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评价和国土空间开发适宜性评价研究进展

合集下载

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和国土空间开发适宜性评价 (双评价)

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和国土空间开发适宜性评价 (双评价)

2、评价目标与原则
3、技术指标
4 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评价
4.1 土地资源评价 4.2 水资源评价 4.3 海洋资源评价 4.4 环境评价 4.5 生态评价 4土地资源评价
4.1土地资源评价
4.1土地资源评价
4.2水资源评价
4.2水资源评价
4.2水资源评价
目录
• 1、发展历程 • 2、新时期工作思路 • 3、双评价概述 • 4、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 • 5、国土空间开发适宜性评价 • 6、综合分析
• 三、双评价概述
• 1、术语与定义 • 2、评价目标与原则 • 3、技术指标
1、术语与定义
1、术语与定义
1、术语与定义
4.5 生态评价
4.6 灾害评价
4.6 灾害评价
4.6 灾害评价
4.6 灾害评价
4.6 灾害评价
4.7 集成评价
4.7 集成评价
4.7 集成评价
5 国土空间适宜性评价
• 5.1 生态保护重要性评价 • 5.2 农业生产适宜性评价 • 5.3 城镇建设适宜性评价
5.1 生态保护重要性评价
5.2农业生产适宜性评价
5.2农业生产适宜性评价
5.2农业生产适宜性评价
5.3 城镇建设适宜性评价
5.3 城镇建设适宜性评价
5.3 城镇建设适宜性评价
5.3 城镇建设适宜性评价
5.3 城镇建设适宜性评价
5.3 城镇建设适宜性评价
5.3 城镇建设适宜性评价
5.3 城镇建设适宜性评价
5.3 城镇建设适宜性评价
6 综合分析
• 6.1 资源环境禀赋刻画 • 6.2 空间格局特征分析 • 6.3 潜力分析
6.1 资源环境禀赋刻画

基于GIS的国土空间规划“双评价”研究

基于GIS的国土空间规划“双评价”研究

基于GIS的国土空间规划“双评价”研究摘要:本文介绍了基于GIS技术的国土空间规划“双评价”研究方法和应用,重点阐述了适宜性评价和承载力评价在国土空间规划中的重要性和作用。

首先介绍了“双评价”研究的基本步骤和方法,然后分析了适宜性评价和承载力评价的指标体系、权重确定和综合评价方法,同时探讨了其在国土空间规划中的作用和应用。

最后提出了相关建议和措施,以期为国土空间规划提供科学依据和指导。

关键词:GIS技术,国土空间规划,适宜性评价,承载力评价。

引言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和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国土资源的合理开发和利用显得尤为重要。

然而,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也面临着各种各样的挑战和困难,例如生态环境的破坏、资源的过度开采、土地的过度利用等。

为了保护生态环境、合理开发利用国土资源,国土空间规划“双评价”成为了一个重要的工具。

“双评价”是国土空间规划技术标准体系中的一项内容,是国土空间规划调查分析阶段的核心环节,是国土空间规划编制的前提和基础,是国土空间规划实施与监督的理论依据。

本文基于GIS技术,探讨了国土空间规划“双评价”的研究方法和应用,着重分析了适宜性评价和承载力评价在国土空间规划中的重要性和作用,同时提出了相关建议和措施,以期对国土空间规划实践提供参考和借鉴。

一、国土空间规划“双评价”概念及评价方法1.1 概念适宜性评价是根据区域的自然地理环境特征,包括土地、水、气候、环境、生态、灾害、区位等因素,对生态保护重要性、农业生产适宜性、城镇建设适宜性进行评价,以确定国土空间开发利用的适宜程度。

承载力评价是研究限制性资源要素在农业生产、城镇建设等不同用途之间合理配置的前提下,资源环境要素可以承载人类活动的最大合理人口规模、经济规模或用地规模。

承载力评价实际上是对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本底的相对客观的评价。

通过客观判断区域内土地资源、水资源、矿产资源、能源、旅游资源、水环境、大气环境等资源环境要素,定量测算国土空间开发潜力。

什么是国土空间规划的”双评价”

什么是国土空间规划的”双评价”

什么是国土空间规划的”双评价”?2019-07-29 10:13空间规划类的术语——“双评价”“双评价”是个简称,由“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和“国土空间开发适宜性评价”两部分构成。

“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在一定发展阶段,经济技术水平和生产生活方式,一定地域范围内资源环境要素能够支撑的农业生产、城镇建设等人类活动的最大规模。

“国土空间开发适宜性评价”:在维系生态系统健康的前提下,综合考虑资源环境要素和区位条件以及特定国土空间,进行农业生产城镇建设等人类活动的适宜程度。

01“双评价”要评什么呢?“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判断区域内土地资源、水资源、矿产资源、能源、旅游资源、水环境、大气环境等资源环境要素,对这个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最大人口规模、经济规模和建设规模的支撑能力。

概括地说,就是判断资源(利用)、环境(质量)、生态(基线)、灾害(风险)四类要素,定量测度国土空间发展的综合潜力,人类活动的承载能力,以及为人的经济、社会活动提供的生态系统服务能力。

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评价,实际上是对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本底的相对客观的评价。

“国土空间开发适宜性评价”,用于判断国土空间自然条件对城镇(开发)、农业(生产)、生态(保护)三类利用方式的适宜程度及评判分级,是着重于从资源保护和开发利用关系、人地关系分析基础上的分析和判断。

“双评价”的最终出口,都要落实在用地的适宜性分区、开发的限制性分类和风险的警示性分级上。

02“双评价”怎么评?“双评价”总体的技术流程是这样的:“资源环境要素单项评价——资源环境承载力集成评价——国土空间开发适宜性评价”。

其中涉及海域的,还要开展陆海统筹。

不同功能指向和评价尺度,是要采用差异化的指标体系。

开展“双评价”工作,许多分项专业性很强,实际操作复杂性较高,最大的难点在于:会不同程度地受数据精度和可靠性的制约。

开展“双评价”之前,应先通过数据筛选、转换、集成,构建可靠可比的基础数据库。

03开展“双评价”的目的是什么?通过国土空间资源的“双评价”,对空间功能区域进行划分,将环境影响评价,作为优化空间布局的重要技术方法,增强空间规划的环境合理性和协调性。

新形势下我国国土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研究进展

新形势下我国国土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研究进展

Im 《 2018年第6期 旋 情报 自 然 资 源 管 理
定 、国土综合 整治部署 、国土空 间分类保 护等的重要 1.3 《全国国土规划纲要 (2016—2030年 )》
决策依据 ,资源消耗上限 、环境质量底 线 、生态保护 批 复实施与省级 国土规划编 制工作的全面推
红线等 国土空间管控红线 的划定及 “三生”空间布局 进 带 来 新 要 求
体功能 (包 括经济社会系统规模 和结 构等 )可持续发 求和吸 引力 。
展 的支撑 能力 ,其具有动态性 、相对性 、多尺度及非 线性等特 征。随着我 国工业化 、城镇 化的快速推进 , 资源短缺 、环境恶化 、生态退化等 问题 日益严重 ,国
1 国 土 资 源 环 境 承 载 能 力 研 究 面 临 的 新形 势
土 空 间开 发利 用与 资 源环境 瓶 颈约束 的矛盾 日益 突 出 ,国土安 全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面临严 峻挑战 。 国土资 源环境 承载能力作为制约经济社会 发展的基础
1.1 国土资 源管理 不断 常态化 、精 细化 、有 效 化

因素也 随着 这些 问题逐 渐成 为 大家研 究 和关 注 的热
关 键 词 : 国 土 资 源 承 载 能 力 研 究进 展
国土资源环境承载能力意指 国土资源领域有关 承 环境承 载能力 评价是落实生态文 明建设 的一项 阶段 性
载 能力 的情况 ,具体是指一定 区域 在一定时期 内 ,在 工作 ,是 国土资 源与环境规划 管理 的一项基 础性 工作。
近年来 ,面对我 国资源环境约束 日益趋 紧 、社会
点 。近年来 ,特别是生态文 明建设 以来 ,作 为其重要 治理难度不断加 大 、政治生态建设亟待加强及党 的执

关于环境承载能力和国土空间开发适宜性评价的思考

关于环境承载能力和国土空间开发适宜性评价的思考

关于环境承载能力和国土空间开发适宜性评价的思考前言当前,国土空间开发普遍存在土地城镇化快于人口城镇化、建设用地低效等问题,无序的开发导致生态环境恶化、耕地保护压力持续加大。

全面、客观评价区域自然资源禀赋和环境条件,识别国土空间开发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风险,有利于优先保护重要的生态环境要素,加强耕地资源保护,科学指导国土空间有序集约开发。

随着生态红线、永久基本农田和城镇开发边界等空间管制边界以及各类海域保护线的划定工作持续推进,环境承载能力和国土空间开发适宜性评价(以下简称“双评价”)工作在国土空间规划中越来越受到重视。

2017年,《生态保护红线划定指南》(2017)提出“按照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和国土空间开发适宜性评价技术方法,……识别生态保护红线范围”;同年,《省级国土规划编制要点》将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和国土空间开发适宜性评价纳入国土规划基础评价;2019年,《关于建立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并监督实施的若干意见》明确要求“在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和国土空间开发适宜性评价的基础上,科学有序统筹布局生态、农业、城镇等功能空间”,同年发布的《自然资源部关于全面开展国土空间规划工作的通知》再次强调开展“双评价”工作,由此可见,“双评价”已成为国土空间规划编制的重要基础。

1课题研究背景1.1国内外“双评价”的研究探索1.1.1 国内外“双评价”相关技术研究进展在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和国土空间开发适宜性评价提出之前,国内外学者在相关领域已开展了较多的实践探索。

20世纪60年代麦克哈格提出了生态规划理念,将生态规划运用到规划设计当中[1],强调设计结合自然,其以地理信息系统为技术平台的“千层饼”模式和土地适宜性分析方法影响至今。

俞孔坚在此基础上率先提出了景观生态规划的生态安全格局方法[2]。

2002年,俞孔坚将生态规划引入国内规划设计领域,提出了“反规划”理论,强调判别和规划生态安全格局和生态基础设施来确定生态基底,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3]。

基于云架构的资源环境承载力与国土空间适宜性评价

基于云架构的资源环境承载力与国土空间适宜性评价

地质云专题服务
资源环境承载力与国土开发 适宜性评价信息系统
(二)功能设计
用户需求决定功能设计
从用户使用的角度出发, 思考用户需要本系统解决哪 些方面的问题,由此确定系 统应具备哪些方面的功能, 归纳为五个方面。
空间图 分析器
信息库
功能
工具箱 展示窗
(二)功能设计-“信息库”
建立服务于资源环境承载力与国土空间开发适宜性评价专题的多门类、 多空间尺度的综合数据库,提供满足多层次用户需求的数据资源。
(三)加强数据建设
进一步丰富数据资源 目前系统仅集成了全国尺度及河北、安徽等个别省份的数据成 果,其它省在陆续开展本项工作,如何将各省的资源环境承载 能力数据成果接入本系统是下一步的工作重点。
加强数据质量建设 目前系统中的图件还有一部分不是矢量数据,制约系统功能的 使用,后期加大对矢量数据入库工作。
主要内容 CONTENTS
1 基本概念 2 开发思路与设计思想 3 主要功能 4 工作展望
1
基本概念
基本概念
宏观蓝图 基本概念
政策依据
应用前景
(一)宏观蓝图
编制评价指标体系,建 立评价模型,构建多门类 资源资源数据库,开展全 国、重点地区、省、市、 县四级评价体系,为国土 空间规划提供依据,为建 设美丽中国提供蓝图。
通过不同图层叠加,辅助用户建立不同评价要素相互关系的空
间认识。
安徽省活动断裂分布图
安徽省滑坡灾害点分布图
活动断承裂载与力滑评坡价灾叠害加分结布果图
(三)空间叠加、属性查询与统计
属性查询功能
用户可以通过查询功能,获取图件中指定区域某个图层的空间属性信息
安徽省活动断裂分布图
安徽省活动断裂属性查询结果

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评价综述及研究进展

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评价综述及研究进展

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评价综述及研究进展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 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such 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 appreciation, sentence excerpts, ancient poems, classic articles, topic composition, work summary, word parsing, copy excerpts, 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 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评价综述及研究进展1. 引言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评价是衡量特定区域资源利用与环境影响的重要手段,其在可持续发展战略中具有关键作用。

中国土地适宜性评价研究进展

中国土地适宜性评价研究进展

中国土地适宜性评价研究进展一、概述随着全球气候变化、人口增长以及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土地资源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压力。

土地适宜性评价作为一种有效的土地资源管理工具,在指导土地合理利用、优化资源配置、促进区域可持续发展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中国作为世界上人口最多、土地资源相对紧缺的国家之一,开展土地适宜性评价研究具有尤为重要的现实意义。

土地适宜性评价是指根据土地的自然属性和社会经济条件,对土地在特定用途下的适宜程度进行定性和定量评估的过程。

其核心目的在于为土地规划和利用提供科学依据,以实现土地资源的合理配置和高效利用。

近年来,随着遥感技术、地理信息系统(GIS)和大数据等现代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土地适宜性评价方法在理论上不断得到创新,在实践应用中也不断得到优化和完善。

在中国,土地适宜性评价研究经历了多年的发展,已经从早期的定性描述逐渐转变为基于多源数据的定量评估。

研究内容也从单一的土地利用类型适宜性评价拓展到综合考虑生态、经济、社会等多方面的复合适宜性评价。

同时,随着国家对土地资源保护和可持续利用的重视程度不断提升,土地适宜性评价在土地资源管理、生态保护、城乡规划等领域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

本文旨在全面梳理和总结近年来中国土地适宜性评价研究的进展,包括评价方法的创新、应用领域的拓展以及存在的问题和挑战等方面。

通过深入分析和讨论,以期为未来的土地适宜性评价研究提供理论参考和实践指导。

1. 土地适宜性评价的定义和重要性土地适宜性评价,是指对土地在一定用途下所表现出的适宜性程度进行的科学评估。

这一评价基于土地的自然属性、社会经济条件以及技术可行性等多方面的因素,对土地资源的利用潜力、限制因素及其适宜程度进行综合分析。

在中国这样一个土地资源丰富但分布不均的国家,土地适宜性评价显得尤为重要。

随着人口增长和经济的快速发展,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和可持续管理成为国家和社会关注的焦点。

土地适宜性评价不仅为土地规划和利用提供了科学依据,还有助于指导农业生产、城市扩张、生态保护等多种土地利用活动。

国土空间规划学 第8章 国土空间开发适宜性评价

国土空间规划学 第8章 国土空间开发适宜性评价

矿产资源禀赋评价
Page 18
8.6 综合分析
01.
资源环境禀赋分析
03.
问题和风险识别
05.
情景分析
02.
空间格局特征分析
04.
潜力分析
Page 19
本章小结
本章介绍了国土空间开发适宜性评价的概念、目标、原则和主要方法。在 此基础上具体介绍了国土空间开发适宜性评价中生态保护重要性评价、农 业生产适宜性评价和城镇建设适宜性评价的评价准则、方法和步骤。其次 介绍了一些可选评价的内容和方法,包括海洋开发利用适宜性评价、文化 保护重要性评价和矿产资源开发利用适宜性评价。最后介绍了综合分析的 内容,包括资源环境禀赋分析、空间格局特征分析、问题和风险识别、潜 力分析和情景分析。
生态保护重要性评价
农业生产适宜性评价
城镇建设适宜性评价
生态保护重要性(适宜性)评价 是把生态规划的思想和方法运用 于适宜性评价,通过生态要素对 给定国土空间开发方式的适宜性 程度进行评价。
农业生产适宜性评价是对国土 空间是否适宜发展农业及其适 宜程度如何进行的综合评定。
城镇建设适宜性评价通过测算潜
在国土空间作为城镇建设用地的
国土空间规划学
新编21世纪土地资源管理系列教材
国土空间规划学
国土空间规划学
第8章 国土空间开发适宜性评价
本章要 点
国土空间开发适宜性
国土空间开发适宜性评价 的目标、原则与方法
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评价和国土空 间开发适宜性评价的区别与联系
目录
CONTENTS
国土空间开发适宜性评价概述 国土空间开发适宜性评价方法 国土空间开发适宜性评价流程 国土空间开发适宜性评价内容 可选评价 综合评价

土地资源学 第6章 土地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和国土空间开发适宜性评价

土地资源学 第6章 土地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和国土空间开发适宜性评价
评价单元划分; 评价指标选取; 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评价; 国土空间开发适宜性评价结果计算
3. 成果提交阶段
6.3 国土空间开发适宜性评价
6.3.2 国土空间开发适宜性评价的主要内容
1. 生态保护重要性评价
生态保护重要性评价是国土空间开发适宜性评价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评价结果是划定区域生 态安全底线和区域生态保护红线的重要依据。从区域生态安全底线出发,通过开展生态系统服务 功能重要性和生态敏感性评价,综合识别生态保护极重要区和重要区。
3.地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评价
6.2.1 土地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评价的一般程序
1. 准备阶段
数据准备; 专家咨询; 实地调研
2. 工作阶段
建立评价指标体系; 土地资源环境要素单项评价; 土地资源环境承载能力集成评价
3. 成果提交阶段
6.2 土地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评价
6.2.2 土地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评价的主要内容
1. 土地资源人口承载力 2. 土地资源建设规模承载力 3. 土地资源经济承载力 4. 土地资源水承载力 5. 土地资源生态承载力 6. 土地资源灾害承载力
6.3 国土空间开发适宜性评价
6.3.1 国土空间开发适宜性评价的一般程序
1. 准备阶段
2. 工作阶段
6.1 土地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和国土空间开发适宜性评价概述
6.1.1 土地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和国土空间开发适宜性的发展历程和概念
1. 土地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的发展历程和概念
土地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的概念经历了“生态承载力→土地承载力→土地资源环境承载力”的发 展过程。
6.1 土地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和国土空间开发适宜性评价概述
土地资源学
新编21世纪土地资源管理系列教材

国土空间规划“双评价”技术流程与评价方法探讨

国土空间规划“双评价”技术流程与评价方法探讨

国土空问规划"双评价"技术流程与评价方法探讨作者Editor.XIU在国土空问规划,政策解读,热点新闻标签三区三线•双评价,国土空间规划,国土空问规划体系,多规合一•市县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編制"双评价"是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评价和国土空问开友适宜性评价的简称。

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评价指的是对目然资源票赋和生态环境本底的综合评价,是确定国土空间在生态保护、农业生产、城镇建设等功能指向下的承载能力等级,也指在一左国土空间内目然资源.环境容量和生态服务功能对人类活动的综合支挣水平;国土空间开发适宜性评4介指的是国土空间对城镇建设、农业生产等不同开发利用方式的适宜程是在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评价的基确上评价国土空间进行城镇建设、农业生产的适宜程度。

度r2019年5月10日印发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建立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并监習实施的若干意见》(中发(2019 ) 18号)明确提出,"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貝为主的方针,在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和国土空间开发适宜性评价的基阳上,科学有席统筹布局生态.农业.城镇等功能空问■划定生态保护红线、永久基本农田、城镇开友边界等空间管控边界以及各类海域保护线,强化底线约束,为可持续发展预留空间。

”随着各级国土空间规划的陆续开晨,作为其前置条件的双评价工作更是受到业界的广泛关注・一. 总体技术流程"双评价"应本着尊重规律、生态优先、因地制宜、简便易行的原则,在充分搜隼数据的基础上,串联递进地开展“资源环境要表单项评价•资源坏境険载能力隼成评价•国土空问开友适宜性评价",如果涉及海域,还将开展陆海统萼。

对不同功能指向和评价尺度,采用差异化的指标体系,井进行综合分析,为贯彻落实主体功能区战略、科学划定“三区三线'•提供支撑.双评价技术路线示意图(来源:整理自《技术指南》)二. 国土空间开发适宜性评价国土空间开炭适宜性需要综合考糜区域生态环境状况与资源条件、发展基础与潜力来判断开发适宜性■需要在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评 价基础之上,以水源涵养、水土保持、防风固沙、生物多样性、水土流等为主要因素,开展生态保护综合评1介f 划分生态重要性等级;以数据准备基础数据库构建數据处理 饕素分析 指标计算 阈值率定资源环境承载 能力评价!壊成 :评价国土空间幵发 适宜性评价综合分析++地块; 连片度1 1!脱 塚合 :黨中度优势虞1 __________ _1 1农业生产/城頂建设适宜性评价生昨功能指向 的承我袴级农业功能指向 的桑戏存级 :生总保护适宜性分区农业生产 适宜性分区农业备选农用地隼中连片度、农用地类型.质重等别.利用等别等为主要因责,开展农业生产适宜性评价,划分农业生产适宜等级;以影响国土空间开发的区位、人口、交通、产业和经济等为主要因素,开展建设开发适宜性评价,划分建设开发适宜等级.在国土空间开发适宜性的评价单元上,主要以行政单元或GIS地理格网单元为主,后者评价结果相对更为精细f打破行政边界,能更好地体现空间上的差异性。

双评价技术指南--自然资源部(汇报论证稿)20190401

双评价技术指南--自然资源部(汇报论证稿)20190401
8 成果应用................................................................................................12 附录 A 基础数据清单.............................................................................. 14 附录 B 资源环境要素单项评价方法...................................................... 19
6.4 综合分析.........................................................................................................................................7 6.4.1 资源环境禀赋特点................................................................................................................. 7 6.4.2 问题和风险识别..................................................................................................................... 8 6.4.3 潜力分析................................................................................................................................. 8 6.4.4 情景分析................................................................................................................................. 9

国土空间规划“双评价”的思考与探索

国土空间规划“双评价”的思考与探索

国⼟空间规划“双评价”的思考与探索导读:1、概念资源环境承载能⼒评价指的是对⾃然资源禀赋和⽣态环境本底的综合评价,是确定国⼟空间在⽣态保护、农业⽣产、城镇建设等功能指向下的承载能⼒等级,也指在⼀定国⼟空间内⾃然资源、环境容量和⽣态服务功能对⼈类活动的综合⽀撑⽔平。

国⼟空间开发适宜性评价指的是国⼟空间对城镇建设、农业⽣产等不同开发利⽤⽅式的适宜程度,是在资源环境承载能⼒评价的基础上评价国⼟空间进⾏城镇建设、农业⽣产的适宜程度。

2、总体技术流程“双评价”应本着尊重规律、⽣态优先、因地制宜、简便易⾏的原则,在充分搜集数据的基础上,串联递进地开展“资源环境要素单项评价-资源环境承载能⼒集成评价-国⼟空间开发适宜性评价”,如果涉及海域,还将开展陆海统筹。

对不同功能指向和评价尺度,采⽤差异化的指标体系,并进⾏综合分析,为贯彻落实主体功能区战略、科学划定“三区三线”提供⽀撑。

3、数据准备基础数据的搜集和整理是“双评价”的重要保障,也是“双评价”重难点之⼀。

收集数据时应保障数据的权威性、准确性、时效性与可获取性,所需数据包括基础地理、⼟地资源、⽔资源、环境、⽣态、灾害、⽓候⽓象等,数据质量直接影响评价结果的准确性和合理性。

4、评价流程(1)资源环境要素单项评价资源环境要素单项评价的指标体系聚焦三类功能(⽣态保护、农业⽣产、城镇建设),六⼤要素(⼟地资源、⽔资源、海洋资源、环境、⽣态、灾害),评价的重点要结合区域本底,确定评价指标体系和分级阈值。

(2)资源环境承载能⼒集成评价在资源环境要素单项评价结果的基础上,分别针对⽣态保护、农业⽣产、城镇建设三类功能,开展资源环境承载能⼒集成评价,综合集成评价结果对应三类功能,对区域资源环境承载能⼒依次分级。

(3)国⼟空间开发适宜性评价在资源环境承载能⼒集成评价结果的基础上,分别针对⽣态保护、农业⽣产、城镇建设三类功能,开展国⼟空间开发适宜性评价。

5、双评价⼯作的要求(1)科学、系统、规范化双评价成果是国⼟空间规划的基础,需要有⼀套科学、系统、规范化的实施办法来保证双评价⼯作顺利实施。

国土空间规划体系下的“双评价”分析与探究

国土空间规划体系下的“双评价”分析与探究

国土空间规划体系下的“双评价”分析与探究发表时间:2020-04-14T09:07:44.173Z 来源:《城镇建设》2020年第3期作者:李桐[导读]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成,国土空间规划体系下的“双评价”发展,备受各领域的高度重视摘要: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成,国土空间规划体系下的“双评价”发展,备受各领域的高度重视。

为各人们营造良好生活环境,我国相关部门与人员针对国土空间规划体系下“双评价”积极探究,参与到各项工作环节中,发挥出自身的重要作用与价值,提升我国资源利用率。

“双评价”是指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国土空间开发适宜性评价,是国土空间规划编制与发展的重要基础。

在第十八次会议的召开中,党就明确了我国国土空间开发格局策略,坚持保护有限政策,逐渐优化与完善国土空间规划体系与制度,为各项工作的实施与发展提供有利条件。

关键词: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双评价”;问题;措施在现代化社会的发展中,各领域的发展都加大了对各资源的需求,为了满足各领域的发展需求,需要我国相关部门与人员加大资源管理力度,针对国土空间的合理规划,加大对我国资源保护。

基于国土空间规划体系下,针对“双评价”体系与制度的全面分析,可及时发现实施过程中所存在的相关问题与不足,具有针对性地分析,采取科学措施的有效解决,确保国土空间规划的科学性与合理性。

而关于资源开发工作,要针对自然环境的客观分析,绝不可为满足各领域的发展需求,而对资源肆意开采与使用,避免对生态环境造成破坏,提高资源利用率,从而促进现代化社会的稳定发展。

一、国土空间规划体系下“双评价”问题(一)不完善的规划体系,造成资源浪费基于国土空间规划体系下,“双评价”所产生的相关问题,主要原因是缺乏完善的规划体系,在实施与管理过程中,无法确保整体质量与效率。

针对国土空间规划所存在的相关问题未及时发现与解决,各部门与人员之间缺乏协作,无论是对资源管理目标,还是实际管理行动等,都缺乏统一性。

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和国土空间开发适宜性评价研究——以鹤壁市为例

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和国土空间开发适宜性评价研究——以鹤壁市为例

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和国土空间开发适宜性评价研究——以鹤壁市为例摘要:以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为基础,科学评价土地适宜性和优化生态、生产、生活空间,对保障生态安全、资源安全、粮食安全,实现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目前,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和国土空间开发适宜性评价是独立评价且有各自的评价方法和指标体系,本文以河南省鹤壁市为研究对象,选取土地资源、水资源、气候、生态、环境、灾害、区位和矿产资源 8 个单项资源环境要素评价,综合分析影响土地生产力的自然因素和社会经济因素,运用多因子综合权重叠加模型及GIS技术对土地做出适宜性分析,得到该区域土地适宜性评价结果,研判未来变化趋势和重大风险,提出国土空间开发保护应对策略,更好的支撑国土空间规划的编制。

关键词:国土空间规划适宜性资源环境承载能力1、评价区域概况鹤壁市位于河南省北部,太行山东麓向华北平原过渡地带,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呈阶梯式变化,西北部山地、中部丘陵地、东部平原和东南部泊洼地分别占全市总面积的15.2%、29.6%、52.8%、2.4%。

土地利用地域分布表现出明显的地带性,土地总面积2140.44平方公里,类型多样,耕地、园地、林地、草地、湿地、裸土地、裸岩石砾地等均有分布。

属海河流域卫河水系,主要河流有淇河、卫河、羑河、汤河等,拥有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干渠和盘石头水库、夺丰水库等多座大、中、小型水库,在保障和调节生产生活生态用水方面起到了巨大作用。

但全市水资源短缺,多年平均水资源总量35853万m3,人均水资源量216m3,仅为河南省人均水资源量的58.4%。

2020年全市总人口156.60万人,城镇化率60.98%,地区生产总值980.97亿元,人均地区生产总值6.26万元。

2评价过程2.1研究思路综合考虑评价数据以30m×30m栅格为基本单元进行分项评价,按照评价对象和尺度差异遴选评价指标,分别开展土地资源、水资源、气候、生态、环境、灾害、区位和矿产资源的单项资源环境要素评价。

哈尔滨市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和国土空间开发适宜性评价研究

哈尔滨市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和国土空间开发适宜性评价研究
南(试行)》,结合示 范区相关数据资料,分别开展土地资源、水资源、气候、环 境、灾害、区位、人口集聚水平等单项评价。
3) 开展集成评价。基于单项评价结果,结合农业生产 需求及城镇开发边界,合理确定农业生产适宜性和承载规 模、城镇建设适宜性和承载规模。
增刊
张楠等:哈尔滨市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和国土空间开发适宜性评价研究
数据来源 测绘地理信息部门
自然资源部门
哈尔滨市2013-2017年水资源公报、四级水资源流域分区数据、哈 尔滨市及各县区2020年用水总量控制指标 哈尔滨市各控制单元或流域分区水质目标、水功能区划 2017—2018年黑龙江省生态保护红线划定科学评估成果 哈尔滨市各乡镇街道地震动峰值加速度 活动断层分布图 黑龙江省地质灾害易发分区图
ZHANG Nan, GUO Xin, LIN Fuming (Heilongjiang Geomatics Center of Ministry of Natural Resource, Harbin 150081, China)
Abstract: Carrying capacity of 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 and suitability evaluation of land space development ( " double evaluation") are the basis of land spatial planning, which can provide scientific basis for determining the suitability of ecological, agricultural, ur­ ban ,and other development, protection, and utilization modes. This paper takes Harbin as an example to carry out the application re­ search of " double evaluation" and evaluates and analyzes the suitability level and bearing scale of agricultural production and urban construction.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proportion of suitable land area in agricultural space is 36.39% , and Some of them exceed the agricultural production carrying capacity ; the proportion of suitable construction area in urban space is 28.37%. The supply of land suitable for urban construction in each county is sufficient. Only Hulan and Shuangcheng are in critical overload state, and the urban construction scale of other counties is not overloaded. Key words :carrying capacity of 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 ; suitability of land space development ; " double evaluation" ; Harbin City

“双评价”保障国土空间规划科学性发展

“双评价”保障国土空间规划科学性发展

“双评价”保障国土空间规划科学性发展摘要:国土空间规划要实现科学性发展,离不开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评价和国土空间开发适宜性评价这种“双评价”的大力保障。

以“双评价”为基础编制国土空间规划,体现我国生态文明发展的战略思想和要求。

文章深入分析了“双评价”对于国土空间规划的重要意义,探索了“双评价”在国土规划中的应用思路和实践,以供有关人士参考。

关键词:空间规划双评价序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快速经济发展,人口数量不断增加,国土空间规划面临巨大挑战。

目前,我国国土空间存在诸多问题如:资源无法实现完全利用、生态环境破坏、空间开发不合理等,导致我国国土空间规划无法满足人们对优质空间资源的需求,也无法满足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而“双评价”作为有效的政策工具保障国土空间实现科学统筹布局,是国土空间规划科学合理开展的重要支撑。

1.“双评价”对于国土空间规划的重要意义国土空间规划在国家发展战略中占据重要地位,国土空间实现科学规划才能为国家发展打造良好的空间环境和地域环境,才能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优质的空间和物质基础,进而推动国家经济和环境协调,实现可持续性发展。

目前,我国在大力发展经济和基础建设的同时,没有合理规划和保护国土空间,导致经济发展和环境资源产生严重矛盾,对国家和地区发展都产生了不利影响。

解决这一问题,应明确“双评价”的重要性,在保护生态文明的基础上,优化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格局,实现因地制宜合理开发,为国土空间保护和开展奠定坚实基础。

“双评价”能够在开展国土空间规划编制之前详细分析地区资源和环境的特定条件,判断在国土空间规划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对于生态系统中的敏感空间进行识别,并为保护生态环境基础上进行科学合理的国土空间规划提供重要支持。

发挥“双评价”的积极作用,为实现生态、绿色的高质量经济发展,并为人们和国家提供更优良的生态环境和空间,进而为实现人们美好生活增砖添瓦。

二、“双评价”在国土空间规划中应用思路与实践(一)“双评价”在生态保护中应用思路与实践生态环境保护对于经济发展和人们生活都直观重要。

智慧国土空间规划: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和国土空间开发适宜性评价

智慧国土空间规划: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和国土空间开发适宜性评价

智慧国土空间规划: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和国土空间开发适宜性评价今日为大家推荐《智慧国土空间规划:国土空间规划基础分析评价》一文,来自上海数慧。

在国土空间规划基础分析评价中,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和国土空间开发适宜性评价(简称“双评价”)是国土空间规划编制的重要基础。

按中央要求,在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和国土空间开发适宜性评价的基础上,科学有序统筹布局生态、农业、城镇等功能空间,划定生态保护红线、永久基本农田、城镇开发边界等空间管控边界以及各类海域保护线,强化底线约束,为可持续发展预留空间。

本文以双评价为例介绍分析评价流程。

欢迎加入国匠规划学社(国匠规划学社简介:一起养成每天学习的习惯),进一步讨论学习相关话题。

2018年,自然资源部成立,承担建立空间规划体系并监督实施的职责,构建以空间规划为基础、以用途管制为主要手段的国土空间开发保护制度。

构建以空间治理和空间结构优化智慧国土空间规划国土空间规划基础分析评价上海数慧上海数慧 6天前国匠城为主要内容,全国统一、相互衔接、分级管理的空间规划体系。

目标是推进国土空间领域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努力走向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

近年来,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水平的迅速提高,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承载力的矛盾日益加剧,我国的资源环境形势相当严峻不容乐观。

十九大报告中指出,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人类必须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

如何解决以上矛盾和问题,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合理布局人类建设空间,提高城市经济社会环境综合效益,已成为亟待解决的重要命题。

目的意义我国自然资源总量大、种类齐全,人均资源占有量不多,自然资源形势严峻。

由于利用不当、管理不善,自然资源遭到破坏和浪费的现象严重。

国土空间规划基础分析评价的目的:(1)针对空间要素的状况、格局变化,进行自然生态本底的分析,摸清土地资源、水资源、矿产资源、海洋资源数量和环境特征等资源本底条件。

(2)旨在甄别国土空间开发面临的主要资源环境风险类型,辨识资源环境风险在空间上的分异,对承载状态进行判断。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28卷增刊2 2019年10月
中国矿业
CHINA MINING MAGAZINE
Vol. 28 , Suppl 2 Oct 2019
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评价和国土空间开发适宜性评价 研究进展
杜海娥X李正23!郑煜3
(1.中国地质博物馆,北京100034; 2.天津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天津300072;
Research progress on assessment of 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 bearing capacity and suitability of land space development
DU Haie1 , LI Zheng213 , ZHENG Yu3 (1. Geological Museum of China, Beijing 100034, China; 2. College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Tianjin University, Tianjin 300072, China; 3 ChinaGeo-EngineeringCorporation, Beijing100083, China)
3.中国地质工程集团有限公司,北京100083)
摘 要: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与国土空间开发适宜性评价(以下简称“双评价.是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 局、合理布局建设空间的依据。本文首先探讨双评价的概念内涵,然后梳理双评价的实践研究现状,进而 总结归纳双评价的指标体系及评价方法。分析发现:我国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最早为单因素评价,主要对 土地资源、水资源、环境、生态和灾害承载力等进行评价,后期由于区域环境的复杂性逐渐转变为综合指标 评价。国土空间开发适宜性指标体系涵盖各个方面,并已形成多要素叠置综合评价、空间作用及其趋势模 拟、基于生态位的适宜性评价和参与式综合评价四种适宜性评价方法。未来的双评价应广泛借鉴区域环 境评价的相关学科理论与方法,构建完善的研究体系,加强基础理论研究,推动指标体系规范与统一,完善 评估框架与技术方法,研发开放式评价系统,构建可与空间管制政策对接的适宜性分类体系,扩展适宜性 评价的案例研究和应用范围,同时应促进宏观空间开发适宜性和微观建设适宜性的统一和整合。 关键词: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评价;国土空间开发;适宜性评价;研究进展 中图分类号:X24; F2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051(2019)S2-0159-07
第28卷
assessment, construct a perfect research system, strengthen basic theoretical research, promote the standardizationandunificationofindexsystem improvetheevaluationframeworkandtechnicalmethods! develop an open evaluation system, and construct a suitable classification that can be adapted to space control policies.A//hesame/ime!weshouldpromo/e/hein/egraionof/hesuiabiliyofmacro-spaialdevelopmen/ and micro-cons/rucion. Keywords: resource and environment % evaluation of carrying capacity % land and space development % suitability evaluation% research progress
Abstract: Assessment of carrying capacity of 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 and suitability evaluation of land spatialdevelopment (doubleevaluationforshort) are the basis for optimizing land spatial development paternandrationallayoutofconstructionspace Firstly,thispaperdiscussestheconceptandconnotationof doubleevaluation,thencombsthepracticalresearchstatusofdoubleevaluation,andthensummarizesthe index system and evaluation methodsofdoubleevaluation Itisfoundthattheevaluationofthecarrying capacityofresourcesandenvironmentinChinaistheearliestone-factorevaluation,which mainlyevaluates thecarryingcapacityoflandresources,waterresources,environment,ecologyanddisasters Inthelater stage,becauseofthecomplexityoftheregionalenvironment,itgradualychangestocomprehensiveindex evaluation The index system of suitability for land spatial development covers al aspects, and has formed foursuitabilityevaluationmethods "comprehensiveevaluation,spatialroleandtrend simulation,niche-based suitability evaluation and Participatory Comprehensiveevaluation Inthefuture, doubleevaluationshoulddrawlessonsfromtherelevantdisciplinesand methodsofregionalenvironmental
收稿日期:2019-08-23 责任编辑:赵奎涛 引用格式:杜海娥,李正,郑煜.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评价和国土空间开发适宜性评价研究进展:J).中国矿业,2019,28(S2):159-165. doi:10. 12075/j. issn. 1004-4051. 2019. S2. 118
160
中国矿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