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殖民主义理论
概述爱德华赛义德的后殖民主义理论
概述爱德华·赛义德的后殖民主义理论(1)赛义德不仅将文本与世界和批评家联系起来,而且将文学经验与文化政治联系起来,进而强调政治和社会意识与文学研究之间的关系,推行文化政治批评并强调跨学科研究对后殖民主义文学研究的重要性。
(2)东方主义:①宗主国与边缘国:赛义德《东方主义》一书介入政治、参与社会、强调历史,将文学研究与政治、社会、历史紧密结合起来,表明其从纯文学方向扩展出去而走向广阔的“文学与社会”的研究,并进入到了对文化帝国主义这一“禁区”的研究之中,具有明显的意识形态分析和政治权力批判倾向。
他在“话语-权利”的结构中看到了宗主国政治、经济、文化、观念与边缘国政治文化的二元对立,边缘国往往是宗主国强大神话的一个虚弱陪衬,一种面对文化霸*权的自我贬损。
②东方主义所虚构的东方,只能在欧洲人的想象中说话。
东西方冲突的东方主义理论迎合了世界的政治权力格局和紧张的意识形态冲突。
他强调一种文化总是趋于对另一种文化加以改头换面的虚饰而不是真实的接纳这种文化,总是为了接受者的利益而接受被篡改过的内容。
作为东方主义者的西方知识分子利用文化研究并没有增进人类总体经验,也没有消除民族主义和宗主国中心主义的偏见去解释人类总体文化体系,而是通过对东方文化的研究参与着种族歧视和文化霸*权、精神垄断。
(3)个体特殊性对抗:①赛义德将福柯的“话语理论”与葛兰西的“领导权”理论结合起来,强调东方主义是一种话语结构,强调恢复人的范畴并承认个人经验在提供理论和政治基础方面的有效性。
②他坚持学者的个体特殊性对批判思维的重要性,特殊性使得学者能够以个体经验从人类主义或世界主义的角度上去对抗整体性殖民文化。
③赛义德认为只有通过个体经验才能有效的选择境遇并改变个体乃是群体的命运,希望能够通过分析西方和东方彼此对立的文化统治权力结构而寻绎消解这种中心-边缘矛盾体。
但因为西方对东方的歪曲是深深植根于西方政治文化环境与制度之中的,通过个体经验选择境遇就并非易事。
后殖民主义理论概述
后殖民主义将葛兰西的这一思想推演到对世界范围的东西方之 间的文化霸权关系的考察 , 认为文化霸权贯穿于西方对于东方 的整个殖民主义过程。
福柯的话语权力理论(核心是话语、知识与权力的 关系)
霍米.巴巴 (Bhabha Homi)
《文化的定位》(The Location of Culture)
主要观点及发展
后殖民主义的“后”,要害是在文化、知识和 精神领域里。(王宁,1995)
照当今一些学者的考察,后殖民主义理论并没 有一个大致相同的批评方法,而是“采用各种不 同的方法,由于其与另一些批评理论方法之关 系密切故很难将其予以区别” 。(王宁,1995)
话语权与混杂性(Hybridity)
知识:如何生产、如何影响社会的?
动态的思考过程:怎样的知识,谁的知 识,如何产生,如何作用,结果如何, 权力从何而来……
主流与非主流知识:公平性问题
后殖民理论发现了非主流知识的“失 语”,对其如何发出声音却没有做更 多的探索。
权威的问题(中心-边缘) 知识的独特性问题(Grain,2008) 跨文化交际、文明间对话的问题
侧重话语反抗,忽视“革命”和殖民的有效 抵抗。
以概念或理论替代真实经验,纸上谈兵
注重文化“杂交性”,掩盖不平等和权力差 异。
谁在杂交谁?杂交的主体是什么?谁有权杂交?
忽视阶级分析,没有指明反殖民的主体
(徐辉,2008)
对教育的影响
教育目的 知识观 课程观 师生关系的重新定位 教育全球化 比较教育:视野、主题与方法
弗朗兹.法侬(Frants Fanon):《黑皮肤,白面具》,《地球上 不幸的人们》-最有名的一章《论民族文化 》
post-colonialism translation theory 后殖民主义翻译理论
东方主义与文化帝国 主义理论
文本研究与文化政治 批判策略
两种声音
“归化”与“异化” 问题
一、后殖民主义理论
1、定义: 后殖民主义理论是一种多元文化理论,主要研究殖 民时期之“后”,宗主国与殖民地之间的文化话语 权力关系,以及有关种族主义、文化帝国主义、国 家民族文化、文化权力身份等问题。
殖民主义
霸权,实现了第三世界批评从边缘向中心的运动,导 致了文化多样性的真正实现。
代表作: The location of culture (1994)
代表理论
34
2、失语症话语 西方:话语的主动权与文化输出权 东方:失语症候(尼玛斯人与“星期五”) English/english
第一世界的西方操持着第一世界的“英语”(English),而第 三世界的批评家或者后殖民地批评家使用的则是带有当地语音 和语法特征的第三世界“英语”(english),因此第三世界失 去了话语的主动权,成为一个“沉默的他者”。无言的状态或
38
后殖民主义翻译研究
始于20世纪80年代,是建立在解构主义、阐释学、多元系统论、描写主义、 目的论和新历史主义基础上的翻译研究的新视角。该理论“从后殖民主 义理论视角审视不同历史条件下的翻译行为,关注隐藏在译文背后的两 种文化间的权力争斗和权力运作,认为不同文化间存在着权力差异,不同文 化间从未有过真正平等的对话”。由于后殖民语境下存在着政治经济的 不平等,便产生了强势文化与弱势文化之间的权力差异,翻译难以实现 人们预期的平等对话和信息转换。
Postcolonial Translation Theory
后殖民主义翻译理论
1
结构
后殖民主义理论
葛兰西的“文化领导 权”理论
后殖民主义理论与翻译研究
二、葛兰西的“文化领导权”理 葛兰西的“文化领导权” 论(以《鲁滨逊漂流记》为例) 鲁滨逊漂流记》为例)
1、文化领导权的概念 (1)“统治”:西方的国家机器是一条 外围的壕堑,其身后具有一个由堡垒和 “阵地”组成的庞大体系,这个体系不 仅控制着本国的工人和其他从属阶级, 而且还以赤裸裸的暴力统治着一个高度 发达的社会。暴力统治是通过军队、警 察、法院等实现的;
(二)文本研究与文化政治批 二)文本研究与文化政治批 判策略
1、著作:《世界、文本、批评家》 2、观点: (1)种族中心主义和人对权力的欲望,是 文本与世界联系的根本内容。 (2)批评也是一个文本事件 ,文本批评 就是文化政治批判
(三)边缘性与失语症话语 三)边缘性与失语症话语
1、边缘性:后殖民主义理论的一大特 色 西方:普适真理与“东方应该怎样” 的权力指向(鲁滨逊的宗教文化殖 民) 东方(第三世界):边缘性(香蕉人 的尴尬) 后殖民:边缘到中心,边缘对中心的 消解
2、失语症话语 西方:话语的主动权与文化输出 权 东方:失语症候(尼玛斯人与 “星期五”) English/english
第一世界的西方操持着第一世界的“英 语”(English),而第三世界的批评家 或者后殖民地批评家使用的则是带有当 地语音和语法特征的第三世界“英语” (english),因此第三世界失去了话语 的主动权,成为一个“沉默的他者”。 无言的状态或失语状态说明“言说者的 缺席或被另一种力量强行置之于盲点之 中。”
佐哈尔:“任何多元系统,都是一个较大 的多元系统,即整体文化的组成部分; 同时,它又可能与其他文化中的对应系 统共同组成一个‘大多元系统’。…… 任何一个多元系统里面的现象,都不能 孤立地看待,而必须与整体文化甚至与 世界文化这个人类社会中最大的多元系 统中的现象联系起来研究。”
法学视角下的后殖民主义理论
法学视角下的后殖民主义理论随着全球化的加速以及各国之间的关系变得日益紧密,后殖民主义理论逐渐成为法学界的研究热点。
后殖民主义理论是对传统殖民主义的批判和超越,提出了一种以平等和多元为核心的新型思维方式。
在法学领域中,后殖民主义理论的引入能够为我们审视和重构某些已有的法律制度提供全新的视角。
一、后殖民主义理论的起源和发展后殖民主义理论起源于20世纪60年代的学术运动,被认为是西方学界对殖民主义时代遗留问题的回应。
后殖民主义理论主张将权力视为非中心化的,质疑西方中心主义和现代性的普遍性,提出了对权力关系、身份政治和文化认同的全新思考。
该理论极大地挑战了以往以西方为中心的法律思维方式,并通过关注被压迫和边缘化群体的权益,提出了更加多元和包容的法律视角。
二、后殖民主义理论对法学的启示后殖民主义理论对法学带来了许多启示,其中之一便是对权力关系的重新审视。
在过去的殖民主义时代,殖民者通过控制和管理殖民地的法律制度来实现其统治目的。
后殖民主义理论批判了这种一元化的权力结构,并强调被压迫群体对制度改革的重要性。
在法学领域中,我们应该以被压迫群体的视角来审视法律制度,并通过多元和包容的方式来重构和完善现有的法律框架。
同时,后殖民主义理论还提醒我们重视文化认同和身份政治。
在殖民主义时代,殖民者通过强加自己的文化和价值观来剥夺被殖民地的文化认同。
后殖民主义理论呼吁重建被压迫群体的文化认同,并确保其在法律和社会制度中得到充分的重视和保护。
这意味着我们需要在法律制度中加强对多元文化的尊重和包容,使每个个体都能在法律保护下实现自由发展。
除了以上两个方面,后殖民主义理论对法学还有更深层次的影响。
它使我们反思法律理论和法律实践之间的关系,并打破了传统的法律思维方式。
后殖民主义理论强调法律应该从被压迫者的视角来审视,并针对性地提出解决方案。
因此,我们需要在法学教育中引入多元化、包容性和后殖民主义的思维方式,培养学生在面对复杂社会问题时的全新思考能力。
后殖民主义 名词解释
后殖民主义名词解释
后殖民主义是一个理论框架,它关注着以前殖民地国家在独立后面临的政治、经济、社会和文化问题。
它认为,即使一个国家取得了独立,它仍然可能受到先前殖民主义的影响和剥削。
后殖民主义的目标是揭示和对抗这种持续的不平等和压迫状态。
后殖民主义思想强调了西方殖民主义对于被殖民地国家的文化、认同和社会结构的破坏,并试图恢复被殖民地国家本土文化的尊严和权力。
它主张批判性思考和反思欧洲中心主义的观念,同时也关注性别、种族和阶级等其他社会差异对于后殖民国家的影响。
后殖民主义的理论家们提出了一系列批判性的概念和方法,包括"第三世界"、"文化认同"、"去中心主义"、"后现代主义"等。
他们试图通过重构历史记述、重新评估社会关系和权力结构,以及挑战西方中心主义的知识体系来推动社会变革。
需要注意的是,后殖民主义并非一个统一的理论体系,而是一个多元和复杂的学术领域,其中不同的理论家有着不同的观点和方法。
因此,在具体研究和讨论后殖民主义时,需要考虑到这种多样性和复杂性。
后殖民主义:理论、文化与全球视角
• 回应批判,强调后殖民主义理论对历史和文化现象的复杂性关注 • 反思全球化,关注全球化对文化多样性的影响 • 强调文化多样性的重要性,同时关注全球化背景下的文化交流和融合
后殖民主义理论在实践中的局限性
实践中的局限性
• 后殖民主义理论难以解释全球化背景下的所有文化现象 • 后殖民主义理论在分析具体问题时可能过于强调文化因 素 • 后殖民主义理论在实践中的策略和途径有待探讨
对经济发展模式的影响
• 分析后殖民主义对全球经济发展模式的影响 • 探讨后殖民主义对南南合作和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影响 • 倡导合作共赢的经济发展模式
05
后殖民主义理论的批判与反思
后殖民主义理论面临的批判及其回应
对后殖民主义理论的批判
• 批判后殖民主义理论对历史的简化和过度政治化 • 质疑后殖民主义理论对全球化的乐观态度 • 批评后殖民主义理论对文化多样性的过度强调
• 分析电影中的后殖民主义元素 • 揭示电影对印度教育制度和全球化的批判 • 倡导文化多样性和创新意识
中国文学作品《活着》
• 分析作品中的后殖民主义元素 • 揭示作品对中国历史和文化的影响 • 倡导文化抵抗和政治抵抗
04
后殖民主义在全球范围内的影响
后殖民主义对全球政治格局的影响
对国际政治权力的挑战
后殖民主义理论对全球化与本土化的探讨
全球化
• 强调全球化对文化多样性的影响 • 探讨全球化背景下的文化抵抗和政治抵抗 • 倡导全球公民意识和国际正义
本土化
• 强调本土化对文化多样性的保护 • 探讨本土化过程中的文化抵抗和政治抵抗 • 倡导本土文化传统和全球公民意识
03
后殖民主义文化分析的方法与策略
后殖民主义:理论、文化与全球视角
后殖民主义与艺术的理论
后殖民主义与艺术的理论随着全球化的不断发展,后殖民主义成为当代社会的热门话题之一。
其主要思想是在解决殖民主义问题上强调被统治者的主体性和对抗性。
在这方面,艺术也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在本文中,我们将探讨后殖民主义与艺术的理论,并探讨它们如何互动和影响。
一. 后殖民主义的定义与发展后殖民主义的定义是一种文化理论,是殖民主义后期形成的反殖民运动。
它强调解决殖民主义问题上被统治者的主体性和对抗性,认为在对抗思想中培养自愿性,认同和团结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并且它强调了非西方文化的影响和价值,对世界和文化的贡献。
在20世纪80年代后期和90年代初,后殖民主义理论通过文化研究为主的多种方式,逐步形成。
尤其是在1994年,文化理论家休·布迪尔(Homi K. Bhabha)发表了《位置致意(The Location of Culture)》一书,以及加缪·爱德华·格兰特(Gayatri Chakravorty Spivak)的《在印度雾中失踪:列巴怎样无声了;关于地理学话语的一般提问》(Can the Subaltern Speak?)等书的出版,使后殖民主义理论得到了广泛的关注。
二. 艺术的定义和发展艺术是一种以观念、感性和审美特征作为表达方式的特殊人类活动。
它包括各种领域和形式,如绘画、雕塑、音乐、电影、舞蹈以及文学等。
艺术的目的是传达和表达情感、思想、观念,引起观众的共鸣和反思。
伴随着人类文明的演变,艺术也在不断发展。
早期的艺术更倾向于宗教和礼仪,比如印度教的寺庙艺术和欧洲的教堂艺术。
到了文艺复兴时期,人们开始追求自我表达和审美的享受,形成了个性化的艺术风格。
随着现代化的进程,更多的新兴艺术形式,例如电影、摄影、数字艺术等,不断涌现。
三. 后殖民主义与艺术的关系后殖民主义和艺术在相互作用和影响中有着密切的联系。
1. 艺术作为表达后殖民主义思想的途径艺术家和文化工作者通过自己的作品,可以传达出后殖民主义思想。
第五章后殖民主义
第五章 后殖民主义
一、后殖民主义兴起的社会历史背景 二、后殖民主义的理论来源 三、后殖民主义的基本特征 四、后殖民主义的主要内容 五、对后殖民主义的基本评价
一、后殖民主义兴起的社会历史背景
㈠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东西方国家关系的紧张 ㈡具有东方血统和生活经历的知识分子进入 西方学术界 ㈢冷战结束后民族主义重新崛起 ㈣经济全球化时代发展中国家对民族文化独 立性的追寻
对东方主义的批判
• 萨义德认为东方学有三层意思:
作为一个学术研究门类的东方学,涉及所有与东方有关的 领域,包括从古到今的任何已知的亚洲文明和非洲文明。 作为一种思维方式的东方学,它建立在东方和西方二元 对立的基础上。这些对立包括:理性、发达、文明、高级 的西方与非理性、落后、野蛮、低级的东方;不断进步的 西方与始终不变的东方,自我界定的西方与他我界定的东 方;主体的西方和客体的东方;普遍性的西方与特殊性的 东方;等等。 作为一种处理东方的机制的东方学,通过做出与东方有关 的陈述,对有关东方的事务进行裁判,并以此为理论的、 政策的依据,对东方进行殖民统治。是西方用以控制、规 划和君临东方的一种机制。也就是东方主义。
对东方民族文化身份的研究
• 东方民族文化身份的重建:只能立足于东 西方文化的历史纠葛,重构民族的文化身 份。它总是有两个向度:一个是相似性和 连续性,它为人们提供传统和根基,另一 个是差异性和断裂性,它提醒人们要不断 地自我超越与重构。重建不是重新颠倒被 扭曲的历史,而是在异质文化的碰撞和交 锋中重建文化身份。
五、对后殖民主义的基本评价
• 从社会作用来看,它有助于西方社会对殖 民主义历史的再认识,有助于东方世界对 东西方关系的再思考。
• 从局限性来看,它过多地停留在学术研究的层面, 缺乏社会研究和历史研究的科学性;著述都比较 晦涩,提出的建构性文化认同策略也都含混不清, 并且有意无意地以他们对西方文化殖民历史的研 究,压抑、忽视和取代东方民族国家学者的相关 研究;着重从文化方面批判欧洲中心主义,在客 观上往往转移了对全球政治、经济霸权的关注, 从而也就间接地维护了欧洲中心主义的文化霸权。
后殖民主义翻译理论
斯皮瓦克(Gayatri Spivak):
印度裔美国学者 结合女性主义、解构主义、马克思主义,以 性别、种族、阶级为分析代码,对殖民地的 权力话语进行深入揭露,对文化帝国主义的 种族中心主义进行批判,进而对臣属文化重 新命名。 代表作:Of Grammatology (1976,trans.), In Other Worlds: Essays in Cultural Politics (1988), Outside in the Teaching Machine (1993)
代表人物及其主要观点
尼兰贾娜 (Tejaswini Niranjana): 印度裔美国学者 认为翻译自始至终都是个政治行为, 翻译中隐含的权力关系仍旧是原殖民 者对后殖民地人民进行“象征控制” 的场所,呼吁对翻译重新定位。 代表作:Siting Translation: History, Post-structuralism, and the Colonial Context (1992)
混杂性(hybridity) 巴巴成功地将“混杂性”这一术语引 入了文化研究领域,并使之成为后殖 民批评不可或缺的重要概念。混杂性 是指由殖民化产生的接触区内新的跨 文化形式。巴巴认为,异质文化间的 碰撞是一种话语实践。巴巴试图通过 混杂性策略颠覆殖民话语权威,从而 揭示殖民化过程中被殖民文化与殖民 权力互动中产生的种种矛盾现象。
霍米· 巴巴(Homi Bhabha):
波斯裔美国学者 张扬第三世界文化理论,主张异质文 化,特别是弱势文化,通过沟通与转 化,渗入到对殖民者文化的复制中, 解构其话语权威,从而使第三世界文 化获得自身的合法性。 代表作:The Location of Culture (1994)
二.后殖民主义翻译理论
后殖民主义、后殖民理论与后殖民性
后殖民主义、后殖民理论与后殖民性*陶东风1、殖民主义、新殖民主义与后殖民主义虽然"后殖民主义"(postcolonialism)是一个到本世纪晚期才被学术界广泛使用的术语,但是这个术语的准确含义却必须联系此前的"殖民主义"(亦称旧殖民主义)与"新殖民主义"这两个相关概念才能得以把握。
这三个概念分别是对殖民关系的不同阶段与不同特点所作出的理论概括。
殖民主义或旧殖民主义是指殖民关系的第一阶段,在时间上被限定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前,其特点是殖民宗主国在政治、军事上对于殖民地国家的赤裸裸的直接统治,殖民地国家或彻底或部分地丧失了自己的国家主权;而在理论上对于殖民主义的分析与批判,在源头上可以上溯至马克思,而其成熟形态则是本世纪初列宁、卢森堡等人的帝国主义理论。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即本世纪40年代以后),世界各地的绝大多数殖民地国家在政治上纷纷独立,取得了国家主权,并开始摆脱帝国主义的直接控制。
但是由于真正原因,它们在经济与政治上仍然无法彻底摆脱对于原西方宗主国的依赖。
冷战开始以后,这些国家和地区形成了所谓第三世界,人口众多、幅员辽阔,经济落后,在政治与经济上都无法真正独立。
这就是殖民关系的第二阶段──所谓的"新殖民主义"阶段。
这个阶段的相应理论是20世纪60-70年代在拉美国家发展起来的"依附理论"(dependency theory)或称"新帝国主义"理论。
它的宗旨是阐述新殖民主义阶段西方发达国家与第三世界国家之间不平等的政治、经济关系,力图表明:在二战后出现的资本主义世界秩序中,西方发达国家通过自己的技术与金融等方面的优势,处于世界体系的中心,掌握着第三世界的命运,使之依然处于半殖民地或准殖民地的状态,亦即世界体系的边缘,可以说是不叫殖民地的殖民地。
如果说殖民主义与新殖民主义主要关注的是西方宗主国与殖民地国家或第三世界国家的政治、经济关系;那么,后殖民主义理论则集中关注第三世界国家与民族与西方殖民主义国家的文化上的关系。
后现代主义(3)后殖民主义
后殖民主义理论(14)
霍米· 巴巴的后殖民主义 霍米· 巴巴(Homi Bhabha,1949—),原是波 斯裔的印度人,早年去牛津大学学习,后在普 林斯顿大学任教,现为芝加哥大学教授。他的 著作有《文化的定位》(1994)等。
3
后殖民主义理论(15)
霍米· 巴巴除强调西方霸权主义对东方文化的侵略外, 还强调了东方人对西方文化入侵的抵制和反抗。 他认为后殖民思想对人心的入侵有许多是无意识的, 即是从一个被动接受到主动接受,从被迫感接入到适 应感接入的过程。 他还提出了一种解构主义的“文化杂交”(cultural hybrid)理论。不同文化的相互影响,不是融合而总 是杂交。
后殖民主义理论(8)
从福柯的“话语权”理论和德里达的解构主义
理论入手,结束西方的后殖民文化统治的最好 方法是实行“话语革命”,即通过他的关于后 殖民主义理论的宣传,夺回被西方文化霸权主 义剥夺了的东方人的自己表述自己的话语权, 重写东方以及整个世界的历史,超越东方主义。 在思想上和认识上消解或颠覆“西方”和“东 方”的二元对立和冲突,以唤醒人们认识到东 方文化和西方文化本来没有固定不变的界线。
后殖民主义理论(5)
当今全球性旧殖民制度虽已基本结束,通过武力进行 领土征服的殖民主义活动已经停止,但是通过文化霸 权在思想上征服第三世界以攫取资源,进行经济、政 治、文化和意识形态等方面的奴役的后殖民活动却有 增无减,新的“殖民主义者”通过文化霸权牢牢地统 治着东方(第三世界),奴役着东方人,这就是东方 主义流行的社会原因。 以西方文化霸权思想为指导,“研究”东方各国政治、 经济、文化等的西方学者称为“东方学者”或“东方 主义者”。
过程哲学与后现代主义 格里芬认为,当前自然科学的发展已为否定现 代主义,创建后现代主义作好了准备。自本世 纪以来,相对论、量子力学,以及“灵学”(神 秘的超心灵之学)等等的发展,充分证明了物与 能、主体与客体、部分与整体的有机统一,从 而否定了“驱魔”的笛卡尔-牛顿力学,建立了 “复魔”(恢复魔力)的自由科学。
后殖民主义理论
后殖民主义我们大家对“殖民主义”一定都不陌生,但加上一个“后”字意义完全不同,可能就很少人对此有较深的了解了。
那么什么是“后殖民主义”,它的历史语境、理论渊源、形成发展,又都是怎样的?一、“后殖民主义”含义“后殖民主义”,我们把它理解为“殖民主义之后“,这个“后”可以说有两个方面的含义,一个时间上的完结——代表殖民地的解体;一个是意义上的取代——殖民主义的消失。
但是很显然,第二种意义并不存在,或者说在当前的历史语境下并不存在,因为我们所能知的所有的后殖民主义话语都基于这样一个历史事实,即“基于欧洲殖民主义的历史事实以及这一现象所在造成的各种后果”,也就是说殖民主义仍存在着后续影响。
而如同上世纪六十年以后在西方学术界出现的形形色色冠以“后”字前缀的“主义”一样,后殖民主义也是一个含义丰富,颇难界定的词,目前也没有一种统一的说法。
按照德里克的概括,仅“后殖民”一词就包含下面三种重要的意思:(1)对前殖民地社会的现实状况的一种真实描绘,在这种情况下它有着具体明确的指称对象,如后殖民国家、后殖民知识分子。
(2) 一种对殖民主义时代以后的全球状态(经济、政治、文化格局)的描述,用法比较抽象,缺乏具体所指,与它企图取而代之的第三世界一样,意义模糊不清,如后殖民世界、后殖民时代等。
(3)描述一种关于上述全球状态的话语,这种话语的认识论和心理取向正是上述全球状态的产物。
(阿里夫·德里克《后殖民氛围:全球资本主义时代的第三世界批评》,美国《批评探索》1994年冬季号。
德里克近十几年来发表一系列论述后殖民理论的文章,以其独到的视角,引起了西方学界的广泛关注。
德里克以西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敏锐眼光,揭示了资本主义全球化背景下后殖民理论存在的盲点及其意识形态内涵,并凭借自己对东亚历史的深入了解,解析了一系列东方后殖民现象。
)我们今天所要说的后殖民主义应该说是更倾向于第三种意义的,简单的来说是对西方文化殖民的历史事实及其后续影响的研究、反思和批判,比如后殖民理论、后殖民批评等,同时包含了前两种含义,成为一种具有广泛应用性的文化批评模式。
后殖民主义整理
后殖民主义一、后殖民主义理论概述1、后殖民主义、后殖民主义理论一般来讲,殖民主义的历史大体可以划分为三个时期:前(旧)殖民主义阶段、新殖民主义阶段、后殖民主义阶段。
前殖民主义:指欧洲殖民者侵略、瓜分、掠夺殖民地的历史,在这个阶段,亚、非、拉的许多国家和地区成为西方列强在政治、经济、文化、军事上直接控制的对象。
新殖民主义:指二战之后,随着亚非拉各个前殖民地国家的纷纷独立,它们开始在政治、军事上摆脱帝国主义的直接操纵,取得国家主权。
但由于历史原因,这些国家和地区在经济、文化上受到帝国主义和前殖民地国家直接或间接的控制,成为美苏等超级大国争夺的第三世界。
它们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间存在明显的依附与不平等关系。
后殖民主义(post-colonialism):与前两个时期既有联系,又有区别,是多种文化政治理论和批评方法的集合性话语。
后殖民主义之“后”(post),与其他后学一样,既有时间上的意义,也有价值取向和批评策略上的“反”之意。
简言之,后殖民主义就是反思批判殖民主义之后的全球文化状态。
与前殖民主义理论侧重政治、军事,新殖民主义侧重经济都不同,后殖民主义理论的重点是文化及其全球的生产和消费,以及生产和操纵文化的知识分子。
后殖民主义与后现代主义相呼应,在后现代主义消解中心、消解权威、倡导多元文化的潮流中崭露头角,并以其意识形态性和文化政治批评性纠正了本世纪上半叶的纯文本形式研究的偏颇,而具有更广阔的文化视阈和研究策略。
后殖民理论(post-colonial theory):是兴起于20世纪后半叶,兴盛于20世界末的一种重要的文化批评思潮,它主要研究殖民时期之“后”,宗主国与殖民地之间的文化话语权力关系、东方主义、第三世界批评、媒体霸权与文化帝国主义扩张、他者与文化身份书写、民族文化与现代化、全球化与本土文化冲突、内部殖民等等新问题。
后殖民理论集后结构主义、女权主义、西方马克思主义、精神分析、少数话语、肤色理论等于一身,展现出广阔的文化研究视野和对历史、社会分析的重新强调。
文学理论中的后殖民主义研究
文学理论中的后殖民主义研究引言后殖民主义是一种文学理论和研究方法,其出现于20世纪50年代,以研究和理解殖民主义对被殖民地社会、文化和文学产生的影响为重点。
本文将以探讨后殖民主义对文学理论的影响和应用为主线,分析后殖民主义在文学领域中的研究方法、理论构建以及相关批评。
第一部分:后殖民主义的理论背景在讨论后殖民主义之前,我们需要先了解殖民主义的历史背景。
殖民主义是指一国将其政治、经济和文化势力延伸到其他地区,并对其进行控制和剥削的一种制度。
殖民主义的兴起和发展导致了大量欧洲国家对非洲、亚洲和美洲的殖民地进行了殖民统治。
20世纪中叶,随着殖民地群体的觉醒和民族解放运动的兴起,殖民主义逐渐受到质疑和批判。
后殖民主义即从这一背景下出现的一种新兴文学理论,旨在揭示和分析殖民主义对被殖民地社会、文化和文学产生的影响,并促进民族解放和文化复兴。
第二部分:后殖民主义的研究方法后殖民主义的研究方法主要包括文学批评、历史考察和社会学调查等多种手段。
通过对殖民主义历史的分析和文学作品的解读,后殖民主义试图还原被殖民地社会的历史真相,揭示被殖民地人民的遭遇和反抗。
其中,文学批评是后殖民主义研究方法的核心之一。
通过对文学作品中的主题、意象、语言和叙事结构等进行详细解读,后殖民主义批评家试图探究殖民主义对文学创作的影响,并对文学作品中的殖民主义观念进行批判和颠覆。
第三部分:后殖民主义的理论构建在后殖民主义理论构建方面,以法国学者菲利普·福活为代表的后殖民主义理论家提出了“他者”和“文化认同”的概念。
“他者”是指那些在殖民主义统治下被视为“异类”的个体或群体。
后殖民主义将“他者”视为文化多样性的核心,主张尊重差异和平等待人。
通过对“他者”的理解和包容,后殖民主义试图消除殖民主义带来的文化剥削和排斥。
而“文化认同”则是后殖民主义思想中的另一个重要概念。
后殖民主义主张每个个体都有权利自由选择自己的文化认同。
他们反对文化上的强加和一元化,主张文化的多元性和包容性。
后殖民主义批评理论
后殖民主义批评理论一、后殖民主义理论后殖民主义产生于上世纪70年代末,以萨义德出版的东方学为标志;后殖民主义成为一种影响广泛的西方社会思潮,则是在上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所谓后殖民,一是用以指称曾经沦为殖民地而今已经获得独立的民族及其人民,如后殖民国家、后殖民知识分子;二是用以指称对西方文化殖民的历史事实及其后果的研究、反思和批判,如后殖民理论和后殖民批评;三是用以指称殖民主义时代结束后的全球政治、经济和文化格局,如后殖民世界、后殖民时代;从西方众多的后殖民理论中可以看到,后殖民主义是指宗主国对其前殖民地的一种文化霸权现象;后殖民理论是对后殖民主义的研究和批判,它是指对欧洲帝国主义列强在文化、政治以及历史上不同于其旧有的殖民地差别的理论研究;包括关于各种经历的讨论:迁徙、奴役、压迫、抵抗、表现、差异、种族、性别、地方以及诸如历史、哲学和语言学等欧洲帝国主义的主流话语的反应;随着后殖民理论的发展,它研究的范围越来越广,例如第一世界和第三世界的非殖民国家的文化关系,一国之内的种族关系以及主要民族与少数民族的关系等,都成为后殖民理论研究的主题;按照后殖民主义的观点,西方的思想和文化模式以及其文学的价值与传统,甚至包括各种后现代主义的形式,都贯穿着一种强烈的民族优越感,因而西方观点思想文化总是被认为居于世界文化的主导地位;与之相对照的是非西方的第一世界和东方的文化传统长期被排挤在边缘地带,或不时地扮演一种充当点缀物的西方“他者”角色;二、后殖民主义的发展1.酝酿期:20世纪初至70年代;代表人物法农,其着作批判地分析了殖民主义意识形态对被殖民者造成的文化心理创伤;2.形成和发展期: 20世纪70年代至90年代;代表人物是萨义德、斯皮瓦克和霍米巴巴;萨义德东方主义的发表则标志着后殖民主义的形成,他被认为是后殖民主义文论的开创者;斯皮尔克提出了后殖民状况下被殖民者的“自我表征”问题;巴巴则提出了“受殖民者的身份构建”问题,他们三人共同促成了后殖民主义文论的广泛影响,被称之为后殖民理论的“圣三位一体”;3.反思期:20世纪90年代至今;代表人物德里克,他对上述三位学者的学术立场及其理论自身的矛盾进行了深入分析,着重支出他们理论的盲点;三、后殖民主义的思想来源1.非洲的殖民主义批评话语20世纪20年代时,非洲正处于民族解放运动、反对西方殖民统治、追求民族独立的过程正;本土知识分子对西方的“同化”政策展开激烈批判,以呼吁非洲民族意识的觉醒,维护非洲本土文化的尊严;于此,形成了一股殖民主义的批评话语;2.马克思主义的民族国家理论后殖民主义的大多数理论家研究过马克思主义,有些还信仰过马克思主义;马克思曾写过两篇文章:不列颠在印度的统治和不列颠在印度统治的未来结果;3.葛兰西的文化霸权思想西方马克思主义者葛兰西认为:所谓文化霸权就是指在资本主义统治中,文化领域的控制具有重要地位;统治者对文化和思想观念的全面控制,不是通过外在强制而是通过被统治者的自觉认同来实现的;后殖民主义者由此认为文化霸权贯穿于殖民主义的整个过程,在后殖民时代,文化控制仍然是帝国主义在你当今的重要表现形式;4.福柯的权力话语理论福柯提出:不存在绝对客观知识,知识的生产、传播和消费始终与权力纠葛在一起;纯粹的整理是不存在的,所有知识的目的都在于确证统治结构的合法性;任何话语都有虚构的成分;四、后殖民主义与文学批评把后殖民主义理论应用在文学批评中,是这一理论在实践中的具体操作;在文学批评者看来,后殖民理论所关注的就是关于与“殖民话题”相关的文学阅读和写作;包括两个方面:即过去曾经是或现在仍是殖民地国家的文学,以及宗主国关于殖民和殖民地人民的文学;如何把深深地烙印在殖民地人民身上的备件和低下科协在殖民地国家的文学上,面对“他者”优势如何明确自己的身份、重塑自己的过去,都无法回避这三个方面,即“他者”、“身份认同”和“混杂性”;1.“他者”按照萨义德的理解,“他者”就是“东方”,即被殖民的一方,是“在西方人对熟悉的事物的藐视和对新奇事物的狂喜或恐惧之间摇曳不定的存在”;事实上,被殖民者在其本质和传统方面有丰富的多样性;作为文化的产物,他们的形象既具有确定性,同时也处于变化中;对殖民者而言,他们是“他者”,而他们自己本身也彼此互相区别,自身的过去也已成为“他者”与他们相对立;殖民主义者利用殖民主义文学“作为一面镜子来反映殖民主义者的自我形象;”文学评论者关注“他者”在作品中的形象被塑造的方式,并透过这些表层的形象和创作方式,去探寻和挖掘更深层次的社会背景和文化内涵以及“他者”被扭曲、被排斥和被憎恶的缘由;2.“身份认同”被殖民者的“身份认同”过程是一个抗争的过程;这种身份“不仅仅是被殖民者个体的身份,而且是一种文化身份和民族身份;”这样的“身份”过去通常由殖民者来加以界定;在殖民地,为了确认身份的目的,抗争无所不在,或彻底颠覆,或奋起反抗,或吸血魔方,其影响深刻,形式多样;“抗争”作为一个概念,带有或可能带有关于人的自由、身份、个性的认识;但是,“抗争”的最终目的就是要确立一种明确的、属于“他者”自己的“身份”;3.混杂性“混杂性”概念首先基于对文化多样性和差异性的认识,它所指的是殖民者和被殖民者的文化中,文化符号和文化实践的混杂和整合、文化实践的趋同和相互适应;既是积极的、富有成效和充满活力的,同时也具有压制性的作用;弱势文化为了从复杂的、业已陌生的过去寻求自身的身份和意义,努力想要去换回或重建一种属于被殖民者自己的文化;这种文化的发展必然带有不平衡性;它通常是混杂的、包含不同语言的、具有多个意义层面的综合体;。
《2024年霍米·巴巴的后殖民理论研究》范文
《霍米·巴巴的后殖民理论研究》篇一一、引言霍米·巴巴是当代后殖民理论的重要代表人物之一,他的理论在学术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后殖民理论主要关注的是殖民主义和后殖民主义的影响及其对文化、社会、政治和经济的深远影响。
巴巴的理论主要从文化角度出发,对后殖民时代的社会文化现象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探讨。
本文旨在深入探讨霍米·巴巴的后殖民理论,并对其在学术界的影响进行简述。
二、霍米·巴巴的后殖民理论概述霍米·巴巴的后殖民理论主要关注的是后殖民时代的社会文化现象,他提出了许多新的观点和概念,如文化混杂、多元文化、流散等。
他认为,后殖民时代的社会文化现象不仅仅是单一文化的表达,而是多元文化的混合和碰撞。
在这种混合和碰撞中,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和互动成为了主要的特征。
首先,巴巴提出了“文化混杂”的概念。
他认为,在全球化的大背景下,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和互动已经成为了常态。
这种交流和互动不仅带来了文化的多样性,也使得不同文化之间产生了混杂的现象。
这种混杂并不是简单的文化融合,而是在保持各自文化特性的同时,相互渗透、相互影响。
其次,巴巴强调了多元文化的重要性。
他认为,多元文化是后殖民时代社会文化发展的重要特征。
在多元文化的背景下,不同文化之间的差异和冲突是不可避免的,但这种差异和冲突也带来了新的机遇和可能性。
多元文化的存在使得社会更加开放和包容,也使得人们更加尊重和欣赏不同的文化。
最后,巴巴还提出了“流散”的概念。
他认为,流散是后殖民时代的一个重要现象。
在全球化的大背景下,人们越来越容易跨越国界和文化的界限进行流动和迁徙。
这种流动和迁徙不仅带来了人口和文化的交流,也使得人们更加深刻地体验到后殖民时代的社会和文化变化。
三、霍米·巴巴的后殖民理论在学术界的影响霍米·巴巴的后殖民理论在学术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他的理论打破了传统文化的界限,将后殖民时代的多元文化和跨文化交流纳入到研究的视野中。
萨义德“后殖民主义理论”探析的开题报告
萨义德“后殖民主义理论”探析的开题报告一、研究背景和意义后殖民主义理论是近年来西方社会科学领域的一股新思潮,是对传统殖民主义理论的批判和超越。
通过分析历史遗产、全球化、跨国主义、文化身份认同等问题,后殖民主义理论试图解释和批判现代化、全球化和跨国经济的效果,揭示全球化中的不平等和阻碍,以及发现新的思维范式和文化实践的可能性。
因此,后殖民主义理论对于理解和指导新时代全球化进程中国际社会问题,提高学者的社会分析能力和批判思维能力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研究目的和问题本论文拟以阐释后殖民主义理论的核心思想、重要观点、主要争议和研究方法为目的。
通过对后殖民主义理论发展历程和各个主要流派的分析研究,探讨后殖民主义理论的理论价值、研究意义和应用前景。
同时,即便后殖民主义理论在西方学术界引起了很大的关注和连锁反应,但其在中国的学术研究还不够深入,本论文也将着重探讨中国学者关于后殖民主义理论的研究现状、问题和趋势,为后续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三、主要内容和结构本论文的主要内容和结构如下:第一章:绪论1.1 研究背景和意义的简介1.2 研究目的和问题的提出1.3 研究方法和论文结构的说明第二章:后殖民主义理论的起源和发展历程2.1 后殖民主义理论的本质和意义2.2 后殖民主义理论的发展历程第三章:后殖民主义理论的核心理论3.1 新殖民主义理论3.2 后现代主义理论3.3 主体论和身份政治第四章:后殖民主义理论的争议和问题4.1 理论学术性的争议4.2 理论与现实的脱节4.3 后殖民主义主体的接受度问题第五章:后殖民主义理论在中国的研究5.1 国内后殖民主义理论的研究现状5.2 后殖民主义主要理论的应用与局限5.3 中国后殖民主义研究的未来趋势第六章:结论与展望6.1 后殖民主义理论的理论价值和研究意义6.2 后殖民主义理论的应用前景和发展趋势6.3 本论文的不足和需要改进的地方四、预期结论:根据本文的研究,预期达到以下结论:1. 研究后殖民主义理论的本质、发展历程、核心理论和争议问题,有助于加深对其理论价值和研究意义的认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后殖民主义我们大家对“殖民主义”一定都不陌生,但加上一个“后”字意义完全不同,可能就很少人对此有较深的了解了。
那么什么是“后殖民主义”,它的历史语境、理论渊源、形成发展,又都是怎样的?一、“后殖民主义”含义“后殖民主义”,我们把它理解为“殖民主义之后“,这个“后”可以说有两个方面的含义,一个时间上的完结——代表殖民地的解体;一个是意义上的取代——殖民主义的消失。
但是很显然,第二种意义并不存在,或者说在当前的历史语境下并不存在,因为我们所能知的所有的后殖民主义话语都基于这样一个历史事实,即“基于欧洲殖民主义的历史事实以及这一现象所在造成的各种后果”,也就是说殖民主义仍存在着后续影响。
而如同上世纪六十年以后在西方学术界出现的形形色色冠以“后”字前缀的“主义”一样,后殖民主义也是一个含义丰富,颇难界定的词,目前也没有一种统一的说法。
按照德里克的概括,仅“后殖民”一词就包含下面三种重要的意思:(1)对前殖民地社会的现实状况的一种真实描绘,在这种情况下它有着具体明确的指称对象,如后殖民国家、后殖民知识分子。
(2) 一种对殖民主义时代以后的全球状态(经济、政治、文化格局)的描述,用法比较抽象,缺乏具体所指,与它企图取而代之的第三世界一样,意义模糊不清,如后殖民世界、后殖民时代等。
(3)描述一种关于上述全球状态的话语,这种话语的认识论和心理取向正是上述全球状态的产物。
(阿里夫·德里克《后殖民氛围:全球资本主义时代的第三世界批评》,美国《批评探索》1994年冬季号。
德里克近十几年来发表一系列论述后殖民理论的文章,以其独到的视角,引起了西方学界的广泛关注。
德里克以西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敏锐眼光,揭示了资本主义全球化背景下后殖民理论存在的盲点及其意识形态内涵,并凭借自己对东亚历史的深入了解,解析了一系列东方后殖民现象。
)我们今天所要说的后殖民主义应该说是更倾向于第三种意义的,简单的来说是对西方文化殖民的历史事实及其后续影响的研究、反思和批判,比如后殖民理论、后殖民批评等,同时包含了前两种含义,成为一种具有广泛应用性的文化批评模式。
如果从这一个意义层面入手,从我们所知的后殖民主义的历史发展及其现有研究成果来看,后殖民主义跨越了众多学科,从哲学、历史、文学、心理学、人类学直到艺术史和文化研究;其研究涉及到众多的问题,如文化和帝国主义、殖民话语与西方对东方的文化再现、第三世界的文化抵抗、全球化与民族文化身份,以及种族、阶级、性别的关系等等;其内部包容了众多的理论和批评方法,如后结构主义、女性主义、马克思主义等等。
因此我们认为后殖民主义它是一个非常复杂的概念,从小来说,它是一种文化理论体系,即后殖民理论(postcolonial theory),包括后殖民主义文学、后殖民主义批评话语等,是一种涉及各个领域的多种文化政治理论和批评方法的集合性话语。
往大了说,后殖民主义是一种带有鲜明的政治性和文化批判色彩的学术思潮,是后殖民批评、后殖民理论、后殖民创作实践等所张扬的思想倾向的总称。
它是社会性的文化反思,是由西方而起的文化研究的一种转向,是以上所说的集合性话语组成的话语场,它是第三世界与第一世界“对话”的文化策略,而且使边缘文化得以重新认识自我及其民族文化前景。
二、后殖民主义发展学界一般认为后殖民主义源于20 世纪50、60 年代的反殖民主义论述,70年代末在西方文论界和文化界兴起,80 年代进入流行,后殖民理论的主要阐释者包括萨义德、斯皮瓦克、霍米·巴巴和艾哈迈德(Abdul Jan Mohamed)等。
事实上,后殖民主义并非是突然出现的,而是在对殖民主义的长期反省中逐渐发展起来的。
上世纪初叶,一大批理论家就已经开始对帝国主义和殖民主义进行分析和批判。
当帝国主义处于巅峰的时候,列宁、罗森堡、叔比特等马克思主义者便写了系列文章批判殖民主义,尽管他们当时更为侧重研究的是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殊死搏斗和军事武装争夺,反对的是帝国主义扩张而不是关注殖民地本身。
随着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的非殖民化,黑人解放运动蓬勃发展,黑人作家和其他第三世界作家开始进行对抗性的批判,出现大批反殖民主义论述,后殖民主义开始初现端倪。
如果说,殖民主义主要是对经济、政治、军字和国家主权广进行使略、控制相干涉的话,那么,后殖民主义则是强调对文化、知识、语务和文化霸权方面的控制。
探讨殖民主义给殖民地遗留下的精神负担和精神洗脑的问题,如何在经济、政治、文比方面摆脱帝国主义的殖民统治,而获得自身的独立和发展,成为后殖民理论必得面对的难题。
在这一层面上,葛兰西的“文化领导权“理论和法侬的”民族文化“理论,对后殖民主义的发生和发展起到了积极地推动作用。
其后的米歇尔·福柯(Michel Foucault)的“话语和权力“理论,则成为后殖民主义思潮的中的核心话题。
1.葛兰西的“文化领导权“理论后殖民主义理论受安东尼·葛兰西(Antonio Gramsci 189l—1937)“文化领导权”理论影响很大。
“文化领导权”,或称“文化霸权”。
“领导权”这个词最初来自希腊文,指来自于别的国家的统治,到了19世纪以后才被广泛用于指一个国家对另一个国家的政治支配或控制,到了葛兰西手中,这个词开始被用来描述社会各个阶级之间的支配关系。
而这种支配关系并不局限于直接的政治控制,而是试图成为更为普遍的支配,包括特定的观看世界、人类特性及关系的方式。
由此,领导权不仅表达统治阶级的利益,而且还渗透到大众的意识之中,被从属阶级或大众接受为“正常现实”或“常识”。
葛尘西是意大利的著名思想家。
他在20世纪初叶,对帝国主义、资本主义的权力和控制抱有特殊的警惕性。
他将西方国家机器描绘成一条外围的壕堑,其身后具有一个由堡垒和“阵地”组成的庞大体系。
这个体系不仅控制着本国的工人和其他从属的阶级,而且还以赤裸裸的暴力统治着一个高度发达的社会。
所以,这种“专制统治”不仅使一个集团或一个阶级的领导权和特权地位成为自明的,而且现实社会形态认生活方式、思维方式、言说方式、社会习惯到价值标准,都已然成为专制统治的基础。
在葛兰西看来,资本主义经济、政治的发展直接导致工人阶级的苦难和现实社会制度的不平等。
也就是说,它一方面通过政治经济的力式,剥夺其他阶级、民族和群体生活的可能性,剥夺他们生活的权力和其在历史中的合法地位,同时,通过文化生活表达出对人的思想形式的控制。
因此,资本主义通过对文化制度的大规模网络(如学校、教会、政党、报纸、传播媒介和民间社团)控制,而操纵着整个社会,使其不断同资产阶级意识形态整合为一。
这种资本主义文化网络不断地宣传支持现代生产方式的文化观念,使得经济、政治和文化领域形成资本主义的强权局面,甚至形成—种“总体国家”的神话。
葛兰西认为,这种资产阶级的力量,—方面体现为暴力或国家机器的强制性,另—方面产生出一种为少数权力、利益服务的习惯性意义体系,从而使他们的统治看起来并非是赤裸裸的暴力,而是可接受的现实合法性。
如何揭露资本主义的虚伪性、如何从他们所设定的普遍事物的合法性背后认清这种专制统治的真面目,并加以抵制与揭露,进而用一种新的生存方式和社会理想来取代这种不合理的社会秩序,成为葛兰两思考的中心问题。
“领导权”的概念,是葛兰西洞悉了资本主义的“统治”和“认同”作为权力的两种方式以后提出的。
在《狱中札记》中,葛兰西明确把“统治”(压制)和“领导”区分开来,“统治”即通过强制性的同家机器,加军队、警察、法院等实现的,而“认同”是一种隐蔽的权力关系,也就是一种领导权的施行。
如果说,“统治”是以强硬的武力压服方式出现、那么,“认同”则是对主导价值观念的趋近、它具有一种社会、道德、语言的制度化形式,而并非表征为暴力的形态。
这强调了文化霸权的这样一面:通过大众认可进行统治的方式。
领导权是通过市民社会的渠道,使人们形成一种世界观、方法论,甚至在文化观和价值论上达到整合,统—在某种意识形态中。
强化舆论宣传,进行意识形态的灌输,已经成为“领导仅”的思想意识和宣传手段的集中体现、如果它没有发展包括全部领导权的意识形,也没有充分的、具有坚实地基的市民社会,那么,一个国家可能是不完整的国家。
“领导权”始终是在历史联合体个诞生的,它促现出对本阶级的完整的领导话语权方式。
如果不能形成这种完整的领导权,那么,其统治是不能持久的,它迟早要被一种更新的力量、一种新的领导枚所取代。
葛兰西指出,一个社会集团能够也必须在赢得政权之间开始行使“领导权”,这是赢得政权的首要条件之一;当它行使政权的时候就最终成了统治者,但它即使牢牢地控制了政权,也必须继续以往的“领导”,因此,文化霸权首要的不是一个争夺“领导”的问题,而是一个争夺领导“权”的问题,是使自身领导合法化的问题。
因此,就必须借助于政治与文化的力量,超越自身经济的局限性,体现为一种精神和道德的统治。
因此,文化霸权是一项全面的统治工程,既是一个文化或政治的问题,也是一个经济的问题。
在统治的直接形式逐渐转换为隐晦的、文化道德酌、知识的、精神方面的领导权的过程中,事实上已经表明,权力不断由军事和政治冲突,转为文化和意识形态的冲突相磨擦,进而实现着现代权力关系的转换。
正是在这—点上,葛兰西揭示了现代帝国主义和资本主义对异族或异端思想和具他阶层、阶级加以控制的新形式,即权力和意识形念控制的领导权的形式,通过计会舆论和表面的意见一致,对他者加以合法性控制。
在现代资本主义社会中,资产阶级的统治集团,其意识形态一旦失效,其统治也必然趋于瓦解,因此,社会的解体始终是因领导枚的得失而出现。
当资产阶级的文化和政治从整体上处于虚弱状态时、其文化领导权的瓦解将指日可待。
领导权除了上述的“知识”“精神”相“文化”的领导权以外,还包括“思想意识领导权”和“政治领导权”。
思想意识领导权主要通过知识和道德的领导,使一个社会集团统治敌对集闭,在各种权力的束缚中,从思想意识方面使它成为统治者的附庸,被统治者所把握。
而政治领导权则表明,加强政治,社会集团联合体的文化和道德的控制和制约,使其逐渐丧失自身的独立不倚的精神,而成为另一统治集团的附庸,达到对其控制和瓦解分化的目的。
这说明了一个后殖民主义的主要问题,即帝国主义对殖民地的统治方式。
尽管直接的政治控制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的二十年之内基本结束,但是其对于殖民地人民的经济与文化掌控从来就没有停止过。
这也是后殖民主义考察的一个重要方面,即西方因其政治权力而对东方的重构过程中东方扮演了怎样的角色。
葛兰西认为,在西欧,要想取得革命运动的成功,就必须通过长期复杂的阵地战.来反对资产阶级领导权。
这种阵地战的日标,就是创造一种新的领导权机构来取代旧的领牙权机构,而知识分子则在这种取代中发挥着使文化合法化,使个体更容易接近和理解文化,并使其统治普遍化的独特政治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