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乌江亭(杜牧)学习目标

合集下载

杜牧《题乌江亭》教案[推荐五篇]

杜牧《题乌江亭》教案[推荐五篇]

杜牧《题乌江亭》教案[推荐五篇]第一篇:杜牧《题乌江亭》教案杜牧《题乌江亭》教案作为一位无私奉献的人民教师,通常需要用到教案来辅助教学,教案是教学活动的依据,有着重要的地位。

快来参考教案是怎么写的吧!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杜牧《题乌江亭》教案,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杜牧《题乌江亭》教案1教学目标:1、学生了解中唐社会现实在诗歌中的大致反映。

了解杜牧诗歌中表现出来的诗人对统治者的不满和讽刺,对人民疾苦同情的情怀2、了解杜牧的著名诗篇。

背诵《过华清宫绝句三首(其一)》《题乌江亭》3、诵读诗歌名句,能品味诗歌的艺术效果。

理解古诗中的“虚实”,象征与比喻的异同;了解咏古诗的一般特点,学习多角度解读的方法。

教学重点难点:1、结合写作背景,理解杜牧在献计献策倾注的情感。

2、品味诗歌象征、借古讽今的艺术手法。

3、背诵诗歌名句,品味其中艺术效果。

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在人生阶段中,人最喜欢回忆的过去是晚年。

因为走到风烛残年时,人们常常会回忆青春年少的风华,思索人生途中的得失教训。

而一个朝代呢?一个王朝的兴、盛、衰、亡正与一个人的生、老、病、死相仿。

对于晚唐诗人而言,唐王朝已经走上了无可挽回的下坡路,开元、天宝盛世正如同青春的美梦,而安史之乱恰似惊破美梦的怪影。

社会危机加深,末世的景象、仕途的迷茫,使这时期的诗人,对社会和历史的思考出现了新的特色,反映在当时流行的咏史怀古题材中,怀古咏史诗的数量大增,普遍表现出伤时悼乱的情调。

杜牧便是众多晚唐诗人中成就最高的一位。

我们已经在《阿房宫赋》中领略了杜牧在文赋上的成就,今天让我们一起来感受他在诗歌方面的风流。

二、推进新课:1、走近作者:杜牧(803-853),字牧之,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

祖居长安下杜樊(fán)乡,因称“杜樊川”。

文宗大和时中进士后,曾为黄、池、睦、湖等州的刺史,也在朝中做过司勋员外郎、中书圣人等官。

一生仕途并不得意,始终未能施展抱负。

《题 乌 江 亭》教 案

《题 乌 江 亭》教 案

《题乌江亭》教学设计●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掌握咏史怀古诗的思想内容;2、学习咏史怀古诗的解题方法。

(二)能力培养目标1、探究把握此类诗歌表达感情的一般方法。

2、培养学生准确鉴赏咏史怀古诗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目标1、感受我国古代文人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意识,继承其优秀的文化传统,增强为民族振兴而努力的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

2、感受诗歌的魅力,接受文学艺术的熏陶,培养良好的审美情趣。

●教学重点探究把握此类诗歌主旨的一般方法。

●教学难点掌握咏史怀古诗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教学方法1、诵读法。

认真朗读诗歌,体会诗人的情感。

2、讨论分析法。

通过讨论、分析,理解诗歌的疑难问题。

3、比较阅读法。

通过比较,了解同题诗歌在思想内容和评价角度的异同点。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我们都知道,《鸿门宴》中的项羽虽然败下阵来,可是,却得到了后人的爱戴,就象司马迁在《史记》里把他放到《项羽本纪》,《本纪》本来是用来记载帝王的,虽然项羽称帝最终功亏一篑,可是我们从中,可见司马迁对项羽的敬意。

这是司马迁对项羽的评价。

那么,历史上的其他人对项羽的评价又是怎样的呢?现在,让我们先来看看杜牧是如何评价项羽的。

二、诗文讲解1、全班有感情的朗诵诗文,注意字音。

2、介绍写作背景唐文宗开成四年(839),杜牧结束在南方十余年的漂泊生涯后,由宣州赴京时渡江经过乌江亭。

相传乌江亭就是项羽自杀的地方,诗人见到乌江亭,想到昔日西楚霸王丧身于此,心生感慨,便写下了这首咏史诗。

(了解作者的生平经历或写作背景,有助于我们理解作品的思想内容。

这种鉴赏方法叫“知人论世”,是鉴赏诗歌的基本方法。

)3、个别提问,理解这首诗的大意。

(胜败乃兵家常事,谁也难以预料,正确地对待羞耻,能忍受耻辱才是真正的男子汉。

江东虽小,但子弟中有很多才俊勇士,如果能率领江东子弟重整旗鼓,事情的结局也许会更好。

)三、赏析诗歌对于项羽自刎乌江,作者抱怎样的态度?明确:成就大事不可意气用事,应能忍辱负重,不为一时失败所挫。

题乌江亭上课用

题乌江亭上课用




一课时 高二语文组夏先勇
--
学习目标: 1、明确作者对项羽的评价。 2、探究咏史诗的艺术特征。
胜败兵家事不期,
包羞忍耻是男儿。
江东子弟多才俊,
卷土重来未可Βιβλιοθήκη 。注释:乌江亭:地名,楚汉战争时,项羽逃到 乌江自刎。 期:预料。 包羞忍耻:能忍受失败、挫折等羞辱。 江东:指江南,项羽起兵的地方
文本探究: 包胜 羞败 忍兵 耻家 是事 男不 儿期 。,
1、首句 “事不期”,指的是什么 事?次句 “包羞忍耻”,才是“男 儿”。体现了作者对项羽怎样的态 度?而结句中的“卷土重来”现在 是什么意思?
(1)作者对项羽的评价是持否定的。 项羽遭到挫折便灰心丧气,含羞自刎, 怎么算得上真下的“男儿”呢? (2)卷土重来” 常以其比喻在失败之 后,并不灰心,重整旗鼓,重新再干。
2、这首诗对项羽乌江自刎这件史 事表达了自己怎样的独特看法? 杜牧通过这首诗,表达了对胜败 得失、历史兴衰的看法,即胜败 乃兵家常事,只要忍辱负重、重 整旗鼓,定能东山再起。
标新立异 3、本诗主要运用了什么表达方式?
主要运用议论的表达方式。从大 处着眼,直接议论,直抒胸臆。
4、杜诗和王安石的《乌江亭》在对项 羽乌江自刎这件事看法有何差异? 《乌江亭》 王安石
咏史诗的鉴赏方法探究:
(1)写法特征: 临古地(景) 思古人(事) 抒己志(情)
当堂训练:
汴河曲 [唐]李 益 汴水东流无限春,隋家宫阙已成尘。 行人莫上长堤望,风起杨花愁杀人。 汴河怀古 [唐]皮日休 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 若无水殿龙舟事,共禹论功不较多? [注]①汴河:即通济渠,隋炀帝时开挖的大运 河的一段。 ②隋家:隋王朝。③水殿龙舟:当 年隋炀帝出游时所乘坐的船只。 ④不较多:差 不多。 ⑴ 两首诗都以“汴河”为题材,但所写的重点不 同,抒发的感慨也不同,请作简要分析。 ⑵这两首咏史诗的表达方式各有侧重,请分别加 以说明。

杜牧《题乌江亭》教学设计

杜牧《题乌江亭》教学设计

杜牧《题乌江亭》教学设计杜牧《题乌江亭》教学设计作为一名教职员工,我们经常要写一份优秀的教学设计,这样可以促进我们的快速成长,让教学工作更加科学。

那么教学设计应该如何写好呢?以下是边肖为大家收集的杜牧《题乌江亭》的教学设计,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教学目标1.了解诗人的生平和写作风格。

2.掌握鉴赏史诗的方法。

3.学诗人借古抒情,忧时忧乱的情怀。

4.阅读并背诵《题乌江亭》。

教学* *掌握咏史诗的赏析方法,学习诗人借古抒怀,忧时忧乱的情怀。

教学困难把握咏史诗的鉴赏方法教学过程一、进口:亲近经典可以让你走上智慧生活的道路。

有人说:不读《红楼梦》,就不懂生活;不尝唐诗,就看不懂中国诗。

今天,让我们漫步晚唐诗坛,领略杜牧史诗的魅力。

二.作者简介:(投影)杜牧(公元803-852年),字牧之,号樊川居士,汉族,京兆万年(今陕西Xi)人,唐代诗人。

杜牧称他为“小杜”,以区别于杜甫。

李商隐也被称为“小杜丽”。

因为他晚年住在长安南樊川山庄,后人称他为“杜樊川”,写的是《樊川文集》。

三.重温杜牧的诗(投影)《清明》《赤壁》《江南春》《泊秦淮》《题乌江亭》小结:从这些诗歌中我们可以看出,杜牧善于把对国家大事和人民群众的忧虑与诗歌紧密结合起来,他的作品也具有现实主义的创作精神。

第四,鉴赏史诗的步骤A写了什么史实?-人?地面?东西?b、诗人的观点?表达的是什么词?C.诗人写作的目的是什么?(即表达的是什么情感)(老师的补充说明一般有几种:表达对历史认识的人的感受;担心现在还是伤害现在——明朝)D.写作技巧?老师补充说明:立意百花齐放:有写景抒怀、叙述历史抒怀、直接论述感受等几种思路。

技巧主要讲究它的典故,无论是自我比较还是比较等。

动词(verb的缩写)学习《题乌江亭》1.检查预习,阅读全诗(集体阅读)。

思考:这首诗背诵了什么历史?你对诗歌了解多少?提问引导澄清:咏项羽历史。

从诗题《乌江亭》和《江东多才子》这首诗中可以看出。

请同学讲一个乌江亭项羽的故事。

(教学案)第二单元 8 杜牧诗三首 题乌江亭 Word版含解析教案

(教学案)第二单元 8 杜牧诗三首 题乌江亭 Word版含解析教案
教学重点
学生通过对?题乌江亭?和?过华清宫绝句三首〔其一〕?的学习,掌握咏史怀古诗的鉴赏方法。
教学难点
学生通过对?题乌江亭?和?过华清宫绝句三首〔其一〕?的学习,掌握咏史怀古诗的鉴赏方法。
教法学法
讲授法 问题探究法 小组合作学习
导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回忆过去?为什么?
任务二
1.布置学生自主阅读?过华清宫绝句三首〔其一〕?,并按照归纳的鉴赏方法对诗歌进行分析。完成另外两首有关华清宫诗歌的比照阅读。
2.引导学生在完成独立思考的根底上,进行小组合作探究学习,交流自己的看法。
合作探讨问题:
如果把这首诗改编成一段视频,你们会如何拍摄和编排?
3.请个别小组展示讨论成果,并进行评价补充。
4.要求学生快速完成课堂小测题。
1.独立自主完成导纲上的题目。
2.小组合作学习中,交流自己的看法,聆听其他组员的意见。
3.完成课堂小测。
3.达成学习目标二。
通过?华清宫绝句三首〔其一〕?的自主学习,对咏史怀古诗鉴赏方法的迁移运用。
任务三
与学生一起回忆杜牧的其他诗歌,总结杜牧其人及其作品风格和诗歌成就。
语文学科教学设计
课题名称
?题乌江亭??过华清宫绝句三首〔其一〕?
授课时间
课 型
新授课
学生年级
高二
学生班级
授课教师
主备教师
课 时
1
课程标准描述
学科核心素养:
1.语言建构与运用学生在丰富的语言实践中,通过主动的积累、梳理和整合,逐步掌握祖国语言文字特点及其运用规律,形成个体的言语经验,在具体的语言情境中正确有效地运用祖国语言文字进行交流沟通的能力。
2.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题乌江亭杜牧学习目标

题乌江亭杜牧学习目标

夏日绝句
乌江亭
题乌江亭
李清照
王安石
杜牧
生当作人杰,百战疲劳壮士哀, 胜败兵家事不期,
死亦为鬼雄。中原一败势难回。 包羞忍辱是男儿。
自今思项羽,江东子弟今虽在, 江东子弟多才俊, 不肯过江东。肯为君王卷土来? 卷士重来未可知 。
学习目标
1、了解杜牧的生平及创作风格
2、掌握咏史怀古诗的思想内容和艺 术特色;
3、学习咏史怀古诗的解题方法与技 巧。
走进作者
▪ 杜牧(803-853),字牧之,京兆万年(今陕西西
安)人。后人称为「小杜」,以别于杜甫。又和李商隐 齐名,并称「小李杜」。杜牧的祖父杜佑曾经当过宰相, 又是著名的历史学家。杜牧从小受到严格的教育,研究 文学政治经济,准备入辅为相。文宗大和时中进士后, 曾为黄、池、睦、湖等州的刺史,也在朝中做过司勋员 外郎、中书圣人等官。但一生仕途并不得意,始终未能 施展抱负。
4、这首诗借对项羽的评价表达了什么观点? 杜牧通过这首诗,表达了对胜败得失、历史兴
衰的看法,即胜败乃兵家常事,但若要成就大事就 不可意气用事,应能忍辱负重,不为一时失败所挫, 其中说明了“败不馁”的道理,具有积极意义。
5、本诗主要运用了什么表达方式?
明确:主要运用议论的表达方式。从大处着眼, 直接议论,直抒胸臆。
拓展延伸
夏日绝句 李清照
生当作人杰, 死亦为鬼雄。 自今思项羽, 不肯过江东。
乌江亭
王安石
百战疲劳壮士哀, 中原一败势难回。 江东子弟今虽在, 肯为君王卷土来?
(肯:怎 么?
▪ ——李清照认为做人应讲求气节,活着要干一 番轰轰烈烈的事业,死也要死得气壮山河。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 ——王安石认为民心和形势决定了战争的胜负, 历史的规律不可违背。楚霸王因为当时政治军 事上的一系列错误才导致了军事上的失败,当 时的处境已无回天之力。就算项羽回到江东, 只怕也难以招集人马卷土重来。

题乌江亭

题乌江亭

编号:GEYWXX1201904 2019年4 月日编制人:高二语文组课题:选修一第二单元第8课《题乌江亭》《过华清宫绝句三首(其一)》导学提纲班级: 姓名: 小组:【学习目标】1. 学生通过课前查找资料、阅读导纲的补充资料以及聆听老师课堂的讲授,了解杜牧的生活时代和生平,以及杜牧的主要作品和诗歌成就。

2. 学生通过对《题乌江亭》和《过华清宫绝句三首(其一)》的学习,掌握咏史怀古诗的鉴赏方法。

【重点难点】重点:学生通过对《题乌江亭》和《过华清宫绝句三首(其一)》的学习,掌握咏史怀古诗的鉴赏方法。

难点:学生通过对《题乌江亭》和《过华清宫绝句三首(其一)》的学习,掌握咏史怀古诗的鉴赏方法。

基础知识,梳理整合(自主学习)【知识链接】一、杜牧杜牧(公元803-公元约852年),字牧之,号樊川居士,汉族,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

杜牧是唐代杰出的诗人、散文家,是宰相杜佑之孙,杜从郁之子。

唐文宗大和二年26岁中进士,授弘文馆校书郎。

后赴江西观察使幕,转淮南节度使幕,又入观察使幕,理人国史馆修撰,膳部、比部、司勋员外郎,黄州、池州、睦州刺史等职。

因晚年居长安南樊川别墅,故后世称"杜樊川",著有《樊川文集》。

杜牧的诗歌以七言绝句著称,内容以咏史抒怀为主,其诗英发俊爽,多切经世之物,在晚唐成就颇高。

杜牧人称"小杜",以别于杜甫,"大杜"。

与李商隐并称“小李杜”。

杜牧在家族中排行十三,因此根据唐人的习惯,被称为"杜十三"。

杜牧政治才华出众,杜牧十几岁的时候,正值唐宪宗讨伐藩镇,振作国事。

他在读书之余,关心军事,后来杜牧专门研究过孙子,写过十三篇《孙子》注解,也写过许多策论咨文。

特别是有一次献计平虏,被宰相李德裕采用,大获成功。

长庆二年(822年),杜牧20岁时,博通经史,尤其专注于治乱与军事。

杜牧23岁作出《阿房宫赋》。

25岁时,杜牧又写下了长篇五言古诗《感怀诗》,表达他对藩镇问题的见解。

题乌江亭教案

题乌江亭教案

题乌江亭教案题目:乌江亭教案教学目标:1. 学生通过观摩、思考和讨论,了解乌江亭的历史、文化和地理位置。

2. 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分析能力,通过观察乌江亭的特点和特色,培养学生对历史文化的认同感。

3. 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思考,探索乌江亭对当地经济、文化和社会的影响。

4. 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和团队合作能力,通过小组合作完成相关任务。

教学材料:1. 图片或视频介绍乌江亭的历史和地理位置。

2. 乌江亭相关的历史文献和资料。

3. 学生笔记本和活页纸。

4. 计算机和投影仪。

教学步骤:引入(10分钟):1. 使用图片或视频介绍乌江亭的历史和地理位置,激发学生对这个题目的兴趣。

2. 引导学生讨论他们对乌江亭的印象和猜测。

探究(25分钟):1. 分组让学生阅读相关的历史文献和资料,用笔记本记录重要信息。

2. 指导学生观察乌江亭的建筑特点、价值和历史意义,并在活页纸上绘制简单的草图或标注。

3. 让学生分享他们的观察和分析,促进小组讨论。

拓展(15分钟):1. 引导学生思考乌江亭对当地经济、文化和社会的影响。

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观点和看法。

2. 以小组为单位,让学生设计一则宣传乌江亭的海报或口头介绍,并在课堂上展示。

总结(10分钟):1. 组织全班讨论,总结乌江亭的历史和文化特点,以及其对当地社会的影响。

2. 鼓励学生表达对乌江亭的认同感和保护意识,并提出自己的想法和建议。

教学评估:1. 学生的讨论和小组合作表现。

2. 学生的观察和分析记录。

3. 学生设计的海报或口头介绍。

教学延伸:1. 探讨乌江亭与其他古建筑的异同。

2. 组织参观乌江亭,让学生亲身感受和体验。

3. 与其他学校或地区的学生进行乌江亭主题的交流和合作。

题乌江亭沪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教案范文模板

题乌江亭沪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教案范文模板

题乌江亭沪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教案范文模板《题乌江亭》是唐代诗人杜牧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

这首诗议论战争成败之理,提出自己对历史上已有结局的战争的假设性推想。

以下是整理的题乌江亭沪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教案,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题乌江亭》教案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了解杜牧的生平及创作风格。

2、了解咏史怀古诗的思想内容。

3、学习咏史怀古诗的解题方法与技巧。

4、熟读、背诵《过华清宫绝句(其一)》《题乌江亭》。

过程与方法:自主、合作、探究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作者对特点历史事件的看法,从而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教学重点:了解咏史怀古诗的思想内容,学习咏史怀古诗的解题方法与技巧。

教学难点:了解咏史怀古诗的思想内容,学习咏史怀古诗的解题方法与技巧。

教学方法:诵读、讨论、归纳、演绎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之前我们学了李白、杜甫的诗,今天从今天开始我们来学习“小李杜”的诗。

大家知道“小李杜”是谁吗?二、课前预习1.文学知识小测杜牧:字(牧之),(晚唐)时期诗人。

因祖居长安下杜樊乡,因称“杜樊川”。

与(李商隐)齐名,人称“小李杜”,以区别(李白)(杜甫)。

著有《樊川文集》。

2.杜牧的诗作七言律绝见长,俊爽圆淳,风流华美,气势豪宕而情韵缠绵,并常能寓讽谕、感慨于景物描写中。

咏史诗成就最高,他运用史料去重新评价历史人物、历史事件,把历史、现实和个人思想融合在一起,不受传统观念的影响,阐发自己对历史的独特见解,十分有新意。

称为“二十八字史论”,其中多有诗人深沉的历史感慨。

他的咏史名篇有《泊秦淮》《过华清宫绝句》《赤壁》《题乌江亭》。

《题乌江亭》赏析题乌江亭杜牧胜败兵家事不期,包羞忍耻是男儿。

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

杜牧会昌中官池州刺史时,过乌江亭,写了这首咏史诗。

“乌江亭”即现在安徽和县东北的乌江浦,旧传是项羽自刎之处。

历史记载:项羽溃围来到乌江,亭长建议渡江,他愧对江东父兄,羞愤自杀。

这首诗针对项羽兵败身亡的史实,批评他不能总结失败的教训,惋惜他的“英雄”事业归于覆灭,同时暗寓讽刺之意。

《题乌江亭》教案

《题乌江亭》教案
实验教学
通过模拟实验或实地考察,让学生亲 身体验诗歌中所描述的场景和情感, 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
04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激发兴趣
通过讲述项羽和乌江亭的历史故事,引起学生对本诗的 兴趣。
明确目标
明确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包括理解诗歌内容、体会作者 情感等。
讲授新课
01 介绍背景
介绍本诗的创作背景,包括项羽的历史背景和杜 牧的写作背景。
《题乌江亭》教案
汇报人:
2023-12-31
目录
• 教学目标 • 教学内容 • 教学方法与手段 • 教学过程 • 课后反思 • 板书设计 • 教学评价与反馈
01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掌握古诗《题乌江亭》的创作背景和作者生平。 01
理解并掌握诗句的含义,能够准确解释重点字词 02 。
学会欣赏古诗的韵律和节奏,提高朗读和背诵的 03 能力。
重点字词解释
总结词
掌握重点字词
详细描述
对《题乌江亭》中的重点字词进行解释和辨析,如“题”、“乌江”、“亭”、“王”、“事 ”、“难”等,确保学生理解诗句的基本含义。
诗句解析
总结词
深入解析诗句
详细描述
对《题乌江亭》的每一句诗句进行深入解析,包括诗句的含义、表达的情感以 及运用的修辞手法等,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诗歌内涵。
02 分析诗句
逐句分析诗句,引导学生理解诗歌的意境和表达 的情感。
03 深入探讨
引导学生深入探讨本诗的主题和思想内涵,培养 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巩固练习
01
背诵默写
要求学生背诵本诗,并默写重要诗句。
02
拓展阅读
推荐学生阅读相关文学作品,如《史记·项羽本纪 》等,以拓展学生的阅读视野。

题乌江亭公开课教案

题乌江亭公开课教案

题乌江亭公开课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理解并背诵《题乌江亭》这首古诗;(2)掌握一些重点词语的意思,如“乌江”、“亭子”等;(3)了解古诗的韵律和节奏。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朗读、默写等方式,培养学生的语感和记忆力;(2)通过分析、讨论,提高学生的理解和鉴赏能力;(3)学习古诗的写作技巧,进行创作练习。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古诗的美,培养对古典文学的热爱;(2)学习诗人的英雄气概和爱国情怀;(3)培养学生勇于面对困难和挑战的精神。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背诵并理解《题乌江亭》这首古诗;(2)掌握一些重点词语的意思;(3)了解古诗的韵律和节奏。

2. 教学难点:(1)古诗中一些生僻字词的理解;(2)古诗的韵律和节奏的把握;(3)古诗创作技巧的运用。

三、教学过程1. 导入:(1)引导学生回顾已学的古诗,复习韵律和节奏的知识;(2)向学生介绍《题乌江亭》这首古诗的背景和作者。

2. 学习古诗:(1)让学生朗读古诗,感受其韵律和节奏;(2)解析古诗中的重点词语,帮助学生理解诗意;(3)引导学生通过讨论、分析,深入理解诗的意境和主题。

3. 背诵与默写:(1)让学生多次朗读古诗,帮助记忆;(2)进行默写练习,检查学生对古诗的掌握程度。

四、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情况,包括朗读、讨论、提问等;2. 知识掌握情况:通过默写和问答等方式,检查学生对古诗内容和重点词语的掌握程度;3. 创作能力:评价学生在创作练习中的表现,包括语言表达、想象力等。

五、教学资源1. 课件:制作课件,展示古诗的文本、图片等资源;2. 参考资料:提供一些关于《题乌江亭》的背景资料和解析,供学生参考;3. 创作纸张:为学生提供纸张,用于创作练习。

六、教学延伸1. 对比学习:引导学生对比学习其他有关乌江的古诗,如《乌江渔者》、《乌江怀古》等,帮助学生了解乌江在中国文学中的重要地位。

杜牧诗三首之《过华清宫》《题乌江亭》(粤教版高二选修教案设计)整理_1

杜牧诗三首之《过华清宫》《题乌江亭》(粤教版高二选修教案设计)整理_1

杜牧诗三首之《过华清宫》《题乌江亭》(粤教版高二选修教案设计)整理《杜牧诗三首》教案教学目标:学问与技能:1、了解杜牧的生平及创作风格。

2、了解咏史怀古诗的思想内容。

3、学习咏史怀古诗的解题方法与技巧。

4、熟读、背诵《过华清宫绝句(其一)》《题乌江亭》。

过程与方法:自主、合作、探究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对特点历史大事的看法,从而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教学重点:了解咏史怀古诗的思想内容,学习咏史怀古诗的解题方法与技巧。

教学难点:了解咏史怀古诗的思想内容,学习咏史怀古诗的解题方法与技巧。

教学方法:诵读、争论、归纳、演绎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之前我们学了李白、杜甫的诗,今日从今日开头我们来学习“小李杜”的诗。

大家知道“小李杜”是谁吗?二、课前预习1.文学学问小测杜牧:字(牧之),(晚唐)时期诗人。

因祖居长安下杜樊乡,因称“杜樊川”。

与(李商隐)齐名,人称“小李杜”,以区分(李白)(杜甫)。

著有《樊川文集》。

2.杜牧的诗作七言律绝见长,俊爽圆淳,风流华美,气概豪宕而情韵缠绵,并常能寓讽谕、感慨于景物描写中。

咏史诗成就最高,他运用史料去重新评价历史人物、历史大事,把历史、现实和个人思想融合在一起,不受传统观念的影响,阐发自己对历史的独特见解,非常有新意。

称为“二十八字史论”,其中多有诗人肤浅的历史感慨。

他的咏史名篇有《泊秦淮》《过华清宫绝句》《赤壁》《题乌江亭》。

三、明确教学目标。

四、学习《过华清宫》(其一)1.写作背景介绍华清宫在长安东二十五公里临潼县城南骊山下,是唐代的行宫,玄宗和杨贵妃曾在这里寻欢作乐。

安史之乱后,华清宫遭到了破坏,多年过后,杜牧经过这里时,早已冷落残败。

面对断壁残垣,诗人回忆史事,感慨万千,写下这三首七绝。

2.请你描绘一下诗人“过”华清宫时看到和想到了什么情景?历史大事:杨贵妃吃荔枝。

3.诗人通过怎样的写作技巧来呈现其对看到的景象的态度、目的?明确诗人的态度和目的。

题乌江亭-粤教版《唐诗宋词元散曲选读》教案

题乌江亭-粤教版《唐诗宋词元散曲选读》教案

题乌江亭-粤教版《唐诗宋词元散曲选读》教案一、教学目标1.通过学习《唐诗宋词元散曲选读》的相关知识,使学生掌握中国古代文化遗产;2.培养学生对文学的兴趣,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3.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鉴赏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二、教学内容及教学方式1. 教学内容本节课主要讲解《唐诗宋词元散曲选读》中的精华部分,包括它的文化背景、地理背景以及其文学价值等方面。

2. 教学方式本节课采用多种教学方式,包括讲解、解读、讨论等方式,力求让学生充分参与教学活动。

三、教学过程1. 教学步骤Step 1:课前准备教师可以预先组织学生查找与本课文有关的有关地域、历史、文化、人物等知识,并让他们在课堂上分享。

Step 2:整体阅读1.由教师带领学生整体阅读本课文,使学生了解课文大意。

2.分析课文中的文化背景,比如“江南”的意义、唐朝的文化特征等。

3.对于文学形式进行分析,比如辞赋、诗歌、乐府等。

Step 3:教学重点难点1.针对课文中文学价值方面的问题进行详细讲解。

让学生通过教师的讲解,了解本文的文学价值,并用自己的语言表达。

2.让学生通过阅读课文,分析作者在何时何地写下了这些诗歌,以及作者是如何表达自己的心情、感受、情感等。

2. 学生评价表现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设定评价标准,对于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表现出的态度、自主学习能力、口头表达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等进行评价。

四、教学重点和难点1. 教学重点1.教会学生如何正确理解唐诗宋词元散曲,提高他们的口头表达能力和阅读能力。

2.深入了解课文中的文化背景、历史背景,提高学生的文化水平。

2. 教学难点1.学生对于古代文化背景的了解不够深刻。

2.学生对于唐诗宋词元散曲的理解能力和鉴赏能力有待提高。

五、教学反思与改进在本节课中,教师通过多种教学方式,让学生了解《唐诗宋词元散曲选读》的相关知识,使学生提高了阅读和鉴赏能力。

但是在具体教学过程中,还有很多需要改进之处,比如在学生自主学习、口头表达、语言表达等方面还需进一步研究和探讨,以便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学习成长。

题乌江亭公开课教案

题乌江亭公开课教案

题乌江亭公开课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理解并背诵《题乌江亭》这首古诗;(2)能够分析并解释诗中的关键字词和意象;(3)能够理解诗人抒发的情感和寓意。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朗读、讨论等方式,深入理解诗文内容;(2)学会通过诗中的意象,推测诗人的思想感情;(3)学会欣赏古典诗词,提高审美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古典诗词的热爱和兴趣;(2)培养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同感;(3)培养学生勇敢面对挫折,坚定信念的精神品质。

二、教学重点1. 诗歌的字词解释和意象分析;2. 诗人表达的情感和寓意;3. 诗歌的审美欣赏。

三、教学难点1. 诗歌中关键字词的理解;2. 诗人情感的把握;3. 诗歌意境的体会。

四、教学方法1. 采用讲解法,解析诗歌的字词和意象;2. 采用问答法,引导学生思考和探讨诗人的情感寓意;3. 采用欣赏法,感受诗歌的美学价值。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简介诗人杜牧及《题乌江亭》的背景;2. 学生自读诗歌,理解大意;3. 教师讲解诗歌的字词和意象,引导学生深入理解;4. 学生讨论诗人的情感寓意,分享自己的感受;5. 教师总结诗人的情感寓意,强调诗歌的审美价值;6. 学生朗读诗歌,体会诗歌的韵律美;7. 布置作业,要求学生背诵诗歌,并进行诗歌欣赏写作。

六、教学反思在本节课中,学生对《题乌江亭》这首诗的理解和欣赏程度有所提高。

在教学过程中,我注重了诗歌字词的解释和意象的分析,使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诗文内容。

通过讨论和朗读等方式,学生能够感受到诗人的情感和寓意。

在教学过程中,我也发现部分学生对诗歌的理解仍有困难,在今后的教学中,我需要更加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针对性地进行辅导。

七、作业设计1. 背诵《题乌江亭》这首诗;2. 写一篇关于《题乌江亭》的诗歌欣赏作文;3. 选择一首类似的古典诗词进行学习和欣赏,下次课堂分享。

八、评价建议1. 学生能够背诵并正确书写《题乌江亭》;2. 学生能够理解诗中的关键字词和意象,解释诗人的情感寓意;3. 学生的诗歌欣赏作文能够表达出自己对诗歌的理解和感受;4. 学生能够主动分享自己学习的古典诗词,并简要介绍其内容和特点。

《题乌江亭》文章教案

《题乌江亭》文章教案

《题乌江亭》文章教案题目:《题乌江亭》文章教案文章教案简介:本教案针对《题乌江亭》一文的教学设计,通过课堂教学引导学生理解该文学作品的主题、情感表达和修辞手法等内容,以提升学生对文学鉴赏的能力。

教案内容:一、教学目标:1. 理解《题乌江亭》的主题和情感表达。

2. 掌握《题乌江亭》中的修辞手法,并能运用于文学作品分析和写作中。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 探究《题乌江亭》的主题和情感表达。

2. 分析《题乌江亭》中的修辞手法。

三、教学准备:1. 复印《题乌江亭》的原文。

2. 准备相关的课堂教学素材,如图片和视频等。

3. 提前了解《题乌江亭》的背景知识,为学生提供必要的文化背景。

四、教学流程:步骤一:导入(5分钟)1. 引导学生回顾前几堂课的学习内容,如文学作品的鉴赏和修辞手法等。

2. 提问:“你们了解过《题乌江亭》这篇文学作品吗?请简要介绍一下。

”步骤二:分析《题乌江亭》的主题(15分钟)1. 分发《题乌江亭》的原文给学生。

2. 阅读原文,学生根据文本理解,尝试总结出该文的主题,并以自己的话语表达出来。

3. 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鼓励学生讨论和互动。

步骤三:探究《题乌江亭》的情感表达(20分钟)1. 展示相关图片或视频素材,与学生共同回忆、探究《题乌江亭》的情感表达。

2. 通过教师提问,引导学生思考作者想要表达的情感,并分析文中细节支撑。

3. 引导学生进行情感拓展,提问:“你们有没有类似的情感体验?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情感?”4. 学生以小组形式合作,展开讨论,并汇报讨论结果。

步骤四:分析《题乌江亭》中的修辞手法(30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文中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排比等。

2. 提供相关例子,让学生积极参与,共同探究修辞手法在文中的效果和意义。

3. 学生以小组形式,选择一段文本进行分析,并展示给全班。

步骤五:拓展延伸(15分钟)1. 教师提供一些与《题乌江亭》类似的文学作品,引导学生进行拓展阅读。

2. 学生可选择其中一篇进行阅读和分析,形成读后感或写作。

(最新整理)杜牧《题乌江亭》教学设计

(最新整理)杜牧《题乌江亭》教学设计

杜牧《题乌江亭》教学设计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杜牧《题乌江亭》教学设计)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杜牧《题乌江亭》教学设计的全部内容。

杜牧《题乌江亭》教学设计 《题乌江亭》是杜牧于会昌元年赴任池州刺史时,路过乌江亭,写了这首咏史诗.接下来小编搜集了杜牧《题乌江亭》教学设计,欢迎查看。

1、了解诗人生平及创作风格。

2、把握咏史诗的鉴赏方法. 3、学习诗人借古抒怀、忧时伤乱的情怀. 4、熟读、背诵《题乌江亭》 把握咏史诗的鉴赏方法,学习诗人借古抒怀、忧时伤乱的情怀。

把握咏史诗的鉴赏方法 亲近经典,能让你走智慧人生之路.有人说:不读红楼,就不懂人生;不品唐诗,就不懂中华诗韵。

今天,就让我们一同漫步晚唐诗坛,体味杜牧咏史诗的韵味。

杜牧,字牧之,号樊川居士,汉族,京兆万年人,唐代诗人。

杜牧人称“小杜”,以别于杜甫。

与李商隐并称“小李杜”。

因晚年居长安南樊川别墅,故后世称“杜樊川",著有《樊川文集》。

总结:从这几首诗可看出,杜牧善于将国事民忧与诗歌紧密结合,其作品也具有现实主义创造精神. A 写了什么史实?-—人?地?事? B、诗人的观点?从哪些词句表现出来? C、诗人写作的目的? D、写作技巧? 教师师补充解说:构思上百花齐放:一般有写景抒怀,叙史抒怀,直接议论抒情这几种.技巧方面主要注意其典故,是自比还是对比等. 1、检查预习,朗读全诗。

思考:这首诗吟咏了哪段历史?你从诗歌哪些地方知道的? 提问,引导,明确:吟咏项羽的历史。

从诗题《题乌江亭》和诗句“江东子弟多才俊”可知. 请一个同学说说有关项羽在乌江亭的故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情溢于言表,在当时起到振聋发聩的作用。
整理ppt
13
作业、1、阅读刘禹锡的《乌衣巷》一诗,回答
问题。
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⑴这是作者得意的怀古名篇之一。从全诗看 “野草花”“夕阳斜”反映的是一怎样的景 象?
⑵事实上,是不可能有四百年前的“王谢堂
前”的老燕飞入寻常百姓家的,可作者这样
整理ppt
5
怀古咏史诗在赏析时,要注意下面 几点: ①要弄清史实,作者“怀”什么“古”; ②要体会意图,作者为什么怀古; ③要领悟感情,作者在怀古中表达了什 么感情; ④要分析写法,特别要注意分析典故。
(对比、自比)
整理ppt
6
赏析《题乌江亭》
▪ 1、朗读全诗,思考:这首诗吟咏了哪段历 史?你从诗歌哪些地方知道的?
整理ppt
3
写作背景:
▪ 唐文宗开成四年(839),杜牧结束在 南方十余年的漂泊生涯后,由宣州赴 京时渡江经过乌江亭。相传乌江亭就 是项羽自杀的地方,诗人见到乌江亭, 想到昔日西楚霸王丧身于此,心生感 慨,便写下了这首咏史诗。
整理ppt
4
题乌江亭
▪ 胜败兵家事不期, ▪ 包羞忍辱是男儿。 ▪ 江东子弟多才俊, ▪ 卷士重来未可知 。
写的目的是什么? 整理ppt
14
2、阅读韦庄《台城 》一诗,回答问题。
江雨霏霏江草齐,六朝如梦鸟空啼。 无情最是台城柳,依旧烟笼十里堤。
【注释】韦庄(836-910年),晚唐京兆杜陵 (今陕西西安)人。
⑴这是一首凭吊六朝古迹的诗。诗人为什么说 “台城柳”“无情”?
⑵诗人在凭吊古迹时流露出浓重的对时事的
应该东山再起。
4、这首诗借对项羽的评价表达了什么观点?
杜牧通过这首诗,表达了对胜败得失、历史兴 衰的看法,即胜败乃兵家常事,但若要成就大事就 不可意气用事,应能忍辱负重,不为一时失败所挫, 其中说明了“败不馁”的道理,具有积极意义。
5、本诗主要运用了什么表达方式?
明确:主要运用议论的表达方式。从大处着眼,
过宰相,并且是著名的历史学家。因此,
他从小受到严格的教育,研究文学政治经
济,准备入辅为相。但他早年仕途不顺,
中年时期又历经磨难。所以,在他看来,
只要以平常心看待胜败,“包羞忍耻”,
总结失败的教训,必能“卷土重来”。
整理ppt
11
王安石,他是宋朝有名的政治家和文学 家,在他担任宰相期间,推行新法,革新 政治,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新法触动了 贵族官僚和大地主的利益,他们联合起来 反对新政,革新失败。在这种情况下,王 安石产生了这种看法:形势逼人,就算重 头再来,但因失败已成定局,无人支持, 是无法转败为胜的。
▪ ——王安石认为民心和形势决定了战争的胜负, 历史的规律不可违背。楚霸王因为当时政治军 事上的一系列错误才导致了军事上的失败,当 时的处境已无回天之力。就算项羽回到江东, 只怕也难以招集人马卷土重来。
整理ppt
10
2、为什么三位诗人对项羽之死有如 此不同的评价?
杜牧乃世家子弟,他的祖父杜佑曾经当
——项羽乌江自刎。题目,江东子弟。
▪ 2、对项羽的选择,作者的态度是什么?你 从哪些词句中体会到的?
▪——不是英雄所为。“包羞忍耻是男儿” 因为只有能
“包羞忍耻”以图东山再起才是英雄所为。可惜的是项
羽一直到死也不知总结教训,只是归于“时不利”,确
实有愧于其“英雄”之名。
整理ppt
7
3、杜牧认为项羽失败后应该怎么办?依据是什么?
直接议论,直抒胸臆。 整理ppt
8
拓展延伸
夏日绝句 李清照
生当作人杰, 死亦为鬼雄。 自今思项羽, 不肯过江东。
乌江亭
王安石
百战疲劳壮士哀,
中原一败势难回。
江东子弟今虽在,
肯为君王卷土来? (肯:怎肯)
整理ppt
9
1、李清照、王安石的观点分别是什 么?
▪ ——李清照认为做人应讲求气节,活着要干一 番轰轰烈烈的事业,死也要死得气壮山河。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整理ppt
12
李清照作为北宋过渡到南宋的诗人,目
睹了宋高宗狼狈的南逃经历,因此她从女
性的角度,对项羽为人的价值作出了高度
的评价。她用项羽“不肯过江东”的宁死
不屈,来讽刺南统治者在金兵南侵、国破
家亡之时不顾百姓的死活、抛弃中原大好
河山、只管自己狼狈逃命、偏安江南的软
弱无能的丑恶行径。在诗中作者的爱国激
感伤情绪,你是否同意这种说法?为什么?
整理ppt
15
夏日绝句
乌江亭
题乌江亭
李清照
王安石
杜牧
生当作人杰,百战疲劳壮士哀, 胜败兵家事不期,
死亦为鬼雄。中原一败势难回。 包羞忍辱是男儿。
自今思项羽,江东子弟今虽在, 江东子弟多才俊, 不肯过江东。肯为君王卷土来? 卷士重来未可知 。
整理ppt
16
此课件下载可自行编辑修改,供参考! 感谢您的支持,我们努力做得更好!
整理ppt
1
学习目标
1、了解杜牧的生平及创作风格
2、掌握咏史怀古诗的思想内容和艺 术特色;
3、学习咏史怀古诗的解题方法与技 巧。
整理ppt
2
走进作者
▪ 杜牧(803-853),字牧之,京兆万年(今陕西西
安)人。后人称为「小杜」,以别于杜甫。又和李商隐 齐名,并称「小李杜」。杜牧的祖父杜佑曾经当过宰相, 又是著名的历史学家。杜牧从小受到严格的教育,研究 文学政治经济,准备入辅为相。文宗大和时中进士后, 曾为黄、池、睦、湖等州的刺史,也在朝中做过司勋员 外郎、中书圣人等官。但一生仕途并不得意,始终未能 施展抱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