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写音乐的成语

合集下载

关于描写音乐的四字词语

关于描写音乐的四字词语

关于描写音乐的四字词语轻灵飘逸、清柔如水、幽兰飘香、空灵震神、晨雾朦胧、情如烈焰、飘丝如雪、绕梁三晖、仙弦轻舞、馨心淡雅、欣步闲庭、游水媛萱、洋洋盈耳、莺声婉转、黄莺出谷、娓娓动听、悦耳动听、声如莺啼、高山流水、宛转悠扬、抑扬顿挫、袅袅余音、余音饶梁余音绕梁[yúyīnràoliáng]生词本基本释义形容歌声迷人,给人遗留下难以忘怀的印象。

褒义原文《列子·汤问》:“既去;而余音绕梁x;三日不绝;左右以其人弗去。

”例句他美妙的歌声深深地打动听众,真是~,三日不绝。

将近反义词近义词绕梁三日反义词不堪入耳靡靡之音、黄钟大吕、轻歌曼舞、有板有眼、余音袅袅、一唱三叹、变徵之声、引商刻羽、周郎顾曲、五音六律、亡国之音、箫韶九成、郑卫之音、丝竹管弦、钧天广乐、击节叹赏、击节称赏、不知肉味、八音遏密、龙言凤语、正声雅音、弹丝品竹、驷马仰秣、一倡三叹、朱弦三叹、巴人下里、吹弹歌舞、亡国之声、穷极要妙、北鄙之音金鼓喧阗、一片宫商、北鄙之声、宣扬喧阗、桑间之音盼接纳绕梁三日、余音缭绕、变幻无穷、歌声绕梁、娓娓动听一、绕梁三日[ràoliángsānrì]【解释】:形容音乐高昂激荡,虽过了很长时间,好像仍在回响。

【出自于】:战国列子《列子·汤反问》:“昔韩娥东之魏,匮粮,过雍门,鬻歌假食,既回去而余音绕梁,三日不绝,左右以其人弗回去。

”【译文】:以前韩国的娥东面的齐国,没有粮食,经过雍门,靠卖唱吃,离开后,余音绕梁,三日不停,左右的人把那人就走了。

二、余音缭绕[yúyīnliáorào]【解释】:优美动听的音乐长久地回荡。

形容悦耳的歌声或乐曲使人听了不能一下子忘掉。

【出自于】:战国列子《列子·汤反问》:“昔韩娥东之魏,匮粮,过雍门,鬻歌假食,既回去而余音绕梁,三日不绝。

”【译文】:以前韩国的娥东面的齐国,没有粮食,经过雍门的人,靠卖唱为生,离开后,悦耳的歌声长久地回荡,三日不停。

描写音乐的词语四字

描写音乐的词语四字

描写音乐的词语四字轻灵飘逸、清柔如水、幽兰飘香、空灵震神、晨雾朦胧、情如烈焰、飘丝如雪、绕梁三晖、仙弦轻舞、馨心淡雅、欣步闲庭、游水媛萱、洋洋盈耳、莺声婉转、黄莺出谷、娓娓动听、悦耳动听、声如莺啼、高山流水、宛转悠扬、抑扬顿挫、袅袅余音、余音饶梁余音绕梁[yúyīnràoliáng]生词本基本释义形容歌声迷人,给人遗留下难以忘怀的印象。

褒义原文《列子·汤问》:“既去;而余音绕梁x;三日不绝;左右以其人弗去。

”例句他美妙的歌声深深地打动听众,真是~,三日不绝。

将近反义词近义词绕梁三日反义词不堪入耳1、余音绕梁余音绕梁,读音就是yúyīnràoliáng,就是一个汉语成语。

形容歌声或音乐迷人,余音转盘不绝。

也比喻诗文意味深长,耐人寻味。

语出来《列子·汤反问》:“昔韩娥东之魏,匮粮,过雍门,鬻歌假食,既回去,而余音绕梁欐,三日不绝。

”清贺裳《载酒园诗话·宋欧阳修》:“至若叙事处,滔滔汩汩,累百千言……所惜意随言尽,无复馀音绕梁之意。

2、曲高和寡曲高和寡是一个汉语成语,读音是qǔgāohèguǎ,意思是曲调高深,能跟着唱的人很少。

旧指知音难得。

现比喻言论或作品不通俗,能了解的人很少。

出自《宋玉·答楚王问》。

3、绕梁遏云绕梁遏云,成语,形容歌声保留时间长久,动听。

出处:《列子·汤问》:“昔韩娥东之齐,匮粮,过雍门,鬻歌假食,既去而余音绕梁,三日不绝,左右以其人弗去。

”4、扣人心弦扣人心弦,读音kòurénxīnxián,是一个成语,意思是敲打;心弦:指因感动而引起共同反应的心。

形容言论或表演深深地打动人心。

又作“动人心弦”。

用来形容事物能深深地牵动人心。

或指因感动而引起内心的强烈共鸣。

多指激动人心。

5、珠落玉盘珍珠落在宝玉盘子里。

比喻声音十分动听。

出处:唐·白居易《琵琶行》:“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

关于音乐的成语

关于音乐的成语

关于音乐的成语关于音乐的成语成语是语言中经过长期使用、锤炼而形成的固定短语,以下是“音乐的成语”,希望给大家带来帮助!音乐的成语1、珠落玉盘一唱三叹声震林木轻歌曼舞2、天籁之音行云流水声情并茂余音绕梁3、出谷黄莺曲终奏雅曲高和寡阳关三叠4、悦耳动听铿锵有力荡气回肠五音不全5、不绝如缕弦外之音聚精会神高山流水6、掩耳盗铃绕梁三匝扣人心弦委婉动听7、摄人魂魄绕梁三日虚无飘渺有板有眼8、繁弦急管愉悦身心跌宕起伏全神贯注9、异曲同工余音袅袅震耳欲聋靡靡之音10、若即若离音乐的成语解释1、肠回气荡:回:曲折,迂回;荡:摇荡。

形容好的音乐、文章缠绵悱恻,感人极深的样子。

2、知音谙吕:吕:国古代音乐十二律中的阴律,此处泛指音乐。

指深通乐律。

3、靡靡之声:指柔弱、颓靡的音乐。

同“靡靡之音”。

4、靡靡之乐:指柔弱、颓靡的音乐。

5、击节称赏:节:节拍;赏:赞赏。

形容对诗文、音乐等的赞赏。

6、弦歌之声:弹琴和唱歌吟诗的声音。

古时学校重视音乐教育,也泛指教育或教学活动。

7、弹丝品竹:吹弹乐器,谙熟音乐。

8、丝竹陶写:丝:指弦乐器;竹:指管乐器;陶写:陶冶性情。

用音乐来陶冶性情。

9、桑间之音:指的音乐。

同“桑间濮上①”。

10、品箫弄笛:吹奏洞箫和笛子。

指人擅长音乐。

11、弦外之音:原指音乐的余音。

比喻言外之意,即在话里间接透露,而不是明说出来的意思。

12、郑卫之曲:郑卫:指春秋时的`郑国和卫国。

指春秋战国时郑、卫等国的民间音乐。

因儒家认为其音,不同于雅乐,故斥之为淫声。

13、余音绕梁,三日不绝:绕梁:环绕屋梁。

优美动听的音乐长久地在屋梁上回荡。

形容歌声优美,给人留下难忘的印象。

14、甘酒嗜音:甘:嗜好。

嗜好喝酒和音乐。

形容只顾酒色享乐。

15、五音不全:五音:五声音阶上的五个级,宫、商、角、徵、羽,相当于简谱上的1、2、3、5、6;唐代以来叫合、四、乙、尺、工。

指人缺乏音乐细胞。

16、巴人下里:①即下里巴人。

古代楚国流行的民间歌曲。

描写音乐的成语

描写音乐的成语

描写音乐的成语1、吹篪乞食:吹着篪讨吃的。

指在街头行乞。

篪:古代的一种音乐,象笛子,有八孔。

2、击节叹赏:节:节拍;赏:赞赏。

形容对诗文音乐等的赞赏。

3、正声雅音:纯正优雅的音乐。

4、洪钟大吕:大吕:阳律中排第四。

形容音乐或文辞正大庄严高妙。

5、一倡三叹:指一人歌唱,三人相和。

后多用以形容音乐诗文优美,富有余味,令人赞赏不己。

倡,亦作“唱”。

6、袅袅不绝:袅袅:声音宛转悠扬。

形容宛转悠扬的音乐声连绵不断。

7、吹竹调丝:竹:管乐器;调:调弄;丝:弦乐器。

指管弦乐合奏。

泛指音乐活动。

8、顾曲周郎:原指周瑜业于音乐。

后泛指通音乐戏曲的人。

9、弦外之音:原指音乐的余音。

比喻言外之意,即在话里间接透露,而不是明说出来的意思。

10、举酒作乐:举:举办;乐:音乐。

举行酒宴,奏起乐曲。

11、桑间之音:指淫靡的音乐。

同“桑间濮上①”。

12、靡靡之音:靡靡:柔弱,萎靡不振。

使人萎靡不振的音乐。

指颓废的低级趣味的乐曲。

13、吹篪乞食:吹着篪讨吃的。

指在街头行乞。

篪:古代的一种音乐,象笛子,有八孔。

14、金鼓喧阗:金鼓:金钲和鼓。

喧阗:声音大。

形容音乐演奏的声音嘈杂热闹。

亦形容军威壮盛或战况激烈15、乐以道和:乐:音乐。

音乐能够表现中和之气。

16、囚拧浚好音:囚牛:胡琴头上所刻的兽。

刻在胡琴头上的兽,表现出一副喜爱音乐的样貌。

比喻冒充内行。

17、哀而不伤:哀:悲哀;伤:伤害。

忧愁而不悲伤,形容感情有节制;另形容诗歌音乐优美雅致,感情适度。

比喻做事没有过头也无不及。

18、品箫弄笛:吹奏洞箫和笛子。

指人擅长音乐。

19、戛釜撞翁:戛:敲击;釜:陶器;翁:通“瓮”,陶器。

敲打锅子,碰撞陶器。

比喻粗俗的音乐。

20、弦歌之声:弹琴和唱歌吟诗的声音。

suibi古时学校重视音乐教育,也泛指教育或教学活动。

21、哀而不伤:哀:悲哀;伤:伤害。

忧愁而不悲伤,形容感情有节制;另形容诗歌音乐优美雅致,感情适度。

比喻做事没有过头也无不及。

22、靡靡之乐:指柔弱颓靡的音乐。

描写音乐的成语

描写音乐的成语

描写音乐的成语描写音乐的成语1、游鱼出听:形容音乐美妙动听。

2、余音缭绕:优美动听的音乐长久地回荡。

形容悦耳的歌声或乐曲使人听了不能一下子忘掉。

3、丝竹管弦:丝:指弦乐器;竹:指管乐器。

琴瑟箫笛等乐器的总称。

也指音乐。

4、甘酒嗜音:甘:嗜好。

嗜好喝酒和音乐。

形容只顾酒色享乐。

5、郑卫之曲:郑卫:指春秋时的郑国和卫国。

指春秋战国时郑、卫等国的民间音乐。

因儒家认为其音婬靡,不同于雅乐,故斥之为婬声。

6、顾曲周郎:原指周瑜业于音乐。

后泛指通音乐戏曲的人。

7、击节称赏:节:节拍;赏:赞赏。

形容对诗文、音乐等的赞赏。

8、钟鼓之乐:钟鼓;钟与鼓,乐器。

指钟鼓一类的音乐。

9、弦而鼓之:弦:琴弦,装上弦;鼓:弹。

装上弦开始弹奏音乐。

10、肉竹嘈杂:竹:管乐;肉竹:泛指音乐;嘈杂:声音喧闹,杂乱。

形容音乐杂乱无章。

11、千部一腔:部:唐代管音乐的机构,按所管音乐的性质,区分为若干部。

演奏的都是一个声调。

比喻都是老一套,没有变化。

12、余音绕梁,三日不绝:绕梁:环绕屋梁。

优美动听的音乐长久地在屋梁上回荡。

形容歌声优美,给人留下难忘的印象。

13、驷马仰秣:驾车的马驻足仰首,谛听琴声。

形容音乐美妙动听。

14、断章取义:断:截断;章:音乐一曲为一章。

指不顾全篇文章或谈话的内容,孤立地取其中的一段或一句的意思。

指引用与原意不符。

15、丝竹八音:丝竹:弦乐和管乐,泛指音乐;八音:金、石、丝、木、竹、匏、土、革等八种乐器。

指音乐。

16、绕梁三日:形容音乐高昂激荡,虽过了很长时间,好像仍在回响。

17、不同凡响:凡响:平凡的音乐。

形容事物不平凡,很出色。

18、袅袅不绝:袅袅:声音宛转悠扬。

形容宛转悠扬的音乐声连绵不断。

19、巴人下里:①即下里巴人。

古代楚国流行的民间歌曲。

用以称流俗的音乐。

巴,古国名,在今四川东部一带,古为楚地。

下里,乡里。

②泛指粗俗的。

20、一板三眼:板、眼:戏曲音乐的节拍。

比喻言语、行动有条理或合规矩。

有时也比喻做事死板,不懂得灵活掌握。

描写音乐优美的成语

描写音乐优美的成语

描写音乐优美的成语描写音乐优美的成语描写音乐优美的成语有哪些,大家知道怎么用成语形容音乐优美吗?下面是应届毕业生我为大家收集的关于描写音乐优美的成语,希望能够帮到大家!1.顾曲周郎:原指周瑜业于音乐。

后泛指通音乐戏曲的人。

2.轻歌曼舞:音乐轻快,舞姿优美。

3.丝竹八音:丝竹:弦乐和管乐,泛指音乐;八音:金、石、丝、木、竹、匏、土、革等八种乐器。

指音乐。

4.鼓吹喧阗:形容音乐演奏的声音嘈杂热闹。

5.感心动耳:感心:心受感动;动耳:悦耳。

形容音乐极其感动人。

6.回肠伤气:形容音乐、文章等缠绵悱恻,感人之极。

7.丝竹陶写:丝:指弦乐器;竹:指管乐器;陶写:陶冶性情。

用音乐来陶冶性情。

8.吹篪乞食:吹着篪讨吃的。

指在街头行乞。

篪:古代的一种音乐,象笛子,有八孔。

9.龙言凤语:比方轻松悠扬的音乐之声。

10.弦歌之声:弹琴和唱歌吟诗的声音。

古时学校重视音乐教育,也泛指教育或教学活动。

11.单独乐乐:乐乐:欣赏音乐。

单独一个人欣赏音乐的快乐。

比方自己享乐必定导致脱离群众。

12.不同凡响:凡响:平凡的音乐。

形容事物不平凡,很杰出。

13.引商刻羽:商、羽:古代乐律中的两个音名。

指讲究声律、有很高成就的音乐演奏。

14.郑卫之音:郑卫:指春秋时的郑国和卫国。

指春秋战国时郑、卫等国的民间音乐。

15.断章取义:断:截断;章:音乐一曲为一章。

指不顾全篇文章或谈话的内容,孤立地取其中的一段或一句的意思。

指引用与原意不符。

16.丝竹管弦:丝:指弦乐器;竹:指管乐器。

琴瑟箫笛等乐器的总称。

也指音乐。

17.戛釜撞翁:戛:敲击;釜:陶器;翁:通“瓮”,陶器。

敲打锅子,碰撞陶器。

比方粗俗的音乐。

18.靡靡之音:靡靡:柔弱,萎靡不振。

使人萎靡不振的音乐。

指颓废的、低级趣味的乐曲。

19.郑声乱雅:郑声:郑国的音乐。

郑国靡乱的音乐扰乱了优雅的音乐。

比方邪扰乱了正。

20.绕梁三日:形容音乐高昂激荡,虽过了很长时间,好像仍在回响。

21.弹丝品竹:吹弹乐器,谙熟音乐。

关于音乐的四字词语

关于音乐的四字词语

关于音乐的四字词语1、钟鼓之乐:钟鼓;钟与鼓,乐器。

指钟鼓一类的音乐。

2、箫韶九成:箫韶:虞舜时的乐章;九成:九章。

指箫韶音乐奏了九章。

3、驷马仰秣:驾车的马驻足仰首,谛听琴声。

形容音乐美妙动听。

4、巴人下里:①即下里巴人。

古代楚国流行的民间歌曲。

用以称流俗的音乐。

巴,古国名,在今四川东部一带,古为楚地。

下里,乡里。

②泛指粗俗的。

5、千部一腔:部:唐代管音乐的机构,按所管音乐的性质,区分为若干部。

演奏的都是一个声调。

比喻都是老一套,没有变化。

6、钟仪楚奏:仲仪:春秋时楚国乐官。

钟仪奏楚国的音乐。

比喻思念故国,怀念乡土。

7、郑声乱雅:郑声:郑国的音乐。

郑国靡乱的音乐扰乱了优雅的音乐。

比喻邪扰乱了正。

8、顿挫抑扬:形容诗文作品或音乐声响等高低起伏、停顿转折,和谐而有节奏。

9、乱世之音:指扰乱世道和人心的音乐。

10、丝竹管弦:丝:指弦乐器;竹:指管乐器。

琴瑟箫笛等乐器的总称。

也指音乐。

11、亡国之声:指淫靡的音乐。

12、大乐必易:指最美妙的音乐一定简单,雅俗共赏。

13、亡国之音:原指国家将亡,人民困苦,因此音乐也多表现为哀思的曲调,后多指颓靡淫荡的歌曲。

14、哀而不伤:哀:悲哀;伤:伤害。

忧愁而不悲伤,形容感情有节制;另形容诗歌、音乐优美雅致,感情适度。

比喻做事没有过头也无不及。

15、丝竹八音:丝竹:弦乐和管乐,泛指音乐;八音:金、石、丝、木、竹、匏、土、革等八种乐器。

指音乐。

16、顾曲周郎:原指周瑜业于音乐。

后泛指通音乐戏曲的人。

17、吹篪乞食:吹着篪讨吃的。

指在街头行乞。

篪:古代的一种音乐,象笛子,有八孔。

18、知音谙吕:吕:国古代音乐十二律中的阴律,此处泛指音乐。

指深通乐律。

19、五音六律:五音:指宫、商、角、徵、羽五个音阶;六律:定乐器的标准。

指古代音律。

后也泛指音乐。

20、乐以道和:乐:音乐。

音乐能够表现中和之气。

21、郑卫之曲:郑卫:指春秋时的郑国和卫国。

指春秋战国时郑、卫等国的民间音乐。

关于形容音乐的词语大全

关于形容音乐的词语大全

形容音乐的词语关于形容音乐的词语大全有节奏、旋律或和声的人声或乐器音响等配合所构成的一种艺术。

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关于形容音乐的词语大全,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1、丝竹之音:是丝竹:弦乐和管乐,泛指音乐。

指音乐的声音。

2、举酒作乐:举:举办;乐:音乐。

举行酒宴,奏起乐曲。

3、游鱼出听:是形容音乐美妙动听。

4、击节称赏:节:节拍;赏:赞赏。

形容对诗文、音乐等的赞赏。

5、断章取义:断:截断;章:音乐一曲为一章。

指不顾全篇文章或谈话的内容,孤立地取其中的一段或一句的意思。

指引用与原意不符。

6、余音袅袅:是形容音乐悦耳动听,令人沉醉。

7、龙言凤语:是比喻轻松悠扬的音乐之声。

8、吹竹调丝:竹:管乐器;调:调弄;丝:弦乐器。

指管弦乐合奏。

泛指音乐活动。

9、千部一腔:部:唐代管音乐的机构,按所管音乐的性质,区分为若干部。

演奏的.都是一个声调。

比喻都是老一套,没有变化。

10、轻歌妙舞:是指轻快的音乐和柔美的舞蹈。

11、吹篪乞食:吹着篪讨吃的。

指在街头行乞。

篪:古代的一种音乐,象笛子,有八孔。

12、周郎顾曲:是原指周瑜业于音乐。

后泛指通音乐戏曲的人。

13、一片宫商:宫、商:都是古代五音之一。

一片和谐的音乐声。

形容文辞如乐声一样优美、悦耳。

14、靡靡之乐:是指柔弱、颓靡的音乐。

15、肉竹嘈杂:竹:管乐;肉竹:泛指音乐;嘈杂:声音喧闹,杂乱。

形容音乐杂乱无章。

116、弦外之音:是原指音乐的余音。

比喻言外之意,即在话里间接透露,而不是明说出来的意思。

17、大乐必易:是指最美妙的音乐一定简单,雅俗共赏。

18、独自乐乐:乐乐:欣赏音乐。

独自一个人欣赏音乐的快乐。

比喻自己享乐必然导致脱离群众。

19、桑间之音:是指的音乐。

同“桑间濮上①”。

20、鼓吹喧阗:形容音乐演奏的声音嘈杂热闹。

21、干酒嗜音:甘:喜好;嗜:嗜好。

沉溺在喝酒和听音乐之中。

形容享乐腐化。

22、郑声乱雅:郑声:郑国的音乐。

郑国靡乱的音乐扰乱了优雅的音乐。

比喻邪扰乱了正。

描写音乐的成语

描写音乐的成语

描写音乐的成语描写音乐的成语:1、珠落玉盘一唱三叹声震林木轻歌曼舞2、天籁之音行云流水声情并茂余音绕梁3、出谷黄莺曲终奏雅曲高和寡阳关三叠4、悦耳动听铿锵有力荡气回肠五音不全5、不绝如缕弦外之音聚精会神高山流水6、掩耳盗铃绕梁三匝扣人心弦委婉动听7、摄人魂魄绕梁三日虚无飘渺有板有眼8、繁弦急管愉悦身心跌宕起伏全神贯注9、异曲同工余音袅袅震耳欲聋靡靡之音1、肠回气荡:回:曲折,迂回;荡:摇荡。

形容好的音乐、文章缠绵悱恻,感人极深的样子。

2、知音谙吕:吕:国古代音乐十二律中的阴律,此处泛指音乐。

指深通乐律。

3、靡靡之声:指柔弱、颓靡的音乐。

同“靡靡之音”。

4、靡靡之乐:指柔弱、颓靡的音乐。

5、击节称赏:节:节拍;赏:赞赏。

形容对诗文、音乐等的赞赏。

6、弦歌之声:弹琴和唱歌吟诗的声音。

古时学校重视音乐教育,也泛指教育或教学活动。

7、弹丝品竹:吹弹乐器,谙熟音乐。

8、丝竹陶写:丝:指弦乐器;竹:指管乐器;陶写:陶冶性情。

用音乐来陶冶性情。

9、桑间之音:指淫靡的音乐。

同“桑间濮上①”。

10、品箫弄笛:吹奏洞箫和笛子。

指人擅长音乐。

11、弦外之音:原指音乐的余音。

比喻言外之意,即在话里间接透露,而不是明说出来的意思。

12、郑卫之曲:郑卫:指春秋时的郑国和卫国。

指春秋战国时郑、卫等国的民间音乐。

因儒家认为其音淫靡,不同于雅乐,故斥之为淫声。

13、余音绕梁,三日不绝:绕梁:环绕屋梁。

优美动听的音乐长久地在屋梁上回荡。

形容歌声优美,给人留下难忘的印象。

14、甘酒嗜音:甘:嗜好。

嗜好喝酒和音乐。

形容只顾酒色享乐。

15、五音不全:五音:五声音阶上的五个级,宫、商、角、徵、羽,相当于简谱上的1、2、3、5、6;唐代以来叫合、四、乙、尺、工。

指人缺乏音乐细胞。

16、巴人下里:①即下里巴人。

古代楚国流行的民间歌曲。

用以称流俗的音乐。

巴,古国名,在今四川东部一带,古为楚地。

下里,乡里。

②泛指粗俗的。

17、肉竹嘈杂:竹:管乐;肉竹:泛指音乐;嘈杂:声音喧闹,杂乱。

描写音乐的成语

描写音乐的成语

描写音乐的成语1. 音律清新:形容音乐旋律流畅,清新自然。

2. 歌声婉转:形容歌曲的声音柔和,优美。

3. 节奏磅礴:形容音乐节奏强有力,震撼人心。

4. 笛声悠扬:形容笛子的声音悠扬,柔美动听。

5. 高歌猛进:形容歌声高昂,气势磅礴。

6. 曲调悠扬:形容音乐曲调柔和,旋律优美。

7. 悠扬动听:形容音乐旋律悠扬动听,使人陶醉。

8. 歌声嘹亮:形容歌声高亢,响亮有力。

9. 音韵优美:形容音乐音韵优美,令人陶醉。

10. 萧疏悠远:形容音乐的声音幽远悠扬,使人感到深情。

11. 悠然自得:形容音乐节奏缓慢悠长,轻松愉悦。

12. 细腻温柔:形容音乐细腻温柔,令人感到静谧。

13. 曲调高昂:形容音乐曲调高昂激昂,令人激动。

14. 动听悦耳:形容音乐声音动听悦耳,使人愉悦。

15. 轻盈婉转:形容音乐旋律轻盈婉转,优美动听。

16. 舒缓动人:形容音乐节奏舒缓动人,令人声情并茂。

17. 乐音神往:形容音乐旋律动听,令人迷醉。

18. 声情并茂:形容音乐能够表现出深情,使人感慨。

19. 声入人心:形容音乐声音能够深入人心,令人难忘。

20. 软柔低回:形容音乐旋律柔和低回,令人感到温暖。

21. 激情澎湃:形容音乐节奏激情澎湃,令人全身沸腾。

22. 轻柔婉转:形容音乐柔和婉转,令人感到悠然自得。

23. 振奋人心:形容音乐能够振奋人心,让人高昂斗志。

24. 欢快动人:形容音乐节奏欢快动人,使人爽快豁达。

25. 敲响心弦:形容音乐声音能够敲响人心弦,令人感到动容。

26. 优美动听:形容音乐旋律优美动听,让人心旷神怡。

27. 快乐欢跃:形容音乐节奏快乐欢跃,让人自由自在。

28. 阳光灿烂:形容音乐旋律阳光灿烂,让人感到温馨。

29. 急促激烈:形容音乐节奏急促激烈,令人激情四溢。

30. 洋溢激情:形容音乐声音洋溢着激情,让人热血沸腾。

31. 火热激情:形容音乐节奏火热激情,让人热血沸腾。

32. 恍若隔世:形容音乐声音能够带人闻天见地,感觉跨越时间和空间。

描写音乐的成语180个

描写音乐的成语180个

描写音乐的成语180个描写音乐的成语180个描写音乐的成语精选(一):1、周郎顾曲:原指周瑜业于音乐。

后泛指通音乐戏曲的人。

2、洪钟大吕:大吕:阳律中排第四。

形容音乐或文辞正大庄严高妙。

3、引商刻羽:商羽:古代乐律中的两个音名。

指讲究声律有很高成就的音乐演奏。

4、断章取义:断:截断;章:音乐一曲为一章。

指不顾全篇文章或谈话的资料,孤立地取其中的一段或一句的意思。

指引用与原意不符。

5、吹弹歌舞:演奏管弦乐器,唱歌跳舞。

泛指音乐舞蹈娱乐活动。

6、一倡三叹:指一人歌唱,三人相和。

后多用以形容音乐诗文优美,富有余味,令人赞赏不己。

倡,亦作唱。

7、郑卫之曲:郑卫:指春秋时的郑国和卫国。

指春秋战国时郑卫等国的民间音乐。

因儒家认为其音淫靡,不一样于雅乐,故斥之为淫声。

8、袅袅不绝:袅袅:声音宛转悠扬。

形容宛转悠扬的音乐声连绵不断。

9、朱弦三叹:指称音乐的美妙。

10、妖歌曼舞:曼:柔和。

音乐轻快,舞姿优美。

11、乐以道和:乐:音乐。

音乐能够表现中和之气。

12、亡国之声:指淫靡的音乐。

13、五音六律:五音:指宫商角徵羽五个音阶;六律:定乐器的标准。

指古代音律。

后也泛指音乐。

14、一板三眼:板眼:戏曲音乐的节拍。

比喻言语行动有条理或合规矩。

有时也比喻做事死板,不懂得灵活掌握。

15、知音识曲:指通晓音乐。

16、狗马声色:良犬骏马音乐女色。

泛指养狗骑马听歌狎妓等剥削阶级行乐的方式。

借指穷奢极侈的享乐。

17、乱世之音:指扰乱世道和人心的音乐。

18、金鼓喧阗:金鼓:金钲和鼓。

喧阗:声音大。

形容音乐演奏的声音嘈杂热闹。

亦形容军威壮盛或战况激烈19、巴人下里:①即下里巴人。

古代楚国流行的民间歌曲。

用以称流俗的音乐。

巴,古国名,在今四川东部一带,古为楚地。

下里,乡里。

②泛指粗俗的。

20、郑声乱雅:郑声:郑国的音乐。

郑国靡乱的音乐扰乱了优雅的音乐。

比喻邪扰乱了正。

21、吹篪乞食:吹着篪讨吃的。

指在街头行乞。

篪:古代的一种音乐,象笛子,有八孔。

描写音乐的成语180个

描写音乐的成语180个

描写音乐的成语180个描写音乐的成语180个描写音乐的成语精选〔一〕:1、周郎顾曲:原指周瑜业于音乐。

后泛指通音乐戏曲的人。

2、洪钟大吕:大吕:阳律中排第四。

形容音乐或文辞正大庄严高妙。

3、引商刻羽:商羽:古代乐律中的两个音名。

指讲究声律有很高成就的音乐演奏。

4、断章取义:断:截断;章:音乐一曲为一章。

指不顾全篇文章或谈话的资料,孤立地取其中的一段或一句的意思。

指引用与原意不符。

5、吹弹歌舞:演奏管弦乐器,唱歌跳舞。

泛指音乐舞蹈娱乐活动。

6、一倡三叹:指一人唱歌,三人相和。

后多用以形容音乐诗文优美,富有余味,令人观赏不己。

倡,亦作"唱'。

7、郑卫之曲:郑卫:指春秋时的郑国和卫国。

指春秋战国时郑卫等国的民间音乐。

因儒家认为其音淫靡,不一样于雅乐,故斥之为淫声。

8、袅袅不绝:袅袅:声音宛转悠扬。

形容宛转悠扬的音乐声连绵不断。

9、朱弦三叹:指称音乐的奇异。

10、妖歌曼舞:曼:柔软。

音乐轻快,舞姿优美。

11、乐以道和:乐:音乐。

音乐能够表现中和之气。

12、亡国之声:指淫靡的音乐。

13、五音六律:五音:指宫商角徵羽五个音阶;六律:定乐器的标准。

指古代音律。

后也泛指音乐。

14、一板三眼:板眼:戏曲音乐的节拍。

比方言语行动有条理或合规矩。

有时也比方做事死板,不懂得灵敏把握。

15、知音识曲:指通晓音乐。

16、狗马声色:良犬骏马音乐女色。

泛指养狗骑马听歌狎妓等剥削阶级行乐的方式。

借指穷奢极侈的享乐。

17、乱世之音:指扰乱世道和人心的音乐。

18、金鼓喧阗:金鼓:金钲和鼓。

喧阗:声音大。

形容音乐演奏的声音嘈杂热闹。

亦形容民威壮盛或战况激烈19、巴人下里:①即下里巴人。

古代楚国流行的民间歌曲。

用以称流俗的音乐。

巴,古国名,在今四川东部一带,古为楚地。

下里,乡里。

②泛指粗俗的。

20、郑声乱雅:郑声:郑国的音乐。

郑国靡乱的音乐扰乱了优雅的音乐。

比方邪扰乱了正。

21、吹篪乞食:吹着篪讨吃的。

指在街头行乞。

篪:古代的一种音乐,象笛子,有八孔。

关于音乐的成语

关于音乐的成语
26、村歌社鼓——民间的歌谣、鼓乐。、鸾歌凤吹——指笙箫等乐曲声。
29、舞衫歌扇——舞衫:跳舞的人所穿的衣服;歌扇:唱歌的人所拿的扇子。歌舞的装束、用具,即指歌舞。也指能歌善舞的人。
14、笙箫管笛——泛指吹奏乐器。
15、玉箫金管——泛指雕饰华美的管乐器。
16、丝竹管弦——丝:指弦乐器;竹:指管乐器。琴瑟箫笛等乐器的总称。也指音乐
17、北鄙之音——指殷纣时的音乐。后世视为亡国之声。亦作“北鄙之声”。
18、郑卫之音——郑卫:指春秋时的郑国和卫国。指春秋战国时郑、卫等国的民间音乐。
19、燕歌赵舞——①古燕赵人善歌舞,后以“燕歌赵舞”泛指美妙的歌舞。②用以形容文辞美妙。
5、袅袅余音——袅袅:宛转悠扬。余音:不绝之音。形容音乐结束后悠扬悦耳的声音仍然绵延不绝,回响在耳边。同“余音袅袅”。
6、余音缭绕——形容悦耳的歌声或乐曲使人听了不能一下子忘掉。
7、绕梁之音——形容歌声美妙动听,长久留在人们耳中。参见“余音绕梁”。
8、鸾鸣凤奏——弹奏演唱的美称。
9、凤歌鸾舞——神鸟歌舞。比喻美妙的歌舞。
10、周郎顾曲——原指周瑜(成语大全)业于音乐。后泛指通音乐戏曲的人。
11、琴歌酒赋——弹琴、唱歌、饮酒、赋诗。旧皆逸人、高士之事。
12、五音六律——五音:指宫、商、角、徵、羽五个音阶;六律:定乐器的'标准。指古代音律。后也泛指音乐。
13、八音迭奏——八音:古代对乐器的统称;迭:交互,轮流。八类乐器轮番演奏。表示器乐齐全,演奏场面盛大。
音乐的成语
关于音乐的成语
1、钧天广乐——指天上的音乐,仙乐。后形容优美雄壮的乐曲。
2、曲终奏雅——乐曲到终结处奏出了典雅纯正的乐音。后比喻文章或艺术表演在结尾处特别精采。也比喻结局很好。

形容音乐的词语

形容音乐的词语

形容音乐的词语音乐是用有组织的音构成的听觉意象,来表达人们的思想感情与社会现实生活的一种艺术形式,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形容音乐的词语,希望对您有所帮助!形容音乐的词语1、钟鼓之乐:钟鼓;钟与鼓,乐器。

指钟鼓一类的音乐。

2、箫韶九成:箫韶:虞舜时的乐章;九成:九章。

指箫韶音乐奏了九章。

3、驷马仰秣:驾车的马驻足仰首,谛听琴声。

形容音乐美妙动听。

4、巴人下里:①即下里巴人。

古代楚国流行的民间歌曲。

用以称流俗的音乐。

巴,古国名,在今四川东部一带,古为楚地。

下里,乡里。

②泛指粗俗的。

5、千部一腔:部:唐代管音乐的机构,按所管音乐的性质,区分为若干部。

演奏的都是一个声调。

比喻都是老一套,没有变化。

6、钟仪楚奏:仲仪:春秋时楚国乐官。

钟仪奏楚国的音乐。

比喻思念故国,怀念乡土。

7、郑声乱雅:郑声:郑国的音乐。

郑国靡乱的音乐扰乱了优雅的音乐。

比喻邪扰乱了正。

8、顿挫抑扬:形容诗文作品或音乐声响等高低起伏、停顿转折,和谐而有节奏。

9、乱世之音:指扰乱世道和人心的音乐。

10、丝竹管弦:丝:指弦乐器;竹:指管乐器。

琴瑟箫笛等乐器的总称。

也指音乐。

11、亡国之声:指x靡的音乐。

12、大乐必易:指最美妙的音乐一定简单,雅俗共赏。

13、亡国之音:原指国家将亡,人民困苦,因此音乐也多表现为哀思的曲调,后多指颓靡x荡的歌曲。

14、哀而不伤:哀:悲哀;伤:伤害。

忧愁而不悲伤,形容感情有节制;另形容诗歌、音乐优美雅致,感情适度。

比喻做事没有过头也无不及。

15、丝竹八音:丝竹:弦乐和管乐,泛指音乐;八音:金、石、丝、木、竹、匏、土、革等八种乐器。

指音乐。

16、顾曲周郎:原指周瑜业于音乐。

后泛指通音乐戏曲的人。

17、吹篪乞食:吹着篪讨吃的。

指在街头行乞。

篪:古代的一种音乐,象笛子,有八孔。

18、知音谙吕:吕:国古代音乐十二律中的阴律,此处泛指音乐。

指深通乐律。

19、五音六律:五音:指宫、商、角、徵、羽五个音阶;六律:定乐器的标准。

指古代音律。

音乐成语大全 四字成语

音乐成语大全 四字成语

关于音乐成语大全的四字成语关于音乐的四字成语:扣人心弦、莺歌燕舞、高歌猛进、金声玉振、余音绕梁、高山流水、含商咀徵、含宫咀徵、云起雪飞、余音缭绕、郢中白雪、幺弦孤韵、兴云致雨、清耳悦心、鸾吟凤唱、鸾歌凤吹、曲终奏雅、一唱三叹、余音绕梁、有板有眼、曲高和寡、声震林木、阳关三叠、繁弦急管、曲高和寡、靡靡之音、声动梁尘、游鱼出听、绕梁之音、抚掌击节、铿锵有力、出谷黄莺、天籁之音、高山流水、余音袅袅、余音绕梁、抑扬顿挫、玉润珠圆、天籁之音、曲终奏雅、不同凡响、轻歌曼舞、五音六律、等等。

一、声动梁尘白话释义:歌声嘹亮动人出处:《别录》:“发声尽动梁上尘。

”朝代:汉作者:刘向译文:歌声竟然是梁木上的灰尘都抖动下来二、游鱼出听白话释义:形容音乐美妙动听。

出处:《琅玡代醉编》:“伯牙鼓琴,游鱼出听。

”朝代:明作者:张鼎思译文:伯牙鼓琴,水里的鱼游到水面上来听音乐。

三、绕梁之音白话释义:形容歌声美妙动听,长久留在人们耳中。

参见“余音绕梁”。

出处:《演连珠》:“绕梁之音,实萦弦所思。

”朝代:晋作者:陆机翻译:歌声美妙动听,长久留在人们耳中,让人思念起那弦音绕耳。

四、绕梁三日白话释义:形容音乐高昂激荡,虽过了很长时间,好像仍在回响出处:《列子·汤问》:“既去而余音绕梁,三日不绝。

”朝代:春秋作者:列子翻译:音乐高昂激荡,虽过了很长时间,好像仍在回响,三日都还没停止。

五、余音绕梁白话释义:后用来形容歌声优美,给人留下深刻印象。

出处:《列子·汤问》记载,韩娥去齐国,路上断了粮,便以歌唱求食。

唱后歌声绕着屋梁三天不绝。

朝代:春秋作者:列子六、绕梁三日[ rào liáng sān rì] 形容音乐高昂激荡,虽过了很长时间,好像仍在回响。

出处:先秦·列子《列子·汤问》:既去而余音绕梁;三日不绝;左右以其人弗去。

翻译:人已经离开,歌声绕着屋梁三天不绝,周围的人都不忍离开。

形容音乐好听的成语

形容音乐好听的成语

形容音乐好听的成语
1、曲高和寡:这个成语源于《诗经·国风·上饶》,比喻音乐曲调优美动听,如同歌唱,娓娓动听。

2、绕梁三日:这个成语源于《史记·项羽本纪》,比喻音乐优美动听,可以令人聆听三天三夜,不厌其烦。

3、醉歌慢舞:这个成语源于《史记·项羽本纪》,比喻音乐温柔抒情,使人心旷神怡,陶醉于芬芳之中。

4、花好月圆:这个成语源于《史记·屈原贾生列传》,比喻音乐动人悦耳,如同花朵在月光下,明媚晶莹。

5、梦回山林:这个成语源于《汉书·太史公自序》,比喻美妙的音乐,可以令人遐想,回到清新的山林中。

6、霓裳羽衣:这个成语源于《史记·项羽本纪》,比喻音乐清脆动人,像羽衣一般,美妙如霓裳。

7、笙歌瑟瑟:这个成语源于《汉书·司马相如列传》,比喻音乐悦耳动人,像笙歌一般,悠扬动听,使人心旷神怡。

8、春雨绵绵:这个成语源于《史记·滑稽列传》,比喻音乐清新悦耳,如春雨一般,绵绵不绝,令人心旷神怡。

9、莺啼燕语:这个成语源于《史记·滑稽列传》,比喻音乐柔美动人,像莺啼燕语一般,清脆动听,令人美满心灵。

10、清泠泠:这个成语源于《诗经·小雅·鹿鸣》,比喻音乐清新动听,如清泉一般,悠扬婉转,使人心旷神怡。

关于形容音乐的词语大全

关于形容音乐的词语大全

形容音乐的词语关于形容音乐的词语大全有节奏、旋律或和声的人声或乐器音响等配合所构成的一种艺术。

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关于形容音乐的词语大全,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1、丝竹之音:是丝竹:弦乐和管乐,泛指音乐。

指音乐的声音。

2、举酒作乐:举:举办;乐:音乐。

举行酒宴,奏起乐曲。

3、游鱼出听:是形容音乐美妙动听。

4、击节称赏:节:节拍;赏:赞赏。

形容对诗文、音乐等的赞赏。

5、断章取义:断:截断;章:音乐一曲为一章。

指不顾全篇文章或谈话的内容,孤立地取其中的一段或一句的意思。

指引用与原意不符。

6、余音袅袅:是形容音乐悦耳动听,令人沉醉。

7、龙言凤语:是比喻轻松悠扬的音乐之声。

8、吹竹调丝:竹:管乐器;调:调弄;丝:弦乐器。

指管弦乐合奏。

泛指音乐活动。

9、千部一腔:部:唐代管音乐的机构,按所管音乐的性质,区分为若干部。

演奏的.都是一个声调。

比喻都是老一套,没有变化。

10、轻歌妙舞:是指轻快的音乐和柔美的舞蹈。

11、吹篪乞食:吹着篪讨吃的。

指在街头行乞。

篪:古代的一种音乐,象笛子,有八孔。

12、周郎顾曲:是原指周瑜业于音乐。

后泛指通音乐戏曲的人。

13、一片宫商:宫、商:都是古代五音之一。

一片和谐的音乐声。

形容文辞如乐声一样优美、悦耳。

14、靡靡之乐:是指柔弱、颓靡的音乐。

15、肉竹嘈杂:竹:管乐;肉竹:泛指音乐;嘈杂:声音喧闹,杂乱。

形容音乐杂乱无章。

116、弦外之音:是原指音乐的余音。

比喻言外之意,即在话里间接透露,而不是明说出来的意思。

17、大乐必易:是指最美妙的音乐一定简单,雅俗共赏。

18、独自乐乐:乐乐:欣赏音乐。

独自一个人欣赏音乐的快乐。

比喻自己享乐必然导致脱离群众。

19、桑间之音:是指的音乐。

同“桑间濮上①”。

20、鼓吹喧阗:形容音乐演奏的声音嘈杂热闹。

21、干酒嗜音:甘:喜好;嗜:嗜好。

沉溺在喝酒和听音乐之中。

形容享乐腐化。

22、郑声乱雅:郑声:郑国的音乐。

郑国靡乱的音乐扰乱了优雅的音乐。

比喻邪扰乱了正。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描写音乐的成语篇一:音乐形容词大全晚会形容词:活泼动人、激情四溢、热情奔放、激情四射、热情洋溢、激情似火、诙谐幽默、古色古香、星光耀眼、辉煌舞台、氛围形容词:掌声四起、排山倒海、群情激昂、群情振奋、高谈雄辩、庄重而热烈、兴致勃勃、即席而起、隆重热烈、气氛高涨、风起云涌、热火朝天、沸腾、火爆、欢快而热烈、白热化、气势旺盛、如火如荼、空前高涨、愉快温馨温馨浪漫紧张活跃热烈安静喧闹热闹幽默和谐祥和安宁活泼精彩幽静清静美妙动人恬静愉快畅快陶醉开阔美满美好团圆尴尬融洽欢腾温情舒畅哗然热火朝天音乐动词:演奏、演绎、诠释、诉说、描述、奏鸣、奏响、弹奏、勾勒、倾泻、涌动、喷涌、喷洒、喷溅、划动、蹦出、跳出、渗透、升腾、迸发、绽放、跳跃、跳动推广、推荐、指挥、品味、欣赏、收听音乐形容词:美妙幽雅高亢雄浑柔美柔和柔情清脆嘹亮含蓄圆韵圆润宛转轻快悠扬悠然悦耳动听幽雅古典古雅纯朴醉人陶醉空灵灵动灵透激昂欢快动人凄婉凄美优美甜美忧郁甜蜜抒情舒缓澎湃激昂磁性粗犷细腻剌耳沙哑悲壮雄壮有力低沉凄凉哀怨朦胧信手拨弹回味绵长天籁之音高山流水珠落玉盘荡气回肠铿锵有力慷慨激昂雄浑激昂抑扬顿挫让人陶醉余音不绝余音袅袅余音缭绕余音绕梁余音切切袅袅余音袅袅不绝不绝如缕气势恢宏珠圆玉润不绝如缕清风明月泉水叮咚行云流水响彻行云清耳悦心千回百折缠绵悱恻柔情似水沁人心脾浸人肺腹腾空而起蜿蜒曲折婉转流连潇洒飘逸淳朴古雅高亢急促缠绵悲切优柔飘渺欲发欲收空谷幽兰山涧泉鸣宛如天籁朗如珠玉银铃悦耳莺声燕语曲尽其妙靡靡之音如泣如诉声震林木阳关三叠繁弦急管曲高和寡绕梁三日出谷黄莺一唱三叹若即若离虚无飘渺震耳欲聋弦歌之声乳莺归巢云起雪飞抚掌击节兴云致雨淳和淡雅清亮绵远意趣高雅走马摇铃细雨抚桐急雨敲阶乐而不淫,哀而不伤,怨而不怒,温柔敦厚,形式中正平和,无过无不及1、我所以爱古筝曲,是因为它的曲调灵透柔和,音韵较为明亮清脆、潇洒飘逸、纯朴古雅。

如空谷幽兰,像清风拂过琴弦,像落花飘在水上,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难得几回闻2、余音绕梁,三日不绝。

如山涧泉鸣,似环佩铃响。

空灵之声令人忆起那山谷的幽兰,高古之音仿佛御风在那彩云之际。

3、古筝曲听起来时而温文尔雅,时而又热情奔放,人在不同的心境下弹奏出来的曲风也是不一样的,所以,从曲子中,可以一下子就明白弹奏者的心情。

5、动起来,像涓涓的小溪,流淌在山涧,溅出美丽而坦率的小花,不知疲倦地一路歌着。

纯净时,会使你怀疑它是否果真经凡人之手,筝声紧,则若急雨敲阶,筝声缓,则如细雨抚桐;张扬似朔风吹雪,舒展如微风拂柳。

飘逸时,会使你仿佛看见霓裳仙子翩然起舞,舞着飞旋的衣袂与玄妙的身姿。

7、古筝的琴声十分优美,像小溪那泉水叮咚,又有着忧伤,好似那山谷的幽兰,也不少那份气概,好像一位英雄豪杰,古筝的琴声是多变的,要看弹琴人的心情和感觉,古筝是一种琴声让人陶醉的让人仿佛生临其境。

8、拿起古筝,缓缓划动下细细的琴弦,优美的音符一个个轻快的跳出,弹奏一曲古典之韵,用琴勾勒出来的音蒹葭动人的美感。

低头吟唱,从嘴上蹦出的词变的顺畅,像一条流动的溪水,把人带进聒美的心境,这些文字编奏的词,自然淳朴。

9、那优美动听的旋律,会把你带到远古,使你在思绪上宁静,即便是听完,也觉余音切切,回味绵长。

10、你再看那弄琴者,信手拔弹,从容典雅,一声声清新的音符从指尖泻出,凉凉的,穿越时空,使你惬意的神情不自觉地随筝音露出。

11、听起来或缠绵悲切,或泉水叮咚,或如走马摇铃。

它的余音长短适中,最富于表现庄重古朴的抒情乐曲。

那筝音有如桥下潺潺的流水,孤鸿飞过时的几声清啼,以及易安的婉婉叹息;有如看薛涛的浣花小笺,看一朵淡淡的兰花,静静的开放在遥远的夜空;又恰似那一树紫丁香的缤纷。

12、突然,一阵弦音腾空而起,蜿蜒曲折,婉转流连。

冲上屋顶,飘向脚下,忽而高亢急促,余音绕梁。

那是熟悉的古筝音。

它优柔飘渺,欲发欲收,回转之际却突然变得铿锵有力,抑扬顿挫。

它能渗透每一个毛孔,流到人的心里。

我甚至能想像到弹琴的女子,清面紫衣。

我甚至能感受到她的指尖,纤细得如若无骨,悠然,舒缓地在琴弦间游走,乐自指发,而伤,由心生!音乐成语:1、游鱼出听:形容音乐美妙动听。

2、余音缭绕:优美动听的音乐长久地回荡。

形容悦耳的歌声或乐曲使人听了不能一下子忘掉。

3、丝竹管弦:丝:指弦乐器;竹:指管乐器。

琴瑟箫笛等乐器的总称。

也指音乐。

4、甘酒嗜音:甘:嗜好。

嗜好喝酒和音乐。

形容只顾酒色享乐。

5、郑卫之曲:郑卫:指春秋时的郑国和卫国。

指春秋战国时郑、卫等国的民间音乐。

因儒家认为其音淫靡,不同于雅乐,故斥之为淫声。

6、顾曲周郎:原指周瑜业于音乐。

后泛指通音乐戏曲的人。

7、击节称赏:节:节拍;赏:赞赏。

形容对诗文、音乐等的赞赏。

8、钟鼓之乐:钟鼓;钟与鼓,乐器。

指钟鼓一类的音乐。

9、弦而鼓之:弦:琴弦,装上弦;鼓:弹。

装上弦开始弹奏音乐。

10、肉竹嘈杂:竹:管乐;肉竹:泛指音乐;嘈杂:声音喧闹,杂乱。

形容音乐杂乱无章。

11、千部一腔:部:唐代管音乐的机构,按所管音乐的性质,区分为若干部。

演奏的都是一个声调。

比喻都是老一套,没有变化。

12、余音绕梁,三日不绝:绕梁:环绕屋梁。

优美动听的音乐长久地在屋梁上回荡。

形容歌声优美,给人留下难忘的印象。

13、驷马仰秣:驾车的马驻足仰首,谛听琴声。

形容音乐美妙动听。

14、断章取义:断:截断;章:音乐一曲为一章。

指不顾全篇文章或谈话的内容,孤立地取其中的一段或一句的意思。

指引用与原意不符。

15、丝竹八音:丝竹:弦乐和管乐,泛指音乐;八音:金、石、丝、木、竹、匏、土、革等八种乐器。

指音乐。

16、绕梁三日:形容音乐高昂激荡,虽过了很长时间,好像仍在回响。

17、不同凡响:凡响:平凡的音乐。

形容事物不平凡,很出色。

18、袅袅不绝:袅袅:声音宛转悠扬。

形容宛转悠扬的音乐声连绵不断。

19、巴人下里:①即下里巴人。

古代楚国流行的民间歌曲。

用以称流俗的音乐。

巴,古国名,在今四川东部一带,古为楚地。

下里,乡里。

②泛指粗俗的。

20、一板三眼:板、眼:戏曲音乐的节拍。

比喻言语、行动有条理或合规矩。

有时也比喻做事死板,不懂得灵活掌握。

21、品箫弄笛:吹奏洞箫和笛子。

指人擅长音乐。

22、戛釜撞翁:戛:敲击;釜:陶器;翁:通“瓮”,陶器。

敲打锅子,碰撞陶器。

比喻粗俗的音乐。

23、弦歌之声:弹琴和唱歌吟诗的声音。

()古时学校重视音乐教育,也泛指教育或教学活动。

24、吹篪乞食:吹着篪讨吃的。

指在街头行乞。

篪:古代的一种音乐,象笛子,有八孔。

25、亡国之音:原指国家将亡,人民困苦,因此音乐也多表现为哀思的曲调,后多指颓靡淫荡的歌曲。

26、乐以道和:乐:音乐。

音乐能够表现中和之气。

27、靡靡之乐:指柔弱、颓靡的音乐。

28、妖歌曼舞:曼:柔和。

音乐轻快,舞姿优美。

29、余音袅袅:形容音乐悦耳动听,令人沉醉。

30、吹竹调丝:竹:管乐器;调:调弄;丝:弦乐器。

指管弦乐合奏。

泛指音乐活动。

31、三眼一板:眼,板:戏曲音乐的节拍。

比喻言语、行动有条理或合规矩。

有时也比喻做事死板,不懂得灵活掌握。

32、吹弹歌舞:演奏管弦乐器,唱歌跳舞。

泛指音乐舞蹈娱乐活动。

33、郑卫之音:郑卫:指春秋时的郑国和卫国。

指春秋战国时郑、卫等国的民间音乐。

34、五音六律:五音:指宫、商、角、徵、羽五个音阶;六律:定乐器的标准。

指古代音律。

后也泛指音乐。

35、丝竹陶写:丝:指弦乐器;竹:指管乐器;陶写:陶冶性情。

用音乐来陶冶性情。

36、郑声乱雅:郑声:郑国的音乐。

郑国靡乱的音乐扰乱了优雅的音乐。

比喻邪扰乱了正。

37、乱世之音:指扰乱世道和人心的音乐。

38、朱弦玉磬:弦:乐器上的丝弦;磬:一种打击乐器。

借指用乐器演奏的优美音乐。

39、独自乐乐:乐乐:欣赏音乐。

独自一个人欣赏音乐的快乐。

比喻自己享乐必然导致脱离群众。

40、干酒嗜音:甘:喜好;嗜:嗜好。

沉溺在喝酒和听音乐之中。

形容享乐腐化。

41、一倡三叹:指一人歌唱,三人相和。

后多用以形容音乐、诗文优美,富有余味,令人赞赏不己。

倡,亦作“唱”。

42、知音识曲:指通晓音乐。

43、龙言凤语:比喻轻松悠扬的音乐之声。

44、亡国之声:指淫靡的音乐。

45、金鼓喧阗:金鼓:金钲和鼓。

喧阗:声音大。

形容音乐演奏的声音嘈杂热闹。

亦形容军威壮盛或战况激烈篇二:音乐的成语及典故与音乐有关的成语及典故高山流水:释义:比喻知己相赏或知音。

也比喻乐曲高妙。

俞伯牙和钟子期的知音故事,这则故事千百年来一起感动着人们,人们不是羡慕俞伯牙的高超的琴艺,而是羡慕他遇到了一个能听懂他的琴声的人——钟子期。

出处: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

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钟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钟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

子期死,伯牙谓世再无知音。

乃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

译文:伯牙擅长弹琴,钟子期善于倾听。

伯牙弹琴,心里想着高山。

钟子期说:“好啊!高峻的样子像泰山!”心里想着流水,钟子期说:“好啊!水势浩荡的样子像江河!”伯牙所思念的,钟子期必然了解它的。

伯牙在泰山的北面游览,突然遇到暴雨,在岩石下;心里伤感,于是取过琴而弹了起来。

起先是连绵大雨的曲子,再作出崩山的声音。

每有曲子弹奏,钟子期总能寻根究源它的情趣。

伯牙放下琴感叹地说:“您听曲子好啊,好啊!心里想象就好像我的心意啊。

我从哪里让我的琴声逃过你的耳朵呢?”余音绕梁:释义:歌唱停止后,余音好像还在绕着屋梁回旋,形容歌声或音乐优美,耐人寻味。

形容歌声优美,令人难忘。

出处:《列子·汤问》:昔韩娥东之齐,匮粮,过雍门,鬻歌假食。

既去而余音绕梁,三日不绝,左右以其人弗去。

过逆旅,逆旅人辱之。

韩娥因曼声哀哭,一里老幼悲愁垂涕相对,三日不食,遽而追之。

娥还,复为曼声长歌。

一里老幼喜跃汴舞,弗能自禁,忘向之悲也,乃厚赂发之。

故雍门之人,至今善歌哭,放娥之遗声。

译文:我国古时有一位善歌者韩娥,韩国人。

一次她经过齐国,因路费用尽,便在齐国都城(临淄,今属山东)的雍门卖唱筹资。

韩娥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