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必修二第一二单元测试题
高一历史必修二第一二单元练习题
必修二第一、二单元试题1、被称为“茶神”的唐朝人陆羽在他写的《茶经》中说:“若邢瓷类银,越瓷类玉,邢不如越,一也。
若邢瓷类雪,则越瓷类冰,邢不如越,二也。
邢瓷白而茶色丹,越瓷青而茶色绿,邢不如越,三也”。
据此,下列判断正确的是①唐朝时,瓷器已经形成青、白两大系列。
②陆羽推崇越州青瓷。
③瓷制茶具成为茶道的重要组成部分。
④唐朝时期白瓷质量不如青瓷。
A.①②③④B.①②④C.①②③D.③④2、《韩非子》中有一个故事:“鲁人善织屦(麻等织成的单底鞋),妻善织缟,而欲徙于越。
或谓之曰;‘子必穷矣。
’鲁人曰:‘何也?’曰:‘屦为履之也,而越人跣行,缟为冠之也,而越人被发,以子之所长,游于不用之国,欲使无穷,其可得乎?’”从中我们可以获得的信息有①战国时期已经有了私人手工业②当时手工业者以家庭为单位进行生产③当时手工业者可以自由流动④手工业者受到歧视A.②③④B.①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3、据统计,自上古至隋朝见于记载的88件水利工程中,华北占72件,华南仅占16件。
而唐代见于记载的212件水利工程中,华北占101件,华南占111件。
这说明唐代A. 南方农业经济发展迅速B. 南方水利技术超过北方C.南方经济超过北方D.南方已成为全国经济中心4、“天子之六工,曰土工、金工、石工、木工、兽工、草工,典制六材。
《札记•曲礼》中这段文字反映的是古代中国手工业的哪种形态”:A、工场手工业B、家庭手工业C、官营手工业D、民营手工业5、“世人结交须黄金,黄金不多交不深。
纵令然诺暂相许,终是悠悠行路心。
”这首唐诗所反映的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A、人际关系的淡漠B、商品货币关系的发展C、社会风气的败坏D、个人价值观念的更新6、1656年,清政府颁布法令严禁“商民船只私自下海”,规定“凡沿海地方口子,处处严防,不许片帆入海”,并严惩一切“私下诸番互市者”。
这一政策的最大影响是:A、沉重打击了海外航运业的发展B、使清政府直接丧失了对外贸易的主导权C、使我国日渐脱离世界发展大势D、制约商品经济发展并导致沿海商民的经济收入锐减7、唐太宗贞观四年曾讲:“国以人为本,人以食为命。
高三历史必修2总复习测试题第一、二单元及答案
高三历史总复习测试必修二第一、二单元一、选择题:(共35小题,每小题2分,共70分)1、“精耕细作”是我国古代农业生产技术的主要特点。
下列关于它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促进了土地资源的开发利用B、提高了农业生产技术C、发展的主要动力是小农经济D、特点是少投入多产出2、官营、民营和家庭手工业是古代中国手工业的三种经济形态。
其并存局面开始出现于:A、夏商周时期B、春秋战国时期C、秦汉时期D、隋唐时期3、史学家费正清教授把一战期间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称为“没有前途的经济奇迹”。
“没有前途”的根本原因是:A、中国工业结构不合理B、工业区域分布不均衡C、社会环境未根本改变D、近代企业被军阀破坏4、假设一位唐代的商人到长安做生意,他的活动中不可能出现的是:A、在专门的“市”里卖瓷器B、从各地搜罗地方特产到长安贩卖C、在居住区开绸缎店D、他的商业活动受专门机构的监督管理5、下列图片能反映唐代农业生产力发展水平的是:AB C D6、鸦片战争后,中国的经济呈现半殖民地经济的特点,主要表现在:①外国商品占据中国市场②关税主权和贸易主权开始丧失③开始出现商品经济④外国列强对华资本输出⑤广大农村仍然主要是一家一户自给自足的经济模式A、①③⑤B、②③④C、②④⑤D、①②④7、1852英国驻广州代办密切尔惊异地说:“经过和这么一个大国开放贸易10年之久,并且双方都已废除了一切庞大人口的中国,其消费我们的制造品竟不及荷兰的一半……这好象是一个奇怪的结局。
”出现这一结局的根源是:A、清政府继续实行闭关政策B、英国商品倾销仅限于五口及东南沿海地区C、自然经济对外国商品的抵制D、鸦片输入增加削弱了国人的购买力8、观察下列一组有关春秋战国时期的历史图片,你能得到的正确认识是:春秋时铁锸战国铁犁A、铁制农具出现并广泛推广B、社会生产力显著提高C、农用动力出现革命性变化D、使用水力鼓风冶铁9、宋代人口有1亿,耕地面积5.6亿亩;鸦片战争前,人口达到4亿,耕地只有11-12亩。
高一历史必修2第一、二单元测试题[1]
高一历史检测试题(一,二单元)一、选择题(本大题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意)1.中国古代农耕方式经历的过程是A.刀耕火种——石器锄耕——铁犁牛耕B.石器锄耕——刀耕火种——铁犁牛耕C.铁犁牛耕——刀耕火种——石器锄耕D.石器锄耕——铁犁牛耕——刀耕火种2.下列工具用于播种的是:A B C D3.被史学界称之为“我国古代农业技术史上农用动力的一次革命”是:A.铁农具B.牛耕C.曲辕犁D.筒车4.黄梅戏《天仙配》中有这样一段唱词:“你耕田来我织布,你挑水来我浇园。
寒窑虽破能避风雨,夫妻恩爱苦也甜。
”这段唱词反映了①以农业与家庭手工业相结合的基础生产模式②不承担国家赋税徭役③农民富裕祥和的生活境况④以家庭为生产、生活单位A.①② B.①④ C.①②③ D.①③④5.唐朝诗人白居易在《朱陈村》一诗中写道:“徐州古丰县,有村曰朱陈。
去县百余里,桑麻青氛氲。
机梭声札札,牛驴走纭纭。
女汲涧中水,男采山上薪。
县远官事少,山涤人俗淳。
有财不行商,有丁不入军。
家家守村业,头白不出门”。
下面对这首诗的理解,不正确...的A.诗中描写了唐朝时我国农村的生活景象B.描写了农村男耕女织,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景况C.描写了村民封闭保留、老死山林的自然心态D.描写了村民幸福美满,其乐融融,无忧无虑的原始公社生活6.下列言论中没有体现重农抑商思想的是 ( )A.“农不出则乏其食,工不出则乏其事,商不出则三宝绝,虞不出则财匮少”B.“事末利及怠而贫者,举以为收孥”C.“乃令贾人不得衣丝乘车,重租税以困辱之” D.“农为天下之本务,而工贾皆其末也”7.我国最早的银行雏形是唐朝的A、票号B、飞钱C、交子D、柜坊8.从哪一时期开始,中国丝绸远销亚洲、欧洲,为中国获得“丝国”的美誉?A 西汉时期B 东汉时期C 唐朝时期D 明清时期9.古代中国青铜器铸造的繁荣时期是A、商周时期B、春秋战国时期C、秦汉时期D、明清时期10.关于民间手工业的叙述,正确的有( )①家庭手工业产品主要用来交纳赋税和家庭消费②民营手工业,主要生产供民间消费的产品②民间手工业在魏晋南北朝时曾遭受摧残④明朝中叶以后,民营手工业超过官营手工业,占主导地位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11.我国瓷器形成南青北白两大系统是在()A东汉 B 唐代 C 宋代 D 明青时期12.中国古代官营手工业在古代手工业中占有优势,它的主要特点是()①由政府直接经营,进行大作坊生产②技术和生产工艺保持世界领先水平③占据技术人才和原料优势,生产不计成本④主要是为市场提供精美商品和为对外贸易交流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③④D.①②④13.中国古代商业最繁荣的时期是A隋唐时期 B宋元时期 C明清时期 D秦汉时期14.古代中国瓷器享誉世界。
最新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二测试题及答案解析全套
最新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二测试题及答案解析全套第一单元单元检测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满分100分。
测试时间9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共5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1.西汉农书《氾胜之书》中载:“辄平摩其块以生草,草生,复耕之,天有小雨复耕之,勿令有块以待时……”这里所说的耕作工具主要是( )解析:《汜胜之书》是对西汉时期黄河流域的农业生产经验和操作技术的总结。
由所学知识可知,铁犁是西汉时主要的耕作工具,再结合材料可得出D项正确。
其他三项是夏商周时期的农具,且与材料不符。
答案:D2.(2015·南京高一期中考试)史书记载:“水激轮转,众筒兜水,次第下倾于岸上……以灌稻田,日夜不息,绝胜人力……”这种提水工具最早出现于( )A.东汉B.曹魏C.唐朝D.北宋解析:由“水激轮转”“众筒”“绝胜人力”可知,该灌溉工具以水流带动转轮上的竹筒打水。
由所学知识可知,这是唐朝的筒车,故答案为C项。
答案:C3.(2015·扬州高一期中考试)著名史学家王家范先生曾经精辟地指出:“小农经济一锄、一镰(或者再加上一犁,不是家家都有畜力,那就用人力拉犁)、一个主要劳力加上一些辅助劳力,一旦和土地结合,就可以到处组织起简单再生产。
”对这段话最正确的理解是( )A.小农经济具有稳定性B.小农经济具有顽强的生命力C.小农经济非常脆弱D.小农经济只需要一些简单的劳动工具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农耕经济的特点。
小农经济的稳定性一般是指其耕织结合、自给自足,与材料信息不符合,故A项错误;从题干材料“可以到处组织起简单再生产”,可见其生命力的顽强,故B项正确;小农经济的脆弱性是指其抵抗天灾人祸的能力比较差,很容易破产,与材料信息不符合,故C项错误;简单的劳动工具只是小农经济组织生产的最基本的需求,并非仅仅限于简单的工具,故D项错误。
答案:B4耕作方式时间(天) 面积(担田)锄耕 1 1木牛 1 4牛耕 1 14A.B.农业生产得到迅速发展C.牛耕是农用动力的一次革命D.封建小农经济得以确立解析:表格中的数据表明,采用牛耕技术,耕作效率大为提高,这说明牛耕是中国古代农用动力的一次革命,故答案为C项。
新课标高中历史必修2第一二单元测试题
集安一中高三历史必修2第一、二单元检测题一、:〔每小4分,共80分〕1、以下生工具不属于同一的是2、司迁在?史·河渠?:“蜀守冰离碓,辟沫水之害,穿二江成都之中。
此渠皆可行舟,有余用浸,百姓其利。
〞上述材料描述的水利工程是A.国渠B.都江堰 C .漕渠D.白渠3、我国古代的一些著作中多有关于的表达,如?荀子·王制?:“凡之道,厚(候)之宝〞。
?·田之宜?:“用犹用也〞。
?氏春秋·上?:“至而作,竭而止〞。
?民要?:“麦黄种麻,麻黄种麦〞。
以上四材料均反映了A.中国古代根据气来安排生B.中国古代精耕作的特点C.中国古代展尊重自然律 D .中国古代注重因地制宜4、唐朝人白居易在?朱村?一中写道:“徐州古丰,有村曰朱。
去百余里,桑麻青氛。
机梭声札札,牛走。
女汲中水,男采山上薪。
官事少,山人俗淳。
有不行商,有丁不入。
家家守村,白不出〞。
下面首的理解,不正确的....中描写了唐朝我国村的生活景象B.描写了村男耕女,自自足的自然景况C.描写了村民封保存、老死山林的自然心D.描写了村民幸福美,其融融,无无的原始公社生活5、“⋯⋯春不得避,夏不得避暑,秋不得避阴雨,冬不得避寒。
四之,亡日休息,⋯⋯勤苦如此,尚复被水旱之灾,急政暴,不,朝令而暮当具。
有者半而,亡者取倍称之息。
于是,有田宅者、鬻子以〔〕者。
〞材料主要反映了小的哪一特点〔〕A.男耕女B.自自足C.脆弱性D.性6、.唐代人姚合曰:“客行野田,比屋皆。
借屋中人,尽去作商。
〞此反映的社会象是A社会,田野荒B区域性商人集形成C重商抑政策的推行D商的繁荣展7、.某在探究“古代商展〞程中,整理了以下相关信息,你..的是A.代城市有供易的“市〞,且有官管理B.唐代“市〞中出存放和借的柜坊C.宋代益州开始出世界上最早的氏——“交子〞D.隋唐期我国商展的一个重要表是开始打破坊市界限,市分散在城中。
8、.据料:在明后期至清前期200余年,世界白量的一半流入中国,有一流城市、最密集和完善市网的中国,成当世界和易的中心区域。
历史必修二第一二单元练习一
解析:D 本题考查学生对历史现象的 分析理解能力。小农经济本身具有自 给自足的特点,农民生活封闭,除盐铁 外一般不外求;这种经济形态长期以 来在中国传统社会占据主导地位,限制 了社会有效需求的扩大;在小农经济 的基础上政府实行重农抑商政策,进一 步强化了小农经济,阻碍了社会需求的 扩大。
(2014东北师大附中测试)1492年,哥伦 布率三艘帆船起锚西航,议定的条件是 哥伦布若在东方开疆拓土则可任当地 总督,但土地财富的9/10要归西班牙王 室。由此可见探险远航的本质是( ) A.拓展生存空间 B.延伸贵族王权 C.殖民掠夺活动 D.奴役他方民众
6.某地发现一座古墓,考古人发掘出 的随葬文物有以下物品,请判断此古 墓的大致年代 ①丝织品 ②景德年间瓷罐 ③唐三 彩 ④哥窑瓷瓶 ⑤珐琅彩 A.唐朝 B. 清朝 C.南 宋 D.北宋
7.中国古代民营手工业超过官营手工 业,占据主导地位是在( ) A、西周 B、春秋战国 C、 唐朝 D、明朝中叶以后
(2014清远期末)广东地区在唐朝时 “岭南之田,所种惟稻”,到了清朝前 期,“乡民以种稻收薄,故为它种(棉花、 甘蔗、桑树)以为利。” 这一变化带 来的影响是( ) A.政府放弃重农抑商政策 B.小农经济开始逐渐解体 C.经济作物的种植使农村经济结构 发生变化 D.缓解了人多地少的矛盾
解析:C 题干反映了清朝前期广东地区 商品经济发展,经济作物广泛种植,较之 唐朝时农村经济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 故C项符合题意。中国古代从战国时期 开始始终实行重农抑商政策,A项错误; 鸦片战争后我国小农经济才开始逐渐 解体,B项错误;提高单位面积粮食产量 是缓解人多地少矛盾的主要措施,故D 项与材料不符。
解析:D 1603年时,新航路已开辟,西班 牙走在了早期殖民掠夺的前列,从美洲 掠夺大量的黄金、白银,导致物价上涨, 引发价格革命,D项符合题意。
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二第一二单元检测试卷(含答案)
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二第一二单元检测卷时量:90分钟分值: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60分)1.“金猪去,玉鼠至,贺岁夜无眠;举金樽,对玉阙,瑞雪似舞翩;家为天,人如仙,快乐走人间;众亲朋,阖家欢,新春福禄全!”这是2008年春节流行的祝福短信,其中的“猪”“鼠”与农历纪年相配,这源自( )A.中国古代神话传说 B.中国古代的农业文明C.中国原始的图腾崇拜 D.中国原始的自然崇拜2.春秋战国以来,中国传统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是( )A.刀耕火种 B.石器锄耕C.铁犁牛耕 D.小农经济3.墨子说:“今也,农夫早出暮入,强乎耕稼树艺,多聚菽粟,而不敢怠倦者,何也?曰:彼以为强必富,不强必贫;强必饱,不强必饥,故不敢怠倦。
”上述引文反映出在战国时期( )A.土地兼并严重,农民生活悲惨困苦 B.奴隶地位低下,阶级矛盾日益激化C.铁器牛耕推广,奴隶主役使奴隶去开荒 D.生产方式改变,农民生产积极性提高4.举世瞩目的三峡工程在16年持续不断地建设施工后,2008年底基本建成,这是中国水利建设的又一个重要里程碑。
中国古代在水利建设方面也取得了一系列辉煌成就。
其中,兴建于2250年以前,至今仍对长江流域的抗旱、防洪发挥着巨大作用的水利工程是( )A.都江堰 B.筒车 C.龙首渠D.白渠5.关于汉代以前我国农业耕作技术的说法正确的是( )A.春秋战国时期,发达地区已经采用牛耕技术B.一直到汉代末年,牛耕技术才在发达地区稀疏出现C.汉代以前的牛耕为一牛一犁牛耕法D.牛耕法在汉代以前一直在集体劳动中加以使用6.2008年热播的电视剧《闯关东》中提到,“朱开山一家……将山东较为先进的农耕技术传授给了当地人,当地人也与他们结成了生死弟兄。
”朱家传过去的农耕技术中使用的工具基本定型的组合,正确的是( )A.铁农具——春秋时期 B.耧车——战国时期C.犁——西汉 D.曲辕犁——唐朝7.剪纸是我国的民间艺术,观察下列剪纸,它们形象地反映了()A.男耕女织的自然经济 B.高度发达的商品经济C.领先世界的手工技术 D.古代社会的和谐融洽8.下列现象中能够体现出中国封建自然经济特征的是( )A.夜市卖菱藕,春船载绮罗 B.闭门而为生之具以足C.均有无而通万物 D.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9.相传,北宋的哥窑在浙江龙泉,以冰裂纹瓷器最为有名。
人教版高一历史必修二第1—2单元测试卷(word含答案)
人教版高二历史必修二第1—2单元测试卷一、单选题(本大题共20小题,共60分)1.“丑旧寅新宏图展,牛归虎跃春意浓”,这副对联中的“牛”与农历纪年相配。
这源自( )A.中国古代的神话传说 B.中国原始的图腾崇拜C.中国古代的农业文明 D.中国原始的自然崇拜2.“翻倒,翻倒,喝得醉来吐掉。
转来转去自行,千匝万匝未停。
停未,停未,禾苗待我灌醉。
”唐代诗人徐来军的这首《调笑令》描写的是( )3.湖南卫视热播综艺节目《爸爸去哪儿》第四站拍摄地在都江堰虹口。
都江堰是中国古代著名的水利工程,它形成于( )A.西周时期 B.战国时期 C.两汉时期 D.隋唐时期4.谚语是民众丰富智慧和普遍经验的总结。
下列谚语能够反映我国小农经济自给自足特点的是( ) A.“庄稼一枝花,全靠肥当家” B.“黄牛过河各顾各”C.“苗儿出得齐,丰收不用提” D.“小满芝麻芒种谷”5.“宋以后,不论是政治上的风云人物还是文坛领军人物,大多是南方的面孔了。
在科举考试中,南方人的优势明显。
”产生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A. 考试制度不公平B. 经济重心南移C. 商品经济发展D. 中央集权加强6.汉代以后,“地券或地契是买卖双方私人之间所立的文契”。
此外还有政府官方发给田地所有人的产权证明文件。
这说明( )A.土地买卖相当频繁B.土地所有权登记制度的出现C.土地兼并现象严重D.土地所有权完全由国家控制7.下列对土地兼并的认识,不正确的是( )A.是封建土地私有制发展的必然结果,是地主扩大地产的主要途径B.引起阶级矛盾尖锐,社会局势动荡,因而政府往往限制土地的高度集中C.是封建社会的偶然现象,封建统治者通过均田制加以克服D.兼并导致政府收入减少,因而政府往往限制土地的高度集中8.与“农为天下本务,而工贾皆其末也”的观点不一致的是( )A.“黄金珠玉,饥不可食,寒不可衣……皆莫如被服”B.“乃令贾人不得衣丝乘车,重租税以困辱之”C.“士儒不察,以工商为末,妄议抑之”D.“舍本逐末,贤者所非”9.汉初规定:商人不许穿丝绸衣服,不许持有武器,不许乘车骑马,不许仕官为吏,不许购买土地。
高中历史必修二第一、二单元测试题
高中历史必修二第一、二单元测试题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60分)1、下面的汉代画像石拓片和民间剪纸作品,形象地反映了中国古代A、高度发达的商品经济B、男耕女织的自然经济C、封闭的地主庄园经济D、乡村生活的祥和富足2、我国古代自耕农经济产生的原因有①水利工程的修建②生产工具的进步③耕作技术的进步④私有土地的出现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3、以下哪些是战国时期“重农抑商”政策产生的原因①封建的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②新兴地主阶级经济利益的反映③封建社会初期不具备发展工商业的条件④商业的不稳定性及商人的流动性大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②4、我国古代的一些著作中多有关于农业的叙述,如《荀子·王制》:“凡农之道,厚(候)之为宝”。
《农书·粪田之宜》:“用粪犹用药也”。
《吕氏春秋·上农》:“时至而作,竭时而止”。
《齐民要术》:“麦黄种麻,麻黄种麦”。
以上四则材料均反映了A、中国古代农业根据节气来安排农业生产B、中国古代农业精耕细作的特点C、中国古代农业发展尊重自然规律D、中国古代农业注重因地制宜5、下列对宋代城市发展概况的叙述,正确的是①打破了“市”和“坊”的界限②城市主要是政治中心、军事重镇③市的启闭也不再由官方统一规定时间,出现了夜市,晓市等④商业活动不再受官府的直接监视⑤城市的经济功能大大增强A、①②③④B、①③④⑤C、②③④⑤D、①②④⑤6A、①唐朝②南宋D、①唐朝②元朝7、某地发现一座古墓,随葬品有青铜酒樽、唐三彩马、青花大瓷罐、大量棉织品等,请推断这座古墓的朝代为A、唐朝B、宋朝C、元朝D、明朝8、以下哪些说法符合中国古代手工业的特点①历史悠久,源远流长②官营手工业、私营手工业、家庭手工业等多种经营模式长期并存③官营手工业在我国手工业行业中长期居主导地位④明中期在某些私营手工业部门开始出现资本主义萌芽A、①②③④B、①③④C、①②④D、②③④9、鸦片战争前夕,清政府实行的闭关政策的含义是A、禁绝中国对外贸易B、严格限制对外交往C、一概排斥西方事物D、封闭边界固守疆域10、明朝时,太湖地区出现大量“以机为田,以梭为耒”的家庭;苏州震泽镇及附近镇各村居民“尽逐丝绸之利”;松江地区男女几乎均以棉织为业;景德镇有制瓷窑1000多座。
高一历史考试试题(必修二 第一二单元)
青岛格兰德中学2011—2012学年度第二学期高一年级 历史模块检测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共30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1、白居易有诗曰:“机梭声轧轧,牛驴去纭纭……有财不行商,有丁不入军。
家家守村业,头白不出门。
”诗中的描述反映了( )①男耕女织的自然经济 ②重视农业的观念③家庭手工业发展促进了商品流通 ④安土重迁的思想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2、 东汉光武帝刘秀的舅父占有田地面积达300余顷;东晋宰相谢安占有水陆地265顷.含带两山;明皇庄土地面积达37000多顷。
这种现象的根源是 ( )A .土地兼并B .豪强地主拥有强权C .国家授田D .土地私有 3、从西周时期的“溥天之下,莫非王士”到战国时代的“废井田,开阡陌”,所反映的是( ) A 、周王室的衰弱 B 、井田制的破坏 C 、土地所有制的变化 D 、诸侯的强大4、、南北朝时期到南宋,我国经济重心由北方移到南方。
经济的发展使江南小镇的景色更加迷人。
我国古代经济发展重心南移的主要因素是 ( )①南方优越的地理环境和自然环境 ②南方相对安定的社会环境③统治阶级对经济发展的重视 ④北方战乱,人民大批南移A 、①②④B 、①②③④C 、 ①②③D 、②③④ 5、两宋之际,靖康之乱引起北方人口大量南迁,其中有一部分迁移到了越南,将我国的许多手工业品、生产技术等也带入越南,其中可能包括 ( ) ①缂丝技术 ②白瓷生产技术 ③松江特产棉布 ④用煤冶铁技术 A .①②④ B .①②③ C .①②③④ D .②③④ 6、我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完成于 A 、孙吴 B 、东晋南朝 C 、中唐时期 D 、南宋 7、宋徽宗时期,宋政府下令征收“侵街房廊钱”,表明宋政府对城市街道两旁的居民不断地扩大商业用地、导致城市街道越来越狭窄的现实无可奈何。
这说明 ( ) ①宋政府巧立名目,征收苛捐杂税 ②宋代的城市规划已经出现失控的苗头 ③唐代以前的“市坊”制度已经被彻底打破 ④“侵街”的现象在今天的城市发展中仍大量存在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②③④ D 、①②③④ 8、下列关于中国古代官营、私营手工业的叙述错误的是 A 、官营手工业生产范围广,规模大,分工细,代表着生产技艺的最高水平B 、官营手工业一直占据着古代手工业的主导地位C 、官营手工业不计成本,不入市场,生产效率低下,弊端丛生D 、私营手工业兴起于春秋战国,后来从中孕育出资本主义萌芽。
历史必修2第一单元测试题(含答案)
历史必修2第一单元测试题(含答案)年级:________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考试号:________历史必修2第一单元试题第一卷选择题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80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请将答案填涂在答题卡上)1.一项考古统计表明,我国新石器时代稻谷遗存120处,其中长江流域90余处,黄河流域12处,另有闽、浙、台数处。
炭化粟粒、粟壳遗存40余处,分布于山东、浙江、新疆等省区。
据此推断,我国已有采集进入种植的时代,南北之间粮食品种已有交流,我国北方种植粮食早于南方。
选项为 A.①③。
2.史料记载:“所种土地,唯以刀伐木,纵火焚烧,用竹锥地成眼,点种苞谷。
”其所反映的耕作方式是刀耕火种。
3.春秋战国时期,我国的水利建设出现了一次,同时推动了农业的发展。
形成这种局面的根本原因是水利技术的进步。
4.“一夫不耕,或受之饥;一女不织,或受之寒。
”这句话反映了小农经济的生产方式。
5.春秋战国时期,小农经济出现的最主要条件是铁制农具的出现和逐步普及。
6.“强者规田以千数,弱者曾无立锥之居。
”这种现象的出现不利于稳定封建统治秩序,为此封建国家采取的措施主要是“均田”或“限田”。
7.东汉XXX的舅父占有田地面积达300余顷;东晋宰相XXX占有水地256顷,含带两山;明皇庄土地面积达多顷。
这种现象的根源是土地兼并的盛行。
8.商鞅变法中“改帝王之制,除XXX,民得买卖”措施的最重要意义是从法律上确立了土地私有制。
9.对春秋时期齐、鲁等国税制改革的认识,正确的是①这些改革明确宣布废除井田制②改革的目的是刺激生产积极性、扩大剥削量③在客观上承认了私田主人对土地的所有权④最有代表性的改革是商鞅变法。
选项为D.①②③④。
开始出现,与唐宋时期的家庭手工业有很大不同。
(2点即可)改写每段话:1.材料一反映的是井田制土地制度,在战国时期得到广泛应用。
然而,该制度在后来逐渐崩溃,主要原因是社会生产力的显著提高。
高中历史必修Ⅱ第一二单元综合练习及答案
D.市场需求
7. 广州三十行是 A.清政府的对外驻办机构 B.清政府的外交机关 C.清政府的特许的对外贸易机构 D.清政府从事纺织业经营的商业组织 8. “垄断”一词源于孟子“必求垄断而登之,以左右望而网市利”“垄断”一词反映了 。 A.春秋战国时期商业的发展 B.春秋战国时期农业的发展 C.春秋战国时期人们追逐名利 D.春秋战国时期注重文化娱乐生活 9、当看到“坊巷桥门及隐僻去处,俱是铺席买卖”的场景时,我们可以断定这一现象最早出现在 A.秦朝 B.西汉 10、我国最早的银行雏形是 A.邸店 B.柜坊 C.南朝 C.票号 D.北宋 D.商号
11. 明朝万历年间,福建泉州府“佃农所获,朝登垄亩,夕贸市廛。 ”这一材料反映了 ①商品经济发展 ②佃农对地主的依附关系减弱 ③佃农有权支配自己的一些劳动产品 ④农产品的商品化趋势增强 A.①②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12、.假如你要拍一部有关唐朝历史的电影,下列哪个素材可以采用 A.富商经营棉花挣了上百万的白银 B.市场上正在出售青花瓷 C.许多外国商人居住在长安 D. 市场上交易使用的是纸币 13. 郭沫若在《奴隶制时代·中国古代史的分期问题》一文中认为: 《春秋》在鲁宣公十五年(前 594 年) 有“初税亩”的记载,虽然仅仅三个字,却含有极其重大的社会变革的历史意义。这里所说的“重大
高中历史必修Ⅱ第一二单元综合练习
一、选择题(共 28 小题,每小题 3 分,满分 84 分) 1.春秋时期,促使一家一户为单位的个体小农经济产生的主要条件是 A.统治阶级的提倡 B.国家分裂的影响 C.社会人口的增加 D.铁犁牛耕的出现 2. 右图中的农具最早出现在 A.西汉 B.曹魏 C.南朝 D.唐朝 3.春秋战国时期,我国社会生产力显著提高的标志是 A.水利技术的进步 B.手工业的发展 C.铁犁牛耕的出现和推广 D.商业和城市的发展 4.殷墟甲古文中有“(王)大令众人曰,恊田”的卜辞, “恊”字在甲骨文中象形成三耒共耕。该甲骨文反 映的殷商时期农业发展的信息有 ①已经使用耒耜的耕作方式 ②当时是集体耕作方式 ③证明商代已有井田制了 ④商王朝非常重视农业生产 A.①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5.中国古代官营手工业代表生产技艺的最高水平的主要原因是 A.统治者的重视 B.工匠积极性高 C.中央集权的作用 6. 下列生产工具不属于同一类的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中历史必修二第一、二单元测试题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60分)1、下面的汉代画像石拓片和民间剪纸作品,形象地反映了中国古代A、高度发达的商品经济B、男耕女织的自然经济C、封闭的地主庄园经济D、乡村生活的祥和富足2、我国古代自耕农经济产生的原因有①水利工程的修建②生产工具的进步③耕作技术的进步④私有土地的出现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3、以下哪些是战国时期“重农抑商”政策产生的原因①封建的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②新兴地主阶级经济利益的反映③封建社会初期不具备发展工商业的条件④商业的不稳定性及商人的流动性大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②4、我国古代的一些著作中多有关于农业的叙述,如《荀子·王制》:“凡农之道,厚(候)之为宝”。
《农书·粪田之宜》:“用粪犹用药也”。
《吕氏春秋·上农》:“时至而作,竭时而止”。
《齐民要术》:“麦黄种麻,麻黄种麦”。
以上四则材料均反映了A、中国古代农业根据节气来安排农业生产B、中国古代农业精耕细作的特点C、中国古代农业发展尊重自然规律D、中国古代农业注重因地制宜5、下列对宋代城市发展概况的叙述,正确的是①打破了“市”和“坊”的界限②城市主要是政治中心、军事重镇③市的启闭也不再由官方统一规定时间,出现了夜市,晓市等④商业活动不再受官府的直接监视⑤城市的经济功能大大增强A、①②③④B、①③④⑤C、②③④⑤D、①②④⑤6A、①唐朝②南宋D、①唐朝②元朝7、某地发现一座古墓,随葬品有青铜酒樽、唐三彩马、青花大瓷罐、大量棉织品等,请推断这座古墓的朝代为A、唐朝B、宋朝C、元朝D、明朝8、以下哪些说法符合中国古代手工业的特点①历史悠久,源远流长②官营手工业、私营手工业、家庭手工业等多种经营模式长期并存③官营手工业在我国手工业行业中长期居主导地位④明中期在某些私营手工业部门开始出现资本主义萌芽A、①②③④B、①③④C、①②④D、②③④9、鸦片战争前夕,清政府实行的闭关政策的含义是A、禁绝中国对外贸易B、严格限制对外交往C、一概排斥西方事物D、封闭边界固守疆域10、明朝时,太湖地区出现大量“以机为田,以梭为耒”的家庭;苏州震泽镇及附近镇各村居民“尽逐丝绸之利”;松江地区男女几乎均以棉织为业;景德镇有制瓷窑1000多座。
综合分析这些现象,可以直接说明的结论是A、地区性社会分工扩大B、资本主义萌芽出现C、手工业生产力提高D、商品经济高度发达11、近代前夜,中西国力兴衰易位的原因主要有①清朝统治者固守“重本抑末”观念,压制工商业发展②外国侵略者大举入侵,使中国的主权独立遭到破坏③清朝皇帝对世界工业文明发展的历史性大变动毫无认识,对外闭关锁国④农民战争连绵不断,使社会秩序难以安定A、①②③B、①③④C、①③D、②④12、明清时期资本主义萌芽产生并缓慢发展的有利条件是①商业资本异常活跃②私营手工业的显著发展③国家对农民的人身控制减弱④统治者大力扶植工商业A、①②④B、②③④C、①②③D、①③④13、明中后期苏州黎明立于桥头“听大户唤织”反映的本质问题是A、手工作坊大量增多B、农民人身自由C、“机户出资,机工出力”雇佣关系出现D、商品经济发展14、下列哪一项不属于新航路开辟的原因A、对黄金、香料的狂热追求B、《马可波罗游记》的广泛传播C、原来的商路被奥斯曼帝国控制D、工业革命需要大量原料和商品销售市场15、1992年哥伦布航行到美洲500周年,许多国家纷纷举行纪念活动,当时美洲印第安人后裔也用一种另类的态度表达了自己的感情。
以下几条标语,你认为哪一条最能表现他们的感情A、“你们庆祝的是我们的苦难”B、“感谢哥伦布将光明带给我们”C、“新大陆的伟大发下者”D、“哥伦布给我们带来财富”16、下列对世界一体化的表述正确的是①促进了人群的大规模流动与融合②国际劳动分工向广度和深度发展③生产社会化程度提高④促进了全球性文化交流的扩大⑤缓解了资本主义世界与亚非拉国家之间的矛盾A、①②③④⑤B、①②③④C、②③④⑤D、①③④⑤17、1815年的伦敦博览会是英国展出最新工业成果的盛会。
展品可能包括A、铁路设备柴油B、电灯泡蒸汽纺纱机C、蒸汽锤铁路设备D、电话机水力织布机18、瓦特制成的改良蒸汽机对工业革命的最大影响是A、标志着英国工业革命的完成B、促进了英国重工业的发展C、标志着英国手工工场时代的结束D、机械化生产突破了自然条件的限制19、下列关于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它开始于英国,18世纪末向外扩张B、一些国家的工业革命主要是靠从英国引进技术进行的C、它使各国迅速实现工业化D、英国由此成为“世界工厂”20、第二次工业革命与第一次相比更能体现下列哪一项重要原理?A、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B、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C、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D、生产力是推动历史向前发展的决定性力量21、下列关于一战期间中国民族工业繁荣的原因,不包括A、辛亥革命的推动和影响B、帝国主义暂时放松经济侵略C、政府提倡用国货D、清政府放宽对民间设厂的限制22、“洋商见我工商竞用新法,深中其忌,百忌阻抑,勒价停市。
上年(1866年)江浙、湖北等省,缫丝、纺纱各厂,无不亏折,有歇业者,有抵押与洋商者。
”上述史料说明的主要问题是A、近代民族工业依赖于外国资本主义B、近代民族工业经营不善,致使亏本C、民族资产阶级非常软弱D、近代民族工业从诞生之初就受到外国资本主义排挤、压迫23、辛亥革命后,尤其是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经济蓬勃发展。
其特点是A、面粉、纺织、化工等行业发展迅速B、以机器制造业带动全局C、东南沿海成为工商业中心D、中国工业品大量出口24、广东南海继昌隆缫丝厂与安徽安庆B、封建势力强大C、资本主义的强大D、中国社会的性质26、下列是《申报—自由女子之新婚谈》一段关于民国初年“文明婚礼”的描述:“梳一东洋头,披件西式衣……宣读婚约,互换戒指,才一鞠躬,即携手而归”请问,这一现象出现的原因有①近代工业文明的发展②近代西方思想的传播③近代教育的发展促进人们思想观念的改变④中国封建制度的结束、社会的进步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③④D、②③④27、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宣布废除跪拜、作揖,代之以鞠躬、握手。
主要是A、西方文化的影响B、体现民主共和精神C、广大革命者的要求D、贵贱尊卑的等级森严的日常礼仪不合时代要求28、19世纪上半期,当蒸汽机车轰鸣奔驰的时候,衣冠楚楚的绅士、淑女与衣衫褴褛的下层人民同挤一列火车,还得到处给别人让路。
保守人士惊呼,铁路会带来某种“平等化的危险”。
民主人士拍手称快:“我看到火车真高兴,我想封建制度是永远一去不返了。
”材料主要反映了先进科技A、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B、冲击了原有的社会关系C、改变了传统的社会性质D、造成了社会秩序的混乱29、“火柴大王”刘鸿生回忆说“我在重庆办的中国毛纺织工业部,火柴原料厂及兰州办的毛纺厂,都有官僚资本的投资。
我原来在上海是大老板,到重庆却成了大老板的伙计。
”此材料说明他遭遇的排挤和打击主要来自A、官僚资本B、外国资本C、封建官府D、地主阶级30、我国近代社会生活的变化有①由通商口岸逐渐向B、①②③C、①③D、②③二、非选择题(共40分)3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新航路开辟后,一些亚非地区的人开始学习欧洲先进技术……很多欧洲学者着迷与中国的儒学理论和印度宗教,伏尔泰把孔子的画像挂在自己的书房。
材料二:美洲的发现,绕过非洲的航行,给新兴的资产阶级开辟了新天地。
——《共产党宣言》材料三:据记载,在秘鲁,西班牙征服者仅一次就运走4万多千克的黄金,其中,有用黄金铸成的4个美洲驼的雕塑、12个象真人一样大小的妇女塑像;葡萄牙听说非洲盛产黄金,但不知道确切的地点,于是就到处搜罗黄金,后来发现加纳盛产金砂,就把无数的财富劫掠到了欧洲本土。
材料四:16世纪40年代,海地岛上的6万多印第安人只剩下500人,牙买加,波多黎和古巴等地的印地安人甚至被斩尽杀绝,为了补充劳动力,他们把非洲黑人贩卖到美洲充当奴隶。
材料五:1992年是哥伦布航行到美洲500周年,许多国家纷纷举行纪念活动,但也引起美洲印第安人后裔强烈不满。
他们打着的一条标语上写着:“你们庆祝的是我们的苦难”。
综合以上材料分析,你如何客观地评价新航路开辟这件历史大事?(20分)32、19世纪六七十年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产生,从此,近代私营工商业成为我国一支新兴的重要的经济力量。
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共20分)材料一:陈启沅创办的继昌隆缫丝厂,被当地官府和顽固势力视为异端,1881 年南海知县曾下令封闭,致使陈启沅被迫迁厂于澳门。
李福明开办贻来牟机器磨坊被强令关闭,李福明本人被捕交清朝刑部“照例治罪,以儆刁顽”。
——陈旭麓:《近代中国八十年》材料二:甲午战争后,有些爱国工商人士发出了“实业救国”的呼声。
同时,有人指责既已允许外国人在华投资设厂开矿,如果再对本国民间投资设厂限制过严,也于理不合。
因此,清政府只好放松限制,允许民间设厂,但并没有可靠的法律保护。
苛捐杂税、官吏勒索不但没有减少,反而日益增加。
——《中国近代史》材料三:1913年至1920年,全国新设面粉厂47个。
1914年前,面粉每年入超。
从1915年起,变为出超。
1915年至1920年,面粉出超量由0.2895万吨增至17.2485万吨,增加了59倍以上。
1913年至1921年,全国华资纱厂的纱锭,也由48.4万余枚增至124.8万余枚,增长了157.9%;织布机由2016台增至5825台,增长了188.9%.——《中国近代经济史料汇编》材料四:为了与中国烟草公司竞争,美国烟草公司不惜把“大哈德门”牌香烟的售价从每箱250元跌至200元,“双飞鹰”牌香烟从每箱140元跌至100元。
压价的结果,使得中国烟厂销路阻滞,亏损严重。
重庆国产香烟由原占市场销售份额的70%下降到30%。
不少小厂纷纷倒闭,连资本雄厚的南洋、话成等公司也感到难以维持。
——高中历史教材必修II《经济成长历程》(1)根据材料一指出清政府对民族资本主义企业的政策及影响。
(4分)(2)从材料二中可以看出,清政府对民族资本主义企业的政策有何变化?依据材料分析发生这种变化的原因。
(共6分)(3)材料三反映了什么历史现象?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是什么?(共6分)(4)材料四反映了一战后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出现了什么情况?原因是什么?(共4分)高中历史必修二第一、二单元测试题参考答案1BBBBB 6CDCBA 11BCCDA 16BCDCA 21DDAAD 26BBBAA31、【参考答案】可以从积极作用和消极作用两大方面考虑问题,具体可以列举如下:①促进了欧洲资本主义的崛起;②促进了不同文明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融合;③世界由分散孤立走向整体;④对美洲的传统社会遭到灭顶之灾;非洲成为猎获奴隶的场所;是殖民地的灾难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