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数学上册第四单元重难点
第四单元《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
(4)验算习惯的养成:验算对于学生来说是一个容易忽视的环节,需要教师强调其重要性,并引导学生养成验算的习惯。
举例:在完成计算后,学生可能会急于得到答案,而忽略了通过验算来检查计算结果。
四、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用时5分钟)
举例:在计算过程中,学生容易在进位或退位时出错,如将587+439计算成1016而不是1026。
(2)竖式计算的准确性:在进行竖式计算时,学生容易因为粗心大意而出错,需要通过反复练习和指导来提高准确性。
举例:在列竖式时,可能会将数字写错行,或在进行进位和退位时忘记修改相应位置的数字。
(3)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将数学知识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时,学生可能会感到困惑,需要教师引导和启发。
五、教学反思
在今天的教学过程中,我注意到学生们对于万以内加法和减法的概念掌握得相对较好,他们能够理解进位和退位的原理,并在实际计算中应用。然而,我也发现了一些需要改进的地方。
在导入新课环节,通过提问日常生活中的实际例子,我发现学生们对于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有了更直观的认识。这个方法有效地激发了他们的学习兴趣,但我也意识到,需要更多样化的方式来引导学生思考,以便让每个学生都能积极参与进来。
3.成果展示:每个小组将向全班展示他们的讨论成果和计算过程。
(四)学生小组讨论(用时10分钟)
1.讨论主题:学生将围绕“万以内加法和减法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这一主题展开讨论。他们将被鼓励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并与其他小组成员进行交流。
2.引导与启发:在讨论过程中,我将作为一个引导者,帮助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我会提出一些开放性的问题来启发他们的思考。
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上册第四单元教材分析
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上册第四单元教材分析一、单元主题与内容概述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上册第四单元为“乘与除”。
本单元主要围绕整数的乘法与除法口算展开,内容包括整十、整百数乘一位数,两位数乘一位数以及整十、整百、几百几十数除以一位数和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口算方法。
通过“小树有多少棵”“需要多少钱”“丰收了”“植树”等具体情境,引导学生在实际问题中理解和掌握乘除法的口算技巧。
二、教学目标分析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熟练掌握整十、整百数乘一位数的口算方法,如 30×4 = 120、400×3 = 1200 等,理解其算理是先计算几个十或几个百乘一位数,再在结果末尾添加相应个数的 0。
掌握两位数乘一位数(积在一百以内)的口算,例如 14×2 = 28,学会运用不同的策略进行计算,如分解法、加法转化法等。
对于除法口算,能准确计算整十、整百、几百几十数除以一位数及两位数除以一位数,像 80÷4 = 20、66÷3 = 22 等,理解除法的两种意义——平均分和包含除。
过程与方法目标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推理和概括的能力。
通过对具体情境中的问题进行思考和探索,学会从数学的角度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
经历算法多样化的过程,鼓励学生尝试不同的口算方法,比较各种方法的优缺点,从而选择最适合自己的方法,提高计算效率。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生动有趣的情境创设,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
例如,在“小树有多少棵”的情境中,让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体会数学的实用性。
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交流能力。
在小组讨论和交流算法的过程中,学会倾听他人的意见,分享自己的想法,共同进步。
三、教材编写特点1.情境导入,激发兴趣教材以贴近学生生活的情境引入乘除法的学习,如“小树有多少棵”“需要多少钱”等情境,让学生在熟悉的场景中感受数学问题,激发学习兴趣。
这种情境化的设计使抽象的数学知识变得具体、生动,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4~5单元知识点(附例题解析)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4~5单元知识点(附例题解析)第四单元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一、三位数加法重点:掌握加法的计笔算方法。
难点:理解进位加法的算理。
知识点一:三位数加法(不进位)的笔算三位数加法(不进位)的笔算方法: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加起,加到哪一位,就把结果写在哪一位的下面。
书写格式:列竖式计算三位数加法时,相同数位要上下对齐。
知识点二:三位数加法(不连续进位)的笔算三位数加法(不连续进位)的笔算方法:哪一位上的数相加满十,要向前一位进1。
无论计算哪一位,只要有进位就要加上进位的数。
例如:271+31的竖式计算方法。
注意:计算时,十位相加满十,一定要向百位进1。
同时,计算百位时注意不要忘记加上十位进上来的1。
知识点三:三位数加法(连续进位)的笔算例如:445+298的计算方法。
方法1:估算445接近450但不到450,298接近300但不到300,450+300=750,因此445与298的和小于750方法2:口算 298接近300,可以看作300来口算,即445+33-2=745-2=743方法3:竖式计算要点:利用估算的结果大致判断计算结果是否正确。
易错点:把三位数看作整百或几百几十来口算,最后结果减去多加的数(或加上多减的数)。
知识点四:加法的验算加法的验算方法:方法1:验算加法可以交换加数的位置再计算一遍,看两次计算的结果是否相同。
方法2:根据“和-加数=另一个加数”,用减法来计算。
二、三位数减法重点:掌握三位数减法的计算方法以及减法的验算方法。
难点:连续退位减法的算理。
知识点一:三位数减法(不退位)的笔算三位数减法(不退位)的笔算方法: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减起。
要点:计算万以内的减法要注意①书写格式②计算顺序,按照先算低位再算高位的顺序③退位规则:哪一位上的数不够减,要从前一位退1当10,加上本位上的数再减。
知识点二:三位数减法(连续退位)的笔算三位数减法(连续退位)的笔算方法:①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减起;②哪一位上的数不够减,要从前一位退1,在本位上加10再减。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第四单元第2节【第三课时】解决问题 》人教新课标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四单元第2节【第三课时】解决问题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够灵活运用加法和减法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2.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观察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合作意识,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积极态度。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加法和减法解决问题的运用。
•难点:理解生活中的问题,正确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
三、教学准备1.教学内容:–复习前面所学的加法和减法知识。
–引入生活中的相关问题。
–给出不同类型的问题,让学生进行思考解答。
2.教学资源:课件、黑板、教辅书籍等。
3.学生准备:学生需要提前认真复习前几节课的内容,做好听课准备。
四、教学过程1.复习与导入(10分钟)–复习前几节课的内容,呈现一些简单的加法和减法问题,引导学生回忆。
2.教学主体(30分钟)–引入生活问题,例如:小明家有5个苹果,他吃了2个,还剩下几个?让学生思考并解答。
–以小组形式讨论解决生活中的问题,鼓励学生发表看法和想法。
–展示不同类型的问题,让学生分组解答,然后互相交流答案。
3.操练与拓展(20分钟)–让学生在小组内创作类似的问题,然后向其他小组提问。
–引导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日常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4.结束与复习(10分钟)–总结本节课的重点,鼓励学生对解决问题的方式进行反思。
–布置相关的练习作业,巩固学生所学知识。
五、教学反思本节课主要围绕加法和减法解决生活问题展开,通过引入生活问题和让学生讨论解答的方式,增强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手能力。
但在教学过程中,也需要更多耐心和引导,确保每位学生都能积极参与,并正确理解解决问题的方法。
六、板书设计•解决问题步骤:观察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生活中的加法和减法•合作学习七、作业•完成课堂练习题。
•写一篇解决实际生活问题的体会。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希望学生在解决生活问题时能够运用数学知识,培养解决问题的思维能力,提升学业水平。
三年级数学上册第四单元知识点梳理及必考题汇总
【第四单元】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点击知识点】1.口算口算整十、整百数及几百几十除以一位数的方法:可以把整十、整百数及几百几十数看成几个十、几个百及几十个十,再除以一位数,这样算比较简单。
如80÷4,80是8个十,8个十除以4等于2个十,即20;900÷3,900是9个百,9个百除以3等于3个百,即300。
2.估算(1)51÷2,被除数十位的5除以2商2,“2”商在十位上,所以结果是二十多。
(2)786÷3,被除数百位的7除以3商2,“2”商在百位上,所以结果是二百多。
(3)235÷4,被除数百位的2除以4不够,“23”除以4商5,“5”商在十位上,所以结果是五十多。
3.笔算要熟悉各种题型的计算方法。
(1)笔算。
(2)商中间或末尾有0的笔算。
4.验算在验算除法时,我们可以运用:除数×商+余数=被除数。
【扫描重难点】1.重点(1)理解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的口算、估算、笔算的方法,理解算理。
(2)知道验算的方法,能正确验算。
(3)能运用除法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2.难点(1)有余数的除法的验算方法。
(2)三位数除以一位数,商是两位数的笔算方法。
【挑战必考题】杨大爷把收获的354个水蜜桃装盒出售,每8个装一盒,最多能装满多少盒?参考答案354÷8=44(盒)……2(个)。
所以,最多能装满44盒。
这道题很多同学会用“进一法”,把答案写成44+1=45(盒)。
本文由作者精心整理,校对难免有瑕疵之处,欢迎批评指正,如有需要,请关注下载。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四单元-北师大版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四单元北师大版作为一名经验丰富的教师,我非常荣幸地为大家呈现一份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四单元。
本单元的主要教学内容是分数的初步认识,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学生掌握分数的概念,学会比较分数的大小,以及能够用分数表示物品的分配情况。
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教材的第三章《分数的初步认识》和第四章《分数的比较》两个章节。
其中,第三章主要介绍了分数的概念,让学生理解分数的含义,学会将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用分数表示;第四章则主要让学生学会比较分数的大小,以及掌握分数的基本性质。
二、教学目标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主要有三个方面:1. 让学生理解分数的概念,掌握分数的表示方法;2. 让学生学会比较分数的大小,提高他们的数学思维能力;3. 培养学生动手操作、合作交流的能力,提高他们的数学素养。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本节课的教学难点是让学生理解分数的概念,掌握分数的表示方法;教学重点是让学生学会比较分数的大小,以及掌握分数的基本性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为了更好地开展本节课的教学,我准备了一些教具和学具,包括黑板、粉笔、多媒体教学设备、实物投影仪、分数卡片、练习题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我通过一个现实生活中的情境——分蛋糕,引出分数的概念,让学生认识到分数表示的是物品的分配情况。
2. 例题讲解:接着,我通过讲解一个简单的例题,让学生理解分数的含义,学会将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用分数表示。
3. 随堂练习:然后,我设计了一些随堂练习题,让学生动手操作,巩固他们对分数的理解。
4. 分数的比较:在学生掌握了分数的概念后,我引导学生学习分数的比较,让学生学会如何判断两个分数的大小。
5. 分数的基本性质:我讲解了分数的基本性质,让学生了解分数的加减乘除运算规则。
六、板书设计本节课的板书设计主要包括分数的概念、分数的比较和分数的基本性质三个部分。
通过板书,让学生一目了然地了解分数的学习内容。
数学人教三年级上册第四单元说课稿
数学人教三年级上册第四单元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第四单元主要包括两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方法、三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方法以及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
这一单元的内容是小学数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学生进一步学习四则运算的基础。
通过本单元的学习,使学生能够掌握乘法运算的基本方法,提高计算能力,为后续学习打下基础。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单元之前,已经掌握了加减法运算的基本方法,对数的概念有一定的了解。
但学生在进行乘法运算时,可能会对进位、退位等概念产生困惑。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针对学生的困惑进行有针对性的讲解。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使学生掌握两位数乘一位数、三位数乘一位数以及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实例演示、小组合作、动手操作等方式,让学生经历乘法运算的过程,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学习乘法运算的兴趣,培养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使学生掌握两位数乘一位数、三位数乘一位数以及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
2.教学难点:学生对进位、退位等概念的理解以及如何在计算过程中正确进行。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实例演示、小组合作、动手操作、游戏教学等方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教学卡片、实物模型等辅助教学,使学生更加直观地理解乘法运算的过程。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生活中的实际例子,引发学生对乘法运算的兴趣,导入新课。
2.讲解与演示:讲解两位数乘一位数、三位数乘一位数以及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并进行实物演示,让学生直观地理解乘法运算的过程。
3.动手操作:让学生分组进行动手操作,实际操作过程中,教师进行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4.小组合作:设置一些具有挑战性的题目,让学生以小组合作的形式进行解答,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三年级数学教案)三年级数学上册第四单元教材分析(人教版)
在1000以内进位和不进位的三位数加法
2、使学生比较透彻地理解万以内笔算加法的计算法则,提高学生的计算水
提问:笔算时要注意什么?
3、引入新课
谈话:通过练习,我们知道不管口算还是笔算,在计算时只有相同数位上的 数才可以相加,满十要进一,这节课我们将要根据这个规律开始学习三位数和两、 三位数相加的不进位、进位加法。
用竖式计算。让学生想一想:竖式应该怎么写?
算。会进行加减法的验算
三、单元教学难点
使学生正确计算三位数加三位数连续进位和三位数减三位数连续退位的计 算。
四、单元教学内容
1、加法3课时
2、 减法3课时
3、 加减法的验算2课时
4、整理和复习.……1课时
第四单元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
一、加法
第1课时 三位数加两、三位数的笔算
教学内容:教材第36、37页例1、例2、做一做及练习八1、3题 教学目标:
(板书课题)
二、探究新知
1、出示教材第36页的图片以及 中国湿地部分动物种类”的统计表。让学生 说一说从中获得了哪些信息。
2、三位数加三位数的不进位加法。(教学例1)
(1)提问:
三年级数学教案
(2)板书:271 + 122
(3)探索算法。
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探究计算方法,可能有口算和竖式笔算两种,口算有 点难度,引导学生
3、理解验算的意义,会进行加减法的验算,初步养成检查和验算的习惯。
4、通过结合情境、小组合作交流等方法体验三位数加、减三位数。
5、从实际问题出发,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产生解决计算问题的
欲望,培养学生热爱数学的积极思想。
人教版数学上册三年级第4单元教案:数的分解教案
近年来,我国数学教育一直在不断探索创新,为提升学生的数学素养和创新能力,建立一套科学的数学教学体系,不断涌现出一批教学经验丰富、掌握一定理论知识和教学实践能力的优秀数学教师。
今天,我们就来介绍一位人教版数学上册三年级教师的精彩课堂——《数的分解》。
一、教材分析本课是三年级第四单元,以学习数的分解为主要内容,是整个数学学科的一个基础环节。
学生通过学习本单元,不仅可以理解各种数的分解方法和相关应用,更能够提高自己的计算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在本单元中,学生将学习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1、数的分解概念和方法;2、简单的加减法运算;3、计算有效性的判断;4、适当的实际应用。
在学习完成后,学生应能够:1、理解各种基本数的分解方法;2、掌握简单加减法的运算方法;3、学会评价计算结果是否有效;4、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二、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通过本单元的学习,学生能够熟练掌握数的分解这一基础知识,并掌握与此相关的简单加减法运算等知识。
2、能力目标通过本单元学习,学生能够逐步提高自己的计算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同时也能够更加全面地认识数学学科。
3、情感目标本课的教学也注重培养学生各种好习惯,如认真听讲、正确借用工具等,注意团队合作,培养学生良好的品德及价值观。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本课的教学重点是数的分解概念和方法,着重讲解各种数的分解方法,以及它们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同时,还将重点讲解计算有效性的判断方法,使学生更加科学地评价运算结果的正确性。
2、教学难点本课的教学难点在于数的分解方法的灵活运用——由于数的分解方法具有多样性,学生需要能够看到数据背后的规律和本质。
同时,还需要培养学生加减法的运算能力,提高计算效率,增强应对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教学方式本课的教学方式以“情境导入—图片教材呈现—教师示范演示—学生观看操作—学生互动讨论—教师总结反思”这一方式进行,确保学生充分参与并深刻领悟。
同时,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还将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探究,共同实现教学目标。
数学人教三年级上册(2014年新编)第四单元教案
数学人教三年级上册(2014年新编)第四单元教案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掌握加法运算
–认识数的前后顺序
–完成简单的竖式计算
2.情感态度价值观:
–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
–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1. 教学重点
•加法运算
•数的前后顺序
•简单的竖式计算
2. 教学难点
•竖式计算中进位的处理
三、教学准备
1.课件:PPT或多媒体教学资源
2.教辅材料:练习册,习题
3.教学工具:计算器,白板,彩色粉笔
四、教学过程
1. 导入(5分钟)
教师出示一个简单的加法算式,要求学生口算并给出答案,引出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2. 讲解与示范(15分钟)
加法运算
•讲解加法运算的定义和性质
•示范简单的竖式加法计算
数的前后顺序
•引导学生认识数的前后顺序,做简单的比较练习
3. 练习与训练(20分钟)
教师布置练习题,让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完成,重点训练竖式加法计算,加强数的前后顺序的训练。
4. 巩固与拓展(10分钟)
教师布置巩固练习和拓展题目,让学生课后完成,巩固学习成果,拓展思维。
五、课堂小结
本节课学习了加法运算和数的前后顺序,通过课堂练习和训练,学生加深了对这些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六、板书设计
•加法运算
•数的前后顺序
•竖式计算
七、作业布置
1.完成课堂练习题
2.完成课后练习和拓展题目
以上是本节课的教案,请同学们认真复习!。
三年级数学上册第四单元教材分析(人教版)
三年级数学上册第四单元教材分析(人教版)一、单元教学目标结合解决实际问题教学计算,加强估算,加法和减法都是先估算在准确计算。
表达合作沟通的学习方式。
例如:加减法的法那么归纳不在给出先成的结论,而是让学生探讨得出。
让学生运用迁移类推实力进展计算。
1、让学生正确计算三位数加、减三位数。
2、使学生能结合情境进展估算,提高估算意识和实力。
3、理解验算的意义,会进展加减法的验算,初步养成检查和验算的习惯。
4、通过结合情境、小组合作沟通等方法体验三位数加、减三位数。
5、从实际问题启程,激发学生的学习踊跃性,让学生产生解决计算问题的欲望,造就学生酷爱数学的踊跃思想。
二、单元教学重点使学生正确计算三位数加三位数连续进位和三位数减三位数连续退位的计算。
会进展加减法的验算。
三、单元教学难点使学生正确计算三位数加三位数连续进位和三位数减三位数连续退位的计算。
四、单元教学内容1、加法........ 3课时2、减法........3课时3、加减法的验算.......2课时4、整理和复习.......1课时第四单元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一、加法第1课时三位数加两、三位数的笔算教学内容:教材第36、37页例1、例2、做一做及练习八1、3题教学目标:1、让学生经验探究三位数加两、三位数笔算方法的过程,能用竖式计算和在1010以内进位和不进位的三位数加法。
2、使学生比拟透彻地理解万以内笔算加法的计算法那么,提高学生的计算水平。
3、让学生感知数学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体验数学与生活的亲密联系。
4、造就学生独立探究、合作沟通的学习习惯,激发学习数学的爱好。
教学重点:能应用加法法那么精确地计算三位数加两、三位数进位和不进位的加法题。
教学难点:理解笔算加法的算理。
教学打算:多媒体课件教学步骤:一、复习铺垫1、口算下面各题。
71+45 24+43 35+4752+20 32+59 53+282、笔算430+260 570+380提问:笔算时要留意什么?3、引入新课谈话:通过练习,我们知道不管口算还是笔算,在计算时只有一样数位上的数才可以相加,满十要进一,这节课我们将要依据这个规律起先学习三位数和两、三位数相加的不进位、进位加法。
三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第四单元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单元分析整体教学)教学设计
在学生小组讨论环节,我将组织以下活动:
1.分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如何解决万以内加减法运算问题,鼓励他们互相交流、分享心得。
2.案例分析:提供一些典型题目,让学生分析题目中的关键信息,探讨解题方法。
3.小组竞赛:组织小组间的竞赛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团队合作能力。
4.成果展示:每组选代表展示讨论成果,其他组给予评价和反馈。
2.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如认真听讲、积极思考、独立完成作业等。
3.培养学生遇到困难时不放弃,勇于克服困难的精神品质。
4.培养学生具备团结互助的品质,懂得分享与合作,提高人际交往能力。
二、学情分析
三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学基础,对数的概念和基本运算有了一定的理解。在此基础上,他们对万以内数的认识及加减法运算仍需进一步巩固。学生在此阶段好奇心强,求知欲旺盛,但注意力容易分散,对抽象概念的理解能力有限。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应充分考虑以下学情:
1.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生动有趣的教学情境,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2.针对学生注意力容易分散的特点,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和方法,如实物展示、互动游戏等,增强课堂的趣味性,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3.结合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逐步引导他们从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帮助他们理解并掌握万以内加减法运算。
b.提高练习:针对优秀生,设计含有括号的混合运算题目,提高他们的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合作学习:采用小组合作的形式,让学生互相讨论、交流、分享学习心得,共同解决难题,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4.变式训练:通过变换题目形式,让学生从不同角度理解和掌握万以内加减法运算,提高计算速度和准确性。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四单元第6课时解决问题策略—估算人教版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四单元第6课时解决问题策略—估算人教版今天,我要和大家一起学习的是三年级上册数学的第六课时,主要内容是解决问题的策略——估算。
一、教学内容我们使用的教材是人民教育出版社的《数学》,这一课时主要讲解的是第四单元的第六课时,内容是关于解决问题的策略,具体是利用估算来解决问题。
二、教学目标通过这一课时的学习,我希望学生们能够掌握基本的估算方法,并且能够运用估算来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这一课时的重点是让学生掌握估算的方法,难点是让学生能够灵活运用估算来解决问题。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为了更好地进行课堂教学,我准备了一些教具和学具,包括黑板、粉笔、教学卡片、计算器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我会用一个实际问题来引入这一课时的学习,例如:“如果小明有18个苹果,他想把它们平均分给他的5个朋友,每个朋友能分到几个苹果?”让学生们思考,并引导他们使用估算来解决问题。
2. 新课讲解:我会通过讲解教材中的例题,让学生们了解估算的方法和步骤,并指导他们如何运用估算来解决问题。
3. 随堂练习:我会设计一些练习题,让学生们在课堂上进行练习,巩固他们对于估算方法的理解和掌握。
4. 小组讨论:我会让学生们以小组为单位,讨论如何运用估算来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并分享他们的解题过程和答案。
六、板书设计我会在黑板上设计一些关键词和步骤,帮助学生们理解和记忆估算的方法。
七、作业设计我会设计一些作业题,让学生们课后进行练习,巩固他们对于估算方法的掌握。
例如:1. 小明有20个苹果,他想把它们平均分给他的6个朋友,每个朋友能分到几个苹果?(答案:3个苹果)2. 小华买了一箱饮料,共有36瓶,他想知道如果每天喝6瓶,这箱饮料能喝几天?(答案:6天)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在课后,我会对这一课时的教学进行反思,看看哪些地方做得好,哪些地方还需要改进。
同时,我也会鼓励学生们在课后进行一些拓展延伸的学习,例如查找一些关于估算的实际问题进行解决,以提高他们的数学能力。
苏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第四单元教案设计
苏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第四单元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了解数学加减法的概念和符号2.具备基本数学计算能力3.学会用加减法解决实际问题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教学重点:掌握数学加减法的符号和方法2.教学难点:应用数学加减法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归纳、理解、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三、教学内容与教学过程1. 教学内容1.加法的概念和符号2.减法的概念和符号3.实际问题的加减法解决方法2. 教学过程(1)导入引导学生回顾前面学过的内容:数的认识,数的大小比较,并通过相关的琐碎的比较,成功引入本节课的主题。
(2)讲解1.加法的概念和符号2.减法的概念和符号3.实际问题的加减法解决方法(3)练习1.练习12.练习2(4)体现解决实际问题1.收集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进行解答。
2.教师为学生讲解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5)总结教师带领学生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强调学生掌握加减法的方法,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教学方法本课程采用“情景教学法”,“示范教学法”,“任务型教学法”等教学方法,使学生能够在情景体验中快速掌握加减法知识。
4. 教学评价本节课将通过小组讨论,批评和自我评价等方式,全面评价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学习情况。
如果有发现学生的某些地方不足,路线会及时提供帮助。
四、作业1.完成课堂练习2.回家完成作业:加法、减法练习题五、教学资源准备1.教师教案2.学生教材3.学生练习本六、教学后记本节课教学内容较为基础,教学过程中要确保每位学生都掌握了基本的加减法知识,保证学生的数学基础扎实,方便以后的学习。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四单元-北师大版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四单元北师大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通过本单元的学习,使学生掌握长方形、正方形的特征和性质,能正确计算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和面积,理解乘除法的意义及应用。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操作、实验等活动,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和动手操作能力,提高学生运用乘除法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使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二、教学内容1. 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和性质2. 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和面积3. 乘除法的意义及应用4. 解决实际问题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和面积计算方法,乘除法的意义及应用。
2. 教学难点: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和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乘除法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长方形和正方形的模型、计算器、投影仪等。
2. 学具:直尺、圆规、剪刀、彩纸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提问、图片展示等方式,引导学生回顾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 新课:讲解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和面积计算方法,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操作、实验等活动,理解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和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
3. 操练:布置课堂练习,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巩固所学内容。
5. 作业布置:布置课后作业,要求学生在规定时间内完成。
六、板书设计1. 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和性质2. 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和面积3. 乘除法的意义及应用七、作业设计1. 基础题:计算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和面积,运用乘除法解决实际问题。
2. 提高题:探讨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和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研究乘除法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3. 拓展题:研究其他图形的周长和面积计算方法,探讨乘除法在生活中的应用。
八、课后反思1. 教学内容是否充实,是否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2. 教学方法是否恰当,是否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 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如何,是否存在普遍性问题。
三年级上册数学第四单元集体备课
三年级上册数学第四单元《整数加减法》备课一、概述1.1 选题意义1.2 整数加减法的重要性二、教学目标2.1 知识目标2.1.1 掌握整数加减法的基本概念2.1.2 掌握整数加减法的运算规则2.2 能力目标2.2.1 能够熟练进行整数加减法运算2.2.2 能够运用整数加减法解决日常生活中的问题 2.3 情感态度目标2.3.1 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自信心2.3.2 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三、教学重点和难点3.1 教学重点:整数加减法的运算规则3.2 教学难点:负数加减法的理解和运用四、教学方法4.1 教师讲解4.2 分组讨论4.3 游戏练习五、教学过程5.1 第一课时:整数加法5.1.1 教师引入:实际情境中的整数加法 5.1.2 教师讲解整数加法规则5.1.3 学生练习5.2 第二课时:整数减法5.2.1 教师引入:实际情境中的整数减法 5.2.2 教师讲解整数减法规则5.2.3 学生练习5.3 第三课时:整数加减法综合练习5.3.1 游戏练习:整数加减法游戏5.3.2 分组讨论:整数加减法解决问题六、教学课件6.1 教学PPT6.2 教学视瓶七、教学评估7.1 课堂练习7.2 作业7.3 课堂互动情况八、教学反思与改进8.1 教学反思8.2 个案分析8.3 教学改进措施九、结业式9.1 总结本单元学习内容9.2 展示学生学习成果十、参考资料10.1 课本10.2 教学参考书籍10.3 网络资源通过整个备课流程,老师能够深入理解整数加减法教学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有助于提高课堂效果,为学生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八、教学反思与改进8.1 教学反思在备课结束后,我们需要对教学过程进行反思,包括教学方法的选择是否得当、教学环节的设置是否合理、学生的学习情况如何等方面进行全面评估。
通过反思,可以及时发现问题并提出改进意见。
8.2 个案分析针对不同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个案分析是必不可少的。
我们需要关注每个学生的学习状态,及时发现学习中存在的问题,找出原因,并针对性地给予帮助和指导。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四单元重难点
笔算三位数加减三位数:
1.相同数位对齐
2.从个位算起
3.相加满十向前一位进1
4.不够减的向前一位借1当10
一、连续进位的加法
. .
例: 3 4 6
-
11,在个位写1,向十位进1(在十位右下角写小1);4加8等于12,12加1等于13,在十位写3向百位进1;3加9等于12,12加1等于13,在百位写3向千位进1.等于1331.
提问:十位怎么算?
百位怎么算?
二、连续退位的减法
例: 2 4 2
— 1 8 5
计算过程:
2减5不够减,向十位借1(4头上点“.”),12减5等于7;4被借去1还剩3,3减8不够减,向百位借1(做标记点点),13减8等于5;2被借去1还剩1,1减1等于0;得数等于57. 提问:十位怎么算的?为什么?
百位怎么算的?为什么?
三、被减数中间有0的退位减法
. .
例: 5 0 8
— 3 4 9
计算过程:
8减9不够减,向十位借1,十位没有,再向百位借1个百,十位变成10个十,再借给个位1个十,变成9个十;个位上18减9等于9,十位上9减4等于5,百位上4减3等于1.
提问:十位为什么是9减4?
口诀:头上点“.”就减1
0上点“.”变成9 练习一:(要求说出计算过程)
56+247= 479+856=
315+214= 735+265=
537-268= 406-78=
2000-327= 707-698=
练习二:
1.不能验算437+355=792的算式是()。
A.355+437
B.437-355
C.792-355
2.与257+368结果相同的是()
A.1000-485
B.519+116
C.872-147
判断
两个加数都是三位数
,和一定是四位数最大的三位数与最小的四位数和为1。
练习三、改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