本节课是三年级上学期的教学内容,三年级的学生在识谱能力上有所欠缺,不善于表现自己,在听辨旋律和感知主题变化上还需要教师潜移默化的指导;有比较强的模仿能力等。
通过优秀的民族音乐培养学生的民族自尊心,自信心,自豪感;同伴间的团结协作意识还有待提高。
基于学生的心理特征及已有能力,我设计了以聆听感受为基础,以律动、舞蹈、节奏,记忆、联想等活动贯穿全课,激发学生的学习音乐的兴趣,逐步提高学生音乐感受力和表现力;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活动赏识并注重个性发展,培养团结友善,热爱生活,热爱祖国的进取向上的少年。
舞蹈,听赏,体验,模仿约占课堂35分钟,在此基础上拓展欣赏阿细跳月的舞蹈并参与其中感受彝族基础音乐的普及性,拓宽学生的视野,激发学生了解并喜爱民族音乐的情感。
让学生亲身体验彝族跳月的氛围,对祖国经典的音乐留下难以磨灭的印象。
3重点难点
1、感受并理解《阿细跳月》五拍子的韵律,掌握“跳月”的基本动作。
2、了解《阿细跳月》的风格特征,会唱主题旋律;能够在音乐中听出主题旋律并交流合作随之舞蹈。
4教学过程
4.1 第一学时
4.1.1教学活动
活动1【导入】。
人教版三年级音乐上册(简谱)第五单元 民族的舞步欣赏《阿细跳月》教学设计
![人教版三年级音乐上册(简谱)第五单元 民族的舞步欣赏《阿细跳月》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6a41f25784254b35eefd34d0.png)
《阿细跳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通过欣赏民乐合奏《阿细跳月》,感受乐曲五拍子的曲风,并能用声势动作参与表现记忆乐曲的旋律主题。
2、感受乐曲欢快的情绪和旋律特点,熟悉并熟练视唱主题旋律,能听辨出乐曲基本结构。
3、了解相关的民俗文化,学习彝族“跳月”的基本动作,参与集体舞表演。
二、教学重点感受乐曲欢快的情绪和五拍子的旋律特点。
三、教学难点1、能用声势动作参与表现记忆乐曲的旋律主题。
2、学习彝族“跳月”的基本动作,参与集体舞表演。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1、节奏问好同学们你好卢老师你好(变化速度、力度和拍手方式问好)2、舞蹈猜猜看师:同学们,欢迎来到今天的音乐课堂,老师要考考你们,谁知道中国有几个少数民族?每个民族都有他们各具特色的音乐和舞蹈,,老师来跳几段民族舞,请同学们看看这是哪个民族的舞蹈。
师跳生猜,老师跳的是哪个民族的舞蹈傣族——《月光下的凤尾竹》蒙古——《我是人民小骑兵》藏族——《哈达献给亲爱的党》彝族——《阿细跳月》片段(二)欣赏教学1、初听乐曲,体验乐曲的情绪。
(热烈)今天这节音乐课,老师要带大家去参加这个少数民族的民间舞会,让我们完整聆听并思考——它是哪个民族的音乐?它的节奏有什么特点?你能听出它是几拍的吗?2、介绍乐曲名称:知道是哪个民族吗?(生答)不知道没关系,让老师来告诉你。
这首乐曲是彝族的,阿细是彝族的一个支系,阿细人能歌善舞,因常相聚于月下舞蹈,称“跳月”。
“阿细跳月”是他们最喜爱、最普及的民间优秀集体舞蹈之一。
这首乐曲是根据彝族的民间去掉改编的,曲名就叫《阿细跳月》,3、节奏练习在阿细跳月这首乐曲里,最有特色的是它的节奏,我们来听一个片段,看看聪明的你能听出它是几拍子的吗?(听片段)跺跺跺拍拍4、出示乐谱,视唱乐曲主题:老师范唱乐曲的主题,请同学们找一找主题中的骨干音和重复的旋律。
(画图谱)掌握5/4的节拍特点:体会乐曲的旋律特点。
以加do、mi、sol为主要旋律音,没有出现fa、xi两个音:每一小节的最后两拍都是由521组成。
人教版(简谱)小学音乐三年级上册第五单元欣赏《阿细跳月》优质课教案设计2篇
![人教版(简谱)小学音乐三年级上册第五单元欣赏《阿细跳月》优质课教案设计2篇](https://img.taocdn.com/s3/m/2ee2376226284b73f242336c1eb91a37f11132bb.png)
人教版(简谱)三年级上册第五单元欣赏《阿细跳月》教学设计教材分析:本课出自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第五单元《民族的舞步》中的一课。
民乐合奏《阿细跳月》是我国著名指挥家和作曲家彭修文先生根据彝族传统的舞蹈“阿细跳月”的音乐改编的同名民乐合奏。
乐曲吸取了传统“跳月”的民族音调,描绘了月夜欢舞的炽热场面。
乐曲的节拍为四五拍,这种节拍与“跳月”的舞蹈动作紧密结合。
乐曲的结构由引子、三个部分、尾声组成。
短小的引子部分表现了月夜的特定景色,青年男女们赶到广场集会。
第一部分高音笛、弹拨乐器、弦乐等乐器运用不同配器方法重复演奏主题,表现了多种舞蹈姿态和舞蹈场面。
第二部分运用移调、转调的手法创作的旋律与前面调性形成鲜明的对比,表现舞蹈场面更富于色彩。
第三部分转回原调,由高音笛演奏主题旋律之后,整个乐队的演奏使乐曲达到了高潮,表现了宏大的场面。
最后短小的尾声力度渐强,最强音结束全曲。
课时:1课时教学目标:1.感受乐曲四五拍的韵律,并能用声势动作参与表现。
2.熟悉并熟练视唱主题旋律,能听辨出乐曲基本结构。
3.了解相关的民俗文化,学习并掌握“跳月”的基本舞步,乐于参与集体舞表演。
教学重点:感受乐曲欢快的情绪,体验四五拍的韵律感,并参与舞蹈表现。
教学难点:熟练演唱主题旋律,并能听辨乐曲基本结构。
教学过程:一、导入1.学生踏着《阿西里西》的音乐拍手进教室。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学过的歌曲入手,使学生在走进教室时就感受到彝族欢快的音乐氛围。
】2.节奏对话游戏,并加入强弱规律,让学生在游戏中感受四五拍的韵律感,并且自己总结五拍的强弱规律。
【设计意图:三年级的学生好动、好玩,通过节奏对话游戏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在游戏当中不知不觉地感受四五拍这种特殊节拍韵律感,体现音乐教学趣味性原则。
】二、欣赏乐曲1.初听音乐,让学生思考音乐的情绪是怎样的?描绘了什么样的场景?2.出示课题。
教师:这是彝族非常著名的乐曲叫《阿细跳月》,彝族是我国少数民族之一,主要居住在我国云南、四川、贵州等省。
人教版三年级音乐上册(五线谱)《欣赏 阿细跳月》教学设计
![人教版三年级音乐上册(五线谱)《欣赏 阿细跳月》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8bc72d48cd7931b765ce0508763231126fdb7746.png)
人教版三年级音乐上册(五线谱)《欣赏阿细跳月》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欣赏阿细跳月》是人教版三年级音乐上册的一首歌曲,它以欢快的节奏和简单的旋律展现出了阿细民族的特色。
这首歌曲的教学,旨在让学生通过欣赏和学唱,了解阿细民族的文化,感受其独特的音乐风格,提高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和歌唱技巧。
二. 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对音乐有了一定的认识和理解,他们喜欢通过唱歌、跳舞等方式来表达自己的情感。
但是,对于阿细民族的歌曲,他们可能比较陌生,所以需要在教学过程中逐步引导,让学生逐渐接受和喜欢这首歌曲。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阿细民族的文化,感受其独特的音乐风格。
2.让学生通过学唱《欣赏阿细跳月》,提高他们的音乐欣赏能力和歌唱技巧。
3.培养学生对音乐的热爱,增强他们的民族自豪感。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欣赏阿细跳月》的旋律,能够流畅地唱出来。
2.教学难点:让学生理解阿细民族的音乐特点,能够体会到其独特的魅力。
五. 教学方法采用欣赏、学唱、讨论等方式进行教学。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让他们通过实践和思考,掌握歌曲的旋律和歌词,感受阿细民族的音乐风格。
六. 教学准备1.准备《欣赏阿细跳月》的音频和视频材料。
2.准备歌词和五线谱,方便学生学习和演唱。
3.准备相关资料,让学生了解阿细民族的文化。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播放《欣赏阿细跳月》的音频,让学生初步感受阿细民族的音乐风格。
然后,教师简要介绍阿细民族的文化,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5分钟)教师展示《欣赏阿细跳月》的歌词和五线谱,让学生初步认识这首歌曲。
然后,教师带领学生一起朗读歌词,让学生熟悉歌词的内容。
3.操练(10分钟)教师范唱《欣赏阿细跳月》,让学生跟随教师学唱。
在学唱过程中,教师注意指导学生掌握正确的发音和节奏。
4.巩固(5分钟)学生分组演唱《欣赏阿细跳月》,教师巡回指导,纠正学生的错误。
然后,教师选取部分学生进行表演,展示他们的学习成果。
部编小学音乐三年级《阿细跳月》赵莹教案 一等奖新名师优质公开课获奖试讲比赛教学设计人教
![部编小学音乐三年级《阿细跳月》赵莹教案 一等奖新名师优质公开课获奖试讲比赛教学设计人教](https://img.taocdn.com/s3/m/439068b608a1284ac85043bd.png)
欣赏《阿细跳月》教案教学内容:欣赏《阿细跳月》教学目标:1、熟悉并熟练视唱《阿细跳月》主题旋律,能听辨出乐曲基本结构。
2、感受并理解《阿细跳月》四五拍,并能用声势动作参与表现。
3、了解相关的民俗文化,学会《阿细跳月》的基本舞步。
教学重点:听辨并感受《阿细跳月》五拍子的韵律,能唱出主题音乐。
教学难点:学会《阿细跳月》的基本舞步,并乐于参与集体舞表演教学准备:钢琴、多媒体教学设备、课件教学过程:一、节奏游戏1、声势模仿游戏——学生模仿老师的声势动作基本节奏:××2、声势节奏对话师:×××生:××3、师生节奏互动(1)、老师拍哪里,学生拍哪里,老师是三拍,学生是两拍(2)、老师走到学生当中即兴与学生玩节奏对话游戏(3)、在《阿细跳月》的音乐中完成四五拍的节奏互动游戏三、学习跳月舞步1、老师边做动作边提问:你们仔细看一看老师会把五拍藏在哪些动作里?(三拍在脚上,两拍在手上)2、学生用动作表现五拍子,走三步拍两次手3、随音乐用跳月舞步参与表现四、欣赏《阿细跳月》1、熟悉乐曲主题(1)、老师演唱音乐主题,学生找出主题中重复的旋律(2)、老师演唱音乐主题,学生找出主题中的骨干音(3)、师出示乐曲主题,学生随琴视唱2、完整聆听乐曲思考:主题在乐曲中一共出现了多少次?3、再次完整聆听乐曲,老师依次与学生对拍四五拍的节奏,随音乐参与表现,音乐主题每重复一次换一个学生对拍。
4、师:在以前的学习中,我们接触到了一些中国的民族乐器,在刚才这段乐曲中,你听到了哪些乐器?(听到时可以模仿乐器的演奏动作)5、感受乐曲速度、情绪、乐曲展现了什么样的情境?6、老师介绍彝族和《阿细跳月》师:“同学们,今天我们将一起走进我国一个古老而神秘的少数民族。
请学生根据老师说的这几个特点猜答民族1:这个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云南一带。
2、云南著名的石林就是由这个民族传说中的阿诗玛幻化而成。
小学音乐人教版(简谱)三年级上册《民族的舞步欣赏 阿细跳月》优质课教案公开课教案讲课比赛获奖教案D014
![小学音乐人教版(简谱)三年级上册《民族的舞步欣赏 阿细跳月》优质课教案公开课教案讲课比赛获奖教案D014](https://img.taocdn.com/s3/m/c422030cad02de80d4d840c0.png)
小学音乐人教版(简谱)三年级上册《民族的舞步欣赏阿细跳月》优质课教案公开课教案讲课比赛获奖教案
【名师授课教案】
教材分析:
乐曲《阿细跳月》表现的是彝族人们在月亮下欢歌起舞的热闹场面。
每逢欢庆节日的时候,彝族的青年男女就以跳月的传统舞蹈方式来庆祝欢乐的节日。
旋律富于动感,节奏鲜明,采用四五拍的节拍,用民族乐器竹笛及一些弹拨乐器来表现欢歌起舞的场面。
学情分析:
三年级的学生性格活泼,敢于表现自己,积极参与音乐课堂上开展的各项音乐活动,喜欢和同伴合作。
教学目标:
1. 通过不同形式的欣赏,引导学生感受和体验彝族歌舞的特点,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热爱民族文化。
2. 听辨主题旋律,感受乐曲的情绪、速度、力度的特点。
3. 能辨识乐曲中的民族乐器。
教学重点:熟悉主题旋律,能够在乐曲中听辩出主题旋律。
教学难点:学习四五拍拍子,用不同形式来感受拍子的特点。
教具准备:钢琴、课件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1. 师播放一段乐曲,让学生说说乐曲的名称。
师:同学们,韦老师给大家播放一段乐曲,你们猜猜看,这是哪首乐曲?
(用课件播放乐曲)
生:《七月火把节》。
师:很厉害,这是一首彝族的歌曲,今天很高兴能带着大家一起到彝族去做客。
2. 介绍彝族的风土人情。
小学音乐人教版(简谱)三年级上册《民族的舞步欣赏 阿细跳月》优质课教案公开课教案讲课比赛获奖教案D020
![小学音乐人教版(简谱)三年级上册《民族的舞步欣赏 阿细跳月》优质课教案公开课教案讲课比赛获奖教案D020](https://img.taocdn.com/s3/m/8f88a129cc175527072208a6.png)
小学音乐人教版(简谱)三年级上册《民族的舞步欣赏阿细跳月》优质课教案公开课教案讲课比赛获奖教案
【名师授课教案】
教学目标:
1.感受民乐合奏《阿细跳月》,感受音乐情绪,体会阿细人热烈欢腾载歌载舞的节日场面。
2.记住《阿细跳月》的主题音乐,能在音乐中辨认主题出现的次数。
3.感受五拍子的曲风,用肢体动作表现“跳月”的舞步及表演。
教学重难点:
1.听赏《阿细跳月》,五拍子的学习“跳月”的基本舞步。
2.能够哼唱乐句主题,并能听出主题在乐段乐器音色变化。
教学过程:
一、律动导入
1、问候歌:《彝家娃娃真幸福》
2、师:同学们老师今天想代你们去一个神秘的地方?你们想去吗?师:那就跟着我的音乐一起出发吧!《彝家娃娃真幸福》
师:同学们你们知道老师今天带你们来到了那里吗?对,彝寨。
其实刚才的音乐是彝族人民在举行他们最为隆重的节日——“火把节”。
彝族是我国少数民族之一,主要居住在我国云南、四川、贵州等省。
因为他们崇尚黑色,也被叫“黑族”,“阿细”是彝族的一个支系。
阿细人能歌善舞,“跳月”是彝族人民最喜爱的一种歌舞形式,阿细人白天忙农活,晚上男女老少围着火堆跳起欢乐的舞蹈,后来就由我国著名的作曲家彭修文老师编曲写了——《阿细跳月》。
揭题
节奏游戏:请你跟我一起做。
(拍手、拍腿、跺脚、拍肩等等)师:有谁发现老师刚刚拍手了几下?生:三下。
师:接下来老师拍手三下,同学们拍手两下。
(找同学试验一下),来提升一下难度吧。
跟着音乐来做
3、初听音乐,师生在音乐中完成节拍动作。
师:有谁发现老师在刚刚的音乐中拍了几下?生:三下,。
人教版三年级音乐上册(五线谱)《欣赏 阿细跳月》教案
![人教版三年级音乐上册(五线谱)《欣赏 阿细跳月》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ba17394a2379168884868762caaedd3382c4b573.png)
人教版三年级音乐上册(五线谱)《欣赏阿细跳月》教案一. 教材分析《欣赏阿细跳月》是人教版三年级音乐上册的一首歌曲,歌曲以少数民族阿细族的舞蹈为题材,旋律优美,富有特色。
歌曲的五线谱为教学提供了丰富的音乐元素,如旋律、节奏、音色等。
通过学习这首歌曲,学生可以了解少数民族的文化,提高音乐审美能力。
二. 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音乐基础,对五线谱有一定的认识。
但部分学生可能对少数民族的文化还不够了解,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注重文化背景的导入。
此外,学生可能对舞蹈音乐的特点还不够敏感,需要通过实例分析来引导学生感受舞蹈音乐的魅力。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阿细族的文化,感受少数民族舞蹈音乐的特色。
2.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欣赏能力,提高音乐素养。
3.通过学习《欣赏阿细跳月》,使学生掌握一定的音乐分析方法,提高审美水平。
四. 教学重难点1.重难点:歌曲的旋律特点、节奏特点、音色特点。
2.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感受舞蹈音乐的魅力,培养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
五. 教学方法1.讲授法:讲解歌曲的背景、文化内涵、音乐特点等。
2.示范法:教师示范演唱歌曲,引导学生跟唱。
3.分析法:通过对歌曲的旋律、节奏、音色等方面进行分析,帮助学生理解歌曲。
4.体验法:让学生亲身参与舞蹈表演,感受舞蹈音乐的魅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包括歌曲的五线谱、图片、视频等。
2.教学器材:音响设备、钢琴、舞蹈道具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介绍阿细族的文化背景,引导学生了解少数民族舞蹈音乐的特点。
2.呈现(5分钟)展示歌曲的五线谱,让学生初步感受歌曲的旋律、节奏等。
3.操练(10分钟)教师示范演唱歌曲,引导学生跟唱。
注意指导学生掌握正确的唱法和节奏。
4.巩固(5分钟)让学生分组演唱歌曲,相互交流学习心得,巩固所学内容。
5.拓展(10分钟)分析歌曲的旋律、节奏、音色等特点,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歌曲。
6.小结(5分钟)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歌曲的特点和欣赏方法。
小学音乐人教版(简谱)三年级上册《民族的舞步欣赏 阿细跳月》优质课教案公开课教案讲课比赛获奖教案D004
![小学音乐人教版(简谱)三年级上册《民族的舞步欣赏 阿细跳月》优质课教案公开课教案讲课比赛获奖教案D004](https://img.taocdn.com/s3/m/430d94ade53a580216fcfe38.png)
小学音乐人教版(简谱)三年级上册《民族的舞步欣赏阿细跳月》优质课教案公开课教案讲课比赛获奖教案
【名师授课教案】
阿细跳月
一、师生问好
二、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知道我国有多少个民族么?你都知道哪些民族?给我们介绍一下。
今天老师将带领同学们走进我国一个古老而神秘的少数民族。
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感受它的古老和神秘”(教师根据图片内容介绍这个少数民族的人文景观,请同学猜答民族)(图片1:这个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云南、四川、贵州三省秀丽迷人的山村;图片2、云南著名的石林就是由这个民族传说中的阿诗玛幻化而成;3、这个民族的服饰以黑色为主,因为这个民族崇尚黑色,也被称为“黑族”;4、这是一个善于酿酒、嗜爱饮酒、形成独特酒文化的民族;5、“火把节”是这个民族最为隆重的节日。
6和7图在“火把节”上这个民族的男女老少都会表演一个让世界瞩目、让中华民族自豪的歌舞节目——《阿细跳月》,由于在表演中习惯使用大三弦进行伴奏,《阿细跳月》也叫《大三弦舞》。
介绍”阿细跳月”(播放幻灯片) 师:下面我们就来欣赏这首非常好听的《阿细跳月》
三、新授
(一) 初听音乐
出示大屏幕:请同学们说出你的感受是怎样的?这首乐曲胡情绪、速度、力度又是怎样
的?表现得是怎样一个场面?
1、欣赏第一部分
①、律动
播放第一部分音乐,请同学们想一想这是谁在跳舞?给你的感觉是什么?(轻快)你能为这段音乐设计几个动作吗?(找同学上前面做动作,其余同学模仿)师:下面老师做动作同学们来模仿好不好?(一组的动作--快跑、拍手、拍腿)(一组慢的动作---拍手、拍腿、拍肚子、走步、注意快慢结合,强弱结合)。
人教版三年级音乐上册(简谱)第五单元 民族的舞步欣赏《阿细跳月》教案
![人教版三年级音乐上册(简谱)第五单元 民族的舞步欣赏《阿细跳月》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01ca545178563c1ec5da50e2524de518964bd39c.png)
公益创投活动财务管理规范指引为促进XXX公益创投项目资金(以下简称“项目资金”)管理规范化,确保项目资金运行安全,提高项目资金使用效率,依据《XXX公益创投专项资金管理办法》及相关财务制度,制定本指引。
一、项目资金管理原则本指引所述项目资金包括XXX公益创投项目资助资金和项目自筹配套资金。
承办方根据公益项目实施进展,起草项目运作资助资金拨付申请,向XXX申请资助资金的拨付。
经市妇联会同市财政局审核后,按照国库支付程序将服务项目资金分2次直接拨付给创投主体。
项目资助协议签署后拨付项目资助资金总金额的80%,项目实施中期经评估验收指导合格后核拨20%。
所有项目在申报时,都需申报创投项目专项资金使用明细预算。
项目资金立项审批下达后,项目资金使用内容应与项目申报预算一致。
项目资金使用原则上应收支平衡。
项目结项后,项目资金若有结余,由创投主体遵循原划拨渠道缴回广州市妇联。
创投主体在资金的管理和使用上应遵循以下原则:(一)规范合法项目应当编制规范的项目资金预算,创投主体须建立完善的项目财务管理制度、财务人员管理制度和项目专项资金使用管理制度,聘用具备会计资格的专职财务人员,或根据财政部《代理记账管理办法》(财政部令第80号)委托取得代理记账资格的机构办理会计业务,严格执行《民间非营利组织会计制度》;财务档案管理应符合《会计档案管理办法》(国家档案令第79号)有关要求,做好相关材料归档工作。
(二)专款专用项目资金的使用应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及其相关规定,符合《专项资金管理办法》和本指引的要求。
项目资金使用应以立项项目申报书、实施方案、经费预算表等确定的工作目标和承诺为依据,全部用于项目规定用途,专款专用,不得分包、转包,不得用于规定用途之外的其他费用。
(三)专账核算项目资金在财务核算上应实行专账核算。
即按照资金来源、资金支出分别设立专项明细账,准确核算、明确记录每笔经济业务的发生。
(四)科学合理项目资金使用要厉行勤俭节约,严格按照规定的范围和开支标准执行,不得扩大支出范围,不得提高开支标准,根据申报实施方案科学合理使用项目资金,尽量不大额集中支付,开支进度有序,做到合理、高效,二、建立和完善内部控制制度(一)健全内部管理制度创投主体应建立项目管理制度,明确项目执行的程序、进度、权限和责任,对项目执行中的重大事项履行集体决策程序并做好相关记录,做好有关会议纪要等档案收集工作。
三年级上册音乐教案第五单元欣赏阿细跳月人教版
![三年级上册音乐教案第五单元欣赏阿细跳月人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f01c51d385868762caaedd3383c4bb4cf7ecb790.png)
1.教师将对学生的观后感进行批改,指出文章中的亮点和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进建议。
2.教师将对学生的手抄报进行评价,指出其中的创意和不足之处,并提供改进意见。
3.教师将对学生的舞蹈视频进行评价,指出其中的亮点和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进建议。
板书设计
①阿细跳月舞的基本概念:
-起源:云南省彝族阿细人
3.举办小型的舞蹈表演:学生可以组织一个小型的舞蹈表演,邀请同学和家人参加,通过表演阿细跳月舞,提升自己的舞蹈技巧和表演能力。
重点题型整理
七、重点题型整理
1.题型一:填空题
答案:阿细跳月舞是彝族民间的一种传统舞蹈,它起源于云南省彝族阿细人,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和独特的艺术风格。
2.题型二:选择题
答案:正确答案为C。阿细跳月舞的特点包括步伐灵活、舞姿优美、节奏明快。
核心素养目标分析
本节课旨在培养学生的音乐核心素养,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审美能力:通过欣赏阿细跳月人教版,让学生感受民族音乐的独特魅力,提高学生的音乐审美水平,培养对美好音乐的感受和鉴赏能力。
2.创新思维:在学习过程中,鼓励学生发挥想象,以阿细跳月为主题,创作属于自己的音乐作品,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作能力。
3.完善教学评价:加强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观察和评价,注重过程和结果的结合,全面评估学生的学习成果。
作业布置与反馈
作业布置:
1.学生需要观看一部关于阿细跳月舞的电影或纪录片,并撰写观后感,不少于200字。
2.学生需要收集有关彝族文化和舞蹈的资料,制作一份手抄报,展示阿细跳月舞的文化背景和艺术特点。
3.学生需要根据本节课所学,编排一段阿细跳月舞的基本步伐,并录制视频进行展示。
1.《中国民族舞蹈文化》-此书详细介绍了中国各个民族的舞蹈文化,包括阿细跳月舞的历史起源、发展以及表演技巧。
小学音乐人教版(简谱)三年级上册《民族的舞步欣赏 阿细跳月》优质课教案公开课教案讲课比赛获奖教案D009
![小学音乐人教版(简谱)三年级上册《民族的舞步欣赏 阿细跳月》优质课教案公开课教案讲课比赛获奖教案D009](https://img.taocdn.com/s3/m/caeec722f12d2af90242e638.png)
小学音乐人教版(简谱)三年级上册《民族的舞步欣赏阿细跳月》优质课教案公开课教案讲课比赛获奖教案
【名师授课教案】
《阿细跳月》
教学目标:
1、欣赏乐曲《阿细跳月》,感受乐曲欢快、跳跃、热烈的情绪,以及欢腾热闹的跳跃情景。
2、通过欣赏,初步了解跳月音乐的特点和表现手法。
3、学习用身势的表现和铃鼓的演奏,进一步体验和感受《阿细跳月》音乐中音色、力度的变化。
教学重点:
感受《阿细跳月》音乐的情绪和情景,以及特点和表现手法。
教学难点:
学习身势的表现和铃鼓的演奏,表现阿细跳月音乐中的音色、力度的变化。
教学过程:
一、教学导入:
1、播放视频
师:他们去干什么?他们的心情怎样?生:······
2、出示课题
师:这群快乐的人居住在云南省,他们是彝族的一个支系,人们亲切的称他们为阿细人。
每当月亮升起的时候,大家都会从四面八方赶过来聚集在一起,燃起熊熊的篝火,弹起三弦、拍着手,围着篝火跳起欢快的舞蹈。
于是,人们就把阿细人在月光下跳舞,称为“阿细跳月”。
二、简介跳月:
1、再次观看视频:师:那我们再一次用眼睛走进阿细族,仔细看一看阿细人跳月时到底有哪些舞蹈动作?(生观看并模仿动作)
2、介绍跳月
师:知道他们在跳月的时候为什么要做这些动作吗?相传很早很早以前,在阿细人。
小学音乐人教版(简谱)三年级上册《民族的舞步欣赏 阿细跳月》优质课教案公开课教案讲课比赛获奖教案D002
![小学音乐人教版(简谱)三年级上册《民族的舞步欣赏 阿细跳月》优质课教案公开课教案讲课比赛获奖教案D002](https://img.taocdn.com/s3/m/5d4c93a7770bf78a652954c0.png)
小学音乐人教版(简谱)三年级上册《民族的舞步欣赏阿细跳月》优质课教案公开课教案讲课比赛获奖教案
【名师授课教案】
教学目标:
1、能够喜欢我国西南地区彝族的歌舞,了解彝族的民俗风情,并以多种形式参与表现活动。
2、能够了解《阿细跳月》的风格特征,会唱主题旋律。
3、学习四五拍子,掌握“跳月”的基本节奏型,学习彝族舞蹈的简单舞步。
教学重点:学习四五拍子,掌握“跳月”的基本节奏型.
教学难点:了解《阿细跳月》的风格特征,会唱主题旋律。
能够在音乐中听出主题旋律。
教学的准备:钢琴、PPT
教学过程:
一、队列游戏
师:让我们踏着音乐的节奏走进教室,(音乐)还记不记得我们上节课玩的队形手势吗?生:(记得)。
123456.学生变化队形。
二、节奏模仿游戏导入
(1)、学生模仿老师的声势动作
师:接下来我们来玩一个游戏好不好。
这个游戏叫模仿游戏,我做什么你们就模仿我,看谁模仿的像好不好。
生:(好)
搓手,跑步,拍手,拍腿,慢拍2下手,拍2次腿,跺脚2下,拍腿,拍腰。
(2)、师生节奏互动
1.老师拍3拍学生拍2拍
师:我们拍的是几下?接下来老师说的节奏和你们的不一样,仔细听(拍3下)是几下?生:3下。
我打得是3下,你们对的是(2下)。
2.老师走到学生当中与学生玩节奏对话游戏
师:我要先找一个人试一下。
找3个同学(分别对应跺脚,拍手,拍腿)。
一起来师3下生2下对应。
恩,对的太好了,我们跟着音乐来,拍一拍。
小学音乐人教版(简谱)三年级上册《民族的舞步欣赏 阿细跳月》优质课教案公开课教案讲课比赛获奖教案D003
![小学音乐人教版(简谱)三年级上册《民族的舞步欣赏 阿细跳月》优质课教案公开课教案讲课比赛获奖教案D003](https://img.taocdn.com/s3/m/1f41a631c281e53a5802ff38.png)
小学音乐人教版(简谱)三年级上册《民族的舞步欣赏阿细跳月》优质课教案公开课教案讲课比赛获奖教案
【名师授课教案】
《阿细跳月》
课型:欣赏课
1、知识与能力
(1)感受乐曲五拍子的节拍风格特点,并能用声势动作参与表现。
(2)熟悉主题旋律,能听辨出乐曲基本结构。
(3)能用思维导图中预先自制打击乐器参与拟演奏
(4)学习掌握“跳月”的基本舞步,并做简单的集体舞表演。
2、过程与方法
《阿细跳月》是云南彝族舞蹈,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
所以在整节课的设计中,既要突出集体舞的特点,更要体现民族特色。
这节课意图通过声势、律动引导学生关注音乐的节奏、节拍等特点。
主要从五个环节来进行教学:导图引学——点拨助学——反馈议学——合作研学——拓展延学
5/4拍的学习部分首先从想到云南旅行必须了解课前在思维导图中预学的内容并基本掌握彝族的相关知识,再从时光旅行车有个神奇的通关秘诀,就是模仿动作的小游戏才能坐上这辆车,目的是为了集中学生的注意力。
为了引导学生感受五拍子音乐,设计了声势节奏小游戏导入,并循序渐进地参与到音乐当中,使学生先掌握四五拍的节拍再进入舞蹈基本动作的学习。
用民俗故事导入舞步的学习,增添学习的氛围与兴趣,将简单的舞步变得更加有趣,让学生更能感受到集体舞的乐趣。
音乐听赏的学习部分主要从两个角度———乐曲结构来引导学生感受音乐。
课前利用思维导图让学生自制小乐器,乐曲结构的听赏将听觉与自制小乐器模拟演奏游戏结合在一起,让孩子们既能专心听音乐,又能在游戏中感受到音乐学习的快乐。
本课的教学设计亮点:运用奥尔夫教学理念———声势、律动参与音乐、体验音乐、了解音乐的基本要素。
小学音乐人教版(简谱)三年级上册《民族的舞步欣赏 阿细跳月》优质课教案公开课教案讲课比赛获奖教案D010
![小学音乐人教版(简谱)三年级上册《民族的舞步欣赏 阿细跳月》优质课教案公开课教案讲课比赛获奖教案D010](https://img.taocdn.com/s3/m/139227d2910ef12d2af9e738.png)
小学音乐人教版(简谱)三年级上册《民族的舞步欣赏阿细跳月》优质课教案公开课教案讲课比赛获奖教案
【名师授课教案】
《阿细跳月》
教学内容:欣赏《阿细跳月》
教学目标:
1.感受乐曲四五拍的韵律,并能用声势动作参与表现。
2.熟悉并熟练视唱主题旋律,能听辨出乐曲基本结构。
3.了解相关的民俗文化,学习并掌握“跳月”的基本舞步,乐于参与集体舞表演。
教学重难点:
1.反复聆听主题,学生记忆主题旋律。
2.感受四五拍的韵律。
3.“跳月”基本舞步。
教学过程:
1.节奏游戏
(1)声势模仿——学生模仿老师的声势动作。
基本节奏:
(2)声势对话
(3)请同学们听着音乐,按照音乐的节奏对话游戏。
○
1老师拍哪里学生拍哪里,注意老师是三拍,学生是两拍。
○
2老师走到学生当中即兴与学生玩节奏对话游戏。
○
3在《阿细跳月》的音乐中完成四五拍的节奏互动游戏。
3.学习跳月舞步
(1)老师边做动作边提问:你们仔细看一看老师会把五拍藏在那些动作里?(2)学生用动作表现五拍子,即走三步拍两次手。
(3)随《阿细跳月》音乐用跳月舞步参与表现。
4.欣赏《阿细跳月》
(1)熟悉乐曲主题○。
人教版三年级音乐上册:《阿细跳月》教案2.doc
![人教版三年级音乐上册:《阿细跳月》教案2.doc](https://img.taocdn.com/s3/m/2ba06d9ce87101f69f319584.png)
《阿细跳月》教学内容:欣赏《阿细跳月》。
教学目标:通过欣赏民乐合奏《阿细跳月》,记忆乐曲的旋律主题。
感受乐曲的情绪和旋律特点,学习彝族“跳月”的基本动作。
教学过程:1、导入:欣赏乐曲《快乐的罗梭》。
提问:有谁知道这首乐曲的名字?它是我国哪个少数民族的舞曲?这是我们在一年级的欣赏的彝族舞曲《快乐的罗梭》。
今天我们再欣赏一首彝族乐曲《阿细跳月》。
2、初听乐曲,体验乐曲的情绪。
3、介绍乐曲名称:阿细是彝族的一个支系,聚居在云南省红河州弥勒县的西山一带。
阿细人能歌善舞,因常相聚于月下舞蹈,称“跳月”。
“阿细跳月”是他们最喜爱、最普及的民间优秀集体舞蹈之一。
4、视唱乐曲主题:掌握5/4的节拍特点:体会乐曲的旋律特点。
以加do、mi、sol为主要旋律音,没有出现fa、xi两个音:每一小节的最后两拍都是由521组成。
5、运用课堂乐器,演奏乐曲主题。
6、再听乐曲:在521处拍手。
7、再听乐曲:这个主题在乐曲中出现了多少次?(14次)8、分段欣赏:①第一部分:主题出现几次?每一次有什么变化?(高音笛、三弦、全奏等)②第二部分:主题出现几次?音色有什么变化?③第三部分:主题出现几次?速度有什么变化?9、欣赏舞蹈《阿细跳月》10、教授彝族跳月的基本步伐:右脚右侧一步,左脚跟到右脚,右脚再右侧一步.左脚向右脚方向空中蹬两拍。
左脚左侧一步,右脚跟到左脚,左脚再左侧一步.右脚向左脚方向空中蹬两拍。
学生两排相对,方向可相对或相反,空中蹬脚两拍,击掌两次。
11、在《阿细跳月》的乐曲声中,边舞边唱(拍手处:嗨嗨)。
12、课外拓展:收集典型少数民族的舞蹈资料,学习一种民族典型的舞蹈动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音乐人教版(简谱)三年级上册《民族的舞步欣赏阿细跳月》优质课教案公开课教案讲课比赛获奖教案
【名师授课教案】
《阿细跳月》
教学目标:
1、通过欣赏民乐合奏《阿细跳月》,记忆乐曲的旋律主题。
2、感受乐曲的情绪和旋律特点,掌握五拍节奏的特点及我国特色民族乐器的认识。
学习彝族“跳月”的基本动作。
3、欢乐情景,并乐于与同伴一起分享音乐创作的喜悦。
教学重点:熟悉主旋律音乐掌握跳月的基本舞步
教材分析:
《阿细跳月》又叫跳月歌,流行于云南弥勒西山彝族阿细人之中。
在节日或农闲的月夜里,阿细人喜欢在松林或空旷草坪上举行“跳月”。
参加者多为男女青年。
小伙子们手拿高音笛、低音笛、月琴、小三弦、中三弦、大三弦等乐器,边奏边舞;姑娘们则随着音乐,边拍手边舞,至兴高采烈时唱《跳月歌》。
《跳月歌》很有特点,全曲由do、mi、sol三个音组成,采用5/8节拍。
演唱时,在每小节的第四、五拍的前半拍由舌的两旁吸气。
旋律活泼跳荡,富于动感,特色鲜明。
作曲家秦鹏章就采用了彝族“跳月”的这一具有浓郁民族特色的歌舞曲,写成了这民乐合奏曲。
教学过程:
一.听音乐拍手进教室。
师生问好
二.导入:
欣赏视频,教师简短介绍彝族风情。
引出《阿细跳月》,解释阿细和跳月。
三.初听乐曲,感受乐曲的情绪。
四.分段欣赏。
感受乐曲所要表达的情境。
了解月乐曲中的典型乐器,并聆听它的音色。
引子:乐曲开始是弹拨乐、锣鼓的轻轻敲奏的短小引子,表现了男女青年在聚集。
跳月就要开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