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翻译理论流派PPT课件
合集下载
翻译理论研究之四――当代西方翻译理论流派评述翻译科学派讲诉PPT课件
• 乔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斯基认为:
语言学理论着眼于理想的说话者——听话者。他精通这种语言而 且不受与语法无关的种种条件的影响,如记忆限度、注意分散、兴趣 转移和实际运用语言时所犯的错误。 (Chomsky,1965:3—4)
• 而且,乔姆斯基将说话主体(speaking subject)理想化,赋予其创造 性使用语言的特别能力。在理想化过程中,一些错误、意外及口误等 均被排除在乔姆斯基的模式之外,但是福科认为这些因素对于了解说 话主体及其内在性质具有和“正确的”表达同样的重要性。
• 因此,乔姆斯基的理论中有两种运动存在——通过短语结构规则从基 础到深层结构,然后通过转换规则从深层结构到表层结构。
• 乔姆斯基认为短语结构规则反映了人脑内在的无意识的活动,深层结 构决定句子内在的意义,表层结构则决定句子的发音。
6
• 许多人就乔姆斯基对人脑结构及其如何“获得”语言的看法从哲学上 提出了反对意见,批评乔姆斯基关于语言结构的证据并不是以实际存 在的语言(人们在社会环境中实际如何使用语言)为根据的,而是基 于那些只有在理想状态下才能找到的句子。
• 从历史发展来看,翻译科学派是对施莱尔马赫、洪堡等语言学和翻译观 的批判继承,但从更直接的原因看,则是对翻译培训派重实践、强调译 作品味与文学价值、注重美学经验而缺少系统化理论的反拨。
• 很显然,翻译需要更加系统化的理论来指导,而语言学的发展和所取得 的成果为翻译理论开辟了新的研究途径。Halliday的系统功能语法、 Bloomfield的结构语言学和Chomsky的转换生成语法、深层结构/表层结 构的转换规则等为翻译科学派提供了理论根据。
• 奈达简化了乔姆斯基的这一模式,只借用了后两部分来强化自己的理 论。
4
• 乔姆斯基与奈达的理论各自有着不同的发展动因与研究内容。 • 乔姆斯基的语言学探索人脑的结构,讨论语法的普遍规则及普遍词汇
语言学理论着眼于理想的说话者——听话者。他精通这种语言而 且不受与语法无关的种种条件的影响,如记忆限度、注意分散、兴趣 转移和实际运用语言时所犯的错误。 (Chomsky,1965:3—4)
• 而且,乔姆斯基将说话主体(speaking subject)理想化,赋予其创造 性使用语言的特别能力。在理想化过程中,一些错误、意外及口误等 均被排除在乔姆斯基的模式之外,但是福科认为这些因素对于了解说 话主体及其内在性质具有和“正确的”表达同样的重要性。
• 因此,乔姆斯基的理论中有两种运动存在——通过短语结构规则从基 础到深层结构,然后通过转换规则从深层结构到表层结构。
• 乔姆斯基认为短语结构规则反映了人脑内在的无意识的活动,深层结 构决定句子内在的意义,表层结构则决定句子的发音。
6
• 许多人就乔姆斯基对人脑结构及其如何“获得”语言的看法从哲学上 提出了反对意见,批评乔姆斯基关于语言结构的证据并不是以实际存 在的语言(人们在社会环境中实际如何使用语言)为根据的,而是基 于那些只有在理想状态下才能找到的句子。
• 从历史发展来看,翻译科学派是对施莱尔马赫、洪堡等语言学和翻译观 的批判继承,但从更直接的原因看,则是对翻译培训派重实践、强调译 作品味与文学价值、注重美学经验而缺少系统化理论的反拨。
• 很显然,翻译需要更加系统化的理论来指导,而语言学的发展和所取得 的成果为翻译理论开辟了新的研究途径。Halliday的系统功能语法、 Bloomfield的结构语言学和Chomsky的转换生成语法、深层结构/表层结 构的转换规则等为翻译科学派提供了理论根据。
• 奈达简化了乔姆斯基的这一模式,只借用了后两部分来强化自己的理 论。
4
• 乔姆斯基与奈达的理论各自有着不同的发展动因与研究内容。 • 乔姆斯基的语言学探索人脑的结构,讨论语法的普遍规则及普遍词汇
《西方翻译理论史》课件
解构主义翻译理论
解构主义翻译理论强调对原作的解构和重构,认为原作的意义是不确定的,需要通过解读和诠释来理 解。
解构主义翻译理论主要包括德里达(Derrida)的解构主义思想和韦努蒂(Venuti)的异化翻译理论等 。
这些理论的核心思想是翻译过程中需要对原作进行深入解读和诠释,挖掘其潜在意义,同时注重译作的 独立性和创造性。
文艺复兴时期的翻译理论
总结词
重视人文主义与修辞学
详细描述
文艺复兴时期的翻译理论强调人文主义精神,重视原文的意义和修辞特点的传达。这一时期的翻译理论注重语言 的自然表达和风格的再现,代表人物有伊拉斯谟、约翰·德莱顿等。
03
近代翻译理论
理性主义翻译理论
总结词
强调翻译的准确性和忠实性
详细描述
理性主义翻译理论主张翻译必须准确 传达原作的意义,强调忠实性。它认 为翻译是语言的逻辑分析和推理过程 ,要求译者具备语言学、逻辑学和修 辞学等方面的知识。
总结词:重视翻译实践和经验 总结词:提倡意译 总结词:重视译文的流畅性和可读性
详细描述:经验主义翻译理论强调翻译实践和经验在翻 译过程中的重要性。它认为翻译是一种技巧,需要通过 实践不断积累经验,提高翻译水平。
详细描述:经验主义翻译理论主张意译,认为译者应该 根据目标语言的表达习惯和文化背景进行适当的调整, 以使译文更加自然流畅。
功能派
功能派强调翻译的目的性和功能性,关注译文在特定语境 中的交际功能,主张根据翻译目的选择适当的翻译策略和 技巧。
文学派
文学派强调译文的文学性和创造性,关注译文的审美价值 和艺术效果,主张译文应保持原文的艺术风格和表现手法 。
文化派
文化派强调翻译的文化交流性质,关注译文中文化信息的 传递和解释,主张译文应反映原文所处的文化背景和社会 环境。
翻译流派ppt
• Venuti认为异化翻译能够“抑制翻译中种族中心的暴 力”, 抵抗种族主义、文化自恋行为和帝国主义,抑 制英语国家“暴力”的归化翻译文化价值观,符合民主 地缘政治关系的利益,。 • 因此,异化翻译也被称作是“抵抗翻译” resistant translation ,即译者通过采用不流畅的翻译手法nonfluent strategy,突出翻译作品中外国文本的外来身份, 并保护原文本不受译入语文化意识形态的控制,从而使 自己不再是翻译的隐形人。 • 在其1998年所著《The Scandals of Translation》中, Venuti又将异化翻译称作“少数化”翻译minoritizing translation ,认为这种翻译能够创造出一种富有变化的、 含有异质成分的话语”。
works
• Our Halcyon Dayes: English Prerevolutionary Texts and Postmodern Culture (1989) • Rethinking Translation: Discourse, Subjectivity, Ideology (anthology of essays, editor) (1992) • The Translator's Invisibility: A History of Translation (1995; 2nd ed. 2008) • The Scandals of Translation: Towards an Ethics of Difference (1998) . • Encyclopedia of Translation Studies (1998) (contributor) • Oxford Guide to Literature in English Translation (2000) (contributor) • The Translation Studies Reader (2000; 2nd ed. 2004; 3rd ed. 2012) (a survey of translation theory from antiquity to the present; editor) • Translation: A Textbook for Research and Practice (2004) • Translation Changes Everything: Theory and Practice (2013)
《西方翻译理论简介》课件
翻译科学之父切斯特曼
总结词
翻译科学派创始人
详细描述
切斯特曼是翻译科学派的创始人,他主张将 翻译研究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上,提出了翻译 的“五步骤”理论,即分析、转换、重构、 验证和接受。切斯特曼的翻译理论强调了翻 译的科学性和客观性,对后来的翻译研究产 生了重要影响。
翻译等值论者尤金·奈达
总结词
功能对等理论创始人
诸如许渊冲、杨宪益等,都是文学翻译领域的杰出代表。
商务翻译
商务翻译
商务翻译是指将商务文件、合同 、协议等从一种语言转换成另一 种语言的过程。商务翻译要求翻 译者具备专业的商务知识和语言
表达能力。
翻译要点
商务翻译的要点是准确、专业、 严谨,确保译文在商务场合中能
够被准确理解和使用。
实际应用
商务翻译在实际应用中非常重要 ,例如国际贸易、投资、法律等
01
西方翻译理论的挑 战与未来发展
文化差异与翻译的挑战
语言与文化差异
翻译过程中,语言和文化差异是最大的挑战之一。译者在 翻译过程中需要充分理解源语言和目标语言的文化背景, 确保信息的准确传递。
文化意象的传递
在翻译过程中,如何准确传递原文中的文化意象是一个重 要的问题。译者需要充分了解两种文化,避免因文化差异 造成的误解和歧义。
01
强调译本的功能和目的,关注译本在目标文化中的接受度。
多元化翻译理论的涌现
02
包括后殖民主义翻译理论、女性主义翻译理论等,关注译本与
权力、性别等议题的关系。
翻译与跨文化交际的结合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03
强调译本在跨文化交际中的作用,关注文化差异的处理和传递
。
01
西方翻译理论的主 要流派
第十二讲翻译理论流派ppt课件
(一)多元系统
文学本身就是一个多元系统,该系统既包 括所谓“高的”(high)、“中央的” (central )、“经典化”(canonical)的 文学形式,例如诗歌。还包括所谓“低的” (low)、“边缘的”(peripheral)、 “非经典化”(noncanonical)的文学形 式,例如儿童文学、大众文学等。EvenZohar认为翻译文学也应当包括在这个系 统中,原因是它对民族文学的发展有重大 的影响作用。
(三) 后殖民视角
“后殖民主义”
罗宾逊(D. Robinson)对后殖民主义的定义: “后殖民主义”(postcolonialism )是起源于殖 民主义经历及殖民主义终结之后的一种文化状 况或文化研究状况:关注反映在语言、文化、 法律、教育、政治等等方面与群体身份有关的 一系列问题;尤其关注所有类别之间的差异性, 而对在绝对净化的基础上对复杂问题采取简单 化的解决方法表示怀疑。(Robinson Douglas, 1997:121)
(二)操纵学派
作为翻译研究派的代表人物之一,Andre Lefevere在上述基础上又提出了改写理论。他指 出:文学翻译不是在真空中进行的,它总是产生 于一定的历史时期,生成于一定的文化语境中。 由于使用跟原著不同的语言,面对完全不同的读 者群、在不同的文化范畴下运作,所以作为译语 文化代表的译者,从一开始翻译文本的选择到翻译 过程中翻译策略的选定一直到最后译本的接受都 会受到各种各样译语文化条件的限制,在翻译时 会有很多各种各样不同的考虑,因而不可能复制 出跟原文一模一样的译文来。
(二)操纵学派
因此通过研究译者当时对外来诗学的翻译策略的选择, 我们就有可能关注译入语文化中的诗学倾向。正如 Gentzler所说“……译者希望译文得到译语文化的认可, 因此译者操纵原语文本以使译作与现有的译语文化条件 相符合而且提供新的信息。”(Gentzler, 1993: 134) 所以,译者作为原文的改写者也必然受到译入语文化中 占统治地位的诗学的制约和影响。另外,意识形态和诗 学总是随时间的变化而变化,在不同的意识形态和诗学 背景下会产生不同的译文。这往往与译文的质量无关, 而是不同时代的译文要满足不同的文化需求。因此,只 要译本与它存在的文化历史背景的要求一致,其存在就 是合理的。
《西方翻译简史》PPT课件
精选ppt
22
西方翻译史研究带来的启示
• 1. 在实践上不满足于现状,不停留在一个 水平上;
• 2.比较重视理论研究,不断提出新的观点和 模式;
• 3. 从西方现代译学研究的优点和缺点中得 到启示,促进我们的翻译理论研究,促进 翻译学的建设;
• 4.在翻译学的研究中应扬己之长,避人之短。
精选ppt
• 施莱尔马赫的口译和笔译、文学翻译与机械性翻译的区分; • 洪堡的语言决定世界观和可译性与不可译性的理论; • 阿诺德的"翻译荷马必须正确把握住荷马特征"的观点。
精选ppt
17
在二十世纪
• 有费道罗夫的翻译理论首先“需要从语言学方面来研究”、 翻历程,已日益显示出生命力。它是对几千年 来传统的手工翻译的挑战
精选ppt
12
二、西方译论简介
• 1. 西方最早的翻译理论家是罗马帝国时期的西塞 罗。他首次把翻译区分作为解释员和作为演说家 的翻译。
• “作为解释员”的翻译是指没有创造性的翻译;
• “作为演说家”的翻译则是指具有创造性、可与 原著媲美的翻译。
• 语言学翻译理论的缺陷是,不甚注意作品的美学 功能,忽略文艺作品的艺术再现,理论分析往往 局限于单个的词、句子或语法现象,而忽略话语 结构这一更为广泛的内容。直到最近十年来,随 着语言学和翻译理论研究的深入,这种缺陷才开 始有所修正。
精选ppt
21
• 从发展的趋势看,语言学翻译理论线已占据现代翻译理论 研究中的主导地位。理论家大都一致认为,翻译属于语言 学的研究范围,是应用语言学和对比语言学的研究范围, 是应用语言学和对比语言学的一个分支,与语义学有着密 切关系,同时又与文艺学、社会学、人类学、心理学、控 制论、信息论等多种科学有关。必须看到,不论是文艺学 翻译理论还是语言学翻译理论,它们乃是相辅相成的。翻 译既不是在所有时候都是创造性、文学性的,也不是在所 有时候都只是传递客观信息的。尤其重要的是,翻译理论 的研究必须与实践紧密结合,以指导翻译实践、揭示翻译 活动的客观的和内在的规律为其唯一的目的。否则,翻译 理论就会失去它的生命力。
(翻译概论教学课件)第四章当代西方翻译理论
¡ 语义翻译与交际翻译是纽马克翻译理论的核心内容。语 义翻译试图在译人语的语义和句法结构允许的范围内传达 原著的确切上下文意义。交际翻译试图对译文读者产生一 种效果,这效果要尽可能接近原文对读者所产生的效果。 语义翻译的服务对象是原语作者,交际翻译服务的对象是 译入语的读者。这两种方法的一个根本区别在于: 当出现 矛盾时,交际翻译必须强调“ 表现力” ,而不强调信息 的内容。。
¡ 意大利美学家、文学评论家克罗齐在《美学原理》提出了完全相等于 原作表达方式的翻译不可能存在, 翻译必须靠再创造。文学翻译不 可过分自由、专业翻译不可过分拘谨的观点, 他是从美学的角度谈 翻译的。
¡ 西奥多·萨瓦里的翻译理论主要在《翻译的艺术》, 这被誉为“英语 中论述翻译的最佳之作”。他指出, 翻译是一门艺术。他把文学翻 译比作绘画, 把科技翻译比作摄影。将翻译分为完美翻译、等值翻 译、综合翻译、科技翻译四种。完美的翻译即纯粹传递信息的翻译, 等值翻译是不拘形式, 只管内容的翻译, 科技翻译的特点与等值翻 译有相似之处, 因为在科技翻译中, 内容的重要性远超过语言表达 形式的重要性。他归纳了12条准则指导翻译实践。。
第四章 当代西方翻译理论
¡ 英国翻译学家纽马克将西方研究翻译的历史划分为两大时期: 从公元前55年到20世纪上半叶属于语言学前时期, 20世纪 下半叶则属语言学时期。美国语言学家兼圣经翻译家奈达则 认为西方的翻译理论有四大流派: 语文学派、语言学派、交 际学派和社会符号学派。语言学前时期主要翻译圣经和文学 作品,翻译主要是少数人的事,这个时期的翻译理论就是奈 达所说的语文学派的理论。后三种理论流派即纽马克所说的 语言学时期的翻译理论。
¡ 奈达认为,一般意义上翻译过程包括以下几个阶段: 分析、转 移和重
组(analysis, transfer, and reconstruct),即首先 分析原作语言的息,将其剖析成结构上最简单明了的形式,在 此基础上转移,然后再
¡ 意大利美学家、文学评论家克罗齐在《美学原理》提出了完全相等于 原作表达方式的翻译不可能存在, 翻译必须靠再创造。文学翻译不 可过分自由、专业翻译不可过分拘谨的观点, 他是从美学的角度谈 翻译的。
¡ 西奥多·萨瓦里的翻译理论主要在《翻译的艺术》, 这被誉为“英语 中论述翻译的最佳之作”。他指出, 翻译是一门艺术。他把文学翻 译比作绘画, 把科技翻译比作摄影。将翻译分为完美翻译、等值翻 译、综合翻译、科技翻译四种。完美的翻译即纯粹传递信息的翻译, 等值翻译是不拘形式, 只管内容的翻译, 科技翻译的特点与等值翻 译有相似之处, 因为在科技翻译中, 内容的重要性远超过语言表达 形式的重要性。他归纳了12条准则指导翻译实践。。
第四章 当代西方翻译理论
¡ 英国翻译学家纽马克将西方研究翻译的历史划分为两大时期: 从公元前55年到20世纪上半叶属于语言学前时期, 20世纪 下半叶则属语言学时期。美国语言学家兼圣经翻译家奈达则 认为西方的翻译理论有四大流派: 语文学派、语言学派、交 际学派和社会符号学派。语言学前时期主要翻译圣经和文学 作品,翻译主要是少数人的事,这个时期的翻译理论就是奈 达所说的语文学派的理论。后三种理论流派即纽马克所说的 语言学时期的翻译理论。
¡ 奈达认为,一般意义上翻译过程包括以下几个阶段: 分析、转 移和重
组(analysis, transfer, and reconstruct),即首先 分析原作语言的息,将其剖析成结构上最简单明了的形式,在 此基础上转移,然后再
西方翻译理论流派ppt课件
数等语法形式变化的语言,尤其复杂。
12
从使用情况来看,闭胸式的使用比较 广泛。 敞开式 盾构之 中有挤 压式盾 构、全 部敞开 式盾构 ,但在 近些年 的城市 地下工 程施工 中已很 少使用 ,在此 不再说 明。
伦敦学派与卡特福德和纽马克
• 伦敦学派从社会学角度研究语言。认为语言的意义是由言 语使用的社会环境所决定的。语义理论不仅要规定语法范 畴和语法关系,而且要说明文化环境对语义情景的影响。 该派观点反映到翻译领域,即译文的选词是否与原文等同, 必须看它是否用于相同的言语环境中。
翻译家引用,“成为活译、意译者用来批评直译、死译的 名言 • 主张在创作和翻译中不要墨守成规,必要时可以创造新词 或引进外来词,以便丰富民族语言和增强作品的表现力。
5
从使用情况来看,闭胸式的使用比较 广泛。 敞开式 盾构之 中有挤 压式盾 构、全 部敞开 式盾构 ,但在 近些年 的城市 地下工 程施工 中已很 少使用 ,在此 不再说 明。
9
从使用情况来看,闭胸式的使用比较 广泛。 敞开式 盾构之 中有挤 压式盾 构、全 部敞开 式盾构 ,但在 近些年 的城市 地下工 程施工 中已很 少使用 ,在此 不再说 明。
翻译的语言学派
主要代表 ◆ 布拉格学派与雅各布森 ◆ 伦敦学派与卡特福德和纽马克 ◆ 美国结构学派和奎因 ◆ 交际理论派与奈达 ◆ 德国功能学派与诺德 ◆ 前苏联的语言学派与费道罗夫和巴尔胡达罗夫
伦敦学派与卡特福德和纽马克
5、关联翻译法:原作或译语文本的语言越重要,就越要紧 贴原文翻译。
6、翻译批评:就翻译批评的目的、标准、步骤与方法提出 了见解,主要体现在《翻译入门》、《翻译教程》中。
7、局限性
16
从使用情况来看,闭胸式的使用比较 广泛。 敞开式 盾构之 中有挤 压式盾 构、全 部敞开 式盾构 ,但在 近些年 的城市 地下工 程施工 中已很 少使用 ,在此 不再说 明。
12
从使用情况来看,闭胸式的使用比较 广泛。 敞开式 盾构之 中有挤 压式盾 构、全 部敞开 式盾构 ,但在 近些年 的城市 地下工 程施工 中已很 少使用 ,在此 不再说 明。
伦敦学派与卡特福德和纽马克
• 伦敦学派从社会学角度研究语言。认为语言的意义是由言 语使用的社会环境所决定的。语义理论不仅要规定语法范 畴和语法关系,而且要说明文化环境对语义情景的影响。 该派观点反映到翻译领域,即译文的选词是否与原文等同, 必须看它是否用于相同的言语环境中。
翻译家引用,“成为活译、意译者用来批评直译、死译的 名言 • 主张在创作和翻译中不要墨守成规,必要时可以创造新词 或引进外来词,以便丰富民族语言和增强作品的表现力。
5
从使用情况来看,闭胸式的使用比较 广泛。 敞开式 盾构之 中有挤 压式盾 构、全 部敞开 式盾构 ,但在 近些年 的城市 地下工 程施工 中已很 少使用 ,在此 不再说 明。
9
从使用情况来看,闭胸式的使用比较 广泛。 敞开式 盾构之 中有挤 压式盾 构、全 部敞开 式盾构 ,但在 近些年 的城市 地下工 程施工 中已很 少使用 ,在此 不再说 明。
翻译的语言学派
主要代表 ◆ 布拉格学派与雅各布森 ◆ 伦敦学派与卡特福德和纽马克 ◆ 美国结构学派和奎因 ◆ 交际理论派与奈达 ◆ 德国功能学派与诺德 ◆ 前苏联的语言学派与费道罗夫和巴尔胡达罗夫
伦敦学派与卡特福德和纽马克
5、关联翻译法:原作或译语文本的语言越重要,就越要紧 贴原文翻译。
6、翻译批评:就翻译批评的目的、标准、步骤与方法提出 了见解,主要体现在《翻译入门》、《翻译教程》中。
7、局限性
16
从使用情况来看,闭胸式的使用比较 广泛。 敞开式 盾构之 中有挤 压式盾 构、全 部敞开 式盾构 ,但在 近些年 的城市 地下工 程施工 中已很 少使用 ,在此 不再说 明。
西方古典翻译家ppt课件
先河 译文词语陈旧,有的地方译的太直太死。
因为72名译者都不是希腊人,而是耶路撒冷的犹 太人,非希腊语的语言环境以及祖先的语言影响 译者,从而影响翻译质量。
4.古代翻译理论家
4.1西塞罗(Marcus Tullius Cicero,
公元前106-43):
(1)“西方翻译理论之父” (2)古罗马著名的演说家、政治家、哲学家、修辞
4.3昆体良
“不,我们可以为诗人表达的思想增加雄辩 的理论,该简略的就简略,适当遏制他的 热情。我不会让释义来限制自身,将原文 只暴露在阐释之下。我的使命是用同样的 思想和表达与原文竞争”
4.3昆体良
对“与原文竞争”提法的认识 体现出译者沙文主义的观点,与提倡异化
的观点针锋相对。 一方面强调了译者的母语及译者主体性的
4.3昆体良
Nay, we may add the vigor of oratory to the thoughts expressed by the poet, make good his omissions, and prune his diffuseness, but I would not have paraphrase restrict itself to the bare interpretation of the original: its duty is rather to rival and view the original in the expression of the same thoughts.
4.4圣·哲罗姆(St. Jerome)
(1)Introduction: 罗马神学家 翻译家、翻译理论家 主译:拉丁文《圣经》,称之为《通俗拉
丁文圣经》
4.4圣·哲罗姆(St. Jerome)
因为72名译者都不是希腊人,而是耶路撒冷的犹 太人,非希腊语的语言环境以及祖先的语言影响 译者,从而影响翻译质量。
4.古代翻译理论家
4.1西塞罗(Marcus Tullius Cicero,
公元前106-43):
(1)“西方翻译理论之父” (2)古罗马著名的演说家、政治家、哲学家、修辞
4.3昆体良
“不,我们可以为诗人表达的思想增加雄辩 的理论,该简略的就简略,适当遏制他的 热情。我不会让释义来限制自身,将原文 只暴露在阐释之下。我的使命是用同样的 思想和表达与原文竞争”
4.3昆体良
对“与原文竞争”提法的认识 体现出译者沙文主义的观点,与提倡异化
的观点针锋相对。 一方面强调了译者的母语及译者主体性的
4.3昆体良
Nay, we may add the vigor of oratory to the thoughts expressed by the poet, make good his omissions, and prune his diffuseness, but I would not have paraphrase restrict itself to the bare interpretation of the original: its duty is rather to rival and view the original in the expression of the same thoughts.
4.4圣·哲罗姆(St. Jerome)
(1)Introduction: 罗马神学家 翻译家、翻译理论家 主译:拉丁文《圣经》,称之为《通俗拉
丁文圣经》
4.4圣·哲罗姆(St. Jerome)
翻译研究流派PPT课件
第13页/共22页
7. Empirica l Research in Translatio n Studies Wolfgang Lorscher Mona Baker
zler
Contemporar y Translation Theories • The North American Translation Workshop
• The “Scienc e” of Translation • Early Translation Studies • Polysystem Theory • Deconstruction • Postcolonial Translation
第15页/共22页
李文革 《西方翻译理论流派研究》》
第4页/共22页
6.女性主义翻译理论 雪莉.西蒙 劳丽.钱伯伦 巴巴拉.格达德 冯.弗罗托
第5页/共22页
7.后殖民翻译理论 道格拉斯.罗宾逊 特佳斯维妮.尼南贾纳 盖亚特里.斯皮瓦克 埃尔斯.维埃拉
第6页/共22页
8.苏东学派翻译理论 安德烈.费奥多罗夫 吉维.加切奇拉泽 吉里.列维 安娜.丽洛娃
第9页/共22页
3.Descriptive Approaches to Translation Itamar Even-Zohar Gideon Tour y Andre Lefevere
第10页/共22页
4. Cultural Studies Approaches to Translatio n Lawrence Venuti Luise von Flotow Douglas Robinson
第7页/共22页
马会娟 苗菊 《当代西方翻译理论选读》 1.Linguistic Approaches to Translation
7. Empirica l Research in Translatio n Studies Wolfgang Lorscher Mona Baker
zler
Contemporar y Translation Theories • The North American Translation Workshop
• The “Scienc e” of Translation • Early Translation Studies • Polysystem Theory • Deconstruction • Postcolonial Translation
第15页/共22页
李文革 《西方翻译理论流派研究》》
第4页/共22页
6.女性主义翻译理论 雪莉.西蒙 劳丽.钱伯伦 巴巴拉.格达德 冯.弗罗托
第5页/共22页
7.后殖民翻译理论 道格拉斯.罗宾逊 特佳斯维妮.尼南贾纳 盖亚特里.斯皮瓦克 埃尔斯.维埃拉
第6页/共22页
8.苏东学派翻译理论 安德烈.费奥多罗夫 吉维.加切奇拉泽 吉里.列维 安娜.丽洛娃
第9页/共22页
3.Descriptive Approaches to Translation Itamar Even-Zohar Gideon Tour y Andre Lefevere
第10页/共22页
4. Cultural Studies Approaches to Translatio n Lawrence Venuti Luise von Flotow Douglas Robinson
第7页/共22页
马会娟 苗菊 《当代西方翻译理论选读》 1.Linguistic Approaches to Translation
西方翻译理论PPT课件
期:用于逻辑学和辩论术,以及一些 宗教、文学经典著作的解释。
2.中世纪:对《圣经》等宗教经典进行注释、说 明,向人们澄清上帝的意图。
3.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时期: 不再拘泥于宗教经典,而是扩大到对 古代文化经典的阐释。
4
二.阐释学派一步一步发展成为一门学科
施莱尔马赫:是阐释学成为一种普通的方法论。 狄尔泰:拓展了释义学的领域并将它引入哲学。 海德格尔:本体论转折。 伽达默尔:哲学阐释学体系。
演讲人:XXXXXX 时 间:XX年XX月XX日
14
7
四、发展了阐释学的方法,在原有的理解文本字面涵义 的语法解释法基础上,又提出了理解作者或谈话者内心 世界的心理解释法,并把前者看做辅助后者的方法;
五、深化了对解释过程的理解,认为在解释学循环中不 是纯理性的,其中直觉、体悟或灵感的东西在起作用;
六、强调必须比作者理解他自己更理解作者,因为作者 对自己无意识的思想层面没有领会,需要阐释者把它揭 示出来。
伽达默尔:德国当代哲学家、美学家,现代哲学阐释学和 解释学美学的创始人和主要代表之一。主要著作《真理与 方法》。
伽达默尔在哲学阐释学中指出理解的普遍性、历史性和创 造性;
他提出了“合法的偏见”、“效果历史”、 “视域融合”的精辟理论,解释了重译、 误译的许多翻译现象。
10
四.斯坦纳与阐释学
于1975年出版的《通天塔之后:语言与翻译面面观》(After Babel : Aspects of Language and Translation) 被视作当代西方翻译 研究的里程碑式著作
12
结束语
当你尽了自己的最大努力时,失败也是伟大的, 所以不要放弃,坚持就是正确的。
When You Do Your Best, Failure Is Great, So Don'T Give Up, Stick To The End
2.中世纪:对《圣经》等宗教经典进行注释、说 明,向人们澄清上帝的意图。
3.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时期: 不再拘泥于宗教经典,而是扩大到对 古代文化经典的阐释。
4
二.阐释学派一步一步发展成为一门学科
施莱尔马赫:是阐释学成为一种普通的方法论。 狄尔泰:拓展了释义学的领域并将它引入哲学。 海德格尔:本体论转折。 伽达默尔:哲学阐释学体系。
演讲人:XXXXXX 时 间:XX年XX月XX日
14
7
四、发展了阐释学的方法,在原有的理解文本字面涵义 的语法解释法基础上,又提出了理解作者或谈话者内心 世界的心理解释法,并把前者看做辅助后者的方法;
五、深化了对解释过程的理解,认为在解释学循环中不 是纯理性的,其中直觉、体悟或灵感的东西在起作用;
六、强调必须比作者理解他自己更理解作者,因为作者 对自己无意识的思想层面没有领会,需要阐释者把它揭 示出来。
伽达默尔:德国当代哲学家、美学家,现代哲学阐释学和 解释学美学的创始人和主要代表之一。主要著作《真理与 方法》。
伽达默尔在哲学阐释学中指出理解的普遍性、历史性和创 造性;
他提出了“合法的偏见”、“效果历史”、 “视域融合”的精辟理论,解释了重译、 误译的许多翻译现象。
10
四.斯坦纳与阐释学
于1975年出版的《通天塔之后:语言与翻译面面观》(After Babel : Aspects of Language and Translation) 被视作当代西方翻译 研究的里程碑式著作
12
结束语
当你尽了自己的最大努力时,失败也是伟大的, 所以不要放弃,坚持就是正确的。
When You Do Your Best, Failure Is Great, So Don'T Give Up, Stick To The End
中西方翻译简史和西方翻译理论PPT课件( 33页)
第三节 西方翻译理论简介
中外翻译学者都曾对西方翻译理论进行过流派划分,以期把握其发展 的内在规律。一种方法是将西方翻译理论划分为四个基本学派:即语 文学派、语言学派、交际理论学派和社会符号学派。语文学派主要关 注原文的文学特征,重原文而忽略读者,注重“语义结构、内容选择 和组织的方式”,“详细分析修辞手法,权衡和比较修辞价值”。该 学派提出了“到底是让信息适应人,还是让人适应信息”的问题,并 针对直译和意译展开辩论。语言学派认为翻译是比较语言学的一个分 支,强调意义的构成特征以及源语和译语在语言结构方面的差别,强 调两者之间的对应关系(但主要是在表面层次的),并试图制定对等转 换的规则,其代表人物为英国翻译理论家卡特福德。交际理论学派力 图从信息源、信息和信息接受者、媒体等方面研究翻译问题,认为应 该突出信息接受者的作用,强调信息交流而非语言对等,其代表人物 包括德国莱比希学派的卡德和纽伯特等。社会符号学派以皮尔斯的符 号学为理论基石,强调“语言的功能以及这些功能与其他符码的关系” 以及符号、所指和解释者三者之间的互动关系,要求译者关注文字以 外的更多信息,认为许多社会文化因素可能影响信息的传递,所以译 者应该注意文字所存在的社会文化环境。美国著名翻译理论家奈达是 该学派的重要代表人物。
传统翻译学阶段成就了众多著名的翻译理论家,其中英国翻译理论家 亚历山大·佛雷泽·泰特勒(1747—1814年)的学术地位可谓举足轻重。 他的翻译理论专著《论翻译的原则》(Essay on the Principles of Translation) 在英国和西方翻译理论史上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泰特 勒在该书中首先对“优秀的翻译”作出了定义,然后提出了翻译的三大 原则:即复写原作思想,风格手法与原作同一,具备原作的通顺。这 对后来有关“忠实”和“自由”(即“直译”和“意译”)的讨论产生了很大的影 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西方翻译理论简介 主要流派
◆ 一、 文艺学派 ◆ 二、 语言学派 ◆ 三、 翻译研究学派 ◆ 四、 阐释学派 ◆ 五、 解构学派 ◆ 六、 美国翻译培训学派 ◆ 七、 法国的释意派
一、 翻译的文艺学派
主要代表人物:
• 西塞罗、 • 贺拉斯、 • 哲罗姆、 • 德莱顿、Jerome)
• 第一部“标准”拉丁语《圣经》的翻译,并提出了翻译理论和切实可 行的翻译原则:
• 区别对待文学翻译和宗教翻译,提出“文学用意译,圣经用直译”。
(四) 德莱顿(John Dryden 1631-1700 )
◆ 明确提出翻译是一门艺术。
◆ 译者必须考虑译文的读者和对象。
4、文本类型:表达功能、信息功能、呼唤功能。
5、关联翻译法:原作或译语文本的语言越重要,就越要紧贴原文翻译。
6、翻译批评:就翻译批评的目的、标准、步骤与方法提出见解,见《翻译入门》、《翻译教程》。
(三)交际理论派与奈达
奈达(Nida) ◆ 语言学派最重要的代表人物之一,著述极丰,其理论对西方当代翻译研究作出了很大的贡献。
◆ 就翻译过程提出“分析”、“转换”、“重组”和“检验”的四步模式。
◆ 奈达翻译思想概括:1)翻译是交际活动;2)翻译主要是译意;3)为了译意,须改变语言形 式。
(四)德国功能学派与诺德
◆ 20世纪60、70年代,德国译学界受结构主义语言学的影响,形成了以纽伯特(A. Neubert)、卡德(O. Kade) 为代表的莱比锡派(the Leipzig School)和以威尔斯(W. Wilss)为代表的萨尔派(Saarbrü cken School)。前者 立足于转换生成语法,在翻译中严格区分不变的认知因素与可变的语用因素;后者是奈达学说的追随者, 主张建立翻译科学。
雅各布森(Roman Jokobson 1896-1982) 1、作为学派的创始人之一。《论翻译的语言学问题》为该派开山之作。文章从语言学的角度,对
语言和翻译的关系、翻译的重要性、以及翻译中存在的问题作出了详尽的分析和论述。
2、翻译三分法:语内、语际、符际。
3、对于词义的理解取决于翻译。在语言学习和语言理解过程中,翻译起着决定性作用。
• 纽马克(Peter Newmark) 1、从语言意义入手,将翻译定义为:把一种语言中某一语言单位或片段,即文本或文本的一部分
的意义用另一种语言表达出来的行为。
2、翻译性质:既是科学,又是艺术,也是技巧。
3、语义翻译和交际翻译:语义翻译指在译入语语义和句法结构允许的前提下,尽可能准确地再现 原文的上下文意义。交际翻译指译作对译文读者产生的效果尽量等同于原作对原文读者产生 的效果。
• 自西塞罗的观点发表以来,翻译开始被看作是文艺创作。
(二)贺拉斯(Horatius)
• 提倡“忠实原作的译者不适合逐字死译”。这句话经常被翻译家引用, “成为活译、意译者用来批评直译、死译的名言。
• 主张在创作和翻译中不要墨守成规,必要时可以创造新词或引进外来 词,以便丰富民族语言和增强作品的表现力。
• 伦敦学派从社会学角度研究语言。认为语言的意义是由言语使用的社会环境所决定的。语义 理论不仅要规定语法范畴和语法关系,而且要说明文化环境对语义情景的影响。该派观点反 映到翻译领域,即译文的选词是否与原文等同,必须看它是否用于相同的言语环境中。
• 卡特福德 (Catford):著有《翻译的语言学理论》,从翻译性质、类别、对等、转换、限度等 方面着重阐述了“什么是翻译”这一中心问题。
4、首次提出对等概念,准确的翻译取决于信息对称。翻译所涉及的是两种不同语符中的对等信息。
5、所有语言都具有同等表达能力。如果语言中出现词汇不足,可通过借词、造词或释义等方法对 语言进行处理。
6、语法范畴是翻译中最复杂的问题。这对于存在时态、性、数等语法形式变化的语言,尤其复杂。
(二)伦敦学派与卡特福德和纽马克
◆ 提出了“翻译的科学”这一概念
◆ 在语言学研究基础上,把信息论应用于翻译研究,认为翻译即交际,创立翻译研究的交际学派
◆ 提出了“动态对等”的翻译原则,并进而从社会语言学和语言交际功能的观点出发提出“功能 对等”的翻译原则。奈达理论的核心概念是“功能对等”。所谓“功能对等”,就是说翻译时 不求文字表面的死板对应,而要在两种语言间达成功能上的对等。
◆ 翻译理论和思想主要见于《论翻译的原则》一书。该书是西方翻译理论的 第一部专著。
◆ 优秀的译作必须使读者领略原作的优点,并得到“同样强烈的感受” 。
◆ 翻译三原则: ◆ 1、译作应完全复写出原作的思想; ◆ 2、译作的风格和手法和原作属于同一性质; ◆ 3、译作应具备原作所具有的通顺。
二、 翻译的语言学派
◆ 将翻译分为三类:逐字翻译、意译和拟作,认为逐字翻译是“戴着脚镣在 绳索上跳舞”;拟作近似于创造,脱离了原作的面貌;主张重意义、轻语 言形式的意译。他对翻译的三分法突破了传统二分法(即直译、意译)的 局限,可以说是西方翻译史上的一大发展,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五) 泰特勒(Alexander Tytler 1747-1814 )
• “我不是作为解释员,而是作为演说家进行翻译的”。
• 首次提出“解释员式翻译”与“演说家式翻译”,即“直译”与“意译”两种基本译法,确 定了后世探讨翻译的方向。
• 西塞罗提出,翻译家必须照顾译语读者的语言习惯,用符合译文读者的语言来打动读者或听 众;翻译要传达的是原文的意义和精神,并非原文的语言形式;因为文学作品的翻译就是再 创作,翻译文学作品的译者必须具备文学天赋或素质;由于各种语言的修辞手段“彼此有相 通之处”,翻译中做到风格对等是完全可能的(谭载喜,1991)。
主要代表 ◆ (一)布拉格学派与雅各布森 ◆ (二)伦敦学派与卡特福德和纽马克 ◆ (三)交际理论派与奈达 ◆ (四)德国功能学派与诺德 ◆ (五)美国结构学派和奎因 ◆ (六)前苏联的语言学派与费道罗夫和巴尔胡达罗夫
(一)布拉格学派与雅各布森
主要翻译论点: 1、翻译必须考虑语言的各种功能; 2、翻译必须重视语义、语法、语音、语言风格及文学体裁方面的比较。
◆ 一、 文艺学派 ◆ 二、 语言学派 ◆ 三、 翻译研究学派 ◆ 四、 阐释学派 ◆ 五、 解构学派 ◆ 六、 美国翻译培训学派 ◆ 七、 法国的释意派
一、 翻译的文艺学派
主要代表人物:
• 西塞罗、 • 贺拉斯、 • 哲罗姆、 • 德莱顿、Jerome)
• 第一部“标准”拉丁语《圣经》的翻译,并提出了翻译理论和切实可 行的翻译原则:
• 区别对待文学翻译和宗教翻译,提出“文学用意译,圣经用直译”。
(四) 德莱顿(John Dryden 1631-1700 )
◆ 明确提出翻译是一门艺术。
◆ 译者必须考虑译文的读者和对象。
4、文本类型:表达功能、信息功能、呼唤功能。
5、关联翻译法:原作或译语文本的语言越重要,就越要紧贴原文翻译。
6、翻译批评:就翻译批评的目的、标准、步骤与方法提出见解,见《翻译入门》、《翻译教程》。
(三)交际理论派与奈达
奈达(Nida) ◆ 语言学派最重要的代表人物之一,著述极丰,其理论对西方当代翻译研究作出了很大的贡献。
◆ 就翻译过程提出“分析”、“转换”、“重组”和“检验”的四步模式。
◆ 奈达翻译思想概括:1)翻译是交际活动;2)翻译主要是译意;3)为了译意,须改变语言形 式。
(四)德国功能学派与诺德
◆ 20世纪60、70年代,德国译学界受结构主义语言学的影响,形成了以纽伯特(A. Neubert)、卡德(O. Kade) 为代表的莱比锡派(the Leipzig School)和以威尔斯(W. Wilss)为代表的萨尔派(Saarbrü cken School)。前者 立足于转换生成语法,在翻译中严格区分不变的认知因素与可变的语用因素;后者是奈达学说的追随者, 主张建立翻译科学。
雅各布森(Roman Jokobson 1896-1982) 1、作为学派的创始人之一。《论翻译的语言学问题》为该派开山之作。文章从语言学的角度,对
语言和翻译的关系、翻译的重要性、以及翻译中存在的问题作出了详尽的分析和论述。
2、翻译三分法:语内、语际、符际。
3、对于词义的理解取决于翻译。在语言学习和语言理解过程中,翻译起着决定性作用。
• 纽马克(Peter Newmark) 1、从语言意义入手,将翻译定义为:把一种语言中某一语言单位或片段,即文本或文本的一部分
的意义用另一种语言表达出来的行为。
2、翻译性质:既是科学,又是艺术,也是技巧。
3、语义翻译和交际翻译:语义翻译指在译入语语义和句法结构允许的前提下,尽可能准确地再现 原文的上下文意义。交际翻译指译作对译文读者产生的效果尽量等同于原作对原文读者产生 的效果。
• 自西塞罗的观点发表以来,翻译开始被看作是文艺创作。
(二)贺拉斯(Horatius)
• 提倡“忠实原作的译者不适合逐字死译”。这句话经常被翻译家引用, “成为活译、意译者用来批评直译、死译的名言。
• 主张在创作和翻译中不要墨守成规,必要时可以创造新词或引进外来 词,以便丰富民族语言和增强作品的表现力。
• 伦敦学派从社会学角度研究语言。认为语言的意义是由言语使用的社会环境所决定的。语义 理论不仅要规定语法范畴和语法关系,而且要说明文化环境对语义情景的影响。该派观点反 映到翻译领域,即译文的选词是否与原文等同,必须看它是否用于相同的言语环境中。
• 卡特福德 (Catford):著有《翻译的语言学理论》,从翻译性质、类别、对等、转换、限度等 方面着重阐述了“什么是翻译”这一中心问题。
4、首次提出对等概念,准确的翻译取决于信息对称。翻译所涉及的是两种不同语符中的对等信息。
5、所有语言都具有同等表达能力。如果语言中出现词汇不足,可通过借词、造词或释义等方法对 语言进行处理。
6、语法范畴是翻译中最复杂的问题。这对于存在时态、性、数等语法形式变化的语言,尤其复杂。
(二)伦敦学派与卡特福德和纽马克
◆ 提出了“翻译的科学”这一概念
◆ 在语言学研究基础上,把信息论应用于翻译研究,认为翻译即交际,创立翻译研究的交际学派
◆ 提出了“动态对等”的翻译原则,并进而从社会语言学和语言交际功能的观点出发提出“功能 对等”的翻译原则。奈达理论的核心概念是“功能对等”。所谓“功能对等”,就是说翻译时 不求文字表面的死板对应,而要在两种语言间达成功能上的对等。
◆ 翻译理论和思想主要见于《论翻译的原则》一书。该书是西方翻译理论的 第一部专著。
◆ 优秀的译作必须使读者领略原作的优点,并得到“同样强烈的感受” 。
◆ 翻译三原则: ◆ 1、译作应完全复写出原作的思想; ◆ 2、译作的风格和手法和原作属于同一性质; ◆ 3、译作应具备原作所具有的通顺。
二、 翻译的语言学派
◆ 将翻译分为三类:逐字翻译、意译和拟作,认为逐字翻译是“戴着脚镣在 绳索上跳舞”;拟作近似于创造,脱离了原作的面貌;主张重意义、轻语 言形式的意译。他对翻译的三分法突破了传统二分法(即直译、意译)的 局限,可以说是西方翻译史上的一大发展,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五) 泰特勒(Alexander Tytler 1747-1814 )
• “我不是作为解释员,而是作为演说家进行翻译的”。
• 首次提出“解释员式翻译”与“演说家式翻译”,即“直译”与“意译”两种基本译法,确 定了后世探讨翻译的方向。
• 西塞罗提出,翻译家必须照顾译语读者的语言习惯,用符合译文读者的语言来打动读者或听 众;翻译要传达的是原文的意义和精神,并非原文的语言形式;因为文学作品的翻译就是再 创作,翻译文学作品的译者必须具备文学天赋或素质;由于各种语言的修辞手段“彼此有相 通之处”,翻译中做到风格对等是完全可能的(谭载喜,1991)。
主要代表 ◆ (一)布拉格学派与雅各布森 ◆ (二)伦敦学派与卡特福德和纽马克 ◆ (三)交际理论派与奈达 ◆ (四)德国功能学派与诺德 ◆ (五)美国结构学派和奎因 ◆ (六)前苏联的语言学派与费道罗夫和巴尔胡达罗夫
(一)布拉格学派与雅各布森
主要翻译论点: 1、翻译必须考虑语言的各种功能; 2、翻译必须重视语义、语法、语音、语言风格及文学体裁方面的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