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心介绍

木心介绍
木心介绍

木心介绍

个人生平

木心,“木心”是他的笔名,本名孙璞,字仰中,号牧心。1927年2月14日生于浙江乌镇东栅,

木心的家庭与作家茅盾两家有较远的姻亲关系。木心先生的大甥婿郑儒针是香港银行前行长——郑铁如先生的长子,民国著名社会活动家谢仁冰先生的外甥,与钱钟书先生交好,其母与鲁迅先生相识。[2]

著名画家陈丹青解释木心的名字起源于“木铎之心”,是佛语说法;木心先生却自道“名字其实是累赘,起名木心,是取‘木’字笔画集,‘心’字笔画发散之意。”(据童明教授介绍,“木”字亦有“‘十’字架上的那个‘人’”之意)[2]

1946年,进入由刘海粟创办的“上海美专”学习油画,但随后又转到与他的美术理念更为接近的林风眠门下,入“杭州国立艺专”继续探讨中西绘画。1971年,木心先生在“文革”期间被捕入狱,囚禁18个月,所有作品皆被烧毁,三根手指惨遭折断。狱中,木心先生用写“坦白书”的纸笔写出了洋洋65万言的《The Prison Notes》,手绘钢琴的黑白琴键无声地“弹奏”莫扎特与巴赫。

文革结束后平反,曾任杭州绘画研究社社长,上海工艺美术家协会秘书长,上海市工艺美术中心总设计师,《美化生活》期刊主编,以及交通大学美学理论教授。木心先生也是曾参与主修北京人民大会堂的“十大设计师”之一。[3]

在1977年——1979年间,遭遇软禁,这也是木心先生二十年间第三次被限制人身自由。自1982年起,木心先生即长居美国纽约,并盘桓南北欧,游历甚广,从事美术及文学创作。*1983年,“林肯中心”举行木心水墨画展。

1984年,哈佛大学举行彩墨画展、收藏仪式。

2002年,举办“木心的艺术”大型博物馆级全美巡回展。[2]

出版了16本小说、散文和诗集。

木心先生的画作被大英博物馆收藏,是20世纪的中国画家中第一位有作品被该馆收藏的。木心先生的散文与福克纳、海明威的作品一道被收入《美国文学史教程》。

木心先生在台湾和纽约华人圈中被视为深解中国传统文化的精英人物和传奇式大师。[3]

其学生陈丹青推崇:“木心先生自身的气质、禀赋,落在任何时代都会出类拔萃。”一批当代著名的画家、文学家深受其艺术影响。[3]

与林风眠

“茶?还是酒?”

一到画室坐定,林先生惯于这样问,我择其一,从不说一个“随便”,如果我问客人,也愿他有所指定——五十年代的中国大陆,所谓“高贵者最愚蠢,卑贱者最聪明”,能一坐下来就得到主人亲手倒给你的一杯莱姆(柠檬)或白兰地,感到分外瑰美,真是愚不可及了。酒、茶、言、笑,有时去附近的川菜馆“洁而精”共餐,最快乐的当然是看林先生的新作,一位画家,必定是一位批评家,创作的过程原系批评的过程,尤其画到中途,这位批评家岸然登场,直到最后画完,他还理所当然地逗留不去,至此,画家退开,画装框,上墙,画家成为观众之一。除了这种态度,还可另有态度:当别人看他的画时,他在旁看别人的表情(面部的、肢体的),听别人说话(无论是贬是褒是理解是误解),那时,他等于借了别人的眼光来看自己的画,凭借别人的心智来掂估自己的精神产物——林先生之喜欢我们看他的画,说他的画,大致由于上述的缘故,他叼着烟斗,双臂交叠在胸前,微微笑,时而大笑。[4]

画平摊在客厅的地毯上,我们站着,弯腰俯视,林先生立于对面,他看到自己的画是倒向的,他在看我们,我们的注意力完全集中于画面,没意识到画家在借用观者的眼,甚至心,我意识到,也不多想,似乎想是不敬的,不礼貌,仅仅觉得一个画家最欢乐的时刻,大概便是这

样的时刻,而这样的时刻也是轮流获得的,当我以自己的画求教于林先生,我也偷借了他的法眼,评骘了自己的作品。在画家的一生中,这样的欢乐时刻终究是嫌少不嫌多。[4]

……

海外人士一定会诧异,纸本的未经装裱成轴的画,等于是张薄纸,一百张一千张,也有地方可以匿藏,只有亲身经历过“文革”的受难者,才知道那是上天无路入地无门的绝境,红卫兵、造反派轮番搜查抄,手段之横蛮泼辣,方法之刁钻精到,却是史无前例,墙壁凿破,地板撬开,瓦片翻身,连桌上的一盆菜也倒出来用筷子爬拨,是否有罪证混在菜里,要想保存一幅画都不可能,何况十幅百幅,海外人士虽然看过很多“文革”史料,知识分子如何关入牛棚,强迫劳动,艺术家如何受尽侮辱,精神失常,但难于想像一个画家会轮到不得不亲手毁掉自己毕生心血的结晶,这比消灭自己的肉体更其惨痛酷烈,因为“自杀”是一种选择,放弃生命万事皆休也可说得到了解脱,而当一个画家正处于成熟期,创作欲如火如荼,前景无限辉煌,突然,他的画即是他的罪,要生存,必得将画毁去——人人都是第一次遇到“文革”,中国的历史经验是秦朝的焚书坑儒,明清的文字狱,西洋的历史经验是中世纪的宗教裁判庭,二次大战德国法西斯,这些过时的平乏的常识,根本不能应付“文革”的险恶暴乱,愈想愈觉得这些画必定会致自己以死命,本来林先生在家中画,晚上画,外界不明底细,到了这个举国疯狂的时刻,破四旧,清算洋人古人,打到反动学术权威,有海外关系的,叫做“里通外国”,间谍特务,帝国主义在中国的代理人,林先生的画,单是一张,就可以罗织多种罪名,我以自身的体会,完全理解林先生当时恐惧心理的压力,全上海市到处是游行的锣鼓声,口号声,人潮汹涌,马路和街道里弄火光烟气弥漫,批斗、示众、游街、押赴刑场、各派系争权、流系之中内讧,真枪实弹、血肉横飞……在这样的时空中,再看看自己的画,如果暴露在红卫兵造反队的面前……

画在人亡

人画俱亡

画亡人在

三种可能,必须立即作出判断而定抉择,第一种其实就是第二种,人因画死,画不会留下来,所以,什么“只求画能保存,宁顾牺牲性命”,此种迂腐之见是自欺而已,当时也会蓦然记起中国古谚:“千金之子不死于盗贼之手”(林先生辞教授之职而退隐申江,庶几不负“千金之子,坐不垂堂”之训),唯有放弃画,减轻罪名,人才有望活下来,才符合为艺术殉道的精髓,林先生当时的决策,不外乎上述的原委,他说得简明:“只要人活着,还可以再画。”——这是明智的,大无畏的,艺术家下了最沉痛最激烈的狠心,他独自在南昌路寓所的浴室里,用火,用水,烧毁和冲走了十年十五年累积下来的杰作,在中外古今的美术史上,没有比这件故实更悲催的例子,而悲惨的事,还在后面。[4] ……

以林风眠先生漫长一生的艺术劳作的全过程而论,六十岁前后可说是他个人的“壮年期”,八十、九十岁才是晚年,自从他到了香港以后,我衷心祝福他身心得以康复,优游颐养于新天地,出新作品——据可考的记载,文士史家造兵燹火灾而著作尽失的实例,不算太少,后来由本人凭记忆重写而毕功者亦历历可指,那是因为中国的文字向来是成诵成吟的,容易一字不漏地背出来,况且叙述性的记录员,资料性的搜纂,还可以有所摸索攀援,唯独绘画,非写实的画,即兴式的画,超越画家自身的正常水准的画,当时下笔若有神助,过后则鬼神不灵,无可奈何——是故劫后余生的艺术家所能再尽的努力,在于捕捉新灵感,创造新作品,反之,牵萦于对过去的杰作的悼念,总是想着“以前我是怎样的画的”——自己模仿自己,自己拷贝自己,即使做到貌合,总归落得神离,一片公式,一滩概念,模仿自己比模仿别人更不济。“灵感”是无上矜贵的,只在清新的心智湍流处,它才偶尔轻轻掠过,它从不肯停栖于僵木枯枝上,“灵感”是最难邀请的,如梵乐希所吟咏,多少个夜晚的虔诚等待,一次青春怎够用,必得期之于二度三度的青春。[4]

——木心先生《双重悲悼》[4]

狱中笔记

《狱中笔记》片段“我还没有像我在音乐里所表达的那样爱你”——我突然想起了这句话。我在这个牢房里,完全没有办法找到瓦格纳的原文,虽然我相信这和他原来的词句差不多。音乐是通过自身的消失构成的一种艺术形式。因此,在其最深处和本质上,音乐和“死亡”是最接近的。我在四十岁之前没有过写回忆录的计划,尽管卢梭最后的一部作品《孤独漫步者的幻想》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屠格涅夫的《文学回忆录》是那么单薄的一个小册子,开始我感到不一定非读不可,没想到它如此引人入胜。至于我自己,我仍然遵循福楼拜的忠告:“呈现艺术,退隐艺术家。”

“‘人为什么会是波斯人呢’——孟德斯鸠这一问可问得好。梅里美也要问‘人为什么会是西班牙呢’,而去了西班牙,写出三篇书简(斗牛,强盗,死刑),一腔疑惑涣然冰释。我还要问什么,只以为‘幸福’是极晦涩以致难付言传的学殖,且是一种经久磨练方臻娴熟的伎俩,从古埃及人的脸部化装,古希腊人的妓女学校,古阿拉伯人的卧房陈设,古印度人华丽得天老地荒的肢体语言,人类或许已然领略过并操纵过‘幸福’。史学家们粗鲁匆促地纂成了‘某某黄金时代’,‘某某全盛时期’,但没有纪录单个的‘某幸福人’——因为,能知幸福而精于幸福的人是天才,幸福的天才是后天的天才,是人工训导出来的天才,尽管这样的表述不足达意万一,我却明明看到有这样的一些‘后天的天才’曾经在世上存身过,只是都不肯写一帖《幸福方法论》,徒然留下几道诡谲的食谱,烟魅粉灵的小故事,数句慈悲而毒辣的格言,其中唯伊壁鸠鲁较为憨厚,提明‘友谊,谈论,美食’三个快乐的要素,终究还嫌表不及里,甚至言不及义,那末,能不能举一则眼睛看得见的实例,来比仿‘幸福’呢,行,请先问:‘幸福'到底是什么个样子的?答:像塞尚的画那样子,幸福是一笔一笔的……塞尚的人,他的太太,是不幸福的。”

——木心先生《狱中笔记》片段

“如无‘幼功’,就成不了大器。读完大学,即来纽约留学,然后再去英国取博士学位。为时虽尚早,而要立定志向。你有极佳的天赋,是台湾青年中的‘异数’。可惜以前没有得到好的指导,所以急需重新启程。举些小例子,写字要临碑帖的根基,你得安排出时间来练习(毛笔字)。照理应从篆隶起手,再转楷书、行书、草书。但已不可能。你就临王羲之的《圣教序》吧。写信呢,也得符合基本的格式。起首没有称谓是不礼貌的。”

——《木心致台湾读者信》节录

历史的荒诞

木心先生评论“狱中笔记”与图画的并置展出:“札记与图画并置,不是我的主意,而我非常感谢这样的提议和筹办展览的诸位贤达,使这个巡回展延伸为对某种文化的委婉而冷峻的省思,事件的象征性已非个人所能负荷,我只好垂手静立在旁,看这部手稿的第一重意义徐徐褪落,……”。

但对于札记意义的解读,他又说:“某一事物具有象征性时原应是其意义的开放,却很容易只落得一个疲倦的概念。我不会让札记用以作任何一种形态的抗衡,而愿它以朴素原型获得存在的位置,独立自守于无以名之的观念中。……

艺术就在于直观,而且只在于直观。”罗森先生评论展出:“若将狱中笔记与绘画并置,就是对‘十年灾难’的一种既有高度个性又有概括意义的回应,这也许是二战以后到‘文革’之间,最有戏剧性的事件。”

木心先生的回应:“罗森先生的这段话指涉深广,概括力极强,而在‘高度个性’和‘概括意义’那两点上,我确曾亲身经验过这样荒诞的‘戏剧性’,如今痛定思痛,事件的悲惨,实乃人性之所万难承受,人性不要有此种担当,没有此种担当才是人性的自然生态,但‘文革’到来,只能奋起搏斗,在大难中把自己的生命衔在自己的牙齿之间,凡道义的事率先见

证决不退却,这样,生命连接着生命,永不断绝——对于人,生命和文化是同义的,……反之,如果生命与文化歧义,生命便将相互残害,又将自暴自弃,所以毁灭文化即是毁灭生命。……相对于‘死亡’而言,‘生殉’可不是一种力争,宁是一种智斗,避过杀机以保全身心,像大战之后瓦砾场上的星星点点蒲公英,文化艺术的植物性战略终于胜出。

流亡者

木心先生在琼美卡当木心在他乡异地又开始新的一轮创作,写出洋洋洒洒的论文、随笔、小说和诗歌的时候,他在内心中却又回到那个被毁灭了的图书馆。不同的是这一次他终于能够出版自己的作品了。这一新的现实使他增加了一种加速创作的紧迫感。从“记忆中的图书馆”获取大部分的灵感和素材,他争分夺秒地写下了一篇又一篇作品。

在纽约牙买加区的一幢小公寓里,他日复一日笔耕至深夜,每天要写下7000到10000字。1992年是他移居美国的十周年,已经出版了八卷新作。然而这些只是他计划完成的百科全书般的巨著的一小部分而已。我最后与木心的一次长谈是在1997年,他告诉我说他计划编写两部巨著而且已为它们准备多年了。第一部名为《巴比伦语言学》,将是一部包括各种文学体裁作品的集子,其字数可能会达到几百万字。第二部是叫做《瓷国回忆录》的一部自传体小说,按计划字数比《巴比伦语言学》还要多上几倍。他说等他完成这两部书后,他将封笔不再写作。[2]

回忆到这次谈话时,我情不自禁地想要拿起电话,问问木心是否已完成其中的一部。可是这种询问无异于唐突一个只有木心本人才能进入的私人空间。值得高兴的是在童明对木心的访谈中,我知道了木心尚未封笔:

童:可是有一天你会写回忆录。那时候你会怎么做呢?

木:我也在等待那一天。我必须等到能把自己当做另一个人的那一刻,等到自我消散的时候。那将会让我非常喜悦。[2]

……

我们因此也就可以理解木心为什么拒绝研究者根据《狱中笔记》的历史背景和他在“文化大革命”中的经历去理解这份手稿的做法。对于几乎所有的西方观察者来说,这份手稿立刻在他们脑海中唤起木心作为一个政治囚犯的形象,在满是脏水的黑暗的地牢里,借着昏暗的煤油灯,挣扎着写下自己的思想。[2]

这种形象所体现的悲剧英雄主义与流行历史观念中的纳粹大屠杀和“文化大革命"这类的政治灾难紧密相连,幸存者和目击者的形象也为描写这些灾难的无数小说、剧本和电影中的男女主人公提供了一个共同的蓝本。因此在对木心有关《狱中笔记》的采访中,童明自然地采取了这一叙事框架并一再回到有关“政治囚犯”的话题,而木心固执地抗拒着这种询问的角度,因为在他看来,尽管这种做法也可能重建历史的事实,但是重建本身却不免落入历史情节剧的熟悉套路。因此他说:

“先生,您也许期待着在这个对话里,作者会为这份手稿提供一个浪漫而现实的叙事,可是我却宁愿选择以电影里的‘静止’和‘淡出’的手法来描述我的态度……先生,我想我们在谈话以前已经同意要‘淡化某些时间和空间的因素’,所以您不可能指望这份笔记的作者会交代很多事实。”[2]

——巫鸿《木心:没有乡愿的流亡者》

旅居与归来

木心上世纪80年代,木心先生旅居纽约,散文小说常见于主流中文报端的文学副刊:《侨报》、《中报》。之后台湾的报纸副刊也有登载木心作品。1984年,台湾《联合文学》创刊号特设“作家专卷”,题名《木心,一个文学的鲁宾逊》,编者导言里说:“木心在文坛一出现,即以迥然绝尘、拒斥流俗的风格,引起广大读者强烈注目,人人争问:‘木心是谁?’为这一阵袭来的文学狂飙感到好奇。”1987年,学者陈子善看到了台湾《联合文学》创刊号

里的“木心专辑”,立刻觉得非常惊艳:“这个判断我还是有的,感觉文字很独特。”当时陈子善对木心尚一无所知,不知道他是大陆出去的,只当是海外华人作家,当即跟《联合文学》方面说,能否将木心作品都找来。如此,陈子善搜集了台湾出版的木心的大部分作品。2001年《上海文学》让陈子善主持一个专栏,发表一些关于上海的文字,陈子善选择了木心的《上海赋·只认衣衫不认人》。陈子善因为张学研究而被称“张爱玲最后的情人”。旧上海的声色文字,他涉猎得不能算少,但是至今仍为《上海赋》击节叫好:“他说,住过亭子间,才不愧是科班出身的上海人,而一辈子脱不出亭子间,也就枉为上海人,真是妙。”木心原本的《上海赋》还计划写上海黑社会,但因为此等文章在他看来都是“游戏文章”,于是写作计划没有全部完成就搁置了,陈子善对此相当遗憾:“要是都写出来,那才好看。”

木心1994年,木心悄悄回到故乡乌镇,孙家的祖屋不复当年模样,后花园上起了一家翻砂轴承厂,工匠们伴着炉火劳作。失望伤感的木心写下《乌镇》一文:“在习惯的概念中,‘故乡’,就是‘最熟识的地方’,而目前我只知地名,对的,方言,没变,此外,一无是处……永别了,我不会再来。”1998年12月,这篇文章发表在台湾《中国时报》。1999年,乌镇人陈向宏回到故乡,开始筹备乌镇的旅游公司。乌镇的一位老百姓给了他一张《中国时报》,他看到了木心说“不会再来”,决心邀请木心回到故乡。

2006年,木心文学系列首度在大陆出版,始获本土读者认知。同年,应故乡乌镇的盛情邀请,回国定居,时年七十九岁。[5]

与陈丹青

木心先生在乌镇真正将木心先生带到大陆读者面前的,是陈丹青。1982年,陈丹青在纽约求学,在地铁上因为朋友介绍而认识木心,当时只知道他是搞工艺美术的。过了小半年,陈丹青在报上读到木心的文字,非常惊讶,“推翻了我以前对当代文学的看法。以前我从来不看中国当代文学,看了木心之后我觉得我可以看当代文学了。”陈丹青立刻打电话给木心,随后见面。两个人一直聊到第二天凌晨。

众所周知的是,陈丹青是木心的学生。1989年,木心在纽约开设“世界文学史”课程,陈丹青听了五年,记了厚厚的五六本笔记。陈丹青一直觉得,木心的作品好,要介绍给国人,但是又害怕国内读者对他不够熟悉。有了陈村的“一声大叫”,陈丹青终于将这个想法付诸实施。2006年,木心作品终于由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简体字版本,第一本是《哥伦比亚的倒影》,并配有《关于木心》小册子一本—因为国内的读者实在是太不了解他了。谁也没想到,这时距他离开人间,只剩五年了。

相比中文世界,木心在海外的待遇,似乎要好很多:木心的部分散文与小说被翻译成英语,成为美国大学文学史课程范本读物,并作为唯一的中国作家,与福克纳、海明威的作品编在同一教材中;哈佛与耶鲁的教授主办的“文学无国界”(Words Without Borders)网站,木心拥有许多忠实的读者。

师尊木心

木心先生不是一位“新作家”。他的写作生涯超过六十年,早期作品全部散失,但八十年代再度写作后,台湾为他出版了多达十余种文集。他的部分散文与小说被翻译成英语,成为美国大学文学史课程范本读物,并作为唯一的中国作家,与福克纳、海明威作品编在同一教材中;在哈佛与耶鲁这些名校教授主办的《文学无国界》网站,木心先生拥有许多忠实的读者。但木心先生也不是所谓“老作家”。大家应该记得,七十年代末迄今,我们目击了被长期遗忘的“老作家”如何在中国陆续“出土”的过程,这份名单包括周作木心先生在上海人、徐志摩、沈从文、钱钟书、张爱玲、汪曾祺、废名、胡兰成……乃至辜鸿铭、陈寅恪、梁漱溟、钱穆等等。木心先生不属于这份名单。他在海外获得迟来的声誉是在上世纪八十年代,而他被大陆读者认识、阅读的过程,今天才刚刚开始。

因此,以我的孤陋寡闻,迄今为止在我们视野所及的中文写作及外语写作的华裔作者中

——包括美国的哈金、法国的高行健——我暂时找不出另一位文学家具有像木心先生同样的命运。我这样说,不是在陈述木心先生的重要性,而是唯一性,而这唯一性,即暗示着木心先生的重要性。[6]

敏锐的人士在八十年代开始“发现”这位“文学鲁宾孙”:就我所知,阿城、何立伟、陈子善及巴金先生的女儿最早在大陆传说木心先生;第一位将他的文章逐字逐句全文打入电脑,于新世纪发布在网站上的,是上海作家陈村。他读到《上海赋》,“如遭雷击”,乃为文宣告说:“不告诉读书人木心先生的消息,是我的冷血,是对美好中文的亵渎。”他指出:“企图中文写作的人,早点读到木心,会对自己有个度量。”因为:“木心是中文写作的标高。”最近几年,网络读者,尤其是年轻一辈开始期待木心先生的登场,上海青年作家尹庆一与王淑瑾夫妇是其中之一。这些读者仅从极有限的转载文字,便意识到他的唯一性与重要性。

大家终于能够阅读木心先生的书。但我们仍然有可能遭遇困难。为什么?因为我们几代人已经被深深包围并浸透在我们的阅读经验之中。我不知道大家是否同意:我们经常谈论一件作品,但很少反省自己的阅读——初读木心先生,惊异、赞美者有之,不习惯、不懂得而茫然漠然者也有之。我斗胆以简略的方式陈述这种阅读经验,那就是:当我们打开木心先生的书,很可能不是我们阅读木心,而是他在阅读我们。

木心先生在阅读什么呢?阅读我们的“阅读经验。”

——陈丹青《我的师尊木心先生》[6]

回忆录

文学是可爱的。生活是好玩的。艺术是要有所牺牲的。

《文学回忆录》八十年代末,木心客居纽约时期,亦自他恢复写作、持续出书以来,纽约地面的大陆和台湾同行在异国谋饭之中,居然促成木心开讲“世界文学史”,忽忽长达五年的一场“文学的远征”——从1989年1月15日开课,到1994年1月9日最后一课,每位听课人轮流提供自家客厅,在座者有画家、舞蹈家、史家、雕刻家等等。

听课学生陈丹青说,“我们当年这样地胡闹一场,回想起来,近于荒谬的境界:没有注册,没有教室,没有课本,没有考试与证书,更没有赞助与课题费,不过是在纽约市皇后区、曼哈顿区、布鲁克林区的不同寓所中,团团坐拢来,听木心神聊。”

菜单开出来,大家选。从古希腊神话、新旧约,到诗经、楚辞,从中世纪欧洲文学,到二十世纪文学世界,东方西方通讲,知识灵感并作。其中听的听,讲的讲,“金句”纷披,兀自燃烧。“讲完后,一部文学史,重要的是我的观点。”木心说。古代,中世纪,近代,每个时代都能找到精神血统,艺术亲人。

木心先生在纽约中央公园他爱先秦典籍,只为诸子的文学才华;他以为今日所有伪君子身上,仍然活着孔丘;他想对他爱敬的尼采说:从哲学跑出来吧;他激赏拜伦、雪莱、海涅,却说他们其实不太会作诗;他说托尔斯泰可惜“头脑不行”,但讲到托翁坟头不设十字架,不设墓碑,忽而语音低弱了,颤声说:“伟大!”而谈及萨特的葬礼,木心脸色一正,引尼采的话:唯有戏子才能唤起群众巨大的兴奋。

木心开讲时六十二岁。多少民国书籍与读者,湮灭了。他的一生,密集伴随愈演愈烈的文化断层。他不肯断,而居然不曾断,这就是纽约世界文学史讲座潜藏的背景:在累累断层之间、之外、之后,木心始终将自己尽可能置于世界性的文学景观,倘若不是出走,这顽强而持久的挣扎,几乎濒于徒劳。

如今,听课学生陈丹青整理那五年那五册听课笔记,共八十五讲,逾四十万字,结集这本大书时,已不再将之仅仅看做“世界文学史讲座”。诚如木心所最早时设想的那样,这是他自己的“文学回忆录”,是一部“荒诞小说”,“在自己的身上,克服这个时代”。

这也是木心留给世界的礼物,文学的福音书。

本书首次披露的木心先生及其亲属的珍贵照片,由陈丹青先生和木心的外甥王韦先生提

供。附印民国版本的世界文学书影,是一部民国出版史的私人旁证。

(本书在大陆出版时存在删节,本书暂无台湾版本。)

与世长辞

木心2011年12月21日,凌晨3时,乌镇还未醒来。没有等到一天后的冬至,诗人、文学家、画家木心先生,因病在故乡与人间匆匆而别,享年84岁。

木心一生,堪称传奇——从乌镇到上海,从上海到纽约,再从纽约重回故乡。84年,始终孑然一身,惟有文学与艺术相伴。

当记者问起“木心先生在最后的时光有没有外出”时,木心花园周围的多数人这样回答:“木心是谁?”他们不曾知道,就在这个凌晨,一位传奇的老人孑然离开,为中国文化界留下了永远的哀伤。[3]

悼念其师

“他死了,这个词一遍遍自动闪过,轻微而频繁,好似无法关灭的信号,兀自显示。但刺痛袭来也不因这个词,而是那些日子、景象,生动而鲜明。”

那年仲夏送走母亲,回京翌日,就在书房圆桌摆上妈妈的遗像,设为小小灵位。到七月的周年忌日,桌面换了鲜花,花旁一盅酒,一小碗咸菜辣椒炒毛豆——妈妈中风那夜有我炒的这份菜,母亲照常饮酒,与我谈笑——摆好了,我就在书房跪倒,对着自己的小圆桌伏身磕头,前额触地时,稍觉有点滑稽,但终于是郑重做了这套规定动作,心想,以后自当年年如此吧。

“周年的象征性没有带给我任何东西。”罗兰·巴特在他怀念母亲的《哀痛日记》中写道。这是实话。人追念逝者,随时随地,不必有待周年。另一句:“每人都有自己的悲伤节奏”,又是实话。但有谁知道自己的“节奏”么?好几回是起床后,走在厨房、过道、出门的路中,一念袭来,我会骤然哽咽、嘶哭,像个傻子。待狠命喘过,渐渐收泪,就去继续做事。

人为死者哀哭,是自伤,也是亲昵的幸福。有时我会蛰伏般地等着,不晓得是怕这袭击,还是期盼痛哭。

木心留下的事,可得一件件做起来。初起着手《文学回忆录》的工作,长路漫漫,待一字字敲下去,倒是可把握的。母亲在医院昏迷的十天,再是昏累惨苦,回家坐定,录数百字,人即刻沉静。此事前后八九个月,如今回望,只一瞬,去了一次乌镇:晚晴小筑,将要辟为木心故居纪念馆了。

平畴远风

良苗怀新

坐东卧西之堂

作而不述之室

拟将悬在纪念馆的几幅匾额,先生几年前就写好了毛笔字。凡纸笔之事,他早早就有腹案,题签之类,平时就躲起来弄妥、放好,此外的事,做,还是不做,木心永在犹豫拖延中。新世纪头几年每次回纽约探亲,去看他,水斗堆满隔顿未洗的碗碟,我要洗,先生总是断然地说:“不要弄!我们讲话。”之后瞅着话语的空当,他幽然笑道:

哪有哈姆雷特天天洗碗的?作孽[7] !

纪录片

木心先生(1927-2011),一位坚毅的艺术创作者,真正的世界级艺术家,已于2011年12月21日逝世了。木心被认为是二十世纪非常原创与极为重要的艺术家之一,然而尚有很多的民众不知道他。木心最大的仰慕者与支持者——知名艺术家与评论人陈丹青,认为木心是他的教师也是精神导师。他们相识30年,也在同一年代住在纽约市皇后区。曾三次获奥斯卡纪录影片提名的导演Francisco Bello 与Tim Sternberg在2010年12月前往中国数次访问木心,制作了纪录片《木心:来自地下的笔记》(Notes from the Underground),这一次重

要的访问见证了最后期的木心。[8]

木心先生的传奇一生衔接了中国“文革”前到今日的文艺桥梁。而他的艺术活跃的在东西方与古典及现代之间对话。他1927年出生於浙江乌镇世家,本名孙璞,在14岁时发现一位远亲也是知名诗人茅盾废弃的书房中发现文艺宝库,他开始系统性的阅读西洋的哲学史诗,加上从小上私塾得以深入习得中国古经典。之后在上海美院就读。在参与一个抗争活动中被学校退学,之后1946逃避国民政府而到台湾,1949年回到新中国,陷入足以让他忧郁致死的痛裂处境,然这种处於晦暗悲观环境的遭遇,却也唤起他内心的顽强的人文记忆,并让他耽于创作中解脱困顿。他说:“文学是我的信仰,是这信仰使我渡过劫难。”[8] 他在1971到72年间被囚禁在一个地下满是脏水的废弃防空壕中,18 个月不见天日的地下囚牢日子,他写下”囚禁中的日记“(the prison notes),其中文字内容其实是他自己与西方先知哲学家者的对话,如福楼拜,尼采孔夫子等。他用的是地下的脏水写在氾黄的自白书纸上,留下的是这66篇650,000个的密密麻麻的字,也因此让他能依靠这精神粮食而存活下来,之后他将这个自白书日记偷偷的藏在缝住的衣角带出来。文化大·命在1976年的结束并没有带给他自由,1978到1979年软禁期间,煎熬的日子他白天的劳动,而晚间他转化成为那自由的灵魂,他绘制了33幅动人心弦的山水画。这些作品是耶鲁大学博物馆的典藏品。

在1982年到2006年间,逃离开了故乡到了纽约。以往的沉痛记忆让他小心翼翼的生活著,然这自由的空气精神也转印到一幅幅完美的杰作。2002到2003年间,他创作了两组60与40幅微型的惊人袖珍巨作。有些仅有1-2英寸高,需藉助放大镜方可辨识,但是是如此的完整而非凡。另外在此时段他也同时大量的写作。

而事实上,木心的第一篇文章早在1966年在台湾联合副刊发表,1984年台湾《联合文学》创刊号为木心特设“散文展览”专号,题名《木心,一个文学的鲁滨逊》,木心在文坛甫一出现,即以独有不俗的风格,引起广大读著强烈注目。美国的顶尖艺术史学术界在2000年,早已注意到这一位独特的孤寂艺术精英。他的部分散文与小说被翻译成英语,成为美国大学文学史课程范本读物,并作为惟一的中国作家,与福克纳、海明威作品编在同一教材中;在哈佛与耶鲁这些名校主办的《文学无国界》(Words Without Borders)网站,木心拥有众多忠实读者。[2]

在2002年, 76岁的他有了人生第一次的展览,展出他的绘画与狱中日记,展览由耶鲁大学规划连同芝加哥的巫鸿与日本协会亚历山大。梦露策划。第一本英文的散文集结集“An Empty Room“由刘同明翻译,王久安女士的新方向出版社代理於2011年出版。而非常讽刺的,在木心一生於濒死边缘追逐艺术创作的尊严与典范的尾声,在2006年,在木心近80的年纪被家乡的地方当局以英雄之姿并认定是“国宝”邀请返乡定居,他持续在他家乡写作与画画一直到2011年12月辞世为止。21世纪中国的艺文圈子也逐步的在了解他。在他的家乡将会建立木心美术馆。陈丹青(Chen Danqing)——知名艺术家与评论人也是木心长达25年的学生也是朋友将会担任馆长。木心的著作在中国逐渐向公众发表了,集结了十三篇短文的英文版由新方向出版社王久安(JoanneWang)代理在美国出版。

他是一个典型的艺术智识分子,精通文学,绘画,音乐,历史,诗词等。他优游在莎士比亚,福楼拜,尼采,达文西,诗经,楚辞,唐宋诗词,范宽郭熙的山水间。我们无法用单一的艺术家身分来认定他。他的创作感动了我们所有的人。

在1984年木心答台湾《联合文学》编者问说:“一切崩溃殆尽的时候,我对自己说:“在绝望中求永生。”相较于木心的前半年岁在中国,中国的创作环境显得是如此朝向一种开放的能量,但是似乎又必需战战兢兢的在不涉及敏感政治议题下存活。我们艺术圈能对中国自由创作有所期待吗?!或是去等待另一位受到压抑的疯狂人文艺术家的出现。[2]

木心经典语句集锦

木心经典语句集锦 1、爱,原来是一场自我教育。 2、你再不来,我要下雪了。 3、桃树不说我是创作桃子的,也没参加桃子协会。 4、最佳景观:难得有一位渺小的伟人,在肮脏的世界上,干净的活了几十 年。 5、我好久没有以小步紧跑去迎接一个人的那种快乐了。 6、天性是惟一重要的——单凭天性是不行的。 7、 没有比粥更温柔的了。 念予毕生流离红尘, 就找不到一个似粥温柔的人。 8、无为是一种为,不是一种无。 9、人,徒劳于自己赌自己,自己狎弄自己。 10、公园石栏上伏着两个男人,毫无作为的容光焕发。 11、规律背后,有命运在冷笑。 12、木心提出厚黑学新解一则:专制使人皮厚,开放使人心黑。 13、我是一个在黑暗中大雪纷飞的人啊。 14、人自有了镜子才慢慢象样子起来。 15、秋天的风都是从往年的秋天吹来的。 16、才能,心肠,头脑,缺一不可,三者难平均;也好,也就此滋生风格。 17、汤显祖的简札可读性颇高,你说呢? 18、一个爱我的人,如果爱得讲话结结巴巴,语无伦次,我就知道他爱我。 19、看在莫扎特的面上,善待这个世界吧。 20、炎阳下的芭蕉的绿是故意绿的。 21、生命是什么呢,生命是时时刻刻不知如何是好。 22、凡永恒伟大的爱,都要绝望一次,消失一次,一度死,才会重获爱,重 新知道生命的价值。 23、我是一个在黑暗中大雪纷飞的人哪,你再不来,我要下雪了。 24、好看的人,咬指甲时尤其好看。 25、女人最喜欢那种笑起来不知有多坏的笑。 26、借我一个暮年,借我碎片,借我瞻前与顾后,借我执拗如少年。 27、有人说:其他的我全懂,就只不懂幽默。我安慰道:不要紧,其他的全 不懂也不要紧。 28、爱情,亦三种境界耳。少年出乎好奇,青年在与审美,中年归向求知。 老之将至,义无反顾。 29、生在任何时代,我都是痛苦的,所以不要怪时代,也不要怪我。

2020届高三专题复习木心

从前慢 记得早先少年时 大家诚诚恳恳 说一句是一句 清早上火车站 长街黑暗无行人 卖豆浆的小店冒着热气 从前的日色变得慢 车,马,邮件都慢 一生只够爱一个人 从前的锁也好看 钥匙精美有样子 你锁了人家就懂了 文学评论家、杭州师范大学教授夏烈说,木心先生的诗,语言浸着“五四”新文学的滋味,意象透着“从前”词与物的美,以及奇妙的隐喻。这《从前慢》,便是他小诗中的精彩之作。 “这首第一好在意象,比如钥匙和锁、日色和车马邮件;第二好在意思,与一个愈来愈快的对世界的感受相

比,从前的慢直接转化成一种美、一种好、一种朴素的精致、一种生命的哲学。”夏烈说。 至于为什么这首小诗特别能吸引当代人,夏烈认为,是木心概括了我们普遍的感受,即对于快节奏下慢生活的向往,尤其是这慢里透着的人性朴素、浪漫、耐性、果决,而且是让人看得懂却深觉文学的魅力。 那个写从前慢的木心,究竟是个什么样的人? 2001年,《上海文学》,刊发木心的《上海赋》。 作家陈村一读,立马给跪了:“我这辈子读过无数中文,结识许多作家。毫不夸张地说,木心先生的文章,在我见到的活着的中文作家中,最是优美、深刻、广博。 陈丹青说:“你不遇到木心,就会对这个时代的问题习以为常。可等到这么一个人出现,你跟他对照,就会发现我们身上的问题太多了。我们没有自尊,我们没有洁癖,我们不懂得美,我们不懂得尊敬。” 我们今天读木心,总会发现木心有一种力量,你只要放空自己读他一个小时,木心便会在黑暗处将你点亮。 1927年,木心出生在乌镇一家孙姓的大户人家。祖父给他取名孙璞,字仰中,号牧心,长大后,他便给自己

取笔名木心。孙家乃望族,既是书香门第,也是工商世家。 作家茅盾是木心远亲,木心叫他“德鸿伯伯”。茅盾在乌镇有一间书屋,藏书万册,木心把凡是中意的书,一批批拿回家来朝夕相对,爱护有加,对破损的书还会动手“补缀装订”。连看院人都夸木心看过的书比没有看过的还“整齐清爽”。 1937年乌镇被日军攻陷,同乡人脸上都是恐惧,每个人都不知道明天在哪。木心相反,一头扎进茅盾的书屋里,一看就是一整天。那时候,江浙书香门第都已败落,富裕人家多数醉生梦死,少数热血青年则投奔革命,江浙已没有了江南雅致。 木心靠读书自救,十四岁前,木心已将《文学大纲》通读了几遍。木心刚开始浅读,浅到刚开始就可以居高临下。再深读,木心就见到了一个自己来。 内心细腻的人,总是能从书中获得勇气和力量。不管人世间多么嘈杂,总能获得内心的平静和自足。 1950年,木心被杭州第一高中聘为教师,给学生教美术。工资很好,可是木心却说:“现在生活虽好,但这是常人的生活,温暖、安定、丰富,于我的艺术有害,我不要,我要凄清、孤独、单调的生活。艺术是要有所

木心《哥伦比亚的倒影》经典语录

木心《哥伦比亚的倒影》经典语录导读:经典语录木心《哥伦比亚的倒影》经典语录 1、美貌是一种表情。——木心《哥伦比亚的倒影》 2、枯萎的花,比枯萎的叶子更难看。——木心《哥伦比亚的倒影》 3、生活,是安于人的奴性和物的奴性交织。——木心《哥伦比亚的倒影》 4、容易悲哀的人容易快乐,也就容易存活。——木心《哥伦比亚的倒影》 5、那我也是啊,我是世上独一无二的听众。——木心《哥伦比亚的倒影》 6、乐其乐亦宣泄于自然,忧其忧亦投诉于自然。——木心《哥伦比亚的倒影》 7、生命是什么呢,生命是时时刻刻不知如何是好。——木心《哥伦比亚的倒影》

8、唉唉,地下天上,瘸子只要漂亮,还是值得偷看的!——木心《哥伦比亚的倒影》 9、少年儿郎的贪睡是珍贵的,无咎的,因为后来求之不得。——木心《哥伦比亚的倒影》 10、楚辞是统体苍翠馥郁,作者似乎是巢居穴处的,穿的也自愿不是纺织品。——木心《哥伦比亚的倒影》 11、美貌的废墟不及石头的废墟,罗马夕照供人凭吊,美貌的残局不忍卒睹。——木心《哥伦比亚的倒影》 12、精炼于“生”者必精炼于“死”。谁都悲恸摧割,然而谁也没有泄漏摧割的悲恸。——木心《哥伦比亚的倒影》 13、人害怕寂寞,害怕到无耻的程度。换言之,人的某些无耻行径是由于害怕寂寞而做出来的。——木心《哥伦比亚的倒影》 14、话说人际关系,唯一可爱的是。映照,映照印证,以致曰月光华,旦复旦兮,彪炳了一部华夏文化史。——木心《哥伦比亚的倒影》

15、当美貌者摒拒别人的爱时,其美貌却仍是这个意思:爱——所以美貌者难于摒拒别人的爱。往往遭殃。——木心《哥伦比亚的倒影》 16、粉饰出来的太平,自然并不认同,深讳不露的歹毒,自然每作昭彰,就是这么一回事,就是这么两回事。——木心《哥伦比亚的倒影》 17、常以为人是一个容器,盛着快乐,盛着悲哀,但人不是容器,人是导管,快乐流过,悲哀流过,导管只是导管。——木心《哥伦比亚的倒影》 18、汉赋好大喜功,把金、木、水、火边旁的字罗列殆尽,再加上禽兽鳞介的谱系,仿佛是在对“自然”说:“知尔甚深。”——木心《哥伦比亚的倒影》 19、古老的国族因此多情、多谣、多脏话、多轶事、多奇谈、多机警的诅咒、多伤心的俏皮绝句。茶、烟、酒的消耗量与日俱增……——木心《哥伦比亚的倒影》 content2(); 20、某些年轻时期不怎么样的哲学家科学家艺术家,

木心先生语录

木心先生语录 木心谓:汉家多礼,称愚人曰笨伯 木心谓:石洗蓝布多口袋的马甲,又入世,又出世 木心谓:要恭维残障人士的长寿真为难啊 木心谓:寂寞无过呆看凯撒大帝在儿童公园骑木马 木心谓:炎阳下的芭蕉的绿是故意绿的 木心谓:又来一个羞答答的厚颜无耻者 木心谓:那脸,淡漠如休假日的一角厂房 木心谓:修改文句的过程是个欲仙欲死的过程 木心谓:决战于帷幄之中运筹于千里之外的年轻人哪木心谓:有知之为有知,在其知无知之所以无知 木心谓:当仁不让,就是当不仁不让,不让其不仁 木心谓:安徒生初到中国时,大家叫他英国安徒生 木心谓:寂寞,多半是假寂寞 木心谓:桃树不说我是创作桃子的,也没参加桃子协会木心谓:汤显祖的简札可读性颇高,你说呢 木心谓:看在莫扎特的面上,善待这个世界吧 木心谓:手忙脚乱地爱过一夜,从此没见面 木心谓:精神世界是不是也有统一场呢 木心谓:人自有了镜子才慢慢象样子起来 木心谓:全世界选定的健美先生,一枪立毙 木心谓:实在不惯于地上走,鹰说 2016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全程指导写作–独家原创 1 / 3

木心谓:王实甫比关汉卿更懂事些 木心谓:女人最喜欢那种笑起来不知有多坏的笑 木心谓:好看的人,咬指甲时尤其好看 木心谓:穷得晚餐后饮苦艾酒吸摩洛城堡牌雪茄。 木心谓:西方早已文明,尚留下舔食指姆指的小野蛮 木心谓:微雨夜,树丛间传来波兰的心悸。 木心谓:公园石栏上伏着两个男人,毫无作为的容光焕发。 木心谓:你煽情,我煽智 木心谓:昨夜有人送我归来,前面的持火把,后面的吹笛 木心谓:秋天的风都是从往年的秋天吹来的 木心谓:一个酒鬼哼着莫扎特踉跄而过,我觉得自己蠢极了 木心谓:红裤绿衫的非洲少年倚在黄墙前露者白齿向我笑 木心说:智者无非是善于找借口使自身平安消失的那个顽童。 木心提出厚黑学新解一则:专制使人皮厚,开放使人心黑。 木心谓:无为是一种为,不是一种无 木心说:傲慢是天生的,谦虚只在人工。 2016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全程指导写作–独家原创 2 / 3

木心经典语录大全60句,我不喜欢这句:万念俱灰也是一种超脱

木心经典语录大全60句,我不喜欢这句:万念俱灰也是一 种超脱 木心经典语录大全60句. 其中有一句,我不喜欢:万念俱灰也是一种超脱——木心 1、我走过的路,不是信仰的路程,沿途所见的是一代代宗教家都背离起始祖意旨,虚伪敷衍,曲解夸大,甚而作恶多端。——木心《鱼丽之宴》 2、快乐来自智慧,又滋养了智慧。——木心 3、无审美力者必无趣。——木心 4、我明知生命是什么,是时时刻刻不知如何是好,所以听凭风里飘来花香泛滥的街,习惯于眺望命题模糊的塔,在一顶小伞下大声讽评雨中的战场——任何事物,当它是去第一重意义时,便有第二层意义显出来,时常觉得是第二重意义更容易由我靠近,与我适合,犹如墓碑上倚着一辆童车,热面包压着三页遗嘱,以致晴美的下午也就此散步在第二重意义中而俨然迷路了,我别无逸乐,每当稍有逸乐,哀愁争先而起,哀愁是什么呢,要知道哀愁是什么,就不哀愁了——生活是什么呢,生活是这样的,有些事情还没有做,一定要做的……另有些事做了,没有做好。明天不散步了。——木心《哥伦比亚的倒影》

5、给他们面子是我自己要面子——木心《云雀叫了一整天》 6、人们的错,都错在想以一种学说去解释去控制所有的东西。——木心 7、当愚人来找你商量事体,你别费精神——他早就定了主意的。——木心 8、无论蓬户荆扉,都将因你的倚闾而成为我的凯旋门。——木心 9、你们可惜看书太少。不但少,遍数也太少。莎剧,我看过五六十遍。为什么呢?年年中秋吃月饼。多少月饼?上礼拜,天天上,《福音书》我读过百多遍。每次读都不一样,到老也不懂透的。有人一看书就卖弄,多看几遍再卖弄吧……多看几遍就不卖弄了。 ——木心 10、都有一份纯真、激情、向上、爱美、生动憨娈的意境,亦即是罗曼蒂克的醇髓,几乎可说少年青年个个是艺术家的坯,诗人的料,英雄豪杰的种。 青春将尽,天赋的本钱日渐告罄,而肉体上精神上开支浩繁,魔鬼来放高利贷了。这个人人难逃的律令,人人全然不知,像感觉到童年,童年已逝的道理一样,青春也不自识,更不自识,因为从童年到青春是柔润发旺的进程,而青春既尽,

木 心(素材)

木心 木心(1927年2月14日--- 2011年12月21日),本名孙璞,字仰中,号牧心,笔名木心,诗人、文学家、画家。1927年生于乌镇东栅,上海美术专科学校毕业。1982年定居纽约。木心先生在台湾和纽约华人圈中被视为深解中国传统文化的精英和传奇人物。2011年12月21日凌晨3时,木心在故乡浙江乌镇逝世,享年84岁,是陈丹青的导师,曾出版多部著作。 木心先生出身首富之家,舅舅是作家茅盾。1948年自上海美术专科学校毕业,是林风眠的学生。毕业后,任教于浦东高桥中学。1950年代起在上海工艺美术研究所任职。期间他利用业余时间从事文学创作。文化大革命期间他于1971年被逮捕入狱,原先他自订的二十二册文学作品也都被查抄。出狱后继续从事美术工作。他还曾任上海工艺美术家协会秘书长、杭州绘画研究社社长、交通大学美学理论教授等职。[1] 1982年起前往美国纽约定居,继续其绘画及文学创业。当时,木心的诗歌已经有脱离现代诗的端倪。80年代他开始以一句话的形式写作俳句,1986年于台湾出版《琼美卡随想录》,首度发表了他的一行式俳句,影响了日后台湾的自由句发展,与隐地并列为自由句的先驱。此后他出版了包括《散文一集》、《琼美卡随想录》等在内的十余部作品。他还曾在各地举办个人画展,他也是首位作品被大英博物馆收藏的20世纪中国画家。此外,他还于1989年至1994年间为旅居纽约的一群文艺爱好者讲授《世界文学史》,其中包括著名画家陈丹青等。2005年他受家乡乌镇的邀请回国定居。2011年10月因肺部感染住进桐乡第一人民医院,同年12月21日凌晨三时该医院病逝。[2] 美术作品《塔中之塔》 从技法上看我们又很难将之称其为国画,因为木心先生很少单纯地使用笔墨而是将中国传统与西方当代艺术中的多种绘制技巧融为一体,以创造出他想象中的风景,而这风景是他精神的唯一安顿。与这批风景一同展出的还有木心先生写于狱中的诗文杂记,这里面完全没有对时世不平的抱怨,而是想象了大量世界精英分子间的对话:托尔斯泰、莱奥那多、沃尔夫、托斯妥耶夫斯基、瓦格纳。 木心先生将2008年的画作展览命名“塔中之塔”,一个是生活中囚禁他的“雷峰塔”,一个是他内心营造的“象牙塔”。正如巫鸿所说,木心先生所做的一切并不是对现实的反抗,而是精神的升华。 “你们看画,我看你们的眼睛。”木心曾对前来观看画集的访问者说。评说木心的绘画便不免有点惶恐,因为他在天上洞彻地看着我们的眼睛,是否聪明,是否诚实。 木心传世的绘画,能看到的不多。我手头有三种他的画集,第一种是《The Art of Mu Xin:Landscape Paintings and Prison Notes》,收入了美国耶鲁大学博物馆收藏的33幅作品,据木心说半数创作于“文革”浩劫中;第二种是《Mu Xin Landscapes of The Mind》,收入4幅作品,均标明画于1979年;第三种是《Celebrating the Life and Art of Mu Xin》,收入40幅作品,为2002年至2003年创作,彼时旅居纽约。感谢美国收藏家郭莱德(Frederick Gordon)先生,他让我在上海看到了木心绘画的一件长幅原作。 木心先生所有以上绘画,全部是中国水墨,对象一律是自然山水。无论在文

木心《云雀叫了一整天》经典语录

木心《云雀叫了一整天》经典语录 导读:本文是关于木心《云雀叫了一整天》经典语录的文章,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1、玩物丧志,其志小,志大者玩物养志。——木心《云雀叫了一整天》 2、自身有戾气者,往往不得善终。——木心《云雀叫了一整天》 3、玄妙的话题在浅白的对答中辱没了。——木心《云雀叫了一整天》 4、给他们面子是我自己要面子。——木心《云雀叫了一整天》 5、又来一个羞答答的厚颜无耻者。——木心《云雀叫了一整天》 6、我的存在已是礼节性的存在。——木心《云雀叫了一整天》 7、世界是一口钟,敲在任何地方都会响的。——木心《云雀叫了一整天》 8、我追索人心的深度却看到了人心的浅薄。从前的那个我,如果来找现在的我,会得到很好的款待。岁月不饶人,我亦未曾饶过岁月。——木心《云雀叫了一整天》 9、世上多的是不读孔孟的儒家。——木心《云雀叫了一整天》 10、行人匆匆,全不知路上发生过的悲欢离合。——木心《云雀叫了一整天》 11、艺术的神圣也许就在于容得下种种曲解误解。——木心《云雀叫了一整天》

12、先忍受,后享受。——木心《云雀叫了一整天》 13、万念俱灰也是一种超脱。——木心《云雀叫了一整天》 14、所思有据,所爱不谬。——木心《云雀叫了一整天》 15、岁月不饶人,我亦未曾饶过岁月。——木心《云雀叫了一整天》 16、我之为我,只在异人处。——木心《云雀叫了一整天》 17、一夜透雨,寒意沁胸,我秋天了。——木心《云雀叫了一整天》 18、不自由,就是不自然。不自然,就是不自由。——木心《云雀叫了一整天》 19、花已经不香了,人装出闻嗅的样子。——木心《云雀叫了一整天》 20、我是一个在黑暗中大雪纷飞的人哪,你再不来,我要下雪了。——木心《云雀叫了一整天》 21、你再不来,我要下雪了。——木心《云雀叫了一整天》 22、你强,强在你不爱我;我弱,弱在我爱你。——木心《云雀叫了一整天》 23、绝无幽默感的人,是罪人。——木心《云雀叫了一整天》 24、人在江湖身由己,曲逢周郎弦不误。——木心《云雀叫了一整天》 25、街角的寒风比野地的寒风尤为悲凉。——木心《云雀叫了一整天》

《去乌镇,看望木心先生》阅读练习及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去乌镇,看望木心先生 李娟 初夏的乌镇,烟雨迷离,还有阵阵凉意。踏上湿漉漉的青石板路,走进小巷深处,去看望木心先生。 十三岁的木心,就在枕水而居的院落,听着乌篷船吱呀的摇橹声,几乎读完了手头所有的书。白发如霜的时候,他回来了,叶落归根,像少年时一样,住在古朴的小院里。品一杯龙井茶,尝一块定胜糕,和学生们谈文学和艺术,看水边的桃花开了,听三月间的春雨声和杜鹃鸣。他二十二岁时,拒绝了杭州一家学校任教的聘书,雇人挑了一担书和画画的工具,上莫干山读书、画画去了。他不要常人安逸、温暖、舒适的生活,青春年少的他,早已决定要和艺术相伴一生,为艺术甘愿忍受冷清和寂寞。 如今,他的著作静静地站在书柜里,我用目光一次次抚摸过它们,拂过他的《文学回忆录》,这本书横亘在岁月深处,坚如磐石。 如果说,文化是有脉络的,他仿佛一位习武之人,三言两语就打通中西文化的脉络。他学贯中西,中外文化信手拈来,融会贯通。木心从不仰望大师,也不是学院派,不说教,不迟疑,斩钉截铁,内心却如万马奔腾。他的语言如一幅素描,简洁明了,从容舒展,字字如金,耐人寻味,又如铮铮铁骨,掷地有声,充满了智慧和力量。他平视那些文学巨匠,平视现在和未来的读者,平视一切大家,解读他们不寻常的人生。 乌镇西栅木心美术馆前墙上他在纽约的一张照片,中年的他穿着黑色的毛呢大衣,手里一根手杖,头上戴着一顶礼帽,目光如炬,清俊潇洒,儒雅坚毅,脸上棱角分明,宛如一幅版画。他仿佛一位民国文人,穿越半个世纪的光阴站在我的面前。 我站在他的画前,一弯晓月挂在夜空,群山默默,寂静无言,连月亮的光芒都是清冷的。他的画如此空灵、缥缈,有云烟苍茫之感。这是画吗?还是历史的云烟一不小心流淌在画布上?他的画,仿佛他自己的内心,灵性、洁净,却无比悲伤和苍凉。 在美术馆中看见他在狱中的手稿。“文革”期间,他数次被捕入狱,三根手指惨遭折断。有一次,他被关进积水的防空洞里,那里阴暗潮湿,不见天日,如同地狱。他把写检查材料的纸张悄悄节省下来,写满他的小说和散文。 我低下头静静看着陈列柜中的手稿,每一张都密密麻麻,字如小米粒大小,写在粗糙的纸上。那穿越半个世纪的手稿,经过岁月侵蚀,纸张发黄变脆,字迹已经模糊,每一张纸的两面都写满了,不留天地。这些手稿有六十六张,共计六十五万字。 我站在一张张手稿面前,忍不住泪水盈眶。那段暗无天日的岁月,带给一位艺术家多少精神与肉体的折磨和苦痛?是这些小米粒一样的文字,支撑他走过那些屈辱苦难的岁月。也是这些文字,给予他暗淡的生命一点点幽微的光亮。 看着这些手稿,我恍然想起画家梵·高的《星空》,梵·高生命最后的几年里,他一直被关在精神病院。只有一扇小小的铁窗,能让他看见外面世界的朝阳和霞光,也是那一扇小窗,让他看见湛蓝的夜空中满天的繁星,正因如此,他才创作出不朽的杰作——《星空》。 文学是什么?我问自己,也问镜框里的木心。他回答:是星辰! 无论黑夜多么漫长,总有几颗璀璨的星辰闪亮着,照亮着人们日渐蒙尘的眼睛和心灵。我听他轻声吟诵:你终于闪耀着了么?在我旅途的终点。 木心的手杖,黑色的礼帽,读过的书籍,他喜欢的艺术大师的肖像,如今都静静安放在他的故居里。莎士比亚、尼采、伍尔夫、贝多芬—木质雕花的相框里有他们的照片。无论他走到哪里,从乌镇到纽约,他们一如芳邻,一直陪伴在先生身边。 电视中播放着他的录像,他坐在老屋里,谈笑风生,语声朗朗。他说话时声音不大,但是一出口就有惊世之语,醍醐灌顶,如大雪天忽然遇见太阳。

木心经典语录大全

木心经典语录大全 导读:经典语录木心经典语录大全 1、岁月不饶人,我亦未曾饶过岁月。 2、友谊的深度,是双方本身具有的深度。浅薄者的友谊是无深度可言的。西塞罗他们认为“只有好人之间才会产生友谊,还是说得太忠厚了。 3、持平常心,不做平常语。 4、不嫉妒别人与你相对谈笑,我只爱你的侧影。 5、真理,是人人都同意的寓言。 6、西方人善舞蹈,中国人精书法,中国的“书法”之道,是所有的艺术表现手段中,最彰显天才和功力的一种灵智行为。 7、天才有两条规律:一是把事情弄大。一是把悲哀弄永恒。 8、有时,人生真不如一句陶渊明。

9、悲观主义是一种态度,一个勇敢的人的态度。 10、轻轻判断是一种快乐,隐隐预见是一种快乐。如果不能歆享这两种快乐,只是便是愁苦。然而只宜轻轻,隐隐,逾度就滑于武断流于偏见。 11、思想家一醉而成诗人,一怒而成舞蹈家。 12、凡永恒伟大的爱,都要绝望一次,消失一次,一度死,才会重获爱,重新知道生命的价值。 13、爱一个人,没有机会表白,后来决计绝念。再后来,消息时有所闻,偶尔也见面…幸亏那时未曾说出口,幸亏究竟不能算真的爱上。又爱了另一个人,表白的机会不少,想想,懒下来,懒成朋友,至今还朋友着…光阴荏苒,在电话里有说有笑,心中兀自庆幸,还好…否则苦了。 14、因为喜欢朴素,所以喜欢华丽。 15、主义总是一种偏见,甚至是强词夺理,终归是自我扩张,排斥异己。

16、愚夫的背后,必有一位愚妇。 17、青春真像一道道新鲜美味的佳肴,虽然也有差些的,那盘子总是好的。 18、傲慢是天然的,谦逊只在人工。 19、倔强是最难改的脾气。假如要改,也要倔强地去改。不用改,只有倔强的人才温柔。怎见得呢?譬如说,穿着讲究,就是对自己的温柔。 content2(); 20、悲观是一种远见。 21、无审美力者必无趣。 22、生活最佳状态是冷冷清清地风风火火。 23、我倒并不悲伤,只是想放声大哭一场。 24、有口蜜腹剑者,但也有口剑腹蜜者。 25、遇事多与自己商量。

关于木心经典爱情语录大全

关于木心经典爱情语录大全 我们总是会被突如其来的缘分砸伤,把这些当做是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主题。有些缘分只是南柯一梦,瞬间的消逝便成了萍踪过往。 有些缘分却落地生根,扎进了你的生命中,从此纠缠不清。 1、爱情本来就没有多大的涵义,全靠智慧的道德生化成伟美的 景观。如果因爱情而丧失智慧和道德,即可判断:这不是爱情,是 性欲,性欲的恣睢。凡是因爱情而丧失智慧和道德的人,总说: “请看,为了爱情,我不惜抛弃了智慧和道德。”——木心《素履 之往》 2、倔强是最难改的脾气。假如要改,也要倔强地去改。不用改,只有倔强的人才温柔。怎见得呢?譬如说,穿着讲究,就是对自己的 温柔。——木心《即兴判断》 3、不自由,就是不自然。不自然,就是不自由。——木心 4、这是一种舛戾的风气,怎么都顺手牵羊般地借一句唐诗来作 文章文集的题名,古人是绝不会这样没自尊的,”五四”时期未见 有无聊如此者,弄雅成俗何其酸腐惫赖,诚不知谁是始作俑者。——木心《鱼丽之宴》 5、文字的简练来自内心的真诚。我十二万分的爱你,就不如我 爱你。——木心 6、讲开去:一个人到世上来,来做什么?爱最可爱的、最好听的、最好看的、最好吃的。无奈找不到那么多可爱、好听、好看的,那么,我知道什么是好的。我在“文革”中不死,活下来,就靠这最 后一念——我看过、听过、吃过、爱过了。”文革“中他们要枪毙我,我不怕,我没有遗憾,都爱过了。但还要做点事。我深受艺术 的教养,我无以报答艺术。连情感、爱,也不在乎了。爱也好,不 爱也好,对我好也好,不好也好,这一点,代价付过了。唯有这样,

才能快乐起来,把世界当一个球,可以玩。如果你以艺术决定一生,你就不能像普通人那样生活。——木心《文学回忆录》 7、凡此无偿无告无望的,于我都是可怀可亲。嗟叹人世只是悠 忽一梦,呜呼,我爱浮世绘。——木心《浮世绘》 8、一个爱我的人,如果爱得讲话结结巴巴,语无伦次,我就知 道他爱我。——木心《文学回忆录》 9、一流的情人永远不必殉陨,永远不会失恋,因为“我爱你, 与你何涉。”——木心 10、十一月中旬,晴暖如春,明明指的是爱情。——木心 11、别人的滂沱快乐滴在我肩上是不快乐的。——木心《涉及爱情的十个单行》 、寂寞的是,在生时,没有一个朋友。更寂寞的是,被理解的,都不可能是伟人。——木心《素履之往》 13、规律背后,有命运在冷笑。——木心 14、雨后总像有谁离去了——木心《素履之往》 15、人害怕寂寞,害怕到无耻的程度。换言之,人的某些无耻行径是由于害怕寂寞而做出来的。——木心 16、我曾见过的生命,都只是行过,无所谓完成。——木心《鱼丽之宴》 17、如欲相见我在各种悲喜交集处。——木心 18、爱情,亦三种境界耳。少年出乎好奇,青年在与审美,中年归向求知。老之将至,义无反顾。——木心《即兴判断》 19、爱,原来是一场自我教育。——木心《文学回忆录》 20、耶稣讲话是话中有话。我不是好人,也不是坏人,所以听来格外有感。一个爱我的人,如果爱得讲话结结巴巴,语无伦次,我 就知道他爱我。凡真的先知,总是时而雄辩,时而结巴。凡是他说

木心

生命是什么呢,生命是时时刻刻不知如何是好。 ——木心《哥伦比亚的倒影》 我明知生命是什么,是时时刻刻不知如何是好,所以听凭风里飘来花香泛滥的街,习惯于眺望命题模糊的塔,在一顶小伞下大声讽评雨中的战场——任何事物,当它是去第一重意义时,便有第二层意义显出来,时常觉得是第二重意义更容易由我靠近,与我适合,犹如墓碑上倚着一辆童车,热面包压着三页遗嘱,以致晴美的下午也就此散步在第二重意义中而俨然迷路了,我别无逸乐,每当稍有逸乐,哀愁争先而起,哀愁是什么呢,要知道哀愁是什么,就不哀愁了——生活是什么呢,生活是这样的,有些事情还没有做,一定要做的……另有些事做了,没有做好。明天不散步了。 ——木心《哥伦比亚的倒影》 是我的谬见,常以为人是一个容器,盛着快乐,盛着悲哀。但人不是容器,人是导管,快乐流过,悲哀流过,导管只是导管。各种快乐悲哀流过流过,一直到死了,导管才空了。疯子,就是导管的淤塞和破裂。…… 容易悲哀的人容易快乐,也就容易存活。管壁增厚的人,快乐也慢,悲哀也慢。淤塞的导管会破裂。真正构成世界的是像蓝衣黑伞人那样的许许多多畅通无阻的导管。 ——木心《哥伦比亚的倒影》 美貌是一种表情。别的表情等待反应,唯美貌无为,无目的,

使人没有特定的反应义务的挂念,就不由自主被吸引,其实是被感动…人老去,美貌衰败,就是这种表情终于疲惫了。老人化妆、整容,是“强迫”坚持不疲惫,有时反显得疲惫不堪…美貌的废墟不及石头的废墟,罗马夕照供人凭吊,美貌的残局不忍卒睹…唯有极度高超的智慧,才足以取代美貌。也因此报偿了年轻时期不怎么样的哲学家科学家艺术家,老了,像样起来了,风格起来了,可以说好看起来了--到底是一件痛苦的事。 ——木心《哥伦比亚的倒影》 从前一直有人认为痴心者见悦于痴心者,以后会有人认知痴心者见悦于明哲者,明哲,是痴心已去的意思,这种失却是被褫夺的被割绝的,痴心与生俱来,明哲当然是后天的事。明哲仅仅是亮度较高的忧郁。 ——木心《哥伦比亚的倒影》 野果成全了果园,大河肥沃了大地,牛羊入栏,五粮丰登,然后群莺乱飞,而且幽阶一夜苔生——历史短促的国族,即使是由衷的欢哀,总嫌浮佻庸肤,毕竟没有经识过多少盛世凶年,多少钧天齐乐的庆典、薄海同悲的殇礼,尤其不是朝朝暮暮在无数细节上甘苦与共休戚相关,即使那里天有时地有利人也和合,而山川草木总嫌寡情乏灵,那里的人是人,自然是自然,彼此尚未涵融尚未钟毓…… 海外有春风、芳草,深宵的犬吠,秋的丹枫,随之绵衍到煎鱼的油香,邻家婴儿的夜啼,广式苏式月饼。大家都自言自语:不是这样,不是这样的。心里的感喟:那些都是错

李娟《去乌镇,看望木心先生》阅读训练及答案

去乌镇,看望木心先生 李娟 ①初夏的乌镇,烟雨迷离,还有阵阵凉意。踏上湿漉漉的青石板路,走进小巷深处,去看望木心先生。 ②十三岁的木心,就在枕水而居的院落,听着乌篷船“吱呀”的摇橹声,几乎读完了手头所有的书。白发如霜的时候,他回来了,叶落归根,像少年时一样,住在古朴的小院里。品一杯龙井茶,尝一块定胜糕,和学生们谈文学和艺术,看水边的桃花开了,听三月间的春雨声和杜鹃鸣。 ③他二十二岁时,拒绝了杭州一家学校任教的聘书,雇人挑了一担书和画画的工具,上莫干山读书、画画去了。他不要常人安逸、温暖、舒适的生活,青春年少的他,早已决定要和艺术相伴一生,为艺术甘愿忍受冷清和寂寞。 ④如今,他的著作静静地站在书柜里,我用目光一次次抚摸过它们,拂过他的《文学回忆录》,这本书横亘在岁月深处,坚如磐石。 ⑤如果说,文化是有脉络的,他仿佛一个习武之人,三言两语就打通中西文化的脉络。他学贯中西,中外文化信手拈来,融会贯通。木心从不仰望大师,也不是学院派,不说教,不迟疑,斩钉截铁,内心却如万马奔腾。他的语言如一幅素描,简洁明了,从容舒展,字字如金,耐人寻味,又如铮铮铁骨,掷地有声,充满了智慧和力量。他平视那些文学巨匠,平视现在和未来的读者,平视一切大家,解读他们不寻常的人生。 ⑥乌镇西栅木心美术馆前墙上挂着他在纽约时拍摄的一张照片,中年的他穿着黑色的毛呢大衣,手里一根手杖,头上戴着一顶礼帽,目光如炬,清俊潇洒,儒雅坚毅,脸上棱角分明,宛如一幅版画。他仿佛一位民国文人,穿越半个世纪的光阴站在我的面前。 ⑦我站在他的画前,一弯晓月挂在夜空,群山默默,寂静无言,连月亮的光芒都是清冷的。他的画如此空灵、缥缈,有云烟苍茫之感。这是画吗?还是历史的云烟一不小心流淌在画布上?他的画,仿佛他自己的内心,灵性、洁净,却无比悲伤和苍凉。 ⑧在美术馆中看见他在狱中的手稿。“文革”期间,他数次被捕入狱,三根手指惨遭折断。有一次,他被关进积水的防空洞里,那里阴暗潮湿,不见天日,如同地狱。他把写检查材料的纸张悄悄节省下来,写满他的小说和散文。 ⑨我低下头静静看着陈列柜中的手稿,每一张都密密麻麻,字如小米粒大小,写在粗糙的纸上。那穿越半个世纪的手稿,经过岁月侵蚀,纸张发黄变脆,字迹已经模糊,每一张纸的两面都写满了,不留天地。这些手稿有六十六张,共计六十五万字。 ⑩我站在一张张手稿面前,忍不住泪水盈眶。那段暗无天日的岁月,带给一位艺术家多少精神与肉体的折磨和苦痛?是这些小米粒一样的文字,支撑他走过那些屈辱苦难的岁月。也是这些文字,给予他暗淡的生命一点点幽微的光亮。 ?看着这些手稿,我恍然想起画家梵·高的《星空》,梵·高生命最后的几年里,一直被关在精神病院。只有一扇小小的铁窗,能让他看见外面世界的朝阳和霞光,也是那一扇小窗,让他看见湛蓝的夜空中满天的繁星,正因如此,他才创作出不朽的杰作——《星空》。 ?文学是什么?我问自己,也问镜框里的木心。他回答:是星辰! ?无论黑夜多么漫长,总有几颗璀璨的星辰闪亮着,照亮着人们日渐蒙尘的眼睛和心灵。我听他轻声吟诵:你终于闪耀着了么?在我旅途的终点。 ?木心的手杖,黑色的礼帽,读过的书籍,他喜欢的艺术大师的肖像,如今都静静安放在他的故居里。莎士比亚、尼采、伍尔芙、贝多芬——木质雕花的相框里有他们的照片。无论他走到哪里,从乌镇到纽约,他们一如芳邻,一直陪伴在先生身边。 ?电视中播放着他的录像,他坐在老屋里,谈笑风生,语声朗朗。他说话时声音不大,但是一出口就有惊世之语,醍醐灌顶,如大雪天忽然遇见太阳。 ?我喜欢他的诗歌和短句,那么干净而热烈,率真而明亮,睿智和风趣。他说:艺术是最好的梦。世上有多少墙壁呀,我曾到处碰壁,可是至今也没画出我的伟大壁画。 ?除了灾难、病痛,时时刻刻要快乐,尤其是眼睛的快乐。要看到一切快乐的事物,耳朵要是听不到快乐,眼睛可以。 ?他喜欢画家梵·高,木心的诗:“梵·高在博物馆里/我在路上走。”这是一九八三年,美国大都会艺术博物馆举办特展《梵·高在阿尔》,木心看了画展后,写成此诗。第二年,木心在哈佛大学举办个人画展,二零零一年他在耶鲁大学美术馆举办画展。这距离他19岁第

朱光潜的经典语录

朱光潜的经典语录 朱光潜,现当代著名美学家、文艺理论家、教育家、翻译家。下文是为大家精选的朱光潜的经典语录,欢迎大家阅读欣赏。 《谈修养》 正路并不一定就是一条平平坦坦的直路,难免有些曲折和崎岖险阻,要绕一些弯,甚至难免会误入歧途 如果你我在性灵上有高低,我高就须感化你,把你提高到同样水准;你高也是如此,否则友谊就难成立。朋友往往是测量自己的一种最精确的尺度,你自己如果不是一个好朋友,就决不能希望得到一个好朋友。要是好朋友,自己须先是一个好人。我很相信柏腊图的“恶人不能有朋友”的那一句话。恶人可以做好朋友时,他在他方面尽管是坏,在能为好朋友一点上就可证明他还有人性,还不是一个绝对的恶人。说来说去,“同声相应,同气相求”那句老话还是真的,何以交友的道理在此,如何交友的方法也在此。交友和一般行为一样,我们应该常牢记在心的是“责己宜严;责人宜宽”。 《谈修养》 我承认遗传和环境的影响非常重大,但是我相信它们都不能完全解释天才。 《谈美》 朋友,我们都不过是自然的奴隶,要征服自然,只得服从自然。违反自然,烦恼才乘虚而入,要排解烦闷,也须得使你的自然冲动有机会发泄。人生来好动,好发展,好创造。能动,能发展,能创造,便是顺从自然,便能享受快乐,不动,不发展,不创造,便是摧残生机,便不免感觉烦恼。 《给青年的十二封信》 正路并不一定就是一条平平坦坦的直路,难免有些曲折和崎岖险阻,要绕一些弯,甚至难免误入歧途。 意志薄弱经不起挫折的人往往有一套自宽自解的话,就是把所有的过错都推诿到环境。明明是自己无能,而埋怨环境不允许我显本领,明明是自己甘心做坏人,而埋怨环境不允许我做好人。普通人的毛病在责人太严责己太宽。埋怨环境还由于缺乏自省自责的习惯。 《谈修养》 一切道德上的缺点都可以一言以蔽之曰“懒”。 美是有阶级性的,但同时,美更本质的性质是人性,阶级性是人性中的一部分。这及时的更正了人们关于美的错误意识。 《谈美》 如果纯任理智,则美术对于生活无意义,因为离开情感,音乐只是空气的震动,图画只是涂着颜色的纸,文学只是联串起来的字。如果纯任理智,则宗教对于生活无意义,因为离开情感,自然没有神奇,而冥感灵通全是迷信。如果纯任理智,则爱对于人生也无意义,因为离开情感,男女的结合只是为着生殖. 《谈美》 凡所难求皆绝好,及能如愿便平常。 总之,愁生于郁,解愁的方法在泄;郁由于静止,求泄的方法在动。 《给青年的十二封信》 问心的道德胜于问理的道德,所以情感的生活胜于理智的生活。

木心先生的经典语录_木心先生的经典语录

木心先生的经典语录_木心先生的经 典语录 【--经典手机短信】 木心先生本人追求"无名度,但陈丹青、陈村等人的恭言敬语却让向来绝缘尘俗的木心的名字又如雷贯耳。下面是为您收集整理的木心语录,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木心最火语录 1、我倒并不悲伤,只是想放声大哭一场。 2、不自由,就是不自然。不自然,就是不自由。 3、生活是什么?生活是死前的一段过程。

4、爱,原来是一场自我教育。 5、你再不来,我要下雪了。 6、那时候时间很慢,慢到只能用一生去爱一个人。 7、善,因是无报偿的,才可爱;恶,因是无恶报的,才可恶。 8、当愚人来找你商量事体,你别费精神--他早就定了主意的。 9、凡永恒伟大的爱,都要绝望一次,消失一次,一度死,才会重获爱,重新知道生命的价值。

10、在西方,下雨了,行人带伞的便撑伞,无伞的照常地走,没见过耸缩脖子的狼狈相。在西方,道途两车相撞,双方出车,看清情况,打电话,警察来公断处理(从出事起到警察到达之前,双方不说一句话)。仅此两则,立地可做的事,在中国,一百年后也未必做得到。 11、做生活的导演,不成。次之,做演员。再次之,做观众。 12、轻浮,随遇而爱,谓之滥情。多方向,无主次地泛恋,谓之滥情。言过其实,炫耀伎俩,谓之滥情。没条件的痴心忠于某一人,亦谓之滥情。 13、一场梦,不怨也不恨,上了想象力的当。 14、给他们面子是我自己要面子。

15、万头攒动火树银花之处不必找我。如欲相见,我在各种悲喜交集处,能做的只是长途跋涉的归真返璞。 16、凡是伟大的,都是叛逆的。 17、中国文化精神的最高境界是欲辩已忘言。欧陆文化精神的整体表现是忘言犹欲辩。 18、幸亏梦境中的你不是你,我也不是那个我。 19、遇事多与自己商量。 20、一种景色,联想不起另一种景色,才是值得眷眄的景色。

木心文学回忆录语录

木心文学回忆录语录 导读:经典语录木心文学回忆录语录 1、艺术都是艺术家的头脑、心肠、才能,三者合一。三者可有侧重,但不可能单凭其一。——木心《文学回忆录》 2、哲学很容易战胜过去和未来的恶,但现在的恶却很容易战胜哲学。——木心《文学回忆录》 3、读书,要读进去,还要读出来。——木心《文学回忆录》 4、群众是没有眼睛的,群众还是没有记忆的。——木心《文学回忆录》 5、凡是健全高尚的人,看悲剧,既骄傲又谦逊地想:事已至此,好自为之。一切伟大的思想来自悲观主义。真正伟大的人物都是一开始就悲观、绝望,置之死地而后生。——木心《文学回忆录》 6、自己不成熟的青年人,常有偷窥癖,因为自己空泛。——木心《文学回忆录》 7、有人一看书就卖弄。多看几遍再卖弄吧——多看几遍就不卖

弄了。——木心《文学回忆录》 8、天堂人间不能共存,世俗和理想难以沟通。——木心《文学回忆录》 9、人总是要爱人的,否则是没有希望可言的。——木心《文学回忆录》 10、天才有两条规律:一是把事情弄大。一是把悲哀弄永恒。——木心《文学回忆录》 11、宗教总是从情理开始,弄到不合情理。——木心《文学回忆录》 12、一个人要从远处回,从高处下,从深处出。——木心《文学回忆录》 13、可惜他刚刚开始怀疑,就找到了信仰。——木心《文学回忆录》 14、艺术不是情绪的活动,而是认知的活动。——木心《文学回忆录》

15、历史学家要的是“当然”,艺术家要的是“想当然”。美术史,是几个艺术家的传记;文学史,是几个文学家的作品。——木心《文学回忆录》 16、《红楼梦》中的诗,如水草。取出水,即不好。放在水中,好看。——木心《文学回忆录》 17、我自得恶果,所以不必悲伤;我不抱希望,所以不绝望,我自寻路,一个人走,所以不反激。我也有脾气要发,但说说俏皮话。——木心《文学回忆录》 18、善,因是无报偿的,才可爱;恶,因是无恶报的,才可恶。——木心《文学回忆录》 19、西谚曰:人人知道荷马,谁读过荷马?这层象征很有意义:人所崇拜的东西,常是他们不知道的东西。——木心《文学回忆录》 content2(); 20、生在西方,就做伊卡洛斯;生在中国,只有做做脱线的风筝。——木心《文学回忆录》 21、有小俗套,有大俗套,后者是别人的风格,对你就是俗套—

木心先生经典语录【木心的经典语录】

木心先生经典语录【木心的经典语录】 1.爱情,亦三种境界耳。少年出乎好奇,青年在与审美,中年归向求知。老之将至,义无反顾。《即兴判断》 2.悲观主义是一种态度,一个勇敢的人的态度。 3.悲伤有很多种,能加以抑制的悲伤,未必称得上悲伤。《即兴判断》 4.不谦而狂的人,狂不到哪里去;不狂而谦的人,真不知其在谦什么。《琼美卡随想录》 5.不自由,就是不自然。不自然,就是不自由。《云雀叫了一整天》 6.从前的那个我如果来找现在的我会得到很好的款待《云雀叫了一整天》 7.从前的人,多认真认真勾引,认真失身峰回路转地颓废《我纷纷的情欲》 8.从前的日色变得慢。车,马,邮件都慢。一生只够爱一个人。《从前慢》 9.淡淡地浓浓浓地淡人情味是这样的《云雀叫了一整天》 10.当我与敌人对坐,我是清醒的。我忘怀自己时,是和朋友在一起。《我纷纷的情欲》 11.凡事到了回忆的时候,真实得像假的一样。《伊斯坦堡》 12.凡是令我倾心的书,都分辨不清是我在理解它呢还是它在理解我。《木心谈木心》 13.给他们面子是我自己要面子《云雀叫了一整天》 14.亟欲达到精致而弄成了粗陋的东西最难看。《即兴判断》 15.借我后天长成的先天,借我变如不曾改变。 16.倔强是最难改的脾气。假如要改,也要倔强地去改。不用改,只有倔强的人才温柔。怎见得呢?譬如说,穿着讲究,就是对自己的温柔。《即兴判断》 17.没有比粥更温柔的了。念予毕生流离红尘,就找不到一个似粥温柔的人。《少年朝食》 18.没有品性上的丰满,知识就是伪装。 19.那时候时间很慢,慢到只能用一生去爱一个人 20.你再不来,我要下雪了。《云雀叫了一整天》 21.你这样吹过清凉,柔和再吹过来的我知道不是你了《五月》 22.年轻,真像是一个理由,一个实际上毫无用处的理由。《鱼丽之宴》 23.女孩拢头发时斜眼一笑很好看,男孩系球鞋带而抬头说话很好看,还有,那种喜鹊叫客人到的童年。《云雀叫了一整天》 24.人害怕寂寞,害怕到无耻的程度。换言之,人的某些无耻行径是由于害怕寂寞而做出来的。 25.人们的错,都错在想以一种学说去解释去控制所有的东西。 26.如欲相见我在各种悲喜交集处。《琼美卡随想录》 27.生活的最佳状态是冷冷清清的风风火火。 28.生命是什么呢,生命是时时刻刻不知如何是好。《哥伦比亚的倒影》 29.岁月不饶人,我亦未曾饶过岁月。《云雀叫了一整天》 30.所谓无底深渊,下去,也是前程万里。《素履之往》 31.天才是被另一个天才发现的。《云雀叫了一整天》 32.万头攒动火树银花之处不必找我。如欲相见,我在各种悲喜交集处,能做的只是长途跋涉的归真返璞。《我纷纷的情欲》 33.我不树敌敌自树《云雀叫了一整天》 34.我好久没有以小步紧跑去迎接一个人的那种快乐了。《琼美卡随想录》

道家经典语录大全

道家经典语录大全 导读:本文是关于道家经典语录大全的文章,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1、我有三宝,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 2、天之道,利而不害;圣人之道,为而不争。 3、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4、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善者不辩,辩者不善。知者不博,博者不知。 5、其政闷闷,其民淳淳;其政察察,其民缺缺。是以圣人方而不割,廉而不刿,直而不肆,光而不耀。 6、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故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 7、始制有名,名亦既有,夫亦将知止,知止可以不殆。 8、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 9、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10、人之所畏,不可不畏。 11、人之所教,我亦教之。强梁者不得其死,吾将以为教父。 12、希言自然。故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 13、譬道之在天下,犹川谷之于江海。 14、天地相合,以降甘露,民莫之令而自均。

15、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 16、夫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首。 17、不出户,知天下;不窥牖,见天道。其出弥远,其知弥少。是以圣人不行而知,不见而明,不为而成。 18、不谓小善不足为也而舍之,小善积而为大善;不谓小不善为无伤也而为之,小不善积而为大不善。 19、圣人常无心,以百姓心为心。 20、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 21、“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 22、言有宗,事有君。夫唯无知,是以不我知。 23、祸莫大于轻敌,轻敌几丧吾宝。故抗兵相若,哀者胜矣。 24、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 25、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孰知其极?其无正也。正复为奇,善复为妖。人之迷,其日固久。 26、善为士者,不武;善战者,不怒;善胜敌者,不与;善用人者,为之下。是谓不争之德,是谓用人之力,是谓配天古之极。 27、是以圣人为而不恃,功成而不处,其不欲见贤。 28、凡物不以其道得之,皆邪也。三国。 29、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30、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无有入无间,吾是以知无为之有益。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