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经济犯罪的初步认识

合集下载

经济犯罪案件侦查的组织与指挥

经济犯罪案件侦查的组织与指挥

经济犯罪案件侦查的组织与指挥【学科分类】刑事诉讼法【摘要】经济犯罪案件侦查的成败,在相当大的程度上取决组织与指挥。

在经济犯罪案件侦查的组织与指挥中,应注意把握以下环节:合理调配侦查力量,精心组建侦查专班;争取党委、政府支持,提请有关部门配合;把握侦查工作进程,推动案件侦查的深入;运用侦查谋略,突破侦查僵局;妥善做好善后工作,提高侦查工作的整体效益。

【关键词】经济犯罪;侦查;指挥【写作年份】2003年【正文】经济犯罪案件具有犯罪手段专业、涉及领域广泛、利益关系复杂、难于准确界定、跨区域作案等特点,该类案件的侦查工作具有相当强的政策性、法律性、专业性和策略性。

作为侦查指挥人员,要有敏捷的洞悉力和驾驭复杂局面的能力,能在较短的时刻内对复杂局面做出及时正确的反应,能从纵横交错的纷乱情形中迅速理出头绪,能超越具体案件,在宏观上把握全局。

[1]经济犯罪案件侦查的成败,在相当大的程度上取决于组织与指挥工作是否周密细致、灵活机动,是否讲求斗争艺术。

一、合理调配侦查力量,精心组建侦查专班经济犯罪案件侦查工作中,需要解决的问题纷繁复杂,头绪较多,大要案件专门如此。

关于大要案件,为了迅速及时地办结案件,在着手开展侦查工作之前,应抽调精干力量,组建侦查专班(通常为专案组)。

由于参与侦查的人员较多,少则几十人,多则上百人,往往形成“大兵团作战”态势,为了保证侦查工作高效有序运转,必须进行合理组织分工。

通常情形下,应在专案组内设立以下机构:(一)指挥组要紧包括公安机关负责人和经侦部门负责人,如有必要,还应当吸取当地主管政法工作的党政领导以及上级公安机关经侦部门领导参加。

指挥组负责案件侦查的整体谋划、力量调配和工作和谐。

(二)取证组负责询问知情人、调取证据、查询存款、汇款等调查取证工作。

在具体分工时,可依照侦查工作需要,采取不同的方式:可采取以“包事”为主的方式,即按需要查证的若干案件事实,将侦查人员分为若干小组,分头开展工作;也可采取以“包人”为主的方式,即对若干要紧犯罪嫌疑人,分别部署侦查人员,查清其犯罪事实。

法律案件破案解说(3篇)

法律案件破案解说(3篇)

第1篇一、案件背景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各类经济犯罪案件也随之增多。

其中,一起涉及巨额资金的诈骗案件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该案件涉及多家企业,涉案金额高达数亿元,案情复杂,涉案人员众多,对社会经济秩序造成了严重破坏。

公安机关在接到报案后,迅速成立专案组,全力开展侦查工作。

二、案件侦破过程1. 犯罪嫌疑人的初步锁定案件发生后,公安机关迅速对涉案企业、人员进行调查,初步掌握了案件的基本情况。

通过分析涉案企业的财务数据、交易记录等,初步锁定了几名犯罪嫌疑人。

2. 深入调查,锁定犯罪证据专案组对涉案人员进行深入调查,收集了大量证据。

通过调查,发现犯罪嫌疑人通过虚构交易、虚假投标等手段,骗取了巨额资金。

专案组将涉案人员分为多个小组,分别进行侦查。

(1)调查资金流向专案组对涉案企业的资金流向进行了详细调查,发现资金主要流向了境外账户。

通过追踪资金流向,专案组锁定了部分犯罪嫌疑人。

(2)调查交易记录专案组对涉案企业的交易记录进行了详细分析,发现部分交易存在虚假性。

通过调查,专案组发现了犯罪嫌疑人的虚假投标、虚构交易等犯罪行为。

(3)调查涉案人员关系专案组对涉案人员之间的关系进行了调查,发现部分涉案人员之间存在勾结关系。

通过调查,专案组掌握了犯罪团伙的整体架构。

3. 采取强制措施,抓获犯罪嫌疑人在掌握充分证据后,专案组对犯罪嫌疑人采取了强制措施。

经过连续多日的侦查,专案组成功抓获了涉案的几名主要犯罪嫌疑人。

4. 深挖余罪,全面打击犯罪团伙在抓获主要犯罪嫌疑人后,专案组对犯罪团伙进行了全面打击。

通过深入调查,专案组发现犯罪团伙还存在其他犯罪行为。

在进一步侦查过程中,专案组又抓获了多名犯罪嫌疑人。

5. 追回被骗资金,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在案件侦破过程中,专案组积极与涉案企业、银行等机构沟通,努力追回被骗资金。

经过多方努力,专案组成功追回了部分被骗资金,为受害者挽回了一定的经济损失。

三、案件反思1. 加强法律法规宣传,提高全民法治意识通过此案,我们应深刻认识到,加强法律法规宣传,提高全民法治意识的重要性。

《犯罪学》教学大纲

《犯罪学》教学大纲

《犯罪学》教学大纲课程名称:犯罪学英文名称:Criminology课程编号:学时数及学分:学时学分教材名称、作者、出版社、出版时间:康树华、张小虎主编,《犯罪学》,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本大纲执笔人:马静一、课程的目的、要求和任务:(一)本学科的作用和地位犯罪学既是一门综合性的基础理论学科,又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

犯罪学对犯罪现象、犯罪原因、犯罪预防等内容进行深入研究,运用法学、社会学、心理学、经济学、教育学等学科知识,系统分析犯罪活动的现状、特点,研究犯罪活动规律,探索犯罪活动成因,预测犯罪活动的发展趋势,提出既有一定理论深度,又可操作的预防和控制犯罪的基础思想方法和策略。

对于其它法学学科的研究具有一定的意义。

(二)教学目的和要求通过运用辩证唯物主义的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理论对中国的犯罪问题作全面的理论分析,使学生对犯罪现象有个基本的了解;对犯罪学的核心和主干问题——犯罪原因有个较全面、多层次的掌握;对犯罪预防有个轮廓的印象。

(三)确定教学内容的原则凡属于学术观点问题,在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指导下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各抒已见。

对于其他国家的有关学术理论及观点,采取拿来主义态度参考运用。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书本知识则结合当前社会现实与社会发展变化的实践作适当“扬弃”。

(四)教学内容的安排根据犯罪学理论体系的基本内容,犯罪学的课程体系设计为五个部分:1、导论。

主要研究犯罪学的基本概念、基础知识。

包括犯罪学的概念、研究对象、犯罪学的历史发展等。

2、犯罪现象论。

这个部分是学习和研究犯罪学、了解犯罪原因及其预防和治理对策的基础。

3、犯罪类型论。

这一个部分在对犯罪类型进行一般性研究的基础上,对几种主要类型的犯罪又进行了专门的研究,以利于犯罪学的实践运用。

4、犯罪原因论。

这部分从各个角度、各个层面对犯罪原因进行分析。

鉴于犯罪原因在犯罪学中的核心地位,决定了这部分也是学习的重点内容之一。

经侦案件首次讯问的准备与启动时机的选择

经侦案件首次讯问的准备与启动时机的选择
捕 和冤 、错 案 的发生 。取得 真实 口供 ,为 侦查案 件探 明方 向等意 义 。在经济 犯罪 侦查 中 ,由于经
济犯罪 案件 侦查 对象 和侦查 途径 的特殊 性及 易受
小时 内完成 .在 没有 充分 准备 的情况 下难 以对 复
杂 的经济 案件讯 问进 程进 行全 面 的把 控 ,丧失 讯
三 、经 侦案 件首次 讯 问的准 备及 启 动时机 选择存 在 的 问题
化 ,没有 区分 整体方 案 与个别 实施 讯 问方案 ,缺 乏必 要 的灵 活性 。没 有针 对具 体 的被讯 问人 制定 出具体 的讯 问计 划 。对犯 罪嫌 疑人 可能 出现极 端 做法 的应 急方 案准备 不 足 ,这 会直 接或 间接 影 响 经 侦案 件 的侦破 。
2 0 1 5年 第 1期 NO . 1 2 0 1 5
云南警官学院学报 J o u m ̄ o f Y u n n a n P o l i c e O f i c e r A c a d e m y
总第 1 0 8期 S u ml 0 8
经侦 案件 首 次讯 问的 准备 与 启动 时机 的选择
有这样 才 能保证 讯 问工 作 有计 划 有 步 骤 地 开展 。
因此 ,首次 讯 问的准备 及启 动 时机 的选 择 是决定
讯问成 败 的关 键 。 兵 法 日 “ 知 彼 知 已 。百 战不
经 济犯 罪 往 往 体 现 出高 度 的 复杂 性 、智 能 性 .作 案人 员利用 其经 济领 域 的专 业特 长 和知识
疑人 的合法 权益
干扰 等特点 .经 侦的初 审还 承担 有打 消其 拒供心
理 、摸 清犯 罪基 本流程 、固定重 要证据 及犯 罪细

民营企业人员涉经济犯罪调研报告

民营企业人员涉经济犯罪调研报告

民营企业人员涉经济犯罪调研报告摘要:民营企业人员是支撑民营经济和社会开展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

但是,随着民营经济的不断开展,该领域人员各类违法犯罪也呈现出增长趋势,不仅危害民营企业的经营稳定和平安,也不利于民营经济的健康成长和开展。

近年来,检察机关依法履行检察职能,有效保障了民营经济的健康开展。

该报告对办理的涉及民营企业人员涉经济犯罪情况进行梳理,对于此类案件的根本情况、案件特点进行了初步分析和整理,并研究提出相关建议。

关键词:民营企业;经济犯罪;对策建议2021年以来,某县人民检察院共办理本地民营企业人员〔检察机关统计报表为“非国有企事业人员〞〕涉经济犯罪共计42件。

其中办理民营企业人员涉刑法第三章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罪37件,已办结13件,涉及罪名11个。

办理民营企业人员涉第六章第六节破坏环境资源保护罪5件,均为非法占用农用地案,已办结3件。

一、该类案件主要特征〔一〕涉及罪名相对集中。

民营企业人员涉刑法第三章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罪罪名有11个,主要集中在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案和生产、销售有毒有害食品2个罪名上。

前者发生案件占总案件的24.3%,具有涉案人数众多,审查起诉期限长,退回补充侦查比例高,办案周期长,资金兑付归还率低,群众满意率低,上访压力大等特点。

后者占比32.4%,具有线索发现困难,危害结果一般比拟隐蔽的特点。

民营企业人员涉第六章第六节破坏环境资源保护罪那么是集中表达在非法占用农用耕地1个罪名上。

整体来看,民营企业人员涉嫌经济犯罪罪名相对较为集中。

〔二〕适用取保候审强制措施和判处分金刑罚较多。

民营企业人员涉刑法第三章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罪37件中,适用取保侯审强制措施22件,占比59.4%,将近六成。

在已办结的13件案件中,适用取保侯审强制措施6件,占比46.1%。

并处分金8件,占比61.5%。

民营企业人员涉第六章第六节破坏环境资源保护罪5件中,适用取保侯审强制措施4件,占比80%。

已办结的3件中,并处分金1件,占比33.3%。

对经济犯罪的初步认识

对经济犯罪的初步认识

对经济犯罪的初步认识罪工作很重要,要从政治上而不只是经济上,看到打击经济犯罪的重要意义。

”一、经济犯罪概念及特征现代意义上的经济犯罪,一般指自然人或法人为了牟取非法利益,在商品生产、分配、流通及其管理过程中,违反经济管理法规,危害市场经济秩序,应受国家刑法惩罚的行为。

这种犯罪具有以下特征:1、贪利性。

大多数经济犯罪都具有非法牟取经济利益的目的,犯罪人为了一已之利,采取不正当的手段侵吞国家,集体和公民个人的财产,损害合法经营者的利益,同时破坏了市场经济的正常运行秩序。

2、法定性:经济犯罪是法定犯罪,即行为人的行为是否构成犯罪是由法律规定的,这一点有别于一般的自然犯罪,如杀人、强奸、抢劫、盗窍等传统犯罪,具有明显的反社会性,人们凭借社会常识和伦理道德规范就可轻易地加以判定,法律之所以将其宣布为犯罪,是因为古往今来人们都认为其是犯罪。

3、双重违法性。

经济犯罪是经济运行过程中的犯罪,它即违反国家有关经济管理的法律,又触犯刑律即侵害国家,集体和公民的经济利益,又危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而传统犯罪之触犯刑律。

4、复杂性。

经济犯罪由于发生在市场经济运行领域,因而相对于其他类型的犯罪,其犯罪结构十分复杂,市场经济运行领域是一个极其宠大的动态领域,其中围绕商品的生产、交换、分配和消费形成的纷繁复杂的经济关系相互交织在一起,几乎囊括了国民经济的各个行业和部门,而近年来随着我国劳动力市场、金融市场、证券期货市场、房地产市场及科技市场等各种专业市场的建立,市场主体的经济活动变的更加多样化。

在这样一种复杂的经济环境下,形形色色的经济犯罪大量滋生,蔓延,呈现出前所未有的特点。

5、智能性。

经济犯罪的行为人一般具有较高的文化程度,很多人甚至具有丰富的经济、财税、贸易、会计或者法律方面的专门知识,具有长期从事经济活动的经验,在犯罪手段上,一般不直接使用暴力、不明火执仗,不具有攻击性,犯罪人往往以其专业知识或利用其职务便利,深思熟虑、精心策划,通过钻法律空子达成牟取非法经济利益之目的,因而经济犯罪在西方称为“白领犯罪”。

经侦报案范文

经侦报案范文

经侦报案范文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经侦报案范文尊敬的领导:我是某某公司的财务主管XXX,现向您报告一起经济犯罪案件。

我于XX年XX月XX日发现公司账户出现异常情况,随即展开调查,发现公司资金被盗用情况严重。

经核实后,初步判断存在内部人员涉及经济犯罪行为,特向您作出如下报告:一、案情经过我于XX年XX月XX日在对公司账务进行核对时发现,公司的部分资金不明流向,经过进一步查明,发现公司账户存在被盗用的情况。

通过追踪资金流向,最终锁定了几名涉案人员,初步认定公司内部有人涉嫌经济犯罪行为。

二、涉案人员情况1.某某某(化名):公司前资产管理员,负责管理公司资金流动和账务核对工作。

经审查发现,其在担任资产管理员期间存在大量违规操作,将公司资金转移至其个人账户并用于赌博等非法活动。

2.某某某(化名):公司财务助理,负责日常财务工作。

初步调查显示,其在处理公司账务过程中存在不正当操作,涉嫌与前资产管理员勾结盗用公司资金。

三、案件处置为有效维护公司利益和实现打击经济犯罪的目的,经与公司高层协商决定采取如下措施:1.终止涉案人员的职务,立即停止其对公司账务的管理权限;2.依法报案至公安机关,协助警方开展调查工作,并提供证据协助抓获犯罪嫌疑人;3.加强公司内部监管,加强员工职业道德培训和风险防范意识培养。

四、希望我诚恳希望领导能够重视此案,支持公司采取有效措施应对,并希望公安机关能够尽快介入调查,还公司公道,维护公司和员工的合法权益。

特此报告。

财务主管XXXXX年XX月XX日第二篇示例:经侦报案范文尊敬的市公安局经济侦查支队:我是某某公司的经理,我在此向您报案,希望您能尽快查明真相,并给我一个公正的处理。

以下是案情的详细描述:我所经营的某某公司是一家专业从事电子产品研发和销售的公司,近期公司发现了一起重大经济犯罪案件。

案件起因是我们的一名销售经理王某在去年开始从事涉外业务时,与多家国外客户签订了一份代理合同,向公司申请了大量货款,并声称要将货款用于采购产品并进行销售。

经济侦查大队实习报告

经济侦查大队实习报告

一、实习背景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经济犯罪案件也日益增多。

为了提高我国经济犯罪侦查工作的效率,培养具备专业知识和技能的经济侦查人才,我国公安机关设立了经济侦查大队。

本人在今年暑假期间,有幸在XX市公安局经济犯罪侦查大队进行了为期一个月的实习,现将实习情况报告如下。

二、实习目的1. 了解经济犯罪侦查大队的基本职能和日常工作;2. 掌握经济犯罪侦查的基本方法和技巧;3. 提高自己的法律素养和侦查能力;4. 增强自己的团队协作和沟通能力。

三、实习内容1. 参观经济犯罪侦查大队在实习的第一天,我参观了经济犯罪侦查大队的办公环境、实验室、侦查装备等。

通过参观,我对经济犯罪侦查大队有了初步的了解。

2. 参与侦查工作实习期间,我跟随侦查大队的民警参与了多起经济犯罪案件的侦查工作。

以下是我参与的两个典型案例:案例一:某公司涉嫌虚开增值税发票案在此次案件中,我主要负责协助民警搜集证据、分析案情。

通过查阅相关资料,我发现该公司存在虚开增值税发票的嫌疑。

在民警的指导下,我学会了如何运用数据分析软件,对涉案公司的财务数据进行筛选、比对,最终找到了证据。

案例二:某电商平台涉嫌诈骗案在此次案件中,我负责协助民警调查受害人的损失情况,并搜集相关证据。

通过调查,我发现该电商平台存在虚假宣传、诈骗消费者的行为。

在民警的指导下,我学会了如何与受害人沟通,了解案件细节,为案件侦破提供了有力支持。

3. 学习侦查知识在实习期间,我还参加了经济犯罪侦查大队组织的侦查知识培训。

通过培训,我学习了经济犯罪的特点、侦查方法、法律法规等方面的知识,为今后的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4. 参与日常办公在实习期间,我还参与了经济犯罪侦查大队的日常办公工作,如整理文件、协助办理案件等。

通过这些工作,我了解了公安机关的办公流程和规章制度。

四、实习体会1. 经济犯罪侦查工作的重要性和艰巨性通过实习,我深刻认识到经济犯罪侦查工作的重要性。

经济犯罪不仅损害了国家利益,还破坏了市场经济秩序,严重影响了人民群众的财产安全。

经济犯罪追诉标准

经济犯罪追诉标准

经济犯罪追诉标准经济犯罪是指以牟取非法利益为目的,通过欺骗、偷盗、贪污、挪用、侵占、洗钱等手段,在经济活动中实施的违法犯罪行为。

经济犯罪的追诉标准是指对经济犯罪行为的认定和追究责任的标准,是保护社会经济秩序和公共利益的重要法律制度。

经济犯罪的追诉标准不仅关系到对犯罪分子的惩治,更关系到对社会经济秩序的维护和社会公共利益的保护。

首先,经济犯罪的追诉标准应当具有明确性和确定性。

明确性是指追诉标准应当清晰明了,便于司法机关和社会公众理解和适用,确定性是指追诉标准应当具有确定的法律效力,能够明确规定经济犯罪行为的认定和追究责任的条件和程序。

只有具备明确性和确定性的追诉标准,才能有效地保护社会经济秩序和公共利益,防止对经济犯罪行为的纵容和放任。

其次,经济犯罪的追诉标准应当具有公正性和公平性。

公正性是指追诉标准应当公正客观,不偏不倚地对待所有的经济犯罪行为,不论犯罪分子的身份和地位如何,都应当一视同仁地依法予以追究责任。

公平性是指追诉标准应当公平合理,对于同类经济犯罪行为,应当适用同样的标准和程序,不得存在歧视和偏袒的情况。

只有具备公正性和公平性的追诉标准,才能有效地维护社会公共利益,保障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

再次,经济犯罪的追诉标准应当具有严格性和有效性。

严格性是指追诉标准应当严格依法依规,对于经济犯罪行为的认定和追究责任,应当严格按照法律规定和司法程序进行,不得存在随意性和武断性。

有效性是指追诉标准应当能够有效地打击和遏制经济犯罪行为,对于犯罪分子的追究责任,应当能够取得实际的法律效果,达到震慑和惩治的目的。

只有具备严格性和有效性的追诉标准,才能有效地维护社会经济秩序,保障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

综上所述,经济犯罪的追诉标准是保护社会经济秩序和公共利益的重要法律制度,应当具有明确性和确定性、公正性和公平性、严格性和有效性。

只有具备这些特征的追诉标准,才能有效地打击和遏制经济犯罪行为,维护社会公共利益,保障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

经侦协助调查最长时间

经侦协助调查最长时间

经侦协助调查最长时间篇一:经侦作业1. 什么是经济来源?经济犯罪是指在商品经济的基础上,在经济运行过程中,违反国家经济管理法律法规谋取不法利益照成不当损失,直接破坏社会主义的经济秩序,依法应收刑罚出发的行为2. 如何理解经济犯罪的基本特征:(一)经济犯罪产生的基础之上①自然经济下不会出现经济犯罪②计划经济下不会出现经济犯罪③经济犯罪只能产生于商品经济的基础上。

(二)经济犯罪发生在经济运行过程之中(三)经济犯罪现有行政违法性,后有性事违法性(四)经济犯罪是直接扰乱经济秩序的犯罪3.经济犯罪侦查有哪些特点?(一)真诚对象的特殊性。

(二)侦查工作要求高。

(三)侦查范围广,工作量大。

(四)侦查途径和工作重点较为明显4.经济犯罪侦查的指导思想是什么?牢记巩固共产党执政地位,维护国家长治久安,保障人民安居乐业的历史使命,坚持执法为民,以服务经济建设为主,以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为重点,以提高经侦队伍的整体素质和执法水平为核心,建立健全打击经济犯罪的预警机制,预防机制,协作机制全力维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和国家经济安全。

5. 什么是证据规格?是指侦查,检查和审判机关在侦查,起诉,审判等不同阶段,依据刑法规定的各罪的不同构成要件,统一规范和遵循的证明案件发生,发展,情节,手段,后果,,准确认定犯罪事实依法定罪科刑的刑事诉论证巨形态的依据和标准。

6. 我国法定的依据标准是什么/?标准: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

7. 提请批准逮捕需要符合哪些条件(一)有什么证据明有犯罪事实①有证据证明发生了犯罪事实②有证据证明犯罪事实是犯罪嫌疑人实施的③证明犯罪嫌疑人实施犯罪行为的证据已有部分查证属实。

(二)可能判处有期徒刑以上的刑罚,是指根据刑法及相关,司法解释规定,结合已查明的犯罪事实,对犯罪嫌疑人可能判处有期徒刑以上的刑法。

(三)采取取保候审,监视居住等方法,尚不足以防止犯罪嫌疑人逃跑,自杀,串佚,干扰证人作证以及违法,毁证据,行凶报复继续作案等可能的。

经侦工作现存问题及解决方案(2篇)

经侦工作现存问题及解决方案(2篇)

经侦工作现存问题及解决方案____年经侦工作现存问题及解决方案引言:经济犯罪是影响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的重大问题之一。

随着新时代的到来,经侦工作面临新的挑战和问题。

本文将从经济犯罪案件的类型、案件来源、技术手段等方面分析目前经济犯罪工作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以提高经侦工作的效率和质量。

一、经济犯罪案件的类型和特点目前经济犯罪案件主要包括贪污、受贿、挪用公款、金融诈骗、走私等多种类型。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推进和技术进步的加速,新型经济犯罪如网络金融犯罪、知识产权犯罪等也不断涌现。

这些案件特点是隐蔽性强、高科技含量、跨区域、跨境等,给经侦工作带来很大挑战。

二、经济犯罪案件的来源和特点经济犯罪案件的来源主要包括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金融机构、个人等。

其中,政府机关和企事业单位是贪污、受贿、挪用公款等经济犯罪案件的主要发案地。

金融机构则是金融诈骗、洗钱等经济犯罪案件的主要发案地。

三、技术手段的应用存在问题随着科技进步,技术手段在经济犯罪侦查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然而,目前经济犯罪侦查中存在以下问题:第一,技术手段不全面,无法满足复杂案件的侦查需求。

第二,在使用技术手段进行侦查时,个人隐私权和数据安全问题不容忽视。

第三,技术手段在侦查中的使用需要专业人才,缺乏相关培训和人才支持。

四、提高经侦工作效率和质量的解决方案1. 加强技术手段的研发和应用。

通过对现有技术手段的改进和创新,提高侦查工作的效率和准确度。

加强与科研机构、高校、企业的合作,推动科技创新和成果落地,为经济犯罪侦查提供更多的技术支持。

2. 建立健全信息共享机制。

加强与政府机关、金融机构、企事业单位等的信息共享合作,形成信息共享机制,通过信息的交流和比对,提高对犯罪线索的识别和侦查能力。

同时,加强涉案数据的保护,确保信息的安全。

3. 增加经济犯罪侦查人员的培训和专业支持。

加强对经济犯罪侦查人员的培训,提高其专业能力和技术水平。

同时,加强与相关部门和机构的合作,提供专业支持和技术指导。

关于经济犯罪案件追诉标准的规定

关于经济犯罪案件追诉标准的规定

关于经济犯罪案件追诉标准的规定
经济犯罪案件是指以非法获取财产为目的,通过欺诈、贿赂、侵占、挪用、洗
钱等手段,侵犯他人财产权益,损害社会经济秩序的行为。

对于这类犯罪行为,追诉标准是指在何种情况下,司法机关可以对犯罪嫌疑人提起刑事诉讼,依法追究其刑事责任。

我国《刑事诉讼法》对于经济犯罪案件的追诉标准作出了明确规定。

首先,根据《刑事诉讼法》的规定,对于涉及财产犯罪的案件,追诉标准主要
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涉案金额达到一定标准;二是具有一定社会危害性。

就涉案金额而言,一般情况下,要求案件的涉案金额达到一定数额,才能构成刑事犯罪。

具体金额标准根据不同情形而定,但总体来说,金额较大的经济犯罪案件更容易触发刑事诉讼程序。

而对于社会危害性的判断,则主要考虑案件对社会经济秩序、市场秩序以及国家财政安全等方面的影响,如果案件具有一定的社会危害性,也可以作为追诉的标准之一。

其次,对于不同类型的经济犯罪案件,追诉标准也有所不同。

比如,对于贪污
贿赂犯罪,一般要求涉案金额较大,且具有一定的社会危害性;对于侵占、挪用公款等案件,也会根据具体情形来判断是否触发刑事诉讼程序。

此外,对于洗钱犯罪等跨境性较强的经济犯罪案件,追诉标准也会有所不同,需要考虑国际合作等因素。

总的来说,对于经济犯罪案件的追诉标准,司法机关在依法行使追诉权时,需
要综合考虑案件的具体情况,量刑标准和司法解释的规定,确保对犯罪嫌疑人的追诉符合法律规定,有利于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保护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

同时,也需要加强国际合作,提高对跨境经济犯罪的打击力度,共同维护国际经济秩序和安全。

经侦分析报告

经侦分析报告

经侦分析报告1. 背景介绍这份经侦分析报告旨在对某特定案件进行详细的经济侦查分析。

该案件涉及一起涉嫌经济犯罪的事件,需要通过经济侦查手段来深入调查和分析相关证据,为后续的立案和侦查工作提供依据。

2. 案情概述该案件涉及一家名为XX公司的企业,该公司涉嫌存在虚报利润、偷税漏税、资金挪用等经济犯罪行为。

根据报案人的举报和初步调查,经侦组已经对该公司进行了一系列的调查和取证工作,并收集到了大量相关资料和证据。

3. 调查过程及结果经过对XX公司的调查和取证工作,经侦组发现了以下几个关键问题和发现:3.1 虚报利润在对XX公司的财务数据进行审查时,经侦组发现该公司存在虚报利润的问题。

通过对财务报表的交叉核对和与其他证据的比对,经侦组认定XX公司在过去几年中通过虚报收入、虚增成本等手段,将实际利润进行了大幅调整,以逃避税务部门的监管和纳税义务。

3.2 偷税漏税在调查过程中,经侦组还发现XX公司存在偷税漏税行为。

具体表现为在纳税申报中故意隐瞒和虚报财务数据,通过突出少报税收、虚报支出等手段来减少应缴纳的税款。

这种行为不仅违反了税收法律法规,还造成了国家税收资源的流失。

3.3 资金挪用经侦组在调查过程中还发现了XX公司存在资金挪用的迹象。

通过对公司账目和财务流水的分析,经侦组发现该公司存在将企业资金用于个人支出、购买非营运性质资产等行为。

这种行为不仅损害了企业的经济利益,还违反了公司法和其他相关法律法规。

4. 涉案人员调查与定位针对以上发现的问题,经侦组进行了对涉案人员的调查和定位工作。

通过对XX公司的内部调查、员工的证言和相关证据的对比分析,经侦组初步确定了若干涉案人员,并对其进行了相应的调查和取证工作。

这些涉案人员包括公司高层管理人员、财务人员和相关工作人员。

5. 案件影响及社会危害该案件的发现和调查对涉及的公司、社会和国家都具有重要意义和影响。

从公司层面来看,XX公司的违法行为影响了其经济发展和市场声誉,可能导致公司的倒闭和经济损失。

经济犯罪案件接报案立案工作意见特定类型案件

经济犯罪案件接报案立案工作意见特定类型案件

经济犯罪案件接报案立案工作意见特定类型案件一、引言经济犯罪是指以非法牟利为目的,通过欺诈、贪污、贿赂、偷税漏税、走私等手段,在经济领域进行的违法犯罪行为。

对于这类犯罪行为的接报案立案工作,需要高度重视,以保护社会经济秩序的正常运行。

本文将对经济犯罪案件接报案立案工作进行探讨,并对特定类型案件进行分析和建议。

二、经济犯罪案件接报案立案工作的重要性经济犯罪案件接报案立案工作是打击经济犯罪的第一步,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只有及时接报案件、立案调查,才能有效维护社会经济秩序,保护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

此外,经济犯罪案件的接报案立工作还可以为后续的侦查工作提供线索和证据,为打击犯罪提供有力支持。

三、经济犯罪案件接报案立工作的流程1. 案件接报•接收案件报警电话或举报信件•记录案件基本信息,如案发地点、时间、主要犯罪嫌疑人等•对案件进行初步核实,判断是否属于经济犯罪案件2. 案件立案•根据初步核实结果,决定是否立案•确定立案单位和负责人,进行案件分工•制定案件立案调查计划,明确调查方向和方法3. 案件调查•收集案件相关证据,包括书证、物证、证人证言等•进行嫌疑人的讯问和调查•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如电子取证、数据分析等,获取更多证据4. 案件侦破•根据收集到的证据,进行案件侦破工作•确定犯罪嫌疑人的身份和犯罪事实•将侦破结果报送上级机关,准备追诉和起诉工作四、特定类型案件的分析和建议1. 贪污贿赂案件a. 案件特点•涉及公职人员的权力滥用和利益输送•常常涉及大额财物的流转和隐藏b. 案件处理建议•建立健全反贪污贿赂机构和制度•加强对公职人员的监督和管理•提高社会舆论监督力度,鼓励举报2. 偷税漏税案件a. 案件特点•常常涉及跨境资金流转和虚假账务的操作•隐蔽性较高,难以发现和查处b. 案件处理建议•增加税务机关的执法力量和技术手段•加强对涉税企业的监管和风险评估•提高公众对纳税义务的认识和意识3. 走私案件a. 案件特点•涉及跨境贸易和非法货物的流通•经常与黑恶势力勾结,难以打击b. 案件处理建议•加强边境监控和执法力量•加强与相关国家的合作和信息交流•加大对走私犯罪的打击力度4. 金融诈骗案件a. 案件特点•利用金融市场的漏洞和投资者的贪婪心理•涉及资金链条的迅速转移和隐藏b. 案件处理建议•增加金融监管机构的监管力度和技术手段•提高投资者的风险意识和防范能力•完善金融市场的法律法规和风险管理机制五、总结经济犯罪案件接报案立工作是打击经济犯罪的重要环节,对于特定类型案件,需要针对其特点制定相应的处理建议。

对经济犯罪的初步认识

对经济犯罪的初步认识

对经济犯罪的初步认识经济犯罪是指在经济活动中违反法律法规,以获取非法经济利益的行为。

这种犯罪形式广泛存在于各个国家和地区,在现代社会中带来了巨大的负面影响。

本文将从经济犯罪的定义、类型、成因以及对社会的影响等方面进行初步的认识和探讨。

一、经济犯罪的定义经济犯罪是指在经济活动中,以非法手段获取经济利益或造成巨大经济损失的行为。

这些行为通常违反了国家的法律法规,包括但不限于财产犯罪、金融犯罪、商业犯罪等。

经济犯罪的目的是为了牟取私利,并往往涉及到腐败、贪污、偷税漏税等行为。

二、经济犯罪的类型1. 金融犯罪:包括银行诈骗、证券欺诈、非法集资等行为,这些行为通过在金融领域中利用信息优势或伪造虚假信息来获得利益。

2. 商业犯罪:包括商业诈骗、商业贿赂、商业偷窃等行为,这些行为通常发生在商业活动中,目的是获取非法经济利益。

3. 财产犯罪:包括盗窃、抢劫、诈骗等行为,这些行为侵犯了他人的财产权益,造成了经济损失。

4. 腐败犯罪:包括贪污、受贿等行为,这些行为发生在公共事务中,部分官员滥用职权、操纵资源,以获取私利。

三、经济犯罪的成因1. 利益驱动:经济犯罪者出于对经济利益的追逐,为了获取更多的财富而进行违法行为。

2. 规制不完善:一些国家和地区的法律法规并不完善,监管机构不健全,给了犯罪分子可乘之机。

3. 社会风气败坏:部分社会环境中,对争取个人利益不择手段的价值观影响了一些人的行为准则,使其更容易从事经济犯罪。

4. 缺乏教育意识:对经济犯罪的教育意识普遍较低,使得一些人对于法律法规的认识薄弱,容易受到犯罪分子的诱惑。

四、经济犯罪对社会的影响1. 经济损失:经济犯罪给国家和企业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犯罪分子通过非法手段获取财富,削弱了国家经济实力。

2. 社会不稳定:经济犯罪使社会秩序受到破坏,破坏了人们对法律的信任,加剧了社会矛盾,对社会稳定构成威胁。

3. 公众信心受损:经济犯罪的高发给公众带来了不安全感,降低了公众对经济的信心和对社会的认同感。

经济犯罪追诉标准

经济犯罪追诉标准

经济犯罪追诉标准
经济犯罪是指以非法牟利为目的,通过欺骗、贿赂、侵占、挪用、偷税漏税等手段,损害国家、集体和他人利益的违法行为。

在我国,经济犯罪一直是社会关注的焦点,为了有效打击经济犯罪行为,保护社会经济秩序,对于经济犯罪的追诉标准也有着明确的规定。

首先,对于涉及巨额财产的经济犯罪行为,我国刑法规定了追诉标准。

根据我国刑法的相关规定,对于涉及巨额财产的经济犯罪行为,不论犯罪嫌疑人逃往何处,都应当追诉。

这一规定的出台,为打击经济犯罪提供了有力的法律依据,也为维护社会经济秩序提供了重要保障。

其次,对于影响国家和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经济犯罪行为,我国也规定了追诉标准。

这类经济犯罪行为往往会给国家和人民群众带来严重的损失,因此我国刑法规定,对于这类经济犯罪行为,无论犯罪嫌疑人逃往何处,都应当追诉。

这一规定的出台,有力地保护了国家和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也为打击经济犯罪提供了有力的法律武器。

此外,我国刑法还规定了对于严重危害社会经济秩序的经济犯罪行为的追诉标准。

对于这类经济犯罪行为,无论犯罪嫌疑人逃往何处,都应当追诉。

这一规定的出台,为维护社会经济秩序提供了有力的法律支持,也为打击经济犯罪提供了有力的法律武器。

总的来说,我国对于经济犯罪的追诉标准有着明确的规定,无论是涉及巨额财产、影响国家和人民群众切身利益,还是严重危害社会经济秩序的经济犯罪行为,都应当追诉。

这些规定的出台,为打击经济犯罪提供了有力的法律保障,也为维护社会经济秩序提供了有力的法律支持。

我们相信,在全社会的共同努力下,经济犯罪一定能够得到有效打击,社会经济秩序一定能够得到有效维护。

法定犯的自然化及其对违法性认识错误

法定犯的自然化及其对违法性认识错误

法定犯的自然化及其对违法性认识错误作者:胡荣誉来源:《山东青年》2020年第09期摘要:法定犯自然犯化的问题构成了对既往犯罪种类的重大冲击,所以建立在“法定犯激增”基础上的“违法性认识错误的理论反思”需要面临立论基础的新一轮洗牌。

社会的发展导致一些法定犯逐步蜕变为自然犯,由于社会、文化、制度等原因使得这一转化过程大致要经历初级和高级两个阶段。

这一过程不仅会对违法性认识错误理论造成影响,这一现象本身还关系到犯罪属性的转变。

因此,对于法定犯的自然犯化行为人违法性认识的判断,必须结合法定犯向自然犯转化的不同阶段来适用不同的判断方法。

这些问题我们将在本文中做进一步具体的探讨。

关键词:法定犯;自然犯;违法性认识错误;错误的可避免性一、法定犯自然化理论基础——自然犯与法定犯的界定(一)自然犯和法定犯的理论渊源如果对法定犯和自然犯进行溯源性研究,则不难发现最早关于二者的区分可见于古罗马法中的自体恶及禁止恶。

[1]这是一种理想的社会环境,人们对于怜悯和正直这一情感认识具有惊人的相似性。

关于加罗法洛对法定犯的理解上,必须依赖于他对自然犯的概念来做一种反向解读。

[2](二)区分的标准自然犯与法定犯是刑法理论中重要的犯罪分类方式,有利于我们对犯罪性质做出全面的认知。

[3]二者的区分本质上在于其核心内涵是否与道德伦理存在紧密的关联性。

自然犯因为与人们秉持的伦理道德有涉,因而其社会危害性之可以为普通大众所了解;法定犯则不然,其远离人们的日常生活,危害性质很难被公众所理解。

自然犯和法定犯的区分标准,本质上还是在于是否构成对怜悯、正直等人类基本情感的伤害,在于是否危及到人们内心深处的伦理道德。

不过,这种区分也是相对的,因为这一标准的关键词伦理道德一一本身就不是固定、唯一的。

随着社会的演变,法定犯的自然犯化正在冲击着两者本就模不清的边界。

(三)法定犯的行政违法性刑法对法定犯的规定最大的特点就是都属于空白刑法规范。

也就是说,我国法定犯大部分是以“空白罪状”的形式存在,行政违法行为是指违反行政法规的违法行为。

对案件进行法律评价(3篇)

对案件进行法律评价(3篇)

第1篇一、案件背景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各类经济犯罪案件层出不穷。

本案件涉及某企业负责人涉嫌重大经济犯罪,涉案金额高达数亿元。

案件一经曝光,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本文将对该案件进行法律评价,分析案件中的法律问题。

二、案件概述1. 案件基本情况某企业负责人,男,50岁,原任某企业董事长兼总经理。

在任职期间,涉嫌利用职务便利,通过虚假交易、虚报冒领等手段,骗取国家财政补贴和企业资金,涉案金额高达数亿元。

2. 案件处理过程案件发生后,当地公安机关迅速介入调查。

经过侦查,初步掌握了犯罪嫌疑人的犯罪事实。

随后,检察机关依法对犯罪嫌疑人批准逮捕,并向法院提起公诉。

法院依法审理后,作出一审判决,被告人被判处有期徒刑十年,并处罚金五千万元。

三、法律评价1. 犯罪嫌疑人涉嫌罪名及法律依据犯罪嫌疑人涉嫌的罪名包括职务侵占罪、骗取国家财政补贴罪和挪用资金罪。

(1)职务侵占罪: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七十一条之规定,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将本单位财物非法占为己有,数额较大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数额巨大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可以并处没收财产。

(2)骗取国家财政补贴罪: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五十三条之规定,骗取国家财政补贴,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3)挪用资金罪: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七十二条之规定,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挪用本单位资金归个人使用或者借贷给他人,数额较大、超过三个月未还的,或者虽未超过三个月,但数额较大、进行营利活动的,或者进行非法活动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挪用资金数额巨大不退还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2. 案件中的法律问题(1)职务便利的认定本案中,犯罪嫌疑人的职务便利主要表现为对公司财务的掌控。

劲爆法律案件分析(3篇)

劲爆法律案件分析(3篇)

第1篇一、案件背景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各类经济犯罪案件也日益增多。

在众多案件中,某市巨额资金挪用案因其涉案金额巨大、影响深远,成为了社会关注的焦点。

本案涉及一名市属国有企业负责人,在担任该企业法定代表人期间,利用职务之便,挪用巨额公款,涉及金额高达数亿元。

该案一经曝光,立刻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

二、案件经过1. 犯罪嫌疑人基本情况犯罪嫌疑人,男,45岁,某市某国有企业法定代表人。

此前,该嫌疑人曾在多家国有企业担任重要职务,具备丰富的企业管理经验。

2. 犯罪事实(1)挪用资金:犯罪嫌疑人利用职务之便,将企业资金挪用于个人投资、偿还个人债务等,涉及金额数亿元。

(2)隐匿证据:犯罪嫌疑人为了掩盖犯罪事实,故意隐匿、销毁相关财务凭证,企图逃避法律制裁。

3. 案件侦破在群众举报和有关部门的共同努力下,警方迅速展开调查。

经过长时间侦查,犯罪嫌疑人最终被抓获归案。

三、案件分析1. 犯罪原因(1)法律意识淡薄:犯罪嫌疑人法制观念淡薄,对法律法规认识不足,导致其在担任企业负责人期间,滥用职权,挪用公款。

(2)道德败坏:犯罪嫌疑人道德沦丧,利欲熏心,为了满足个人私欲,不惜损害国家和企业利益。

(3)监管缺失:在企业内部管理上,存在监管缺失、制度不健全等问题,为犯罪嫌疑人的犯罪行为提供了可乘之机。

2. 案件影响(1)经济损失:本案涉及金额巨大,给国家和企业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

(2)社会影响:本案曝光后,引发了社会对国企负责人道德和廉洁问题的关注,对国企形象造成了负面影响。

(3)法治教育:本案的发生,警示人们要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增强法制观念,遵守法律法规。

四、案件启示1. 强化法制教育:加强对企业负责人的法制教育,提高其法律意识,使其自觉遵守法律法规。

2. 完善监管制度:建立健全企业内部监管制度,加强对企业财务、资金等关键环节的监管,防止类似案件再次发生。

3. 严肃查处违法行为:对违法行为依法严肃查处,形成震慑作用,维护国家利益和社会公平正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对经济犯罪的初步认识
罪工作很重要,要从政治上而不只是经济上,看到打击经济犯罪的重要意义。


一、经济犯罪概念及特征
现代意义上的经济犯罪,一般指自然人或法人为了牟取非法利益,在商品生产、分配、流通及其管理过程中,违反经济管理法规,危害市场经济秩序,应受国家刑法惩罚的行为。

这种犯罪具有以下特征:1、贪利性。

大多数经济犯罪都具有非法牟取经济利益的目的,犯罪人为了一已之利,采取不正当的手段侵吞国家,集体和公民个人的财产,损害合法经营者的利益,同时破坏了市场经济的正常运行秩序。

2、法定性:经济犯罪是法定犯罪,即行为人的行为是否构成犯罪是由法律规定的,这一点有别于一般的自然犯罪,如杀人、强奸、抢劫、盗窍等传统犯罪,具有明显的反社会性,人们凭借社会常识和伦理道德规范就可轻易地加以判定,法律之所以将其宣布为犯罪,是因为古往今来人们都认为其是犯罪。

3、双重违法性。

经济犯罪是经济运行过程中的犯罪,它即违反国家有关经济管理的法律,又触犯刑律;即侵害国家,集体和公民的经济利益,又危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而传统犯罪之触犯刑律。

4、复杂性。

经济犯罪由于发生在市场经济运行领域,因而相对于其他类型的犯罪,其犯罪结构十分复杂,市场经济运行领域是一个极其宠大的动态领域,其中围绕商品的生产、交换、分配和消费形成的纷繁复杂的经济关系相互交织在一起,几乎囊括了国民经济的各个行业
和部门,而近年来随着我国劳动力市场、金融市场、证券期货市场、房地产市场及科技市场等各种专业市场的建立,市场主体的经济活动变的更加多样化。

在这样一种复杂的经济环境下,形形色色的经济犯罪大量滋生,蔓延,呈现出前所未有的特点。

5、智能性。

经济犯罪的行为人一般具有较高的文化程度,很多人甚至具有丰富的经济、财税、贸易、会计或者法律方面的专门知识,具有长期从事经济活动的经验,在犯罪手段上,一般不直接使用暴力、不明火执仗,不具有攻击性,犯罪人往往以其专业知识或利用其职务便利,深思熟虑、精心策划,通过钻法律空子达成牟取非法经济利益之目的,因而经济犯罪在西方称为“白领犯罪”。

6、隐蔽性。

经济犯罪并不像传统犯罪那样赤裸裸的违反社会公德,和人们所熟知的行为规则,其行为人往往又是经济关系的一方当事人。

使用的犯罪手段具有经济活动的性质,因而其犯罪不容易被公众所知晓,其社会危害性也不易被人们所认识。

二、经济犯罪的现状
当前,经济犯罪在质和量上都在迅速上升,其现实和潜在的社会危害性愈来愈为人们所关注,我省仅1997年到1999年上半年,公安机关立案侦察的经济犯罪案件,就达551起,涉案金额达7亿多元人民币。

从近几年公安机关侦破的一批经济犯罪大要案件的情况来看,比较突出的问题主要是:
1、金融诈骗案造成损失巨大,过去,金融诈骗案件发案极少,偶有发生,损失金额也不大,九十年代以来,金额诈骗案件大幅升,动辄
损失上千万元,甚至上亿元的案件也屡见不鲜,损失令人触目惊心。

1997年甘肃省公安厅侦破的甘肃五金矿产进出口公司特大金融诈骗案,追回赃款800万元。

2、合同诈骗案危害严重,这类经济犯罪活动往往涉案金额大,有的还诱发劫持人质,故意杀人等恶性案件,甚至引发工厂倒闭,群众上访,请愿等一系列连锁反应,严重影响社会稳定。

3、骗税犯罪案涉税金额越来越大,危害税收征管的犯罪案件,近处来不断增多,涉税金额也越来越大,特别是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进行骗税的重特大案件不断发生。

4、骗汇犯罪案致国家外汇流失严重,近处来,一些境内外不法分子相互勾结利用假合同、假提单、假投资单等手段大量骗购外汇,向境外转移资金,仅1998年8月至12月全国公安机关开展的打击骗汇专项斗争,就使国家避免了100多亿美元的外汇流失,为保持国家外汇储备规模和人民币汇率稳定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5、制造假币案在局部地区有蔓延之势,假币流入货币流通领域,甚至在局部地区形成了蔓延之势,不仅来重影响了正常的社会主义金融秩序,也造成了人民群众的恐惧。

三、经济犯罪的原因
新形式下经济犯罪案件高发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即有主观方面的原因,也有客观上的原因;即有物质方面的原因,也有精神方面的原因。

1、物质占有欲的膨胀和生活享乐的浓化,改革开放二十年来,我国城乡居民的消费水平大大超过了过去的增长速度,消费结构向着一个
多样化和高层次的趋势发展,受这种趋势的影响,一些人的物质占有欲恶性膨胀,滋生了奢移浪费,挥霍无度的不健康消费思想,有些人甚至是个别高级领导干部崇尚追“新潮”,养“二奶”,购豪宅,买名车的生活方式,追求一种腐朽糜烂的生活享乐观,利欲熏心,走上经济犯罪的道路。

2、相对贫困和心理上主观贫困问题的影响。

近几年来,我国社会成员的收入水平适当拉开,有些人企业和个人迅速致富。

出现了“百万元户”甚至“亿万富翁”等。

要现实生活中,虽然“饥饿起盗心”的现象已不多见,但相对贫困和心理上的主观贫困问题倒是更多的反映了出来。

一些人为了追求所谓的“现代化富翁生活”,不择手段,挺而走险,超出自己的能力和条件,妄图占有更多的社会财富,梦想一夜变成“百万富翁”,因而大肆进行利用,假提货单,假合同等诈骗巨额公私财物的经济犯罪活动,危害社会,这种犯罪,已不再是为满足基本温饱需要而犯罪,而是脱离实际可能和正当途径,非法牟取暴利的犯罪。

3、市场经济法制不够健全。

目前,我国经济正处于由计划体制而向市场体制,由粗放型经营向集约型经营的转变之中,各方面的改革还有待于深化,市场体制还处于不成熟阶段,国有企业正在通过改革走向市场,跟随着市场经济的建立,我国适应市场经济需要的法制框架已基本完成,但是还存在不少漏洞,在司法实践中,也存在着经济立法缺乏超前性和预见性,法律体系不完善,以及金融财税、证券、外汇体制和经营机制改革中的一些新情况、新问题,未能及时配套解决等问题,使经济犯罪活动有隙可乘,许多经济犯罪主体钻法律和处策
的空子,大肆进行犯罪活动。

4、一些内部单位疏于管理和防范。

有的金融单位只注意业务开展,规模扩大,而轻视安全保卫工作,使已建立的规章制度得不到落实,有的单位领导疏于对职工的教育管理,甚至把一些有这样或那样劣迹的人员安排到要害部门岗位,为他们伺机作案提供了便利条件;有的少数工作人员思想麻痹,警惕性不高,防范意识差,工作不负责任,对借贷人员的资信、各种票据、资信证明审查不细,把关不严;还有的违规经营,给国家造成重大损失。

5、对经济犯罪打击不力。

由于打击经济犯罪是一项多方位、多层次、多环节的系统工程,所以造成打击不力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一是经济犯罪往往与正当的经济活动交经织一起,使罪与非罪难以界定,影响了经济案件的查处工作;二是经济犯罪受害人的矛盾心理导致犯罪不能被及时发现,有些经济犯罪案件发生后,单位领导怕拨出萝卜带出泥,影响本单位,本部门声誉,便隐匿不报或报案太迟,给侦察破案造成很大困难;三是一些办案部门存在着重追赃,轻打击处理问题,以罚代刑,降格处理;四是与经济犯罪关系网或地方保护主义的干扰,有些经济犯罪与地方部门的经济利益,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受到地方部门的纵容、包庇,甚至鼓励;五是由于目前经侦人员量少质弱,技术装备陈旧落后,办案经费保障不够等问题,额观上减弱了打击力度,直接影响了打击经济犯罪职能的发挥。

四、经济犯罪的新动向
1998年以来,全国审计机关共向司法机关移交经济犯罪案件4864件。

1998年在中央预算执行中,水利部弄虚作假,乱拉资金修建楼堂馆所,1999年重庆丰都县国土局原局长黄发祥贪污侵占移民资金1556万元,案件移送司法机关后,黄发祥被判死刑,1999年,工商银行深圳分行原员工彭海怀,彭海生两兄弟以虚假信用证等手段骗贷款6.54亿元,2001年,贵州省交通厅,原厅长卢万里在国债项目招投标中弄虚作假牟取暴利造成国家建设资金损失9800多万元。

经济犯罪在我国的发展尽管理时间不长,但发展速度却快的惊人,且呈现出八大发展趋势,在今后一时期,经济犯罪仍将继续呈高发态势,执法机关将面临的形势仍然十分严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