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脾胃病科护理常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医脾胃病科护理常规
(-)病室环境
1.病室环境清洁、舒适、安静、保持室内空气新鲜。
2.根据病症性质,室内温湿度适宜。
(二)根据病种、病情安排病室,护送患者到达指定床位休息。
(三)入院介绍
1.介绍科主任、护士长、主管医师、责任护士,并通知医师。
2.介绍病区环境及设施的使用方法。
3.介绍作息时间及相关制度。
(四)生命体征监测,做好护理记录
1.测量入院时体温、脉搏、呼吸、血压、体重。
2.新入院患者当日测量体温、脉搏、呼吸3次。
3.若体温37.5℃以上者,每日测体温、脉搏、呼吸3次。
4.若体温39℃以上者,每4小时测体温、脉搏、呼吸1次或遵医嘱执行。
5.体温正常3次后,每日测体温、脉搏、呼吸1次或遵医嘱执行。
6.危重患者生命体征监测遵医嘱执行。
(五)每日记录大便次数1次。
(六)每周测体重、血压各1次或遵医嘱执行。
(七)协助医师完成各项检查。
(八)遵医嘱执行分级护理。
(九)定时巡视病房,做好护理记录
1.严密观察患者生命体征、瞳孔、神志、舌脉、二便等变化,发现异常,及时报告医师并配合治疗。
2.注意观察分泌物、排泄物、治疗效果及药物的不良反应等,发现异常,及时报告医师。
3.及时了解患者在生活起居、饮食、睡眠和情志等方面的问题,实施相应的护理措施。
(十)加强情志护理,疏导不良心理,使其安心治疗。
(十一)根据病情,对患者或家属进行相关健康指导,
使之对疾病、治疗、护理等知识有一定了解,并积极配合治疗。
(十二)遵医嘱准确给药。服药的时间、温度和方法,依病情、药性而定,注意观察服药后的效果及反应,并向患者做好药物相关知识的宣教。
(十三)遵医嘱给予饮食护理,指导饮食宜忌。
(十四)预防院内交叉感染
1.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
2.做好病床单位的终末消毒处理。
(十五)做好出院指导,并征求意见。
胃脘痛护理常规
因胃气郁滞、气血不畅所致。以上腹部近心窝处经常发生疼痛为主要临床表现。病位在胃,涉及肝、脾。急慢性胃炎、胃与十二指肠溃疡等可参照本病护理。
一、护理评估
(一)腹痛的部位、性质、时间、程度、疼痛有无规律性及与饮食的关系。
(二)饮食、生活习惯及既往病史。
(三)心理社会状况。
(四)辨证寒邪客胃证、饮食停滞证、肝气犯胃证、肝胃郁热证、瘀血停胃证、胃阴亏虚证、脾胃韩正证
二、护理要点
(一)一般护理
1.按中医内科一般护理常规进行。
2.胃痛持续不已,疼痛较剧烈或呕血、黑便者,应卧床休息,缓解后可下床活动。
3.病情观察,做好护理记录。
(1)密切观察疼痛的部位、性质、程度、时间、诱发因素,及与寒热、饮食的关系。
(2)注意呕吐物和大便的颜色、性状。
(3)胃痛突然加剧或伴呕吐、寒热或全腹硬满而疼痛拒按时,报告医师,配合处理。
(4)出现呕血或黑便、面色苍白、冷汗时出、四肢厥冷、烦躁不安、血压下降时,报告医师,配合处理。
(二)用药护理
1.中药汤剂一般宜温服。
2.脾胃虚寒或寒凝气滞者,中药汤剂宜热服。
(三)饮食护理
1.饮食以质软、少渣、易消化、少量、多餐为原则。
2.戒烟酒、浓茶、咖啡。忌食辛辣、肥甘之品。
(四)情志护理帮助患者消除紧张、恐惧等不良情绪的影响,使其保持乐观情绪。
(五)临症护理
1.食滞胃痛者,暂时禁食;缓解后逐渐给予全流或半流饮食。
2.胃痛发作可遵医嘱用针刺止痛。
3.虚寒性胃痛者,遵医嘱热敷或药熨胃脘部或艾灸或中药膏贴敷。
4.呕血、黑便者,按血证护理常规进行。
(六)并发症护理
1.上消化道出血
(1)应绝对卧床休息,取平卧位并将下肢略抬高,以保证脑部供血。呕吐时头偏向一侧,及时清除气道分泌物、血液或呕吐物,保持呼吸道畅通。
(2)呕血者应禁食。少量出血无呕吐者,可进温凉、清淡、流质饮食。
(3)情志护理,保持患者心境平和。
(4)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如有黑便时,遵医嘱应立即留取标本送检,鉴别是否胃出血。
(5)立即建立静脉通道,遵医嘱迅速准确地输血、输液、用药等。
2.胃穿孔
(1)若患者出现剧烈胃痛、寒颤、高热或全腹硬满,疼痛拒按时,可能是胃穿孔,不要滥用止痛剂而贻误病情。
(2)及时通知医生,配合各项治疗,如出现脱证按脱证护理常规。
(3)及时做好转科准备。
3.癌变
(1)观察疼痛性质、体重、饮食变化。注意疼痛的评估,遵医嘱给予相应的止痛药。
(2)对能进食者给予易消化,营养丰富的流质或半流质饮食。
(3)不能进食者给予静脉营养支持。
(4)定期测量体重,定期监测血清蛋白和血红蛋白。
(5)做好使用化疗药的护理。
三、辨证施护
(一)寒邪客胃证
1.慎风寒,多加衣被,防止外感。
2.疼痛发作时,在局部用热水袋温熨,以散寒通脉。
3.饮食以清淡、温热易消化为原则,宜用姜、葱、芥末等性温热的食物作调料,忌食生冷、油腻、刺激之品。
4.中药宜温服。
5.温热疗法,如拔火罐、药熨、熏蒸、艾灸中脘、足三里等穴位,以温中散寒止痛。
(二)饮食停滞证
1.控制饮食,痛剧时暂禁饮食,待病情缓解后,再进流质或半流质饮食。食物以宽中和胃消食之品为宜,如萝卜、山楂、柑橘等。禁忌肥甘厚味及辛辣食物,忌酒。
2.胃脘胀满疼痛欲吐者,可用盐汤探吐以涌吐宿食,缓解胃痛。
3.忧思伤脾,脾气愈虚,加重病情,故应避免忧思焦虑的情绪,保持精神愉悦。
4.保持大便通畅,用番泻叶泡水代茶饮。
5.针刺止痛,取中脘、内关、足三里、等穴,强刺激不留针,每日2次。
(三)肝气犯胃证
1.调摄精神,疏导情绪,保持心情舒畅,多听轻音乐等。
2.病室应凉爽通风。痛剧时卧床休息,痛减时适当参加活动,如做广播操、气功等。
3.中药宜温服,疼痛持续不解,可服沉香粉1克,延胡粉1克,以理气止痛。
4.饮食清淡、易消化。多食行气解郁之品,如萝卜、柑橘等。悲伤郁怒时暂时不进食。忌食南瓜、山芋、土豆等壅阻气机的食物。
5.针刺内关、合谷、中脘、足三里止痛或耳穴压豆肝、脾、胃、大肠、交感等穴。
(四)肝胃郁热证
1.避免各种情志刺激,使患者心胸开阔,心情舒畅,配合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