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交通流特性

合集下载

道路工程第三章 道路交通流特性及通行能力

道路工程第三章 道路交通流特性及通行能力

N /T Q K L /T V
Q KV
• 关系式(4—25)可用三维坐标系中的空间曲线来表示,
如图:
Qm
Q
0
Vm V Vf 图4—7 Q=VK曲线图
Kj
K
可以确定反映交通流特性的一些特征变量:
1.最大流量Qm, 是Q—V图上的顶点,是交通量的峰 值; 2.临界速度Vm 与Qm相对应的值,是流量达到最大值 时的速度; 3.畅行速度Vf,当密度趋于零时,车辆可畅行行驶, 此时的速度为畅行速度; 4.最佳密度Km,流量达到最大值时的密度,又称临界 密度;
1 Vt Vt n i 1
(二) 区间平均车速 在某一瞬间,行驶于某一区段的全部 Ln 车辆的车速分布的平均值 (详见例4-5)
Vs
t
i 1
n
i
第四节
交通密度特性
道路交通有这样常见的现象: 1、当道路上车辆很少时,流量近似于零, 交通流呈自由状态; 2、当道路上挤满了车辆时,流量也趋近 于零,而此时交通流却呈现阻塞状态
1 n 3600 ht hti n i 1 Q
__
车头时距是交通流的重要变量之一,车头时距大小影响车 辆运行安全、道路服务水平、驾驶行为和道路的通行能力。
车头时距的分布分类: 随机状态、常态分布、中间状态
车头时距的应用 1.路段通行能力的研究 2.交叉口通行能力的研究 3.其他
(二)车头间距(space headway )
(二) 行车速度统计分布的特征值
从速度累计频率分布曲线图就可以分析行车 速度统计分布的特征值 1. 中位车速。也称50%车速,表示在该速 度以下行驶的车辆与该速度以上行驶的车辆数相 等。在正态分布的情况下,中位车速等于平均车 速 2. 85%位车速。表示所观测的车辆中,有 85%的车辆行驶在此速度以下,只有15%的车辆 行使速度高于此值。因此,为了确定绝大多数车 辆都能遵守的速度,同时又能最大限度地保证行

交通流特性

交通流特性

5.时间平均速度(Time mean speed-TMS)和区间平均速度 (Space mean speed-SMS) ( 1 )时间平均车速是指在特定的时间区间内,通过道路某一地 点的所有车辆点速度的算术平均值。 ( 2 )区间平均车速是指某路段的长度与通过该路段所有车辆的 平均行程时间之比。 6.频率最高值与最常见车速 地点车速的观测结果常表现出数据比较分散,用算术平均值 难以表征其分布特性。为此,采用速度频率分布曲线和累积频率 曲线表示,并从累积频率曲线上选取一些特征值作为描述速度特 性的指标。 频率最高值为观测速度中出现频率最多的那个速度值,此速 度称为最常见车速 。
7.百分位车速 在速度累积频率分布曲线图上,与纵坐标上累加百 分数相应的车速称百分位车速。与其相对应的纵坐标值表示在这 种车速以下行驶车辆的百分率。常用百分位车速有以下几种: (1)85%位车速:它表示所观测到的车辆中,有85%的车辆具 有这种速度值或者在这个速度以下,只有15%的车辆速度高于此
值。在交通管理上常用此速度作为某些路段的最高车速限制标准。
(2)50%位车速常称中位车速 :它表示在该车速以下行驶的
车辆数等于在该车速以上行驶的车辆数 ,又称为中值速度。 (3)15%位车速 :它表示在该车速及低于该车速行驶的
车辆数占被观测车总数的15%。常用此车速作为观测路段的最低
限制车速。
第四节 交通流密度 (一)交通流密度(Density) 是指在某一瞬间,单位长度道路上存在的车辆数。 (二)车道占有率 1.空间占有率 在道路的一定路段上,车辆总长度与路段总长 度之比称为空间占有率,通常以百分数表示。 2.时间占有率 在道路的任一路段上,车辆通过时间的累计值 与观测总时间的比值称为时间占有率。
(二)交通流的参数 宏观参数:交通量、流率、速度和交通流密度等

交通流特性

交通流特性

第三章交通流的基本特性第一节概述道路上的行人或运行的车辆构成行人流或车流,人流和车流统称为交通流。

一般交通工程学研究中,有特指时的交通流是针对机动车交通流而言的。

交通流的定性和定量特征,称为交通流特性。

观测和研究发现,由于在交通过程中人、车、路、环境的相互联系和影响作用,道路交通流具有以下三个基本特性。

1.两重性对道路上运行车辆的控制既取决于驾驶员,又取决于道路及交通控制系统。

一方面,驾驶员为避免与其他车辆发生冲突,必然受到道路条件及交通控制系统的制约;另一方面,驾驶员又可以在一定的时空条件下,依据自己的意志自由地改变车速和与其他车辆的相对位置。

2.局限性由于机动车和道路的物理尺寸所限,车辆运行中相互之间可能会相互妨碍。

仅由于道路通行能力的限制和车辆间的相互制约,就有可能引起交通拥挤;另外,车速也是有限的,并因车辆和时空条件而异。

3.时空性由于车速是随机变化的,机动车在时间上和空间上的状态都是不相同的,因此,交通流既是现有时间变化规律,又有其空间变化规律。

道路交通流的以上三个特性进一步说明:道路交通是一个复杂的动态系统。

由这三个特性出发,将道路上的交通流用交通量、速度、密度三个基本参数加以描述。

观测、整理和研究这些参数的变化规律以及它们之问的相互关系,可以为分析道路上的运营状况、交通规则、路网布设、线形设计、运输调度与组织、运力投放与调控以及为现有道路交通综合治理提供起决定作用的论证数据。

第二节交通量的基本特性交通量是指单位时间内,通过道路某一地点或某一断面的实际交通参与者(含车辆、行人、自行车等)的数量,又称交通流量或称流量。

如果不加说明时,通常是指单位时间内通过道路某一地点或某一断面往来两个方向的车辆数,亦称为车流量。

在交通量观测和统计分析及实际应用中,常见的交通量有以下几种:1.平均交通量交通量不是一个静止的量,它是随时间变化的,在表达方式上通常取某一时段内的平均值作为该时段的代表交通量。

交通流特性(精)

交通流特性(精)
交通量是实测值或预测值,流率是转换后的等效值。
二、交通量的有关概念
1、日交通量 (1)年平均日交通量(AADT) (2)月平均日交通量(MADT) (3)周平均日交通量(WADT) 2、小时交通量 (1)高峰小时交通量 一天内连续60min的最大小时交通量。有整时段和非整时段之分。 (2)第30位(高峰)小时交通量
15%位车速:指所有车辆中,只有15%的车辆在该速度一下行驶。
一般用作最低车速限制标准。
速度观测值的标准差σ(均方差):
(vi -v)2
n
反映车速分布的离散情况,σ值越大,车速越离散,表明车辆
行驶有很大的自由度。
三、时间平均速度与区间平均速度
1、时间平均速度 Vt
指某一时间段内,通过道路某一断面的所有车辆的地点速度的算
三、交通量在时间上的变化(分布)
1、季节、月份变化 反映交通量在一年内的变化
常用月变系数(又称为月不均匀系数)M表示
2、日变化 反映交通量在一周内的变化
常用周变系数D表示
D=
AADT 某周日的年均日交通量
3、小时变化 反映交通量在一日内的变化,有早、晚高峰 反映交通量在一天内集中程度的参数是高峰小时流量比 :
3、交通量与密度的关系
由Q=K·V和
K
K2
V=Vf
(1Kj
)
Q=
Vf (K-
Kj
)
说明Q~K呈二次函数(抛物线)关系,其图形为:
对上式进行求导,并令 dQ =0 ,则有:
dK
dQ dK
=
Vf
(1-
2K Kj
)=0
Km
=
Kj 2
K j 2

Qm
=Vf

第3章交通流特性

第3章交通流特性

dQ dK
=0
,则有:

Kj 2K = Vf (1)=0 K m = dK Kj 2 2 K j Kj K jVf 2 Q m =Vf [ ]= 2 Kj 4 dQ
Vf Vf K j Vf K Vm = Vf = 另外,由于 V=Vf Kj Kj 2 2
由坐标原点到Q~K曲线上某一点之间联线的斜率,表示该点 (实质为某一交通运行状态)所对应的车速,原点处的斜率即为 畅行速度Vf。
• 用O计算D的实例(P145/129):
– Consider a case in which a detector records an occupancy of 0.200 for a 15-minute analysis period. If the average length of a vehicle is 28 ft, and the detector is 3 ft long, what is the density?
– 占有率分为时间占有率(Ot)与空间占有率( Os) – Ot=车辆检测器的占用时间/总观测时间 – 检测器的占用时间是车辆的前保险杠激活检测 器的上游边界开始,直到车辆的后保险杠离开 检测器的下游的边界为止 – 在检测器接通期间,车辆驶过的距离为: Lv+Ld,这一距离被认为是车辆的有效长度。 – Os=N(Lv+Ld)/L=D(Lv+Ld)/5280,其中N为 检测时间内通过车辆数,D为交通流密度,单 位vel/mi。 – 如果认为时间占有率等于空间占有率,即可推 出式(5-7)
3.2.3 密度与占有率
• 密度:
– 定义:单位长度道路或车道上,某一瞬间所存 在的车辆数 – 用D表示,单位是veh/mi或 veh/mi/ln ( veh/km 或 veh/km/ln ) – 密度是在一段道路上测得的瞬时值 – 不容易直接测量,经常用速度和交通量来间接 计算 –但密度是三个参数中最重要的一个,因为它可 以最直接地反映交通需求

交通工程学第三章 交通流的基本特性

交通工程学第三章  交通流的基本特性

图3-3 交通流量、车流密度、 行车速度关系二维图
第五节 交通流的基本特性及其相互关系
(1)极大流量Qm,就是Q -v曲线上的峰值。 (2)临界速度vm,即流量达到极大时的速度。 (3)最佳密度km,即流量达到极大时的密度。
(4)阻塞密度kj,车流密集到所有车辆无法移动(v=0)时的密度。 (5)畅行速度vf,车流密度趋于零,车辆可以畅行无阻时的平均速 度。 二、速度与密度的关系 1933年,格林希尔茨提出了速度—密度线性关系模型
(二)车辆的影响 (三)道路的影响 1.道路类型 2.平面线形 3.纵断面线形 4.车道数及车道位置 5.视距 6.侧向净空 7.路面条件
第三节 行车速度特性
(四)交通条件的影响 1.交通量 2.交通组成
3.交通管理 (五)环境的影响
第四节 交 通 密 度
一、交通密度的含义及表示方法 当交通量为零时,不能说明这时没有车辆,而是有两种情况,一 是道路上没有车辆行驶;二是车速为零,有车而不流,这时是阻
3.15%位车速与速率波动幅度
S≈
三、时间平均车速与区间平均车速 1.时间平均车速
2.区间平均车速
第三节 行车速度特性
3.时间平均车速与区间平均车速之间的互换关系
四、影响车速变化的因素
第三节 行车速度特性
影响车速的因素很多,主要随驾驶员、车辆、道路、交通及环境 等因素的变化而变化,其规律简述如下。 (一)驾驶员的影响
塞。
(一)车头间距
第四节 交 通 密 度
(二)车头时距
第四节 交 通 密 度
(三)临界密度和阻塞密度 二、交通密度的分布特性 交通密度的分布特性是用空间占有率和时间占有率来描述的,统 称车道占有率。 (一)空间占有率

第3章 交通流特性2012

第3章 交通流特性2012
一、交通流密度

交通流(车流)密度: 是指某一瞬间单位道 路长度上的车辆数目。
N K L
式中:N —路段内的车辆数(辆); L —路段长度(km)。
二、车道占有率

由于密度是瞬时值,随观测时间和区间长度而 变化,且反映不出车辆长度和速度的关系,尤 其是在车辆混合行驶时密度的大小并不能明确 表示交通流的状态,这就要引入车道占有率的 概念表示密度。 车道占有率包括空间占有率和时间占有率两种。
第30位小时交通量为设计小时交通量使道路设计既 满足了99.67%时间内的交通需求,将交通拥挤时 间保持在最低限度(只占o.33%),且大大降低了公 路建设费用,经济合理。
(四)设计小时交通量
• 设计小时交通量的计算(考虑方向不均衡性)
DDHV AADT K D
式中:DDHV——单向设计小时交通量; K —设计小时交通量系数(%); D —方向不均匀系数(%)

三、速度分布和百分位车速
中位车速: 也称50%位车速,是指在观测路段上,该 速度以下行驶的车辆数与该速度以上行驶 的车辆数相等。


85%位车速:在该路段行驶所有车辆中, 有85%的车辆行驶速度在此速度以下, 只有15%的车辆行驶速度高于此值。
15%位车速:意义与前亦同。 车速分布的标准偏差S与85%位车速和 15%车速之差存在着下列近似关系:
(以后讲到速度如果不加说明即为区间平均速度)

Vs
s 1 ti n i 1
n

1 1 n 1 n i 1 v i
式中: V s —区间平均速度(km/h) ;s —路段长度 (km);ti —第i辆车的行驶时间(h);n —观测 到的车辆数;vi —第i辆车行程车速(km/h)。

第3章 交通流特性

第3章 交通流特性

ti ——第 i 辆车行驶距离 l 所用的时间;
n ——观测到的车辆数
l ——行驶路段的长度。
吉林建筑工程学院城建学院
The City College of Jilin Architectural and Civil Engineering Institute
勤奋、严谨、砺志、创新
Chang Lijun
第3章 交通流特性——交通量
例题:
从8点到9点,5分钟的交通量如下表所示。求PHF(5)和PHF(15) 。
统计 时段 交通量 统计 时段 8:008:05 118 8:308:35 8:058:10 114 8:358:40 8:108:15 112 8:408:45 8:158:20 111 8:458:50 8:208:25 114 8:508:55 8:258:30 120 8:559:00
交通工程学
Traffic Engineering
吉林建筑工程学院城建学院
The City College of Jilin Architectural and Civil Engineering Institute
勤奋、严谨、砺志、创新
Chang Lijun
第3章 交通流特性
3.1 交通量特性 3.2 行车速度特性 3.3 车流密度特性 3.4 交通流特性及其相互关系
勤奋、严谨、砺志、创新
Chang Lijun
第3章 交通流特性——交通量
四、交通量在空间上的变化特性
1、方向变化
方向不均衡性用方向分布系数表示:
KD 主要行车方向交通量 100% 双向行车的总交通量
2.车道分布
车道交通量影响用折减系数表示。设靠近中心线为第1车道, 其折减系数=1,则依次第二车道=0.8~0.89,第3车道 =0.65~0.78等等。

交通流特性

交通流特性


3.2 交通量和流率

(1)年平均日交通量(AADT)
年平均日交通量就是将一年观测所得的交通量总数除 以当年的总天数。


表达式为:
1 365 Qi AADT=——— ∑ 365 i=1
3.2 交通量和流率

(2)年平均工作日交通量(AAWT)
是指在全年所有的工作日内,在指定地点的平均每日 交通量。年平均工作日交通量就是用一年中总的工作

(4)平均工作日交通量(WADT)
在少于一年的某个时间段内,在指定地点所有工作日 的平均每日交通量。

以上交通量指标,可以反映出设施的特点,例如:
在相同的观测时间内,如果平均日交通量明显高于平 均工作日交通量,则说明是由于周末交通量大所致, 即该设施主要是为周末或假日旅游交通流服务的。
3.2 交通量和流率

设计小时交通量的计算:
DDHV=AADT*K*D 式中: DDHV—— 设计小时交通量(辆/h);


AADT—— 年平均日交通量(辆/天);
K—— 设计小时交通量系数,高峰小时交通量占年平均日交通量 的比例(%) ,K随着道路周围地区人口密度的增加而减少;
D—— 在高峰小时内的总交通量中,高峰方向所占的比例(%)。
年当中仅有29个小时可能发生拥塞,其出现的 概率很小。所以说第30位高峰小时交通量作为 设计小时交通量是合适的。
3.2 交通量和流率

第30位高峰小时交通量是曲线的 突变点,它意味着全年中只有29 个小时的交通量超过设施容量
Q(辆/h)
年最高小时交通量
(道路通行能力),故得不到保
证的只占 0. 3 3% , 而保证率为 99.67%,也就是说,一年当中 仅有29个小时可能发生拥塞,其 出现的概率很小。所以说第30位 高峰小时交通量作为设计小时交 通量是合适的。

第三章 交通流特性

第三章 交通流特性
交通运输工程导论
1
第三章 交通流特性
第一节 交通流要素 第二节 通行能力分析 第三节 排队和延误分析 第四节 服务水平分析
2
第三章 交通流特性
载运工具在交通运输网内运行时,可类比于气 体或液体分子在介质内的流动,称作交通流。 There is an analogy between the way water moves in waves and the way vehicle operates in the highway. A continuous movement or circulation of vehicles is called traffic flow.
177
速度 195 (km/h)
图 2-12
0.20 0.15
沈盘一级路外侧车道速度分布概率曲线
概率
小型 中型 大型
0.10 0.05 0.00 16 32 48 64 80 97 129 速度 146 (km/h)
图 2-13
21 沈盘二级公路速度分布概率曲线
0.35 0.30 0.25 0.20 0.15 0.10 0.05 0.00 10 20
3、15%位车速

意义类前。在高速公路和快速道路上,为了行车安全,减少阻塞排队现 象,要规定低速限制,因此15%位车速测定是非常重要的。 85%位车速与15%车速之差反映了该路段上的车速波动幅度,同时车速 分布的标准偏差与85%位车速和15%位车速之差存在着下列近似关系:
23

S
85%位值 15%位值
2 ( v v ) i t
t
n
由空间平均车速推算时间平均车速
2 s
s
——空间平均车速观测值的均方差

第三章道路交通流特性及通行能力

第三章道路交通流特性及通行能力

速度 195(km/h)
图图 2-11 沈盘一级路内侧车道速度分布概率曲线 3-7
11
0.35 0.30 0.25 小型 0.20 0.10 0.05 0.00 16 32 48 80 113 145 177 速度 195(km/h)
概率 0.15
图3-8 沈盘一级路外侧车道速度分布概率曲线 图 2-12
(3)小时变化
反映交通量在一天内集中程度的参数是高峰小时流
量比 :
高峰小时交通量 高峰小时流量比 日交通量
高峰小时流量比一般在0.1左右。
29
2、交通量
2.2交通量的时间变化
(4)交通量在1小时内的变化
反映交通量在1小时内集中程度的参数是高峰小时系数 :
高峰小时的高峰流率又称扩大高峰小时交通量。 高峰小时交通量 高峰小时系数(PHF)= 高峰小时的高峰流率 PHF值一般在0.7 ~ 0.8之间,PHF越小,表明流量变化越大。
月平均日交通量(MADT)
在一个月的观测期内日交通量的平均值。即为一个月的交通量总和 与该月总天数的比值。
周平均日交通量(WADT)
在一周的观测期内日交通量的平均值。即一周的交通量总和与周天 数的比值。
平均日交通量(ADT)
为观测期内日交通量的平均值。即观测期内交通量总和与观测天数 的比值。
23
1、速度
0 32 64 80 113
小型 中型 大型
0.10
0.00 145 177 速度 (km/h)
图图 2-8 3-4
0.40 0.30 0.20 概率 0.10 0.00
沈大高速公路外侧车道速度分布概率曲线
小型 中型 大型
16
48
80

交通流特性ppt课件

交通流特性ppt课件

和延误时间。
(2)路段长度除以通过该路段的行程时间称为行程速度(Travel Speed)。
行程速度又称综合行程速度(Overall Travel Speed)或区间速度(Space
Speed)。
3.设计速度 它是指在道路交通与气候条件良好的情况下,仅受道路条件限
制所能保持的最大安全车速。
4.运行速度(Operating Speed ) 运行速度是指在不超过路段设计车速的情 况下,车辆在给定交通流中能够达到的最大安全车速 。
.
3
2.小时交通量 (1)高峰小时交通量 :在一天的24小时内,小时交通量的差 异很大,最大交通量常发生在早晚上下班拥挤时刻。一天中, 具有最高小时交通量的那一小时称为“高峰小时” ; (2)第30位高峰小时交通量:将一年中8760小时交通量的观 测值依大小顺序排列,排在第30位的小时交通量称为第30位 高峰小时交通量 ;
.
2
第二节 交通量和流率
(一)交通量的表达方式
1.日交通量 (1)年平均日交通量(Average Annual Day Traffic-AADT):一年中,在指定 地点的平均每日交通量,称为年平均日交通量。
Q—某天通过指定点的车辆数
(2)年平均工作日交通量 (Average Annual Weekday Traffic-AAWT) (3)平均日交通量(ADT):(1) 在少于一年的某个时间段内,在指定地点 的平均每日交通量,称为平均日交通量。 (4)平均工作日交通量 :在少于一年的某个时间周期内(一个季度、一个月或一 周),在指定地点所有工作日的平均每日交通量,称为平均工作日交通量。
(4)按交通流内部的运行条件及其对驾驶员和乘客产生的 感受可以分为:自由流、稳定流. 、不稳定流、强制流。 1

第三章交通流特性

第三章交通流特性
? 表征稳态交通流特性的三个基本要素 : 速度、交通量和交通密度。
一、速度
? 速度——单位距离内行程时间的倒数,是 车辆运行效率的简单度量指标。
? 影响速度的因素:车辆本身的性能、驾驶 员的行为、环境条件、交通密度、交通流 速率。
? 瞬时速度:车辆在行驶过程中某一瞬间(通常为
几秒钟)的速度。
? 行驶速度:车辆不受耽搁地连续行驶,驶经某一
? 通常对速度的分布可以采用正态分布的假设。 分布的中心以均值表示,而个别车辆速度的离 散性用标准差表示
? 平均速度
m
? (vin i )
va ?
i?1 m
? ni
i?1
? 标准差
??
? ? ?
??
m

i?1
vi2n i)?v2m i?1? ni ??
??
??
m i?1
ni
?
1
? ??
式中:υi——第i级车辆速度; ni——第i级速度中的车辆数; m——速度级的数目。
二、交通量
? 交通量q ——单位时段内通过线路或通道上
某断面的车辆数,可用下式表示:
q
?
n T
式中:T——时段(小时,天,……); n——车辆数。
时间-空间图:各个车辆在不同时刻的行驶轨迹。
? 车头时距h:图中,同一地点相继车辆经过的时间
间隔。
? 平均车头时距 ha
? ha ?
h?T nn
进而得到
段路程所用去的时间称为行驶时间,路程与行驶时 间之比。
? 巡航速度:飞机以匀速飞行(或称定常飞行)的
速度。
? 技术速度:当行驶时间包括起动和制动时的加速
和减速时间,行程与该行驶时间之比。

交通工程-第三章交通流特性

交通工程-第三章交通流特性
交通量
通行能力
早高峰
晚高峰
例题下表为某路口交通量调查显示机动车早高峰8:45-9:45, 连续5分钟时段交通量统计表,计算5分钟和15分钟高峰小时系 数.
统 8: 8: 8: 9: 9: 9: 9: 9: 9: 9: 9: 9:
计 时 间
45 50 55 00~ 05 10 15 20 25 30 35 40 ~8: ~8: ~9: 9: ~9: ~9: ~9: ~9: ~9: ~9: ~9: ~9: 50 55 00 05 10 15 20 25 30 35 40 45
下行
双向
交通量时间分布特性
交通量在1h之内的变化
交通量时间分布特性
高峰小时交通量 常用高峰小时流量比和高峰小时系数来描述。
高峰小时流量比:高峰小时交通量与全天交通量的比值%, 它反映了高峰小时交通量的集中程度,其值越大则说明全 天交通流集中程度大,反之则说明集中程度小。我国公路 一般为8%-10%。
起平均所得的交通量,并不能体现工作日交通
量的特点,所以提出AAWT这一指标。
二、交通量的表达方式 小时交通量
(1)高峰小时交通量(PHV) 在一天的24小时内,小时交通量的差异很大,最大
交通量常发生在早晚上下班拥挤时刻。一天内的高峰期 间连续60分钟的最大交通量称为高峰小时交通量,单位 辆/h。
高峰小时交通量通常是指单向的,即上行和下行两 个方向的交通量要分别统计。
二、交通量的表达方式
日交通量 (1)平均日交通量(ADT)
由此A可D定T义月1n平in均1 Q日i 交通量(MADT)、
周平均日交通量(WADT)等概念
二、交通量的表达方式
日交通量
(2)年平均日交通量 (AADT)

第三章交通流特性课件

第三章交通流特性课件

第三节 排队和延误分析
• 车辆经过站场、交叉口等各种节点或“瓶颈 ”时,由于受到这些限制点通行能力的限制 ,不能以正常的速率通过,从而积存在上游 方,形成排队,等待处理(通过)。
排队系统可以用图3-5所示的简图表示。 在限制点上方有一存储区,供尚未通过限制点
的车辆排队等待通行。
图3-5 排队系统
n
W Wj
j 1
n辆车的平均等待时间便为 n
Wj
Wa
j 1
n
该期间(时段T)在存储区内的车辆总数,也可按D(t) 曲线
同A(t) 曲线之间所包的面积计,即
Q T [ A(t) D(t)]dt 0
而单位时间存储区内的平均排队长度为:
T [ A(t) D(t)]dt
Qa 0
T
上述两个曲线所包面积相等,因而
n kL 0.767 40 30.69 31辆
• 由上例可知,地铁线的容量取决于列车的 平均行驶速度、停站的总时间(停站数和 每站停靠时间)及规定的列车间最小净间 距。
• 对于交通流中各车辆行驶速度不相同的情 况,最小平均车头间距的确定就较为复杂 。
• 示例2 现有一仅供飞机降落的机场跑道。 待降飞机在进入跑道入口前的公共通道后 ,其前后的最小间隔距离为δmin=3 kn海 里(l 海里=1 852m)。现有三种飞机使 用该跑道,各占比例为20%、20%和60%
即,交通量为平均车头时距的倒数。
交通量是衡量交通运输设施产量的一项指标 ,是对交通运输设施的需求同交通流相互 作用的结果。
三、交通密度
• 交通密度(或称交通集度)k ——某瞬间单 位线路长度L上的车辆数n。
k nL
• 平均车头间距sa
sa

道路工程第三章道路交通流特性及通行能力

道路工程第三章道路交通流特性及通行能力
道路工程第三章道路交通流特性及通 行能力
车速分组
10.0-14.9 15.0-19.9 20.0-24.9 25.0-29.9 30.5-39.9 35.0-39.9 40.0-44.9 45.0-49.9 50.0-59.9 55.0-59.9
地点车速累计频率分布计算表
组中值
频数
频率
累计频率
3
10
道路工程第三章道路交通流特性及通 行能力
(一) 速度频率分布曲线和累计频率分布曲线
将现场测到的地点车速由大到小排列, 然后按一定的组距间隔进行分组。各组内 车辆出现的次数叫频数,各组内车数与车 辆总数的比叫频率。根据各组车速中值和 相应的频率绘制成的曲线即为速度频率分 布曲线 。根据各组车速中值和相应的累计 频率绘制成的曲线即为地点车速累计分布 曲线
道路工程第三章道路交通流特性及通 行能力
• 某观测站测得各月的交通量及全年的累计交通量
如下表,试计算各月的平均日交通量与月变系数
K月
月份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全年 合计
733 770 727 706 709 830 916 881 781
道路工程第三章道路交通流特性及通 行能力
一、行车速度分类
(一)地点车速
指车辆通过某一地点时的瞬时车速。汽车速 度表盘指示的速度,雷达测速仪测到的速度均为 地点速度
(二)行驶速度
是指车辆行驶某一区间的距离与行驶这一区 间距离所需的有效时间(不包括停车时间)的比 值。行车速度用于评价该路段的线行顺适应和通 行能力,也可于成本效益分析道路工程第三章道路交通流特性及通
为在一周的观测期内日交通量的 平均值。即一周的交通量总和与 周天数的比值。veh/d

第3章 交通流基本特性

第3章 交通流基本特性

23
三、时间平均车速与区间平均车速


时间平均速度与区间平均速度之间的互换关系 由时间平均速度可以推算出区间平均速度:
σt2 Vs Vt Vt
式中:σ 由区间平均速度同样可以推算出时间平均速度:
2 t —时间平均速度观测值的方差。
σ s2 Vt Vs Vs
2 式中: σs —区间平均速度观测值的均方差。

17
四、设计小时交通量

设计小时交通量的计算(考虑方向不均衡性)
DDHV AADT K KD
式中:DDHV——单向设计小时交通量; K —设计小时交通量系数(%); KD —方向不均匀系数(%)
18
第二节
车速
19 19
一、基本定义



行程车速:行程车速又称区间车速,是车辆行 驶路程与通过该路程所需的总时间(包括停车时 间)之比。行程车速是一项综合性指标,用以评 价道路的通畅程度,估计行车延误情况。要提高 运输效率必须提高车辆的行程车速。 临界车速:这是指道路达到理论通行能力时的 车速,对于选择道路等级具有重要作用。 设计车速:是指在道路交通与气候条件良好的 情况下仅受道路物理条件限制时所能保持的最大 安全车速,用作道路线形几何设计的标准。
5984 3203 2168
12
方 向 分 布
东 部
方向分布系数KD
KD 重要行车方向交通量 100% 双向总交通量
我国公路的方向分布系数
中 部 60 分 钟 5 分 钟 15 分 钟 60 分 钟 5 分 钟 西 部 15 分 钟 60 分 钟 5 分 钟 全国平均 15 分 钟 60 分 钟
31


三、车头间距 hs 、车头时距 ht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到达率λ(t) < 服务率μ
到达率λ(t) > 服务率μ
到达率λ(t) = 服务率μ
排队长度达到最大
排队从开始出现到消失期间的车辆总等待时间
一、速度
• 速度——单位距离内行程时间的倒数,是 车辆运行效率的简单度量指标。 • 影响速度的因素:车辆本身的性能、驾驶 员的行为、环境条件、交通密度、交通流 速率。
• 瞬时速度:车辆在行驶过程中某一瞬间(通常为
几秒钟)的速度。
• 行驶速度:车辆不受耽搁地连续行驶,驶经某一
段路程所用去的时间称为行驶时间,路程与行驶时 间之比。
进而可得,
k1 s
即交通密度为平均车头间距的倒数。
四、交通量-速度-交通密度 (q - va- k)的关系
如果在交通流中各车辆的行驶速度相同,也即
vL T
则在T时段或L长度内通过的车辆数n为:
n qT
也即,交通量为交通密度同速度的乘积。
将车辆按速度分组,对于每组速度的车辆
ha pij hij 98.1s
跑道的通行能力为,
qm 1 1 0.0102次 / s 36.7次 / h 37次 / h ha 98.16
所以,跑道的通行能力取决于不同速度飞机的组成和规定 的飞机间隔距离。
第三节 排队和延误分析
• 车辆经过站场、交叉口等各种节点或“瓶颈 ”时,由于受到这些限制点通行能力的限制 ,不能以正常的速率通过,从而积存在上游 方,形成排队,等待处理(通过)。
• 平均速度
va
(v n )
i 1 i i
m
n
i 1
m
i
• 标准差

m m 2 2 ( v n ) v n a i i i i 1 i 1 m n 1 i i 1
式中:υi——第i级车辆速度;
ni——第i级速度中的车辆数; m——速度级的数目。
不同行驶速度时的平均车头时距和通行能力
平均行驶速度(km/h) 平均车头时距(s) 车道通行能力(辆/h) 30 2.33 1550 40 2.20 1640 50 2.13 1690 60 2.00 1800 80 1.89 1900
表3-1
100 1.80 2000
• 也可以采用绘制时间-空间图的方法分析最小 车头时距:将各相继车辆的行驶轨迹线绘在 以时间和空间位置为横、纵坐标的图上,由 此可直观地确定其最小的车头时距。
• 巡航速度:飞机以匀速飞行(或称定常飞行)的
速度。
• 技术速度:当行驶时间包括起动和制动时的加速
和减速时间,行程与该行驶时间之比。
• 平均运行速度:路程与总行程时间之比,总行
程时间包括行驶时间、起终点或途中的加速和减速 时间、行驶途中的耽搁时间。
• 通常对速度的分布可以采用正态分布的假设。 分布的中心以均值表示,而个别车辆速度的离 散性用标准差表示
第三章 交通流特性
• 运载工具在交通运输网内运行时,可类比 于气体或液体分子在介质内的流动,称作 交通流。
• 在交通运输网的线路或通道上行驶,运载工具 依次鱼贯而行,较少受到外界因素的干扰,交 通流处于稳态流动状态。 • 通常可用交通流三要素表征:速度、交通量和 交通密度
交通流可 分为 两种情况
• 运载工具通过交通网的节点,或在线路或通道 上通行的运载工具数接近或超出其通行能力时 ,交通流受到阻滞,运载工具的运行出现排队 和等待,交通流处于非稳态流状态。 • 其特性可用排队长度和等待(延误)时间来表 征。
qm va 1 70 41.58辆 / h ha (va d b l)(70 30 3600 1 0.1)
车辆在环线上行驶的平均运行速度为:
va L 40 54.19km / h 行驶一圈的时间 (40 70 20 30 3600)
• 设车辆在t1,t2,… 时刻分别到达限制 点,车辆累计到达数可表示为函数A(t); 而车辆在 t1',t2',… 时刻分别离开限 制点,累计离开数可表示为函数D(t)。
图3-6
例如,在时刻ti,由到达曲线可知累计到达数为 A(ti),而由离开曲线可知累计离开数为D(ti) ,则该时刻的排队长度Q(ti) 便可按下式确定:
Q(ti ) A(ti ) D(ti )
设限制点按先进先出的原则放行车辆。在时刻ti到 达的车辆为j , 该车辆离开的时刻可由到达曲线 反推出
1 t, D (j) j
而该车辆在到达时刻(可表示为)同离开时刻之间 的时间,即为等待时间Wj:
1 1 Wj D () j A () j
qi ki vi
则总的交通量为
ki q ki vi k k i 1 i 1
m m
v kv i as
式中:m——速度分组数; vas——平均车速,即各组车速vi乘以该组车辆的密度 占总密度的比例(权数)。
由此
q kva
上式即为表征交通流特性的基本关系式。
平均最小车头时距同两种情况出现的几率有关,也即
ha pij hij
式中:pij——前导飞机i 跟以后随飞机 j的概率。
• 按不同速度飞机的组成比例,各种跟随情况出现的概率pij 可列成矩阵形式:
• 相应的各种组合的车头时距,也可按上述两种降落情 况分别计算出,并同样列成下述矩阵形式:
由此,
kj——交通堵塞时的交通密度。
各种交通运输方式的关系式,可通过观测确定。对于道路 交通,可用线性函数表示为:
k va v( ) f 1 kj
②交通量-交通密度(q-k) 关系图
• 上述函数式代入基本关系式后,可得到
q kva kv (k)
• k=0和k=kj时,q=0;当k在0和kj之间时,q为正值。因 此,q必有一最大值:当k=km时,q=qm,此最大交通
本章首先介绍交通流的三个基本要素,分 析其相互关系。 然后,介绍利用时间 - 空间图分析和估算 交通运输工程设施通过能力的基本方法。 再次,介绍应用排队论分析和估算排队长 度和延误时间的基本方法。 最后,讨论如何考虑交通运输设施应具有 的合理服务水平。
第一节 交通流要素
• 表征稳态交通流特性的三个基本要素 : 速度、交通量和交通密度。
排队系统可以用图3-5所示的简图表示。 在限制点上方有一存储区,供尚未通过限制点 的车辆排队等待通行。
图3-5 排队系统
• 研究排队特性,主要是分析排队量和长度 及等待或延误时间,以便考虑提供排队等 待所需的设施或空间,衡量服务水平和经 济的损失。可以应用排队论进行排队长度 和延误时间的分析。
• 在此用图解方法简单而直观地分析排队参 数,以阐述排队的基本概念。
• 对于交通流中各车辆行驶速度不相同的情 况,最小平均车头间距的确定就较为复杂 。
• 示例2 现有一仅供飞机降落的机场跑道。 待降飞机在进入跑道入口前的公共通道后 ,其前后的最小间隔距离为δmin=3 kn海 里(l 海里=1 852m)。现有三种飞机使用 该跑道,各占比例为20%、20%和60%,降 落时的速度相应为v=100、120和135kn( 1kn=1 852m/h)。公共通道的长度为 γ=6海里。试分析该跑道的通行能力。
二、分析方法
• 确定交通流中各车辆的平均车头时距可得 到通行能力。
对于道路的车道通行能力,
qm 3600 ha (辆 / h)
而平均车头时距ha可由平均车头间距Sa(m /辆)和平 均行驶速度Va(m/s)确定:
sa ha va
(s / 辆)
平均车头间距 = 车辆长度+司机制动反应距离+制动距 离+车辆间安全距离。
• 飞机降落时可能有两种情况:前导飞机的速度vi 慢于后随飞机的速度vj,前导飞机的速度快于后 随飞机的速度。按此两种情况,可绘制成图3-4 所示的时间-空间图。
图3-4 时间-空间图
由图可知,vi<vj时,最小车头时距hij =ti–tj =δij /vj ;
vi>vj时,最小车头时距 hij=(δij/vj)+γ(1/vj–1/vi)。
①平均速度-交通密度(Va - k)关系图
• 对于大多数运输方式来说,平均速度Va 随交通密度k增 加而下降。也即,平均速度可表示为交通密度的递降函 数。
va ( v k)
其边界条件为:
( v 0) vf ( v k j) 0
式中:vf——交通密度为零时的速度,称作自由流速度;
量称为通行能力(或者称作通过能力或容量)。 • 曲线上任一点(k,q)与原点的连线,即为该点的平 均速度va 。所以,此图可把q、k和va三者相关联,可 称作交通流特性基本关系图。
③平均速度-交通量(Va – q)关系图
• 除了最大交通量qm以外,相应于每一个交通量,可 以有两种速度。 速度1——高于最大交通量qm 处的平均速度Vm, 处于这种状态的交通流称作自由流。
按式(3-11),交通密度为:
k qm va 41.58 54.19 0.767辆 / km
为维持地铁线运营,达到容量时所需的车辆数便为:
n kL 0.767 40 30.69 31辆
• 由上例可知,地铁线的容量取决于列车的 平均行驶速度、停站的总时间(停站数和 每站停靠时间)及规定的列车间最小净间 距。
二、交通量
• 交通量q ——单位时段内通过线路或通道上 某断面的车辆数,可用下式表示:
qn T
式中:T——时段(小时,天,……); n——车辆数。
时间-空间图:各个车辆在不同时刻的行驶轨迹。 • 车头时距h:图中,同一地点相继车辆经过的时间 间隔。
• 平均车头时距ha
ha h T n n
进而得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