橘络中药材详细说明书

橘络

药材名称:

橘络

拼音名称:

JULUO

别名:

橘丝、橘筋

科属:

芸香科植物橘的果皮内的筋络。

产地:

主产四川、福建、浙江。此外,广西、广东、江西、湖南、湖北、云南、贵州等地亦产。

性味:

[性味、归经]甘、苦、平、归肝、肾、脾、胃经。

功效:

通络,理气,化痰。

中成药:

共有2种中成药使用橘络:清热利咽茶治红丸

应用:

治经络气滞,久咳胸痛,痰中带血,伤酒口渴。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4~7.5克。

采收加工:

12月至次年1月间采集,将橘皮剥下,自皮内或橘瓤外表撕下白色筋络,晒

干或微火烘干。比较完整而理顺成束者,称为凤尾橘络(又名顺筋)。多数断裂,散乱不整者,称为金丝橘络(又名乱络,散丝橘络)。如系用刀自橘皮内

铲下者,称为铲络。

炮制工艺:

拣去杂质,摘除橘蒂,用水喷润后撕开,晒干。

临床应用:

1、治疗骨血管瘤:橘络、骨碎补、龙骨、牡蛎、续断、黄精、海藻、昆布、狗脊寄生、忍冬藤各60克,三棱、莪术、丹参、虻虫、乳香、没药各30克,

杜仲、夏杜草各90克,石斛180克,蜈蚣15条共捣碎,水煎3次,煎液合并,加蜂蜜500克,重汤文火熬成稠膏,每服30克,日4次。能使肿瘤缩小,压

迫症状缓解。可结合放射线治疗。

2、气逆痰喘橘络、陈皮、川贝、法半夏、炒苏子、桔梗各36克,茯苓、杏仁、瓜蒌(蜜炙)各48克为末,炼蜜和丸,丸重6克,每服2丸,日2次,温开水送下。

3、胸痞气逆橘络、枳实、陈皮各30克,白术60克为末,蜜丸。每服9克,日3次,温开水送服。

茶疗食谱:

橘络炖蹄筋

[材料]橘络15克,红花6克,猪蹄筋300克,料酒10毫升,盐、姜各4克,味精、胡椒粉各2克,葱8克,香油25毫升。

[做法]

1.将猪蹄筋用温水发涨,切成4厘米长的段;橘络、红花择去杂质;姜、葱

洗净,姜切片、葱切段。

2.将猪蹄筋、料酒、姜、葱同放炖锅内.加人水;置武火上烧沸,再用文火炖

50分钟,加入红花、橘络煮沸,调人盐、味精、胡椒粉、香油即成。

[养生提示]化淤,通络。适用于淤阻心络型冠心病患者食用。但便溏者忌食。

中国药典橘红基源项用词极其不当,国家法典不该犯如此低级错误

原博文因无法存盘而废弃了,所以朋友的留言,我转载了,又写了《中国药典》的其它议论和问题。 这篇博文在我的朋友提示下才写的,这两个新发现都是这位头脑真正是睿智的、思辨的科学治学精神指导下,这位老师的发现,所以我这篇文章属于借题发挥,并非我的原创。民间还是藏龙卧虎的,不要小看百姓的智慧,毛主席说:“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历史的动力!”这句话意味着毛主席认为人民是创造历史原动力,非帝王将相,即《左传》所谓“肉食鄙,未能远谋!”即《史记》所谓:“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橘红《中国药典》基源项规定如下: 本品为芸香科植物橘Citrus reticulata Blanco及其栽培变种的干燥外层果皮。秋末冬初果实成熟后采收,用刀削下外果皮,晒干或阴干。 【性状】本品呈长条形或不规则薄片状,边缘皱缩向内卷曲。外表面黄棕色或橙红色,存放后呈棕褐色,密布黄白色突起或凹下的油室。内表面黄白色,密布凹下透光小圆点。质脆易碎。气芳香,味微苦、麻。 以上是橘红的《中国药典》基源项规定。其中涉及一些基本常识与植物学概念的错误,待我一条条分析如下: 可见是成熟的红或黄色的柑橘果实如何削皮,这点露出药典会与这个品种历版药典起草的所谓专家学者的无知且无畏,什么都敢于往国家法典上写,还编制成英文版海外发行,丢人就是国际性的了,我如此说肯定有这么说的道理,可见这些人他们什么日常生活常识与科学素养什么也没有,也什么都不懂,就会死而瞎的抄书,且版版药典均如此,也均有英文版,可见是历版一次次丢人了啊! 柑橘类的橘类在《中国植物志》柑橘属检索表有明文记载,这个橘类是一个种,下辖若干极其复杂的栽培变异,因为我国橘子的栽培历史长,大家都知道屈原的《橘颂》一篇。 橘这个物种与下辖的不管多少品系,都是具有共性的一些形状,即外中果皮非常易于与内果皮分离,这个大家谁都剥过橘子,见过谁用刀子去削过橘子松松的橘子皮,尤其是芦柑和冰糖橘之类,这样的药典描述,一,不是误导生灵,二,不是多此一举吗? 外果皮即有腺体的,可以挤喷出来芳香的、令多数人都觉得气味可心的油雾的橘黄色或橘红色有色的薄薄一层,中果皮最内层即中药橘络、橘白的网状那层,吃的时候很多人喜欢扒干净,因为塞牙,内果皮由多个心皮发育而成,一个心皮即一个“橘子瓣”,这数量和“橘子瓣”结合的中心是否是实心还是空心,程度如何?在柑橘的橘类鉴定很重要。“橘子瓣”在果树学特称为瓢囊,一个个瓢囊上即的白色薄皮即是。瓢囊里面内壁上发育的即一条条的橘黄色或橘红色肉质腺体,是大家最喜欢的可食、美味的部分,橘子味道浓郁与酸或甜等等,不一而足。

橘络功效作用与主治

橘络功效作用与主治 橘络,又名橘皮,是从橘子果实的外皮中剥离下来的一层薄薄的黄色外皮。橘络在传统中医的临床应用中被广泛使用,并被认为具有多种功效和主治能力。本文将详细介绍橘络的功效、作用以及主治范围。 一、橘络的功效与作用: 1. 攻散寒湿:橘络具有温中散寒的作用,应用于治疗寒湿阻滞、寒邪外袭引起的腹痛、腹泻等症状。橘络还具有驱寒除湿、理气化饮的功效,常用于治疗久病、寒湿内蕴、食积不化等。 2. 理气燥湿:橘络有理气燥湿的作用,可用于治疗气滞湿滞引起的胸闷、腹胀、胸胁痛等症状。橘络还能缓解湿气引发的食欲不振、口干舌燥、水肿等症状,并有助于化痰、消水肿、解结的效果。 3. 化瘀消肿:橘络有疏通经络、活血化瘀的作用,可用于治疗瘀血阻滞、血瘀经络不畅引起的疼痛、肿块等症状。橘络可以舒筋活络、行气化痰,有助于消散瘀血、消肿止痛。 4. 降火止痛:橘络具有清热解毒、化湿解痉的作用,可用于治疗湿热内蕴、胃热引起的口苦口干、腹痛腹胀等症状。橘络还有镇痛的效果,可用于缓解各种疼痛,如头痛、牙痛、腰痛、月经痛等。 5. 消食化积:橘络有健脾开胃、消食化积的作用,可用于治疗

消化不良、食积不化、脾胃虚弱等症状。橘络具有促进胃肠蠕动、增加消化液分泌的效果,能够帮助消化吸收,减轻胃肠负担。 二、橘络的主治范围: 1. 腹痛腹泻:橘络可用于治疗寒湿腹痛、脾胃虚寒引起的腹泻等症状。橘络有温中散寒、理气健脾的作用,可以改善消化系统功能,减轻腹痛腹泻。 2. 咳嗽痰多:橘络可用于治疗咳嗽痰多、寒湿阻滞引起的胸闷、喉痛等症状。橘络有化痰止咳、温中散寒的作用,可以舒展呼吸道,促进痰液排出。 3. 食积不化:橘络可用于治疗食积不化、消化不良、脾胃虚弱等症状。橘络有促进胃肠蠕动、增加消化液分泌的功效,能够帮助消化吸收,改善食积不化。 4. 瘀血疼痛:橘络可用于治疗瘀血阻滞、肌肉关节疼痛、疮疡肿痛等症状。橘络有活血化瘀、舒筋活络的作用,可以消散瘀血、缓解疼痛。 5. 口苦口干:橘络可用于治疗湿热内蕴、胃热引起的口苦口干等症状。橘络有清热解毒、化湿解痉的效果,可以清除体内湿热,改善口苦口干症状。 三、橘络的使用方法与注意事项:

橘络中药材详细说明书

橘络 药材名称: 橘络 拼音名称: JULUO 别名: 橘丝、橘筋 科属: 芸香科植物橘的果皮内的筋络。 产地: 主产四川、福建、浙江。此外,广西、广东、江西、湖南、湖北、云南、贵州等地亦产。 性味: [性味、归经]甘、苦、平、归肝、肾、脾、胃经。 功效: 通络,理气,化痰。 中成药: 共有2种中成药使用橘络:清热利咽茶治红丸 应用: 治经络气滞,久咳胸痛,痰中带血,伤酒口渴。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4~7.5克。 采收加工: 12月至次年1月间采集,将橘皮剥下,自皮内或橘瓤外表撕下白色筋络,晒 干或微火烘干。比较完整而理顺成束者,称为凤尾橘络(又名顺筋)。多数断裂,散乱不整者,称为金丝橘络(又名乱络,散丝橘络)。如系用刀自橘皮内 铲下者,称为铲络。 炮制工艺: 拣去杂质,摘除橘蒂,用水喷润后撕开,晒干。 临床应用: 1、治疗骨血管瘤:橘络、骨碎补、龙骨、牡蛎、续断、黄精、海藻、昆布、狗脊寄生、忍冬藤各60克,三棱、莪术、丹参、虻虫、乳香、没药各30克, 杜仲、夏杜草各90克,石斛180克,蜈蚣15条共捣碎,水煎3次,煎液合并,加蜂蜜500克,重汤文火熬成稠膏,每服30克,日4次。能使肿瘤缩小,压 迫症状缓解。可结合放射线治疗。 2、气逆痰喘橘络、陈皮、川贝、法半夏、炒苏子、桔梗各36克,茯苓、杏仁、瓜蒌(蜜炙)各48克为末,炼蜜和丸,丸重6克,每服2丸,日2次,温开水送下。 3、胸痞气逆橘络、枳实、陈皮各30克,白术60克为末,蜜丸。每服9克,日3次,温开水送服。 茶疗食谱: 橘络炖蹄筋 [材料]橘络15克,红花6克,猪蹄筋300克,料酒10毫升,盐、姜各4克,味精、胡椒粉各2克,葱8克,香油25毫升。 [做法] 1.将猪蹄筋用温水发涨,切成4厘米长的段;橘络、红花择去杂质;姜、葱 洗净,姜切片、葱切段。 2.将猪蹄筋、料酒、姜、葱同放炖锅内.加人水;置武火上烧沸,再用文火炖 50分钟,加入红花、橘络煮沸,调人盐、味精、胡椒粉、香油即成。 [养生提示]化淤,通络。适用于淤阻心络型冠心病患者食用。但便溏者忌食。

橘络药典标准

橘络药典标准 橘络药典是一本用于指导中药制药和中药饮片炮制的标准参考书。它对橘络相关药材的选择、加工、质量控制、使用等方面进行了规范,以保障中药的质量和安全性。橘络药典的发布对于推动中药产业的发展,保障中药药材的质量安全有着重要的意义。 首先,橘络药典对于药材的选择和使用进行了严格的规范。橘络 是中药材中的一种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清热、解毒、活血化瘀等功效。橘络药典明确了采集橘络的时间、地点、条件,并对于采集的药材进 行了质量评估的要求。它还对于橘络饮片的炮制工艺进行了规范,确 保药材的药效和安全性。 其次,橘络药典对于药材的加工和质量控制进行了具体的要求。 药材加工过程中,如除杂、洗净、晒干等环节都有着明确的要求。橘 络药典还确定了橘络中有效成分的指标及其检测方法,以保证药材的 质量。这样的规范使得药材的质量可以得到有效的控制,减少药材质 量波动造成的影响。

此外,橘络药典对于药材的使用和疗效也进行了详细的介绍和说明。它对于橘络的性味归经、功效作用以及临床应用等方面进行了阐述,有助于医生和患者了解橘络的使用范围和注意事项。橘络药典还提供了一些常用的处方和用法,方便临床医生根据需要进行选择,确保橘络的正确应用和疗效。 橘络药典的发布和实施,为中药制药和中药炮制提供了一份权威的参考,有助于提高中药的质量和安全性。它的制定和实施对于促进中药产业的发展和国际间的贸易也具有积极的意义。同时,橘络药典也为学者和研究者提供了一个标准化的研究平台,方便对橘络的药理作用和临床应用进行深入研究。 总的来说,橘络药典是一本重要的中药标准参考书,它对于中药制药和中药炮制提供了详细的规范。它的发布和实施对于保障中药的质量和安全性具有重要的意义。橘络药典的出台,将进一步推动中药产业的发展,促进中药的国际化进程,并促进中药在世界范围内的传播和应用。

中药橘络的功效与作用

中药橘络的功效与作用 中药橘络的功效与作用 中药橘络,又称柚络、橘皮,是指柚子的外皮。柚子属于芸香科植物,是一种常见的水果。在中药中,橘络被广泛应用,具有多种功效与作用。本文将详细介绍中药橘络的功效与作用。 1. 温胃理气 橘络有温胃理气的作用。中医认为,胃是人体的消化中心,胃气调和则消化系统正常。橘络具有促进胃气运行的作用,可以增加胃液分泌,提高消化能力,缓解胃痛、胃胀等胃部不适症状。 2. 燥湿化痰 橘络有燥湿化痰的作用。中医理论认为,湿气是引发疾病的重要原因之一,尤其是在湿热环境中容易引起痰湿。橘络具有燥湿化痰的功效,可以使体内湿气得到排出,减少痰湿引发的症状,如咳嗽、痰多、气短等。 3. 调气补中 橘络具有调气补中的作用。中医理论认为,脾胃为后天之本,脾胃功能正常对于人体健康至关重要。橘络可以增强脾胃功能,调理脾胃气机,有助于消化吸收,增进食欲,改善乏力、食欲不振等症状。 4. 散寒止痛 橘络有散寒止痛的作用。中医认为,寒邪侵袭人体可以引发各

种疼痛症状,如寒疝、寒气腹痛、关节疼痛等。橘络具有温通经络、散寒止痛的功效,可以改善寒痛症状,促进血液循环,舒筋活络。 5. 舒肝安神 橘络有舒肝安神的作用。中医认为,肝脏是情绪的调节中心,肝气郁结容易引发焦虑、烦躁等神经系统症状。橘络可以舒肝解郁,平衡肝气,具有安抚神经系统、缓解焦虑、舒缓情绪的功效。 6. 活血化瘀 橘络有活血化瘀的作用。中医理论认为,瘀血是引发各种疾病的重要病理基础之一,如瘀血经络阻塞可引发手脚冰冷、瘀斑等。橘络具有活血化瘀的功效,可以改善血液循环,舒缓瘀滞症状,如痛经、瘀血性血块等。 7. 抗菌消炎 橘络具有抗菌消炎的作用。研究表明,橘络中含有多种有效成分,具有抗菌作用,可以抑制病原菌的生长繁殖,减轻感染症状。 8. 抗氧化 橘络富含多种抗氧化物质,具有抗氧化作用。抗氧化物质可以清除体内自由基,减少氧化损伤,保护细胞免受损伤,延缓衰老,提高免疫力。 9. 降低胆固醇

橘皮中药材详细说明书

橘皮 药材名称: 橘皮 拼音名称: JUPI 别名: 陈皮(孟诜),贵老(侯宁极《药谱》),黄橘皮(《鸡峰普济方》),红 皮(《汤液本草》)。 科属: 为芸香科植物福橘或朱橘等多种橘类的果皮。 产地: 在江苏、安徽、浙江、江西、台湾、湖北、湖南、广东、广西、海南、四川、贵州、云南等地均有栽培。 性味: [性味归经]辛苦,温。入脾、肺经。 功能主治: 理气,调中,燥湿,化痰。治胸腹胀满,不思饮食,呕吐哕逆,咳嗽痰多。 亦解鱼、蟹毒。 中成药: 共有1种中成药使用橘皮:茵陈五疸丸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1~3钱;或入丸、散。

附方: 1.治脾胃不调,冷气暴折,客乘于中,寒则气收聚,聚则壅遏不通,是以胀满,其脉弦迟:黄橘皮四两,白术二两。上为细末,酒糊和丸如桐子大,煎木 香汤下三十丸,食前。(《鸡蜂普济方》宽中丸) 2.治胸痹,胸中气塞短气:橘皮一斤,枳实三两,生姜半斤。上三味,以水 五升,煮取二升,分温再服。(橘皮枳实生姜汤) 3.治干呕哕,手足厥者:橘皮四两,生姜半斤。上二味,以水七升,煮取三升,温服一升。(橘皮汤) 4.治哕逆:橘皮二升,竹茹二升,大枣三十枚,生姜半斤,甘草五两,人参 一两。上六味,以水一斗,煮取三升,温服一升,日三服。(橘皮竹茹汤。② 方以下出《金匮要略》) 5.治反胃吐食:真橘皮,以壁土炒香为末,每服二钱,生姜三片,枣肉一枚,水二钟,煎一钟,温服。(《仁斋直指方》) 6.治痰膈气胀:陈皮三钱。水煎热服。(《简便单方》) 7治大便秘结:陈皮(不去白,酒浸)煮至软,焙干为末,复以温酒调服二钱。(《普济方》) 8.治卒食噎:橘皮一两(汤浸去瓤)。焙为末,以水一大盏,煎取半盏,热服。(《食医心镜》) 9.治疳瘦:陈橘皮一两,黄连一两五钱(去须,米泔浸一日)。上为细末, 研入麝香五分,用猪胆七个,分药入在胆内,浆水煮,候临熟,以针微扎破, 以熟为度,取出以粟米粥和丸绿豆大,每服十丸至二、三十丸,米饮下,量儿 大小与之,无时。久服消食和气,长肌肉。(《小儿药证直诀》橘连丸) 10.治产后吹奶:陈皮一两,甘草一钱。水煎服,即散。(《纲目》) 11.治鱼骨鲠在喉中:常含橘皮即下。(《圣惠方》) 注意: 气虚及阴虚燥咳患者不宜。吐血证慎服。 采收储存: 10月以后采摘成熟果实,剥取果皮,阴干或晒干。 炮制工艺: 刷去泥土,拣净杂质,喷淋清水,闷润后切丝或切片,晾干。

桔络的功效与作用

桔络的功效与作用 桔络,又称为开华橘络,是指橘子的果皮和白色的背膜的结合物,是一种中药材。它常常被用于中医药中,具有一定的药理作用和临床应用价值。本文将对桔络的功效与作用进行详细介绍。 桔络的功效与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健脾开胃:桔络具有化湿健脾的作用,可以增加胃液分泌,促进食物的消化吸收,提高食欲。对于脾胃虚弱、食欲不振、消化不良等有一定的改善作用。 2. 祛湿燥湿:桔络可以利湿利尿,有一定的利尿、祛湿的作用。对于湿气滞留引起的浮肿、尿量减少、小便不畅、黄疸等症状有一定的缓解作用。 3. 清热解毒:桔络具有清热解毒的作用,可以有效缓解热病引起的发热、口渴、咽喉痛等症状。同时,桔络还有一定的抗菌作用,可以抑制病毒、细菌的生长繁殖,对于一些感染性疾病具有辅助治疗的效果。 4. 平肝理气:桔络有平肝理气的作用,可以舒缓肝气郁结引起的胸闷、胁痛、情绪不稳等症状。对于一些肝气郁结引起的疾病,如痛经、经前期综合征等有一定的改善作用。 5. 抗衰老保健:桔络中富含的抗氧化物质,如维生素C、维生素E等,具有抗衰老的功效。它可以清除自由基,减轻氧化

应激对机体的伤害,延缓衰老过程。 6. 抗肿瘤作用:研究发现,桔络中的某些成分具有抗肿瘤活性。它可以通过多种途径,如诱导细胞凋亡、抑制肿瘤细胞的增殖和侵袭等,对某些肿瘤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7. 降血糖降血脂:桔络中的某些成分具有降血糖、降血脂的作用,对于一些糖尿病、高血脂等有一定的辅助治疗效果。它可以调节胰岛素分泌,促进脂肪代谢,降低血糖和血脂水平。 除了上述的功效与作用外,桔络还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在临床上,桔络常常被用于治疗一些与湿气、痰湿相关的疾病,如湿疹、水肿、胸腹胀满等。此外,桔络还可以用于糖尿病、高血脂、高血压、风湿性关节炎等多种疾病的辅助治疗。 不过,虽然桔络具有一定的药理作用和临床应用价值,但仍需注意一些应用注意事项。首先,桔络属于辛温之品,不宜过量使用,否则可能引起上火、口舌生疮等不良反应。其次,孕妇、哺乳期妇女、体质虚弱者以及患有严重心、肝、肾功能损害和出血性疾病者应慎用。最后,使用桔络时须遵医嘱,不能随意服用。 综上所述,桔络作为一种中药材,具有很多的功效与作用。它可以健脾开胃、祛湿燥湿、清热解毒、平肝理气、抗衰老、抗肿瘤、降血糖降血脂等,对于一些与湿气、痰湿相关的疾病具有一定的治疗效果。但是,在使用桔络时还需注意一些应用注

橘络功效与作用

橘络功效与作用 橘络是一种常见的中药材,具有多种功效与作用。它是由橘树的精华部分制成的,味道酸甜可口,深受人们的喜爱。橘络富含多种营养物质,包括维生素A、维生素C、维生素E和丰富的纤维素等。 橘络对健康有多种益处,首先是提高免疫力。维生素C是增强免疫力的重要物质,而橘络正是其中的良好来源。维生素C 可以刺激免疫系统的功能,并帮助身体产生更多的抗体,从而增强机体的抵抗力,预防感冒和其他呼吸道疾病。 橘络还有助于美容养颜。维生素C是一种强效的抗氧化剂,可以抑制自由基的产生,减少细胞的损伤和老化。此外,橘络中的维生素A和E也具有抗氧化的作用。经常食用橘络可以促进皮肤细胞的新陈代谢,减少皱纹和色斑,保持皮肤的弹性和光泽。 此外,橘络还有助于促进消化。橘络中富含的纤维素可以增加食物在肠道中的停留时间,促进肠道蠕动,缓解便秘问题。此外,维生素C和柠檬酸也有助于促进产生胃酸和胰岛素的消化酶的分泌,有助于消化食物。 橘络还有调节血糖的作用。橘络中的纤维素可以延缓食物的消化和吸收过程,减缓血糖的上升速度。特别是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橘络是一种极佳的食物选择。此外,橘络中的柠檬酸还可以增加胆固醇的转化为胆汁酸,从而降低血液中的胆固醇水平。

橘络还有利尿的作用。它富含的钾元素可以增加尿液的产生和排出,有助于排除体内多余的盐分和废物。同时,钾还可以缓解水肿症状,维持体内水平衡。 此外,橘络还有抗炎作用。橘络中的维生素C具有抗炎作用,能够缓解炎症引起的疼痛和不适。橘络中的柠檬酸也可以抑制炎症反应的发生,减轻炎症引起的组织损伤。 橘络还有抑制肿瘤的作用。研究发现,橘络中的柠檬酸可以通过抑制肿瘤细胞的增殖和转移来起到抗肿瘤的作用。同时,橘络中的多种抗氧化剂也可以预防肿瘤的形成。 此外,橘络还有助于改善心血管健康。橘络中的维生素C可 以提高血管内皮细胞的功能,保护血管免受氧化应激的损伤。橘络中的纤维素也可以降低胆固醇和甘油三酯的水平,预防心血管疾病的发生。 总之,橘络是一种非常健康的食物,具有多种功效和作用。它可以提高免疫力、美容养颜、促进消化、调节血糖、利尿、抗炎、抑制肿瘤和改善心血管健康等。因此,我们应该经常食用橘络,以帮助维持身体的健康与平衡。当然,橘络作为中药材,也需要根据个人的体质和需求来合理使用。如果有任何不适或疑问,应及时咨询医生或中医师的建议。

中药橘家“七姐妹”

中药橘家“七姐妹” 橘家“七姐妹”是指我们常见的橘叶、橘皮、橘络、橘红、橘核、橘饼、橘肉,它们都是很好的中药材。大姐橘叶用橘叶捣汁内服(或用橘叶捣碎外敷)具有疏肝,行气,化痰,消肿毒,治胁痛、乳腺炎的功效。如治疗水肿,可用鲜橘叶一把,水煎,甜酒送服。二姐橘皮亦称陈皮,具有利气调中,燥湿化痰的功效。可用来治疗胸腹胀满、不思饮食、呕吐、咳嗽痰多等症。如用来治疗大便秘结,可用橘皮30克,白酒200克,浸泡24小时后,水煮软,焙干,研细末,每次6克,每日3次,温酒送服。如果治疗产后初期乳腺炎,可用橘皮30克,水煎服,一般2-3天可愈,而且不会影响乳汁分泌。如果用来治疗冻疮,每日晚上临睡前,用鲜橘皮适量,煎汤熏洗患部,效果很好。三姐橘红是橘皮去掉了内层中果皮,所剩外层红色薄皮,具有利气消痰、宽中散结的功效,主要用来治疗风寒咳嗽、恶心、吐水、胸痛胀闷等病症。如治疗产后小便不通,可用橘红若干,研为细末,每次6克,每日2次,空腹温酒送服。四姐橘络是橘瓣上的白色丝络,也叫橘筋。有通血脉、利气止痛、化痰的功效,主治久咳胸痛,痰中带血,伤津口渴。橘络煎汤饮有很好的解酒效果。五姐橘核具有利气、止痛的功效,可治疝气、睾丸肿痛、乳腺炎、腰痛等。治疗乳腺炎的方法是:橘核若

干,研成细末,25%酒精或一般甜酒、白酒(适量稀释)调温,均匀铺于纱布上,敷于患处,干燥即更换。六姐橘饼是橘子瓣用蜜糖加工而成,具有宽中下气、化痰止咳的功效。七姐橘肉就是橘辩,可治咳嗽。方法是成熟的橘子1个,用刀削去上面的五分之一,用筷子刺上几个小孔,孔内放入冰糖,蒸熟后吃橘瓣,每日6-10个。5.治产后水肿:用泽兰、防已各等份,烘干,捣为细末,每服6克,温开水送卜,日服2次,肿消后停止再服。6.治产后腹中绵绵作痛:用泽兰、当归各15克,白芍18克,水煎,分2次服,不出4剂,即见显效。7.治妇女阴户肿痛:用泽兰80克,煎汤洗患处,早晚各1次,连用3-7日。8.治子宫脱垂:用泽兰90克,枯矾15克,煎汤熏洗,每日2次,连用7日。9.治跌打损伤,瘀血作痛:用泽兰、赤芍、川芎各15克,桃仁、红花、血竭各9克,水煎,分2-3次服。气虚者,加人参、黄芪;血虚者,加当归、熟地。10.治痈肿疼痛:用鲜泽兰适量,捣烂敷患处,每日1换,同时以泽兰、蒲公英、败酱草各18克,水煎,分3次服,连用3-6日,其病即见大减。

河北省中药饮片橘络炮制规范-V1

河北省中药饮片橘络炮制规范-V1 作为中国优秀的传统中医药材,中药饮片在近年来广受欢迎,其中河北省橘络饮片备受关注。橘络是一种常见的中药材,具有清肝明目,健脾温中等功效,因其彩色靓丽、味道独特而备受追捧。但是,在使用橘络中药饮片时,如何进行炮制规范是非常重要的。下面,我们将详细介绍河北省中药饮片橘络的炮制规范。 一、橘络炮制的前期准备 在进行橘络的炮制之前,需要进行一些基本的前期准备。首先,需要对橘络进行杂质筛选,包括腐烂、虫蛀和叶子等杂质。另外,在炮制橘络时,还需要准备一些辅料,包括生姜、大蒜、甘草等。 二、炮制的主要步骤 1.洗涤: 将橘络药材用流动水冲洗干净,然后浸泡在清水中,让其充分浸泡,去除杂质和附着在表面的灰尘等。 2.焙干: 将浸泡后的橘络置于锅中,加热至表面微微焦黑,炒香即可,这一步主要是为了减轻水分,参与炮制反应及产生特殊的香气。 3.切花: 将橘络药材切成0.5厘米左右的小段或切成特定的形状,便于入药。 4.炮制: 将切好的橘络药材放入炮制器中,按照一定比例加入生姜、大蒜、甘草等辅料,进行多次炮制,直至橘络药材干透,表面呈现乌黑、有光泽,散发出特殊的香气为止。

5.熏晾: 炮制好的橘络药材进行晾晒或在阴凉通风处熏制,直到橘络完全干燥,达到入药的要求。 三、存放及使用 炮制好的橘络需要储存在密封的容器中,并存放在干燥的环境下,避 免潮湿和霉变。使用时需要依据中医理论原理配合使用其他中药材, 根据患者体质、病情等因素予以合理搭配,按照医师开具的处方使用。 综上所述,河北省中药饮片橘络的炮制规范是非常重要的。合理的炮 制方法可以提高橘络药材的质量、减少副作用发生的概率,对于保证 中草药水平的稳健发展、提高其疗效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 在使用橘络饮片时,要仔细了解其制作过程及规范,以便达到更好的 治疗效果。

丝瓜络中药材详细说明书

丝瓜络 药材名称: 丝瓜络 拼音名称: SIGUALUO 别名: 天萝筋、丝瓜网、丝瓜壳、瓜络、絮瓜瓤、天罗线、丝瓜筋、丝瓜瓤、千层楼、丝瓜布。 科属: 为葫芦科植物丝瓜或粤丝瓜的成熟果实的维管束。 产地: 全国各地均有栽培。 性味: [性味、归经]甘,凉。归肺、肝、胃经。 功效: 通经活络,清热解毒,利尿消肿,止血。 中成药: 共有15种中成药使用丝瓜络:坤元通乳口服液坤月安颗粒丝白祛斑软膏暑热感冒颗粒尿石通丸乳核内消液驱风液滑膜炎颗粒通络生乳糖浆生乳片等。 应用:

主治胸胁胀痛,风湿痹痛,筋脉拘挛,女子经闭,乳汁不通,痰热咳嗽, 热毒痈肿,痔漏,水肿,小便不利,便血,崩漏。凡肝郁气滞,经络不畅,症 见胸胁胀满疼痛者,可与瓜萎、郁金、枳壳、延胡索等配伍,以增宽胸理气之功;肺经热盛,症见咳嗽多痰者,可与全瓜蒌、桑白皮、贝母、前胡配伍,以 增清肺化痰之功;凡水液内停而致水肿、腹水者,可与茯苓、泽泻、冬瓜皮、 薏苡仁配伍,以增利水渗湿之功;本品炒炭又能止血,常配棕榈炭以治便血、 崩漏。 用法用量: 煎汤,5-15G;或烧存性研末,每次1.5-3G。外用:适量,煅存性研末调敷。 注意事项: 煎汤宜生用,研末宜炒用,止血宜炒炭用。 采收加工: 夏、秋季果实成熟、果皮变黄、内部干枯时采摘,除去外皮及果肉,洗净,晒干,除去种子。 炮制工艺: 1、丝瓜络:洗净晒干,切段。 2、炒丝瓜络:取切成小段的丝瓜络,用麸皮拌炒至黄色为度,取出,筛去 麸皮。 3、丝瓜络炭:取切成小段的丝瓜络,盛锅内(装满为度),上覆同样大小 的锅一只,两锅结合处以黄泥封严,然后用微火烧煅约4-5小时停火(一般用白 纸贴在上面锅底上,纸呈焦黄色时为煅透),候冷取出。 现代研究: 1、化学成分:丝瓜络含木聚糖及纤维素,可能还含甘露聚糖、半乳聚糖及 木质素等。 2、药理作用:所含齐墩果时酸对大鼠肝脏由四氯化碳引起的急性损伤有治 疗作用,能减轻肝细胞浆空心变性、疏松变性、肝细胞坏死及小叶变性反应, 具有保肝护肝作用。齐墩果叶酸有强心利尿作用以及抑制S180瘤株的生长。

陈皮种植技术与栽培管理中药种植_1

陈皮种植技术与栽培管理中药种植

陈皮种植技术与栽培管理【概述】陈皮为常用中药材。始载于《神农本草经》。有悠久的应用历史和栽培历史。为医家广泛用于理气健脾,燥湿化痰的常用药。其品种来源较多,一般推崇“皮厚不脆,有猪鬃纹,广产陈久者为佳”。本品为芸香科植物橘Citrus reticulata Blanco 及其栽培变种的成熟果皮。商品分为“陈皮”和“广陈皮”。长江以南各省区均有分布。主产四川、湖北、湖南、江西、浙江、江苏、广东、福建等地。均为栽培。 【生长环境】栽培于丘陵、低山地带、江河湖泊沿岸或平原。 【种植技术】 1、土壤气候:橘树适宜于肥沃沙质壤土。以土质深厚170厘米者为好。除陡坡地外,其他坡地都可栽种,但必须通风通光、蓄水、排水良好。太黏重和沙粒、石头多的地段不宜种植。 2、采种:选择壮树、无病虫害、果脐显著的母橘柑作种。然后去掉果皮,取出果核,用清水洗净,晒干后,以一层沙一层种子埋藏,以待播种。 3、整地育苗:在2~3月间选好土地,除净杂草,深翻细耙,施足底肥,做成1.35厘米宽的畦,长短视地形而定,高约17厘米,沟宽约34厘米。条播、撒播均可。条播在畦上横开小沟,深约7厘米,行距34厘米左右,然后将种子

以3厘米左右的株距播下,盖上细泥。撒播不开沟,其余与条播同。播后注意浇水,经常保持土壤湿润,10多天后即可发芽,发芽后待苗长至13~17厘米时,将杂草除去,施淡薄粪肥1次。以后每隔1~2个月用豆饼、草木灰、骨粉混合施追肥,促进幼苗生长旺盛。 4、移栽:幼苗长到34厘米左右,即可进行移植(假植),移植后的第2年进行定植。定植前将适宜种植的地方,先挖穴,深37厘米,宽74厘米,行株距约47厘米,施足底肥,然后每穴栽1株,栽时注意铺平根系,栽后覆土(视苗大小确定厚度),稍压紧,使幼苗根部与土紧密结合,易于成活。定植初期,可适当间种豆科植物。 【栽培管理】 1、除草:橘园及四周,要经常除去杂草,以免徒耗养分,滋生病虫害。 2、施肥:要按气候、土质、树龄的不同分别进行。幼树宜勤施薄肥,壮树施肥要多,但次数可减少。一般是春季开花前施第1次肥,以促春梢生长,立秋后在秋芽发生前连续施肥2次,以助秋芽生长。肥料以人粪尿加化肥、豆饼混合施在根部,然后盖好泥土。 3、病虫害防治:危害橘树的害虫较多。有蚜虫、介壳虫、春叶虫、潜叶蛾、天牛等。发生时以石灰硫黄合剂,6%的可湿性六六六、松脂合剂等,分别虫类喷射杀灭。病害有

常用中药易生虫品种

资料范本 本资料为word版本,可以直接编辑和打印,感谢您的下载 常用中药易生虫品种 地点:__________________ 时间:__________________ 说明:本资料适用于约定双方经过谈判,协商而共同承认,共同遵守的责任与义务,仅供参考,文档可直接下载或修改,不需要的部分可直接删除,使用时请详细阅读内容

常用中药易生虫品种 一、根类药材: 1、第一类最易生虫的有: 独活、白芷(香白芷)、防风、川乌(川乌头)、草乌(草乌头)、前胡、南沙参(泡参)、黄芪、当归、党参、板蓝根、苎麻根等。 2、第二类较易生虫的有: 郁金、甘草(甜甘草、粉草、甜草根)、桔梗(苦桔梗)、天花粉、防己(汉防己)、明党参、仙茅、北沙参、狼毒(白狼毒)、白蔹等。 3、第三类一般易生虫的有: 甘遂、金果榄、巴戟天、北柴胡(硬柴胡、山柴胡)、何首乌、地榆、红芽大戟、乌药(台乌药)、葛根、太子参、紫草(紫草根)、赤芍、银柴胡、续断、苦参、千年健、胡黄连(胡连)、大黄、白芍(芍药)等。 二、根茎类药材: 1、第一类最易生虫的有: 川芎、藁本、泽泻、藕节。 2、第二类较易生虫的有: 莪术(文术)、山药、珠儿参、竹七、白附子、贝母(包括川贝、炉贝、生贝、平贝、浙贝)、天南星、半夏、姜(包括生姜、均姜)等。 3、第三类一般易生虫的有: 山豆根、光慈姑,节菖蒲、射干、三棱、升麻、萆解(粉萆解)、黄药子、两头尖(竹节香附)、草河车(金线重楼)、天葵子、延胡索、香附、天麻(明天麻)等等。 三、茎、皮、藤木类药材: 1、较易生虫的有: 鸡血藤、肉苁蓉(甜大云)、海风藤、青风藤、锁阳、桑白皮(桑根白皮)等。

橘络的功效作用及用法用量详解

橘络的功效作用及用法用量详解 橘络 拼音Jú Luò 别名橘丝(《纲目拾遗》),橘筋(《中药材手册》)。 出处《本草求原》 来源为芸香科植物福橘或朱橘等多种橘类的果皮内层的筋络。12月至次年1月间采集,将橘皮剥下,自皮内或橘瓤外表撕下白色筋络,晒干或微火烘干。比较完整而理顺成束者,称为"凤尾橘络"(又名"顺筋")。多数断裂,散乱不整者,称为"金丝橘络"(又名"乱络","散丝橘络")。如系用刀自橘皮内铲下者,称为"铲络"。 生境分部主产四川、福建、浙江。此外,广西、广东、江西、湖南、湖北、云南、贵州等地亦产。 性状①凤尾橘络 呈长条形的网络状。多为淡黄白色,陈久则变成棕黄色。上端与蒂相连,其下则筋络交叉而顺直,每束长约6~10厘米,宽约0.5~1厘米。蒂呈圆形帽状,十余束或更多压紧为长方形块状。质轻虚而软,干后质脆易断。气香,味微苦。以整齐、均匀、络长不碎断、色黄者为佳。 ②金丝橘络 呈不整齐的松散团状,又如乱丝,长短不一,与蒂相混合,其余与凤尾橘络相同。 ③铲络 筋络多疏散碎断,并连带少量橘白,呈白色片状小块,有时夹杂橘蒂及少量内瓤碎皮。以凤尾橘络品质最佳,铲络品质最差。 炮制拣去杂质,摘除橘蒂,用水喷润后撕开,晒干。 性味甘苦,平, ①《本草撮要》:"味淡微苦。"

②《本草便读》:"甘,寒。" ③《四川中药志》:"性平,味甘苦,无毒。" 归经《本草再新》:"入肝、脾二经。" 功能主治通络,理气,化痰,治经络气滞,久咳胸痛,痰中带血,伤酒口渴。 ①《日华子本草》:"治渴及吐酒,炒煎汤次甚验。" ②《纲目拾遗》:"通经络滞气、脉胀,驱皮里膜外积痰,活血。" ③《本草求原》:"通经络,舒气,化痰,燥胃去秽,和血脉。" ④《四川中药志》:"化痰通络,治肺劳咳痰、咳血及湿热客于经隧等症。"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0.8~1.5钱。 各家论述①《本草崇原》:"橘瓤上筋膜,治口渴吐酒,煎汤饮甚效,以其能行胸中之饮,而行于皮肤也。" ②《纲目拾遗》:"金御乘云,橘丝专能宣通经络滞气,予屡用以治卫气逆于肺之脉胀甚有效。" ③《本草便读》:"橘络,甘寒入络,无甚功用,或可清络中之余热耳。"

橘络的药用功能主治

橘络的药用功能主治 橘络的概述 橘络是一种常见的水果,具有酸甜可口的味道,而且富含多种营养物质。除了作为食物外,橘络还具有许多药用功能,被广泛用于中药材和药食同源的制品中。下面将介绍橘络的主要药用功能和主治疾病。 橘络的药用功能 1.清热解毒 –橘络具有清热解毒的作用,对热病导致的口渴、便秘、尿赤等症状有明显疗效。 –橘络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和类黄酮等抗氧化物质,可以中和体内的自由基,减轻氧化应激反应,达到清热解毒的效果。 2.止咳化痰 –橘络具有止咳化痰的作用,对于咳嗽、痰多、痰涩等症状有良好的缓解效果。 –橘络中含有挥发油和黏液等成分,可以刺激呼吸道黏膜分泌,促进痰液的排出,从而减轻咳嗽症状。 3.解郁安神 –橘络具有解郁安神的作用,可以缓解焦虑、抑郁、失眠等精神不良症状。 –橘络中含有芳香物质和多种维生素B族,可以刺激中枢神经系统,促进神经递质的合成和传递,改善情绪和睡眠质量。 4.健脾开胃 –橘络具有健脾开胃的作用,对于食欲不振、消化不良等症状有一定的改善效果。 –橘络中含有丰富的纤维素和有机酸,可以增加胃液分泌,促进消化酶的活性,提高食欲和消化功能。 橘络的主治疾病 橘络的药用功能使其在中药材和药食同源制品中得到广泛应用,主要用于以下疾病的治疗: 1.感冒发热:橘络的清热解毒作用可以帮助降低体温,缓解感冒引起 的发热症状。 2.咳嗽痰多:橘络的止咳化痰作用能够改善咳嗽和痰多的症状,提高 呼吸道的舒适度。

3.抑郁症:橘络的解郁安神作用对于抑郁症患者有一定的疗效,可以 改善抑郁情绪,提高生活质量。 4.消化不良:橘络的健脾开胃作用可以促进食欲和消化功能,缓解消 化不良引起的胃胀、腹痛等不适感。 总结 橘络作为一种常见的水果,在中药材和药食同源制品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其药用功能主要包括清热解毒、止咳化痰、解郁安神、健脾开胃等。在治疗感冒发热、咳嗽痰多、抑郁症和消化不良等疾病方面有一定的疗效。因此,在日常生活中适量食用橘络,可以增加身体健康和抵抗力,改善相应的健康问题。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