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解剖学课件
神经系统解剖学 ppt课件
一、脊髓和脊神经 二、脑和脑神经 三、自主神经系统 四、感觉传导通路 五、运动传导通路
神经系统解剖学
神经系统模式图
神经系统解剖学
中枢 脑
神经
神
脊髓
经
系 统
周 围
按部 位分
脑神经 脊神经
神
内 内脏感觉神经
经 按脏
分 神 内 脏 交感神
布 经 运动 经分源自神经 副交感神经躯体神经
神经系统解剖学
横断面
神经系统解剖学
脊髓和脊神经根
神经系统解剖学
1、颈丛
神经系统解剖学
颈部肌肉、血管和神经(1)
神经系统解剖学
颈部肌肉、血管和神经(2)
神经系统解剖学
颈部肌肉、血管和神经(3)
神经系统解剖学
2、臂丛
神经系统解剖学
神经系统解剖学
纵隔
神经系统解剖学
神经系统解剖学
腹后壁的肌肉和神经
回、海马旁回、海马、齿状回
神经系统解剖学
大脑皮质分区
神经系统解剖学
脑底面
神经系统解剖学
脑岛
神经系统解剖学
脑的正中矢状切
神经系统解剖学
海马和穹窿
神经系统解剖学
大脑半球水平切面
神经系统解剖学
基底核
神经系统解剖学
胼胝体:连接两侧半球广泛区 域,分为嘴、膝、干、压四部 分
中央沟:自半球上缘中点稍后方,斜向 前下方,几乎达外侧沟
顶枕沟:半球内侧面后部自前下斜向后 上
神经系统解剖学
神经系统解剖学
神经系统解剖学
1、大脑半球外侧面
神经系统解剖学
神经系统解剖学
额叶:
中央前沟、额上沟、额下沟 中央前回:中央沟与中央前沟之间 额上回:额上沟以上 额中回:额上沟与额下沟之间 额下回:额下沟与外侧沟之间
系统解剖学20.脑神经PPT课件
脑神经的分类与特点
脑神经的分类
根据其功能和结构特点,脑神经可以 分为感觉神经、运动神经和混合神经 三类。
脑神经的特点
不同的脑神经具有不同的功能和结构 特点,例如有的负责传递痛温觉,有 的负责控制眼球运动等。
脑神经的解剖结构
脑神经的起始
脑神经都起始于脑干,经过一系 列的纤维束和神经核,最终到达
其支配的肌肉和感觉器官。
躯体运动传出功能
躯体运动传出受损表现
导致肌肉无力或瘫痪,影响身体的协 调性和平衡能力。
控制和协调肌肉的运动,以完成各种 复杂的动作和姿势。
内脏运动传
内脏运动传出纤维
这些纤维起源于大脑的内脏皮质,通过植物性神经系统支配内脏 器官的活动。
内脏运动传出功能
调节内脏器官的功能,如心跳、呼吸、消化等。
内脏运动传出受损表现
详细描述
内脏感觉传入信号能够及时反映内脏器官的状态和需求, 有助于人体及时调整生理功能,维持内环境的稳定。
特殊感觉传入
总结词
特殊感觉传入系统主要包括视觉、听觉、嗅觉和味觉等感觉信号的传 递。
详细描述
特殊感觉传入神经元分布在眼、耳、鼻、口等器官,将接收到的特殊 感觉信号传递到中枢神经系统,影响人体的感知和理解。
运动。
自主中枢整合
自主中枢概述
自主中枢是脑神经系统中负责调节自主功能的区域,如心血管、呼 吸、消化等。
自主中枢的组成
自主中枢主要由下丘脑、脑干和边缘系统等部分组成,它们共同协 作调节自主功能。
自主中枢的功能
自主中枢的主要功能是接收来自身体各部位的感觉信号,并根据这些 信号调节自主功能,以维持身体的内环境稳定和生理平衡。
神经脉冲,然后传输到大脑皮层进行进一步的处理和解释,从而产生相
脊神经解剖学PPT课件
然而,基因治疗技术仍处于发展阶段,面临着许多挑战和问题,如安全性、有效性、靶向性等,需要进一步研究和探索。
脊神经疾病的基因治疗
免疫治疗是通过调节机体的免疫系统来治疗疾病的方法。在脊神经疾病领域,免疫治疗也是一种重要的治疗手段。
目前,针对一些免疫介导的脊神经疾病,如多发性硬化症、吉兰-巴雷综合征等,科研人员正在研究开发免疫调节药物和免疫细胞治疗等手段。
药物治疗
利用神经阻滞和调制技术,阻断或调节疼痛信号的传递,减轻患者痛苦。
神经阻滞与调制
脊神经在疼痛治疗中的应用
03
神经调节与修复
利用脊神经的调节功能,修复受损的神经系统,恢复正常的生理功能。
01
神经调控技术
利用脊神经调控技术,如电刺激、磁刺激等,改善神经系统疾病的症状。
02
脑机接口
通过研究脊神经与大脑之间的交互作用,开发脑机接口,实现人机交互。
脊神经在神经调控领域的应用
THANKS
感谢您的观看。
此外,科研人员还发现了一些免疫调节因子和信号通路,通过调节这些因子和通路可以影响免疫细胞的活性和功能,为免疫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脊神经疾病的免疫治疗
06
CHAPTER
脊神经的应用前景
物理治疗与康复
利用脊神经的生理特点,结合物理治疗和康复训练,帮助患者恢复肌肉力量、协调性和平衡感。
神经功能重塑
运动功能
脊神经负责传递躯干和下肢的感觉信号,包括痛觉、温觉、触觉等。
感觉功能
部分脊神经还支配着内脏器官,调节内脏功能。
自主神经功能
脊神经的功能
02
CHAPTER
脊神经的解剖结构
脊神经起源于脊髓,是脊髓向外延伸的分支。
系统解剖学-神经系统-(beida医学部课件)
癫痫
01
癫痫是一种常见的神经系统疾病,主要由于大脑神经元异常放电引起。
02
癫痫的症状包括抽搐、痉挛、意识丧失等,且常常反复发作。
03
癫痫的治疗主要包括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药物治疗以控制癫痫发作 为主,手术治疗则适用于难治性癫痫患者。
04
预防癫痫的主要措施包括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避免诱发因素和早期 治疗等。
脊髓承担着从身体各部位向大脑传递 感觉信号的任务,将疼痛、温度、触 觉等感觉信息传递到大脑进行解释。
脊髓包含许多反射回路,可以在不涉 及大脑的情况下快速响应某些刺激, 如突然的疼痛。
运动传导
脊髓还承担着将大脑的运动指令传递 到肌肉和器官的任务,控制身体的运 动。
脊髓与脑部的联系
脑干连接
脊髓通过脑干与大脑相连,脑干 包含了许多重要的神经核团,如
丘脑
感觉丘脑
感觉丘脑是丘脑的一部分,主要负责接收和传递来自全身的 感觉信息。
联络丘脑
联络丘脑是丘脑的一部分,主要负责联络和整合各种感觉信 息。
下丘脑
• 下丘脑核团:下丘脑核团是下丘脑的一部分,主要参与自 主神经系统的调节、内分泌控制以及感觉和运动的整合。
03 脊髓解剖
脊髓的形态与结构
脊髓的长度与形状
手术治疗
对于某些神经系统疾病,如脑肿 瘤、严重颈椎病等,手术治疗是 有效的方法,能够解除压迫、恢 复功能。
康复治疗
针对神经系统疾病导致的功能障 碍,采取物理疗法、康复训练等 手段,促进功能恢复、提高生活 质量。
THANKS FOR WATCHING
感谢您的观看
05 神经系统疾病与病变
脑卒中
脑卒中是指由于脑部血管阻塞或破裂 导致脑组织缺血或出血,进而引发的 一系列神经系统症状。
脑神经解剖学ppt课件
Ⅳ车Ⅴ叉Ⅵ外展, Ⅶ面Ⅷ听Ⅸ舌咽,
VII. VIII. IX.
Ⅹ迷Ⅺ副舌下全。
XII.
XI. X.
脑神经含有4种纤维成分:
躯体感觉纤维:皮肤、肌、肌腱、口、鼻腔粘膜 和前庭蜗器和视器。
内脏感觉纤维:分布于头、颈、胸、腹内脏器官, 味蕾和嗅器。
躯体运动纤维:支配眼球外肌,舌肌、咀嚼肌、 面肌和咽喉肌。
本节小结
脑神经连脑、出颅及分布
嗅神经 连大脑 经筛孔
嗅觉
视神经 连间脑
视觉
动眼神经 连中脑 经眶上裂
眼外肌、眼内肌
滑车神经 连中脑
上斜肌
三叉神经 连脑桥
面部感觉
咀嚼肌
下颌神经经卵园孔
展神经 连脑桥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外直肌
面神经 连脑桥 经内耳门
面肌、口腔腺、味觉
前庭蜗神经连脑桥
听觉、平衡觉
舌咽神经 连延髓
咽肌、腮腺、味觉
肌支支配咀嚼 肌、鼓膜张肌 和腭帆张肌,
分支
1.耳颞神经 2.颊神经 3.舌神经: 4.下牙槽神经 5.咀嚼肌神经
三叉神经 在头面部的 分布范围
二、面神经facial nerve
含有3种纤维成分
躯体运动纤维:起于面神经核, 支配面肌
内脏运动纤维:起于上泌涎核, 支配泪腺、舌下腺、下颌下腺
内脏感觉纤维: 止于孤束核, 传导舌前2/3区域味觉
4、 舌的神经分布:
舌下神经-------舌肌运动 面神经—鼓索----舌前2/3味觉 舌咽神经-------舌后1/3的味觉和一般感觉 三叉神经—舌神经-----舌前2/3一般感觉
5、支配唾液腺分泌的神经:
面神经—鼓索-----舌下腺和下颌下腺的分泌
解剖学神经系统ppt课件
外周调节
神经递质、受体和效应器 之间的相互作用
反射调节
通过感受器接收刺激,经 传入神经传至中枢,再由 传出神经传至效应器
21
自主神经障碍的诊断与治疗
诊断
根据症状、体征和相关检 查进行综合判断
2024/1/26
治疗
药物治疗、物理治疗、心 理治疗等综合治疗措施
预防
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避 免过度劳累和精神压力
• 听觉传导通路:听觉信息通过内耳中的耳蜗感受器转化为神经信号,经听神经 传至蜗神经核、上橄榄核、外侧丘系、下丘核、内侧膝状体、听放射,最后投 射到大脑皮质的颞叶听觉中枢。
2024/1/26
13
感觉障碍的诊断与治疗
诊断方法
详细询问病史、全面进行神经系 统检查、必要的辅助检查(如CT
、MRI等)。
2024/1/26
结构
神经系统结构包括神经元和神经胶质细胞。神经元是神经系统的基本功能单位 ,具有接收、整合和传递信息的功能。神经胶质细胞则对神经元起支持、营养 和保护作用。
2024/1/26
5
神经系统与行为的关系
感知与行为
神经系统通过感知内外环境的变化,将信息传递给大脑进 行识别,进而引发相应的行为反应。
学习与记忆
05
2024/1/26
04
舌
包括舌体、舌根和舌系带等,主要功 能是接收味觉刺激并转化为神经信号 。
12
感觉传导通路与机制
• 痛温觉传导通路:痛觉和温度觉的感受器位于皮肤和粘膜内,通过相应的传入 神经纤维将冲动传至脊髓后角,再经脊髓丘脑束传至丘脑的腹后外侧核,最后 投射到大脑皮质中央后回的上2/3和旁中央小叶后部。
突触前膜
人体解剖学神经系统ppt课件
目 录
• 引言 • 神经系统的基本结构 • 中枢神经系统 • 周围神经系统 • 神经系统的生理功能 • 神经系统的常见疾病与损伤 • 总结与展望
01
引言
神经系统概述
神经系统的基本结构和功能
01
包括大脑、脊髓、神经元等组成部分,负责接收、处理、传递
和储存信息。
神经系统的分类
。
03
中枢神经系统
脑
脑的组成
大脑、小脑、脑干等部分构成 ,是人体的最高级中枢。
大脑皮层
具有感觉、运动、语言等多种 高级功能,分为四个叶(额叶 、顶叶、枕叶、颞叶)。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小脑
主要负责协调肌肉运动,维持 身体平衡。
脑干
包括中脑、脑桥和延髓,是连 接大脑和脊髓的重要结构,控 制许多基本生命功能(如呼吸
、心跳等)。
脑血管疾病
如脑梗塞、脑出血等,常导致偏瘫、 失语等症状。
癫痫
大脑神经元异常放电引起的反复发作 的慢性脑部疾病。
帕金森病
一种常见的神经系统变性疾病,老年 人多见,平均发病年龄为60岁左右 。
脊髓损伤
通常由外伤导致,可造成损伤平面以 下的感觉和运动功能障碍。
神经系统疾病的预防与治疗原则
预防原则
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避免长期精神紧张和过度劳累;定期进行神经系统检查, 及时发现并治疗潜在疾病;加强安全防护,预防意外伤害。
突触与神经递质
突触
突触是神经元之间或神经元与效应器之间传递信息的结构, 包括突触前膜、突触间隙和突触后膜三部分。突触的传递过 程涉及电信号和化学信号的转换。
神经递质
神经递质是突触传递中的关键物质,它们在突触前膜合成、 储存,并在神经冲动到达时释放到突触间隙,与突触后膜上 的受体结合,完成信息传递。
神经系统解剖学 ppt课件
顶枕沟:半球内侧面后部自前下斜向后 上
1、大脑半球外侧面
额叶:
中央前沟、额上沟、额下沟 中央前回:中央沟与中央前沟之间 额上回:额上沟以上 额中回:额上沟与额下沟之间 额下回:额下沟与外侧沟之间
顶叶
中央后沟、顶内沟 中央后回:中央沟与中央后沟之间, 顶上小叶:顶内沟与大脑上缘之间, 顶下小叶:顶内沟以下的区域,主要脑
脑干腹面观
脑干背面观
2、间脑The Diencephalon
背侧丘脑 上丘脑 下丘脑 后丘脑 底丘脑
四叠体及膝状体歌诀
上视、下听、外视、内听; 视听反射,务必记清。 后丘脑 metathalamus: 内侧膝状体:接收来自下丘臂的听觉纤
维,发出听辐射→听觉中枢 外侧膝状体:接受来自视束的视觉纤维,
神经系统解剖学
神经系统
一、脊髓和脊神经 二、脑和脑神经 三、自主神经系统 四、感觉传导通路 五、运动传导通路
神经系统模式图
中枢 脑
神经
神
脊髓
经
系 统
周 围
按部 位分
脑神经 脊神经
神
内 内脏感觉神经
经 按脏
分 神 内 脏 交感神
布 经 运动 经
分
神经 副交感
神经
躯体神经
神经系统的常用术语
1.灰质:中枢神经系统内,神经元胞体和树突聚集而成。 2.白质:中枢神经系统内,神经纤维聚集而成。 3.神经核:中枢神经系统内,神经元胞体聚集而成的团块。 4.神经节:周围神经系统内,神经元胞体聚集而成的团块。 5.纤维束:中枢神经系统内,神经纤维聚集成束。 6.神经:周围神经系统内,神经纤维聚集而成的条索状结
系统解剖学神经系统(beida医学部课件)
白质结构
白质位于灰质的周围,主要由各种不 同的神经纤维束构成,包括皮质脊髓 束、皮质脑干束、脊髓丘脑束等。
神经根
神经根定义
神经根是由脊髓发出的许多神经 纤维束组成的集合,它们负责将
信息传递到身体的不同部位。
神经根结构
每个神经根都由许多不同类型的神 经纤维组成,这些纤维来自脊髓的 不同部分,并终止在不同的身体部 位。
运动功能
总结词
运动功能是指神经系统对骨骼肌的支配和控制,以实现身体 的自主运动和姿势调节的能力。
详细描述
运动功能主要依靠大脑皮层和小脑的运动区来实现,这些区 域通过发出神经冲动来控制骨骼肌的收缩和松弛,从而产生 各种运动和姿势。运动功能对于人类和动物的生存、活动和 行为表现至关重要。
自主神经功能
下运动神经元
下运动神经元是指从大脑皮层到 肌肉的传出纤维。它通过前角细 胞传递运动指令,支配肌肉的活
动。
上运动神经元
上运动神经元是指从大脑皮层到 脊髓的运动传导纤维。它传递大 脑皮层的运动指令,通过脊髓到 达前角细胞,控制肌肉的活动。
自主神经传导通路
• 自主神经传导通路概述:自主神经传导通路是负责调节内脏器 官活动的路径。它由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组成,通过调节内 脏器官的活动来维持身体的内环境平衡。
责处理信息。
小脑
小脑皮质
小脑核
小脑皮质是构成小脑的主要部分,分为三 个叶:前叶、后叶和扁桃体。小脑皮质主 要负责协调自主运动的控制和平衡。
小脑核是小脑内部的神经核团,分为四个 部分:前庭核、网状核、齿状核和红核。 这些核团主要与运动的协调和平衡有关。
小脑白质
小脑灰质
小脑白质主要由神经纤维组成,连接小脑 的不同部分,传递运动指令和感觉反馈。
神经系统(护理解剖学课件)
(三)动眼神经
1、运动性神经
2、由两种运动纤维组成
3、经眶上裂入眶
4、支配眼球外肌、 睫状肌和瞳孔括约肌
(四)滑车神经
1、运动性神经
2、由躯体运动纤维组成
3、经眶上裂入眶
4、支配上斜肌
(五)三叉神经
1、眼神经:
感觉性神经 经眶上裂入眶,上1/3
脊神经和脑神经
一、脊神经
共31对,包括 颈神经 8对, 胸神经 12对, 腰神经 5对, 骶神经 5对, 尾神经 1对。 C8、T12、L5、 S5、Co1。
前根:躯体运动纤维 后根:躯体感觉纤维 脊神经:
内脏运动纤维
内脏感觉纤维
前根:
后根:
前支(粗大) 后支(细小)
神经丛4:
1、组成和位置:
由T12 -L4 前支组成, 位于腰大肌的深面。
2、分支:
髂腹下神经 髂腹股沟神经 生殖股神经 股外侧皮神经
(1)股神经 (2)闭孔神经
(五)骶丛
1、组成和位置:
由L4-5 -S1-5 -Co 前支组成, 位于骶骨和梨状肌的前面。
2、分支: 臀上神经 臀下神经 股后皮神经 (1)阴部神经 (2)坐骨神经: 1)胫神经 2)腓总神经
1)胫神经 2)腓总神经
钩 状 足
马 蹄 内 翻 足
二、脑神经
共12对,包括:
Ⅰ嗅神经 Ⅱ视神经
Ⅲ动眼神经 Ⅳ滑车神经
Ⅴ三叉神经 Ⅵ展神经
Ⅶ面神经 Ⅷ前庭蜗神经 Ⅸ舌咽神经 Ⅹ迷走神经
Ⅺ副神经 Ⅻ舌下神经
一嗅二视三动眼 四滑五叉六外展 七面八庭九舌咽 十迷一副舌下全
脑 顺序名称
神 Ⅰ嗅神经
三级神经元: (1)脊神经节 (2)脊髓后角 (3)背侧丘脑 腹后外侧核 投射到中央后回的上2 /3和中央旁小叶的后部
解剖学基础《神经组织》PPT课件
电镜下观察,化学性突触包括3部分:
1.突触前部 是轴突末端的球形膨大部分,该处的细胞膜为突触前膜,突触前膜侧胞 质中含有许多突触小泡和线粒体等,突触小泡内含神经递质。
2.突触后部 是与突触前部相对应的树突或胞体的部分,其中,与突触前膜相对的细 胞膜为突触后膜,膜上具有特异性的接受神经递质的受体。
3.突触间隙 是突触前膜和突触后膜之间的狭小间隙, 宽约15~30nm。 当神经冲动传至突触前膜时,突触小泡移向突触前膜并 与之融合,通过胞吐作用将神经递质释放到突触间隙内, 神经递质在突触间隙扩散,与突触后膜上相应受体发生 特异性结合后,引起突触后神经元的兴奋或抑制。 化学性突触神经冲动传导的特点是单向性的,即只能由 突触前神经元传到突触后神经元,不能逆向传导。
神经胶质细胞不具有神经元的功能,但对神经无起支持、保护、绝缘、营 养等作用。
一、神经元
神经元由胞体和突起两部分组成。
(一)神经元的结构 1.胞体大小不一,形态各异,有圆形、星形、梭形、锥体形等多种形态,是神经元的 代谢和营养中心。
(1) 细胞膜:具有接受刺激、产生并传导神经冲动和信息处理的功能。
二、神经胶质细胞
神经胶质细胞广泛分布于神经系统中,一般较神经细胞小,有突起但不分树突和轴突。 根据分布的位置,神经胶质细胞可分为中枢神经系统胶质细胞和周围神经系统胶质细 胞。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名词解释
1.Nissl body(尼氏体):尼氏体的化学成分是核糖核酸和蛋白质,常称为核蛋白体,是合成蛋白质的场所。
光镜下,细胞浆内粗面内质网(rough endoplasmic reticulum):有许多呈嗜碱性颗粒状或斑块状的致密的物质。
电镜下,尼氏体由许多平行排列的粗面内质网和游离核糖体(free ribosome)构成。
2. 皮质垂直柱是贯穿大脑皮质全厚的垂直细胞柱,它不仅是皮层神经元网络的某种基本单位,而且可能是大脑皮质的基本功能单位
3. Wilbrand后袢:其中来自视网膜鼻侧半上象限的纤维,经视交叉向后至同侧视束吻端,作袢状弯曲,经视交叉后缘上方交叉至对侧视束。
4. 外侧嗅纹(lateral olfactory stria)是一小束白质纤维,行于前穿质的前外侧缘,至岛阈(limen of insula )呈锐角向后拐弯,终于海马旁回钩头端的杏仁周区(periamygdaloid area)
5.穹窿是由海马至下丘脑乳头体的弓形纤维束。
6.豆核襻(ansa lenticularis ) 起源复杂,起自苍白球的两个部分、壳及其邻近结构,它的部分纤维在沿行程分布的神经元中中继,这些中继神经元称脚内核(entopeduncular nucleus)。
豆核襻绕内囊腹侧弯曲并向内侧行继而向背内侧行而与走在红核前区内的纤维相混,豆核襻与豆核束中的某些纤维与底丘脑核、红核前区核及未定带神经元相突触。
其余的纤维继向上外行,终于丘脑核团,主要是前腹侧核及中央内侧核。
7. 豆核束(tract lenticularis)豆核束是起自苍白球内侧的纤维,此纤维从苍白球背内侧缘发出后在靠近内囊内侧面时转向内侧,形成一清晰的纤维束,其中有些纤维行于底丘脑的背侧缘未定带的腹侧称Fore1 H 区。
豆核束继向内向尾侧行,在达未定带内侧缘处,豆核束与豆核襻的纤维相混,也和红核前区的分散结构及齿状丘脑束、红核丘脑束纤维相混。
这一多种成分相混的径路及与之相联系的细胞群称为红核前区(被盖区)或Forel H区(prerubral or H field of Forel ),尔后豆核束与豆核襻等束纤维继向前向外行,共同组成丘脑束或Forel H 区(thalamic fasciculus or H, field of Forel ),向背侧与丘脑腹侧核联系。
丘脑束是豆核束、豆核撑、齿状丘脑纤维及丘脑纹状体纤维的延续部。
8.室旁垂体束:由下丘脑至神经垂体的纤维束起自室旁核和室上核,称为室旁垂体束。
二.简答
1.小脑下脚又称绳状体,连于小脑和延髓、脊髓之间。
包含小脑的传入纤维和传出纤维2部分。
传入纤维有:起于前庭神经、前庭神经核、延髓下橄榄核、延髓网状结构进入小脑的纤维,脊髓小脑后束及楔小脑束的纤维。
传出纤维有:发自绒球的部分小脑蚓部皮质,止于前庭神经核的小脑前庭纤维,起于顶核,止于延髓的顶核延髓束纤维(包括顶核前庭纤维和顶核网状纤维)。
2. 视野检查时,在偏盲和全盲视野内,中心注视区功能保留的现象称为“黄斑回避”。
该现象的出现见于视放射中后部或视觉皮质区的损害或病变。
如右侧枕叶视中枢损伤,双眼左侧视野同向性偏盲,黄斑回避。
对于出现黄斑回避的机制有以下解释:
(1)黄斑区由两侧大脑皮层支配,胼胝体尾部有纤维通到两侧视放射纤维的腹侧,可能是联系两侧黄斑束者,这是目前较为流行的解释。
(2)由于黄斑纤维广泛的分布在枕叶皮层,通常一个病变很难将所分布的区域完全破坏,故可呈黄斑回避现象。
(3)由于黄斑纤维终于枕叶皮层,该部有来自2-3个血源的血液循环供应,当病变只阻断一支血液循环时黄斑纤维功能不受损。
3.内侧纵束:位于前索,一些纤维起自中脑中介核、后连合核和darkschewitsch 核及网状结构,大部分来自前庭神经核。
此束的纤维主要来自同侧,部分来自对侧,终于灰质板层Ⅶ、Ⅷ,经中继后再到达前脚运动神经元。
其主要作用是协调眼球运动和头颈部的运动。
三.问答题
1. 视觉传导通路:视网膜中光感受器细胞视锥、视杆细胞,第一级神经元为双级细胞、第二级神经元节细胞,轴突成视神经、经视神经管入颅、经视交叉(视网膜鼻侧半交叉、视网膜颞侧半不交叉),入同侧视束,终止外侧膝状体、外侧膝状体内第三级神经元组成视辐射经内囊后肢投射到端脑距状沟两侧视区,产生视觉。
2延髓内(腹)侧综合征(medial bullar syndrome),多由脊髓前动脉闭锁引起,病变部位位于延髓中上部平面、下橄榄核之前和腹侧区。
累及舌下神经根,出现同侧舌肌瘫痪,伸舌时,舌尖指向患侧(对侧颏舌肌收缩,拉舌根向对侧,舌尖则指向患侧),时间长久后患侧舌肌萎缩。
损伤锥体束,引起对侧四肢中枢性瘫痪(交叉性瘫痪)。
如果病变部位稍向后扩大,则可累及内侧丘系,出现对侧半身深感觉障碍,即关节位置觉、震动觉、分辨性精细触觉丧失(痛温觉可正常)。
3.(查课本)。
4. 脑的动脉包括:1. 颈内动脉:大脑半球的前2/3、部分间脑,2. 椎动脉:大脑半球后1/3、部分间脑、脑干、小脑。
1. 颈内动脉:1)行程:分为4段:颈部、岩部、海绵窦部、前床突上部,2)颈内动脉的主要分支⑴大脑前动脉:前交通动脉皮质支:顶枕沟以前的半球内侧面额叶底面的一部分
中央支:尾状核、豆状核前部和内囊前肢。
⑵大脑中动脉:皮质支:大脑半球上外侧面的大部分、岛叶中央支(豆纹动脉):尾状核、豆状核、内囊膝和后肢的前部;⑶脉络丛前动脉:供应外侧膝状体、内囊后肢的后下部、大脑脚底的中1/3、苍白球⑷后交通动脉:颈内动脉系与椎—基动脉系的吻合支
2. 椎动脉:椎—基动脉系1)椎动脉的主要分支有:⑴脊髓前、后动脉:供应脊髓⑵小脑下后动脉:供应小脑下面后部和延髓后外侧部;2)基底动脉的主要分支:⑴小脑下前动脉:供应小脑下面的前部⑵迷路动脉:供应内耳迷路⑶脑桥动脉:供应脑桥基底部⑷小脑上动脉:供应小脑上部⑸大脑后动脉:皮质支:分布于颞叶的内侧面和底部、枕叶中央支:供应背侧丘脑、内外侧膝状体、下丘脑、底丘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